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觉传达艺术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的讲述旨在让学生对装饰艺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装饰艺术的学习,不仅仅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回顾,比如说在中国的装饰艺术方面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和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艺术,然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工艺的不断进步,装饰艺术的概念就在不断地进行演变。传统的装饰艺术与现代的装饰艺术的是随着人们的设计观念而不断的改变与创新,在学习传统的装饰艺术的同时,要学习中国的传统图案和民间的图案以及民间的传统工艺,这些都为我们更好的学习装饰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创新教学模式就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活动中,产生出新颖、独特地教学价值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形式。相对于装饰艺术课程的创新模式应该注重它的产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结合,这也是作为以应用性为主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性教学理念。装饰艺术课程不要局限于单一的设计领域,它涉及到二维、三维、多维设计等各个不同专业学科方向。装饰艺术课程涵盖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方向的设计原理、应用规律、实践课程等教学内容,我们应该对装饰艺术课程内容进行多元整合,装饰艺术课程包括造型与色彩、材料与工艺等主要知识点,以产业项目设计作为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来满足社会产业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受到当代的社会思潮,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因素以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饰艺术课程怎样更好的服务于艺术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适应社会多变的经济产业需求,适者生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下,提倡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而形成一种有目标性、功能性、价值性的创新性装饰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大胆的尝试与产业项目设计相结合,装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装饰艺术的设计宗旨是为了美化生活和丰富我们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而创造和营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切为了“美”。美化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生活。在装饰艺术设计课程内容与上海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联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由企业为学生提供毛巾的下角材料,结合学生的独特设计创意,做出了以毛巾为材料的装饰艺术作品。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又为企业增添了几许新意。装饰艺术课程鼓励学生们在有些时候可以脱离熟悉的装饰艺术理念,大胆的去探寻其他设计理念,尝试其他的途径,以此来产生新的视觉效果,好的装饰艺术作品,会让欣赏者感到意外、惊讶、甚至是手足无措,这就是装饰艺术的魅力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转换新的教学观念,更好的完善课程结构。教学创新就是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的选择、改造和利用这些条件,发挥课程所带来的真正作用。
一、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授课教师: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课程说明: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授课内容:第一周:知觉理论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第三周:符号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第五周:视觉的机制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第六周:模拟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第八周:信息环境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研究计划说明: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研究性学位:哲学博士学位艺术研究硕士学位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课程性学位: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课程资格硕士学位艺术研究生证书视觉文化教师证书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1)电影与视觉媒介;2)电影、文学与文化;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课程选录: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艺术设计相邻专业的分类:字体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装祯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招贴设计、标志设计、花卉设计、游戏设计、界面设计等。通过针对装饰艺术设计的课题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实现具备明确的教学目的,以及融合性的培养方案,用艺术设计领域前沿课题把不同艺术设计专业贯穿起来,整合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将绿色化设计观念输入设计者的血脉,使学生的设计创作紧密联系社会,朝着人——设计——社会——人的优化方向发展,在社会环境中建立艺术设计绿色生态圈。
二、装饰艺术设计课题式教学模式的建设
目前关于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侧重于各艺术设计形态及其创作技术的本体性研究居多,而对于整体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建设及其必要性进行探求性的研究则很少。国内各高校在结合自己的特色,制定了一系列的艺术设计教学的方针和政策,资料显示:中央美术学院是兼有设计与艺术创作并且二者互为学科支撑;清华美院则以信息设计服务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中国美院是以数码艺术创作为主要创作团队;浙江大学主要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数字技术支持与艺术表现的结合上进行办学模式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则更多从教育体系的研究出发,强调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以及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这些高校是国内艺术设计院校及专业的典型代表,是国内艺术设计教学研究领域的领军者,具备一定的权威性。课题式教学模式的建设对于提高和加强各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知识共享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已建成版画工作室、漆画工作室、纤维工作室、雕塑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各工作室拥有较完备的教学设施。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多而杂的特点,学院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各专业具备的基础技能、创意能力、项目实现能力等一系列核心技能。形成了以专业负责人或课程负责人主持领衔的工作室制模式的课程体系。装饰艺术课程体系已逐步将“创新、技艺、技能、生产”融为一体,具有系统性,关联性、互为促进性、知识生长性与均衡发展性等特点。“工作室制”的成立,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一线艺术设计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改善高校艺术设计课教学状况,提高中青年教师的艺术设计业务能力及学术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是实践,“工作室制”是以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为教学的模式,课题式教学模式的建设是关键。课题式教学模式”以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题式教学模式为核心,注重传承与创新,以在工作室实习为平台,模拟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形成以应用为主,注重工艺制作和思维创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装饰艺术设计中漆画艺术为例,在研究漆画课题式教学模式研究中,漆画工作室积极向其它艺术学科汲取养分。综合绘画、雕塑艺术、视觉传达等专业的视觉理念和特殊材料的运用,都为漆画带来新的思路。同时学院积极举办各种研讨会,探索与运用“产学研”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运行模式。在装饰艺术课题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佳木斯大学漆画艺术收获颇丰。2003年在学校和美术学院大力支持下,漆画艺术工作室成立。2003年首届漆画展到今天的2010年第十一届国展,佳木斯大学漆画艺术从无到有业已走过几个春秋,学校以黑土文化为底蕴,继承创新,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省展不计,全国美展入选获奖34幅。其中单项展最高奖“凤凰奖”一次,优秀奖3次,五年一次全国美展提名奖一次。改革传统装饰艺术课程模式。漆画创作依托创作基地为平台,教学、培训、研创融为一体,使教学、社会经济、艺术价值同步得到了提升。
三、总结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民族英雄 视觉传达艺术 微摄影
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已有三年了。第一年开设校本课程的时候,看着文科教师开设了文学、时事类课程,理科有着许多生活实践、应用科学类科目。那么,美术应该开设什么课程呢?
