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团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突飞猛进,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一是企业用工形式的变化,带来了团员青年人数的变化。二是企业改革过程中部分青年产生不良心理。三是传统的共青团活动方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青年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l]众多的学者和团组织的工作者对现代企业背景下的共青团工作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也提出了发展和完善团组织工作的建议和对策,目前也都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为进一步拓宽视野,开阔思路,针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试图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融入国有企业共青团事务中,探寻共青团事务管理的新的思维方式。
二、精益管理内涵
精益管理(LM―Lean Management)源于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其目的是用最小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并且能够得到最大的利润。其基本要素是: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与尽善尽美。[2]精益思想是对精益管理的提炼,与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的管理思想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逆向反弹性”、“目标拉动式”、“以人为本”、“社团群体化”的思维。
三、共青团工作导入精益管理的必要性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共青团投入的资源总量、共青团对企业投入资源的配置以及共青团的资源运作能力,决定着企业共青团组织的生存发展状况。充分开发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和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能,将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共青团工作运行的主线和核心,决定了共青团工作是否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共青团必须把解决生存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主动从市场和企业的视野去审视和思考共青团工作,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资源,有效运作资源,消除一切资源浪费,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和变革,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相适应的观念和模式。
四、精益管理在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以某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为例,从六个方面探索精益管理理念的应用策略。
(一)细化节点,精确规划
精益管理要求管理细化,把执行工作细化到每个工作节点、每个时间节点、每名员工,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共青团要对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团员青年进行系统分类。围绕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规划成长路线图,帮助他们找准人生方向、工作目标;搭建青年成长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师带徒”等活动,引导青年加快角色转变,为企业成长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二)完善机制,精心培养
“打造高效团队”是每个国有企业团干部都应该思考并为之奋斗的重要工作。高效团组织的打造建立在扎实的工作基础上。一是“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完善团干部选配机制,配齐配全各级团干部,加强团干部理论学习,使团组织成为青年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二是注重痕迹化管理。完善团组织例会制度和流程,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好会议的记录和存档工作。三是疏导帮助团组织凝聚青年,通过“走进青年”活动,及时了解把握青年特点,解决青年困难,引导青年融入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提升内在凝聚力。
(三)拓宽渠道,精准结合
当代青年人展现的时代特点,要求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要不断开拓团建工作思路,使团组织设计的活动载体更加贴近团员青年。一是可定期组织领导和普通青年的见面会,加强团青调研,及时准确把握青年思想动态。二是发挥青年思维活跃的特点,可自主策划主题活动,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主动性,不断拓宽团建工作思路。三是可通过微信、微博、QQ等信息网络手段,定期向团员青年传发团建工作思路、党政工作要点,组织开展“微话题”网上讨论活动,凝聚更多的青年力量,帮助基层团组织深挖活力源泉。
(四)强化监督,精准考核
国有企业基层团建工作要团内评先树优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基础工作规范,更加突出标准化、规范化,逐步夯实基层团建工作基础。一是把对团组织的考核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管理监督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活动管理制度和流程,对每个节点进行细化,同时,注重收集意见建议,并做好活动资料的整理归档,不断提高团内活动的规范性、完整性。三是不断完善团干部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座谈交流会、工作汇报会,并组织基层团支部间互相交流学习、查找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团建工作的基础规范建设。
(五)改进工作,精确指导
针对基层团组织人员流动快的特点,定期组织团务工作培训,以提升整体基层团建工作水平。特别是新上任的团支部成员,要专门组织团务工作培训会,“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同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组织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青春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引导基层团支部在学习中找准团建方向。特别是在各类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带领、服务青年,不断提升青年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为企业持续发展汇聚正能量。
(六)优化提升,精益求精
驻共青团***县委指导工作开展以来,我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和团省委工作要求,结合***县共青团工作实际,指导当地团县委同志切实推动了基层团建、青少年思想引领、中小学少先队和共青团建设、调查研究、非公企业团建等全团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把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作为核心灵魂,不断创新宣教方式,完善实践举措。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用党的十精神武装青少年、用“中国梦”凝聚青少年、用“三观三热爱”教育青少年、用时尚的方式吸引青少年,以“中国梦”教育活动为统领,不断创新宣教方式,丰富宣教内涵,以重要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
2、坚持把服务党政大局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延伸工作臂膀,拓展服务领域。开展“三访五促,为民服务”活动,努力服务和谐***建设、创新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努力服务平安***建设、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努力服务美丽***建设,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条战线上,有效组织凝聚青年,把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到建设和谐***、平安***、美丽***的伟大实践中。
3、坚持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载体。针对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农村青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项目扶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实现了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有拓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有实效,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有提高的目标。
4、坚持把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作为基本保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组织生命力。激活乡镇实体化“大团委”组织活力,激活非公企业和“两新”组织团建活力,激活团干部队伍活力,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团建工作,坚持建活并举的原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完善组织网络,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
二、基层团工作经验
