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传播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传播思想、传播体制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等领域。
1.2新媒体研究
主要包括新媒体研究,以“全媒体、大传播”理念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使学科建设不断适应传播形态的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
1.3视觉传播研究
主要包括电视传播和摄影传播。
1.4策略传播研究
策略传播主要是传播学科的国际前沿地带,也是西方应用传播近年兴起的重要分支,研究方向包括了广告、公关、营销传播、品牌构建等多个具体学科领域。传播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厚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公共关系、广告、新闻宣传、传媒管理、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2传播学实验室体系的建设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更好地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验室体系建设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2.1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理念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迎接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带来的新挑战,把握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发展动向,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加快实验室改革和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和创新能力,适应专业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强创新型、设计型、综合型、探索型实验,在不断改善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形成规范、创建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3]。
2.2根据专业课程开设的要求
要结合专业课程的要求开设传播学、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播音基础与播音创作、新闻摄影摄像、节目编辑制作、电视艺术、网络新闻、音响基础、节目策划与编导,以及广告等实验课程的开设于建设,专供学生实验实习,培养学生文字基本功及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当代新闻工作者所必需的素养[4]。
2.3根据学生实践的需要
根据学生实践的需要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符合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科学、体制规范、手段先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根据专业开设情况,建设用于学生专业实习实践的播音室、平面媒体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语音训练室、声音合成实验室、网络新闻编辑实验室、摄影棚等,以满足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
2.4硬件设施的扩充和更新
传播学实验室需要为实验实训所用,电脑、打印机等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基础设备,方便教师及学生的创意采图,电脑作业,新闻/广告等影视学习,相关硬件设备的好坏既体现了现代实验室建设的功能性、先进性和完备性,又体现高科技化、便捷化和人性化等特性,硬件对于信息的流畅及索求更是非常重要。
3结束语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 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著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 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北京印刷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及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参考书
北京印刷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 招生专业名称和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和代码 所在学院 初试考试科目 文学(05) 新闻传播学(050300) 01传播学 新闻出版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新闻传播理论
④新闻传播实务
02出版学 03新闻学 传媒经济与管理(0503Z2) 01传媒产业经济 经济管理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新闻传播理论
④管理学基础
02传媒企业管理 03传媒数字资源管理 04文化产业管理 理学(07) 科学技术史(071200) 01印刷科技史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印刷概论
④科学技术概论
02印刷品保护修复 03印刷产业政策 工学(08) 机械工程(080200) 01印刷机械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机电工程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一
④机械设计基础
02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03印刷装备创新设计与仿真技术 04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技术 物流工程(0802Z1) 01物流装备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02物流系统安全与信息化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 01信息与有机光电子材料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二
