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水稻栽培;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分析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虽然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保障口粮绝对安全”作为农业生产的根本要求,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关切程度。我国人口已经突破14亿大关,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水稻栽培技术显然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必须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技术改革和推广。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但是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化影响,尤其是在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农业技术、生产设备还相对落后。因此,尽快推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水稻栽培的技术要点
1、科学化选择育苗
水稻的育苗重点是选择品种,水稻品种应当满足尽可能大的增加产量,选择应当因地制宜,结合水稻种植地区的地理特性,实现高质高产的水稻。其次,注重壮苗时期,采用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整平压实床土,为利于稻苗的根系发展及水分的下渗,土壤紧实度要求控制良好,不能过于结实以至于板结,随后,将有机肥和土壤按照特定适宜的比例进行配置,最后调整土壤呈酸性。
2、播种准备控制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测试水稻发芽的状况,将种子在常温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再将其置于器皿中,定期观察种子发芽状况,成活率需达到80%以上。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浸泡种子前需要晒种,目的是保证酶的活性,时间在3h左右;选种时采用一定比例的盐水进行浸泡,水与盐(Nacl)的比例达1.12即可,合理控制好温度在12℃左右,时间为8天左右,随后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洗净,保证适宜的温度,一般25℃即可,进行催芽过程。
3、整地准备
稻田耕作采用格田形式,要求土地平整,对于轮耕制度,需要进行翻土过程,为规范性作业,翻土标准控制在深度20cm左右,结合旋转翻土,保证水整地过程的顺利进行,水整地过程目的是改良土壤,保证泥浆质软,泥不外露,并在水整地后期进行施肥。整地过程中,不乏土壤中含草较多的情况,应当采取药物封地灭草的方法。
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两点,一点是肥水管理,另一点是病虫害管理。施肥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通常将人和牲畜的粪便作为水稻种植的基肥,将之与泥土混合均匀,之后再施加有机化肥,确保水稻生长所需的养料;水稻的灌溉主要注意把控灌溉时间及灌溉水温即可,灌溉时间及水温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一般而言,水稻的灌溉时间控制在每年的7月下旬之前完成,水温控制在18℃左右,保证水稻正常生长,且不影响产量。其次是病虫害管理,控制水稻的病虫害管理主要是采用预防结合的措施,早期进行水稻病虫的监测,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除虫除草是保证水稻产量的关键,应当结合农业推广技术做好控制预防工作,并采取适量农药治理。
三、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在初步的试行中,总结农业推广工作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农民传统生产观念根深蒂固,加上自身文化水平偏低,因此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学习和掌握较为缓慢。尤其是一些以来现代化设备,或是新型的种植技术,许多农民存在半信半疑的态度,不敢主动进行尝试,因此农业技术的推广也面临重重阻力;第二,国家虽然从宏观层面上制定了农业技术推广政策,但是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地方农技部门的宣传程度不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仅仅停留在报纸、电视报道等层面上,没有在“田间地头”得到落实。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也很难真正掌握农业生产技术,难以发挥应有的教育培训效果;第三,农技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基层农技部门缺乏足够的专业性人才,加上服务意识缺乏,往往是被动的等农民上门询问,才给予技术指导,没有发挥应有的服务职能和主动性。
四、优化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1、科普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首先要完善推广体系,做到基本的服务到位。增加农业技术的专业知识,引进农作物高产高质量的新技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人才的引进,政府加大投资,成立专门去田地里帮助农民实际解决问题的团队,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标准,逐渐解决农民的问题,如病虫害的问题。
2、提高农民的自我投入意识,创新农业技术机制
农民对新技术的领悟能力较差,因此,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农业种植技术,遇到实际问题不知怎么解决,无从下手。与此同时,突破现有技术的瓶颈,就要具备良好的竞争环境,加大各县政府,乡镇的农业技术培训及交流,同时设置竞争机制,实现不同地区的资源整合,做到不同地区相互竞争比拼,共同进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质量,确实落实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结语:农业技术推广是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农民传统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业技术推广仍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作为农技推广人员,应当客观看待工作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通过转变服务态度和优化工作方式,为实现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动力,进而实现我国水稻的高质高产。
参考文献:
一、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含金量越来越高,农业功能是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是衣食之源,民生之本。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切实保障好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一是保供给。千方百计的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食品安全;努力提高鲜活农产的自给率,确保鲜活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二是保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严把源头污染关和市场准入关;加快“三品”农产品认证,不断扩大“三品”基地面积,切实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三是促增收。农业生产仍然是许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切实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创业、致福工程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符合丘陵资源优势、具有较高比较效益的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突出科技支撑,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市地处丘陵地带,78%的耕地为丘陵岗地,土地等资源数量有限,农业生产资料相对匮乏。因此,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三、四级提水灌溉农田发展水稻生产的传统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降低灌溉和投入品成本,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着力改造中低产耕地,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经营,提高耕地利用率。二是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加快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建立完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民使用“绿色”农用投入品,切实减少肥料、农药等使用量,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源。三是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积极营造成片经济林、生态林和公益林,巩固和提升森林覆盖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实现畜禽粪便、稻麦秸秆无害化处理,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种养循环模式。
三、转变发展方式,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应对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民增收任务艰巨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具有**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是加大规划引领。立足我市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丘陵优势的茶叶、林果花木、设施蔬菜(食用菌)、规模养殖、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着力引导优势农业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向农业园区集中,努力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三个10万亩园区,促进丘陵农业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机遇,加快农业载体建设。积极整合包装农业重点项目,借助茶文化节、芍药节等招商平台,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开发农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提高我市农业整体发展实力。加快培植壮大一批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强势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积极整合农业资源从生产联合走向加工、流通联合,提高农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延伸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完善服务体系。稳定充实县级农技推广队伍体系,加快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加快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建设,提高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的应对能力,努力实现动植物疫病防控全覆盖。加快乡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加速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苏杭熟,天下足”
