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幼儿数学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数学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数学教学方法

第1篇: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方法

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的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呢·现将多年来开展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有效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一、更新教学观念,引领数学教学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境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纲要》的出台,我们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有了新的看法,使我们明白,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注重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三、学具操作多样化,乐于“玩”中学数学

教师是幼儿的主导者,幼儿的学习以听和看为主,他们的操作也大多是为了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言:“数学首先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他告诫教师,过早强调图画表象和抽象符号教育将使幼儿的数学学习变成纯粹的记忆,而提供实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师将材料进行短暂的示范,而是让幼儿手脑并用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的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思维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老师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师自制的,如数学棋谱、大转盘、等;也可以是和师生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纽扣等。多样化的学具,激发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如:为了巩固对形状的认识,老师设计了“喂食”的游戏,请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把圆形片片喂给圆形娃娃吃,真是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习得了相关经验。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愉悦如门。

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与各学科相互整合,感受数学魅力

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因此,教师在完成各领域教育任务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有关数学教育内容。例如,在绘画、泥工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有关空间、形状、对称意识以及体积、重量等感性经验。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形成空间方位意识。在科学教育中,幼儿可以自然地运用测量、数数等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欣赏自然界中蕴含数学美的物体,如花朵、蝴蝶、贝壳、蜂房、该类植物的叶子、向日葵花盘等,使幼儿感受排列形式上的秩序美与和谐美,感受数学魅力。

六、游戏中积累经验,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玩沙玩水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游戏。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幼儿在游戏中轻松、自主地掌握了数学知识,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学习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是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的,因此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不断实践、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学说入门思维、学习、教育》

第2篇: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数学 有效教学 方法途径

幼儿园数学教学重在启蒙,注重培养幼儿数学兴趣,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从而体验数学的乐趣。

一、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之中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学的有利手段。要善于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复习6以内的数》教学片断: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天是小猪的生日。妈妈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出示蛋糕)

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你们猜一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蛋糕上的蜡烛就知道你们猜的对不对。一共有6支蜡烛,小猪过6岁生日。今天,小动物们给小猪过生日了,送了许多礼物给小猪。听,“喵喵喵”是谁来了?小猫。小猫送给小猪的是什么礼物?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小猫送小猪礼物的时候会说些什么话?小猪又会怎么说呢?“汪汪汪”是小狗来了,小狗送了什么礼物呢?数量是多少?找相应数字。

3.小猴、小羊、小兔也来了,你们看看他们送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儿儿童学习数学应该以直观的、带有情节的、幼儿能扮演角色的游戏为主。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幼儿在游戏中轻松、自主地掌握了数学知识,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学习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做合一”,将操作材料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在幼儿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教学做合一”,要以“做”为中心,不能只是教师在讲,孩子在看。材料极其匮乏,这样不能满足孩子做的需要,也是不符合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理论的。

如《复习6以内的数》教学片断:

1.小动物给小猪送了许多礼物,我们也给小猪送礼物。我们把礼物放在小篓子里,你们看小猪家的篓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数字和点子,请小朋友根据篓子上的数字和点子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点子,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4.小猪请老师把小朋友送的礼物先收一下,师生整理好篓子。

幼儿是在教师提供的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数学环境中,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探索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丰富多样的材料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密切联系。材料是否充足,能否吸引幼儿是关键。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亲近数学,感知数学。而生活化的材料,对于幼儿来说是熟悉的,是便于操作学习的;生活化的材料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操作需要。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良好的实现情境设计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索的兴趣,有了兴趣幼儿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师自制的,如数学棋谱、大转盘、等;也可以是和师生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纽扣等用多样化的学具,激发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

如《复习6以内的数》教学片断:

1.小猪他在想什么呢?让我来问问他,他想请小朋友帮助他招待小动物。他为小动物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可是他不会分呀,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你们看,小动物胸前有个大口袋,口袋上有个数字宝宝,怎么给小动物送食物呢?每次只能拿一份食物,看看是什么,该送给谁吃。如果这个小动物口袋上的数字和食物数量一样,就放进大口袋中。

