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文化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东京动漫节庆业产生的文化动因
一般意义而言,节庆是特定区域内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时间、围绕某一主题而自发或组织形成的文化活动,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仪式性、周期性、娱乐性、参与性、暂时性、集中性等特点。现代节庆业的发展在传承传统节庆文化的同时,与现代城市文化产业及城市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形式、内容及产生动因方面具有新的特质,成了一种快速发展的产业形态和文化形式。[1]东京动漫节庆产业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东京国际动漫节、日本动漫软件展、东京电玩展、秋叶原娱乐节、同人志展销节、动漫主题曲夏日演唱会、东京玩具节、东京玩具展、手办模型展销节、C3玩模展等十大动漫节庆活动,不仅成为了可独立于动漫创意产业并与之互动的产业形式,也成为丰富东京城市文化内涵、提升东京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东京动漫节庆产业的产生,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从东京城市自身的文化产业形态看来,动漫节庆产业是动漫创意产业整个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动漫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发生。在这个层面来说,东京动漫创意产业是孕育动漫节庆产业生长的土壤。东京有着雄厚的动漫文化基础和产业基础,根据日本动画协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日本动漫产业制作企业收入为1581亿日元,而整个动画市场创造产值约为1兆3393亿日元。[2]而东京则聚集了日本78.8%的动漫企业和92.1%的日本动漫公司总部,生产了世界上近60%以上的动漫产品,是名副其实的“动漫文化之都”。在形成的产业链条中,动漫节庆产业是下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动漫产品的生产与制作,它的生长与形成适应的是东京动漫企业乃至世界动漫企业集体性展示、交易和交流的需要。也就是说,动漫节庆产业是创意产业为实现自身从产品生产到销售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整个动漫创意产业链自身完善和优化的重要内容,在产业发展中承担着营销和传播动漫产品的重要职能。
另一方面,从东京城市文化发展这一层面来看,动漫节庆活动的开展是培育城市文化活力和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日本在“二战”之后将国际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视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发展理念。2000年东京实施了“目前东京都的文化政策手段的转换与着手”方案,将以充满创造性和文化活力的世界文化都市作为东京的发展目标。基于城市的目标定位和城市的产业文化优势,2002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东京市政府和相关动漫企业在东京举办了首届东京国际动漫节,并作为每年一届的主题性文化活动,这标志着东京动漫文化成为东京走向世界和向世界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桥梁、纽带和平台,动漫节庆产业和动漫节庆文化被纳入到了东京世界城市文化体系的整体构建之中。2006年在东京政府颁布的《十年后的东京――东京在变化》中提出大力发展动漫文化和动漫产业,将其作为一种优势文化来提升东京的城市魅力及国际影响力。 2007东京政府出台的《东京都文化振兴方针》作为一个规划至2015年的发展方针,确立了要将文化魅力感受型、文化富裕型和具有丰厚文化创造底蕴的都市作为东京走向世界的主要文化特色。为进一步推动东京城市文化的发展,2011年在东京推出的《〈十年后东京〉2011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将动漫文化和其相关的节庆、会展、观光、旅游等行业作为提升东京的文化魅力和产业能力,促进东京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从东京作为世界城市的文化发展层面而言,东京动漫节庆产业顺应了世界城市文化竞争的呼唤,不仅有利于激发城市文化活力,且作为一种具有产业优势的文化,承担着东京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和文化“走出去”的使命。
从整体而言,东京动漫节庆产业和节庆文化的发生与发展,融合了东京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文化发展的双重因素。在产业经济层面奠基于动漫创意产业的强大推动,是动漫创意产业在产业链下游的延伸与拓展,成为动漫产品从上游制作走向下游市场营销的关键性环节。在城市文化的发展层面,推动着城市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肩负了传播东京城市文化形象和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的重任。尤其是在“大事件”策略日益成为当代城市形象塑造、传播和营销的有效途径的背景之下,[3]东京的动漫节庆产业在东京迈向世界城市的文化经营和文化竞争中必将扮演着重要角色。王林生:动漫节庆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文化意义
二、 东京动漫节庆产业的文化类型及组织形式
现代节庆产业具有极强的黏合性,尤其是在产业化的运作方式之下,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文化经济活动,不仅体现出较强的文化经济化,也表现出经济文化化的时代表征。由于节庆业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最大限度地集中展示行业的发展成果,达到吸引投资、扩大影响的目的,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和行业所重视。据统计,世界将近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举办不同文化主题的动漫节庆活动。依据目的和性质的不同,东京动漫节庆业在文化类型上可以大致划分为展销性、综合型和专项综合型三种。[4]
展销型动漫节庆,以东京国际动漫节(TAF)为主。东京国际动漫节作为东京市政府和相关企业共同发起并主办的国际动漫文化活动,自2002年举办首届起至今共举办了11届(2011年因日本东北部的大地震和核泄漏事故停办)。这种类型的动漫节庆活动以产业导向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侧重产业内部的对话,参与对话的双方是动漫产品内容提供商和版权购买方,用以实现供、需双方的顺利衔接,从而保持动漫创意产业链的流畅和顺利。如东京国际动漫节为动漫从业人员开辟专场,为其提供优良的展示平台和贸易洽谈场所,在展销会开始的前两天,只有动漫从业人员才能参加。同时为了吸引国外企业参展,动漫节有时还通过设置国家馆的方式以方便某一国家的动漫企业集中展出。展销型动漫节庆在动漫文化较为发达和产业链比较完善的国家较为常见,比如法国昂西动画节。由于很多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会选择在展销型动漫展会活动中,所以东京国际动漫节每年会吸引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画商,他们来这里采购节目,或者购买最前沿的技术设备,或者购买动漫周边产品权等。
而随着市场化运行的不断规范,作为一种产业形态,节庆产业对其他行业和区域的“联动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以动漫节庆会展为核心,集旅游、培训、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并形成了以东京为核心、辐射周边乃至整个日本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业态。如东京国际动漫节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动漫展销型主题展会。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动漫节庆产业以其多样的文化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容,为东京提供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娱乐生活和文化服务,为动漫创意产业的进一步生长培育了市场空间。
第三,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特色文化城市是缓解城市发展中因工业生产而给城市带来的资源紧张、空气污染等“城市病”的有效手段,也是破解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同质化现象的必由之路。在世界城市文化体系中,城市的文化特色以一种富有差异性的张力来体现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动漫节庆作为东京构建特色文化城市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别致的可供观赏和体验的文化景观,它最大限度地依托于东京固有的动漫文化基础和产业基础,形成了以动漫文化要素的产业转化和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生活的基本架构。东京的动漫节庆产业培育了城市新的文化生活方式,激发了城市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创造的氛围,重塑了城市的文化地理和文化生态。如为了与秋叶原街区繁荣的动漫文化相一致,增添节庆期间及平时的动漫文化氛围,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一批以动漫为主题的咖啡屋纷纷出现,如COSPLAY动漫咖啡屋、EVA主题咖啡屋、奥特曼主题咖啡厅等。
同时,动漫节庆作为一种品牌文化成了“酷日本战略”提升东京城市文化形象打造特色文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和途径。[9]动漫节庆产业在东京城市文化的建设中,还通过设置与城市相关的文化活动,彰显动漫节庆与城市的互动交融关系。如在东京2010年的同人志展销节中,设立了以“Comike城市振兴”为主题的特别展览,并规划每五年举办一次。这一活动以动漫作品为载体,以节庆活动为传播渠道,以动漫文化对东京城市文化的塑造、培育为旨归,以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生产来拓展东京文化的特色性建设,增强动漫文化在东京城市文化生活中的魅力,进一步彰显了动漫文化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集聚和根植。
