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育主要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帮助与保护是体操教学和训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体操教学与训练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正确的帮助与保护是提高运动员动作质量和预防训练中损伤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在体操普修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初学者身高、体重、身体素质都有很大的差别,针对每个初学者来说学习起来的难度也大不一样。因此,在体操教学中帮助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器材的规范使用、帮助与保护过程中身体的站位、助力的力度、讲解和示范等等都是体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通过对体操教学中帮助与保护的研究为我院体操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操教学 帮助与保护 初学者 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西安体育学院2012级体育系5班、8班77名同学。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以及运用
1.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在体操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帮助与保护的方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帮助和保护分为帮助和保护,帮助分为直接、间接利用器械帮助。保护分为他人、自我、利用器械保护。虽然帮助与保护的种类繁多,但是帮助和目的都是为了练习者能够更快更高质量的掌握技术动作,通过帮助与保护可以消除练习者的紧张和害怕的心理,从而更加有效的加快动作学习的进程。
2.帮助与保护方法的运用。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动作技能的形成分为初步掌握动作、改进与提高动作、巩固运用自如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帮助与保护的运用也不一样,所以必须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使用帮助与保护的方法。
第一个阶段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运用直接帮助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动作,理解正确动作的概念,改进不合理的动作技术。在第二个阶段的时候已经初步掌握了动作,脑海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动作的要领,需要帮助与保护交替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和强化动作技术。最后一个阶段的时候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技术动作,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已经脱保,教师和教练员在这个时候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动作的细节,提高动作的娴熟性和准确性。
3.运用帮助与保护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帮助与保护的时候要注意遵循的七个原则:(1)站位要合理;(2)部位要准确;(3)时机要恰当;(4)助力要适度;(5)方向要正确;(6)重点要明确;(7)脱保要适时。
总之,在体操教学和训练中,要认真全面的掌握上述七个要点,准确的把握练习者处于哪个阶段,怎样去保护。这几点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开,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学习技能动作,加快教学进程,促进动作的掌握与完成。
4.学生心理素质对帮助与保护的影响。对于初学者来说体操中的一些动作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技巧中的“后空翻”,单杠中的“骑乘前回环”,双杠中的“肩倒立”。在普修的课堂上初学者的身体素质、身高都不一样,在我教的这两个班的学生普遍对这几个动作存在抵触心理,在帮助和保护的时候不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教师和教练员在教授这些动作的时候要讲解、示范到位,消除学生的恐惧情绪,克服紧张心理,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二)对保护着的基本要求
1.保护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保护者在保护同学的时候必须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也是同学对你的信任。在保护的时候要认真严肃、精神饱满、耐心认真、全力以赴。一旦学生出现危险的时候必须奋不顾身的、毫不犹豫的去帮助同学,把伤害降低到最低。一旦学生出现受伤那么他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出现抵触的情绪,所以就必须要求保护者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2.保护者要熟悉动作技术。保护者在保护同学做动作的时候,自己也必须熟悉动作技术。知道自己该怎么去保护同学,体操动作种类繁多,不同的动作项目就有不同的保护方式。这就需要保护者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创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3.保护者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不同的保护对象有不同的保护方法,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的掌握情况也都不一样。这就需要保护者在保护的同时注意区别对待,女生身体素质相对柔弱一点,保护者就需要加大一点力度。在刚开始的时候身体素质不一样的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顾虑就是害怕受伤,做动作畏畏缩缩,这样反而最容易受伤。这个时候保护者就需要胆大细心的去保护练习者。
4.保护者要重视培养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保护和帮助在体操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受伤事故的发生,加快教学进程,促进动作的掌握和完成。
三、结论
在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种类繁多,而且必不可少。熟练地掌握各个项目的保护与帮助也是每个体操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合理的运用保护与帮助的技能可以减少练习过程中受伤事故的发生。在体操的练习中保护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完美的保护可以消除学生学习动作的害怕和恐惧心理。教会学生熟练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技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快课程进度促进动作的掌握和完成。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课程教学在观念、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通过作者观察、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可取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在观念、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职业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调查
中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厌倦英语学习。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导致英语教学评价呈现以下的基本特征。
1.评价主客体单一。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都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
2.评价方式传统。通过课堂上教师提问让学生或集体或个别回答完成。
3.评价内容浅显。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占绝大部分。
4.评价层次较低。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强调陈述性知识的回忆。
5.评价作用甚微。教师通过提问所进行的对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是表面化的、肤浅的。
二、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和交往。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目的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中职英语教学评价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同时,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意义,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2.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评价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中职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在课堂中可举行“课堂学习活动评比”“课堂观察检查表”“学习效果自评”“平时检验”。课后可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还可举办英语词汇、歌曲大赛、演讲比赛和故事大赛等。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体现学生参与评价的主题过程,实现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3.评价方法灵活化。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允许学生在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次参加评价。评价的目的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发展和提高。因此,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4.评价内容表格化。在教学评价的内容方面,应以各种表格的形式,将评价的内容分类归纳,逐步、按时地完成。例如学期初或单元教学开始的问卷调查表,课堂内的学生自评表、小组互评表、课堂表现积分表、单元测试评价表、学习进步曲线表、课堂外的英语小组活动测评表、家长评议表、作业完成情况自评表,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评价表、测试评价表等等。这样,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形成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我们采取何种评价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及时总结,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施行的评价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专业教育;术科;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8-0064-04
