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教育心理学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心理学特点

第1篇: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关健词: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特点及原因;教育对策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当代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受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家庭的宠惯,在他们身上几乎多的学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嫉妒、无情、 叛逆等心理特点,待人处事方面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可以说,当代部分中学生身上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也正是由于这不健康的心理,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家长带来烦恼,给学校工作带来阻碍,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不容忽视。作为当代教育者,对正处于心理上不断发展不断变化时期的中学生该怎样进行教育和管理?如何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危险期,实现其美好的人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并掌握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然后对症下药,并按照其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才能收其效。

一、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特点的表现

(1)懒惰厌学心理 部分中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懒得动手动脑,在学习上过于依赖教师,丧失了学习主动性,从而形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出现厌学心理。

(2)享乐消费心理 部分孩子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四星级”的服务。他们不爱劳动、怕脏怕累,生活上求享乐、图安逸、摆阔气、高消费、金钱至上、互相攀比,一些不良风气在他们身上逐渐滋生,养成享乐心理

(3)消极叛逆心理 有的学生片面强调个性主义,不愿受纪律的约束,反其道而行之,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麻木不仁,学校提倡的他们反感,学校禁止的却兴趣盎然。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却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的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消极抵抗,出现叛逆心理。

(4)嫉妒虚荣心理 多数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的溺爱,虚荣心较为普遍,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而对别人的做法看不顺眼,也不希望别人超过他,总以“自我”为中心,把心思放在如何压倒别人上面,心胸变得狭窄,产生嫉妒心理。

(5)哥们义气心理 有些学生受一些暴力书刊、不健康影视的影响,把精力放在拉帮结伙,搞不正当的团结上,集伙一起偷盗、抢劫、报复、打群架、侮辱女同学,以哥们义气,施行暴力,造成不安定因素。

(6)沉迷网络心理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上网比例达81.3%,比成年人高出22个百分点,而18岁以下网民占我国上网总人数的15.1%,有七成学生网民沉湎于网上聊天室,有四成多则经常光顾,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上网是搜索信息……,中学生过于迷恋网络在心理上已造成了人性的扭曲。

二、造成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特点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原因。①信息时代网吧的泛滥,大大削弱了一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受网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了其身心健康。②社会某些不正之风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扭曲了少数学生的心灵。近些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凶杀等不健康信息,不洁书刊的泛滥,学生接触社会传媒不良信息机会大大增加,有的学生崇拜侠客,盲目追求自由,缺乏理性、道德丧失。这些现象说明了文化市场没得到很好的整顿,文学艺术等宣传工具质量不高,粗制滥造,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学校内部的原因 ①现行独生子女政策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蛮横不讲理的心理,针对有些违纪违规学生,我们有些老师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②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德育工作流于形式。③把成绩和升学率当成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标准,造成有些升学渺茫的学生,面对家长和教师的斥责,选择离家出走,自动缀学。

(3)家庭的原因 ①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指望子女各科成绩要考高分,不顾子女心理发展和承受能力,对子女提出过多的苛求,超越心理负荷。②智力开发超前,心理发展滞后,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心理素质造成先天不足。③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赏罚褒贬,对具有模仿性而缺乏选择性的中学生来说,起了性格上的奠基作用。

(4)学生自身的原因 ①当代中学生,心理错综复杂,他们要求权利却不愿意尽义务,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②一些学生难以正确评价自己,过于自信、自负,在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虚荣心的驱使下,故意表现得蛮横无理,甚至有意与教育者对抗。③中学生正处在青春萌动时期,由于他们个性心理发展和认识能力还很不成熟,容易出现早恋现象,给他们朦胧状态下思想情感带来了冲动和盲目。

三、加强中学生不健康心理教育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社会育人。

(1)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发展,首先得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就要进一步清除腐败现象,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还要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能眼巴巴的只看到升了几个重点,更要看到我们的接班人是否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是否提高。

(2)抓好文化市场的净化,坚决清除精神污染和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近些年来,文化市场得到了一些治理、整顿,但是没有得到根治。如最突出的是一些网吧、一些黄色的书刊、的录像、暴力的影片、陷阱的游戏等吸引了大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反复地、持久地对文化市场进行整顿,这是帮助中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之一。

