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科技发展的论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的论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发展的论据

第1篇: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文采指数 创新指数

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真实可感。如果梦想是一座城墙,那么行动就是助我们攀登的梯子;如果行动是一条条宽敞大道,那么梦想就是大路尽头的美丽花园。梦想和行动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左右手。

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最远的和最近的距离不也是我们脚踏实地测量出来的吗?从远古到近代,谁能想到人类能像雄鹰一样在天际遨游,相隔浩瀚的太平洋也能瞬间看到亲人的面孔……因为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因为我们不断的实践和努力,这些梦想实现了。太空漫步、卫星发射,不正是圆了人类“在天愿作比翼鸟”的缠绵、自由的梦想吗?(由古至今的联想,让人佩服考生的联想能力和对知识的链接能力。)GPS导航仪、视频通话、天宫与神九的成功对接,不正是圆了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梦吗?我们要感谢梦想,是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更要感谢行动,是它让我们体会了收获。

想想我们的音乐天才贝多芬吧。上帝对他从来都不曾眷顾: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只有一双充满老茧的手和那颗装满音乐的心。旁人给予的不是关心而是鄙夷甚至是唾弃:哼,一个重度残疾的人在音乐上能有什么造诣?可面对世人的不屑,贝多芬只是淡然一笑,在心底默默对自己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我决不会向命运屈服。”行云流水般的曲子,承载了多少汗水与泪水;黑白琴键,究竟是心与手的完美演绎还是梦想与行动的默契配合……“音乐奇才”并不只是人们对他音乐造诣的称颂,更多的是对他敢于放飞梦想并用行动谱写希望之歌的魄力与勇气的敬仰。

在交响乐的世界里,心与手融为一体,心无旁骛地陶醉在寻梦的路上。感谢梦想,感谢行动,感谢交响乐,感谢它们在成长路上与我们一路同行……

第2篇: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经济属性分析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内涵。

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等四部委《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标志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其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国家科技能力和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利用国际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发展能力,为科技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包括下列三方面的内容:由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及研究基地、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网络科技环境等组成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共享为核心,支持、保障平台顺利运行的制度体系;以科技服务为目标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组织机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特点。根据上述建设目标,预期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将在改善我国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发展能力、激励自主创新、促进实现重大科技突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①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②自然科技资源平台;③科学数据共享平台;④科技文献共享平台;⑤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⑥网络科技环境平台。从这些建设内容来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将为科技发展服务,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高质、公平的服务。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包括个人、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那么,这样一种服务具有什么样的经济属性?这种服务应由谁(市场、政府、或者第三部门)来有效提供?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经济属性。

经济学通常依据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是否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或是否具有正外部性,将其划分为私人物品或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通常需要政府行为,而私人物品则可以由市场有效提供。从技术层面看,一方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可以“排他”,即从技术上可以实现对直接用户权限的有效识别和控制,比如,未经产品提供者授权的个人或组织,提供者可以识别并拒绝使用。另一方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有一定的“竞争性”,而竞争性强弱取决于平台提供服务的能力及特点。这表明,从技术上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其属性更接近于私人物品或自然垄断物品。于是,按照经济学理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可以通过市场或有规律的市场来有效提供。但事实上,载止目前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出现自发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市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没有需求?还是没有供给?还是没有有效的市场制度?

据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多次调查,社会各界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具有很大的需求。以企业为例,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收益的特性,企业具有较强的寻求技术创新的动机,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对单个或个别企业而言,需要风险规避途径。建设共享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化解企业在开发技术创新时所面临的高投入、高风险瓶颈的有效手段。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为什么没有出现有效的市场供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原因可以归结为①尽管在技术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对其直接用户有“排他性”和部分竞争性,但由于这种服务对于整个社会而仍具有较强的间接“公益性”,即“正外部性”,从而导致提供这种服务的社会成本小于其生产成本,社会收益大于直接用户的收益:在缺乏对于这中外部性的有效补偿机制的条件下,必然导致市场供给失灵。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具有高风险特点。由于科技创新固有的难以准确预期的高风险(不确定性)特点,科技创新所需的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相应的也就存在用户需求难以识别和界定、产品(服务)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化解这种风险的有效手段就是建立一套风险分担机制——联合生产,即由于多个市场主体联合提供,但在现实中,由于科技基础条件服务具有与科研创新类似的特点,易导致合作方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加大了谈判和执行难度。这种高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可导致市场供给失灵。③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提供既涉及到政府拥有的大量公共科技资源,又涉及到私人拥有的各类科技资源,在一些体制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制约下,独立的市场主体难以有效整合这些资源。特别是在政府各部门所拥有公共科技资源共享制度缺失的条件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市场供给难以实现。

综上所述,在当前条件下,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只能由政府主导,发挥政府行政体系在整合政府所拥有的大量公共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进行科技资源利用方面的制度创新,并逐渐引入市场机制,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补、协调节器有效的科技条件平台服务体系。

2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服务分类及收费

1)收费的合理性。

在当前我国政府主导进行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功能,整合国家所有的公共科技资源交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建设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利用市场机制,为参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各方提供合理、必要的经济激励。前者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我国长期形成的公共科技资源条块分割,特别是系统、部门专有、专用的垄断状况;后者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合理的共享式科技基础平台服务收费标准及收费制度。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后一问题。

共享式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收费制度应该体现两个价值追求——效率和公平,可以说这是收费的原则。从效率的角度来看,收费制度应有利于经济福利的最大化。这就需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用户进行分类,识别出最有利于增加社会经济福利的用户并优先为其提供服务,

以实现资源配置经济上的最优化。通常在完善市场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价高者得”的竞争性定价机制实现。当存在市场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时,就需要政府等通过规制非市场方式进行干预。从公平的角度来看,收费制度应有利于社会公正与平等。免费或按能力付费的原则通常被认为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同时,按照效率及公平的原则,共享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应该区分不同服务内容和服务目的,合理收费。

2)科技资源的分类计费原则。

参照《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专题研究报告》中对科学数据的分级坐标体系的构建成思路,对科技资源可以进行如下分类。①从所有者的性质看,科技资源可分为以下三种:国有科技资源:指由国家投资,以财政拨款或国家项目经费形式形成的科技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所有,是国有资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合有科技资源:企业事业单位在完成科研任务的经费构成中,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不足部分中集体积累或向私人筹资等方式解决而形成的科技资源;私有科技资源。②按照科技资源使用者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公务使用:即政府机构为开展公务需要使用的科技资源:公益使用:社会公益性事业。如科学研究、教育、福利或慈善组织开展公益性活动需要作用科技资源以及公众在生产生活中需要使用科技资源:经营性使用:企业或赢利事业开展经营商业活动需要使用科技资源。

目前,我国科技资源的绝大部分均为国有科技资源,而私有科技资源在整个科技资源存量中所占额甚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未来私有科技资源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参照国际惯用策略,特别强调国有科技资源的无偿共享,而对于私有科技资源,各国通常的作法是在鼓励分开、公用的前提下允许商业性有偿服务。一般而言,基于国有科技资源的公务使用,应无限制、免费提供无偿使用(有保密规定的例外),对于公益性使用,包括社会公益事业和公众,应无偿提供或以成本价提供,对于企业赢利性质的使用,应以商业有偿服务方式提供。

对于基于国有科技资源,面向盈利性机构或个人专用服务,应按照公平原则,收取相应的国有科技资源部分成本补偿费。对于基于非国有科技资源,面向政府及非盈利性机构或个人的非专用,政府从公共财政中给予成本补贴,或由用户通过适当付费来分担成本。对于基于非国有科技资源,面向盈利性机构或个人的专用,应按照“成本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参照市场机制收取相应的费用。

3.收费标准的确定及政府资助补贴制度建设

鉴于由政府主导的共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及自然垄断的我,在通过制度创新和行政干预的方式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增加(确保)服务供给的同时,构建合理的收费制度,确定适当的收费标准,以及制定公共财政对平台建设及运行的资助补贴制度,形成生的经济激励机制,是确保平台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为确保收费标准的合理性,收费标准的确定通常还需要通过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官员主持,用户代表,平台资源供应者代表,独立身份的同行专家代表参加的价格听证。

制定平台服务收费标准的方法包括:

1)基于成本补偿的收费标准。在确定基于成本补偿的收费标准时,对服务成本的界定和估算是关健性环节。通常需要区分源于公共科技资源的成本与源于非公共资源(集体或个人)的成本;确定成本的方法可采用实际支出核算法、参与市场成本法、同行专家估算法等。