通过对基层进行考察调研,我发现基层团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是对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办法和手段不多;二是对通过网络引导和服务青年,提高团的组织和动员能力的新工作方式适应和转变不够;三是活动经费、资源严重缺乏。
针对以上种种困难,我建议团县委在开展工作中要创新工作思路,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抓手,积极整合团内外资源,树立亮点、特色典型,从而有效推动基层团工作的开展。
1、关注焦点,探索实践,提升青年工作科学化水平
要积极探索共青团在社会管理创新、助推转型升级、保障青少年民生等重大领域可为、能为的工作路径,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引导广大青年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着力开发青年人才资源,通过青工技能竞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等载体,大力培养职业农民,引导青年企业家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方面建功立业。要大力弘扬社会新风,引导广大青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品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新风正气,用高尚的道德行为推动***文明程度的提高。要坚持以青年为本,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与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本领相结合,把为青年排忧解难、切实维护青年权益与优化青年成长环境、鼓励青年干事创业相结合,不断增强针对性、多样性、实效性。
关键词:团组织 企业 团员青年
前言:
团员青年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生力军,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做好企业团建工作,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笔者认为,企业各级组织必须重视团建工作和加强领导。企业团建要以有利于企业自身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有利于企业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为着力点开展各项工作。
一、新形势下企业团组织的现状
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团员青年逐渐淡出企业团组织队伍,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晋团员已是企业团组织的新生力量。新晋团员具有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的特点,更为个性突出,更为注重个人需求和感受。甚至有个别新团员,对团组织下达任务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感不感兴趣,自己会不会得益。为此,要把这些思想各异的团员青年凝聚起来,并引导他们成为当今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对新形势下团组织工作具有极大挑战。
二、加强企业团组织的自身建设
企业团组织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发挥企业团组织生力军的作用,对企业团组织自身建设尤为重要。加强企业团组织自身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证明,组织团员年青年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有助于培养团员青年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年人爱祖国、爱企业,营造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其成为富有正义感的人。如:参加“爱心父母”活动、下乡给贫困小学生赠书活动、义卖、捐血、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等等。
三、企业团组织要以企业为中心开展工作
团员青年在企业中,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团员,更是一名企业员工。因此,在企业里面开展团工作必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同时兼顾团员青年的个人发展,最终成为四有新人。对此,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团干的选拔工作。
选拔团干必须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较高、组织领导能力强、群众认可的团员青年选拔进入团组织的领导班子。
1、把握“以点带面”的原则。以点带面原意就是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同理,我们用一个人去影响一片人,为此,被选出来的人不仅业务水平过硬,而且最积极、最正面、最不计较个人得失和群众呼声最高的。团组织里面有这样的团干,才能有效地将全体团员青年团结起来,开展贴近企业实际的团工作。
2、关心支持团干部工作。每个团干刚被提拔上来时,都是热情十足,但经验不足。所以团组织既要激励他们,又要做好相关培养工作。如公用工程公司团组织近几年推行了团内“项目经理责任制”,要求每个团干每年至少要独立提出一项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再组织经验总结。从小任务到大任务,从有建议指导到只布置不指导,逐步锻炼他们的能力。这项团干培训工作卓有成效。
(二)鼓励团员青年岗位成才。
新晋团员青年有文化、有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未能真正满足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因此,鼓励团员青年岗位成才,也是团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
1、要求团员青年立足本职,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融合起来,让自己早日成为企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2、鼓励团员青年积极进修和参与技术攻关。团组织要有意识地引导团员青年树立学无止境的观念,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考证,自我增值,让团员青年不断地提升为企业作贡献的能力。此外,多鼓励团员青年主动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团员青年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既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又是一个体现个人发展的机遇,让自己早日成为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成为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不仅丰富了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能体现个人为企业作出贡献的正能量。
四、做好团员青年的服务工作
做好团员青年的服务工作。也是企业团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团员青年服务工作,必须掌握团员青年的特点,把住团员青年的脉搏,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多思考“团组织能为他们做什么?”
如何做好团员青年服务工作,公用工程团组织曾进行了不少探索,并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一是根据团员青年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开展一系列有益团员青年身心的文化活动,如摄影比赛、羽毛球竞赛、篮球技能比赛、登山活动、拓展培训等。二是围绕团员青年终身大事而开展的青年联谊活动。如组织团员青年参与上级团委开展的大型青年联谊茶话会,得到了团员青年的广泛赞许,并要求团组织多开展这些相关活动。
20**年是**电信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公司团委也将助力企业转型、构筑青年人才成长平台作为团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创新激情合作诚信”的企业家精神,秉承经典、开拓创新,整合并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力求使资源建起来、活起来、转起来。
【网格化团建目标】
1、帮助新入职人员尽快适应**电信的工作环境;引导新入职人员感知、认知、并逐渐认同电信的企业文化;激发新入职人员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在企业和共青团组织的关爱中顺利融入企业的同时走好自身的职业发展之路。
2、有针对性地将青年群体的生涯导航前倾,与高校团委联合,通过双向进入,搭建一个学生就业实习的友善平台。
【项目载体】公司团委以“走好成功职场第一步——新进大学生关怀计划”这一项目载体,对内形成“内网层”,即将公司内部31家直属单位团组织以区域为基础,以产品链为特征划分为三个联盟即连成一片、蓝色胶片、中心联盟进行项目开展;对外形成“外网层”,即结合“走好职场第一步——新进大学生关怀计划”的推进,于**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大学等高校团委联手推进,有针对性地将青年群体的生涯导航前倾,共享资源,实现双赢。
【实施过程及成效】
内网层:将公司内部31家直属单位团组织进行整合,以区域为基础,以产品链为特征划分为三个联盟即连成一片、蓝色胶片、中心联盟。
新进大学生入司后,在经历为期两周的统一培训后,将分为三个小组在三个盟区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由盟区负责人主动与所在单位负责安排新入职人员实习的项目组取得联系,与人力资源部门在充分协商和沟通的基础上,配合并参与项目组关于新入职人员的实习接待和安排工作。其中包括临时辅导小组的成立、“温馨小贴士”的送出(内容包括:辅导员姓名,工作部门,联系方式,欢迎词;并适时介绍本单位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总体状况)等。
团组织通过本单位内各类宣传媒体,如:内部网站、刊物、联谊活动、社团等,向本单位的员工介绍新入职人员,可适当根据新入职人员的兴趣爱好结合个人意愿,引导新入职人员加入某组织或小组参加活动或承担工作。
公司各直属单位团组织应主动了解新入职人员情况,并帮助其熟悉本单位团组织特别是其所在团支部以及各个相关部门的情况;主动了解新入职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情况,发动团员青年建立或帮助新入职人员加入所在单位资源共享的学习机制中。
