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非遗文化创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创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文化创意

第1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中提出并进行的一种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英国根据其国情率先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首次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它是“源于个人创造力和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1]在外延上,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古董市场、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互动休闲软件、电视广播、音乐、表演艺术、出版和软件等13个行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门类。继英国之后,这一定义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是最早使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地区,大陆各地区也根据其自身发展重点的不同,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①虽然各国(地区)界定的名称、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但在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上是基本一致的。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关系的探讨,使用的是上述英国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年10月通过,2006年3月生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非遗”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以及节庆,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鉴于上述,我们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在门类上有部分重叠或交叉。如“非遗”中的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歌舞、戏曲、戏剧、木偶戏、皮影戏等)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音乐”、“表演艺术”重叠,又如“非遗”中的传统手工艺技能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建筑”、“设计”、“工艺品”重叠。而“非遗”中的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语言、民间文学、神话等)则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电影”、“互动休闲软件”、“电视广播”等交叉,即载体不同而传播实质同。换言之,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当前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创意产业发展与如何“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转化为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间关系的探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的互摄关系及转化措施

首先,“非遗”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宝贵创意素材。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掘取非物质文化②素材而进行创意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如《哈利•波特》、《怪物史莱克》、《达芬奇密码》等,其创意路数皆为发掘、解构和重构传统非物质文化因子,以现代传媒形式这个“新瓶子”来装“旧酒”。这种尝试不仅联系了历史文脉,也将非物质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展示出来,对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前文中动画片《花木兰》也是这样。此外,台湾大宇公司电脑游戏《轩辕剑》,也是按照这种路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转化,化腐朽为神奇。中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东端,高原、沙漠、丘陵、平原等地质环境丰富,境内气候跨寒、温、热带,丰富的地貌、生物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五彩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纵向发展上来看,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发展至今的古文明形态。由渔猎采集而入农耕社会,由近代工业化而交叠进入信息化社会,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这份富足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素材。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设计为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两个方面进入设计体系并发挥创意素材的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态及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并饱含造物智慧和情感因子,特别是形态丰富的民族民间工艺。以编扎工艺为例,四川的棕编、山东的草编、浙江的竹编以及广东的葵编等精彩纷呈;又如织染,苗族的蜡染、壮族的壮锦、土家织锦以及江苏南通汉族的蓝印花布等争奇斗艳。此外,各地还有民间烧造、服饰、木艺、漆艺、金属工艺等。我们可在产品设计方面发挥创意智慧,将其用于现代的手工艺品、纺织品、电器产品、交通工具、家居与建筑等领域中去,开发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产品服务体系,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要把目光转向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上,在充分与当地居民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开发适宜于该地域生活的必需品、流通商品,甚至实施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国际化设计产品。在运作模式上,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民间工艺“造乡运动”,[3]对于当前中国“非遗”中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创意开发,依然具有借鉴意义。这种基于实体的产品设计不仅可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也在无形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向一种新的转化。除了产品设计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在其他具有传媒性质的设计领域(非物质设计领域)中大展身手。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于平面设计、展示设计、电影及视频短片、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等领域,通过创意加工,为非物质文化素材插上现代技术的载体翅膀,使其获得更有力更全面的传播优势。这必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之外的又一条大道。

第2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现状

信息时代的来临,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的浪潮,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重点开展相关数据库及数字博物馆等的建设。媒体舆论热情高涨,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同时吸引了更多高校师生关注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中。但是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数据库大多针对性不足,如根据地方特色分类不够专业精确,创新型不强,往往使用的是其他产业的数据库,不能满足文化艺术的需求。

2、现有的电子资源系统对公众的吸引力不足,影响力仍然有待于加强。

3、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有时会与用户需求脱节,如分类不够精细导致查找不够方便,给用户对资源的利用过程造成较多障碍。

(二)开展地方特色艺术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关注度。

2、有利于通过高校平台以专业的理论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的保护。

3、有利于顺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时代潮流,建设出更符合用户实际需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系统。

(三)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具体对策

问题1:在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量很大,如何对信息进行整理甄别对策: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高校相:关专业老师的专业知识理论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精炼,让信息的实用性得到增强;进行导航整合,对资源整合过后,将电子资源系统的导航做的更加简洁、明确,方便用户使用。

问题2:之前有过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发,我们的地方特色艺术数据库如何增强吸引力,如何实现创新对策: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艺术的地方特色,用专业的知识理论从地方特色角度将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分析整合,从而达到差异性发展。还可以利用高校平台在大学生的相关专业中进行头脑风暴,想出更多有创意的想法并付诸实施。同时我们要抓住行业特色,充分利用资源在当地的影响力。

问题3:如何提高地方特色艺术数据库及网站的影响力对策:我们最先要做的事是集中精力搜集具有优势的信息资源,而且要坚持以方便用户为导向进行数据库和相关网站的设计与建设,从而在用户群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利于我们进一步的宣传推广,并可以考虑与教学相结合增强我们的数据库在高校的影响力。

二、数据库及网站系统体系结构

(一)开发环境

1.数据库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软件采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软件,~UNIX、WINDOSXP、WINDOWSNT等以保障整个开发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基础软件平台尽量选择流行软件,这对于将来的应用开发、数据安全性保证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的进一步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如采用数据库管理软件VB、Vc,数据库开发软件MySQL、SQLSERVER等;

(3)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和用户的需求,可以在扩展计划中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出一些有价值的应用软件以更方便用户使用资源。

2.网站开发环境

硬件环境: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环境:B/S(浏览器/服务器)网络结构

软件环境:Dreamweaver编写代码、Windows操作系统、Wordpress内容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网站后台网站整体架构:PHP+MysQL+ApachePHP:HTML内嵌式的语言,它可以更快速地执行动态网页,还可以执行编译后代码,编译可以达到加密和优化代码运行,能实现所有的CGI的功能,而且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

MySQL:MySQL是一种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关联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支持多线程,优化SOL查询算法,提供TCP/IP、ODBC~DJDBC等多种数据库连接途径,支持多种存储引擎。Apache: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由于其跨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Apache的特点是简单、速度快、性能稳定,并可做服务器来使用。

(二)系统层次及架构设计:

考虑到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数据库中包含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为了尽量简化客户端电脑载荷,我们采取B/S结构构建网络。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用户无需安装专门的软件便可方便地访问Internet上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大量的数据实际存放在应用数据库服务器中,形成三层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般认为此类数据库系统开发可采用三层架构,依次为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和表示层(USL)。表示层提供整个系统和用户的接口,用于显示数据并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式界面。业务逻辑层负责有效性验证工作,以更好地保证系统程序的正常运行,主要关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顺利实现等。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库的访问,实现对数据表的选择、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

(三)系统主要功能实现模型

1.数据库系统数据通信处理模型数据库系统通信总体设计采用B/S结构,在该架构下,应用分为前端的客户部分和后端的服务器部分,客户端浏览器发出请求,网络通信服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定操作,把结果送回客户端。

2.资源上传更新和下载模型在版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便捷上传更新及下载,让更多对文化艺术资源有需要的人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文化产业信息化的需要,所以,资源共享是我们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数据库的资源有一部分是在建设时提供的,如高校在项目初期收集整合的资源、已存的图书信息资源等;还有一部分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用户积累和收集的,如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新的研究发现等。用户可以采用系统预定义检索和用户自定义搜索两种方法方便地检索到相关资源,并可以根据权限下载需要的资源。

三、系统整体规划建设

(一)简介功能

我们地方特色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及相关网站的建设要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宣传和推广等多方面需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从整体角度结合建设者和用户的实际情况,考虑实现下列功能:

(1)存储:可以分类存储各种必须的信息,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介绍及风采展示,传承人信息等。分类方式:考虑先从地点入手,将广东各地区根据地方艺术特色的不同进行分类,在各地区分类中再根据舞种不同进行第二次分类。

(2)检索: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检索,突出快速和方便。我们系统中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检索:1、系统预定义检索方式:利用下拉菜单进行检索,提供的关键字主要是根据舞蹈分类,地域分类;采取分级搜索;用户可以根据我们制作的菜单进行相应的后续操作和选择。2、用户自定义搜索:提供用户手册以告知用户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源检索,例如关键字的提取方法,优化查询的方法等。(3)上传、更新及下载:拥有权限的人员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快速的一L传和更新。上传和更新内容主要有:新增的舞蹈及来源,表演群体,新的相关物品展示。在版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为了使得资源更好地被分享利用,我们对有需要的用户开放下载功能。(4)信息平台:系统可以作为用地区特色艺术资源服务公众的桥梁,我们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有需要的用户提供服务,从而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和保护。

(二).项目规划要点:

1.数据库建设

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人员与资料收集整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集体讨论开会等形式共同完成数据库资料的采集整理及输入等工作。

2.网站建设

在数据库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开展以网站为主的一系列宣传形式的建设。其中网站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前台功能:团体表演简介,传统道具展示,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展示等后台功能:存储,检索,更新信息,其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主要分类有对外艺术特色展示,用户信息,艺术家信息等。

(三)特色体现

我们项目所建设的针对地方特色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特色主要体现在:

1、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明确信息资源配置的重点。

2、优化检索方法,降低检索难度,强调用户与整个系统的互动。

3、集中精力从专业角度搜集具有优势的信息资源。

4、注重对安全性的处理,采用签名认证等机制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5、基于已有构架可进行快速开发、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

