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语二级考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日语能力测试 听力改革 备考对策
始于1984年的国际日语能力测试,历经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影响面最广、最具权威的检测日语水平的考试。考试主办机构在二十余年间曾数次对考试内容、范围进行修改和补充。而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变动则要数在2010年即将推出的考试时间、能力测试等级划分、题型变化、评分标准等方面的改革。
改革后,新日语能力测试听力考试时间大幅增加,分值提高为占总分的1/3。我主要以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难点――听力题型的改革为切入点,详尽介绍听力改革后的最新题型,洞察听力改革的最新动向。我结合多年来对日语能力测试考试研究的经验,总结出备考对策,仅供日语学习者参考。
根据日本2009年12月国际日语能力测试官方网站公布的『新しい「日本能力ガイドブック和『新しい「日本能力例集,我归纳了日语听力改革后的最新题型与考查要点等,具体内容见下表。
*现行考试中题型的延续,但形式有部分变化
现行考试中从未出现过的新题型
实际考试中,题量会视情况有所增减。
原日语能力测试听力题型比较简单,分为有图题和无图题。分析上表可知新日语能力测试题型变化较大,题型划分较为详细,分为课题理解、要点理解、概要理解、即时应答、发话理解和综合理解六种,主要考查应试者的能否正确理解问题的能力和瞬间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具体题型进行简要分析。
1.课题理解
对应二级原有的有图题和无图题。考查应试者能否听取解决具体课题所必须的情报,理解接下来该做什么的能力。答案的选项用图示或文字表示,并且印在试卷上,中间没有看选项的间隔时间,此类题难度不是很大,内容主要以命令、时间、图示的指示确认为主。
2.要点理解
对应二级原有的无图题。主要考查能否理解说话人的心情和事情的理由等。答案的选项仅用文字表示,印在试卷上。因为内容上稍微难于“课题理解”,所以中间设置了看选项的间隔时间。
3.概要理解
对应二级原有的无图题。主要考查应试者在事先不知道问题的情况下,能否理解文章内容,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及主张。问题在最后出现,试卷上无任何提示,所以难度较大。建议可以利用传统题目中的演讲演说、媒体宣传、商业信息、新闻报道、天气预报、社会问题、交通信息等内容题目,去掉开头的问题文,加以训练。此外,这个题型和J-test中的听力第4大题“说明问题”的形式很相似。不过J-test中是一题三问,难度更大。
4.即时问答
全新题型。主要考查应试者的即时会话交流的能力。要求应试者有较快的反应,能听懂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能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试卷上无提示。此类题目借鉴了J-test中的“应答问题”,出题思路和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建议应试者可以参考J-test中的大量资料练习。在答题中建议采用排除法。此类题型内容主要涉及生活场景会话、职场对话、惯用表达、敬语等几个方面。
5.发话表现
全新题型。主要考查应试者看图听话能力,以及是否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选择合适的答句。试卷上除图示外无其他提示,目前其他考试中也无同类题型可参考,非常新颖。
6.综合理解
类似原二级无图题中内容较长、较难的题。考查应试者针对内容更加复杂、信息量更多的原文,理解其内容的一类问题。问题后出现,试卷上无提示,难度较大。
此外,除上述题型变化,『新しい「日本能力ガイドブック还特意强调听力部分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今后考试更加提高了口语化的表达要求
①口语中的变化及省略(例:「~ている「~てる、「~てしまう「~ちゃうなどの、「あまり「あんまりなどの音の添加)
②发音及语调
③理解反复和不完整的语句
④理解用单个单词表达句意及倒置句型
⑤理解谈话者间省略的共有信息
(2)今后会提高实际应用类题目
今后将会增加一些更贴近现实场景的题目,不只是接受信息,还必须判断下一步该怎么说,或怎么做。这是今后的新热点。
综上所述,听力题型与考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听力水平的提高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2010年新日语能力测试除了听力题型的大变革,还提出在考生总分达标的基础上,单项小分也要达到一定的最低分数线才能顺利通过考试。这对于听力为弱项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我建议考生按照最新的题型和考试重点,合理利用历年真题和J-test中的大量听力练习备考。此外,养成边听边记笔记的习惯,对于解答“概要理解”和“综合理解”等内容较为复杂、篇幅较长的听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交流基金.日本国教育支援会.新しい「日本能力ガイドブック..2009.12.
