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

第1篇: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量子力学 量子教育学 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O413.1 文献标识码:A

量子力学所涵盖的一些思想,在哲学的研究中体现比较广泛,也对教学理论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量子力学对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量子力学着重利用图景等表象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强调因果关系的认识,对后期形成的教育学理论具有参考性。但是,借助量子力学所形成的“量子教育学”则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教育学对原来的量子理论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充分强调自然科学。

1量子力学的缘起

1900年,量子假说出现在众人的认知里,现在的量子力学仍在不断完善,为后期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可以说量子力学是量子理论的中心,它促进了原子能等一些先进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重大发明打下基础,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微观世界,并利用微观运动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是人类的重要发现,也是社会的伟大进步。

2量子力学的宇宙观

在宇宙世界中,对量子理论有较多的探讨,从已经存在的氢原子中,找到了量子级别的状态。对于电子而言,比原子更为复杂,这就要求必须要满足求解该原子的特定的方程来解出,并且要求其 场刚好环绕原子核产生驻波而求得。此外,量子态与别的驻波不一样,都有自己特定的频率,并与所蕴含的能量有关,每种量子状态都有所表征的能量。这就是说,预期任何一个态的能量都是一个具体量子所确定的,并不是模棱两可的,只要是有理论依据,就可以科学地估测态的能量多少。由于质子与电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要想移动一个电子就必须要克服引力做功。

3量子的思维方式

人类思想总是处于不断发展中,当两种思想发生交集时,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令人惊叹的思想成果,正如牛顿的世界观与量子理论产生彼此弥合的交集,才会让思想发展得如此迅速,才会让社会发展如此的快。量子思维方式给人类一个重要的启示,要求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融入了人的智慧和思想,他们彼此都是看不见的,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彼此交汇起来以后,就成了一种可以量化的物质,这是由于物质性比较弱。其实,量子物理学所产生相关的科学智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可以说,量子物理学是计算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形成的计算机芯片是重要的思维体现,量子物理学不仅是科学进步的前提,更是信息发展的重要保障,量子思维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方式。

4“量子教育学”的唯心主义

从产生量子力学后,“量子教育学”也随之不断发展,虽然也涉及到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观点,但这些观点都是被众人早就接受了。如:学习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彼此交错的,以及还谈到了关键词:服务、个性化、互补等,但是,这些所谓的观点及结论不是原汁原味的,也不是从量子力学中演变而来,而是与它的原理相悖,从本质上讲,“量子教育学”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表现。

贝克莱比较重视经验,认为所学的知识来源于经验,但是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认为感觉是世界真正存在的东西,其他的都是看不见的。他认为,知识是一切力量之源,但感觉是我们去探索未知世界,追求至高真理的唯一手段,只有能感觉到,才能被发现。也就是说:我们的主观性决定了我们所看见的世界,这也是量子教育学诠释的观点。他认为,只要消除了事物与观念的差异,认同事物等同于所谓的观念,并且观念可以感知任何世界上存在的事物,这样才会让我们的知识更加具有生命力。

5“量子教育学”的曲解

正所周知,量子力学不可能槲ㄐ闹饕搴筒豢芍论创造理论基础,而“量子教育学”却是唯心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这是“量子教育学”对量子力学核心思维的歪曲,或者说对量子力学没有正确的认识,造成思想上出现截然不同的主张,另外,“量子教育学”过分强调感觉和经验,导致偏向于不可知论,与量子力学的思想相悖而驰。

“量子教育学”对量子力学概念和方法认识的偏差表现有。为了进一步认识光的本质特性,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观念。此后,玻尔提出了“气补原理”,再一次诠释了波粒二象性的本质。“测不准”原理而是在某一个方面有较大的缺陷,不是粒子在宏观世界的不适用,只是说明不能单一地应用某一个方面,只有同时应用时才能为物理现象提高全面的解释。玻尔认为,波粒二象性在整个量子力学中的地位较高,它是一种可以很好地描述一种物理现象的原理,也可以说是解释因果关系的一种原理,它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排斥,这种互斥的关系不可或缺,这种互补关系后来被广大学者所接受。

6结语

近年来,量子力学逐渐被广大研究者重视起来,探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与量子教育学的重要关系,在量子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这已经留下了较多的论争。可以肯定的是量子力学对于科学的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把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联系起来,而量子教育学并不是量子力学的正确认识,就本身的发展情况来看,量子教育学认同了后现代主义,成为了唯心主义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贺天平.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哲学审视[J].中国社会科学,2012(01):48-61,207.

[2] 乌云高娃.量子力学发展综述[J].信息技术,2006(06):154-157.

[3] 母小勇.量子力学与“量子教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7):1-5.

第2篇: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量子力学的成功和困惑

用宏观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原子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时,只能通过测量微观量的平均值,大平均过程掩盖了原子水平上的重要效应。操控单个微观粒子,研究单个粒子的行为和性质以及少数粒子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就是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事。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控制单个微观粒子的愿望成为可能。特别是1960年激光的发明和在这以后激光技术的发展,可以随我们所需改变激光的频率,控制激光束的延续时间并使激光束聚焦到一个原子大小的范围。从这以后,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有了极大的发展,利用激光可以使原子或离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就是使它们的运动速度减到非常小,直至几乎停止。还实现了利用特殊的电磁场来陷俘单个原子或离子。物理实验技术的进展使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粒子的性质、深入研究光子和物质粒子的相互作用有了可能。这不仅打开了高科技应用的广阔前景,还为证实和发展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量子力学已有100多年历史,量子力学理论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现代的高科技产品,如计算机芯片、激光、医用磁共振等等无不是在量子力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被认为是最精确、最成功的物理理论,可是人们对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始终存在着疑问,那些创立量子力学的物理大师们自己都不满意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在这些大师之间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中,关于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否完善的问题争论不休,新的解释层出不穷,至今还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量子力学描写微观世界的规律,但人类的直接经验都是关于宏观世界的。我们的测量仪器以及人类感官本身都是宏观物体,仪器测量到的和我们直接感知的都是大量原子组成的宏观物体。在经典物理学中,观察不影响被观察对象的运动状态,例如,我们能够观察一个行星的运动,追随它的运动轨迹,行星的状态变化与观察者无关,不受我们观察的影响。可是,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就完全不是这样,当我们研究一个量子体系时,经过测量后的量子体系原来的状态总是被破坏了。例如,光子进入光电探测器后,光子就被吸收;电子被探测器件接收后,该电子原来的状态就改变了。宏观仪器对量子系统测量的结果,都必须转换为经典物理学的语言。要直接观察并且非破坏性(non-demolition)地测量量子体系的量子性质是难以做到的事情,所以,量子力学所预言的量子世界的奇特性质一直令物理学家和公众感到神秘难解。

