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明烹饪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929年《行知书信》中提到:社会的范围很不一定,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点就是国家;再小就是一省,一县,一村;再小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务社会,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这很适合对职业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因为这些学生原来文化课学习成绩差,总是背上落后的包袱,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未来的职业工作同样是为社会服务,很有意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并不比同龄人差,只要努力学习技术将来定会取得成功。同时教师应该对他们实际情况作详细的分析,对他们的教育作好长远的规划,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彼岸。例如我烹饪职高班在校期间就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计划,高一着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高二注重各项烹饪技能的提高,高三重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这三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增强了自信,顺利踏上了社会,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的素质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职业班学生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最需调整的是心态。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在抱怨这批孩子真难教育,你对他们一般说服教育吧不管用,你对他们严厉训斥吧结果却换来学生的沉默寡言和强烈对抗。要知道这些学生原来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行为规范差等原因而经常成为受评的对象,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对此类问题陶行知在1932年《斋夫自由谈》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训育上的第二个不幸的事体就是担任训育人员的消极作用。他们惯用种种方法去找学生错处。学生是犯过的,他们是记过的,他们和学生是两个阶级,在两个世界里活着,他们对于学生的问题困难漠不关心。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对此我深有感触,我班学生张某在原来的学校号称“小霸王”,刚进我校时依然我行我素,不时有欺负同学的事情发生,我对他教育了几次效果不明显。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足球,于是有空经常和他聊一聊球赛、球队和球星,慢慢地他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不知不觉中我把话题转向他的行为习惯上,出奇顺利地让他认识了错误。临近毕业时很多老教师感慨地说:“这些淘气的学生比刚入校时懂事多了,也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了,关键是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教师朋友般的关心和平等的对待,这在以前的学校里是无法想象的啊!”是的,这种友情方式的教育对心灵脆弱的职业学生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
职业班学生不仅需要心灵的关怀,而且需要行为的感召。这些学生是未来的厨师,掌握扎实的烹饪技术是当务之急,但是他们平时是家中的宝贝,别说烧菜做饭了,就连碗也很少洗,那应该如何教育他们呢?陶行知早在75年前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正好谈到了这点,其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陶行知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他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烹饪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所以与其说教不如在操作过程中启发、引导和教育他们更为有效。职业班学生不但学习能力较差而且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也不强,怕苦畏难的现象明显。如学生首先要练习的是站的功夫,通常一站就是半天,开始有一部分同学坚持不了了,有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蹲在地上,作为班主任的我故意站在大家都看得见的位置,足足半天就这样和同学们一起听师傅讲课,放学后才找这些同学谈,未来做厨师可能站的时间要更长,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老师虽然不当厨师,但是愿意和你们比谁能坚持到底。没过多久情况有了改进,当个别同学有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看看我,想想我说过的话,然后自己给自己鼓劲并坚持下去。刀功对亲手来说又是一道难过的关,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切伤手,鲜血直流,所以其中几个学生望而怯步,甚至想要放弃学习。我于是加入到他们一小组中去,照着师傅的要求由我先切,让他们在边上看,然后再强调一下要点,轮到他们去切,偶而我也会切到手,简单处理过后继续操刀操,而且提醒同学要注意刚才老师为什么会切到手,从中吸取教训结果每人都克服了原来害怕的心理,即使有时切到手了,也不会象以前那样惊惶失措了。于是这批孩子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教师同样在实践中达到了目的。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全体学生均通过烹饪三级考试,其中60%的学生还获得了烹饪二级证书,具备了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服务和发挥自身的价值了。
关键词:探索 中国・烹饪・起源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35-01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改造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饮食文化,又称烹饪文化,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它是人类在烹调与饮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物质文化角度讲,饮食文化是指人们从事烹饪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的方式。从精神文化角度讲,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烹饪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过程中的社会分工及其组织形式、价值观念、分配制度、道德风貌、风俗习惯和艺术形式等。
1 人类的历史从饮食开始
人类究竟何时诞生的?尽管世界上的学者对此颇多争议,但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300万年前。中国是人类发祥的重要地区之一。古猿进化到现代人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那时,我们的祖先就已劳动、生息并繁衍在祖国辽阔广袤的大地上。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必须面对饮食,只有不断地吃,才能继续生存和繁衍,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从饮食开始的。
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就是人类步入蒙昧时代以来,为了繁殖和发展,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学会制作砍砸、切割、刮削等石器工具。他们使用这些粗笨的石器工具,依靠群体的力量,互相协作,采集野果、根茎和狩猎动物,过着原始、粗陋的生活。他们基本以生食为主。而寻找食物是动物的本能,人类正是在寻找食物的漫长岁月中,逐渐脱离动物界而成为人类的。在生食阶段,古人的食物来源主要依靠采集和捕捞,他们以采集天然的浆果、壳果、幼芽、嫩叶、块茎、块根和菌类为主,有时也以捕捉昆虫、雏鸟和掏鸟蛋作为补充。必要时,还追捕蜥蜴、龟鳖、鲶和蛙等行动较慢的动物,甚至捕捉鼠、兔和小羚羊之类的小型哺乳动物以充饥。对于原始社会先民茹毛饮血、食肉寝皮的生存状况,那时,人类还不知道用火。他们完全依靠自然的动、植物充饥。吃的是植物的种子、根茎、山果和野兽的生肉,喝的是生水、动物鲜血,因此,没有“烹饪”可言。
我国古籍《礼记・礼运》是这样记载的:“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那时的先民还未学会用火熟食的技能,这种状况维持了100多万年。现今赫哲族爱吃生鱼,云南大理白族喜“吃生皮”,贵州有些苗族和侗族有吃生鱼生肉的习俗,甘肃、青海和地区的藏民将牛羊肉风干后生食等,应该说是古老生食习俗留下的痕迹。
2 火与熟食
远古时代的森林,时常受到雷电的袭击或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大火。原始人为了避火逃出森林,等大火熄灭后,他们返回森林,发现许多被烧死的动物毛光肉焦,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偶尔食用,觉得滋味比生肉鲜美。经过无数次惊险的尝试和失败,原始人群终于懂得了利用自然火,并逐渐学会了保存火种,控制火种,走上了熟食的道路。当然这种现象经过若干万年,人们才认识了火的功能。