总体来看,动漫节庆产业在东京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其所表现出的多种文化形态和类型,构成了东京城市文化外在显现的重要表征,展示了东京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国际前沿的文化视野。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运作下,动漫节庆产业形成了包蕴着巨大文化价值的文化活动。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节庆产业所产生的节庆经济对东京城市文化资源的转化、开发、策划和包装等层面,还在于它通过一种文化表述参与东京城市文化的构建,将自身的文化生产植入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使动漫节庆产业本身与城市文化发展之间具有了重要的关联性、叠加性和沟通性,拥有了同步生长的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Getz, D. Encyclopedia of Tourism[M]. J. Jafari. ed. New York: Routleledge, 2003: 209211.
[2] 日本のアニメ市(界・)の推移[EB/OL]. http://aja.gr.jp/.
[3] 费爱华. “大事件”策略的城市形象传播机制[J]. 现代传播,2012,(12).
[4] 金元浦. 动漫创意产业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54.
[5] 景宏.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J]. 日本学刊,2006,(4).
[6] 吕云. “世界动漫王国”――日本如何打造文化影响力[N]. 广州日报,20100714.
[7] 余艳琛. 与刀的交错――谈日本动漫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J]. 福建论坛,2007,(S1).
为了發挥文化这种“文以教化”的功能,现在人们经常谈论城市文化建设问题。但是,往往把城市文化仅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概括,而且总用标语口号式的语言表达。这就提出个问题:城市文化究竟怎样开發?我以为,很重要的是要研究“文”之意蕴、“化”之语境,当在这两个方面下一番工夫。
一个城市文化的“文”之意蕴,除了在同中外城市文化的比较中汲取其合理精华外,更主要的挖掘、配置其特殊的个性文化资源。在我看来,这个个性文化资源应系统地着眼于三个维度的思考:一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一方文化培育一方人”。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域人的身份证,也是这个地域人生生不息的遗传密码。钱穆在《国史大纲》指出,对待历史与文化应存“温情与敬意”。一个城市文化的开發,必须用历史的解剖刀、辩证法的认识工具,总结出这个城市圣贤名仕、豪杰名流、传说典故、古迹胜景之中的文化瑰宝。描像出慰藉人的心灵,塑造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行,提升人的精神的文化元素,绘制这个城市人绵延發展的“文化基因图”。二是开發现代文化资源。“继承不泥古”。后人继承前人,但不是完全复制前人。如果认为城市文化的發掘,只是对传统文化的开發,是有片面性的。一个城市文化名片的策划,必须展示这个城市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打造恢弘事业中创新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包括现代城市人以文字为载体的理念文化、以组织制度为载体的行为文化、以产业和产品为载体的商业文化、以建筑为载体的人文景观文化、以环境为载体的自然景观文化等。要认真提炼这方面除旧布新、雄图大展的文化因素。三是着眼未来价值追求的文化资源。《论语》中有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每个城市的世代人都有孜孜以求的价值追求,不懈地接力奋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皆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创造了具有不同历史意义的历史业绩,它生动地折射了这个城市人特有的文化驱动力。这是城市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元素。
再谈城市文化之“化”的语境。文化之表达要靠语言(文字也是语言,是不会發声的语言),语言是“文以教化”的工具。挖掘“文”之意蕴,概括出来的语言,应当达到雅俗共赏、公众认同、寓意深邃的境界,切忌“八股式”、口号式、干瘪的语言表达。这里,借鉴不同城市文化乃至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表述提出城市文化语境的思路。譬如,用城市“画像”式的语言表述,听到这样的语言,使人有如临其境的亲切之感。杭州的城市文化概括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大连的城市文化概括为“创造、创业、创世”,重庆的形象文化概括为“世界的重庆,永远的三峡”,福州的旅游文化概括为“福山福水福州游”。我们应从这些语境中受到启迪。再如,用深厚人文底蕴式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可以感悟一个城市高深的文化积淀。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是对《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借鉴。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训“大工至善、大学至真”、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都浓缩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如,用哲理式的语言表达。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不少企业文化提出“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上帝的要求”,“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都是这种语言的反映,它给人大智大慧的开發将是深远的。还有,用老百姓口语式的语言表达。巴金曾给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的校训是“嚼得草根,做得大事”,一些企业支化提出的“留意多一点,问题少一点”、“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做好了,才算做了”,都通俗易懂,很好地引领人的行为。一个城市文化语言的表述可以择其一种方式,也可以几种方式兼而有之,倘若是后者,将是最高层次的语境了。
论文关键词: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发展了,但我国原来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逐渐地失去了记忆,干百个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同。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护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应是城市规划的任务之一。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
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出现的时候,正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的引导,离不开文化繁荣。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它的本质即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品位的城市,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文化足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可以再现前人、前朝或远古的民情风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自然风情。是在更高层面上展现出人类生活的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所谓特色,就是个性。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的危机在于趋同化,失去个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3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大致包括的几个方面
法定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虽未定级但确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遗址遗迹以及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历史价值的风景名胜地;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风貌特色的地段与街区;能够体现历史上城市规划成就及反映城市发展历史的规划格局、风貌特色和空间秩序。除以上建筑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外.文化传统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戏剧、绘画、音乐、手工工艺、民族风情、传统物产等都属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之列。
4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成绩是辉煌的,有目共睹。但是也要看到,不少城市和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和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特色的保护,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带有共性的问题包括:1)建设性的破坏。2)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3)法制不全,执法不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的特点是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建筑设计等各方面统筹考虑,采取综合的措施,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高层次的保护。