团组织区域联盟应适时组织新入职人员的联谊活动、组织新入职人员与公司内优秀先进集体或个人座谈等交流活动。
见习期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由公司各直属单位团组织根据公司团委的统一安排向新入职人员发放“关怀计划满意度测评表”,由新入职人员填写后交于所在区域联盟团组织并进行考核评比。
外网层:举行为期一天的“学一点电信知识做一天电信员工——大学生社会实践日活动”。
团委将目标群体锁定在校的优秀学生群体,目前已和复旦、交大、同济、上大的学校团委建立了固定联系,以“学一点电信知识做一天电信员工——大学生社会实践日活动”为推进载体,每年按照冬季、夏季两季活动定时开展活动。如:根据公司“做强转型业务——iptv形成规模效应”这一指导思想,由业务支撑及营销专家,专门为参加活动的通信、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本科学生们讲解iptv技术知识与简单的营销技巧。经过半天的学习以及在机房对iptv设备的实物操作,大学生们从专业知识和潜在用户角度对iptv业务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并围绕一些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午,大学生们在参观完浦东东方路营业厅后,以ppt演示方式,逐队阐述了他们对iptv业务发展的设想以及对营业厅布局、服务改进的建议。随后,大学生们以情景模拟方式进行了iptv营销对抗实战。激烈角逐之后,专家评委们的精彩点评,也让大学生们收益良多。
点滴关怀,让大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电信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上市企业的博大与温馨。不少学生纷纷提出,希望能够有机会再来**电信,进一步为公司的业务发展献计献策。
而这,恰恰与团委所希望促成的:以大学生实践活动为契机,有针对性的将青年的职业生涯导航工作前倾,为公司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做好铺垫,同时在校学生通过零距离与企业的接触,也将是跨出校门跨入社会的一次有益练兵。
【下一步工作设想】
【关键词】就业创业社团;社团建设;大学生;就业;影响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展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就面临失业。导致大学生不能再毕业之后顺利毕业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大学生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工作经验,即缺乏具体的社会实践能力。高校社团建设是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在丰富大学生日常校园生活的同时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在毕业后较早地适应社会,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好的发展机遇,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可见,高校大学生社团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近几年很多高校纷纷在学校原有社团的基础上发展了就业创业类社团,通过让学生加入社团,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他们积累丰富知识、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等,为他们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文章对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进行研究。
1.高校创业就业类社团概述
1.1高校创业就业类社团内涵
高校创业就业类社团主要是指一些具有共同就业爱好、取向的大学生自行参加的一种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的目标是更好地促进就业,并在一定的组织管理下,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来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创业就业经验。[1]
1.2高校创业就业类社团发展现状
伴随社团在高校的深入发展,创业就业类社团逐渐得到了各个高校的重视,纷纷开展就业创业类社团。比如我国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它在现阶段基本成立的高校创业就业社团达到了十几个,像科技创业社团、就业与职业发展社团、未来企业家协会等。高校创业就业社团的成立和发展体现了大学生在正式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前对提升自身创业技能的美好愿望。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创业类社团发展时间不长,多数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另外,各个大学生创业就业类社团在功能定位上也不同,在具体分类上还存在一些交叉的地方。按照创业就业的侧重点不同,具体的创业就业类社团可以分为职业规划类社团、就业服务类社团和创业实践发展类社团。就业创业社团的功能定位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增强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意识;第二,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创新能力;第三,提升学生在社会发展的竞争力;第四,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就业。[2]
2.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作用
2.1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压力
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在学校不断扩招的影响下,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毕业生的要求高。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从业经验和从业技巧,在面临各种社会就业竞争时,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如果高校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其开展相关的就业创业引导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社会就业的了解,从而减少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求职的困难。
2.2完善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其社会竞争力
在基于共同就业爱好建立起来的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远超过班级对其就业创业的影响。因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社团是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根据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和爱好建立起来的,能够吸引来自不同专业对就业具有类似追求学生的加入,在丰富多样活动的作用下能够实现他们彼此之间对于相同专业的交流,进而丰富自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开拓自身的视野,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对自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社团环境较为宽松,方便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学生在社团中能够实现对自己的完美展现,进而帮助他们形成一种稳定爹心理状态。[3]另外,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成员之间的配合,为此能够提升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提升其在日后工作中的集体凝聚力。
2.3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一种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改变,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尽可能地到大城市打拼、去经济发展的地区生活,他们普遍不愿意偏远的地区进行就业。虽然我国政策对偏远地区的就业提供相关资金的支持,但是仍然有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偏远的地方就业发展。大学生普遍的就业意向是到大城市的企业事业型单位工作,但是他们这种就业观念不符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高校创业就业社团通过各种专题类讲座的开展能够在专业讲述就业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改变大学生的这种片面的就业心理。同时在讲座的开展中,学生能够了解国家政策对偏远地区就业的支持政策,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根据时展下的就业形势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要求。[4]
2.4充分发挥出企业和社团联合的趋势
在现阶段,很多企业意识到了大学社团的重要性,同时我国高校社团,特别是创业就业社团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经过分析发现,当今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社会企业认识不够,对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要求和管理机构了解不充分。而高校创业就业平台的形成为企业和大学生之间的发展交流提供了相应的平台,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甚至涉及到了对企业相关产品的推销,在加强学生对企业发展了解的同时,推动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一举双得的表现。创业就业社团会定期组织学生画黑板报,进行校园广播,并通过校园网站的登录发现相关企业的及时性信息,从而把握住适合自己就业的机遇,实现充分就业。企业通过对高校创业就业社团发展的自主,不仅推动了高校社团的发展,而且及时发现了企业对毕业生人才的需求,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毕业生人才。[5]
