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

第1篇: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内容依托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

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自1985年在国内四所高校首次设置以来,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由稚嫩的萌芽发展为受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的一门学科。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凸显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满足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已成为目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英语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等问题逐渐显现。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和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不强。为了更好地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国际汉语教育的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笔者根据调查和分析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英语课程结构应进行优化,增设基于内容依托(CBI)和专门用途英语理论(ESP)指导下的专业英语运用于与实践课程。

1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世界范围的“汉语热”,对汉语师资从数量到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却难以适应这种要求,尤其是英语课程设置表现出某种“随意性、缺乏针对性”。根据调查发现普遍的做法是选取高校英语专业部分主干必修或选修课程,如开设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口语、翻译、写作、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英语课程。

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外语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本专业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英语课程有:大学英语综合(1-4)、英语语音、口语(1-4)、英汉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我们对本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实施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各班级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过级率最高达50%。但随着专业的逐步发展,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其次,在调查中,学生们普遍反映英语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其汉语教学的效果。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生活方面与外国人交流存在语言问题;第二,用英语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相关知识存在语言困难;第三,在阅读对外汉语专业的英文论文时存在理解困难。第四,在教学中因未储备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表达,使用英语作为媒介语存在问题。第五,学生还反映,这样的课程设置需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 用有限的精力学习近于中文和英语两个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导致他们出现了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不如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情况。

因上述英语课程设置和内容与本专业未来从事的职业联系不够密切,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的更多的只是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有效地提升学习者在未来目标情景中,灵活自如地进行交流活动所需具备的专业外语水平。所以,汉语国际教育英语课程设置应当进行改革,应着重解决“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如何培养有效地沟通和交际能力”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2 专门用途英语(ESP)和以内容依托的英语(CBI)

2.1 专门用途英语(ESP)的界定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如法律英语、医学英语等。国外从事ESP研究的知名学者Hutchinson和Waters在其ESP著作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把ESP分成了学术英语(EAP)和行业英语(EOP),前者主要是学习学术技能,后者是为职业目的。Strevens最早阐述了ESP的四个主要特征: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内容与特定学科专业和职业相关;语言适合这些专业和职业的句法、词汇和语篇;与通用英语形成对照。同时他还提出了两个可变特点:ESP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如阅读技能、口语交际技能等;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如交际法等。

2.2 以内容依托的英语(CBI)的界定

从广义上讲,CBI既包涵一定的哲学思想,语言与内容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也是一个方法体系,语言与内容的结合可能带来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通过某种程度的结合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也作为语言教学领域的新概念,带来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狭义的CBI仍属语言教学范畴,但是由于专业内容的引入,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双重甚至多重功效。即传播语言知识,强化专业功能,改善学习策略等。

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课程构建

3.1 增设以内容为依托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熟练掌握英语,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教学的后备教师,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实用型专门人才。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能简单地等于“外语+汉语”,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性,即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由于教学对象是外国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外语,来解释一些汉语问题。可以说,英语是国际汉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的实效性,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内容为依托、专门用途理论指导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课程的增设势在必行。我们知道,一切教学活动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要对学习者的目标需求进行分析(target need analysis)。只有清楚地认识学习者未来将要面对的语言应用情景,才能准确有效地确立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组织开展教学工作。除了指导教学活动以外,目标需求分析还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motivation)。学习动机在语言教育与学习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教材构想

津桥学院外语系汉语国际教育(原对外汉语专业)成立于2007年,根据本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及未来职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本专业进行了大胆地改革与创新,在2011版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对外汉语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课程。目前,在汉语国际教育开设专业英语这一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且无现成的教材可使用。在汉语国际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教材的编写将弥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教材这一空缺,为从事国际汉语教育的学生提供较好的专业英语储备,同时提升其专业英语素养,实现在专业范围内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教材应在内容依托(CBI)和专门用途英语(ESP)理论指导下,以专业阅读和口头交际能力训练为主线,采用主题型(theme-related)编写思路,选材应广泛,内容涉及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知识,如,英汉语言的特点、汉英语言的称呼、汉英语言的成语和俗语、饮食与语言、忌讳与委婉、奇妙的数字、色彩词和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体态语、地名的奥秘、比喻的民族差异、民俗与交际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纯的语言知识(knowledge)教学并不足以帮助学习者完成实际的语言任务,只有切实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应用技能与策略,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competence),才能最终改善其语言应用表现(performance)。本教材应融专业内容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于一体,帮助学生快捷积累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英语知识,迅速提高读和说两种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构想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习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中心,学习者则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除此以外,教学方式过于强调语言输入的作用,忽视了输出训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根据语言输出假说的相关理论,语言输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输入的内容,增强学习者语言应用的流利性,还能使学习者发现语言应用问题并进行改正。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

运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及认知语言学说的教学理念,构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有意识地加强语言输出训练,真正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和TBL(task-based learning)教学法。依靠内容依托教学在方法上的灵活性,通过问题驱动、输出驱动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提升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4 结语

本文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即英语课程虽占很大比例,但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课程和内容改革势在必行。建立以内容为依托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设置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课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教材建设和课程教学方法的构建也应同步进行。毕竟,这只是国际汉语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构想,其效果还有待在实践教学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A.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Str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A].In M. Tickoo(ed.)ESP: State of the Art[C].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1988:1-13.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4]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1):56-60

第2篇: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实践教学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事业,2013年教育部对原“对外汉语”专业进行整合并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近年来,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继续发展壮大,众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增设了此专业,但每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能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毕业生凤毛麟角。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促进知识转化,形成基本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在汉语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来增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性,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尽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正式启用后有了新的专业内涵,部分高校对实践有所重视,但重视程度远不及理论学习。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该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比较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具体表现在:

1.1实践教学时间短,学分低

实践教学需要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没有充分的教学实践,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无法得到保障。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多安排在第七学期,约八周的时间,实习安排时间短且靠后,而且部分高校还会受实习条件限制,难以组织集中实习。整个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众比,多在20%以下。专业实践教学实际所占培养时间很少,这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多数高校基本上沿用原“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教学手段单一、专业见习开展不力等问题突出,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对实践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3实践教学缺乏过程评价体系

传统的实践教学设计较为松散,缺乏系统连贯性。合理有效过程评价体系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通过给学生具体的量化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实践效果。因此,在实习教学中加入过程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1.4实践缺乏国际化环境,实习基地建设受限

尽管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众多高校也纷纷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但是这并不能有效解决国内学生的实习问题,能够到海外实习的学生不多。一些国内高校缺乏相应的留学生生源和资金支持,实习基地建设受限,实践教学缺乏应有的国际化环境,不少高校该专业的学生到毕业都没有接触过留学生,走进过真正的留学生课堂,专业发展严重受限。

2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考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如何在教学中构建实践体系直接影响到教育水平发展,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

2.1汉语国际化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新特点

汉语国际化教育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呈现出综合性、多元化、国际化的新特点。(1)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汉语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具备相应跨文化交际能力。(2)实践教学中要强调多元文化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的特点,以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3)在实践教学建设上要逐步实现教学对象、实践教学环境的国际化。

2.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结合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的特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强调实践。建立贯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分年级实施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演习、教育实习,使国际汉语教师技能培养不再只从教育实习才开始,而是从学生专业学习的起点就起步。在四年的培养中全程设置专业实践,每个年级设立其相应的实践目标、实践要求、评价体系,使技能训练贯穿全程。