2)基于市场机制的收费标准,由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或自然垄断的性质,在确定其收费标准时,可以参考市场机制(市场信息),实行有规制的市场定价。例如:参考市场信息确定服务的成本及投资收益率,确定有管制的(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的)由供求关系调节的收费标准。

第3篇: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一、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经济发展的根本

稍微观察过当今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人都会注重到,它们经济增长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其产业结构的不断技术密集化,这种技术密集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一国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变得具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是一国能够形成净出口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技术密集化集中体现了一国全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化。这种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过程就是台湾人所说的“产业升级”。这也与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相符:按照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的经济增长、非凡是人均收入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生产中的技术进步。

确实,上述说法的前提是可以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把生产分为“技术含量高的”与“技术含量低的”。这种分法当然并不很严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棉布,这些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技术含量。但是,假如考虑到企业总是在生产同种产品的不同生产技术中挑选成本最低的那种,不同种类的产品生产在技术密集的程度上就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纺纱的技术含量显然低机生产的技术含量。

19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技术密集化道路有相当大的共同性。一国进入了开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之后,首先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一般都是纺织业,因为它需要的技术水平比较低。此后的技术密集化道路取决于一国走哪一条产业升级的路径:在发展重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和韩国),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依次变为钢铁、化工、造船、汽车和机器制造、飞机制造和计算机高技术成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型数据机)等等;而在发展轻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则依次变为日用消费品、服装、电子产品等等。走这样的技术密集化和产业升级道路,世界各国几乎没有例外;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越快,经济增长就越快;不能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的国家,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必定不快。最近几年陷入经济困境的东亚国家,多半都是由于没能将整个经济的支柱转向更加技术密集化的产业。例如,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优势产业就是汽车制造和家用电器产品,这种产业结构至今没有明显的改变,这就从根本上妨碍了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这是最近10年来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之一。

由此看来,对一国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来说,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有多高、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有多快,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一个国家完全可能在短期中出现对外贸易增长快、整个经济增长慢甚至经济衰退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的对外贸易增长快是该国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的表现。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重更不是一个好的追求目标。任何严厉的经济分析都可以证实,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这个依存度和低于这个依存度都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由于运输成本的限制,国家越大,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就越低。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可以高达100%,而美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不过是20%。最有意思的是,象德国这样的国家对外贸易虽然占GDP的60%,但是它的大部分对外贸易是对四周的欧共体国家进行的,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的贸易只占其GDP的20%。整个欧共体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的贸易也只占其总产出的20%。而欧共体在土地面积和人口上与美国处于一个数量级。这是一个典型的证据,说明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与国家的规模成反比。这被克鲁格曼概括成一个规律:越小的经济体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越高。

上面的国际比较表明,在当代,人口、土地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的工业化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只应当在20%左右。中国的土地面积与美国大致相等,人口为美国的数倍,最近几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却在40%上下。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看,这是高得不正常的。形成这种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原因,是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率,中国生产可贸易商品的生产率相对较低而生产非贸易商品(如理发)的生产率相对较高,从而使中国国内以人民币计算的非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相对比价,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非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比价。这一方面低估了中国的总产出,另一方面又高估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人以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认为就实际产出来说,中国的GDP应当比现在的统计数字高4倍,相应地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就降到只有10%了。这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统计方法问题,是由于按国内现行价格和汇率进行统计的结果。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十分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长很快的国家,由于可贸易品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率增长得快于非贸易品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率,在进一步的高速经济增长中以本国货币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增长慢于当年价格GDP的增长,就是按国内现行价格和汇率统计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会下降。日本和韩国都曾经出现过按现行统计数字计算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这不仅说明对外贸易依存度并非越高越好,而且说明经济高速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还要求统计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适当下降。

总之,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必须围绕着这一点来决定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使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完全服务于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东亚国家前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不是它们实行了外向型经济,而是它们使自己的对外贸易战略、外向性经济以致整个的经济政策都为尽快的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服务。

对于中国来说,最有效地为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服务的对外贸易战略肯定不会是自由贸易政策。一般说来,自由贸易政策对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不会是一个最优的政策。

二、自由贸易政策有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自由贸易已经成为

西方经济界不可动摇的教条。西方人的灌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世界的舆论,以致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人也相信,只有自由贸易政策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之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有人还煞有介事地搬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算出了”中国假如接受一系列贸易自由化措施,2005年时的实际GDP会因此提高1.5%等等。按照这一类的论调,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就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放弃对本国产业的一切保护措施。而在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鼓吹自由贸易,是披着科学的外衣贩卖其损人利己的私货。自由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副毒药。

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贸易自由化的药方,但是它们自己就不是靠自由贸易政策发展起来的。近200年来担当过世界经济最强国的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工商业落后于别的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当它们急起直追发展自己的工商业时,它们都对自己的新兴产业实行了严格的保护,而且一般都是在自己成为世界第一(至少是第一流)的经济强国之后才转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克鲁格曼这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自己就承认,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是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下开始它们的工业化进程的”。其实何止是这三国,第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英国就是靠保护贸易发展工商业的。英国转向自由贸易政策是在19世纪上半期,那时英国早已坐稳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在这之前,当英国的纺织业还大大落后于其它国家时(那时纺织业是最“先进”的产业),英国政府曾经用最极端的手段保护本国的纺织工业,以致于禁止本国臣民使用别国生产的纺织品。而英国正是靠从纺织业开始的“产业革命”才成了以后一个世纪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把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与南美国家、与中国比较一下,就知道自由贸易政策如何有害于经济发展了。虽然南美国家取得政治独立的时间比美国晚了40年,但是19世纪初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差别,其它的经济条件(如人均可耕地面积、人种)都相差不多,当时它们在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英国。但是在整个19世纪中,美国人在不断反对英国人干涉其内政的斗争中对自己的制造业实行高度的贸易保护主义,结果是很快就发展起了最先进的工业和经济,在19世纪末成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南美各国却被英国政府的“友好”姿态所迷惑,听信了英国人的甜言蜜语,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听任英国的工业来摧毁自己的制造业,到20世际初终于全部落入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世人现在都在传说拉美国家本世纪50年代以来保护本国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战略”如何不成功,他们却不知道,正是由于拉美国家吃够了19世纪的自由贸易政策的苦头,它们才在本世纪中期转向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现在有理由怀疑,这样大肆渲染拉美国家进口替代战略的失败,又闭口不提它们过去自由贸易的失败,是西方发达国家为破坏落后国家的自主发展以永远保持自己经济上的优势而搞的宣传伎俩。

中国与美国是一个更好的对比:自之后,中国被迫开放,到20世纪初清朝灭亡前夕,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应当说是最合乎自由贸易理想的了。那时候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下,中国政府不能也不敢保护本国的制造业,仅有的关税壁垒也被国际条约限制而不得超过5%,实际上平均关税率连5%都不到。可是这样的自由贸易并没有使中国发展起来。1912年,当中国的进口关税平均还不到5%之时,美国全部进口的平均关税负担却为18.5%。须知美国当时已经是世界的第一经济强国、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却仍然以这样高的关税保护本国的产业,中国那样落后,却只有那么低的关税保护,中国的工业怎么能发展!现在的人都批评那时的,认为它的封建主义本质注定了它发展中国工业的努力不可能成功。其实,这样落后的国家,光是没有象样的关税保护这一条,就注定了中国工业不能发展。

现实和西方人信仰的鼓吹“自由贸易优越性”的经济理论形成了如此明显的对立,有些人还是如此虔诚地相信和宣传这一套学说,这是为什么?