春秋时期吴越一带已有较大的面积种植水稻。隋唐时期,水稻已有籼、粳、糯之别,早、中晚之分。1973年与1978年,考古学家在对河姆渡文化遗址的两次发掘中,发现在第四文化层遗存稻谷,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为考古史上所罕见。第一期发掘中,在十多个探坑广达400多平方米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的堆积层,有的厚度达1米以上,平均厚度40至50厘米,据测算,遗存总量达100吨左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稻秆泛绿,出土后很快就炭化了。
1979年,浙江文物考古所对嘉兴地区的石门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发掘,在实物遗存中,发现有人工栽培的粳米和籼米,还发现在夹炭陶的胎壁中,夹杂有大量的稻壳碎屑,经科学检验,证明7000多年前,这一带已有稻谷生产,而且稻壳碎屑已作为制陶的材料,足见其生产量之大。在一些出土的祭祀物品中,还发现许多物品都与稻作祭祀有关。
千百年来,水稻一直是江浙第一大农作物。唐人李翰在《嘉兴屯田政绩记》中说:“嘉禾穰,江淮为之康;嘉禾歉,江淮为之俭。”可见当时嘉兴地区的粮食生产在江淮一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隋唐时期,江南运河的贯通,使南北交往迅速发展,白居易笔下的江南运河两岸是“平河六百里,沃壤两三州”。
北宋时期,由两浙地区运往京师的漕粮仍不断增加,约占南粮北调总数的四分之一,宋朝初,就有“苏杭熟,天下足”之谚。陆游曾在《常州奔牛闸记》中记载:“方朝廷在故都,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尤为东南根柢,谚曰苏常熟,天下足!”苏常属江南著名五府,江南五府为苏州、松江、常州、嘉兴和湖州。
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时期(1127―1189),太湖地区兴修水利,在昆山、常熟以北,开河口导湖水入江海。孝宗时,于太湖出口处,设置闸门调节水量。滨湖低田,高筑圩岸,以御风涛。由于水利浚通,排除了严重水灾,使低田与高田尽得灌溉。加上此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民精耕细作,“耕无废圩(墟),刈(收割)无遗垄”,使用最新农具“连枷”脱粒,遂使这一带成为南宋农业高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上田亩产达五六石。
浙北苏南地区历年水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四以上。水稻生产状况如何,对江南运河两岸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一直隶属嘉兴的水稻重点产区桐乡为例,1976年至1985年,年均提供商品粮均在75000吨以上。清光绪《石门县志》卷三《中国帮会》有“嘉白第二总帮进京引见钦赐粮船有108只,调兑石门县每船兑粮1850石”的记载。
清初著名农学家张履祥在《补农书》中写道,桐乡、石门两县“米每亩三石”,“下路湖田,有亩收四、五石者”。这就说明,桐乡地区在明末清初,就有少数农户曾达到亩产365公斤,个别“下路湖田”遇上好年成,曾取得每亩428至535公斤的高产。
生活中留下的印记
地处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稻作栽培有数千年历史,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稻作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千百年来,江浙一带水稻品种以农家晚粳稻为主,晚粳品种,按壳色不同,可分为红稻、黄稻、青稻三类。红稻,有荔枝红、黑头红、老来红等,一般认为有耐涝、螟害轻的特点;黄稻,有金谷黄、堆谷种等;青稻,有田鸡青、太湖青、铁梗青。
丰富的水稻种类,更丰富了吴越稻作文化,江浙一带的人们的生活和稻作文化息息相关,水乡农民的民俗服饰通常包含着衣衫鞋,最典型的也是最平常的就是草鞋、蒲鞋和蓑衣等。
除了日常穿戴,千百年来,江浙一带,人们的住宅、养蚕都和稻作有关,以前打墙都是用泥土,混以砻糠或者切碎的稻草,称为“稳泥”,湿时韧干透且硬,屋顶用稻草结成扇状遮盖,能避风雨,且“冬暖夏凉”。
吴越稻作文化和民俗文化往往连在一起,如江南一首比较著名的歌谣《看灯》:
“元宵佳节闹洋洋,百样花灯挂满堂。东西南北人潮涌,男女老少看灯忙。看灯看到种田郎,干柴白米燥砻糠。看灯看到养蚕娘,龙蚕结茧细丝长。”
稻作文化和江南美食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由稻米演绎派生出来的食品品种繁多。浙北一带蚕乡,在饲养蚕的前夕,人们要用米粉和入南瓜,做成茧状小圆子,分以四邻。在养蚕季节,民间还有“望蚕讯”的习俗,其间要用米粉做成软糕,送到亲家门上。
还有如正月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草头圆子、甜麦塌饼,端午节的粽子等节俗饮食也浸润着稻作文化。而春节打年糕的习俗更是透着浓浓的江浙味道。每年的农历十二月,磨米粉打年糕是农家的头等大事,年糕做好,便成了农家进城走亲戚时最好的馈赠物品。除此外,还有如松糕、定胜糕、桔红糕也都是米粉制成的佳品,其中松糕、定胜糕往往是婚嫁乔迁、造桥筑房时表示庆贺的食物。
“稻神”的传说
在江浙一带,几千年来还有“稻神”的传说,每年春天播种前,民间盛行祭祀“稻神”――田公地母。下田插秧前,一些老人站在田埂上,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稻神护佑。
浙北地区流传的田公地母,就是伏羲和女娲,传说开天地后,伏羲和女娲专司播种,播种在水里的称田,播种在岸上的称地,田里长稻谷,地里长麦类。因是从南播往北,所以南面的熟得早,北面的熟得迟。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专门管理田地。民间传说,女娲补天,使得人间风调雨顺,并掌管着民间农耕,田地间丰收取决于地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民间崇拜地母似乎天经地义。浙北一带,过去城郊一般都建有“田公祠”,是一种比土地庙大不了多少的小庙宇,里面供奉着一男一女两尊神像,那就是“田公地母”,两尊神像都手持稻穗,正襟危坐。讲究一些的祠内,两尊神像面前还塑有鳌鱼,那是因为传说江浙一带是福地,土地由鳌鱼背着,如遇大旱,鳌鱼就下沉,如遇大水,鳌鱼就上浮,所以永远不会大旱大涝。
江浙一带流传一首《田公地母谣》:
“田公地母做人家,种田看蚕一团花。
田公耘田又播种,地母入田插禾秧……
一年四季不落闲,田公地母乐哈哈。”
每年秋天,田间稻谷收割完毕,人们就会到“田公祠”祭祀田公地母,以表达对稻神的感恩之情。稻神传说和稻作文化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地母祠”或“后土娘娘祠”,人们都把其作为“产生万物至高无上的神灵”来崇拜。
人的一生,婚姻是最大的一桩喜事。在浙北乡间,人们办婚事也离不开稻作文化,通常是用一种叫“赞田蚕”的形式,赞田蚕又称为“盘米囤”,新人迎进门、拜过堂后,阿公阿婆端坐厅堂中央,由乐人师傅或喜娘指引新人围绕两位长辈盘旋,边盘边唱,意在祝福田蚕茂盛,其中就有“田公地母两边坐,田头地面来帮助”的唱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设计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顺利发展,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是保证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工作。
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工程是農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近几年,水资源的缺少,农田灌溉跟不上水量,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而且绿色面积也在逐渐减少,城市建设加速都对农业资产产生了影响。做好农田水利灌溉变得十分重要和关键,能够满足水资源的需求,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水资源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水,农作物的生长也离不开水。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就能满足这种要求,不仅能够让水资源循环利用还能满足农田水利灌溉。利用水资源让水循环利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特点,能够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可以提高植被的种植效率,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所带来的压力。
三、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规划的设计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者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发展中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众所周知,各地关乎农业经济的项目较多,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必须依据本地农业支柱型种植作物作为该工程主要服务对象,方可确保本县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满足动态发展的原则
生活状态在变化,经济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根据生活和经济的不断改变具体改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调节和改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优越性和科学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率。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也应该考虑社会发展农业发展的前瞻性,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三)因地制宜
为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质量,需切实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区域地形地质因素等情况,合理的对渠道和拦河闸等展开优化设计,保障农田的灌溉质量。通过对地势因素的利用,将渠道布置在高处,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利用,从而达到提升灌溉效率的目的,减少水资源浪费。
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
(一)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标准
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其主要与灌溉地区、农作物有关,按照相关要求,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率应至少在50%以上。其中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而且水资源多的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保证率应最少为70%;农作物以旱作物为主而且水资源较少的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保证率必须达到50%~80%。二是抗旱时间。抗旱时间主要与灌溉工程供水能力有关,确保灌溉工程供水能够满足旱期农作物的需水天数。不同地区旱期时间长短不同,而且农作物也有很大差异,旱地农作物需水量少,但旱期往往持续较长的时间。而水稻需水量大,所在地往往旱期时间持续较短。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就该地区农作物、旱期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设计。
