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护理老年人的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老年人的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老年人的培训

第1篇: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人口比例出现了较大变化,老龄比例增大,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随之老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跟地位,而老年人多病,身体机制逐渐老化会出现诸多问题,老年人住院的平率大大增加。随之老年人住院的安全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合理的照顾护理老年人即能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又能保障医疗安全。同时还能保障老年人个人生命安全利益。本文就老年人住院期间易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管理。

【关键词】:安全管理、不确定因素、防范措施

在住院期间由于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护理不当或疏忽造成老年病人易发生勿饮食、跌倒、意外受伤。等意外事件,造成老年人诸多不便甚至生命受到威胁,所以在住院期间做好老年人的安全工作的管理是每一个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加强防范的意识,不断培养自我的专业技能熟悉工作并锻炼自我的观察能力,及时的发现不确定性安全因素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信很多老年人发生的安全意外是可以避免的。

一、 影响老年病人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1. 老年人由于年龄大头脑不清晰造成的个人疏忽或是在病理状态情况下的造成药物或是禁忌的食物的误饮误食情况很常见。很多老年人由于自身认知、判断能力差、记忆力下降和吞咽功能出现障碍等情况,极易出现看错药、重复用药等误饮误食现象,情况严重者可能危及病人生命。有的许多老年人的咽喉感觉明显衰退,极易使口水、食物等呛入呼吸道中使呼吸受阻造成窒息。处理不及时造成窒息死亡。

2. 老年人在病理期间由于直接或间接的原因造成意外跌倒。

(1)许多老年人自身由于生理机能衰弱就容易产生尿频尿急的现象,尤其是在护理人员工作注意力降低的夜间,再者医院卫生间或走廊意外存留积水等原因,老年人在夜间去卫生间经常跌倒,轻者导致老年患者的精神压力增大,重者导致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骨折。

(2)一些老年人的跌倒还有一些客观的社会因素造成。有时候由于病人多造成医护人员紧张而忙乱随意的放置轮椅、推车等物件造成老年人(由于视力不佳或精神恍惚)跌倒。有时候一些需要急诊的病人入住,使得病人家属出出进进人员复杂跟着忙乱造成老年病人不慎被刮倒的现象。再者也有出现由于病服过大或是穿戴不齐造成的挂拽、踩踏而摔倒的现象。

(3)由于高血压、低血压等特殊病理造成的自身失衡而没有陪护自行行动的条件下跌到。

3. 老年人由于呼吸器官的衰弱在病理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窒息现象。老年人经常都有些气管毛病,经常性的带痰咳嗽易造成由于痰液的阻塞没有及时得到救护而窒息死亡的现象。

4. 有些偏瘫或是全瘫的老年人在在感觉薄弱或是全无的情况下由于长时间的卧床造成局部或大面积的皮肤受损。

5. 在住院期间老年人会经常性的由于感觉失衡或是疏忽,在病床翻身或是在起卧床的过程中不慎坠床造成危险。

6. 老年病人由于感觉上的迟钝,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等原因在使用热水袋,自带性的理疗器械时由于使用不当而没有反应而引起的烫伤、灼伤。

二、 对于老年人的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1. 要对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

对于老年病人的护理要加倍的专业跟细心,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要关怀备至。对于护理老年病人的护士要具备高标准的安全意识,严格遵照医院的规章制度,不能忽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对于老年的病人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呵护跟规劝,切不可态度冷淡生硬。在护理人员上下班时的交接工作要做到具体细致,针对特殊的老年病人要交待好给予特殊的关照以免忽视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子啊护理的安全分析会上,护理人员应各抒己见,将工作中遇到的发生的和容易发生的不安全的因素拿到理会上大家一起分析整理并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降低老年人发生不安全因素的概率。

2. 由于病人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陪护的家属双方面的配合,所以对于陪护的家属也要做好相关培训医嘱。

一般病人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向病人及其陪护的家属介绍医院的规定和医院的环境之外还要凡病人入院后向家属宣教安全管理,一些陪护的常识,以及在医生诊断后关于病人陪护需要的注意事项等等的事情为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来控制安全管理。

