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文化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简化解法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多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它是在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实施的。学生学习时缺乏相应的实验验证和系统的规律性。加之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水平浮浅,因此,利用孟德尔遗传规律中所学内容来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规律,形成知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对于不善于进行加工整理教学内容的学生,传授利用分离定律对自由组合问题的简化解法就显得举足轻重。
就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关系来看,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况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比较简单,因而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是简单易行的。
一、配子类型问题的简化解法
例1.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的种类可能有多
少种?
先转化成一对一对性状的问题,再依据分离定律分别讨论:
基因型Aa 产生的配子A,a 有2种
基因型Bb 产生的配子B,b 有2种
基因型Cc 产生的配子C,c 有2种
基因型dd 产生的配子d,d 有1种
以上每对基因所得配子自由组合后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1=8种。
二、基因型、表现型类问题的简化解法
1.若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求杂交后代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和表现型种类数
例2.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多少种表现型?
先转化成一对一对性状的遗传,再依据分离定律来求解。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2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2种基因型(1Cc,1cc);2种表现型
根据3对基因的遗传规律得:
子代中基因型有:3×3×2=18种
子代中表现型有:2×2×2=8种
2.若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求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子代所占比例
例3.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求子代中出现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先转化成一对一对性状的遗传,再依据分离定律来求解。
Aa×Aa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
Bb×bb后代中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
CC×Cc后代中基因型为Cc的概率为
考虑各对基因的遗传得:
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为:
综上所述,在遗传规律的学习中,不仅局限于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原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定律的基础上,适当对孟德尔定律进行扩展。这既丰富了学生对遗传学发展的认识,使学生不会误以为全部生物的遗传秘密都被孟德尔所发现,后人的研究空间还很大,同时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和遗传规律的再认识,了解了基因的独立遗传和互作关系。通过简单的分离定律解决复杂的自由组合类问题,可以达到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高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中学)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多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它是在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实施的。学生学习时缺乏相应的实验验证和系统的规律性。加之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水平浮浅,因此,利用孟德尔遗传规律中所学内容来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规律,形成知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对于不善于进行加工整理教学内容的学生,传授利用分离定律对自由组合问题的简化解法就显得举足轻重。
就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关系来看,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况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比较简单,因而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是简单易行的。
一、配子类型问题的简化解法
例1.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的种类可能有多
少种?
先转化成一对一对性状的问题,再依据分离定律分别讨论:
基因型Aa 产生的配子A,a 有2种
基因型Bb 产生的配子B,b 有2种
基因型Cc 产生的配子C,c 有2种
基因型dd 产生的配子d,d 有1种
以上每对基因所得配子自由组合后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1=8种。
二、基因型、表现型类问题的简化解法
1.若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求杂交后代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和表现型种类数
例2.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多少种表现型?
先转化成一对一对性状的遗传,再依据分离定律来求解。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2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2种基因型(1Cc,1cc);2种表现型
根据3对基因的遗传规律得:
子代中基因型有:3×3×2=18种
子代中表现型有:2×2×2=8种
2.若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求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子代所占比例
例3.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求子代中出现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先转化成一对一对性状的遗传,再依据分离定律来求解。
Aa×Aa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
Bb×bb后代中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
CC×Cc后代中基因型为Cc的概率为
考虑各对基因的遗传得:
【关键词】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中图分类号】T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76-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节能降耗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电力工业在各项能源消耗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领域。在发电方面,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最新统计快报表明: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火力机组的装机容量达6.0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5.87%,年发电量达27793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95%,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49克/千瓦时,比发达国家330克/千瓦时的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在输配电方面,根据上海市电力公司2006年的统计数据,线损电量占公司总能耗的比例高达97.05%。电力企业在发电、输电、配电等领域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对顺利实现国家“十二五”节能降耗指标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从传统发电调度模式转变为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如何优化调度、降低综合线损是各级电网调度部门面临的巨大任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优化与无功功率优化对电网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有功功率优化,可以达到降低发电成本、节约一次能源的目的;通过无功功率优化,可以达到降低网络损耗、节约二次能源的目的。但是,由于通过有功功率优化来降低发电成本与通过无功功率优化来降低网络损耗在优化方向上的不同,使得单独进行有功功率优化或无功功率优化都不能达到降低发电成本和网络损耗之间的最佳平衡。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同时考虑系统发电成本和电网有功损耗的电力系统综合节能的有功与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模型与算法,寻求发电成本与网络损耗之间的最佳平衡,使电能生产和输送的社会综合节能效益最大化,该问题属于最优潮流问题研究的深入。
过去,由于计算速度的限制和协调控制的困难,有功与无功功率协调优化一直难以实现。随着计算机CPU计算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和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电力系统有功与无功功率的协调优化计算与控制成为可能,也成为大势所趋。
二、研究发展状况
在进行电力系统有功与无功功率协调优化研究以前,研究人员一般是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开优化或者交替优化。但无论是把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单独优化、交替优化还是协调优化,都属于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研究的范畴,是最优潮流问题研究的深入。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是指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求以发电费用(或耗量)或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潮流最优分布。与经典的经济调度法相比,最优潮流具有全面规划、统筹考虑的优点,可看作是经典经济调度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最优潮流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如式(1-1)所示:
其中,f是目标函数;g(u,x)是等式约束;h(u,x)是不等式约束;u是控制变量;x是状态变量。
有功功率优化: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优化一般以系统中各机组的有功出力为控制变量,使系统中各发电机组总的燃料费用最小(不考虑机组启停等费用)。由于燃料费用的多少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燃料耗量的多少,因此降低燃料费用可以起到降低燃料耗量、节约一次能源的目的。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优化的初始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有功功率优化主要研究在多台火电机组之间如何分配负荷,以便节约发电所消耗的燃料或所耗费的生产费用(主要是燃料费用)。1934年,Steinberg M.J.和Smith T.H.提出一种以优化数学理论为基础的严格的经济负荷分配方法,该方法至今仍不失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这就是著名的等耗量微增率准则。但该准则的主要缺陷除了计算网损微增率工作量较大,海森矩阵可能出现病态外,还有就是仅考虑发电机有功出力越限的约束,而对其它约束条件没加考虑,这与实际系统的运行情况不相符合。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优化调度还一直处于经典阶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经典法存在诸多缺欠,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网损及网损微增率表达和计算困难;二是难以反映各输电元件的作用及有功功率在各输电元件上的分布。尤其是第二个原因与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密切相关。此阶段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优化调度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在研究有功功率优化调度时设法考虑潮流方程及输电元件的制约限制。依据现代数学优化理论,有功功率优化调度演化成为最优潮流问题。
关键词:旅游英语;旅游文化;教学;引入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意义
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化现象,而旅游文化则是建立于旅游活动基础上的。由于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旅游活动又有一定的迁移性,文化对于旅游者而言是旅游活动的基本动机,而这种旅游文化也是旅游资源的意义所在,该种旅游文化的存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更具内涵和发展潜力。
我们所说的旅游文化是人们对于过去或者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财富及其精神财富的综合,在旅游活动中,能够给人们一种舒适、愉悦感或者能够起到一定教育意义的资源都是旅游文化的范畴。它是文化的一种类型,有着文化的共同属性,但是它又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传承性及其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旅游文化的上述特点,对旅游业的发展及其旅行者本人而言具有现实意义。
旅游文化的存在,使得旅游资源更具内涵和吸引力,而它也是旅行者所要追寻的一种思想或者价值所在,从而推动了旅游业不断繁荣,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英语教学融入旅游文化的必要性
在旅游教学实践中,我们过多的强点理论教学及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相对的忽略的旅游文化的重要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这也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文化的重要性,旅游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还有许多文化要素与文化交流的内容,因此,将其引入旅游英语教学中变成为一种必然。
首先,将旅游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语言工具,承担着人际交流及其文化交流的责任,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引入旅游文化的内容,能够使人们更好的感受旅游的情趣。将旅游文化的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以旅游发展作为基本目标,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旅游文化的学习,使其更好的理解我国的宗教、社会习俗等文化内容,使其更好的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所在。而这对于旅游英语教学而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得学生的旅游英语能力不断提升。
其次,旅游文化的引入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会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是旅游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文化知识来丰富英语教学,使学生具备专业的英语能力的同时兼具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为其成为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旅游英语中引入旅游文化,是针对当前旅游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一种教学调整,使学生以文化为指导开展其专业英语的学习,能够更好的理解英语知识的应用,使其专业英语水平不断提升,这也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三、怎样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旅游文化