6、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使得平台便于推广实践。

7、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系统在未来建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如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等。

第3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关键词:川剧 ;传承人;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16506

一、研究背景

川剧是巴渝地区移民文化激烈碰撞后形成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运用四川方言,吸收鄂、甘、赣、苏、皖、陕等地声腔和巴渝地方弹戏、花灯而形成的唱腔。川剧仅靠舞台上一桌二椅,演义上下五千年,方圆几万里的故事,带给人们无限遐想。川剧剧目包罗万象,艺人们把社会上流传的故事提炼、美化,带给观众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情感体验,它是川渝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是巴蜀两地的文化瑰宝。

承载着巴渝历史和文化的川剧艺术,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精彩绝伦的表演,彰显着巴渝人们的智慧和生活。巴蜀人狂热的川剧情从川剧理论园地 “一报三刊”的繁荣景象可窥一斑。《四川戏剧》等集中发表川剧论文的期刊,为川剧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生态迅速变迁,电子时代到来,流传了300多年的川剧艺术在电视剧、电影、音乐剧等当代艺术的冲击下市场萎缩,观众流失,经费严重不足,古老的传统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

2006年川剧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川剧人、民间组织及政府,掀起了挖掘传统剧目,发展、创新川剧的热潮。川剧艺术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川剧人,人人身怀绝技,他们成为川剧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如戚序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无形、活态,以人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因绝大部分信息都集中并生动地存储于传承人身上,使得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

“川剧振兴”30年,川剧人对川剧传承和创新可谓呕心沥血。特别是自1999年起,川剧大小研讨会,各种演出报道比比皆是。为搭建良好的川剧传承创新平台,政府建成“中国川剧网”供国人交流。但笔者通过对大量刊物阅读研究发现对传承人创新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重庆地区的川剧研究更是捉襟见肘。作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主题 “川剧传承人”,检索出113条结果,有39条研究川剧传承人,余下的则是其他相关门类。39条中期刊论文23篇,硕士论文2篇,报纸报道7份,会议记录7份。在这些成果中涉及人物介绍、历史渊源、川剧大小事件评论、建议等,为川剧的推广和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论述多为宽泛介绍、简述,研究的深度和专业度不够;二是存在较重的地域偏颇。川剧的“一报三刊”发行地和从事川剧研究的川剧艺术研究院都在成都,自然对成都地区的挖掘和关注较多,而对同为川剧之乡的重庆以及重庆传承人的研究和挖掘则较少。重庆现有重庆市川剧团、三峡川剧团、永川川剧团、綦江川剧团以及民营的群艺川剧团共5个川剧团和流动的川剧小分队。这些剧团平时的演出多以传统折子戏为主,有些剧院为了生存也加演些歌舞、杂技、魔术等以支撑着极不景气的川剧市场。

振兴川剧30年来,成都500多个剧目复排,演出1.6万场川剧节目,9个演员获梅花奖,国家一、二级演员120个。与成都相比重庆活跃在川剧舞台上的大约有100人,近年推出川剧大戏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有6部:《灰阑记》《乔老爷奇遇》《李亚仙》《金子》《中国公主图兰朵》《鸣凤》。三度梅获得者1人,一度梅奖3人。从数据看综合力量较成都弱,但因政府大力支持和川剧人励精图治,重庆川剧却也熠熠闪光。

川剧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对传承人的研究和保护,理应成为川剧研究的关键和核心任务。因此,笔者在此对重庆地区川剧现状以及传承人的创新进行厘清,以期对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光大尽绵薄之力。

二、川剧传承人创新轨迹与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表演艺术,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相传。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文化传承的“执棒者”[2]。川剧传承人有编剧、音乐、演员、导演等多个行当,现以川剧编剧隆学义、阳晓、魏明伦、罗怀臻为例,从重庆编剧现状进行讨论

(一)编剧创新――开创有新意的主题,描述用新颖的形式,反映作者新思维

开创有新意的主题,描述用新颖的形式,反映作者新思维,是川剧编剧创新特征。川剧编剧是戏曲文字形式的表述者,是整个戏的灵魂与核心。编剧必须熟悉川剧舞台、舞台程式,在给表演者提供表演依据的同时给演员二度创作留出空间。

1.本地剧作家

重庆川剧编剧人的创作精神是:现代化背景下的主题开创,且传承、创新并重。重庆川剧编剧的有如下几人。

隆学义,1941年出生于重庆,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整理剧目有《冲霄楼》等数十个,其作品涉猎各剧种,作品有话剧《河街茶馆》,京剧《江竹筠》《梦蝶》,黄梅戏《雷雨》,广东汉剧《金瓶梅》,曲艺电视剧《吊脚楼》。而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则是川剧《金子》《鸣凤》《春潮急》《南华堂》《貂蝉之死》《刘姥姥进大观园》《玉娇龙》等。其作品风格雅俗共赏,文采卓著,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令人赏心悦目。编剧时传承创新并重,用传统川剧独特的表演程式也叫基功程式来表达情感的同时注重个性化、民族化、地域化。川剧程式源自社会生活,艺术家们根据舞台艺术审美要求与规律将生活自然状态加工提炼为舞台艺术形态并与打击乐、唱腔融为一体形成规范的、固定的表演方式,去塑造人物、表现生活形态。编剧在考虑文学性的同时兼顾表演手法,以便演员二度创作。如《金子》中仇虎醉后把焦大星看成焦阎王,演员变脸技艺便体现得恰到好处。《金子》中常五听说虎子回来了,演员运用踢褶子、矮子功把常五对仇虎的惧怕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学性与动作性自然契合。隆学义对此剧的创新表现为:的《原野》核心人物是仇虎,改编后,在大体情节保留的前提下,删去一些情节细节,突出金子。在金子

泼辣、勇敢、爽快、机敏性格展现的同时,对她心灵深处的善良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使川剧里的金子极富吸引力。她既是一个川剧独特的艺术形象,又是一个典型形象。对于剧本改编,剧作家曲润海这样看“改编是剧作家思想的闪光;改编是剧作家、导演思想文化积淀的展现;改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3]。隆学义对《金子》的改编极其成功,从剧中每个人物通俗而性格化的语言,可以看出隆学义独特的艺术匠心。全剧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金子不同场合激越、俏皮、深沉、泼辣的唱词,句句打动人心。

“只晓得油炸花生…… 脆嘣儿,脆嘣儿,嚼起香!清炖鸡腿儿咬起香, 晚上的夜宵吃起香,热呵呵的铺盖睡起香,早晨的卟鼾扯起香,胭脂花儿闻起香,嫩咚咚的脸儿挨起香,晓不晓得,野叉叉的嘴儿…… 啵起香!”

一开场大星和金子的对白谐谑、通俗,闻之捧腹,紧紧抓住观众眼球,博了开场头彩。

第三场焦大星回家后心绪不宁唱起:“我虽是加减乘除珠算巧,金子心我左算右算闩不牢!加不完深深情意好,减不去重重心思焦,乘不来一家一天开口笑,除不尽半时半刻怨气高。”这段用加、减、乘、除写成的唱段,也是剧作者较为满意的唱段。

川剧剧目的高度文学性和艺术性表现为语言艺术亦雅亦俗,可庄可谐,各擅其长,各戏不一。虽则“远近高低各不同”,却又“淡抹浓妆总相宜”。隆学义除《金子》一剧成功创作外,《鸣凤》一剧也取得较高成就。作者对原著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基调、基本主旨不颠覆,而是熔铸提炼,剪裁增益,充分吸收各种艺术元素和优势,再度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编剧阳晓,重庆人,创作多面手,改编创作作品有《灰阑记》、《杨公》以及现代川剧《村官朝天骄》,还有曲艺晚会代表剧目《雾都明灯》,方言喜剧《信不信由你》《人与人不同》,话剧《沙洲坝》等。他对川剧强调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即“移步不移形”,他认为川剧太完美了,“树老搬不弯,人老搬不动”。话虽这么说,但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也看到了变化。川剧《灰阑记》以川剧为宗旨大胆融入话剧与其他戏曲元素,把传统戏的线性结构和现代以写人性为中心的戏剧结构结合起来,用了许多间离的戏剧手法。阳晓老师的间离手法是居于现代舞台的,他讲的是故事,写的却是人性,充满了写意、风趣的戏剧精神。原作《高加索灰阑记》是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作品,他跟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深受梅兰芳的影响,因此《灰阑记》创作团队着力体现川剧灵魂和布莱希特精神,将布莱希特的戏剧美学和川剧美学完美结合,使这出戏很具特色,做到了现代化、川剧化、中国化。

由于川剧编剧凤毛麟角,为了推出更多的风格不同的作品,选择外援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川剧现象”。