我校地处乡镇,没有城市的嘈杂、躁动,少了城内常见的画展、书法展等艺术氛围。乡镇内没有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霓虹灯,没有雕塑、壁画和涂鸦,只有乡野田园、山林沟壑,一切是那么淳朴自然。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应该开个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映衬这个大环境呢?
第一次接触校本课程的时候,记得学校对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要求:必须具备乡土文化特色。有历史老师开设了“闽南建筑文化”,化学老师开设了“本地水源污染研究”,音乐老师的“南音欣赏”……我应该开个什么课呢?这时候看到校本课程开设说明里的一句话:“不受学科限制。”想到自己对历史有所涉猎,喜欢研究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那么本土历史英雄有哪些?最突出的就是郑成功!
就这样,我的第一个校本课程名称出来了,“郑成功人生事迹研究”,一个跟本学科并无关系的校本课程。我在这门课程中并不遵从历史课本上重点介绍他事迹的线索,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明朝末年的“海贼王”郑一官与田川氏对郑森的影响,又研究了明末双壁的郑森与李定国间各自事迹,还对比了民族英雄郑森与《贰臣传》中的洪承畴(也是本土人士)。让学生体会了一次英雄与时代的关联。
但是,毕竟与美术学科并无关联,令我有少了点什么的感觉。就这样,在另一个学期,我开设了第二门校本课程。由于地缘问题,我校美术课只采用湘版美术教材中的《美术鉴赏》作为整个高中的美术教材,缺少其他比较有实践性的科目。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学生,至今仍有许多对美术的了解局限于“美术就是画画”,最多也就知道美术有国画、油画和书法。所以为了让学生增加对美术另一面的认知,我开设了第二门校本课程“视觉传达艺术探究”。
视觉传达艺术是多门现代化艺术设计的总称,要在有限的几节课里让学生理解这么复杂的内容是比较难的,因而只能是“探究”。在这一次校本课程中,我带学生进入美术另一个新领域,让他们了解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数美术工作者们从事的行业。跟学生一起观看了很多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精彩作品,领略了一番视觉盛宴。学生看到了,原来一些简单的物品经过精心摆设竟然那么好看(装置设计);原来雕塑可以不用石头、金属来做;原来工厂生产的产品包装起来可以那么美……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在学生对一幅幅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意的感叹中,视觉传_艺术课程结束了。但是学生仍然有着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些学生跟我提起对艺术世界的强烈兴趣,希望下次校本课程中有着让他们大开眼界的艺术内容。
在“视觉传达艺术探究”课程结束后,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怎么把艺术带到同学们的生活当中?我开始调整下一次校本课程的开设方向,我要开一门学生喜欢又能在平时用得上的课程。这时,我观察到学生受到现代信息社会的影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标配。一放学,好多学生就掏出手机,认真与它进行着“沟通”;有的同学还时不时拿着手机来几下“自拍”。
拍照,让我想起在我校未能开设的摄影课,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现在的高中生们几乎都有自己的手机,手机相机虽然比不上专业相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发变得强大,拍照的像素值动不动就是几百万。这时,我决定了自己要开设的新校本课程“手机摄影应用”。
手机自带的相机相当于一个定焦相机,一些远距离的物体与微距拍摄受到影响。但是它可以如同单反相机一样装上“镜头”,一些手机专用的长焦镜头、微距镜头、广角镜头等可以在各大网店上购买到。这就解决了手机相机的弊端,提高了它的实战能力。
一、乔治•吉伊根的艺术教育理念
为了使教师在学校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艺术批评教育的作用,更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和有利于教育策略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颇为重要。吉伊根“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基于批评的艺术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指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价值前提,他明确指出:“批评不是当作一种评论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探索的方式。”[4]这里的“探索”包含三层意涵。
第一,强调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批判性解读,探寻作品中所暗含的社会观念、价值和信仰,将审美体验放在它所在的社会背景中感受,研究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分析作品与自我的关系,不仅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也促进他们确立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积极的自我认同。[5]诚如吉伊根所说:“批评探索为自我理解和社会理解的培养提供了可能。”[6]可见,他把艺术批评的侧重点从评价艺术本身,转移到通过理解和鉴赏艺术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上来,凸显出由艺术表达到社会批判、由艺术创作技巧到艺术评价的重心位移。
第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问题导向为主脉,对艺术作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发掘和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教学并非单向传递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共同交流讨论,实现知识、价值建构的双向互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7]
第三,应把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放在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来解析,这需要学生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艺术进行外延性的、扩展性的交往活动,这就涉及开放的心态、对话的意识以及追问和比较的自觉。故而,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多元文化取向,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吸纳不同民族、种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8]吉伊根还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艺术,而且应学习当代艺术,还要学习审美艺术和应用工艺美术、民间艺术和高雅艺术。”[9]可以说,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是建立在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等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学生主动探究、整合多元文化的过程。
可见,“探索”意味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确立了学生是教育的原动力和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的主体。“教”始终围绕着“学”来开展,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构建过程。
二、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促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艺术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推崇创新合作,主张以开放、平等的态度尊重和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并保有其独特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受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吉伊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更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为此,应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对教育质量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具体体现,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HerbertRead)也说:“对一个生命负责的责任寄托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对他们不应有丝毫支配的迹象。”[10]因此,这样的教育理念更应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去贯彻。反观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现状,在诸多方面尚存不足。例如,我国惯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不善于独立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忽视了艺术教育在完善人格、提高素养等方面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而造成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过程越来越倾向于“教与学”的双边方向发展,以个性塑造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品质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变得日趋重要。所以,要顺利地实施教育措施,首先应切实改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唯此,才能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真正有效地改革艺术教育的课程,落实艺术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以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