(二)分析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规模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主要是满足某个区域的灌溉需求,这就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灌溉面积、农作物类型、旱期的灌溉天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的水资源承载力也是影响灌溉规模的因素。因此,要充分论证灌溉区的灌溉规划设计规模,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做到整体把控、统筹安排。
(三)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技术和方法
要做好灌溉规划设计工作,首先要进行实地勘察,对当地的气候、土质、降水量等因素要做到了如执掌;其次对当地已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要进行调查,包括这些工程的施工历史都要做到详细了解;最后要对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进行调查了解,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打好基础。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或相违背的情况,就需要设计方与施工方及时沟通交流,了解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解决方法,甚至是直接修改设计方案,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制定设计方案时,也要对施工管理工作做好规划设计,例如如果施工期处于雨季,在设计方案中就要体现出对储水和排水、清淤等工作的合理安排和设计。
五、结语
总之,水利渠道有着重要的发展地位,它能够保证农田的基本灌溉和使用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惠民,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是做好农田灌溉的第一步,对减少水资源浪费、合理配置水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小型农田水平的规划设计工作,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一、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分析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产业,而粮食是基础性公共产品,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和多功能产品,更是国家安全层面的不可替代的战略性物质资料。粮食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农业不仅是生产者的劳动之地,也是消费者的休闲之所。粮食与国家的安全紧密相连,粮食生产与国土整治、动植物保护、环境工程等息息相关,具有保护自然、稳定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粮食的生态效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尽管粮食安全总体上是有保证的,但未来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以及国际粮荒的挑战,北大荒建三江勇敢地担负国家优质粳稻生产之重任是题中应有之义。
最新资料显示,去年全国稻谷、玉米、小麦、大豆四大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139725万亩,总产48825万吨。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4520万亩,总产19580万吨,占总产40.10%;玉米播种面积45690万亩,总产16300万吨,占总产33.38%;小麦播种面积36315万亩,总产11495万吨,占总产23.54%;大豆播种面积13200万亩,总产1450万吨,占总产2.98%。去年全国粳稻播种面积11300万亩,总产5500万吨。我省粳稻播种面积3900万亩,总产1600万吨。
(一)耕地在减少。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的耕地以年均约300万亩的速度递减,人均耕地已从1978年的约2.3亩下降到2010年的1.5亩左右。同时,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水旱灾害趋于加重。在过去的3年中,国内耕地净减少了1300万亩。据一些学者预测,到2015年,我国耕地预计将减少8000万亩左右,到2030年预计将减少9000万亩。因此,未来时期耕地减少将会是制约粮食生产的最基础的因素。
(二)水资源短缺。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在第121位,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约一半的国土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0%,干旱缺水成了这些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粮食生产最为严重的瓶颈。从长远看,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完全有可能超过耕地资源。
(三)生态环境制约。由于生态目标的重要性不断上升,部分垦殖的土地需要退耕还林还牧,所以增产只能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国共有大于25度的坡耕地9151万亩。这些坡耕地基本上都是毁林毁草开荒后的产物,且大多数采用水土流失严重的顺坡耕作方式。这些地如果继续种植粮食不仅没有比较优势,而且也不可能持续,所以“退耕还林”成了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粮食生产的耕地数量基础将下降,对粮食增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农业区域布局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愈来愈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即集中到东北地区(黑、吉、辽、蒙东部)、华北地区(冀、豫、鲁)和华中地区(湘、鄂、皖)。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第一,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来看,达到70%以上。第二,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商品率来看,达到60%以上,其中建三江垦区的粮食商品率最高达到95%。同时粮食主产区年调出能力在5000万吨以上,超过全国商品粮总量的50%。其中东北地区年调出能力达3000万吨左右。第三,从粮食非主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来看,为570斤,而粮食主产区,为950斤。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建三江分局人均粮食占有量高达5万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倍。因此,北大荒·建三江等粮食主产区已成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
二、北大荒建三江优质粳稻生产的基本情况及优势分析
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位于三江平原东部,坐落在东经132°31′38″--134°33′06″北纬46°49′47″--48°12′58″的黑土带上,是世界高纬度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有15个国营农场,总人口20万,辖区面积1.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万亩。耕地面积占黑龙江垦区的1/4、全省的1/18、全国的1/180;粮食总产量占黑龙江垦区的1/3、全省的1/8、全国的1/100,商品率达95%以上。连续三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也是农垦总局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国家粮食协会授予建三江分局“中国绿色米都”称号称号。
世界粮农组织明确提出“稻米就是生命”。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食物,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备受重视和关注。水稻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水稻生产不仅担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并肩负实现稻农增收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
农垦建三江分局是著名的中国绿色米都,盛产优质东北粳稻。这里万年水土汇流,千年循环物化,四十年天然涵养,二十年耕作保护,十年肥水浸透,使其成为国内一块优质粳稻产业化宝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挖掘优质粳稻增产潜力,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商品粮,挺起国家优质粳稻生产的脊梁,是值得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强垦富民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建三江分局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机械装备、科技支撑、组织管理等综合优势,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依靠政策拉动、项目牵动、投入推动、科技带动、管理促动,着力提升水稻标准化生产水平,在农机装备水平、耕地规模经营、科技创新转化、全程标准化生产、园区示范带动等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建三江分局敢为天下先,突破了三江平原抚远三角州“水稻高寒”的定论,普写了在北纬48度大面积栽培高产寒地水稻的神话篇章,创造了塞北江南的惊人奇迹。通过以实施人才、良种、壮秧、本田标准、全程机械化、农田整理、绿色生态、产业化、专业化、信息化等“十大工程”,保证重点环节、技术责任、硬件投入、规划设计、结构调整、科技保证、培训提高、典型示范、机械更新、标准作业等“十个到位”,种植绿色水稻,生产优质粳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时任总书记到建三江视察工作时,对建三江分局现代农业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欣然挥笔写下了“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光辉题词。
追求于农,成就于稻。近几年,我们围绕资源优势作文章,拓展生存发展新空间,坚持“一业带动多业,多业协调发展”,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建三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实践证明,辩证处理“一业”与“多业”的关系,顺利完成了“以主业带动其产业发展”的带动期和“质的积累到量的扩张”的转变期,出现了一业带多业,产业越带越多,经济总量越带越大的良性循环发展的可喜局面。
三江粳稻,品行天下。去年我们进一步实现了质的升华、量的突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百亿斤大关,达到106亿斤。粮食增量13亿斤,占全省粮食增量25.6亿斤的50%和全国粮食增量42亿斤的31%。
建三江分局在全国首创了独树一帜的优质粳稻米生产“三四五”“六七十”科学体系。
三全:旱育壮秧全程模式化、全程生产机械化、产品品质全面安全化。
四专:专品种收获、专品种贮存、专品种加工、专品种销售。
五标:农时界限标准化、水稻用种标准化、旱育用秧标准化、田间作业标准化、人员素质标准化。
六体系:全程机械化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栽培技术体系、农田基本建设体系、规范化管理体系、科技创新培训体系。
七化:设计工程化、生产工厂化、监控智能化、管理集约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人员知识化。
十精确:精确农时标准、确保安全成熟;精确壮秧标准、确保旱育壮秧;精确耕作标准、确保作业水平;精确插秧标准,确保移栽质量;精确灌溉标准、确保增温节水;精确施肥标准、确保肥料利用;精确植保标准、确保健壮生长;精确优质标准、确保产品品质;精确收获标准、确保秋收质量;精确准备标准、确保夯实基础。