2.外地剧作家

“巴蜀鬼才”魏明伦(外援)重庆演绎青春版《中国公主图兰朵》。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因旋律优美而闻名世界,其中几个经典唱段《主人您听我说》《今夜无人入睡》家喻户晓。川剧名编魏明伦对此剧精心提炼,巧妙地为这位外国公主更换了“国籍”,赋予了崭新的主题思想,给故事形成了全新背景,再通过川剧的表演程式全新演绎。在符合当下国人审美习惯的同时,赋予这个古老传说以现代意识。不仅如此,魏明伦还为这个原本没有结局的故事加了个全新的结尾,青春版《中国公主杜兰朵》抓住了川剧的精髓和灵魂,中西文化碰撞,擦出了精彩的火花,使该剧在以往各类《杜兰朵》的表演形式上增添了许多新意。借鉴西方文化习俗,以中国文化习俗为本体,用中国价值标准实现了故事内容的生动表现和哲理化提升[4]。该剧带来的巨大影响,远远突破戏剧界,在各文化圈掀起热议。 各种音乐形式之间的突破性融合,以及跌宕的情节,都不为传统所牵绊。之所以被称为“青春版川剧”其主要原因是参加演出的演员全是90后年轻人,有着不一样的青春气息,而他们成熟、老练的技艺又将戏剧本身的魅力彰显无遗。川剧的古典美与歌舞的现代美通过年轻的力量而结合,化妆、舞美的时尚意识使帅哥靓女演绎的传统剧目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

魏明伦思维的极度活跃和不羁,在思想和形式上都有极其先锋的实践,让观众耳目一新,开中国荒诞剧先河。作品《潘金莲》便是其代表,剧中的潘金莲成为中国妇女思想解放的先锋。

“戏曲表演文学”是关于交织在一起的戏曲的语言文学和戏曲的表演文学。这一命题由阿甲先生最早提出。阿甲先生认为艺术既要有感情形式,又要有思想内涵,戏曲表演文学要表现内容,不能仅是作为文学语言的附庸[5]。罗怀臻为重庆川剧院沈梅量身定做的剧本《李亚仙》正是编剧的“戏曲语言文学”和演员的“戏剧表演文学”的完美结合,作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它不同于原作,是对文化原型的合理变形。 它粉碎了原作传统中富于浪漫幻想情怀的结局安排,以冷静的现实主义精神,叙述青楼女子不被社会所容的真实现象――李亚仙在刺目劝学、帮助郑元和中状元后,最后毅然出走。

走都市化路线是罗怀臻创作的指挥棒,他认为“地方戏曲城市化”、“传统戏曲现代化”,通过现代审美意识及现代文明意识对剧种的特征、地域的特性进行了新的提升。《李亚仙》一剧的创作中体现了罗怀臻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手段。

(二)音乐创新――中西碰撞,对原有曲牌或板式进行改良,再做西洋配乐、配器处理

戏曲音乐是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与戏曲的其他元素相互依存、互相融合,为共同适应戏剧化的最高目的而逐步成熟起来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6]。

川剧是个包容性极强的剧种,昆、高、胡、弹、灯是川剧的五个声腔,它是移民文化激烈碰撞的结果,任何艺术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创新,川剧从来没有停止过改变,以期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

很早以前川剧从野外演出到剧场演出就不断进行调试,由鼓师领腔硬场面合腔,改为女声领腔与合腔,由于女声音色优于男声,所以观众乐于接受这种变化。打击乐也由大改小减弱音量,川剧人擅长的高腔徒歌加入乐器伴奏,进行符合人物性格的唱腔美化处理。后来记谱法也开始用于川剧几乎所有声腔形式,改善了川剧“口传心授”的落后局面,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单旋律跟腔伴奏,开始具有器乐化的思维,不再仅是大齐奏。乐器一般都按弦乐、管乐、拨弹及低音等声部进行编配。

“”中,各个地方剧种只能演出、移植样板戏,川剧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这一阶段,川剧停滞不前。倒是为了烘托样板戏高大全式英雄人物,伴奏音乐高昂激越,传统乐队已不能胜任,于是西洋乐器、配器、和声理论等进入川剧领域,乐队指挥正式登台。这在川剧音乐史上可谓创举。审美不分种族,先进文化也没有国界,作曲理论、西洋乐器进入川剧创作、演出,是时展的必然。

重庆当下川剧音乐创新表现为:(1)乐队组成:演出原始的传统戏时,采用民族乐器为主的三、四人的伴奏小组,或者用小型的民乐队伴奏。七星岗金汤街周六的演出多采用这种伴奏形式。如果排演新编大戏,则采用中西混合的乐队或以制作精良的MD电子制作音乐为伴奏,如《李亚仙》《金子》等。这是川剧人在音乐伴奏上的创新,或者说是从前人的各个先进手段中,总结出一个适应现在市场和形势的最佳乐队组合。过去川剧高腔多是徒歌式的,“帮、打、唱”是精髓。现在的伴奏形式是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需要,使音乐语汇更时尚,音乐形象更丰满。(2)音乐创作:以前川剧并无作曲,旧时叫“挂牌子”或“安曲牌”都是拣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曲牌“安”“挂”上去。比如《金子》,使用较多的是《一枝花》《点绛唇》;《李亚仙》的《红鸾袄》都是川剧人顺手拈来的曲牌。现在为了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川剧有了唱腔设计,对原有曲牌进行改良,再做西洋配乐配器处理,配器人多为歌剧、交响乐创作者,这样川剧音乐与世界文化接轨,就有了一些铺垫,促成了川剧交响诗《衲袄青红》《凤仪亭》等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成功上演。

川剧创新音乐作品,影响最大的是《衲袄青红》,重庆籍音乐家郭文景创作,沈铁梅主唱的川剧交响诗。得名于川剧高腔曲牌《青衲袄》《红衲袄》,音乐分五个部分:第一乐章是一段西洋交响表现唐朝宫廷的奢靡华丽。第二乐章《贵妃醉酒》用纯粹的川剧高腔唱出贵妃情怀,所用曲牌是《新水令》帮腔,川剧文场穿插其间,小提琴、长笛、川剧鼓点合贵妃唱“奴不羡嫦娥奔月宫,清清冷冷广寒宫。怎比得帝王家夫妇居九重”。第三乐章《惊变》是用纯器乐刻画安史之乱,及贵妃之死。第四乐章《大漠》刻画塞外金戈铁马的场面。第五乐章《昭君出塞》,描绘的是昭君的家国情怀,边关烽火、奔马、风沙、号角在雄浑苍劲的交响乐中,奔腾而出。川剧《文林坐舟》的旋律在木管及轰鸣的川剧打击乐中若隐若现。这个作品上下阕、两个唱段结构,共五个乐章,是交响乐创作最常见的奏鸣曲式,川剧的高腔、帮腔、打击乐、锣鼓仍然完整保留。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交响乐作品,是中西方艺术成功结合的典范,是重庆川剧人和音乐家大胆创新之作,在国内、国际舞台引起巨大反响,对推广川剧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唱腔创新――博采众长,改变川剧唱腔,科学性、艺术性并重,追求象外之象

如果说川剧音乐有了西洋音乐技法和声、配器、交响乐队是对川剧的创新和包装的话,重庆川剧唱腔的改变却是最直接、让观众感受变化最大、最深切的一部分。这要归功于重庆川剧领军人物沈铁梅。其从小受父亲沈福存的影响习唱京剧,成人后涉足歌剧领域,见多识广决定了她在演绎川剧作品时,对其他姊妹艺术的融汇贯通、巧妙运用。沈梅的演唱大气,富有歌唱性,更具时代感,在保留川剧本色的同时,与现代人的审美产生了共鸣。

沈铁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先后三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被誉为“川剧声腔女皇”,主演作品有《孔雀胆》《枭雄夫人》《玉京寒》《聂小倩》《金子》《李亚仙》,其传统折子戏代表作有《三祭江》《拷红》《思凡》《凤仪亭》《阖宫欢庆》等。王国维把戏曲概括为“歌舞演故事”,讲究“立象以尽意”,运用歌和舞等艺术手段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7]。 沈铁梅善于“立象以尽意”,准确刻画人物,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握人物性格,塑造众多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舞台形象,在继承、创新川剧艺术道路上艰苦磨练,上下求索,使古老的川剧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在继承川剧传统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创造性地赋予戏剧人物形象时尚内涵和当代风貌,如《金子》《李亚仙》等,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川剧声腔的艺术品质和艺术内涵,实现了川剧声腔改革的重大突破,川剧从此打破“好看不好听”的魔咒,在追求“象外之象”时融入写实语汇,受到广大观众和学者、专家的喜爱和推崇。重庆川剧院创作团队根据沈铁梅的特点,在《金子》《李亚仙》中用了大量的《红鸾袄》曲牌。《红鸾袄》属于唱多帮少的单独曲牌,它依靠长段唱腔中的板式变化来表达剧情和刻画人物。从该曲的词格看,十字句、七字句、长短句均可唱,因而在唱腔的运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唱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表现力很强,有曲牌之王的说法[8]。《李亚仙》一剧中《朝云暮雨为谁忙》《红杏花送来满园香》两个精彩片段都是用《红鸾袄》曲牌,它是沈铁梅川剧唱腔创新缩影。

孙勇波,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主演作品有传统剧《逼侄赴科》《装盒盘宫》,新编剧《好女人坏女人》《激流之家》《目连之母》《新乔老爷奇遇》《李亚仙》《槐花几时开》等。孙勇波师从首届梅花奖知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习文武小生,唱做俱佳,是全能型演员,深受戏迷痴爱。近两年与沈铁梅合演的《李亚仙》,以及作为外援主角参加宜宾川剧团《槐花几时开》均获极高评价。在《李亚仙》中演郑元和,其准确细腻的表演、控制自如的唱腔以及与沈铁梅的对手戏,有迎有送,通过踢褶子、衔褶子、绞褶子等小生传统程式,组成富于韵律的戏剧动作[9],塑造了一个形神兼备的“郑元和”,为《李亚仙》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孙勇波就没有《李亚仙》。