(二)引导学生由“欣赏型”向“批评型”转换美的感受是一种主动探求艺术作品内涵的过程[11],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并非对其做简单的评价和判断,也远不是表达自己的喜好与厌恶,而是通过主动探寻其含义和价值,从而表达对艺术的洞见。吉伊根说:“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是批评探索的开始,这种体验绝非被动的,而是包含了一种主动探寻其含义的行为。”[12]他又说:“只有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到了个人的理解,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价值。”[13]因此,在艺术批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探索方式,让学生直接体验和挖掘作品的价值,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表达、共享和思考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个体反应。在艺术的学科课程体系里,艺术批评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却长期被忽视。在我国当前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只有艺术欣赏而无艺术批评教学。课堂讲授内容基本上是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作品内容形式分析和艺术审美欣赏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解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艺术作品的主动反应之中:第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一件作品的见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述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教师既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亦可从他人的见解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精心挑选一些在内容主题、艺术风格等方面类似的、有一定联系的艺术作品,比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让学生进行深入比较和判断,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洞察能力。第三,教师还可以选择某些与学生原有的认识信念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同的、能引起争议的作品进行分析。通过以上三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式与方法对作品加以探究,借助感知和感悟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持之有据地鉴别和评估艺术的戏剧性文本、谜语性特征及其隐含的意味与价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时代以及文化做出恰当的批判”[14],还可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批评主体的艺术感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15],从而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三)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思维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的能力又是教育的结果。自主意识是主体素质结构的活力基础,学生自觉地认同教育目标并内化为自身的目标体系,主动地驾驭自身素质的建构过程,是教育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实现过程的决定性环节。吉伊根说:“与艺术理解密切相关的是从艺术作品中感受个人的意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个人的观点创造了可能性。”[16]因此,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运用开放性、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作品深层的意蕴,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艺术教学中,过分强调学校教育的就业目的,由此导致学生学习的功利化,教师也只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艺术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以及艺术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因为“鉴赏艺术并非被动地接受艺术所展示的东西,而是进行着积极能动地再创造”[17]。所以,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结合学生的相关专业设定一个主题,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能够挑战学生价值观和信念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围绕这件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通过因特网、图书馆、博物馆等查询和收集有关作品的资料,然后进行独立研究,通过分析和综合形成个人观点;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搜集资料,形成小组共识。尔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反应,着重以联想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解读作品,经常与学生交换意见,刺激和驱使他们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投入到不断解决问题和探讨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为深入探讨创造条件。一件艺术作品可以引发出文化的、经济的、科技的等等话题,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探索,始终保持开放性的审美态度,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碰撞出新的观点和思想。其次,除了引导学生对作品本身的分析讨论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把作品放到审美类别、历史文化和美学观念等宽泛语境中进行审视,在事实证据和逻辑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评判思考,从而体悟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意涵。再次,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学习联系到自身,从而提高自省、社会批判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建构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艺术对象的评价,同时也是批评主体改造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18]。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和自我完善,同时,也给他们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大脑注入“激活剂”,帮助他们突破思维定势之束缚,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真正体现后现代艺术教育的互动特征。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视觉艺术教育资源,重视课堂教学与校外艺术活动的互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民间画廊、艺术展览、欣赏歌剧等,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视觉艺术知识体会艺术所带来的各种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构建新型的艺术课程体系虽然各门艺术学科自身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与此同时又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通过多门学科的渗透才有助于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升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吉伊根说:“艺术批评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化,艺术批评、艺术史和美学之间存在相当的交叉和渗透。”[19]艺术品是以特殊的形式展示深远涵义的集合体,它可以从表面和暗喻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如果只是从表面上来领会艺术品,就无法领会视觉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与理念。要让学生理解艺术品所展示的视觉暗喻,需要培养学生解开这种象征意义的能力,而通过艺术史、美学等课程习得的知识与价值观念恰恰能保证学生这种理解能力的增长。
