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学术经验;中医生命观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8(a)-0105-04

[Abstract] “Energy, movement and balance” are the three core elements concluded by Professor Weiwei in the life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iversity of intestinal micro ecology is determined by the renal inherent energ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unction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 energy keeps running and changing to get dynamic balance. This paper tries to use Professor Weiwei's life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study of intestinal micro ecology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ellow.

[Key words] Intestinal micro ecology; Academic experience; Life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魏玮教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30年,擅长诊治及预防各种脾胃疾病,师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并秉承其“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十八字诀的学术思想,总结出中医生命观的本质在于“能量”“运动”“平衡”这三大要素,此三项解释了生命的起源以及活动的规律,也解释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核心观念的高度概括。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正是依靠“能量”“运动”“平衡”而存在,此三大要素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1]。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指人体胃肠内的各种微生物群组成的微生态系统,在维持人体健康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就会对宿主也就是人体本身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促进疾病的发生[2]。据报道,肠道菌群紊乱与急慢性腹泻、便秘、肝脏疾病、假膜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多脏衰等多种疾病相关[3]。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还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并可能是导致肥胖症、2型糖尿病、肠癌的重要因素[4]。本文试图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对魏玮教授中医生命观的三大核心要素进行阐述,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探究中医理论,探讨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也为研究肠道微生态开辟了新的思路。

1 能量

人体需要能量维持日常生理功能,所谓能量,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包含着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它既包括了血、津、液等物质因素,又包括了精、气、神等“非物质”性因素,通过脉管、经络等流动于全身,维持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关窍的正常生命活动。生命的实质就是能量,有能量则生,失能量则亡,亦即古人所谓“正气”“真气”。《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说明这个能量有先后天之分,父母的生殖之精为先天的能量之源,贮藏于肾;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脏摄纳吐吸进入人体,并在血脉的推动下通达全身,构成自然之气;同时食物经过胃的腐熟作用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在脾的运化作用下运布全身,成为后天能量之源。人体能量也就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肾脏封藏之能量、自然界之清气以及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三者相合而成,三者相辅相成,人体才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的过程。肾脏中贮藏的先天能量,结合由肺推动的自然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通过三焦到达全身,化而为气、血、津、液,人体各脏腑组织得以荣养,才能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

从肠道微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肾脏封藏的原始能量决定了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肾脏的功能亦影响了肠道菌群的状态。宿主的基因是决定肠道菌群多样性以及构成的重要因素,先天不足,肾阳虚衰,肠道菌群就会相对单一,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菌群紊乱,这一点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有研究[5]对肾阳虚患者粪便中的细菌菌属做了研究后发现,肠道需氧菌如人肠杆菌、肠球菌等数量显著增加,葡萄球菌的数量也明显增加,但是厌氧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则比正常人明显降低,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值明显升高,提示肾阳虚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而数项研究也证实,补肾类中药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6],锁有调节肝性脑病的大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的作用,可以扶植专性厌氧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生长,抑制兼性厌氧菌如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抑制肠道菌群移位的作用。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女贞子和锁阳一样,同样也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7]。反映了补肾方药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肠道微生态紊乱的患者,应考虑从肾入手,重视顾护肾阳。

《素问・五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可见营卫、气血、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只是因为性质、输布部位、功能不同而名称不同,实质上就是一个能量的转化过程,而脾胃就是能量转化的关键脏器。脾胃作为一个小的与外界相通的生态环境,通过影响人体内的胃肠道微环境,从而对人体的微生态产生影响。因此,脾胃功能是后天能量转换的关键,也是影响肠道微生态的关键。同时,肠道微生态也参与后天能量的代谢及转换。通过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参与能量代谢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人体的代谢与能量的吸收。有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的代谢作用主要体现在聚糖、淀粉、各种糖以及甲烷的生成,它们参与着机体从食物到能量转化的整个过程[8]。肠道菌群还可以分解饮食中不能被胃肠道消化的淀粉、纤维等,降解木聚糖、植物多糖等各类多糖,厌氧分解多肽及蛋白质,转化结合胆汁,并合成维生素B1、B12,维生素K等[9]。肠道的部分菌群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食物的转化率[10],调节机体的脂肪储存。

中医的生命观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离不开能量,能量充足与否与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息息相关。能量充足则肠道微生态平衡,形成天然的生物屏障,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与定植,辅助机体的免疫功能。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关联度决定了肠道菌群之间的稳定度,而细菌之间的关联度则与菌群的多样性密切有关。能量越充足,菌群越复杂,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菌群的关联度也就越强,菌群越稳定,对于外来致病菌的抗定植与入侵的作用就越好,就能起到维持机体健康的“正气”的作用;如果能量不足,菌群相对单一,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联就减弱,肠道微生态失衡,外来细菌入侵则成为“邪气”[11]。

综上,能量的充足与否,决定了肠道微生态的平衡状态,肠道微生态也参与到机体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肾脏封藏的原始能量决定了肠道微生态的构成,而脾胃的运化功能则是后天能量转换的关键,也是肠道微生态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桥梁。

2 运动

我们的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当中,大气能量的升降浮沉运动则产生雷电雨雪,能量增减随时间推移则产生春夏秋冬,相应的人体的能量亦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在永恒运动的情况下保持相对平衡。同样,肠道菌群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知道,微生物存在自溶作用,衰老的微生物不停的凋亡,同时也会有新生的微生物不断产生,这是微生物衰老后凋亡的方式,因此肠道的菌群、菌种以及细菌的数量、密度都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此外,正常菌群的建立与演变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肠道菌群随着不同的发育阶段进行动态调整来适应人体的需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肠道的菌群在婴儿、青少年、成年以及老年等不同的年龄段存在着规律的动态的变化。

刚出生的新生儿的肠道内并没有细菌,婴儿期的肠道菌群来源于母亲,很大一部分由母乳中获得,科学家们通过对婴儿粪便进行选择性肠杆菌培养后发现,其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要比成年人相对简单,以肠杆菌、链球菌等兼性厌氧菌为主,而双歧杆菌和类杆菌、梭菌属厌氧链球菌的数量也较多;但到1岁后就逐渐转变为以拟杆菌和梭菌等严格厌氧菌属占绝对优势的、多样性组成;到了成年时期,人们的肠道菌群的主要菌种可能就会转变为拟杆菌门或硬壁菌门,然后是放线菌或者变形菌;到了老年时期,由于多数老年人此时牙齿已经开始脱落,对食物的咀嚼力降低,导致饮食构成会偏向软烂易嚼的食物,加上免疫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等生理功能改变,因此,老年人的肠道菌群也相对单一,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降低,表现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普氏菌等益生菌菌种减少而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的增加[12]。由此可知,肠道微生态随年龄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菌群结构、菌数、多样性均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人体的运动是永恒不息的,而升降出入则是运动的表现形式。脾主升清,升腾精微,胃主降浊,下降糟粕,二者一升一降,协同完成运化水谷精微,供养机体,是为一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都会引起脾胃病,出现“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_胀”等一系列病症。肠道微生态与脾胃升降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直接影响脾胃功能,气机升降失司,则会产生腹胀、腹泻、便秘、纳差等一系列症状,同样,脾胃功能受损,中焦壅塞,气血、津液难以输布,肠道菌群无以滋养,益生菌群凋亡而致病菌增多,造成菌群紊乱甚至肠道菌群移位。多项研究表明,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13-15],而这些表现与中医“脾虚证”的临床表现一致。实验研究发现,脾虚证的大鼠模型的肠道微生态存在失衡现象,其肠道菌群指纹图谱条带多样性指数较造模前降低,而给予健脾补气方药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理中汤等汤剂后,其肠道菌群均有明显的改善,也提示健脾补气方药治疗脾虚证的机制可能通过肠道菌群的调节来完成[16-17]。因此,在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患者时,重视脾胃,调理升降气机,恢复动态是核心。