2.3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构成中强调系统系、持续性、实践性原则。(1)实践教学体系要具有系统性。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核心,语言知识、文化常识、外语能力、教学技能等课程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改变实践教学过于零散的状况。(2)实践教学体系要具有持续性。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演习、教育实习分阶段进行,不同年级不同阶段有所侧重,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持续性和渐进性。(3)实践教学体系要突出实践性。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实践性质的学科,要合理安排实习、实践类课程,体现本专业的实践性。

3基于郑州航院办学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

郑州航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每届招生在45人左右。学校地处内陆地区,较沿海和发达城市,专业建设起步晚。学校于2013年在非洲坦桑尼亚建立了孔子学院,2016年9月开始招收留学生,但人数仅有5名,尚未没有实习基地,校内实习资源有限,学生接触留学生的机会不多,能直接走入留学生课堂进行实践教学的很少。因此,建立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十分迫切和必要。

我们围绕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和综合能力这一核心,建立贯穿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分年级实施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演习、教育实习,根据理论学习的进度安排实践活动,在各个阶段有所侧重。这四个实践活动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能包含其他实践活动的一些内容。此外,在实践的全程实行学业导师制,导师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答疑、指导监督。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实践时长要求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调查、讲评等方式了解各项教学实践的效果。

3.1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主要集中在大一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兴趣为实践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对汉语教学的感性认识。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对汉语国际教育缺乏相应的了解,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环境、学习任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观摩有助于他们在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方面做好思想、心理上的准备。观察其他教师教学特别是优秀的教学,储备相关教学经验,对形成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很重要的作用。

见习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见习、课外活动见习等。课堂教学见习是主要部分,可通过实际课堂教学观摩、网络课堂观摩等途径实现;课外活动见习可通过游学观摩、与留学生进行联谊活动等途径实现。

3.2教育研习

教育研习集中在大二阶段,主要结合专业课开展相应的研习活动,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为实践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研习包括反思和研究。通过反思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调整;通过研究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深层次思考,进一步深化自己的专业能力。

研习内容主要包括:有关对外汉语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能力标准的研习;代表性对外汉语教材的研习;课堂教学技能研习;科研方法研习。研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可以贯穿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完相关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分组进行研习,形成书面报告。可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成立学习型社团或文化技能性社团、组织编写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教材等途径实现教学研习。研习是在“实践―反思―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集合的互动。

3.3教育演习

教育演习主要集中在大三阶段,以培养学生不同课型的教学技能为实践目标。尽管学生经历了大一见习、大二研习,但真正的汉语课堂还有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对外汉语课按照教学技能划分课型,包括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以及综合课等,每种课型对老师的技能要求不同,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每种课型都能教授,因此在教育演习阶段需要给同学们提供全面的练习机会。

教育演习包括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或微格教学等形式。微格教学是其主要形式,它不等同于真正的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兴趣小组、一对一辅导等形式进行微格教学,录制教学视频,训练不同课型的教学技能。根据所要掌握的目标技能设定不同的教学时长,结束后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个人反思或集体讨论提高相应的教学技能。

3.4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主要集中在大四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堂管理、跨文化交际等综合能力为实践目标。教育实习需要走进留学生课堂,验证和应用所掌握的教育理论,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是全面了解汉语教学环境、过程的现场实践。

教育实习包括备课、课前试讲、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实习的过程也是跨文化实践,特别是到国外实习的学生,跨文化性就更突出。教学实习通过校内留学生课堂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国外教学基地的实践等途径来实现。

结合我校办学实际,学校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与校外汉语培训机构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开辟国外教学基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交换生项目实现学生的文化交流;通过孔子学院夏令营、秋令营等活动志愿服务、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招募等使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实习。此外,还可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外企、外事机构、广播电台等实习单位,通过为涉外文秘、涉外管理、外文编辑等岗位提供语言服务等来完成实习。

总之,在汉语国际化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只有从人才培养需求和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兼顾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实施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才能谋得长远,培养出真正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

基金项目:郑州航院2016年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zhjy16-22)。

参考文献

[1] 杨新新,刘晓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导向探索――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

第3篇: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 话语权力 交际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经贸与交流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步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专业并于1985年正式招生。据网络数据,到2009年为止,已经有226所高校开办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226所高校涵盖了理、工、综合、医学等各类不同专业高等院校分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一度成为媒体上大力宣传的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热门专业。网络及各种汉语教师培训机构也加强了汉语教师人才的培育和宣传工作。短短几十年时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数也由无到有,数量一路攀升。本文将以河北工业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加强就业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一.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状况调查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对河北工业大学2007到2009级三届共151名学生的就业状况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依据是学生就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主要考察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程度。通过调查,毕业生的去向可以分为五种:第一种是考取研究生,第二种是教学工作,包括在各种培训机构包括外语培训结构和中小学学生课外学习辅导机构授课,还有一种是进入各地的中小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第三种是进入公司企业从事语言文字类的工作,第四种情况是进入新闻媒体进行语言文字的编辑工作,第五种情况是考取公务员,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第六种情况是进入企业从事其他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第一培养目标是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第二目标是的汉语言文字应用和对外交流人才。

从第一培养目标来看,就业岗位符合目标的仅为0.7%,从第二目标考虑,就业岗位基本符合目标的为39.7%。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四年大学生活结束后直接从事对口工作的所占比例极少,主要是因为留学生教育主要由高等院校掌控,而进入高等院校当老师对学历要求极高,目前教学岗位编制人员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这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是不可能直接到高校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所以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其他就业渠道,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如何立足于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专项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达到这一目标,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日常教育可以采取潜分流式教育模式。

二.潜分流式教育模式

潜分流式教育模式指的是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计划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自由选择,由教育主体操作和控制的针对不同分流对象的有层次、有计划、有差别地培养学生的活动和模式。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选择或就业意向及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相匹配的日常学习和训练模式。这种选择的前提是保证本专业培养体系要求。

我们可以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分为三种教育模式培养,包括汉语言文字能力提高模式培养、教学能力提高模式培养和交际能力提高模式培养。

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是结合汉语言知识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辨别的能力,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可以为以后从事各种文字语言处理工作打基础。

教学能力不仅仅指学生教课讲课的能力,还包括一切和教学有关的综合能力。包括不断学习,对教学反思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的能力、把握教学对象心理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需要着重提高的能力,是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体现。对于日后从事教学的学生来说,教学能力的增长是工作的有力保障。

交际能力是人类与他人交往并进行交流的能力,是存活于世的不可逃避的问题。基于学生视角分析,从幼儿园时期一直到大学毕业,近20年的时光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的生存环境相对简单,人际交往也较单纯,学生的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因此加强大学期间的交际能力学习和训练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强调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职业角度考虑,也应该加强对内交际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潜分流模式下的教学体系与能力培养

潜分流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结合以后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我们主要从选修课课程设置和课余训练两方面考虑学生三种能力培养模式。

(一)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模式

从课程的设置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设置了语言类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对汉语本体知识的学习,包括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学生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的基础。事实上,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涉及到中国语言文化、外国语言文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这类课程只是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且因为属于汉语理论基础课,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因此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如何加强汉语言文字的专项能力需要精心安排。

1.课程规划

由于不同学生的人生规划不同,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设置汉语言文字小组,专门针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设置的小组。对本小组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两个角度加强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从课程设置上来说,除了专业必备的汉语言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加强专项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增加选修课程,使学生真正做到了自由选择、有所想有所选。主要包括以下课程:

第一、应用写作课

应用写作课注重应用,是立足于工作需求的写作,应用写作课的开设可以打破长期以来学生写作的学生腔和自我角度。从应用角度谈写作,不仅有利于学生习惯于对用词造句的斟酌,对学生全面思维和换位思维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学好应用写作,学生可以加强对汉语本体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编辑能力意味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包括书面文字编辑能力和计算机文字编辑能力。编辑能力更加注重对语言文字规范的遵守,编辑能力的课程训练通过对他人语言的修改和审核更能给审核人以警醒,有利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习惯,养成优良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和职业素养。计算机语言文字编辑能力主要包括对一些常用软件的文字处理和编辑能力,能熟练使用办公室工作软件即可。

2.能力实训

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课上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必须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和熏陶。这个过程主要通过课下时间来进行。课下训练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建立各种和语言文字能力有关的兴趣小组或社团组织,如应用写作社团、我是编辑社团等等,通过这样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与语言能力处理有关的活动或竞赛,并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另外一种方式是建立与语言文字应用直接相关的实习基地,给学生以实际操作的空间,在真实工作场景下运用所学知识会更加务实。如和一些大中报刊编辑部建立联系,可以让学生在暑假或寒假期间去实习,真正融入到实践环节,从现实角度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能力提高模式

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学综合能力,前者是学生教学能力的最直观的体现。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第一要素。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这种能力尤其重要,

1.语言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的首要表现形式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基础能力的培养,即指对字、词、句简单运用的能力,在交际时吐字清晰、语言连贯等。基础能力的核心环节可以在课堂上实施。在语音课堂教学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加强语音理论知识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练习发音。课堂上完成此类环节后,基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就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训练和教师的检查督导来实现。

学生的自我训练包括锻炼自己说话的清晰度和在公共场合流利表达的信心,要求对照汉语普通话测试教程联系单字发音、双字发音、儿化音和变调,每天播放和模仿播音员的朗读范文,结合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所学专业语音知识,自己训练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训练可以采取个体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多人团体的方式进行。采取个体方式进行方式和时间比较灵活,采用群体方式进行则需要考虑时间安排和场地问题。教师的督导包括定期的检查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倡学生相互之间的监督和纠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综合能力培养

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上的有意识引导和教学观摩课与教学实习实现的。主要通过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来实施。为了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理论应用能力,部分理论课堂进行了积极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实践型理论课程。如“古代散文经典选读”课程摒弃了以往由教师讲授的模式,先由教师讲授、示范,再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对进行教学实践的每位学生,从讲授的内容与方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到教案、讲义的撰写都给予细心指导。学生在自己教学实践中不仅多方面提高了教学能力,同时在配合其它学生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在师生角色的对换中,对如何听讲加深了理解,非常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学生也真正体味到了做教师的甘苦。

教学观摩课指的是学生选听不同老师的课程,就每个老师的教学从教学方法、教学特点、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等角度专注于教学的安排和流程,不仅仅从内容上去学习,而是通过对他人上课过程的反复观摩和思考,从实践上对教学的“教”有感性认识,通过观察他人的教课过程时时去学习,从而有所警醒,有所借鉴。

教学实习是指学生在特定的学期和时间段去校外实习基地开始教学的真实操练,真正站在讲台上体会课堂语言表达、课程教案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应用,这一阶段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开阔了视野,教学实战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是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实习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锻炼和上讲台经验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实习期间既有利于向老教师学习,也能及时反馈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这样,通过教学实践型理论课程对教学能力的初步涉及到教学观摩课的教学分析与观察,最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工作。这样的逐层深入和逐步加深,使学生的语言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交际能力提高模式

“交际能力”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来的,根据海姆斯的分类,我们把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两种。语言交际能力指的是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知识能力,它是社会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这种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在课堂上实现的。

1.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具备汉语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理论知识能力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可是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则需要进行专门知识和策略的学习。就课程设置角度来说,语用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对人物语言的分析和把握能够使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利用所学知识从语境、人物角色、所在场景等角度去分析,避免盲目和无所适从。同时在进行语用学的学习时,教师应多加强语言运用的实例分析,尽量从日常生活或真实职场交往中选择个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悟语言运用的奥妙。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也是重要的选修课之一,通过课堂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以及沟通的艺术,为社会交际的开展提供知识保障。当然,这门课程的安排也适合采用教师讲解和交往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对人际交往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2.社会交际能力培养

社会交际能力的提高则必须依赖于真实的社会交际,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社会交往中去,在社会实践中有辨别力,有分析能力,能够随着不同交际环境和交际地位的变化来自我判断交际的策略和交际的方式。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尝试。一种是学生从学校环境中做起,主动参与与教师教学和研究密切相关的事务,锻炼与学校员工的交往。主要包括学生大型活动的场地安排和活动的组织。筹备学生社团的资金赞助等等,学校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走上社会做了一个铺垫,能够知道简单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学校是一个人际交往简单的场所,只有真正融入到社会上去才能锻炼社会交往能力。

就学生个人来说,应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暑期实践,包括勤工俭学活动、支教活动。很多行业是最直接地面向不同人群的工作种类,例如餐厅服务员、推销员、茶馆、这些行业会接触到形形的人群,工作中首先是面向直接服务对象的交际能力,其次是如何与同事相处的交际能力,还有,如何与上级沟通的能力。面对服务对象可以使人学会应付各种层次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合理解决问题,与同事的交际可以提高如何面对长于自己或与同龄人的相处能力,面对上级的交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话语交际策略,针对不同性格人群采取不同方式。社会实践和打工经历可以使学生提早进入社会,了解社会交往的复杂性与个体性,从心理上有一个逐步适应的阶段。

学校应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并有专业的实习教师带队,掌握学生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或引导积极的解决策略。争取学生在二、三年级即可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加强专业课学习的情况下尽早实现与社会的接触和交往,不仅从专业能力,也从交际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结语

立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方向,本文提出来潜分流式教育模式。从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教学能力、交际能力三个方面以及课程设置安排和课外训练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及方法。本文所论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潜分流培养模式,指的是在完成基本学业内要求的情况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模式,考虑到任何人才的培养都应该服从专业培养目标的安排,因此,旨在提高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几个原则,即服从专业培养目标、以利用专业课学习之外的时间为主、以加大实践学习力度为基本原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流模式培养体系是坚持以上原则与灵活引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健.贯穿全程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95-98

[2]周启红、牟莉.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5):136-138

[3]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6-92

[4]吴海燕、白雪.金陵科技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48-49

第4篇: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存在培训模式不符合专业发展和就业需求的问题,我们提出面向该专业本科生实施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师资实训可以增强教学实操性和针对性,缩短学生由新手教师向熟手教师转化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海外中小学汉语师资欠缺问题。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汉语师资实训为例,阐述本校探索实践形成的一套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师资实训标准化程序,此程序从大一至大四具体划分为5个阶段32个量化标准。此套实训模式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别化单出口汉语师资实训;运行程序;量化标准

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教师,是指专门针对某个国家特定学习阶段或特定学习需求的学习者进行汉语教学的教师。这类教师在某个国家的语言、文化风俗、教育理念、教学策略、课堂管理、教材使用、学生特点等方面都接受过专门针对性的培训,具备针对此国家特定学习阶段学生的熟练教学能力。

一、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师资实训的必要性

(一)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存在的培训模式问题至2013年,我国已有342所高校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每年招收人数超过15000人,①陆俭明(2014)研究发现,该专业本科生最后能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不超过15%,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与学生国内就业困难的矛盾。②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学生在4年的本科学习过程中基本未能真正进入留学生课堂中进行汉语教学实践培训,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既无教学经验,又无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外语能力欠缺交际实用性,无法体现专业优势。因此导致了目前各高校在建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时共同面临的困境—为汉语国际传播事业而设立的专业并不能直接为汉语国际传播事业输送人才。③