5城市规划对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1)分析总结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特点,确定合理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并通过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上给予落实。
2)确定合理的城市布局、用地发展方向和道路系统,力图保护古城的规划格局和历史环境。
3)把文物古迹、园林名胜、遗迹遗址以及展示名城历史文化的各类标志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形成网络体系,使人们便于感知和理解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4)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处理好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关系,使整体环境不失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6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层次和基本要求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保护城市文物古迹。对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石刻、近代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等,根据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经过整修公开展示,也有的在不妨碍保护的原则下,继续合理使用。当前,不提倡恢复重建那些已完全不复存在的“文物古迹”,因为经过重建的已不再属于文物,且不具有文物价值。
第二层次,保护有典型历史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地段。历史地段的保护原则是保护整体的环境风貌,保护建筑物的外观和道路、绿化等,建筑内部允许改造与更新。要特别强调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使这些地段为现代的社会生活继续发挥作用。
第三层次,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不只是看城市的历史长短,而在于承载的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关键是要看其保存有丰富的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多少。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上相协调,使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不失文化名城的特色。要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历史街区内的空间过量的不适当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以及不相配的人工景点建设。
历史文化名城,除了要保护有形的、实体的内容外,还要保护无形的、传统的、原生态文化。所谓原生态文化是指由民众创造并拥有的,在民众中自然传衍着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体系;政府供给;政府职能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其问题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已被纳入人们的视野之内,但对农民工文化权益的关注尚少。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作为联结城市与乡村的特殊群体,尊重和有效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是一项关乎我国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现代化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面临的困难
农民工作为人类群体的一部分,对于文化需求的日益旺盛和社会文化供给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就是现阶段农民工文化生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需要社会以及政府严肃的对待和合理的解决。
1.农民工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近年来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来分析,就现阶段单一枯燥的文化生活现状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工对于文化生活的需要。据了解,大多数农民工在文化生活领域方面对政府和社会更有着很高的寄托,希望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业余休闲娱乐活动。在近年来对该地区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农民工不仅保持着对打牌、麻将、低价或免费文艺活动等消遣性、娱乐性强烈的需求之外,也保持着对参与比赛性活动、人力资源培训等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个人素质的文化生活方式的需求。
2.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通过农民工对该地区社区环境、个别单位生活娱乐设施、商业配套等方面的主观感受的咨询和调查结果显示,有66%的人表示并不知道或尚不了解自己的住处附近有向群众公开的公园和公共健身设施,48.3%的人表示不认识或不熟悉所住地区的社区管理服务人员,60%的人反应不知道自己的住处附近有没有供大家阅读的报刊栏和公共信息服务栏。而还有将近50%的人表明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企业或公司是否向员工提供报刊、杂志、读物等文化品。大多数的人表示现如今城市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供给达不到他们心目中的期待,还应该继续提高,对如何提高这个问题,通过资料显示现阶段农民工期待多开设文化娱乐场所,例如网吧,图书馆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应向他们多开设专家教学讲座,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知识素养。
二、进一步保障城市农民工文化权益的对策
1.完善政府保障体制
政府应该积极发挥机关职能,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保障机制。并在其基础上不断结合各地农民工对于文化的不同需要,及时完善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体制。农民工的文化工作与城市工人阶级一样,都属于基本的公共服务范畴,而该服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依靠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主导,形成权威性有效力的工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各级党委、文化宣传部门等机构应该积极加强对城市农民工群体文化服务工作的协调和统筹,在不断地调查了解中搜集整合各类有关的资料和信息,通过一系列合理的手段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文化服务。与此同时,各地企业和单位也要积极发挥自身在文化宣传发展方面的作用,合理合法的维护每一个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还应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强化立法的工作,用法律规范和提高全国各地企业对农民工服务的自觉性和质量水平。
2.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
加大政府和社会对于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投入,这一举措必须要建立在不同地区已经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上,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于农民工文化工作日常经费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通常考虑。不同地区,还应该理性客观的结合农民工群体对于文化的不同需要来建立其文化生活建设的专项经费,提高对于该群体成员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与此同时,政府各大行政主管部门和文化宣传部门等,还应当加强彼此之间工作和思想上的联系,通过彼此协商讨论,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加大有关部门对于加强农民工文化生活建设经费的统筹和整合力度。有针对性的决策,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这关乎到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是否能够做到根本。
3.提高自我保障意识和能力
通过运用法律率对自己进行保护,政府在面对众多农民工各类工作纠纷案件,应当建立一个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咨询机构来完善并保障农民工在劳务工作中对自身安全以及利益的维护,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众多农民工在自身权益收到侵害时不会动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提高农民工群体自我保障的意识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分为政府帮助和农民工自主两个途径来完成,首先对于政府而言,可以积极的开展维权讲座,公益展览,或是借助报纸杂志电视等多种媒介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电话或参与活动,提高他们自我保障的意识。对于其自身而言,他们可以借助参与学习,阅读报纸书籍和相关资料的方式完善自己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的意识缺失,从而真正的树立起维权意识,为自己的文化权益负责。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看,一座城市里的公共艺术,往往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具显性特征和最富魅力的文化符号。设置城市公共艺术,可以巧妙地将城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等意象元素予以强化和连接,从而促进城市意象的整体建构,使存活于主体心理中的个别意象凝练、提升为城市公众意象,即城市大多数居民心中所拥有的共同印象。这种基于共同或相通的文化背景,源于对公共艺术产品的省察而与公众深层心理产生情感共振的意象群体,使得那种变易、飘忽、动荡、游离的随性化城市意象变得凝聚、清晰、稳定而统一,人们通过公共艺术将直接触碰、体验到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精神和文化气质。
