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环境土壤学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土壤学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土壤学的特点

第1篇: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土壤污染与防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08-02

《土壤污染与防治》是一门研究土壤中污染物污染规律、迁移转化及治理的一门专业课程,它着重于对土壤污染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土壤污染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完善环境科学知识结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将来从事土壤污染与修复工作奠定知识和基础技能。

一、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日益受到重视。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从污染开始到后果显现需要一个长时间、间接、逐步积累的过程,土壤中的污染物往往是通过农作物吸收、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引发人们健康的变化,最终才能被人们认识和发现。土壤污染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直到1955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富山市神通川流域出现了“痛痛病”后土壤污染研究才步入正轨。更重要的是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移动速度缓慢,土壤受到污染和破坏后很难恢复,同时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立法不完善,污染治理的主体不明确,进一步导致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困难。在高校开设《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土壤污染状况的重视程度,而且能够培养出一批土壤污染与防治的工作者,同时提高全民防治土壤污染的意识。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土壤污染与防治是介于土壤学与环境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土壤科学的发展较早,起初仅是研究土壤圈内部的理化性状和质能交换,随着研究技术与手段的提高,土壤科学所涉及的范围已扩展到自然界的各个圈层。由于土壤是人类处于镉圈层活动的一个纽带,同时自身又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体,联系面宽、用途广,因此,土壤学是一门综合而又十分复杂的自然学科。总的来说,土壤学是研究土壤中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学科。

从土壤学的角度看,土壤污染与防治是土壤学向环境学渗透而产生的新分支;从环境科学看,土壤污染与防治属于环境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我们所理解的土壤污染与防治是以“人类与土壤污染”这一对特殊矛盾体为其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无机、有机物染污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等动态规律,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土壤环境容量及质量评价,土壤污染的修复与利用技术。

从传统土壤学与土壤污染与防治的主要任务可以看出来,两者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所区别。土壤污染与防治是以传统土壤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在《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中,土壤学的基本知识内容是学习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讲授中没有对土壤的基本知识再行赘述。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着重强调了土壤污染的危害、污染的规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土壤污染的修复治理及土壤污染的评价。

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所学的环境科学专业所学的土壤污染与防治,则主要以土壤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为重点,及由于人类的不恰当利用方式对土壤造成的损害及其修复。土壤污染与防治方面的教材共有四部,分别是林成谷(1989年)、杨景辉(1995年)、夏立江(2001年)、洪坚平(2005年)进行编写的。就选用教材内容分布来看绪论占5%,土壤污染占8%,无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占13%,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占10%,肥料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占8%,固体废物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占12%,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与防治占8%,酸沉降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占6%,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占8%,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占12%,工矿区污染土壤的合理利用与复垦占10%。

就整个教学内容来看,课程教授内容以土壤圈与土壤污染的关系,土壤污染与防治的发展史、现状、危害,特别是土壤污染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土壤污染与防治的内容与任务开始,详细讲解了土壤污染物性质、种类、来源,及无机、有机污染物、肥料对土壤的影响,阐述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固体废弃物、污水灌溉、酸沉降等对土壤与环境的影响、工矿区污染土壤的特点,着重阐述了对污染土壤监测评价与修复技术,具体学时分布见表1。

按照讲课内容28个学时来看,土壤基础内容的讲述仅有4个学时,这对于从未接触过土壤知识的本科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其专业课的学习中,有专门讲述土壤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化学的课程,如用55%的时间来讲解土壤污染与防治,如用较大篇幅讲解土壤污染的现状及危害,不仅重复,也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土壤学基础知识。

三、关于《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成效

多媒体教学具有画面多、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的功能。在《土壤污染与防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这些特点,更加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两位主讲教师的努力,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将环境污染现象的真实、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了解现实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触目惊心的感受,更真切地体会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引征众多研究的数据,展示了污染物在土壤中转移的规律,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国外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了现场,提高了学生对土壤污染的直观认识,同时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减少了板书的时间,有利于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提高学生案例处理能力

实验、实习教学是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未设置实验、实习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及动手能力,可将工矿、企业、农田污染地作为学生实习与实验的基地或采样点,必须从实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习教学方式的改革入手,真正解决实习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自己取样,调研当地土壤的基本结构与情况,分析存在的污染问题,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调查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采样点土壤给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该土壤污染问题治理与修复的方法,并设计出可行有效的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习结束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知识独立完成实习报告,要求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认识,努力克服实习报告的“克隆”现象。

3.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在《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土壤基本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判断土壤是否有污染发生、为何种污染物、危害程度及相应的污染源情况等,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上对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即将全面结束,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我国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有效处理土壤污染的问题,需要高校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随着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的知识也将不断更新,因此要充分注重教材的建设与改革,以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洪坚平.土壤污染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第2篇: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实习基地;浙江农林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45-02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针对农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而设的专业,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对其它几个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进行合并而成的,隶属于农林本科专业中的环境生态类。我校于2007年新设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首届毕业生已于2011年6月顺利毕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农业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必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探讨通过生物、工程、农艺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通过预防、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着力建设具有良性物质和能量循环体系的生态系统,寻求农业资源最佳利用、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方法、对策。近几年我们资源与环境类课程的实习主要是以校外实习为主,经费开支大,另外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我们“两园合一”(校园和植物园合一)的校园,本身具有的丰富资源,包括植物、水、土壤等,我们还未充分利用。如果能结合我们的课程特点,建设相应的集系统化、专业化、多功能化为一体的校内综合实习基地,一方面可减少不必要的野外实习开支,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发掘和拓展校园作为综合实习基地的功能,使我们的课程实践教学真正融会贯通到“生态大学,天人合一”的办学理念中。

一、校内实习基地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相关课程:课程教学实习实践:地质学基础、气象学、土壤学、土宜学、水土保持、土壤污染与修复、植物营养学、作物栽培学、生态学、环境与资源信息技术、试验设计与统计、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Ⅰ.土壤和水质分析、Ⅱ.农化分析)以及涉及废弃物资源化与肥料开发、土地管理学、微生物学等课程的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2.全校性课程资源与环境类课程:面向环境科学、林学、园艺、植保、农学、园林、风景园林等专业开设的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的实习、实践教学。

二、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目标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相关课程的综合实习平台。通过调研和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将本基地建设成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资源与环境类系列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可有机地结合和利用校内的气象、地质、土壤、水等资源,开设相关课程的实践实习教学;同时,通过与农学实习基地的整合,新建温室大棚等,可为学生提供植物营养、试验设计与统计、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专业综合实习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及科研创新课题提供平台。

2.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实践实习教学平台。兼顾其他专业气象学、土壤学课程的实习、实践教学,完善土壤学实践教学体系,力争通过几年的实践,将本基地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可以长期使用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毕业生实习基地;通过努力,使基地成为未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基地,建成合作关系紧密,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基地,为更好地服务浙江经济作贡献。