近年来,重庆川剧人的表演和演唱已经产生了变化,除川剧领军人物沈梅、孙勇波等大胆创新求变外,所有重庆川剧人也在积极探索。年前观梅花奖获得者黄荣华演《白兔记》中李三娘,其唱做俱佳,亲切自然、情真意切,唱得场内观众唏嘘不已,但她此时的演唱与纯粹传统已有了较大的变化,曲牌没变,但声腔里装饰音变了,揉进了民歌、小调的风格,使剧场死板、陈旧的状态也慢慢有了一丝春意。

黄荣华,第二十二届梅花奖得主,13岁时进入四川苍溪川剧团随团学艺。她戏路宽,有驾驭不同角色、不同行当的能力。参演剧目有《三娘教子》《长乐悲歌》《评雪辨踪》《阖宫欢庆》《出北塞》《金子》等,主工花旦、青衣,同时能演正旦、泼辣旦、摇旦、刀马旦等。黄荣华嗓子音色明亮,音质甘醇,音域宽,发声方法科学,演唱丰富多变,可塑性强,能不断地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她特别注重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她的演唱极具艺术感染力。她忠实地继承了川剧的传统精华同时努力向京剧等兄弟剧种学习,并汲取各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洋演唱的科学发声方法,使表演和唱腔更具个性化,并日趋完美。

黄荣华在大型新编历史剧《长乐悲歌》中扮演性格复杂的吕后。这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争权者,她不择手段,凶残暴虐。在剧中黄荣华并未把吕后纯粹地当成坏人演,以皇后的身份和地位为基础,以生动的争宠、争权等情节,层次分明地演出了吕后的母爱和亲情,把吕后色厉内荏、阴狠与羸弱等人的多面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表演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峡川剧团的梅花奖得主谭继琼创新意识也很强,主演作品有《武松杀嫂》《鸣凤》等。由于《鸣凤》的演出采用的是海政歌舞团王晓刚编配的总谱,其创作视角即在歌剧角度展开,音乐元素里充满歌唱素材 ,同时还融入了四川清音、民间小调。作为角色塑造者的谭继琼、徐超在二度创作时,自然增强了曲牌的旋律性、歌唱性,使川剧传统唱腔的说唱、念白富有了歌唱性,节奏拖拉冗长自然改善。无论《鸣凤》《李亚仙》还是《金子》,在唱腔中增强的歌唱性的创新方式便是古老的传统剧目与现代观众审美不断调试、统一的手段之一。创造能够反映新的生活内容,使人物思想和感情外化的美学样式为现代观众所理解,如舞蹈加入芭蕾舞蹈元素,舞台语言增加了魔术、话剧语言等语汇,再如鸣凤摘梅,伸手摘,回手一枝梅花下来了,如此增强了真实感和趣味性。

川剧《鸣凤》把谭继琼的演艺事业推上新的台阶,它像一部融入川剧元素的歌剧,在保留川剧精髓的同时努力大胆创新,活动舞台、写实性舞美的运用发展了川剧。传统川剧帮腔者都坐在幕后帮,与画外音意义相同,但该剧帮腔者却以不同身份出现在剧中,或伴舞者或代表两个矛盾思想的交锋者,在该剧中川剧的“帮腔”艺术发展了,它不仅可以出声音,而且可以出形象,在“帮腔”的同时也可以“助形”,这是川剧历史上的一大创新。

(四)导演创新――影视剧导演介入,体验法、间离法并重,把关整体审美诉求

戏曲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有一定的特殊规律,在熟谙戏曲自身特点和舞台规律基础上,综合戏曲各种物质材料(包括演员的身心)去组织自己的艺术语言,或写实性体验,或离间手法艺术性地反映生活真实。导演掌控全剧整体效果,除重点引导演员表演外还同时对舞美、灯光、化妆、服装作整体把控。重庆有影响的几个大戏除《金子》的导演是本土导演胡明克外,其余《李亚仙》《鸣凤》等都是外援。特别是《鸣凤》一剧,除邀请川剧导演任庭芳执导外,还邀请了话剧导演查明哲。话剧导演的介入,带来了川剧审美意识的变化,戏曲创作时写意手法减少,写实意识增强,戏曲程式化的表达加入了话剧、歌剧痕迹,舞蹈编排也揉进芭蕾、民间舞元素,川剧传统用一桌二椅表现的大千世界,现在进行了专业的舞台设计,加上灯光处理,川剧演员的虚拟动作收到了虚实相生、化虚为实的逼真效果。优美的舞蹈与绚丽写实的舞台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取得了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与当代的审美情趣契合,是川剧创新重要成功方式之一。

《李亚仙》一剧,根据导演需要借鉴话剧舞台灯光的使用,比如一束光线直射演员,舞台暗光,强化了人物的雕塑感;顶灯或追光,普通灯和电脑灯混合使用,增强了舞台效果,渲染了舞台气氛。此外,如果需要,也使用彩灯,如李亚仙刺目时,整场的灯光瞬间变为红色,对于情绪的渲染起了较强的支撑作用。使一贯用大白灯的川剧舞台增添了新的魅力。此外,化妆、服装也不断调整,李亚仙的荷花图案服装,便借喻了她的出淤泥而不染,其整体造型弃用传统的平面造型,采用了写生技法,增强立体感,使剧中人物造型非常美丽,令人赏心悦目。

三、结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庆川剧人努力完善一切可能,对编剧、唱腔、程式、音乐、舞美、服装服饰进行创新,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改编诠释川剧艺术,同时利用微博、网络、媒体营销积极推广川剧,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今周六想到金汤街看川剧,需提前预约买票,反映出重庆川剧市场的回暖、升温。

川剧发展、生存的途径重点在于创新,如果停留在吃川剧老本,翻来覆去表演“传统折子戏”,而不开拓创新,路只会越走越窄,甚至退出历史舞台。在文化繁荣发展的长河中,只有拓展题材,突破传统,表现形式多样化,更多演绎当代故事,确立全新创作理念,符合现代观众审美情趣,才是发展川剧的根本途径。重庆川剧创作,要揣摩时代的变化和观众欣赏水平需求,在坚持发挥自己艺术优势的前提下,依托生活,从中吸取宝贵的素材,借鉴《金子》《李亚仙》《鸣凤》的成功经验,不断打磨推敲,推陈出新,打破传统题材的束缚,努力用贴近观众生活、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创作出艺术性、影响力、价值观俱佳的川剧新品,使川剧自身的戏曲品格,显得更加鲜明,故事更加贴近观众,唱腔更加清新优美,才会诞生更加富有渝派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川剧作品,彰显代表重庆地方戏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具有三百年历史的川剧,富有长久吸引观众的魅力。参考文献:

[1]戚序,王海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环境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111-116.

[2]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4-36.

[3]曲润海.乐当观众看川剧――从川剧《欲海狂澜》想到戏曲改编[J].四川戏剧,2009(2):14-15.

[4]廖全京.勇者魏明伦[J].四川戏剧,2011(1):23-27.

[5]阿甲.戏曲艺术最高的美学原则――戏曲程式的间离感和传神的幻觉感的结合[M] //戏曲表演规律再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183.

[6]蒋菁.中国戏曲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18.

[7]胡芝风. 看梅花奖演员的表演,谈中国戏曲表演审美特征――评陈霖苍、黄孝慈、沈铁梅的表演[J].四川戏剧,2003(4):36-38.

[8]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所,四川省川剧学校.川剧音乐概述[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262.

[9]陈国富.尽显风流数新锐――孙永波侧记[J].中国戏剧,2002(12):18.

Research on the Inheritor and Passer of the Immaterial Heritage Sichuan Opera

QIN Qin

(School of Fine Art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R. China)

Abstract:

第4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林运南,男,字林涛,号“岚海山人”“顽石居士” 。 1945年5月出生于印尼。解放初随父母回国,在福建福州、福清、平潭定居。1960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全球大中华联盟总会常务主席、中外交流书画院院长、中华龙文化产业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会进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黄埔魂文化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会长。2010年5月11日美国中国画院特聘荣任名誉院长。林同时担任:中国百集史诗电视连续剧《黄埔军魂》拍摄指挥部总指挥、福建省林森研究会名誉会长、联合国际中华艺术家慈善献爱心工程组委会常务主席。

2011年3月当选“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书画家”称号和“全球华人最具影响力艺术家”荣誉称号。香港国际拍卖公司授予“特级书法家”称号。

自八十年初起,其书法和篆刻作品即作为馈赠礼品被台、港、澳艺友和侨胞,广为收藏和流传,并多次在福州、台北、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近年连续获得国内外书展大奖如:《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国际金奖、《全国名家书法精品展》金奖、《中国书画名家北京邀请展》金奖、《中华海内外书画作品大赛》金奖、《雷锋之歌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和谐中国・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函》一等奖、《中国诗书画艺术联展》一等奖、《2008庆祝北京奥运会纪念碑林征稿》特等奖、2010年1月中国首届小康名家书画展一等奖等数十项大奖;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艺术馆、博物馆收藏,并被授予《当代中国实力派书法家》、《华夏德艺双馨书画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精英》、《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首批全国文化艺术和谐使者”、《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等荣誉称号。

