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

第1篇: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不安全因素;预防;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指没有家长陪护,统一集中地收治早产儿和各种新生儿危急重症的病房。由于新生儿无自卫能力,也没有安全防范的意识,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护理要求。患者在NICU住院期间,发生任何不安全事件都将导致患者家属的质疑,甚至出现护患纠纷。我院对NICU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安全护理模式,对65例患者进行护理,为提高NICU护理效果,减少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提供可行性护理模式。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NICU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男76例,女54例;日龄2h~7d,平均(3.6±1.2)d;平均体重(3036.5±125.6)g。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日龄和体重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药物护理、护理与环境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NICU护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予以对应的安全护理手段:①完善规章制度[1]。修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在NICU中要安装录像设备,在病房中要配备各种应急与防火设备,禁止在病房中采用明火等。同时培训护理人员。②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确保护理人员应具有的专业素质,要热爱自身事业,要有奉献精神。对于比较重要的注意事项要和患者家属进行细致讲解,以赢得患者家属的信任。③规范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出院时与患者家属共同检查患者皮肤黏膜情况,并签字作实。在入院后派发住院联系卡予患者家属,凭卡了解患者病情,最大程度消除家属疑虑,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④加强用药管理。在患者服药前,让患者家属了解药物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承诺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⑤降低护理人员压力[2]。医院领导关心与体恤NICU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编制,采用弹性工作制,并进行适当情绪疏导,令护理人员得到充分的生理与心理上的休息,缓解压力。

1.3 效果观察

参考刘黎玲的相关观察指标[3],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内容包括护理效果、服务态度和护理内容等。

2 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2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新生儿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新生儿疾病本身的复杂、多变,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大,且重症监护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等特点,导致在NICU护理工作中将出现众多不安全因素。

既往研究发现,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有[4-5]:①护理人员素质不高。个别护士在工作中作风不严谨,缺乏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因此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产生;②出入院时交接不清晰。有些患者在入院时可能已出现皮肤黏膜损伤,但由于出入院时无家长陪护,护患双方的交接不明确,可能留下纠纷隐患;③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数量多,要求质量高,因此容易导致NICU中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重,工作强度大,容易导致人才流失和工作倦怠,令整体护理能力下降,容易产生不安全因素。

因此,对于上述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由于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患者都可能导致各种纠纷,因此安全护理模式的重点,应在于强化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规章制度上,完善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行为和资源分配;从思想上,确立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从护理工作上,增强透明度,争取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后,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NICU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在对薄弱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后,能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毛凤.浅议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2014,(8):321.

[2]郭香芝,张春燕,赵国霞,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72-6373.

[3]刘黎玲.新生儿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34-235.

第2篇: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腕带识别;新生儿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06-01

2003年,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作为医疗安全的首要目标在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中被首次提出,并将其列入到《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中去。早在2005年,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患者安全目标》中,就将患者的身份识别列入到安全管理目标中。患者身份的正确识别被认为是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产科护理过程中,腕带识别为新生儿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是医护人员和新生儿家长辨别新生儿的重要依据,也是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预防接种以及诊断护理的重要保证。以往的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常见因婴儿的错误识别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腕带识别的作用就是规避风险,提高科室的医疗质量。目前,我院产科的新生儿腕带识别普及率已达100%,本文就腕带识别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与意义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两月内于我院妇产科降生的新生儿168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婴儿751例,女性婴儿930例。新生儿出生后都按照医院统一的流程进行清洁、管理、医疗护理等。

1.2 腕带使用方法与新生儿管理

1.2.1 腕带使用方法

选用质地轻柔、防水、防静电的一次性材料制作而成的腕带,腕带可调节,一般佩戴于新生儿的手腕或者脚腕,本院的新生儿统一佩戴于脚腕处,以留出一指的宽松度为宜。在腕带的两端有一次性粘贴保证表示对象的唯一性。新生儿进入新生儿室时,就将其科室、性别、姓名(母亲姓名)、编号、床位号、诊断等情况依次填写,填写相关信息时要注意字迹清晰,且不易被擦拭。

1.2.2 腕带使用体会

腕带识别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新生儿出生后会被安排到新生儿室进行统计的清洁、诊断等,新生儿自身无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需要护理工作者以极高的责任心和耐心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

由于护理的机械性和重复性、瞬间性等特点,工作时间大、任务重,比较枯燥,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差错,而新生儿佩戴有腕带标识的情况下,就可以在各项操作进行前进行有效的核对和筛查,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新生儿的快速识别,又能保证工作的准确性,确保新生儿各项护理流程的完成。

在新生儿室,要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规范制度,既可以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准则与依据,又可以对新生儿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保证腕带上的标识与床号等相一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要及时核对。

另外,腕带的书写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一旦出现错漏,不仅加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可能造成医疗事故,引起护患纠纷。腕带书写如果不够公证清晰导致识别困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工作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妇产科因新生儿身份识别错误引起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并与未使用腕带识别之前的年平均医疗事故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使用腕带识别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因身份识别错误造成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未普及腕带识别之前因身份识别错误引起的医疗事故的年平均发生率为2.1%,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使用腕带识别与不使用的医疗事故发生率间有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果如表1。

表1 腕带识别使用前后因身份识别错误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比较

组别 医疗事故发生率

腕带识别使用前 2.1%

腕带识别使用后 0

3 讨论

医疗安全管理是整个医疗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而护理工作涉及的工作人员多,涉及工作种类与工作程序也多,是面向患者的第一线,所以,护理安全又是医疗安全的重点工作。如何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有序、严谨是提高护理安全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无论是哪个科室,护理工作都有其自身的一套护理程序,护理过程中衔接环节往往较多,不同的护理人员负责某一项专门的工作,通常,任务量较大,工作的重复性也大,难免会出现疏忽,其工作性质与工作特点决定了其度快速筛查与核对工作的依赖性。