关键词: 对日软件外包 人才需求 日语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软件外包成为就业界的一支新军。其产业优化强、技术含量高、吸纳就业力强等特点,吸引了以印度、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软件外包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优质人才资源、充足资金,为将资源充分利用,往往将非核心软件承包给人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去做。在此情况下,软件外包产业应运而生。
一、外包业务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分析
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产品和服务市场,目前仅有1%的业务外包,具有很大潜力。由于日本出现的人才瓶颈(老龄化、少子化)和成本压力,将非核心软件承包给他国自然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与日本隔海相对的地缘优势,成为日本产业外包的最大承接国。
《2006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对日软件外包业务每年高速增加,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人才的缺口还很大。对日软件外包各层次的人才需求分为初、中、高三类,初级人才要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日语能力至少是三级水平;中级人才需要理解日本客户的需求,有较强的日语理解力,日语能力至少是二级水平;高级人才需要非常强的日语会话能力,能够自由地与日本IT企业高层交流,熟悉日本文化[1]。我们的外语教学一直以英语为主,许多学生上大学时日语为零起点,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也不能全部掌握日语。因此,发展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尤其是懂技术和掌握外语的人才,有其制约因素。
二、对日软件外包专业的日语学习动机――以菏泽学院为例分析
菏泽学院自2011年起和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进行“121”培养模式,即第一年本科教育基础课程,2、3年级嵌入专业技术课程,第四年进行企业实训,在实践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在此期间,日语学习占据相当多的课时。学生在校三年间,每学期都有128课时的日语学习,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日语精读和听力两部分(大一第一学期、大三第二学期为每周八课时的日语精读)。近八百课时的学习,达到日语二级考试需要的学习时间。但从毕业生的日语能力考试结果来看,成绩并不理想。在此情况下,笔者对在校大二、大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两个年级分别有30人与34人接受调查。调查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学生以新学期计划书的方式反馈。经过统计,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大概分为四类:(1)喜欢日本游戏、动漫、歌曲的娱乐型动机;(2)为参加日语等级考试的信息考试型动机;(3)日语为必修课,考虑到自己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进入日企工作的学习工作型动机;(4)想了解日本经济、文学、文化生活的文化型动机。
大一入门学日语,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新鲜事物,虽都是零基础,但学习兴趣浓厚,再加上五十音图、初级日语的课程易懂,大部分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对日软件外包的专业方向作为指挥棒,能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所以一年级80%的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都是积极主动型,日语的教与学都比较顺利,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单词量、语法内容的不断增多,学生精读课时的相应减少(大二平均每周七小时,三小时为听力课),其他专业课的增多,学生课余学习日语的机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两种情况,部分同学意愿参加日语能力考试,在课余积极学习日语。部分学生担忧考试,会试图学习日语。而另一部分学生因为之前基础薄弱,已对日语产生逆反心理,在此情况下往往抵触学习。这种现象在大三学生中有明显体现,学生受考研、就业压力的影响,70%的学生对日企不感兴趣、不打算进入日企,不打算以日语作为考研语种为由,逃避日语学习,仅有少部分学生打算继续学习日语,并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日语学习进入中级阶段,一方面因为学生自制力差、不能坚持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因为学生有更多就业机会,其日语学习动机减弱,不愿学习,使得日语的教与学很难正常推进。
教材过于陈旧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所学内容与现实工作实践的脱节、学生使用日语交流的机会少等问题,都影响学生的日语学习。
三、对日软件外包教学策略的建议
通过对学生日语动机学习的研究分析,笔者深刻体会到目前的日语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外包企业对外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要么专攻专业技术,要么专攻外语,很难达到二者的统一平衡。此外,受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影响,学生的日语交流能力受到制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实践教学,从以下几点出发试图改进。
1.教材的选取。青岛东合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目前与山东十一所高校建立合作,教材统一选取《标准日本语》。这套书单词、语法量大,但很多话题因为时代的关系,不能吸引学生兴趣。在此情况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依托于课程的话题,介绍日本社会、文化相关的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将生活工作中接触到的计算机日语词汇应用于课堂,为学生熟悉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置安排。语言的学习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课时量的安排应充足。以菏泽学院为例,外包专业学生每学期有128课时的学习时间,讲授与听力相结合,使学生能连贯地学习日语。
3.促进学生日语学习动机。在政冷经热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日语常常出现抵触、没兴趣的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的“抵日”情绪转化为“知日”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在正常心态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充满信心地学习。此外,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娱乐型动机、信息考试型动机、学习工作型动机、文化型动机),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调整上课内容。
4.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能力。听、说、读、写、译是语言学习的五大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资源,介绍同学感兴趣的话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话练习,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四、总结
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一专多能的对日软件外包人才,还需要很多努力。本文以菏泽学院校企合作为例,探究了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下一步会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合理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邢丘丹,李雯.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1).