同时,外界环境对于菌群结构也有重要影响,人体的微生态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受相对湿度、风速、温度、阳光等影响,空气中的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也在时时发生变化,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进而影响人体的呼吸道微生态,“肺与大肠相表里”,同样,呼吸道微生态也可以影响肠道微生态,

动物实验研究证实[18],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呼吸道的部分菌群与肠道菌群出现同步相关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益生菌的数量减少而条件致病菌的数量增多。人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作用机制。

3 平衡

中医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其核心思想在于如何保持人体的动态的相对平衡。平衡是中医生命观的终极目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观点正是对平衡理念的最佳诠释。正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人论》),正常情况下,阴阳一直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确保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各种原因导致阴气过盛,则会产生“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的状态,阳气过盛则会产生“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的状态,从而引发疾病的发生。阴阳互根互用,又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人体的肠道菌群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一类为厌氧菌,主要包括粪杆菌、优杆菌、韦荣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另外一类为好氧菌和兼性好氧菌等,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等。这三类细菌之间也如“阴”“阳”一样,存在着互根互用又相互制约的动态的、相对的平衡关系:一方面他们彼此依赖,互相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的养料,另一方面又相互制约,抑制对方的数量,最终各菌群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人是靠天地的能量感化而生,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而人体会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天人相应”。微生态学也认为一切生物都与其所在的环境是统一整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外界的环境不仅对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产生影响,也通过微生物影响了人体的生理状态,进而影响到人体体内的微生态环境。微生物不仅参与影响了人类的生命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得以在自然界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人体作为宿主,其生命活动也对寄生于体内的微生物产生影响,人体、微生物、自然界三者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持着相对的动态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会导致人体出现失衡状态,导致疾病的发生。

微生态的平衡是保持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而微生物致病的本质在于微生态的失衡。对于肠道微生态而言,其平衡的特征在于菌群多样性,密度均衡,优势菌以益生菌为主等等,一个平衡的肠道微生态有促进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有利于维持机体的健康。正常情况下,健康机体的微生态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菌群多样性明显,相互关联强大,抗定植力升高,致病菌无法入侵定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任何原因破坏了这种动态的平衡,就会使某些菌群过度生长,菌群相对单一,相互关联作用减弱,抗定植力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外来菌及致病菌定植而致病。因此,微生态的平衡与否决定了疾病的发生,而对于失衡的微生态,最好的治疗不是单纯的杀菌抑菌,而是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恢复肠道菌群的均衡,从而发挥益生菌的生物拮抗作用,祛除致病菌于体外。研究也证实,有些中药服用时有良好的解热抗菌的效果,但是在体外培养时却并不具备杀菌、抑菌的作用,究其机制,在于此类中药具有扶植益生菌生长、提高机体抗定植力、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制衡致病菌、最终使其排除体外的效果。比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补益类的中药,均具有扶植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而多项研究也证实,此类中药虽不具备直接的杀菌、抑菌作用,但其中的多糖、皂苷、黄酮等物质对于肠道菌群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调节功能,有利于肠道微生态系统保持平衡[19-21]。

4 小结

综上所述,魏玮教授认为,“能量”“运动”“平衡”三者乃是中医生命观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机体生命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保障。“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运动”乃生命活动的本质,“平衡”为生命活动的最终目标,三者相互辅助,只有“能量”充足,并且不断的“运动”,才能最终达到动态的“平衡”。正是由于体内能量平衡分布,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司其职,气机顺畅的升降出入,才能使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完成整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对于肠道微生态而言,同样可以用中医生命观的三大要素来阐释。肾脏封藏的原始能量决定了肠道微生态的组成,脾胃的运化功能则是后天能量转换的关键,也是人体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脾胃的升降功能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密切,因此在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患者时,顾护“能量”是基础,恢复“运动”是核心,达到“平衡”是目的。因此,我们在论治肠道微生态失调时,可以从顾护正气、健脾益肾、调节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理论入手,而重视脾胃、调理升降气机、恢复平衡则是治疗的核心。

肠道微生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也是诸多研究的热点,随着对肠道微生态本质的进一步揭示与探索,人们发现其与中医药基础理论中间存在互通性与相关性。运用中医的生命观来研究肠道微生态,对于拓宽研究思路,深入探讨肠道微生态的生理、病理的本质,发掘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新方法以及中医药对于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机制非常有帮助,而且还有利于深层次地通过对肠道微生态致病机制的研究来更深一步地探讨中医药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本质,对于提高中医药的诊疗水平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王欣,魏玮.魏玮教授调理脾胃论治疾病核心要素[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0):1352-1354.

[2] 李兰娟.感染微生态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1):1-3.

[3] 祝司霞.肠道菌群失调与疾病[J].科技信息,2012(25):446,471.

[4] 杨泽冉,辛毅,侯洁,等.肠道菌群失调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1):99-101.

[5] 丁维俊,高峰,杨杰,等.肾阳虚证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7,39(1):9-10.

[6] 苏亚娟,杨景云,刘柱,等.纳米锁阳对肝性脑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调整[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6):438-440.

[7] 施中凯,胡晓丽,张晓丽,等.纳米中药女贞子复方制剂对激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调整作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28(1):31-32.

[8] Raoult D. Obesity pandemics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digestive bacterial flora [J].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8,27(8):631-634.

[9] 陈秀琴,黄小洁,石达友,等.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4,45(7):1031-1036.

[10] Backhed F,Ding H,Wang T. The gut microbiota as an environmental factor that regulates fat storage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4,101(44):15730-15735.

[11] 李庆生,袁嘉丽,陈文慧.中医学“邪正相争”应包括微生态与免疫的平衡与非平衡[J].中医杂志,2005,46(7):489-491.

[12] 王瑶,季宇彬,陈明苍.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2-13,18.

[13] 刘海燕,曹海涛,常玉梅,等.腹泻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变化及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 11(32):21-24,29.

[14] 刘卫东,李满元,许崇波,等.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4, 11(12):161-165.

[15] 赵兴兵,吴维佳,李丹丹,等.小鼠脾虚便秘造模对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 25(9):993-996.

[16] 彭颖,金晶,杨静玉,等.3种健脾补气方药对脾气虚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1):2530.

[17] 孟良艳,陈秀琴,石达友,等.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3,44(12):2029.