在妇产科的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护理的对象是完全没有自主意识的婴儿,且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机能不健全,比较脆弱,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对待,防止新生儿出现各种获得性感染或其他病症。同时,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也是复杂,护理人员要对新生儿进行疾病预防与控制,还要做好疾病筛查工作,工作内容量大,新生儿的各项面部或身体特征不明显,在无有效识别物的情况下极易发生错误。腕带识别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新生儿身份识别与确认的难题,也有效避免了因确认核查失误造成的护患纠纷。

本文通过对医院产科新生儿未普及腕带识别前的年平均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发生率与腕带普及应用的情况进行比较,,可见腕带识别应用与新生儿护理后,无一例因身份识别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其对医院整体医疗护理安全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逐渐推动医院信息识别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为新生儿的身份识别提供更准确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露露.身份标识腕带在妇产科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139-140.

第3篇: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注意事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76-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入发展,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保健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和包括小儿生长发育在内的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护理。因此,作为儿科护士,除掌握儿科护理特点外,加强儿科护士的护理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护理新生儿,表面上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与一般的观察与护理并无不同。其实不然,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不仅能及时发现病情并给予及时的处理,而且是捕捉病因、争取时间,求得高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掌握好这项护理技术。

1 新生儿的观察,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1 观察新生儿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如观察新生儿黄疽出现的时间、发展快慢。生理性黄疽一般在出生后的3至4天出现,7至10天后消退。如黄疽出现过早(24小时内),发展过快,应注意发现并及时报告。如新生儿有病理信号,即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有花纹等症状,说明其微循环灌注量不足,如病情进一步发展,以致出现面部及四肢发维,体温不升,对刺激反应消失,则表明病情正在恶化。

1.2 观察新生儿有无面色苍白,阵发性青紫,拒乳、呕吐、嗜睡、烦燥,重至昏迷、呼吸不整或暂停,出现抽搐等脑症状,如出现新生儿尖叫、眼球震颤、四戚肌张力亢进等,即提示有无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多见于早产儿、胎头吸引儿,急产婴儿中也偶有发现。

1.3 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注意呼吸节律、频率及心律的改变。一般新生儿每分钟呼吸40至45次,呼吸均匀,心率每分钟120至140次,如出现病理信号时,即出现呼吸、心率增快,面色发灰,烦燥不安、紫绀,呼吸浅促,这表明患儿肺的有效通气不足,肺泡气体交换有障碍,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并增加氧气的吸入量。如出现双吸气,抽泣样呼吸,吵吸不整或暂停等,则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的表现。这种情况在临床观察中多见于早产儿,吸入性肺炎的婴儿,且病情变化快,发展也快。

1.4 观察新生儿是否呕吐。重点关注呕吐物的颜色、次数、量、气味。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一次进食量过多,牛奶温度不适,或进食后过早搬动,均可出现溢奶,或呕吐少量残奶。若呕吐物带有咖啡色样物,淡红色带泡沫状,且呕吐频繁、量多,呕吐呈喷射状,均应注意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1.5 观察新生儿的睡眠。一般新生儿睡眠时安静舒坦,呼吸均匀,有时面部会呈现出各种表情,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如果他们在睡眠时烦燥不安,入睡后又全身干涩,面红、呼吸声粗,应引起警惕,这可能是发热的预兆。如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新生儿会在睡眠时表现出烦燥不安,额部微冷湿润,手足心湿润的现象,应注意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1.6 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注意大便性状、气味、次数、颜色及时间。新生儿胎粪呈墨绿色,粘稠,3至4天后大便呈金黄色软膏样,稍带酸味,亦可呈淡黄色,便稍干。新生儿多数在24小时内排出胎粪,极少到48小时。

若第一次排便延误,可能是某些疾病最初表现的一个征象,如胎粪性肠梗阻,胎粪梗阻综合症,肠闭锁和肠梗阻。这些疾病的成功治疗依赖于早期诊断,因此,注意观察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是很重要的。小便一般在24小时内出现,如超时应注意。另外,还应注意尿液气味。据有关文献报道,如新生儿尿有一种枫糖样气味,类似糖烧焦的臭味,同时婴儿表现无力,昏睡或惊厥,即为“枫糖尿症”,是亮氨酸、异亮氨酸代谢异常所致。这类婴儿如不及时察觉,得不到及时治疗,多数会在出生后几周内死亡。

2 护理方面应注意做到

2.1 注意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体温调节机能弱,体温随室温而波动,故易发生高热或体温不升。因此,婴儿室应做到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室温应保持在摄氏22至24度,相对湿度在55~65%间为宜。冬天预防婴儿体温不升,可加用热水袋保温,用时要注意经常检查观察,以防烫伤。有条件的家庭可放置保温箱,箱温的高低随小儿体重决定,体重愈轻,箱温宜稍高。保温箱的温度一般在摄氏28至34度范围内,同时也要注意湿度的调节。

2.2 注意新生儿的脐部护理。要注意观察新生儿有无脐渗血,脐周有无红肿或感染迹象。要及时处理并更换消毒棉垫,保持脐部的干燥、清洁,避免污染。同时要注意脐带脱落的时间。

2.3 注意对新生儿皮肤的呵护及清洁。大小便后要清洗臀部,洗后用软布轻揩,臀位涂10%靴酸软膏,勤换尿布,以防尿布疹的发生。浴后可在皮肤皱折处涂上少量花生油,以防皮肤擦伤。

2.4 注意新生儿的喂养。喂食应定时、定量,同时注意糖水的补充。在喂养时要注意观察其吸吮力及进食量的多少,食后有无呕吐。重视母乳喂养,按时抱送喂乳,注意巡视母乳的喂养情况,排除由于母亲过大、过短,造成吸乳困难的现象。