三、基地建设思路和方案

通过网络搜索、通讯交流等方式开展调研,对国内外院校特别是高校中具相同或类似专业的单位进行了咨询,对相同或类似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前期了解和分析。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跟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农科院等知名院所和高校开展了交流活动。根据整理的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总结他们的经验,完善我校资源与环境类课程的校内实习基地模式。

1.专业认知(科普性)型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是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土壤学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课程,如气象学、地质学、基础土壤学、岩石与土壤学等。利用校内现成的资源,进行“点”的选取和布控。通过对整个校园的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土壤地块和剖面观察点,同时在这些点布置气象学实习的观测点,设立气象工作站。

2.专业知识(以理论、技能水平提高为主)提高型校内实习基地:主要是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如土壤学、植物营养与诊断、肥料加工与制造等。“面”基地,以全校区土地包括官塘农学实验基地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点”基地,在校区内安排2000m2左右的现有空白地,(其中含温室大棚),用于长期定点观察、分析,安排主要内容有植物营养研究方法、主要植物营养元素缺素症、植物对施肥的反应、不同经营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等。

3.专业知识应用型校内实习基地:主要针对试验设计与统计、专业综合实习等课程。利用建成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小区规划,布置试验,进行专业综合实习的实践活动。

4.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质量与质量监控评估: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资源与环境类课程的实践为主线,基地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优质培养、保障实习实践的完成,还要有利于实习实践质量的不断改进与管理等。实习基地要定期检查,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功能。根据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编制实验实习教材,形成完整的实验实习课程评价体系,实现我校资源与环境类课程实践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

四、下一步建设思路

一个学校的办学需要有特色,专业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应对浙江省实际及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建设我校有特色的实习基地。浙江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其基地建设为针对农业种植业,培养一流人才。我们学校朝着农林大学和生态大学的办学方针发展,培养生态性创业型人才,所以,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巩固和提高,更应强调实际实用,农业、林业兼顾。考虑到目前我校实验用地紧张,部分实习内容可与农学、林学等专业实习基地相结合来进行。考虑到基地建设的长期性和目前经费(可能)的有限性,实习基地建设需要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同时进行。我们邀请了浙江大学相关资深教授进行指导,开展野外实习实践基地选址和基地踏勘与分析、走访他们已有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基地等;同时,我们自己还利用多种机会对实习基地进行了考察。校内实习基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校从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持续的支持,这样才能逐渐将我们的实习基地不断完善,使之为我校农资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发挥更大、更持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纪发.种植类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3).

[2]赵希荣,朱中华.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10,(7).

[3]邵晓忠,杜新民.农学类专业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发展初探[J].农业与技术,2008,28(4).

第3篇: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 岩石与土壤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在全国范围内正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交流平台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呈现多元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适应现代的教学环境,也不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当前的社会要求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不仅拥有强大的知识后盾,还需要他们拥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是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不断学习而且会学习的能力。

1 案例教学法及其注意事项

1.1 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佛·哥伦布·兰戴尔最先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并很快地被多种学科所利用。案例教育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并被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应用。

1.2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1)教师角色的定位。由于受到教学目的的制约,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扮演火车列车长的角色,注意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课堂这趟列车驶向预期的目的地。当学生的发言没有受到关注时要适时提出几个问题,要促使课堂的节奏能正常地进行下去;当关键性问题的讨论片面而肤浅时,要适当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使讨论更加全面而深入。若是第一次应用案例教学,教师应当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去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在碰到现实案例时应该如何思考分析。

(2)正确对待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虽然能够非常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对于一些全新的知识体系的教学,就不太适合使用案例教学。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铺垫,就很难对案例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和讨论,这样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不利于教师以后案例教学的开展。

(3)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若是分组讨论,可以评选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加平时分的奖励。在讨论完成后还可以让各个小组上交一份关于该次讨论的论文,对于最优秀的论文也可以给予加平时分的奖励。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大家讨论的内容和自己小组课下准备的材料重新组合一下,以文章的形式展示小组成员对案例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案例教学在以后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4)正确认识“案例”。教师对“案例”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和错误。“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品质。但是在现实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还对案例教学中“案例”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例如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会把“案例”当成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举例子”,这样就使得案例教学重新变成老师当主角的“灌输式”教学了;这是因为案例教学在部分教师那里出现水土不服造成的,他们仅仅把案例当成课堂教学中的调剂品,而没有真正理解案例教学的本质。

2 案例教学在岩石与土壤学教学中的应用

岩石与土壤学作为农学和地学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治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建设等领域。在本科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使教师的讲授缺乏实际的案例对理论加以充实和反馈,使得教与学不能良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具体现实联系在一起,更加不利于对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是岩石与土壤学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案例教学在土壤学中岩石的风化课程中的应用为例,来探讨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案例的编选

由于在进行本次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熟悉了土壤的定义和形成,并且鉴于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时要有目的性、典型性、知识涵盖、客观性等要求,所以本次的案例选用了“黄河石林”。 黄河石林大约形成于210万年前经过黄河水百万年的冲刷形成的,大约平均每1万年向下冲刷出1米。将黄河石林的平均高度是80米到200米之间,最高处是210米,比云南石林要雄伟壮观得多。黄河石林的石林奇观用图片的形4式展示出来更能给学生们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其典型的地址地貌特征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探索形成原因。

2.2 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在课程进行之前,将案例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们介绍,并引导他们思考黄河石林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岩石风化的,哪种影响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等问题。在问题提出后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最后可以推选出一位代表到讲台发言把自己组内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大家。对于小组内部成员的分歧以及不能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其他小组发言的时候提问,在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再由老师做最后的总结和分析。在现代的高校学生手中,智能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在组内讨论时可以用手机的上网功能搜索相关的信息。当所有的小组发言完毕后可以由老师评选出最优秀的一个小组并给出加平时分的奖励。本次课的进行过程中可以给同学们播放岩石风化的相关视频,通过视频中的动画示意效果让学生对岩石的风化过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2.3 点评

教师在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首先要肯定其中正确的以及比较新颖的观点;再指出学生在讨论时的不足并给出建议或提出自己的答案,对于讨论得不够深入的方面给出适当的补充;最后明确该案例涵盖的理论知识,并带领学生对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回顾,重新对本次的课的要点及难点进行回顾,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黄河石林大约形成于21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由于地壳运动、风化作用、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黄色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石林景区有八个沟,是在地壳强烈的抬升之下,黄河河谷形成深切峡谷,使沟谷不断变宽,局部轻弱层在水及重力作用下迅速下切,沿沟谷两侧形成大量的石峰、石柱,同时又受到风蚀作用的改造,在崖壁上形成了许多如窗棂的构造,在水蚀、风蚀的强烈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景观。所以岩石风化作用是指地表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弄清楚了造成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可以进一步地领着学生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虽然所有的岩石都会风化,但并不是都按同一条路径或同一个速率发生变化。经过长年累月对不同条件下风化岩石的观察,我们知道岩石特征、气候和地形条件是控制岩石风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不同矿物的溶解性差异很大。节理、层里和孔隙的分布状况和矿物的粒度,又决定了岩石的易碎性和表面积。在每一个问题讨论完成后教师都要针对学生的表现以及案例本身做出一个简单而精辟的评价和总结。要对各小组做出客观公正的有助于学生今后改进的评价。