2.抓好学校教育,文化育人。

(1)加强师德建设,担起科学育人之责。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教师就要有正确的职业感,就要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自己应该尊重自己,爱岗敬业,提高素质,严谨治学,遵纪守法,身先士卒。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症下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实现教育目标,建立起信心和责任感,排解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①要热爱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敢于说真话,能真心交流。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出现不正确的言行时,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冷静的分析,鼓励他们从正确的方面“出人头地”,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力可使,有路可走,成功有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们教育工作的责任就是去“点起许许多多的火堆”,我们只要把这些火堆点起来了,增添精神营养,才能使诸多因素得以正确的发挥,协调发展。③要经常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在实践的过程中,施展他们的智能才能,培养他们的情感,煅炼他们的意志,增强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④把青春期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地矫正学生的不正当心理因素,从而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求得真正的知识。

(2)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规范教学育人行为。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学校领导要用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教师,为教师提供掌握心理素质教育专业技术的进修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推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技术应成为从事中学教育的教师必备素养,应成为考核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条件和作为加强基础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中学教师十分有必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在施教的过程中应从三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是表率,其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否也是影响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教师本人的心理障碍也会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失败,所以教师也有自觉地调适自身心理状态的任务。

(3)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普及心理学常识的教育。二是开设心理咨询,设立咨询信箱、热线电话,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三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打开心灵窗户说“悄悄话”活动,因为同龄人通过相互倾诉,互相沟通、共同分忧,极易达到心理贯通的目的。

3.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网络,全方位育人。

第2篇: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1 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有利心理条件

1.1有良好感性知识的准备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及它们的运动规律,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很多关于自然界知识的图式,这为他们顺利学习物理知识,形成物理技能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学生接角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就已形成了许多前科学概念,为物理学习提供了心理准备。

1.2实验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物理学中的概念和规律,大多是在观察实验事实,了解现象、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件、综合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即使是新的物理学理论,也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和实验验证之后才能被确认,例如,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等人的一系列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会有电磁波出现,但是直到赫兹实验的成功,这一理论才得以证实,电磁场、电磁波才获得广泛应用,中学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这正好符合中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特点,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心理条件,加以适当引导,就能促使学生在发现新奇物理现象与已有知识存在矛盾时,去探索现象的因果关系,形成学习物理的直接动机。

1.3动机作用显著,使学生感兴趣

所谓“动机”可“动因”,就是唤起学习者行为并导向一定方向的原动力,而引起动机的过程称为动机作用,这里主要指的是内部动机作用 ,即物理学直接与生活、生产紧密相关,能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更感兴趣,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2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有畏难和惧怕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下述三种:

2.1物理概念抽象、严格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核心,它的第一个特点是抽象,如果没有实验配合,不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和选择正确的思维方法,概念就很难建立,如惯性概念就很难理解,它的第二个特点是具有严格的内涵和外延,如不能区分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就会形成错误概念。例如,力是维持运动的直觉观念,就是受到学生直觉形成的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影响而产生的。这正是正确建立惯性定律的心理障碍,再如因为物理概念多,知识信息量大,而知识信息向大脑的输入量与保持的百分率成反比,因此使诸多物理概念不易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痕迹,加上相近概念间的互相干扰,这些都易造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做好铺垫,降低从具体到抽象的台阶同时,还应在内容安排上,注意分散抽象概念的教学。

2.2物理知识应用的灵活多变

在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中常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没有掌握灵活多变的手法,“灵活”,要求学生思维具有敏捷性;“多变”,要求学生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提高应变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

2.3数学形式与物理本质的差异

数学方法的应用对物理学的发展作用巨大,数学是研究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在物理学中,相同形式的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不同的物理意义,如不能深入理解数学表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就有可能因数学形式而掩盖物质理本质,例如,振动图线和波动图线,学生往往就难以理解两者物理含义在本质上的差别,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注意认识数学形式受具体物理条件的制约,而忙于做大量的计算性难题,就易造成乱套公式,“依样画葫芦”的思维定势。另外,学生往往因出现困难、错误学习情绪得不到及时调整,也使物理学习中“难”与“怕”的心理障碍不能及时解决。转贴于