这里只说一个理论上的根本问题:按可计算一般均衡“算出”的自由贸易好处根本就不可信。对自由贸易好处的全部论证都是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为基础的。按照这个学说,只要两国生产同样两种物品的相对成本不一样,这两个国家就都可以出口自己生产的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进口自己生产相对成本比较高的产品,这种贸易可以使这两个国家都获益,因为它们都由此用自己有限的资源而得到了更多的商品。例如,假如英国用生产1单位呢绒的成本可以生产0.9单位酒,葡萄牙用生产1单位呢绒的成本可以生产0.83单位酒,那就不管它们的绝对生产成本是多少,都应该由英国向葡萄牙出口酒,而由葡萄牙向英国出口呢绒。而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结构自动就会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这个要求。李嘉图自己认为国家之间在相对成本上的差别来源于它们在生产率上的技术差别;而以后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则强调这种相对成本上的差别来源于不同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别,即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之间有不同的比例。可计算一般均衡不过是把这些理论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再利用统计数据对这些模型作了估算而已。

为什么现在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作出的估算不可靠?为什么作为这个模型基础的比较成本理论成了“自由贸易优越论”的论据,而自由贸易优越论与成功的发展经验有如此大的矛盾?其根源就在于,比较成本学说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都用僵死的眼光去看待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不承认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取决于生产的历史,不承认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影响生产率。假如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生产率高一些,它生产这种产品的相对成本自然就会低一些。但是生产率的高低不是天生的,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在实践中的学习和锻炼。一般来说,人们干同一种工作的次数越多,工作效率就会越高;同样,一个企业生产过的同一种产品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其生产成本也就越低。这个道理,有工作经验的人都会感觉到。而美国人早就作过测算:一种型号的飞机的累积产量增加一倍,其生产成本就会降低20%。这种“学习效应”有两个特点:一种产品的生产率取决于它的生产历史,历史上生产过的越多成本就越低;一种产品的

产历史越长,其成本降低的潜力越小。从生产第一架飞机到生产第二架飞机就可以降低成本20%,而生产出一万架飞机之后,要再生产一万架飞机才可以降低20%的成本。由此看来,生产没有生产过的产品可以很快降低其生产成本,而生产老产品则不会降低多少它的成本。

假如考虑到这种学习效应,我们就可以知道比较成本学说对自由贸易政策所作的论证错在哪里:发展中国家生产过的“新产品”(现代工业产品)一定很少,新产品相对于旧产品的生产率一定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新产品相对于旧产品的相对成本也一定高于发达国家。这就是人们抱怨“国产小汽车的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率取决于生产的历史。而要使现代的新产品的相对成本降下来,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要多生产这些现代的新产品。发展中国家降低现代工业产品的潜力最大,只要坚持生产这些新产品,许多产品的相对成本就会迅速下降。但是由于这些新产品的相对成本最初很高,假如实行自由贸易,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就会亏本,这些新产品的生产就无法进行。但是不从事这些现代产品的生产,就永远得不到学习效应,这些新产品的相对生产效率也永远不会提高。而假如以高额关税保护本国的这些新产品的生产,使生产它们的企业不至于亏损,这些新产品的生产就会发展,坚持一个时期之后,这些新产品的相对生产率就会提高,其相对成本会随之下降。这样,自由贸易政策实际上可能阻止了一国提高其历史上生产很少的产品的生产率,而保护关税政策则有利于提高这种生产率。用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之父、19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话说,保护关税牺牲的是现在的价值,得到的却是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政策本身可以影响生产率的最典型例证。

以其现在的情况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根本就没法考虑政策对生产率的这种影响。它根本就不考虑“学习效应”,因而必然夸大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好处,低估它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的坏处。使用这样的模型作出的测算根本就是不可信的。

针对19世纪中期的发达国家英国扼杀后起国家德国的经济的阴谋,李斯特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自由贸易政策是最发达的国家扼杀其未来的竞争对手的手段。这在今日仍然是至理明言。克鲁格曼作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在其所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中明确承认我们前边所说的学习效应的作用,也明确承认今日的发达国家多半都是靠保护本国幼稚产业起家,但是一谈到今日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就通篇都是它们的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如何失败,给人的印象就是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该保护本国的产业。对一种理论上完全有道理、历史上又是行之有效的贸易政策,他却硬要说它不适用于今日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写法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写作的真正动机:我们有理由怀疑他在这里并不是抱着真正的科学态度,而是为了某种利益而从某种偏见出发来说话。这种利益就是当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利益,而这种偏见就是由美国的利益而产生的对落后国家发展的敌视。

落后的国家不应忘记,自由贸易政策是破坏其经济发展的一副毒药;而许多向第三世界鼓吹“自由贸易优越论”的人是披着科学的外衣贩卖毒药。

自由贸易的信徒们还有一个颇令人信服的论据:自由贸易可以打破国内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垄断,而这种垄断是无效率的,必然会造成低产出、高价格。这是对自由贸易的“促进竞争论据”。但是这个论据有偷换概念之嫌。从逻辑上说,也可以靠答应以致鼓励本国企业进入来促进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打破垄断并不意味着需要引入外国企业。假如考虑到企业的最优规模这种效率因素,我们可以承认,“促进竞争论据”对小国是相当有道理的。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当今这个行业最有效率的公司规模是年产150万辆轿车。假如每个汽车厂商都达到这个规模的话,按“一户一车”即平均3个人保有一台车、每台车使用10年计,象韩国这样的小国有一个汽车厂商就足够满足本国需要了。但是一家企业独占国内汽车市场当然会造成极严重的垄断。问题在于,这个例子也恰好说明,“促进竞争论据”并不适用于中国。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即使达到“3户一车”、每台车使用15年,也要有6个年产150万辆的汽车厂才能满足中国的“稳态”需求。6个汽车企业还不足以造成足够的竞争吗?为什么只有外国企业来了才算竞争呢?实际上,中国汽车行业今日的问题仍然是厂商过多,竞争过度,而不是企业太少、竞争不足。这种举例分析的意义在于,它证实了,只要国内的经济政策得当,中国这样的大国完全可以即取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又仅靠国内企业就产生足够的竞争,完全不需要靠自由贸易让外国企业来制造竞争。“促进竞争论据”并不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大国。

三、中国应当采取的对外贸易战略

前边的分析告诉我们,中国既不应当采取片面追求扩大出口的对外贸易战略,更不应当为了换取出口的扩大而过度开放进口。在今日之中国,对国内市场和产业的保护必不可少,问题只是应当保护哪些产业,开放哪些产业的国内市场。

关于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分析告诉我们,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贸易政策是保护它们的现在生产率相对较低、但是提高生产率的潜力又很大的产业,这些产业可以将本国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根据这种考虑来选择贸易保护的对象时,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系,那就是现在已有的产业结构。

在转向改革开放政策之前,中国为了不受美国和苏联等超级大国支配,曾经致力于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系统,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它包括了几乎任何一种工业部门。以当时甚至现在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来衡量,这样建立起来的许多工业部门必定是产品性能和质量差、成本高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要求的技术含量越高的部门情况越是如此。这在航空工业等部门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转向改革和开放政策之后,这种部门的企业大都陷入了亏损的困境,成了经济上的包袱。

现在的人们大都忙于嘲笑建立这些企业时没有考虑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嘲笑这些企业是闭关自守的落后思想的产物。但是,现在真正重要的已经不再是清算过去,而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将来应当怎么办。从经济发展要求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角度看,这些现在还没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

品生产正是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产业升级中应当大力发展的生产部门。一个产业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经验,决不是有了资金能够买进设备就可以一下子办成的。台湾90年代初期的经济已经足够发达,但是当它要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时却没有任何基础可作支持。当时台湾为了发展自己的飞机制造业,曾经想买下美国的麦道飞机公司,只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干预而没有成功。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一国现有的工业基础是多么重要,它本身就是国家的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

假如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和扶植这些现在还没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保存并发展其技术力量,我们将会大大加快整个国家技术能力提高的速度,并且为国家将来达到发达水平时的经济预备好支柱性的产业部门。假如我们听任这些现在还没有竞争能力的部门在市场竞争中消亡,国家也还是要解决这些部门的那些往往是高技术的员工的就业和生活救济问题,还是要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得失相权,最有利的作法只能是不仅不放弃、反而要进一步扶植和发展这些部门的生产。而扶植这些已有的高技术产品生产的主要方法,除了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给予补贴之外,就是在对外贸易上保护这些部门的国内市场。

经济发展上的一般规律是,一国新生产的一种产品通常都是先占领本国市场,然后才发展到对外出口。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来说,只要人均收入能够很快提高,任何高技术产品在国内都可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就是对客运飞机这种最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中国也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需求国之一。问题只是要以适当的贸易政策保护好自己的这个国内市场。

从中国目前的生产和贸易模式看,中国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水平:中国的技术含量相当于造船和家用电器生产的部门已具有了国际竞争力,因为中国已经开始大量出口技术档次比较低一点的家用电器和船舶。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中国应当全面放弃对技术含量低于这些产品生产的部门的贸易保护措施,将有限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的可能性集中用于技术含量高于这些产品生产的部门。那些原则上放弃保护的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部门从纺织品和服装生产部门一直到钢铁生产部门。在这些部门的国内生产中,只有个别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品种生产需要保护。因此,限制这些部门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应当集中在它们的那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品种上,如某些非凡的纺织面料、某些非凡的合金钢或钢材等等。在这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生产部门中,只有一个部门应当是例外,那就是农业部门。尽管农业部门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一般比较低,但中国还是应当对农产品实行高度的贸易保护措施,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这不仅是为了保证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安全,更是为了保护仍然占中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的利益。