3 总结

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及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案例教学的引入将改变以前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取适当的教学案例、设计相应的问题、预测学生的发问范围、组织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对学生的讨论给予简洁准确的评价和总结,学生主动发现案例中涵盖的知识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案例进行讨论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案例教学使得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和谐,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资助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07B38)

参考文献

[1] 王家军.案例教学:高师教育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1.20(11):23-25.

[2] 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6.28(2):52-54.

[3] 周泽炯.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5):126.

[4] 萧毅鸿,周献中,凌海风,唐建.案例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师教育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35-37.

[5] 张锡洲,王昌全,李廷轩.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5.2.2:58-59.

[6] 谷思玉.农学专业土壤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2):93-95.

[7] 徐秋芳,孙向阳,姜培坤,姚 芳,叶正钱,王旭东,李永夫,徐涌,秦华.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9.9:56-59.

[8] 徐秋芳,姜培坤,钱新标.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4(5):64-65.

[9] 黄秀英,陈季,张武.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中案例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教法研究,2012.3:48-50.

[10] 黄运湘,廖超林,尹力初,张杨珠.《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 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09(4)(总第61 期):22-24.

第4篇: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给高等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大学,特别是农林院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承担的的历史使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学校秦岭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为平台,以“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为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一、农林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高校比例不高。校园内的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时展的需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人类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污染和治理环境上。有些高校有环境相关专业着力于环境污染的治理等问题。但是,在对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的普及教育上却很少涉足。有些高校,至今也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意识相关的普及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道德观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在管理体制上,有各项学生管理守则,但普遍缺乏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管理和约束。

2.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单一

从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目前,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的高校,其教育方式也仅限于课堂理论,以“单向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道德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并且,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全面性、实效性都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够全面的现象。大学生对单一的理论教育方式抱有一些偏见,甚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大都是讲大道理、软道理,不如专业知识不得更加实际,因而在心理上有一种抵制情绪,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学习。

3. 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脱节

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但还没有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之中,造成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相隔离,使学生仅能知道一些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而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难以养成。

4.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教师原本有其所擅长的研究领域,但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知识普及方面研究不多,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碰到自己所不擅长的生态文明领域时,没能能具体的内容真正地展开和剖析,大都是避重就轻,讲授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使学生对教育的内容没有很好的吸收。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生态文明素养

1.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理念先行。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文明,是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当代人为消除生态危机、改变环境、可持续发展寻找和选择的一条文明形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和新型人才。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培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首先从学校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在对生物学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和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改革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独特教学理念,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教学安排和评价方法四大要素,构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围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文明素养”三条主线,打破课程壁垒,组织团队授课,学生按小组合作完成实习,满足了项目目标实现的条件。在教学安排上,依据秦岭南坡森林植被带随海拔的变化,设定四条实习线路,将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实习内容与森林生态系统特征认知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干中学”,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发现问题,现场接受教师指导,小组集体讨论,形成结论。在对学生实习的考核中,强调问题的提出和见识,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

2.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按生态系统认知和研究的需求,打破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等课程的壁垒,整合原有按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随海拔变化生境、植被和土壤类型的变化规律,集合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气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综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植物学方面,实习由原来的3天延长到6天,将理论教学时数由原来的64学时压缩为48学时,改变了过去由于无固定实习地点,造成的教师缺乏基于生态系统背景的植物学系统教学积累,教学长期局限在植物的识别和鉴定方面,学生无法系统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实现了利用秦岭南坡中段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的植被类型,鲜明的垂直分布序列,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在动物学方面,改变了过去由于地点不确定而进行的随机性动物类群的观察、捕捉和鉴定,使实践教学根据不同的森林景观进行动物多样性的讲解、观察、捕捉和鉴定,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对开设课程专业的学生以动物形态结构和分类为主,实习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提高学生对动物形态结构和类群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未学习理论课程的学生,满足其对自然界的探索需求,增强对动物类群习性的初步的认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气象学方面,改变过去在学校校园内的模拟小气候观测,在火地塘选取代表性很强的下垫面性质进行梯度观测,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土壤学和生态学实践教学的融合,避免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同时让学生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及其土壤类型差异的学习,结合土壤发生发育的理论知识,深化对秦岭山地主要土类的成土过程及剖面特性认识。

同时,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据课程知识、学生、社会条件三大客观基础,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从知识方面考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并具有实践特征,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教学内容安排应该具有综合性,通识性,既要有理论知识性内容,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考量:教学对象是非生物大类专业的学生,学生整体呈现专业背景差异大、兴趣差异大的特点。故而教学内容要注意普适性、科学性、趣味性。从学校自身教学资源考量:需要考虑农林院校有哪些可利用资源,以及师资和经费条件如何,借助本校优势资源设计教学内容。

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态文明素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型农业大学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始终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体验和调查,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习分小组完成,要求每个小组按实习线路完成不同生态系统下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标本采集、土壤特征描述、小气候观测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既考核小组的工作,同时考核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习,将鼓励个性发展与团队协作有效统一起来。针对教学内容及火地塘教学实习林场的资源条件,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专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追求,为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奠定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学科差异,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和地理分水岭,秦岭作的地理位置独特,蕴含的教学内容丰富。结合教学目标,学校围绕“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等五大主题,教学内容从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角度多方面涉及,开设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

(2)体验性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学生学习,知行统一,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和学习。实践教学对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高农院校应对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养成给予重视。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断的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在自我观察和感受中理解生态文明的实质。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采取教学实践点开设,教学选取了几个教学实践点,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知识和内容,包括秦岭历史与文化,生态起源与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等等内容,在火地沟、楼观台、高山草甸等蕴含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教学点现场授课,让学生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体验学习,更好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学生自我训练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仅仅在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学习应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在课程之外,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生态环保类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依然能够把握到知识的体现,主要是在相关的活动中不断体验、感受、总结,最后反馈到自己的知识层面,二者不断的作用,达到知识程度的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包含了几大专题和模块,多学科融合的形式,让学生不仅能在自然科学中了解生态知识,同时在浓厚的历史人文学科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教学设计了适应学生需要和兴趣的自我训练与成长的项目,比如自己动手进行生物标本制作、宁陕县周边农村历史文化与民俗体验等学生自我训练方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娱乐性。