3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3.1物理学习举了的来源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发展的,一个有掌握电子技术需要的人,可能先对收音机发生兴趣,当掌握了收音机的接收原理和装修技术后,又会对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的装修及测试仪器感兴趣,如此不断探求,就会对电子技术产生丰富而持久的兴趣,并可能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门人才。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1实验操作及对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初中生在第一堂物理课上就能看到鸡蛋落杯,冷水使烧瓶中热水沸腾以及静电现象等实验,必然产生极大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从观察到的新现象中了解了更多的物理知识以及它们的实用价值,从而对实验的兴趣会更趋稳定和持久。

2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学生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了解了科学家们探索物理规律的曲折道路,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抽象思维的特点,处理物理问题的技巧,建立物理理想模型以及运用数学工具的方法等,这些都将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3来源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抽象思维的过程中,感性认识是学生兴趣之源,而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两个飞跃,便是学生兴趣的澎湃洪流,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对学习会起更持久的推动作用。

4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而且还给学生以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必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据调查发现,在中学生最喜爱的学科的各种影响因素中,“教师讲得好”居道位。

3.2物理学习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动机产生于需要,学习动机就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一般来源于下列三方面:

1求知欲,即来源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例如,关于“光的本性”,先学双缝干涉,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继而学习光电效应,发现光还具有粒子性,从而产生了学习“光的本性”的欲望

2明确的目标,学习过程中,目标越具体越好,每堂课应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教师应围绕这个目标去创设物理情景,探索实现目标的途,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

第3篇: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1.内容、形式尊重学生的认识过程。

初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七、八年级)内容由地球和地图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由正文、阅读材料和活动三大板块构成。新教材的内容突出表现为:宏观上“广一点”、“粗一点”;微观上(知识点的数量上)“减少一点”;总体上(知识点的难度上)“浅一点”;局部上(某些点上,如某些专题或范例的学习)“具体一点”、“深入一点”。新教材既注重减轻学生负担,又注重教材内容的基础地位。概括来说,初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有如下三大特点。

(1)色彩简明、图表丰富、行文简洁。新教材采用彩色印刷,色彩鲜明,讲究色彩的搭配。图表丰富多样,文字篇幅大为减少,行文高度概括。例如,地球的公转这部分内容,正文高度概括地球的公转特征、四季形成及五带的划分,行文共计不足200字,字数是原教材的约1/10。

(2)材料紧扣生活。阅读材料板块是大量来源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实际的具体而生动的地理事实和材料。例如,学习非洲时,教材提供了介绍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阅读材料;学习东南亚,则把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东南亚的橡胶园”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阅读材料不但能让学生丰富课外知识、扩大视野、激发兴趣,而且体现出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让学生认识地理学的使用价值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特点。

(3)教学活动灵活性增强。活动板块由讨论、想象、角色扮演、实地考察、实验、制作等内容构成,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改变了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也为教学活动的灵活性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2.内容、形式尊重学科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核心就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新教材尊重学科特点,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编排组织教材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展开。例如,讲中国河流特征时,结合介绍发达的水运;讲长江发达的水运时,结合介绍长江的综合治理;讲非洲地区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时,结合分析三者的相互关系。教材内容突出人文因素又贴近生活实际,利于开展问题探究活动。

3.内容、形式注重“教与学”的有机联系。

新教材是“教材”与“学材”的有机整合。传统教材注重学科本位,是学科中心模式设计的产品。新教材的内容、形式在编排上吸收了学科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和问题中心模式的优点,有机整合后成为新型的既是“教材”又是“学材”的教材。表现为:知识和规律的出现往往是以问题产生为起点,以问题的解决为终点;既注重教师教学的基本过程,又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程。

另外,课程内容延展至课外活动,更有利于完善学生人格、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科课程的功能,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方法。需要加以说明和注意的是,教材大幅度淡化具体知识内容,有可能因为知识铺垫不足、知识间跳跃性大、系统性差而影响学生的理解,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困难比较大。