寒地粳稻种植区域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江苏、安徽有小面积种植,山东、甘肃等有零星种植面积)。建三江是寒地粳稻的典型代表。“踏遍三江风雪路,世间何事不能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建三江人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一举创造了粳稻区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质化程度等“四项全国之最”。
(一)战略地位突出。建三江土地辽阔,地处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我国东北黑土地、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之一,人均占有耕地50亩,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世界的15倍,具有发展大规模优质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和上升空间。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在世界人口日益增加、粮食缺口越来越大的今天,土地资源越来越显得金贵。
(二)自然条件良好。区域内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清洁度和草原、森林、植被的天然程度均为全国少见,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体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06年被国家粮食协会授予“中国绿色米都”的称号。2007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授予“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称号。
(三)水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建成了乌苏里江八五
九、勤得利、青龙山等四个灌区渠首和主灌渠工程,总灌溉能力将达到715万亩,占全分局耕地面积的2/3以上。
(四)生态环境优越。先后建立洪河、挠力河两个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保护地面积达到18.82万公顷,覆盖率达2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2003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级生态示范局”验收。
(五)绿色产业体系完善。全局土地集中连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优越条件和独特优势。
(六)农业科技水平领先。全局科技贡献率达7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高于全国平均值38个百分点。
(七)机械化程度高。全局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0万千瓦,共有各类农业机械15万台件,特别是拥有美国生产的450马力拖拉机和9660型305马力联合收割机等智能化机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
(八)粮食储运能力强。区域内有6个大型国家粮食储备库,最大仓储能力达到300万吨,储存规模为亚洲之冠。辖区内拥有全国第一条支农铁路—福利屯至前进延至抚远铁路线,佳木斯—抚远的306省道穿境而过,新近开通的乌苏里江江海联运航道,通过鞑靼海峡可直达日本海。
(九)地缘优势明显。建三江东部和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达230公里,成为我国对俄开放的前沿。已经收回的黑瞎子岛将成为建三江对俄贸易的重要大通道。
三、北大荒建三江挺起国家优质粳稻生产脊梁的战略目标措施
到十二五末期努力把建三江建设成为优化农业结构,提升粮食产能的现代农业生产样板区;发展现代化大农机,加快农机更新的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区;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创新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深化农业改革,完善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整合特色资源,优化生态环境的农业功能拓展先行区;加强示范带动,推进场县共建的引领农村发展辐射带动区。到2015年,实现六个方面指标大幅度提升: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农机总动力150万千瓦,科技贡献率80%,农业机械化率98%;优质粳稻种植面积近千万亩,粳稻商品粮130亿斤;农区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粮食经营、加工转化率达90%;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达到3万元,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户均收入9万元;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达到21%,GDP达到180亿元;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化率90%。把建三江分局建设成为全国农区最具经济发展活力、最具人居生态环境优势、最具产业发展优势、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一)强力推进“六化”进程
1、市场化运作。积极发挥市场在地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按照市场导向组织生产,到2015年,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大幅度提升。
2、机械化作业。不断引进先进、适用、智能、高效农机具,到2015年,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
3、模式化栽培。坚持并完善农业技术实施方案,坚持土地承包农技措施准入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农技措施达位率100%。
4、规模化生产。要通过开辟新兴产业、扩大农业外就业等方式,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科技大户、机械大户、有机户集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到2015年,全局100%的市场田要实行规模化经营。
5、社会化服务。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形成门类齐全、体制多样,广覆盖、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6、产业化经营。要以种、养殖业为基础,逐步发展上、下游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关联度和抗御各种风险能力。
(二)加快发展六大产业
1、发展现代农业。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标准农业为取向,加强1000公里科技示范带和16个科技园区建设,综合组装各种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快农机具更新引进力度,到2015年,建三江垦区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综合机械化率要分别达到85%和98%。要重点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加强以生态林业工程,森林、湿地保护工程,林业产业化工程和数字林业管理工程为主的林业“四大”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局森林覆盖率达到13%,到2020年达到14%。要大力优化农业结构,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存,区域布局,重点突出”的原则,全局每年建设15-30个标准化高科技畜牧养殖小区。
2、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利用场县共建的优惠政策,全局建设、完善15个工业园区,并争取在园区建立一级财政;良化与农行、建行、哈尔滨商业银行、佳木斯信用联社的关系,积极引进佳木斯发行,建立信用担保公司,优化加工业融资环境。以全国20家大型稻工企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内商品粮多、优质品率高的优势,努力改善发展环境,筑巢引凤;要加大大项目引进力度,重点搞好米蛋白、米糠、米糠油和稻草板、纸浆、炭棒、活性炭生产。到2015年,建三江垦区工业增加值要达到30亿元。
3、发展现代物流业。坚持铁海联运,建设4个火车战略装车点,一个集装箱受理站;综合利用局内外的物流资源,采用引进、联合等多种方式,建设物流公司;在建三江开始筹建国家级粮食集散地,用5年时间,形成年集散粮食500万吨的能力。
4、建设现代旅游业。组建旅游公司;综合整合区内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联结乌苏里江东安镇、喀尔喀山、黑龙江额图湾等自然景观,充分利用科技示范带、科技园区、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万亩大地号等人文景点,设计最佳旅游线路图,统一整理、完善旅游资料,建设独具建三江特色的旅游业。
5、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职工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产业化经营为导向,大力发展方便职工群众、服务产前产中产后的现代化服务业。要以生活用品供应、代耕代种、科技推广、信息提供、生产资料供给、农产品销售、资金筹措为重点,以农机合作社、生产资料供销公司、科技110等为载体,以现场指导、现货供应、网络传输、银行汇兑、信用卡支付为主要形式,建立涵盖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环节的现代服务业。
6、逐步发展文化产业。分局要筹建农业现代化博物馆,展示我局在水稻开发、农业现代化和老垦荒战士、老知青、新一代北大荒人开发建设建三江方面取得的成就;每个农场都要建设场史纪念馆,学校要建设校史室。要充分利用拥有文联、摄影协会等组织健全的优势,拥有江柳、稻草香、北雁等文学社团的优势,拥有一批省级以上作家等协会会员的优势,规范好文化市场行为,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等文化资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到2015年,每年全局要在地市级以上文学艺术期刊发表中篇小说10篇以上,短篇小说50篇以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200件次以上。
(三)全力打造六大体系
1、打造科技支撑体系。采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的方式,就建设国家粮食主产区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定向攻关,率选推广各种先进、适用、增产、增效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区内科研所、研发中心的作用,及时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孵化先进适用技术;采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吸引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到垦区工作。到2015年,粮食主产区高级技术人才应达到1200人。
2、打造农技推广体系。巩固并完善由农业中心、种子公司、管理区技术员组成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保证农业技术措施进区、入户、到地;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农技人员实绩考核办法,实行尾数淘汰,积极引进农技推广人才,不断提高农技服务质量,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到2015年,实现“农技推广网络完备、农技推广人员充足、农技措施落实到位”。
3、打造灾害防控体系。以预防洪涝和旱灾为重点,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到2015年,实现“涝可排,旱可灌”的目标;大力加强气象灾害、生物灾害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到2015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幅度下降。