火的发现与运用,使人类的进化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诚如恩格斯所说,火的使用“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1959年在山西晋南芮城县西侯度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经古地磁测定,年代距今180万年)发掘出土了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32件石制品和带有切割和刮削痕迹的鹿角 以及被火烧过的骨、角和牙等,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猿人最早用火的遗存;1956年在云南省元谋县那蚌村古文化遗址发现了2枚上中门齿以及少量石器和用火遗迹。以上两处遗址,考古学界仅作出可能用火的推断,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还不能确证猿人那时已能自己取火并熟食。能够确凿证明猿人已能广泛利用和有效控制火的古文化遗址是北京房山区龙骨山,1927年首次在这里的石灰岩洞里挖掘出4个较大的灰烬层,最厚处达到6米,并在灰烬层中发现了木炭、灰烬、烧石、烧骨和朴树籽,说明“北京人”已经完全掌握了用火熟食和加热制熟的技能。史前熟食是先民以烧烤为主的熟食阶段。那时没有炊具,也不懂得其他的烹饪方法,只知将猎取和采集来的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烧烤,这种“焦生为熟”的生活至少持续了100多万年之久。《礼记・礼运》将远古的烹饪方法总结为4种:“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东汉郑玄解释如下:“燔,加于火上;炙,贯于火上;炮,裹烧之 也;亨,煮之以镬也,”当时并没出现镬,这是注者强加于古人的。火的使用也使人类创造了原始的食物烘干贮存的方法。
火的掌握和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类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开端,使人类进化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用火熟食,这是人类烹饪的第一阶段。利用火烧烤出的鱼和野兽肉,就是最早的菜肴,而“烧烤”也就是人类最早的烹饪方法。恩格斯认为:“可以把这种发现看作是历史的开端。”用火熟食使人类自身的体质和智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而孕育了原始的烹饪,奠定了中国饮食史飞跃发展的物质基础。
3 陶器的使用
人类最初会用火烧煮食物时,并没有炊具。所掌握的只是把鱼和兽肉直接放在火上桡烤,即燔肉法;后来又发明了较新的熟食方法,“加物于燧石之上”或“以土涂生物”放在火上烧烤,或把灼热的石块投入有食物的水中,直到水沸,食物煮熟为止,即所谓“石烹法”。但这些“炮生为熟”的方法仍然很不方便,直到发明陶器(约距今六千年前)用具后,火才在烹饪中真正发挥了威力,烹饪术也才有了明显的发展。古史曰 “黄帝始造釜甑,火食之道成矣。”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用火实践中,逐渐掌握了黏土可塑性的特点,发觉经捏制或定型后的黏土胚具,经高温烧制后,十分坚硬,不漏水且能耐火,而且这种原始的陶器传热力远远优于石材。陶器的发明,和用火一样,也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原始人类一项划时代的创造。原始陶器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泥质陶多作为盛贮器,夹砂陶制陶工艺水平较高,是在陶土中渗进耐火的砂粒,夹砂陶多用作炊具。
4 盐的利用
原始人开始熟食时,仅仅是把食物烧熟而已,还谈不上调味。不知经过了多少万年,生活于海滨的原始人,偶然把猎得的食物放在海滩上,而蘸上一些盐的结晶,当把这些蘸上盐的食物烧熟食用时,感觉滋味特别鲜美。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使原始人渐渐懂得了这些白色小晶粒能够起到加食物美味的作用,于是最简单的调味也就开始了。
盐的使用,不仅增进了人类的消化能力,而且增强了人类的体质。另外盐的利用,也促进了酱、醋、酒等调味品的产生,它对烹饪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Since appearing on The Today Show1) at the age of 9 to demonstrate a recipe he submitted to JIF's2) Most Creative Sandwich Contest, the 2014 MasterChef Junior3) champion has become a rising star in the culinary4) world. This year, he was named Southern Living's5) Best New Southern Cook and earned a spot on Fortune's 18 Under 18 list; he's also the youngest certified judge for the World Championship Barbecue Cooking Contest in Memphis and the youngest chef to cook at the historic James Beard House6) in New York City. But Guleff's talents aren't confined to the kitchen―he's also working on Logan's Rub, his line of spices, and his own cookbook.
Sasha Obama, 15,
and Malia Obama, 18
Although they don't give official interviews or make frequent public appearances, Obama's daughters are widely considered budding7) American icons. This year alone, Sasha helped her mom, Michelle, promote women's education in Liberia and Morocco, Malia put gap years on the map8) in the U.S. after opting to delay her first semester at Harvard. More importantly, though, Sasha and Malia―because of their poise9), intellect and general aura10) of coolness―have become role models, especially for the many young black women.
Rachel Zietz, 16
Four years after founding her own high-end11) lacrosse12) equipment company, Gladiator Lacrosse, the Florida-based entrepreneur says she's on track13) to exceed $2 million in sales this year―and hit $10 million by 2017. But Zietz, who has appeared on ABC's Shark Tank14), isn't slowing down. She's now working with a team to develop a new piece of headgear15) for lacrosse players designed to prevent concussions16), all while finishing high school.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balancing your time," she says. "It's really just prioritizing17) your time in an effective manner."
在刚过去的2016年,又有一位位青少年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或再创佳绩。除了在《权力的游戏》中饰演艾莉亚的英国演员麦茜(Maisie)和致力于人权保护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Malala)之外,还有一些可能并不为大家所熟知的杰出青少年也在努力改变着这个世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故事吧。
洛根・古莱夫(14岁)
洛根・古莱夫九岁就上了《今日秀》节目,展示他向“积富花生酱杯最具创意三明治比赛”提交的一个参赛食谱;自此之后,他就已经成为烹饪界的一名新秀。在2014年,他夺得了《小小厨神》节目的冠军。今年(编注:英文原文发表于2016年10月),他被《南部生活》杂志评选为“南部最佳厨师新人”,并入选了《财富》杂志的“18位18岁以下最具创意、最有抱负的青少年”榜单;他还是孟菲斯市“世界烧烤烹饪冠军赛”最年轻的认证评委,也是在纽约市极具历史意义的詹姆斯・比尔德故居烹饪过的最年轻的厨师。不过,古莱夫的才华可不只限于厨房――他还在经营自己的调味品系列产品“Logan's Rub”,也在撰写自己的烹饪书。
萨莎・奥巴马(15岁)和
马莉娅・奥巴马(18岁)
虽然她们不接受正式采访,也不经常在公开场合露面,但奥巴马的这对千金却被许多人视为冉冉升起的美国偶像。单就今年来说,萨莎帮助妈妈米歇尔促进利比里亚和摩洛哥的女性接受教育,马莉娅则为了过间隔年而选择推迟自己在哈佛大学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得间隔年在美国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更为重要的是,凭借着她们的沉着、才华和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从容气质,萨莎和马莉娅已成为大家――尤其是许多年轻黑人女性――的榜样。
蕾切・齐茨(16岁)