④材料科学综合
02等离子体与材料制备 03环保包装材料与加工 04印刷电子材料与技术 05先进油墨与流变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 01信号检测与智能控制 信息工程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一
④信息与通信工程综合基础
02图像处理与视频分析 03 嵌入式系统及与物联网技术 04数字内容安全与版权管理 05大数据处理与云出版 图像科学与工程(0810J1) 0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一
④数字化印前图文处理
02集成化印刷生产与管理 03跨媒体颜色再现技术 04印刷标准与过程控制 管理学(12) 企业管理(120202) 01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三
④管理学
02 市场营销 03人力资源管理 04信息资源管理 艺术学(13) 美术学(130400) 01中西绘画艺术研究 设计艺术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美术理论
④造型基础
02动漫艺术研究 03影像艺术研究 04美术史论研究 设计学 (130500) 01新媒体艺术研究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设计理论
④设计实践
北京印刷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专业学位)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研究方向名称 所在学院 备注 出版(055300) 01编辑出版 新闻出版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
④出版专业基础
02出版产业与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03数字出版 新闻出版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135108) 01新媒体艺术 设计艺术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艺术基础理论
④设计实践
02平面设计艺术 03绘画艺术 会计(125300) 01会计制度与会计实务 经济管理学院 ①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英语二
02资本运营与财务管理实务 03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实务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01 机器人与智能印刷系统 信息工程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数学二
④电子与通信工程综合基础
02 数字印刷技术与防伪印刷 03 可变信息与印品质量检测 04 移动应用与系统安全 05 大数据与云出版技术 新闻与传播(055200) 01数字出版与传播 新闻出版学院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艺术家在思考、创作,并以艺术形式向人们表现他们所感受和理解的科学与生活、现实和未来、困惑与展望,展现科学进步与艺术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这给我们正在从事科学技术传播、研究和人才培养、教育的人以启示,如何把当代的科学与技术成果及其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的互动关系、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表述好、传播好,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常识、促进人们的科学生活、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张扬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的科技成就和无止境的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精神,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今天,我们已经感受到科普工作者的大量缺乏,科学家成为科普创作者越来越少;从事科技传播的名记者屈指可数,科学技术类的新闻报道从内容到形式、从表象到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类节目显得非常幼稚和不专业;对于日渐频繁的科技危机、健康危机和自然危机的深度报道、调查分析和研究都显得力度不够。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科技新闻传播和普及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
究其原因,不仅有客观因素,诸如专利保护、商业秘密、科学技术专家的严谨性等,使得科技类新闻的采访、报道要比其它内容的报道难度大;科技记者的知识素养的高低也关乎他们对科技信息的敏感性、科技成果真实性和科技危机严重性的判断能力;而且,还有主观上的一些问题或者受众市场上的原因,诸如社会性和时尚生活类的新闻报道,由于其生动性、易描述性、易理解和普及性、市场性等因素,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容易赢得广告,而科技类新闻报道知识性强、受众面有限、商业广告机会少等因素,其生存发展难度就比较大,往往需要补贴,久而久之在以市场和效益为重要导向之一的“新闻产品”竞争中,会趋于弱势。所以,一般而言,科技类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专业网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信息上都是比较少的,其中市场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如果长此以往,对科技类的广电节目、报刊投入不足、重视不够、队伍受影响、写作和制作水平不高等等,必然导致恶性循环,甚至弱化、退化和虚化。同时,也会因科技传播和科普的缺位或力度不够,导致产生诸如各种伪科学、现代迷信甚至“”的出现等。
