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新闻传播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的特征

第1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众筹新闻在公共传播中的呈现特征

1.从关注个人到回归社会。众筹新闻涉及公共利益的报道居多,特别是揭示社会深层的调查性报道。在众筹新闻模式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有不少记者或公民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新闻理想尝试众筹新闻,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层面的新闻试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倒逼公共信息在众筹新闻平台上的传播,议题发起者为了顺利获取资助开始回归社会,公众与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互相作用,公共传播也得以顺利实施。在Spot.us的平台上,有很多关注公共利益的议题,比如涉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都顺利地获得了公众的赞助。

2.从窄众传播到大众传播。众筹新闻一些初期项目中,议题的资助者通常是传统媒体记者,议题在网络上的传播影响范围仅仅局限在媒体从业者的圈子里。随着众筹新闻逐渐被大众熟知,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关注并且参与众筹新闻,在Spot.us平台上可以看到,专业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与非专业新闻工作者的边界消失了。

2013年,Kickstarter平台上出现了一个众筹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该选题关注的是当前全球化经济的示例展示,记者将全程追踪一件T恤从原料获取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仅仅两个星期的时间,该项目共筹集到近60万美元的采访资金。有了资金的支持,记者开始顺利走访世界各地,在采访中甚至动用了无人机等先进的设备,最终报道以视频、图片、图表、文字等形式组合起来在网站上向公众呈现出来,网友也顺利拿到了给该项目筹资的回馈。

3.从普遍利益到多元利益。众筹模式将新闻的生产直接推到了市场,让市场来决定报道选题,弥补了部分小众选题资金不足的现状。对传统媒体而言,把关人在内容选择上关注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话题,一些来自底层的边缘性新闻议题难以被涉及。众筹新闻把关人角色的转变,给了这些亚文化议题重生的机会,弥补了主流媒体对亚文化领域的忽视。

例如weReport平台上已完成的22个新闻选题中,有不少都是有关小众的深度报道,比如揭秘钢管舞舞者的《非常舞者》,以及记录赴澳背包打工族现状的《澳洲梦》。②通过对Spot.us和Kickstarter平台上已成功的新闻众筹项目的观察,涉及亚文化议题的项目不在少数,这让一些平时被大众忽视的公共议题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

众筹新闻在公共传播中的边界

1.合法性边界造成公共传播的局限性。众筹新闻在我国的规模尚小,运作模式尚不清晰。一些有经验的记者有风险把握能力,知道自己的报道尺度,更容易获得众筹新闻的成功,但大部分非新闻专业者发起的议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公共传播的局限性。另外,由于一些众筹平台的运作属性问题,众筹新闻还涉嫌“非法集资”和“有偿新闻”,加之自身的非媒体属性,导致公众的一些公共议题诉求在众筹新闻中同样面临着无法满足的局面。

2.众筹特性导致公共传播丧失新闻客观性。众筹新闻充分发动公众参与新闻生产,增强了记者与受众的互动,摆脱了媒体的广告方和把关人的限制。但是由于众筹模式的特性,它在筹资时可能会受到捐助人的裹挟,导致众筹新闻在选题方面可能会过于迎合捐助者,因而丧失了新闻的客观性,难以保持独立公正,也很难做出纯粹的公共新闻。

一些众筹平台没有限制捐助人对项目资金的出资比例,可能导致捐助者完全控制整个议题计划。另外,由于众筹新闻规模有限,捐助人的身份容易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也就意味着捐助人无法代表公众与社会的利益,一些新闻众筹项目无法保证其客观性。

3.信用体系的缺乏限制公共传播的质量。众筹新闻的发起人和筹资人的双向信用体系的模糊限定,也可导致一些问题出现。我国的众筹平台还在发展的初期,对于一些项目的具体控制,比如准入门槛的限制、项目经费的投放以及投资人的回馈等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明晰的机制,导致新闻项目的执行与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可能会出现作品完成不符合规定、发起人圈钱消失或者出资人恶意干涉等现象,这些都会直接导致报道质量的降低。众筹新闻要思考如何规避制度性风险以及如何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只有这样,众筹新闻才能对我国的公共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沈阳 周琳达:《中国众筹新闻的萌芽之路》[J],《编辑之友》,2014年第3期

第2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网络传播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的信息化,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来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的实现能够使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最便捷的方式进行传递,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这也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无论是从形态上还是特性上,网络传播明显克服了传统媒体存在的某种不足,它不仅兼备了新闻传媒的具体特点,也突出了自身的传播优势,这种优势也是网络传播的时代特征。其一,网络不但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还是存储信息的基本载体,网络传播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种需求,传统的新闻媒体强调的是“内容为王”,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用户完全可以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这一意义上讲,网络传播真正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其二,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征,它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单一性的传受关系,在网络传播中,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只要他愿意,随时随地又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的主体地位得以显现;其三,网络传播的信息主要是以数字形式存在,它具备了报纸文本传播的优势,广播声音传播的优势,电视图像传播的优势,使用起来更为高效、便捷,其竞争力也不言而喻。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一)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正面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它成功地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足,其对当前新闻采编产生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新闻采编的多媒体化和立体化,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它不仅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结合起来,还可以将传统模式下的多种传播形式同时使用,更有助于受众对所传播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掌控;其二,网络传播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传统的新闻采编非常注重新闻的时效性,但是因时常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新闻的跟进性难度很大,鉴于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些新闻报道很难在第一时间完成,而网络传播完全可以摆脱这些因素的限制,且能够充分实现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的统一;其三,网络传播能够突破原有信息传播载体的容量限制,大幅度提升新闻传播的信息量,例如,报纸就容易受到版面的限制,编辑的信息很难将新闻的全貌呈现给受众,相对而言,网络则可以实现无线连接,确保新闻报道内容的全面性。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负面影响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但因其自身的随意性、复杂性以及难控性等特点,也给新闻采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使新闻采编的严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与新闻的时效性一样,严谨性也是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但是,网络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容量也要比传统新闻媒体大得多,这就加大了对信息的甄别难度,使新闻报道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与传统的新闻采编相比,无论是文字措辞,还是对信息准确度的掌握,都缺少一定的严谨性,加之网络信息的难控性,虚假信息屡见不鲜,都给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二,网络传播在新闻评论方面过于肤浅,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新闻评论深度不够,尤其与纸媒相比,传统纸媒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新闻评价体系,且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人员和评论人员,新闻评论深度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网络传播由于缺乏深刻性,受众对其信任度也就有所下降。