4. 组建教学团队,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序进行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拥有一定的教学专长或教学能力。出于对生态文明教学目标的考虑,生态文明教育应配备具有有一定生态专业背景和学科积累的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一定课程开发能力,能围绕生态文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学校在生态文明教学设计上包含五大专题课程,针对五大课程选配师资。如“秦岭起源与环境”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地质地貌特征、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变化等,能为学生解读秦岭起源与环境变化,带领学生认知秦岭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演化规律。而“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师需要在熟知秦岭生物资源的同时,对秦岭的人文经济发展有所了解,能带领学生在认知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类如何开发、利用、保护自然,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形成的文明成果。“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专题,教师则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历史知识底蕴,向学生解读秦岭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生态环境,带领学生认知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和规律。“秦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教师需要熟知秦巴山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模式,与社会发展的关联,背靠秦岭的地理位置所带有的影响等,能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秦岭文化及资源对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科研队伍。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师资选配上按照课程要求,围绕学校的学科特征和优势,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及生态文明教育中选拔了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与保护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和人文学院等学院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强,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师资的中流砥柱和后备力量,在课堂上能很快的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系统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科交流,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改变了以往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和气象学的教师由于缺乏对生态系统的完整认识,难于独立承担综合野外实践教学任务的窘境,使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5. 统筹安排,加强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学校将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2004年在火地塘林场召开了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校外科教基地建设。学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教学实习工作规范》(2005)和《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2010)。近十年来,学校持续对火地塘林场投资3 000余万元,新建教师、学生公寓,食堂,浴室和教室,共计4 590m2,改建了供水供电系统,完成了通讯和网络设备建设,林场具备了一次接待400余名学生的能力,教学条件达到了现代化水平。

6. 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托火地塘林场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平台,将生态文明教育移出教室,利用情景陶冶,让学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体验森林与环境、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发挥小组合作,启迪个体认知和思考,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在总体设计上,始终贯彻了“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情景教学、专题讲座、布设墙报、组织观看生态文明影视片等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有选择的采集标本,爱护植物、保护动物,每个实习小组配备垃圾袋及时回收和清理山林中的垃圾,潜移默化地实现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周远清. 生态文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重要内容[N]. 中国教育报,2013-10-28(5).

第5篇: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34-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农业是人类生存立足的基础,而土壤则是农业存在发展的关键。土壤是铺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多孔物质,虽不起眼但却孕育出地球上的万物众生。一般认为,土壤肥力在绿色植物的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和肥料既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环境。

《土壤肥料学》作为一门农学类基础课程,开设的专业有农业资源环境、烟草、茶学、农学、种子生产与经营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了解土壤肥力形成的实质,分析各肥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掌握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主要肥料品种的成分、性质及施用,具备正确的植株营养诊断能力。《土壤肥料学》是一门与生产紧密联系的课程,为学生日后解决农业生产实践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

考虑到该课程具有起点高、内容新、应用性强等特点,教学方法并不拘泥特定模式。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的知识积累和讲解技巧。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谈几点认识,与诸位读者探讨。

一、土壤肥料学针对性强,课程教学应时刻紧扣专业特点

笔者所在学院采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土壤肥料学》(陆欣、谢英荷主编),这套教材面向专业众多,园艺(含果树、蔬菜、花卉)、园林、农学、农艺、茶桑、经济、植物保护等,具有“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特点,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有所侧重。例如,在茶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就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这一内容而言,不能略过讲解茶树喜酸的特性。在植物肥料基础理论可结合前述内容重点明解茶树喜铵性、聚铝性、低氯性和嫌钙性,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结合茶树特点进行思考。从土壤的田间耕作管理到合理施肥阐明茶树的营养特性,任课教师重点讲述茶树的养分吸收特点、缺乏症状和利用特性等,这样会和学生所思考的内容吻合;对于种子专业,则重点讲解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因素和种子萌发、籽粒形成等方面的关系,指出钾元素在植物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农业资源环境专业而言,可以和土壤污染及防治结合起来,讲解农业措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意义以及土壤资源与改良的利用。

二、课程教学应联系农业生产实践,显现应用价值强这一特点

有许多实际生产实践问题和土壤肥料都密切相关,适时将这些问题穿插在课程教学中将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结合目前我国某些地区施肥不平衡的现状,可针对性地讲解选择有机肥料及微肥的施用技术等。目前,机械化旋耕带来的耕层变浅这一问题,可着重讲解旱作农业中深耕对土壤结构、利于植物根系发展等方面的优点。结合不同区域土壤质地差异,可以分类阐述不同质地土壤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措施等。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生产建设中广泛收集和土壤肥料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应用课程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许多任课教师在教学之余往往承担了一定的科研任务,在课堂上如果能将这些研究经历和结果与学生分享,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对相关科研内容也是一种再总结。

三、对于较复杂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讲解务必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枢纽,内外驱动力较复杂,表现出特有的理化特性,例如有机质的构成、水盐运动、阳离子吸附、养分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形态和转化,对于这些内容,如果不采用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讲解,直接采用概念灌输和公式讲解的方式,无疑会使学生难以接受。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生动形象的例子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土壤里腐殖质含量的多少和矿物质组成的差异,会让土壤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一问题时,可以举例东北的黑土,中南地区的红、黄壤,四川地区的紫色土。讲解水分在土壤中的保持和运动时,可将之比喻为拔河赛,水分在土壤中仿佛受到不同力量的作用,它的运动可以根据受力大小来判断,用拔河赛这一双方力量的对抗比喻,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在讲解植物营养时,可以举例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1648年,海尔蒙特把一棵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木桶里盛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土壤。用实验的细节逐步向学生介绍植物营养理论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实验科学的思维。此外,国内大多数院校现在都已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部分青年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运用的动画技巧精湛高超,可以图文并茂地展示土壤内部的运动转化,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对于实验课程,要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意愿,同时培养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性

农学类专业的学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家住农村,对土壤和肥料有自己的观察和认识,可以鼓励这些学生采集自己家乡和关注地区的土壤作为实验课的研究对象,对实验课程中有关的土壤理化指标,学生可自由选定自己亲手采集的土壤来测定,这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进行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时刻关注并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例如移液管的操作细节、化学滴定的操作等,既要注重最后的实验测定结果,更要强调实验过程的操作规范,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实验态度。

