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建筑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绿色建筑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 ,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内涵
1.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1.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1.引言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环境友好、节能环保而又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建筑,它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资源、建筑材料、土地以及水等,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健康、安全,是一个极为环保的理想建筑。近年来,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国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这就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作者主要介绍建筑工程设计者主要本着绿色建筑理念、发展目标和评估标准,朝着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目标进行。
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能源的50%都消耗在建筑物的施工建设与使用过程中。而绿色建筑则转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让建筑设计施工朝着低耗能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能源消耗的自给自足。目前国内建筑的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单位建筑内的耗能是很多国家的2倍左右,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中的绿色二字,并不是简单的指建筑立体绿化或者屋顶花园的设计,而是代表了一种象征,指的是建筑物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和危害,建筑自身可以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它是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所建造的建筑物,又常常被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建筑以及自然建筑等。
3 绿色建筑的原则
一般来讲,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
3.1 适用技术
有人误认为绿色建筑是造价很高的昂贵建筑,实际上绿色建筑是采用适用技术来降低能源消耗的,如自然通风、墙体保温等,通过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达到节能和生态化的目的。
3.2 全寿命周期评测
从建材的生产到建筑物的建造都会产生相应的废气、废料。绿色建筑是非常注重节能减排和建筑寿命终结后的循环利用等。
3.3 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使建筑能耗减少,而且有一个健康、生态环保的室内环境,使人产生更大的生产潜力和创造力。
3.4 可再生能源
建筑是能源使用的载体,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人活动产生的热能等都收集起来,使建筑变成一个能源发生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 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建议
绿色环保建筑可有效节约土地和水资源,在降低生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更好地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等,我们要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同时在政策上也应进行调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
首先制定《节约能源法》等法规以及制定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专项验收制度和准入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严格监管,促使建筑行业成功绿色转型。
4.2 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中央财政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推广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绿色建筑的财政、税收、金融优惠的激励机制,在土地转让、项目审批、绿色信贷等方面进行激励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
4.3 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和发展国情,要进一步研究绿色建筑的概念,制定绿色建筑规划,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对各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软件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开发用于定量评价建筑环境的模拟软件,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和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4.4 进行有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建造绿色建筑筑关键技术集成平台
围绕绿色建筑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开发综合性保障技术,对供排水系统的分析、对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存在的室内环境问题等,对室内环境设计预测、供排水等实用技术体系进行研发,进行有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绿色建筑平台建设,为绿色建筑实施提供有效手段,提高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水平,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4.5 广泛宣传,提高绿色意识
要让广大群众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达成共识,首先要广泛进行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增强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提高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其次要设立绿色建筑策略展示厅。
5 绿色建筑监理控制要点
我国绿色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施工阶段的监理则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建筑施工阶段应特别注意的要点有:原有的施工工艺相对落后;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当;新技术施工方案的失败等。因此本工程监理工作别加强对施工企业的严格监理,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本工程施工阶段的主要施工控制要点有如下几点:
5.1 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檐口绿化
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即在建筑物顶板上进行植物种植。屋顶绿化具有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屋顶使用寿命等优点。屋顶绿化根据建造方法有传统建造方法和模块式预制建造方法。由于本项目的建筑屋顶为非上人屋顶,考虑到屋顶绿化造价要求,本项目采用传统建造方法。本工程屋顶绿化主要选用景天科植物,采取单一品种和混种两种形式。由于传统建造法施工工艺较成熟,监理要点主要集中在保护层、过滤层的施工质量,以及植物种植上。单一品种的屋顶绿化植物选择主要是使用佛甲草或垂盆草进行屋顶绿化,佛甲草和垂盆草的景观颜色为绿色,夏季会开一次花,花色为黄色;景天科混种屋顶绿化的植物选择则是使用十余种景天科植物进行混种预植,景观状态四季变换,花期长,花色多。
墙体垂直、檐口绿化垂直绿化,又称立体绿化,可有效减少阳光直接照射,降低室内温度。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阳光反射最严重的为墙面、路面,在进行了科学垂直绿化后,空气湿度可提高10-25%,建筑物外墙温度可降低5-9℃,大大提高夏季建筑物里人们的舒适感。经综合考虑,本项目在下沉式广场和4号子地块的建筑西面墙体建造垂直绿化。墙体绿化和檐口绿化的建造采用金属网架式绿墙建造方式,监理过程中主要控制镀锌圆钢框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因震动、风吹等原因出现剥离与坠落,引发安全事故。图5金属网架式绿墙图6金属网架
5.2 太阳能利用