我国各类体育院校和体育系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授与学习各类课程来完成。体育专业教育中包含了理论和技术教学,因而也包括了理论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通常人们习惯将技术类课程称为“术科”课程。“术科”课程是体育专业教育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根本,同时也有别于公共体育课程。本研究认为“术科”课程是根据体育院系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体育学科领域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组织起来的,以实践性课程为主要特征的课程群。通过对“术科”课程的研究,理清“术科”课程的特征、性质、结构和类型等,有助于促进体育专业课程建设,推动体育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
1 “术科”课程特征
1)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获得知识并承受相应的运动负荷。
体育专业技术学科是由运动项目组成的课程群所构成,而构成运动项目的课程体系包含了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理论原理知识。“术科”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方法都与传统的知识类学科课程不同。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在“术科”课程知识传递中,不仅要通过语言的表达,而且需要身体的表达。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不仅要运用逻辑思维更要运用形象思维。比如:“术科”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运用语言表述技术的动作要领,其次运用示范方法演示技术的动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通过视觉与听觉感受动作表象,领悟动作概念,对技术动作进行逻辑认知;其次通过身体练习加强本体感觉,获得运动体验,运用身体认知掌握运动技术。
从教学过程看,“术科”课程的教学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身体练习,通过自身感受和肌肉控制达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目的。在这一身体活动中机体必须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通过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变化和刺激,使有机体产生运动适应,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和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体育专业“术科”课程中的运动负荷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特征,也是控制身体练习的重要依据。它既不同于公共体育课程的低运动负荷也不同于竞技运动训练的高运动负荷。而“术科”课程的教学既要满足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需求,又要符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规律。因此,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并使身体承受相应的运动负荷是“术科”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首要特征。
2)具有学习空间、教学环境开放性的特征。
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的空间不仅包括计课室,还有运动场、体育馆、公路、田野等,具有开放性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3方面:(1)条件变化多端,在“术科”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开放,增加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自然环境的变化、气候条件的变化、人为因素的变化等。(2)信息渠道畅通,环境的开放导致信息的流通,由于外部环境的开放,增加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交流和沟通,导致信息渠道的畅通,信息量的增加。(3)角色扮演多样。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由不同的运动项目所构成,学生在学习不同项目的运动技术中需要不断转换角色。
3)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
课程目标是一定的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是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的陈述,一般是由国家的课程标准或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体育专业“术科”课程与普通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指向性。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类,包含5个领域目标。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将“健康第一”的思想始终贯彻到体育课程。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指出:“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从上述两个文件看,二者教育目的不同,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为目的,而公共体育教育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目的。另外,课程目标的指向不同,体育专业“术科”课程针对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还要学习专业理论;不仅要掌握技术技能,还要学会技术技能的教学;不仅要掌握体育学知识,还要掌握教育学知识。
4)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组织具有特殊性。
由于知识类学科课程的教学场所以室内教学为主,其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讲解、提问、板书、集体或个别辅导等方法,学生学习主要以脑力活动为主,即使实验课程也是在小组中小范围活动和操作器材。而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教学由于其运动技术的学习主要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因而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进行有效的组织。首先,依据教法需要进行必要队列调动和组织队形,比如,讲解技术或集体纠正错误时,教师的位置与学生的队形成三角型或半圆型;集体练习向分组练习转换时的队列调动等。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场地和器材。由于场地大小、器材多少和学生人数的不同,在组织教学前和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做到不浪费资源,提高效率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根据篮球场地、篮球数量以及学生人数,结合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分配和组织,以提高学习效果。再次,由于体育运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术科”教学中必须通过严密的组织,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2 “术科”课程性质
1)“术科”课程是以运动项目为中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课程。
施良方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将我国学校目前开设的课程分为工具类学科、知识类学科和技艺类学科,其中把体育归属于技艺类学科。德国教育家费尼将课程分为5类,包括启智类课程、沟通类课程、情意类课程、技能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其中体育归属技能类课程。体育专业“术科”课程主要是以运动项目为主,以实践性课程为主要特征所构成的课程群。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运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从学习方式上看,主要通过身体练习获得体验。因此,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并使身体承受相应的运动负荷是“术科”课程的显著特点。
体育专业“术科”课程中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从结构上看,有动作复杂、程序严密、环节多样、难度变化不定等特点;从效果上看,具有动作的节奏性和韵律性、对抗的力量性与剧烈性、技术的协调性与艺术性等特色。因此,根据体育学科的归属、“术科”课程的内涵以及技术动作特点和运动效果可以确定,技艺性是体育专业“术科”课程首要的学科性质。
2)“术科”课程的认知既有逻辑认知又有身体认知,思维方式属于求异思维,知识内涵具有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的双重属性。
不同的学科由不同的知识体系所构成,按照施良方先生对学科课程的分类,一般知识类学科的体系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具有共同的特征是由语言、文字、图片、公式等作载体的逻辑知识(明言知识)。而体育专业“术科”的知识体系归属于技艺类,这类学科知识主要通过身体、动作、行为作载体的默会知识。
思维方式不同:一般知识类学科和技艺类学科的显著区别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区别。一般知识类学科,特别是自然类学科的逻辑思维认知的是客观世界,追求的是客观真理,结果唯一,属于求同思维;技艺类学科认识的并不只是客观世界,还包括主体经验的认知,结果多样,属于求异思维。体育学科归属于技艺类,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主要本质特性就是技艺性,因此,其思维方式应当是求异思维。
学习方式不同: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实践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身体的切身体验,在一定的运动负荷下获得本体感觉,因此,“术科”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掌握知识方式不同。一般知识类学科课程主要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以逻辑认知的方式包括读、写、听、说、记等过程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体育专业“术科”课程不仅要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以逻辑认知方式去理解和记忆运动知识,更要通过身体练习去体验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