无数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像《探索》(Discovery)这样的节目不仅是系列的科普专题片和栏目,也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生产力;一些国际上著名的科技博览馆和世博会都成了传播先进的科技成果及其未来商机的推广会,显示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乃至经济实力的形象展示会;一些国家从事科普和科幻的著名作家及其作品不断被炒热,甚至改编成剧本、搬上银幕,通过高科技在影视制作中的表现手段演绎成全球热销的影视大片,如《龙卷风》、《后天》等,甚至有的还获得奥斯卡奖。一些用高科技手段表现科技的魅力、传播科技常识,激发人们对未来可能产生的自然和科技危机的想象等科幻片的大量涌现,由此不断形成科技、文化、艺术的强势传播体系和文化传媒产业链,形成占领世界市场的巨大冲击力。由此,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科技传播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已经远远超过科技传播本身,并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除了国家政策和国家投入因素外,关键在于人才。有没有既懂新闻与传播知识和规律、又懂科学技术知识和规律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有没有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以及科学道德的传媒人,是科技传播事业发展的关键。而且这样的人才也需要通过再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由于长期以来,新闻传播院校通常培养的是以文科为主的通用型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新闻传播院系,也通常局限于某种相对单一的专业层面,如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等,而对于领域广宽的科技新闻人才很难进行专业培养,更没有教材能够涵盖各种科技领域的新闻报道及其它传播形式。因此,科技传播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很大、培养难度很高、职业和受众要求很专业。
如何解决复合型科技传播人才短缺的瓶颈问题?我们从事高学历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单位及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认真思考。科技传播作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部分,其健康地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是人才、关键还在于人才。
因此,我们有以下考虑:
1.要从不同的学历层次和不同的生源渠道,扩大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科技传播研究型人才和实务型专门人才。
解决方案有四:(1)在现阶段,既要面对现实,在对已经进入专业学习的文理兼收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习的本科生,实施一、二年级的基础模块的数理化、生物、计算机、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扩大基础知识面,特别是打下一定的科技知识的基础;三年级以后进入新闻传播专业模块的学习与多种媒体文本的新闻实务的操作、实践,特别是选定一些有志于从事科技传播事业的学生,开设相关的科技报道、科技专题拍摄等选修课程,实施方向性培养。
(2)面向非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理工科类专业开设科技传播第二专业学位课程,从中物色和培养一批有志于科技传播的具有较厚实理工科知识基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吸引他们加入科技传播的队伍。
(3)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科技传播和传媒素养教育的选修课程,吸引一部分理工科学生,通过理论和实务教育以及兴趣培养,发现一批未来能考科技传播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从事科技传播的理论和实务研究的学生。
(4)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上设置科技传播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和广播影视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上设置科技传播研究方向,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工知识基础,同时能对科技传播有研究、有志于从事科技传播和科普工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端人才。
2.推进学界与业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传播的专门人才。
实务性科技传播的专门人才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应当是传媒界的责任。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与业界和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对人才使用、培养等认识上的分歧,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为业界直接所用?或者说如何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而上手快、潜力大?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广大学生深感痛苦的事情。如何使已经在业界工作的记者、编辑,能进一步提高理论和知识的水平,进一步充实更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能量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把握与日俱增,从而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文化传播的产品,向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的新常识提供更好的服务?从业人员的知识老化与从业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科学技术以几何速度发展的矛盾,这也是业界颇感困惑、从业人员感到力不从心的问题。