三、结论

第3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这里,“角色”这个概念的运用,实际上是在强调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人的因素。人有喜怒哀乐,有情感倾向,就会有主观立场。这一点广播播音与平面媒体有着一定差别。报刊网络上的文字图表跟情绪和主张也有关联,但这种关联是通过阅读行为由接受者去主观感受文字图表里的情绪和主张,而且,这种感受会因为接受者文化和阅历之间的差异而存在强度上的不同。文字图表本身仅仅是工具而已。不存在情绪问题,更谈不上主动透露出自己的立场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图表的传播更接近新闻传播对客观性的要求。而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员则不一样,他们播报的是客观性很强的新闻,但是,在播报的过程中,作为人的情绪、倾向、主张、立场是无法完全被屏蔽掉的。这里。就提出了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新闻播音需不需要立场呈现?新闻播音的立场呈现和新闻的客观传播之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新闻的客观传播怎样在新闻播音中得到落实?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新闻播音不可避免地会呈现主观立场

严格地说,新闻播音不能简单地和新闻播报划等号,它包含的领域是随着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断拓展的。比如,新闻评论、新闻访谈、新闻直播、新闻连线等,都是新闻播音的具体领域,表面上看,新闻播音员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工种,但是。只要我们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这个工种会打上作为人的播音员在社会生活中的情绪、立场、观念的烙印。也就是说,广播电视新闻是最具感性色彩的传播。哪怕是标榜绝对客观的西方广播电视机构,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也难逃感性的影子,即使他们的播音员没有任何抑扬顿挫地冰冷播报,也可以看做是播音员某种情绪的呈现。正是这个特性,作为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接受往往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还会附加上对播音员的感受:齐越的庄重大气、夏青的端庄持重、方明的开合自如、罗京的不苟言笑、李瑞英的落落大方、海霞的亲切面孔……都是新闻播音员在完成新闻传播后留给受众的印象。而这些分明就是他们个人情绪和观念的流露。

正是由于播音员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才充满了感性色彩。必须指出的是,上述播音员的个性特征中,虽然都带有他们各自的主观成分,但是,还不能完全把这些个性特征等同于他们在新闻播音过程中的立场呈现。这里,立场呈现显然是要比播音员的个性特征更能体现播音员的整体素养。如2008年。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赵普含泪主持抗震救灾节目等等,都可以看成是这其中的代表。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新闻播音的立场呈现不仅包含着播音员的个性特征,而且还关系到播音员的政治素养、文化修养、人文涵养。从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来看,那些在立场呈现时表现出色的播音员,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对新闻的传播,帮助乃至深化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和认识。

二、新闻播音必须体现客观传播

真实、客观是新闻有别于文学艺术的根本届性之一。也是新闻的一条基本规律。1900年,美联社提出了“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它要求记者“不党不私,平衡公正。”这可以说是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被确立的开端。在我国新闻史上,梁启超在1903年提出了“报之以客观”的主张:民国初年的名记者黄远生则进一步提出“力变其主观的态度,而易为客观。”

回到新闻播音的课题上,新闻播音员作为新闻传播中的一环,绝不是新闻的制造者,他只能是新闻事实的传播者,不管新闻播音员有着怎样的主观立场,都不能改变新闻事实本来的面貌,也就是说,新闻播音必须体现出新闻的客观性。其传播行为应当是客观的。在这个选项下,播音员这一角色可以理解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声音形象工具。它是被用来传播广播电视新闻的,而不是用于别的方面。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中,必须要求播音员按照所在媒体要求将新闻稿件准确播出,哪怕播音员出于个人主观上的认识而不同意某一条新闻播出。换个角度看,新闻事实在新闻稿件上呈现得客观与否,新闻播音员是不承担责任的。新闻播音员倘若按照自己的主张更改新闻事实,哪怕这种更改可能最终被证明确实是客观的,但是职责程序上说不允许的,违反了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是错误的。

当然。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就是说,我们的报道必须绝对地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为了某种需要而给客观事物附加一些东西,或者歪曲事实,改造事实。

更进一步地来认识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其一,新闻播音员的工作对象――新闻稿件、新闻事件是客观存在;其二,新闻播音员必须准确地在自己的工作行为中体现上述内容:其三,播音员的主观立场同样是一种客观存在,播音员从各自的主观立场出发,理解新闻稿件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也是职业特性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新闻播音只有始终处在客观传播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职业价值,并产生符合传播规律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如何处理新闻播音立场呈现和客观传播的关系

毫无疑问,新闻播音的立场呈现和客观传播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得益彰,和谐共振才是彼此关系的最佳状态。

如何处理新闻播音立场呈现和客观传播这一对关系?以笔者之见,首先不能将两者对立,必须强调新闻播音的立场呈现和客观传播是一对相互关联的整体。不可分割。对于新闻播音员而言,再独到的立场,也只能是在新闻的客观传播中得以体现,而新闻的客观传播,因为是经由播音员这个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刻上这个人的痕迹,他的情绪、思想、倾向、立场必然会通过他的播音艺术作用于新闻的客观传播,并影响到这种传播的实际效果。

第4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一、当代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分析

(一)性质观的变化

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之后,新闻事业的性质观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阶级舆论工具”转化为“企事业管理工具”。在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就是以报道新闻为主的阶级舆论工具,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和舆论,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展目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由某个特定的機构来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深入下,新闻媒体开始成为市场主体,新闻事业也具备了双重属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人们将这一阶段的新闻事业性质总结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学界开始重新分析新闻事业的归属权,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诞生伊始,新闻事业就有着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可以为人们提供信息、娱乐与知识,有着“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特征。

