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

第1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

引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活动在中国举行,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所以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语也受到了社会的重视,英语的应用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英语教育的影响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高等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符合社会的需求,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学生英语专业特色,培养综合素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本文以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基础,分析英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为英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英语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圈,对英语于人才需求方面也呈现多样化,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存在着必然联系。首先,区域的经济发展对高校英语教育起到促进作用,一旦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必定会带动企业发展的信息化,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企业就需要大批量的英语人才去沟通交流,以确保公司业务的顺利进行,这种发展趋势会为高校英语教育指明方向,使高校确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向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所以,高校要时刻关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注重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国家对经济区域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招商引资,所以就会面临着高素质英语人才的短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使企业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高校英语无论从招生上还是教育教学方面都能做出更好的调整。其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可以有效地完成社会经济发展中涉及到的国际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逐渐加快,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人才输送的准备。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英语教育中,语言的掌握与技能的运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对外发展。在高校的英语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英语培养,让学生充分了解其他国家的人文及贸易习惯,这种教学模式会为市场提供高水平的英语人才,为经济发展的技术引进和招商引资都提供了有利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校英语教育来带动,外贸经济的不断加大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商,使得区域经济可以良性循环,促进区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流,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区域经济和高校英语教育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二者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英语人才的要求

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确少的语言工具。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对语言的看法也大大改变,根据区域经济的现实要求,高校英语教育得到了保证,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有合适的工作岗位,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没有想象那么简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跟得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掌握社会的整体动态,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提升英语方面的综合素质。不但如此,而且要把英语能够广泛应用在金融、政治、商务等多个领域,学生要拓宽知识面,培养实际交际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使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三、高校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许多高校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并不感兴趣,而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单纯地为了可以顺利毕业,找到工作。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以教师传教式为主,不去挖掘英语的真正内涵,只为了考试通过,对英语的掌握只存在于表面,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这种现象在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呆呆地听,不进行主动思考,也不提出疑问。把英语学习只是为了毕业证书及以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获得一块敲门砖,完全失去了英语教育的意义。面对这种强烈的目的性,学生在学习中大都是草草了事,只掌握与考试相关的基础知识,不去往更深的方面延伸。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会有任何提高,甚至真正走向社会根本无法运用,白白浪费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大好机会。2.教师教学模式不创新。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因素由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教师是学生提升素质的保障。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变成了大众教育,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资源也出现短缺,一名教师通常要带几个班,使得教师任务繁重,未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无法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只是依照课本讲授,教学模式单一。而社会信息化逐渐加大,单凭课本上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热情,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综合素质,也完全不能满足经济区域发展的需求。3.不适合社会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以前的大学毕业都会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国家统一安排。所以,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都是围绕国家制定的,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不断推出符合市场发展的教育产品,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也出现了问题,需要面临自主择业,我国目前的教育都是统一的教学大纲,但是各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高校英语教学缺乏实践性,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需求。

四、高校英语教育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策

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不能把英语考试最为终点,不能用考试通过率来衡量学生素质的好坏,学校的英语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语言方面要既准确又流利,有效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知识是基础,提高能力是关键,高等院校英语教育需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来,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2.改变教学方法。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模式已经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要达到经济区域的发展需求,一定要改变滞后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改革,很难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大学生的培养要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要行听说读写方面全面提高,把能力、知识、素质协调发展,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情景设置教学,提升学生英语方面临时应变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上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动态视频、图片等视觉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全能型人才,高校需要正确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3.校企结合。高校英语专业人才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实际工作中适应与运用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高校要组织学生定期到联合企业中实习,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发现自身的不足,认清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学生学习的信念,使学生不断地了解社会,从而实现校企人才共育的目的,不但有助于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而且使企业在人才的应用上能够得心应手。所以,高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识就是经济。因此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时俱进,把教学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更优秀的英语人才,为推动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4.结合经济发展培养应用能力。高等院校培养英语人才要结合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一味地机械式教学,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过于死板,满足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培养训练学生的口语及听力,让学生可以在社会上顺利地交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如果学生只停留在单词和语法上,会严重地限制以后的发展,培养学生实际的应用技术,例如翻译、写作等,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渐靠近,跟上发展的步伐,学生要认真地了解英语服务行业,包括旅游、文化、餐饮等等,拓宽未来走向社会的就业宽度,学习专门用途的英语系统有关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知识。5.认清目标,培养学习动力。在学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要确立短期目标,认清社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学生要意识到在走向工作中有许多国际化的东西需要接触,而英语正是连接的桥梁,学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周围的生活,要从短期目标向长远目标发展,英语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要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自身学习的动力,全面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结语