根据这样一种对外贸易战略,目前中国需要重点保护的国内工业部门有:化工(包括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和计算机产业中的高技术组成部分的生产(如集成电路的生产和软件开发)。我们应当动用可能使用的一切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将这些部门的国内生产保护好。为此必须对目前的关税和其它各种对外贸易政策作重大调整。目前我国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是鼓励企业使用外国产的设备而不使用国产设备,鼓励企业使用进口飞机而不使用国产飞机,这种状况不应当再持续下去了。

目前机器设备的进口占中国进口的一个很大部分。转向重点保护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可能导致中国的进口增长以致整个对外贸易的增长放慢,甚至导致对外贸易占中国GDP的比例下降。但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中已经说明,在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统计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是正常的。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只要这种下降是逐渐的而非急剧的,在对外贸易对GDP的比重下降到20%以前,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大惊小怪。

中国未来真正的经济问题在于中国的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要变成一个经济上的发达国家,就必须成为一个以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生产、包括机器设备的生产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在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侧重于生产机器设备和其它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向这一地位迈进的过程,而为了完成这一发展,中国必须在对外贸易中全力保护和发展这样的产业。假如能够完成向这种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国的进口将以资源和初级产品、非凡是原油为主;向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就是进口结构向以原油等初级产品为主的转变。我们现在就必须预备并着手开始这一转变。为此必须对整个对外贸易战略作大调整,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政策也都必须作大调整。

对外贸易战略上的最大调整,就是转向全力以赴地以关税和非关税手段保护本国的装备和机器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这一方面会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因此加快中国长远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将出口所得的外汇收入节约下来进口石油及其它重要原材料。在成功地作到这一点的前提下,中国应当学习美国的战略,减少对本国领土上的石油资源的开采,将本国的石油资源储存起来作为应付重大国际危机的战略储备。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中国还应当尽可能加入俄罗斯和中亚的石油开发,与这些当事国达成“投资开发后换取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协议。这样可以使中国未来的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分散供给上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使中国能够顶住未来可能出现的西方的“禁运”和封锁。

与这些对外战略相适用,中国应当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企业自主开发先进技术、取得自主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在使用和开发技术上将应用节约能源的技术、非凡是

第4篇: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关键词】阅读;技巧;方法;理解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吸收有用信息。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一项具体要求,阅读能力是英语自学能力和基础,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同时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促进英语听、说、写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是相互补益,相互促进的,此外,阅读理解题是高考中英语分数拉开档次的题型,他能检测学生获取英语信息的能力及理解的准确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对考生试卷总分起着决定性作用。理解的正确率和速度是阅读理解成败的关键,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因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一、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几方面的缺陷。

1、 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表现在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去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些词汇、语法等知识,忽略了阅读技巧和方法,忽略了阅读材料所表达的信息,从而束缚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 语言因素限制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

语言因素就是指字母、单词、短语、习语、语法规则等。一般说来,一定的语言知识形成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只是与能力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两者不可偏颇。

3、 非语言因素也阻碍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非语言因素包括不良的阅读习惯,不健康的阅读心理和贫乏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等,为能直接的、迅速的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一旦学生掌握了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以后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加强阅读技巧与方法的指导,改变过去一味强调语法的教学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教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能力,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

1、 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念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的理解等。这类题必须经过从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比,有根有据的排除干扰项,选好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2、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纠正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读快了,就会影响理解;二是如果不把生词弄懂就不能理解全文。近年的高考速度大约是每分钟40词左右,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主旨大意题要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加深理解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文章标题的选择是要求学生迅速推测出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讨论的中心,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意图点明文章主题。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涵盖性强,简洁新颖。这就要求学生注意三个原则,一是概括性原则,要求标题应在最大程度上覆盖全文,体现文章的主题要旨。二是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文章标题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如果标题过大或过小,就违背了针对性原则。三是醒目性原则。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灵魂和面门。

3、 详读细节,理清思路与文章脉络。

文章绝不是互不相干的句子杂乱无章的堆砌,作者为文,有脉可循。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议论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文章的细节题分直接理解题和间接理解题。做直接理解题要求学生理清人物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关键所在,寻找相关的近义或反义表述。间接理解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具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将理解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形象化、具体化。

4、学会逻辑推理,深层理解文章。

在英语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词有:infer , imply , suggest , indicate 等。这就要求学生:①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这是推理的前提和基础。②要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挖掘加工,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分析,综合,判断等,进行深层处理,符合逻辑地推理。③要忠实于原文,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理未知。

5、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讲就答题技巧。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在做阅读理解时应做到:①静以阅读,精神状态及心理状况对阅读理解有很大影响。若精神状态佳、心情好,看到阅读材料就能马上进入角色静心阅读,反之亦然。②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③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④在做完阅读理解试题后,还应仔细复读短文,对所选答案进行检查,核实验证。对于个别没有把握的疑难问题,若时间不允许仔细研究,则应根据第一感觉迅速作出决定,不可犹豫不定,留下空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个渐进的复杂问题,切忌操之过急,平时应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英语篇章构成的特点与相应的阅读策略,在 实践中不断获得创新思维,开发创造力,以适应21世纪对公民外语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2]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第5篇: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25—02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进行,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把握。教师要深入践行课改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对新型教师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但是,就目前物理课堂实践来说,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没有变,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已形成的学习生活习惯及社会对教育的所谓成绩认同评价等因素没有变,教师在课堂上践行“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时会有很大的压力和很多的困惑。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角色的把握必须有一定的度,掌握一定的火候。

一、注意做好“管”与“引”的有效结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由于目前学生的班级座班制形式仍存在,班级额相对来说过大,同班学生虽然以年龄界限来划分,但同一年龄档的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家庭、社会周边环境的不同,学生本身储备的知识素养与经验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管”和“引”就要做好有效把握。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适度调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别是调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空间位置的调控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笔者在讲授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预习,以小组为单元,以声音发生和传播的奥秘为主题,利用身边的器材,自行设计实验,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并作好应对同学们发问的知识准备。实践表明,同学们对这种方式的学习兴趣要远远大于老师的授课方式。为了确保课堂的有序和有效进行,笔者对每个小组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对讲解员、发问员、实验员等同学强调了有关安全以及时间方面的注意事项,因此,一堂课在老师的有效引导和管理下,在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介绍了本组学习的成果和收获、通过实验演示了自己的发现、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连平时羞于表达的同学也积极参与了进来,有的充当实验助手、有的乐于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整节课的容量要大于常规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注意做好“促”与“导”的有效结合

初中物理教师要正确把握角色,应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未知领域。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协作,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要促进学生发展,即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等等。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要实现有效的的教学效益,促进者必须在课堂上放得下教师权威、长者的架子,积极地旁观,积极地倾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随时掌握物理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这样在课堂上就更容易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初中物理课堂一旦这样动起来了,教师就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创造好了必要的条件。

三、注意做好“探”与“实”的有效结合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而言,教师要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将课堂变活。同时,在教学探索过程中注意与教学实际的相互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学习方式灵活、学习效率高效。

例如在讲到探究物态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在新课标要求学习的内容物质中属于重点内容,探究汽化和液化规律的活动是继“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解过程的规律”活动后的一次重要的学习探究活动。该学习涉及问知识点有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点和沸腾现象的特点等。

这次笔者抓住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内容较多;二是加强了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富,对这些现象能看到,但也存在不少认识不清的问题,如何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来设计探究活动,使学生用物理的研究方法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并能用汽化和液化规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笔者多种方式并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物理方法的应用上下了不少功夫。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虽然学生生活经验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雾和“白气”是气体。教学时笔者就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举例分析,在解释现象中规范学生的物理表述,逐步丰富学生对液化的认识,解释生活中实际的液化现象。此外,教学中还让学生通过练习,逐步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用词恰当、答案完整,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塑造好教师有效角色很重要。为此,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各方面的有机结合中做好积极的探索,这样,我们就会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李立明 再论国外有效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 2010年第5期

第6篇: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从国际教育趋势看,智能终端、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常常表现为智能性教学环境的建设与运用。在2015年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提出:“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当今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推动着一个智能时代的到来,以人与人之间信息分享为载体的教学互动,正与计算机结构所支撑的综合应用能力深入融合,并深刻地影响着核心素养落实下的历史教育变革。