近些年来,我国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从整体上来说已丧失了“素养”,而只剩下狭隘的“艺术”。虽在大学里实行学分制,设置必修和选修课,但在艺术教育的各门课程的设置方面仍不尽合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构建。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课程的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高度来认识,运用“一科切入,兼及数科”的方法来设置课程。例如可以以艺术批评教学为主要内容,再与艺术鉴赏、艺术史论、艺术技法等几门相关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同应用于课堂实践。综合性艺术教育课程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原有的分科课程整合为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这种综合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某一学科的教学为重心,致力于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
这种艺术课程体系可以统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门艺术学科的内容,力图通过多种艺术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支持,为学生综合艺术能力以及整合性艺术感觉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以期在互动互补中提高艺术教育的有效性。可以说,它重新审视了传统的学科分类,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线索组织教学,致力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上,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目前高校的艺术课普遍比较重视西方的艺术欣赏,对本民族的、民间的艺术关注较少;其次,对拉美、非洲等少数民族以及非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关注甚少;再次,对于当代生活的视觉文化,包括时尚、影视、网络、动漫等诸多的视觉影像、大众艺术以及通过网络等其他形式呈现和传递的艺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合理地分配各类课程的比重。
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每个学生,无论男女,种族,残疾与否,都应该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根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的思维被区分为7种思维形式,它们分别是语言的、逻辑的、音乐的、空间的、体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以及对自我的认识等智力表现形式。依据加德纳的这种理论,教师将所有的学生大致根据智力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视觉型学生,听觉型学生,阅读型学生,动作型学生,语言型学生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分别在不同的方面有所擅长,如视觉型的学生会对画面敏感,可以更快掌握创作技能;语言型的学生擅长对历史的研究和对审美经验的总结;动作型的学生肢体语言能力相对较高。对于不同的学生,美国教育试图尽最大可能给予其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公平的成绩评估,DBAE教学理念的施行,促进了这种平等观念的实施。这就改变了以往只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才会在视觉艺术课上得到教师赏识,拿到较好成绩的状况,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用自己所擅长的思维形式表达对艺术的理解,从而爱上艺术,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这就让视觉艺术教育成为一个具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人文学科。它以讲授本学科的全面知识和发展本学科的整体智能为宗旨,在学校中与科学和语文等科目处于平等的地位。具体到这种教育理念的实施,美国的学校把每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落实到了实处和细处。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和这一理念吻合,校长和教务人员会常常到教室听课,并随时提出对课堂活动的意见,以确保这种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
自由创造精神
席勒说:“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在美国的视觉艺术教育中,自由创造的精神深入人心。在美国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开始制作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时,作为教师应该学会适当的保持沉默。对比国内的教学经验,当学生开始进行美术创作时,作为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详尽的指导,否则,就可能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在美国如果一个教师喜欢在学生制作作品时指手画脚,则会被看作没有专业素养的表现。美国人的观念里,“帮助”只有在被请求时才应该给予,否则则被视为某种意义上的骚扰,这和美国人对独立自主观念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在美国,一个人在出手相助前,一定会先问准备帮助的对象:你需要帮助吗?得到允许才可以伸手帮忙,否则,即被视为打扰和不尊重他人。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创作自由会被充分地尊重。美国的审美教育观念深受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认为,“儿童思维与成人思维是不同的,儿童有着自己总结经验和思维的方式”。教育界对这种观念的认可使美国日渐形成了一个“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环境,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和社会教育,都非常注重儿童主体性的发挥。
在美国的教育家看来,儿童应该有机会在毫无干涉的情况下接触和探索不同种类的绘画或音乐。在此期间,任何人给予他们过多的示范、观摩、建议,都有可能会使儿童过早形成固定的他人的思维模式。因为这样就遏制了他们自己的艺术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会在他们日后的审美过程中形成桎梏和枷锁,无法进行自主的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加德纳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艺术思维不同于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在美国视觉艺术的审美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无论年龄大小,都被给予了广阔的自由自主的空间,教师必须尊重儿童的思维模式。对于初期的视觉艺术教育,重要的是让儿童大量接触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并且教育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自由传达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理解和再创造。以“梵•高的《星空》”这一课为例。学生在学习这幅画的历史和美学价值之前,先要对它作出自己的评价判断,而后尝试创作表达自我感受中的《星空》。在此过程中,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的观点和创造都是珍贵的,重点是表达了自己的独立看法。
如果教师把自己的判断和想法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很有可能重复教师的评判,画出教师所感受到的星空,这在无形之中磨灭了学生珍贵的创造力,使他们成为人云亦云的所谓“权威”的传声筒。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基础美术课堂上时有发生,十分值得我们深思。
在美国人眼里,艺术根源于艺术家的自由创造,即使无意识的自由创造也是独特的艺术表现,如美国行动派艺术家杰克逊•波拉克的滴洒艺术就是这样。同时,艺术也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现和宣泄。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不仅需要能够理解、感知艺术作品中所渗透的作者的情感,而且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和审美经验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通过自己的创作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自由传达。艺术就是创造,复制不是艺术。从美国政府对版权的保护可以看出美国人对于原创的重视,对于自由创造的尊重。