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地与国际接轨,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加大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量,在实践教学中,高校要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基础知识、运用技能、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结合双方之间的联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校英语教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培养有用的人才,发展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张伟利.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1,(10).

[2]孙宇.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探究[J].才智,2016,(5).

第2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我国现在正在努力地构建和谐社会,档案信息的服务可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在进行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借助对档案信息的分析,以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

一、完善档案信息服务质量的原因

(一)完善党的执政地位

档案信息服务的高质量,可以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且我国在进行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借助档案信息,通过档案信息的管理,可以使我党的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档案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监督的方式,合理运用法律的武器和舆论方面的监督,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实现权力的合理使用,这样既可以保障政府职能的发挥,也实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通过完善档案信息的服务质量,可以提出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主要运用契约经济的形式,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自主性提高,市场经济环境下,在经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要通过档案的管理来解决。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人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档案意识也在完善,档案信息服务应该更加的具有针对性,通过真实的档案信息,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公平和公正历来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只有实现了公平和公正,和谐社会才能真正的实现。档案信息是人们的真实信息的记载,通过有效的档案服务,可以促进公平和公正的实现,合理的对档案的信息进行运用,各行各业都能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

(四)维护社会长期的稳定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社会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档案信息服务可以缓解社会转型期人们之间的矛盾,可以将复杂的社会关系理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档案信息的服务可以解决多样性的纷争,公民通过档案的信息服务,可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政府通过对档案信息的分析,可以体察民情,能够与民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档案信息服务的措施

(一)明确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向

要促进社会的和谐,要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意识,如今,档案信息服务的整体情况还是有待提高的,档案服务的效率有待提高,而且各类技术不能充分运用,导致了档案信息服务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这些问题都会增加档案信息服务的成本。所以,在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思想,与时俱进,完善服务的能力,确保档案资源都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完善档案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合理运用各类资源,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效率

我国的人口众多,而且不同的区域间差异很大,在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中不能采取单一的方法,应该确保档案信息得到充分的运用,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的环节中,应该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并且采用合理的方式。

(三)强化人才培训

在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中,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部门应该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得到深化,并且让他们在档案信息服务中及时地发现问题,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档案信息服务环境

首先要对经济环境进行完善,一个国家要实现和谐社会,应该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实现和谐,而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可以充分体现出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中,应该分析档案信息服务的理念和方法是否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在进行档案信息的服务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环境,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应该熟练地操作电脑,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管理,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第3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社会知识化 制度安排

一、信息技术必然催生社会知识化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对知识和知识型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进而使劳动力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出现新的态势。

1.产业结构变迁。首先,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应用造就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并使之成为主导产业。早在1967年仅信息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就已经占到46%的份额。其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应用给传统产业带来一次史无前例的改造。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进入传统产业部门后,使制造技术相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实现了信息化的制造业。

2.劳动力结构变迁。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产业结构发生变迁,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必将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迁。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产业结构的提升性变迁,使生产中的智力因素空前强化,劳动性质因而改变。劳动已经不仅是体力劳动,更主要是脑力劳动。在这种情势下,基于产业结构之上的企业必然要提高对劳动者的技能和文化素质的要求。这样,传统产业劳动者就会被新产业结构大量淘汰出局,而知识型劳动者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于是,劳动力结构将发生变迁。

3.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上述劳动力结构变迁主要表现为职业结构发生变迁:管理和技术等知识型岗位成为主要的劳动岗位。在现代社会里,职业是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故职业结构变迁必然影响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当一个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属于知识阶层,而知识阶层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社会是知识化社会了。