为了更好的实现旅游英语教学目标,便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将旅游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的教学中。
第一,教师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作为其教学的基本理念,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将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文化底蕴的培养放在同样的位置,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及其语言应用技巧外,还应注重文化差异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第二,教学中增加文化教学内容,对教学课堂进行必要的改革。旅游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双向文化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理解,同时还应融入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本文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同时又要对国外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使学生能够区分国外文化的发展动态及其主次区别。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来使学生对国外文化游所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并且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比较发现两者的区别。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去不断的挖掘文化信息,使其视野得以开拓,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第三,综合应用多种形式来推动旅游英语教学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些旅游相关的照片或者视频,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其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及其历史文化等,从中获取并理解一些文化元素,增加学生英语的使用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英语阅读的推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接触渠道,使学生对国外文化游更多的认识。同时注重将本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旅游英语应用能力。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旅游,在旅游景点的亲身感受下来增强其旅游英语的学习。
第四,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旅游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便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引入文化的内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使其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从国际交流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以文化为基础来提高其综合能力。
结语:旅游英语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而旅游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使得旅游文化对于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邹晓伟.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知识的引入[J].鸡西大学学报,2009(1)
[2] 王严.浅析旅游英语教学中旅游文化的引入[J].教育界,2010(24)
[3] 王静.旅游英语教学与旅游文化知识[J].时代文学,2009(10)
一、旅游文化多元价值体现
(一) 旅游文化的经济价值
旅游文化的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当旅游者为某地的文化景观前往时,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与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其中包括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如通讯,环卫,基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实施必然会带给相关部门经济效益。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已证明,通过招徕、组织旅游的方式会带给旅游目的地经济利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劳动就业,甚至创造外汇收入。变历史沉淀的灿烂文化为旅游资源,利用文化的可观性,渗透性和教育性,将无形的资源变为有形的产品,成为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展旅游的必经之路。
“具有历史和文化双重内涵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将成为名人文化旅游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发展名人旅游,名人营销就是旅游文化的最好佐证,借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让很多地方加入了“名人争夺战”,抢的是名人,夺的是利益。
(二) 旅游文化的精神价值
与其他产品不一样,作为旅游产品的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对文化的探寻,从而消费文化、体验文化和享受文化。同时,不管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之所以成为人们的旅游资源,就是能使游人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美感的体验,得到文化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满足,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旅游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让美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情感活动,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它常常使审美者情痴意醉,得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极大满足。
观光游览的行为是一种高级文明的精神享受,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所作出的消费行为。其表现形式有:一是能够使人在陶醉的美感中获得精神愉悦感;二是能够在广闻博见中得到比较充实自我的精神满足感;三是能够在移情、寄情中释放情感,满足探寻的欲望。从心理学上来看,欣赏景物的形、声、色等形式美,是由感官美感转化为心理激动,从而达到精神的愉悦感。在审美中寓情于物,借景抒情,做主体情感的对象化表现,这就是释放性精神享受,是带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三)旅游文化的教育价值
现代旅游业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拓宽旅游者视野、解放思想等方面更有着深层次的意义,无论在提高全民族文化教育与个体生存价值方面都是如此。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思想进一步开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用旅游搭台经济唱戏,为促进某些欠发达地区发展,鼓励人们到沿江沿海较发达地区拓宽视界、增长见识,政府鼓励旅游,居民参与旅游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商品经济观念与文化消费观念,被旅游春风吹到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心中。在落后思想方面难以冲破的禁锢意识,通过旅游的渠道被冲破了。出境旅游热带来的观念变革与文化精神觉醒的潜在功能是难以估量的。大量境外游客的到来,大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回大陆旅游、带来了海外文化中的新鲜血液。