综上所述,护士是新生儿病情信号的第一接收者,因而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在临床护理上,护士要做到细心观察,发现问题迅速处理,及时报告,给新生儿以精心的护理。这样才能使新生儿在住院护理过程中,得到周全的照料,避免发生不应该出现的差错和事故,尽到白衣天使的天职。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6-7

[2] 陆以佳,徐翠霞.现代护理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6

[3]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1:51

[4]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96

第4篇: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治疗效果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疾病。临床上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根据不同病因,病理性黄疸又分为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以及胆汁排泄障碍三类。生理性黄疸不经治疗,最迟在生后2 w后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往往是由于患儿体内代谢的异常引起胆红素的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的损害。本研究通过研究临床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 年12月~2014 年12月就诊于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黄疸患儿48例。其中男婴25例,女婴23例,年龄分布于1~30 d。其中早产儿6例,足月儿42例。黄疸时间分布于1~4 d。所有患儿均无其他系统合并症。

1.2诊断标准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制定的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生理性黄疸:面部及躯干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71~205 μmol/L。病理性黄疸:四肢亦出现黄疸,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6 μmol/L,足月儿>205 μmol/L。

1.3方法 入院详细询问病情,重点了解可能引起黄疸的病史。完善血尿便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进行计数、血清胆红素、血清蛋白、ALT、AST等检查。经检查后,发现入选病例中25例为生理性黄疸,往往由于新生儿体内红细胞过多破裂引起,生理性黄疸的治疗: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适当提早喂养,供给足够的水分和热能,及早排出胎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可以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光照治疗可以使胆红素含量减少,因此给予短期光照等对症支持治疗;4例为新生儿溶血造成黄疸,一般情况下给予光照治疗,如病情危重,必要时给予换血治疗;12例为母乳喂养引发黄疸,给以光疗、茵栀黄口服液、妈咪爱等药物治疗,持续不退的暂停母乳喂养3 d,改为人工喂养,同时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鼓励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4例因感染引发黄疸,新生儿抵抗力低,容易并发感染,需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引起败血症的发生;3例因肝胆代谢异常导致黄疸,可给予药物纠正代谢异常,如为先天性肝胆疾病,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1.4观察指标 给予相应治疗后,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诊断标准如下:给予治疗5 d 后[1],患儿黄疸完全消退,胆红素也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为治愈。治疗7 d后,黄疸没有消退,胆红素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则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A 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P

2结果

所有患儿均找到引起黄疸的病因,包括生理性黄疸、新生儿溶血、母乳喂养、感染因素以及肝胆代谢异常。采取相应治疗后,48 例患儿中45例治愈,其余3 例治疗无效,治愈率为93.75%。

3讨论

新生儿期是小儿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其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研究报道,新生儿期婴儿的死亡率约占总死亡率的1/3~1/2,严重危害小儿生命健康。因此,新生儿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成为广大医疗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新生儿黄疸是其中最常见的疾病[2]。新生儿胆红素超过86 μmol/L,就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多见的有新生儿溶血、母乳喂养、肝胆性疾病等等。本研究中,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包括生理性黄疸、新生儿溶血、母乳喂养、感染因素以及肝胆代谢异常。其中生理性黄疸可以选择观察,其余均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明确发病原因后,治疗手段相应选择较容易。一般情况下,各种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良好。由此可见,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的根本在于原发病的治疗,只要控制原发病的进展,即可到达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愈。因此,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到引发黄疸发生的原因,根据不同病因采取及时、针对性治疗,大大地提高了新生儿黄疸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第5篇: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1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发展

1.1 筛查技术:1961年美国Guthrie医生建立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方法,他通过细菌抑制法,对滤纸干血样中的苯丙氨酸进行半定量测定。此后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利用相同方法对同型胱氨酸尿症、糖尿症等疾病进行了筛查。1973年加拿大Dussault等采用干滤纸血片法测量T4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1975年日本Irie等采用同样方法测定TSH筛查CH[2-3]。在1998年以前,我国CH筛查以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为主,1998年以后,CH筛查主要采用灵敏度较高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DELFIA),少数地区采用ELISA法和EFIA法,RIA法已基本不再采用[4]。1985年我国开始使用细菌抑制法筛查PKU,截止目前荧光定量法已经被大部分地区采用,但还有少数地区采用定量酶法来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水平[5-6]。筛查技术方法向着简单易行、结果精确、费用低廉方向发展。

1.2 筛查疾病种类:我国主要对新生儿血标本筛查CH和PKU这两种疾病。由于地理位置不同,高发疾病种类也有差异,也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也不同。例如:广西广东地区增加了G6PD 缺乏症筛查,江苏和上海部分地区增加了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7-8]。

1.3 新生儿筛查比率:全国各地(除)均建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每年筛查290万人次新生儿,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按照每年出生1 500万人计算,我国平均筛查率只有19.3%左右。按照卫生部《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2012年中部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达到50%,以省为单位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2015年中部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达到80%,以省为单位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

1.4 我国发展情况:我国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1981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开始对新生儿筛查3种疾病(CH、PKU和半乳糖血症),1982年3月成立了全国11省市PKU筛查协作组,首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新生儿PKU筛查。随着随着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普及,新的筛查实验室不断增加,至2009年,全国已建立了179家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对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质量控制[8]。1994年《母婴保健法》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有了法律保障。

1.5 筛查情况:徐艳华等1985年~2006年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进行了回顾,期间共对13 666 750例新生儿进行了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检出患儿1 170例,患病率为8.6/10万(1 11 681),同时对13 666 750例新生儿进行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筛查,6 505例,患病率为49.2/10万(1:1 063)[9]。全国按地区分析,西部地区CH发病率高于东、中部地区, 可能是由于西部多山区、高原,较易导致碘缺乏,或西部地区筛查覆盖率较小和筛查切值不同所致。PKU发病率南方低于北方,以广州最低。1998年之后发病率明显提高,这可能与检测方法的改进与可疑患儿召回率增加等有关[10-12]。