(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定位要求陆俭明(2014)在讨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定位时提出汉语教师需要分类要求、分类培养,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着重培养在中小学任教的汉语老师和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管理人才。目前在海外任教的汉语教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中国政府部门或教育机构派出的公派教师和志愿者;另一类为本土招聘教师。第一类中的志愿者需要参加国家汉办志愿者培训项目才能派出,国家汉办每年进行的汉语志愿者项目从遴选、培训、到派出一般持续3至6个月,其遴选对象主要针对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在职教师,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在校生没有机会参加汉办的志愿者培训项目,要满足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学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国别化单出口专项实训。

(三)海外中小学汉语师资需求现阶段,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师缺口较大,至2015年10月,我国已在海外中小学建设了1000所孔子课堂,江傲霜(2011)也针对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赴泰汉语志愿者,98%都在基础教育委员会、民校教育委员会和职业教育委员会所辖的中小学任教。①我们有必要专门面向海外中小学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实施国别化单出口师资培训,不仅可以满足各国中小学汉语教学需求,同时又可实现人才培养入口与出口的一致性和通畅性,促进该专业可持续性发展。

二、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教师实训模式运行与实践

(一)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教师实训能力要求2007年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要素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为以下5方面:(1)语言知识与技能;(2)文化与交际;(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4)教学方法;(5)综合素质。国际汉语教育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文化背景不同,则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课堂组织手段不同,交际方式不同,根据《标准》的要求看,一个本科生无法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能应对不同国家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如果我们将能力要求范围缩小,偏重针对性,将该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定位到某一个国家、某一类学习者,进行国别化单出口的培训,那么4年的本科阶段时间足够。我们以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为例,分析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教师能力要素,具体如下表1: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教师即符合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各要素要求,同时,缩小了要素范围,明确了各要素的具体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据研究,一个新手教师的成长期一般为4年,而大学本科4年,有充足的时间在学校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技能培训。

(二)五阶段交叉循环实训程序针对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教师应具备以上5项能力,如何在本科4年中一一落实?我们以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教师实训模式为例,在实训中设计了一套标准化培养教学能力的程序,通过标准化的实训流程将各项能力要素分解量化,根据“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式上升培养理念分阶段逐步推进学生能力提高,实现了新手教师向熟练教师培养的转化。我们将标准化实训具体划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体验跨文化交际;第二阶段:系统性教学实训;第三阶段:教学反思;第四阶段:教学总体设计;第五阶段:海外教学。各阶段开展的顺序与时间既有交叉又有循环,具体如下图1:阶段性实训可以有效利用4年的本科教学时间,分阶段分任务结合理论课教学进程进行实训。大学一年级上学期主要通过与留学生的活动进行跨文化交际体验,大一下学期开始进行系统性实训,大二上学期在进行系统性教学实训过程中开展教学反思训练,大二下学期通过与留学生项目对接进行教学总体设计训练,大三到海外进行实地教学实习,大四回国返校进行进一步系统性教学实训与教学反思,巩固和提升教学理论,其中,系统性教学实训阶段所占比例较重,主要涵盖课堂观摩—课堂参与—教学参与—教学主导—教学反思—教学反馈。整个实训过程从体验感受到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由二语学习者向二语教师的角色转变,同时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在深化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又强化了教学技能。

(三)实训模式类别王添淼(2010)提出实践性知识是一种缄默知识,这类知识隐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更多地要与教师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过程保持一种“共生”的关系,它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只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是实践性和情境性的,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局限于抽象概念的学习,而应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在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关注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那些知识。①我们将实训主要分为集体实训、小组互动式实训、个体反思式实训3种模式。1.集体实训集体实训适用于群体合作及体验,通过与实习目的国留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合作、语伴交流、协助管理,有利于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针对性强、实操性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二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课程中进行理论提升和实践反思。2.小组互动式实训小组互动式实训适用于系统性教学实训中的小组分任务合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国别化教材的集体备课、教学大纲编订、测试试卷编写、组内模拟授课评课、活动方案策划,都需要通过小组互动式实训来实现。3.个体反思式实训反思式实训是整个实训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反思式实训可以量化教师的自我教学效能感。汉语教师的自我教学效能感来源于教学经验②,通过个体反思式实训让汉语教师课堂控制感、教学风格自我认同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情绪体验得到显现并实现量化。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让学生撰写模拟教学的教学反思,通过微格教学开展分步骤分技能自评,同时还进行教学录像自评,这一系列的评价量化手段都促进了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我教学效能感,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问题,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五阶段实训量化标准根据实训阶段要求和模式特点,我们通过实践形成了一套有操作性的实训量化标准来检测实训成效,见表2。在以上5阶段32项实训量化标准中,我们将实训阶段的具体量化标准项与时间安排进行统筹,合理有序的安排各实训阶段的量化标准项在大学4年中各阶段的分配,见下表3:

三、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师资实训模式实践成效

通过5阶段32项实训量化标准的实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国别化单出口型实训中能够熟练掌握某个国家的语言、熟悉该国中小学生教学特点、能较好掌握该国中小学汉语课堂的教学开展、课堂管理、语言测试、活动组织、师生关系处理、跨文化交际等多方面能力,在大学4年中从新手教师发展为一名熟练教师,具备了以下14项技能,见表4: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三个年级117名学生通过此套标准程序实训后到泰国107所学校进行了10个月顶岗教学,教学得泰方学校的一致肯定,其中,2011级28.57%的学生到海外从事了中小学汉语教学工作。

四、国别化单出口海外汉语师资实训模式的改进及完善通过

3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国别化单出口型汉语教师实训模式有较好的实操性,实训效果也较为理想,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实训模式适用对象固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国别化单出口型海外汉语教师实训模仅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其他阶段的实训不具备适用性,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拓展模式的适用面。

(二)实训模式运行较为依赖与海外教学机构的项目合作此实训模式所需时间长,贯穿大学4年,同时,实训运行依赖于各高校校内留学生汉语教学规模和海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如果校内没有教学实习目的国中小学留学生,教学观摩及教学参与的针对性会相对减弱。此外,学生在大三进行教学实习有赖于本校是否在目的国建设了教学实习基地,没有实习基地,实训无法让学生进行真实教学,反思式实训不能具备足够的教学实践时间,无法提升自我教学效能感,达不到实训的预期效果。

第5篇: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后方法时代”;教学方法

在“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应更加突出培养教师的自主性,即这是教学理念的“核心”:“后方法t以教师的自主性为核心,倡导教师超越教学法的束缚,注重研究具体的教学语境,强调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实践理论以指导教学。因此,语言教师也从居于‘’的教师而转型为具有‘个人实践理论’的学者型语言教师,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语言教师的边缘化状态。”(沈岚,2014(1):190-191)在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中应当重视培养自主创新型的语言教师,使他们能够目标明确地、自觉地探索富有和适合个人特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一、“后方法时代”理念给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带来新的启示

“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的提出,不仅对迫切需要自我更新的第二语言教学有着引导作用,而且对培训语言教师的方式和内容的革新也有着许多启示作用。有学者就提出:“‘后方法时代’下的教师教育也将从方法时代的信息传授转向教育者与未来教育者的探究共建。教育者和未来教育者之间应进行互动型的对话。Bakhtin在1981年曾提出一种叫responsive understanding的互动模式,从而形成后方法视角下的对话型教师教育,及基于参与者互动的自下而上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引自王卿,2009)。”(沈岚,2014(1):190)这种在“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启发下形成的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是适应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并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形成的。