(二)文化事业属性

随着社会的变革,政治生活开始成为了社会生活的组成,新闻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工具,现代社会强调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新闻媒介开始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凸显了新闻的产业属性。近年来,在新闻产业的变革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的建设,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从广义上而言,文化就是人们精神与物质创造的综合,从狭义上来看,文化就是人们的精神产物,其本质属于核心价值观。

新闻活动是人们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新闻事业有着信息产业与意识形态工具的双重属性,也兼具文化属性,作为新闻工作者,在社会文化中需要肩负重任,意识带新闻传播的价值观以及新闻媒介的特质,从而进一步推动新闻工作的发展。可以看出,在新闻事业的属性方面,应该具备精神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工具的双重属性,在市场的发展下,新闻事业开始成为市场主体,具备了产业的属性与文化事业的属性,在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文化建设中也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对新闻事业文化属性的理解

社会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两个内容,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出文化的作用,需要注重横向以及纵向社会传播。目前,我们所说的社会文化都是狭义方面的精神文化,就是人们创造的技能、知识、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其中,新闻工作人员属于社会文化的主体,他们在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念的创造上,作用重大。在大众传播时代,新闻事业也具备了更加显著的文化传播功能,人们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电影、杂志来开展传媒活动,对于社会成员,可以起到娱乐教化、教育引导以及传播知识作用。通过这一渠道,促进了社会成员技能、知识、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传播。

三、如何发挥出新闻事业的文化功能

从新闻事业的发展来看,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强调,在发挥新闻意识工具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出新闻事业的经济功能:

首先,要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新闻媒体的文化性属于其重要的身份特征,有怎样的组织文化,就会造就出怎样的新闻事业,形成相应的媒体精神,关于这一问题,学界也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纵观目前的新闻机构来看,相当一部分新闻机构还缺乏组织文化自觉精神,阻碍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其次,注重发挥新闻事业的文化功能;所谓新闻事业文化功能的发挥,相对于社会而言,即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相对于特定读者而言,即要有文化服务意识,要有满足其文化需求的意识——满足其文化追求的需要,满足其文化栖息(生存)的需要(文化是人的精神生命)。我们常说“叶落归根”,为什么要叶落归根?其实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文化家园。面对特定人群的新闻媒体,应成为特定受众的文化家园。使他们的精神在这里得到栖息,在“自己的媒介”上找到自己的精神生命的归宿。

四、结语

第5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说这种黄色标题是新闻毒瘤,一点也不夸张:

其一,它制造着假新闻。标题党喜欢诡辩称假标题不是假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标题捏造了并不存在的信息,当然也是假新闻。而断章取义的夸大,则为假新闻的传播滋生了土壤。其二,误导着公众。不要辩称新闻原文没有变化,公众只读标题的浮躁传播语境中,是很容易被标题牵着鼻子走的。其三,破坏着网媒与纸媒的合作关系。本来,网媒与纸媒的良性合作、优势互补可以助推舆论监督,纸媒发掘新闻,网媒扩大影响,纸媒继续跟进,可网媒为了点击私利而扭曲纸媒报道,则使合作遇到了巨大障碍。最重要的是,网络黄色标题党的这种“唯恐冲突不激烈,篡改标题挑情绪”的嗜血思维的起哄习惯,纯粹是在消费网络的民粹情绪和阶层冲突,利用公众的某种不满情绪盈利,这样的标题只会向本就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输入更多的暴戾,更多的情绪化,更多的仇恨和对抗。黄色标题党的毒瘤危害新闻界,网媒网编如不自律,总会自食苦果的。

网络剧情微视频的传播特征

毕啸南在《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传播特征决定其美学特征、叙事特征等等。因此,谈论剧情微视频,就必须从其传播特征谈起,主要有三个方面:

1.碎片化高峰体验。

碎片化高峰体验是指剧情微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以碎片化时间为单位,并在短时间内通过故事创意吸引受众,令受众跟随剧情的跌宕起伏全身心投入,达到短时间内与真实环境相隔离的艺术体验,剧情是受众得以碎片化高峰体验的核心要素。

2.即时点播。

即时点播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随时随地性。也就是说,剧情微视频的观看是随时随地进行的。受众的这种即时点播的权利,要求剧情微视频不能做拖拉性的铺垫、渲染,因此制作重心要准。二是非线性。也就是受众在观看时可以随意拖拉进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这种非线性的观看模式,也使得“点击率至上”这一评价标准失去了合法性,观众点击了不意味着认真观看了。三是免费性。即时点播的潜台词是,我可以想点播的时候就点播,而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尤其是无需为付费而烦恼。

3.网状爆炸。

网状爆炸突出表现在以视频网站为核心,以社交平台为辐射,以电视及电影院线、手机终端等为补充的网状式交互传播。某种情况下,也可能是首先在社交平台上点燃,然后迅速被视频网站传播等等。总之,主次也许颠倒,但往往一旦有了传播点,马上就会形成网状式的、爆炸式的传播。这与云技术以及社交网站的特点密不可分。随着“视链”技术、平台分享技术、码率转化与无缝对接技术等的发展,剧情微视频实现了多种平台、多个用户之间的随意切换,使得网状爆炸这一传播特性更为显著。

社会责任论语境下的假新闻治理

姚君在《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12期上指出,社会责任论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构建,尽管其基础仍旧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修正和补充,但对报刊提出的五项基本要求,对于我们现在研究和寻找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1.抵制自由主义,提升道德水平。

社会责任论构建者们惊呼“新闻自由是危险的”,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笔者认为,在全球政治经济异常复杂的当下,我们新闻人更要旗帜鲜明地抵制自由主义,增强社会责任,提升新闻职业道德水平。

2.敬畏行为原则,完善采编准则。

社会责任论指出,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全面、理智,减少那种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新闻要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各媒体在具体执行采编工作时,更要完善采编准则。

3.做好评论版面,开辟勘误专栏。

社会责任论指出,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社会中的所有重要思想观点都应该出现于大众传播机构之中” 。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4.抓好反面典型,设立假新闻奖。

社会责任论指出,报刊要对社会各集团、各种族、各阶层、各区域作出合乎实际的正确判断,彼此了解、理解,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各集团的冲突,确保社会稳定。