解决方案有二:(1)开门办学。利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到业界挂职见习,了解业界和市场的需要,做好科技传播的新闻报道,并在与社会和业界的互动实践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提高写作和传播的能力;另一方面请业界资深的专家,名记者、名编辑、名导演等经常来校开设讲座和带教学生、指导专题写作、专题制作和论文等。使学生在向社会学习的过程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提高实战能力。
关键词 新媒体 新媒体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关于“新媒体”的概念确定
新媒体研究的前身,就是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在国内兴起的网络传播研究。当“曾经代表着最新传播方式的‘网络传播’作为学科名称越来越难以涵盖不断出现的新传播现象”“时,“新媒体”这一提法被重新启用,在学术研究界,这样的称法得到了默认,并由此展开了这一新领域的广泛研究工作。
追其溯源,新媒体的研究与网络传播研究本质相连的,新媒介研究中包括了网络传播研究,而当后者无法囊括前者的时候,便退身成为前者的一部分。在网络技术更进基础上产生的博客、播客、维客、IPTV、SNS、RSS、P2P……越来越多的新产物成为这一领域的亮点。与此同时,在与传统媒体相提并论时,网络不再是与其并列的简单独立身份,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络并非物质载体而乃虚化的技术时,它与报刊、广播、电视之间的壁垒被逐渐破除,而它们联手产生的数字报、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则同样加入新媒体的行列。这个连手的范围正不断扩大,手机被发现成为可以连手网络以及各种传统媒体的更新平台,而随着技术的演进,这样的媒介只会更多:MP4、数字阅读器、数字纸张……
过去我们称网络媒体为“第四媒体”,以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而新媒体的内涵并不强调区别,而是一种融合:以网络为基础集纳多种媒体功能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新的媒介形态,即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Pool教授提出“媒介融合”。从微观层面上,“新媒体”的“新”体现在技术上,即网络技术更新基础上产生的网络新媒体、传播新技术与传统媒体结合产生的新媒体、以手机为代表的支持各种网络新技术的新型接收器媒体。在宏观层面上,“新媒体”的“新”则在于它对传统旧媒介的兼容性、共生性;
二、国内新媒体研究的发展历程
1.萌芽发展期:1996年--1998年
我国对新媒体的研究是继承在前期的网络研究基础之上的。追根溯源,我国关于互联网的研究真正开始于1996年,一本由尼葛洛庞帝着写的《数字化生存》敲开了诸多网络爱好者的心门。而网络的开辟和运作也促使这个领域的研究悄然开始,但在这个时期的网络研究多是计算机领域的技术研究,并没有广泛扩展到其它领域。
2.初步发展期:1999年--2002年
上世纪90年代末见于各个学术刊物的相关成果则是零散出现。1999年――2001年期间由于论文的大量出现。这时,已有一部分研究者将网络研究的视线从单一的技术转移到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方面。新闻传播类的期刊都相继在这一时期开辟网络研究的专栏,如《新闻记者》在2000年开辟“网络新闻圈”专栏,《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界》也在之后分别开辟“网络时代”、“网络传播研究”“第四媒体”专栏,《新闻与传播》也在同期创办“网络世界”专栏。同时一些专著成果也渐渐出现,因为关于网络媒体研究的课程新闻传播专业中开始设置,2001年《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新闻新闻传播概论》等教材相继问世。
3.兴盛发展期:2003年――2005年
其实从2001年开始,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已经进入快速递增阶段,而2003年是我国网络实体运作的突破之年,网络媒体在当年的迅猛发展和深入人心是这一新兴媒介开始真正危及传统媒介。于是网络在于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全方面涌现出来。关于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已经涉及: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以及各种网络传播现象的案例研究等等诸多方面,一个较为完整的领域研究正在逐步形成。2005年,彭兰教授出版的《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将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做了一个全面、宏观的总结归纳,将我国的网络媒体研究推向一个。
4.突破发展期:2006年至今
随着信息社会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先前的“网络媒体”已经不能涵盖和解释新兴出现的各种传媒现象,“第五媒体”、“数字媒体”、“新型媒体”等名词出现,而“新媒体”逐渐成为最具囊括性并获得公认的一种说法。因此,这一时期谓之“突破发展”,正是新媒体研究从先前单一的网络媒体研究向全面的新媒体研究的突破,“新媒体”的不确定性、发展变化性决定了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瓶颈之内,随着“新媒体”的提出和传统研究范围的更新,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研究。如表一,众多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纷纷创办或更名“新媒体”专栏。
三、当下国内“新媒体”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1.“博客”及其延伸的“客家族”研究
“博客”的研究始于2003年,起初偶然出现的一些介绍性的文字并没有在研究界引起较多关注。而“木子美博客事件”以及各门户网站的博客大行其道,使博客的研究在2004年火热起来,并且持续至今。早期的博客研究主要针对一些博客现象,并从而提出博客文化以及博客背后的社会意义研究。随着博客研究的日益深化,在博客内容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博客新闻研究、博客语言研究、博客文学研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发展出来的播客、维客、掘客等“客家族”现象研究也不断涌现。2007年以前的博客研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内容传播和文化意义方面,而这之后,“明星博客”“名人博客”的兴起使其一度成为研究热点;国外的一些“新闻博客”“政治博客”也被作为经验借鉴成为个案研究对象。而随之带来的“点击率效应”使博客以及“客家族”更多地被作为一种可以盈利的经济载体加以研究,博客的经营研究是传媒学术界更直接指导、作用于传媒实体的重要体现。