2.放音乐,为小猪庆祝生日,唱生日歌在活动

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说:“数学首先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过早强调画面和抽象符号的教育会让让儿童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纯粹的记忆,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让他们沉浸在手脑并用的操作中,对儿童的数学学习,思考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如:如何来认识形状呢?老师可以设计“喂养”游戏,让一个小朋友演正方形娃娃,这个娃娃手里拿个正方形或正方体道具,一个小朋友喂食,把正方形或正方体的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儿童掌握的相关经验。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开始接近数学。

总之,幼儿的认知能力、身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技能的发展是要通过学习积累发展成型,在教学中不要高节奏,要慢慢来,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互相学习,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

参考文献:

第3篇: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幼儿园数学 渗透

数学是一项科学,是全世界共有的科学,它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简洁的表达以及广泛的真理性。经过数千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同时,经过归纳总结,我们得到了学习、研究数学科学的指导思想方法,在起始阶段学习数学知识,它能帮助我们迅速地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短时间内找到数学科学的大门,到达较高的研究阶段;它能帮助我们不断探索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规律,揭开一个个数学奥秘。我们在探索数学本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给了我们正确有效的指导,培养了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从小就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有助于我们的教学。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华,需要教师和幼儿园学生共同思考和总结,尤其是对于教师,要积极地钻研数学教材,努力寻找数学知识内部的联系,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善于发掘数学知识的内涵,形成自己独到的数学思想,并用心总结各种形式的数学方法,然后引导幼儿园学生了解和学习数学思想,学会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二、有目的地教学或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总结主要依靠于教师,教师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仔细研究课本教材,明确数学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并用幼儿园学生易懂的语言总结概括出来。此外,教师要对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细化,使深奥的数学思想简洁易懂,数学方法也要有层次性,符合不同层次幼儿园学生的学习水平,确保每位幼儿园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渗透不仅仅要在课堂之上展开,还要在课下积极的渗透。教师在课下与幼儿园学生进行生活交流时,要有意识地将数学思想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中,让幼儿园学生感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无处不在,这样能够有效的引起幼儿园学生的兴趣,同时帮助幼儿园学生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三、有步骤地介绍和突出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幼儿园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培养幼儿园学生的运用能力。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规律性,因此数学教学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守幼儿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能力,有意识地分析幼儿园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园学生一步步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幼儿园学生刚接触数学知识的阶段,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简易化的思想方法,并借助模型和图片来解释数学思想;在幼儿园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之后,教师可以加深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引导幼儿园学生掌握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最后的升华阶段,教师可以与幼儿园学生一起总结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数学分类思想等等。

1.反复渗透

知识的认知规律可以概括为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知识的认知规律,并结合幼儿园学生的学习规律,制定全面详尽的数学学习计划,以期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率。数学是一个极具思维挑战性的学科,需要幼儿园学生进行大量的思考和演练,一般来说,学习知识需要一个过程,不断地学习并不断地练习,这个过程具有明显的反复性。幼儿园学生要想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构建自己的数学思想,需要幼儿园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敏感区,一提到数学就能想起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并立即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数学敏感性的形成离不开对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依赖于知识的反复度,反复的次数越多,对知识的掌握就越熟练。因此,对于数学的学习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要充分的把握数学规律和幼儿园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反复性原则,坚持不懈,稳扎稳打,不断地强化幼儿园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幼儿园学生构建有效的数学知识框架。

2.循序渐进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达到数学知识的巅峰,饱览数学知识的美景。数学思想方法的构建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构建也是一个生根发芽的过程,需要以螺旋式的进程逐渐实现。数学思想方法分为诸多层次,不同阶段的数学知识涉及不同的数学思想,需要使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难度和深度也是逐级递增的,只有掌握了初级的思想和方法才能理解更高级的数学思想,进而构建更完善的数学思维。可见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很难真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并不是深不可测的,只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来学习,就能突破所有的艰难险阻,顺利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形成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领悟数学思想的真谛。

不同的幼儿园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但是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教师要以积极的热情奉献于数学的教学中,深入地钻研数学教材,分析数学方法,总结数学思想,严格遵守反复渗透和循序渐进的规律,引导幼儿园学生勇敢的攀登数学的巅峰,帮助幼儿园学生有效的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全面提升幼儿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此外,数学思想也体现了做人的思想,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讲解数学思想,引导幼儿园学生树立做人的正确思想。

参考文献:

[1] 吴伟斌.新时期下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思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4).