1.6 护理进展:护理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筛查率,由于新生儿年龄小,许多家长因为心疼小孩而放弃筛查,所以首先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对需筛查人员家属进行宣教,做好采血前解释工作,签订知情同意书,确保每位新生儿得到筛查。其次改善采血方法也有利于家属更容易接受筛查。采血必须在婴儿出生满72 h后,充分哺乳后进行,暂时不宜进行筛查者在1个月内采血筛查。控制采血室温度,温度宜在22~25℃之间,采血时间可以安排在每天上午新生儿沐浴后进行;选取采血部位:宜采用常用的脚根内外两侧,采血前保证新生儿足部足够温暖,下肢发冷者或寒冷季节可用温暖的湿毛巾(≤42℃),热敷足根,充分按摩局部皮肤,让足根周围皮肤充血变红,以保证血液顺利流出。采血方法:按摩新生儿足根,常规使用75%的乙醇消毒皮肤待干后,一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包绕新生儿足根部并绷紧皮肤,另一手用无菌采血针穿刺。刺入深度2~3 mm,使血液自行流出。轻轻用无菌干棉签弃去第一滴血,通过轻微挤压交替放松,以形成较大的血滴(约1 cm),不得局部用力挤压,如挤压超过3次,穿刺点仍未有血液滴出时应重新穿刺部位,以免造成皮下淤血,影响采血效果和质量,每个新生儿取3个血斑,每个血斑≥8 mm,多血斑取血滴入滤纸,血样必须透过采血卡滤纸背面,取血后用消毒棉球压迫止血3~5 min,必要时用胶布加压止血。血标本充分凉干,不能互相重叠或竖立放置,避免标本堆积引起交叉污染。取血后妥善保存血样,避免紫外线照射和液体污染,血样保存于4℃冰箱,可长期保存以备复查[13-15]。

2 新生儿疾病筛查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先天性疾病预防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因此新生儿疾病筛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重视并且获得了广泛开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过程中筛查技术不断革新,筛查疾病病种不断增加,但是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16]。

2.1 新生儿筛查率低:虽然新生儿疾病筛查得到了较快的推广,但是筛查中心数量相对于我国每年1 500人的出生率来说较少,到目前为止部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没有设置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普及不足,大部分地区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属于收费项目,患者依从性差,另外国家投入资金相对较少等导致新生儿筛查覆盖率相对较低。

2.2 筛查病种需要增加:目前常规筛查疾病为PKU和CH,而实际存在的新生儿疾病包括异染性脑蛋白质营养不良、戈谢氏病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逐渐引起社会重视,这种疾病由人体内某些酶、膜及受体等的生物合成遗传缺陷导致,大多数在婴儿期起病,涉及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IMD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如早期发现可调整饮食和补充相应缺乏物质控制治疗疾病,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己发现的遗传代谢病达600多种,常见的即有30余

种。总发病率约占出生人口的1%。可导致小儿智力发育异常和身体发育障碍。 2.3 筛查技术有待创新:由于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每检查一种疾病就需要采血一次,另外检测时间长,结果不稳定等导致筛查者和家属都较难接受。1966年Tanaka等首先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应用于诊断遗传代谢性疾病,之后通过不断改进[17]。它可同时检测有机酸、氨基酸、糖类和核酸的碱基,可有效筛查遗传代谢病。该技术一次能筛查多种IMD,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我国于20世纪末引进了GC-MS技术,应用于高危儿童的筛查,并陆续在全国推广应用,该技术稳定,各地阳性检出率相似,为8.26%~10.4%。虽然该技术应用范围广,但存在着分析成本高、耗时长等缺点。目前最新的串联质谱分析技术(Tandem massspectrometry,MS/MS)正逐渐成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有力手段。该技术有筛查病种多(一次能筛查出氨基酸代谢异常、脂肪酸代谢异常及有机酸血症等30余种遗传代谢病)、分析时间短(每次分析只需2 min)等特点。该技术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从2005年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始应用串联质谱技术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群体筛查。

2.4 筛查质量有待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缺少监督,大部分省市区没有制定督导方案,也没有专门针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专项监督指导工作,缺乏统一管理和统一的技术规范,筛查质量不能保证。随访制度和评估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于阳性或疑似阳性患儿由于经费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及时随访,特别是对流动人口的新生儿实行早期筛查及对病例的随访与评估均有待加强。

2.5 护理水平有待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是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提高筛查率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患者的发现与及时治疗与否,由于筛查技术不断更新,筛查病种不断增加,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知识适应新技术新病种,尽可能的提高筛查率。

第6篇: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治疗;新生儿;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32-02

目前,新生儿因为各种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在婴儿的死亡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60%,新生儿的死亡已经成为婴儿死亡的最主要部分,它也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治疗新生儿疾病的成功率也放映了一个国家和卫生单位水平的主要指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也成为一个医疗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它还反映了一个单位的治疗水平。

在这里,本文主要探讨关于新生儿患病的原因、新生儿患病后的临床表现以及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等阐述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中需要注意的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新生儿疾病内容:新生儿疾病中所占比重比较大的疾病有四种,缺氧缺血脑病(或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化脓性脑膜炎。

(1)或颅内出血:该病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甚至抽风,重病儿一开始可表现嗜睡、昏迷、肢体发软、前囱饱满,触之像面鼓。这类疾病的新生儿可以在做颅脑B超、磁共振及化验等诊断出来。

(2)新生儿败血症: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新生儿出现发热、面白、身体出现血点、食欲低下、腹胀、精神欠佳及肝脾肿大。