2.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发展研究
数字化是新媒体的一个基础性特征,传统媒体与之区别的正是它们的非数字化,而传统媒体一旦数字化后,就跻身进入了新媒体的队伍。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焦点。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主要体现为传统纸媒和广电媒体的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发展策略探析;事实上,传统媒体并没有在新媒体出现之后走向消亡,而似乎是顺其自然般的地找到新的出路,那就是和新媒体技术的融合,这被认为是“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在微观层面上,已经通过融合演变成新媒体成员的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手机电视、手机报、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等都纷纷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针对点;分别在融合的意义探对、成功的个案分析、新兴媒体的制作和普及等方面都有广泛涉及。
3.手机媒体研究
手机媒体是真正促使“新媒体”概念兴盛的推动力,手机超越原来简单的通讯功能,成为传播信息的媒体。而且一转身为媒体就是集纳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多种媒介为一体的“全面人才”,因此一时被称为“第五媒”。最早的
手机媒介研究是从手机短信开始着手的,缘于手机短信拥有与传统媒介所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意义。接着,从手机受众研究着手。引出两种路径:一种是从受众心理引出的手机消费、手机娱乐,及其背后的新时期消费文化,将手机媒体研究推向一个理论的高点;另一种则是从手机用户的定位研究延伸出的手机媒体的市场定位(即经营)研究。同时,手机媒体本身的兼容性为新媒体研究的媒介融合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4.新媒体时代的政治、文化、伦理研究
互联网技术所扶持起来的新媒体社会,在学术研究者那里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而是一种逐步完善的社会结构形态,而在这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法制道德也必然遭遇一些新的促进或障碍。网络民主是从政治层面首先提r出来的一个议题,从“超女”评选中的短信民主选举到“周老虎事件”等一系列通过BBS民众讨论促进其合理处理的事件,使传媒的民主性效应在新媒体这一背景下充分体现出来;更有全球视野下的“超国家主义”。提出,使“地球村…‘全球一体化”等早期研究继续得到延展;而由国外引进的“公共领域”、“公民新闻”等理论研究,也在新媒体环境下逐步反映出现实呈现,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新媒体的文化研究目前体现为“网络文化”,针对以互联网技术和新兴通讯技术为基础的媒介上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这种新兴文化被迅速地与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恶搞文化”一度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中西文化研究再次火热起来,都试图在网络文化中找到自己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新媒体传播折射给这个社会的也伴随着大量的负面效应,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的研究被激发出来,包括:新媒体时代主体(网民及手机用户等)的道德责任问题、网络匿名问题、网络暴力及犯罪问题等;各种频发的网络事件、“人肉搜索”现象是当下研究者研究这一领域的最亲睐的切人点。
四、国内新媒体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方向与传媒实体发展方向一致,逐步开始超越性、指导性的研究
国内的传媒研究一直都存在研究滞后于实业界的问题,而在新媒体研究中这个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研究者们往往对新媒体技术有着全面了解,一些学者就是先进技术理念的引进者和首创者,如:方兴东对博客的引入,闽大宏对数字媒体的全面解析。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与普及存在着较大的时空差距,这为学者们开辟了诸多可以实际作用于传媒的研究领地。如:引进和介绍国外先进经验的新媒体研究或者国内外的比较研究,是最直接可以影响和指导国内实业界的研究途径,美国和日本因为新媒体发展的先进性成为借鉴频率最高的对象。再如,新媒体的盈利途径研究、新媒体广告开发研究、新媒体受众的消费研究等,都是对传媒从业者有巨大指引性的研究议题。国内传媒界依托学术界的学者或团队做资讯顾问、市场调研等工作的现象越来越多。以往,实践成果往往先于理论成果,或者研究与实践运作“两张皮”的局面正在被改写,新媒体研究正是我国传媒研究实现这种突破的关键点。
2.研究议题类型不断丰富,各部分比例也逐渐走向均衡
新媒体研究所涉及的主题正在逐年地拓宽、完善,这是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两性发展的必然。从我国新媒体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这一领域的研究是符合逻辑发展并且经历不断丰满、完善的过程。从最初基础层面的对新媒体内涵、特征的介绍性、描述性研究开始。到随之拓展出来的主体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经营管理研究,涵盖多面。而新媒体技术的渗透性发展,更是将新媒体研究的视线拓伸到社会信息传播的方方面面。而在不断丰富的研究议题中,学者们也有效遵循着“百花齐放”的原则,使各部分研究比例趋于均衡。在笔者抽样的学术论文之中,2005年以前的新媒体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新媒体及其技术的内涵与特征上,而之后,从媒体经营管理角度、受众角度、文化批判角度来研究新媒体的文章比例迅速增加。