在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中借鉴“后方法时代”的教学理念,创新师资培训的方式,可以使我们的培训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语言教学的发展。有学者就强调了教师自主性的重要:“第二语言教学现在处于所谓的‘后方法时代’(post method era)(Kumaravadivelu,1994、2001;Richards & Rodgers, 2001;Brown, 2002)。‘后方法时代’的教师是一个自主性的个体(an autonomous individual), 自主性教师应能根据他们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政治条件下的独特性建立和实施他们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为这种独特(Kumaravadivelu, 2001:548)。”(孙德坤, 2008:76)“后方法时代”实际上给了教师们更多的自,但是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自己正确的教学理念,因为要想合适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就必须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做支撑。

二、“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有助于汉语师资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实际上,每个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然具有自己的教学理念,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学理念是否适合需要面对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教学形势,以及具有特殊性的具体教学情境。与此相关,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特殊性,“教学法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充分考虑教学过程的制约因素以及社会政治环境,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教学效能达到最大化。”(赵扬,2014:448)具体到汉语国际教育,被培训的教师们所面对的具体教学情境往往会溢出以往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教学情境或以往从事教学所遇到的情况。

对大多数师资而言,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全新的教学情境,他们必须重新对此进行适应,重新建构自己新型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至于如何进行这种建构,“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理念倡导者Kumaravadivelu提出:“为了培养日常教学实践的模式,教师们应对教室中所发生的一切形成整体性的认识。他们需要系统地观察自身的教学,解读不同的课堂情形,评价可能产生的结果,确定问题所在,找出解决之道,并反复检验究竟何种方式、方法更为有效。也就是说,教师们不仅应成为策略的实践者,还应成为策略的思考者。作为策略的实践者,他们还需要扩充知识、开发技能,以满足针对自身教学行为所作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库玛, 2013:引言1-2)教师们显然不应盲目地照搬现成的教学经验或他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思考和探寻在教学中应采取的教学方法,经过这种思考和探寻的过程才能发现正确的教学理念,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来自觉指导。

三、“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帮助汉语师资自主开发适用的教学方法

在当今的“后方法时代”,教学中的方法需要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去自主开发。“教师们如果能以自身的语言学习和教学经验作为个人知识的基础,以对宏观策略的理论性思考作为专业知识的基础,以所提议的微观策略作为示范性的例子,以探索性项目作为调查性工具,那么他们就能够开发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库玛, 2013:引言3)这段论述实际上提示给了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很好的自主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的路径。自主性的建立也可以使教师们真正摆脱对以往他人提出的教学方法的依赖和照搬,使他们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自主开发适用的教学方法的能力,由此也才能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能力顺利地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取得教学的成功。

“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提倡充分发挥教师们的自主性,实质上是着眼于激发起教师们的主动性并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自觉发挥。有国外学者从教师主动或被动的角度对教师进行了分类,将教师们分为了三类:“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现有普通教育学和语言教学的文献中总结出三种认识:①教师是被动型的技术工;②教师是反思型的实践者;③教师是转换型的知识分子。”(库玛, 2013:3)这里所提出的“转换型知识分子”,意为能够有能力把自己的或他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自主转换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具备知识分子研究和探索的精神和能力的教师。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也应以此为目标把受训者塑造成能够自主探寻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沈 岚.论“后方法”与学者型语言教师[J].国际汉语教育,2014(1):185-193.

[2]王 卿.后方法视角下的教师教育浅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5).

[3]赵 扬.“特殊性”与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三教”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4(4):447-448.

[4](美)库玛.超越教学法:语言教学的宏观策略[M].陶健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第6篇: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自2007年起,我国稳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研究生教育,呈现方兴未艾之?荨8米ㄒ抵荚凇芭嘌?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专业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07),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并将专业实习视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专业实习一般有海外实习和国内实习两种方式,海外实习主要是赴海外教学单位进行汉语言文化教学的顶岗实习。较国内实习而言,海外实习教学对象数量较多,学生能在非汉语环境中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更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

近年来,如何充分发挥海外实习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国内和海外实习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如:张小玲,2013;汪雯婷,2016;吴方敏、陈颖,2016);一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遇到的普遍问题等,这部分研究多集中于对某校的海外实习模式或者某一项目进行个案分析(如:肖国珍,2014;沈玲等,2016;冯康静,2016)。总体而言,现有研究缺乏对海外实习外在影响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海外实习结束之后的跟踪研究。

本文以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组织实施的赴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志愿者项目为例,以参与该项目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该专业学生参与海外实习的基本情况以及实习结束后的发展变化,从而探索海外实习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具体影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选取2011~2016年参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习生为研究样本。基于样本质量和调查对象信任度两个方面的考虑,本文使用目的抽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在调查问卷的设计方面,主要借鉴国内外针对海外实习的相关文献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将问卷分为基本信息、海外实习前的准备、海外实习具体内容、海外实习对个人综合影响、对专业能力的影响、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等6个方面,采取在线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4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有效回收率81.25%。

(一)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所涵盖的志愿者项目,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孔子学院项目和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项目为主,且以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这两个批次为主(占总体数量的76.92%)。从学生参与海外实习时所在的年级来看,以一年级和二年级为主,其中二年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3.85%,超过一半。

在询问调查对象是如何获知海外实习项目时,回答通过“所在学校公示通知”而了解并参加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5%,说明学生参与海外实习的渠道主要是学校,且保持一种“学校――学生”的单向形式。另有15.38%的学生是通过“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官方网站”了解到信息。

在回答“是否有对外汉语教学经验”这一问题时,仅有7.69%学生的答案是“毫无经验”。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在出国之前,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这与上文提到的一半以上学生在二年级时出国有着密切关系。

在询问调查对象参与海外实习的最初动因时,有46.15%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能力”,不足一半。而在其他动因中,比例最大的是“扩展国际视野”(32.69%),其次为“提高英语水平”(13.46%),两者相加也是46.15%。也就是说,在参与海外实习之前,许多学生并不是抱着“提高专业能力”的想法报名,而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提高其他能力。

(二)海外实习基本情况分析

从教学时长来看,大部分学生海外实习期间的课时量很大。有48.08%的学生表示,他们每周的教学时间在10~20小时之间,另有23.08%的学生每周教学时间在20~30小时之间,两者共占到总体的71.16%。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量比较大,参与教学的时间很长。

从岗位性质来看,学生在海外实习期间,受当地政策和规定所限,多承担助教职责,在工作中要接受所在教学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并辅助当地教师进行教学。这种辅助工作的具体形式则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有些教学单位汉语教学需求量较大,当地原有教师资源不足,实习生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多,甚至可能要承担多个教学单位的教学任务;有些教学单位需求较小,实习生的实际教学任务比较少,独立教学时间也比较短。在本文所调查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项目中,由于当地汉语热不断升温,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教学资源仍不同程度缺乏,因此大部分实习生都能有独立教学的机会,而未参与独立教学的仅占总体的9.62%。有42.31%的学生表示独立授课的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有38.46%的学生表示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更多,能够独立进行当地教学工作。这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实习锻炼,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从教学对象来看,实习生的教学对象普遍年龄偏小,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在调查中,有29人次表示主要教学对象为小学生,有22人次表示主要教学对象为初中生。总体来看,低于15岁的教学对象占总体一半以上。

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当地语言政策和相关规定的影响,统编教材较少,大部分教学单位采用自主设计的教学材料。本次调查中,有28人次表示,在海外实习期间,实习生主要采用自己设计的讲义进行教学。这对学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海外实习综合影响分析