近来,林院长独创完成的全长600米的册页长卷《中华龙书法集》即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限量公开在国内外发行。

在作品面世之际,林院长举豪情,唱龙歌,他奋书高亢:

走进林院长工作室,满屋书香沁人,墙上一幅大龙书,是他的新作,是由九条龙组成,无不令人称奇。室内整齐摆放着二十册用金龙绫绢精裱成的,金光闪闪的《中华龙书法集》册页,真令人大开眼界。每册书法册页(纵85公分,长35米)五十字龙文及篆印跃然纸上,打开全卷,极为壮观,在林院长笔下,千字龙文神态各异,雄逸健美,情怀旨趣,出神入化,龙的形象更加独特,更加精彩,更富有神奇的韵味。真是世所未见,独帜奇观。

年过花甲之年的林院长,仍保持着那潇洒充满活力的气质,又具备书法家儒雅的风度,在含蓄中显出充沛的精力,他对自己从事龙文化书法创作与传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全世界华人华裔各族同胞都是龙的传人。神州大地是龙的故乡,对龙的传颂、应用、崇拜、流传、已经经历了数千年。“龙”成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与象征,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和空间,龙的形象都是尊贵而神圣的,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龙缘龙魂,已经深深地溶化在亿万中华炎黄子孙的灵魂之中。

林院长的书法艺术创作,以其独特的技艺,大胆的创新,奇特的创意升华为龙书艺术巨卷,赋予“龙书”鲜明的民族性,又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是返本报始之举,是彪炳祖先勋业之功德。

林院长创作的千幅龙文书法栩栩如生、独树一帜、令人惊叹,《中华龙书法集》把全球炎黄子孙的热心和情缘紧系于华夏,使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结,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华人心志的作用。

《中华龙书法集》充分表达了中华龙魂之真谛,其形、其神、其意变化繁富,妙不可言,将传统书法技艺与千姿百态的龙形龙图融为一体,形成纵横驰骋、粗犷神趣,潇洒豪放的艺术风格,又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将龙文书法汇成册页巨卷,突出了龙的历史原貌和时代精神,充分表达了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质,给人一种群龙聚集、尾首统一、格调一致、齐心协力之感。

林院长始终是中华龙文书艺的倡导者,也是中华龙文神韵的首创者,其《中华龙书法集》的问世,大大丰富了中华龙文化的深邃,是中华龙文书法艺术的一朵奇葩。《中华龙书法集》无论在创作的风格、技艺、构思、章法、神趣、品位以及裱汇成册的独特形式,都是前无古人、独一无二的,堪称“独开世界龙文化之先河”是也!

林院长以龙为主题的作品不断问世,所带给观众的惊喜与震撼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一浪高一浪。他把自己对龙的一往情深,用笔墨、用各种表现手法在宣纸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观众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无不为他在龙书法创作中所蕴含着的气势所震动。他的作品时而气势磅礴,时而静谧无声,时而温文尔雅,时而龙啸九天,他把龙当作平生至爱,用温柔细腻的笔触精心装扮……

在创作中,林院长十分注重作品所要表现的神意、其意象、神韵、情趣皆合而为一,他认真揣摩广泛阅读各种字论和文学名著。在自然、人、字三者的关系中他深悟其根本,人法地、字法人、字由心生,通三者堂奥,融合贯通,自由嘘吸地表达,是创作的最高境界。在力争做到天地人合一的自然之境下,并且在每个层面都到高端的融合,追求大自在是林院长的自由之妙境。

最后,林院长还告诉我一个秘密:“你知道我的艺名‘岚海山人’和‘顽石居士’的来由吗?”“我在台湾海峡西海岸的平潭岛(海坛岛)生活工作了三十年,平潭岛四面环海,别称为‘岚’,又称为‘岚岛’,岚岛大海中有两座擎天巨石,人称‘石牌洋’,是国家级旅游顽石奇观,引来了无数世人前来观赏。我热爱海坛岛,更留恋‘石牌洋’那不畏狂风恶浪,屹立于逆流惊涛之中的浩然霸气之巨人风范,特取其意而冠之。”目前,平潭岛已被中央划定为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对外开放的经济开发区,连直航台湾的客轮都直航了。

“书法之道,当以神会”林院长凭着几十年来对龙文化的沤心沥血,满腔热情,笔耕不掇,独创世界龙文化书法,其精神,其魄力,可敬也!

第5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关键词: 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月三 动画 创新 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和物质文化遗产相对称的概念,两者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形式。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口技、音乐、舞蹈、庆典仪式、传统手工艺等。

黎族是我国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黎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优秀的黎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瑰宝。

一、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介绍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是黎族人民在生活劳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和总结出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化艺术领域、重要节日活动、礼仪风俗等各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寄予着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各种困难,如何与各种破坏势力相斗争,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重视的课题。而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保护方式上还有很多不足,迫切需要改善和加强。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保护。本文从动画的角度探讨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工作。

二、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实现的创新与优势――以“三月三”为例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特定节日中黎族人民用祭拜始祖、对歌跳舞的活动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悼念、对爱情的向往。黎族文化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和传承。然而,黎族“三月三”节的传承大多依靠口传身授的方式,在传承和延续上存在诸多限制。随着“80后”、“90后”群体成长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其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均和老一辈群体不同,其接受了较好的文化教育,很多人更倾向于选择更现代的娱乐方式,不利于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三月三”)的认同和传承。动画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形式予以表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下民众的文化需求,实现对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1.基于动画视角打造新的黎族民俗节日文化

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古老文化瑰宝,其表现形式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这种表现形式、传承方式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很多局限性,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现代化手段对其进行创新性保护。动画作为一种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实现对黎族民俗节日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保护,使其以全新的形象走入普通民众的视野。

其一,动画可以突破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创新性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媒介,其优势表现在形象生动、色彩丰富、感情饱满的人物设计,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传播途径,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能够改变以往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狭窄、传播途径单一、传播方式落后等缺点。正如上文所述,当代青涯甓杂诶弦槐泊承下来的黎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缺少继续发扬壮大的热情,很多黎族的青壮年对于“三月三”这一传统节日的印象仅存在于孩童时代的载歌载舞,未能培养出对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动画则以自身优势,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加入现代元素,形成全新的视觉盛宴,满足当代社会民众对于文化传承的需求。此外,动画以特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其价值观植入青少年心中,能够从小培育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使其成为保护我国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成员。

其二,动画作为一种商业运作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品牌包装。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处海南,地域较为偏远,仅仅依靠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推广方式并不能在大范围内推广和保护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必须使其进入大众视野,拓宽其传播范围,改变其传播方式。动画这一全新的载体、便利的媒介可以利用其商业性特点,整合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对其进行包装,设计满足当前大众喜爱的动画形象,并利用多媒体资源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对其进行大范围的推广。此外,由于“三月三”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表演人员的表演水平,青壮年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迫局面。动画这一全新载体却可以克服以上缺陷,利用电脑绘画技术完美呈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并将其打造成广受欢迎的动画形象,进而推出动画周边等商业化产品和活动,运用商业运作模式使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的视野。这种以动画为突破口的商业运作模式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

2.三维动画还原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风貌

动画以多帧图像运动的方式实现对所描绘画面的情感表达,可以利用先进的电脑绘画技术高度还原所描绘图像的真实面貌,实现其价值。近年来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成熟,我们更是在很多领域,比如医疗、军事、建筑等,发现了三维动画的身影,其利用自身技术特性帮助科研人员、实践人员克服了很多技术性难题。

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包含文艺、技艺、建筑、节庆等多个表现形式的系统性文化,有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独特优美的视觉享受。然而,千年以来的社会演变,加之口耳相传的落后的传承方式,使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再现当年的风采。以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为例,在这一天,黎族人民穿上本民族的服装,在特定地点集合,并表演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舞蹈。要想实现这一盛大节庆场景,圆满呈现这一节庆节日所寄托的黎族人民的感情,受制于周围古建筑、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黎族人民的表演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动画,尤其是三维动画,却可以克服以上困难,高度还原“三月三”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充分表现出节日的盛况,表达黎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三维动画以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高度还原黎族古老村落的原貌、黎族民族特色服饰的精致、黎族传统歌曲舞蹈的优美,带领人们走进有着千百年传承的黎族古老文化,感受中国古老优秀文明的魅力。

其一,三维动画高度逼真还原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全貌。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三维动画影像技术已初具规模,可以高度还原人物、景物、建筑、物品等,并在很多领域运用成功。为了宣传和保护文化遗产,三维动画运用其技术优势,实现了对圆明园的技术还原,将其被毁坏之前的原貌予以还原和展示,并将其制作成纪录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人们重睹圆明园全盛风貌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无独有偶,我们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技术重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盛时期的风采,运用数字虚拟成像的原理,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予以记录和还原,并对其进行长期、完整保存,避免产生以往口耳相传这种落后传播继承方式造成的信息不完整、失传等问题。

其二,动画以生活化、故事话的视角鲜活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三月三”为例,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化的文化表现形式,有独特的动态美,表达着黎族人民千百年以来的文化与精神,这是一种“活着”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画面。因此,我们在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表现形式予以高度还原的基础上,还应赋予其生活化场景,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有生命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人们体会到身临其境的喜悦感。以“三月三”为例,我们在利用三维动画高度还原节庆活动盛况的同时,应将“三月三”的传说演变、寄予的感情以一幕幕故事化的场景展示出来,黎族青年初见心仪姑娘的怦然心动、黎族姑娘初见心上人的羞涩,飘扬的音乐、美妙的情歌,优美的舞姿,精致的服饰、背景里重重叠叠的小桥流水、古老的村落、曲曲折折的小路、孩童的追逐嬉闹等心境、场景予以展现,将早已成为黎族人民记忆深处的美好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方式重现人们的眼前。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媒介,在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的时候有天然的势,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真正了解和热爱它,带着对它的热爱,将其富有感情地予以动画制作和传播,使人民大众感受到有温度、有生命力、有活力的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演变,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迫局面,口耳相传的继承方式严重限制了对其的传承和保护。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媒介,能够利用其高度逼真的技术优势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盛时期的还原,以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方式突破时空的局限,对其进行创新性继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周世波.动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作用[J].中国艺术,2014(1).