四年前,齐茨在佛罗里达州创立了自己的长曲棍球高端装备公司“角斗士长曲棍球”。如今,这位创业者表示,公司今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200万美元,并于2017年达到1000万美元。然而,上过美国广播公司《创智赢家》节目的齐茨却并没有懈怠。她现在正与一个团队合作开发一种专为防止运动员发生脑震荡而设计的新式长曲棍球头盔,与此同时还在完成高中的学业。“不存在什么平衡你的时间的问题,”她说,“其实只是以一种高效的方式优先安排你的时间而已。”
1. The Today Show: 《今日秀》,美国一档晨间新闻及脱口秀节目,1952年1月14日首播,是美国开播时间第五长的电视节目。
2. JIF: 指美国知名花生酱品牌积富花生酱。自2003年开始,该品牌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最具创意三明治比赛”,6~12岁的孩子均可参与,获胜者将赢得25000美元的大学基金。
3. MasterChef Junior: 《小小厨神》,是美国参赛者阵容最庞大的厨师选秀节目《厨艺大师》(MasterChef)的少年版,所有8~13岁的孩子均可参赛。
4. culinary [?k?l?n?ri] adj. 烹饪的;厨房的
5. Southern Living: 《南部生活》杂志,主要介绍美国南部的食谱、文化、旅行、家居设计等内容。
6. James Beard House: 詹姆斯・比尔德故居。詹姆斯・比尔德(1903~1985)是美国烹饪书作家、美食家、老师,有“美国烹饪界泰斗”的美誉。能在其故居烹饪美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受邀者往往是烹饪界的著名厨师或最有前途的烹饪爱好者。
7. budding [?b?d??] adj. 崭露头角的;开始发展的
8. put ... on the map: 赋予……以重要性;使出名。gap year: 间隔年(指中学毕业之后上大学之前所休的一年假期,常用于实习或旅游)
9. poise [p??z] n. 沉着;镇定;泰然自若
10. aura [???r?] n. 气质,韵味
11. high-end: 高端的;高档的
12. lacrosse [l??kr?s] n. 长曲棍球
13. on track: 有望成功;有可能获得(想要的成果)
14. Shark Tank: 《创智赢家》,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档真人秀节目,给发明创业者提供平台,供其展示发明和获取嘉宾的投资赞助。
15. headgear [?hed??(r)] n. 帽;盔;头上戴的东西
16. concussion [k?n?k??n] n. 脑震荡
17. prioritize [pra???r?ta?z] vt. 按重要性排列;确定(事项、问题等)的优先顺序
18. superabsorbent polymer : 高吸水性聚合物,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吸收比自身重几百倍的水分,而且保水性能优良,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卫生用品、工农业生产和土木建筑等多个领域。polymer [?p?l?m?(r)] n. 【化】聚合物
19. diaper [?da??p?(r)] n. 尿布,纸尿裤
20. avocado [??v??k?d??] n. 【植】鳄梨
21. Google Science Fair: 谷歌科学挑战赛,一个面向世界各地13~18岁的学生开放的在线科学竞赛,由谷歌、乐高、《国家地理》、《科学美国人》等共同举办。
22. phenomenon [f??n?m?n?n] n. 杰出人才,奇才
23. e-sports: 电子竞技
24. of choice: 精选的;特选的;首选的
25. blistering [?bl?st?r??] adj. (描述体育动作)迅速的,劲头十足的
26. drone [dr??n] n. 无人机
27. consumer drone: 消费级无人机,一般体型较小、续航时间短、价格较低、适用范围更大,主要用于娱乐休闲。
28. soar [s??(r)] vi. 高飞,翱翔
29. venture capitalist: 风险投资家
30. Peter Thiel: 彼得・蒂尔(1967~),德裔美国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对冲基金经理、慈善家、政治活动家、PayPal的共同创建者之一,著有畅销书《从无到有》(Zero to One)。
展望与回首
Kiara Nirghin, 16
How do you keep crops alive during a drought? For Nirghin, who lives in South Africa (which in total got just 66% of its average rainfall in 2015), the answer came from an unexpected place: her kitchen. The ambitious scientist had started to create a superabsorbent polymer18) (SAP) that could be sprinkled over dirt to make it retain massive quantities of water, much like diapers19) do. But she wanted it to be cheaper and more eco-friendly than more traditional options. So she turned to nature―specifically, avocados20) and oranges, whose peels, Nirghin discovered, can be turned into an SAP by applying a certain amount of ultraviolet light and heat. Her experiment won top honors at this year's Google Science Fair21), and Nirghin says she hopes to develop it for commercial use, so that any country can use it during a dry season.
Sumail Hassan, 17
When Hassan was seven, growing up in Karachi, he sold his bike―at a very, very deep discount―to a stranger. He needed some change to play video games at an Internet café. "It was a bad move," says Hassan, with a laugh. Not really. Ten years later, Hassan has become the youngest person ever to earn $1 million playing competitive video games, making him a phenomenon22) in the rapidly growing world of "e-sports23)". Hassan's game of choice24) is Dota 2, in which experts say he's a Michael Jordan-like figure in terms of skill. But despite his rising profile, he still puts family first: Hassan recently used some of his prize money (about $2.3 million) to buy a house for his parents and five siblings, with whom he moved to the U.S. in 2014.
基亚拉・尼尔金(16岁)
如何在遇到旱灾时保住庄稼?对生活在南非(2015年的降雨量仅为该国平均年降雨量的66%)的尼尔金来说,答案源自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她的厨房。这位志向远大的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发明一种高吸水性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可洒在泥土上从而储存大量水分――这和纸尿裤的原理非常相似。不过,她希望自己的发明能比传统材料更便宜、更环保。因此,她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具体来说,是投向了厨房里的鳄梨和橘子。尼尔金发现,经过一定量的紫外线照射及加热之后,这两种水果的果皮能变成一种高吸水性聚合物。她的实验在今年的“谷歌科学挑战赛”上获得了大奖。尼尔金表示,她希望改进自己的这项发明用于商用,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国家在旱季时都可以使用它。
苏迈尔・哈桑(17岁)
哈桑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长大,七岁那年,他以非常非常低的折扣把自己的自行车卖给了一个陌生人,因为自己需要一些零钱去网吧玩电子游戏。“当时那么做挺傻的。”哈桑笑着说。其实不然。十年之后,哈桑成为迄今为止靠玩电子竞技游戏赚到100万美元的玩家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一成绩也使其成为蓬勃发展的“电子竞技界”的一位奇才。哈桑钟情的游戏是《刀塔2》,游戏行家们表示,从玩这款游戏的技术来看,他堪称迈克尔・乔丹式的玩家。尽管名气越来越大,哈桑却仍旧把家人放在首位:最近,他从约230万美元的比赛奖金中拿出了一部分,给父母和五个兄弟姐妹(他和家人已于2014年移居美国)买了一套房子。
基亚拉・尼尔金(左)
George Matus, 19
Matus has been flying drones26) since the age of 11 and building them since 12. Now he runs his own startup, Teal, whose first consumer drone27) can soar28) at 70 m/h, which is notably faster than many rivals. And venture capitalists29) are eager to invest: Matus has already scored $100,000 from Peter Thiel's30) prestigious fellowship program, and raised $5.8 million in venture capital. Next up: continuing his quest to make flying drones as easy and practical as using apps on a smartphone.