太阳光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能源,但生活中进入室内的(主要通过门窗进入)往往非常少。采用导光管系统引入自然光,更好地利用了太阳能,能将建筑用电的节约率提高到20%-30%。
要充分利用太阳资源,根据《公共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道路照明选用功率40W的路灯,布置间距为10米到15米。将太阳能作为夜间道路照明的能源源头。太阳能路灯系统的监控要点为:太阳能路灯系统的灯杆与电池组件的一体化安装施工,杆件的抗风能力。
5.3 智能照明系统
为保证照明系统工作处于全自动状态,采用了智能照明系统。照明系统会按预设的时间和状态自动地在各状态中自动切换。智能照明系统的监理要点为:严格控制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材料性能和安装质量,克服频闪,避免肉眼的不舒适。同时重点把控自动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改善室内照明工作环境,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照度传感器可节省大开间办公室和中庭8%左右的照明用电量,减少大楼的运行费用的同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回报率。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概述
(1)、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即为以科学的设计理念为前提,采用整体、集成的方式,回收利用中,使用绿色自然的建筑材料,应用全自动智能控制的高新技术,使用低能耗型的新能源,对建筑中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合理的进行选址设计、高效循环的利用资源、节能减排、功能齐全、智能灵活、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等等。这些特点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现代化的生活需求,而且还有利于减少能源耗费,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绿色建筑得到大多数较为先进国家的普遍认可、关注和研究。
(2)、绿色建筑内涵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内,不仅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资源(能量、空间、水、材料等)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尽可能地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适用的空间。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它代表的是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充分结合了建筑学、生态学及现代先进科技技术,是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所需、所盼。
(3)绿色建筑的特点
与普通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有以下的特点。首先,耗能较低。普通建筑对能源的消耗是比较大的,绿色建筑从最初的设计思想、设计策划和设计策划等方面就已经开始进行绿色布局,更是贯穿整个项目施工全过程。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上看,比一般建筑可降低70%左右的能源消耗;其次,布局方面,绿色建筑的设计布局十分人性化,不仅有合理的型体和朝向,还有良好的通风及采光构造,整体布局十分合理;另外,设计施工方面,绿色建筑比较注重施工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最后,绿色建筑还具有较强的地域特性,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尊重当地的社会、人文等条件,很好地满足了区域的发展。
二、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正值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区域建筑规模和发展速度惊人。在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理应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力开发建设城镇建筑的同时,是否做到了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否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若干年后,谁想给我们后代子孙们留下大量的建筑垃圾呢?现在,就我国而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我国新增建筑面积高达2O亿平方米,其中建筑能耗在我国社会总能耗中占据四十个百分点,在世界范围来讲我国的建筑能耗是世界平均能耗水平的三倍。从数据上,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建筑能耗问题有多么的严峻!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感官上的享受,过度地追求物质生活的完美,许多的建筑都脱离了人文与环境的天然联系,建筑与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城市建筑呈病态发展,即只顾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居所的需求,而没有兼顾建筑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得大力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使我国的建筑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我国应坚持走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加大加快地改变传统的建筑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建筑整体设计,集成建筑绿色配置,降低建筑能耗,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城市的人文发展与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是建设资源节约社会及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丰富和完善现代建筑学科的重点内容。因此,全面发展绿色建筑,无论是现在还是面对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缺乏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还无法推广落实绿色建筑的概念,也没有将绿色建筑技术这一理念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战有机结合起来。加之,相关政府部门、开发商、投资商、设计者、施工人员、监理者及使用者都没有从实际中认识、理解、接受这一新型概念,所以,很难从根本上保证绿色建筑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全面应用。
(2)、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相关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是从各种相关的专项技术开始发展的,从2000年开始,政府有关部门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科技支撑项目,并在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同时还在原有的专项技术上面发展集成了一些新的技术,这些技术上的重大成果,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另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国家还鼓励首选成本较低的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或建筑等特点,合理地选择其它的技术,因地制宜,有效地避免了盲目使用技术而造成的建筑成本过高的现象。
(3)、国家政府方面
尽管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但由国家的重视以及相关规定的制定,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也是较为可喜的。为了规范及指导绿色建筑在国内的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等文件,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及操作上存在的问题,为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另外,国家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标准,各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的特点,出台了相应的标准来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及建造进行规范,有效地促进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四、提高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策略