历史教育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既需要教学活动生动地呈现技术形态,又要教学内容深入地融合信息素养。一方面,各级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在基础实施、数字化资源、教法创新等方面为学科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历史教学基本上接纳了教育信息化意识,并带着持续深入的教学反思,努力地培育学生的数字化能力。有鉴于此,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融合经验人手,深入探讨历史教学培育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案例以及相关理论下的教学模型。

一、历史教学中信息化素养的诠释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在网络信息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和能力”。本文所论的信息化素养是指学生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获取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信息化素B也是国际社会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信息素养的“遴选与界定”: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本互动的能力;运用科技互动的能力。澳大利亚教育界提出:“使用技术手段的能力,会科学的体验,拥有动作的、图像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欧盟组织要求学生有:“基本的科技能力,能互动地使用学习工具,学会如何学习,掌握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纲要明确提出:“学生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智能化教学环境中,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点,针对中学生心理特质以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学中信息化素养应该包括时序视觉、数字理解、媒体思维和技术观念等四个方面。

时序视觉是学生通过观看,同时整合其他感觉经验,发展出的有效发现、创造图像的能力。其中的视觉素养所指向的学生思维能力更为具体地关注于图像信息的理解与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的时序视觉,是指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判断出历史时序的语言,获取、加工和处理时代信息,正确阅读、分析、绘制时间图轴,形成历史演变的时序判断。时序视觉强调对时代背景的敏锐观察,以及对时间判断的直觉和速度。如讲授《近代发展》时,大量经济数据的不同排序,得出的历史因果联系迥然相异。教学中可以采用数字化处理方法,通过对经济数据的时序整理和分类,分析发展不同时段的潜在要素。再根据大量经济数据的时序信息化处理,尝试探究各种逻辑的历史假设,进而得出新颖的历史结论。采用信息智能技术处理史料的时序关系,不但可以做的更快更好,而且用生动的形式来展现处理结果,进行时序的概括、分析,让看似枯燥的资料变成足以解释问题的视觉动画,不同类的历史图表或图示是学习的重要工具,也具有获取和表达信息、赋予情感教育的功能。信息智能教学环境中历史时序视觉的启动,一般需要通过联想、启发、回忆起相关的细节,借助信息技术对史料的可视化处理,然后启动整个信息提取活动,提取往往会表现多方面的关联性,如顺序的关联、因果的关联、材料及上下文特点的关联、位置及情绪的关联、环境的关联,等等。

数字理解是阅读和理解文本、声音、图像等信息媒体,通过数字化处理方式再生史料和图像,以及利用从智能环境中获得历史新知识的核心能力。数字理解包含三个层面:在认知上,学生要认识网络计算机等智能技术的本质及特性,设备之间的互连是以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信息传输和提高效率为根本目的;在技能上,学生要具备使用网络搜寻、处理及传播信息(史料)的能力,能从智能环境中获取史料的意义,推论这些讯息的前后关系;在情意上,学生要具备网络伦理的观念,以正确且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网络分析历史问题,会利用智能化学习工具对照史料的讯息,推测出历史情境的要领、情绪和气氛,评估历史实际发生的可能性。数字理解要求学生拥有历史学科的空间想象力,因为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水平就存在差异,社会发展模式既有区别,又存在区域之间的某种联系。学生能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来阐述历史事物在不同区域的差异和联系,进而揭示历史事物的空间演化规律,这也体现数字理解的核心要求。如,教授《经济全球化趋势》时,师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脚手架,体现在时空和媒体两个维度,时空上是指“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贯通,课内和课外的连接;媒体上是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抽象经验与可视的经验、可做的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抽象文字与“做中学”的体验相融合。历史教学中数字理解要借助信息智能化技术手段,依靠历史学基本原理,运用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思维方法,去评判历史的事实和证据。

媒体思维是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对数字媒体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能力,以及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历史教学中媒体思维主要有四个衡量指标,一是为有效地确定新的信息需求环境,所具备的传递信息(史料)和传授媒体素养技巧的能力。二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选择、分析史料信息,并推断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三是从众多史料信息当中,提取某一论点依据的能力,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表达和利用论据的能力。四是在各类智能信息环境中,利用灵活多样的策略,确定迥异的史料信息需求的能力。一般来说,媒体思维属于高级认知的心理活动,具有分析、评价和创造等综合性思维。媒体思维对学生的高级认知有着积极的帮助。如,信息智能技术营造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师生或生生协作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智能技术的交互性特质有利于高级认知的实现,也有利于媒体思维的沉淀,让学生的浅层思维逐步深化,使深刻性思维具有基本的环境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媒体思维轨迹及表现,要能快速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个体,教师可以及时地提供反馈并进行形成性评价,进而诊断学情,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凭借媒体智能化环境和手段,激发自己的历史好奇心和想象力,积极寻求有效的历史问题解决途径,逐步形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出问题、表达与交流、合作与交往、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技术观念是指学生善于理解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和意愿,能将历史学习的“无形创意“转化为学习的“有形成果”,能对同伴的历史学习成果进行信息化的改进与优化。可以说,技术观念不仅蕴含于人类的自然学科之中,也同样存在于人文学科教育之中。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先进智能技术的操作,也可以培育学生树立热爱科技、关注全球的价值观,并依据正确的人生观和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评价社会技术工作者的行为及生活态度。历史教学不仅要把信息智能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更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现代科技观念的养成。如,历史教材对“甲骨文字”的叙述非常有限,利用智能软件和互联网,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甲骨文字相关的图片、影像纪录和文字,还包括一些展示动画。这些资料可以丰富师生对甲骨文字发现过程及其价值的认识,使历史变得生动起来。同时,学生在甲骨文学习的过程中,也操作、使用了智能软件等新技术,从学科价值层面上领会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力量。这样的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了技术应用和观念更新两个层面的提升,由此而来的科学技术创新欲望,会潜移默化到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之中。

历史教学融合信息智能技术,不仅积累了学生信息化素养,也促使了历史教学方式更多变革,其深远的教改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达成智慧型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延伸了课堂活动的范围。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显现课堂中无法观察到的历史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材料,提供仿真的探究情境。此外,以历史具体问题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可以加强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互联网等技术可以将学生带入现实的研究现场,方便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历史问题,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进而生成实践性的历史智慧。例如,曹操大墓考古、曹氏家族基因DNA鉴定工程,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了学生跨越时空去感受昔日叱咤风云的民族迁徙和生活场景。信息技术融合历史教学而来的信息意识,是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它试图再现历史进程进而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促进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存智慧。

其二,打造互动型的师生关系。历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突破了课堂狭小的地域限制,方便了全班所有小组、所有成员之间的交流。历史学习各小组成员可以不固定,全班所有学生都有相互合作的机会。在信息技术调配之下,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个别交流,或一对多、多对多的集体讨论。采用多媒体、超媒体等手段,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不同的资料,并与组内的其他成员协商、解决问题。例如,设有历史栏目的一些网站,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地方史志、民族史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物考古等,它们不但提供了大量史料,同时也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使用历史网站资源创设开放性问题、设置生动化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与发现。又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珍贵的文物做成三维动画,历史遗迹则可以制作成记录片,提供给学生根据需要随时点播,教师则监控全班所有小组的学习情况,若小组内有分歧意见,教师可以适时进行辅导或帮助。这种互动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信息技术完备、师生信息意识充分等条件下,其功效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其三,实施注重能力的教学评价。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能改善教学评价工具,提供了一些情境化的活动。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学生所承担的任务比传统的纸笔测试更具有实践性与现实性,也容易测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例如,通过学生在历史学科活动中的表现,去判断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平,既包括对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在学习中情意态度的评价。运用智能技术,可以轻易改变旧有现状,使历史学习的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进行动态网页(ASP或JSP)的考试,及时地把学业成绩反馈给学生。

信息技术所承载的教学应用以及培育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不断促使历史教学出现融合化、协同化、泛在化和个性化。信息智能环境重构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得以沉淀。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将大力变革,产生适应学生个体需求、满足差异性发展要求的新表征。

二、信息技术融合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型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是将智能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将智能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工具,利用智能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彻底转变,并不断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第7篇: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1报纸媒体仍将是信息爆炸中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由于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迅速、大容量、互动性强等特点都是报纸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对于报纸媒体的挑战和困境,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2006年12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并引证了迈尔2044年的预言。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对报纸媒体的影响,更加加深了人们对报纸媒体即将消失的印象。2008年10月28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纸媒体停止出版,彻底转向电子媒体。2009年,已有150年历史的《落基山新闻报》宣布停刊。在中国,也有不少的报纸停刊。