关键词 日语 会话能力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日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单单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还是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从而加强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日语专业学生在日语会话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案。
1日语会话能力培养问题的提出
当前随着中日两国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少企业对于高水平的日语人才需求也在加大。日语专业人才通过使用流畅的日语与他国人员进行交流,将更加有利于各单位业务的发展。现阶段不少日语专业教师发现,日语专业学生出现了分高应用能力低的情况,日语会话能力较为薄弱,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为了提高日语教学的质量,文章通过对2013年某校日语应届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对日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培养的日语会话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2日语会话能力的测试
2.1测试设计
选取2013年广州某职业技术学院日语专业的学生100名,其中二年级学生有55人,三年级学生有45人,男生38人,女生62人。实证研究项目主要包含了:
(1)设计看图说话图片材料,测试学生会话成绩;
(2)提供会话场景的听力材料,难度相当于日语能力考试二级水平,测试学生听力成绩;
(3)对两个年级日语学生日语会话与听力成绩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所有数据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2测试材料
(1)看图说话材料图画分别是在银行、商场、邮局、餐馆等场景,会话主题分别是咨询、兑换、购物、寄送包裹以及就餐等。
(2)听力材料是来源于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的模拟题,听力内容主要是日常交际对话。
2.3测试方法
(1)两个年级的日语学生的会话材料内容都是一样的,主试为一名外教,测试学生与外教一对一会话,测试教室不受任何的干扰,并且保证每位测试学生没有预先提示。
(2)在进行听力测试的为接受会话测试的同一批学生,测试题目已经印刷并装订好,测试的内容通过耳机播放给每一位学生。测试的语音室要保证耳机语音效果好,不受到任何杂音的干扰,在语音教室内只有测试员与被测试的学生。
3测试结果分析
3.1日语会话成绩结果分析
根据日语会话考核成绩的标准分值,语音(20分)、语调(10分)、语法(20分)、内容(30分)、表情(10分)、流利度(10分),总分为100分。测试外教与被测试学生看图会话,并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评分标准给每位测试学生的会话内容与表现评分。
二年级学生共有55人,会话成绩经过核对后均有效,平均得分率由高到低分别是语音(0.7)、内容(0.65)、语法(0.64)、语调(0.55)、流利度(0.51)、表情(0.48),括号中的数值为得分率。经过统计结果可以了解到,二年级语音、会话内容以及语法的平均得分率较高,这就说明了二年级学生对以上三个因素掌握较好,对于会话时的语调、流利度以及表情是薄弱环节。
三年级学生共有45人,平均得分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内容(0.78)、语法(0.71)、语音(0.70)、语调(0.63)、流利度(0.56)、表情(0.44),括号中的数值为得分率。根据统计结果,三年学生对内容、语法以及语音的平均得分率比较高,证明三年级学生对以上三个因素掌握较好,而对于语调、流利度以及表情较为薄弱。
这就说明了,接受测试的学生语法基础较为扎实,能够把握住会话的场景,但是日语语调还需要继续矫正,互动的交流意识还有待提高,语言技能也需要加强。
3.2日语听力测试结果分析
将两个年级经过测试的学生会话成绩与听力成绩进行对比,二年级中有55名测试学生,由于其中7名测试者听力成绩不全而被剔除,剩余48名测试者成绩有效。三年级45位学生参加测试,全部学生听力成绩有效。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了解到,会话成绩是与听力成绩有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会话成绩高,那么听力成绩也高,会话成绩低,听力成绩也需要提高。
4加强日语会话能力培养的策略
4.1通过日语语言学习提高日语会话能力
首先从测试结果来看,二三年纪学生对于日语语音、语调以及语速等语音知识掌握较好。这是因为学生在日语入门阶段,只要能够正确的掌握日语发音,分辨清音、浊音、长音、短音、拗音、拗长音、促音、非促音、拔音以及非拔(下转第126页)(上接第72页)音的区别,在学习中,经常的接触纯正的日语广播以及日语音频资料,善于进行语音语调的模仿,就不难掌握地道的日语发音。其次,从日语语法来看,大部分日语学生在学习日语语法时都是比较艰难,这是因为日语语法非常复杂,就比如,日语的助词、敬语以及动词活用变形是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且日语所特有的待遇语必须要根据会话中的内外关系与尊卑区别使用尊敬语、谦虚语以及郑重语。因此,只有掌握日语语法以及日语会话语言的特点,才能够讲述一口地道的日语。
4.2激活日语认知网络结点
在日语口语的交际中,许多学生作为“听话者”,对于“说话者”的话语很难做出迅速的反应,一旦成为了“说话者”,将自己的想法使用日语流利的表达出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该如何才能够得到“听话者”的关注与认可,如何听明白“说话者”的话中话是口语交际的难点。针对该难点,日语学生可借助联结主义理论,构建联结主义网络。因为联结主义在记忆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职能特点以及联想记忆的能力,该种能力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协同结果以及信息处理的集体行为进行实现。日语学生在日常日语单词的学习中,通过平时有意识的将单词与词汇分类记忆,在记忆空间中构建日语词汇库。例如将报价、还盘、决算、包装、保险、合同、索赔等等专业日语单词作为归类记忆,并作为一个结点,当这个结点被激活时,自然就会向其他结点扩散。
参考文献
[1] 陈要勤.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会话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6):66-71,78.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 分层教学 日语听写
一、最近发展区以及现有研究状况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国外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和企业培训等多个领域。在我国相应的研究并不多,应用也不是很好,有些应用只局限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一些研究者只是做初步的探讨。班级内部的分层教学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少之又少,同时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与班级内分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几乎没有。