[18] 郑秀丽,杨宇,王宝家,等.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呼吸道与肠道微生态同步动态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J].世界中医药,2014,9(4):418-421.

[19] 车轶文,于宁,翟双庆,等.脾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理论探析[J].世界中医药,2015,10(5):703-705,709.

第2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早期佐治; 新生儿黄疸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58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之一,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在早产儿中尤为常见。主要病因是新生儿时期对胆红素代谢不成熟,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而致皮肤黏膜黄染现象,水平过高可致脑毒性和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1]。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微生物制剂妈咪爱(即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辅助治疗部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09-2011年收治的病理性新生儿黄疸70例,血清总胆红素值均超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均为母乳喂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胎龄(33.3±5.3)周,出生体重(3.21±0.72)kg;主要病因:母乳性黄疸7例,感染性黄疸8例,血管外溶血7例,代谢紊乱7例,新生儿窒息6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88.0±63.1)μmol/L。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胎龄(32.9±6.3)周,出生体重(3.30±0.74)kg;主要病因:母乳性黄疸6例,感染性黄疸9例,血管外溶血6例,代谢紊乱7例,新生儿窒息7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71.0±59.6)μmol/L。两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喂养方式、病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综合疗法:包括蓝光光疗,6~18 h/d;口服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片,1 mg/次,5次/d;另外,低蛋白血症者纠正白蛋白,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感染性给予抗生素治疗,溶血性给予免疫球蛋白,代谢紊乱者补充葡萄糖、维持酸碱平衡。观察组在采用常规综合疗法的同时给予妈咪爱口服颗粒,0.5 g/次,2次/d;对于使用抗生素治疗者,保证抗生素与微生物制剂给药时间间隔2 h以上。

1.3 测定方法 每天用日产JM-103型经皮测定疸仪(TCB)测定黄疸指数,并且在疗程开始当天和结束当天各采静脉血进行血清总胆红素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P

2 结果

2.1 疗程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到正常值,观察组需要(5.13±2.13)d,对照组(7.12±4.63)d,观察组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

2.2 总胆红素水平 治疗前,观察组(271.0±59.6)μmol/L,对照组(288.0±63.1)μmol/L,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85.5±14.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02.3±16.6)μmol/L(P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很多,属新生儿易感疾病。据统计,新生儿日生成胆红素约为成人的两倍,而肝功能发育不完善,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泌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又因初生婴儿肠道内细菌缺乏,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新生儿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非结合胆红素等因素导致游离胆红素超负荷,过量的游离胆红素加重了肝肠循环负担,因此极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菌群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用以补充和充实微生物群菌落,改变不正常菌落成分,维持和调整微生态平衡[3]。目前,微生态制剂已在新生儿、婴幼儿以及儿童多种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疗效。用于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肠球菌和链球菌等。

妈咪爱是富含乳酸菌的微生态活菌制剂,1 g妈咪爱含活菌1.5×108个,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进入肠道后能迅速繁殖,通过夺氧和分解过氧化氢制造厌氧环境,促进以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生长。本研究显示,妈咪爱等以厌氧菌为主的微生物制剂对于改善新生儿肠道、胆红素的代谢有一定促进作用,分析其机制如下:(1)迅速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新生儿肠道菌群稳定的关键是保持肠道厌氧菌的优势地位,微生物制剂增加肠道中厌氧菌数量,促进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抑制不正常菌体,减少感染。(2)降低肠道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细菌源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对包括胆红素、胆汁酸以及多种药物在内的毒性代谢产物肝循环,加剧肝肠负担。(3)另有研究显示,微生物制剂可降低肠道pH,促进肝酶活性,加速胆红素代谢或排出[4]。微生物制剂早期佐治新生儿黄疸有充分理论依据和切实临床价值,可做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琳,江莲.新生儿黄疸与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18):2831-2833.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5-186.

[3] 刘成炎.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中的应用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6):732-733.

第3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化疗 菌群失调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microecologics Bei feida to the 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 after chemotherapy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children patients.Method:62 cases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childre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During the before and after two cycles of chemotherapy,monitoring routine blood,fecal bacterium group of disorders check.Results:After two cycles of chemo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have 15 cases with the 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the incidence is 48.4%;the treatment group have 8 cases with the 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the incidence is 25.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Microecologics;Chemotherapy;The 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

肠道是机体最大的细菌和内毒素储存库,正常情况下机体与正常菌群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微生态平衡,以双歧杆菌为主的专性厌氧菌与肠黏膜表面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形成相当稳定的菌膜结构,构成抗定植力的生物屏障,可有效抵抗细菌对机体的侵袭,在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一旦这种生态平衡和生物屏障被破坏,就可使大量的细菌和内毒素经门脉系统进入体循环造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纵向易位,并在一定条件下激发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的连锁反应引起全身器官的损害[1,2]。本文研究了微生态制剂对恶性血液病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恶性肿瘤患儿62例,其中淋巴瘤39例,白血病23例,淋巴瘤用CAM、BB等方案,白血病用CAM、DAE等方案。其中男44例,女18例,年龄17~48岁,平均31.8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治疗组。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于化疗当天开始口服微生态调节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剂量按药品说明书规定剂量口服,至骨髓抑制Ⅳ级时停止。对照组应用与贝飞达胶囊外形、气味均一样,服用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疗效判断标准:在前后2个周期化疗期间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第3天、第7天监测血常规及粪便菌群检查。生命体征均平稳,其中粪便采用我院革兰染色方法检测球、杆菌比例诊断菌群失调,血常规采用静脉血检测。腹泻的标准按2次/日以上的稀便来统计,粒细胞下降标准按Ⅱ度骨髓抑制1.4~1.0G/L统计。

统计学处理:资料表达均用(x±s)表示,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0)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结 果

两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和发热例数及粒细胞下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的例数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从微生物学的观点认为,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发生内源性感染,正常微生物群定位转移,造成细菌过度繁殖,导致不同程度的感染,使病原菌耐药机制变得非常复杂,耐药菌的治疗比较棘手。因此,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也要加强微生物学的防治,以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理性平衡,稳定生理效应,从而降低菌株的耐药性。化疗期间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高,考虑与粒细胞下降、免疫系统低下有关[2]。微生物疗法常用的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制剂,其中双歧杆菌是非致病性的、能抵抗胃酸和肠道酶类消化作用且能附着于小肠上皮并能调节黏膜免疫反应的微生物。双歧杆菌的细胞壁可以黏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阻止致病菌的入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抑制有害菌的生成的小分子量亲脂分子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细菌进入细胞内,甚至杀灭细胞内的细菌[3]。

本研究通过研究证实,恶性血液病患儿化疗后出现腹泻及菌群失调,应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能改善这种状况,从而减轻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及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具体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管志远.肠道菌群及其生物学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1):1095-1097.