因此,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而言具有显著的隐喻功能。这种对城市文化的功能隐喻在三个层面上实现:与生活于斯的市民进行心灵交集,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完成特定的空间构造,彰显场所精神;沟通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城市历史文脉。也即在公共艺术这一城市文化符号载体中,完成了社会心理、城市空间和城市历史的三维交集,从而构成了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意象。
一、凝聚市民集体记忆
作为荷载着一座城市内在气质和精神的文化dna,公共艺术已深度介入到当代城市市政建设与社区环境改造的整体规划之中本文由收集因为当代都市不仅仅是表面的各种设施的聚集体,诸如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平直的六车道公路、立交桥、地铁等,也不是诸多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的随意组合体,诸如法院、医院、商场、学校、宾馆以及各种社团机构等,而是与公众生活的内在需求和精神理想密切关联的。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所言:“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1](p.1)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居民们在悠长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情节。而这些经验均可以通过公共艺术镌刻下来,凝固成城市居民对一座城市的视觉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
从我国的公共艺术实践来看,无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还是上海的黄浦公园的《浦江潮》、浦东世纪大道的景观雕塑《东方之光——日晷》,广州的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广州解放纪念碑》,以及青岛海滨的《五月的风》和香港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这些大量涌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其特定的城市空间中,铭刻、纪念、叙述着城市、社区的故事,历史文脉和市民风情与社会理想。它们作为一座城市特有的气质和市民大众共同生息、奋斗、交流之历程的伴生物和象征物,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中闪耀着人本主义光亮的温馨回忆。这些公共艺术以艺术化的手法,将市民的公共意识、民众的能动性、情感和创造性标立于世。它们在营造城市视觉形象和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把城市的精彩、生动的社会活动与市民的城市生活经验和情感予以交融,使得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公共精神潜移默化为城市居民的自觉意识。
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公共性、参与性与分享性能唤起一座城市居民记忆深处的成长经历、集体经验。如日本神户市海岸线城铁的起点站“三宫站”(sannomiya),以新旧世纪之交在神户市立医院诞生的婴孩的二千余张小手印和小脚印拓片将该市市民成长的集体记忆熔铸在城铁站里,与上班、上学、购物、旅游等活动构成的每日生活相互呼应,构成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最佳期待。[2](p.169-170)再如《深圳人的一天》在充分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以市民化、大众化的标准去塑造十八个普通的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但极具亲和力,也体现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人口集散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状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赢得了民意调查的90%满意度。其成功之处也在于准确把握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市民文化心态和情感共振点。
二、彰显特定场所精神
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对场所的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艺术从来不处在真空里,它周遭的整体状况会从各个方向触及它。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某个空间不外乎三种结果:最糟糕的是公共艺术在基地上像个外来的、多余又不恰当的添加物;无关痛痒时它悄悄地融入周遭环境;最佳状况是,公共艺术使周遭具体地凝聚成一个场所,将有关地方特性的线索集理、编织成视觉焦点,建构新的真实,能够画龙点睛地活化周围的空间,让市民体验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意味。
按照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看法,场所就是人们生活与存在的特定空间。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3](p.5)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气氛和性格,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这里的场所因此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种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并产生了精神上的归属感。因此,建筑、公共艺术等实体形式不但标示着场所的空间形态,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以本真的方式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揭示人们存在的真理。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由此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构成场所或景观之一部分的公共艺术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紧密相关。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艺术品美的内容。公共艺术的美不仅仅属于形式,而是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在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尺度构筑城市公共艺术品空间,强调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融合。而且这些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作品的交流乃至人与自然的交流,不断强化了公共艺术品作为公众中心的“场所”精神。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改造和公共艺术形态在突显场所精神上就极为成功:景区公园的创意和艺术设计充分利用废旧钢铁的建筑、设备和材料,如废旧铁轨、路基、高炉、金属浇铸件、各种大型混凝土构筑物等现成品作为观光和介入者进行游走、观览、触摸体验以及攀爬娱乐的设施构件和景观内容,使之亲身感受特殊景区的物质和精神意蕴。[4]我国在20世纪末随着工业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型,北京、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通过对废弃工厂的艺术创意和改造,先后涌出了多个loft艺术区,比如北京的798艺术工场、藏库新媒体空间,上海的苏州河艺术仓库区,杭州城北的杭印路49号等,都是极富场所精神的公共艺术实践。
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公共艺术只是一味耽迷于艺术家个体的精英意识而罔顾与环境的协调,势必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弹。1981年,理查德·塞拉的极少主义雕塑《倾斜的弧》经联邦服务总署的同意,被安置在联邦广场。但是,这件延伸达120英尺,高12英尺的作品却招来了诸多抱怨。由于它阻碍了人们在联邦广场的行走路线并破坏了环境,许多人将这件作品戏称为“生锈的钢铁屏障”。在随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联邦服务总署共收到近4500封投诉信,要求拆除这件作品。最终经过听证会投票表决于1989年3月将该作品拆除。[5]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城市居民的场所感主要来自社区空间中的经验。一定的社区必然有着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它们构成社区内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背景。社区、地域、环境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场所。因为团体生活主要在室外道路、场所上展开,没有了开放空间,人们会觉得缺少社区感。这也是为什么社区需要公共空间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国的许多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城区规划、建筑式样及住宅格局以及新的商业经济竞争模式相继出现,全面而迅速地影响着社区中人们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土地的高度商品化、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产业数量及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邻里人际关系的变迁与冷漠等现象,使得现代都市人感叹,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丧失了昔日的许多生活乐趣和情致。