旅游是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旅游景观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多元文化。各类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图案雕饰等,都折射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作为旅游资源的风土人情,有关景物的诗词歌赋与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承载着华夏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伦理道德。观赏这些旅游对象,自然会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感。这些都是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深厚土壤。
(四) 旅游文化的美学价值
旅游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文明程度较高的当之无愧是审美享受。它以旅游风景、风情为中心,广泛包括绮丽的湖光山色、花鸟虫鱼、云蒸雾绕等自然风光,亭台楼榭、寺塔庵观、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雕刻绘画、诗词楹联等文学艺术,民俗风情、集市、建设等社会风貌……从而多方面获得美感。旅游还在吃、住、行、游、娱、购诸方面获得生活乐趣,实在是综合性的审美享受。
这种旅游者审美心理,是文化设计者真正需要着力透视的对象。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在对美的认识中,通常伴随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涉及到其中主要的四种心理因素为:感知、想象、理解和情感。所谓感知,“泛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和与之俱来的知觉综合活动”。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感知因素起一种先导作用,只有激发审美主体感知,才能进一步在自由和谐的推移中引发更高层次的想象和情感,将审美体验推向深入。想象:“想象大概是审美中的关键,正是它使感知超出自身;正是它使理解不断走向概念;正是它使情感构造另一个多样化的幻想世界。”在创造性想象中整合成的各种意象,使审美主体理想的自由本质得到充分发挥。理解:审美的理解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以感性的形式对客体意蕴的、直接的、整体的把握和领会”。理解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在审美欣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审美主体对客体理解程度或深或浅,会形成不同水平的审美体验。对社会美的欣赏惟有基于这种内在的深刻理解,方能真正把握其间内外交融的美。情感:情感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与客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表现为对客体一定的主观情绪反应。审美情感是个异常活跃的心理因素,贯穿于整个审美体验之中。四种审美心理因素,在审美实践中彼此诱发、相互渗透,并以某种结构方式协调、均衡和作用,构成完整和谐的美感心理流程。由此,审美主体才能从形式到内容,从内部实质到深层意蕴来把握审美客体。
二、旅游文化多元价值研究的意义与注意事项
以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旅游文化的开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而,在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开发时,应尽量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文化的设计应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顺应自然规律,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及景观资源原貌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和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对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2)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旅游文化资源的设计开发应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不能盲目行事,要对市场做充分调研,同时在市场的背景下追求效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因时而定,因地制宜,设计中应突出主题和地方特色。旅游文化的设计应以气候宜人的时期为主要的时间背景,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线,同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针对性的挖掘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论文摘要:旅游文化传播是传播学和旅游文化学关注的交叉点。本文在这两门学科背景下’采用比较法探讨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与作为人际传播媒介的导游在旅游文化传播中各自呈现出来的特占’,并尝试提出电视与导游相配合达到旅游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人们对于旅游文化的渴望也愈来愈强烈。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大众传播特别是电视,占据了人们休闲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人们从电视上大量接触异国他乡文化,同时也不满足于此,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在导游的带领下身临其境地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电视和导游,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两种媒介,代表着典型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本文旨在探讨电视和导游在旅游文化传播中作为不同的媒介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存在哪些异同,能否有机结合以及结合模式问题。
一、旅游文化传播与媒介
1、旅游文化传播
旅游文化是由于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是旅游者为了休闲和娱乐而进行的短暂迁移。旅游者把自己原来居住地的文化带到旅游地,在旅游地又领略了当地的文化,在此过程中,各种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旅游文化传播。但是,在人们被大众传媒密不透风地包围住的今天,以上关于旅游文化传播的概念只能算作狭义的概念。今天的人们如果有一台电视机就可以足不出户地领略异国他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而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也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接受外界文化影响。因此,要探讨当今的旅游文化传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真实世界”,还要着眼于以大众传播为基础的“传媒世界”(参见图一)。基于“两个世界”的旅游文化传播都带动了人员、信息、物质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进了不同地区之间文化的大传播和大融汇。
2、旅游文化传播的媒介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前所述,当今的旅游文化传播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属性,因此旅游文化传播媒介包括人际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本文主要选取其中的导游和电视进行分析。
在“真实世界”的旅游活动中,帮助旅游主体完成旅游活动的中介组织称为旅游媒体。它是旅游文化传播的渠道,包括各旅游组织和企业的活动。导游人员的活动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类。一般而言,游客首先接触且接触时间较长的目的地居民就是导游人员。他们通过语言、手势和神态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活动,连接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属于较为典型的人际传播。导游人员对旅游目的地的介绍和讲解,不仅使游客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也扩展了游客对自然风光的审美欣赏能力,促进了不同国度、地域、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通过旅游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传播着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是一种广泛的文化传播。