依照研究设计,本文从海外实习对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影响、对专业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就业选择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采用分级打分的方式针对海外实习对个人综合能力的影响进行统计。我们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感受,从“-5”到“5”对综合能力的多个方面进行打分,5分为积极影响最大,0分为无影响,“-5”为消极影响最大。通过这种设计,我们将海外实习的影响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海外实习的综合评价很高,认为海外实习对自己的个人能力起到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例如,对全部6项打分在3分以上的学生占总体的81.73%,而打负分的仅占1.60%,且负分仅出现在职业发展规划和用人单位态度两项上,最低分为-3分,并没有达到最大消极影响。

具体来看,从横向上比较,在最高分5分的项目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个人品质、国际视野、团队协作,比例分别为53.85%、44.23%和28.85%,而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划并列第四位,比例为26.92%。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海外实习在个人综合能力上起到最大积极影响的是个人品质和国际视野,而非专业能力。

从纵向上来看,在专业能力这一单项里,既没有负分也没有0分,有40.30%的人打了4分,26.92%的人打了5分。这表明,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海外实习对专业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积极影响很大。

此外,在职业发展规划这一单项中,不仅有3.85%的人打出“-3分”的消极分,3.85%的人打出“-1分”的消极分,还有21.15%的学生认为海外实习对这一项毫无影响。也就是说,有28.85%的人认为,海外实习影响偏向消极,没有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起到帮助,甚至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其职业发展规划。这是其他单项都没有出现的一个结果。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海外实习的作用持积极态度,且这种积极影响主要集中在个人意志品质与专业能力的提升上。同时,海外实习的消极影响较小,仅有部分学生认为与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无关,或者有一些阻碍作用。

为进一步分析海外实习对专业能力的影响,本文要求调查对象就海外实习前和海外实习后的专业能力变化进行对比打分,即根据个人经历,从0~10分对自己进行评估,0分为最低分,表示缺乏这方面能力,10分为最高分,表示这项能力自我评价最高。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来看,调查对象对参与海外实习之前的自我评估加权平均分在5.2~5.5分之间,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总体上有一定自信。另一方面,?m然没有打0分的情况,但5分及5分以下的人数比较多。其中“组织课堂管理能力”一项比较突出,打分在5分及以下的共计27人,占总体的51.92%,说明有大约一半的人认为,在参与海外实习之前,自己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比较差。而打分集中在6分及6分以上的项目中,则是“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这一项人数最多,共计36人,占总体的69.23%。

从表3来看,调查对象自我评估在海外实习之后有明显的提升,加权平均分在6.98~7.87分之间,最高一项“跨文化交际能力”为7.87分,对比表2,是提升最大的一项。此外,没有2分及以下的情况出现,甚至在“组织课堂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中还出现了10分的最高分。这说明,海外实习之后,学生的专业能力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最突出的是“组织课堂管理能力”一项,打分在5分及以下的人数由之前的51.92%下降到1.92%,而“汉语课堂教学能力”“汉语课程组织设计能力”“师生沟通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也比较明显,分别从原来的48.08%、48.08%、46.15%和46.15%下降到5.77%、5.77%、7.77%和7.77%。而7项能力中打分为6分及以上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体的80%,说明大多数人都认为在海外实习结束之后,自己的专业能力取得了明显进步。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表2中“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得分相对较好,而在表3中得分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最高分。

总之,参与海外实习项目的学生在实习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其中对基本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最为突出,其他能力相对较弱;实习之后,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这种提高综合体现在教学能力、课程组织设计能力、师生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个方面。这种能力提高不仅是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提高,也体现出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而高级水平不断完善的特点。

(四)海外实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

在海外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生了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实习结束之后,这些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等,也值得关注。本文采取从0~10分打分的方式,要求调查对象从自身选择出发,对他们在进行就业选择时所考虑的具体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估,0分为完全不在意,10分为重视度最高。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在进行就业考量时,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仍然存在一些共性。总体来看,“个人兴趣”和“薪资水平”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两个方面,打分在6分及以上的分别为38人和44人,占总体的73.08%和84.62%。最不受重视的是“用人单位与本专业的对应情况”,共计23人打分在5分及以下,占总体的44.23%。这说明,有大约五分之二的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对专业对口并不太重视,而是更看重其他方面。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展专业实习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海外实习模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学生以国内高校推荐为主要渠道,经由国家汉办派遣,进入以中小学为主的当地教学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实习中,学生在当地教学单位的指导与监督下,大部分都能够独立进行教学,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海外实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且表现在多个方面,尤其在锻炼个人意志品质、扩展国际视野、提高专业能力方面表现比较明显。此外,由于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有所不同,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专业能力的发展上也存在不同。对比参与海外实习前的状况,学生在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最为突出。

第7篇: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教师介入;介入类型;介入原则

目前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主要还是以“知识灌输”的形式为主,指导教师报告,受训教师做笔记。培训结束,受训教师的教学技能并未得到明显提高,仍然不能胜任国外的汉语教学工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提倡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指导教师适时介入培训过程,通过各种互动性高的教学活动帮助受训教师逐步获得一种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汉语国际教育意识,培养、提高国际汉语教学的综合能力。

一、教师介入的理论基础

“教师介入”在本文中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适时进入受训教师的教学过程,并对受训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介入”是指导教师对受训教师进行的有效“帮助”。我们提出“教师介入”主要是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与关键教学事件理论。

1. 支架式教学理论

支架式( scaffolding) 教学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1]这一概念。他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提出“支架(scaffolding)”这一术语,并提出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一旦获得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2]

同一般意义上的学习一样,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受训教师的学习同样应该是以受训教师为中心,必须尊重他们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为他们提供具有个人意义的学习。同时,指导教师的“支架”作用能够帮助受训教师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

2. 关键教学事件

“关键教学事件(instructional critical event)”一词来自“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关键事件法又称关键事件技术(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是指确定关键的工作任务以获得工作上的成功。这个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弗拉赖根和贝勒斯在1954年提出的,通用汽车公司在1955年运用这种方法获得成功。1976年,英国学者沃克(Walker, R.)将“关键事件”引入教育培训领域,他在研究教师职业时认为“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是指教师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做关键性决策。[3]之后,David Tripp对“教学中的关键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绝大多数关键事件……之所以关键,这是因为它们标示着一种潜在的趋势、动机和结构。这些事件乍看起来‘典型’而非‘关键’,经过分析才变得关键”,“要变成‘关键’事件,就必须具有普遍意义,能在宽泛的情境中凸显某种重要性”[4]。2005年林晓东等人在相关研究中明确提出“关键教学事件”(instructional critical event)的概念,对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5]

“关键教学事件”是指来源于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师培训中,是指在师资培训实践中产生的指导教师或受训教师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例。因此,关键教学事件的存在是教师介入的基础与前提,也为教师介入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案例。

二、教师介入的类型

教师介入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训教师具备教学的综合能力,客观上能够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根据介入的目的与形式,我们将教师介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范例型介入、选择型介入与配合型介入。2010年—2011年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武汉大学)先后承办了三次“国外汉语教师教材培训”,培训对象为大洋洲、欧洲、东南亚10多个国家共311名大(中、小)学的汉语教师。本文使用案例均来自这三次培训。

1. 范例型介入

当受训教师的教学违反了语言教学规律或出现错误,指导教师根据情况与受训教师沟通,并根据语言教学的一般原则重复相关教学过程,与受训教师的教学形成一个对比,给受训教师以后的教学树立一个范例、一个标准。这种介入旨在直接指导受训教师模仿指导教师的教学。例如:

(1)受训教师:大家看,现在几点了?