3.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大学生创业就业类社团机制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的就业创业类社团大量出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遍很高,在创业就业社团活动中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但在社团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规范、学习制度不健全、社团活动发展多变、整体稳定性不够、专业教师指导不科学、社团建设资费不足的问题,同时学分制下的社团成员之间的活动时间无法在困难面前通力合作,这些制约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类社团的发展带来阻碍,需要有关人员认真研究,及时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不断促进大学毕业就业社团的发展。[6]社团发展特色不明确。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开展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提升其对社会就业竞争的认识。但是现阶段很多大学生就业创业社团没有充分意识到社团独立性和特殊性的重要意义,只是将其作为一般大学生社团来发展,主要工作任务是完成和其他社团工作相关的事情,比如后勤服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等。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会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不能让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获益。
3.2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发展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现阶段,高校的就业创业类的社团普遍存在专业性不够的问题,表现为专业指导和专业培训不够,社团学生在社团发展中没有提升自己的就业创业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只是进行自我娱乐,没有对就业创业相关发展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
4.解决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存在问题的策略
4.1加大政府等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发展的扶持力度
大学生就业创业类社团作为一个根据学生自己兴趣组织起来的团体,在具体的发展中不具备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由于其成员对就业创业的知识了解不够,在具体的就业创业社团活动中面临的困难很多,需要有专业人士提供指导。为了实现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的科学化发展、专业化发展,需要有专门的教师对其建设进行引导,为此很多高校的就业创业类社团聘请了学校就业部门的教师进行指导。[7]同时,为了实现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的深远发展,有关人员需要聘请一些专业的老师来引导其发展,比如职业规划师、职业咨询师等,还可以在力量足够的情况下邀请知名企业人事高管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从而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社团的科学化发展。另外,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比如创业启动资金、暑期实习招聘会运作资金、聘请专家所需要的资金等。针对现阶段很多高校开展创业就业社团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关政府部门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就业创业活动建设的深入发展。
4.2加强对创业就业类社团建设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社团的专业水平
第一,加强对学生成员的培训管理,进而提升整个社团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学生成员的培训管理可以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活动,比如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求职技巧、职场礼仪、就业政策等。[8]第二,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培训时,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实地观察、职业观察以及社会实践等。第三,定期组织社团成员开展有关创业和就业方面的调查研究,进而提升成员对就业创业知识的分析能力。第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中的作用,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以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4.3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和社会的联系
就业创业类的社团在满足学校和学生的自我内部建同时,还要加强其和社会的广泛联系,高校要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活动发展空间进行拓展,将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活动深入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实际创业就业内容了解。通过在社会中的实际锻炼逐渐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应用技能。另外,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类似社会实践、勤工潜血、扶贫助老、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5.总结
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发展时期,各个高校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更好的就业和创业,在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建设好大学生创业就业社团,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大学生对创业就业的关注,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烨.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2011.
[2]陆海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创业意向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樊伟,王传斌.指导创业、就业类社团建设,服务学生就业[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05:64-65+90.
[4]宋健.高校社团的就业引导作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
[5]胡业宇,张超.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31-133.
[6]甘英.浅议高校学生社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J].学理论,2013,04:105-106.
[7]吴振铨.高校创业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4,24:41+43.
他们的“成长故事会”
东风汽车公司下属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二厂会议室的背景板上写着“成长故事会”几个美术字,并悬挂着当期嘉宾、湖北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叶林的图片;投影幕布上不断更换着老照片。其间不时穿插邻居、领导讲述他们眼中的叶林的视频,以及主持人对叶林家人、徒弟的现场访谈――这是武汉二厂团委开展的“成长故事会”第7期节目现场,也是一场特殊的生日聚会。台下观众是刚刚下班的当月过生日的一线青年员工。“爱拼才会赢”的人生故事就这样立体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感触很深,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清晰的目标了。”今年24岁的焊装车间员工何普说。据了解,先后有东风汽车公司“十大青年明星”和武汉二厂通技分部自动化技术员王雄等6名技术能手走进“成长故事会”,与青年员工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感悟。“让员工自己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更有感染力,更有效果。我们的‘成长故事会’已扎根广大团员青年心里,成为共青团一个新的工作品牌。”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团委书记师建兴说。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团委仅仅是东风汽车公司的131个基层团委之一。作为大型央企的东风汽车公司,当前有青年81158名,占公司总人数的51%。在公司事业快速发展对青年员工素质要求高、公司党委对团组织工作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下,公司团委能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靠的就是“三抓三重促三化”的新型团建管理模式,激发基层活力。“三抓三重促三化”是将东风共青团工作分为公司团委、基层团委、基层团支部三个层级展开,每个层级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公司团委重在“抓方向,重指导”;直属及基层团委重在“抓优势,重特色”;基层团支部重在“抓组织,重作为”。确保公司共青团工作重点突出、分工合理,最大程度发挥各级团组织的协同工作效应。而“成长故事会”活动的深入人心,正是“三抓三重”新型团建管理模式引导下的成果之一。