(1)、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提倡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建筑中充分使用了新的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材料。在未来,绿色建筑的材料将是形式多样的,但大都是经过技术加工的新型高科技材料,这些材料不但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而且其成本也较低。这些材料具有高度的综合功能,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的材料可以将收集到的自然能量聚集下来,当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便开启自动转换功能,自动将聚集到的能量传递到室内,进而调节室温,保证室内温度的恒定,用这些材料建造的建筑,可以不依赖空调的使用,而自动拥有冬暖夏凉的功能。此外,还有建筑的施工及建筑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的问题,在将来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解决。绿色建筑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建筑中存在的一些诸如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为人类生活以及环境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2)、积极宣传,倡导绿色建筑的理念
首先要提高公众节能环保,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然后在各大公共场所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绿色建筑技术,使民众了解这一技术的基本理念及内涵,使其明确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3)、综合利用现代化技术
现代化的各种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新材料处理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的迅猛发展都为绿色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其中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发展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处理技术是现阶段关注的核心技术。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建筑发展的重要目标。不仅促进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开发商、设计施工人员应积极的大力宣传绿色建筑技术的最新理念,使人们认识、理解并接受这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方式。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平.绿色建筑新技术发展应用[J].硅谷,2013,17:8-9+7.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绿色建筑技术的概念
绿色建筑就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要以人、自然环境和建筑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尽可能通过降低污染和保护环境,同时以节约材料、能源、土地和水源等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同样适用、健康、高效的居住空间的理念。此外,绿色建筑本身还需要有一定的自我环境调节能力,而对环境变化时也能够满足建筑物内大部分人群的正常工作、生活和需求。建筑、人、环境三者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是最好的情况,不管是在节水、节电、节能方而都能达到利益最大化污染最小化。做到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较小,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可持续性发展。
二、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现状
1、缺乏建设以及推广手段
目前,国内的绿色建筑多数为官方建筑,在民用建筑方面还是很少应用。很多地方的官员在开发绿色建筑时,常会因为诸多困难而退缩,过多地考虑到眼前利益,从而影响到绿色建筑的长远发展。要想真正地实现绿色建筑顺利开展,首先要转变政府官员以及开发商的思想观念,建立绿色建筑意识;其次要构建完善、科学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手段,促进绿色节能建筑顺利开展。
2、绿色建筑技术尚未成熟
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研究的不断深入,绿色建筑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技术人员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研发技术相对西方国家还是较为落后,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为施工增加了小小的难度。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开发商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产品,但是,这些势必会造成建筑成本大幅度增长,中国的消费市场很难承受,因此很难大面积推广。
3、绿色建筑新材料价格高
由于初期投资比一般建筑投资要高,所以致使以此投资商在绿色建筑的施工建设中偷工减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实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建筑节能达到60%时,其造价仅增加6个左右的百分点,但是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建筑无论是在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明显优越于传统建筑。
4、绿色建筑技术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绿色建筑技术评价体系涉及广泛,是确保绿色建筑顺利实施的重要技术保障。目前,我国在这方而尚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技术支撑尚不完善。在系统设立之初,主要是鼓励新方法、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制定与推广。但是,由于在节能资源开发上缺乏足够的重视,例如:太阳能发电等。相关的激励政策没有配套完成,从而使得多种节能、环保能源处于低水平的利用阶段。当前,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建筑物是否满足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特征,是否采取了合适的生态技术措施,并将评价的重点放到了监督和考察方面。
总体上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尚属推广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技术尚未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应用实践有待进一步引导。在建筑业树立和落实全面、和谐、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倡导循环经济,大力推动节能省地型建筑实施和发展,一定会使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三、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面向着超低能耗、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建筑材料采用可再生资源、智能控制、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的方向发展。并且我国在建筑光导采光系统、双层玻璃墙幕、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等绿色建筑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对于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技术实力与国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怎样更快更好地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关系着我国绿色建筑普及推广关键。
1正确理解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学和建筑学将建筑与周边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绿色建筑的表面。
2体现绿色建筑技术的特点
建筑建设过程中应尽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并根据各地的特点,充分利用小同地域的资源和环境,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在为当地居民提供舒适满意的居所的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和能源,实现真正的“绿色”。此外,绿色建筑又被称为生态建筑,建筑使用过程中也应尽量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减少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周围的生态系统,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3、调整技术路线