201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和他们的同事们的工作,突破了经典物理学实验和人类直接经验的限制,他们直接观察到了个别粒子的量子行为。瓦因兰德小组做的是在电场中陷俘离子,用光子对它做非破坏性的操控。阿罗什小组是在空腔中陷俘单个光子,用原子进行非破坏性的测量。他们异曲同工,都对单个量子粒子进行实验测量,研究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这些研究不仅对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的进一步阐明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阿罗什:把光子囚禁起来

阿罗什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1971年他在巴黎第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柯亨-塔诺季(Claude Cohen-Tannoudji),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阿罗什就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的卡斯特勒-布罗塞尔实验室(Kastler-Brossel Laboratory)工作。该实验室是以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阿尔夫莱德・卡斯特勒(Alfred Kastler)的名字命名的。1972~1973年,阿罗什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肖洛的实验室中工作。

阿罗什说,他们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卡斯特勒-布罗塞尔实验室特有的学术环境和物质条件。他们组成了极其出色的研究小组,并且将共同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阿罗什还说,他给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讲课也有助于研究工作,在准备新课的过程中他注意到了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不同方面。阿罗什认为,国际交流学者参加研究不仅带来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也带来不同的科学文化以补充他们自身的不足。他觉得幸运的是,在长期的微观世界探索中,他和他的同事们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的研究方向,而不必勉强地提出可能的应用前景作为依据。

阿罗什小组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非破坏性的方法检测单个光子。用通常的方法检测光子,都是吸收光子并把它转换为电流(光电探测器)或转化为化学能量(照相底片)(动物的眼睛是将光子转化为神经的电脉冲的)。总之,光子被测量到后立即消失。近半个世纪以来,虽然人类发展出了量子非破坏性测量,但这些测量只能用于大量光子的情况。而阿罗什和同事们做到了反复测量记录同一个光子。

光的速度非常快,达每秒30万公里,所以要控制、测量单个光子,必须将光子关闭在一个小的区域内,并使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不逃逸或被吸收。阿罗什小组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制成反射率极高的凹面镜。反射镜是在金属底板上镀以超导材料铌,镜面抛光到不平整度只有几个纳米(1纳米=100万分之一毫米),光子因镜面不平而散射逃逸的机会非常小。空腔由两个凹面镜相对安放组成,镜间距离27毫米。整个设备安置在绝对温度1度以下的环境中。一个微波光子在腔中停留时间可达十分之一秒,即在两面镜子之间来回反射10 亿次以上,差不多相当于绕地球一周。可以说阿罗什小组创造了限制在很小的有限体积内的光子寿命的世界纪录。

阿罗什小组的另一项创造性贡献是利用利用里德伯原子作为探测器,实现非破坏性测量单个光子。所谓里德伯原子,是激发到很高的能量轨道上的原子,这种原子的体积比正常原子大许多。他们用铷(原子序数37)原子,把它的价电子激发到第50层的圆形轨道上(主量子数n=50)。这种情况下,外层电子从n=50 的轨道跃迁到相邻的轨道n=49和n=51,发射或吸收微波光子频率分别为54.3GHz(千兆赫兹)和51.1GHz。正常的原子半径在0.1纳米以下,铷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外层轨道为n=5;当它的最外面的电子跑到n=50的圆形轨道上时,原子的半径达到100多纳米,原子半径增大了1000倍以上。这样的原子好比一个很大的无线电天线,容易和电磁场相互作用。

瓦因兰德:让离子停下来

瓦因兰德和阿罗什同年,都生于1944年。1965年,瓦因兰德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1970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氘原子微波激射器”,导师是拉姆齐(Norman Ramsey)。以后他到华盛顿大学,在德默尔特(Hans Dehmelt)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德默尔特是198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75年,瓦因兰德和德默尔同发表了讨论激光冷却离子的论文,这是有关激光致冷的开创性论文,被学术界同仁广泛引用,其中包括获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朱棣文、菲利普斯和柯亨-塔诺季等。

1975年,瓦因兰德到隶属于美国商业部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工作。在那里,他创建了储存离子研究小组。在过去多年的工作中,他做出了多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15年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第四位获诺贝尔物理奖的研究人员之一,研究激光致冷的菲利普斯也是其中之一。

制造量子计算机的建议方法有多种,许多科学家正在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研究。瓦因兰德小组从事的陷俘离子的方法是最成功的方法之一。他们利用特殊排列的几个电极组合产生特定的电场,形成陷阱,将汞的一价离子限制在三个电极组成的空间中。三个电极包括两端各有一个相对的电极和一个环形电极,离子由激光束控制。

在常温下,原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每秒数百米,以这种速度运动的离子会立即逃逸出陷阱。要将离子陷俘在电场陷阱中,离子的运动速度必须非常小。只有在极低的温度下,离子或原子的运动速度才能变得很小。可以利用激光使离子冷却,使离子的速度减小到几乎停止的状态。将特定频率的激光束对着原子或离子射来的方向照射时,原子在迎面射来的光子的一次次冲击下,速度就慢了下来。当然,原子或离子吸收了光子又要再把它发射出去,发射光子时原子也要受到反冲。但原子或离子发射光子的方向是随机的,各种方向都有,结果反冲效应平均为零,只有迎面射来的光子被吸收后起到了减速的作用。但仅仅用这种方法还不能使原子速度降低到近乎停止,还要加上其他方法。速度已经很小的离子在陷阱中受电场的作用,还在以一定的频率振动,这种振动的能量和离子内部的能量状态耦合起来,形成复杂的能级。在适当频率的激光束照射下,离子吸收光子后又重新放出光子,落回原来内部能量最低的状态,同时带动离子振动能量的变化。在适当控制的条件下,重复这样的过程,就可以使离子振动能量逐步减少,直到振动能量达到最低的量子状态,离子近于完全停止。这时,离子就可以随意操控了。

瓦因兰德小组利用利用陷俘离子做成一个量子可控非门(Controlled NOT)。当然可控非门只是最简单的量子计算机的元件,一台能工作的计算机需要多得多的元件,离制成实用的量子计算机还非常遥远。然而前景是光明的,包括瓦因兰德在内的许多科学家正积极研究,攻克难关,希望在本世纪内将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瓦因兰德和同事们还利用陷俘的离子制造出了当今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他的研究工作也可以检验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如进行“薛定谔猫”的实验。