五、仔细观察授课对象,根据不同的对象因材施教

学生对课上所学的知识往往会存在一定疑问,有的学生会选择课下时间向教师请教,这些问题有的涉及课堂理论知识点的理解,有些则涉及学生本人观察到的关于农业生产实践相关问题。教师除了解答这些学生的提问外,应有针对性的引导,启发学生下一步的思考和关注方向。例如,有些学生应试心理较重,所提问题沉浸于考试重点,这时任课教师应适当鼓励学生学会多从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中得到知识的积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框架中。有些学生过分注重技术的施用,尤其是技术细节要点等,教师除了解答这些学生的提问外,应提倡学生注意这些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理论问题,从更深的角度去理解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实践发挥作用的原理和调控基础。

六、持续积累,不断提升,多搞教学研究

《土壤肥料学》同时包含土壤学和肥料学两篇内容,把握土壤肥料学相关教学特点会对教学的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任课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理论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能放弃土壤肥料的学习和实践,带着好奇心不断发现农业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提升,并将这些感悟、思考和学生进行分享。

总之,教无定法。土壤用自己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极大的魅力,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可以更好地展现土壤的伟大魅力。只要任课教师具有对土壤的深厚感情,怀着一颗对土壤的敬畏、利用、享受和回归之心,扎扎实实的将教材―理论―实践融会一体,将自己对土壤和土壤学的理解、反思和体会不断总结和提升,最终可以将土壤肥料学这门课程的精髓不断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第6篇: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 高职农业教育 课程设置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与农业生产密切的气象条件,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气象科学,它是气象学、农学、农业生物学和农业生态学的边缘学科。是种植业、园林业、畜牧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农业中专及本科院校中的农学类专业中一直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但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高职教育的兴起,在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都强调以市场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适用性、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的专门人才。为此,各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农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何改革,本文就《农业气象学》这一课程设置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农业气象学在农学教学中的地位

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重要的农业基础科学之一。其研究对象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条件及其在这些气象条件影响下的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农业生产的质与量的好坏离不开农业气象条件,通过对农业气象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利用气象科学技术为农业服务,使农业生产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从而使农业生产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开设它除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熟练的农业气象技术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揭示农业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相互关系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手段,为农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2.《农业气象学》在高职农业教育教学中的开设现状

农业气象学一直在传统的农业中专和本科中的农业类专业中作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开设。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使高职课程建设受着本本科课程和中职课程的双重影响。虽然教材方面已有了专门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但高职教育探索的时间不长,对如何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满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要求的教材还在逐步完善中。在这种形势下。各院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建设进行了各种尝试与探索。

2.1 作为传统的独立学科继续开设。

作为农学的专业基础课,普遍地还是用"农业气象学"为课程名称。多年来,该课程的教学体系较侧重于系统的、成形的农业气象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介绍,实践教学较薄弱。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宽基础、强能力",以全面素质培养为主、加强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需要下,各校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实践技能环节,强化农业气象学在农学学科中的横向应用性。目前新出版的教科书中高深的纯理论内容比以前简单化,加强了农业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气象条件调控等方面内容,使学科更具生命力。这方面建设得较好的有华中农大、江西农大等高校,该课程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很有特色,由该校奚广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农业气象》,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该教材在保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力求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增补了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及实践中的应用内容。

2.2 新编教材整合课程内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整合专业基础课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综合植物(作物)的生长基础、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水分,肥料,土壤,空气,温度)的关系、如何通过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等植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5门专业基础课充分整合,删繁就简,构建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植物生长与环境,作为农业种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为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为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包括植物的结构特点和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的基础知识;第二,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包括土壤环境、水分条件、温度条件、养分条件和气候条件,这部分内容是全课程的重点;第三,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概括与总结。农业气象学属第二部分,与独立学科比较,内容约为四分之一。

2.3 取消了农业气象学课程的单独设置。

少数高职院校在传统种植类专业如园艺、农学不设置农业气象学课程或内容,但开设农业生态学课程,从中提及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内容极为简略。

3.高职农业气象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如上所述,目前各高职院校农类种植专业农业气象学教学的现状差异很大,农业气象学作为农学类专业基础课,到底是作为一门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独立课程设置?还是综合在植物生长环境中作为环境要素而描述,还是根本不需要设置?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国家教育部在高职教育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并没有统一要求,这使各院校有了课程设置的自主空间,但也不免造成一些混乱。笔者结合自身二十多年农业气象基层工作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与体会,对高职农业气象学的课程设置做了一些思考,并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3.1 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

3.1.1 种植类专业必须设置农业气象学课程或内容。

农业生产无论是传统种植或人工设施种植,都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气象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温、热、水、气和养分,其中养分虽然不是气象因子,但养分在作物中的运输、吸收和利用仍受制于水热条件。掌握气象条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农事活动。农业气象学在农类高职教育中,无论是以传统农业气象学出现,还是综合于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中,它都是农类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充分认识,专业知识的掌握就成了无根之本。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农业气象学学科设立还是综合在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中可根据专业特点全面考虑。

3.1.1.1 纯种植类(如农学、生态农业、种子种苗、园艺、草业等)专业应将农业气象学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农业生产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农业气象知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大气、光、温、热、水和风的变化特征,能让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变化,为育种提供依据,为栽培提供向导;了解有关天气系统与变化的一般知识,能让农业工作者对天气变化增强敏感性,提前做好农事安排;了解农业气象灾害及掌握防御措施,能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减少灾害损失;了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农业气候区划,可科学地调整种植结构;了解小气候的特点及改善措施,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系统地学习农业气象学。忽略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某项专业技能的获得会使学生不适应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后就会缺乏知识的应变与应用能力。例如,当学生处于不同的地域时,由于缺乏农业气象基础知识的理论指导,就会在面对诸如"如何根据各地区气候引进或推广新品种?""如何设计种植制度?""如何改良农田小气候以营造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御气象灾害?"等问题就会感到无措。

3.1.1.2 与种植相关(如城市园林设计、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产品运输与加工、畜牧等)专业开设植物生长环境必修课程。与种植有一定关系,又非以种植为主的专业可选用把农业气象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组合成的植物生长与环境,该课程在农业气象学内容上删减较多,其中太阳辐射、温、湿、压、风删减了形成及变化规律部分;灾害性天气只描述表现,没有形成部分及防御部分;气候部分删除了气候形成、中国及地方气候、设施小气候等部分,只保留农业小气候中的农田小气候的介绍。这可使这部分专业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能"通",而非必要的"专"或"精",只要能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就可。但在该门课程的类容取舍上,笔者认为,应减少天气系统部分的内容,增加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及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气象条件调控部分,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实践需要。

3.1.2 在农类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可开设农业气象学为任意选修课。

目前,各院校推行的学分制,体现"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灵活性,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学分制模式下的选课制要求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课,开设数量足、质量高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材的需求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基础,选修其它学科专业的课程。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构筑在复合型基础之上,增强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在农类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如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等)开设农业气象学任意选修课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对综合素质的养成及专业课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3.2 根据市场需求强化技能训练。