在新的传媒环境中,简单地说报纸作为信息载体要灭亡,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之所以有学者提出纸质媒体灭亡的论据,就是一些地区的报纸发行量下降了或者一些地区的报纸停刊了。其实,这种情况不足为怪,在其他媒介形态增多的时候,原有的传媒介质的产品适当减少,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当初电视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预测广播将消失,而实际情况是,广播并没有消失,并且在某些方面还得到了很好的的发展。因此,认为报纸媒体即将消失的观点并没有多少的根据,报纸媒体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报纸媒体将存在并得到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爆炸,信息泛滥的新媒体环境中,报纸的价值就越能体现出来。信息爆炸表现在五个方面:新闻信息飞速增加;娱乐信息急剧攀升;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科技信息飞速递增;个人接受严重“超载”。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显得无所适从。一旦受众陷入到信息的沼泽中,就只能从自己信任的媒体中寻找信息。而权威性是报纸一直在追求的使命,权威性必然会使报纸在将来得到发展。报纸上的信息不像广播、电视,稍纵即失,可以反复阅读,比较适合于刊登较为难懂的科技新闻。

根据《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2007年我国公民对获取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选择最多的是电视(92%)和报纸(60.2%)。其它渠道选择的比例依次为:广播(20.6%)、科学期刊(13.2%)、图书(11.9%)、因特网(10.7%)和一般杂志(9.7%)。可见,报纸仍然是中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

另外,中国鼓励读书的呼声和行动很多,阅读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基本素质。阅读可以实现求知,充实自己,优化自己。阅读是不断提升,跟上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信息爆炸,带来巨大的知识财富。人们向往阅读,依赖阅读。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并不能取代阅读。直观、形象的电视语言反而还使得受众失去了应有的想象能力。由于缺乏对文字推敲琢磨的训练,人们对语言的感知与理解能力也在退化。语言的退化,当然也会导致社会智力的退化。报纸的易得性、方便性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选择。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报纸媒体在信息爆炸、信息泛滥的情境下,依靠其权威性,有其优势和生命力,报纸媒体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存在并得到发展。虽然现在的传播渠道和载体增多,报纸仍然是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2信息爆炸情境下报纸科技新闻表现不佳

在中国传媒市场上,报纸媒体中刊载科技新闻主要是科技报、党报和都市报。科技报作为中国的独创,曾经在科技新闻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媒的日益发达,科技报风光不再。从目前的格局来看,很多的地方科技报难以为继,纷纷停刊或者转向,只剩下《湖南科技报》等几家还在维持。全国性的科技报,《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科学时报》等,由于体制上的支持,还能够有所发展,但是影响有限。党报和都市报,作为中国目前影响力大的媒体,科技新闻在其中并未得到重视,处于边缘状态。

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巨大冲击,报纸科技新闻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竞争态度,在很多方面表现得差强人意。

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报纸上面的科技新闻数量十分弱小,与科技新闻的地位和信息社会的需求不相称。

2006年,北京市科协项目“中央及北京地区部分报纸科技报道及科普宣传状况统计”调查发现,无论是中央级报纸还是北京的都市报,其科技新闻在报纸中的比重明显偏低,其公布的一组公布了相关调查数据表明:中央极报纸中,《中国青年报》科技新闻所占的比例为2.4%;《农民日报》为4.8%;《人民日报》为2.1%;北京都市类报纸中,《北京晚报》中的科技新闻所占的比例为4.1%;《北京晨报》为3.11%;《北京娱乐信报》为2.92%;《北京青年报》为3.52%;《京华时报》为2.74%;《竞报》为5.76%;《华夏时报》为2.81%。综合起来,参加统计的报纸科技新闻所占的平均比例维持在3%—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北京都市类媒体,其科技新闻比例严重不足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报纸媒体中科技新闻的数量更少。在湖南都市报中,《潇湘晨报》和《三湘都市报》中很难寻到科技新闻的踪影。

虽然说报纸媒体由于版面的限制,不可能像网络媒体那样有海量的信息,但是毫无疑问,报纸版面上科技新闻数量的缺乏会影响其传播效果,也就不会对公众产生影响。

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报纸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权威性,在于其提供的信息真实性高。依靠提供的权威信息,报纸才能吸引读者。如果丧失了权威性和真实性,那么报纸的消失也就不远了。而近年来,报纸媒体中不断出现的虚假科技报道,无疑腐蚀了报纸的权威性,对报纸的信誉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读者对报纸科技新闻的印象,使报纸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处于不利的竞争局面。

《新闻记者》从2001年,每年评选出十大虚假新闻,以达到减少新闻界虚假新闻的目的。从这些评选出影响较大的虚假新闻中,科技新闻的份量占有不少,如在2002年该刊评出的10大虚假新闻中,有2则是科技新闻,《微波炉是恐怖杀手》、《地球生命只剩50年》。在这些虚假科技新闻,很多来源于报纸媒体。如2005年的一则虚假科技新闻《秦始皇兵马俑腐蚀严重专家担忧百年后变煤坑》来源于重庆的一家报社;2008年的一则虚假科技新闻《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大桥》,就是来源于武汉的一家报社。“科技新闻平时门前冷落鞍马稀,却为虚假报道频频光

另外,报纸科技新闻在信息爆炸中不能有效地传播信息也是其表现不佳的体现。美国是公众科学素养较高的国家,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逾七成美国人看不懂报纸科技新闻。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远低于美国公众,按照推理,能够看懂报纸上科技新闻的公众应该更少。对科技新闻,一般受众的感觉是科技新闻充满了科技术语,晦涩难懂。阅读报纸上的科技新闻,科技术语多又没有相应的解释,这样的科技新闻怎么能够让读者获取信息,自然也就不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3报纸科技新闻应对信息爆炸的策略

应该说,摆脱目前报纸科技新闻的困境,提高报纸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可以采取很多的策略,既包括宏观方面的策略,也包括微观方面的策略。此处所论述的策略,主要是针对信息爆炸环境下报纸科技新闻如何传播而提出的构想。

策略之一,依靠和增强权威性立足于信息爆炸时代。

与网络媒体相比较,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权威性,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可靠的信息提供给读者,这也是许多受众选择报纸获取科技新闻的重要原因。报纸在刊登科技新闻的时候,从记者到编辑,要进行细致的把关,严防出现虚假科技新闻的现象。科技新闻由于涉及到较为专业的科学技术方面,这就要求科技新闻记者和编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对一些科技问题进行鉴别。报纸与网络新媒体进行竞争,并不是说报纸排斥网络媒体,相反,报纸媒体可以借鉴网络媒体的很多优势和特点,如报社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采访,通过网络媒体来进行线索的搜集等等。但是,报纸在采用网络方面的线索时,一定要谨慎和查证,不能够直接用网友曝料当作新闻发出去。近来,主流媒体不经核实将某些网友的消息冠以“网友曝”刊登在报纸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中国多份报纸针对这一现象发表了针锋相对的评论,引起人们关注。对于网友曝的信息,一方面报纸科技新闻要加以利用,但是,在利用的时候要加以核实,因为很多网友并不是职业新闻人,提供的信息不一定真实,需要报社职业的新闻人加以把关和核实,避免出现不实的科技新闻。

策略之二,提高报纸科技新闻的时效性,满足信息社会人们的信息需求。

报纸科技新闻的新闻性不强,不能够及时地反映科技界的最新进展是人们议论较多的方面。有的科技报纸,一周出一期,时效性自然比较差。一般报纸上的科技新闻,很少有昨天发生的新闻,大多是几天前发生的事情。诚然,与网络媒体的迅速相比,报纸在刊登科技新闻方面是较为迟缓。也有人认为,科技新闻是以报道科技战线新近动态和成果为主的新闻,报道对象有特殊性,在时效性方面慢一点也没有关系。这种观念,已经不符合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如科技界的新事件、新情况、新进展、新理论、新现象、新记录,是科技新闻的基本目标。”考虑到当前信息爆炸的环境,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要求,报纸科技新闻也必须要考虑到时效性。当前社会,是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自然追求快速。另外,公众接受科技信息的多样化,也必须要求报纸科技新闻讲究时效性。当前公众所能够选择的媒体很多,如果报纸不能够提供时效性强的科技新闻,公众自然转向其他的媒体寻求信息,报纸也就会失去读者。