二、教师教学的应对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施行和新教材的使用势必引起整个教育过程的深层次的变革,教师必须根据当前教学现状采取相应的更具有灵活性和导向性的教学策略。

1.教师要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

教师要不断学习,时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实践;要树立“学生中没有差生,只有存在差异的学生”的观念,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和“奇思妙想”;要提倡尊师爱生、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的师生观;要创设知能统一、知情和谐等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强化引导学生内化知识与规范的科学学习方法;要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以学生主体性发展状况为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

2.教师要在教学中大胆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活动方式和目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能太难、太高,使学生无法达到;也不能太简单,使学生没有追求。另外,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活动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与教学相关联,又联系生活。例如,在讲解西亚的农业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方案。

课题:《西亚的节水农业——滴灌》

工具材料:普通矿泉水瓶两个、普通塑料花盆两个、细软塑料管(直径1cm)长约1.5m、干燥沙质土壤、锥子、橡皮泥、剪刀、能套住花盆底部的塑料袋。

实践目的:了解节水灌溉(滴灌)的原理,知道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节水灌溉的原因。

实验步骤:(1)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准备工具材料。(2)用锥子在塑料花盆底部均匀扎些小孔,使其易于漏水。再把沙质土壤放入盆中,约占盆子高度的2/3。用塑料袋套住两个花盆的底部,避免水流出。(3)用剪刀在塑料管约1m到1.5m处的同一侧面,每隔5cm用剪刀剪出9个孔,使管中的水能滴出为宜,并在末端处用橡皮泥封住。(4)两个矿泉水瓶装占瓶子2/3高度的清水,在其中一个瓶口上插入制作好的软管,用橡皮泥封住瓶口。注意倒过来后,要在瓶底用锥子扎个小孔,否则不能送水。(5)把带塑料管的矿泉水瓶抬高倒过来,把塑料管中带小孔的部分环绕在花盆中间,让水滴出来;同时,把另一个矿泉水瓶中的水均匀地浇灌在其中一个花盆中。(6)观察并记录两个花盆中土壤中水的渗透情况。(7)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记录。

教师课件展示:完成试验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西亚气候类型分布图、西亚节水农业图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西亚农业的了解。

第4篇: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2005年,我接手了一个五年级的班级,班级中有这样一名男同学,高高的个头,粗壮的身体,非常调皮,很爱捣蛋,上课的时候时常会做鬼脸,拉前面同学的衣服,拽女同学的辫子,下课后到处乱蹿,惹是生非,找人打架……同学经常会来打他的小报告,只要你想到的他都能做到,你想不到的他也能做到,让同学、老师头疼不已。批评对于他效果不大,想表扬也无从下手。

一次秋游时,他的表现却让我刮目相看,并找到了教育良方。在秋游的早晨,他兴高采烈地拿来两个话筒,给我和搭班的教师,让我惊讶不已。在爬山的时候,尽管他气喘吁吁,但他一直在我的身边。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让我非常感动,我担心老师爬不动就准备背你。多好的孩子!那天也许是累了的原因,他非常安分,相当守规矩。看到他的样子,我猜想他平时的那些举动是不是与他过剩的精力有关呢?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给他买了一个篮球,要求他下课后就到操场上打球,上课时回教室。每次下课他都很积极,一般都是满头大汗才回来。也许是因为累了,以往的一些举动明显减少。上课他开始能够定神了,作业也慢慢能够做出来了,他受到的表扬也随之多了起来。同学对他的评价也渐渐好了起来。当然,对于他,我倾注了比其他学生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他的变化非常显著,行为改变明显,成绩迅速攀升。

反思本个案的教育,结合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的体验,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对待我们的学生。