3.1、构建多维度技术体系。
绿色建筑的技术体系区别于传统建筑技术体系的独立、单一和割裂,具有复合、多维度、相互联系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绿色建筑作为城市中的单体模块分配给它的功能配置;二是绿色建筑个体内部的技术集成系统;三是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中的技术综合系统。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组成要兼顾城市整体和建筑单体、兼顾建筑内部的不同专业技术系统,还要从时间维度上兼顾到各个阶段的技术集成。
3.2、走集成优化路线
技术组织方式也面临着变革。传统的技术路线割裂而封闭,而绿色建筑技术要求组织模式模块化、系统化、整体化,只有技术优化才能使各项技术发挥最大作用,达到最佳效果。技术集成度是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孤立地提高系统各部分的效率,反而易使整个系统效率降低;不分主次的一一满足功能需求,没有技术进行优选,多项技术的简单叠加,也容易造成系统冲突和成本增加。因此引入“整合设计”思想注重技术集成与优化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功效。
4、拓宽研究方向
4.1、引进技术本土化
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是短期内迅速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有效途径,但引进技术必须经过本土化改造,才能适应本国国情。绿色建筑技术是基于当地气候条件,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技术。因此,其本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深入研究如何将引进技术本土化,有益于采用地方材料来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技术能效更加有利于在地方迅速推广技术。
4.2、适宜性技术开发
适宜性技术是依据地域自身条件地限制,针对地方资源、自然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地域文化传统,将现代技术有选择的与地方传统技术结合起来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因地制宜,是其最主要的特征。适宜性技术既不主张依赖高技术,也不主张只采用低技术,只需符合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建造方式,选取适宜的、有效的、适度的技术。开发适宜性技术是引进绿色建筑技术本土化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全球化与现代技术对于地域性的回应。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对比国外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存在这一定的问题。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意识使得现代的建筑企业倾向于推广和使用绿色建筑技术。完善绿色建筑技术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对于普及推广绿色建筑技术起到重要推动的作用。均衡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建技术的设技标准,评价体系。大力研究发展与绿色建筑技术相关联的新型材料,改进并研究现有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设计有助于绿色建筑技术更好更快发展的方案。
参考文献
[1]许飞. 试析绿色建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 中华民居.2013.03
【摘要】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应用是各个国家目前推动节能减排,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手段。我国近几年也不乏杰出的绿色建筑,本文介绍了几个典型的范例来说明绿色建筑比不仅仅局限于屋顶花园、小区绿化,而是更深层次的绿色概念。
【关键词】绿色建筑;现状;趋势
21 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 年我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的宗旨也充分体现出绿色建筑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起到的绝定性的作用。建筑是城市组要构成元素,人们对建筑的定义并不模糊,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也只是泛泛的局限于立体绿化、屋顶花园之类,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种体现方式。绿色建筑是一种观念,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可以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也可以是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还可以是建筑外部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等。
国外在绿色建筑理念上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示范和实践:比较典型的如:英国BRE 的环境楼(Environmental Building)为21 世纪的办公建筑提供了一个绿色建筑样板。该大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000m2,其设计新颖,环境健康舒适,不仅提供了低能耗舒适健康的办公场所,而且还有用作评定各种新颖绿色建筑技术的大规模实验设施。该大楼最大限度利用日光,南面采用活动式外百页窗,减少阳光直接射入,既控制眩光又让日光进入,并可外视景观。采用自然通风,尽量减少使用风机。采用新颖的空腔楼板使建筑物空间布局灵活,又不会阻挡天然通风的通路。顶层屋面板外露,避免使用空调。白天屋面板吸热,夜晚通风冷却。埋置在地板下的管道利用地下水进一步
帮助冷却,安装综合有效的智能照明系统,可自动补偿到日光水准,各灯分开控制。建筑物各系统运作均采用计算机最新集成技术自动控制,用户可对灯、百页窗、窗和加热系统的自控装置进行摇控,从而对局部环境拥有较高程度的控制。环境建筑配备47m2 建筑用太阳能薄膜非晶硅电池,为建筑物提供无污染电力。该建筑还使用了8 万块再生砖;老建筑的96%均加以再生产或再循环利用;使用了再生红木拼花地板;90%的现浇混凝土使用再循环利用骨料;水泥拌合料中使用磨细粒状高炉矿渣;取自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木材;使用了低水量冲洗的便器;使用了对环境无害的涂料和清漆。
我国近几年建筑的节能工作也是风生水起,其中也涌现了很多绿色建筑的样板。“飘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大梅沙万科新总部就是绿色建筑的杰出示范,万科让自己的大楼在地面上飘浮起来,底部架空9~15 米,“这不仅创造了自由、灵活有遮盖的景观绿地,并且让海风和陆风穿透基地。”据介绍,万科中心附近既有住宅,也有学校,万科将自己的大楼凌空而建是为了不阻挡附近居民吹海风,而且地面空间都实现100%绿化,其开放空间为市民留下避暑、嬉戏的最佳去处。同时,建筑师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对于自然降水、自然光、自然风的利用,以期节能和环保。万科中心采用了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并蓄积在水景池内,用于绿化和补充景观水池。该中心不使用一滴饮用水作为景观用水,楼内所产生的中水和污水亦全部回收,通过人工湿地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以用作本地灌溉及清洗等其他用途。这一系统每日水处理量达100 吨,保证100%不使用饮用水来作为景观用水。该中心还采用了大面积玻璃,以获得充足的日照阳光。为了避免由于这种设计产生过多的太阳和热,亦配以能够自动调节的外遮阳系统,该系统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室内的照度,可以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这是全国首次使用自动调节外遮阳系统的大型办公楼宇。
位于深圳蛇口南海大道8 号招商泰格公寓,花园中的人工湿地除了可由屋顶流下的雨水灌溉,还能处理每天20 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可用于绿化和路面保洁清洗。建筑中多项人性化的设施直接是冲着节能去的。公寓中96 盏地脚灯由200 瓦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此外还安装了17 盏太阳能草坪灯和10 盏太阳能庭院灯。每户的门口还设有开关,控制室内总的照明电路。外出时只要关闭总开关,照明电路就全部关闭,既方便又有利于节能。作为主要服务于外籍人士的酒店式公寓,泰格室内所有与人接触的用水都是直饮水,并且在不降低舒适度的前提下,采用了分质供水和新风系统这样的绿色技术,用20%~30%的废弃浓水来冲厕所,在居住者离开的空闲时间中,用能耗更低的“新风系统”替代空调来
调节温度。当无人在房内的情况下,只开新风系统可以做到夏天最高温度低于27℃,冬天最低温度高于18℃,基本都在人体感到舒适的范围内。正是这些设置让泰格公寓在整体节能率上达到67%,远远超过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50%节能率的要求。