二、班级内分层教学的特点
班级内分层教学其特点与内涵等同于分层教学,只不过是其实施范围不同,不是面向一个年级,而是在班级内部。这种班级内分层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专业性较强,同时专业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班级内分层教学特别适用于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的专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但不管是年级分层教学还是班级内分层教学,都有如下特点:(1)教学的主体依然是学生,是面向学习者的教与学。(2)教学中渗透着差异化教学。(3)能真正做到教育公平。无论学生的基础好差,通过分层教学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班级内分层教学的应用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具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隐性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等途径所达到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考虑两种水平及学习者本身的差异性,控制好教学难度,既不能高于最近发展区的上限又不能低于最近发展区的下限,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以日语听写为例,本研究以全日制商务日语二年级151班学生为对象,以日语听写课程为例进行。
(一)分析学习者,进行合理分层。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对商务日语151班学生进行分层,找出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借助教学等手段帮助这些学生达到潜在的最高水平。科学合理的分层尤为重要,采取几组数据进行对比。以上学期期末日语听写考试为依据,同时在新学期开始又组织了一次日语听写能力测试,以最近一次j-test测试的听力部分为考试内容。根据两次学生的听力测试成绩结合平时上课的表现客观地进行分层,分为A、B两层。
(二)教学目标分层。
对于A、B层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参照的是新日本语能力考试三级听力要求,A层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应达到三级能力考试所需要求,并要有85%左右的通过率。B层的学生应达到新日本语能力考试四级听力要求,并有60%左右的通过率。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在教材的选择上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地选择并处理教材,一部分为自编讲义,对日语听写相关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使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成难易结合,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指导下为不同级别的学生定做个性化教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安排提问。如一些较容易的题目,由B层的学生回答,同时在穿插相关联知识,但难度有所上升,让A级的同学进行练习,B级的巩固相关知识点。同时,教材中出现一些三级水平的听写题目,由A层学生作答,教师穿插相关知识点的4级水平的听力,让B层的学生完成。对于课后作业也精心设计,难易程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分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
1.建构式教学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一个组织教学、指导教学、帮助并促进教学的作用。在日语听写课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建构式教学能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在最近发展区内构件学习支架,使学生超越现有发展水平,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获得最大的发展。
2.任务目标式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分层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堂及课后任务要求,以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写能力。A层次学生日语听写基础好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类学生布置一些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任务,如三级能力考试听写完成的基础下,适当增加一些接近二级的听写内容。B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这一类学生主要以基础练习为主。
四、分层教学中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以下形式:学生问卷调查,调查分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否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日语听写能力。学生访谈,随机抽取A、B层次的学生采用访谈的形式了解分层前后的变化及对教师教学的建议。考试形式,通过分班前与分班后学生成绩前后的对比进行评价。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前后试卷的效度和信度要基本保持一致。日语等级考试中日语听力部分的通过率进行有效评价。
五、结语
研究证明,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否定疑问句 双重否定 日语表达
说到日语中经常爱用的表达,就不得不提被日本人挂在嘴边的否定表达了。例如,日本人在表示劝诱的时候,总喜欢使用婉转的否定疑问句。这种否定疑问句,从语法形态来看是否定形式,但表达的却是肯定的内容,更体现说话人不想让听者感到困扰的体贴心情。此外,表达肯定之意的双重否定也相当丰富多彩,可以说,日本人是非常喜欢使用否定句的。那么,句末否定表肯定的日语表达到底有多少呢,它的使用情况又如何?
本文将对测试和评定日语水平的国际日语能力测试2010―2011年试题中考查句末否定对表肯定的日语表达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以探讨日语的语言表现特征,为日语学习者提供参考。
1.日语能力测试一级考试中句末否定表肯定的日语表达的使用情况
1.1 语法题中句末否定表现的使用率
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前,语法题中的句末否定表肯定现象非常多,因为一级中的句型比二级更多,更有代表性,所以在这里就仅对一级语法题中的句末否定表肯定现象进行整理。