[2]李钦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3]余洋.将动漫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可行性探析[J].群文天地,2015(20).

[4]莫涛.浅析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和价值[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4(10).

第6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关键词】 温肺平喘汤;支气管哮喘;冷哮证;一氧化氮;内皮素

笔者自拟温肺平喘汤治疗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为冷哮证患者30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2004年6月-2005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共计60例。临床诊断均为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属冷哮证。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温肺定喘汤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64岁,平均(41.2±4.25)岁;轻度12例,中度18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2岁,平均(40.8±3.75)岁;轻度13例,中度1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既往史等基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的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冷哮证的诊断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全部入选患者均给予静脉点滴氨茶碱,0.5 g/d,口服茶碱缓释片0.2 g,每日2次;吸入糖皮质激素(普米克都保,400~600 μg)及长效β2激动剂(奥克司都保,9~18 μg/d);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同时给予温肺平喘汤口服,方剂组成:麻黄10 g,厚朴10 g,荆芥穗15 g,干姜10 g,细辛3 g,乌梅6 g,苦杏仁10 g,桂枝10 g,茯苓30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半夏10 g。本院中药煎药室采用全自动煎药机代煎,200 mL/包,每次1包,每日2次。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喘息、咯痰、咳嗽、胸膈满闷、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ET测定:空腹采静脉血2 mL,测定按ET放免药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操作程序进行。NO测定:空腹采静脉血2 mL,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操作按药盒(晶美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提供)操作程序进行。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χ2检验。所有资料均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疗效观察

3.1 症状积分标准

以积分法评定疗效,计分方法按照《中药新药治疗哮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

3.2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转贴于

3.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

3.4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

(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略)

3.5 2组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变化

(见表3)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O、ET变化比较(略)

4 讨论

哮病在发作期主要是宿痰伏肺,遇外邪、饮食、情志等引触而致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气道挛急,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正如巢氏《诸病源候论》所言“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吴氏等[3]临床观察536例哮喘患者后认为寒型占86%,其中反复发作多属虚寒型;热哮型亦是因寒邪郁而化热,或寒邪与痰饮互结日久化热,而单纯“阴虚内热型”极少,因此指出温阳法是治疗本病的大法。以温肺化饮法和温补脾肾法治疗哮喘,发作期温肺化饮治其标;缓解期温补脾肾治其本。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哮病之人多有恶寒、怕冷、背寒、小便清长甚至遗尿等特点,也对寒型为主深有同感,遂拟温肺平喘汤治疗哮病冷哮证。方中麻黄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的作用;桂枝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的作用,两药既能宣肺解表散寒,又能温胸阳、化寒饮,共为君药。荆芥穗辛、温,入肺、肝经,具有祛风解表的作用,能协助麻黄宣肺解表为臣药;厚朴苦、辛、温,入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湿散满、行气降逆的作用;杏仁甘、苦、温,入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定喘、润肠通便的作用;厚朴、杏仁佐麻黄下气定喘,解除肺气壅滞的咳逆气喘共为臣药。干姜辛、温,入心、肺、脾、胃、肾经,具有温中回阳、温肺化痰的作用;细辛辛、温,入心、肺、肝、肾经,具有发散风寒、温肺化饮的作用,细辛入少阴经,能够祛在下、在里的寒水之痰,而它又是辛热之品,能够发散水中之寒,干姜主要用来温脾阳,暖肺气,合细辛有助于祛水饮,两药协同桂枝温阳化饮共为臣药。紫菀辛、苦、温,入肺经,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款冬花辛、温,入肺经,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两药具有加强止咳平喘的作用为佐药。半夏辛、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茯苓甘、平,入心、肺、脾、胃、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中的作用,两药合用能加强降逆逐饮的功效为佐药。乌梅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的作用,防止阳气耗散和肺气受伤,亦为佐药。总之,诸药合用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作用,既针对哮病内伏之宿痰及其虚寒体质,以期治病求其本,又能解除侵袭困表,影响肺之宣肃的外寒。所以能明显缓解哮病急性发作期冷哮证的喘息、咳嗽、咯痰及胸膈满闷等症状,并能缓解哮鸣音。

NO是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介质之一,而NANC是人类气道扩张的唯一神经机制,具有诱发支气管收缩和扩张的双向作用[4]。NO对哮喘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调节气道平滑肌张力;另一方面,NO大量产生又可加重气道组织损伤[5]。不可否认,NO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可反映支气管哮喘的严重程度。ET是目前发现最强的支气管收缩活性物质[6],呼吸系统有广泛的ET和ET受体分布,对肺通气功能和循环变化有重要调节作用[7],ET升高可诱发前列环素、15-脂肪氧合酶及氧自由基等形成增加,损伤肺上皮细胞、使炎性细胞聚集、分泌多种炎性介质而诱发加重哮喘[8]。本研究结果显示,温肺平喘汤能明显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期升高的NO与ET,使二者达到新的平衡,说明该方明显改善哮病急性发作期冷哮证的喘息、咳嗽、咯痰及胸膈满闷等症状,并能缓解哮鸣音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NO和ET,从而缓解气管痉挛、减少液体渗出、改善失调的通气血流比例而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科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66.

[3] 张天嵩,吴银根.温阳法分期治疗哮喘学术特色探析[J].中医函授通讯, 1999,18(6):3-5.

[4] Belvisi MC, Stretton CD, Yacoub M, et al. Nitricoxide is the endogenous neurotransm itter of bronchodilator nerves in humans[J].Eur J Pham aco,1992,210:221-222.

[5] 朱元珏.一氧化氮已成为当前的一个医学研究热点[J].中华内科杂志, 1995,34(1):5-6.

[6] Uchida Y, Ninamiyah, Saotome M, et al. Endothlin, a novel vasoconstrictor peptide,as potent bronchoconstrictor[J].Eur J Pham aco,1988,154:227-228.

第7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义

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经这样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源,越是在社会发展快的时期,人们越不应该失去记忆,更不应该忘记回家的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让我们认识历史,激发文化创新能力,为新的文化样态的诞生和发展提供厚实的土壤。保护好、传承好和发扬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从而建立更深厚的文化同源性、文化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就我们杭州而言,依托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仅仅可以充分发挥这些遗产的文化价值,而且对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及申遗工作的开展,对杭州打造“东方品质之城”都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彰显杭州“东方品质之城”魅力的重要手段。2012年2月,杭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代表一座城市传统记忆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的根和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运河沿线分布着许多代表东方传统生产、生活文化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为核心,以京杭大运河为串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对杭州留存城市记忆和历史文脉,进一步凸显城市东方文化精神品格,彰显东方特色和魅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运河综合保护的应有之义。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桥西区域是杭州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的核心地块,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存历史遗存较为集中的主要区域。馆群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在桥西历史街区打造以怀旧文化和传统非物质文化为重点的特色街区,丰富街区文化内容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以馆群为核心来带动桥西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保护大运河原真性和完整性、进而推动运河申遗意义重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的核心定位。馆群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特色,也就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依河而居的浓厚生活文化氛围,通过工美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实现杭州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与传承。目前,馆群最显著的特色是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业、西湖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并实现了“老厂房”、“老字号”、“老遗产”和“老手工艺人”的有机结合,是全国首家以刀、剪、剑、伞、扇为展示主题的国字号博物馆群落。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馆群最为核心的定位与内涵。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