相信2010 的上海世博会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其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绿色建筑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据介绍作为上海世博会永久保留场馆的世博中心建造过程充分考虑建筑的绿色、节能、环保,通过朴素而有效的技术手段,对能源和水消耗,室内空气质量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多方面进行控制。通过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使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化安排,将世博中心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成为上海绿色建筑的典范,实现可持续的运营、使用与发展。
绿色建筑不等于高成本、高投入,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也不仅仅局限于新建建筑。据统计,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是63 亿平方米,占全国建筑面积总量的10%以上,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供热“大锅饭”中,有人是开着窗享受暖气,非常浪费。
我国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 公斤/ 平方米・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 倍。我们需要在既有建筑中引入“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概念,需要改革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据介绍,既有建筑现在从楼上到楼下都是一条管道供热,是串联式的,每一户装一只计热表,不可行。现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个计量表,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是严格计量,可以调控的。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不用开窗,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可计量的,主人出差或者上班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开,就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 万吨煤,就相当于减排1000 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
绿色建筑的推广不仅仅只是政府、企业的职责,要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虽然这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路,相信绿色建筑一定能推进城市走向持续发展之路,达到人及建筑与生态环境三者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式大家都很关注,对建筑领域来讲,节能减排的任务意义重大,也很艰巨。
1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 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视建筑活动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它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尽可能地减少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使用过程中尽可能不产生废料及污染物,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它根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减少对现有生态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它以生态的观点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和互动发展。
2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现实意义
2.1我国传统建筑业发展模式的环境成本过高
首先,资源低水平利用情况严重。我国每年因生产建筑材料而消耗的各种矿物资源多达50亿吨,能源浪费情况严重。建筑业耗用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砖瓦砂石等几项材料的生产能耗达1.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生产的13%。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采暖消耗的能源达1.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生产的11%。其次是环境污染。我国建筑垃圾增长的速度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成正比,除少量金属被回收外,大部分成为城市垃圾。我国已有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已成为社会问题。大量的砂石采集,矿石采掘造成河床、植被、土壤破坏和水土流失。同时在采掘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残留废弃物和粉尘又造成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在我国,建筑的二次装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是独有的环境问题,普通住宅施工阶段每平方米约产生0.14公斤的固体废弃物,在拆除阶段,则产生1.23立方米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可想而知。
2.2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如不进行科学的规划,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重复低水平建设,自然环境将不堪重负。近1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没有经济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污染治理。按照这样的状况,我国大量已建成的建筑,包括近10多年中新建的和正在兴建的建筑,其中多数建筑都缺少严格认真的节能和环保设计。因此建筑使用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状况由于得不到改善,还将继续下去。
3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已接近高端技术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2004年,建成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汇集了国内外104家产、学、研联合体,涉及12个交叉学科,集成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力争达到“综合能耗为普通建筑的25%,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室内综合环境达到健康、舒适指标,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60%“,具有自然通风、超低能耗、大然采光、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智能控制、资源回用、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技术特点。
在开展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我国也正在全面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经验和成型产品,每年举办的“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展示国内外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绿色建材的最新技术成果与产品应用实例的同时,也搭建了引进技术、合作研究、协同开发的交流平台。
4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策略
结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而临的具体困难,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定位应更加明确,适时地转变技术理念、调整技术路线、拓宽研究方向,都将有效地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4.1转变技术理念
4.1.1环境观
“以人为本”被误解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但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以人为本”将转向“以自然为本”,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保证自然的生态利益才能保证人类生存的根木利益,因此,对技术的理解必将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更多的技术应用将会把生态效益置于首位。
4.1.2能源观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体系是架构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思想之上,其中又以“节能”为目前绿色建筑推进工作中的突破口。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节能的具体目标是“大力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同时,我们也应适时转变能源观念,从传统的节约思想—节流,转向可再生思路—开源,只有开发新的替代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4.1.3经济观