经过分析可发现,2000年―2008年1级考试的文法题中,否定疑问句出现的次数相对少,仅有2000年、2006年、2007年的3次。表肯定之意的一般句末否定出现频率很高,分别是2000年8次、2001年和2002年2次、2003年和2004年7次、2005年5次、2006年11次、2007年9次、2008年7次,共58次。双重否定共出现了43次,2000年6次、2001年8次、2002年6次、2003年1次、2004年和2005年6次、2006年5次、2007年4次、2008年1次,这样的出现次数可谓相当高。而且文法题中的句末否定表肯定现象不仅形式多样,意义相当丰富。如表肯定的一般句末否定的表达形式有21种,双重否定的表达形式也有17种。
但是,自2010年开始,日语能力测试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改革后,语法题大量减少了,表肯定之意的句末否定也随之减少。将2010(7)、2010(12)、2011(7)的一级测试的语法试题分析整理后发现,整体来看,句末否定表肯定现象大量减少了,但有些简单的表肯定之意的句末否定还是能力测试的重点。例如,否定疑问句在2000-2008年中出现次数为3,在改革后的这3次考试中同样也是出现了3次。同样的次数,出现率却是改革后高。改革后,表肯定之意的一般句末否定确实少了很多,只出现了5次。但像「にすぎない、「にいない、「てならない这些经常被作为口头语的句型,文法题中还是很常见。2010年-2011年的3次测试中,「にすぎない和「にいない都出现了2次。而「てならない在200年-2008年(9次试题)中出现了3次,在近3次试题中出现了1次,说明改革后和改革前的使用率是相同的。双重否定改革后只出现了3次,但「なくてならない这种简单的双重否定,在这3次试题中出现2次,这样的出现率还是很高的。
1.2听力试题中句末否定表肯定表达的使用率
文法题中的句型基本都是书面语。那么在日常会话中,日本人喜欢使用怎样的否定句呢?2级试题中的句型虽然比1级简单,但在日常会话中是非常实用的。因此,这里对1级和2级2010(7)、2010(12)、2011(7)试题的听力题中的句末否定现象进行分析看出,否定疑问句出现了18次,表肯定之意的一般句末否定出现了6次,双重否定出现了13次。表4中,否定疑问句出现了11次,表肯定之意的一般句末否定出现了6次,双重否定出现了8次。可以看出,听力题中的否定疑问句是最多的。因为否定疑问句在听力题中的出现率较高,也可以想到它经常被使用于日常会话中。其中,「じゃないか的意思和形式也很丰富。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日语对话中,经常会省略「か、「かしら、「かな,直接使用「じゃない。同样,口语对话时,「くれない就是指「くれませんか。
2.日本人喜欢使用句末否定表肯定表达的原因
日本人用否定形式间接表达肯定之意,可以缓和自己的语气,可以给自己留有余地。他们在表明自己主张时,会尽量避开自大、独断的语句。
如「ませんか构成的劝诱,不仅给对方思考的余地,而且给对方拒绝的余地,因此不会让人觉得困扰,反而可以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睦。在叙述个人主张的时候,使用婉转的双重否定,可以避开自我强调,不让人觉得独断专行。在会话中,可以使用「じゃないか,征求对方认同,以寻求对方的理解。如果使用直接表达,就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困扰。所以,日本人就喜欢使用否定句来强调自己的立场,从而间接地使对方认同。这样的句末否定表肯定的日语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给人柔和、婉转的印象,也因此可以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友好,日本人才会时时保持人际关系的和睦。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M].京:岩波新,1988.
[2]靳卫卫.走进日本:透视日本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
[3]庞春兰.日语反问句的作用[J].北京:日语学习与研究,1986(6).
一、 常规工作:
1、 考勤工作。
对早自习期间各班进行早查工作有利于保证各班早自习质量,促进我院良好学风的形成。所以本学期我部将继续组织学习委员,联合精神文明服务中队开展考勤工作。做到每日必查,每周必报。严把早晚自习质量关。
2、 读书会。
经过上学期试验性开展的一次读书会活动,我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学期我们计划将读书会日常化、规模化,扩大其影响力并促使广大同学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其可以真正受益于书本。
二、 部门活动:
1、积极筹备第八届“启真杯”辩论赛。湖北民族学院第八届“启真杯”辩论赛即将开始,我部从开学之初已经全力着手此事,起初做好辩手的动员工作,之后并根据实际情况举行多场模拟赛,以便我院辩论队在本次辩论赛中发挥出实力,力争拿到优异成绩。
2、专四讲座。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专四考试,我部计划于三月举行一到两场专四过级讲座,邀请专业老师为广大报考同学做好专业指导,解决广大考生疑难困惑。
3、 英语风采大赛。为了迎接2019年英语专业教学评估,同时给广大同学一个展示自身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机会,我部计划于三月中旬在本院开展一次以即性演讲、自由对话,多种形式构成的英语风采大赛。
4、日语对对碰。为了突出我院专业特点,针对广大学生对日语学习兴趣较浓的现状,我部计划于四月中旬开展一场“日语对对碰”交流活动,活动主题为我院日语系全体学生,以达到加强我院各年级日语班同学的相互学习与交流的目的,同时也给日语爱好者们一个更进一步接近日语的机会。
5、 学术论文大赛。为了相应校学生会学术科技部开展学术论文大赛的号召,我部特计划于四月上旬开展院内的学术论文大赛,在加强我院学术之风之余、第22届论文大赛选送出更优秀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6、 争鸣论坛,启真论坛。思想的碰撞能产生火花,我部将从论坛的时效性加以调控,让论坛真正的发挥出交流思想、启迪智慧的作用。
7、 考研讲座。为了给报考研究生的同学给与指导,让他们能更加熟悉、了解研究生内容、方法、技巧等,力争在考研考试取得好的成绩,我部拟定于五月上旬举行考研指导讲座。
8、 积极拟定配合校学生会做好第二届“挑战杯”立项工作。
以上便是我部对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完备的计划是良好的开端,此后我们会本着广大同学服务的原则,严格把按照以上计划开展各项工作,争取将我部本学期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日语 课堂教学 教学资源
如何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中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又能够尽可能的帮助学生通过能力考试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总的来说就是“引导”二字。学生要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就通过二级考试,仅靠课堂内学到的是不够的,需要课后大量的自学。而很多学生由于习惯了中学时期在老师督促下学习,不太会自主安排学习。加之对日语能力考试又不太了解,没有方向,缺乏具体目标,抓不住重点等,导致时间花了很多,却效果欠佳。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的引导、启发学生去合理安排学习,把握能力考试重点,掌握应试技巧。下面笔者从能力考试的三大组成部分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文字、词汇