第4篇: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一、幼儿的特点

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绝不能是盲目的、成人化的,应当依据幼儿自身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启蒙性教育。幼儿期即学前期(3―6岁),这一时期幼儿有如下特点。

(一)心理特点。

1.幼儿活泼好动、爱模仿,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一些新鲜的东西,总是不停地、积极地运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活动主要依靠大脑向高级神经系统调节。幼儿大脑的成熟程度不足,兴奋过程的活动胜于抑制过程,因此,幼儿好动,此特点在幼儿中期尤为突出。

2.由于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行为的目的性、方向性和控制性都有所提高。

3.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伴关系开始冲破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优势,从主要和成人的关系,开始向和同龄人的关系过渡。逐步有了与别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行为。

4.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心理活动已经开始形成系统,幼儿对事物逐渐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幼儿的各种心理活动互相联系密切,先前的心理活动、先前形成的态度,影响着后来的心理活动和对事物的态度。

(二)感知发展特点。

幼儿期是感知觉发展的主要时期,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

1.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感知过程概括化、系统化。

2.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幼儿感知过程的主动性最初表现为选择性。在幼儿期的观察活动中,特别是用眼和手及其他感官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更明显地表现出感知的选择性和目的性。

3.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随着感知过程分化和综合水平的提高,幼儿不但可以感知到许多以前不能感知到的事物及其特征,还能够抓住关键性特征减少多余动作。通过较少的感知动作,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

(三)思维发展的特点。

思维的发生使幼儿具备了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反映的可能,从而出现了意识特征的初步形态,开始出现不同于动物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的发生与思维的联系非常密切。幼儿通过思维活动,在理解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中,逐渐认识自己。

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表明,幼儿期属前运算阶段。此阶段分为两个阶段:(1)前概念阶段。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出现表征功能。这个阶段幼儿由于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部分与部分的直接等同,因而他们常常是“转导推理。”(2)直觉思维阶段。此阶段是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的中间阶段。直觉思维的特点是它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又受直觉感知形象的影响。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逐渐向现实靠近,神话故事式的思维成分减弱了。幼儿逐渐放弃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新概念”,追求客观的认识。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针对特殊性怎样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一)顺应幼儿天性,满足求知渴望,拓展科学教育的范围,引导他们更广阔地接触科学。

1.顺应幼儿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幼儿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探究欲望极强。因此,我们要利用幼儿这一天性,引导他们广泛接触周围世界,及早播下科学的种子。

2.满足幼儿求知的渴望。幼儿期是人生中提问最多的时期。他们瞪大眼睛,好奇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渴望了解周围世界,提问的内容大大超出了《纲要》的范围,涉及方面很多,动物、植物、地理、人体等各个学科。我们应满足幼儿的求知渴望,带领他们寻找答案。

(二)反映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科学的进步与未来的需要,增加新内容、吸收新信息、渗透新观念。

1.增加新信息、吸收新信息。拓展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要善于捕捉新信息,抓住教育的契机。对于幼儿来说,大量的新信息是发生在身边的新变化,要引导幼儿随时随地注意与发现。

2.渗透新观念。要思考未来社会的需要,在确定目标、选择内容、设计活动等时要渗透各种新观念。如环境意识、发展意识、创造意识、时间意识、合作意识等。

(三)不应超越幼儿认知水平,强求幼儿背诵抽象的科学概念。

1.考虑到幼儿期的概念只是经验水平上的概念,我们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进行科学教育。幼儿应该学习日常生活概念、具体事物概念,区分日常生活概念与错误概念的界限。我们不能以幼儿概念的幼稚性、朦胧性为借口允许错误概念的出现。

2.不能迁就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科学教育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幼儿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概念的形成,并逐步提高概念水平,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四)不要追求记忆大量知识,而要减少知识难度,增加智力难度。对于幼儿发展来说,兴趣、能力、情感、个性比知识更重要。知识难度不等于智力难度。

(五)在快乐的活动中学科学,让幼儿经历、尝试、发现,充分品尝科学的乐趣。

1.大自然是幼儿学科学的最好课堂与材料。大自然为科学教育提供了最广阔、最有趣的课堂,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观、最生动的材料。