二、知识化社会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紧密相关。社会分层是对社会流动某一个阶段作出的静止性刻画。社会流动在某一阶段的凝结性状态就表现为社会分层。

1.知识化社会的社会分层。排定社会成员的阶层归属或社会地位通常要考虑财富、收入、教育、权力、名誉、声望、职业、消费等多种因素。由于综合这么多因素在技术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因此研究者往往找出一个与上述各因素相关性较强且易于作量化操作分析的因素。在社会学界的社会阶层分析中,这个通常被选用的因素就是职业。在现代社会里,职业往往涵括了排定社会成员的阶层归属所应考虑的多种因素。实际上,社会阶层差度在相当程度上是由职业差度引起的。加之,在知识化社会里,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迁周期相对缩短,因而社会成员一生中可能要多次更换工作。这样,因为社会成员的职业更换的频率比较高,所以用职业来作为社会分层的依据已经比较困难。在这样的形势下,知识化社会比较合适的社会分层依据可以是社会成员掌握知识的情况(掌握知识的数量、类别和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的认定)。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社会成员知识测验的结果(文凭等各种证书)来进行社会分层操作。

2.知识化社会的社会流动。社会成员要改变自己所处的阶层位序,实现自己向往的社会流动,必须获取资源,因为社会成员的阶层位序归属取决于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数量——获取的资源的数量越多,其所处的阶层位序就可能越高,反之可能越低。而获取资源必须获得权力,因为权力本质上是控制和支配资源流动的手段。一提到权力,人们往往容易把权力等同于政治权力,但广义地说,权力范畴涵盖了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的控制和支配权。那么,知识化社会里,社会成员怎样才能获得权力获取资源,从而实现比较自由的社会流动呢?美国经济学家加布尔雷斯从经济学角度论证了现代社会(他所指的现代社会是以美国为样本的知识化社会)中权力从资本向专门知识转移。他认为权力必然归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占有者。他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专门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他得出结论,既然现在专门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那么,权力也就转移到专门知识那里。

三、知识化社会需要强化制度安排

通过研究知识化社会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知识化社会里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分层的标准,而获取知识已经成为社会流动的关键。这就要求政治系统须根据知识在知识化社会的特征和功能来考虑制度安排。西方知识化社会的经验证明,与以往的社会相比,知识化社会特别需要强化以下几项制度安排。

1.强化社会保障网络。知识化社会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更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发展必将反映到产业结构调整上。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必然相应地不断调整。知识化社会的劳动者尤其是直接从事技术工作的劳动者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不会像在传统工业社会那样拥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因为有的专业可能由于科技的发展被淘汰,他们可能终生都处于一种即时就业的状态。因此,为了维护有效的社会流动,沿着历史的轨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络就显得很重要。

第4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分子社会经济流动知识与社会自主意识

一 知识分子社会经济流动的宏观动力

关于“知识分子”的界定,不论是西方的精英论、泛化论还是中国大众普遍承认的以受教育程度为标准的划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必须是掌握并运用一定文化知识并以此为生存基础的人,因此知识文化是知识分子赖以存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知识本身的状况、掌权者对它的态度倾向及现实社会对它的需要和依赖,决定了知识在社会生活实际中的地位、发挥的作用,进而决定这个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命运。因此,知识分子社会经济流动的宏观动力是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区别于农民社会经济流动的主要动力机制是城市的聚集效应。

在当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中国也必将卷入这场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社会将出现两次科技革命相互交融的局面。因此不管是复杂社会发展本身,还是这一转型的结果,知识分子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权威影响等方面将更加明显,即社会更加需要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相对传统社会主义时期,这一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知识分子整体性向上社会经济流动。

在知识分子整体上升流动的同时,人文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发生了中心地位的互换。这一中心地位位移不是孤立发生的,它同时涉及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尤其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机制、国家发展战略的转换以及知识分子与权力关系的变化。