对“三抓三重促三化”新型团建管理模式的提出,曾任东风汽车公司第六任团委书记、现为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公司党委副书记,表示了高度赞许。他说,“三抓三重促三化”的新型团建管理模式,很好地运用了分类引导的思想,有效地开展共青团各项工作;面对青年多元化的特点,能差异化地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三级团组织的选择与作为
在“三抓三重促三化”新型团建管理模式中,东风公司团委的任务是抓方向、重指导。
结合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公司团委立足公司青年工作和青年群体特点,研究制定了东风共青团领航计划,并立足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于青年成长,扎实推进青年领航计划,即践行“梦想、激情、学习、创新”的东风青年理念;推动团组织由活动型向服务型、学习型转变,由自转型向协同型、创新型转变;努力办好三个层面实事(每年做好一件服务团干部成长的实事、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每年至少设立一项攻关活动、每年至少为基层团员青年办一件实事);深化青年素质提升、青年岗位建功、团建创新、青年文化培育等四大行动;达成百条青年文明号、百支青年突击队、百支志愿者服务队、千项创新创效成果、千名青年人才入库等五组目标。公司团委还了东风共青团“361”工程。“3”指以带好3支队伍(团干队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为抓手,带动团员青年队伍建设;“6”指围绕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搭建思想引导、成长成才、岗位建功、志愿服务、协同提升、青春关爱六大平台;“1”指围绕党建带团建、制度流程建设和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升公司团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基层团委的工作是抓优势、重特色。导师带徒是企业青年工作的传统品牌,但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的导师带徒活动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师傅:传、帮、带;徒弟:学、记、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建清笔记本的扉页上总写着这样两行字。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王建清不仅是“王涛班”第七任班长,还有一个更受欢迎的身份――王老师。从20年前的徒弟,到今天成为众多徒弟的师傅,王建清20年的职业生涯诠释着东风公司导师带徒活动中师傅和徒弟的角色互换。他说,无论是他自己,他的徒弟,还是他徒弟的徒弟,都是导师带徒活动的受益者。去年,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王建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创造了一套“1121”带徒方法:“1”是指树立目标,争做第一;“12”是指一年12个月,指导徒弟做好12件实事,每月1件,积少成多;“1”是指每年指导徒弟出一项成果,以此打造会学、会干、会写、会讲、会传的“五会型”师徒。
青年创新创效意义重大。东风科技汽车制动系统公司团委创造性地开展青年创新工作,建立了“宝佳创新工作室”,以优秀青年郑宝佳(东风汽车公司年度 “十大明星”、全国汽车行业“青年岗位能手”)的名字命名。工作室围绕“年有计划,季有重点,月有安排,周有落实”的推进方针,每周开展“知问学堂”活动,每月开展“产品知识小课堂”活动,每季度开展“我是工程师”答辩赛,每年进行课题、学分积分评价及总结表彰。这样的形式有效地将青年凝聚在一起,也为公司培养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基层团支部则侧重于抓组织、重作为,即加强组织建设、关注青年需求、提升青年素质。
基层团支部作为团的最基层组织,与广大团员青年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团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显示终端。因此,为了组织覆盖全体青年,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基层团支部要致力于建立健全团支部工作制度,激发青年活力。
邓留超,来自东风乘用车公司年仅29岁的西北大区销售总监。“朴实中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和张力,风一程雨一程,所辖区域重点县市都留下他跋涉的足迹。区域网络数量翻番,业绩大幅攀升。”2011年底,作为东风汽车公司“十大”青年明星的邓留超在收获这样一段颁奖词的同时,也用辛勤和创意两支“火把”引燃了整个华中区域市场。2013年,在华中市场大获全胜的邓留超又不畏艰难,前往西北市场开疆拓土,带领着平均年龄28岁的营销团队在西北奏响了凯歌。2014年1~4月,西北大区销量完成率从倒数第一变成东风风神全国12个销售大区之首。五年摸爬滚打,如今已是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他,依旧微笑着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团组织培养了我”。
关键词:共青团校地合作动力策略
前言
近年来,学界关于校地合作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都是立足于高校人才培养,从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水平。如张春琳,王远坤(2011)在《旅游业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研究》中针对我国产学研结合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教育的自身特点,创新性的提出了以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为核心的“双核引擎”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郑劬(2012)在《会计专业校地合作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研究》一文中讨论了如何构建有效的校地合作“平台+模块”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这一问题。从高校的角度来讲,与地方进行合作,其意义应不仅仅只局限于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大可将之发展为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创新途径,通过双方认可的合作方式对高校共青团员进行思想引领、素质锻炼和能力塑造,将合作地打造为实践锻炼、产研互推和政治教育的综合基地。
1.相关概念界定
在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时期,学者们对于校地合作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对“校地合作”这一概念给出清晰描述的却不常见,且这些定义普遍不能跳出校企合作和校政合作的圈子,往往流于片面,不能很好的阐释“校地合作”的真正含义。“共青团校地合作”更是学者们鲜有问津的领域,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校地合作”到“共青团校地合作”,理清相关概念。
1.1校地合作
何根海和刘国庆(2009)认为校地合作是指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区域或相关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等部门的合作。校地合作既是学校开放办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地方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为自身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陈益林和韦宁(2009)认为校地合作指的是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区域或其他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企业等部门的合作。牟绍波(2012)认为校地合作是指在市场竞争中,地方院校在其所处区域或相关区域范围内,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为标志,以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和校研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目的,通过有效整合校地各种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行为。
综上,笔者认为,校地合作是在政府主导下,院校与地方开展的校企、校产、校政、校际等全方位合作,以获得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及地方经济发展的行为。
1.2共青团校地合作
根据前文对“校地合作”这一概念的梳理,可以看出,校地合作是对校企、校产、校际、校政的综合,共青团校地合作也应该依从校地合作的基本概念,合作范围应当全面包含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
共青团校地合作是在上级团组织的引导和协调下,高校与地方团组织之间通过人员交流共同开展团建工作,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供需、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建立合作关系的工作模式。
2.共青团校地合作的利益相关者
共青团校地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在多赢原则的统筹下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教育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教育、人力、技术等各个方面实现有机对接,最终达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效果。不难看出,此类合作涉及到三大方:合作地、合作高校、上级政府,他们即为共青团校地合作的三大利益相关者。
2.1合作地
全面的校地合作不仅能为地方团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其工作方式的创新,还能将合作领域延伸至地方产业、地方教育事业等领域,将合作高校的科技、人资、教育经验转化成推动力,促进地方经济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合作地”这一利益相关者又可细分为地方团组织、地方产业(企业)、地方教育部门等三个主要受益者。
2.2合作高校