第4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益生菌 食用酸奶 特性与作用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物的营养和健康。通常来说,人类的肠道中存在着三种细菌,分别是有益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很多肠道类的疾病就是因为菌群失调而形成的。如果人类使用了益生菌,它们就能维持和保证肠道内菌群的最佳优势组合以及稳定性,同时还可以纠正肠道的功能紊乱。酸奶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已经成为人们喜欢饮用的饮料之一。

一、益生菌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1. 益生菌一词的发展历史

益生菌一词最早在1965年被两位学者使用,当时用来描述一种有利于其他微生物生长的菌类群。现阶段,益生菌通常是指一种通过有利于改善人类及动物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的微生物添加剂,他们会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学者Havennar对益生菌的定义进行了扩展,把其理解为一种可以应用于人或动物的微生物培养物,只要通过改善其本身所固有的菌群性质就可以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

2. 益生菌的概念

益生菌中的微生物大多来源于人类或动物的体内,其中以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两种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专家组研究讨论,在本世纪初给益生菌一词下了准确的定义,把益生菌定义为“在经过人或动物适量的服用之后,可以产生有益于其宿主健康的带有生命的微生物”。概括地说,益生菌的作用在于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同时也可以抑制致病菌的产生,益生菌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3. 益生菌的分类

益生菌的种类有很多种,经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检测过认为对人类安全的益生菌有40种,其中包括:黑曲霉、凝固芽孢杆菌、嗜热链球菌等等。这些益生菌一般存在于动物的体内,时刻的调节着人类体内的平衡。目前世界上保健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合而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

二、益生菌对人类健康的作用

1. 益生菌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在人类的肠道中拥有着非常发达的免疫系统。益生菌类可以通过刺激人类肠道内的免疫机能,调节体内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至正常的状态。益生菌可以进行免疫能力调节的作用也被认为有助于对抗癌症与肿瘤性疾病,并可抑制过敏性疾病的产生。益生菌是人类消化道防卫系统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增强人类消化系统对病菌的免疫反应,当消化道内有益生菌在进行生长时,就有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那么人体就不易得病。益生菌能通过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以及代谢,减少人体内致癌物质的产生。

2. 益生菌可以促进人类肠道消化系统的健康

益生菌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减少毒素的产生,从而提高肠道的机能。此外,益生菌有耐胃酸和肠道消化液的能力,因此当益生菌进入人体的肠道之后,就能通过其生长和代谢作用来促进人体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于此同时也可以抑制肠道内腐败物质的出现和产生,进而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工作。

3. 益生菌有改善血脂和血压的作用

益生菌可以分解人体内的酪蛋白,从而产生可以抑制人的血压上升的酶。经过研究人员的实验发现:乳制品中的益生菌具有降血压的效果,而且其优于其他对照产品。此外,益生菌也可以吸附人体所食用的胆固醇,起到促进胆固醇的排泄的作用。实验表明,益生菌还可以吸附肠内的胆汁酸,并把有害菌体与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可以减轻血清中的胆固醇的含量。

三、酸奶类产品中益生菌的特性及作用

1. 益生菌类产品的发展

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益生菌类产品。使用益生菌作为发酵剂是乳酸菌饮料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上研究的功能较强的益生菌产品已经达到上百种,主要是各类微生物组合而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及其保健产品,例如含有益生菌的酸奶、酸乳酪等,还可以生产含有益生菌的口服液或者胶囊、粉末剂等其他产品。

2. 理想的益生菌酸奶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有益菌菌种都可用作生产益生菌的酸奶,理想的益生菌必须具备一些条件,首先要来源于健康人的肠内,而且没有受过遗传工程所修饰的天然菌株。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的消化道以内,有粘附在人类肠管上皮以及其表面粘膜上的能力。此外益生菌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从人体内自然的消失。酸奶中的益生菌更要求能分泌产生有选择性的抗菌物质,而且要求自身没有奶药性的基因。作为酸奶中的益生菌的安全性应该被严格验证过,在益生菌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要保持存活率的稳定性,而且其风味也要被一般消费者接受。

3. 酸奶产品中益生菌的作用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益生菌类酸奶可以抑制体内有害细菌的繁殖,也可以增加人类对疾病的抵抗以及预防感染各种疾病的几率。益生菌类酸奶所特有的乳酸菌能够刺激巨噬细胞吞噬体内的癌细胞,从而增强人体抗癌的免疫力,同时也有效避免癌症的产生。酸奶适合各类人群的引用,可以促进青春期儿童的发育,其中具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钙、磷、铁等各种元素的利用率也会大为提高。益生菌类酸奶产品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开发益生菌必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张丹凤,马君刚,张静.益生菌乳制品及其发展趋势[J].新疆畜牧业.2008,05.

[2] 陈世贤.益生菌LGG对酸奶品质及贮藏性能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05.

[3] 高霞,李卫,涂世.益生菌的功效及益生菌乳制品[J].广东化工.2009,05.

第5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合成抗生素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抗生素中的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氨基糖苷类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综述对于上述抗生素的现代新药开发的研究进展。结果:药物合成抗生素具有共同的生物特性及结构特点。结论:依据药物合成抗生素的共性,可进一步改造及研发新型的抗生素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药物合成抗生素;研究进展

抗生素(Antibiotics)是指某些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相同结构或结构修饰物,在低浓度下对各种病原性微生物或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杀灭、抑制作用的药物。抗生素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微生物的发酵产物,称为微生物合成(Microbial synthesis);另一种是半合成及合成的衍生物。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为B一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及其他类别。

1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合成及其研究进展 四环素抗生素属于碱性的广谱抗生素,从链霉菌属中提取分离的一种天然产物或由其半合成的衍生物。十二氢化并四苯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基本化学结构,并随其化学结构被剖析,第二代四环素包括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等半合成品逐步被研发并应用于临床。但随着四环素类抗生素近年来的临床广泛应用,由其产生的耐药菌株也随之日益增多。对此,合成新型的四环素类化合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如近年来,Dactylosporajium通过发酵获取伴糖残基的四环素衍生物(Dactylocycline),其化学结构与以往的四环素衍生物的C-6位的羟基及甲基构象相反。另外,Dactylocycline除对革兰阴性菌不具活性,对于四环素耐药或敏感的革兰阳性菌皆有良好活性,其脱糖衍生物Aglycone对于革兰阴性菌也有活性。广谱四环素类衍生物C-9-甘氨酞四环素(Glycylcy-clines)也是新研发的高效抗生素药物,其对四环素内含排出因子(TetE,K和L)或核糖体保护因子(TetM和TetO)的敏感或耐药的菌株皆有效,并且对于万古霉素、米诺环素及β-内酞胺类等抗生素均耐药的革兰氏菌株亦有效。除此之外,还有DMG-DMDOF、TBG-MINO等新型四环素衍生物也在研发当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成

β-内酞胺类抗生素属于分子中内含β-内酞胺环的抗生素。以头孢菌素和青霉素为代表。头孢菌素的分子内含氢化噻嗪环及β-内酰胺环共同合成的四元-六元环稠合系统。青霉素具有半合成青霉素的改造的历史,因此临床上许多研究针对头孢菌素C进行的改造,如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三氯乙酯(7-ADAC)、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皆为合成头孢菌素重要的中间体。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对C3-位的侧链进行改造,可有效改善药效学性质、药物动力学特性及提高其抗菌活性等,达到β-内酰胺酶的稳定,依据其化学结构的特点及C3-位的功能化,头孢菌素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类:

2.1 C3-位是杂原子取代的甲基? C3-位的功能化产物主要包括第一代的头孢菌素头孢唑林、第二代的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第三代的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及第四代的头孢菌素头孢匹罗等,近年来对于此类化合物,注重开发其双重活性,如内含喹诺酮类的头孢菌素,其良好的抗菌活性是临床应用的优势。

2.2 C3-位是羟基、甲基、卤素或氢? 通常常见为第二代的头孢菌素头孢克洛、第四代的头孢菌素头孢布烯。主要通过取代C3-位的甲基,生成3-去乙酰氧基头孢菌素,如临床上常用的第一代的头孢拉定、头孢菌素及头孢氨苄。

2.3 C3-位是炔基、共轭乙烯基或乙烯基? 代表性的药物是第三代的头孢菌素头孢克肟。

近年来,对于此类型的C3-位的修饰有众多的研究报道,如Barrett等研究发现,头孢菌素带炔基可增强对革兰阳、阴性菌的抑制活性;Hara等研究发现,YM-32825,其抗菌活性较强等。

2.4 C3-位直接与杂原子相连的去甲头孢菌素? 近年来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Toyama的报告中指出,C3-位杂原子若是硫的化合物,能获得较好的抗菌活性;另外美国专利报道中也发现,C3-位被苯硫醚类化合物所取代,可增强其体外的活性。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命名是依据其结构特点而定的广谱抗生素,主要的构成是后修饰基团与多元内酯环相连。大环内酯类以大环内酯作为母体,并依照内酯环的碳原子数目进行分类,一般是12~20元环,通过大环的羟基,以1~3个去氧氨基糖与苷键发生缩合生成碱性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经过糖基化、甲基化及羟基化等修饰,可合成以14元环与16元环为主的抗生素,14元环主要为红霉素及其衍生物,16元环则主要为柱晶白霉素、泰洛星、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及其半合成的酰化衍生物。首个被成功开发的大环内酯抗生素是红霉素(Erythromycin,EM),广泛在临床应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但随着近年来临床使用的经验增多,红霉素具有一定的缺陷,如对于酸性环境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对于革兰阴性菌的敏感性低,易产生耐药;对于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较大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红霉素中的C-9位羰基、C-8位氢及C-6位羟基进行改造,如羟胺结合羰基生成红霉肟,进而缩合侧链,可获得罗红霉素(Azithromycin),经Beckman将羰基重排,可生成阿奇霉素等,均可有效地提高红霉素的生物活性及抗敏感菌的活性。

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于广谱的抗感染类药物,临床上通常应用于多种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方面的治疗。氨基糖苷类主要通过选择性地结合编码的16S rRNA上的A位点,从而加强其抗菌的活性。该类抗生素的耐药产生主要是由于细菌对于氨基糖苷修饰酶(AME)的过度表达,临床上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特性进行改造,使其耐药菌的抗菌活性重新恢复,从而研发新型的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由于与RNA的作用靶点的结构信息进行结合,加强其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同时为靶向药物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逐渐研究开发新型的新氨基糖苷类衍生物。经研究发现,采用“糖基化”方法可研发新型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内容是通常对氨基糖苷的母核结构部分进行重新处理,如巴龙霉胺(paromine)或新霉胺(neamine)分子,将其原始糖使用部分合成的方式进行结构的替换,此法直接通过改造天然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比重新组合的不同特征结构的单元,其抗菌活性更强。由于新导入的结构特征可不受氨基糖苷的骨架所限制,故新产生的药物可依据此理论将各种糖连接应用于结构的设计中,探索研究新的结构修饰的方法。综上所述,依据药物合成抗生素的共性,可进一步改造及研发新型的抗生素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163319)

摘要:益生素能够通过竞争性抑制动物肠道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维持消化道微生态平衡,同时促进肠道免疫系统细胞增殖,使动物机体免疫力有所提高。此外,益生素是一种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具有显著改善动物饲养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并且具有保健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和无耐药性等特点。本文对益生素的概念、分类以及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关键词 :益生素;概念;分类;应用

作者简介:李栋(1985-),男,本科,畜牧师。

通讯作者:姜宁(1966-),女,博士,教授。

益生素又称为益生菌、益菌素、促生素、促菌素、微生态制剂、生菌素、活菌素等。我国学者洪黎民提出的益生素定义,认为是从植物、动物、人类体内分离得到的有益微生物,采用特殊工艺处理制得的由活细菌组成的活菌剂或者是由细菌体(死菌和活菌)及其菌体产物组成的微生态制剂??[1]?。

1 分类?

益生素的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做用可将其分为两种,即主要作用于体外环境的环境改良型和主要作用于动物体内的饲喂型,在菌种的使用方面二者具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有重叠部分。从菌种组成来说,养殖生产中使用的益生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只含有单一菌属的单一菌制剂,另一种是含有多种不同菌属的复合菌制剂。通常来说,复合菌制剂在促进动物生长以及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的作用要优于单一型制剂。乳酸菌制剂、酵母菌制剂和芽孢杆菌制剂是常用的3种单一菌制剂,大部分复合菌制剂也都是由这3种菌混合组成。

2 应用?

反刍动物采食的饲料主要是在瘤胃内进行消化,瘤胃中的微生物群体能够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菌体蛋白或者用于合成氨,将其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分解成脂肪酸,之后被机体吸收利用。王世荣等对患有细菌性腹泻的犊牛采用复合益生素进行治疗,其中含有从健康犊牛肠道中分离出的含芽孢杆菌和乳杆,结果表明治愈率能偶达到83.5%;此外,还能够预防犊牛发生细菌性腹泻,保护率达到73.1%,对照组自然保护率48%显著提高??[2,3]?。王长文等按 5.4×108个活菌/kg·w将接续产酸型活菌制剂投喂给初生的荷斯坦乳用公犊牛,10日龄宰杀采取取回肠、空肠、十二指肠段组织样,然后置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益生素能够维持初生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胞质中细胞器的结构、正常形态和功能,并能够促进其正常发育??[4]?。据报道,犊牛饲喂益生素能够促进瘤胃的发育,有利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提高其增重速率,同时可降低犊牛的死亡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益生素,与对照组相比,混合奶样中的体细胞比例降低41.34%~89.59%。张扬等对瘤胃微生态制剂是否影响泌乳奶牛的产奶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97kg?,试验后期平均日产奶量比试验前期提高1.93kg,相当于每天可增收3.05元的经济效益??[5]?。通过在夏季奶牛日粮中加入益生素来防止产奶量下滑,结果表明不仅效果良好,还能够提高奶牛热应激能力。杲寿善在奶牛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与对照组相比,每头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增加1.4kg,有7.8%提高??[6]?。蔡一鸣等选用乳酸菌、无毒芽孢杆菌、粪链球菌、酵母菌等多株益生素,通过适当培养、发酵后制成反刍家畜饲用微生物添加剂,添加到日粮中用于饲喂肉牛,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肉牛的平均增重提高14.5%??[7]?。

参考文献:

[1] 洪黎民.微生态制剂和微生态学[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19(1):100 - 101.