2.直接接触、动手、动口、动脑是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鼓励幼儿的主动活动,从物质上创设便于幼儿探索的环境,从精神上营造利于幼儿探索的探索气氛。

第5篇: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训练;培养;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70-01

美术教育是对有幼儿进行述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习美术可以熏陶美感、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现谈谈我们是怎样进行小班幼儿美术教育的。

一、绘画教学

(一)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运用看看、做做、玩玩的方法,激起幼儿的美术兴趣。组织初入园的幼儿欣赏中、大班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观看教师画画的情景,使小班幼儿的美术兴趣由然而生。再为幼儿厚实的大纸、色彩鲜明、线条粗壮的画笔,鼓励其放心大胆地自由涂抹,来训练幼儿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协调性,使其逐渐熟练地使用美术工具与材料,并使其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培养其大胆作画的能力,增强绘画兴趣。

(二)训练幼儿画出基本线条与简单形体的技能

(1)线、形、体的训练。起初,先画简单的点。用点画“雪花”、“饼上的芝麻”。线的练习中,我们先结合儿歌使幼儿懂得横线、竖线、斜线的含义,再用短竖线画“小草”,用横线、竖线画“高楼”,用斜线画“滑梯”,用波浪线画“河水”,并用“绕线团”、“装糖球”、“吹泡泡|”、“小彩旗”等美术活动,来使幼儿练习画圆形、方形、三角形。还通过游戏《摘星星》、《找朋友》,使幼儿认识了点和几种基本线条、形状,并明白了画物体轮廓是由点、线、面(形状)构成的,如果会画一些基本的电、线、形状,就能学会画许多物体。

(2)色彩的训练。五颜六色的色彩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但是许多小班幼儿不能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他们往往用一种颜色,一涂到底。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活泼爱玩的天性,通过游戏《蜜蜂采花》,使孩子们认识了红、黄、蓝、黑等色,并鼓励他们再作画过程中大胆选择与使用颜色,不用主观的涂色观念限制幼儿,启发幼儿能用多种颜色涂色,使画面色彩丰富鲜艳。要求幼儿一条线挨一条线涂,颜色不涂到轮廓线外,尽量少留空隙。让幼儿在剪好的苹果、花朵纸形上练习涂色,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们不仅能较均匀地涂色,而且提高了手、眼、脑的协调性。

(三)培养良好的常规

(1)教会幼儿正确的绘画姿势。我们认真对幼儿进行正确绘画姿势的教育。通过儿歌“身坐正,脚放平,胸离桌子有一拳,眼离画面一尺远”,来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和反复的纠正,来使小班幼儿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特别纠正了小班幼儿画画习惯于眼睛一直盯着笔尖的毛病。

(2)教会幼儿认识和使用绘画工具、材料,培养幼儿绘画的良好习惯。美术工具、材料是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好帮手。我们组织幼儿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请几位幼儿头戴铅笔、彩笔、蜡笔、纸张的头饰,背对幼儿,一一说出关于这些绘画工具、材料特征的儿歌,请幼儿依次猜猜看是那一种工具或材料,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轻松愉快地认识了绘画工具、材料,进而使幼儿正确地使用绘画工具、材料。幼儿绘画时,允许其轻声交谈,但注意不要影响他人,培养幼儿正确对待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手工教学

(一)泥工教学

1、教幼儿认识和使用泥工工具、材料。在小班幼儿初接触泥工时,我们没有教他们捏成型的物体形象,只是让他们自由捏、随意揉,让幼儿再揉揉捏捏、拍拍打打中,自然地发现泥是柔软的,它可以捏成任意的形状,从而知道了泥有可塑性。

2、教会小班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我们教小班捏他们日常生活熟悉的,感兴趣的、造型简单的单个物品,包括食品、水果、日用品等,使幼儿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泥工技能。如:通过捏面条、麻花学习搓条的技能:通过捏汤圆、苹果、学习团圆的技能:通过捏饼干、烧饼,学习压扁的技能:通过捏娃娃、公鸡,学习粘合、连接的技能。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泥塑时,要求幼儿注意保持衣服、桌面地面的清洁。泥塑以后,把作业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不能乱扔泥,把手洗干净。