3. 做好医护人员安全风险方面的定期培训。

护理的医护人员要定期的做好安全风险方面的培训,针对老年病人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作出分析判断并提出避免安全风险发生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要做好可预见性的护理工作,并要提示陪护病人的家属随时关注病人的病态发展及日常的服侍。及时的做好病人资料的统计随时关注随时记录分析。定期开会提出相关发现的护理问题降低,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性的计划,这样能有效的规避并降低意外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4.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护理人员在刚刚入职时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护理经验不足不能够重视起老年病人的安全因素并且在发生不安全因素的情况下会产生慌张等负面情绪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好妥善的处理。而经验丰富的老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由于对工作长时间的磨合会产生懈怠懒散的负面情绪,对于老年病人的关心照顾不是尽心尽力,责任心大打折扣,在老年人的安全管理上了解本质却不落实实际造成潜在的不安全管理的存在。所以要时刻做好护理人员的意识工作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结语:妥善的做好老年人的安全管理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对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一个保障。我们对老年人不安全因素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使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的状态之重,确保老年人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为社会做出最基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增英.吴惠平.老年病人食物误吸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

第2篇: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人;生活质量

1关于健康教育的研究

现如今,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逐渐衰老退化,导致部分功能逐渐降低。产生一些慢性疾病,这些病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恢复起来比较慢,需要大量和长期护理,再加上年轻人不在身边,生活护理需要社区的医生进行。因此,中老年人在社区中,进行家庭治疗是最好的选择。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概率比较高,老年人的比例也是越来越高,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

2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比较高,生病的时间也比较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相对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患病的老人比较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各个领域的影响。通过这项研究可以发现,老年人有一种或者几种疾病的人数大约占到3/4,由于疾病通常会限制老年人活动时间和区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还会降低他们日常生活能力。所以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1]。由于生病会影响心理的变化,而且老年人比较容易感到孤独。这些负面的情绪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对老人进行心理护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3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作用

3.1给每个老人建立一个健康档案现在社区为老年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这样社区卫生工作者就会了解他们的基本健康状况,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文化程度,他们的听力情况和生活习惯。还有对疾病的自我保健,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制成健康教育评价表,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这样能够掌握每位老人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对老人的健康大有帮助。

3.2采用讲解和老年人自己阅读的方式讲解和书面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将各种健康教育的书本发给老年人,这样他们就能够在家里学习这些健康的知识,针对老年人不懂的地方进行解释。还有,针对个体进行健康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老年人,他们的理解能力比较强,接受新知识比较快。但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老年人就会有很大的麻烦,需要社区医生由浅入深地编写教育内容,语言要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最好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这样能够有助于老年人的理解。

让老年人自己掌握健康知识,他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健康。这样比他们生病住院才发现自己该注意什么要好得多。

3.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社区医生可以采用每月家访的机会,进行一些护理的指导,传播一些科学的健康行为方式。对于日常生活需要援助的老人,应该加强心理的护理,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尽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确保老年人在不离开家庭的情况下,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老年人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医生应该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开展定期对老年人健康检查的活动。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降低慢性疾病和各种风险的发生几率,老年人之间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对他们的疾病的长期控制有很大的好处[2]。

4健康教育需要完善的一些地方

4.1不断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是一个重点,其特点很多老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比较差,社区服务的内容比较有限。许多研究表明,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人的健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的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病人的家庭护理,慢性病预防教育,残疾人需求的一些康复指导。健康教育应该宣传一些预防传染病和其他项目的知识,我国社区卫生保健行业还有待完善。

4.2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在社区里面,许多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不是很了解,他们对社区卫生工作特点的理解是不够的,这必然会影响到社区医疗工作的开展。社区服务站工作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老年人了解社区卫生工作目标的一些基本特性和方法意义,尽快消除老年人的一些疑虑,使得老人们能够理解并且接受社区的工作模式[3]。例如,家庭访谈的形式使患者能在自己的环境中得到有利于病情好转的信息,健康教育的模式应该多样,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宣传,让老年人能够引以重视,并且能够学会采用正确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健康。