5.抓好队伍建设,重拾新闻理想。

社会责任论指出,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现实信息”。这是对新闻时间性的要求,保证每个公民能平等共同分享信息。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新闻队伍。要自觉抵制假新闻,更要有大量有理想的新闻人才。

第6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微博 文体 微博新闻

微博是传统博客的一种变体,用户可以通过手机、E-mail、Web等方式短消息,实现即时分享。当前,微博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使新闻传播出现新的形态和传播方式,而且逐步催生出一种新的新闻文体,本文试图探究这种新型新闻文体突出的特点。

基于微博技术特点而催生的文体特征

从技术上讲,微博用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自己喜爱的形式构成文本,上传到网络,方式简单而又随意。

文字简短,事件核心突出。微博对内容字数设限,如新浪微博为140字,多一个字都发不出去。由于技术上对字数的限制,导致微博新闻文字简短,有的甚至只是只言片语。一般来说,该类文本的主要内容突出,写作虽不讲究文法,但迫于字数的限制,自发地形成类似于倒金字塔写法中的导语部分的独特形式,能够直接交代出事件核心,使得followers的注意力指向非常明确。例如,一则关于香港人质事件的后续微博新闻文本:

“一个民调显示,香港媒体的公信力创下1998年以来最高,学者相信和最近媒体关于菲律宾人质事件报道的表现有关,负责任的报道,让香港产生上下同心的感觉。至于i认为媒体存在自我审查的比例,也创1997年以来新高,认为媒体对批评特区政府有顾忌的人数也上升。”(闾丘露薇2010年9月15日9:25)

短短的百余字,要素较全面且令人一下子捕捉到了重点。

不过,多数的文本作者不是传统的新闻人,他们的写作更为简单,如两则关于“曹操墓事件”的文本:

“曹操墓发掘方回应‘造假说’”(覃伯玉社会 2010年9月21日00:46)

“闫沛东称真曹操墓在河北磁县证据将全部公布”(szshkq12010年9月14日10:44)

上述两则文本,虽非五要素俱全,但也已经明确了事件的核心。

施拉姆曾经在其著作《传播学概论》中提出了一个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来解释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几率: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报偿的保证是指传播内容和信息使受传者感到满意的程度,费力的程度是指使用某种传播方式或传播媒介的难易程度和所耗费的精力及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带给受众的信息价值越高、受众获取信息越容易,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几率就越大。在微博新闻文本中体现出来的文字简短甚至可以说言简意赅的特点,使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就可以判断该信息是否有价值、是不是为自己所需要,在当前阅读以快速浏览为特征的时代,微博新闻的这一特点显然符合大众口味。

形式与表达的随意性。微博在获得用户资格及使用这两个关键环节中都体现出“零”门槛。获得用户资格时注册的过程非常简单,网民只需填写电子邮件地址、设置登录密码即可;而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会用手机发短信或者会上网,就可以将自己的所做、所见、所思发送到个人微博上,而且,微博在写作要求上呈现出“零编辑、零语法、零文采、零形式”的特点,这反映在文本形式上,就形成了微博文体与传统新闻文体最明显的不同:微博主在内容和措辞上不受约束,以自己的所好、所能信息,在表现形式上也可任意选择。

“学校餐厅门口,让我又看到舟曲的照片了……那个‘泥石流’啊。”(miyo晶2010年9月12日)

“舟曲赈灾之沙川新区发放篇 看领的物资,这是一个三口之家。沙川安置点除了住着泥石流的幸存者,还有房屋被毁坏或者因为洪水浸泡成危房,无家可归者。”(北京的nadie2010年9月12日00:26)

这两则文本很具代表性,从文字上看,它们不受任何文字规则约束,不讲求语法,不约而同地口语化;从形式上看,它们没有段落、没有标题,不讲求层次。除了文字运用的随意性外,微博主还可以自由选择通过图片、音频、视频来信息,上述第二则文本中就配发了图片,这些手段,使微博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立体化的传播,既使各类信息相互补充,又更具感染力。

文本碎片化。这是微博新闻文本与其他新闻文本最为显著的不同。所谓碎片化,是指完整的内容被切割成许多零碎的小块。微博新闻文本的碎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微博操作简易便利的终端服务器,使其具备4A特性,即Anytime(传播的即时性)、Anything(内容的多样性)、Anywhere(信息的多渠道性)、Anyone(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传播权)。传者文化水平良莠不齐,加上微博快速传播的本性,使得不少微博新闻文本在写作中缺乏推敲,逻辑性不强,内容松散,不能有效传达准确信息,甚至鲜有价值。

其次,微博对于字数的限制使得新闻文本不能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一条信息往往需要经过传者多次才可完成,这其中,既包括一位传者多次的,也包括多位传者的。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一位微博主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将事件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时就会出现多位微博主从各自的角度去传达信息,方有可能组合成事件的全景图。

笔者以2010年6月26日杭州《青年时报》的微博对一起交通事故的连续直播来说明微博的碎片化特征:

【10:11】今天早上,一辆保时捷在留下镇政府边上,把一位骑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人撞了,被撞的是杭城某报的投递员,因抢救无效死亡。这些忙碌在马路上的“蜜蜂”,每天承受的风险不是一般的大,谢谢他们的努力,默哀。

【13:42】保时捷驾驶人涉嫌在撞人后涉嫌逃逸,目前,杭州交警部门正在抓捕肇事者。

【18:12】肇事保时捷车牌号为浙A-8444K,沿西溪路由东向西行驶至留下镇中国农业银行门口时,与骑电动的沈志财相撞。下午3点多,肇事司机温州籍驾驶人章方理在某宾馆被警方缉获。

同一天发出的这三则报道,单个来看信息均不完整,它们都只是传达出新闻事件的一个或两个要点:发生车祸,死者是某报投递员;警方在抓捕肇事者;肇事者身份及其被捕等。而且这些文本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相比,结构随意,内容上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这是典型的碎片化的特征。