Yusra Mardini, 18
The Syrian-born member of the first-ever Refugee Olympic Team made history at the Rio Games this summer―not because of her blistering25) times, but because she was the only competitor in the pool who had in fact swum for her life. While fleeing her war-torn home country, Mardini, her sister and two other refugees had to pull their broken-down boat safely to the shores of Lesbos by swimming for 3 hours in the open waters of the Aegean Sea. Although she didn't advance to the semi-finals in either of her Olympic events, Mardini nonetheless helped put a face on the struggle and perseverance of the million-plus refugees and migrants who have arrived on European soil in recent months, hoping to find a better life.
尤思拉・R尔迪尼
(18岁)
马尔迪尼出生在叙利亚,是奥运史上首支难民代表队中的一员。她在今年夏天举办的里约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不是因为她在比赛时的敏捷身手,而是因为她其实是泳池中唯一一位为生命而游泳的参赛选手。为逃离陷入战乱的祖国叙利亚,马尔迪尼和她的妹妹以及另外两位难民不得不在爱琴海的广阔水域里游了三个小时,才将她们搭乘的漏水小船安全拖到了莱斯波斯岛岸边。马尔迪尼在此次奥运会中参加了两项比赛,虽然均未进入半决赛,但她却帮助世人了解到100多万难民和移民的努力拼搏和坚持不懈。这些难民和移民在最近几个月里踏上了欧洲的土地,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引言
中国人十分讲究饮食文化以及饮食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心理认同感。《礼记・礼运》有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由此明确的反应出中国先人对饮食文化的注重。如今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舌尖上的中国》这套纪录片通过大众传媒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广博的饮食文化。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各国之间文化的碰撞渐趋激烈,成功引发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关注。相较于文化、历史、地理维度去认识中国,美食应该是一条更加便捷的路径。
一、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农业的发展是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
从原始农业到粗放农业再到沿用至今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稳定且持久,饮食文化亦然。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动地描写出中国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以这种典型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饮食需求;又很好的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便于统治者管理。传统农业方面,农作物种类与家畜种类的增加、普及为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现代农业方面,大规模的种植收割为烹饪美食提供了材料上的选择,其食材的丰富性、多元性更是直接助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渊源。
1.先秦时期饮食文化开始萌芽。我国在三代时期,民间即存在崇鬼神、好祭祀,普遍悟守神圣、肃穆的祭祀之礼。甲骨文中多祭典之称原因亦在于此。在宗里的神也依人间做法,依其大小排定座次,然后供奉诸神以各种美食,食物的种类按神地位高低而有所不同。[1]尤以当时的楚国为例,饮食结构、烹调手法、盛食之器都颇为考究。
2.秦汉时期饮食文化开始形成。秦汉时期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能够形成的原因在于: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多元化的发展,直接助推食物种类的丰富与多元;烹饪水平和工艺有所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使得饮食器具的质地和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饮食市场和饮食行业开始兴盛;百姓安稳的生活提高了其对饮食文化水平的主观需求。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发展,民族关系较为和谐,科技文化有所发展,这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均有效推动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
3.唐宋时期饮食文化发展到高峰。唐宋时期社会安定,伴随商品经济飞速发展饮食文化也得到发展。水稻、黍、稷、麦、菽等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前代有所上升。唐代麦类作物的种植在北方得到了迅速的推广。王利华先生认为,至少在唐代后期中国北方麦子的种植已经是无处不在了。借此东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期主题的故事娓娓讲述机智的中国先民发挥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明各种面食、米食的烹饪方法。宋代大词人苏轼更进一步认为人生不止有仕途,更有诗和美食的远方。东坡先生认为吃猪肉也有所讲究,大笔一挥便又赋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即使是独领的文人墨客视角也慢慢发生转变,关注美食,赋予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发展渐趋成熟。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发展与繁荣,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方名特食品。在“自然的馈赠”这一的主题中,镜头下的人们是朴素的,她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竹笋便是一大菜肴,春笋冬笋各有特点,正如李渔认为竹笋“素宜白水,荤宜肥猪”[2],这是大自然对她们的馈赠;二是出现了更多专门记叙、总结地方饮食文化的专著[3],例如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二、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
(一)风味多种多样。我国南北跨经度约50度,东西跨纬度约60度。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自然条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风俗、文化同样存在差异,因此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风味。例如西北方藏族人们喜食“青稞”,南方汉族人民则喜食“水稻”。我国一直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因为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多平原有利于稻谷的生长;而北方纬度高,气温低,且多山地高原则更适宜麦类作物的生长。这是中华饮食文化一大特点。