4.3加强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健康需求,社区应该提供专业的工作人员,采用适当的健康教育,使老年人理解自己日常的生活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提高健康的相关知识,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寻求医疗帮助的意识,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老年人需要专业的医生和护士来满足他们的健康和护理需求,但目前我国社区卫生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需求,所以必须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培养更多合格的医疗工作人员为人们服务。

5结论

健康教育是传播健康知识和行为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社区老年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还是不够的,这对社区服务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通过对社区老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知识,逐步消除老年人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利华.健康教育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7):38-39.

第3篇: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我国老年护理所面临的问题

老年人口数量庞大、患病率高使老年护理需要量逐步增加;家庭小型化和大量的“空巢家庭”使我国传统的靠血亲养老护老的功能逐步弱化;传统观念以及老年人对环境和心理的需求使老人首选居家养老;顺利完成养老和老年护理的经济能力欠缺。

缺乏完整的老年护理体系:①缺乏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而且,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中对上门居家护理、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等产生的护理费用基本不予支付;②缺乏系统的老年护理机构和组织,就我国现有的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街道和乡镇卫生院,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和未来的老年护理需求;③缺乏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我国现有的社区护士都是从临床护士转化而来,缺乏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我国的老年护理服务既得不到数量上的满足,也得不到质量上的保证。

解决我国老年护理问题的策略

建立和健全我国老年护理保障制度:我国应加快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长期老年护理等社会保障制度。养老和老年医疗、护理保障制度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存安全,要完成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主导完成。

建立系统的多元化社区老年服务组织机构:①上门居家护理:以整体护理的理论为指导,大力开展上门居家护理。使居家养老的老人得到必要的保健护理、疾病护理等,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尽可能健康地安度晚年。②社区健康咨询:深入社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可举办专场讲座,普及防病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针对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和接受能力较低的特点,开展实物操作的示范性教育。③日间照护:日间老人照顾服务可使老年人白天在服务机构得到照顾,提供不产生赢利的一日三餐,晚上由家庭提供照护。这种形式由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照顾老年人的责任,使老年人享有家庭的温暖,又能减轻因照护老年人带来的种种问题。④老年公寓:公寓护理模式,是指专门为老年人建造的生活设施齐全、公用设施配套完善、为老年人提供终身的一种服务模式。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基本的医疗预防和较好的生活护理、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因而对老有所养,提高生活质量能起到积极作用。⑤老年护理院:除提供老年公寓的护理内容外,还能提供较全面的治疗和抢救措施。主要收治病情较重,或有褥疮、留置管道、癌症晚期等需要较多治疗护理的老人。

订评估老人所需照护的等级和标准以及相对应的收费标准:应运用整体护理的理念,制订出适合我国老年人的照护评估标准。

制订评价、规范和指导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标准体系:现在各地的社区服务中心在提供有限的社区护理服务时,都是各自根据情况参照原有的医院临床护理模式下的规章、制度、操作常规、管理制度等自主制定的,其规范性和科学性都很难保证。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适合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让社区护理服务工作不再盲目和随意,而是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加大对社区护理的经济支持:一是增加政府对老年护理需求者的补助,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不同的支助档次;再依据保险、个人、政府按一定比例支付社区护理费用。二是增加对社区护理服务工作者的经济支持,实行收支分开,收入上缴政府,由政府保证他们的经济收入不低于和政府相当级别工作人员的水平;同时又以一定的工作数量和相应的工作质量对他们进行考评,依据工作完成的情况划分出数个相应的工资级别。

加速培养和培训社区护理服务专业人才:成立专门的从事社区护理或社区老年护理的组织机构,改善社区护理人员工资待遇,加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培训和提高,加速在校护生的培养,设立社区护理或老年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李继坪.社区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第4篇: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 用药安全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22-02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增长,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对医疗护理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老年护理也越来越热门。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不仅要认识疾病还要学会识别潜在的护理风险,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护理,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1 老年病人的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出现衰退,听力、视觉、操作能力和反应速度逐渐降低;加上精神活动能力减弱、人格的改变等多重因素,老年人在患病时会非常痛苦。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不光要照顾老年人生理,还要重视老人心理问题,对可能发生的事做出正确判断。