(二)纸工教学

1、粘贴。由于小班幼儿绘画能力不太强,而粘贴教学活动是把教师事先剪好的各种图形粘在纸上,因此,在小班我们开展了一些粘贴活动。首先让小班幼儿欣赏了一些成人与大班幼儿的粘贴作品,熟悉粘贴材料的性质与特点,教会幼儿涂抹浆糊的方法,并使幼儿知道怎样保持作业的整洁等。粘贴前,先让幼儿将图形在纸上摆一摆,确定好位置后,再粘贴。粘贴后可让幼儿添画一些细节,使画更丰富、更完整,并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如:在粘贴好的小鱼旁添画水泡,在粘贴好的房子周围添画花草。

2、折纸。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动手能力弱,我们就着重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并交他们最基本、最简单的折纸技巧。起初,我们让幼儿欣赏了一些折纸作品,并当场为幼儿折了知了、大马、钢琴等一些折纸作品,幼儿感到非常神奇,跃跃欲试,于是我们教他们学习最简单的对边折、对角折,要求幼儿尽量折叠整齐,做到折缝平直,再教他们用简单的方法折狗头 、猫头、风车等有趣的物体形象。

三、欣赏教学

首先,我们把欣赏教学溶入在绘画、泥工、纸工教学中,让幼儿在进行这些美术活动的开始,欣赏一些大班幼儿和成人的美术作品。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跃跃欲试。

第6篇: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幼儿的审美和身心健康起到举足轻重的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也不例外。一旦幼儿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把内心活动表现在美术教学上,其产生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在教的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很容易就会不自觉地采用了固化式教学,这样就很容易不注意幼儿内心感悟,更加注重的是作画结果本身。在幼儿作画过程中一般是出于游戏活动的愿望,更加注重作画的过程,从中可以收获愉悦,这一过程要求幼儿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并全身心投入,使其认知、情感等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如在一节中班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地给出一副热带海景的示范画,教师讲解图画的过程后,幼儿就默默地按照示范的要求开始作画,幼儿画图的步骤和造型还有色彩的涂抹均与教师讲解的一样,在这一堂课中幼儿并没有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只是中规中矩的画好样式。

二、鼓励创新

针对幼儿当前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注入了他们的感情,体现他们的所思所想,让作品有生命力,也即是说能够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自由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情不受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如有幼儿画出新颖有趣且想象力丰富的画作,教师和家长要为其加油鼓励。对于幼儿来说,美术教育既是一个教学课程,也是一个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因为幼儿美术教育本身的价值不是简单的教学绘画,而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并通过作画这一个特殊的手段来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充当一个特殊语言的功能,让外人更好地了解幼儿。作为美术教育的教师,首先是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把幼儿正确地引入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世界来,让幼儿更多地是自主参与并探索其中的奥秘;其次是对于幼儿的创新意识进行很好的保护,丰富幼儿作画的经验,对于幼儿有限的创新意识进行保护和鼓励,给予其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教学内容、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首先,从绘画的塑形能力上来讲,要求幼儿掌握基本的线条、形状、颜色等绘画元素,了解一些基本的绘画工具及绘画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简单的画面组织能力。其次,从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征和难易方面来讲,线、形、色由原来最初的乱涂鸦式,到基本能够按照要求来进行组合;在人物的绘画和构思上,由刚刚开始的火柴人等简单的造型到复杂的造型。要让幼儿在不断地学习中逐渐的了解人物动物的主要框架,还有一些简单的动态表情,在学习绘画中能够分清主要次要,分清大小合适的构图。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一项智力与创造力结合的过程,它在绘画的过程中既有幼儿自己的思维,也有自己的表达,要教会幼儿先要有自己的思维思考,然后才是表达即绘画出来,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思维在先表达在后,意在笔先”,两者是不能偏。

四、公正合理的评价幼儿作品

第7篇: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部肌肉及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再加上观察能力较差,对绘画一无所知,总喜欢手拿画笔在纸上涂鸦,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还不能有意识的用绘画来表现事物。如何帮助小班幼儿提高绘画技能,使他们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表现出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意图,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施策略