这给予了艺术创造以良好的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在我的美国课堂里,学生会对模仿自己作品的人说:“请你不要拷贝我的画,这是我的想法,你要有自己的想法。”由于确认了艺术是情感的创造性表达,所以在美国,视觉艺术的教学不会只针对艺术作品进行逻辑性分析,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努力构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在这里,自由创造的精神让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多元化特征
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能够强烈感觉到这个国家的多元化特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兼容并蓄、开放包容是美国社会公众心理的主要表现。美国的多元化特征正反映出公众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心理。且不说种族的多元,文化的多元,饮食的多元,生活方式的多元,就连酒店里的水龙头设计都是多元化的。
初来美国时,常常需要询问服务台才明白它的使用方法。这种多元化特征也无一例外地体现在视觉艺术的审美教育中。首先是教育标准的多元化。就像美国不同的州可以拥有不同的法律一样,美国的州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教育标准,连各个州的教师资格标准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二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美国的视觉艺术审美教育内容不是关于某个民族、某个国家、某种文化的艺术,而是涵盖了世界范围的题材广泛的多种艺术形式。研究美国不同州的州立艺术教育标准,会发现无论哪一个州的艺术教育标准都涵盖着不同文化来源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观点,任何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都可能被放在美国的参考教材中。美国文化坦然接纳外来艺术作品,并且乐于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找到与其自我审美情感、审美经验互相认同的部分,对之进行审美理解和再创造。和美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多元化一致的是:走访美国的地方艺术节,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些美国本土艺术家在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制作着非洲风格的木雕或者南美风格的壁画。
严格来讲,每个国家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灵感的来源。其三是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美国的学校喜欢接纳具有独特个人教学风格的艺术教师,学生也期待在课堂上经历别出心裁的教学过程。事实上,这些学生也确实有机会体验各种各样的艺术学习经验。他们可以坐在地上听课,可以创造自己的课堂游戏,可以躺在地上作出真人填充壁画,也可以趴在博物馆的地上对着自己喜欢的作品发呆。有的时候,教师还会在课堂里加入力量游戏的内容,让一些精力过剩的学生可以发泄过剩的精力。其四,创作材料的多元化。谈到视觉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艺术媒介的运用,美国的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最大范围的可能性。几乎所有学校的视觉艺术教室都配备有多种质地和色彩的纸材,多种画笔和颜料,多种针对不同材质的粘合剂,多种陶土及烧制陶瓷的电锅炉,多种不同肌理的细碎材质:纽扣,丝网,马赛克……大多数出现在传统及现代艺术作品中的媒材在美国一个普通的视觉艺术教室里都可以发现。作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才会接触的综合材料运用,在美国的中小学就已经广为普及。
美国社会公共审美教育情况
艺术博物馆美国的艺术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艺术资源库,即使与世界驰名的欧洲艺术博物馆相比也毫不逊色。除去古根海姆这种私立的艺术博物馆,大多数艺术博物馆在美国都可以全天候免费参观,或者把每一周的某个半天划分为免费参观时段。笔者看到在那些著名艺术博物馆的免费参观时段里,参观者往往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因为这里是视觉艺术审美教育重要的教育基地。
笔者看到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前,每逢周末,都会有超过2条街区的长队等待入馆参观。艺术博物馆是视觉艺术活动主要的场所,随时要为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提供资源和服务。博物馆会根据馆内每个时期的展览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课外课程,除了给学生提供免费参观讲解,还会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课程素材,一般为数据图片、视频资料和艺术复制品等,以方便教师把艺术博物馆的活动课程带入课堂,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审美教育活动。2009年冬天,美国明尼苏达州立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走进卢浮宫”的展览,展出来自法国卢浮宫的一些珍贵艺术品。其间博物馆举办针对各级学校的“卢浮宫之旅”活动,和招募的艺术教育志愿者一起安排了大量的适合不同艺术层次的有关此次展品的课程,并把这些课程送入该州的各个学校。在美国,博物馆里经常看到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影。参观艺术博物馆是视觉艺术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随时拿出画笔,在这里停驻临摹。
几乎每个美国大学都有自己的视觉艺术博物馆,即使规模较小的大学也不例外,较大的综合性大学还会拥有两个以上。这些展馆拥有一定数量的馆藏艺术品,但其主要任务是举办多种风格的艺术展览,并结合展览邀请相关艺术家为学生举办讲座,为视觉艺术交流和审美教育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艺术家和艺术工作室
美国的视觉艺术家在美国的审美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除却一部分在学校担任教职的艺术家之外,还有一些专职的视觉艺术家,包括画家,雕塑家,陶瓷艺术家,首饰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等,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在自己的所属业界已经卓有成就。这些人中很多人的工作室对外界开放,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观,也可以请教和学习。其中一些工作室定期对学校开放。届时,艺术家会带领学生参观并一起进行艺术创作。这就给学校教育增添了更直观更有趣味的艺术实践教育。我所任教的学校,每一年都会到不同艺术家的工作室参观学习实践。一些艺术家还会走进学校,举办短期艺术培训和教育讲座,给学校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注入鲜活的力量。
关键词:音乐;美术;音乐教育;学科交跨;文化机制;心理机制;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任何学科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但同时,任何学科也都不是孤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认识的深化,综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从教学心理学机制来看,综合课程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不同学科的内容相互强化,学习效果得到加强。《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音乐、认识艺术的价值、艺术与人类的发展,建立不同学科之间融合渗透的联系,已成为当代艺术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艺术学科融合提法的由来
学科综合是现代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理念,“综合”既有益于还原生活中事物相互关联的形态,也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学科交跨、课程综合这一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哲学上,综合性课程注重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组成一个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所具有的含义。整体观念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精神。生态学上,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才能具有勃勃生机,保持可持续发展。孤立地培养学习某一学科知识、能力,将会直接导致“花盆效应”,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
艺术课程自然也在走向综合化。J.巴赞指出:“所有艺术的主旨都是一致的。虽然不同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表现力量,但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和技术与欲望的同步发展,合法的类似也变得多样化了。比如说,在音乐中出现了‘色调’,在绘画中出现了‘节奏’,在建筑中出现了‘不谐和音’,在诗和散文中出现了‘词语音乐’,绘画中充满了造型感觉。”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正是着眼于人的本能和本质发展,克服各种感官的人为分裂,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因此,艾伯利斯霍弗等人认为:“实质上,所有能提供审美的和人文学科经验的艺术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学校课程应该为提供相关艺术的经验留有一些机会,一个人开始理解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时,他对音乐的美学价值的敏感性也就提高了。”雷默则提出“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他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美术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而许多艺术又可以借用非艺术界的要素,艺术地加以运用,转化成表现素材。”霍斯曼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也曾扼要地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他告诉读者,“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却能扩充艺术课程的方法,就是使整个艺术教学课程一体化”。