(3)新生儿肺炎: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吐沫及呼吸不规则等症状,这种疾病通常出现在接触呼吸道感染的人群、胎膜早破等。

(4)化脓性脑膜炎:这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由于细菌及毒素直接侵犯到脑细胞组织,可使脑细胞受到严重破坏,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为体温不升或有发热、面部发白或变青变紫、哭声弱或尖叫、拒乳、前囟饱满、抽风等,且这类症状常与败血症同时出现。

除以上四种以外,还包括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在胆红素和脑细胞结合后回造成新生儿脑细胞功能发生故障,从而造成新生儿患核黄疸疾病。以及由于生产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血糖过低所造成的脑功能障碍等。这些都会导致新生儿身体发育不良或出现智力障碍,严重者则会导致新生儿死亡。

1.2表现症状:新生儿的各种疾病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临床上经常出现的症状表现却有一些共同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点:新生儿不吃和不哭及新生儿的体温和体重不增。这些症状的出现没有特定的规律性,有时候会同时出现,有时候也会间歇性地出现,只是某个症状会表现得相对明显一些,不过新生儿疾病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是先后出现这些症状,而这些都只是新生儿生病前的症状,并非疾病发生后的症状,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疾病中,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症状的特异性,不要等症状出现后才开始治疗,以免耽误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结果

2.1引起疾病的原因:引起新生儿患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但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1)新生儿疾病感染。多数医院资料表明,新生儿疾病感染的原因主要为口腔粘膜感染、宫内感染和脐部感染,其中以口腔粘膜感染和宫内感染居多。而这些感染的主要来源为生产过程中医疗器械引起的感染,伤口的感染,环境条件引起的感染,由此可见,提高医疗单位产科的器材质量和环境卫生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围产期的保健加强,防止新生儿窒息。

(2)环境条件及保护措施不当。很多新生儿会在天气寒冷的季节或气温较低的环境下患上各种疾病,并表现出严重的症状,比如在新生儿疾病中常见的硬肿症,它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体重偏低的新生儿在寒冷季节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体重偏低的新生儿因此患病的比重在所有新生儿中的概率最大。在此,告诫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好新生儿的健康,注重他们的保暖,同时保护好孕妇健康,避免婴儿早产,预防新生儿的各种疾病发生。

(3)新生儿在胚胎中发育不成熟。据相关报道,很多新生儿早产或死亡,主要原因还与其在母体内胚胎发育不良有很大关系。据医院介绍,这其中的关键是因为母体胚胎盘较小,导致婴儿的呼吸系统出现障碍,从而造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这些情况不仅会导致婴儿早产,还会导致新生儿肺部出血,呼吸衰竭,甚至以后出现智力障碍和死亡的危险。

2.2治疗方法:针对新生儿的疾病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有很多种,在这里本文主要选取几种常见的疾病来阐述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1)呼气末正压等技术疗法:呼吸系统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与此有关的疾病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胎粪吸人综合征和衰竭等。针对新生儿的这些症状,医学上经常采用的措施为,呼气末正压、间隙正压呼吸和自应用持续气道正压等技术。通过使用这些医学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抢救率,不过,在临床上有一些新生儿的呼吸系统衰竭而得比较严重或出现一些其它的症状,在这些情况下无论是呼气末正压技术还是间隙正压呼吸和自应用持续气道正压技术,对新生儿此类疾病的治疗仍然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尽管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并不能全部治愈,但是我们也要通过减低机械通气气道平均压或注重技术质量和安全。

(2)通过应用高频通气比较难用的常频呼吸机来治疗。近年来,医学上通过使用高频人工呼吸来治疗治疗新生儿的呼吸功能不全等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频通气主要使用对象为常频通气失败或有气漏者,它是一种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有效通气模式。在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保证高频通气频率每分钟要要大于60次,或者是不小于正常呼吸频率的4倍。使用时要改善高频通气血流的比例,维持气体交换,时刻保证新生儿呼吸所产生的潮气量接近肺的解剖死腔。使用此方式目的是保持肺泡在通气时有足够的肺泡,从而减少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和避免造成对新生儿肺部的压伤。

(3)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临床上,有一部分新生儿呼吸严重衰竭,即使在经过常频或高频的机械通气后仍然无效,在有药物的帮助下,其效果也微不足道。这种情况下导致新生儿的死亡及其的多,但是近年来,医学上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方法已经使其中不少的新生儿得到了成功的抢救。

体外膜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种,节律调控泵、体外灌流系统、节律调控泵、热交换器和膜肺――氧合器。其中ECMO的注射方式为静脉――动脉和静脉――静脉方式。在具体操作时,要将新生儿的血液引流到氧合器中,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气体的交换,同时还要保持新生儿体内血液的气体平衡。

这种方法的治疗主要针对严重的肺透明膜病、胎粪吸人性肺炎、持续胎儿循环的患者,但是要保证这些患者的病情虽然严重的,可他们应该有恢复的希望,同时还要保证这些新生儿没有出血倾向,体重不小于7公斤。体外膜肺治疗的操作和所需设备比较复杂,而且还要保证有一支须有一支严格掌握和熟练执行的队伍。

(4)一氧化氮吸入一氧化氮疗法:这种治疗方法也被称为内皮源性松弛因子疗法,据资料显示,通过可选择性扩张肺动脉,可以降低新生儿肺血管的阻力,减少新生儿肺内分流,这种疗法对纠正新生儿低血氧有很好的效果。它减少了新生儿体外膜肺的应用,从而提高了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因为这种疗法在应用中会产生一种自由基,同时吸人一定浓度的氧,使血小板功能降低,增加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

3.结论

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中,新生儿疾病的筛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疗单位必须加强其管理,因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责任重大且要求很高的工作,它的工作直接影响了新生儿疾病的感染和治疗。