农业气象学课程的开设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思维潜能作为目的,合理安排知识结构,在基础理论方面力求浅显易懂,着重突出和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实训,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从而使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阎凌云.农业气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 吉林省农业学校主编.农业气象,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7篇: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黄土研究;地层黄土学;地质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P941.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248-03

一、中国黄土研究状况

1.中国黄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中国黄土研究经历了发现研究、比较研究和目的研究三个层次阶段,今后需要加强目的研究。中国已有条件从黄土所保存的各种信息,以揭示新生代以来全球干旱化的机制、规律和人类活动影响为目的,从区域性走向全球性研究,提出黄土“地质生态系统”研究的概念。基础研究方面,讨论了:(1)黄土序列连续性和间断性的间断平衡(PLjN〔汀UATEDEQUIUBRILJM问题;(2)黄土全球分布形成机制一元论问题;(3)黄土地貌形态与地壳运动表现问题。应用研究方面,讨论了:(l)健康与黄土区域地球化学与地质生理学(GEOPHYsl0LOGY)问题;(2)建设城乡与黄土地质生态结构问题;(3)农业与黄土区域生态系统管理评价,认为在黄土研究中会遇到社会和技术发展方面的挑战[1] 。

2.中国黄土地环境研究的进展

中国黄土气候旋回划分、气候变化周期、黄土地层气候划分与深海沉积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传统第四纪冰期划分与黄土地层气候旋回差异的原因,介绍了红褐色古土壤演积层和古土壤类型研究的新成果,黄土形成与演变的新模型,评述了黄土古植被研究的新进展和今后黄土环境研究的趋势。

二、黄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中国第四纪黄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黄土的地球化学研究是结合每一个阶段研究的中心任务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早期的探求黄土的物质组成和来源研究而开展的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到探讨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环境意义而开展的宇宙成因核素、氧碳同位素、铁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生物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等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我国第四纪地球化学的发展。

2.黄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刘东生等在对中国黄土进行全面调查的同时,做了较多的地球化学分析工作[2-5]。文启忠等[5-7]对80年代以前中国黄土的化学成分研究做了总结:(1)各地黄土(包括古土壤)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2)中国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与地壳平均化学成分相似,MgO,CaO和Na2O等稍低于地壳平均值;(3)第四纪以来黄土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化,Fe2O3,Al2O3逐渐减少,而FeO,CaO和Na2O则具有不明显的增加趋势;(4)古土壤中Fe2O3,Al2O3,K2O和SiO2等与黄土层中的FeO,CaO和Na2O具有相反的变化。他们还就元素的区域变化进行了比较,认为无论是主要元素、微量元素,还是稀土元素的含量均变化不大,黄河中游各地马兰黄土及其粘粒组分中的REE的分布特征都是富含Ce族稀土[6]体现了黄土母质――粉尘化学成分的均一性 [3]。

最近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风化、气候和环境指标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对黄土来源物质的进一步调查。陈骏等对黄土化学风化过程的实验分析发现,黄土中仅Ca,Sr,P,Mg和Na元素在化学风化过程中为主要活动元素,这些元素相对于Al在古土壤中都亏损。顾兆炎等运用10Be作为示踪剂对粉尘沉积物的淋滤常数进行了计算,并对黄土中古土壤的风化淋滤程度进行估计,获得了硅酸盐中Ca,Na,Mg,U,K和Si在当地风化过程平均淋溶损失分别为43%,25%,18%,17%,约2% 和约4%的结论。这两项研究从不同途径得到了相同的黄土化学风化特征,即黄土的化学风化为去除易溶碱性元素的过程。

气候、环境指标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为提取黄土――古土壤序列中蕴藏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刘东生等根据Ti在风化过程中不移动性及抗化学风化的石英矿物在粉尘粗粒级富集的特征,首次将SiO2/TiO2值作为指示冬季风强度的大气粉尘粒度的替代指标,用来解释0.15Ma以来黄土高原冬季风变化。陈骏等在考察若干微量元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广泛运用的气候替代指标磁化率的对比认为,Rb/Sr值具有明显的气候意义,在黄土――古土壤风化序列中,Rb/Sr值可以作为衡量东亚夏季风强度的替代指标。通过对2.6Ma以来洛川黄土――古土壤序列的Rb/Sr值测量,获得了比磁化率更具有明确气候意义的Rb/Sr值的黄土高原古夏季风记录[7]。

三、黄土地层土壤学研究

黄土是风力作用的产物,发育在土壤化的环境中,所以其中发育了40余层红褐色古土壤。黄土中红褐色古土壤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早期的研究认为黄土中的红褐色古土壤为碱性褐色土,发育在半干旱的森林草原条件下,根据古土壤微形态和淀积层分布等的研究认为,黄土中不仅有碱性褐土发育,还有棕壤、淋溶褐土及亚热黄棕壤发育。

四、黄土地层古植被研究

在黄土地层植被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也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用强酸溶解等特殊处理方法,已在黄土层分离出很丰富的孢粉,为较全面地恢复黄土地层古植被打下了基础。黄土区现代土孢粉组合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获得了该地区不同的栋林地表中栋树花粉含量为2.7%―35.7%的认识,为恢复古植被类型提供了新的依据。黄土地层古植被研究精度大大提高,物别是对晚更新世以来的被演变划分理为详细。在上述植被类型中,今后黄土地层古植被研究的重要问题是通过表土孢粉分析,判定森林中优势乔木的种类组成,使古植被研究的水平进一步显著提高[8]。

五、黄土的地质生态系统

黄土地质生态系统把地质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它强调把人作为一种地质营力,把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从我们现在对黄土高原了解的程度来看,作为一种地质体,黄土是探索人类生产环境可持续发展并需要深人研究的对象;黄土是记录新生代晚期以来全球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最好载体。与深邃的海洋或寒冷的极地相比,黄土保存环境信息的数量和内容都比前两者好,而且陆地是我们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它所提供的气候、生物和化学以及物理变化的信息远比深海和极地对人类生存更为直接和重要。

刘东生曾在1998年兰州的黄土与古土壤国际讨论会上将其称作红色黄土,以示区别于黄色黄土。即使暂时把7.2MaB.P.的风成沉积不算在内,从第四纪黄土算起也有2.6MaB.P.的较连续的记录。它记录了气候、生物和构造运动的活动和事件,其中包括了人类自己本身的化石记录以及几千年来有记载的文化历史。

1.黄土序列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间断平衡问题

把黄土与古土壤在一个剖面上的连续出现看成是一种现象与另一种现象连续的转换,另外也可以看作是地质意义上的连续间断。在黄土剖面上,黄色与红色是用肉眼都可以分辨的界限。OscarBaker用“间断平衡”的理论解释大冰期时地质现象。这是一种无机界的发展演化的关系。在今后工作中建立起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的自己的划分系统,MIS一样有一套可以适用于干旱环境、大气沉积、季风影响的黄土与古土壤序列,它所揭示的地球系统科学意义,较南极、格陵兰冰芯和大洋钻探所揭示的意义更为深刻。