教育和科研为高校两大主要职能,其中教育又包括思想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两大板块,在高校与地方团组织之间开展合作,能使高校的教育和科研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一方面,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并以此为导向改进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与地方社区、地方企业的合作举办丰富的社会服务及实践活动,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的第二课堂。最后,高校科研工作者与地方企业的技术合作更为其专业研究提供了运用的空间和深入的可能。综上,合作高校的团组织、在校学生及高校科研工作者均为此活动的受益方。
2.3上级团组织
上级团组织是高校团组织与合作地团组织的中介与桥梁,也是在合作活动中行使其行政权力的执行部门,依托于这种特定的角色,除高校与合作地之外,共青团校地合作的第三大利益相关者应为上级团组织,其动力源自于组织自身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与功能。通过共青团校地合作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区域团组织的活力与凝聚力,创新工作模式,获得更佳绩效。此外,通过共青团校地合作,带动校企、校政、校产的全面合作,有利于更好的通过科技运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同时让政府部门更好的发挥其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能,从而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3.共青团校地合作动力来源分析
3.1三大利益相关者的主要职责
高校与地方团组织以及上级团组织在合作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上级团组织是一个牵线搭桥者,高校与地方团组织则为合作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在整个合作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三者应紧密相连,各司其职,共同获益。
目前看来,共青团校地合作的主要方式为高校选派团干到地方团委挂职,这是优势互补,统筹推进校地共青团工作的有效途径,挂职团干作为高校团组织的光荣代表必须处理好主客关系,主动融入当地,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校团建工作经验带到地方,为合作地的团建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合作地团组织也必须真诚相待,帮助挂职干部了解基层情况,熟悉当地工作环境。二者的主要职责有三,一是加强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在高校与合作地的团建工作中尽快找到结合点;二是有效利用双边资源,商定合作项目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化各自优势为动力,促进共青团工作纵深发展;三是,立足团建,以点带面,扩充合作内容,促成双方在科研、教育等其他方面的交流互助。
上级团组织往往是校地合作活动的发起者,在整个活动进行过程中必须担当起组织、协调、监督、评估等四大责任。所谓组织,即发起区域内的合作活动,并挑选出参与合作的高校及地方团组织;协调即根据参与活动的各高校和各合作地的特点及实际需要为双方配对、牵线,促成合作;监督则是指在合作进行的过程中能够适时过问合作效果,项目进度等,并为活动的继续进行提供指导和建议;评估是对合作活动效果的总结,同时对表现良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个人做出表彰。
3.2共青团校地合作动因分析
3.2.1资源优势互补
高校方面,为了更好的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让青年融入社会、适应社会,需要为在校青年寻找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合作地政府为了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公众,也需要联合高校获得相应的智力、人力支持。由此看来,合作双方各自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吸引彼此的重要因素。不少高校与合作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当地成立多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多项实践活动,包括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专业实习、课题调研等各种形式,活动丰富多彩,成效颇丰。
3.2.2实现共同目标
同为中国共青团的基层组织,校地合作双方在工作性质和工作目标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团的基层组织要与共青团的基本目标保持一致,完善基层团组织建设,致力于青年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努力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些共同的目标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2.3促进工作创新
高校与地方,工作环境不同,工作思路与方法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合作活动的开展过程也是人与人进行交流,思想与思想进行碰撞的一个过程。工作中的创新往往正是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产生。高校团干到地方挂职,将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理念与经验带到当地,同时在新的岗位上获得锻炼的平台,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吸收新的工作思路与主张,十分有利于双方对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如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是高校团建工作较先应用的,大可将其投入到基层团建活动中去,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与团员青年的交流互动。
3.2.4提升团干素养
从高校到地方,挂职团干往往不熟悉社会生活,不了解基层情况,同时工作环境也会与学校有所不同,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需要主动了解基层情况,获取群众基础,适应新的环境,同时以服务大局为理念,努力在基层工作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从参与合作的团干自身来讲,在地方经历过这些挑战的共青团干必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是一次获得成长锻炼的大好机会。
4.校地合作动力提升策略
全面考虑参与合作活动的三大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不同职能,以及支持活动开展的四大动力来源,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力提升策略。
4.1控入口关卡,严格挑选参与对象
控制好共青团校地合作活动的入口关卡,需要以上级团组织为主体,做好对象挑选与对象配对两大方面的工作。就目前的合作方式来看,合作地的挑选主要由上级团组织来完成,而高校挂职团干的选拔往往在校内进行。承担合作对象挑选任务的组织和个人要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认真考核参与对象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最好能结合以往的实际经验建立一定的考核、选拔标准,让此项工作更加公平、科学、合理。除此之外,活动组织者在进行校地配对时,要注意准确把握双方的特点与专长,准确定位,使合作更加高质高效。
4.2重交流沟通,定期总结合作情况
校地合作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上级团组织的适当介入,推波助澜,除了活动开展前的参与对象挑选与配对外,活动过程中的实时监督、管理也十分重要。可以为不同的合作团体配备专门的联络协调工作人员,合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定期向其汇报前期工作,三方共同商议今后的工作开展思路。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保障信息流通顺畅,扫清工作障碍,避免合作延误或搁浅。
4.3扩合作内容,探索以点带面的合作模式
当前的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均通过派遣高校团干到地方挂职,参与基层团建的形式来进行。这种合作模式在青年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为地方基层团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我们如今所说的共青团校地合作这一概念,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创新工作模式,大胆的将合作领域拓展到校政、校企、校校等各个方面,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然,这类大胆创新,需要共青团人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完善机制的保障,如何突破既有的合作模式,寻找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是高校、地方以及上级团组织所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4.4保活动效果,重视合作成果的表彰评定
活动组织方应积极参与整个合作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尤其需要对合作活动结束后的成果评估和先进表彰提起足够的重视。探索并建立共青团校地合作实绩考核机制,并根据考核结果对新进人员、先进集体予以表彰,同时将此结果作为相关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针对合作的考核要贯穿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并做到,阶段考核与期末评估相结合,群众反映与领导意见相结合,高校与地方双边意见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人为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影响,保证整个考核评估过程的公平合理。(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华干林.试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职能的核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12).
[2]辽宁教育研究院.论新型政府与高校关系中社会中介的职能[J].辽宁教育研究,2005,(2).