我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对着课本的单词表、或是捧着厚厚的单词手册在苦苦的背诵单词,然而经常是前背后忘,或是单词不会活用。对于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
1.引导学生去发现“音读”“训读”的规律。日语的单词读音是有“音读”和“训读”之分的。例如,「人这一汉字,其训读为「ひと,音读则为「にん或「じん,记住这三个读音并不困难,问题在于这如同枯木一样站立的无生机的读音,我们始终无法强化它们在脑中的记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整理,告诉学生例如「人目「人助け等词当中的「人读成「ひと,「三人「保人「世人等词当中的「人读成「にん,「中国人「日本人「人民等词当中「人读成「じん。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将所学单词进行类似整理。
2.鼓励学生多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记忆单词。很多学生认为单词就是该一个一个的背,背完单词再读课文。其实不然,单纯的背单词不但非常枯燥而且效果不好。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在没有背单词的前提下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读熟。开头几遍学生会因为一些生词不知道其读音而不断的查看课后单词表,但读了几遍过后就不需要再查单词表,读熟课文之后发现本课单词也轻松记住了,而且记忆效果要比死记硬背好很多。
二、听解
听解是历年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一部分。以往很多学生在听解这一部分得分不高还可以靠词汇部分拉分,但是现在能力考试要求每一部分都要达到及格标准,所以这对学生的听力无疑是一个挑战。
1.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听”的习惯。很多学生认为听力课才是练习听力的时间,其实不论什么课程,老师或者学生用日语表达时都应该要认真去听,这些都是练习听力的好机会。课堂上教师在进行解释说明或举例子时要多用日语表达,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应该鼓励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找出错误。特别是外教课上,日籍外教的每一句话都是学生练习听力的机会。所以要经常提醒学生随时随地的竖起耳朵练习听力。
2.帮助学生掌握听力应试技巧。在听力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应试技巧。例如:①帮助学生整理听解部分常见题型,例如数据图表题、排列先后顺序题、选择符合或不符合对话内容题等等这些都是历年考试的经典题型。②对以往失分较多题型的重点练习。例如一些以数字、日期为选项的题型。③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听力考试开始的前几分钟是试音和答题卡填写说明,训练学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对有图题部分进行审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训练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听。每道试题的问题会在听力内容前先读一遍,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听的习惯可以更快的找到正确答案。
三、读解、文法
文法部分学生相对得分较高,失分主要在一些相近文法的区分上。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多作比较,通过例句让学生掌握其区别。
读解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部分。失分原因主要有:①通读能力较弱,遇到生词就会停顿,影响阅读时间。②对文章中心意思或作者主旨把握不准。③应试技巧未掌握。针对这三点我们也可以利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启发学生。
1.让学生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单词的含义。虽然我们通过词典能很方便的查到一个单词的意思,但是考试不允许查字典,我们也不能掌握所有的词汇,所以锻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单词的意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泛读某课上有这样一个短语「まがりかどの中高年,当中「まがりかど这个词很多学生不懂,有些学生只知道它的基本意思“拐角,道路拐弯处”。在授课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其含义,而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推测。学生在明白了课文讲的是一位处于事业瓶颈期的中年人经过一番职业调查及思想斗争选择了换工作并取得了新的成绩这一内容之后推测出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转折点、人生或局面的重要关头”。
所以让学生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单词的含义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单词的含义,另一方面能改掉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要停顿,锻炼学生通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2.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答题技巧。不论是精读、泛读还是其它课程,在课后练习中都会有一些阅读理解练习,学生完成这些练习之后,老师不要局限于告诉学生答案,应该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解答这类题型上。例如有些问题是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那么应告诉学生在看文章前可以先浏览一下题干,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提高阅读效率。再比如能力考试经常会有类似“作者的主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这类题型一般给出的四个选项都符合文章内容,要提醒学生不要受自己主观意识的干扰,一定要选择最能体现作者真正意图的选项。
参考文献:
[1]杨秀娥,王秋华.日语测试与日语教学的相互作用关系―― 由大学日语四级考试和国际日语能力考试谈起[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1):91-93.
[2]王涛.日语能力考试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作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5):4.