近年对黄土与沙漠的关系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此外,我们还应继续关注粉尘的搬运、传输和堆积问题。黄土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了粉尘物质在其来源区,被不同高度的风力的搬运过程和在下风方向上合适地貌部位的堆积过程。近一段时期以来,在黄土的研究者之间一直“流行”一种提法,即将黄土视作冬季风的产物。我国的气象观测已经表明,我国的冬季风主要与来自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冷空气爆发有关,但并不是每次的冷空气爆发都能导致沙尘暴的发生。只有那些产生强烈的蒙古气旋及活跃的锋面系统的冷空气爆发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沙尘暴。而且,扬起后的粉尘也并非由冬季风独一搬运。冬季风所搬运的只是那些近地面和低空的粉尘物质,主要沉降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或近海地区,而对流层中上层的粉尘物质是由西风带所搬运的,并可以远距离输送到北太平洋、夏威夷、甚至美国的太平洋西海岸。

2.黄土全球分布形成机制的一元论问题

从黄土来说,作为一种大气沉积的地质体,关于它的成因是一元论的说法,从地质干旱事件统一解释它的成因和所带来的影响,还是有二元或多元的说法,像奥布鲁契夫那样对不同地区的黄土有不同成因的解释,能更圆满地说明分布于全球的黄土成因呢? 黄土――横亘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从晚新生代以来就是环境干旱与半干旱化的见证人。这对于我们从一元论进一步进行对全球黄土的干旱环境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与此有关的是黄土高原作为一个干旱、半干旱环境,物质成分与结构的均一性导致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再加上长期的人类农业和牧业等活动的影响,使这个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形成为一个“出纳库”的作用,对于大气圈中的气体和化学元素有一个是源,是汇(sink)的变换机制。

3.黄土地貌形态与地壳运动表现

中国的黄土地貌研究经朱显漠、罗来兴等先生提倡。因为黄土高原本身是一个巨地貌单元,这一巨大的、连续的、由统一地质营力所沉积而形成的地貌是一种沉积建造地貌,而它的一个特点是具有继承性。在黄土的侵蚀地貌方面除罗来兴曾做过很多的研究工作之外,近年有些新的工作,如张宗枯领导的关于黄土高原侵蚀、水土流失图的编制和中国科学院两次黄河中游黄土考察队的工作都作过黄土侵蚀地貌研究。黄土地貌的形态序列应当和黄土沉积序列一样有一个时间的排列。

在谈到黄土的地貌性质时,很自然使人想起在黄土高原的新构造运动和新构造,这对黄土高原的研究也是一个挑战。我国学者较早就注意到比较强烈的年轻的地壳活动的特点。如果把第三纪的红色盆地包括在内,黄土高原的构成的历史则向前延伸到6―7MaB.P.或更早。这些盆地,山前广大的洪积平原和许多裂谷的形成和活动历史的研究将是与黄土研究不可分的一个新的内容,这是过去研究中常忽略的一些问题。对新构造的研究,这些年来随着地震地质研究开展已有了很好的成绩,而从河流阶地上发育的黄土地层来研究黄河的发育历史也取得很好的成绩。

六、结语

黄土―古土壤序列所包含的古气候信息,可以与深海氧同位素资料进行较好的对比,为探索中亚干旱化的历史和进程、亚洲季风―沙漠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等提供了重要依据,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支柱之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古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碳循环、干旱区的形成和发展、古人类对河谷和塬面的占据以及文明的起源和演化等问题都将是人们讨论的热点[9]。

参考文献:

[1] 刘东生,孙继敏.中国黄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一次事实与故事相结合的讨论[J].第四纪研究,2001,21(3):185-206.

[2] 刘东生,等.中国黄土堆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41-227.

[3]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91-302.

[4] 王永焱,吴在宝,岳乐平.兰州黄土的生成时代及结构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1978,(2): 1-27.

[5] 文启忠,等.中国黄土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36-114.

[6] 文启忠,余素华,顾雄飞,等.黄土中稀土元素的初步探讨[J].地球化学,1981,(2): 151-157.

[7] 顾兆炎,刘东生.中国第四纪黄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第四纪研究,2000,(2): 41-45.

第8篇: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乡村景观;景观;要素;

Abstract:Rural landscape including the vast space of natural ecosystems and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it is the world's earliest and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type of a landscape. On the basis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el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lements of the rural landscape, made specific description for the six elements.

Key word:rural landscape;landscape;el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乡村景观是相对于城市景观而言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地域划分和景观主体的不同。风貌作为物质环境的名词,“风”表示为隐性的社会人文范畴,“貌”表示为显性的体型表现特征,一个完整的风貌是由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以一定的空间关系共同组成的,综合起来共同起作用。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历史文脉发展的逐渐影响之下,渐渐形成了乡村景观风貌。正是这些丰富的环境要素才形成了乡村景观风貌的独特景象。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作为乡村景观风貌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形成乡村地域景观的宏观面貌。按照自然形态可以把地形地貌划分为五大类型:山体、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由于地形地貌的不同,才会形成不同的乡村景观风貌,并且海拔高度的不同也影响了自然景观风貌、农业景观风貌和村庄聚落景观风貌。

另外,乡村景观风貌中,土壤是最为基本、最主要的组成要素。著名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说过,土壤剖面是景观的一面镜子。任何形式的景观变化动态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在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性质上。[ 李,乡土化景观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例.南京林业大学,2007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植被的生长,对于乡村自然景观风貌和农业景观风貌而言,土壤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规模大小的景观的律动和美学特征都受地形地貌的直接影响。展示了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风格的乡村景观。虽然乡村景观也同样受气候、植被以及文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地形地貌却始终是最明显的视觉特征之一。

2.水体

水资源对于乡村来说既是农业发展的经济命脉,因为水资源自身的观赏价值,同时又是乡村景观风貌构成中最有生动和活力的要素,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由于水资源的多样性特征,决定了它在不同的水体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水文条件及特征,并且决定了各种的生态特征,例如:冰川、沼泽、河流、湖泊等等。