[2] 王世荣,任俊源.犊牛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与防治[J].山东农业科学,1989,(1):41-45.

[3] 王世荣,岳寿松,张树华.奶牛生物增奶剂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杂志,2003,22(6):23-32.

[4] 王长文,杨连玉,栾维民,等.接续产酸型活菌制剂对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胞质中细胞器的影响[J].家畜生态,2002,23(1):11-13.

[5] 张扬,余雄,周岩伟,等.瘤胃微生态制剂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影响[J].草食家畜,2005,2:52-54.

第7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是学好医学微生物学的动力源泉。在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探索和改革中我们发现,首次的绪论课会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影响,关系到学生对教师及课程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绪论课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绪论课上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人体自身肠道中的微生物与机体组织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的耐药性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耐药现象日益严重这一问题?曾经一度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开始死灰复燃,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逐渐揭开谜底。这样带着问题开展学习,可以较好地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开启微生物知识的大门。近年来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大量的新闻报道使学生对这些病原微生物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将这些内容加入课堂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微生物原来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使理论知识找到实际落脚点。比如2010年8月,美国鸡蛋因受沙门氏菌污染从而导致至少1300人受到沙门氏菌的感染。2011年,德国下萨克森州的豆芽被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从而造成22人因生食豆芽死亡,2200人住院治疗。此外,还有近来流行的H7N9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我们通过这些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入,讲解相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使学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灵活多样,结合临床,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认知对象、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从而选择不同的方法,但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把课上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对于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这一章节内容,采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各种细菌的形态、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在细菌各论部分,选取部分教学单元由学生自主教学。教师事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提出授课提纲、学习重点及难点并确定人员分组。小组成员细致分工、相互协作,在课后完成资料素材收集及教学课件的准备。在此期间,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及时为学生排疑解惑,引导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安排课堂讲授内容,并传授讲课技巧及注意事项。同时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评价标准》,由学生从教学内容安排、课件制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互相进行评议、分析和总结,教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从学生独特的视角中发现许多平时不会思索的问题;在学习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这一部分内容时,采取专题讨论方式进行学习。专题讨论式学习由教师提出专题,分组学生在本专题内提出应深入讨论的问题,查资料,作综述,课堂进行讨论。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讨论式教学,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如HIV-1感染的分子机制及免疫反应、T细胞功能受损的疾病、HIV疫苗的研究等,经过讨论,不仅全面完成了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综述训练”的机会,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此外,作为一门与临床学科关系十分紧密的基础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微生物学知识的临床应用,采用PBL教学法将临床病例分析引入课堂讨论教学,由病引入菌,菌中解析病,菌病结合,解除病菌。如此,在整个讲授过程中就将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与致病机制、检查及防治原则讲解清楚。

3反映前沿,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教材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补充一些开拓性、时代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前沿内容。如微生物的耐药性这一章节,我们为学生播放与耐药机制相关的视频和短片,引导学生就微生物耐药机制的产生及防控进行积极的讨论,鼓励学生查阅耐药机制最新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并就学习心得进行讨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研室老师的科研方向,为学生讲授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如人体微生态学与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新出现的传染病病原体、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研究进展等教材中鲜有介绍的前沿动态,从而启迪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进行科学实验研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及爱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利用网络,练习巩固,搭建师生交流的良好平台

第8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EV71病毒;手足口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6(b)-0008-03

Study the changes of cellular immunity and humoral immun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EV71

LAI Mao NI Ming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Children′s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stitute of Pediatrics Dong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 52332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cellular immunity and humoral immun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EV71.Methods 60 hand-foot-mouth disease children with EV71 infection who received diagnostic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light(group A) and heavy(group B) according to "Hand-foot-mouth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0 version)",and then 30 healthy children to the hospital for medical examination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group C).The three sets of blood lymphocytes(Th cells,Ts cells,B cells),expression the level of serum inflammatory mediators(TNF-α,IL-6,IL-10) expression levels,differences in serum immunoglobulins(IgA,IgG,IgM) and complement levels(C3,C4) skill were observed.Results ①Blood lymphocyte expression levels:the Th cells,Ts cells express term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C,in terms of expressing B cell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C,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EV71 virus;Hand-foot-mouth disease;Cellular immunity;Humoral immunity

手足口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萨科奇病毒及EV71病毒感染而导致的,且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我国各个区域都有出现[1]。EV71感染后,病毒繁殖迅速导致出现病毒血症,对患儿组织及器官都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引发患儿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状[2-3]。该病主要出现于手、足、口等部位的黏膜中及组织受压位置,病毒聚集、繁殖从而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病变[4]。随着临床医学对手足口病的深入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引起患儿机体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在疾病进展以及组织损伤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5]。文章主要就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临床变化特点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诊的60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6]将患儿分为轻型(A组)和重型(B组),其中A组36例、B组24例;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至医院体检正常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儿均经PCR核酸检验证实为EV71病毒感染[7]。A组36例患儿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6岁,平均(3.4±0.6)岁;病程2~7 d,平均(3.1±1.0)d。B组24例患儿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0.7~7岁,平均(3.6±0.5)岁;病程1~6 d,平均(3.6±1.1)d。C组30名儿童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0.8~6岁,平均(3.5±0.3)岁。本次研究观察排除应用免疫抑制剂、结核性疾病、其他病毒感染疾病及免疫性疾病患儿。

1.2方法

1.2.1静脉血淋巴细胞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取血2 ml,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后震荡,离心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放入PBS缓冲液后进行上机检验。

1.2.2血清炎性介质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取血2 ml,离心血清后低温保存,并采用蒸馏水为空白对照,采用TNF-α、IL-10及IL-6检测试剂盒进行检验。

1.2.3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补体检验方法 清晨空腹取血2 ml,离心血清后低温保存,并依次加入一抗及二抗后室温孵育,采用IgA、IgG、IgM、C3、C4检测试剂盒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静脉血淋巴细胞(Th细胞、Ts细胞、B细胞)、血清炎性介质(THF-α、IL-6、IL-10)、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的表达水平。分别应用血液检测仪、比色法及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8-1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三组患者静脉血淋巴细胞表达水平的比较

A组患者的Th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组(P

2.2三组患者血清炎性介质表达水平的比较

A、B两组患者的TNF-α、IL-6、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且B组显著高于A组(P

2.3三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补体水平的比较

A、B两组患者的IgA、IgG水平明显高于C组,且B组显著高于A组(P

3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隐匿、传染迅速,且多种肠道病毒都可导致儿童患有手足口病,除了典型的皮肤疱疹及神经系统症状外,呈现多器官影响的特点,如心肌损伤等,重型患儿的生存率较低[11-12]。相关文献[13]研究指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免疫因子及炎性因子表达异常的现象。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参与了手足口病的发作及进展。相关学者指出,手足口病患儿Th细胞出现免疫漂移现象,Th1向Th2细胞转变从而产生了免疫抑制效果,其同时也是促进手足口病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14]。健康人体中的Th1/Th2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两者之间的免疫应答存在交互负反馈现象[15]。Th1细胞因子增长或Th2细胞因子降低都会导致免疫细胞对念珠菌的抑制效果受到影响。Th1细胞因子能够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从而提高免疫功能;Th2细胞因子则能通过抑制Th1细胞因子的介导作用提高机体对致病菌的易感性[16]。