关键词:日语;交际技巧;高职
1.引言
在日语过级考试,听力成绩平均在50分左右,影响总分进而直接影响合格率。听力分数低不仅反映出平时的日语听力水平偏下,也反映出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严重欠缺。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里,要让学生的日语书面表达通顺,同时具备一定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难度极大。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日语语言交际能力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2.高职学生日语语言交际技巧
2.1谈天说地
中国学生在与朋友交谈时,若一味谈论天气之类的话题或是“调查家谱”似的问候有一种敷衍之感,让人感觉没有诚意。可是如果与日本人交谈,天气与问候却是一个绝好的话题。因为日本人能从天气或不痛不痒的寒喧语中,体会出对方对自己的关心与热情。如果再进一步注意日本人谈天说地时的寒暄,你还会发现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在某种程度上用不同的词汇重复对方的内容。
2.2随声附和
学习英语的人都知道跟英美人会话时,如果你对对方的话题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不需要刻意掩饰自己,尽可坦诚直言,交谈能因之顺利展开。但用同样的方法与日本人会话,却会适得其反。因为日本人即使不同意对方的看法或意见,一般不会当即表明自己的态度。大多会顺应对方的话题,予以呼应或敷衍,或者“三缄其口”,此时,如果你还热衷于自我表述,那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冷场。
和日本人,尤其是和上司交谈时,如果你掌握的词汇不多,又想多练练听力,最省事的谈话方式就是「相づちを打つ即“随声附和”。也就是说,你赞同也罢、反对也罢,都频频点头,用「はい、「そうですね、「なるほど(一般不对上司用)、「かに、「はい、分かりました这几个词语对付,促使对方去继续主动表达。不失时机地「相づちを打つ,是与日本人维持对话的技巧之一。尤其在打电话时,如果你不能及时地「相づちを打つ,会让对方觉得你心不在焉,缺乏礼貌,以致中断与你的交流。反之「相づちを打つ用得恰当,则会让对方谈兴大增。日本人有个形象的比喻,说「相づちを打つ就像风筝线,如果把握得当,对方的表现欲望就会如风筝般越飞越高。
2.3体会日语语境,把握语体
很多学生在使用敬体上做不到“看客下菜”。学习日语的诸位或许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初级阶段,学生们使用的基本上是敬体,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们把敬体和敬语相提并论,觉得高不可攀又难以驾驭,于是开口闭口全是常体,敬体反而变成了“高水平技巧”。
其实,在和日本人对话时,只要掌握了敬体,哪怕敬语说得不好,也能基本上做到有理有节。
日语教科书在入门阶段使用的都是敬体。这是因为日本人在面对年长者、上司、客人或陌生人时,作为礼节,说话要求礼貌、客气。这种时候敬体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初入社会,新进日企公司,使用敬体能使你显得语言得体,不卑不亢。不过,日本人在同学、平辈、熟人以及家庭成员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还是常体。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对亲近的人使用敬体或敬语,容易给人敬而远之的感觉,而常体则有拉近彼此的距离,显得“亲切”和“自然”的效果。
利用电影等视觉材料学习日语,我们会很快察觉,在绝大多数场合,日本人使用的是常体。我们大多数中、高级阶段的教科书,崇尚“拿来主义”,选择的课文也多为常体,加上日语一级乃至二级考试都是常体唱主角,容易给我们造成误解,以为常体可以不分场合拿来就用,甚至以为常体说得好口语才显得驾轻就熟。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日本是一个特别讲究亲疏远近、长幼尊卑的社会。关系一般,或是处于明显下级地位的场合,随意使用常体,只能给人带来不快的感觉和失礼的印象。即便是平辈,要进入使用常体的语境,也要有相当一段时间的“敬体铺垫”。换句话说,当你无法判断应该使用敬体还是常体的时候,使用敬体最为保险。
对于一般日语学习者来说,敬语是最难学的。但是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敬语,能迅速提高你的语言档次,让人对你刮目相看。但是,敬语也不能不分场合随便乱用。敬语的滥用,日语叫「礼,有时会起反作用,甚至让人觉得你在冷嘲热讽。中国有句俗话,叫“到哪座山唱哪首歌”,日语也一样。针对不同的人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体,是一种交流技巧,也最能体现出说话者的语言驾驭功底。而即便说一口流畅的日语,但是如果不分时间、地点、人物、场景,常体、敬体、敬语,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话,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结束语
语言是人们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在汉语母语的环境下学习日语的,由于受环境的限制,学生一般会缺少相关的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如果不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在中日交往活动中就很难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以,根据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的特点,作为日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相结合。除了以上笔者浅谈的几点技巧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一些日企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日企文化和工作氛围;或者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去有关单位进行实习或打工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提高日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日本国际教育协会于1984年建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试、 评价体系,并于同年在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迄今为止,在34个国家举行考试。 这个考试主要是以日语为非母语的人作为对象,测试其日语水平和能力的考试。 日语能力测试分成一级到四级四个不同的级别, 参试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级别, 在评估自己的级别的时候, 可以有一个大概的参照, 也就是说用自己曾经学习日语所用的时间来参照自己的级别,其中四级学150个小时,三级学300个小时,二级学600个小时,一级学900个小时,这样可以作一个大体的参考。 下面以图表的形式,对具体的考查要求进行解释:
*1
新版《标准日本语》(上、下)是以在中国国内影响范围最广的1988年版的《标准日本语》(上、下)为基础的新编修订本。