2 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常见的风险

在老年病房里最常出现的安全风险有“跌倒、压疮、突发病情变化、老年病人因感受性降低,疾病发生变化时常无自觉症状、自杀”等。老年护理人员在照顾老人安全用药的同时还应注意老年人的这一系列风险。

2.1 安全风险。

2.1.1 跌倒。跌倒是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风险,欧美等国每年有35%以上的老年人跌倒1次或多次,跌倒在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因排序中,位列第6位。对北京市10个城区2895名老年人的安全调查显示,跌到的发生率为31.26%,居所有安全问题之首。

2.1.2 压疮。调查显示70%的压疮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老年病人的压疮比较隐蔽、易继发感染、愈合困难,加之老年病人全身反应不明显,常常会贻误治疗时机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发生压疮的老年人的死亡率与未发生者比较增加了4倍,如果压疮长期不愈合,其死亡率增加6陪。

2.1.3 突发病情变化。老年病人因感受性降低,疾病发生变化时常无自觉症状。据统计35%~80%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无疼痛;49%的老年人患腹膜炎时疼痛反应不明显,往往会延误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导致严重后果。

2.2 影响老年人用药的相关因素。老年人在用药方面也应时刻注意。老人因胃粘膜逐渐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使PH值升高,胃血流量减少,肠蠕动减弱,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一些亲脂性的药物如巴比妥、地西泮等,容易在脂肪组织内蓄积,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护理人员在给老人用药时应注意。

2.2.1 老年人的药物动力学特点。药物的吸收:老年人因胃粘膜逐渐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使PH值升高,胃血流量减少,肠蠕动减弱,这些改变都能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流分布于全身,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有身体结构的组成成分(水、肌肉、脂肪)。老年人随着老龄化,在结构成分上,水及肌肉成分减少,而脂肪成分增多,也会影响药物的分布变化。尤其是老年女性,脂肪成分的增加较男性明显。

2.2.2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肝脏代谢,由肠或肾脏排出体外。肝脏作为主要代谢器官,在此主要通过各种酶类的活性,促进药物的生物转化,通过肝脏血流等决定药物代谢、排泄率。但老年人的肝脏体积和重量随老龄化而减少,功能性肝细胞和肝血流量也逐年减少,因而对在肝内代谢和排泄的药物会有一定的影响。

2.2.3 多种药物相互干扰的影响。年老病多,联合用药在老年病人中十分常见。几种药物先后或同时应用,往往会使药效加强或削弱,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至诱发中毒,有时甚至属于配伍禁忌者,却误以为原发疾病的病情发展,导致生命危害。

3 老年病护理风险防范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尤其是身为老年病房管理者的护士长,在工作中应充分评估老年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做好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风险预案,积极介入病房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老年病人安全知识的宣教,做到防患于未然。

4 按分级护理规定时间巡视病房

三级护理的患者没有明确的规定时间,夜间一般要求每小时1次。但老年人睡眠浅,频繁的巡视容易惊醒患者,造成患者不满。除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取得谅解外,要求护士在夜间巡视过程中,注意动作轻,关门轻。在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时,切忌把光直照到患者脸上,可用手挡一下光源。

5 夜间主要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评估老年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且做好培训,建立起健全的风险预案,加强对老年病人安全知识的教导,做到防范于未然。护理人员应时常对患者做好宣传教育,按规定时间巡视病房。在夜晚时分应注意的一些安全问题有“坠床、猝死、外出”。

5.1 坠床。我科通过调查,建议使用使用日本进口的八乐梦电控护理床,床两侧同时具有扶栏,升降便捷。夜间护士在患者睡前检查病床的护栏是否升起,并调整合理的床高,一般为47cm,便于患者安全地起身和躺下。