知识内涵不同:一般知识类学科传统知识表达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形式,对这类知识可以称为明言知识;体育专业“术科”运动技术是人在从事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在自体内部和自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通过综合体验所获得的身体认知。不仅具有传统的知识表达形式的明言知识,而且还具有一种以行为体验为根据的难以用现代信息技术传递的默会知识,即不能用语言、文字完整表达的知识。至此,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知识中既包括明言知识又包含默会知识,而默会知识必须通过身体练习活动获得体验,否则达不到真正的认知。因此,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性质具有知识的双重属性。
3 “术科”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各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属性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即各要素间的关系。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而产生的新功能,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可视为一个系统,课程的各部分要素构成了课程结构,那么,课程系统的整体属性将取决于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而更大地发挥课程的功能。研究体育专业“术科”的课程结构应当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考察,才能清楚“术科”课程的内部属性。
1)“术科”课程纵向结构。
课程的纵向结构就是课程如何展现,即怎样从课程目标和理念,最终转化为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活动。纵向结构具体表现为,一定阶段内某种制度化教育的目标,如何体现在某种课程结构上,如何进一步落实在课程结构各类各门课程中,又如何以某种形式为学习者掌握。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3个层次的要素。体育专业“术科”具体课程的纵向结构是指一门“术科”课程怎样从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出发最终转化为学生在“术科”教学中的学习活动。纵向结构主要体现为课程计划、教学进度和教科书3个方面。比如,“术科”课程纵向结构一般包括:学校或系部制订的课程计划、教师编写的教学进度以及选用合适的教材(课本)和参考书。
2)“术科”课程横向结构。
课程的横向结构是指一定的课程结构内各门各类课程是怎样安排的。横向的课程结构具体表现为,某一种特定的课程结构中,各种门类和种类的课程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横向结构主要体现为“术科”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构成要素的分配和安排,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时、学分、学期、类型、评价等。比如,一门具体“术科”课程计划的结构,包括课程计划中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分配、学分数、学期安排、修习类型、考核要求等。
4 “术科”课程类型
不同学科领域所设计的课程类型有所不同。正如有些专家所说,当我们编制课程时,由于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原理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课程。因此,所谓课程类型的划分,没有唯一的尺度。尽管学科领域不同,划分课程的思想、原理有差别,没有统一的划分尺度,但是,课程类型的划分总要受一般课程理论和课程原理的指导。“术科”课程的类型也必须遵循这种规律。施良方认为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课程分为4大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完全未分化的结构。陈侠根据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教材组织的不同主张将课程划分为4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2003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课程类型按照3种分类依据进行划分课程。按学生修习要求为依据划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按课程的重要性将课程划分为主干课程与一般课程;按学科性质将课程划分为理论学科课程与技术学科课程。
上述文献表明,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的分类进行研究,为体育课程的研究开拓了思路和方向。“术科”课程的分类研究必须从不同的视角,不同分类依据,结合“术科”课程的特点进行。本研究将“术科”课程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5种类型:按运动项目分为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按学习方式分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按课程内容分为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按修习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重要程度分为主干课程与一般课程。
对于“术科”课程结构和类型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优化课程体系,进而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能。因为,课程结构的变化发展,将促使课程实践产生一系列的理论需求,也就是说,对于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评价等都将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结构的多样化。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考察,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的层次,课程结构都已经呈现多样化格局,而且多样化的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刘斌,何志林,体育专业教育领域“学科”与“术科”之争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91―93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8
[3]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2003
[4]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邹玉玲,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8
[6]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4
[7]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8]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高校;体育通识教育;综合素质
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形势下,深入分析当前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高校管理者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不够重视。一些高校的领导和管理者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可有可无。而且,开设该课程主要是迫于上级的规定和要求,缺乏搞好课程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学校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落实教学工作。其次,教师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重视度不够。有些教师认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业余爱好的课程,相较体育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属于次要的。因此以应付的心态来对待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在完成体育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任务后,不愿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去进行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最后,学生不重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许多学生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选修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完成学分,没有真正把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当作一门课程来学习,缺乏通过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促进身心健康、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意识[1]。
二、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模式不合理