在新生儿的整个筛查过程中,要注重滤纸的选择、采血卡的填写、血样的采集、血样的递送、检查技术的控制、试剂的选择和结果的判断。在这些方面医护人员要对此严格把关,进行随时督察。对确诊后的新生儿要及时对此饮食控制和给予药物治疗,以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对实验室检测重出现异常的新生儿或可疑病例,要对他们及时进行复查,对复查中仍然表现为阳性的新生儿要召回婴儿室进行确诊检查。

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以上几点需要注意的因素外,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新生儿的不同状况来进行准确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梁金玉,王秀珍,王喜梅.新生儿苯丙酮尿症Guthrie过筛试验8 154例小结〔J〕.河北医药,1985,14(1):3;

[2]石晶,熊英,母得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药物治疗临床证据[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9):740-744.;

[3]王一堂,主编.现代临床急诊医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 196;

第7篇: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论文摘要: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整体护理概念出发,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疾病护理的专科护理课程。儿科护理学的对象是儿童及其家庭,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问题。本文针对新生儿抚触这一医疗新技术,提出了它在临床中的作用。通过与宝宝的亲密接触,帮助父母与孩子发展温暖而又亲切的关系,在出生后的最佳时机,以最好的方式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育,是对婴儿健康最有益的最自然的医疗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然后讨论了新生儿抚触的以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对婴儿的抚触不仅是母婴肌肤的接触,更重要的是促进母婴间的交流,令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关怀和爱护,妈妈温柔的抚触给孩子带来被爱的满足,使他感受到安全、自信、帮他养成独立的个性,具备思考和判断能力,温柔得抚触流露妈妈无限的爱意,令孩子更加珍惜自己,珍惜母爱,珍惜爱与被爱,幸福一生。

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这种触觉感受器可将所感受到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对这些冲动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相应的反应。[2]消除不良情绪所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促进新生儿身心健康发育。[3]因此,可通过抚触刺激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减少婴儿的焦虑,有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信性格的建立,使孩子更聪明。

然而,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忙碌的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关爱越来越少了,我相信所有的父母们都会对自己的孩子百般疼爱,让孩子健康地成长,但她们是否了解小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许并不是牛奶、玩具,而只是你们那轻轻的抚触,这是对孩子莫大的鼓舞与抚慰。希望本文能够为当代母亲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真正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医学论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抚触源于1881年,科学家对运动后的肌肉进行按摩,发现肌肉可以很快地从疲劳中恢复过来。1940年Aargar在临床中观察到如果婴儿在出生后数周内经常得到母亲的抚触,能促进呼吸及循环功能发育,使婴儿浅而不完全的呼吸变得较平稳,这是最早的有关新生儿抚触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末,Dr. Harlow在实验中发现饥饿的小猕猴宁可选择母猴的替身物品也不愿选择食物,他认为在人类这种影响可能会延伸至婴幼儿期以后。Harlow的实验为以后有关婴幼儿的抚触研究奠定了基础。1997年美国强生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将婴幼儿抚触技术引进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先后结合我国国情,对婴幼儿抚触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4]我国1998 年引进此项技术,起步较晚,但已相继在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大城市开展对早产儿、新生儿抚触研究,并取得与国际一致的结果。得到中华护理学会、围产医学会、儿科医学会的认可,婴儿抚触引起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兴趣及社会、家庭的关注,婴儿抚触的普及正在兴起。

2 新生儿抚触分析

2.1 基础介绍

新生儿抚触不仅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还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智能发育,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是一项既实用又简便且极为有益的技术。

现在的抚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5]:

国际标准法(OCT)

新生儿全身,按操作标准顺序从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抚触,力度从轻到重,并揉搓大肌肉群。

国内改良简易法(MDST)

新生儿在半裸状态下抚触,在COT 基础上改进。

国内改良简易加经络按摩法(MDSTAC)

在MDST基础上加中医经络中脾经与肾经。

改良脊背提捏法

柯国琼等对200 例新生儿在传统轻柔的抚触方法基础上改良,抚触次序从头到脊背、臀部抚触,在脊背两侧自下而上,从内到外捻动,每按三捏一提拉。

目前的主流抚触主要包括,先仰后俯,从头到背;先俯后仰。[5]婴儿抚触作为一种自然的新型医疗技术,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抚触可增进母婴之间的交流,对孩子轻柔的,不仅仅是皮肤间的接触更是一种爱的传递,宝宝的肌肤与妈妈的身体不断接触这种频频的抚摸及宝宝各种可爱的反映会刺激妈妈体内分泌两种激素,第一种是催乳素,可促进乳汁分泌的增多,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第二种是催产素,能促进子宫复原加快,有利于妈妈体形的尽快恢复。[6]然而,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抚触对婴儿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抚触后的婴儿是否对抚触产生心理依赖或成瘾等有待研究,可对受过抚触婴儿进行追踪观察和心理学发育的研究,最好从出生后注意心理行为的观察,使之形成抚触的系列研究。 2.2 实验分析过程

为了探讨新生儿抚触的最佳,我们对新生儿最初几次抚触时的舒适度进行了比较,并整理成图表形式进行了分析。

临床实验主要是通过对照的方法进行分析的,我们将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传统的新生儿抚触,具体做法是让婴儿仰卧位,即由护士先进行头部,再进行胸腹部、四肢、背部、臀部顺序依次按摩;观察组为新的抚触技术,具体做法是先俯卧位后仰卧位,由护士先进行背部,背侧面头部、四肢、臀部,再进行仰卧位面部,胸腹部顺序依次进行按摩。两种抚触方式都在新生儿抚触上午在沐浴后,下午在喂奶后1h左右进行,每日两次,每次15~20min。观察新生儿抚触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哭闹等,从而得出抚触与婴儿舒适的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对两种不同最初抚触不同部位新生儿的状态以及抚触次数的比较:

经观察两组新生儿抚触不同部位对新生儿状态有显着性差异。即观察组抚触的新生儿哭闹状态明显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新生儿哭闹状态需平均抚触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新生儿安静状态需平均抚触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

3 讨论

3.1 俯卧位新生儿更安全,舒适

胎儿在宫内生长的姿势是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肘关节屈曲,上臂接近胸部,前臂在胸前交叉或平行,膝关节和髋关节重度屈曲,大腿贴近腹壁,小叉或平行蜷曲于宫内。胎儿自母体内娩出后,来到一个绝非与子宫内安全、封闭相比的一个环境,通过新生儿抚触提供了延续母体接触和维持安全感的生命之路。[7]而且,新生儿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尚未形成,轻微刺激可产生全身应答反应即“泛化反应”。 [8]这种反应多在新生儿取仰卧位时出现。因而,在进行新生儿抚触时,先俯卧位新生儿感觉很安全、舒适,表现安静、不哭闹;而后仰卧位继续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更愿意接受。

3.2 抚触对母婴均有明显的作用

研究表明,新生儿抚触能改变睡眠节律、促进新生儿识别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成熟,使新生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血清素等分泌平衡,从而增强其免疫功能,增强应付环境压力的能力;新生儿抚触有助于活动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更健壮、身体更健康; 新生儿脑部的触觉区域比任何其他区域发展快,新生儿抚触能促进情绪的调适以及各种感觉统一;新生儿抚触能处理许多新生儿的日常问题。

抚触可以使新生儿奶量摄入增加,睡眠状况改善,胎粪及黄及黄疸持续时间减少,分析原因为: ①轻的抚触可使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使胃泌素和胰岛素的释放增多 ,一方面促进新生儿的食欲,使奶量摄入增加,另一方面促进体内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使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增加,从而体重随之增加。腹部抚触可加强肠蠕动,加之奶量摄入增加,促进胎粪中胆红素排出体外,肠道正常菌群建立,有利于降低间接胆红素浓度,从而使生理性黄疸尽快消退;背部抚触时新生儿会抬头四处张望可增加颈部肌肉的支撑力量,继而抬高头和肩,从而增强双臂和双肩的力量,提高脊柱的柔韧性,促进肌肉及骨骼的发育,以后会逐渐更高地抬起头和肩使胸部得以展开,从而加深呼吸节奏,肺活量扩张,氧气量增加,此外胸部的展开,腹腔也同时伸张,有助于消化。②每天定时的抚触能更好地促使新生儿形成正常的觉醒睡眠节律,Harrison的研究显示,人体触觉是最原始的感觉反应,皮肤又是面积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温柔的触摸可延长新生儿的慢波睡眠时相,此时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高,对新生儿的生长有利。③抚触传递了母子情感,使新生儿产生安全感,从而减少哭闹时间。④抚触时为创造一个良性氛围,同时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在室内放置一些玩具和铃铛,可提高新生儿的视觉和听觉的敏感性。

新生儿大脑各部分脑神经发育非常迅速,外界刺激越频繁,脑神经细胞发育速度较快,新生儿出生后已具备视、听等各种基本生理功能,并能对照顾的方式、环境的刺激作出回应。其中触觉是最原始的感觉功能,皮肤又是面积最大的感觉器官,是中枢神经的外在感受器,通过加强新生儿全身皮肤感受器的刺激使中枢感受点兴奋性增强,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与触觉间的联系,逐渐促使其神经系统发育和智能的成熟,促进大脑、小脑平衡的发育。同时,新生儿抚触可使新生儿情绪稳定,反应灵敏,增强婴儿的睡眠,并能改善睡眠质量。

第8篇: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一分钟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新生儿如果发生窒息,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影响各脏器的正常功能,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226例,发生窒息102例,窒息发生率4.58%,其中重度48例(窒息儿总数的47.1%),死亡6例(新生儿总数0.27%),抢救成功率94.12%。

评价指标:判断新生儿有无窒息及窒息的严重程度,可按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来区别,是以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的呼吸、心率、喉反射、肌张力、皮肤颜色五项为依据,每项0~2分。满分10分,8~10分属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Apgar评分以呼吸为基础,皮肤颜色最灵敏,心率是最终消失的指标。

急救:抢救新生儿的关键是在于医护密切配合迅速实施有效的急救技术,即,A、B、C、D、E复苏方案。A:建立通畅的呼吸道;B:诱发和建立呼吸;C:建立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与监护。

清理呼吸道:抢救新生儿窒息最关键步骤是清理呼吸道,随手在头颈和鼻梁间用力一把向口挤勒,一边清除口鼻内的粘液。对于有大量黏液溢出者,应头偏向一侧,并尽快用吸管吸引以免回流到咽后部吸入气道;用吸球者应先排除空气后再吸。如遇呼吸暂停,口鼻内还有黏液,再次用吸管或吸痰球吸净口鼻黏液。对于羊水有胎粪污染时,当胎儿头面出产道后必须立即用手法挤出口鼻黏液,同时用双手紧箍新生儿胸部,以防止气道未通畅前出现喘息呼吸把胎粪吸入,另一名急救者应立即用新生儿喉镜暴露气管。

建立呼吸:擦干羊水和吸黏液本身就是一种触觉刺激,若新生儿对这两种操作并无反应,则可采用弹拍足底或摩擦背来促使呼吸,但呼吸不规律应首先面罩给氧,在没有任何设备时亦可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一般30秒左右),如评分在4分以下仍无自主呼吸或无改善立即给气囊面罩复苏器人工呼吸进行加压给氧。通气频率30~40次/分,呼吸比1:2,压力20~30cmH2O。