当然,音乐课程综合化也势在必行。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反复强调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联系,提倡关联、整合的课程观念;具有百年音乐教育出版历史的西尔佛·伯德特·金出版的《音乐的联系》其特色之一就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它贯穿整个教材的主导思路;美国的音乐关联整合课程改革实验,力度和影响最大的是“DBME”(Discipline-Based Music Education,基于多学科的音乐教育);其实,在音乐教育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它们都比较注重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同样体现了学科综合、课程整合的理念。
无疑,向综合方向的发展是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整个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学科综合的价值在于唤起创造热情,整合感觉经验,完成文化自觉。学科综合的目的,是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实现教育的使命,教学生懂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当然,综合不应该以牺牲学科的独特价值为代价。并且,综合不应该理解成学科叠加、课程合并,而应该是一种学科渗透的方法,通过发现同构的艺术形态,寻求共通的艺术精神。因此,虽然音乐与美术的综合符合艺术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但在实施中却存在对综合原则的理解差异。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下列3个公式:
1 1+1=2(表示一门音乐课加一门美术课等于两门独立的课程,这是我国艺术教育的原有状况);
2 0.5+0.5=1(表示把综合理解成合并和减少课时,两门课依然没有内在关联反而分别有所削弱);
3 1+1=3(表示保留各门学科独特价值,但通过学科交跨,在原有课时条件下新增了课程价值)。
本文并不是旨在提供一种答案,而希望探索学科交跨的机制,因为正如布鲁纳所言,了解“构建世界的方式远比建立这些过程性结果的本体地位更为重要”。
二、学科交跨的文化机制
音乐与美术学科交跨的文化机制留存于“文化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艺术皆与生命关联
就艺术而言,任何对象都是一种生命存在形式,音乐、美术概莫能外。在作曲家、画家的知觉中,婆娑的树影、啁啾的飞禽、花卉百兽、冰雪山川,都是跃动的生命,都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知觉情趣。他们在表现艺术对象时的差异,只是选择了不同的符号。真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众生万物与艺术家的心灵息息相通。
无论在乐曲还是在画作中,生活是以它原本的形式呈现的,它是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运动性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这是艺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对于某一特定的科学来讲,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只有某一方面的意义,其自身并无独立的生命。同是茉莉花,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归类木犀科荣莉属的常绿攀援灌木;地理学家关注的是茉莉花适宜生长的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土地环境;经济学家兴趣在于茉莉香油在国际市场上与黄金等值的价格和热带风光的旅游资源;社会学家发现的是茉莉花已作为由内格里托人、印度尼西亚人和马来人组成的菲律宾共和国的国花……茉莉花在科学领域中丧失了独立的意义,它的生命被肢解了,不再是一个生气盎然独立自主的整体。而作为艺术对象,无论是在音乐中还是美术中,茉莉花都是栩栩如生的,不仅有鲜活的生命,而且有人的感情。音乐与美术的艺术形象,都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都充满着生命力,这就是艺术的意境。而艺术的意境,是包括音乐与美术在内的一切艺术形态所共有的,是多种艺术门类相通之处。
近年来,生物音乐学家通过确定语言进化和音乐进化之间所拥有的相似性程度,来探索音乐是否像语言一样,拥有价值的普遍性特征。其实,音乐作为传达心迹的艺术,与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在沟通这一方面确有类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语言只有当组织成诗歌、小说、戏剧等艺术形态时才能创造艺术美,而音乐本身就是艺术美的载体,美术同样如此。英国艺术评论家里德《艺术的真谛》认为:“艺术与宗教是自然的理想化,特别是人——自然发展的顶峰——的理想化”。因此艺术所体现的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的产物。这种哲学在本质上具有人的特点:美使人的全部价值得到升华。”不论是音乐还是美术,都在体现这种价值追求。这使得不同艺术形态之间有了连接的桥梁,也使得艺术能够成为“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二)艺术与语境关联
自梅里亚姆以来,学术界的通识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是“文化中的音乐”或“音乐中的文化”。邓福星《美术人类学》:“一种文化的各种方面都可追本溯源到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各·种面貌只是它的表现”。艺术学家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说:“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实际上,一切艺术都起源于非艺术,这正符合“一切事物都起源于非该事物”这一基本原理。
艺术与文化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使各门类的艺术可能获得相一致的语境。文化研究学者格罗斯伯格在他的《文化研究,现代逻辑以及全球化理论》一文中指出:“对于文化研究而言,语境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语境”。这里的语境,即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艺术作品是个性化的,但同时也产生在某种语境的文化空间之中。语境体现了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也体现了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
从本质上说,文化也是整个生活的反映。艺术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取向,实际上是对某种生活的描述。因此,这就产生了发现和评价艺术实践的共同机制,尽管这些艺术在形态上千差万别。
萨义德指出:“所有的文化都是彼此关联的;没有任何文化是单一的、纯粹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混杂的、异类的、非常不同的、不统一的。”詹姆逊也认为:“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因此,不同的语境之间并非隔绝,也有着各种复杂的相互关联,这使得艺术学科的渗透有了更为广阔的背景和多样化的可能。
(三)艺术与学科之间的关联
各个学科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各种艺术都与地方文化相关,这似乎使得学科之间的融合有了阻隔。但是,文化研究的视角带来了新的转机。
文化研究是一个最少限定性的知识探求领域,文化研究不仅是跨学科的,而且有意识打破学科界限,在学科之间游走,甚至造成学科归属上“无家可归”的状态。任何学术话语,艺术、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心理分析学的,都可能产生持续碰撞,在学科交叉的边缘开放出花朵。这种学科研究的开放性。为音乐与美术的互渗拓开了道路。
这种学科的交跨南来已久,在20世纪有长足的发展。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将音乐与美术及舞蹈作类比,从形式、韵律、情理、引力场能方面寻找不同艺术形态之间共同的秩序感;康定斯基通过对音乐神奇境界和意味的探求,引出了绘画由自然模仿向主观抽象的“图象转换”,从而使自然的抽象被高度地符号化、秩序化,从点、线、面比较了不同艺术形态的表现性,并提出了有关人的感官联觉、绘画的“运动”、张力状态以及体现宇宙精神同一特性的“内在声音”;拉塞尔则将艺术作为其第一坐标来分析社会和文化,考察了构成现代艺术基础的社会文化要素。这些研究,已使音乐、美术由学科封闭的状态转向开放,使人们采用整体观和联系观看待学科关系,赋予其意义的整体环境,在相互关系中对学科进行审视。
三、学科交跨的心理机制
道家有“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之说;佛家有“耳中见色,眼里闻声”之说。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也认为审美的表现是综合的,各种感官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既然在听觉与视觉之间存在着如此血缘的关系,那么它们彼此间交融的科学基础是什么呢?