首先,高校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文内涵和教育价值挖掘不足。目前,许多高校在设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时,还是以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未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而且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功能挖掘不足[2],尤其缺乏对课程内容中的体育文化、体育价值和体育精神等元素的挖掘。其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公共体育课缺乏明显的区别。笔者在一些高校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普遍认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与普通的体育课程没有明显区别,而且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是完全照搬,感受不到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所在。一方面,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公共体育课程差别不大。许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还是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实用性、技能性内容所占比重过大,而学生喜闻乐见、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体育运动项目未能完全纳入课程之中,忽视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3]。另一方面,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公共体育课程差别不大。许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依然把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和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评教成绩作为标准,缺乏人文素养、知识结构、综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核。
三、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首先,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在专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有些教师从小就从事体育训练,造成文化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再加上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提升与更新,导致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所以,难以设计出受学生欢迎的跨学科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即便开设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情况。要想保证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良性发展,就需要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但是笔者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高校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以低职称的年轻教师为主,中老年教师特别是具有副教授职称、教授职称的教师数量比较少,比例较低。最后,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一些高校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对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很好地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备课工作不充分,课堂教学不认真,课后也基本不对学生进行辅导,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个别教师教学纪律松散,存在完成任务、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现象[4]。
四、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当前,许多高校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由从事体育基础课和体育专业课教学的教师负责组织,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对课程教学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学生大多都是抱着糊弄过关拿学分的态度对待课程学习。这样的课程教学管理机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其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开课时间设置不合理。据笔者调查,许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上课时间一般都安排在周末或必修课的课余时间,往往容易与学生的课余生活、社团活动相冲突,造成学生不满,导致学生请假、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一些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大多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进行,这样的教学安排很难保证教学效果。最后,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班级设计不够合理。目前,多数高校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以大班教学居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受到了限制,加上一些教师综合知识的匮乏和教学技巧的缺失,影响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提升[5]。
五、提升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
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应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加大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解读与研究力度,深入挖掘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精髓,积极推进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提高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水平。
(二)优化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从四个方面优化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一是构建体育健康类通识课程,强调运动健身、预防急救、保健养生的知识传授,使大学生学会健康营养、科学锻炼的方法。二是构建体育实践类通识课程,强调学以致用,为大学生传授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实践技巧,丰富人生经历。三是构建体育科技类课程,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教会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通过科学的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养成锻炼的习惯。四是构建体育技术类课程,既引导学生弘扬传统体育和休闲体育项目,又注重在运动过程中形态气质的培养[6]。
(三)创新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首先,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体育技能传授为抓手,增加学生在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获得更多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其次,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教育平台,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学习向应用转变。最后,拓宽教育渠道。高校要在提升体育通识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体育通识教育第二课堂建设;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参与各类社团、体育俱乐部等第二课堂,拓宽大学生学习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渠道和进行体育锻炼的途径[7]。
(四)改善高校体育通识教育的条件
首先,加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原则,在积极引进优秀教师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加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材建设。高校要致力于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编辑和出版,保障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最后,完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配套设施。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师生体育锻炼需要,积极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设施,同时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体育设施安全有效运行[8]。
六、结语
当前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师资队伍薄弱,教学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许多高校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只有形式上的存在,而无真正的价值,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发挥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高校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高度重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优化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善体育通识教育条件,切实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忆湘,刘小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构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85-87.
[2]陈兵.体育教学中隐性育人功能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43-144.
[3]王园园.河南普通高校体育通识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2.
[4]陈兵.实现快乐体育教学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57-58.
[5]罗君波.体育通识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6,6(6):84-85.
[6]翟贝贝.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通识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7(4):144-145.