而公共艺术正可发挥重建场所精神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上和已经证实的事实来看,当代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理念对社区的成功介入和整合,将会产生诸多良好的效应,如:激发居民对社区理念的认知;调动和培养居民平等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居民对所在社区存在和归属关系的认同感;促进社区居民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益于社区居民审美文化修养的提升;带动和整合社区环境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公共事业;创造独特的社区文化及视觉形象;促进社区自主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
三、承载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经历了几百、几千年的积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所谓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城市中所有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的东西。”[6](p.132)城市的居民对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传奇故事、历史档案都寄托着感情,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追索其蕴涵着的城市的文化之根,而倍感到弥足珍贵。当然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历史遗迹和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景观中。城市的历史文脉构筑了一个生命体系,一旦破坏就将无法恢复,我们必须尊重和延续它。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都是无法重复、无法拷贝的。更为重要的它是城市的景观设计师所不能选择的。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不仅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之本也是城市每一个居民应该永远坚持下去的事业。因为“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7]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又是跟其人文内涵紧密相关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艺术文化成果,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肯定并通过景观形态表现出来的。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内在支柱,以城市人的发展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城市景观才能展露出城市景观“人格化”的风韵。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存在和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但在城市景观中又表现为不同风貌、不同质的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很多城市在形态上雷同。只有文化上特别是城市人文精神上的区别显得尤为重要,更显价值。在城市景观的宏观构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富有个性、鲜明性和完善性的城市人文精神是整个城市景观的灵魂和动力。
21世纪的城市把“人”的发展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强调“人”的因素的核心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表现市民的价值观和主人翁的态度、开放的胸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追求发展的意识,这才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灵魂、是时代的追求、是族性与历史的深层积淀、是城市人格价值诉求的内在向度。”[8](p.156)
成都为何选择以熊猫作为形象标识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都熊猫文化形成的原因
(一)现实原因
本文通过对100位游客的问卷调查,经过后期整理计算得出,本地游客占到43%,外地游客比例为57%。细分本地游客及外地游客后,对这两部分人关于成都文化形象标识的印象做出分析。具体可见一下表格:
表1:您认为以下哪一项是成都特有的,并可以成为成都的标识?
本文例举了成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分别是成都的老茶馆、熊猫、美女、川菜及火锅等。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在外地游客的眼中,成都的熊猫以39%的绝对优势,居于领先地位, 其次是川菜。虽然在本地人的眼里,川菜的比例最高,然而要使一座城市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依靠食物是难以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形象标识的。而熊猫具有成为旅游形象标识的潜质,又得到了广大外地游客的认同,基于这个现实原因,大熊猫是可以成为成都的文化形象标识的。
(二)历史原因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化石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自1860年代,法国传教士戴维在四川雅安宝兴县发现了熊猫以后,引起了西方国家对四川大熊猫的关注,相继吸引了西方各国来到四川等地,追寻大熊猫的足迹。
(三)社会原因
成都,是世界上离大熊猫核心栖息地最近(市中心距大熊猫栖息地仅70 余公里)、海拔落差最大,也是全球唯一一个既有圈养大熊猫又有野生大熊猫生活的特大城市,是名副其实的“熊猫之乡”。
其次,2006年,在联合国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审议通过了我国申报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为世界自然遗产。从此,“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标志着该区域范围内的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鸡冠山―九龙沟和天台山4个风景名胜区同时被列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
(四)政治原因
大熊猫作为“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中国一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是中国在向境外赠送或租借大熊猫借以增进友好关系的外交方式。
而在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作为吉祥物的“福娃晶晶”,亦是一只大熊猫的原型,这只大熊猫原型则是一直生活在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
以上所述的赠与国外及台湾的大熊猫,大部分也是来自四川地区,这样的一个政治目的的原因,也进一步让国内外游客意识到四川是熊猫故乡,而成都作为熊猫故乡的省会,自然成为熊猫故乡。
二、成都熊猫文化形象成功塑造的意义
(一)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由于熊猫的稀有度,作为中国的国宝,吸引着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四川作为大熊猫故乡,省会成都自然借着这一名号也提升了不小的知名度。
借着“熊猫故乡”这一文化符号,着重打造成都“熊猫故乡”的文化形象,对外界以及本地一开始都造成视觉冲击,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这将有利于提升成都的城市形象,因“熊猫城”提高城市知名度。
(二)旅游经济收入的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发达。对于成都来说,每年的游客也是逐年增加,因为“熊猫故乡”来蓉的海外游客以及港澳台同胞更是数不胜数,为成都或者说四川带来了巨大的旅游经济收入。
2014年,我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4891.04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入境旅游者240.17万人次,同比增长14.6%,外汇收入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2015年1-11月,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5957.54亿元,同比增长27%。入境游客257.92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9.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来川旅游的人数是逐年增加,尤其是入境游客,有很多国外游客都是为了来四川看大熊猫而来到四川。而成都大熊猫基地,在2015年国庆期间,由于人数太多,景区爆满,已远远超过成都的其他景区,不得不实行限流政策,仅在国庆第三天,接待游客就达到了3.1万。
三、相关熊猫经济的产生
(一)直接收入