文本的碎片化使得微博新闻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一方面是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跟进难度很大。不可否认,微博在即时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单篇微博文本信息量小,难以提供完整的信息,而且由于逻辑性不强,在细节或关键环节上往往出现断层,倘若再经用户多次转发,就很难找到初始信源,这使得人们想要核实信息、寻找关键点,以便对事件进行跟进采访或深入报道时难度非常大。另一方面则是重大新闻事件完整性的缺失。一则微博难以传达新闻事件的全貌,即便多个微博作者通过多次传播完成了一个新闻事件的完整传达,但是,微博本身无法自发完成有效信息的整合从而诞生完整真实的新闻来;同时,由于微博信息发送的零门槛和低成本,使信息上传过度,造成了信息的极度“超载”,如果想要在其中提取到有价值的文本,进而快速整合出事件的整体面貌,无疑如大海捞针。

基于微博主内心诉求而催生的文体特征

微博主使用微博的动因较复杂,其中根本心理需求和社会补偿需求这两大类动因,促使微博新闻文体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新闻文体的特点。

情绪化的个人表达。微博使用者首要的心理动因是其自身根本的心理需要,包括自我表达、自我形象塑造、个人信息传播等。对于微博主来说,微博的零门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自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能够让人们认识自己、认同自己。这是一种自我形象塑造的机会,可以极大地满足微博主内心的需求。

目前,微博的内容主要包括:记录现场、评议时事和心情,后两者都不可避免地传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感。而由缔元信(万瑞数据)与多家媒体合作完成的一项调查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该调查报告称,在微博上最主要的行为目的是“写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发泄情绪”者占微博用户的74%,主要内容是“个人情绪感受”者占76%。①由此可见,微博主写作微博最主要的内在动机是自我表达和自我情感宣泄,于是,我们就看到在众多的微博文本中,毫不掩饰地抒发着或温和或激烈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嬉笑怒骂皆成微博的态势。

这种情绪化的个人表达,有利亦有弊。一方面,微博随心所欲地记录自己“正在想什么”,这些过去更多出现在朋友之间的心灵沟通,极有感染力,能够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不同背景下的人们相互了解和理解,实现媒体沟通、协调不同群体的功能。而另一方面,一些过度情绪化的文字经过转发,在广泛传播的同时被内容再造,加入了更为丰富的解读,这样,原有情绪就可能被扩大化;同时,情绪化的表达也使followers的注意力过多地指向个人情绪符号,而相当程度上忽略了纯粹的事实信息以及对于其真实性的判断。

诉求指向明确。微博主使用微博的另一需要是渴望社会性补偿,即希望通过事件信息及个人思想的传播,获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当一则博文被广泛关注、转发时,信息的交流会迅速扩散,不仅会使微博主人气迅速上升,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它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引发人们议论的热点甚至舆论的焦点,所以,微博主写作微博时,对于自己“正遇见什么”和“正需要什么”往往表达得非常直接和明确,他期待这些文本的传播能促进他所关注和希求解决的问题获得更多解决的机会并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事实也证明,不少情形下,网络和现实社会也的确因此产生了强烈反响。像著名的微博“我要上大学”,在简要说明李盟盟不能顺利录取的前因后果之后,明确地请求网友以转发该微博的方式声援李盟盟,助她圆大学梦。而江西宜黄“9?10”拆迁事件中钟如九的一系列微博,渴望帮助的诉求也非常直接和明确。

由上述分析可见,微博新闻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体特征,这是区别于传统新闻的特征,催生这些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微博本身的技术特点,笔者认为,“微”新闻体已经诞生。

随着微博新闻的出现,新闻写作进入了动态的、立体的、有声的多媒体网络表达空间,其文本的表现形式更加自由多元,取材的视角更为个性多样。而这种新闻文体面临的发展困境也越来越浮出水面,最突出的一点是,微博人人皆可“登堂入室”的特点,使人人都具备传播而且是即时传播的权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前还没有建立硬性的信息管理机制,制约的力量只是道德自律,这就造成了微博新闻不容乐观的现状:有效信息被挤压、信息无法核实或者失实、过于情绪化的对驳,等等。微博新闻如何长久健康地发展,有待人们进一步思考。

注释:

①《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第8页,缔元信网络数据,http://wrating.com/report/2010-08-16/1281949804d419086.shtml.2010-08-1617:02。

参考文献:

1.彭兰:《传播者、受众、渠道:博客传播的深层机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陈红玉:《由突发事件看微博的传播机制》,《传媒观察》,2010(8)。

3.吕辛福:《微博客的新闻传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今传媒》,2010(8)。

4.耿伟、张晋:《微博:140字新闻短语时代到了?》,《新闻传播》,2010(4)。

5.应吉庆:《微博客:发现新闻与新闻的新途径》,《新闻实践》,2010(4)。

第7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传播困难

融媒体形成与发展背景下,传统的电视新闻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一席地位,就要不断寻找可行性突破口,结合市场需求,优化内外部结构,从而推动自身更好的转型与创新升级。就目前而言,电视新闻行业的传播也受到了融媒体发展的影响,遭遇了较为严重的瓶颈期,这不仅降低了传播效率,还阻碍了此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1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传播的特点分析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媒体形式的转变产生了直接影响,一些新型媒体不断出现,这对于传统媒体(如报纸和电视等)传播的公信力而言,会产生较大压力与阻碍。那么,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传播也有着自己的特征与优势,如具备高效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等,我们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多样性。融媒体主要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获取社会新闻数据和信息,融合了报纸和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的传播功能,新闻传播形式多样,如视频、文字图片和音频等,同时公众也可以传播新闻,使媒体传播具有大众性,传播信息具有多样化特征。二是高效性。融媒体背景下,网络平台、微网站等都是新闻传播的载体,其中,互联网运作使得新闻采访、编制和传播缩短了时间,同时传播速度加快,缩短了新闻传播与新闻生成之间的时间,公众可以及时看到新闻,呈现出新闻媒体传播的时效性。通过这两点可以看出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传播与传统传播存在差异。