4、打造市场预测体系。充分利用我局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商品粮供给能力大的战略优势,区内粮库多的储备优势,组织化程度高的指挥优势,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优势,加快国家级粮食集散地建设,并通过建设粮食市场、运用期货贸易手段等,及时粮食价格,打造东北粳稻市场定价中心。
5、打造市场营销体系。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专业化协会、经纪人为主体,以全国20家大型稻米加工企业和粮食主销区为目标市场,建设市场营销网络,开展卓有成效的市场营销。到2015年,建三江分局要完成订单农业1000万亩。
6、打造对俄农产品出口体系。要以周边四个对俄口岸为依托,充分利用分局组织化、标准化程度高,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大的优势,大力建设对俄农产品出口基地,并紧紧服务产前、产中、产后,重点研究俄罗斯农产品需求、质量标准等,建设对俄农产品出口体系。
(四)努力提高六个能力
1、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成立组织、深入研究、强化对接、狠抓落实,保证各项政策都能及时贯彻到位。
2、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市场、国家政策调整等,能够做出快速、准确应对反应。
3、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通过采取加快撤队并区、复垦、土地整理及加大科技投入、实行标准化生产、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式,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提高融资能力。协调好与农行、建行、哈尔滨商行、佳木斯信用社的关系,积极引进佳木斯发行,建立信用担保公司,不断提高融资能力。
5、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以打造三江平原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突出特点,反映需求,丰富内涵,发挥作用的原则,完善城市的承载产业、服务生产、疏通物流、文化娱乐、卫生保健等各种功能,让城市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6、提高掌控市场能力。通过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运能力、融资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先行区掌控粮食市场的能力。
(五)充分发挥六个作用
关键词:主导因素;确定原则;限制性因素
一、“主导因素”提出地理学基础
地理学有两大显著特点,即综合性与区域性。从综合性方面去理解地理学,可以说任何一个地理事象如果从成因方面去分析,都与各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分不开的,基本的要素包括地形(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人口、城市、产业、交通等人文要素。整个地球的发生发展变化都与这些要素息息相关,要素或强或弱,或多或少,相互组合,随时间变化而演化出千姿百态的地理环境。
形成地理学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成因有多方面,一般先需要采用综合法去宏观地分析,如中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其成因与湿热的气候要素,易溶的石灰岩性,同时崎岖的地形形成易流动的水也进一步促进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等因素有关。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与其所处平坦的冲积三角洲地形,适宜的季风气候,丰富的物产,优越的地理位置,大江的入海口,便利的水陆交通,悠久的发展历史等密切相关。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分区的划分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外,还以地形、气候作为划分的重要依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做地理学的分析与规划时,必须把握综合分析各要素的原则,任何地理事象都是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样的分析方法是地理学的灵魂之一。
地理学的第二大特点是区域性,也叫地理环境中的差异性,其普遍存在于地理环境中。千姿百态的各种景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众多因素在作用的同时,以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时间来说,总会有一种因素在众多因素中所起的作用是主要的,导引、支配其他要素使整个区域朝特定的方向去发展,这就是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风蚀地貌的广泛发育,就是以风力作用为主导的外力作用,当然也不排除有流水作用,但在干旱的西北地区主导的外力作用对整个区域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外力作用,所以西北地区的主导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东部地区降水充足,流水作用在外力中起主导作用,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远超过其他外力作用,所以流水作用是东部地区地理环境发育的主导作用。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是因为主导因素的支配,才形成了多样的地理景观,主导因素支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一事物(地区)区别于其他事物(地区)的特质。所以,在地理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抓住事物的主导因素对于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原理非常有必要。
二、如何分析确定“主导因素”及确定原则
人文地理中的区位选择能充分体现把握主导因素进行地理分析与选择应用案例。本部分就以区位选择为例加以介绍。
农业区位部分知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影响农业生产主要的区位因素。(2)结合实例评价农业区位因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有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其核心的问题是要学生在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各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征、农作物生长的特性学会“农业区位的评价”,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因地制宜”,贯穿人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导
思想。
例如,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农作物要生产、稳产、高产对区位条件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如,水稻与玉米、小麦一样除需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等条件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它是一种喜湿喜温作物,其总需水量约为其他旱粮的2~4倍,而且种植在北方的需水量远大于南方,因此,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雨量较多的南方和有灌溉条件的北方,所以可以说“南方适宜种水稻”其主导因素是降水充足;“北方水稻的分布”其主导因素十有八九是灌溉水源充足。而旱粮中的玉米、高粱、谷子等没有要求条件特别高的因素,其适应性很强,所以分布很广,所以其主导因素一般不明确。
工业区位因素中的指向型工业的确定,充分应用了主导因素的分析方法。如原料指向型指布局中应该靠近原料产地的工业,主要是原料运输成本比成品高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等。市场指向型就是工厂的布局应靠近市场的工业,比如经加工后产品量与原料量相比失重很多的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这样根据运费与产品或原料的特点确定的指向性工业,对于指导国民经济中工业的布局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交通运输的区位选择也可以充分应用主导区位的原则,根据地形、道路的级别用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确定线路的布局去指导生产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确立事物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方向,确立我们人类生产努力的方向,从人地关系角度去评价我们人类的行为正确与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日常教学和应用当中,经常会提到一个名词叫“限制性因素”,笔者认为,限制性因素是从主导因素中衍生出来的,也可以说是主导因素的另一面。我们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有人定义主导因素为影响某地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该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影响最大,如果不能满足这个因素,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或效益很差。限制性因素定义为农业生产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具备,唯有某一条件无法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限制性因素。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时,该因素往往成为主导因素。从两者的概念来说,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都是相对于农业生产所在的地区来说,而不是对于某种农作物来说,例如,宁夏平原发展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不能说水稻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但降水量少,所以其能发展水稻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如果要问宁夏大面积发展水稻种植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这时应该回答是降水。
在确定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时,除了考虑所在地区的特点外,也要综合考虑所发展事物本身的特点。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特别是一下雨容易积水,当地人因地制宜,挖泥成塘,堆泥为基,以改造当地地形为突破口,形成了基塘农业,低洼的地势成为基塘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因素。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地形却是发展其他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多水患的特点,排水不良,这就成为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因此,我们在做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分析时,一定要分清所属的地区特点和所面对的生产活动特点。分析那些因素是优势条件还是劣势条件,一般优势条件就从主导因素方面去分析,劣势条件从限制性因素方面去分析。所以说,让学生掌握“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是学会区位评价的关键,建议我们的课本编写者在教材中应该增加这两个基本概念。
参考文献:
1. 长春市近郊乡镇现状