不为盛名所惑

阿罗什和瓦因兰德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他们都在世界第一流的实验室中工作;巧的是,他们每人各有两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老师;他们都有合作30年以上的同事组成的稳定的研究小组,还有许多优秀的学生和合作者,其中包括外国的访问学者。在他们的诺贝尔奖报告中,他们的老师、同事以及和他们的工作有密切关系的、前人的研究都一一提到。两人都还提到有100多位学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也做出了贡献,强调成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瓦因兰德和阿罗什也有一点很大的不同。阿罗什的研究目的偏重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没有非常明确的应用目标,虽然他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肯定有长远的应用前景。他所属的卡斯特勒-布罗塞尔实验室也没有要求其研究一开始就必须有明确的应用目的。不过,即使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这种待遇也只有像阿罗什这样的资深科学家才能得到。而瓦因兰德所在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本身就具有明确的实用目标:促进美国的创新和产业竞争能力,开创新的测量科学,推进美国的技术水平。该研究所的研究都是目标长远,技术含量高,能在世界上领先的项目。这些项目实际上都是结合远期应用的基础性研究。

瓦因兰德和阿罗什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除了做研究以外,都在大学教课。阿罗什认为备课的过程促使他从多方面考虑基本原理,也有助于研究工作。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听到优秀的科学家讲课,和他们直接交流,不仅能学到当今前沿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学习到优秀科学家的治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荣摘诺奖桂冠是否改变了科学家本人的生活呢?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线版消息称,阿罗什本人仅仅提前了20分钟被组委会告知自己获奖的消息。

“我很幸运,”阿罗什说,但他指的并不是自己得奖这回事,“(接到来电时)我正在一条街上,旁边就有个长椅,所以我第一时间就坐了下来。”他形容那一刻的心情,“当我看到是瑞典的来电区号,我意识到这是真实的,那种感觉,你知道,真是势不可挡。”

不过据诺奖官网的推特称,阿罗什接到获奖的确切消息后,打了个电话给自己的孩子,然后开了瓶香槟庆祝。再然后,他又回实验室工作去了。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物理系)

阿罗什小组设备示意图

第3篇: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原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47-01

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类就认识了核磁共振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在30多年以后才得到广泛应用。迄今为止,磁共振成像已经快速地成长为一个强有力的医学成像模式。本文将介绍核磁共振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结构。

1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1.1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原子核除具有电荷和质量外,许多原子核还具有自旋角动量 P,它与相应的磁偶极矩 之间关系为产 =γ( γ为旋磁比)。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核磁矩也是量子化的。以 B0的方向为 z轴的正方向,则核磁矩的大小为: μ=γI(I+1)。

I的值可以是零、整数或半整数。按照量子力学原理,自旋角动量在z方向的分量为: Pz=mIh

成是在环路上运动的电流,原子核既有电荷又有电流,原子核既有电荷又有自旋,因此也就有相应的磁偶极矩 μ,它和角动量P的关系为: =γ。

用量子力学来描述核磁共振,当将将核磁矩置于沿z轴的静态磁场H0中,磁矩 μ与H0将有相互作用能,能量算符为 =-0=-γhH0Iz,Em==-γηH0m,其中m=I,I-1,I-2,……,-I+1,-I,总共2I+1个能级。

Em-1-Em=γηH0m,表示能级的间距与m值无关,即能级是等距的,其间距与磁强强度H0成正比。

为了观测能级间粒子的跃迁,在垂直于H0方向加一射频场:Ht=2H1cos(2νm),则能量算符: =-t=-γH1μxcos(2νm)=-2H1γIxcos(2νm),单位时间跃迁几率为: Pmm’=γ2H12<mtIxm>2δ(νmm’-ν),其中:νmm=Emm’h=γH0mt-m2π。

从δ(νmm’-ν)可知,只有当ν=γH0/2π时,不为零。这称为“共振条件”,ν0=γH0/2π称为共振频。

1.2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T2也是如此。有如CT时,组织间吸收系数(CT值)差别是CT成像基础的道理。但MRI不像CT只有一个参数,即吸收系数,而是有T1、T2和自旋核密度(P)等几个参数,其中T1与T2尤为重要。因此,获得选定层面中各种组织的T1(或T2)值,就可获得该层面中包括各种组织影像的图像。

MRI的成像方法也与CT相似。有如把检查层面分成Nx,Ny,Nz…一定数量的小体积,即体素,用接收器收集信息,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获得每个体素的T1(或T2),进行空间编码。用转换器将每个T值转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像。利用灰度值把NMR参数作为空间坐标的函数表示出来。根据上面提到的NMR条件ω0=γB0,如果不考虑化学位移,J耦合等因素,样品中同一种原子核的在静磁场中的共振是一样的。根据NMR基本原理,处于均匀磁场B0中的自旋体系,其共振频率为ω0=γB0。为了得到成像区域任意点的空间信息,需要在主磁场上叠加三个彼此正交的梯度磁场Gx、Gy和Gz,分别用于层面选取、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此时成像空间某一体元的共振频率为:ω0=γ(B0+xGx+yGy+zGz)。

2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基本结构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磁体部分、谱仪部分、计算机部分。其中谱仪部分又可以细分为射频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脉冲梯度单元和脉冲序列控制单元。

磁体部分包括主磁体、射频线圈、梯度线圈和匀场线圈。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磁体可分为永磁型、常导型和超导型。射频线圈既有射频发射功能又有信号探测功能,因此射频线圈就有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分。匀场线圈由若干个小线圈所组成,构成以磁体中心为调解对象的线圈阵列。

谱仪部分包括射频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脉冲梯度单元和脉冲序列控制单元。各部分功能都在核心板和母板中得到实现。计算机系统包括控制计算机、主计算机、图像显示、存档、传输等辅助设施。所用主计算机有工作站,也有用工业PC机,高场系统大部分用工作站,低场系统大部分用微机。控制计算机用来实现对整机的运行操作。主计算机和控制计算机之间有数据总线相连,各谱仪单元都和控制计算机有通讯联系。主计算机主要完成数据的处理,包括谱图变换,参数设置,图像重建,图像处理,病人资料的管理。其中实验部分参数设置主要由脉冲序列编译器来完成设置、修改和管理。

核磁共振是重要的检测手段和分析手段之一。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入,核磁共振谱仪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本文研究了核磁共振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结构,对使用相关仪器有很大帮助意义。

参考文献

[1]据栋林.核磁共振成像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材料的计算模拟方法介绍

材料的计算模拟研究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它综合凝聚态物理学、理论化学、材料物理学和计算机算法等多个相关学科.它的目的是利用现代高速计算机,模拟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深入理解材料从微观到宏观多个尺度的各类现象与性能,并对材料的结构和物性进行理论预言,从而达到设计和开发新材料的目的.材料的多尺度计算模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First-principlesMethods)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是目前研究微观电子结构最主要的理论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只用到普朗克常数(h),玻尔兹曼常数(kB),光速(c),电子静态质量(m0)和电子电荷电量(e)这5个基本物理变量和研究体系的基本结构.从量子力学出发,通过数值求解薛定谔方程,计算材料的物理性质.在密度泛函理论,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框架下的计算已广泛应用于第一性原理的电子结构研究中,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结合一些能带结构计算的方法,对于半导体和一些金属基态性质,如晶格常数,晶体结合能,晶体力学性质都能够给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的结果,同时能够比较精确地描述很多体系的电子结构(如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电荷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和键布局等)、光学性质(介电函数、复折射率、光吸收系数、反射光谱及光电导等)和磁性质,从微观理论角度分析和揭示材料物理性质的起源,使实验者主动对材料进行结构和功能的控制,以便按照需求制备新材料.