2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困难

2.1电视新闻传播主体和形式单一,互动性和服务性较差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要求较高,一方面需要满足内容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要面向公众呈现出较强的服务性和互动性。但是,电视新闻媒体的传播主体和形式都具有单一的限定性,其主要选用的是大众传播形式,传播主体单一,限制在地方各级电视台的范围内,而新闻传播过程中公众也是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性和相互牵引性,所以导致新闻传播效果不佳,这就影响了电视新闻媒体更好地发展。其次,电视媒体在传播形式上存在单一性,如公众是否选择观看新闻决定权在于公众,同时电视新闻类型和内容的传播,选择权也在于公众,这主要是由于新闻传播效果以及公众体验需求服务存在一定的欠缺,从而影响了电视新闻的有序发展[1]。

2.2电视新闻传播内容雷同,吸引力较差

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有着一定的规范流程和操作标准,如从新闻信息、数据采集,到新闻资料的汇总、统计与编辑,再到最后的新闻信息公布与传播等,整个操作流程都具备规范性。而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电视新闻信息传播在制作流程、制作时间上首先具有竞争劣势,同时,相比于多元媒体形态,电视媒体的资源和素材更为局限,其中,网络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海量信息资源模式,是当前融媒体时代的象征,而传统媒体因为受到素材和资源的影响,导致一条新闻素材重复运用和不同形式制作,其事件本质(原因、经过、结果)仍不会改变,新闻毫无创意和新意,以此导致观众视觉疲劳,影响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2]。

2.3电视新闻传播渠道限定,开放性局限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其中主要体现在传统新闻传播渠道限定,特定节目在特定渠道播放,再加上播放时间的限定,会导致新闻播放效率降低。公众不再有耐心等待新闻内容的更新,也不会在特定时间去选择观看电视新闻,因此,导致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效率不高,需要进一步转型与革新。

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化路径

3.1创新电视新闻传播主体和形式,提高公众服务水平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和主体,要遵循市场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不断创新与拓展,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单向传播形态,改变受众被动接受的传播方式,借助融媒体增加多元化传播形式。其中,对于当前电视新闻媒体所延伸出的给公众拨打热线电话、发送手机短信,以及进行现场采访的方式,要进一步调整与创新,如利用融媒体来引导公众在观看新闻节目时,与观众进行即时性互动,可以利用发放红包的形式,以及评价参与形式,使电视新闻媒体打破传统的单向传播形式,转变观众被动接受的形态,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另外,电视新闻还可以在制作中让民众参与活动,从新闻信息的编辑和制作入手,结合观众的建议和需求,将新闻设计和传播的主体转变为观众,使观众占据主导地位,拓展新闻传播形式,同时提高观众服务水平,从而激发观众热情增加新闻传播与互动的效果。这一点也是借助了融媒体功能,利用网络对公民需求进行了解、搜集与汇总,从而加快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与融媒体的结合,促进电视新闻更好地传播与发展。

3.2加强电视新闻的深度和精准报道,提高吸引力

融媒体环境下,一些传统媒体也借助网络技术,搜集更多的新闻资源与讯息,创建更优化和更新颖的新闻内容,以此提高新闻吸引力和传播效率。对此,电视新闻媒体想要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就要从新闻内容入手,改善原有的内容雷同情况,通过加强电视新闻传播的广度、深度与精准度,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和观看,以此扩大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其中,电视新闻可以完全借助融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技术,从海量信息数据库中搜寻新闻碎片,并在文字编辑、语言组织以及内容拓展等流程中进行深度和精准设计,确保新闻信息的完整性与优化性,通过新闻事件阐述、分析来拓展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以此规避电视新闻内容的雷同性,从而有效吸引观众,并鼓励观众对此进行评价及观点表述,这样一方面达到了电视新闻高效率传播的目的,另一方面拉近了媒体与公众的关系[3]。

3.3拓展电视新闻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带来了升级与创新的机遇,能够使传统媒体拓展出更适合当前观众需求的新闻产品,从而提高传播效率。其中,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想要在融媒体环境下提高新闻传播水平,就要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如除传统的传播渠道外,还可以拓展网络平台、智能软件等传播渠道,如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和PC等,将多种传播渠道形成互助互利、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转播电视新闻内容,达到新闻二次甚至多次传播的目的。当然,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还要符合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及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通过设定新闻直播间开设观众互动模式,吸引更多观众参与新闻播报,同时可以通过相关节目网站留言、评论等,也可以对新闻节目发表看法和观点,以此促进电视新闻与观众及时互动。这样不仅有利于电视新闻根据观众需求进行综合性调整,还能够加快电视新闻与融媒体的有效结合,拓展出更多的新闻传播渠道和模式,将传统被动模式变为主动,以此提高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第8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12-02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新闻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交流活动,是人类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常态形式。新闻理论研究是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真理的基本理念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究社会新闻现象以及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1 主要新闻理论体系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的新闻理论体系是指由美国的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中提出的“5W”模式。即Who (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s (取得什么效果)。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其中一种,因而用大众传播的理念方法指导其构建属于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能够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新闻学也有自己特定的话语方式、传统、研究对象以及问题领域,如何借鉴传播学研究成果,构建新闻学的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1.2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上世纪的90年代初由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提出。即所构架的理论体系由新闻、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四个实质性单元组成。而所谓的离散性是指这四元在结构方式上所具有的外在的特征,也就是其在相互集中的基础上也会出现的分离和交叉。此种理论体系具有明显自觉意识,提出新闻学理论是展示理念化和演绎原理体系的知识系统。

除了这些理论体系之外,还有板块结构模式、一分为二体系的结构模式、以新闻活动范畴作为红线的理论结构模式和不大追求体系结构模式等,因为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我就不赘述了。

2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模式的方式转变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拉斯韦尔模式,新闻传播的过程主要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依次分为5个传播阶段。即传播者―信息―媒介一接收者―传播效果。那么在网络时代里,每一个传播规律都可以通过这5个要素表现出来。

2.1传播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在传播者这个要素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开放,人人参与的媒体,网络新闻三大主传播者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者、新闻单位和个人。虚拟世界中真实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宣传部门执行的对新闻信息流向、流通以及新闻源的有效管理机制。