(二)讲究“味”“医”结合。《舌尖上的中国》第四主题“时间的味道”和第五主题“五味的调和”都讲究一个“味”字。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这要与人的五种味觉“酸、甜、鲜、咸”区分开来。就“食”而言,它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食”讲究“色、香、味、形”四种属性,其核心是“味”。任何菜,人们只要认为味道美味就会接受;反之味道欠佳即会拒绝。“味”为第一感觉。[4]古代就有“炼丹”这一说法,可见自古我国就渴望能够得一长生不老之法,退而求其次也希望能够一直拥有强健的体魄,于是古代帝王或者王公贵族都会请德高望重的御医利用其医术觅得长生不老之法。当然,在今天看来,那是极其愚钝的做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味”与“医”结合在了一起。《素问・宣明五馄二十三》中载:“五味所入:酸入肝,哭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5]由此可见,古人认为每一种味道都可以进入我们身体的某个部分,故讲究“味”与“医”相结合。
(三)注重烹饪的工艺技法。在《舌尖上的中国》“厨房的秘密”这一主题中,讲述了厨师对火候的拿捏,佐料的配比和刀功的精准,这都应该概括到烹饪的工艺技法中去。刀锋上分毫的差异会影响舌尖、唇间上的敏锐感受。刀法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了食材的厚度、宽度以及最后出锅收官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食物的鲜味。烹饪过程中,有刀口的原料受热会形成各种形态,十分美观。存在刀口的食材也大大缩短了烹饪时间,同时更加方便食材入味。正如《庖丁解牛》载“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烹饪的方法:中国的烹饪方法大致可分为热炒一般分为炒、爆、熘、炸、煎、溻、贴、瓤、烧、焖、煨、h、扒、烩、烤、h、熏、烤、氽、炖、熬、煮、蒸、涮这几种形式。当然,最常见的便是炒、炸、烤、炖、煎。《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讲述了各个地方的美食以及不同的烹饪技法,为我们呈现了一道道美食盛宴。由于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则烹饪的方法也颇有考究。在烹饪过程中,既要讲究食物味道也要讲究营养价值。则要求我们既要做到工艺精美又要营养可口,只有两种都发挥到极致的程度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美食。
(四)越来越注重“食”“思”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不再是只是注重口感,而是更加倾向于其蕴含的文化含义。比如“北京烤鸭”蕴含着老北京的味道;更是有“石锅鱼”等一系列的特色美食不断出现。这种有特色、有创意、有思想的美食也受到了更多美食爱好者的追捧。至此,中华饮食不再是原始人那种简单粗暴的茹毛饮血,而是更有文化更有内涵的文化传承。
三、中华饮食文化的意义
(一)助推经济政治的发展。《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一档美食纪录片,更带动了许多家乡美食产业的发展,为处在边远山区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带来了美食旅游的发展契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二)寄托了中国思念情愫。“食”也寄托了人们的内心情感。比如在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一道道简单的食物便寄托了人们内心的种种情感。中国人最热闹隆重的节日便是春节了,“团圆饭”是除夕夜最最隆重的活动,一家人围在一起,丰盛的美食象征一种和谐美满,寄托了人们对家庭美好的祝愿,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这种将美食与情感寄托在一起,用美食来表达情思的方式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方式;传统的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最追求饮食情趣,如果有了较为罕见的美食,那便会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例如坡还特地为此写下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可见美食对于那些文人雅士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美食是那些诗人的灵感来源,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美食来获取创作的灵感,追求其中的乐趣。
四、结论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记录片不仅仅是在为我们介绍各地的美食,更是在为我们传播一种文化,一种在这片沃土上光为流传的饮食文化。这并不是只是让我能够暂时满足一下视觉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中寄托了太多太多值得我们留念与学习的东西,我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应该主动承担一份的责任。我们可以通过对饮食文化的了解与研究,从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带给我们中国人生活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展示中国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优良品质;同时,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形式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用我们的文化感染着世界上的每个人,增强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陆绢.《农业文明与传统饮食文化之发展》[J].农业考古,2012(4):164-167.
[2]李渔.《闲情奇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398.
[3]《饮食文化:中华文化的味蕾》泸州日报/2011年/7月/25日/第002版 综合.
[4]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释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宣明五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28.
[5]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1.改变饮食习惯的技巧
人们往往有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口味重、食用油消耗偏多、嗜酒和吃零食等等,糖尿病患者如有这些习惯则会严重影响到饮食治疗的效果。如果要求患者突然改变长时间形成的习惯,患者可能一下子适应不了而最终放弃饮食控制。因此,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变原有的一些习惯来适应饮食治疗。下面以改变口味重为例介绍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技巧。
口味重是食盐消耗多的一种表现,这对血糖的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十分不利。因此,糖尿病病友首先要了解减少食盐摄入的重要性。然后要知道自己每天消耗了多少食盐:简便的方法是记下新打开包装的食盐重量、启用日期、每日就餐人数,待这一包食盐用完后,便可计算出每天每人平均食盐消耗量了。如三口之家,基本都是在家就餐,12天消耗了一包净重500克的食盐,那么每天每人平均食盐消耗量就是:500÷(12×3)≈14克(健康饮食要求每天人均消耗食盐应小于6克)。最后,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减盐计划:一般每个月按照每天减少1~2克食盐量为目标,大约经过3~5个月的时间,便可将食盐的消耗量降至健康饮食要求或接近水平,即每天食盐消耗量在6克左右,而没有产生任何不适。
减少烹调油用量、克服酒精嗜好和喜吃零食等习惯均可采用类似方法,这里不一一赘述。
2.烹饪食物的技巧