旧版《标准日本语》之所以影响范围广,是因为此书的编写适应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的需要,而成为中、日国际间交流的媒介工具。 并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广播推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处在改革开放后的思维最活跃期,社会进入了一个出国的高峰期。同时日本经过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制度也渐渐成熟,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社会建设。
日本以其地理优势和相对容易申请和办理的出国手续,成为欲出国对象的首选。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标准日本语》应时而生,成为当时中国国内学习日语人群的首选,并对后续的其他种类日语教材的编订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但随着中国之后二十年间经济的迅速发展、中日交流的增加,加上语言本身就具有时段性,以前标准的表达方式,很多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被更新的潮流用语所取代,在此情况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再次联合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对旧版《标准日本语》以国际日语能力测试的考试要求为标准进行了改编。
改变或者去掉了已经过时的内容, 增加了年轻人普遍感兴趣的有关社会、生活工作方面的内容,从而使《标准日本语》站在了日语语言教材发展的前沿,也将继续指导日语教学、考试和发展的方向。
所以,依据此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把新版《标准日本语》作为更适合应对“国际日语能力测试要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首先,在旧版《标准日本语》的基础上对结构和内容在学习项目的系统性上作了合理的补充,并在列举文法内容的同时,对日本文化和日本的社会习惯、背景作出了更详尽的介绍。 可以使初学者在短时期内对日本人思想当中的民族独特性进行了解。 如此才能正确地理解日本人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
例如:如何正确理解虽然短时期内受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经济状况依旧发达的公司集体当中的“中流意识”,这就需要对日本社会、历史有适当的理解。
日本人从小就生活在集体化的环境当中。 家庭是最初化的集体形式,实行“家长制”的管理方式,每个人都是集体当中的平等的一员。 家长不是财产的占有者,而是拥有对每个家庭成员财产分配权的执行者。 任何的行为和决定,都是以家庭和集体为重心,不能够有任何的私心,否则就会被所有人排挤在生活圈子之外。 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当中更是如此,以班级、学校、工作单位的要求作为其行为准则。
在这样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是集体利益的拥有者和创造者,都尽力地生活在这样的范围之内,没有人想成为集体的明显的突出者和落后者。 如果对这种社会当中日本人养成的特有思维方式理解得透彻后,对“中流意识”称呼的来源就能够理解了。
对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理解的更透彻,在能力测试当中的听力和阅读方面, 就可以能够准确地把握考查的重点,为正确的选择做出了保证。其次,从课文的整体结构上对旧版的《标准日本语》作了很大的改革。 旧版的《标准日本语》的课文内容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标准文法的简单列举。 依据本课出现的文法,按照课文设定的内容列举一系列的单句。 各单句当中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利用日语的接续词, 把没有逻辑关系的单句变换成有逻辑关系的复合句。
而第三部分是以二人或多人对话的形式,完整地表达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 文章内重叠内容过多,而新版《标准日本语》则对这方面的缺陷进行了改革。 把文章变成“基本课文”和“应用课文”两部分。 “基本课文”和“应用课文”之间又是按照知识的递进、发展来编排情境和内容的。
其中第一部分课文又分为两部分。 即:Ⅰ(1—4)以单句的形式列举出重点句型,Ⅱ(A—D)以对话的形式重新列举出重点文法。 在基本课文之后就是对文法的解说和对习惯的接续方式的解说。 之后又增加了相对应具体情境而出现的同类词汇。 这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单词量,从而彻底地改变了旧版的《标准日本语》存在的词汇量过低的致命弊端。 上文当中的表格中说明了测试的单词数量的要求。
再次,在“应用课文”当中,以基本文法为基础,设定了现实正式的场景,编排了合理、地道并有使用价值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当中根据身份、地位、性别、年龄的不同,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并且把《标准日本语》编成一个情节丰富、完整、形象、生动的系列故事片,使学习者有了明确的学习主线。这也彻底地改变了旧版当中的课文内容、情节连贯性不强,思维容易产生跳跃的现象。 更为重要的变革是,在练习方面,除了对学过的单词、文法进行复习外还增加了大量的听力题的内容。
这就使学生在平时的练习当中对听、说能力进行了训练。 在对1998—2007年的试题分析后得出结论,听力部分的失分率最高,达到38.2%,大大超出了考查的要求。
也就是说,四项总成绩达到合格的要求,但单听力部分是不合格的,这也不能达到全面考查的目的。听力部分的考查主要是以实用为主,从社会、生活、职场等方面设定考查的内容。
这就要求学生在这方面有惯性思维。 新版《标准日本语》练习当中的听力题,则在客观方面起到了督促和促进的作用。
从以上几点表明,新版《标准日本语》是完全依据“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的要求适时地、合理地进行改编,适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符合了语言知识传授的最基本规律,满足了成人教育的客观要求,体现出了此书的优点,是一次成功的改编。
参考文献:
[1]贾玉新编.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2]王福祥,吴汉樱编.文化与语言[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3]顾嘉祖主编.跨文化交际—— —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 —理论、实践与方法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5]吴廷璆.外语教学中文化概论课的重要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版.
[6]肖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本科日语教学水平[J].21世纪中国にわけゐ日本语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