相关研究[17]指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异常的现象,患儿Th细胞以及Ts细胞表达下降,而B细胞上升,与本次研究调查结果一致。Th细胞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及介导的作用,是维持人体免疫细胞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Ts细胞能够激活Th细胞及B细胞,从而发挥免疫调节机制,Th细胞及Ts细胞表达能够反映患者的免疫状况,Th细胞及Ts细胞下降能反映患者免疫能力受到抑制,且与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关联[18]。

本研究观察发现,患儿TNF-α、IL-6、IL-10表达水平较高。TNF-α、IL-6、IL-10是被激活的免疫细胞所释放的介质,TNF-α、IL-6能够导致机体产生较强烈的炎症反应,且能够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甚至出现功能衰弱和组织损坏等严重后果;同时,TNF-α、IL-6对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具有介导及激活的效果,能够激活炎性细胞产生炎症反应。IL-10能够调节T细胞免疫功能,该细胞的异常表达表明患儿体内出现细胞免疫异常[19]。IgA、IgG对巨噬细胞及免疫细胞功能具有增强的效果,IgA能够通过经典途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20]。补体C3、C4是肽类分子的一种,其能够通过免疫细胞的激活,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文章通过分析发现,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Th细胞、Ts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B细胞表达高于正常儿童;TNF-α、IL-6、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IgA、IgG水平高于正常儿童;且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3、C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说明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呈现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与患儿的病情呈一定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汪颖,叶祥忠,李娟,等.不同EV71毒株的免疫保护差异性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0(10):919-924.

[2]荆晶,孙强,冯素玲,等.以α甘露聚糖肽为佐剂的EV71全病毒灭活抗原黏膜免疫小鼠的抗体应答[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11):1435-1439.

[3]张雪梅,赵红玲,王晶晶,等.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在婴猴保护性实验中的病理性炎症反应[J].中华医学杂志,2013,91(28):1977-1981.

[4]谭斌,王建华,周明军,等.铜仁地区肠道病毒EV71基因分型与体液免疫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 12(9):1250-1252.

[5]张锋,高丽美,朱S,等.大鼠抗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VP1特异性中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应用[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3,40(6):374-378.

[6]李秀玲,张中洋,王潇潇,等.肠病毒71型分离株的鉴定及免疫原性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 29(10):944-948.

[7]吴菲菲,董敏,葛路遥,等.肠道病毒71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病毒鉴定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2(6):698-703.

[8]李晓狄,季伟,尤海章,等.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6):525-527.

[9]郭莉莉,欧霞,米锴,等.EV71类病毒颗粒的表达和免疫原性的初步评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33(1):8-13.

[10]蔡莉芬,孙梅花,王立静,等.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4,33(7):1055-1057.

[11]郭建群,李成荣,祖莹,等.EV71感染患儿Toll样受体表达初探[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4,31(8):729-734.

[12]关桂英.不同病原体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体征及其机体免疫状况的对比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21(5):661-663.

[13]胡琼文,谢婷婷,马永平,等.EV71亚单位VP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4):4478-4481.

[14]刘威龙,吴伟刚,陈圆圆,等.基于枯草芽孢杆菌系统制备的EV71 VP1重组抗原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27(6):410-412.

[15]杨德华,易冬玲,周晓飞,等.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相关性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4,31(3):167-169.

[16]池传珍,孙其玉.肠道病毒71型调控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40(6):613-616.

[17]陈梦娇,杨晓蕾,刘龙丁,等.肠道病毒71型与乙型肝炎病毒联合疫苗免疫原性的初步评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28(4):329-333.

[18]王轩,高帆,毛群颖,等.EV71与CA16双价灭活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原性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4,42(2):1-6.

[19]付丹,李成荣,何颜霞,等.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13,47(11):829-834.

第9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 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1-0155-03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re quite common and critical ill in PICU. The pathogenesis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it relates to the changes in function of multiple systems and organs. The research about pathogenesis is a hotspot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gives a summary and classification narrative of progress in pathogenesis of sepsis which have been researched nearly several year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this paper would help doctors keep track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severe disease.

[Key words] Sepsis; Pathogenesis; Research progress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对全国14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进行了脓毒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共纳入危重患儿7123例,其中脓毒症1452例,严重脓毒症454例,脓毒性休克209例,危重患儿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病率分别为20.4%、6.4%和2.9%,病死率分别为6.5%、29.9%和45.5%[1],说明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是PICU常见的危重症,且病死率高,因此正确认识并全面掌握其发病机制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脓毒症早期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的动态平衡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虫感染引起。其中细菌感染占绝大多数,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多见[2]。在脓毒症早期,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内毒素和/或脂多糖(LPS)与LPS结合蛋白(LBP)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再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TLR)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输系统,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PGs、C3a、C5a[3]。据单小鸥等[4]对温州地区汉族儿童脓毒症与TLR基因多态性研究显示,TLR4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无明显相关,而TLR2基因与脓毒症易感性是否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当促炎因子(TNF、Ls、PAT、LTs、EDRF、VPF、IL-1β)和抗炎因子(IL-10)转录增加后使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活化,并黏附于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黏附过程是一个包括了“慢速滚动”和“血管内蠕动”的瀑布样过程[5]。蔡露良等[6]发现,脓毒症患儿血清IL-18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加重相关。病原微生物激活特异性体液和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使自然免疫反应效应增大。B细胞释放免疫球蛋白,后者结合病原体,由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给自然杀伤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杀死病原微生物。赵勋懂等[7]通过测定30例脓毒症儿童的CD3、CD4、CD8、CD19、CD56、CD4/CD8及血清IgG、IgM、IgA水平,表明脓毒症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均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相关趋势。且IgG、IgM、IgA水平也明显降低,表明T细胞亚群选择性缺失及体液免疫受损在脓毒症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辅助T细胞分泌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由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数量等因素决定哪种因子占优势。在脓毒症早期,血中促炎因子如TNF-α、IL-6、IL-8等明显增加,大量炎性反应因子造成机体循环功能障碍,进而促使脓毒症加重,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抑制炎症反应是脓毒症治疗的重点[8]。

2 内皮细胞损伤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

虽然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可以杀死病原菌,但并不是说中性粒细胞数量越多、活性越大越好,因为其释放的介质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内皮细胞的损伤。人体微循环的核心部分由内皮细胞系统构成,这是机体内最大且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器官。正常情况下,内皮细胞能够感受物理或化学信号并作出反应,它通过分泌相关因子调节血管收缩、细胞黏附、凝血功能、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血管壁的炎症反应。脓毒症时全身炎症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血管紧张素Ⅱ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均可使内皮细胞损伤[9]。脓毒症时微循环的核心特征之一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内皮细胞屏障功能丧失,导致循环物质移位和组织水肿[10]。正常情况下,内皮细胞可释放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等舒血管物质以及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缩血管物质,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是保持血管张力并保持血压稳定的重要基础。在脓毒症时,内皮细胞释放的舒血管物质,主要是NO增多,使得这一平衡关系被打破,血管扩张,导致富含蛋白的液体进入肺和其他组织。