在复苏气囊使用后仍不见效,立即气管内插管给氧,气囊压力不能超过35cmH2O。

建立正常循环:窒息进行性加重,会造成心脏收缩力的下降以至停止。在紧急复苏的过程中要观察自主呼吸的情况,当心率<60次/分,在正压人工呼吸的同时即进行正确的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3:1,即90次/分按压和30次/分呼吸,方法包括:指压法、双手环绕法。部位在胸骨下1/3,两连线下1cm处。按压深度约为胸骨前后直径的1/3,30秒重新评估,如心率仍<60次/分。

药物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极重度窒息儿通过胸外按压不能恢复正常循环,心率<60次/分或心率为0者应立即按医嘱给予1:10000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用药指正:对于新生儿100%氧进行正压通气和心脏按压30秒以上无反应,心率<60次/分或心率为0,立即进行药物治疗。

给药途径主要包括:脐静脉、末梢静脉、气管内滴法。

常用的药物: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多巴胺以及扩容剂的应用。

药物用量及指证:①肾上腺素:对于新生儿100%氧进行正压通气和心脏按压30秒,心率仍<60次/分或心率为0。1:10000肾上腺素溶液0.1~0.3ml/kg快速静脉注射或气管内滴注,根据评估结果,3~5分钟后可重复1次。②扩容剂:当心率正常但脉搏微弱,给氧后仍苍白,复苏效果欠佳,血压下降,可予生理盐水,大量出血则要输入同型血或红细胞悬液,经脐静脉注射,5~10分钟内注入,剂量10ml/kg。③碳酸氢钠:有自主呼吸或气管进行正压通气,心脏按压和用肾上腺素之后心率回升不理想或心脏停搏,确定或估计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考虑应用5%碳酸氢钠3.3ml/kg等量5%~10%葡萄糖液稀释后自脐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④盐酸纳洛酮:在新生儿出生前4小时内母体应用过麻醉剂、镇静剂,正压人工呼吸使心率和皮色恢复正常后仍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纳洛酮0.1mg/kg静脉、皮下、肌肉注射或气管内注入。

评估:对于严重窒息和新生儿一般情况差要5~10秒评估1次,直至评分≥7分,或在婴儿窒息期内每2~4小时重评1次,直到24小时。复苏的全过程,评估-决策-操作,是贯穿在复苏抢救过程中,这三者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呼吸、心率、皮肤颜色重要指标的观察是关键。

护 理

新生儿复苏后24小时内,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窒息,所以观察病情注意患儿体温、面色、哭声、呼吸、心率、呕吐物外,还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前囟门张力、肌张力、抽搐、吸吮反射、尿量、皮肤颜色及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等变化,给氧至皮肤红润,呼吸平稳后30分钟。重度窒息患儿应适当延迟开奶,防止呕吐误吸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讨 论

新生儿窒息是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严重窒息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祖国医学称新生儿窒息为初生不啼、婴儿假死症、闷气生、梦生、草迷等。

新生儿窒息大部分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与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及分娩时情况有密切关系。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最关键是争分夺秒,并根据新生儿窒息不同的原因,均采取ABCDE复苏方案,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评估贯穿整个复苏过程。

参考文献

1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教材.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会卫生司.

2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会卫生司.强生儿科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3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第9篇: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 教学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心理社会、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各方面均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且各年龄期的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1],如何合理安排儿科护理课程,在有限的课时里,让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掌握常见儿科护理知识,并使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因材施教,灵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要想做到“得法”却是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1 明确培养目标

我们以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及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为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基层社区护理医技人员。 本课程突出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把课程教育思想、观念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理论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有序地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新形式下对儿科卫技人才培养的新观念。 我们培养的儿科医学人才应是毕业后能服务于农村、基层社区的专门人才。

1.2分析学情,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招收的大专生,他们的起点是高中生,文化知识相对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弱,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做到该精讲的必须精讲,如总论、新生儿常见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腹泻病、支气管肺炎等;这些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多安排课时,并安排实训课和见习课,使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一些临床极少见的疾病,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学,如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同时开设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儿童学习困难等问题内容的讲座课,以补充学习内容的不足。

1.3注重本课程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科护理学的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和营养、住院儿童的护理、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章节,是其他护理学科所不存在的。另外,相同系统疾病的护理中,由于儿童具有与成人的不同解剖、生理、心理和发病的特点,形式了与成人不尽相同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这是儿科护理学的亮点。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先让学生讲相关年龄的故事,然后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各年龄组特点及其相关护理措施,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有关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4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前选择病例并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思考、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与临床密切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讨论技巧、整体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1.5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教育手段上要加以革新,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育要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集音、色、形与一体,直观形象,能够直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板书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述“新生儿的喂养法”时,本人采用了放录象的方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增强他们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单纯的说教容易使学生厌倦,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便会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效果很好。

2.加强实验教学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力很强的学科,除了加强儿科常用技术操作、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见习外,还要加大开展综合性实验的力度,在已有单一实验的基础上联合妇产科护理,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基础护理教研室共同开设相关联性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横向思维的方法,为临床思维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3.强化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要很好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计划,要在即将结束课程时加上必要的反馈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每次课都留出一定的时间,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提出几个需要掌握的问题,当堂掌握;还会让同学做练习,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儿课护理学的知识树。结束本节课之前本人还会提一些问题,让同学下课后通过预习下次课的内容自己解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下节课课堂教学效果作铺垫。

4.教师深造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到医院实践一段时间,不仅要进行护理实践,还要在医疗实践,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熟悉护理操作规程及护理术语等,熟悉临床护理新技术,有利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典型临床病例,为课堂教学积累有用的临床资料。同时争取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开展教研室活动,集思广益,精心选择题目,进行深入讨论,做到“必有所学、必有所悟”,形成一个融洽的、不断进步的学习氛围。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