1982年之后,鉴于大熊猫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中国停止了向外国赠送大熊猫的做法。1984年,随着经济改革开放,大熊猫与时俱进,摘下了“友好大使”的面具,戴上“商务参赞”的头衔,投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开启了著名的“熊猫租借”方案。根据这个方案,中国短期内向外国动物园租借大熊猫,对方支付租金。一时间,大熊猫成了财大气粗的创汇大户,国内相关部门争相出口,造成大量捕捉大熊猫,导致管理混乱失调,严重影响了大熊猫的保护。在国际环保组织和美国政府的压力之下,中国后来停止了以商业目的租借大熊猫的做法,代之以“大熊猫合作繁殖”的名义。在这个名义下,向外国租借熊猫,通常为期十年,接收国向中国支付一千万美元,平均每只熊猫每年的租金是五十万美元。
(二)间接收入
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雅安碧峰峡等都保持着高接待量。因为“熊猫故乡”这一符号来到成都游客也为成都带来了其他更多的收入,如餐饮、住宿等消费收入。
(三)其他收入
借助熊猫这一形象打造的各种品牌收入。如熊猫主题酒店、吉利熊猫车、功夫熊猫影片等。
不仅在成都,在成都周边,涌现出各类以熊猫为主题的主题酒店,普通标间价格在200-300元左右,入住率到达90%以上。
熊猫形象2008年4月 赚足眼球吉利熊猫是全球继大众甲壳虫后第二款以工程仿生设计的时尚小车。借助熊猫形象拍摄的《功夫熊猫》影片大获成功,在全球收到6.5亿的票房。
四、结论
(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传承城市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运用网络与现代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化的发展,以大手笔来做好这一工作。同时,网络的运用还可以不断充实城市文化遗产的内涵,完善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因此,研究网络技术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独特作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关键词 网络;媒体技术;城市文化遗产;产业化;创新
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规划》指出,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1]
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随着现代城市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的不断形成,城市文化呈现出自身的鲜明主题和勃勃生机。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与永续利用成为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要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文化遗产的传承牵涉到诸多复杂的因素,也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自身的规律。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各种各样的新型媒体技术,是促进城市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工具与手段。认真研究网络与新媒体在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乃至于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网络与城市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传承
目前国内外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施救式保护,主要是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采用文物保护的方式,保护原生态的城市文化遗产,对于那些面临消亡危机的文化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二是开发式保护,具体体现在由政府主导、采用市场参与和产业化传承的模式来对城市文化遗产提供保护。因此,产业化模式比较适用于对那些具有市场潜力和相应的规模化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是因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国有很多传统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能深刻地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特点、具有鲜明的符号性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加以抢救性保护,就会很快地失去传承,最后面临断裂的危险。因此,发展现代城市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尽力挽救和传承那些具有标志性、符号性特点的文化遗产。而要完成这一宏大工程,采用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就成为了比较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比如,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天津杨柳青剪纸、山东潍坊的风筝、中国的四大名绣、菜系、中国武术、京剧、皮影戏等等,都需要站在市场化的角度,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措施来加以妥善的传承与保护。只有这样,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文化遗产才不至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去传承,中华民族的文脉才会不断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赋予城市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这是实现城市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的重要基础。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指出:“通过新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利用有利于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播,同时新信息和传播技术也创造了值得保护的数字化遗产。”所以,我国应该在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技术,来达到保护自己的城市文化遗产的目的。借助网络,运用数字化信息与处理技术达到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当前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一种新型保护模式。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城市文化遗产以最为真实的形式保存下来。在这一点上,我国对京剧艺术的成功保护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实例。上世纪90年代,在政府的主导下,我们实施了京剧音配像的成功尝试,使得一大批著名的唱段、唱腔、流派、以及在京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名艺术家的音像资料通过网络的手段成为了永久性保存。
城市文化遗产从它所具有的市场化属性来说,基本上可以分为“可进入市场”和“不可进入市场”两种类型。对于那些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很强的职业性或手工化特点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可进入市场”的文化遗产。这部分遗产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市场性特征,采用产业化模式进行保护,不仅有利于对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还会更好地促进它们本身的发展和进步。而对于那些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精神层面的城市文化遗产如一些传统风俗、乡规民风等,它们在传承与延续的过程中,体现着自身非常鲜明的规律,在表现形式、存在的价值等方面都与其他的城市文化遗产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就不太可能采用产业化、市场化的模式去加以保护与利用。
2 网络与城市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
城市文化遗产是对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些文化遗产既包括体现不同时期特有风貌的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建筑,也包括遗留于地下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生活足迹的遗迹和遗物。这些无所不在的历史建筑和文物遗存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的重要象征和代名词。[2]
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在不断创新的观念的引领下,通过引入活力之水,使之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城市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城市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城市所独有的长久以来所积淀形成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因此,它相对于那些有形的东西,它具有更为旺盛的生命活力,是有情感的东西。这种无形的城市文化遗产一旦消亡,就无法再生。而对于它们的有效保护,就体现在应该赋予它们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借助于各种各样的现代新型媒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所有选择中最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