在糖尿病饮食中,对用于烹调食物的调料如盐、味精、酱料、油、糖等的用量是有严格限制的,许多病友由于不懂得灵活运用烹调技巧,即使严格控制了主食,这些调料的使用却很难控制到位,这里给病友简要介绍控制盐和烹调油等调料的食物烹饪技巧。
为了达到菜肴少脂、低盐、无糖的要求,烹调方法应以氽、煨、炖、水煮、清蒸、涮、熏、泥烤、蒸瓤、拌等方法为主,尽量少用煎、炸、红烧、爆炒等耗油多的方法,也不宜采用糖醋、糖渍、拔丝和盐腌、盐浸等方法。
氽、炖、蒸、拌等烹调方法,一般用油量较少,有的可完全不用油,同样能使食物味道鲜美。例如,清蒸鱼,仅放少许油即可,即使不放油也不影响其味道。凉拌海带、黄瓜等,只要把其他调料配好,不放油或仅滴几滴香油即可。
低盐菜的制作要点:①不选用含钠高的食品如用盐腌制的鱼、肉、蛋、蔬菜及豆制品等;②不选用盐多的烹饪方法如卤、暴腌、做汤等,而烤和拌等方法则用盐较少;③用香、酸、甜味(甜味可用非糖甜味剂)代替咸、鲜味;④选用盐较少的一些食物如南瓜、红萝卜、西红柿、黄瓜、韭菜、鲜豆类等。
糖醋、糖渍、拔丝等烹调方法因使用较多的糖,糖尿病患者是不宜使用的。在凉拌菜中也应尽量避免使用糖作调料。
3.克服与家人饮食矛盾的技巧
“缺油少盐”是糖尿病饮食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与现在多数居民放任自由和单纯追求口味或美食的饮食习惯存在较多的矛盾。为了克服病友与家人之间的这一饮食矛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
(1)全家人一同学习饮食与健康的知识。糖尿病饮食中烹调油一般都少于25克,同时要求食盐不超过6克,这与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要求每日烹调油和食盐消耗量是一致的。问题是多数人对这些要求的意义不十分理解,以至在日常饮食生活中烹调油、食盐的消耗远远超过了25克和6克。如果要他们突然改变多年形成的油多味重习惯是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饮食习惯对健康的不利。如果通过您所掌握的有关健康饮食知识的言传身教,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这种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危害,相信经过一段时期的逐步适应后,您与家人同吃一锅菜(您只控制食用量)的时候也就快到了。
(2)使“厨师”成为“营养厨师”。许多病友在家里并不做饭,日常饮食完全由妻子(老伴)或儿女、保姆安排,他(她)们理所当然地成了您的“厨师”。在这种情况下,除您自己要掌握相关饮食营养知识外,还要想方设法使您的“厨师”也懂得有关糖尿病饮食控制知识和烹饪技巧。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与您的“厨师”一起定期去咨询营养师,使他(她)逐步成为“营养厨师”。有了“营养厨师”的操劳,您与家人之间的饮食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全家人也都将从“营养厨师”那里受益良多。
(3)适当开小灶。尽管多数情况下患者可与家人同吃,但有时因烹调方法所限会对饮食控制不利,如红烧肉、油炸鱼、糖醋排骨等对严格控制饮食的患者不适宜。这时要考虑为患者特别加做一两个菜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开小灶。
糖尿病患者饮食技巧还有很多,以后我们会陆续介绍。只要病友们多学习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在生活中用心体会,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治疗窍门。
专家简介
对于皓怡来说,妹妹小歌一直是最美好的存在。小歌4岁时,有人给她一颗杏子,她张嘴就想咬,想了想还是放进了裤兜里,因橐留给姐姐吃。
长大后的皓怡,开了一个小厂子,妹妹小歌就当她的“财务主管”,每天出去收钱账,回家时,都已经很晚了,剩菜、烧烤一顿凑合,长时间下来小脸蜡黄。皓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那年小歌生日,皓怡想亲手给妹妹做一个蛋糕。一去烘焙店才知道,“这么多奶油,这么多色素,外加一大碗白糖,”学医出身的皓怡吓了一大跳,“糖虽甜,但容易发胖,会让体质变酸。奶油虽然口感良好,但反式脂肪和添加剂会伤害身体。小麦是很好的食材,但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营养成分被剥离了,最后剩下的只是一些淀粉……能不能用养生食材做蛋糕呢?如果研发出这样的蛋糕,小歌晚上就能吃上健康夜宵了。”
说干就干,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皓怡查遍各种资料,认真研究传统养生食材,还请教学化学的朋友。经过9个月测试,才最终确定了用山药粉、杏仁粉、葛根粉、板栗粉、亚麻籽粉等养生食材代替面粉。据说穆斯林的修行者,每天吃六颗伊拉克椰枣,就可维持一天能量。“椰枣糖分很高,而且是单糖,容易被人体吸收,糖尿病人也可以食用。”皓怡决定用椰枣代替白糖。
最后就剩奶油了。经过几个月实验,皓怡终于采用手工古法,制出了牛油果酱、火龙果酱、芒果酱……“颜色天然,味道清新,不易氧化,热量只有奶油的八分之一。”
食物,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融合了温暖的情感记忆。越来越多的朋友吃到了皓怡的健康“三无”蛋糕,他们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甜点带来的满足感了。
一个叫虫虫的小朋友,对牛奶、鸡蛋过敏,从小到大没吃过蛋糕。皓怡知道后,专门为他做了一款蛋糕。看到虫虫吃得满脸果酱开心的样子,皓怡决定要把“有意思的事”,变成一件“有意义的事”。
她给自己的蛋糕取名“轻谧”,轻雅、静谧,旨在传达一种从容素雅、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她希望大家尽量吃未经精加工过的食物,去感受天然食材本身的味道,利用大自然的天然能量,调理我们被各种添加剂和复杂烹饪方式伤害的身体。
每一款轻谧蛋糕的背后,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比如,给妹妹的“小歌”,给闺蜜的“环绕”,给男友的“初心”。
食箸,古代称作“箸”,即是今天的筷子。从古至今,“箸”伴随着人类的餐饮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是世界上使用筷子的母国。
从人类的进化过程看,远古人类的起初并没有规范的进食方式,也没有专门的用具,手抓便成为了人类最早的进食方式。人类的生产活动在不断发展,由于生活的日益稳定,导致进食的方式也开始发生了改变,发明了一些食用器具,如勺、箸。而目前世界上最广泛运用的是手食、刀叉和箸食三种类型。在千姿百态的食用器中,箸是使用功能最多,最方便的一种工具。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夹、挑、拨、拌、扒等功能,现今,这两根小细棒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0世纪3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古箸,中国人右手用箸的习惯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箸与右利手现象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自古流传下来。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筷子的两端对齐来使用筷子。筷子的使用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各族人民在一日三餐仍然依赖筷子,筷子在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宗教、礼仪等活动中无处不在。
在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人们进食一般都是箸和餐匙一同使用,据“三礼”记述,周代的饮食礼仪既用箸也用匕,分工非常明确,不能混用。箸是专门用于取羹中的菜食,不能用于夹取其他食物。而吃米饭或者粥时不能用箸,一定要用匕。当时,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同样如此,右手执箸,《礼记》里提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这里提到要等孩子长到能自己吃饭的时候,要教孩子用右手执箸进食。在商周时期用箸进食已经变得较为普遍,用箸的礼仪也已经形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烹饪技术的进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火候”的说法,出现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加热技法——炒。因为有了炒法,中国菜肴变得更加精细化和丰富化,箸也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于此同时粮食的加工技术和烹饪技术在不断进步,出现了多种调料,如酱清(最早的酱油)、酢(醋)等,菜肴更加精细多样,对于箸使用方式的多样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箸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用具了。