5.2 猝死。研究表明6~12点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的高发时间,此时血压最高,容易猝死。所以需要提醒患者这一期间避免体育锻炼。对白天有诱因发生的患者,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夜间也应加强对病情的观察。猝死发病急、病情凶,因此,应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对猝死的认识,掌握其发病诱因、规律、临床先兆,避免情绪激动、劳累、饱餐、饮酒过量等因素。

5.3 外出。大多数老人有清晨锻炼的习惯,一旦病情稳定,往往恢复晨练,选择的地点、方式因人而异。而此时正是晨间护理工作最忙碌的时候,当班护士无法顾及每一个患者的行踪。为防意外,平时除做好宣教,严格请假制度外,还需要了解患者晨练方式、持续时间、愿意选择的地点。鼓励在院内、病区内活动,避免选择过于僻静的地点。鼓励与病友同行,尽量不要单独活动。如患者超出平时活动的正常时间,没有按时返回病房,应提高警惕,组织寻找。

参考文献

[1]老年医学委员会.实现健康老龄化迎接21世纪人口老龄化挑战.北京:中华医学会,2007:259

[2]王晓湘,张琳华,张莹,等.浅析危重患者救治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西南军医,2006,8(2):93-94

第5篇: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美国老年人的居住情况。居住情况大致分成以下几类:独自居住。选择独自居住的都是身体健康的老人,他们可以生活自理。住在退休社区里。退休社区是特别为老年人设计的,在设计和布局上都力求便利老年人的生活。退休社区里有很多公共设施,供居住在这里的老年人交往、娱乐和锻炼。住在辅助护理机构里。通常,辅助护理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即满足吃饭、穿衣、清洁等日常生活需要。集体居住。这是那些经济上拮据但身体比较健康的老年人的一种居住方式。住在提供专业护理的住所里。那些病得很严重的老年人住进这类住所里,以得到全面的护理。

美国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是个人收入来源,包括个人储蓄、个人退休账户以及逆向住房抵押贷款。个人储蓄即个人的银行存款。个人退休账户是以个人名义设立的一种个人储蓄退休基金。逆向住房抵押贷款,即老年人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从银行提取一定额度的资金的方式,在所提取的资金总额与住房价值相当的时候,住房就归银行所有了。

二是退休金。退休金是指雇主支付给雇员的退休费用,退休金账户里的钱全部是由雇主存放的,雇员不用投入。但是,在美国,这样的退休金已经越来越少了,由于成本压力,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多样的退休金计划,其主要特点是雇主与雇员共同投放资金。

三是社会安全退休金。美国社会安全体系要求每位雇员在薪资中扣除7.65%的社会安全福利税金,雇主也相应配套支付雇员薪资7.65%的社会安全福利税。雇员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后,可以向联邦政府申请领取社会安全退休金。

第6篇: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互联网

1.背景分析

国际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标准是,这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2013年底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浙江省总人口数的18.68%,衢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浙江省总人口数的17.50%,其中老年人慢性病高达49.5%、失能达18.6%、空巢达49.5%,2015年衢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5.43%。预计2033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对于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要求也会随着老龄化增大。但目前从事老年人照顾服务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急需受过专业培训、综合素质高,懂得照顾技巧,具有责任心的专业人才。

2.“互联网+”理念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可以通俗说成“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理念在国内最早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于2012年11月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中提出,总理也在2014年11月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国务院于2015年7月4日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6年5月31日在京《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中将“互联网+”入选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

我国急速老龄化的情况下,加速培养老年人服务专业人才势在必行,传统的在中、高职校开设老年护理服务的培训课程来培养老年人服务人才的速度过慢且专业性不够强,不能满足老年人服务市场的需求。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各种网络教学课程极其广泛,我们可以在保留传统教学培养人才的方法的同时,运营“互联网+”理念,有针对性的开设老年人服务专业课程,将互联网培训与基地实践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而且不影响培训质量,基于“互联网+”老年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3.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在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衢州市在老年人口占比25.43%情况下还在上涨,对老年人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紧急救助、医疗康复、社区日托、老人代购与专业养老机构等都需要有专业服务人才和专业的管理人才。衢州市有7家专业的养老机构,若干社区,失能老人与空巢老人更是高达70%以上,衢州市开设老年护理服务课程的中、高等学校凤毛麟角,衢州老年服务专业人才急需补充。