一、教师要研究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

教师应注意研究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习惯,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观念与习惯,就是出现了相同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可能不一样。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能简单和单一。我们在教育教学当中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特点,了解学生与父母的互动模式,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在上述的个案中,我没有采取批评和惩罚的教育,而是让那名男同学出去打球以宣泄他过剩的能量,批评和惩罚对他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因为他已经非常适应这些了,不太在乎了。而且批评和惩罚只能积累更多的怨恨,只能形成恶性循环。当然,不是我们不需要批评和惩罚了,只是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具体方法的选择应该适合学生的具体特点。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进行亲情化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是有需要的,并且把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从低层次开始的,并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可能性。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满足了学生的尊重与爱的需要,学生才容易产生求知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先适当满足学生尊重与爱的需求,抚摸一下学生的头顶、给学生一个关爱的问候等适当的亲昵行为,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悦感,这对学生而言会产生莫大的学习动力,这是一种亲情化的教育。

三、教师要欣赏学生,施行激励性教育

心理学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中国教育报》曾刊出了戴嵩松回忆30多年前受到“一次意外表扬”引发了她一生对自然科学的偏爱。事情是说:上五年级时,她生病住了20多天的医院,病愈回校上课的第一天,恰巧碰上自然课小测验,由于她一堂课也没有上过,自然考不好,只考了50分,晨读课上新来的班主任讲评自然测验情况。戴嵩松同学是在一节课也没有上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居然能答对一半,这非常不简单,要提出来给予表扬。同学们也给予热烈的掌声。也就是这次意外的表扬,使她以后对自然科学格外偏爱。因此,教师应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即使是那些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我们也应该抓住一些优点或挖掘一些优点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激发上进心。有人说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智慧明灯,不仅照亮学生,也照亮师者。

四、教师要信任学生,奉行宽容性教育

第5篇: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特点;中学地理教学;策略

虽然现代教育逐渐趋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几十年的应试教育模式早已根深蒂固在教师与学生们的思想当中,短时间内难以进行有效的转变。传统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与接收知识是被动的,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无疑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而只有依据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特点,并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切实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率。

一、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几种心理特点

(一)智力性心理特点

学习过程是一个智力活动的过程,而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有活动主体的记忆、思考、观察等智力活动,并且随着这种活动的频繁进行,学生对陌生事物的认识会逐渐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根据对部分中学生调查发现,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智力心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记忆能力特点、思维能力特点和迁移能力特点[1]。记忆能力特点,地理学习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都是以机械式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实现长久记忆。

(二)非智力性心理特点

实际上,地理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智力活动的过程,也是情、知、意等非智力共同协调活动的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智力性因素与非智力性因素对地理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中学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发现,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非智力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特点、学习意志特点和学习兴趣特点等上面。

二、基于心理特点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与侧重点,学生也知道了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一个科学合理适用的教学目标能够对地理教学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整个教学环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成长为基础与核心,并根据学生地理学习的心理特点来制定地理教学目标。为确保教学目标的确立符合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不通过需要,符合整体教学计划要求,就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制定教学目标。即灵活性与层次性原则[3]。由于各中学生之间在智力性心理特点与非智力性心理特点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学习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而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要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同时,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发育期,各方面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且不同的智力、非智力心理特点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加之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基础与不同的兴趣爱好,要求地理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这决定了每个学生都有适合于自己的一种学习方法。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与新课改实施不断深入的背景形势下,多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逐渐在教育教学当中被推广开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实践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分组合作式教学等[4]。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与优势,所以将这些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必定会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让学生找到并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实践教学法,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并带有一定趣味性,与生活实际极为贴近的学科,且地理教材附有大量的图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这一点,教师设置一定的实践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到附近山坡或森林中对其地理特征进行仔细观察与感受,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享受学习地理的乐趣,意识到地理蕴含的无穷无尽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地理学习

地域文化与学生生活和学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养分[5]。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重视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地理内容教学,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注重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当地地域文化相联系,鼓励学生多读与地域文化有关书籍,将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大到课堂之外,扩大到大自然之中。

总体而言,中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智力特点和非智力特点两大部分,而智力特点与非智力特点又分别包含有诸多其他特点。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并根据这些心理特点来确立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法。只有了解并按照学生心理特点来开展地理教学,才能够切实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果。

作者:张亮 单位:第七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韩金荣.基于中学生地理空间素养培育的GE运用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陈丽娟.中学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3]吴晓.中学生地理元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8.