关键词:专业社团;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学生社团是按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自发组成并有一定章程的学生组织。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社团的创新形式,与专业密切结合,用以传播专业知识,开展各类专业活动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专业技型专业社团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
一、专业社团建设情况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鼎盛物流协会成立于2009年,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以普及物流相关知识,弘扬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已任,以“弘扬经济与管理知识,宣传现代物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学生专业社团。社团多年的实践证明,作为专业社团,在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核心技能、培养专业技能比赛的能手、提升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上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专业社团的组织形式
鼎盛物流协会采用会长负责制。由宣传部、财务部、运作部组成。会长主要负责协会的总体事务,三个部门分管宣传、日常财务支出和活动运作等事务工作,由各部部长负责。
(二)专业社团的主要活动
1.开展江阴物流企业调研活动
协会开展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组织对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进行参观、调研。目前协会成功组织参观调研的企业包括海澜物流仓储中心、江阴保税物流中心、申通快递等各类物流企业,对企业的岗位职责、运作方式等深入了解后及时进行总结和汇报,让学生与企业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同时也启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较清晰的规划。
2.开展各类专业学习和训练活动
协会开展的重要活动之二是协助专业教师完成各类学习和技能训练活动。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由高年级学长负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技能学习训练。在参加技能比赛前,现在协会成员中进行选拔训练,从中挑选出能手组成训练小组,由专业老师指导,曾参赛的同学主要负责,再进行集训。此外协会还协助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校园快递”的实施,协会通过问卷调查与访问,了解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全程全力参与了该项目的运作。协助开展每年的物流师培训活动,做好培训辅助工作。
3.举办基于专业发展、专业知识宣传和应用的各类活动
协会开展的重要活动之三是举办各类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协会定期利用KT板、活动进行专业发展和专业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专业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进行毕业生创新创业事迹宣传、举办职业风采展等。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如物流协会成员组织开展的“圣诞老人送平安果”活动,整个活动从策划、进货、储存、包装等环节都由协会组织协调,通过此类实践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从社团历年的发展中不难发现,专业社团开展活动成功与否,专业课程知识是基础,如参观调研某一企业,离不开《现代物流基础》、《管理学原理》、《物流市场营销》等多门课程中的关于企业物流、物流企业、市场调研、组织管理等知识点,没有课程专业知识的支撑,活动形式只能流于表面,因此社团建设如能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其发展会有更大的空间。
二、专业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社团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社团发展才会更有效。
1.社团对学生吸引力不够
社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加入和参与度不高。一方面,专业社团娱乐性不够,如果社团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社团的了解就非常有限。因此,一般学生对专业社团比较淡漠,缺乏加入和参与的激情;另一方面,缺乏有经验的专业导师。有经验的导师是专业社团的灵魂,没有灵魂,社团的发展就缺乏主线,缺乏长期规划,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盘散沙,活动也不能持续有效开展。目前承担社团导师的教师既缺乏专业培训也无相应的激励政策,对社团组织建设的热情时高时低,许多活动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也形成不了浓厚的专业学术氛围,部分社团成员就会抱怨参加这些专业社团没意思,从而带动周围一大批学生有此想法,形成群体效应。这进一步降低了专业社团的吸引力。
2.社团活动缺乏时间保障
社团成员来自于专业各个年级段,课程学习时间安排不一致,低年级学生课务较多,与高年级学生空余时间很难统一,协调难度大。一般只能利用晚上或周末,严重影响社团活动的质量及成员的积极性。
学院对专业社团的重视程度不够,一般将社团挂靠在院团委下面,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定时收收活动资料。另外,系部对其指导、管理也不够,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很多活动只是挂靠社团名义,导致专业社团质量较低,失去了专业社团对辅助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作用。
三、推动专业社团建设的应对措施
1.推行“导师制”,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
专业社团的建设应该以系部或各专业教研室为主要组织机构,在专业建设中加强对专业社团的指导及研究。专业社团最好由专业教师团队来指导,以团队负责人为主导,定期召开指导会议讨论、解决社团的规划、活动组织指导等问题。学院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定期为专业社团指导老师提供学习机会。专业指导教师团队应该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与授课老师联系,与课程建设结合,引导学生接触学科研究前沿的基础理论,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让社团成员获得实在的收获。学院、系部还需要制定相关制度激励教师参与专业社团的指导和建设。可以将指导工作纳入正常教学工作量,并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定期举办相关讲座,按相关规定给予课金。
2.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考虑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将协会的活动作为与课程相连的“拓展课堂”,设置课程实践学分,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更好地发挥社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如我系鼎盛物流协会与课程核心技能结合,举办“包装技能大赛”、“仓储技能大赛”、“配送3D操作大赛”等系列技能大赛,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积极开展相关的职业鉴定培训及考证活动,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取得一定的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资格证书。因此,专业社团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技能等级证书或岗位资格证书的认识,并协助专业教师在社团活动中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系列活动,有助于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
4.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专业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将专业社团与技能竞赛相融合,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搭建技能竞赛的平台,鼓励社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学与练、学与赛”的结合。可以通过举办院级技能大赛,全员参与,专业社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候选选手,最终再选拔出能力突出的种子选手参赛。这个过程不仅选出了种子参赛选手,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社团还可以组织与物流专业相关的专业座谈会、聘请企业人士进行物流知识讲座,举行更加丰富的专业展示活动、校外交流活动、专业实践活动(如义卖)、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使得协会更具活力,更富生命力。
高职教育体系下的专业社团作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平台,作为相连第一课堂的重要实践阵地,要重视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思考和改革,努力使高职专业社团成为专业实践课堂,真正成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2017最新共青团工作计划