尽管我们通常称音乐为听觉艺术,美术为视觉艺术,但是音乐并不是只为听觉而存在,美术也并不是只为视觉而存在,音乐与美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美术则用形体、色彩、线条描写客观事物,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一个是无形无相的听觉艺术,一个是有形有相的视觉艺术,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规律、共同审美特征,如平常我们所感受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中有诗情画意,诗画中有音乐旋律,其特点可用曹植《七启》中的话来概括:“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在艺术与审美心理学中,把它归结为艺术审美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通感”,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指由对某一艺术形式的感受连带勾起对其他相关艺术形式的感受,即所谓的“艺术通感”。其二,是指艺术创作中由于外界事物的启发、诱导所引起的对艺术构思与艺术创作手法的顿悟。其三,是指审美中借助当前刺激引起的单一感官的感觉、知觉,通过理解、联想、想象、情绪等的作用,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知觉兴奋和整体感受的心理现象,或指当前一种感官的感觉、知觉借助其他感官的感觉、知觉的兴奋而得到加强,这一现象也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联觉”。认为某种感觉感受器官的刺激能在不同感觉领域中产生经验,不同感官的感觉印象可以混合成为连贯的、统一的印象,并认为最常见的联觉现象是“色听联觉”。艺术家只有借助通感,才可能以有限的感性材料创造出无限的艺术空间,欣赏者也只有借助通感,才可能从有限的形式中获得无限的内容。不言而喻,光线对于耳膜不会产生颜色的感觉,声波对于视网膜也不会造成声音的感觉。宇宙间形的美、色的美只能由人的视觉去摄取,而声波形式的美、音色的美只能由听觉器官去捕捉、去感受。但视觉、听觉又会产生“联觉”现象,外界信息进入具体感官之后,在向神经中枢输送时的转辙改道,这就是通感产生的生理原因。
其实,着眼于诗画在“情”、“意”上的相通,在光波、声波上的联觉,中外古典文论、诗论、画论、词论中,对诗画相通、耳目联觉的艺术规律有诸多阐述,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把荷花的“缕缕清香”比之为“歌声似的”,由清香引发、想象出歌声,以真实的嗅觉唤起了听觉的联想,把塘中的月色比作是光与影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样的描写对理解音乐艺术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的关系有触类旁通之妙。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好像是给朱自清的生花妙笔作了佐证。培根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上浮动完全相同”。他们以客观真实的视觉转换调动读者储存记忆中的听觉,使赏心悦目和怡神悦耳相通了,把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缕缕相连、脉脉相同、融为一体,这正是通感所起的作用。
黑格尔说:“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可见,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人们称作“视听通感”。在欣赏名画,可以在无声中听到有声,如:“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白居易《画竹歌》)聆听名曲,也可以在无形中见到画面,如:“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韩愈《听颖师弹琴》)正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才使得美术和音乐之间搭起了桥梁,启发了美术家在画面上表现声音,作曲家在乐声中描绘色彩。
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理解一件件美术作品的方法。通过欣赏达到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目的,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欣赏本身就需要有强烈而且直接的视觉感受,而由于音乐具有逼真的音响效果,能够唤起学生的多感官感受,对美术欣赏课有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
将音乐融入课堂,有利于开启学生良好的情绪和唤起学生的情感。自古以来,音乐家因画作曲、美术家因曲作画的事例举不胜举。例如,康定斯基始终把绘画看成是一种能唤起听觉的“内在音响”。他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详尽地论述了音乐与绘画所存在的深刻的联系。他认为,绘画中的色彩犹如音乐里的音符,它本身就能打动观众。画家以这种抽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观众中唤起音乐所产生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康定斯基追求绘画的音乐感,最后发展出情绪性的抽象绘画。所以康定斯基的作品被认为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除了形象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情感特征。音乐具有情感性,情感具有感染力。相对于美术作品而言,音乐更容易打动人,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那么,因势利导,将音乐引入课堂,对美术鉴赏课堂的实施具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1 将音乐融入课堂,有利于唤起学生良好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将音乐引入课堂,可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每节课笔者都会做一个课件,在美术课件制作中,为拓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深化作品的主题,可精心挑选适当的音乐作背景,做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这样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群秦陵兵马俑时,配上琵琶独奏《十面埋伏》,那气势恢弘的兵马俑列阵,那大国泱泱的气派,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不但兴趣浓厚地学习了本课知识,理解了雕塑的艺术特色,还大大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则配上民乐《喜洋洋》《金蛇狂舞》等,为学生搭建一个感性的、鲜活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浓厚的民间氛围中感受民间美术的精彩,同时对各种民间年画、剪纸、玩具等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产生共鸣。
笔者还在欣赏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时,让学生欣赏由S.H.E演唱的《月桂树》,学生马上被音乐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加上眼前的图片所震撼,这种由眼、耳、脑同时被冲击所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效果非常好。经验证,学生对此作品的记忆也非常深刻。
2 将音乐融入课堂,可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轻缓柔和的音乐能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艺术空间。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交流阶段,通过背景音乐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积极讨论,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加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很多美术作品都表现出音乐般的韵律感,在欣赏时配上合适的音乐,使美术与音乐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够融会贯通,开阔思路,使心灵的火花随时迸发。
3 将音乐融入课堂,可让学生通过音乐理解美术的多个流派
在音乐鉴赏中,也分了很多流派,和美术流派相对应,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那么在欣赏这些流派的美术作品时,可以搭配上相应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可谓一举两得。如《日出印象》是莫奈著名的印象派作品,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而印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的《大海》则具有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两者互相具有共同之处,而听着印象主义的音乐,欣赏着印象主义绘画,难道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欣赏浪漫主义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可以选择浪漫主义音乐舒伯特的《魔王》或李斯特的《爱之梦》等,不胜枚举,都可以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激发兴趣,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作用。
音乐可以通过没有具体形状的声音为人们所接受,通过形式的变化,通过强度、速度、节奏、韵律等表现人的情感的变化。抽象艺术也是如此,它们之间也有某种共通关系。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听不同的乐器的声音和旋律,来辨别所传达的情感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从而用颜色来表达这种情绪的变化,体会色彩与音乐都具有的明与忧郁感、兴奋感与沉静感。这就是音乐与色彩的相互转换,这为学生理解抽象艺术架起了桥梁。这样,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就不再难懂。
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影响下,学生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像铜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表达出的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夜晚的嘈杂。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4 将音乐融入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来进行创作,释放情绪
关键词: 艺术素养 建筑学 审美能力 创造性思维
建筑学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学科,尤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单方面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要求技术更艺术化,艺术更科技化,两者在设计高峰汇合。正如《包豪斯宣言》也这样描述道:“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和所有工艺师共同奋斗,才能得以自救。建筑家、画家和雕刻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是各种观感的共同结合的实体。”