二 知识分子社会经济流动的制度性渠道:教育机制和职业提升制度

从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状况的视角分析,正是教育机制使社会成员拥有知识和技术,这是社会成员改变其先赋地位的基础。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技术是社会分层的基础,教育是社会分层的途径”,而技术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以受教育程度为基础的。在当今学历社会的中国,通过教育机制达到的不同学历程度事实上成为个体居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依据,社会生活的重要环节,如就业、晋升、流动、社会声望等主要受受教育程度高低的影响。而在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中轴”的发展趋势下,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层次、收入、声望成正相关的趋势日益明显。教育是实现社会经济流动(垂直流动)的主要机制,而社会成员通过教育机制达到的不同教育程度也构成了社会分化的基础,这同样也是知识分子群体形成和内部分化的基础。

三 知识分子社会经济流动的微观动力

知识分子的社会经济流动不仅仅是社会整体变迁和制度性安排的阻碍或推动,也并非只是简单地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选择,而是主体与结构二重化的过程。相对农民社会经济流动为求生存的被动性,知识分子作为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群体,在整体结构性向上流动的同时,在职业提升机制提供流动可能性途径的基础上,其社会经济流动更多的是在自我意识指导下的社会选择。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市场已经渗入社会的核心层,世俗社会的功利主义、工具理性大规模侵入学界。知识分子个体面对社会现代化产生的个人发展途径多元化,在价值选择过程中首先出现了大规模的分化,这种分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在与社会体制关系中的分化:或选择“下海”经商,或依旧留在社会体制内,或选择游离于社会主流体制和经济市场之外。

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文化体系高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国家统一控制调配知识分子的流动。几乎所有知识分子被纳入主流文化体制,自由职业知识分子无法生存。因此当国家统一控制体系逐步松弛,一些激进知识分子便获得社会制度的夹缝自由空间,从国家中心体制自主流出而成为反体制知识分子。他们站在文化批评的边缘,始终保持清醒的理性,提供一些以后会传播到大众和公共决策者那里的重要的批判性观念,并且可能帮助确定标准和影响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他们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较少受到制度的压力,比起其它类型的知识分子较少受到正规要求和日常事务,因而具有较多的可变性。没有固定的社会职位,使他们得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更自由地摆脱服从传统的压力。但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如此迅速,使刚获得夹缝自由空间的知识分子不得不面临接踵而来的专业化、制度化分工产生的夹缝空间的不断缩小。在社会文化生活逐渐科层化的当代中国,专业知识分子逐渐取代普遍知识分子而成为社会文化的话语霸权,而自由职业知识分子由于缺乏那种社会大部分领域越来越需要的专门知识,而隐藏着一种对“技术性失业的内心焦虑”。他们通常靠出书、写书评等获取不固定的有限收入。生活条件和社会制度夹缝一起恶化,使他们在仍然处于文化批评边缘的同时,难以抵制制度带来的稳定性诱惑。于是,刚脱离主体制度的自由职业知识分子面对社会的巨变,其中一部分又重新流动到学院体制、行政体制、大众媒体等其它机构,或者直接流动至自由市场中。他们在被社会成功制度化的同时,可能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创造性和批判精神。

而随着中国社会体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相对“优秀人才”成为社会各部门竞争的主要对象。面对这种社会背景,知识分子群体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具体主要表现是中青年知识分子从国家控制体制向自由市场流动,从低收入地区部门向高收入和更多发展机会的方向流动。他们之所以做出这种社会行动,更多的是在自我价值观的指导下,衡量人生追求、职业生涯发展、工作满足感、工作发展机会、家庭生活、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量等方面后所做的社会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第5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认识文化现象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其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文化生活无论从整体单元结构安排,还是从很多具体文化现象分析,都渗透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想。

从单元框架看,文化及其意义、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则立足中国、着眼特色,是从个性意义上讲述中华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的顺序上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下认识特殊性的方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体现在对许多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如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文化现象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因此,文化无论其产生、发展、创新还是其作用意义无不体现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文化的产生来看,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的发展和意义来看,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此,生活与哲学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内容中,也从文化角度作了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文化知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它包括: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在文化力量的分析中就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思想。又如,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这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