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实践及经验

博物馆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博物馆传统的藏品征集、整理和收藏功能,对已经灭绝或无抢救可能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二是以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现代博物馆做法,通过保护理念的“进化”,实现对还“存活”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与以往“博物馆化”帮助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文化危机、成为暂时延续生命途径的定位不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定位更高,就是要依托运河桥西区块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生活文化氛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继承人,有创新性,有产业链,重新走入大众生活,实现文化生态的修复与传承。因此,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这个模式的具体创新,可以用“生活、活态、活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到生活。作为民俗文化的精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工业化、标准化浪潮的冲击,传统工美文化受到冲击,逐渐淡出大众生活。只有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把工艺作为一种文化和习惯渗透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才可以重新焕发市场活力。一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京杭大运河,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是至今仍然活着的、流动着的、重要的人类文明遗产。横跨在运河上的拱宸桥,是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桥西历史街区是杭州目前为数不多的集中反映大运河历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2010年,桥西历史街区顺利开街,在“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品质至上”等七大理念的指导下,保留了大批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桥西历史街区完美呈现出“倚河而居、倚河而业、倚河而游”的生态人文特色街区,成为人们了解运河文化、杭州历史与桥西历史文化的活态读本。作为桥西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以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为目标,在博物馆建设中始终秉承“保护第一”理念,将“老字号”、“老遗产”和“老厂房”有机结合,让整个博物馆群与整个运河和桥西街区相互融合,营造了人与河、传统与现代、时间与空间彼此交融、相互滋养的生活空间,实现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体现与传承。二是创新展示形式,让非遗贴近日常生活。在展陈示计上,博物馆群通过多元化、现代化和动态演示等手段,揭示出展品背后的智慧和情感。在馆群展品陈列中,打破了传统的器物定位展示模式,既有系统全面的展品历史背景介绍和传统工艺的场景展示,也有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现代解读,使参观者可以全面了解展品所包含的材料、工艺、形制、艺术风格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人类精神活动等丰富内涵。在场景设置和互动环节的安排上,也从“非物质文化展览”的本质出发,为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而设置,比如通过张小泉作坊的场景复制、现场刻花表演、西湖绸伞现场制作等,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打造“流动的博物馆”,让非遗文化走入学校和社区。博物馆群还积极开展“流动的博物馆”活动,把博物馆的相关展览、活动、工美技艺送到社区和学校。2010年,活动走进福利中心等4个社区(中心)和拱宸桥小学等9所学校。2011年,活动又走进沈塘桥社区6个社区,杭州聋人学校等15所小学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3所高校。2012年,“流动的博物馆”走进学校共计12次,如浙大城院、文澜中学、明珠实验学校、保俶塔实验学校、市聋人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源清中学等都进行活动展览。

活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得到传承,最重要的不是让它成为历史,而是要让它活着,而要活着,就必须有活态的展示,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一是打造手工艺活态展示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一期于2010年11月正式启动筹建,2011年5月开馆,建筑面积1538?郾86平方米,其内部结构保存完整、民国特色鲜明。手工艺活态馆二期将于2012年底启动,计划于2013年9月建成开放,届时将实现扩容1300平方米。展馆现有入驻厂家12个,近30位艺人长期进行现场表演,展示销售的手工艺品近百余种。目前已成为集工艺表演、体验、教学、销售“四位一体”的非遗亮点,其中手工艺现场制作包括王星记制扇及民间扇面绘画、张小泉制剪、西湖绸伞和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紫砂、陶艺、手工旗袍4个传统类手工项目,以及手绘、手工皮具、软陶捏塑3个现代创意手工种类。到2012年10月底,活态馆累计共接待游客50?郾3万人次,团队291个,广受社会各界欢迎。展示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代表性和综合性、展示的真实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组建方式的社会性。二是国大师带徒。“国大师带徒”是全国工美行业传承发展史上的首创项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次创新,它由杭州市文创办、杭州市经信委、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主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承办。项目旨在弘扬传承国家级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精神和精湛技艺,进而带动杭州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建设和发展,促进师承模式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使杭州工艺技艺和工艺产业规模与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力争5—8年培养出10名以上工艺美术大师的工艺高端人才。

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进生活,除了机制的设计和推进之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感性的活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的持久互动,激发市民对非遗的文化需求,从而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关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社会反响十分热烈。一是非遗文化创意集市。2010年国庆期间,博物馆首次推出了刀剪市、扇市、伞市三大文化创意集市活动,特别邀请张小泉、王星记、浦江麦秆扇厂、西湖绸伞等厂家参与,展现刀剪、伞、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生动的生活特色。2012年端午节期间,开展了以“曲艺大观、非遗技艺、民俗展卖、手工游园”四大特色活动为主的“非遗集市”主题系列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技艺,共邀请到全国47家非遗项目参展。2012年青春创意集市集大学生和社会手工达人的力量,不仅手工作品有创意,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推陈出新,互动性强,参与面广,宣传效果好,既传播和推广了传统的非遗文化,又搭建了各类现代创意手工的交流平台,更传递和宣扬了环保创意生活的新理念。经过几年的发展,以非遗为特色的文化集市已逐步成为馆群的品牌活动。二是举办非遗文化系列展览。围绕非遗主题,馆群举办了系列展览活动。具体包括“纸剪传奇”——桐庐剪纸胡家芝、谢玉霞、朱维桢、王德林四人展,“伞行天下”——休闲、军事航空伞具展,“纸剪传奇”民间剪纸作品系列展之吴素莲剪纸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袖里翰香·百年藏书楼的风雅,“纸剪传奇”之富春撷英——桐庐剪纸作品展,“感悟非遗”系列展“来自田间的守望”——浦江麦秆剪贴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澄怀博雅·孤山南麓的民国风,“感悟非遗”系列展之光影传奇——海宁皮影展,“扇上清风”——高甬春书画艺术展,传承与弘扬——浙江民间文艺十大特聘专家师生精品展等。三是举办节假日非遗主题活动。2011年6月,博物馆成功承办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场活动,并现场进行了油纸伞糊伞面、西湖绸伞贴青、张小泉刀剪刻花、现场剪纸、彩绘表演等手工艺活态演示,同时在四大馆区分别开展剪纸现场体验、剪纸大赛提升班、运河历史人文风情图片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性保护、生活化传承”的路子,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馆群应继续立足“生活、活态、活动”理念,继续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从产业园区打造、体验旅游线路设计、演艺项目开发等方面做好优化提升工作。

规划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单一的博物馆往往只能实现留存的功能,而无法做到传承和发扬。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创造出非遗传承的生态空间,就必须打破博物馆的单一功能,以博物馆为核心,整合研究、创新、生产、展示、体验、销售、传承等各个环节,打造出一个非遗保护的文化生态空间。建议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为核心,整合桥西街区,联动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各点,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吸引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企业或传承人入驻,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逐渐打造形成一个“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以非遗为线索进行相互贯通、串珠成链,并做好功能、业态、旅游体验等专项规划,真正把这些空间有机融合起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创新、发展、传承,以及社会大众进行非遗体验、交流、学习,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生活特色的文化生态空间和创业产业园区。

打造非遗文化特色演艺项目。重点突出运河文化,打造一批非遗文化主题演艺项目,可以以博物馆为核心,扩展到整个桥西街区,进行节目的设计和表演。同时,邀请各地非遗项目及老艺人参与,支持已有的演艺表演项目及节庆活动入驻博物馆及街区,形成非遗及民间演艺的集聚中心,进而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参与,增强整个区域的趣味性、文化性,提升非遗氛围。

强化体验旅游设计。紧紧抓住运河这个金字招牌,充分发挥“非遗”特色,打造运河非遗文化的集聚点,力争成为运河非遗这串珍珠上最大、最亮的一颗明珠。在针对游客的旅游路线安排上,可将以博物馆群为核心的桥西街区作为运河旅游必来、运河游船必停的一个点,并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吸引游客,让游客能够真正领略运河非遗文化特色。同时,打造以非遗为特色的住宿、餐饮住家项目,让游客能够停留下来感受独特的运河人家生活氛围和非遗文化。可以设计“住一天运河、当一天徒弟、做一件工艺品、当一天老杭州人”的特色住宿旅游项目。

第8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摘 要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古老而鲜活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量蕴涵着独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 体育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所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力和劳动力的复合与统一的完美体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1]。

深挖本地域特色文化内涵,阐释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新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创新工程,符合河南省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是推动中原文化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鲜明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的中原历史留下的文化印迹,体现着中原的竞争力,同时河南省的非遗文化的开展仍存在着发展缓慢的态势,为促进体育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欲着重分析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以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选定体育非遗文化的角色定位(奥运机制还是群体机制?),分析制衡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因素,试图通过对现代瑜伽项目的研究为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提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谁来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的问题。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对中原生态体育文化信息进行抢救、集聚和整理,研究以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综合涉及传统的人类学,快速发展的传播学和亟待完善的体育学。通过这些学科理论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一次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尝试,而且还有可能为丰富这些学科的理论成果添砖加瓦,为满足该领域的教育和研究需求起到积极的意义。

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研究,可以扩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影响,对于其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还可以详尽的了解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与问题;同时,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深层次的文化发掘,符合河南省现阶段积极推进的把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建设为文化产业强省的战略决策和大力实施“中原文化崛起”的既定方针,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2)实践意义

研究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武术文化遗产,对深入认识和了解河南地域武术文化,全面地认知中国武术文化版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一方面对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体系进行整理与挖掘,探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从而调动民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引起人们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不断加大对其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借鉴瑜伽的发展理论和经验,探索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发展之间找到对其进行保护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其生命力,为河南省更好地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建议,以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研究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政策实践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005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根据国务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在河南境内,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且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文化,是河南人们创造的体育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

(二)传承和发展的概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明确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发展并重的工作要求。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传承”一词首见于民俗学中,以20世纪30年代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为标志,他提出要对普通人的日常民俗事象进行研究,从而阐释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及发展特征。国际学术界形成了其他与传承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传播论学说的维也纳学派、曼彻斯持学派与傅厄斯学派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湖南传统武术传承研究》中提出传统武术的传承就是由传人实施的,在代际之间进行的技艺、理论、习俗等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传递和传播。