(2)分子动力学方法(MolecularDynamicsMethods)分子动力学是一种确定性方法,是按照该体系内部的内禀动力学规律来确定位形的转变,跟踪系统中每个粒子的个体运动,然后根据统计物理规律,给出微观量(分子的坐标、速度)与宏观可观测量(压力、温度、比热容、弹性模量等)的关系来研究材料性能的一种方法[5].分子动力学方法首先需要建立系统内一组分子的运动方程,通过求解所有分子的运动方程,来研究该体系与微观量相关的基本过程.对于这种多体问题的严格求解,需要建立并求解体系的薛定谔方程.根据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将电子的运动与原子核的运动分开来处理,电子的运动利用量子力学的方法处理,而原子核的运动则使用经典动力学方法处理.此时原子核的运动满足经典力学规律,用牛顿定律来描述,这对于大多数材料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近似.只有处理一些较轻的原子和分子的平动、转动或振动频率γ满足hγ>kBT时,才需要考虑量子效应.

(3)蒙特卡洛方法(MonteCarloMethods)蒙特卡洛方法是在简单的理论准则基础上(如简单的物质与物质或者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采用反复随机抽样的手段,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手法,可以模拟对象的概率与统计的问题.通过设计适当的概率模型,该方法还可以解决确定性问题,如定积分等.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蒙特卡洛方法已在材料、固体物理、应用物理、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6].蒙特卡洛方法可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模拟材料构成基本粒子原子和分子的状态,省去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的复杂计算,可以模拟很大的体系.结合统计物理的方法,蒙特卡洛方法能够建立基本粒子的状态与材料宏观性能的关系,是研究材料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本质的重要手段.

材料专业引入计算模拟教学的探索

材料计算的目的在于理解和发现新的材料性能及其物理本质.计算已经与实验和形式理论一样成为材料研究的3大支柱之一.为学生将来能够有更高的起点研究材料科学,适应新形势下材料研究方法,培养具有宽广材料科学基础,掌握材料现代研究手段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材料科学专业人才.我们在本科教学阶段就应该有计划的引入和加强计算模拟方法的教学.采用的教学形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应用.近年来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1)开设计算材料学类课程在2006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已经确定《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和《计算物理》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学时分别为36学时和54学时.《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偏重实践教学,通过上机操作学习计算软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材料学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数学模型;材料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材料科学研究中主要物理场的数值模拟;材料科学与行为工艺的计算机模拟;材料数据库和新材料、新合金的设计;材料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材料研究科学中的数据和图像处理;互联网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9部分内容,基本涵盖当今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各个方面.《计算物理》课程则以理论教学为主,偏重物理基本原理的介绍.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计算物理学发展的最新状况;蒙特卡洛方法及其若干应用;有限差分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机代数;高性能计算和并行算法等8部分内容.计算材料类课程的开设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原则,在讲解基本原理的同时加强学生动手上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经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材料模拟的能力.部分选修计算材料类课程的同学在学习中对计算模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大四时选择材料计算相关课题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例如,08届学生的毕业论文《ZnS掺杂Cu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和《布朗运动的蒙特卡洛模拟》,09届学生的毕业论文《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11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晶格热容的理论计算》和《简立方晶体结构能量分布的理论模拟》等均为材料计算和模拟相关课题,并且有多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个别优秀的学生读研后继续从事材料的计算模拟相关研究.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计算材料相关课程的开设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有极大地帮助.(2)在材料相关的理论课程中加入计算模拟方法介绍虽然已经在材料专业开设《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和《计算物理》等材料计算相关的课程,但这两门课均为专业选修课,只有选修相关课程的学生才能得到相应的计算模拟培训,受众面还比较窄.因此,为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材料模拟计算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材料专业主干课的教学中也适时地加入相关的计算模拟方法的介绍,从而扩大计算模拟知识的普及面.例如,在《固体物理》课程中,当讲解到能带理论一章时,我们会在本章结束时,加入一次课,着重介绍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赝势计算方法计算材料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等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常用软件(CASTEP、VASP等).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直观化和适度的扩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普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相关知识.在《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中讲解到相平衡与相图一章时,我们会在本章内容结束后介绍相图计算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包括CALPHAD(CalculationofPhaseDiagram)计算方法、热力学与动力学的结合、第一性原理与相图计算方法的结合,并简要介绍今后相图计算可能的发展方向[7].在晶体缺陷内容的教学中,穿插介绍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面心立方金属空位和间隙原子点缺陷的形成能的方法.通过在课程教学中穿插入计算模拟方法的介绍,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3)举办计算模拟相关的学术讲座.自从2009年以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从事计算模拟研究的教师每学期都结合自身的科研情况举办面向全院学生的学术讲座.例如在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我们举办两场学术讲座,分别是《氧化锌晶体及其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以及《可见光响应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结构和能带设计》,教师在讲座中介绍自己的科研情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如何把学到的计算模拟知识应用到科研实践中去,让学生体会到如何利用计算模拟预测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指导材料设计的研究方式,提高学生自觉学习计算模拟方法的积极性.

结束语

第5篇: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1.1一维的研究历程作为机械系统的基本构件的一维纳米结构,其理论和实验研究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由于纳米丝的力学实验受到实验环境的制约,在普通的实验室无法进行,然而计算机模拟可以通过原子运动的演化过程展示纳米结构的变形情况及其内在机理,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

1.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倪向贵等众多科学家对纳米铜丝、纳米镍丝、等进行了拉伸过程的模拟实验,重点放在纳米结构与能量应力变化的模拟研究上面,以及表面效应如何影响单晶纳米材料的整体力学和原子运动的各种行为,根据反复的实践和精确的计算,终于研究出了纳米材料的破坏失效原理.这一实验同时也表明通过建立模拟模型和有效的计算方法能非常有效地模拟纳米金属材料在微观方面的变化过程.