到了隋唐五代时期,箸成为了祭祀、宗奉之物,箸的形象出现在了壁画的画面上。《酉阳杂俎·贝编》记,“国初,僧玄奘往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三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蔴履及匙箸,以彩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辄膜拜焉。”提及箸被画入圣僧像而奉祀之,其宗奉之本意可见,其实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敬仰之情。
到了明代,箸已改称为“筷子”。而今天我们普遍称筷子,但在有些地方,仍然称“箸”或“筯”。到了明清时期,箸文化的扩衍发展和以箸进食的习惯在全国普及起来,在箸的制作用料上也变得丰富起来。箸的用料,正如“箸”字的部首“竹”字头一样,用竹子作为原料。明清时期对于材料的选择极为讲究,竹亦有好坏优良之分,斑竹是竹中极品,是选作制作筷的最佳材料,“斑竹箸”也就成了明清两代竹筷的代表,同时又是地位的象征。清代竹筷中有用镶银工艺制作的精品,当然这种竹筷并非普通百姓家就能拥有,对于那些偏远贫穷地区的百姓,如果无竹可取的话,就只好取芦管、树木枝条或高粱秸等用作食箸。随着文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强大,出现了许多名贵木材制作的筷子,如产于东南亚地区的红木、檀木、乌木、铁木、花梨木等珍贵硬质木材源源进入中国,扩大了中国木质箸的发展。不仅如此,名贵金属、象牙箸、珍贵石料、景泰蓝箸、瓷箸以及镶嵌工艺的出现,大大地丰富了国民生活的精神及物质文化需求。
材料的丰富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快速进步,创造饮食文化的同时发明了筷子,而筷子的使用又在极大地促进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尊老是我国的传统,各民族都将尊老敬老作为本民族的荣耀。中国人讲究几代同堂,反映到饮食上的就是祖孙几代聚在一起进食,而在餐桌上,老人便受到特别的尊重。我国的壮族、朝鲜族都是具有敬老美德的民族,每次吃饭前,晚辈要恭敬地用双手给老人递筷子、盛饭,还要双手送上桌上的每一种菜,等老人把每一样菜夹一筷子尝一口后,众人才能动筷。不仅如此,壮族待客也如尊敬老人一样,邀请客人与自己的老人同入正位,双手敬上一双筷子请客人吃饭。在饮酒时,主人也会用筷子夹一块肉送到客人口里,而客人必须高兴地吃掉,不能不吃,或说“我不爱吃肉”,不然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重。请客人吃饭时,主人不能将筷子交叉放在客人面前,不然客人会认为这是主人对他有意见,或不欢迎。客人吃饱后放下筷子,其他人亦可放下筷子,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筷子在婚嫁中的习俗早在古代已经有了,民国时候婚嫁任然沿用着古代的传统,在北京有“窃筷子”的习俗,男方迎娶新娘之日,要先去新娘家为新娘梳头、穿衣。大队人马到后,女家要摆设酒席招待众人。新娘离家后,迎新太太告辞,随手将桌上摆设的筷子“窃”走,装在衣服的袖中。“筷”谐音“快”,即有希望新娘快生孩子,早生贵子的用意。更有希望新郎新娘快快乐乐,永远恩爱的寓意。
箸文化的使用升华,礼俗的发展也代表了文化的发展。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地横卧放在饭碗的正中。在民国年间,民间对用筷禁忌十分在意。流传较广泛的是“用筷十忌”:
一忌迷筷,举筷不定。
二忌翻筷,筷从碗底挑菜捡食。
三忌刺筷,以筷当叉使用。
四忌拉筷,持筷撕口中的鱼肉。
五忌泪筷,用筷从汤里捞物。
六忌吸筷,将筷子放入口中吮吸。
七忌剔筷,把筷子当牙签使用。
八忌供筷,把筷子竖直插在饭碗中间。
九忌敲筷,以筷击碗或桌子。
十忌指筷,持筷指人说话。
筷子的使用方法很多,从筷子文化的发展能看出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优良的传统,弘扬筷子文化,对加强祖国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使用筷子有益于人类智力开发,有利于使手更加灵活。这又从一个侧面表明,筷子文化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筷子是中华民族整体结构的纽带之一,它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目前传统厨电市场压力重重, 高科技产品每隔几个月就会推陈出新,无论是倡导流行的整体厨房,还是能够智能联网新兴厨电,都对于年轻人有着无比的吸引力。现代不同生活方式引导了现代的厨电行业改变,使之更注重便捷与效率的必要性。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厨房将会成为趋势,随之而来厨电产品的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 :智能化;厨电产品;大数据;生态圈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15
收稿日期:2015-03-20
目前“工业4.0”作为行业发展大趋势旨在强调智能制造。其中德国提出要注重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并支持在欧洲甚至全球推行。日本制造业也迁回本土以亚洲全局为主,以家电等为主打产业,推出高端产品重新进军市场。这些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厨电制造业选择厨电智能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主道路。2014年的中国厨电市场虽然在产值上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在智能厨电方面的系列产品也渐露头角,但总被评价缺乏实质性的创造力。
人类对智能厨电的终极梦想也许也是全自动化的厨房,而需要的却不仅是单一的、简单功效的智能。对于工业设计而言,无疑是需要创新的,而怎样创新却是大问题。
首先,厨电市场进入智能领域仍在探索中前行,必须要具有认可度。需要智能的同时更需要去伪存真、量体裁衣的来设计中式智能厨电产品。从日本前些年风靡的电饭煲热潮到近日的马桶盖疯抢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消费者除了在材质功能技术、人性化方面的认同,更是对日本品牌有了一种口口相传的好感,这正是日本制造业带来的技术品牌认可的效应。乔布斯曾经说过:“如果心念太杂,当下之事做的不够精纯,纵想未来也是枉然”。产品的设计永远不可以忘记本质,厨电产品属于耐用消费品,仅是互联互通就简单的让产品更新换代,消费者是不一定买单的。由于烹饪习惯的不同,本土品牌在技术问题的处理上其实是远超国外品牌的。利用本土优势做足材料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研发功课,在智能联合时强强联手才是厨电行业转型真正的进步。
其次,智能厨电一定要具有实用性。目前的智能厨电产品呈现出两种状态:低能化的智能和概念化的智能。如今部分面世的产品都戴上了“智能”的标签,为了适应市场智能厨电产品的需求,功能多元化已经成为主导。相对也带来了分类总和过多、标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家电不会用的现象产生。当智能产品利用数字化沟通时,要通过防呆设计引导用户正确操作,让消费者可以很快地学会并适应,直观明了而不需要反复地去查询说明书,就能够感受到智能是为其服务的。智能厨电产品目前给消费者的感受是不断扩大噱头的推崇,开发的新产品展示得再好,消费者在实际上无法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便不能传达智能厨电的未来价值。而且动辄上万的智能厨电中,没有爆点的同质化产品太多,不能成为关注的爆品,无法在市场上获得认可也就毫无意义。
如今随着用户的年轻化,现代厨房在家庭中呈现出第二客厅的雏形。厨电企业针对目前市场的变化纷纷推出智能一体式厨房,满足了年轻人对厨房品质和品位的双向要求。大部分智能厨电在技术上完成无感互联时,做到了接上网络,却未接上地气。那么未来的智能厨电产品,怎样才能够做到重新诠释厨房与家?