(一)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区域,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首先要为幼儿创设有良好的美术氛围和活动区域。在美工区里投放一些小班幼儿熟悉而且感兴趣的材料,幼儿会被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如:夏季幼儿对冷饮比较感兴趣,那么我们在美工区里投放关于冷饮的材料,如创设冷饮专柜,主题墙上粘贴幼儿熟悉的冷饮图片,区角里投放有关冷饮的半成品作品,投放雪糕棍、雪糕盒子,冷饮瓶子等冷饮的废旧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借助于涂画、剪纸、撕纸、喷画、布贴等多种表现手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完成,这样既能使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提供小班幼儿感兴趣的绘画操作材料,多元发展。

在小班幼儿绘画中,认识绘画工具及材料,不能单一只用一种绘画工具来做画,这样容易导致幼儿没有新鲜感,因此每次作画我尽量让幼儿感到绘画课的新鲜和好奇。刚开始我让幼儿先用油画棒、水彩笔学画画,当孩子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时幼儿便会感到不新鲜,这时我便要换其他的绘画工具,如:排笔、棉签、瓶盖、扣子、布条、毛线、印章等等,使幼儿感觉到绘画工具的多种多样性,使小班幼儿对绘画兴趣进一步提高。

(三)找出适合小班幼儿园年龄特点的多种绘画形式。

提到美术活动,一般人都会认为就是用油画棒、水彩笔绘画涂色完成的绘画作品,其实美术活动活动还有其他的多种绘画形式,现根据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现重点对小班幼儿多种绘画形式和方法做一下探究。

1.撕贴法

撕贴法就是让孩子们把不同材质的纸撕成小块或条形或大块等形状进行粘贴。经过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很喜欢撕东西,撕报纸、撕餐巾纸、撕信纸……凡是拿到的可以撕的东西,他们都喜欢拿来撕扯,这时的他们,显得大胆又自信。因此,撕贴法也是我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撕纸比较感兴趣,入学初期第一节美术课是撕纸画《纸条变变变》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好多不同颜色的纸、记号笔和胶棒,让小朋友们进行随意撕纸,然后粘贴在一张素描纸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根据自己粘贴的内容进行想象,添画鼻子、眼睛等线条,最终完成《小鱼》《老人》《大树》等各不相同的作品。

接着我会在后面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撕贴难度逐渐增加,让幼儿完成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品,但对撕纸的形状、颜色有所要求,如《我的荷包蛋》、《我的圣诞帽》等,要求幼儿根据实物,找出相同颜色的纸撕出鸡蛋、帽子的形状,并进行添画完成作品。

2.拓印法

拓印法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各种物体或自己身上的东西蘸上水粉颜料在纸上留下印记。这是我在小班美术活动中用得最为多的一种方法。

刚开始时的美术活动《可爱的毛毛虫》,我给幼儿准备了各种水粉颜料、胡萝卜段、棉棒和卡纸,让幼儿用胡萝卜蘸上颜料拓印,拓印时要一个接着就一个,摆成在爬的毛毛虫,最后用棉棒画出毛毛虫的脚和触角,孩子非常感兴趣。《美丽的热带鱼》是让幼儿用手掌进行拓印,根据老师提供的热带鱼图片,让幼儿进行手掌拓印,最后进行添画完成作品。《美丽的荷叶》是将报纸团成大圆,蘸绿色颜料拓印成荷叶,再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身体,最后用棉签拖画出蝌蚪的尾巴。

其实进行拓印的物品有很多,可以让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根据主题活动需求进行拓印活动,如用一次性杯子的口进行拓印,让孩子们圆的周围画长长的头发,一个太阳就出现了;用纸团进行拓印,就出现了美丽的小花、秋天的果林;还可以用鞋底进行拓印,用自己的小脚蘸上水粉颜料在纸上走一走,让孩子们感受鞋底花纹的不同,会变成一幅意想不到的图画……拓印,让孩子感受到无穷的惊奇和对美术的好奇。