【关键词】大数据;电视新闻;可视化
一、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报道的新尝试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与新闻业相结合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形态,简单说来就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从中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再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给受众的过程。然而庞大的新闻数据被读者及观众迅速获取并从中得到出重点讯息却并非易事,于是找到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变得尤为迫切。数据可视化是信息可视化的类型之一,信息可视化较早投入电视新闻的制作之中,主要表现形式一是事故灾难新闻的动画模拟还原。例如2015年6月“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沉船后,央视在搜救过程进行报道时用动画的形式对事故现场和搜救方案进行演示,便于观众迅速了解搜救进展信息;另一类是科技行业类新闻的模拟,用以解释说明其复杂的原理。其中经典案例是报道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飞行运转情况的新闻,从1999年神舟一号到2013年的神舟十号,央视在新闻报道中都大量运用了3D动画模拟图像。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信息的权威平台,经常一些周期性国民经济、行业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之前这类数据新闻的报道方式大都是相关的拍摄画面加上简单的图表和数据,同时配以解说。但由于专业性过强,受众往往觉得这类新闻枯燥乏味,冗长的新闻播报式解说也难以解读出有效的信息。从2012年8月开始,央视同步推出了近60期《数字十年》系列报道,用可视化的表现手段展示了十六大以来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其后,2014年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了《“据”说春运》、《“据”说两会》、《数说五一》、《两会大数据》等系列报道,直观的数据呈现加上多种成像技术的综合运用让观众眼前一亮。由此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报道迎来新的契机。
二、可视化新闻给电视业带来的新变革
2015年10月,央视新闻中心整合多方信息源制作的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播出。该节目将大数据挖掘与常规新闻报道结合,使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让节目通过真实数据完整呈现。凭借新颖的新闻报道形式、极具时代感的动态图表,以及深度的大众思想评析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广泛好评。
(一)视听元素增多,呈现形式多样
传统的电视语言的处理包括声音、画面、字幕以及电视特效等,这里的画面指的是摄像记者在新闻现场拍摄的或媒体资源库中存储的实景镜头。然而,由于电视画面本身的限制,某些特定主题是无法通过解说词加画面的结合来很好的表达的,比如法制类新闻中的案件发生过程、突发灾难性新闻中的灾难发生瞬间,以及时政新闻经常要报道的各类统计数据等等。
可视化新闻则为这些题材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弥补了电视语言的缺陷。纵观《数说命运共同体》七集报道样本,地图、条形图、三维动画、虚拟场景等视听元素明显增多,让观众清晰地了解复杂的指标和数据。在第三集《文化的旅行》中,节目用大数据抓取了围绕古丝绸之路的一张关键词图,主持人欧阳夏丹在中国的湖州、中东的迪拜与南亚的孟加拉吉大港之间来回穿梭,结合文字、色彩、三维动画和虚拟空间等视觉信息,给观众带来亲临现场的感觉,提高了信息图所要传达内容的丰富性和感染力,让新闻报道更具空间感和真实性。
(二)传播效果增强,影响力增加
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所有新闻报道共同的目的。传播效果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传播源、传播方式、传播对象。可见,新闻报道的方式对传播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人脑几乎是在瞬间完成对图形信息的处理,处理文字却按照线性顺序,因此速度慢很多。电视原本在画面呈现上拥有传播优势,然而,在报道一些比较抽象的主题时,电视画面也无能为力。比如,在报道季节性降雨量的主题时,电视镜头往往呈现出全国各地降雨的景象,年年如此,至于“降雨量具体是多少?”、“全国哪些地区受降雨影响最大?”……这些新闻点则很难通过解说词让观众留下印象。而可视化新闻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图形的对比、地图上原点色块的变化等,可以让观众清晰地了解更多新闻信息,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再来看中央电视台关于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的一则报道,报道中使用了一段可视化的模拟动画,三维展现了泥石流发生的地理环境、地质运动以及爆发全过程,动画模拟了泥石流爆发瞬间汹涌而下、淹没房屋、摧毁街道的景象,并配合着雷电、雨水的声音,场面逼真,令人震撼,如同灾难大片的电影效果,让人恍若置身现场,最大程度地完成了新闻信息的传播。
三、我国电视数据新闻可视化创新路径新思考
电视媒体革新生产方式、丰富叙事语态是大数据时代创新的重要工作方向。利用上述数据新闻特征优化现有节目形态,有以下几点思考方向。
(一)挖数据逻辑,深化报道层次
数据本身没有意义,它是一种工具和资源,只有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挖掘以及可视化处理并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从人的视角探索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对数据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实现传播效果。