第6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素养 法制教育

从社会学角度讲,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对置身于未来社会的任何一个人,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这意味着,从个体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丰功伟业之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何为法律素养,简言之,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中关于规则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条文体系;二是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1]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

1.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国仍处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时期,但是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安定因素、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存在,治安形势十分严峻。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各种不安定因素必然会反映到高校来。青年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必须用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教育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

2.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这意味着,从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丰功伟业的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市场主体权利的保护、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因此,培养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意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才能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3.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法制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人的素质的其他方面,如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时时处处规制公民的行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法制教育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但容易感情用事,法制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思维方式,在遇事处事时能经常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逐步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措施

1.讲求《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

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是上课、学习,从而获取知识。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强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要重视案例教学法。在选择法律教学案例时,应选择那些既有利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案例,把那些枯燥的条文变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如组织学生观看、收听法律专题的电视片或录像带等,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将法制教育渗透在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和环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学法、知法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以法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守法习惯。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法制教育形式

通过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单一的说教,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学校要通过实践这门课堂之外的教育形式做好法制教育工作,同时把体验式的教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譬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模拟法庭”,开展法律知识咨询;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来高校开设大学生法制讲座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三下乡”活动中组织法制教育小分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进行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进行诚信、守法教育等,从而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加其对法律学习的感性认识。实践证明,多种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单纯的法律课程教学效果更有渗透力和震撼力。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通过广泛有效的对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心理调查问卷等项工作,鼓励大学生建立大学生风范,使大学生勇于面对现实,帮助其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质。大学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和思想伦理观念急剧变化的时期,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高校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状况,最大程度上预防和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行为,从而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4.建立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增强大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7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1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2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有需求、拉动、调节作用,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支撑、保障作用,二者只有加强互动良性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民办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01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倒逼机制下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A880009);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QN—199)。

收稿日期:2015-03-16

高校不仅从事知识的传播活动,更重要的是开展知识的创造活动,特别是开展各种专门知识、科技知识的创造,这种以传播和创造知识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同时民办高校作为依托区域社会力量兴办起来的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二者只有积极以正能量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拉动、调节作用

1.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民办高校的参与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球化的视野,更重要的则是要基于本地资源。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对区域经济发展这个指挥棒具有更加灵敏的嗅觉和反应能力,更善于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区域的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民办高校这个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的教育实体此时更加凸显出其作用。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其存在源于市场的需求,所以专业设置针对市场急需的人才,这样就在客观上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

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拉动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民办高校的生源。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举办者的投资和学生的学费,可以说生源在一定程度支撑着民办高校的生存。民办高校的生均学费一般比较高,且生源大部分还是本地学生,要想生源充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许可,二是意识形态认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带动居民思想状态的改变,经济条件的提升为许多家庭让孩子到民办高校上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知识带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家长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认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生源充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民办高校要想得以可持续的发展,解决好学生的“出口”问题很重要。学生是否选择某一民办高校,就业率是一个关键性的参考指标,毕业能否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在客观上为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岗位,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针对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民办高校与区域企业合作,与之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供求关系。使学生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的筹码。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民办高校与各方面的联系,为民办高校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但民办高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有限,要提升教育质量,与企业和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系非常必要。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学校可以增添高新技术设备为涉足新的科技领域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又能为学生提供实验基地和实习岗位,使学生和老师真正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课题,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政策的支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出台相关制度优化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1.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调节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民办高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是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着重要影响。民办高校应服务社会、办出特色、错位发展。民办高校只有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使学校保持活力;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时代的需求,使学校的科研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才能取得政府更高的扶持力度,以利于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为依托,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更新,作为依赖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存在的民办高校需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作为选择人才知识结构的依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找准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优化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建立自己的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民办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保障作用

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以知识的再生产和综合运用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基于自身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本能之上要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办高校的职能所在,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2.1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民办高校通过培养一线技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民办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为企业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企业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保证企业工作人员充裕,能够持续生产,也有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完成企业内部对人才的培养。