3.点画法

点画法就是孩子们利用各种材料,如棉签、手指等在纸上运用点、涂、画的技能来表现。

如在《樱桃熟了》这节美术活动中,孩子们用手指蘸上红色颜料,在纸上引出一个个小指印,最后用棉棒画出樱桃把。《小蝌蚪》让幼儿用手指蘸上黑色颜料,在纸上点画,最后用棉棒托画出蝌蚪的尾巴。《小雪花》孩子们用手指蘸上白色颜料在黑色卡张上点画出飘落的雪花,一副冬天的景色犹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孩子们完全沉浸在绘画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适合小班幼儿的绘画方式还有有很多,如在滚画活动“小猫咪”中,我为幼儿提供了玻璃弹珠、皮鞋盒子,幼儿只需将弹珠滚上颜料放到盒子里滚几下,小猫咪的身上就穿上了漂亮的彩条服。 又如在印章画“水果”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水果的印章(香蕉、苹果、桔子)等等,幼儿用这些印章蘸上各种颜色的颜料印在“果树”上,不一会儿,“果树”上就结满了各种五颜六色的水果,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他们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四)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来评价绘画作品。

对小班幼儿来讲,绘画作品的完不完整像不像,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现自己的意愿,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感兴趣,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去评价,注意发现幼儿画面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提供机会与它们分享、交流,去了解孩子,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快乐健康的成长。

三、探索效果

第8篇: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认识问题

(1)不能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再是独立的学科,很多幼儿园甚至不再独立设立数学教育,这使得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越来越被淡化。(2)不能全面认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幼教工作者受传统的数学教学目标的影响,对幼儿园孩子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远远超过了对幼儿的数学意识、信息的交流、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现阶段数学教育所需要培养的素质。

2.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小中大班内容层次划分明确,很多幼教老师总是机械地把幼儿的年龄和相应的知识结构结合在一起,这并不完全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学习规律以及对数学的认识。(2)教学方法方面。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缺乏丰富性,很多幼儿园仅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把本该有的数学课程完全剔除;只注重加强幼儿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而严重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讲解的重要性。

3.师资问题

造成幼儿园数学方面的师资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很多幼儿园数学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园数学知识的实操,错误地认为幼儿园的数学教学非常简单,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2)选择幼教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本来就对数学有排斥心理,导致数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足。(3)在目前的教师尤其是幼教的培养过程中,只是注重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培养却没有重视对幼教工作者的学科知识的加强。这些原因使得很多幼教老师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数学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导致教育行为存在偏差,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能得到准确落实。

4.评价误区

现在的幼儿园数学教学过分地强调数学教学的严密性、唯一性及准确性,而缺乏对教学的合理评价方法,对于教学结果的相关评价远远高于对过程和情感等的评价。此外,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中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之间的差别,不能客观准确地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并且幼教老师缺乏对不同幼儿理解方法和理解能力的具体分析,不能准确掌握不同孩子的学习程度,也没有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性,而是用相同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发展程度不同的幼儿。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变革的对策

1.提高目标认识,把握教育方向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目标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幼教相关方面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对幼儿园数学目标的认识,全面准确地把握目标,进而真正地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在幼儿园的相关教育中的重要性,数学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好的数学认知是每个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2.加强对文化思想渗透的重视

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在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文化的渗透,加大幼儿园数学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此外,还要准确理解和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3.提高师资水平,加强理论学习

(1)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数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幼教老师的数学专业知识,并定时提供给他们一些数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有能力准确地把相关数学知识传授给幼儿,并使他们认识到幼儿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水平。(2)为幼教工作者提供更多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去,进而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水平。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第9篇:幼儿数学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数学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通过长期的教学体验,我们会发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呢?如何才能提高幼儿数学教学的质量?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希望能给广大的幼教同仁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是关键

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境的,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念,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二、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需要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这句话使我深受启迪,也改变了我的教学观。为此,我在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孩子学习数学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留连忘返;应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操作式教学”,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从活动中体验知识的演变过程,从而获得知识结构与知识结果。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使学生非常高兴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注重采用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如在画“日历”、“时钟”中感知时间所具有的特性,促进幼儿的认识。特别是在空间教学中,美术更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在泥工活动中感知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和守恒;在折纸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转换;在涂色、粘贴中感知形体分割和学习分份……在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也应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一图多式”、“多式一图”、“一式多改”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育中还应注意几种教学方法的交互使用,使幼儿从中体验某一概念的内涵和运算规律,并要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从而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符号化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三、精心布置幼儿适宜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就得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境: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四、以游戏为主的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