在《数说命运共同体》节目中,央视获取海量数据的渠道主要依托百度、新浪等互联网企业以及政府组织,这也反映出央视自身在数据新闻报道中发掘和运用数据可视化能力的不足。换言之,央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用数据解释新闻,较少从数据中挖掘新闻。为此,业界可向外拓展并结合更多的新媒体平台,挖掘表象之下的数据潜在价值。同时联合国外优秀的数据服务公司,加强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也是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的有效方式。
(二)用户增值新闻,推动二次传播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和”两微一端“营造的重叠式信息传播环境使得媒介的参与度极速提升。数据新闻诞生在用户为本的大数据媒介环境中,其根本生长动力来源于用户。因此,数据新闻的发展特别需重视用户体验,重视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譬如英国《卫报》就选择了将海量数据、文字视频资料向受众全面开放,并主动向用户发出邀请参与资料的重新编排和解读。当然,相对于传统新闻,数据新闻的参与还只是小众行为。但随着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数据新闻的用户主创也会逐渐增多。现阶段可行的思考方向,是如何让具有独特的新闻价值的信息以可视化和友好参与性界面的形式呈现,使用户能够主动参与到数据的建立和分享中来,让数据可视化呈现更加注重交互性,推动二次传播。
(三)发挥团队优势,提升从业人员综合能力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依靠个别记者单打独斗来进行可视化数据新闻的制作是难以满足现在电视行业高速发展的现状的。澳大利亚全国广播公司为例,该公司一个数据新闻团队通常由几类人构成,包括主编记者,专长于数据采集、分析与整理的兼职研究员,前线记者,制作顾问,网页开发设计人员,和提供跨平台支付的项目经理。其中以研发人员的技术、建议及设计师的可视化处理为每一个数据项目的核心。这样既能保证新闻产品的专业性,同时大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及完成度。
相比而言,国内媒体团队在视觉生产部门建设方面显得捉襟见肘。视觉团队人员配备不齐,分工不细,数据编辑和电脑制作编辑人才尤其匮乏,通常都是记者扮演着“全能战士”的角色:不仅要承担外出采访、编辑的日常工作,还要成为制作可视化数据新闻的美工编辑,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新闻作品难以保证其质量。因此,大数据电视新闻团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主流数据应用,更需要打破部门建制隔阂,建立数据挖掘工程师与新闻记者配合机制,才能更好地培养与实践大数据新闻的意识与理念。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盛杨燕、周涛译[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郑蔚雯,姜青青.大数据时代,外媒大报如何构建可视化数据新闻团队?――《卫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实践操作分析[J].中国记者,2013(11)
【关键词】科技新闻;大数据;数据新闻;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80-01
科技对社会的价值与之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密切相连。但是,面对中国转型社会中公众对科技知识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面对众多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危机公共事件,当前我国科技传播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数据新闻开创科技传播新格局
大数据时代为科技传播的创新提供了契机,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下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呈现方式,它通过数据挖掘,探寻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新闻,并利用图表和交互式多媒体等形式将新闻内容视觉化呈现。科技传播就是有关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其核心目标是把科学知识以更高的效率与更好的效果传播出去。数据新闻在科技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使数据与科技的关系更为密切。但要在大数据时代把握科技新闻传播的机遇,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科技新闻数据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人才不足。数据技术普及率低、实际操作难度大等问题给大数据在科技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带来不小的现实障碍。虽然科技新闻工作者对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但他们作为非技术人员,对于大数据的实际了解和掌握程度十分有限。新闻单位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而其数据新闻生产的实际操作者――记者和编辑又缺乏熟练的大数据相关技能,这使得数据新闻生产存在实际操作者不懂技术运用,而懂技术的人又不懂内容编排的现实困境。
(二)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在各个行业、领域,信息正以数据存储的方式高速增长着,海量信息这笔宝贵的财富仍有待开发和挖掘。虽然大数据在总体上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但其本身却有着价值密度低的特点,也就是说单位数据的价值量并不高,如何充分挖掘其价值,成为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又一大挑战。
(三)科技新闻选题内容不够贴合受众的实际需求。目前国内的数据新闻仍然处于尝试发展阶段,特别是传统出身的新闻从业者,对其理念的接受度及实践操作熟练度都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还是按照传统的自上而下宣传的思维进行科技传播,只是顶着数据新闻的帽子,换汤不换药,同样不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科技新闻数据化的创新传播路径