第6篇: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心理特点 思想教育

初入高职的学生,由于环境的变化,其心理上会产生许多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出现后,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指导,它们就有可能成为导致学生外在行为失调、过错行为频繁的一个潜在的内部因素。为此,对处于人生转折时期的高职学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新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努力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迈好进入社会的这关键一步,进而逐步达到培养健康人格的目标要求。

一、新环境中的心理烦恼与教育

学生跨入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留恋母校,思念家人;开始与陌生人朝夕相处,免不了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影响情绪,有的甚至影响理智,行为偏激;他们从依赖家庭生活突然转变为独立地过集体生活,由于缺乏艰苦的生活锻炼,而缺乏自理能力,不同程度地会产生不安、苦闷和离群心理;教师对学生不甚了解,有时要求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学生思想消沉、悲观和失望等。

一般来讲,人生之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并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烦恼,特别是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如果这些烦恼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就势必会造成情绪上的混乱、理智上的糊涂。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使他们活泼健康地成长。

首先,积极开展“爱班爱专业”活动。例如精心组织“专业讨论”,召开“我们来相会”等主题班会,介绍专业的长处与发展前景,个别谈心,等等,以此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消除陌生感。

其次,加强生活指导,关心学生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同时,提出合理要求,教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生活准则独立生活,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立能力。

再次,运用“共生效应”,充分发挥群体功能,让新生在集体中成长,在团结互助中提高,并注重寓科学人生观教育于活动中,使学生树立既受社会赞同又使家庭、个人满意的生活理想。

二、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与教育

不论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在进入高职学习前,大都曾熬过一个阶段的紧张学习和升学考试,而进入高职以后,大部分学生不能立即确定学习目标,思想上容易形成一个“空档”;由于职高新生的生源大多是中学毕业或是在普高学习一段时间再进行分流而招收录取的,这一生源特征决定了相当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活动表现得被动,成绩不佳,导致信心不足;还有部分学生原想进入其他“理想”学校,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被动地选择高职,受到社会与家庭的不理解,在心理上受到冲击,导致学习积极性不足。

解决这一类心理障碍,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始终突出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学习,同时要设法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进而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首先,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尽快适应新的教学内容、要求和特点,使学生尽快掌握这个专业的性质与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形成最佳动机结构。

其次,改进教法,指点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帮助学生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

最后,根据学生的优势特点,指导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确立适合自己的抱负水平,即把目标摆在既有一定困难又能达到一定前景的水平上;对于那些学习信心不足、对成功不抱希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一些好成绩,使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从而产生再作努力、再获成功的希望。

以我班某女生为例,父母离异后,最忌讳别人在其面前提及其父母家庭,也不能容忍别的同学谈及分手等事。对别的同学表现出的家庭幸福的情形非常反感,甚至发展到在校门口看到来探望子女的家长都感到嫉妒痛恨。在最初接触到这位女生时,我尽量避免提及婚姻家庭等她极为敏感的字眼。然后给她播放一些关于同情离异家庭倾向的电影,一起观看。她一开始很容易被激怒,随即哭泣不止,后在我的劝抚下开始了倾诉。在内心被压抑的委屈、愤怒、孤独得到暂时宣泄之后,我趁热打铁,与其父母联系,让他们明白子女的感受,懂得即便婚姻选择是很个人的事情,也应该在婚姻解散后对孩子担起应有的责任。在我与家长沟通之后,家长逐渐改变了夫妻离异后斗气式的对孩子的不闻不问,开始增加与这名女生的接触,女生的情绪慢慢变得平和,也能平静地接受父母的新生活方式,甚至鼓动父母开始新的生活。2年后,当这名女生毕业时,她的父母已各自组成新的家庭,而她也从两年前的敏感、脆弱、忧郁、易怒,变得沉静宽容,能以己度人,逐渐成熟。

水满则溢,越是封堵此类学生的情感世界,其爆发时的破坏力越惊人,越容易给人和他们自己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及时合理的宣泄,再加以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第7篇: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心理特点 教育途径

“90后”作为新一代的“新新人类”,“时尚、青春、非主流”俨然已成为他们的代名词,当这一代人走进大学校园时,如何正确、客观地认识新一代大学生群体,客观认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如何结合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工作,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高校思想辅导员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