1.1.2梁海弋等一批科学家利用EAM原子势函数的相关原理模拟研究了纳米铜丝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截面的变化对直接影响纳米丝拉伸性能.这是由于表面原子松散,纳米丝的表面张应力等综合因素造成的.而且拉伸强度会随着纳米丝截面减小而提高,同时会推迟屈服和增加初始拉伸模量的软化程度.

1.2二维的研究历程在纳米薄膜的制备研究过程中,得出了很多薄膜生长现象,人们需要对其从理论计算上进行科学的解释.日本的Huang等一批科学家对Au原子在MgO表面(100)点缺陷处的团簇生长进行了模拟实验,同时也进行了Au原子扩散聚集对成膜的模拟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原子的几何形状会随着扩散力的不同以及能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我国知名科学家张庆瑜在分子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气相沉积原子动力学模型,同时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Au外延薄膜的初期生长过程也进行了模拟研究,指出了薄膜外延生长会随基体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怎样的变化.刘祖黎等一批科学家采用MonteCarlo模型探索出了Pt/Pt(Ⅲ)薄膜生长初始阶段岛的形貌与基底温度之间的具体关系.模型中充分考虑了吸附原子扩散、原子沉积与蒸发等过程,与过去的模型不同的是采用Morse势来计算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详细充分考虑了临近和次临近原子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岛的形貌随基底温度的升高,从一个分形生长到凝聚生长的变化全过程.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表明,岛的形貌和基底形貌两者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发生显著的变化,而基底温度低时,岛的形状与基底形貌没有任何关联.

2目前计算机模拟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纳米金属材料的计算模拟方法所采用的大多都是原子级模拟技术,它是将纳米金属材料作为数量较多的单个金属原子的集合体,并且将每个金属原子当作彼此独立的研究单元来进行模拟实验,然后通过统计力学和经典力学对其进行规律性的描述,并预测纳米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功能.但是由于纳米金属材料自身结构非常复杂,以及它对周围环境无法得到迅速的反应,所以目前还无法运用相关的模拟技术来得到理想的答案.本人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2.1选定模拟算法在进行纳米金属材料分子动力学的模拟实验中,应当是对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一系列的多原子体系实验.因为原子间的作用是一个多体效应,在这个效应当中所有的粒子会全部聚集到一起,是无法采用解析的方法进行求解的.这时我们可以选用有限差分方法来进行求解,目前运用的最多的包括:蛙跳法、预测-校正算法和Verlet算法三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纯粹依赖提高单个CPU的计算速度根本就不能满足越来越繁琐的计算需要,鉴于此,我们可以考虑进行并行化进行计算,这样会更加有效.

2.2要充分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微观粒子的运动本来是需要使用量子力学来进行描述的,但纳米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往往会涉及到大量微观粒子而且还是多体作用,因此用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来对粒子间相互作用求解并非易事,而绝大多数模拟认为粒子的运动遵循牛顿力学规律,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半经验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来对粒子间的作用进行描述.一般来讲,势函数是否可靠决定了一个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否成功.原子或者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越复杂、拟合性质越多就越与实际的相互作用接近,不过越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也会加大计算量和模拟量,因此在构建或使用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过程中,应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既能反映相互作用的本质,又可以在计算上切实可行的相互作用势.

2.3处理和分析模拟结果找到一种合适的分析模拟结果的方法对于计算机模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情况下,模拟的轨迹文件只包含了各个粒子的位置、速度和力的相关信息,因此一定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后才能得到想要的物理量.而计算机模拟走向应用的关键之处在于,找到合适的方法处理结果,将宏观现象与微观轨迹进行有机联系.模拟结果的处理无疑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重点问题是要从MD模拟的轨迹文件中讲可与实验直接比较的统计量提取出来.除此之外,轨迹中的坐标信息对于分析结构体系信息也十分重要,而这却是非常耗时的工作过程.

3结束语

第6篇: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于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出生当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他被新闻媒体誉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他也是一位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无法说话。

20世纪70年代初,霍金曾指出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宇宙大爆炸前必然

有奇点存在。霍金也是少数认真看待黑洞的学者,1974年,他结合了量子力学及广义相对论在《自然》杂志上,提出黑洞会发出一种能量,最终导致黑洞蒸发。后来该能量被命名为“霍金辐射”,引起全球物理学家重视。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霍金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投入运营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目前总长超过400千米,1856年开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1800~1831年,伦敦人口激增,高峰时间出租马车形成拥堵,交通成了伦敦的一大难题。律师查尔斯・皮尔森提出了修建“伦敦中央火车站”的设想;一群承包商则

提出要在伦敦修建一条地下道路的设想,后来这两个想法被结合起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地铁。最初的伦敦地铁长约7.6千米,以蒸汽机车牵引列车。伦敦地铁于1971年开始在维多利亚线区应用遥控和计算机技术操纵列车。现在,英国伦敦地铁列车通过第三轨供直流电。列车运行速度约32千米/小时,最大时速达96千米。

第7篇: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囚禁离子;量子计算;富勒烯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 O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1-0119-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是当今一项富有挑战意义的科学前沿课题。众所周知,量子计算就是利用量子效应和量子算法来实现的超级并行计算机,拥有比经典计算机更强大的计算能力。目前的工作热点是量子模拟和量子计量;固态系统是解决量子计算的最佳途径。目前有希望实现量子计算的系统主要有:离子阱、核磁共振、量子点和富勒烯等,其中富勒烯的应用前景引人注目。由于化学性质和形成机理相似性,不难将富勒烯分子嵌入单壁碳纳米管。这种单壁碳纳米管内嵌富勒烯系统不但可以形成特定自旋链结构,而且因为处于碳纳米管中,相干性保持就大为提高。单壁碳纳米管富勒烯系统中的量子纠缠产生,量子态传输以及单自旋测量等量子信息过程实现,是实现真正意义的规模量子计算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当今国际上有很多研究小组针对富勒烯做了深入研究,设计了很多量子计算方案,包括电子自旋实现方案,核自旋实现方案,原胞自动机实现方案等。我国在富勒烯基础研究方面开展工作的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武汉数学与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并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如富勒烯合成,量子信息逻辑操作、单自旋测量和量子态读出。尽管理论上已有不少研究,但从实验上实现富勒烯系统量子计算是极其困难的。至今几乎没有富勒烯量子计算实验的报道。这主要在于对富勒烯中内嵌的电子自旋的操作和探测极其困难。量子模拟是解决这种在实验上实现困难的一个有效途径。量子模拟是用一个可控的量子体系去模拟另一个难以控制的量子体系,这也是费曼当年提出量子计算这一思想的本意。相对于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对量子资源的要求较低,在极少的量子比特上完成的量子操作可以是很好的量子模拟的工作。