[7]陈兵,张京京.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232-233.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体艺部 李剑忠
【摘 要】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工作已形成一套有自我特色的运作模式。职业适应体育课程体系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体质,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获得一定的艺术指导建立艺术意识,成为具有健全体魄、健康的心理和一定艺术追求的企业员工,主动构建美好生活。
关键词 三位一体;职业适应;社会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41-02
作者简介:李剑忠,男,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一、转变观念,树立大体育观,实施学校体育机构的体制改革
2002年8月6日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一部分“课程性质”明确指出:第一,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第二,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006年学校在机构设置方面进行了改革,将原体育部、艺术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三个部门整合成立了“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这样的体制改革首先在体制上实现了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艺术教育的融合,其次是为实现“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二、我校的“三位一体”职业适应体育课程设置
体艺部根据校现有的师资状况和场地设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确立起了学校体育、心理健康、艺术教育“三位一体”职业适应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思。(见图1)
我校职业适应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和一定的艺术素质教育辅助专业课程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服务。
1.我校的办学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针对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需要,注重课程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相结合:按照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实际要求,安排“必要”的课程和“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内容,课程突出实用性、强调普及性、兼顾适应性、体现先进性,按照本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设置课程、整合内容,我校《职业适应体育》课程包括两个模块:
(1)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内容的三位一体(体育、心理、艺术)教学模式课程。
(2)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岗位需要开设的职业适应课程:为石油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热能工程系示范专业学生开设的拓展训练课和为酒店管理专业、导游专业开设的形体礼仪课。
《职业适应体育》课程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体育教育成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际交往和团队精神形成的有效过程。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及学习动机的引导,因材施教;使学生运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愉悦身心,促进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常识、保健知识、锻炼方法、增强职业适应能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三、深入探索研究,找准切入点,实现学校体育、心理健康、艺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实行“复合式教学” 形式。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为96学时,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完成学校体育、心理健康、艺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首先我们在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中采用了“复合式教学”形式,复合式教学分两个层面:一是心理培训师和体育教师共同上课;二是心理训练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融合。占到总学时的25%。
2.找准切入点实现体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素质不仅仅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各方面而是多个方面的综合,其中对艺术的理解鉴赏方面是重要指标,体艺部在体育教学计划中增设了音乐理论课,占总学时的7.1%。以体育音乐的发展、欣赏为主要内容,使音乐和体育同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两种人类共同的语言有机融合,使学生欣赏体育节奏的同时欣赏音乐的节律。我校对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结合是一个新的尝试。(见图2)
四、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体育素质教育通过专项课教学得以普及,学生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课外辅导得以提高。
2.心理素质教育是通过心理训练课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以及拓展训练得以普及,使体育和心理有机结合。
3.艺术教育课以普及音乐基础知识、体育音乐的发展、欣赏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欣赏体育节奏的同时欣赏音乐的节律。
4.体育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两部分。
专业理论为各个项目的起源及发展史、基本技战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等(专项课中讲授)。
基础理论包括体育的功能、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保健原则及自我诊断方法、运动处方、运动创伤防治、运动与营养等(理论课专题讲授)。
5.职业适应课采用了在周六、周日两天内一次性完成拓展训练培训课程,形成短期集中授课的“周末全日制课程”模式。
【关键词】能力本位 广西 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7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注意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人才培养方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院校对所培养人才的定位的标准。近年来,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众说纷纭,有人提倡“专才”教育,有人提倡“通才”教育,也有人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不管哪种模式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本文从广西地区的民族区域特点出发,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特点,对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革设想,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研究与推进,很多院校在有针对性的调整人才目标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按竞技项目实施分类教学的传统模式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未能根据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针对“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关北光等研究者指出:“这种价值取向有悖于体育教师首先是教师,而后才是体育教师的逻辑常理,忽视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做教师的素质培养”。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术类课程来说,布仁巴图等研究者认为教师在授课中过分强调技术教学的精雕细琢,而忽视了课程对终身教育、对文化传承的载体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两极化,偏远的民族地区或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地区仅需要能满足日常教学需求,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老师即可,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示范性中小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就很高,不仅要求基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相应的组织赛事活动的能力、创新教育教法等多样化的能力,这也使诸多学者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研究者陈平认为体育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用运动手段将生命变得更强大,不应让运动技术与经验主宰专业的发展。