民办高校通过创新科技,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民办高校能够快速捕捉科技发展动向,明确经济建设对科技有怎样的需求,并迅速做出反应。积极促进本校的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创新科技成果。民办高校更重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只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才能实现科研的价值,凸显民办高校的实力,而这一切从客观上就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民办高校通过继续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为非统招在校生提供再教育的机会,通过培训的方式使有学习意愿的人能够获得自己需求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居民学习新知,提升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期许。

民办高校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推动区域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发动学生志愿者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带动区域社会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共享校区的知识资源、提供给社区居民免费的信息支援等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2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民办高校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校园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借此服务于企业文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社会进步需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要技术革新,民办高校聚集了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相融合,研发适合区域企业的技术和促进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产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作为以人才输出为目的的民办高校最容易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结构;再者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预测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科专业做出前瞻性的调整,在人才市场抢占先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3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员工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保持优势的关键,所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获取高素质人才的方式也多样化。有媒体公开招聘、中介机构推荐、招聘会现场招聘、企业内部培训等。通过猎头公司和媒体公开招聘成本较高,同时还面临新人入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磨合期,也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招聘会现场招聘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招聘人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容易受招聘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造成优秀人员的流失等现象,因为招聘会现场多数是学生应聘,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当下企业对内部培训的方式比较认可,同时又具有民办高校合作的先天条件,所以利用民办高校的高级人才资源成为一种趋向性的选择。民办高校通过人才资源对企业进行知识的支援给企业注入了活力,为企业长效发展提供了保障。

民办高校除了可以间接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可以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科技园,参与商业区的建设,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还可以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还是服务地方群众生活,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第8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社会 高等教育公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在知识社会,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知识社会中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而知识发展水平在区域竞争中存在着的诸多差距,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上。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2009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中,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1]因此,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是知识社会的诉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需求,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知识社会诉求相契合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界定

公平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不懈动力。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追求教育公平也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1866年马克思明确提出了“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2]然而教育公平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现今教育公平理论认为,教育公平包括:第一、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受教育机会面前应受到同等对待。第二、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教育制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让每个社会成员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第三、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每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并得到发展。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学术界对于高等教育公平涵义的界定,大多也都是以对教育公平概念的认识作为基础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高等教育公平“即高等教育权利平等或机会均等”、“是教育利益分配的合理公正”、“是对高等教育现象的评价或价值判断”。这些观点基本上是从法律、经济或伦理等角度作出的考察和界定,都具有其独特视角和合理成分。笔者认为,作为社会公平一个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从高等教育对象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公平可以界定为:处在同一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个体,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获取均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享有共同的高等教育资源与过程,最大限度地获取期待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结果。

(二)知识社会的鲜明特征

“知识社会”的概念诞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知识社会的特征,众多学者给予了阐释。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专题中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也是学习社会。鉴于此观点,具体来讲,知识社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知识社会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知识只有满足人的需要,才谈得上有价值。而人的生存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依托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高度理性的社会,必然会在深刻总结、提升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促进并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2)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任何社会形态必然以一定的经济形式作为基础,知识社会的基础是知识经济。科学技术或者说知识是生产力的首要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3)知识社会是一个创新成为社会主要驱动力的社会,知识和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知识社会的经济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征。[3]知识社会经济和社会特征都清晰地告诉我们,知识社会的最鲜明的特点和最具主导性的因素是创新。创新是产生知识、创造财富的源泉,是知识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

(三)高等教育公平在知识社会的体现

如前所述,知识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高度理性的社会,它要求着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体通过终身学习去不断完善,而高等教育则成为完成这一环节的重要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行,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高等教育公平性问题更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并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知识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越来越建立于知识之上。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知识社会中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后教育。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因此,知识社会更加要求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在信息海洋里来去自如,培养认知能力和批评精神,以便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拥有新知识,从而最大程度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在知识社会里,高等教育公平面临极大的机遇与挑战。

二、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一)知识社会影响教育理念,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审视古往今来的教育,我们发现“统一化”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教育情结。这样的教育理念中往往潜藏着对受教育者主体性和个体性忽视和不尊重,不易激发其发展自身优势的能动性,使得学生在被动学习中,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从而在就业过程中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这从公平的视角来看,意味着教育过程与结果的不公平。进入21世纪后,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而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的特点的”的观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差异性。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者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自觉性,积极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使之更加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的需要,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拓型人才,这样才真正符号教育公平目标的要求。#p#分页标题#e#