囚禁在电磁势阱中的超冷离子是目前在冷却、囚禁和量子操控等方面最稳定的体系之一,理论工作包括在线型离子阱中实现量子纠缠,量子算法、量子纠错以及远距传态。最近完成的量子模拟的实验工作包括模拟Dirac方程和相对论效应、自旋体系的阻挫现象等。在这些工作中,超冷离子体系的干净和近乎孤立的环境以及快速、精确的相干操作保证了高品质量子计算操作的完成。所以科研人员就很自然地想到用离子阱来模拟其它体系的动力学行为,利用现有的成熟理论和技术,模拟实现目前在理论上相当成熟而实验上难于控制的系统。这是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已经建成了一台专门用于量子信息处理研究的线型离子阱,已经成功束缚了40Ca离子,获得了离子的云态和1-4个离子的晶态,离子冷却温度已接近多普勒冷却的极限。我们拟利用超冷离子模拟富勒烯自旋链,模拟该体系的量子纠缠、信息传输和测量,研究外磁场、各种耦合参数和退相干对量子纠缠、量子态传输以及单自旋测量的影响。用囚禁离子来做量子模拟主要缘于富勒烯系统和囚禁离子系统具备的很多相似性和相通性,这种天然的优势使得我们利用囚禁离子来模拟富勒烯系统成为可能。

碳纳米管不仅给富勒烯串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给富勒烯串提供了严格保护,使其基本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内嵌富勒烯原子实际上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人造原子;超冷离子体系的干净和近乎孤立的环境可以与内嵌富勒烯原子媲美。二者都是基于自旋偶极相互作用来实现量子逻辑门,而超冷离子之间能很方便地产生这样的相互作用。二者在系统调控方面也都一样,都可以利用梯度磁场来实现自旋阵列的独立寻址,都利用外磁场、微波或射频脉冲来对系统进行调控和完成逻辑门操作;对两系统的理论近似处理方法也一样,都可利用强场近似、强耦合近似、旋波近似、平均场方法和密度泛函方法等。同时离子阱优于富勒烯系统在于对量子信息地读出相对容易。

本人从事过Heiseberg交换模型的相关问题研究,主要是构建特定型富勒烯串理论模型。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LSDA方法,针对富勒烯系统构建一个Heiseberg自旋链模型,例如Hubbard-Anderson模型,通过一些近似手段、采用解析求解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借助前面的理论基础,本人拟开展对富勒烯量子比特相互作用的量子模拟,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量子比特的固态量子信息处理;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压制退相干、提高量子操控效率和提高传输保真度,将有助于验证基于富勒烯量子信息处理的各种方案。将探讨外磁场和各种耦合因素以及各种退相干因素的联合效应在纠缠、信息传输和测量中的表现,得出量子纠缠度、传输保真度和量子测量极化强度以及对耦合参数、外磁场、时间的依赖关系。

2 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的目标:(1)研究富勒烯系统的囚禁离子量子模拟。模拟富勒烯系统中多体纠缠、量子信息传输和测量等量子力学过程;(2)为真正实验上实现富勒烯量子计算和发展基于富勒烯系统的的新型量子器件提供理论和实验参考。2)研究的内容:(1)单壁碳纳米管中富勒烯系统理论简化模型的建立和求解,用Heiseberg交换作用来描述富勒烯之间的耦合,实现高保真度量子态在自旋链中的传输;(2)囚禁离子量子模拟富勒烯系统的方案探讨。探讨利用梯度磁场实现阵列中各个离子的独立寻址;利用射频脉冲结合激光完成逻辑门操作;模拟富勒烯的电子自旋偶极相互作用。探讨如何完成信息传输。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富勒烯链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囚禁离子的量子模拟。富勒烯链理论模型的建立:构建模型,给出系统的具体数学描述;对系统哈密顿量进行简化和求解(包括解析和数值求解);计算体系的纠缠、信息传输的保真度和极化强度等。囚禁离子的量子模拟:囚禁离子模拟富勒烯的实现方案;探讨梯度磁场下的离子耦合;探讨射频脉冲结合激光完成逻辑门操作和高保真的量子态(单粒子态和多粒子量子纠缠态)的制备等。

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该研究工作主要分为3个步骤,并采用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一步,给出合理的物理模型。对于单壁碳纳米管定型富勒烯Heisenberg自旋链式结构,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和拓扑斯理论以及平均场方法、旋波近似等,得到合适的系统Hamiltonian,进行解析求解和数值模拟;第二步, 计算各种特征物理量。根据真实的物理条件和量子信息处理的需要,对系统进行适当的简化,计算体系的纠缠、信息传输的保真度和极化强度等物理量;第三步,提出离子阱量子模拟富勒烯串的方案。设计量子逻辑操作的激光脉冲和重聚束脉冲,探索模拟系统的量子力学基础问题(如纠缠、信息传输、测量等),研究纠缠对环境涨落等多重退相干机制的压制。

4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系统中电荷与自旋分布。在强磁场和弱射频脉冲下,基于旋波近似和平均场近似,导出简化模型,并对系统进行解析求解和数值计算。研究系统中多体量子纠缠、信息传输和测量;第二阶段,完成离子阱对富勒烯串量子模拟,探讨利用梯度磁场实现阵列中各离子的独立寻址;利用射频脉冲结合激光完成逻辑门操作;模拟富勒烯的电子自旋偶极相互作用;第三阶段,在离子阱模拟系统中实现量子信息传输和测量。深入分析耦合参数,外磁场的联合效应在自旋量子态传输和测量效率中的表现并分析各种极限行为。研究纠缠对环境涨落等多重退相干机制的压制。找到实现最佳保真度以及宏观极化的磁化强度的最佳参数组合以及实现时间。

参考文献

[1]C. A. Sackett et.al.,Nature 404,256(2000).

[2]D. G. Cory et.al.,NMR Based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Fortschritte 48,9(2000).

[3] Loss and D. P. DiVincenzo. Quantum computation with quantum dots. Phys. Rev. A, 1998, 57,120.

[4]Kroto et al,C60:Buckminsterfullerene Nature 318,162(1985).

[5]A. C. Dillon et al , Nature 386, 377-379 (1997).

[6]Wolfgang Harneit et al PHYSICAL REVIEW A,65,032322 (2002).