霍兴彦等研究者认为“专才”教育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简单化,“通才”教育则把高校的人才培养理想化,所谓“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只能是一种理想层面的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具备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能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而体育教育专业,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本科院校学士、硕士的就业冲击,其就业岗位大多是当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笔者认为,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广西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为需求,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力培养“三个主要面向”即主要面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主要面向乡镇中小学校、主要面向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具有终身体育观念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能从事中小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一般的体育管理工作,并能传授基本的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应用型人才。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一是看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二是看课程设置是否符合体育教学实际。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任务具有多重性,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在的体育教育专业还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大多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和竞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所培养的人才很难被用人单位所接收。
1.课程目标的设置。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应与广西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需求接轨,课程规划应以培养学生“三个主要面向”为导向,课程实施要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本位。
2.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设置是我们对课程的总体观念和认识,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类专业院校,设有必修课、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与社会实践;一类是综合师范类院校的体育学院,设有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通识通选类课程与社会实践。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于本科院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程结构上应突出实用性、地方性,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应设有综合教育类课程、通用术科类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类术科课程与综合实践类课程。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类术科与综合教育类课程的比重,着力突出其师范性的特点。在教育类课程中,应将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教学方法等课程优化组合,摒弃课程间重叠的部分,并增加儿童发展类、健康教育类、儿童心理类与青少年教育的研究方法等课程。在术科类课程中,应弱化传统四大类(田径、体操、球类、武术)课程的授课比重,增加广西地区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壮族的板鞋、抛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打草球;侗族的抢花炮;京族的竹竿舞等)课程。同时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调整加以调整,确保超过55%的学时为实践学时,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程内容的优化。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的必须课程,它不仅关注如何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关注怎样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60%来自对专业课教师教学方法的模仿,16%来自体育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基于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应摒弃传统的理论即理论、术科即术科,且各自为战的单元式教学,而应该优化其课程内容,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对课程内容的纵深应少做要求,从知识的扩展性与学生的接受性出发,凝练关键知识点与动作要点,引导学生在把握住关键课程内容节点的情况下,自主学习、互动学习。通过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突破传统课程内容竞技化、理论化给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课程社会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高职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其专业及就业岗位的特殊性,就更为凸显了其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针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在总体上采取“2+1”或“1.5+1.5”的培养模式,即在校内2年、校外1年或校内校外各一年半。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实行综合化、全程化、立体式的教学方法,将教育实习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从入学伊始就给学生灌输“教学相长”的理念,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教”出去,而不是仅仅“交”在卷面上。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术科动作整体流程的掌握,强调学生对完整动作所涉及的动作要点的掌握,并将健康教育知识、运动损伤防护知识融入其中,在术科课程中输入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6个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在放假期间参与居住地所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在校内定期开展多元化的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此类竞赛不仅评测学生对项目的技能掌握,还要使学生参与相关联的知识问答,促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其所学项目,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增加教育见习的次数、延长教育见习的时间,在校期间定期组织学生去示范性中小学观摩体育课教学,在校外期间确保最少一年的教育见习期,使学生有一个较长的适应阶段,并在此期间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避免出现问题。
三、结论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培养特色,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培养途径,都应该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主线,而不是一成不变地采用传统的“老四项+基础理论课”为主的培养模式,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其高职性及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毕业后面向的工作岗位主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这就要求在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设计时,要考虑其工作岗位的独特性、工作地区的民族性、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培养方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弱化传统术科项目,增加广西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加儿童发展类、健康心理类课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能够胜任广西地区中小学校当前所急需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N].中国教育报,2014-01-25
[2]姚卫宇,刘丽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探讨――以基础教育改革为背景[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3]关北光,李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
[4]陈平.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哲学审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4)
[5]霍兴彦,林元华.关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6)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80)
人才培养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体系三大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对比,可以使我们对中美两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全面了解,进而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培养目标对比