4.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培养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加快适应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健全老年人服务的管理体制,提高从事老年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减轻家庭负担,使得老人在晚年能够得到专业的照顾。可以采用完善养老服务课程的知识构架、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式来进行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分年龄可以社会解决部分失业就业问题。

5.衢州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5.1在中、高职校开设老年护理培训课程

在各个中、高等职校开设老年护理培训课程,主要真针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进行老年服务专业与老年服务管理专业的培训,采用最传统的教室固定式教学,在课堂上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讲解。

5.2开设老年护理培训网络课程

首先是对现在已经从事老年护理服务行业人员进行的专业提升培训课程,主要巩固服务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加深知识了解,可以不固定形式的进行学习,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其次是针对想要从事老年人服务行业的留守妇女,又不满足中高职校招生要求的人员,从基础开设课程,逐步加深。

5.3建设老年服务培训实践基地

在网上不定期的组织服务老人社会实践工艺活动,实习基地可以在专业的养老院或指定某个社区,参与社会老人服务实践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证书或资格证,累计参与次数,作为老年服务社会机构招聘人员的一项招聘参考。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本市老人做到老有养,也做好充分迎接“银发潮”的准备。

5.4建设老年服务专业的网站

政府建立老年服务专业的网站,对所有从事老年人服务的人员和社会机构进行系统的监管,确保整个老年服务事业能够稳步发展,在实际生活中解决老年人各方面照顾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社会科学

第7篇: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老年中医护理;调查;分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49-02

随着国家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逐年递增,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200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亿[1],占总人口数的10%,2005年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贵州省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2.25%,安顺市于200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老有所医”、“为老服务”。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健康老龄化社会[2]的建设。而中医护理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在预防、保健、养生、医疗、康复等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再加上中医护理技术简、便、验、廉,能满足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及社会特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探索和建立适合边远地区的社区医疗及护理模式, 该研究2010年2月―2012年2月对贵州省安顺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老年及中医护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进行社区问卷调查、个人问卷调查及在相关部门配合下进行的全面调查。调查走访了上百个家庭。社区调查采用自制的《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表》及《乡镇老年人情况调查表》,内容主要涉及城乡老年人口数、老年人的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劳动力状况、赡养情况等方面;个人问卷调查采用《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发出调查表共计600张,回收538张,调查内容真实、可靠。同时,在安顺市老龄委、民政局、统计局收集了相关资料。通过调查了解到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情况。

2 调查结果及资料收集

2.1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1.05%,其中城市占23.37%,农村占76.63%;女性51.1%,男性48.9%;相对年轻男性占55.8%;城市大专以上的占7.3%、文盲16.4%;农村大专以上0.2%,文盲51.4%;空巢老人中城市3.91%,农村4.1%;在城市中愿意与子女同住37.2%、无所谓22%、不愿意40.8%,农村中分别为54.4%、24.5%、21%,愿意入住养老结构的占总数的20.3%。见表1。

2.2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老年护理的需求

健康状况:很好8.9%,较好59.7%,较差22.3%,很差9.1%,慢性病患病率79.1%;生活自理能力-完全自理82.4%,部分自理9.6%;完全不能自理8%;护理需求中-饮食起居照料58.1%,家庭保健及健康咨询41.8%,心理护理需求29.79%;护理服务方式-直接到家中服务5%,定期上门服务45.4%,随时提供呼叫服务49.6%。见表2。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从收集的资料分析

我国城乡均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发展的速度很快。据预测,到2010年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12.1%;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15.2%,呈加速增长之态势。但是,老年护理服务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健全。发达地区老年护理服务扩展较好,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较差,缺乏专门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经过专业培训及持证的专业护理人员。