从大众媒介来讲,电视是最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媒介形式。电视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形声并茂、声画同步,可以传递更多、更直接的信息。在“传媒世界”的旅游活动中,电视能够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生动、形象、逼真、立体地展示给受众,让受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对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栩栩如生的可视化展示,会对受众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是电视传媒的优势。旅游目的地宜人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人文景观通过电视媒介广泛的传播,可以让受众直接地、感性地领悟到旅游地的魅力。通过电视媒介传播的旅游文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受众的旅游动机。
电视同时也是受众接受旅游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卿志军和郑岩在《电视对旅游文化的传播作用》中对海南海口、三亚部分旅游者的调查,受访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39.9%),也最关注电视上的旅游信息(48%)。那么看电视是否能够代替实地的旅游活动?电视旅游信息是否能够代替导游的讲解呢?答案是否定的,个中原因则要从两种传播媒介的比较分析中去寻找。
二、两种旅游文化传播媒介的比较
1、电视与导游的差异: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
大众传播是传播手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电波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声音、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从构成大众传播的要素来看电视对旅游文化的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大众传播中表述的“特定的社会集团”是指专门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就意味着,经过电视台采编后形成的电视旅游节目中的旅游信息具有很强的公开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相比较而言,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导游人际传播中,导游人员带团的讲解则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每个旅游者所接受的信息也是不平衡的,有时还因为导游个人素质和职业责任感的参差不齐导致错误旅游信息的传播。
第二,大众传播以社会上不特定的大范围受众为传播对象,且受众具有匿名性和不确定性。电视旅游节目具有大众性,这就意味着它是点到即止的,对旅游目的地的介绍通常是广泛而肤浅的,因而难以满足观众个性化的文化需要。导游员通过与游客面对面个性化交流,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要。比如对同一古建筑的介绍,面对知识界游客,导游员主要讲解该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等;如果面对的是一般游客,他们感兴趣的可能是关于此建筑的奇闻轶事和神话传说,导游员可根据情况调整导游词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大众传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电视凭着它独特的魅力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体。电视声画合一的传播方式,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现实体验。经过编辑和修饰的“媒介世界”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让人感到“媒介世界”比“真实世界”还要“精彩”,不少游客去过旅游景点后感叹“没有电视上看着那么好”!
第四,电视在节目形态上具有多样性。电视的旅游文化传播形式主要有电视旅游新闻、电视旅游广告、电视旅游节目、影视剧等几种。丰富的节目形态不论从对旅游文化传播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很强的传播优势。相比而言,导游员的带团讲解似乎单薄了很多。也许在大众传媒让这个世界变的绚丽夺目时,人际传播很容易被忽视,但它依然是最基本的传播方式,依然有它独特的传播特点。
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人际传播有许多种样式,如交谈、争论、讲演、会议、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邮件形式的交谈等。“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旅游文化传播中的导游和游客之间就是典型的人际传播。
首先,人际传播具有双向性,具有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的特点。反馈是旅游人际传播的重要环节,它是游客对导游员讲解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旅游人际传播的进程。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随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导游员反馈得到解答,对导游传递的信息有接收不到位的,也可以及时补充信息。因此,游客在实地游览中对旅游文化信息的了解是深人的、透彻的。同样的信息,如果通过电视媒介来传播,情况会截然不同。虽然网络的兴起弱化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但是受众对电视媒介的传播反馈依然是延迟的、低效的。电视的特性决定由它传播的信息也是易消逝的。
其次,人际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和复杂。人际传播最具有魅力的就是它的符号传播,比如表情、手势、姿态等,由这些符号传达出来的意义往往更加丰富和复杂。人际传播的意图就是要产生理解,而理解就在于要领会传播者的意义。通过这样的理解,概念中的人际传播范围刁讯深度却加大孔导游的人际传播相对于大众传播,更易于沟通旅游地和旅游者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每个导游员都有自己的讲解风格,或风趣幽默,或引经据典,在讲解过程中不仅仅是机械的旅游信息交流,还是情感的交流,进而对目的地产生综合的印象。
2、电视和导游的契合——“把关人”角色
传播的过程牵涉到对某些信息的选择与传递,以及对另一些信息的剔除与摒弃。美国社会学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尸库尔特·卢因1947年首次提出了“渠道与把关人理论”,传播学者怀特1950年又进一步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从而形成了传播学中的“把关大,理论体系: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人传播渠道。由于传播渠道的有限性,以及一些社会集团对传播过程不可避免的制约,信息不可能无限制地传播,选择与剔除的活动自然成为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旅游活动中导游为游客讲解时,对内容也有一个类似“把关”的取舍选择过程。一般来说,无论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抑或人类的开发演绎中,大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讲解体系。导游词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一般性的景观介绍、背景材料、典故、相关的文字作品和文化事迹以及传闻轶事等等。如前所述,在浏览的动态的有限时间内,导游基本上无法对上述内容一一进行讲解,同时由于游客的个体差异性,可能层次悬殊、审美情趣不尽相同,导游一般会有选择地针对不同游客选择不同的讲解内容,导游词的深度、广度及结构都会有所不同。在这一过程中,导游是传者,游客是受者,导游对大量讲解素材进行甄选,确定传播内容,可以说,导游是旅游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电视旅游节目同样延续着传媒内部的普遍规则,介绍什么样的旅游文化,安排在什么时间段播出,节目时间长短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在对传播进行“把关”。而在旅游活动中,导游每一次带团都是一个旅游文化传播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把关”过程,导游作为旅游文化传播中的“把关大,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尽管有行业条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相对于电视旅游节目的“把关”程度来讲,导游的“把关”有更强的主观性。
三、旅游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探求
以上对旅游文化传播的两大媒介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尝试探讨寻求二者有机结合以达到旅游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途径。作者认为,从某一地方旅游文化的传播来讲,可以采用三段式传播方式,即游览前电视旅游文化传播+游览中导游旅游人际传播十游览后电视旅游文化传播,如图二所示。