城市文化遗产从其内涵上说,包括了一座城市中具有保护意义与保护价值的文物单位,如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刻、名人故居和近现代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等,也包括了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更包括了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不断积淀下来的并且得到延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思想方式、心理方式等等。所有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一座城市最有活力、最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内涵。它们体现在一座城市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之中,是融入到了我们每一个人骨头里面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就如同保护我们的灵魂那么重要。例如,名列我国民间三大剪纸艺术之一的“广灵剪纸”,以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在中国剪纸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部分申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灵剪纸的成功,首先体现在它丰富的题材与内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十二生肖、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无一不成为剪纸艺术中的主题与题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更是广灵剪纸的重要内容。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三国演义》中的孙刘曹三方人物、《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等。凡是在网络和媒体中能够很方便地找到的主题和内容,都成为了表现的对象。其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广灵剪纸博采众家之长,在传统手法与技巧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各种艺术手段和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不断创新的艺术风格。广灵剪纸大胆突破传统的平面图层,采用网络中的三维立体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空间,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体现了至臻的艺术品位、至佳的艺术境界、至上的艺术风格和至高的艺术价值。
在促进现代城市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网络与现代媒体技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网络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为文化的传承寻找到了更多的文化资源,使传统的城市文化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这一开放的、开阔的无限空间,使城市文化的传承能够视野更为开阔,能够自觉地与世界上各种优秀的文化之间实现自由的、无障碍的交流,为文化活力的形成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泉。不仅如此,网络技术能够促进各种相同类型的城市文化形态通过紧密的交流,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当然,网络作为一种非常简便的宣传与推广的工具,它的群众性、快捷性、深刻性、通俗性都是其他的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世界各地、各个不同的民族之间,借助于网络这种形式,可以自觉的学习、交流、传播、领会,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城市文化遗产的“资源包”、文化遗产的“名片”、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
综上所述,做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交流、发展的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精神塑造的切入点,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政府应该发力,社会应该认同,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把它变成自觉的行为。充分运用网络和现代媒体技术来对城市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2014-3-16.
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与现状
国外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由来已久,而从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并通过国家立法开始于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文件就是1964年制定的《威尼斯》,它是一部关于文物古迹保护及修复的国际。2005年10月在中国通过的《西安宣言》延续了《威尼斯》的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概念并加以扩展,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它把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环境界定为:直接的和扩展的环境,即作为或构成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出于振兴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大力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利于保护的问题。比如有些地方片面地认为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急功近利,只重近期效益,竭泽而渔,过度开发,破坏了永续利用。还有些地方为了旅游效果,不顾历史真实盲目复建,造假古董,仿古一条街方兴未艾。这些做法不仅损害了历史信息,损害了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违反文物法原则,损害文物价值,也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2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占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 163 m,墙高约12 m,把面积约2.25 km2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世纪一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3平遥古城的保护现状和经验
平遥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古城在一瞬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完整保存平遥古城,山西各级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1998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平遥古城保护条例》,随后平遥县据此编制了《平遥古城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平遥古城环城地带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地方性保护办法,对古城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环境治理工作。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平遥县开展了“蓝天碧水”工程,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企业,不符合环保政策的企业一律不准审批,同时,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取缔;为改变古城内多年形成的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当地政府先后投资数亿元,对古城内10l?余条中小街巷进行了硬化改造,并完成了古城内主干街道的管线人地工程,改变了城内各种网线、电线杆如蜘蛛网密布的状况;为了保持古城的原汁原味,当地政府开展了有序的移民行动。居民搬迁后,原与古城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被拆除,古文庙、城陛庙、清虚观、日升昌票号等一系列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和明清宅院相继受到保护,得到应有的原貌恢复。为配合大规模居民搬迁,平遥县在古城外建了几个居民小区,同时推行集中供热、集中供气,使住在古城内取暖、用气不便的居民自行逐渐搬迁。
另外,当地政府针对不同文化遗产的性质和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和开发措施,使古城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保持活力。比如为了保护性开发素有“古代中国华尔街”之称的西大街,使其既保存街道的古朴风貌,又延续自身的商业价值。政府将其辟为步行街,对其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一切机动车辆行驶。西大街被划定为古城内的一级保护区,其街面建筑严格保持传统建筑的群体布局、空间风貌、形体色彩和建筑材料等,在维护、修复、重建中也必须按原有风貌进行施工。如今,西大街不再拥有“华尔街”的地位,但却给平遥老百姓带来可观的财富,成为保护和开发相得益彰的典范。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遵循保护和发展兼得的原则。既要使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城市现代化。积极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还要遵循一定的保护方法。从城市总体角度采取综合措施,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积极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确定城市合理布局,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分区控制建筑高度,保护古城空间秩序。做好城市设计,延续风貌特色。