20xx年,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和团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任务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夯实基础、活跃基层、突出特点、寻求突破为工作重点,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不畏艰难、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家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团,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揽,以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共同信念,完成好引导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和把握全会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举措和战略部署,努力把共青团建设成为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团的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团干部学习交流活动、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等方式,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改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抓住契机,创新载体,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深化青年者培养工程、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青年。探索共青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校外教育工作等有机衔接的途径和机制,更好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健全青少年舆情信息网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探寻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载体。
二、完善志愿者联合会机制建设,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科学长远发展
完善志愿者联合会制度建设。强化志愿者联合会办事机构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健全工作制度,设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对外办公窗口。完善联合会入会制度,全面推行志愿者招募和注册登记制度,积极采取网络注册登记、电话注册登记、服务地点注册登记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登记注册渠道。摸清底数,对联合会会员志愿者人数、服务内容和品牌项目形成工作台帐,建立活动登记备案制度。建立联合会理事会制度,定期研究区域志愿服务事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联合会标识,增强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对联合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制定志愿服务项目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和成效评估等程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在各级层面、街道层面、系统层面和社区层面分别开发打造一批品牌项目,努力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会展中心、旅游景点、车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和医院、养老院、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公益事业单位创建一批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银行、进机关、进企业、进医院等区域性推介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
加强志愿者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举办志愿者管理骨干培训班,对联合会骨干志愿者进行深入系统的集中培训,更新志愿服务理念,提高志愿者骨干在志愿者凝聚管理、项目运行开发等方面的技能,打造精干高效的志愿者骨干队伍。动员一批具有一技之长的市民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士发挥专长,参与志愿服务或志愿者培训工作,建立志愿者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效果。继续开展深入的团队融合活动,进一步凝聚有热情的社会性志愿者。分别凝聚白领青年群体、大学生群体、社区老年人群体等最有活力的志愿者群体,不断组建新的志愿者团队。
加强区域志愿服务支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志愿者信息管理平台,使网络平台成为志愿者联合会凝聚管理会员的重要载体。建立志愿服务确认制度,推出志愿者卡,在各县(市)层面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认证。加大志愿者工作宣传力度,广泛传播志愿理念,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继建立完善全州统一的志愿者表彰体系,加大志愿者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激励力度,在做好向省级、国家级推报工作的同时,推出十大志愿者等表彰品牌。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志愿服务事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三、积极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促进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
积极引导青年建功成才。深入大中学生、机关青年、企业青年、务工青年、社区青年等各类青少年群众体中开展调查研究,梳理各类群体青年最现实、最迫切的成长成才需求,形成调研报告。完善人才库建设,丰富人才资源储备,深化十大杰出青年工作品牌,选树新时期新岗位各类青年群体榜样和个体典型。举办解眼前难题谋长远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青年俊才论坛,动员团员青年为政府担责任、解难题,挖掘培养金融、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管理等方面的青年人才。深化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工作,从信息、培训、实践等多方位入手,为青年的创业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继续塑造社区学习中心品牌内涵,做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经验复制推广工作。
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继续做好失业、失学、失管青少年群体的动态掌握和适时干预。深入宣传贯彻两法一条例,推动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召开未委会年会,坚持法制教育联席会工作模式,加强对中小学德育校长队伍的整合和凝聚,不断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各中小学校的推进力度。强化中小学法制校长工作,完善法制校长巡讲团,建立法制教育公开课等法制校长交流互动平台。继续推进1+1+x行动,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深入学校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个案分析回访工作,全面掌握犯罪青少年状况。发挥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律师志愿团的作用,协助支撑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工作。
系统资助特困生群体健康成长。依托希望工程西城区工作站,做好希望之星(1+1)奖学金、学子阳光助学金、爱心基金、寒窗助学金等助学项目,建立特困生资助项目长期跟踪制度和临时性资助制度,按照青少年实际需求实行连续性资助,不断扩大资金使用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依托救助平台,做好综合救助基金相关制度建设和项目申报工作。整合青联委员等社会资源,深入实施青联委员公益爱心行动定期走访慰问弱势群体。继续丰富七彩梦青少年才艺资助工作项目内涵,联合有关单位开发艺术、科普、心灵成长等多方面培训,辅助特困生身心均衡发展。
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改进团的自身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启动共青团生命力工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按照以支部为基础,以团委为主导,以阵地为依托,以活动为连接的原则,紧抓基层组织建设。从基础性、战略性角度重点抓好学校团建工作,突破社区团建难点问题。结合学校教书育人的特点,为学校团工作贴近社会搭建平台。抓住抓好社区青工委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职能作用,搭建非公企业青年和社区流动青年的团建工作桥梁。推动州直系统、卫生系统团工作向社区延伸,形成与社区结对工作模式,立足本职岗位,研究实际问题,深层次开展各项活动。认真落实团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努力推进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切实落实联系基层活动,做到有明确职责、有日常记录、有明显效果。
着力推进团建创新。深入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全面梳理区域两新组织资源,扎实做好街道团工委团建试点工作,推动统筹城乡团建试点工作,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团建和团内动员方式创新,力争在青年自组织、网络等领域团建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团代表常任制,规范工作制度,搭建工作平台,发挥好街道团工委和系统团委的凝聚联络职能,实现团代表常活动、常联系,更好地发挥团代表在团代会闭会期间的履职作用。强化区域团建联动机制建设,加强与州属单位团组织的共建融合。开展第二届青年文化体育节活动,进一步加强区域青年的沟通融合。
强化社会职能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核心作用,广泛构建外围社团组织,大力加强共青团组织社会职能建设。加强对互联网以及现实生活中青年自组织现象的调查研究力度,积极探索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规律。探索凝聚服务青年自组织的有效方法,结合开展志愿服务等公益实践活动,抓好吸引凝聚公交指路迷等青年自组织的试点和经验总结工作。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保障、监督和指导,培养一批青年自组织领军人物。积极构筑联系青少年的新型纽带,深入探索团结、凝聚、服务体制外青年资源的有效途径,把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凝聚各类社会青年自组织的枢纽型组织。
强化青年统战工作。构建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与青年群体分布相适应的青联工作模式,丰富服务手段,努力使青联成为委员的情感家园和事业依托。健全青联全委会、常委会、主席办公会、界别组工作制度,完善广泛联系青年的有效运行机制。增强界别组的自转能力,不断提高界别组长工作水平,提升秘书处服务、联络、协调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学习型、服务型、亲和型青联组织建设,努力形成平等、尊重、诚信、友爱、宽容的青联组织文化。突出公益理念,培育、凝聚一批青年公益组织,切实引导广大青年在共享和谐成果的同时回馈社会、共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