1.1兰家镇基本情况 兰家镇位于长春市区北部,隶属于宽城区,是一个颇具经济实力,工农业较为发达的新型乡镇,已被列为吉林省“十强镇”改革试点单位。该镇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598公顷,辖1个街道、14个行政村,53个自然屯,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3.4万。在农业上以科技引路,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园区。实施“东稻西菜”的农业发展战略(东部推行种植千亩水稻的农业发展工程,西部建成万亩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紧紧抓住改造大铁北、建设新宽城的战略机遇,发挥地域优势和经济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着重抓好镇区改造、特色君子兰养殖、绿色蔬菜生产、精品牧业小区和农家乐餐饮服务等建设项目,提升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1.2永春镇基本情况 永春镇位于长春市以南约15公里处,南与乐山镇相接,东与新立城水库坝区相连、西与响水镇毗邻。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3240公顷,总人口1.7万人。全镇有7个行政村,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属于远郊区。为了发挥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永春镇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将从大田玉米为主等种植结构向经济效益高、产销对路的蔬菜种植业、花卉苗木转变。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永春镇原有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由200公顷缩减到160公顷,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仅存约2公顷。
1.3乐山镇基本情况 乐山镇位于长春市以南约30公里处,全镇幅员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6100公顷,总人口2.66万人。辖晓光村、二道村、兴中村、乐山村、长胜村、长兴村、长红村、莲花村、松林村、杨木村、辛屯村、塘坊村12个行政村以及2个居委会,该镇以农业经济为主。地处远郊的乐山镇,将在原有87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基础上,计划扩建到1000公顷,目标是年生产蔬菜3.5亿斤。正在规划和建设果蔬批发市场和储备中心。并积极探索产、供、销专业经营之路,创建自己的农业品牌战略,力争成为长春的“寿光”。目前,由政府投资兴建的100公顷温室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已建成并投产。
2. 长春市郊区农业特征
近郊农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其发展会随着城市发展在不断变化。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近郊农业受到明显的冲击,耕地面积不断萎缩,劳动力输出和转移比例不断扩大,农业经济在当地所占比重和在家庭中的比例越来越低;近郊郊区原有的一些功能正在发生改变,以往以提供蔬菜、副食品满足城市居民作用在弱化。生产并供应城市的蔬菜、肉、乳、禽、蛋、水产品、果品、花卉等产品能力减弱;传统郊区农业一般所具有的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短,运输量大,易损耗,集约化程度高,商品量大,商品率高等特点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近郊农村变化发展特点
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城市面积的扩张,近郊土地、资本、人才等生产力要素产生了较大规模流动,各产业之间互相交融。比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进入了二、三产业。原来以种养植业为主的农村土地变成了工业园区,变成了商业用地,变成了城市小区等。反之,二、三产业的资本、人员、技术、管理也流向了农业,大量工商企业、民营资本和其他各种资本进入了农业领域,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了农业社会投资多元化格局;二是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进一步推行,为解放农业生产力创造了条件。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完善后,农民生产自得到了保障和落实,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要素的流转,为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创造了前提条件。再加上近年来粮食产销的放开、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等,郊区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的农民想的是:“什么来钱种什么”,“怎么赚钱怎么做”;三是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为郊区农业发展带来了难题,同时也给郊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4.研究解决郊区农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4.1以开放的思路来研究郊区农业的发展问题 3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进程加快,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上由仅限于填饱肚子的简单目的向追求优质、健康的生活快速发展。近郊农业如果仍默守成规,将其功能仅定位于向市民提供粮油副食保障,就显得太单一。其结果,一是无法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难以发挥近郊农业的优势和影响近郊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三是近郊居民(原村民)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从发展近郊农业的角度,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更新思路,提出一套新的、切合实际的对策。若对发展都市型效益农业没有成型思路,将会贻误战机。
4.2以经营的理念思考近郊农业发展 近郊农业虽与一般常规农业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应实行差异化对待。首先应树立经营农业的理念。近郊农业除抓好传统的种养业外,更重要的是要向加工业、流通业、服务业及旅游观光业延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近郊农业中,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有可能是加工、流通环节和旅游观光。为了做好这一点,必须具备市场意识,要一切围绕市场的需求,重视市场营销。同样需做好产业、地域、生态等优势产业,才会有长远发展。如在兰家镇有限的水稻区,将农民的耕地统一开发,建设标准化水稻种植基地;在该镇旱地区组织成立蔬菜协会、君子兰等协会,再让协会带领和组织农民去开发市场,才会取得较好效益。只有组织起来,实行集约化种植(养殖)、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经营、牌化战略,近郊农业才会兴旺。现在常有人说:现在在近郊投资农业,阻碍了城市化建设,浪费财政资源。其实不然,如果将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能源改造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让城郊农业融入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成为其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定会显现出来。当然农业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农业不仅要为城市提供鲜活产品,更重要的是把农业纳入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起到改善城市环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市民体验田园农耕的乐趣,满足精神享受等作用,从而提高和实现农业自身价值。
4.3评价郊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应有新标准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一些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进入近郊,耕地被大面积征用开发,农业在当地GDP的比重必然下降。因此,农业年产值提高幅度不会太大,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是必然的,在近郊区表现更为明显。但耕地的减少、农业人口流失、农业产值的增幅不大,并不意味着近郊农业地位的下降。评价近郊农业,应跳出原有标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是发展的一种必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必然,政府也支持。 “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因此,新时期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地位应有新的评价。第一,不光看农业的比重,更要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比重在下降,但农产品对食用必需品保障、对工业品原料的供应、对生态建设的贡献等都说明农业基础地位现在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发生变化。第二,不光看农业产值的大小,还要看农业资源的贡献。看对工业原料的提供;看劳动力的来源。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看土地资源的提供。城市化、工业化依托的就是土地,城市化推进中所需的树木花草,许多是从农村山上、地头、苗圃移过来的。所以要看农业资源所做的贡献。第三,看农村稳定的作用。这些年来,经济秩序井然,社会蓬勃发展与稳定的农村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5.对近郊农业发展的建议
5.1有关部门应就近郊农业发展做专门研究 一是解决和统一思想认识问题,确定近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二是就近郊农业发展制定更科学、更具体的长远计划和近期需实现的目标;三是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5.2要将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各种经济合作组织 以入股的方式,聚合有限资金,通过多途径筹集资金,抓住发展龙头企业主线。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扶持示范大户、营销大户,以此带动千家万户。
建国初期,我国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策略,导致我国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取消农业税、允许土地流转等保护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的政策,使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不必再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笔者认为,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和加入WTO的国际市场竞争、农民权益缺失等多重压力下,应当继续实施农业保护政策。
1现阶段我国继续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必要性
1.1我国农业自身特点
农业具有弱质性的特性,如抗风险能力弱、产出收益低等。我国农业的发展也要考虑这些特性。同时,又要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我国农业过去20年的发展特点,并加以具体分析。