另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对于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典型地段,要保存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护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还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
这些原则和方法是平遥多年来在庞大细密的古城保护和发展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和推广意义。笔者认为,其他城市和地区在学习的同时,应根据各自地域特征和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保护规划,确定明确的保护目标,确定保护内容及重点,提出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益广告;城市;城市特色;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55-02
公益广告是一种以传播健康理念为目的的广告。从1986年电视公益广告《节约用水》播出到现在,中国公益广告事业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其中不乏好的公益广告作品,正如央视的“广而告之”已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公益广告品牌。在被各种商业广告充斥的今天,公益广告像一股清新之风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传播的公益信息成为衡量我们道德和行为的标准。
在我国共有六百多个城市。宏观来看,从建国初期30%的城市人口,到今天近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逐渐成为了更多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从微观的角度看,每个城市有各自独特的风貌和文化特点,是不同的个体。在“两型”社会建设时期,政府更加强调资源的节约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以致于社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时期公益广告的作用则显得更加突出。在本文中我将在两型社会的建设背景下,对于如何设计出有城市特色的公益广告谈谈一己见解。
一、在公益广告选题中体现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从城市的建筑到居民的生活方式,都可以涵盖在城市的文化中。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深圳被誉为“设计之都”;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文化底蕴,张家界是“以旅游为核心的森林城市,这些都是各个城市的特色。
首先,在公益广告的选题中突出城市文化有利于打造城市品牌。调查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的公益广告水平较之不发达地区高,城市的公益广告投放量比农村多。由此可见,公益广告的水平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制作精良、创意考究的公益广告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选题中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公益广告更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亮点,例如,在长沙市岳麓区某商场外的巨幅电子屏幕上就有体现“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建设特点的广告标语:创建岳麓区“大河西”先导区。从选题上说,很好的体现了城市建设的特色,树立城市形象,使城市外在形象和内涵文化和谐。
其次,在公益广告选题中融入城市的文化有利于增加受众的认同感。公益广告除了传递公益信息还能提升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有很多城市的公益广告因为缺乏自身的城市的特点,和城市居民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导致在受众心中“公益”只是一句口号,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认同,受众和公益广告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的试点城市,在城市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与之相关的公益广告深入人心。
另外,在选题中融入城市特色有利于展现公益广告创意的独特性。好创意是产生一个好广告的至要因素,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社会的教育力量、公众的宣传形式,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因而它的创意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意来源于生活,创意也需要独特的视角。“两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这个大环境下,以城市独特的文化视角创造的公益广告也是独特的。
二、把公益广告融入城市环境
当公益广告以户外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的建筑墙、广告位、大屏幕上的时候,公益广告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已经悄然成为了构成城市公共环境的一个部分。
公益广告的设计和设置的合适与否影响着城市的形象。一方面好的公益广告在设计的视觉表现上要合理运用图形和色彩等视觉元素,和周围的环境协调,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公益广告不但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影响城市的整体风貌,还会对受众心理带来负面的感受,影响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公益广告的在投放设置时也应当考虑其合理性:与城市区域文化的契合,比如,出于对商业区和生活区,老街区和新城区差异性的考虑,在公益广告放置上就不能一概而论;与城市空间结合,户外公益广告要因地制宜,应时应景。巧妙的融入城市环境的公益广告能让受众感受惊喜,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有很大帮助。
符号的存在必定包涵了所指和能指两个层次,也就是符号的内涵和外在形式。笔者在前面提出公益广告要在内容上体现出城市文化,是从符号的所指来阐述公益广告和城市的和谐,在这一段主要从符号的能指说明公益广告和城市环境的关系。
三、“两型社会”时期公益广告应加大表现力度
商业广告的目的是决定购买行为,公益广告的目的是规范道德行为。在“两型”社会建设时期更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但多数时候公众接受到公益信息之后,行动时却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公益广告除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的观念,还可以在传播终端,也就是受众实施行为的瞬间加强表现力度,从而更加有效达到劝阻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从表现形式看,打破城市中公益广告表现形式的“静态”。笔者这里所指的静态是公益广告和受众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在现代城市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花园、草坪中的写着:“请勿摘花!严禁踩草!”的小木牌;在公车上有着“尊老爱幼”的标语;在公共洗手间里挂着“节约用水”的宣传画,这些简单的文字和图形太生硬,不能和受众进行真正的沟通。沟通是设计的核心,有效的沟通是公益信息传递的重中之重,是公益和受众之间的对话,而在很多时候,这种对话带有强制性,对话的双方没有交流。人的大脑接受信息有不同的层次,在主动或被动接受信息之后,会对信息进行筛选、消化、吸收、记忆,然后才对信息做出反应。由此可见,信息一旦传递不到位,就是无效沟通,公益广告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在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就要让公益广告“动”起来,让受众心动,并付诸行动。城市中的公益广告主要以平面广告的形式通过视觉传播,太过简单、直白的文字和图形难以引起公众的注意和共鸣,笔者认为,将简单的文字附之图形,用最直观的语言说话;将直白的图形变得生动,用深刻的内涵打动人;将纯粹的视觉变得丰富,用不同的感观来刺激受众,有利于在公益广告和受众之间形成互动,建立有效的沟通。
第二,从传播途径来看,突破城市中公益广告传播途径的单一。从广告传播过程的要素来看,公益广告的传播涉及广告主、广告商、广告信息、广告媒体、广告受众等诸环节,而公益广告主作为广告活动的发起者对整个广告的传播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公益广告主分为政府及媒体自身、公益社会团体、企业这三类,因为身份不同选择的传播途径也有所不同。
笔者认为,城市作为公益广告的载体,城市中的一砖一瓦都可以成为公益广告的元素和传播的途径,而并非要通过固定的模式来传播。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例,在长沙城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关宣传“两型社会”建设的公益广告牌和电子屏幕,这是在政府号召下,媒体配合新闻等其他宣传制作的一系列公益广告,这是一种公益信息传播方式;在株洲,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立,租赁站点分布在城区的居民小区、学校、商业区、机关、医院等地,鼓励公众选择自行车而放弃小轿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减少碳排放,相当于建设绿地。政府此举,不仅方便了市民健康出行,也和“两型社会”倡导的环境保护不谋而合,骑着公共自行车在城市穿梭的人们把“公益“带到了城市各个角落,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公益广告。因此,公益广告的传播途径可以是多样化的,突破传统的局限,让“公益”真正深入人心。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