3.2 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

城乡老年人需要日常生活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增大,家庭和社会对老人长期照料与护理的责任明显加重。调查发现,一方面,希望入住有偿服务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比例并不高,另一方面,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众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社区养老护理的需求益加强烈,数量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社会服务需求也急剧增长。

3.3 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点与需求

第8篇: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养老事业;护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53-02

引言

从客观角度来看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的养老事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并且在养老事业发展初期国家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就让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构建呈现了滞后的态势,这对于养老事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些制约作用。另外伴随着老龄化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多,养老护理员在数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缺乏。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培训养老护理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如何加强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工作将是摆在养老事业面前的重要问题[1]。

1 当前养老护理员队伍所存在的问题

1.1部分养老护理人员在思想水平还有待提高:从某个层面上来看养老护理工作与其他护理工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养老护理工作人员平时面对的对象都是老年人,而在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某些时候确实会存在一定的阻碍,而部分护理人员则表现出了缺乏耐心,这就给具体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影响。另外部分养老护理员在工作中没有抱着足够的责任心去服务于老年人,缺乏服务意识,这必然会让护理工作的质量出现下滑。如果要落实好养老护理工作,首先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在职业道德操守保证的情况下,养老护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得以保障。

1.2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较低:当前这支养老护理员队伍业务水平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状态,当然不否认部分养老护理员还是有着很强的业务水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养老护理员对政策法规的应用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让业务判断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偏差从而使得整个护理服务出现了失衡的情况。

1.3专业技能不能满足服务需求: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养老护理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对于相关护理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它不仅仅涵盖了一些基础性的护理工作,还涉及到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以及老年教育问题。但是很多护理人员对心理护理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充分,对于某些行为规范还不能进行透彻的理解,这样就在某些环节上出现了漏洞。总之当前这支养老护理员队伍在专业技能素养上还有待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2]。

1.4法律意识低下:在养老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但是部分养老护理员的法律意识低下、法律观念不足、法律知识不够,这也就直接导致护理对象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另外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不够到位,不够细致,在相关制度的执行力上还有待提高[3]。

2 如何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促进养老事业发展

根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养老护理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首先严格执行凭证上岗制度,只有通过专门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并通过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证书的人员才能够上岗。尽管国家在这一块的基础性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但是某些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在业技能鉴定指导工作上还是没有落实好,这样也给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某些地区虽然制定了岗前培训制度,但是由于培训不够规范并且制度执行力也不够,这样就不能达到相应的培训要求。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对于我国养老事业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相关机构、部门必须重视的,至于如何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笔者提出了以下观点,供与参考。(1)加强程序化意识培养。在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相应的工作程序,不管是老人的日常饮食还是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都有详细的护理流程,如果流程顺序出现了问题,就会让护理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加强程序化意识培养,让护理工作能够按照规范化程序进行从而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2)加强个人事项处理培养。在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个人情绪势必会受到一定的波及,但是在工作中绝对不能带着负面情绪去处理问题。这就要求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中加强心理素质培养,让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样不但可以缓解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3)更新教学理念,确保培训课程质量。首先应该纠正部分养老护理员的护理观念,不仅仅要求他们注意生活照顾质量,还要向他们输送一些心理护理知识、康复护理知识以及急救护理技术,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来提升护理质量。在实际考核环节上设置“沟通交流考试”,以此来检验养老护理员的实际沟通能力。(4)部分养老护理员年龄较大并且学历较低,在护理工作中会存在一些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对于上述人员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并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教育[4]。

3 结语

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刻不容缓,通过加强程序化意识培养、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个人事项处理培养来提升培训工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支专业性的养老护理员队伍,让养老事业更加蓬勃的发展,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萨日娜,林毅,李秋萍,等.西部地区养老院护理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全科护理,2010(35) :123-124.

[2]黄少宽.广州市社区老人服务需求及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南方人口,2010(01):145-146.

[3]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等.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12):111-112.