对于新闻来说,时效性就是新闻的生命,科技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当然也不能不考虑时效性。对于报纸媒体来说,要求其像网络媒体那样提供即时的新闻显然是不现实的。对于报纸科技新闻而言,最好是昨天的科技新闻能够今天刊登,或者是三天内的科技新闻。

对于报纸科技新闻的时效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一是时间上的及时性,刚刚发生的科技事件,例如科技项目的鉴定、验收,最好能够在第二天能够进行报道。二是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科技新闻,要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传播。如HIN1流感是当前公众关注的热点,与其相关的科技新闻关注度也就会相应高,因此科技新闻新闻传播要善于搭便车,提高科技新闻信息的关注度。

在当下各种媒体竞争激烈,尤其是网络媒体拥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压力之下,报纸在报道科技新闻时,更应注重时新性的提高,才能保证科技新闻的品质,在和其它媒体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策略之三,开拓和创新科技新闻信息源,丰富报纸版面。

报纸的一大优势在于其信息源的地位。报纸作为传统的媒体,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支素质高的采编队伍。现在很多网络上的科技新闻,大多是来源于传统媒体报纸。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传播,但是如果没有内容,一切都无从谈起。信息源的地位使得报纸在新媒体时代具有竞争力。因此,在信息爆炸的多媒体时代,报社不仅不能弱化采编能力,相反,还要加强科技新闻的采编能力。为了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需要,报纸媒体要不断开拓和创新科技新闻信息源,使科技新闻更多地出现在报纸上。

科技新闻的信息来源比一般的新闻信息要来得复杂,科技新闻是科学发现的再发现,是对科技事件的再挖掘。科技记者在采集科技新闻的时候,必须要找对路径,才能获取丰富的科技信息。信息爆炸的环境,使得科技新闻信息来源也更加趋于多样化。报纸科技新闻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纯科技新闻的领域,而是应该要将触角伸向与科技新闻相关的更大领域和范围。随着科技自身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不断增长的需要,科技与经济、政治、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开始相互渗透,而且逐渐联姻,甚至达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报纸科技新闻,需要树立大科技意识,在视野上进行创新,这样可以大大丰富科技新闻的内容。SARS病毒、禽流感、苏丹红、麦当劳薯条、杜邦特富龙等重大事件,都有科技的要素或者影响在内,都可以作为科技新闻的内容。

美国《科学》杂志记者、编辑Richardstone认为科技新闻可以通过以下六个途径获得:第一,新闻记者会;第二学会会议;第三,企业报告;第四,参观实验室;第五,新闻调查;第六,科学家的个人简介。其实,报纸科技新闻的线索还有很多,如科学家的博客就是重要的科技新闻来源。另外,其他媒介上的科技新闻也是报纸科技新闻的重要线索。

科技新闻信息源的增多,将会有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新闻出现,同时也有利于改变目前报纸科技新闻内容严重不足的境地。对于现在的信息爆炸社会,信息量的多少也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报纸上只刊登很少的科技新闻,科技新闻的影响力自然很难发挥;相反,如果报纸上的科技新闻占有足够的份量,也就能够更多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策略之四,牢固树立读者本位观念,选择读者关注的科技新闻。

信息爆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统计表明,那个10年,全球信息量每20个月就增加近一倍。进入90年代,信息量继续以几何级别增长,到90年代末,伴随着第五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真的开始爆炸了。然而,面对极度膨胀的信息量,人们对于信息的苦苦追求和期待忽然间变得茫然了。因为,即使每天24小时看这些信息,也阅读不完。更何况,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无用,甚至不真实的信息。

当前信息爆炸实际上目前的状况是:人们一方面享受着丰富信息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在忍受着信息爆炸的困扰。报纸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从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读者感兴趣、读者所需要的信息。当今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是很多方面。报纸的版面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众多的科技新闻全部纳入版面。因此,对于报纸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科技新闻就变得十分重要。

在信息缺乏的时代,报纸媒体上的科技新闻由记者和编辑决定就可以了,因为读者没有多少选择的空间,只有被动地接受报纸上面的内容。而在当前的信息爆炸环境下,读者的兴趣和口味都发生了变化,报纸如果仍然实行过去为报纸为本位的灌输方式,只能是使越来越多的读者远离报纸的科技新闻。在信息爆炸时代,读者读报的基本动因是追求有用的信息。在信息无所不在的时代,获取信息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对信息的准确判断,从而获取有用的信息。

根据《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绝大数(84.7%)公民对医学与健康信息感兴趣;其次感兴趣公民的比例依次为,环境科学与污染治理(38%)、经济学与社会发展(33.2%)、军事与国防(25.2%)、计算机与网络(20.8%)。这些调查的数据,可以为报纸媒体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公众感兴趣的内容就是报纸所要着力提供的内容。在当前人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与公众健康相关的科技就成为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报纸媒体要抓住公众的需求,提供与医学、健康相关的科技新闻,才能使报纸的科技新闻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另外,报纸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互动,如信件、邮件、电话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读者的需求,使提供的科技新闻更家符合读者的需要。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不缺乏,注意力才短缺,注意力已经成为了一种经济。报纸只有提供读者需要的科技新闻,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2]贾鹤鹏,莫扬.全球化时代有效的科学传播.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第8篇: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理论;生活;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45-03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阐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于此,《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将“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作为课程理念之一,并提出“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建议。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四个模块以“生活”主题为基础,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系统地整合在一起,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现理论与生活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上述理念、建议和教材编写模式均要求政治教师自觉地把学科的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完美对接。

有许多教师认为:理论与生活结合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引入课堂,再提出一些直奔理论主题的教学问题,把生活事例与学科理论联系起来即可。这也是老师们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惯常使用的方法。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对“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片面认识,并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指导做课教师参加河北省新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下面结合参评课例《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教学设计加以分析说明,期待与同仁交流探讨。

一、突出主体性: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

在教学中,我们可能遇到过这种状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了炙手可热的时政问题或非常前沿的科技成果创设教学情境,却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甚至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我们虽然关注了社会现实,却远离了学生生活,超越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轮课程改革提出“生活世界”的理念,强调教学是发生在师生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力图改变以往教学“目中无人”的现象,呼吁教学要以人为本,尤其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努力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学。这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传授教材提供的间接经验,也不能单纯从教师本人的喜好出发设计方案,而是必须关注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切实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积淀出发,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社会关切,着眼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与学生进行真诚务实的对话交流,才能使学生获得具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理论与生活才会真正得到统一。

在对《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打破了教师搜集提供事例、学生分析提炼知识的传统教法,围绕“我与政府”这一活动主题,动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近政府、了解政府,感受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思考政府履行着哪些职能、为什么履行这些职能、履行职能的实际效果、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能等实际问题。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表达方式,分别从“杂技节里说政府”“行走中看政府”“家长里短说政府”等多个角度交流了自己对政府的认识和感受,政治课上常见的生硬说教不见了,代之以师生间、生生间的真诚对话和交流,学生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理论与生活得以完美对接。

二、强调整体性:达成科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起点,也是教学行为的归宿,它规定了教与学的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总目标时,增加了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的要求,鲜明体现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课程分类目标则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这三维目标作为同一教学活动的三个侧面,如同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是一个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课程分类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具体表述中,多次提及“生活”一词。课程目标的上述特点再次明证,本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关注人,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的整体性存在和全面性发展。同时说明,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对接,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统一起来,才有可能真正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必须要改变重认知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重教书轻育人的片面行为,在教学设计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确定科学的三维目标。通过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主动践行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情境体验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将学生带入到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体验感悟、互动交流、合作分享的过程中理解建构知识、锻炼提高能力、激发陶冶情感,有机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对于《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一课,我们本着上述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确定并达成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政府的作用;通过交流分享,了解政府的职能,明确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能力目标:通过感悟生活归纳政府的职能,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评议身边的政府部门,提高归纳与分析能力:通过收集报刊、书籍、网络信息,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了解和感受政府的职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既要看到我国政府履行着多种重要职能,又知道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政府需要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从而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关注我国政府的表现,参与评价政府,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帮助政府改进工作。

三、提高开放性,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个人头脑中的符号操作”,而是同环境、他者“协调”“构筑”知识的行为,是“人们不断地相互合作的社会过程及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这种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要努力创设开放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师生间相互信赖和尊重,积极开展教学对话和交流,引导和推动学生主动地与他人合作、深入地探究学习内容,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

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必须努力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对此,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朱明光老师做出如下解读:“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比如,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比如,设计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使他们感悟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创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师生之间相互信赖,平等沟通;学生之间乐于分享、勇于参与、寻求共赢,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发展。”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互动开放的教学方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