(1)智能行业平台标准的建立将为厨电行业开拓市场。由于市场的话语权很重要,无论是国际上科技公司组成的All-seen技术联盟,还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牵手手机制造行业,商业巨头纷纷联合进入市场,试图构成智能家居领域标准。 目前的智能设计归根结底都是以手机或路由器平台去承载一整套智能家居系统。但流行未必就是高科技,截止目前也没有成功智能产业生态圈案例可以参考。再美好的目标也是需要合作价值的。形成系统的智能化应当是产品与用户、产品与产品之间构成的产业生态圈。如果不以此为前提的合作,难免操之过急。
在当下,我国的智能厨电的推广已经认识到是由于缺少统一平台与标准,在使用上不能达到共通。跨界跨国等平台的合作就是为了打破这一壁垒。希望通过产业间的合作更完整地体现智能产品的理念,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上,工信部也意识到了我国的智能平台标准设立的引领作用,将充分立足国情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工作。
(2)大数据整合用户信息,打造极致用户体验。近几年厨电产品逐步进入到8~10年的使用更换期高峰。厨电产品是刚需的,智能化厨电产品更是未来市场的趋势。购买智能设备的用户很多还是发烧友,目前要做的是找准消费人群。智能硬件是在为下一代设计,未来用户的购买能力正在积聚,市场有待开发。
虽然我们的智能厨房设计定位的是未来市场,也是需要前期的使用数据反馈的。智能厨电产品必须先投入市场,为用户提供至少一套完整的成品。倚靠大数据发展的智能厨电,通过使用者日常烹饪习惯、情绪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在各种问题和想法完全被意识到之前,精確定制客戶需求,形成全新的售后反馈方式,及早发现问题。而且可以直接倾听用户想法,大数据能够挖掘分析大量资讯,找出产品的发展方向来完善下一代产品和服务。
我们利用使用设备可以收集各方面的数据并加以整合,搜集到数据不仅可以为企业减少开支,最重要的是能帮助产品提供极致服务的体验。通过持续使用,家电由被动调节变为主动迎合用户,无形间让消费者感觉尊重和服务。
(3)产业环境下多领域合作的智能家居。小户型及精装修房由于社会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未来地产的主导,正在流行的一体化智能厨电满足消费者功能设计、空间设计等灵活需求,也成为地产行业的主要洽谈伙伴。整体厨房要依据不同的房屋需求和个性来打造,需要各大产业和品牌联合形成产业链来支持。这就意味着厨电产品的未来将以家庭为单位,迈入新时代。
厨电行业也是绿色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厨房中的水电等用量在社会能源消耗中占很大的比重,而中式烹饪是否影响PM2.5也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产品不完善带来的隐形污染,要求我们关注与厨电产品具有更密切关联性的新技术新发明。用户理应被满足厨电产品品质过硬,对自然环境无危害这些最实际的需求。
我国厨电市场常年处在一个自发竞争的阶段,在近两年突然迎来的跨国跨界等合作研究让市场充满了活力。国外品牌在智能系统上领先一筹,不论是产品的深化设计,还是系统平台标准的建立都要相对的完善一些。未来要想走智能一体化厨房,单纯的效仿是不够的,需要深入研究技术基础和文化饮食习惯,想要进入市场在这条路上我们显然要学习的地方有许多。人性化的产品与服务、绿色环保等都将是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而品牌感的提升、能效标准的实施是未来厨电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参考文献
1 蔡梦.持续引领高端厨电市场产品力是制胜筹码[J]. 家用电器,2014(9)
2 李果.高端厨电的定位与产品升级[J]. 销售与市场,2012(1)
关键词: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香料文化
中图分类号:K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006-06
香料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饮食、医药、宗教活动等领域,甚至成为收藏对象、社交礼品和支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消费者的身份和地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前人对西欧中世纪香料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香料贸易方面。笔者认为,将香料的应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探寻香料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香料消费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而丰富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史的内涵。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香料在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文化意义。
一、香料在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英文spice一词,在词源上来自拉丁文species,最初指事物的美好形貌,后来指商品,意思是“与一般商品相比特别精美或具有特殊价值的商品”5世纪哲学家马克罗比乌斯(Macrobius)最早将香料称为species,从此这一名称沿用下来。因此在欧洲文化传统中,species是指易保存、单位价值高、从异域进口的货物,尤其是香料。西欧中世纪的香料来自东方特定地区,一般具有芳香或刺激性气味,价格昂贵,用途广泛,“具有遥远的起源、长途的贸易、独有的芳香等特色”。虽然欧洲本地也出产芳香植物,例如香菜、胡荽、孜然芹、茴芹、漆树、黑莳萝等,但它们“不能称为‘香料’,因为它们在贸易活动中的地位不重要,而且因被人们所熟悉而缺少梦幻般的光环,而在享用食物过程中,这一点甚至比香料的实际气味更重要”。因此,西欧中世纪的香料是来自东方的价格昂贵之物。
在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中,香料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饮食、医药和宗教活动中应用广泛,甚至贵族的社交礼节中也有香料的影子。
(一)饮食
在中世纪的西欧,香料应用最普遍的是饮食领域,简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13-15世纪欧洲的烹饪类书籍中,75%的食谱都需用香料,英国烹饪类书籍中甚至高达90%。当时的厨师发明了数百种应用香料的办法,“无论何种原因或需要与否,在任何情况下,菜肴总是为香料的气味所覆盖。”中世纪的食谱没有规定香料的用量,但可以通过相关史料进行推测。1194年苏格兰国王拜访英王理查一世,他获得的礼物包括每天2磅胡椒和4磅肉桂15世纪,英国白金汉公爵汉弗莱·斯塔福德(Humphrey Stafford)家里12个月内消费了316磅胡椒、194磅生姜及其他各种香料,平均每天2磅。在节日期间和各种宴会上,香料的用量比平时更多,因为客人盘中的胡椒越多,说明主人的招待越隆重。
饮食中如何使用香料?一是烹制肉食。“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西欧是高度肉食性的,英格兰人特别热衷于吃肉。”但当时人们认为吃肉太多会增加消化负担,必须用香料来刺激胃部活动,因此香料便成了烹制肉食必不可少的佐料。“每样肉、鱼和蔬菜都要加上香料,每顿饭从头至尾都离不开香料。”二是制作沙司。沙司是各种食物特别是肉食的佐餐物,也是西欧中世纪饮食中最具特色的东西。历史最悠久也最受欢迎的是胡椒沙司。15世纪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的礼仪官约翰·罗素(John Russell)介绍了一种胡椒沙司的做法:“大蒜或芥末和酸葡萄汁,撒上胡椒粉,这是鳐鱼、石鳗鲡、新鲜青鱼、鲱鱼、干鳕鱼、黑线鳕和牙鳕最好的调料。”三是制作香料蜜饯。餐后食用的蜜饯是用糖或蜂蜜调制的干果或水果,如椰枣、无花果等。还有一种蜜饯是加糖的香料。1371年红衣主教们在阿维农选举教皇,仅在选举前举行的小型会议上就吃掉了12磅蜜饯香料(candied spices)。四是调制香料酒。在中世纪欧洲,在酒中加香料的做法非常流行,香料可以消除窖藏时间短的酒里的苦涩味,减轻“变质”酒的腐味,改善葡萄酒的口感。约翰·罗素称制作香料酒需用4种昂贵的材料:生姜、肉桂、“天堂谷物”和白糖。西欧人特别钟爱香料酒,这一饮用习惯一直延续到近代。五是用作调料,即把香料当调味品单独使用。在一些特别讲究的宴会上,最先上桌的是香料,用昂贵雅致的金银碟子盛着送上宴席,碟子分许多小格,每格放一种香料,客人随意取用,根据喜好往菜里添加,或是蘸着香料吃奶酪或甜点。
(二)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