(二)知识社会影响教育过程,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知识社会归根到底是人们理想追求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知识与创新是知识社会的核心。而知识教育则成为一种创新与理想实现的重要途径。可见,知识社会当然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与作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是教育过程的几大主要构成要素,高等教育过程亦然。而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过程的影响主要也表现在这些过程要素上,体现在:教育者的教与受教育者的学互动凸显,受教育者个体主体性更加注重;教育内容上更加贴切学生的合理需求,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将由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经典的学习形式转向现代新兴媒体下的多样化学习形式;教育服务管理向以人为本模式转化,教育管理的行政规定取向向学习过程导向的转化,教育网络的建立、知识物化的途径、长效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等。[4]在知识社会的影响下,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是高等教育过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 知识社会影响高等院校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的比例关系,大致可分为形式结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科类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宏观结构,和队伍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教材结构、课程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微观结构两部分。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教育结构也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在科技进步发展的知识社会时代中,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更多地依靠核心知识和人才的支撑。所以,知识社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不断需求核心技术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做出方向性调整,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

三、知识社会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探析

2008年4月,OECD了“面向知识社会的高等教育”研究报告,从管理、财政、质量保障、平等、研究创新等各角度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指出,高等教育发展呈现趋势: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供给方式多样化;增加了更多的异质性学生群体;治理结构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全球网络化、互动化和合作化的趋势逐渐增强。而在不断面对教育公平问题,解决教育公平的今天,虽然从教育机会的扩大、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等,教育公平问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高等教育依然面临极大的挑战,在满足公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仍存在差距。近期,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教育机会、过程公平,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这表明,高等教育领域内,不仅要重视教育机会的公平,更重要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微观教育公平,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因此,要积极采取对策发挥政府、社会、高校的合力,确保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整合内部与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政府与社会要优化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环境

丁玲在《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与对策》中讲到:“我们在政策抉择中,应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善高等教育过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关注弱势群体,建立有效补偿机制,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共生。”的确,要实现人人都有权利接受高等教育,人人都有权利享有平等的高等教育过程,人人都获取预期的高质量高等教育结果,还必须尽可能地缩小教育的差距。而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是在现有状态下政策构建和制度建设。在知识社会条件下,政府与社会都有责任不断完善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优化高等教育公平的外部教育环境。因此,在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弱势学生群体贷款资助体系等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优化高校教育公平的制度政策环境义不容辞。其次,促进教育公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调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开拓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丰富社会力量兴教办学的形式,扩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度,把全社会的热情和力量都凝聚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上来。

(二)高校要创新高等教育过程要素

当然,政府在制度环境的完善上,主要是制定的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的高等教育公平的一系列宏观层面的政策措施。而这些制度的效果如何,外部影响作用的大小,最终还具体体现在微观层面的应用,即高校在微观教育过程中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程度。要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就要重视教育过程要素的创新,促使微观教育过程中的高等教育公平。1.牢固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公平观念。高校教育者应意识到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的差别,强化正确的教育公平理念,深入理解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和内容要求,并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还应充分认识教育公平与学生个性差异的关系,现同中有异、和而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同时,应该看到教育公平是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公平会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制度的制约,我们应该意识到现阶段的教育公平只能是在现有条件下相对的机会均等和公平,它是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5]。2.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贴近学生个体。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天赋条件、不同的个性特征,其发展程度也有着不同。所以在教学形式、内容上,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特长,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具体的学生在具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要求程度等上实施一些不同的教育措施。一位学者说“虽然给强者以不利条件是不公平的,但给弱者以补偿却是可能的,相对公平的”。另外,知识社会下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新兴媒体教育技术,不仅有效地缩短了知识传递的时空距离,而且实现了同一知识的多维呈现,增强了知识的可感可知性。新兴媒体教育技术的充分应用为教育者实施公平教育提供了可能。教育者作为教育公平理念的直接践行者,应正视自己教育媒体运用能力的局限性,主动学习并借助现代化新兴媒体创新教育中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每个学生提供在同一起跑线的发展机会,使每位学生充分享有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教育资源获取最大程度的发展,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3.提升教育者素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过程状态中受教育者是否充分受教育的权利,关涉到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所以,一所高校首先要有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育者。对于队伍的建设,可以大胆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加强活跃在第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教育理念,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强教育公平执行 能力,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其次,加强师德教育,秉承民主、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真心、用心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在关爱每一位学生中,保障他们的学习权与发展权的实现。同时,教育者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不仅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树立和个体能动性的发挥,还尽心营造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位学生在个性发展同时感受教育公平的意义。#p#分页标题#e#