在《政府的职能:管理和服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牢牢树立学生主体意识,重新定位教师角色,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出现,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们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差异,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向社会、走近并了解政府:我们在教学预设中合理“布白”,设计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没有固定答案的教学问题,如你认为政府发挥着怎样的职能?你通过什么方式了解政府的职能?谈谈你对政府履行职能的感受等,为教学生成留下了适度空间;此外,在教学评价中,我们坚持了鼓励为主、多元多样的原则,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指导。以上做法切实提高了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方寸课堂,而是拓展到广阔的社会: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间、生生间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经验和感受的群言堂;教学过程不再是毫无生机的照本宣科,而是师生充满激情地建构知识和人生;教学结果不再是众口一词的唯一答案,而是比预想更丰富更生动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收获。

四、关注逻辑性,探寻生活的本质规律

对于“逻辑”一词,《辞海》做出了以下解释:逻辑是英语logic一词的音译,原意为思想、思维、理性、言语。逻辑一词是多义的,(1)思维的规律性;(2)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即逻辑学;(3)客观规律性。

思想政治是以经济、政治、哲学的基本知识为载体,培育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的课程。它是一门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想导向性和理论逻辑性,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生活性,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然而,生活现象不等于生活逻辑。在教学中要真正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对接,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必须从生活现象出发,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引领学生实现对生活现象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并通过这一过程对客观科学的逻辑性和真理性加以明证。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生活现象为向导,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的、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问题,为学生提供逻辑思维的路径,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论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探究,从中抽取概括出理论观点,完成对知识的科学建构:指导学生将获得的理性认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用科学理论指导生活实践,认识和解决生活世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学生只有自觉能动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生活实践才最终真正实现了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

第9篇:科技发展的论据范文

关键词:团队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123-02

一、教师团队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1.教师团队合作

合作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形态,是指个人或群体为达到某一共同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联合行动的一种社会互动方式。从合作的结构上分析,合作不仅包括合作的行为,还包括合作的认知、合作的情感和合作的技能。对于教师而言,合作是指教师个人或群体基于一定的目标,相互支持,交流信息,分享智慧,共同提高专业素养、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互动方式。互补、互动、分享、交流、倾听、尊重、交往等都是合作的表现形式。

教师团队合作是指为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共同目标指引下,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自愿组成团队、开展合作的过程。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位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团队有明确的合作理念、必须遵循的合作原则、相对稳定的合作方式以及与合作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各个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彼此协调,都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并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给其他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和适时的指导,集群体之优势,形成合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既作为一种职业,又作为一种专业,不仅需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专业资格,而且应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地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行为,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准。

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过程既是个人努力的过程,也是需要与同事合作分享专业知识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基于同事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式的、生成式的专业探索与成长的过程,是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融为一体的过程。这种专业发展过程由于汲取了多方面的经验,不断促进教师在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知识,使得教师知识在群体中不断地流动,并逐步增值。因此,合作式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目标的达成。

二、教师团队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教研信息共享,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知识共享是一个彼此启发、感悟、领会、知识沉淀的过程。研究表明,知识本身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即分享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效益就越大。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当每位教师都开放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他人共享经验时,才能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把他人‘知识库’中的库存‘化为己有’,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正如富兰所言:“如果我们不与人交往,我们能学到多少东西是有局限的。”教师只有在参与知识分享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呈现和他人诘问等手段才能使其原本模糊的“缄默知识”显性化,才能使原本不完美的知识得到修正和完善。

2.有利于促进教师创造性的发展,保持进取精神

教师的创造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取决于教师从其同伴和管理人员那里获得专业上和人格上的支持。同时,教师创新性发展会受到文化特别是教师文化的影响。正如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委员会在提出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的:“人的创造能力是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开发并超越人类自身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折的能力。”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适度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也就是说当人们感觉到自己在被人承认、信任、理解,在受到别人尊重的同时意识到自己是自我的主人,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行为的时候,是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利伯曼曾指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在需求、反思和参与者需求驱使的尝试上。”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的经典公式更是成为后来众多研究反思的学者引用的论据。可见,在有关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中,教师应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应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它要求教师经常解剖自己的思想,要求教师经常用自我批评的方式反省自身行为,要求教师从团队合作中找到参照和榜样,不断完善自我,在专业发展中实现

自己的质的飞跃。

4.有利于教师的终身学习和实践知识的获取、创造和传播

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一旦你今日停止了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也就是说,教师从教之日,便应是重新学习之时。马卡连柯曾说:“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门什么需要天才的艺术,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研究指出:“人的学习能量,永不停止,成人的可塑性或可教育性仍很大。”所以,教师应该学会学习并且能够善于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这样才能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各种教学情境,才能为教师增添智慧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独立自主的发展。“把学习引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就是要让创造伴随着教师专业的无限发展。

专业教师要想不落后于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必须不断学习,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只有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知识,习得新技能,通过主动寻求专业发展,突破在专业发展上的畏难情绪,让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三、教师团队合作的策略

1.转变观念,培养教师正确的合作意识

一方面,教师必须学会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教师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分析问题。教师要具备彼此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体谅的品质。教师自身树立开放的良好的心态,对于教师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增进理解,增强沟通,促进教师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从思想上明确教师之间的合作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更不意味着合作要排除个人的主见和创新。合作是双赢的,是以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只能使教师分享到自己不曾了解到的理念、经验,从新视野出发反思自身教学行为,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所以既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又要保持教师独立精神,这样的合作才真正有意义。同时,教师应当明确,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并不排除教师之间良性的竞争。教师之间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超越自身、超越他人,这种良性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合作,反而会使合作更积极,更有效。教师应更虚心地向其他同事学习。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教师之间交流信息,分享智慧,相互支持、鼓励,共同提高各自的专业素养,实现自身价值。合作氛围的形成,绝不仅仅只是教师之间的合作,也意味着教师学会与学生、家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研究者、教材编制者的合作,在这里教师更像是一个组织者和管理者。

2.重视教师主体地位,突出团队带头人的遴选

构建教师团队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价值。团队带头人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在团队中起着业务引领和团队“脊梁”的作用,并为团队制定长远目标,在适当的时候担当代表团队处理与组织内其他部门关系的角色。微软总裁鲍默尔说:“这是一个需要领导者的时代!但领导能力并不是20世纪的发明,它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问世。”团队带头人要有高深的专业学术造诣、崇高的价值追求、优秀的科学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卓越的领导才能、独特的人格魅力、坚韧的拼搏毅力、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同等条件下比别人看得更深更远,能在复杂的环境里透视方向,掌控大局,发掘机会并成功地利用。他的最大的作用是培育或传播一种文化或精神,让整个团队有一个共同理念、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准则,懂得创造共同的愿景,激励成员士气,永葆勇气和激情,从而实现整个团队资源的优化、目标的实现和高效的发展。

3.坚持自主平等原则,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教师是教育的基础,为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和才能,应该在温馨、和谐、融洽、宽松的气氛中,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流派、不同主张的自由碰撞,智慧的摩擦往往会产生创新的火花。只有全体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才能使教育得到发展。民主化管理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以人为本”,满足个体的合理需求,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知识、鼓励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由文化驱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而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在制定发展目标和学校制度时,要以集体决策取代领导专断,摒弃以往管理领导层与教职员工的单向的制约关系,建立起一种互动、对话与沟通的和谐关系,来创立开放、灵活、共享的环境,从源头上保障制度文化的客观、公正与科学。这样就可发挥教师群体之间智慧相互启迪的巨大作用,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

4.完善教师团队合作机制

有效的教学团队内部管理机制是教学团队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外部环境和条件,提供阳光、雨露、土壤和肥料,最终达到在不加约束的情况下教师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合作的目标,促进教师之间的真诚合作关系的养成。教学团队要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可以测量和定位的具体化和常规化的评价标准,如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团队内部自我评价,使多元评价制度与奖惩制度紧密结合,促进专业课程建设,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也要给予教学团队充分的授权,如教学改革的自、经费与教师资源的使用权等,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改革与研究、团队建设与教学质量考核奖励等。在教学团队内部要通过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等方法,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创造力,探索新型的专业合作平台,建立教学改革问题的定期研讨机制、民主协商机制,为教师合作提供多样化的保障,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钱旭升,等.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J]. 教育科学,2008(4).

[2]吴小贻.高校教师合作文化论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3]李永卫.构建学习型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 山东 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