3 脓毒症时的凝血功能障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最严重的凝血功能紊乱,也是脓毒症进展至MODS的重要机制之一。ISTH下属的科学标准委员会的DIC分会对脓毒症并发DIC进行定义时,强调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11]。脓毒症时由于多种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释放,激活了凝血系统。同时,生理性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发展至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甚至MODS[12]。另外,凝血激活后,随着纤溶酶的生成,纤溶系统激活,使纤维蛋白降解,如何抑制凝血系统的活化从而抑制失控性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的预后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4 脓毒症后期的免疫抑制和细胞凋亡

长期以来宿主免疫抑制被认为是导致脓毒症后期死亡的原因之一。脓毒症导致的多脏器功能障碍是由于向抗炎表型转化及免疫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的凋亡引起的。另外,循环和组织中的淋巴细胞(B细胞和CD4 T细胞)凋亡也引起免疫抑制。脓毒症时可引起细胞凋亡的促炎因子、活化B细胞和T细胞、糖皮质激素水平均升高,高水平的TNF-α和脂多糖可引起肺和肠上皮细胞的凋亡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13]。Bayir等[14]研究发现,半胱氨酸残基S-亚硝酰基能抑制氨基磷脂转移酶活化,使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在细胞表面,诱导吞噬细胞聚集,从而将凋亡细胞吞噬并触发炎症反应。严重脓毒症患者体内活化细胞的数目增加将导致器官损伤。

5 肠道细菌/细菌内毒素(LPS)移位

近年来,肠道细菌/细菌内毒素(LPS)移位学说在脓毒症的发生机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肠道是机体最大的细菌和内毒素储存部位,在严重感染的状态下,肠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减弱,大量细菌和LPS经门脉系统和肠系膜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释放,活化炎症级联反应并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对炎症、免疫反应调节失控,是脓毒症患者发生迟发型败血症和MODS的关键因素。细菌/LPS移位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表明已知有两种分子在移位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5]。一个是TLR系统,TLR是一组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受体,通过MyD88蛋白激活NF-κB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从而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功能,导致肠蠕动减慢;另一个是病原相关性分子模式。当胃肠道内的病原菌通过移位进入血液循环或其他器官时,就会通过免疫活性细胞的TLR表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器官功能障碍[16]。

6 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

基因的多态性是由于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序列的不同而产生的。通过既往对基因方面的多项研究表明,基因的多态性是导致个体暴露在同一种致病因素时其生理易感性与耐受性、病理变化的多样性和疗效差异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对脓毒症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多态性、IL基因多态性、CD14基因多态性、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多态性。Heper等[17]研究发现,轻型和重型脓毒症患者血中TNF-α水平虽无差异,但是早期脓毒症TNF-α水平即增高者预后较差。杨孟选等[18]通过对99例脓毒症患者IL-6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在中国河南地区人群中IL-6基因-174位点可能不存在多态性,而-572位点的等位基因C、G在病例和对照中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是CG基因型人群在受到相同打击下更容易发生脓毒症。这一方面提示脓毒症的发生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疾病,另一方面也提示脓毒症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IL-6基因多态性目前涉及到的主要是启动子-174位点G的变换[19]。Harding等[20]对157名婴儿研究发现,发展为败血症的51例患儿中,IL-6 -174GG基因型占47%,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发生败血症106例婴儿此基因型所占比(28%)。

7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脓毒症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交感神经系统(SNS)是机体应激反应中重要的抗炎途径。在多种病理状态下,如高代谢、免疫麻痹等,HPA轴和SNS持久兴奋或功能不足,从而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在脓毒症状态下外周血中生长激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对糖代谢产生较大影响,并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导致血糖增高和一定程度的胰岛素耐受现象。现有研究已证实,在严重应激情况下,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可通过递质影响免疫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而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也可以刺激中枢系统,促进下丘脑激素释放,神经系统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促炎因子的合成并反馈性监控和调节炎症过程[21]。找到调控的平衡点是脓毒症治疗的关键之一,也是继续研究的方向。

综上所述,脓毒症目前仍是危重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动态发展,在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师常常会面临许多顾此失彼的矛盾,如何进行取舍有赖于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的深度理解,全面掌握研究进展将有助于将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改善脓毒症难治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刘春峰. 儿童急救医学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5):352-356.

[2] 曾利,张傅山,刘玉峰. 儿科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6):1280-1281.

[3] 石佑根. 小儿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与治疗[J]. 淮海医药,2010,28(2):186-188.

[4] 单小鸥,吴颖,叶,等. 温州地区汉族儿童脓毒症与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性[J].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15-18.

[5] Ley K,Laudanna C,Cybulsky MI,et al. Getting to the site of inflammation: the leukocyte adhesion cascade updated[J]. Nat Rev Immunol,2007,7(9):678-689.

[6] 蔡露良,向伟,谢耀琦,等. 脓毒症儿童白细胞介素18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9-14.

[7] 赵勋懂,葛许华,蔡爱东,等. T细胞亚群选择性缺失对小儿脓毒症发生发展的影响[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8):1386-1388.

[8] 俞森洋.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新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4):427-429.

[9] 赵光举,卢中秋. 脓毒症内皮细胞损伤与微循环障碍[J]. 临床急诊杂志,2012,13(1):8-13.

[10] Ait-Oufella H,Maury E,Lehoux S,et al. The endothelium: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role in microcirculatory failure during severe sepsis[J]. Intensive Care Med,2010,36(8):1286-1298.

[11] Toh CH,Hoots WK. The scoring system of th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sation Committee on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A 5-year overview[J]. J Thromb Haemost,2007,5(3):604-606.

[12] 何颜霞. 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与抗凝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2):914-916.

[13] 桂永浩. 小儿内科高级教程[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731-734.

[14] Bayir H,Kagan VE. Bench-to-bedside review: Mitochondrial injury,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there is nothing more practical than a good theory[J]. Crit Care,2008,12(1):206.

[15] Bateman SL,Seed PC. Procession to pediatric bacteremia and sepsis: covert operations and failures in diplomacy[J]. Pediatrics,2010,126(1):137-150.

[16] Tsujimoto H,Ono S,Mochizuki H. Role of translocation of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in sepsis[J]. Dig Surg,2009,26(2):100-109.

[17] Heper Y,Akalin EH,Mistik R,et al. Evaluation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procalcitoni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interleukin-10 levels as diagnostic and prognosstic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sepsis,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6,25(8):481-491.

[18] 杨孟选,冯凯,张红星,等.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河南地区汉族人群脓毒症的关系[J]. 医学杂志,2011,36(1):71-72.

[19] 张玮珏,刘宇,周荣斌. 脓毒症与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现状[J]. 临床急诊杂志,2010,11(2):125-128.

[20] Harding D,Dhamrait S,Millar A,et al. Is interleukin-6 -174 genotyp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pticemia in preterm infants[J]. Pediatrics,2003,112(4):8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