1.个性张扬。“90后”大学生个性外显而张扬,这与社会的现实情况是吻合的。浮躁的环境造成“90后”大学生既躁动又不安,他们荣誉感强烈但虚荣心更强。 “9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尽可能给予他们优越的物质生活,除了学校的文化课,家长还给他们报了各种培训班,他们大多都有一技之长,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相对充足使他们有了自信的资本。“90后”大学生在各方面都彰显个人特色,喜欢新颖、有个性的事物,从衣着外表、兴趣爱好都追求独树一帜,表现与众不同。

2.思想开放独立,早熟老练而又叛逆。“90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新时代的他们眼界开阔,敢问、敢说、敢闯,想有一番作为。他们比80后更早熟,发育得更早,知道得更多。每个人都对事物、社会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但在他们早熟的身体和思维背面,风华正茂的他们又在自我放纵的行为中透出幼稚和冲动。觉得自己已经到了成人的年龄,具备了独立自理的能力和初步的社会处世能力,不希望由父母来为自己包办一切。今天,90后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由单一走向多元,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很强的民主意识、环保意识,其思想是特别早熟的,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感情方面。

3.敢于面对现实,目标明确。“90后”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识更加现实,他们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对自身的要求也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渴望在大学里不断发展自我。因此,他们对大学生活的规划更加明确,容易确立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

二、“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条件

1.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基本成熟。他们年龄大都在二十岁左右,进入生长稳定期,中枢神经发育基本成熟,已经具备进行抽象、辩证思维的能力。

2.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走向成熟。他们的知觉能力成熟,观察具有目的性、敏感性、系统性、深刻性和稳定性;抽象思维形成,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增强;情绪情感日益丰富;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认识更主动自觉,自我评价能力增强,自我概念更丰富、完整、稳定,自我体验内容丰富仍有波动、敏感而带有情景、自尊与自卑交织,自我完善愿望强烈,独立意识强烈;爱情交往的愿望强烈。

3.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社会角色渐显。社会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问题,说到底就是解决个人与社会一体化的问题,这个过程是贯穿于人从出生到消亡的。在各种社会联系中,最基本内在的关系是责任关系。责任包括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是一个人承担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能力。大学生是祖国建设者的后备力量,是人才的预备队,是民族未来的希望。

这些都为在大学生的管理教育中推行自我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1.变师为友,促进师生心理和谐。“90后”大学生喜欢挑战权威,民主意识强烈,希望自己的想法、做法得到老师的尊重。如果老师还只是会一味地高姿态说教,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教育者要学会放下架子,变师为友,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和谐是指两者在言谈举止、思想观念、个性特征方面能互相接受、认同或肯定,相互尊重而不抵触。

2.教育者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受教育机会增加,有可能会出现他们对知识、信息的把握在量上及质上超过教育者的情况。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加强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素质。

3.注重“90后”大学生的主体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需要满足的程度,因此要增强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要尊重、满足他们的主体需要,从而发挥主体需要对行为的驱动作用。“90后”大学生的需要丰富而又具体,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分时间、分层次、分重点地进行。

“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鲜明,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我们需要用开放的理念、崭新的视角、创新的方法去探索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卢浩浩,周子葳,张琳.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思想早熟自信张扬[N].杨子晚报.2008.8.27.

第8篇: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一、体育课中,女生厌学的几种心理特征

(一)消极、被动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的不断成熟,大多数女生喜静怕动。体育课上守纪律、听话,但不爱动是女生的一大特点,尤其是进行一些强度较大、动作较难而又比较枯燥的练习时,她们的惰性表现得最为明显,常常要教师赶着、逼着去练,由于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练习时情绪低落,练习效果自然不佳。

(二)害羞、害怕心理

进入初中后,大多数女生有一种近似成人感,性格上变得更为敏感,更关注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在行动上则趋向文静。因此当她们在大庭广众,特别是在男生面前做练习时感到不好意思,在做难度较大或自己做不好的动作时,怕别人笑,对穿运动衣体形外露感到不好看,怕人议论等。胆小是女生的又一心理特点,随着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女生的皮下脂肪增厚,重心降低,骨盆变宽,导致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的下降,所以在学习动作时,尤其在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产生犹豫、恐惧、信心不足等心理现象。另外,在以往中小学的体育课中,女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或看到别人受伤的经历,因而在练习时,特别是在做有器械的练习时,会产生怕受伤的心理反应。