学生:(看手表)现在10点20分钟。……

受训教师:现在请大家说一个句子,里面要有时间词语。

学生:我上课8点。

受训教师:很好,莉莉说她8点上课。……

指导教师介入:说钟点我们应该说:10点20分,我8点上课。

上述案例中,首先学生在钟点表达上出现了问题,而老师没有注意到,也没有更正。学生说的句子中,时间词语的位置不对,受训教师可能注意到了,但没有意识到其背后隐含的原因,也未予以更正。实际上,学生莉莉说“我上课8点”反映出她以为汉语句子中时间词语的位置与她的母语(英语)是一样的,而她的汉语老师(美国本土汉语教师,即案例1中的“受训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大样本数据的调查发现,英语母语学生及本土汉语教师出现类似情况并非孤立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属于一个“关键教学事件”,指导教师记录下这一关键教学事件,并找合适时机进行了介入,对受训教师来说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2. 选择型介入

当教学过程中出现多种可能性时,指导教师会一一提供给受训教师,让受训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或经验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种,指导教师并不干涉。例如汉语教学中生词部分的处理,有多种方式,指导教师可以一一示范给受训教师,如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

(2)选择一: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集中处理生词。

选择二:将生词放在课文中进行处理,不安排独立的教学环节。

选择三:事先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准备,不安排独立的教学环节。

语言点的处理方式也不是唯一的,至少可以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式,如下:

(3)选择一:演绎法,先讲解,后举例。

选择二:归纳法,先举例,后讲解。

在进行选择型介入时,指导教师不仅要提供多种选择给受训教师,同时还应对每项选择的适应对象、范围等给予说明。

3. 配合型介入

指导教师把自己定位成受训教师的一个合作者,对受训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并不进行直接指导,而是根据受训教师实际需要适时提供各种帮助。也就是说,指导教师在这种介入过程中并未扮演传统意义上的“指导者”角色,而是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受训教师的合作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指导教师只是被动地向受训教师提供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指导教师会按照受训教师的指令介入教学活动,也可能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适时介入教学活动。例如:

(4)受训教师:大家看,这叫“走进来”,这叫“走出去”,这个呢?这个叫“爬上来”,这个叫“走下来”,……好,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用目光示意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介入打开电脑中的PPT。

(5)受训教师:有些汉字,感觉一样,实际上不一样,多一笔少一笔字就不一样了。

指导教师介入在旁边黑板上写了两个汉字:大、太。

受训教师:好,大家看这两个汉字,……

上述案例(4)中,指导教师是在接受受训教师的指令下介入的,而案例(5)则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自主介入的。前例中,受训教师实际上是将其部分职能转借给了指导教师,以便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上。而在后例中,指导教师介入本身弥补了受训教师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同时客观上对受训教师也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语言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深厚的人文素养。因此,配合型介入不仅体现在教学技能上,有时还体现在一些教学细节上。例如:

(6)课堂教学中,受训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个语言点时,使用了一些专门术语,学生没有听懂。然后受训教师让一位学生使用该语言点说一句话,学生面露为难之色,很尴尬。这时,坐在教室前面的指导教师看着该学生脸上也表现出为难之色,并摊了一下手“配合”学生,结果该学生尴尬之情得到了缓解。受训教师似乎明白了,马上降低了要求并调整了自己的“指令”。

上面的案例中,受训教师未能了解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语言技能课的特点,使用大量术语,造成师生交际的失败,指导教师的“配合”对受训教师来说是一种提醒与暗示,对学生来说则缓解了他的“挫败感”。

三、教师介入的原则

教师介入并不是故意找茬,不是干涉,而是一种“教师培训”的方式。通过教师介入,使得受训教师在课堂判断与做出决定等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变化,帮助受训教师全面发展。不过,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1. 介入方式

在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采取何种介入方式进行介入,这是一个介入前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同的培训对象将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受训教师是一个刚刚踏入“国际汉语教育”的新手,因为他们对有效教学行为的敏感性不高,可能对指导教师的“提醒”与“暗示”熟视无睹,面对这样的受训教师,指导教师采取“范例型介入”,同时配合一定量的“选择型介入”和“配合型介入”可能效果更好。而对于具有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但缺乏理论思考的“老手”,指导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受训教师都能捕捉到,并马上体现在相应的教学行为上(如案例5和6),因此,面对这样的受训教师,指导教师采取“配合型介入”和“选择型介入”可能效果更好。通过这些介入,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使他们在“国际教育”的视野下将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化,并将相应的变化体现在课堂行为上。

2. 介入时机

在受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何时进行介入,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不管受训教师的课堂行为在指导教师看来是否合理、是否有效,但对于受训教师来说,它都是经过思考准备的,是一个连续的完整行为,指导教师的介入会破坏它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其本身的意义由于指导教师的介入而受到了影响。因此,指导教师必须抓住适当的介入时机。

介入时机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确定,如关键教学事件、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交际类型、课堂氛围等。其中,前三个因素至关重要。关键教学事件是窥探隐藏在课堂教学背后规律的窗口,指导教师据此指导受训教师。或向受训教师展示多种教学策略供其选择,或以“资源库”、“论坛”的形式影响受训教师,因此,关键教学事件是确定教师介入时机的首要依据(如案例1)。教学进程是指教学活动当前所处的位置,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相对完整性,尽量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选择在两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之间进行介入。教学内容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是知识讲解,指导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帮助受训教师及时更正不合适的讲解。如果是技能操练,指导教师可以选择该环节或步骤结束时进行介入。介入时机有时很难把握,它要求指导教师具备深厚的国际汉语教育理论素养及丰富的国际汉语教学经验。

3. 介入频率

因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对象复杂,既有国外本土汉语教师,又有即将派出的国内汉语教师;既有多年身处教学第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有刚刚踏入该行业的新教师。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如果指导教师想仅仅通过“身教”进行配合介入,可能受训教师未必能够及时领悟,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介入越多越好。过多的介入,尤其是过多的不分方式、不顾时机的介入可能会造成系列消极影响。如:破坏教学活动的完整性、挫伤受训教师的积极性、分散学生注意力等等。当然,如果教师介入过少,甚至像一位教育管理人员那样只是坐在一边“听课—记录—打分”,这种完全游离于受训教师教学活动之外的“听课”对受训教师并不能给受训教师提供一个“支架”。因此,介入频率的把握需要指导教师应该在综合分析受训教师课堂教学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确定。

确定恰当的介入方式与确定适中的介入频率、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是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教师介入的三个重要的原则,同时,对这三个方面不同的处理也能反映出教师介入的技巧。

四、余论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对指导教师进行研究,还需要对受训教师进行研究。目前参加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受训人员来源非常广,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即将赴任的出国汉语志愿者教师,他们大多是我国国内各高校在读的对外汉语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是国外的汉语本土教师。前者的特点较为统一,而后者内部差异较大,他们国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受教育的情况不同,而且他们在自己国内的教学对象也不同。在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受训对象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介入,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俄]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斯基. 思维与语言[M]. 李维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二)[J]. 学科教育,1998(4).

[3] 王文静. 关键教学事件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 2006(6).