2.2信息

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等特点使广大的新闻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为方便和迅速,内容也更为海量,置身于信息海洋中,体验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媒体不仅仅为其广大受众提供了大容量、超文本、跨时空的海量信息,而且它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网络时代里,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2.3传播媒介

互联网的特征是广容、实时、交互、多媒体化。那么网络作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媒介,其特点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采用多样化的技术,营造强烈新闻视觉听觉冲击,充分运用FLASH动画音频视频等多角度的多媒体技术,激起受众参与意识;双向流动性和互动性改变了传播者和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的孤立状态,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新闻时间及时、实时、全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新闻本身的特征;突破地域局限,全球化、全方位、多角度直接全球热点时事新闻动态。

2.4 接收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的接收者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大众传播有向小众传播的趋势转变。新闻接收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它同时也可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各种个性小众网站也应运而生,人们在某一个特定的兴趣点上达到共识,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相互交流观点和提出意见,产生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2.5传播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人们的民主观念产生改变之后,对于舆论的引导方式也需要得到改进。网络新闻给广大受众提供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和宣传,它同时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方式,采用人性化的特色定制。在此种情况下限制和堵并不能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时候的新闻传播就要善于利用舆论的引导作用,抓住广大网民的心进行有效宣传。

3 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内容

从网络的角度单独来考量的话,我国的网络新闻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阶段:1994年~1999年的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生期、2000年~2003年的发展期以及2004至今的繁荣期。每一个时期下的网络新闻理论研究都各有其特点,在这里,主要探究当今的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内容,以便为之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做基础。

3.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

首先是对外国学者学术研究进行翻译,我国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吸收和融会贯通。2003年,克里斯廷・L・博格曼的《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保罗莱文森(美)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罗兰・德・沃尔克的《网络新闻导论》等在我国的翻译和出版。作为网络时代下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开阔了我国学术研究的视野,对国内的学术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其次是国内相关专家对自身领域的拓展研究。钟瑛的《网络传播伦理》、巢乃鹏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和秦州的《网络客文化》等都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论文著作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结合了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理论,对于解读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3.2 新闻理论研究的舆情监测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网络时代,要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就必定离不开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和管理分析。刘毅说网络舆情是指人的态度情绪以及意见交错总和体现。王来华则认为所谓的网络舆情既网民对于社会的政治态度。当然各自的观点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总之,认识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的接收心理,把握好网络舆情的实质问题,是网络时代下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的趋势

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要追溯到最早的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欣欣向荣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广泛被运用于各种领域。学术领域也与时俱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知识传导空间,在接收的途径、方式方法和范围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扩展。那么,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4.1 新闻来源渠道向多样化扩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来源于专门的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建议很难或者无法为大众所知,而新闻的来源也比较局限。如今,网络的发展,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各类新闻娱乐网站的兴起,随时随地的新闻动态,只要连接网络,在任何地方登陆都可看到。拿前段时间的温州动车事故做例子,官方的新闻来源和结果统计毕竟有限,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由于距离和空间的局限,事故在发生的一瞬间也不可能全程直击。而网上点击量非常高的一位由当地居民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用手机拍摄的短片则还原了新闻瞬间。

4.2 理论研究以中国为根基

现实世界的多样化导致了学术领域文化的多样化,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就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引导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把立场站坚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走的更远。科学原则和基本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紧靠“中国”这个实事,才能创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新闻理论体系。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要善于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想要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把握好研究方向。

4.3 具备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文胸怀和原创精神

既然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那我们就只能积极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研究问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要有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我国虽然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阶段,但是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新闻传播学的领域里,进入“后新闻业”的时代。这个宏观层面的大背景下,对于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而文化作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的总结和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同时也具有人文的胸怀和原创精神的理念意识。

5 结论

新闻传播理论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记录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它将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更加与时俱进的来有效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简析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的主要结构模式[J].今传媒,2009(4).

[2]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新步伐[J].当代传播,2007(5).

[3]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J].当代传播,2011(2).

[4]李芳.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改革――试探中国的新闻理论沿革[J].才智,2009(28).

第9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播影响力;企业构建

一、媒介融合概要

1.媒介融合定义类型。根据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在充分研究新时期下媒介发展的未来提出了媒介融合这个崭新的概念。媒介融合的本意是指多种多样的媒介出现了功能传播方式逐渐一体化的趋势与特征,关于媒介融合的臆想更多是集中于报刊、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介上。在媒介融合被提出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当时是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这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媒介传播方式、媒介载体、媒介内容等革新的重要推动力。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卓纳捝生重新完整的定义了媒介融合:音频的、印刷的、互动性数字、视频的媒体组织之间的操作的、战略的、文化的、实战的联盟与联系。他着重强调了关于媒介融合更多是各个媒介之间的联盟与合作。广义上的媒介融合是包括一切媒介以及相关要素之间的汇聚、结合甚至是融合,同时,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产业发展过程。美国西北大学戈登教授在2003年根据媒介组织行为以及从业人员的的角度来划分出五种媒介融合。(1)所有融合。一般大型媒体企业集团拥有旗下不同类型的媒介,所以可以实现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内容的相互知晓与推销。就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的新闻电讯集团,美国默多克的新闻帝国、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媒介综合集团,这些集团都是将一各地区内的所有广播电台、报纸、网站、电视台等新闻媒介进行融合。(2)策略融合。策略融合是指在所有权不属于一家集团内的媒介之间关于内容的共享,就比如属于不同的媒介集团的电视台与报纸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相互间共享一些新闻资源与推介一些内容。(3)结构融合。结构融合与新闻的分配方式与采集方式有关,就比如美国的《每日邮报》决定聘请雇用一个新闻团队来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工作,使得能够将报纸新闻打包加工之后卖给电视台。在这种新闻合作模式中,报纸的记者编辑就可以去电视台做新闻解释与报道。(4)信息采集融合。信息采集融合主要是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新闻从业者需要采取新闻融合的技术手段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5)新闻表达融合。新闻表达融合是指编辑与记者需要运用与公众互动的、多媒体的技能与工具来表达新闻事实。