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果为追求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而将生态环境置之不理,当时的经济虽然得到迅速发展,但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自然的恶意报复,而后经济发展将会停滞不前,甚至萎缩后退。绿色建筑技术不能只专注于技术本身,而应而对除了技术本身之外、影响技术发挥效用的种种因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谋求共同利益、和谐发展,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4.2调整技术路线
4.2.1构建多维度技术体系
绿色建筑的技术体系区别于传统建筑技术体系的独立、单一和割裂,具有复合、多维度、相互联系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绿色建筑作为城市中的单体模块分配给它的功能配置;二是绿色建筑个体内部的技术集成系统;三是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中的技术综合系统。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组成要兼顾城市整体和建筑单体,兼顾建筑内部的不同专业技术系统,还要从时间维度上兼顾到各个阶段的技术集成。
4.2.2走集成优化路线
技术组织方式也面临着变革,传统的技术路线割裂而封闭,而绿色建筑技术要求组织模式模块化、系统化、整体化,只有技术优化才能使各项技术发挥最大作用,达到最佳效果。技术集成度是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孤立地提高系统各部分的效率,反而易使整个系统效率降低;不分主次的一一满足功能需求,没有技术进行优选,多项技术的简单叠加,也容易造成系统冲突和成本增加。因此,引入“整合设计”思想、注重技术集成与优化,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功效。
4.3拓宽研究方向
4.3.1引进技术本土化
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是短期内迅速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有效途径,但引进技术必须经过本土化改造,才能适应本国国情。绿色建筑技术是基于当地气候条件,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技术,因此,其本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深入研究如何将引进技术本土化,有益于采用地方材料来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技术能效,更加有利于在地方迅速推广技术。
4.3.2适宜性技术开发
适宜性技术是依据地域自身条件地限制,针对地方资源、自然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地域文化传统,将现代技术有选择的与地方传统技术结合起来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因地制宜”是其最主要的特征。适宜性技术既不主张依赖高技术,也不主张只采用低技术,只需符合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建造方式,选取适宜的、有效的、适度的技术。开发适宜性技术是引进绿色建筑技术本土化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全球化与现代技术对于地域性的回应。
5结语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大力推进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践将促进全球环境的改善,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促进人、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推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现阶段建筑业处于大发展阶段,在“四节一环保”方面,很多做得不好,没有认真核算,提前规划,从而也没有在此方面的提高。搞好绿色施工,减少污染,做好环境保护,是对社会与子孙后代的负责;是提高企业自身品牌形象,和竞争的手段;通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是企业提高利润的途径之一;是新形势下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是环境与职业健康体系认证的保证。
二、绿色施工概述
绿色施工是以现代环境保护理论为基础所提出的一种施工技术理论,整个理论都体现出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环保特质。绿色施工技术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再加上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建筑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以高效环保低耗能作为是建筑施工的目标。绿色施工技术是属于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理论的进步,人们要向构建和谐生态家园,就一定要注重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
1.绿色施工实施的原则
第一,优化建筑施工的整体方案。无论是对于项目的规划,还是项目设计都应该要将绿色施工的要求纳入到考虑的范围,要能够为下一步的率色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二,全面监督管理施工。施工方案的策划选择、建筑材料的购买使用、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工程每个环节的验收等等都应该是绿色施工需要纳入考虑的范围,这些方面一定要能够进行仔细的监督和控制。节能第三,构建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绿色施工包括了施工的管理、环境的保护、建筑材料等等资源的使用、水资源的利用和额节约、能源的使用和节约以及土地资源的使用和保护等等这些都构成了绿色施工的框架。
2.绿色施工和绿色建筑的差异
绿色施工主要是为了能够打造绿色建筑,建筑企业所在建筑施工阶段中所采取的一种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它是一种行为规范,为的就是能够建立起绿色的建筑。而绿色建筑是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通过绿色施工之后所得到的安全环保、舒适而又节能的建筑。
3.文明施工与绿色施工的区别
绿色施工并不是简单的文明施工。文明施工只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初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单一片面的建筑施工标准。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再加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建筑行业已经不再能够以简单的文明施工作为的整个施工的要求,已经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建筑行业都在倡导进行绿色施工。绿色施工以文明施工为基础,可是所包括的内容却要比文明施工多的多,它的范围更加宽广,所具有的意义也是更加的深远,所产生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也更多。
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现状
1. 绿色施工工艺落后
绿色施工中的工艺要求很高,追求艺术与技术的全面结合,但是现在来看,我过的绿色施工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最起码在艺术造型方面不舍得下大力气,根本就没有“朝气蓬勃”的绿色建筑画面呈现,所以在进行强化型的工艺不着重,我们仍是处于落后的境地。另外,综合考量标准不高强,只是为了建筑而建筑,没有顾及更加深层次的绿色效果的呈现,也将给绿色建筑的发展添上一道败笔。
2. 新材料应用缺失
由于现在的绿色施工新材料种类齐全、使用的范围较广,所以在进行联合促进中,必须提升利用效率,使其能够对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等效果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看来正是因为新材料的应用技术不强,没有融合更加创新的建设思路,导致其中产生的建设效果不佳,对建筑工程周围的环境有极大的破坏。没有将低耗、节能、温控的技术运用好,导致新材料使用效果不佳,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也就很差。
3. 绿色植被施工效果不强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要想将绿色工艺中的绿化效果提升上来,就应该对植被的覆盖技术进行强化,我们现在对建筑工程周围植被的建设认识不足,虽然有一些建筑物的植被建设有了些“样子”出来,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外表而忽略了内在事项,有的只重视绿化效果而忽略了其对空气净化能力的提升,有的只看重外表环境的促进,忽略了植被对稳固绿化效果提升的关注,导致植被建设得效果没有真正呈现出来。有许多植物能够降低噪音,但是这时植物往往是比较大型的,所以在选用、挪移、种植等现象都没有引起重视,在植被降低噪音的效果上得不到真正的进步,也就不能达到绿色施工的最佳效果。