目前,对于校本课程案例资源的开发可以有多重理解,一种理解是“校本课程”的“案例资源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作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另一种理解是“校本”的“课程案例资源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学校的部分或者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开发,其中包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我国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属于前者。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有助于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地方,通过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各种课程资源,补充和完善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校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需求,为学生提高更多课程选择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更自主发展;有助于教师加强课程意识与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国家课程的做法,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不断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课程评价能力,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旅游管理教学方案中,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民族地区,案例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优势得天独厚。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开发模式,一是需求主导模式,就是依据旅游管理大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开发满足学生培养需求的课程;二是条件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教师条件等的学校资源条件,开发符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三是目标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创造条件开发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课程,引导旅游专业学生的兴趣进入课程与教学之中,并能走出课堂之外。同时,旅游校本案例开发都应遵循“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制定、课程实施、评价与修订”的操作流程。在此,仅以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为例,谈谈案例资源开发的认识与实现途径。
一、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的内涵
旅游文化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方案中涉及较多,开发专门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对于不断丰富案例教学有着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旅游产业与时俱进,成为各级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普遍关注的时代热点。当然,旅游文化是在特定的时空产生和区域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重的乡土与时代气息。目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中体现不够准确与系统,如何将民族文化旅游特色融入课程建设与开发中,使其由抽象走向具体,使旅游文化案例资源能够成为独立的创新课程是旅游学科与专任教师的神圣使命。民族旅游文化案例资源形态多样,既有物质文化形态,以黔东南为例,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民宅(木屋、竹楼)、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建筑(风雨桥、鼓楼)、具有独特内涵的饮食(酸汤、泡汤)等;还有精神文化形态,比如:各种民间故事传说(洪水滔天、蝴蝶妈妈)、楹联碑刻(城步苗文)、各样歌曲等(侗族大歌)。总而言之,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资源综合体,将其引进校本课程案例的建设与开发,既可以充分发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校本课程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又可以辐射黔东南旅游文化与休闲产业。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应与时俱进,强调内容的趣味性、地域性、民族性及社会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开启多角度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综合旅游素养。
二、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建设的形式
(一)内容选择
地理风情、文化神韵、民俗特色、旅游商品等,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鲜的资源都可以纳入案例资源。
(二)课程式样
课程形式应灵活多样,更多地为实操创造平台,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改教学尝试。建议搭建“一对多”或者“分组学习”的合作平台。
(三)建设方式
民族旅游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教师进行课程案例资源建设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旅游APP等各种搜索工具掌握大量的旅游文化信息,并尽可能多的进行田野调查获取立体资源,让案例资源数据库更加丰富。
三、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
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案例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在全域旅游时代比比皆是,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建设与开发之方法。
(一)开发符合学校特点的课程
在民族地区旅游校本课程开发中,实践性内容要注意策略,因为这类课程既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趋向,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为此,旅游专业教师应该责无旁贷,积极改革。例如,在我校这类课程开发中一要充分体现凯里学院民族特色,将凯里学院转型办学理念渗透进课程;二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条件,就可以开设《校园人工湖民族旅游环境特质考察》、《校园商业街布局合理》等走出校园的课程。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程能培养学生操作、设计、创新能力和在完成任务中分组协力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心智。
(二)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案例分析开发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随着网络、交通等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来自本土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内容是多元的,例如专题考察、休闲旅游、课堂观摩等等,都丰富主体获取客体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在案例资源讨论过程中,专任教师就资源数量与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在案例分析中,专家既可以避免只讲广度、难挖深度的误区,又可以以实战带理论、以实例印证道理。
(三)关注已有民族旅游文化材料,充分挖掘旅游专业所需的案例资源