2.媒介融合的特征与动力分析。研究媒介融合的特征与动力是研究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利用媒介融合进行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的一个基础与关键。只有在充分知道媒介融合的特点以及媒介融合的原因,才能继续利用媒介融合来构建企业的传播影响力。媒介融合的特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能化与技术化。媒介融合的第一步是技术融合,媒介融合的直接原因与根本诱因是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随着新一代的广播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也在处于积极融合的阶段,所以媒介融合体新出带有技术特征。在媒介融合的新时期,基于不同媒介之间的企业文化形态的融合与竞争,表现出了多元文化的全能性与技术性,它不仅仅表新出普遍文化的特征精神,还具备世俗文化、精英文化、娱乐文化、高雅文化的品质精髓,这就是全能文化的态势。第二,全民写作与集约化生产。媒介的融合改变着信息内容的传播方式与产生方式。媒介内容的集约化生产不仅仅呈现于各种传媒组织的沟通与合作,还呈现在媒介内容的全民化生产。这种方式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老牌媒介集团对于文化生产与新闻传播的垄断地位,为新闻媒体集团提供着资讯的主要是社会团体、政府机构、企业文化组织等等,承担着信息新闻的公布的主要是新闻通讯员与职业新闻工作者。第三,渠道的融合与内容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渠道融合与内容的融合,这个在上文的融合类型已经详细阐述了,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促进媒介融合的动力有以下三点。首先是网络技术与数字的推进。数字信息技术带来了媒介的形态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媒介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使得这种新闻信息的资源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下被人们阅读获取。其次是人们的需求推动。随着普通大众对于快捷方便高满意度的媒介需求,正是这种没有底的欲望与需求推动着媒介融合的创新与发展。最后国家对于媒介融合的监管政策松动。我国媒介长期受着国家管理体制的监管,呈现着条块分割、无法通过市场的运作来融通媒介资源的弊病,这也是我国媒介资源缓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全球放松对于媒介管理的浪潮的兴起,我国也在积极的调整媒介产业的结构与监管的。

二、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

1.通过媒介融合,传播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与血液,是一个企业内在的精神与气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紧紧地团结企业员工,形成威力无比的企业向心力与归属感,使员工步调一致、万众一心,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如同一个看不见的指挥棒,让员工能动的按照企业需求去做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具有鼓舞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对员工起着鼓舞与激励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员工可以享受到工作的愉悦,如果在一个勾心斗角、相互扯皮的企业里工作,员工自然就享受不到快乐与和谐,反而会产生消极逆反的心理。在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不仅仅应该让本企业的员工感受到,还应该通过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积极传播本企业文化,构建企业的传播影响力。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一个大的弊病就是不重视本企业的文化宣传工作,特别是对于小企业来说,认为这是大企业的营销手段,与本企业无关。企业没有大小之分,都应该重视与发展企业的传播工作。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让公众了解与认可本企业以及本企业的产品,在公众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良好印象。比如海尔集团不仅仅在电视上投放海尔产品广告,还通过拍摄动画片《海尔兄弟》,生动形象地向大众阐述海尔的企业价值观,通过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深海尔产品在公众心中的印象,从而为海尔带来了丰厚的公关营销收益。企业在进行广告营销的时候不仅要重视企业的产品宣传,还要蕴含着企业的文化价值。

2.继续加强与权威媒体的合作。虽然在新形势下由于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介的权威地位得到了削弱,但是作为媒介传播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权威媒介依然拥有无可比拟的新闻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受听观众人群的数量优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该重视与传统权威媒介的密切联系与配合,在具有高知名度与深受大众信赖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上进行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在央视等传统电视平台以及新浪、百度等网络资源平台上都是企业进行良好文化宣传与产品推广重要平台。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主动的与权威媒介机构交换意见建议,经常联络。媒介机构需要有价值的讯息新闻评论,同时企业机构也需要媒介平台进行传播影响力的构建,所以企业与媒介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也要丰富需要宣传报道的内容,使得报道内容与权威媒体的风格内容水平相一致相符合。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不仅仅只局限于将企业所发生的事情报道出去,还需要将企业的营销管理文化等有价值有深度的软实力软文化宣传出去。从理论层面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积极彰显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活力,使得公众更加了解企业的核心文化。企业的日常活动只是企业的外在表现,而企业的文化与管理才是企业的内在反映,这也是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公众需要的深层次分析与评论,特别是对于企业管理的高层商务人士来说。所以在积极适应多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的号召下,企业要积极转变思维与姿态,提供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加强与权威媒介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属于自己企业的传播影响力。

3.丰富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密切与民众联系。媒介融合的特征就是多种传播方式的相互交替、相互配合,媒介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文化传播的内容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民众对于新闻讯息的获取与解读越来越麻木与迷茫。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要想提升构建传播影响力,就应该运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这一重要平台等多种平台的宣传,还要想方设法积极与民众取得联系互动。每一种传播媒介就是一种企业宣传的途径,多一种途径就多一种方式。公众获取信息网新闻的手段方法也多样,所以应该紧紧跟着民众的步伐。比如北京西单买煎饼的小铺子就积极利用新浪微博等形式进行自己产品宣传,与民众构建互动方式,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推出几个购买煎饼的攻略,停车的攻略等等,这样不仅有趣味性,还能增加轰动效应。市一中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密切与民众联系的成功案例,极大的构建了企业的传播影响力。所以企业应该立足于多种媒介,加深与民众的互动,构建传播影响力

三、总结

媒介融合是处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境遇上出现的一种趋势,具有全能化与技术化、全民写作与集约化生、渠道的融合与内容的融合等特征。所以媒介融合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咨询的复杂丰富与获取的便捷高效这一大特征。在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企业要提高传播影响力的途径与渠道就是通过媒介融合,传播企业文化,继续加强与权威媒体的合作,丰富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密切与民众联系等方式进行传播影响力的构建。但是如何继续深入研究企业的传播影响力的构建是当今企业家以及媒体工作者仍然需要大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 考 文 献

[1]孟建.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

[2]曲红,柯闻秀.媒介融合中传媒企业战略选择[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