一、建筑学艺术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盲目追求升学率的功利思想影响,很多建筑学专业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学习很难得到保证。除少数学生有美术功底外,大部分学生都是入校后才开始系统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这使得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重点只是放在技能掌握方面,从而忽视基本艺术素养的培养。素描和色彩等专业基础课程多以实物写生,单纯的技法学习不能有效地与建筑设计课程相结合,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建筑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流甚少,学生对其他艺术形式关注不多,甚至没有设置重要的相关艺术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艺术创意能力的课程更是几乎没有。
二、建筑学艺术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一名出色的建筑师除了应必备职业道德素养外,其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建筑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如下。
审美能力,是建筑师将建筑变为艺术的基础。正如《包豪斯宣言》中所说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建筑师一定是一个能够懂得美、鉴别美、运用美的艺术家。
创意思维,它是所有设计方案的源泉,是设计的灵魂。
沟通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方案草图表达两种。建筑师能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构思,直接决定了其建筑创作能否被更好地理解及顺利实施。
色彩能力,是建筑师对建筑色彩协调搭配的能力,以及对色彩情感传达的把控。
材料应用能力,是建筑师对建筑材料工艺和性能的掌握,是对建筑表皮及结构表达的基础。
空间塑造能力,是建筑师区别于二维设计师的关键。建筑是一个包含人类活动在内的三维空间,如何根据功能需求满足人们行为的空间组织是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当然,除以上提及的专业素质外,建筑师还应熟知相关规范,能够团队协作,等等。其中,方案草图表达能力、色彩能力、材料应用能力、空间塑造能力都可以在建筑学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得到训练,而创意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并无具体课程与之配合。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师基本素质与艺术教育课程的关联性
随着电脑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建筑设计已经越来越能够摆脱传统技术的束缚,建筑大师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可以通过设计软件的计算与协助得以落实。这就要求现今的建筑学艺术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抄袭。建筑界需要新一代设计师运用智慧,而不是模仿工匠。
三、建筑学艺术教学转型方式
建筑学艺术素养教育在专业教学中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笼统地认为建筑学艺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是非常片面的,建筑学学生在校期间的艺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平台。根据建筑设计师从业所需艺术素养将建筑学艺术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提高设计审美能力、培养创意思维、锻炼基础绘画技能三个方面。
(一)设计审美能力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首先要增强学生对美的视觉敏感度,培养对美的赏析和评判能力,其次要把握如何对美进行提炼、抽象和再现。高层次的审美训练是建筑学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建筑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迎合大众审美,仅仅满足现有的生活习惯,而是引入新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活的情趣、品位和质量,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做到赏心悦目。
对于工科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除平日多加强对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外,还应多涉猎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比如诗词、舞蹈、音乐、话剧、电影,等等,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学生长期受到多种门类艺术的熏陶,接触到各类艺术的美,从而有更多的机会感知美、提炼美。
学生早期所接受的审美教育与成长经历有关。很多人被认为没有艺术细胞,但实际上,他们在进入高校前的艺术积累并不是零基础,只是每个人对艺术敏感和喜好的方向不同。比如一些学生入校之前就对流行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老师可以从该方面入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找到学生所爱好的音乐美与设计美之间的相通之处,在情感和心理上加以引导。这种因材施教结合环境引导的方式对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在于审美经验的积累,这不仅需要积累广泛的艺术知识,还需要积累对生活中美的感悟。老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和洞察生活中的美,思考美中孕育和包含的情感,纪录生活中美的表达方式。只有调动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品位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创意思维的培养
建筑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建筑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绘画满足基本的造型要求。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和渗透着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哲学、艺术史论等人文科学,以及音乐、电影等人文方面的知识。建筑艺术教育还应重视与相关学科中艺术的交流融合,比如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和室内设计等,广泛了解同流派在不同领域中的艺术创作,以及不同流派在同领域中的创作表现,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与联系,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基于对不同门类学科的情感体验,学生要尝试打破建筑设计常规思维,对以往专业知识和习惯性理念重新组建。为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师可以加大学生概念设计任务,强调自由创造,反对设计作业模仿因袭,墨守成规。教师应努力变“填鸭式”教学模式为“开放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跟与艺术相关专业的同学定期进行思想或作品交流,拓展思路和思考的角度,也可尝试组队创作,在共同的创作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通过接受包豪斯教育体系构架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课程,实现艺术内容中创造性思维和造型能力的训练。教师应着重加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建筑设计课程的关联性,课程中增设大量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把平面构成手法与建筑平面、立面设计结合起来,用色彩构成语言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运用的敏锐感,以立体构成课程训练学生感知实体空间的能力,最终可以以建筑模型的作业方式呈现。学生通过对形体、色彩、材料、空间的再创造,把虚拟空间变为现实空间,并不断完善空间,达到培养创意思维的目的。
学生学习的空间环境也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途径。建筑设计教室可以被作为设计的对象,学生可定期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分隔。通过亲自动手改造学习环境,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被激发,思维的活跃程度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基础绘画技能的训练
建筑学开设素描和色彩作为专业基础课,但与一般美术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不同,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对于技法要求很强的绘画,在教学过程中则宜以审美欣赏为主,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品位。绘画技能的训练强调基础,注重速写,对石膏头像和人物写生不做要求。绘画应与建筑设计融会贯通,以优秀建筑作品为素材分析临摹,既可以提高学生绘画的针对性,又可以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语言的理解,还有利于建筑专业相关课程的展开。
建筑学专业的绘画主要以建筑效果图表现和建筑钢笔画表现技法训练为主,应与设计类课程实施捆绑教学,以古今中外的建筑名作为创作原型。学生应结合文史背景,提炼概括,通过所学技法准确表达建筑及建筑内外部环境空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想象力和把控能力,又能将表现技法灵活运用于建筑语言当中,使建筑语言视觉化。通过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培养学生眼光敏锐、趣味高雅、造型严谨的专业素质。
四、结语
就建筑学现行的招生和建筑专业就业情况来看,当前建筑学艺术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加强建筑学学生的艺术素养,应着重加强审美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绘画技能与建筑创作相结合,培养出真正有头脑的设计师而不是模仿工匠。
参考文献:
[1]纪怀禄.不拘一格育人才――我国建筑学专业的艺术教育需要转型[J].建筑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0(12):60-62.
[2]刘天民,陈静.建筑美术教学改革刍议[J].建筑学报,1999,46,(11):55-56.
[3]王强.建筑学美术课审美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9,(4):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