[7]Y. M. Hu et al Phys. Rev. A 80, 022322 (2009)

第8篇: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RSA密码系统; 量子密码 ; 一次一密; 量子密钥分发

中图分类号: TN918?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21?0083?03

0 引 言

保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军事、国防、外交等领域,同时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银行帐户存取、网络邮箱管理等。保密通信关键在于密码协议,简称“密钥”。密钥的安全性关系到通信的保密性。密码学的发展也正是在加密者高明的加密方案和解密者诡异的解密技术的相互博弈中发展前行的,两者互为劲敌,但又互相促进。随着量子计算机理论的发展,传统的安全通信系统从原理上讲已不再安全。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无条件安全的通信呢?量子密码又将给信息的安全传输带来怎样的新思路呢?本文从科学史的角度分析人类传统的密码方案,考察量子密码发展的来龙去脉,为科学家提供关于量子密码的宏观视角,以便更好地推进关于量子密码的各项科学研究。

1 人类历史上影响巨大的密钥思想

密码学有着古老历史,在近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应用科学。密码是一个涉及互相不信任的两方或多方的通信或计算问题。在密码学中,要传送的以通用语言明确表达的文字内容称为明文,由明文经变换而形成的用于密码通信的那一串符号称为密文,把明文按约定的变换规则变换为密文的过程称为加密,收信者用约定的变换规则把密文恢复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敌方主要围绕所截获密文进行分析以找出密码变换规则的过程,称为破译。密码协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私钥密码系统(Private Key Cryptosystem)和公钥密码系统(Public Key Cryposystem)。

1.1 我国古代的一种典型密钥——阴符

阴符是一种秘密的兵符,在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六韬·龙韬·阴符》记载,阴符是利用不同的长度来代表不同的信息,一共分为八种。如一尺的兵符代表“我军大获全胜、全歼敌军”;五寸的兵符代表“请求补给粮草、增加兵力”;三寸的兵符代表“战斗失利,士卒伤亡”。

从现在的密码学观点来看,这是一种“私钥”,私钥密码系统的工作原理简言之就是:通信双方享有同一个他人不知道的私钥,加密和解密的具体方式依赖于他们共同享有的密钥。这八种阴符,由君主和将帅秘密掌握,是一种用来暗中传递消息,而不泄露朝廷和战场机密的通信手段。即便是阴符被敌军截去,也无法识破它的奥秘。由于分配密钥的过程有可能被窃听,它的保密性是由军令来保证的。

1.2 古斯巴达人使用的“天书”

古斯巴达人使用的“sc仔tale”密码,译为“天书”。天书的保密性在于只有把密文缠绕在一定直径的圆柱体上才能呈现明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否则就是一堆乱码。不得不感叹古代人的智慧。图1为“天书”的示意图,它也是一种“私钥”,信息的发送方在信息时将细长的纸条缠绕在某一直径的圆柱体上书写,写好后从圆柱体上拿下来便是密文。但是,它的保密性也非常的有限,只要找到对应直径的圆柱体便很容易破译原文。

1.3 著名的“凯撒密表”

凯撒密表是早在公元前1世纪由凯撒大帝(Caesar)亲自设计用于传递军事文件的秘密通信工具,当凯撒密码被用于高卢战争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图2为“凯撒密表”。从现代密码学的角度看,它的密钥思想非常简单,加密时,每个字母用其后的第[n]个字母表示,解密的过程只需把密文字母前移[n]位即可。破译者最多只要尝试26次便可破译原文。

1.4 德国密码机——“恩尼格玛”

二战期间德国用来传递军事机密的“ENIGMA”密码机,它的思想基本类似于“凯撒密表”,但比“凯撒密表”复杂很多倍,它的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键盘、密钥轮和显示灯盘。键盘可以用于输入明文,显示灯盘用于输出密文,密钥轮是其核心部分,通常由3个橡胶或胶木制成的直径为6 cm的转子构成,密钥轮可以任意转动进行编制密码,能够编制出各种各样保密性相当强的密码。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字母替换,同一个字母在明文的不同位置时,可以被不同的字母替换。而密文中不同位置的同一个字母,可以代表明文中不同的字母。所以它的安全性较高,但也并非万无一失,由于德国人太迷恋自己的“ENIGMA”密码机,久久不愿更换密钥,所以免不了被破译的结局。

2 目前人类广泛使用的密钥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广泛使用的密码系统——RSA密码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代广泛被用于电子银行、网络等民用事业的RSA密码系统是一种非对称密钥。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英国情报机构(GCHQ)的研究人员早已研制成功。相隔十年左右,Ronald Rivest、Adi Shamir和Leonard Adleman才研制出类似的密码系统,并以三个人的名字命名为“RSA”。它是一种公钥密码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假设通信双方分别为Bob和Alice。Bob公布一个公钥,Alice用这个公钥加密消息传递给 Bob,然而,第三方不可能用Bob的公钥解密。原因在于加密变换巧妙,逆向解密困难。而Bob有与公钥配对的私钥。

RSA公钥密码系统巧妙地运用了分解因数和解离散对数这类难题,它的安全性依赖于计算的复杂性。虽然原理上可以计算出,但是计算出来也需要几万年的时间。然而,随着量子计算机理论的成熟,RSA密码体受到严重挑战,随着计算时间的缩短,RSA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令人堪忧,RSA密码系统有可能随着量子时代的到来被人类完全抛弃。

2.2 “一次一密”的最大的问题是密钥分配

RSA密码系统受到严重挑战后,一次一密(One time Padding)的不可破译性又被人们所记起。一次一密指在密码当中使用与消息长度等长的随机密钥, 密钥本身只使用一次。原理如下:首先选择一个随机位串作为密钥,然后将明文转变成一个位串,比如使用明文的ASCII表示法。最后,逐位计算这两个位串的异或值,结果得到的密文不可能被破解,因为即使有了足够数量的密文样本,每个字符的出现概率都是相等的,每任意个字母组合出现的概率也是相等的。香农在1949年证明一次一密具有完善的保密性[1]。然而,一次一密需要很长的密码本,并且需要经常更换,它的漏洞在于密钥在传递和分发上存在很大困难。科学家试图使用公钥交换算法如RSA[2],DES[3]等方式进行密钥交换, 但都使得一次一密的安全性降低。因此,经典保密通信系统最大的问题是密钥分配。

3 量子密码结合“一次一密”实现无条件保密

通信

量子密码学是量子力学和密码学结合的产物,简言之,就是利用信息载体的量子特性,以量子态作为符号描述的密码。

3.1 运用科学史的视角探究量子密码的发展过程

量子密码概念是由Stephen Wiesner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的[4]。

第一个量子密码术方案的提出是在1984年,Charles Bennett, Gills Brassard提出一种无窃听的保密协议,即,BB84方案[5],时隔5年后有了实验原型[6]。随后,各类量子密码术相继出现,如简单效率减半方案——B92方案[7] 。