校本教材开发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用好、用活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失为教学开发与利用案例资源的便利、有效途径,让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更好的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实现各学科间的综合,对于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意义重大。1.深入分析已有民族旅游文化案例主要从内容与呈现方式上研究,但在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不可过分地依赖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教材需要与时俱进,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努力开拓出新意。2.重视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应用的范例为了认知贯彻落实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弥补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在平时课堂教学与实践中应注意吸收现成的相关范例,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开发有价值的创新范例。
(四)注重教学,精心挖掘新的有价值的立体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目前,民族旅游文化发展变化形式多样,旅游文化资源的更新也与时俱进,所以旅游管理教学必须随时关注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动态,以此充分引领和谐旅游文化素养,发现课程内容的新理念和亮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从对校本课程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来体现民族旅游的地域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创新求发展,使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当地民族旅游和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五)注重民族文化,从交流性文化中获取案例资源
文化是人类传达与交流信息的体系,民族交流性文化几乎可以等同于民族文化的全部。民族服饰、建筑、古籍以及文物,语言、旅游商品、民族文学、侗族大歌、苗族舞蹈、民族医药等。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交流性文化的内容在民族内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上下代人之间进行交流与传递。旅游管理校本课程案例可开发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交流性文化课程,如丰富的苗侗地区历史、建筑、服饰、体育、工艺、歌舞等,鼓励大学生在学习和了解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中,形成热爱本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观念。
四、结语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099-03
[作者简介] 唐 勇,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黄俐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商业经济管理。(江西 南昌 330200)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当下的课堂教学出现了白板教学、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多媒体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改往日只由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运用个体的声情并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中的直观性,使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知识,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堂上,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相结合,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充分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成为当下旅游文化课程值得探究的话题。
1.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为课堂点"睛"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同理,一堂课的效率高低也在于开端处是否能完全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要想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首先教师的导入设计是关键。在旅游文化课堂上,多媒体技术采用图音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多样性,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可以巧设悬念,更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汉族民俗风情》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汉族传统节日欢庆盛况图片,色彩斑斓的影音图片,立刻把学生的目光集聚到荧屏上。接着教师在屏幕上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图片上的精彩画面是哪个民族过的节日呀?以图片展示来提出问题给学生的心理设下悬念,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各执己见,畅所欲言,活跃了课堂气氛,为课堂的"眼"点上了"睛",从而营造出学生愿学、乐学的课堂氛围。
2.多角度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旅游文化学科可信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旅游文化中涉及的旅游资源、文化演变的形态,也不断更新。一直以来,许多人包括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总认为旅游文化只是在"纸上谈兵",均是些过时的东西,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没什么学习的必要,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较低。而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旅游文化课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旅游文化与时俱进的程度。例如,当我们在学习《认识旅游》一课时,在讲到旅游业发展前景时,学生对于书本上知识只是粗糙认知一下便放下了,总感觉离自己的职业发展相距很远,提不起学习的动力。当通过网络媒体收集到的资讯与图片运多幻灯片等方式来展示一些影音图像,切入一些当前旅游动态发展的图表数据,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信心又提了上来,对课堂的参与度也会随之提升。因此,旅游文化课程的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要日常备课与教学过程中需从网络等媒体上收集大量的现实动态信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辅助教学,大大增强旅游文化课的可信度及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当下,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旅游文化学科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从民俗风情到园林与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涉及。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基本概念和文化特色等,可以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板书的内容,同时也为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行业发展动态、概念及文化特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内容精简、分析精辟、语言精练,使得课堂教学节奏明快紧凑。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旅游文化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从而优化了课堂结构,提升了旅游文化课堂教学的效率。
4.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