(三)学生要提高公平意识,争取公平教育权利

高等教育公平不仅需要社会构建公平实施的平台,高校提供学生享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教育者树立公平应用的理念,同时也需要广大学生提高公平的意识,积极争取教育公平的权利。所以,首先要提高学生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意识和权利,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向社会、学校、教育者提出公平的合理化建议,使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其次,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争取教育结果的公平。目前,从教育实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坚持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按考分录取的高校招生制度,基本实现了“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这并不能保证进入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公平的教育。或许受到公平的教育,但因客观存在的某些特定差异,也较难获取公平的教育结果。因此,受教育者——学生主体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力争使自己不断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成为知识社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北京.2009-12-15

[2]隋献福.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

[3]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

第9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拓展问题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内涵

社会服务,是在19世纪后期得以明确,并从20世纪开始得到广泛认同的高校社会职能,它是指高等学校不仅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并直接开展为社会的服务。高校社会服务概念首先是在美国孕育和形成的,1848年成立的威斯康星增地学院首次将“公共服务”作为地方大学的第三职能,“威斯康星思想”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的实质就是使大学的人力资源直接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拓展高职院校的第三个职能。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去理解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广义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指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社会职能机构为社会所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指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做出更为直接的服务贡献,它是利用自身的资源直接投身于地方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传播知识,吸收人才,聚合资源,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管理形式、组织形式、服务体制和槐制、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服务形式多元化理论、学术研究的社会化理论,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高教法》中明确指出: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决定了高校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和生活,而要受到社会的制约,高校必须为社会服务,这种服务不只表现在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还体现在办学过程中就必须同社会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为社会经济发展直接做出贡献。就目前来说,高校借助于自身的学术优势,已经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全面开放和走进社会的契机。随着时展,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不断向深层次拓展。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知识经济的到来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人的素质和能力是知识经济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作为知识的主体以及人才生产和再生产的基地,它不仅要继续承担传统意义上的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且要直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职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国内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

(1)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还未上升到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高度来。一些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不能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存在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培养方案不尽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不能按照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当地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2)政府、企业对高职院校缺乏了解与信任。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与本地区企业之间缺乏沟通,高职院校多数是在近年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更名而来的,政府、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性质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了解不够,学校缺乏一定的知名度,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原来的中职时的知名度高。鉴于这种情况,许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状态缺乏了解,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尽管有些高职院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提供一些人才、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很多政府和企业在需要这些服务时,鉴于不了解的因素很少考虑高职院校,通常舍近求远,首先考虑的是外地重点高校以及科研院所。

(3)教师缺乏对行业第一线资料的收集,实践能力较差,导致研发能力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大多数以教学为主,尤其近几年面对急剧扩大的办学规模,教师们疲于应付教学,没有激励机制的驱动,教师也缺乏对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同时,高职院校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较弱,使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的能力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层次等方面人们对它的认可程度还比较低。

四、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

(1)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拓展服务。教育拓展服务这一服务形式既可归属教学服务,也可归属人才培养服务,他是作为高校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形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向社会的延伸,把职业培训工作作为学校拓宽服务领域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结合高职学院专业优势,积极创办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培训项目。通过开展在职职工和新增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组织无业、失业人员进行创业能力培训,针对技术工人进行技能提高培训等,这都是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新途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