培养目标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作用,对整个人才培养系统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不断细化趋势。上世纪80年代,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师。90年代《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从属与教育学门类,并对体育教师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二)课程设置对比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化,中美课程设置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分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及课程学时四个方面。第一,课程分类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一般将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通常分散在这几类课程之中。美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大学核心课程、教育类课程及支撑辅课程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高度集中,教育专业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二,课程内容上。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科课程(即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运动实践课程)。
(三)实习体系对比
教学实习是学生走向讲台的第一步,起着查缺补漏、联系实际的重要作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对教育实习要求较为模糊,通常为“完成规定时间的中小学教师实习”,对实习过程的监督、指导等细节并未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规定。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度重视教育实习,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例:第4学年秋季学期开始不得少于100天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其中的20天为兼职性质,在第4学年的秋学期内完成,在实习的第一周,必须完成连续4天的实习教学,其中2天在小学,2天在中学,其目熟悉该校的日常工作安排。在秋学期剩余各周里,实习学生必须每周完成一个工作日的实习教学,在该工作日内,实习生必须全程跟随指导老师,必须各完成时间跨度8周的小学实习和时间跨度8周的中学实习等[4]。对这些细节性的关注,体现了美国对教育实习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二、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与构造产生很大的改变,然而体育教育中以学科为核心的课程设置与按竞技名目实施分类教学的传统形式却从未发生变化。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在严峻就业压力下的现状和目前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为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最终为社会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通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四川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当前社会需求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社会的需要现状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 川师大 体育教育 培养目标 指导思想
一、选题背景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在成立于1993年的四川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前身为四川师范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2002年更名为体育学院。
本研究在总结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把教学计划作为切入点,深入全面地分析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现状,探究其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通过连结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特点,重点对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革新与发展提供参考以及对课程的设计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四川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指导思想。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以“体育教育”“培养目标”“本科”“指导思想”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图书馆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期刊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新闻报刊、访问相关网站以及查阅相关书籍等途径收集资料。
2.逻辑分析法:本课题在研究中运用了演绎法、归纳法等,对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探讨。
3.比较分析法:本课题通过对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有关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状况的比较研究,对比国内各高校及国外高校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找出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分析
(一)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的分析
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为造就具有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指导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体育专业人才。2003年《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培养目标都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突出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展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
(二)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安排之间存在的问题
1.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选修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拓展选修课。
2.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之间存在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从事学校体育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体育专业人才。虽然主干课程中设置了必修课也设置了选修课,但是开设较多的选修课并不代表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更好的适应面。
专业课比例大,基础课比例小,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与全面素质的提高。在选修课中,专业理论性课程、深化知识课程及传统课程学时所占比例较大,而术科课程、拓宽性课程及应用性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必修课比例大,选修课比例小,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
(三)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问题分析
1.当今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需要分析。随着社会意识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中小学以及社会服务类行业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领域。
2.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的问题。理论课方面,教学理论的课程较多,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技术课方面,较多的是在学识运动技术方面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难发挥作用,这就要求课程设置的内容应贴近社会需求。
选修课安排较少,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学生的就业面狭窄。而在人才市场上对于体育教育人才需求量少,所以更需要学校相关部门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
四、建议
(一)关于优化课程体系方面,在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应在保留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增加交叉学科,互相结合,增加对新领域的涉及、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学校应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浓缩必修课课时,相对增加选修课的课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拓宽学生视野,达到学生个性化、科学性和创新性培养。
(三)在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应加大力度,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进行指导,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的建设,深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史国生,王正伦,张蕴琨,等.对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评析――关于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之一[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8.16(4).
念、相关标准制定依据等剖析,结合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为谁而改、改革过程中如
何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改革推动如何有效实施、谁来评价体育教学改革等四点思考。同时,本文也认为照搬