四、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推进建议
1. 合理的利用材料以及能源,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材料,保证材料的充分利用。合理的利用材料是绿色施工的重要部分。节约材料不仅仅能够降低工程的成本,还关系到能源的节约。建筑行业中用的材料有一半以上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的。比如说,把在树林中砍伐的林木制造成建筑材料,在建筑过程中,节约材料在控制能源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施工企业,我们无法控制资源的采伐以及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但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利用率,我们要努力提高使用材料的方法,比如说大理石的切割方法,木材的切割方法,可以结合施工地点的环境以及充分利用科学的切割方法,从而努力做到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节省,因此间接降低了对资源的耗费,从而提高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真正做到绿色施工。
2. 绿色施工原则的建立
在绿色施工原则中有无污染作业原则和保护工地环境原则。
无污染作业原则是通过科学利用资源、能源,合理的处理废水、废气,从而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在进行绿色施工的过程中,少用尽量不用有害施工原料或材料,采用无害或者无废的设备,尽量减少中间废物的产生,使无聊尽可能的循环使用。无污染作业要求的技术工艺很高,将废水废气资源化、无害化,并将其在作业过程中处理掉。
3. 绿色环保施工工艺促进
绿色施工工艺就是通过节能环保施工工艺,缓解人们因为生活或工作所产生的紧张情绪,放松人们的心情。通过引进自然因素,使人们的居住环境获得更多的阳光、景色以及新鲜空气。可以采用模似大自然的色彩效果、气味效果和声音效果的手法,例如在楼宇的某一合适的位置打造一个假山和鱼塘,这样就会呈现高山流水似的唯美画卷。在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就是以安全和质量的保证作为前提条件,利用科学的技术工艺,最大化的降低施工成本和资源消耗,使对环境污染程度减小到最小化。绿色施工不仅要求在施工中要进行全面的封闭施工,在施工区的周边栽花栽草,而且不能有噪音扰民现象和尘土垃圾乱飞的现象出现,工地周边定时进行洒水,从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节约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利用。
4. 关注施工气候,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地点的气候环境,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安排可靠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工序,布置好施工场地,从而减少由于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以及施工成本的增加。
首先,企业在进行施工地点进驻的时候,要根据施工时间的季节跨度,结合当地的环境以及往年的气候条件,考虑降雨,降雪,以及雨量,气温的高低等等因素。因为这些额外的自然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干扰,是不可预期的,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估计的,所以,只有进行合理的估计和预算,才能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品质。根据施工地的气候,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比如说,在雨季来临之前,尽量完成对地基的施工,从而减少在雨季应为水位上升对施工的影响。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洪防涝的工作。比如说在有风的季节,应该及时对有环境污染的设施布置在下风向,比如说浸泡石灰等。尽量做到不打扰到周围的居民。有例如在雨雪天气,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设施进行防护以及防触电措施。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施工,才能最大限度的进行遵行绿色施工。把绿色施工的理念落到实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广程:《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科技博览》, 2011年34期
[2] 傅月琴 肖川江:《绿色施工方案探讨》,《才智》, 2012年30期
关键词:中国绿色建筑;实施全过程;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保护环境,最求能源再利用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绿色建筑顺应了这种时代要求,收到了全球的关注。全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征,随后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意义: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建筑能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1.绿色建筑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 ,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内涵
1.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1.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多重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可表述为,前途光明,但路途坎坷。
2.1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因素
主要体现在:(一)绿色建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二)绿色建材大量出现。(三)绿色施工受到重视。各施工单位意识到并采取了相关行动,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扬尘,噪音,建筑垃圾等,并合理利用油漆,涂料等,一些企业还通过了ISO 14001环境管理标准认证。通过这种认证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又促使施工过程逐步实现节能、降耗、低污染的目标、。
2.2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利因素
主要体现在:(一)绿色建筑未走入寻常百姓家。(二)绿色建筑初期成本投入大,而长期经济效益不明显。另外,绿色建筑往往意味着不能建设高楼,而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又使得高楼成为最经济的方式。
3.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议
3.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由于绿色建筑评价客观上涉及多学科、多角度、多要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绿色建筑评价是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规划设计、实施建设、管理使用等全过程的系统化、模型化和数量化,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故其指标选择、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很复杂,而体系的建立则有待学科间的融合及研究者间的长期通力合作。目前,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还比较少,并且理论和实践联系得还不够,在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只有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其他学科贯通起来,才能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3.2 评价体系由标准走向细化
目前,我国对同一类型的建筑,不分性质、使用年限、功能等,采用同样的标准一刀切,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进一步细分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作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可借鉴结构设计中“建筑重要性系数”的概念,对不同的建筑物引入“生态系数”概念,以期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使用年限、功能等做到区别对待。
3.3 评估方法由定性走向定量
评估方法方面,力争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特别是加强对定量指标的研究与使用。我国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都采用累积的方法评定最后得分,来计算总评价结果的评估方法。近年来,从数学上已证明,此种评估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合理的。