第9篇:护理老年人的培训范文

论文关键词:老年人 养老机构 分级护理 差异性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护理级别是否与护理服务需求一致,为照护老年人提供准确客观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将153例等级护理老年人分别按医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分为一般照顾护理(自理)、半照顾护理(介助)、全照顾护理(介护)三级,比较不同分级法的差异。结果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医嘱分级法较老年人实际需求较远,改进措施除增加医护人员和改善相关条件外,可将Barthel指数分级法作为标准分级的补充来替代医嘱分级法,以尽可能满足老年人需求。

养老机构中,分级护理由医生根据老年人自理能力和需求,结合其家属及养老机构行政人员的意见后制定,以医嘱的形式下达,由护工提供护理服务。因此,此护理分级方法受到医生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为了解其是否与“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相适应,并探讨较为准确的护理分级评定方法,笔者于2005年5月对广州市2所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方法和内容进行了调查,同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方法对老年人进行了评估和量化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广州市2所养老机构中的等级护理老年人153例(排除年龄

1.2 方法

1.2.1 护理分级 根据文献[1-2]将老年人护理分为3个等级:①一般照顾护理。身体健康状况尚好,个人日常生活能自理者,提供一般照顾护理服务,定为自理。②半照顾护理。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功能减退,活动受限,个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丧失者,提供半照顾护理服务,定为介助。③全照顾护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功能活动障碍或减退,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专人照顾护理者,提供全照顾护理服务,定为介护。

1.2.2 护理级别的评定方法 2所养老机构现行分级护理资料从其主管业务的行政人员处取得,由笔者和4位经培训的大三护理本科学生对选取对象的当日医嘱的照护级别(自理、介助及介护)进行登记(医嘱护理分级)。然后,根据《广州市托老服务工作守则》[1]、《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中的护理分级依据[2],评估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护理级别,即自理、介助、介护(标准护理分级)。再根据Barthel指数分级法[3],对老年人进行分级,Barthel指数计分≤40分为介护,41~60分为介助,>60分为自理。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逻辑检错后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3种护理分级方法评估结果,见表1。

表1示,医嘱分级与标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χ2=10·95、20·43,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4]。养老机构中护理分级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级护理级别的依据和护理要求,对养老机构中护理工作以及管理起着规范性的作用。因此,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是规范指导护工的护理工作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有力保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及标准护理分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可见,医嘱分级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在养老机构中护理等级划分由医生、行政人员及老年人家属共同参与有关。调查中发现,医生的人员配备远低于实际需求,从而导致老年人的病情变化难以得到及时的监测与治疗,老年人的护理等级也就很难根据其实际需求来调整;由于不同的护理等级的收费也有所不同及家属的参与,使得老年人可以享受何种护理等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其家属的意愿。除此以外,负责执行护理工作的护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当护理级别与老年人自理能力有差异时,只能简单机械的执行,使得需要调整护理等级的老年人不能得到最恰当的照顾。

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需求为依据的标准护理分级,虽能体现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护理,为老年人提供满意的服务,但我国养老机构划分老年人护理等级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01年才出台,且全国各地大都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各自制定护理等级及护理内容,至今许多养老机构中护理等级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Barthel指数分级法是被国际上公认的ADL评定方法之一,它评定简单、可信度及灵敏度高,是临床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ADL评定方法之一[5]。临床上对于护理分级差异性分析,大都采用了中文版Bar-thel指数分级法[4-6],它不仅可以用来评定治疗前后的功能状况,而且可以预测治疗结果及预后,体现需要护理程度。本组老年人采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缺陷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分级,其结果与标准护理分级评估结果一致,而其评定更简单。因此,Barthel指数适用于我国的老年人,可用于评定其功能的高低。

综上所述,不同护理分级方法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医嘱分级较老年人实际需求相差较远,因而建议将Barthel指数分级作为现行标准护理分级的补充内容,以完善现行标准护理分级制度,同时应借鉴发达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护理的经验[7],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提供合适的护理设施和护理方式,以充分体现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托老机构照顾护理分级标准及护理内容[S].粤发[2000]2号,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S].民发[2001]24号,2001.

[3] 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44.

[4] 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51-52.

[5] 顾敏,顾旭,姚云海,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患者Barthel指数影响探讨[J].现代康复,2000,4(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