1.1.1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程度、收益程度、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
①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1000hm2耕地上的拖拉机使用量为7.1台,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为17.1台,而日本高达438.2台,美国为27.3台。我国农业的从业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8.5%,印度、日本、美国分别为25.4%、1.6%、0.9%。
②收益程度受农业的生产成本、农产品的价格和产业的附加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发展政策,使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一直在不断扩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我国实行对主要农产品特别是对粮食作物实行保护价格的收购政策,但是农产品受本身收入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影响,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大多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的,因此收益比较低。
③科技投入是衡量一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从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看,2006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仅为0.5%,远远低于欠发达国家1%~2%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3%~5%的平均水平则相差更远[1]。
1.1.2我国农业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以水土流失问题为例,因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为56.9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可见,农业环境问题已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
1.1.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差距加大,占中国70%的农民的权益保障机制缺失严重。城乡之间的差距表现明显,不仅有收入方面的,而且有政治民主、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最大问题。有调查显示:城镇劳动人口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0%,而农村劳动人口的比例仅为1.0%。较低的农民的科学素质,将阻碍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步伐。农民以及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低、科学素质低、就业难、看病难、养老等问题已经成为关系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民工荒”现象集中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2我国农业所处的微宏观环境
1.2.1微观环境。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农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使我国农业能够迅速成长;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低,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低,导致我国农业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隐形的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进行种种的限制,使我国农业的发展受到制约[2]。在这种状况之下,我国如果仍对农业的发展不予重视,必将阻碍原本脆弱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2宏观环境。按照冯海法[3]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4个标志: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已经大大下降。在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农业的份额已降低到15%以下;在工农业增加值结构中,工业份额与农业份额的比例大约为75%∶25%,即工业份额已经是农业份额的3倍以上。②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在社会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份额已下降到30%左右。③城市人中在总人口中所占的份额已上升到50%以上。④人均GNP按1980年美元计算达到1500美元以上。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7年农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份额为11.3%,工业与农业份额比例大约为4∶1;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整个经济的活动的人口数约为39%;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4.94%;人均GNP按照1980年的汇率约为12622美元。以上数据表明:第2个条件和第3个条件中略有偏差,但是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逐渐推进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逐渐提高,因此我国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的要求。另外,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8%的增长速度,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与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都为我国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保护政策调控了现实条件。
2现阶段我国农业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拟对我国农业保护的现状与主要问题从价格保护和补贴、财政支出、贸易保护、法律保护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
2.1价格保护和补贴价格保护是农业保护最基础的手段。1985年,我国取消农产品的购销体制,农产品价格逐步实现了由市场的供求调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提高,我国出现了大量的荒地,农用耕地被工业所占用及土地出现的沙化现象的严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面积在逐渐减少。同时,由于种粮的收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逐渐下降,威胁我国的粮食的安全。我国自2004年实行对水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以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图1为2006~2010年我国水稻的最低平均收购价格。由图1可知,我国水稻的最低收购价格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对主要粮食作物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增强,极大的避免了“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但是,实行单一的最低收购价格欠缺灵活性和竞争性、收益性,不利于农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我国最低收购价格主要的对象是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并在每年2月份左右出台相关文件规定今年的最低收购价格,且由国有企业或者相关国家部门进行统一收购。这种硬性的价格保护政策不能有效的应对市场变化,对农民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可以建立统一的粮食收购价格和主要农产品价格的管理竞拍体制,并允许从事农作物生产的私人企业参加粮食收购的竞拍,既可以发挥竞争的作用提高粮食的价格,又可以在最大程度接近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获取来自市场的最大利益。最低收购价格仅仅是对农业生产或者是农民在交易环节的最高限度的保护的手段之一。对农业或者农民的直接补贴,可以涉及农业的生产环节,从源头上对农业实施切实保护。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应涉及来自良种、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环境治理等多方面的补贴,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最佳化农民的利益。笔者认为,单一的粮食收购价格或者是单一的粮食直接补贴都不能发挥其最优作用,而应当是将其两者结合的价格支持体系。
2.2财政保护财政支出在我国农业保护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价格保护仅是财政保护的一个方面。另外,农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动植物的保护、农村环境的治理等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都不能离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但我国在财政支农方面有很多待完善之处。第一,农业保护的资金来源具有单一化的倾向。我国农业保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限的财政,而忽略了作为农业市场主体的企业和农民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方面,农业收益水平低是缺少企业和个人投资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城乡二元金融体制的存在也制约着农业资金来源。第二,财政支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有关农业的数据,我国在农村水电建设、有效灌溉面积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治理每年都在提高。但是财政支农在农村“软件”设施,如农村环境污染、农村保险机制的建立却存有空缺。以农村“软件”设施建设为例,农村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被边缘化,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长期被城市占据,使作为农业主体的农民长效利益受损,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以医疗资源为例,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第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混乱,使得财政支农绩效大打折扣。“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资金分配、轻最近的使用和管理,缺乏对资金使用全过程以及效果的监督和评价,导致资金在多环节中层层流失”[4]。