[4] [英]大卫·特里普著. 教学中的关键事件[M]. 邓妍妍,郑汉文译.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第8篇: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培养

一、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的过程。简单说来,我们与外国人的交往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师教授外国学生汉语的过程同样也是跨文化交际。我们知道,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目的是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必须克服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常因交际双方的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造成交际误解,也即产生语用失误。一般来说,言语交际中一个语法错误、语音错误、词汇错误,不会触怒对方。然而语言使用规则上出现的错误,却可能造成别人的误解,甚至触怒对方。例如,询问对方年龄或工资会被当做侵犯别人的隐私。非语言交际同样也会造成类似的误解,比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的手势,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义,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表示吃饱了的意思。

对外汉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对外汉语教师可能接触到具有完全迥异的文化背景的人,甚至可能这些人在同一个班上学习汉语。那么怎么处理与他们进行无误的沟通,怎么样处理班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例如宗教上的冲突、思维模式不同引起的误解,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专业作为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从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具体的策略谈谈本科院校应如何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高一虹在分析比较了多个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局限后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跨文化意识是思想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对实践起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一)从认识上提高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大致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但是发现他们与自己并不相同,然后,文化冲突出现,我们会感到愤怒、恐惧,从而使得我们向后退缩。认为别人与我们一样的想法十分自然,但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却是有害的。所以,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须不断提醒他们人们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二)理性认识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对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认为美国人随便,德国人严格等,这些就是一些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不一定是有害的,但从某种程度讲,刻板印象是我们重视某类人或群体的共同之处,忽视个体区别。因而导致我们在与某个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将对于他所属的文化的刻板印象附属在这个人身上。在观察某种文化时候,不要只注意该文化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在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时,应该在教学中贯彻这样的意识: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外族的文化都是不对的,应该平等看待各族文化,在教学时更多地依附中国文化。

(三)保持的意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严格说来,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会完全相同。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给对方,我们可以“和而不同”。培养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指导他们保持的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以理性的态度介绍汉文化。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理论学习,要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体验,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的情境中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来说,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三、本科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开设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课程。大多数本科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涉及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开设了一些课程。我们认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开设这样一些课程:《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精神》等,甚至可以让外教全程或部分地进行授课,这样会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另外,也可以经常举办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讲座。

(二)大力开掘隐形课程。“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隐性课程涉及到教科书中的、教学活动中的和教学活动之外三个层面的内容。在教材方面,学校要精心选择教材,最好教材中能涉及他族文化的文化要素,让学生能从中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方面,除了开设显性课程外,还有必要大力挖掘语言类课程的隐性部分,特别是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要素。另外,将上面谈到的提高跨文化意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也是隐性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之外,应让学生多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例如,可以组织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联谊、晚会。

(三)提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见习和实践机会。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听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发面的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与水平,而且可以通过观察课堂上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行为,得到一些直观的知识,这有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该国家学生上课时的习惯,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实习积累经验。安排学生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有机会一对一、一对多地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具体来说,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这样的实践计划,制定选拔、培训及考核的具体办法。

(四)选派学生赴海外进行教学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和掌握了专业知识之后,最好在大三或者大四期间赴海外进行教学实习,这对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十分有帮助。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多与国外的学校进行联系,互相派遣留学生或实习人员。另外,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取国家汉办志愿者赴海外的孔子学院实习。

赴海外实习的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文化休克”。文化休克包括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和适应期。如何克服文化休克?这实际就回到了本文讨论的内容。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也可以说是帮助学生克服文化休克。从意识上提高对异文化的敏感度,从实践上进行跨文化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海外实习中应对各种情况,不至于发生某些严重的后果。

四、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意识上,要能从认知的水平上感到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最好是从感情上感觉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惟其如此,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或将来成为对外汉语教师之后,才能够沉着应对各种现象,有利于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更长远地说,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国家汉语推广事业的发展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周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对汉语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3).

[3]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6).

[4]周毅,包镭.汉语国际传播时代对外汉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2).

第9篇:汉语国际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专业留学生 动机类型 教学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增强,中医药专业成为了来华留学生学习的热门专业。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66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情况,针对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特点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望对中医药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一.理论基础

著名学者刘在其著作《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说:“不同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对语言本质特征和对语言学习规律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对教学规律有不同的看法。”[1]由此可知,在何时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是受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的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影响的。笔者认为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法主张以人为主,并且有“发生认知论”和“发现学习论”坚实的理论基础,符合当今时展的大背景。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l)的认知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强调观察、思维想像等活动;要求教师要精讲多练,重视有意义的练习反对机械模仿;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际性言语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性能力。[1]

二.针对学习动机特征的教学策略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中医专业留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显现出“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的综合性特征。学生有着极强的融合型动机表明其想融入到中国生活中去,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更加直接地展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引起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帮助学习者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2.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在问卷中题目25“学好其他专业,如医学”所占的比重为54%。由此可见,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学习汉语的目的性更强――运用已掌握的语言,学习中医专业知识,参与临床试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而实际运用必然要求情境的真实性和自然化,如:购物、换钱、医患交流等。总之,要将语言与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而不能是一味地脱离现实只进行机械枯燥的操练。

3.强调中医词汇、文化、思维的导入

针对中医药专业学习者目的性更强这一特征,笔者认为中医词汇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中医词汇专业性较强,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加强课前课后的准备复习工作,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作用,调动起记忆、思考、想像等能力,为其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医药专业留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想要在中国旅游生活,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具有长远性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密切相关。因此,他们需要更多与中医药相关的知识的摄入,中医知识具有模糊性,而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中医感性化的一个提升,了解中医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帮助其日后更好地进行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医文化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强化了学生的融合型动机,有利于促进学生汉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而言,阅读能力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技能。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在日后的专业学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古书古籍,这要求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对古汉语的理解和掌握。[2]在汉语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古汉语的阅读、理解。

5.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在问卷调查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专业留学生并不倾向于“出国”和“学习成绩”这两项动机。这表明学习者对于汉语的学习并不仅仅停留在为了成绩而学,为了出国体验生活而学这一阶段,他们更多地是为了日后个人的发展以及家庭、国家的发展。对于汉语的学习,他们有着更为深刻的学习动机,其目的也更具长远性。因此传统的“一张试卷定天下”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中医药专业的汉语学习者了,据笔者了解大多数留学生对于考试都存在着畏难情绪,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不仅使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降低而且还会引导学生做出不合理的学习方式――为考试而学习。这样不仅背离了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而且还有可能会引发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厌恶情绪。因此,教师应丰富考核方式,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动手实践能力、交际能力都可以作为考核方式,衡量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6.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情境也会影响学生的汉语学习热情。在调查中,学习情境对于中医药专业汉语学习者的影响数值达到了257。因此,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于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教师应选择专业性教材,如:《中医汉语》,教材中生词量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编排。[3]同时,良好的班级的管理是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前提,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制定班级规则,并严格遵守;同时要注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对于敏感的政治问题要谨慎回答或者避免回答。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因纠错过多而使学习者失去学习信心。

三.针对不同因子与动机类型关系的教学策略

1.针对不同性别的教学策略

由于女性的学习动机普遍高于男性。女性在学习汉语时的学习动机更为充足,其努力程度也可能比男性更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男女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以强带弱;也可以采用男女分组竞争的方式来激发不同性别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的作用。

2.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教师可分班教学,这样既便于管理和布置教学任务,又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值得注意的是,中级水平的学生在经过了初级阶段的学习后大多进入了疲惫期或者产生了高原反应,学习动机减弱。对于该阶段的学生,教师应密切关注其日常行为变化,尽量避免有错必纠,防止学生丧失学习汉语的信心,通过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带动其汉语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笔者针对于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特征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情况和专业特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256.

[2]王忠一,薄彤.《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汉语课堂中教学方法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2):116.

[3]车娜.《母语为俄语的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学策略》[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