照抄或略加包装的做法不能长治久安,合理借鉴、科学消化、立足本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关键词:美国 中小学体育 教学改革 教师培养 三元结构
通过对国内体育教育发展的相关文献研究,本
文认为在学校体育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教学改革
的依赖始终没有减弱过。而美国在此上的研究更是
处于世界的最前沿,其研究的结果也具有较高的影
响。近年来,美国在体育教学改革上取得了很大的
成就。例如,基于全纳理论下的“人人都享有接受教
育的权利”的改革理念指引着美国的中小学体育教
学改革。再例如由“常规性体育教学”、“特殊性体育
教学”和“融合性体育教学”所共同组成的三元结构
体育教学模式。那么,其改革的成功要素都有哪些
呢?其改革的核心理念、标准制定依据、新教学模式
结构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解答势必将对我国体育
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起到促进作用。
一、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理念与标准依据
1.核心理念
通过图1剖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美国在体
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上,主张的是全纳教育理
念,即“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到体育教育”。通过相关
资料的研究,理念中的“所有学生”是泛指各级各类
学校的学生,其包括了男同学与女同学;既包括了
技术好的学生,也包括了技术差的学生;既包括了
那些超常生,也包括了那些低常生;既包括了带残
疾的学生,也包括了健康的学生。理念中“体育教
育”的内涵也是非常丰富,其涵盖了各级各类部门、
学校所编写的体育教材、运动活动、比赛、身体锻炼
等。
2.美国体育课程标准依据
如图2所示,美国体育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四部
分内容:体育教学目标、合格体育课程标准、适宜体
育教学指南标准以及学习活动机会规范标准。具体
分析如下:
(1)教学目标内容。美国体育改革非常注重体
育教学目标的指定,其所坚持的全纳教育理念贯穿
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理解美国的体育教学目
标可以从“六条内容”、“四个年龄”以及“两大成果”
等三个层次加以理解。所谓的“六条内容标准”是指
培养的学生要在身体素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社
会能力、价值观念,锻炼习惯等方面上得以教育和
提高。第二层次中的“四个年龄”是指在教育对象上
依据年龄划分成四个阶段:学前至2年级、3-5年
级、6-8年级,9-12年级。第三层次主要体现在“两
大成果”上。即对学生所期待的成果和其它若干期
待成果。
(2)合格体育课程。图3所示是美国体育课程
改革中合格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即,“确保学生的
学习”、“采用多级的测量评价”、“安排适宜的教学
内容”以及“合理的体育教学策略”。
(3)适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美国适宜体育教
学指南标准的组成内容上,具体可以划分成五大
类,35个项目,68-70个标准,每一个标准又含2个
方面内容。其五个大类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环
境、教学策略、测量评价、专业素养以及大纲计划
等。”
(4)学习机会规范标准。美国体育教学改革在
学习性活动机会相关规范文件的类别上,分成了10
个大类,在每类上又各有不同的相应标准。具体内
容上主要包括合格体育教师、大纲与计划、健康安
全、场地器材与物质、时间安排、测试的评价、课程
评价等。
二、三元结构的体育教学模式
三元结构理念是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
念,其教学模式主要分成常规性体育教学、特殊性
体育教学以及融合性体育教学三个种类。
1.常规性体育教学
在美国的三元结构体育教学模式中,其常规性
的体育教学是一种非系统性考虑学生的个案教学,
或者称之为传统型的体育教学。主要教学特征具体
表现在学生能力上较为相似,教学方案相对集体,
学习的环境为同一课堂,学习的内容或者活动是相
同的,教师在教学方法选用上也较为相似,学习的
目标上也较为统一、明确。
2.特殊性体育教学
相对于常规性体育教学而言,特殊行动体育教
学强调的是个案化。该教学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教学
是依据教学对象的个人能力不同所确定的不同活
动内容,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法完成不同的教学目
标及任务。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特殊性体育教学中的
“个案化教学”具体计划并不是体育教师一人所完
成,它是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多人参与下,通
过会议研讨形式所制定的。
3.融合性体育教学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导读》指出:“融合
教育不仅能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而且……有
助于打破障碍,挑战成见”。融合体育教学是包括特
殊的体育教学与常规的体育教学,是主张每个学生
都应有平等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平等享受
体育教育的资源,是反对教师因学生的体质、运动
水平上的差异对其产生任何的歧视与不平等接纳。
其主要的教学特征就是因材施教。
三、美国体育教学改革对我国体育课改
的启示
1.体育教学改革为谁而改
中国体育教学改革已经经历了8次不同程度
的洗礼,如今的体育教学已经从“应试教育”转变为
“素质教育”的重视。“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体
育教育理念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实践中得以落
实和贯彻。可以说,通过多次的体育课程改革使中
国的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上得到了凝聚性的转变,
体育课程改革主旨呈现多面化,各级学校体育课程
呈现多变化。总之,在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学校体
育正处于全方位、纵深发展的趋势之中。但是,成绩
带给我们兴奋之余,我们还需要一些冷静,一些反
思。例如,体育教学改革到底是为谁而改。我想如果
我们能将这个很简单的问题加以诠释,那么我们的
课程改革似乎就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因此,需要我
们体育教师在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过程中,在运
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中,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评价
中,给予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考。
2.如何凸显人的主体地位
美国体育教学改革将总目标锁定在“把每一个
学生都培养成为接受过体育教育的人”,我国的体
育教学总目标体现在“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两
个代表性的教育理念上。可以说,这两种教育理念
集中呈现了“以人为本”。因此,我们说其是新体育
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教育理念。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对
于体育教学而言就需要通过合理目标的制定加以
实现。新体育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设计成“知识
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
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设计主
旨是试图全面提高我国学生体育素养,而过程与方
法是试图强化体育学习的特殊性,即实践特点,而
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提出主要为了提高未来公民的
基本素质要求。但是,通过中美体育教学目标的对
比,我们发现目前国内的体育课程目标存在描述性
表述过多、弹性目标过多。这不得不让我产生了体
育教学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
实际操作性。到底,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凸
显人的主体地位,这必须引起我们体育教师加以思
考。
3.体育改革如何有效实施
纵观我国体育课程的历次改革,其都是由上而
下的实施形式,相比较美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我们
似乎还应该放开下面基层学校的权利。这也是笔者
所要指出的“体育改革如何有效实施”问题的所在。
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
握运动技能及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体育教师
如何采取合适的方法与策略。同样,国家在实施体
育课程改革上也需要一定的措施加以保障有效实
施。试图通过几次培训、专家讲座以及教学展示等
是不能从根本上完成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任务。其需
要我们能结合国情、学校实际、学生身心特点等挖
掘有效的措施与办法。
4.谁来评价体育教学改革
美国的体育课程在管理上实行的地方与学校
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国家只是制定相应的建议性课
程标准与实施指南。我们知道,评价是体育教学改
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次体育教师们讨论的焦点
问题。目前,最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对发展性评价给
予了强化。通过相关评价的分析,我们发现评价上
主要有“评价对象与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与范
围的逐渐扩大,评价方法与形式的多样化”等三个
特点。我国在体育教学评价对象上除了对体育教师
的“教”进行评价,还包括对学生“学”的评价。从这
一点上看,我国的评价在对象上已经比较注重全员
性,这是很大的进步。在对学生评价的指标上,目前
主要有体育参与的态度、参与习惯、技能水平、身体
形态、素质水平、认知水平等。相比美国而言,我们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已经出现令我们充满希望
的开始。如,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的相结,过程
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总体
性评价的相结合,形成性的评价和个体内差异性评
价的相结合等。这些改变,足以证明我国体育课程
改革更加清晰,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谁来评价体育
教学改革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也就是说,我们如何
来评价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果。因为,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