1994年后,RSA密码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因为,经典保密通信依赖于计算的复杂性,然而,Peter Shor 提出寻找整数的质因子问题和所谓离散对数的问题可以用量子计算机有效解决[8]。1995年,Lov Gover 证明在没有结构的搜索空间上搜索问题在量子计算机上可以被加速,论证了量子计算机的强大的能力[9]。Peter Shor和 Lov Gover量子算法的提出,一方面证明了量子计算的惊人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经典密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促使各国将研究重点转向量子密码学。

3.2 量子密码解决“一次一密”的密钥分配难题

一次一密具有完善的保密性,只是密钥分配是个难题。

量子密钥在传输过程中,如果有窃听者存在,他必然要复制或测量量子态。然而,测不准原理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指出,一个未知的量子态不能被完全拷贝,由某一个确定的算符去测量量子系统,可能会导致不完备的测量,从而得不到量子态的全部信息。另外,测量塌缩理论指出测量必然导致态的改变,从而被发现,通信双方可以放弃原来的密钥,重新建立密钥,实现绝对无窃听保密通信。量子密码的安全性不是靠计算的复杂性来保障,而是源于它的物理特性。

这样就保证了密钥可以被安全分发,窃听行为可以被检测。因此,使用量子密钥分配分发的安全密钥,结合“一次一密”的加密方法,可以实现绝对安全的保密通信。

4 结 语

与经典密码系统相比较,量子密码不会受到计算速度提高的威胁,并且可以检测到窃听者的存在,在提出近30年的时间里,逐渐从理论转化为实验,有望为下一代保密通信提供保障,实现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

参考文献

[1] SHANNON C E.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secrecy systems [J].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49, 28(4): 656?715,

[2] 张蓓,孙世良.基于RSA的一次一密加密技术[J].计算机安全,2009(3):53?55.

[3] 王伟,郭锡泉.一次一密DES算法的设计[J].计算机安全,2006(5):17?18.

[4] WIESNER 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circa 1969: conjugate coding [J]. ACM Sigact New, 1983, 15: 77?79.

[5] BENNETT C H, BRASSARD G. Quantum cryptography: public key distribution and coin tossing [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Bangalore, India: IEEE, 1984: 175?179.

[6] BENNETT C H. BRASSARD G. Experimental quantum cryptography: the dawn of a new era for quantum cryptography: the experimental prototype is working [J]. ACM Sigact News , 1989, 20: 78?80.

[7] BENNETT C H, BESSETTE F, BRASSARD G, et al. Experimental quantum cryptography [J]. Journal of Cryptology, 1992(5): 3?21.

第9篇: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光谱分析 发展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041-01

光谱分析法是测定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发射、吸收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光谱分析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当今发展迅速、方法门类众多,能够适应各个领域所提出的新任务,已成为现代分析的重要方法:

1、原子发射光谱法

1859年基尔霍夫、本生研制了第一台用于光谱分析的分光镜,实现了光谱检验;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化”概念并于1918年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于1921年因“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理论为光谱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光谱定量分析法。20世纪60年代以后原子发射光谱得到迅速发展,期间主要应用火焰、电弧及电火花等激发光源,在发现新元素、促进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各种无机材料定性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了电感耦合高频率等离子体焰炬、激光等新型激发光源。

2、原子吸收光谱法

1802年,伍朗斯顿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有暗线。1817年福劳霍费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再次发现了这些暗线,将这些暗线称为福劳霍费线。1860年,本生和克希荷夫证明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正是太阳大气圈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结果。1955年澳大利亚的瓦尔西发表了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理论基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Hilger, Varian Techtron及Perkin-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发展了瓦尔西的设计思想。1961年里沃夫发表了非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研究工作。1965年威尔斯将氧化亚氮—乙炔火焰成功地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使可测定的元素达到了70个之多。近年来,使用电视摄像管做多元素分析鉴定器,结合中阶梯光栅,设计了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测定多元素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解决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激光的应用使原子分光光度法为微区和薄膜分析提供了新手段。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比色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早在公元初古希腊人就曾用五倍子溶液测定醋中的铁。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大约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皮埃尔·布格和约翰·海因里希·朗伯分别在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介质厚度之间的关系;1852年奥古斯特·比尔又提出光的吸收程度和吸光物质浓度也具有类似关系,两者结合起来就得到有关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1945年美国的Beckman 公司推出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世纪60年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已逐渐代替光电比色计,分光光度法也随之逐渐代替了比色法。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得到了飞速发展,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4、红外光谱法

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Hershel发现了红外光区。此后陆续有人用红外辐射观测物质的吸收光谱。1905年前后,人们已系统地研究了几百种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并且发现了一些吸收谱带与分子基团间的相互关系。1918年到1940年期间人们对双原子分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理论,随后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多原子分子光谱理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在化学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收集了大量纯物质的标准红外光谱图。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末,红外光谱法主要是采用以棱镜为色散元件的双光束记录式红外分光光度计,到六十年代,光栅式红外分光光度计得到了普及。七十年代初,又发展起来富里哀变换光谱仪,为红外光谱的应用开辟了许多新领域。近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红外光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子计算机被用于记录分析结果,数据自动处理,通过求解性方程对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在定性及未知物结构鉴定中可用计算机进行谱图检索,辨认和确定未知物所含的基团和结构。

5、荧光分析法

1575年西班牙植物学家N.Monardes第一次记录了荧光现象。1852年stokes在考查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时,用分光计观察到其荧光才判明这种现象是这些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重新发射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导入了荧光的光发射概念,还由发荧光的矿物“莹石”提出“荧光”这一术语。1867年Goppelsroder进行了历史上首次的荧光分析工作,应用铝—桑蓝色配合物的荧光进行铝的测定。1880年Liebeman提出了最早的关于荧光与化学结构关系的经验法则。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包括荧光素、曙红、多环芳烃等600种以上的荧光化合物。1905年Wood发现了共振荧光;1914年Frank和Hertz利用电子冲击发光进行定量研究;1922年Frank和Gario发现增感荧光;1924年Wawillow进行了荧光产率的绝对测定;1926年Gaviola进行了荧光寿命的直接测定等;1928年,Jette和West研制出第一台充电荧光计;1939年Zworykin和Rajchman发明充电倍增管以后,使增加荧光计的灵敏度和容许使用分辨率更高的单色器成为可能。1943年Button和Bailey提出了一种荧光光谱的手工校正装置,到1952年才出现商品的校正光谱仪器。近十几年来,激光、微处理机、电子学、光导纤维和纳米材料新技术的引入,大大推动了荧光分析法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发展,促进了荧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

目前,光谱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向多技术综合联用、自动化高速分析的方向发展。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分析方法会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根元.实用仪器分析.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