研究认为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即承袭、创新并广为传播。承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价值、文化渊源、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和生态环境。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在传承谱系比较明晰的武术基础上,创造理论和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武术技艺和健身、养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发展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维度,植根于民间的活态的传统行为方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核心就体现在它的传承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同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会随着社会特征、竞技生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发生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因此,完善的传播方式对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涉及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保护研究、立法研究、制度研究、现状调查等,但都侧重于本区域的研究,地域性研究体现了一定的区域特点,但从总体是显示出各地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并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当地文化、政治、经济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2.国内关于体育类或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观点

国内学者多以本地区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本土文化的历史追溯,相应的提出传承和发展建议。

牛爱军从全民健身和民俗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融于当地生活风俗中传承,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体育的健身功效,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开发,提出商业开发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白晋湘从法律角度出发,指出健全法律保护机制,建立管理和保护体系,建立体育博物馆,开展文化普查工作,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

社会活动和社团的开展体育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姚应祥对湖州船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加强立法、加大宣传、依托学校,建立体育社团,开发旅游的传承建议。董亮在对四川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中指出要将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体育文化遗产发展成为大众健身娱乐项目,延长其生命周期。

张巧凤对非遗文化的软文化实力进行研究,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中指出调动传承主体的积极性是对非遗文化的可持续性延伸,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应打造河北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

李荣芝、虞重干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指出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传承途径、竞技化途径、社会教育途径、生活化途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也针对民众缺乏民族传统知识认知现状,提出加强政府管理、加大媒体宣传、维持文化“原生”的生存环境和发挥院校优势及赛事促进等建议。王林在《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中指出应营造适宜传承的文化生态,加强传承人的名人效应,加强传承梯队的建设。徐旭对岭南醒狮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推动武术与醒狮相结合的影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安剑群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提出要进行广泛地区的横向传承,和不断创新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加强群体性传承和学校传承、社会传承的方式相结合;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陈关于发展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立法、教育学、传播学、民俗、社团、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一定基础。

3.关于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传承管理机构的研究中,王志高的硕士论文《嵩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强调法治机制的建立,建立有制度的组织运行方式,提出以发展武术文化产业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在传承主体的研究中,王玉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及挖掘保护对策》提出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将非遗保护工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本人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提出通过对健身团队的管理和扶持,推广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技艺推广。

在传承内容的研究中,李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以河南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为例》指出要加速多种方式的宣传,挖掘民俗文化的体育娱乐审美价值;王伟红《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提出开发非遗文化的器物层产品,做大做强非遗文化品牌活动,建立省及地市“非遗展示中心”。

在传承方式的研究中,任丽萍《传承・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体育研究》中提出将其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倪同《基于JSP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硕士论文中提出建立数据库,有效提高非遗文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可视化信息,用网络模式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赖学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提出政府政策导向与舆论宣传是推动其传播和发展的保证,形成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之路,利用商业开发实现体育文化传承和弘扬,建设体育加旅游的产业机制,构建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王静的硕士论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资源开发研究》中提出通过培养专业的出版人才,开发高质量的传统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郭鹏飞《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强调要加大普及力度,调动民众文化自觉性,在政府主导下,依托学校教育资源,提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加强非遗文化的长远规划和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管理有了专题的研究,但为数不多,对传承主体还仅限与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对传承团队建设的研究基本没有,传承内容上提出了对体育健身价值的延伸和器物层面的开发,传承方式聚集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晶,大多数认为多种形式及层次的广泛传播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与综艺节目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中国百家姓》等。而在这股主流中还有一股清流―呈现传统工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记录传统工艺的时代

近几年,各种电视节目中都能看到非遗的身影,如《手艺》《中国记忆》《中国手艺》《非遗中国》等主要充当传统工艺文化记录者角色的纪录片,而这只是传统工艺文化受到国家重视、大众喜爱及各大电视栏目组青睐的缩影。

早在2001年首次进行非遗项目评选之前,中央电视台就已对传统手工艺给予了诸多关注。从上世纪90年代的《综艺大观》,到冯雷拍摄的《中国手艺》,再到现在已录制完成的《手艺・第五季》,说明传统工艺一直存在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这些本就来自民间的文化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21世纪初,因西方文化入侵、机械加工业繁荣等因素,中国传统文化被一点点蚕食,“守住传统文化,留住传统工艺”一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2011年,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表现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大型纪录片《手艺》,片中详细记录了各种手工艺制作流程、传承状况等。“《手艺》是为了记录、呼唤、重拾品质,还为了寻找。”在一次公开场合上,《手艺》总编导李浩洋如此介绍。为了拍好这部片子,他每做一集都会思考,并将这些思考有意识地渗入一个场景或一句台词中。

随后,李浩洋又陆续拍了多部续集。其中,于2013年播放的《手艺・第三季》,一改之前“传达对手艺最正统的认知”的呈现方式,重点加大对传统手工艺人命运和情感的关注。而在《手艺・第五季》中,则重点呈现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传统手艺,表达手工艺者对传统的执着与坚守。

与此类似的还有《留住手艺》《打磨时光》等,都是通过忠实的记录,让观众在了解传统手艺、关注传承人的同时,予以启发、思考。

纪录片更多是充当观察者、记录者,这种呈现方式也许对非遗文化的解读是最有深度的,但是对于当下思维活跃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是否接受这种平铺直叙的传播方式呢?

手工艺的互动传播时代

与这种纪录片式的传统传播形式不同的是,近几年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呈现方式正在渐渐被“去神秘”化,大化,甚至娱乐化。其中《最强大脑》《天天向上》《我们来了》《非凡匠心》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伴随着解说词,陕西皮影传承人汪天稳带着渭南皮影出现在荧屏上,引来观众一片喝彩。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天稳还是首次登上类似的综艺节目,为了录制这档栏目,他特别制作了33个皮影人物。除了常见的历史人物,也有颇受观众喜爱的人物肖像,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周杰伦的“金甲”皮影,就引来现场一片惊呼。尤其是嘉宾席上的周杰伦更是按捺不住惊喜,直接在现场玩耍起来。舞台上的皮影是光鲜的,但是在这种光鲜的背后却是皮影艺人的辛酸。“现在我们也在寻求创新,在保证皮影艺人生存下去的同时,尽量制作出一些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象,如经典动漫形象、名人人物肖像等。”汪氏皮影家族“女掌门”、汪天稳之女汪海燕介绍,许多年轻人通过《最强大脑》认识了渭南皮影,甚至不少人希望定购周杰伦的金甲肖像皮影,这让她看到一点坚守的希望,也因此,她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收藏、展示、礼品功能的产品,为皮影打开了一种新的商业化形式。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近3年来持续热播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自第三季始,我们明显看到其挑战项目有向传统文化致敬的倾向。

虽然同属“传统工艺”传播节目,但是《最强大脑》与《手艺》《留住手艺》等其他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节目区别在于,《最强大脑》本身具有庞大受众群体和广泛影响力,尤其林丹、刘强东、章子怡、陶晶莹等名人、明星助阵,更让该节目受到年轻群体的关注。而在此基础上,恰如其分地植入“非遗文化”,通过现场明星与观众的互动,使非遗文化不再像传统文化节目那样“高居庙堂”或“遥不可及”,而是打破了神秘感,变得平易近人。

曾担任《中华诗词大会》《我有传家宝》等多档文化综艺节目嘉宾的王立群教授在谈到当下传统文化植入电视媒体现象时表示:“如果要将传统文化各个方面展现给观众,那么利用电视栏目普及传统文化的路径会更宽一些。而且传递时,要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所长,邱春林也曾多次以嘉宾身份在《一槌定音》出现,他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综艺节目传播传统文化能引起更多人关注,这总归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能过多依赖综艺节目。因为综艺节目终究难以避免娱乐色彩,所传递的东西也趋于表面化。希望文化类综艺节目能做成一个大众审美教育平台,不以收视率和活动现场氛围为目的,更多关注事物的本质与背后的文化。”邱春林说,《一槌定音》之前有一个小环节,在藏品旁边摆放一堆黄金,让观众在藏品与黄金之间竞价夺宝,经过多次与栏目组沟通,终于在近期取消了该环节。作为专家学者,他们不断影响着栏目编导,甚至配合节目进行工艺文化内容选择及提问设置,让大众得以通过节目真正了解工艺与文化。

当然,从手艺人的角度,将手工艺品带上综艺节目也能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还记得2014年,曾在湖南卫视人气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露过脸的那张具有“超体”般科幻感的沙发吗?那张收放自如的纸质沙发出自“十八纸”的创意,如今早已成为他们的拳头产品,而且常常出现卖断货的“窘况”。

而同属于湖南卫视的《我们来了》是一档传统工艺文化元素更浓厚的综艺节目。节目中不但呈现了苏绣、扬州玉雕、桃花坞年画、苏扇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统技艺学习方法,更将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拉近传统文化与大众现实生活的距离,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

而与传统手工艺单一的呈现方式相对应的是,当下的产品广告纷纷进行“软植入”,可谓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如果做广告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植入到各种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中,所获得的效果远比仅在综艺节目呈现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