(三)怕苦、怕脏心理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在下降,如大多数女生由于怕吃苦,对800米跑有较强的厌倦心理。另外,由于体育课大多在室外上,又经常要用到器械,不少女生怕晒黑,怕弄脏手及衣服而不愿参加活动。

(四)考试制度不合理

目前,中学体育考试主要以技术和素质为主,评分标准也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来制定,这使得部分因受身体条件限制(如身材矮小、单薄或过于肥胖),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虽然花费了比其他学生多得多的时间去练习,却仍然较难通过考试或分数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她们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把上体育课作为一种负担。

二、体育教学应有针对性

(一)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本身要热爱体育事业,树立坚定的事业心。其次在教学中讲解生动、活泼,给学生产生美感。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时,开展一些学生兴趣较高的游戏或喜爱的项目,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第三,女生素质差,体质弱,胆子较小,易失去运动信心,产生胆怯、害怕等心理障碍,不敢锻炼,要多鼓励,多示范,多辅导,以此来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

(二)扬长避短,合理安排

针对女生爱美怕苦,自尊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发挥其有利的方面,克制消极方面,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自尊心强,可以促进她们积极学习,以取得优于她人的成绩,有时为了表明不比别人差,会再现出超乎寻常的毅力,这对体育教学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的自尊感,促进体育教学。批评要注意方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并根据季节和运动后的清洗条件,安排运动项目。如冬季可安排一些耐力、速度耐力和力量项目,在夏季可以安排一些器械性和柔韧性等项目。

(三)掌握情绪,增加趣味性

运动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以特殊形式表现的心理状态,是对上体育课态度的特殊反映,当学生对练习处于较高的情绪状况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动作要领掌握的就快;当情绪低落时,就会消极应付,平时可以完成的动作也会受到心理障碍,难以完成。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特别对一些单调重复的练习,在教法上可穿插游戏和竞赛的方法进行,以调节学生的情绪。

第9篇:教育心理学特点范文

[关键词] 职业高中 学生心理特点 物理学习

一、职业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心理结构

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物理知识薄弱,基础较差。很多基础好的学生都考取普通高中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2、学习的智力因素较差。职业高中的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都无法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比。

3、非智力因素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心有自卑感。很多学生,从小就没有体验过学习上的成功喜悦,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更不要说拿学习方面的奖状了。

(2)对物理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学习物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有的学生干脆放弃了。

(3)意志薄弱。有的学生刚进入职业高中时,对学习还有点新鲜感,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物理知识的加深,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二、提高职业高中物理课学习效率的措施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笔者拟结合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学习效率。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

目前许多职业高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再加上学生各种学习负担太重,他们正在失去对物理学习的乐趣。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利用课改新观念、新技术、新资源,转变教育观念,创设物理情境,把学生引入物理世界,以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

让学生获得成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把每个班上的学生分成A、B两个小组,在留作业时区别对待,让学习程度稍好的A组做难度稍大的习题,而学习程度稍差的B组做难度小点的习题。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才能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大于失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表现才华、体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学习的甜头,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转贴于

2、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对提高实践能力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利用现有仪器测出未知电阻,并进一步启发学生设计几种测电阻的方法。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3、因材施教,抓好常规学习。

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是搞好学习的关键所在。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特点,制订了“两先两后一小节”的学习策略,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每单元学完进行一次单元小节。针对部分学生的基础差异,在作业布置时要做好梯度设计,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同时,要跟踪做好学生的培优扶弱工作,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整体推进学生学习。通过常规跟踪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及时的巩固与强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4、加强师生沟通,促进师生感情和谐发展。

爱是教育的灵魂,情是心灵的钥匙,师生间的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保持良好的合作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学习物理,增强求知兴趣与学好物理的信心,使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5、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6、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