2.3贸易保护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产品将面临来自市场的更为激烈的竞争,如没有政府的保护,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安全问题都将受到挑战,因此,加强对农业的贸易保护是有必要的。而这种保护必须在WTO《农业协议》的范围之内。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在不断降低,同时,不能使用出口补贴,我国农产品贸易差额在不断增加。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数量在不断增大,传统优势产品水果、蔬菜等因贸易摩擦出口数量在不断下降,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利益带来较大的损害。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实行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隐形的非关税壁垒的力度在增强,而我国农产品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反应机制、应对机制等存在明显的不足,使我国农业在进出口贸易中损失较大。另一方面,面对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却在进口保护上做的明显不足。我国对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反倾销措施、以及利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的强度和数量都远低于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数量,主要是由于政策和法律在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缺失。
2.4法律保护2002年,我国将有关的农业保护的内容写入了《农业法》,将农业保护正式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围。2005年,我国颁布《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支持农业和城市支持乡村的阶段。根据《中国农业年鉴2006》的有关法律文献的表述,我国对农业的保护支持力度涉及能源保护、水建、机械、农村文化、税费改革等个法律条文和通知规定达十八种。另外,在农业保护政策体系的内容中出台的法律达十八种之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业的法律保护因执法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以及部分文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缺乏,致使保护力度的效用减弱。
3我国农业保护政策措施的建议
我国在农业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但是仍有许多的不足,与发达国家存有差距,这不仅损害了作为农业主体地位的农民的利益,且将进一步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农业保护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笔者认为农业保护的重中之重是:农业保护体系应该把影响农业长效发展的主体地位的农民置于第一位,只有从农民的长远利益和权益出发,才能够使我国农业得到长效发展。
3.1完善农业的投入机制、产出机制和风险机制完善农业的投入机制、产出机制和风险机制需要增加财政支农的力度,不遗余力的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保护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只有农民的收入得到不断的增加,农业的发展才有源泉。因此,降低农民在农业的投入成本,提高农民在产出中的收益,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是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3.1.1投入机制。投入是农业生产的首要环节,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的基础。政府应做好水利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农村环境气候灾害的预警和应急管理,为农民发展生产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同时,政府还应当增加农民在生产性方面的投入,如免费提供优良品种,降低农药化肥的购买成本,普及新的耕种技术,以及农业大型机械市场的租赁制度的完善等。
3.1.2产出机制。避免“谷贱伤农”的现象的产生,是完善产出机制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生产的良好信息机制,同时,缩短农产品的流通渠道,让农产品更快的进入市场,建立农产品完善的物流系统。
3.1.3风险机制。农业生产的风险机制的建立,应着眼于农业保险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农业面对着来自自然灾害、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风险、农产品出口风险等等,因此,符合农业的保险制度的建立尤为关键。
3.2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3.2.1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基本的生存要素。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失地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就要保障农业生产用地的数量,保障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权益不受损害。
1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
我国农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巨大的成效中,除了采用良种、合理施用化肥及应用科学灌溉技术外,使用农业机械替代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又一重要原因。采用机械化作业,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例如:耕地作业,用1个壮劳力和1头役畜,即使工作10h/d,其作业量也不足0.50hm2;若采用1台40kw拖拉机与铧式犁配套作业,可作业5.00hm2/d,生产效率提高10倍,目前比较先进的大型耕地作业机组,作业量将超过60.00hm2/d,效率是人工的100倍以上;插秧作业,对比较熟练的农民,作业量仅有0.06hm2/d,采用插秧机作业可插秧4.00~5.00hm2/d,作业效率提高60~70倍;对收获机械而言,人工用镰刀收割,充其量不过0.10hm2,其中还不包括脱粒、清选等作业项目,大型联合收获机可收获小麦100.00hm2/d以上,同时可完成全部收获作业工序,效率可提高上千倍。至2000年美国劳均年产粮食113603kg,棉花1120kg,肉类12435kg,牛奶25208kg和鸡蛋1656kg,比1910年(1910年为美国农机化初期)分别增长了12.6、5.0、25.8、10.8倍和14.0倍。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而且,可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彻底改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状况。农业机械的使用从建国初期单纯的耕作和运输机械,发展到今天的种(播)、收、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农机化服务也从原来的农业产中,扩展到产前和产后,农业机械化作业贯穿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
2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农业机械化是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应用机械深耕能打破旧犁浅耕形成的犁底层,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层,把地表的杂草、作物的残体埋到底层,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耕后可以把农家肥均匀地混合到耕层中,扩大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耕作层的水、肥、气、热条件。同时,还有保土保肥作用,可消灭部分在浅层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减少虫害,促进农作物增产。先进国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了70.0%,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比较,增产幅度在5.0%~10.0%。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保证农时,减少土地的空闲时间,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先进的农业装备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化肥深施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高效施药技术等提供技术保障,可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例如,667m2经过大型多功能播种机种植的玉米,其产量比人工种植的产量要高出1/5。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机械是实施农业科技的载体,机械作业通过各个农机作业环节对各种劳动对象施加作用,就能实现精耕细作,为农民节本增效i如采用水稻旱床盘育秧技术,可节省稻种30.0%以上;采用小麦精量播种技术,1.00hm2可节约种子45妇以上j比常规播量减少i/3-i/2;使用农业机械还可以减少粮食损失,如谷物收获,采用传统的人工收获,割、堆、捆、运、脱、扬场等工序复杂,损失量大,总损失高达6.8%~10.0%,而应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可完成割、脱、扬清选等工序,免去推、捆、运等环节,总损失只有1.5%~2.5%;利用机械化灌溉技术和节水设施,实施喷灌、滴灌、渗灌等,可节约农业用水50.0%,对缓解水资源紧张有着积极的意义;机械化的农产品加工、干燥、贮存等,可以减少谷物和果实腐烂变质损失,提高农产品品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得农民减少成本投入,增加农产品的畜力和品质,获得良好的收益;同时,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民也从农机服务获得了丰厚的报酬,2004年全国仅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就达到了2096.6亿元。农业机械的应用,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农民通过使用农业机械,改善劳动条件,增加收入,更新思想观念,促进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质有了显着的提高。例如,自国家对农机购买实施补贴政策以来,许多农民通过补贴购买了大型农业机械,通过生产经营,不仅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且推动农村机械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2]。
4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现在,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都能看到农机在发挥着作用。从生产资料的准备,到农业生产出产品的全过程,产品的加工增值、贮藏、运输、销售等,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农机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业规模在扩大,生产在集中,作业在统一,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和先决条件。例如,在我国一些平原地区,许多农户通过组建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方式,集资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并统一,集中使用,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5保障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