对于乡村来说水资源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供灌溉用:水常具有的实用功能是用来灌溉稻田、花园草地、绿地以及类似地方。对于比较干旱的乡村,如果没有灌溉,植物就无法生长。此外也可将肥料溶于水中,凭借灌溉系统来施肥,这种方法既方便又可节省时间和费用。有灌溉系统的草地能经受得起超量的使用,因为草坪生长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健壮繁茂。另外水资源的作用还表现在对气候的控制:水可以用来调节室外环境空气和地面湿度。大面积的水域能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在夏天的时候,气候炎热,水面吹来的微风使人感觉凉爽宜人;而在冬天的时候,气候寒冷,水面的热风又能够保持附近区域的温度,使人感觉温暖。处在同一地区,有水面和没有水面存在着温差的原因。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水资源,人类对水的需求就像对空气、食物、栖息地的需求一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效的利用水资源、观赏水资源都是源于人类的本能。而在现代社会,水不仅仅只是起到了维持人类生存的作用,更为人类带来了食物、运输以及休闲娱乐的作用。由于水资源自身具有灵动性,色彩又是五光十色,发出的声音悦耳,人类在情感上也较喜欢亲水和做具有亲水性质的活动。在没有被污染的情况下,水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具有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人类的注意。

3.植物

植物区别于其他要素,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自身具有生命力,能生长。植物的其他特性都来源于具有生命。首先,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和生长的快慢变化而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植物的色彩、质地、叶丛的疏密程度以及全部特征。植物是具有生命的设计要素。由于植物的生长受到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排水、光照、风力、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所影响,因此需要一系列特定的环境条件,供植物生存并能健康、茁壮的生长,这是植物第二个明显的特点。

因为植被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互相具有促进作用。依据植物群落的性质及结构,植被可以划分为:森林、热带稀树草原、草原、荒漠和冻原五大类。动物作为自然界的物种之一,对于生态的平衡和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动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4.建筑物

建筑物可以构成空间并且起到限制空间的作用。建筑物又能影响视线、改善小气候、以及能影响周围景观的功能结构。建筑物不同于其他的构成要素,这是因为所有建筑物都有自己的内部功能,这些就体现在它们的墙壁所围成的区域内,或体现在邻近的基地内。从地域上讲,乡土建筑是在乡村的,处于稳定的农业或牧业区,有别于城市建筑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见者;其次,从时间上讲,它形成于封建家长制社会时代及手工业农牧业时代,即传统的。

5.构筑物

构筑物属于有形的设计要素。所谓园林构筑物是指景观中那些具有三维空间的构筑要素,这些构筑物能在有地形、植物以及建筑物等共同构成的较大空间范围内,完成特殊的功能。园林构筑物在外部环境中一般具有坚硬性、稳定性、以及相对长久性。园林中的构筑物,主要包括:台阶、坡道、墙、栅栏以及座椅等公共休息设施。此外也有一些小型的建筑物也属于构筑物范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已经逐渐开始改造自然景观,从而形成了半自然半人工景观。但是人类为了不断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对自然界实行了更进一步的改造,在自然景观和半自然半人工景观的基础上,建造出了人工景观。乡村中常见的人工景观主要包括乡村工农业生产、农田基本建设和灌溉水利设施、乡村居民的娱乐生活设施等等。人工景观的出现及其类型和机构,充分的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改造方式和改造程度。能够协调好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之间的关系对于乡村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铺装

在空间的构成中,铺地材料在地面上的使用和组织,使在完善和限制空间的感受上,以及在满足其他所需的实用和美学的功能方面,无疑也是一重要因素。所谓铺装材料,是指具有任何硬质的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设计师们按照一定的形式将其铺于室外空间的地面上,一方面建成永久的地表,另一方面也满足设计的目的。主要的铺装材料包括:沙石、砖、瓷砖、条石、水泥、沥青,以及在某些场合中所使用的木材。

参考文献:

第9篇:环境土壤学的特点范文

众所周知,环境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普遍提高,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急需一大批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专业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提高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中的经验与体会,旨在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得到更好的综合能力的训练,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注重专业特色

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因办学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家重点工科院校办环境工程专业的要求。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应有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特色,发挥自己的特点。高等农业院校和农村、农民联系比较紧密,比较熟悉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问题,并在土壤学、植保学、生态学及环境生物学学术研究领域有较强的优势,这些正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因此,我们开设了"环境生物修复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及其设计"这样一些比较适应农村生态建设的课程。在开设水、大气环境污染物和噪声监测等环境工程专业常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设土壤污染物、农产品污染物、畜产品污染物、水产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实验,拓宽实验面,以突出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

二、变实验室为模拟生产现场

环境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文由收集整理,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购进一批大气、水相关实验的模型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模型设备均用有机玻璃制成,有园型曝气池、气浮池、絮凝沉降池、活性碳吸附、生物塔式滤池、生物膜转盘、钭板沉淀池、普通快滤池、xt型高效填料气体净化塔、yqj型(旋流板式)气体净化器、旋风除尘器等模型,使学生非常直观清楚地了解相关大气、水处理设备的内部构造,在生产实地这些内部构件如果不是停产检修也难以看清。模拟生产过程,进行实验操作,测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这样的实验非常接近工业生产实际,通过实验学生能充分体验到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与生产相结合的典型事例,缩短学生对生产工程的距离感、生疏感。学生对这些实际处理工艺的运行操作,对整个工艺以及设备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三、实施开放式实验

环境监测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而环境监测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监测工作的重要措施。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常规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监测方法,我校进行了环境监测教学实习改革,即"开放式"教学实习。任课老师和实验员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药品等拟定监测项目和监测对象,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一般每组3-5人),每组分别制定实习计划,确定本实习小组的监测项目、监测对象、采样地点、分析方法和时间进度;以小组为单位领取试剂、玻璃仪器,配制实验试剂,实习期间实验室和仪器室全天开放,1周内每个小组要独立完成对水质、大气,土壤、噪声等10个以上项目的监测。实习结束后,每小组将所领取的药品试剂、玻璃器皿等洗净归还,并且最后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实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每人交一份实习报告。

试行"开放式"实验,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这种"开放式"教学实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测,更清楚地了解到环境的质量现状。

四、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议

1.增加工程实验课。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目的在于培养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为此,对传统的实验课体系与模式应加大力度调整,增加工程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社会上某一具体的生产或工程单位的实际生产活动为背景。这些工程单位包括学生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外出顶岗中接触的单位,可由学生自己联系,也可由学校帮助联系,以提交实验报告或工艺设计、工艺流程的形式完成。

2.实验与毕业(设计)论文挂钩。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具有工程背景,必须以综合实验或工程实验为基础来撰写。取消目前大量存在的综述性的毕业论文课题。学生的毕业论文应以自己亲手做的研究性实验,或亲身参与的工程项目为基础进行撰写,没有研究项目的老师不能做论文指导老师。聘请一批长期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通过把实验与毕业(设计)论文挂钩,使学生们在做实验的时候更投入、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到提高。

3.引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学科前沿。

作为肩负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时刻关注、跟踪环境工程学科的前沿,关注了解最新研究方法与手段,并尽快将其引入实验教学,不断更新实验手段。要积极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他们在科研活动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培养其实验动手能力、组织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