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实质上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它主要侧重于对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估。绿色建筑的评估要符合物理规则的科学性,准确的量化数据是评估系统的灵魂,而我国目前还缺少生态评估的一些基本数据。对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与使用,是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重要方面。 3.4运用经济杠杆,采取激励政策
绿色建筑既要考虑对宏观(全国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环境的影响,如CO2的排放量、节约水资源,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运行时的能源消耗等,要有利于使用者,还要兼顾到开发商的利益。
对绿色建筑的开发与评估,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可持续发展整体目标的基础之上,从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税收制度等方面对不同的行为主体实行激励。通过补贴、低息贷款、税收和其他财务刺激促进保护环境技术的发展和执行环保政策,增加经济上的可行性。不同的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中对社会对环境与资源的影响和贡献是不同的,开发商要对其造成的全部后果承担完整的成本,因而政府应当采用带有倾向性的税收政策体现社会公正。降低税收等财务刺激可以使房地产开发商降低运营成本,为绿色建筑的开发提供经济上的保证。
4.结束语
毫无疑问,绿色建筑,绿色观念已经收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充分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但是绿色建筑观念并未步入平常百姓,因此政府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各种绿色建筑人才,设计人才的出现,形成有效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 发展 解决方案
一、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实际情况
1.在普及应用方面的差异
(1)南北差异。建筑节能工作在20年前从北方采暖居住建筑启动,是由于当时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而居住建筑相对又不很复杂。但是,时至今日,随着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改善建筑热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热天空调、冷天取暖用能正在高速增长,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这些地区的建筑制冷和采暖用能支出一开始就由居民负担,不存在北方早已形成的采暖“当然是公共福利”的习惯势力,因此,南方地区建筑节能的效益可以从个人经济利益上反映出来,因此南强北弱的经济形势造成建筑节能推进的速度在南方要比北方快得多。
同时南北在节能建筑设计方面在采光、保暖、气候考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建筑施工难度和投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2)农村与城市的差异。由于农村环境同城市的不同,加之经济实力和国家投入的差距,城市的节能手法比较多,但偏重于节能材料和智能化系统的使用,同时加入了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大力支持。而农村产业结构简单,人们的节能意识不高,只是采用多年来的经验减少浪费,而对于修建节能式建筑兴趣不大。由于用能密度低,输送成本高,常规商品能源的成本比城市高,因此农村能源应采取与城市完全不同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鉴于农村优良的自然环境和较低的人口压力,绿色节能建筑更适宜在农村得以广泛推广。
2.我国节能建筑使用普及的总体形势
1999年,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进行贯彻;2001年底出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但由于标准偏低,特别是缺少技术细节以及可操作的标准,各地执行不力,建筑节能大多在做“表面文章”。
2005年8月,建立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全国建筑节能实施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至2004年,全国各气候区按节能标准设计的项目为58.53%,{HotTag}按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为23.25%,不按设计施工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迅速,需要修建的建筑很多,但是据初步统计来看90%以上都是高耗能建筑。据统计我国的总耗能量在减少但是建筑耗能在增多。这也就放映了节能建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那些节能建筑以官方的居多,也就是官方单靠国家资金来节能减排,起到了带头作用,但是并没有得到响应。这对于绿色节能建筑的普及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二、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瓶颈
1.建设及推广节能建筑的手段匮乏
仅靠官方建筑来表率,宣传也仅限于那些公用建筑,而对于农村和民用建筑的关注较少。也有相当一部分官员,特别是某些地方官虽和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局部利益和短期行为出发,抱消极拖延态度。由于前者是主导的、占优势的,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将在克服诸多困难中逐步前进。在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建筑节能的进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制推动,依靠立法和执法。如果放弃行政强制,放任自流,建筑节能工作必将前功尽弃。
2.经济方面的限制
节能建筑应用了节能材料和高新科技,其的花费都很高,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很奢侈的。在孩子教育、家庭花费、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已经消费了收入的大部分,拿什么去进行节能建筑的投入?因此建筑节能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经济利益驱动,这样才会有持久的动力。
3.组织管理不力,法规配套不全
一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相应的节能工作组织机构及相关责任单位,导致建筑节能进行缓慢。另一方面,节能的相关法规和规范配套不全,具体表现在缺乏夏热冬冷区、夏热冬暖区和农村建筑的节能设计规范(设计标准),缺乏《民用建筑合理用能标准》,对建筑的采暖和空调系统的运行缺乏相应的运行节能标准,因此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
三、关于绿色节能减排建筑的建议
1.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建筑节能工作机制。依托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发展中心、勘察设计协会、土木协会、大专院校等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校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这样结合各方面的努力是节能建筑更加实用和实惠,才能激起更多人的兴趣。
2.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建筑节能监管。重视将建筑节能从立项、规划、设计、图审、监理、质监、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管,可以对建筑节能全过程实行闭合跟踪管理,注重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的全过程控制。各相关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为节能建筑的普及负责。
3.要加快建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材料的新方法新技能的推广,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4.要强化技术创新做到因地制宜。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性能的发挥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结合不同地点的环境特点进行技术创新。
四、总结
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推广节能住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仍然欣慰地看到,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已经开始了探索、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顺利推进建筑节能要加大建筑节能宣传力度,完善建筑节能市场。提高公众节能意识、认同度和社会化程度。从而使我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