(一)坚持开放的理念。大数据时代的科技传播应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即尽可能有效地向社会开放。同时科技传播体系内部不同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体之间应具有包容性,即口耳传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传播方式都能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有机会整合,使科技传播得以不断完善。
(二)组建专业化团队。数据新闻的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工作流程,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对于科技类的数据分析,其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结合国内外的数据新闻实践的角色分工,一个完整的数据新闻团队应该包含以下几类专职人员:团队负责人、数据记者或编辑、数据技术人员、可视化设计师。
(三)扩展数据来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在制作数据新闻时,有的数据是已经公开发表的,媒体可以直接从相关渠道获取;有的数据则不是公开发表的,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获取方法才能得到。对于公开发表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搜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或权威数据库资源获取数据。对于并未公开发表的数据,或是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数据只是散见于不同的信息源中的情况,可通过采访相关人员,或直接向有关部门、机构或个人提出数据检索请求;策划实行对相关新闻事件和话题的问卷调查;还可以通过发起用户众包等方式来采集所需要的数据。
(四)营造个性化叙述。傅爱军在《中国科技新闻十大百姓化趋势》中写道:“科技新闻中一些顽疾之所以难以克服,是由于没有在一个百姓化的大环境中去解决,没有放在社会化的坦途去考察,因而不好下手。”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新闻,应当注重数据新闻内容的信息化、故事化、个性化以及人文化,从而引发受众的自主传播。
(五)注重与受众的互动。科技传播首先要在信息的形成上体现互动性,即在科技传播中,要设计互动环节来增加受众对科技传播的参与性。与受众的互动还体现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2013(1).
[2]盛毅韬.数据可视化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以BBC与《~约时报》埃博拉病毒报道为例[J].科技传播,2014(10).
[3]解莹.大数据在科技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11).
[4]傅爱军.中国科技新闻十大百姓化趋向[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5]何苏六,张国平主编.科技与传播策略及创新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摘要自上个世纪以来,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风行荧屏――把方言应用于电视节目。方言是特定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包含着一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信息。电视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作为大众传播主要媒介的电视与承载着地区文化历史特色的方言的“联姻”,正实现着电视节目形态新的转型。
关键词:方言电视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方言作为某一地区的人们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具有非常显著的群体性。方言的群体性是指某种方言是属于群体的而不是个人的,此方言的形成是由某个群体约定俗成的。方言是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最一般的语言,是由民众自我创造、自我使用的产物。
方言是汉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学和语言学的宝藏。通过方言可以发现民风民俗和许多古代文化的信息。方言类电视节目现象,是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同时方言电视现象关系到国家的语言政策问题,关系到普通话的推广问题,关系到国家广播电视的引导政策问题。
因此研究方言电视现象可以为新闻学、传播学、文学、语言学、民俗学、文艺学等众多学科提供某些思路。而且从这种现象分析中得出的策略探讨,可以为国家的语言政策和广播电视政策提供些许有益的建议。也可以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点贡献。
一电视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
1、以方言为载体的区域传媒节目(栏目)不能满足所有受众需要
从目前形势分析,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挂》、《台州百晓》等方言新闻节目的收视效率都相对比较高,但仔细研究其观众结构后会发现,这些观众绝大多为该地区对此类方言怀有深厚感情的地方人群。受众结构的偏向,是制约作为市场策略的电视方言新闻发展的一个因素。如何弥补受众面的狭小,扩大受众范围,是该类节目为延长其生命力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2、以方言为载体的区域传媒节目(栏目)在题材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在内容上,以方言为媒介的节目也只适用于关乎当地普通民众的民生类新闻、娱乐类节目等。而对于严肃的政治类,重大经济性新闻等则理所当然的不适于用方言,而采用普通话播报。这是限制电视方言新闻施展空间的另一个原因。
电视方言类节目要在成熟稳定的媒介市场中落脚,必定要有社会文化的支撑。作为市场策略的方言新闻为什么能够有高收视率,又会有瓶颈制约,只有在文化空间中才能找到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地域特征明显的方言言说形式,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方言新闻的地域文化策略的分析,是对作为市场策略的电视方言新闻的进一步理解。
3、以方言为载体的区域传媒节目(栏目)目前有跟风的倾向
方言节目中夹杂了一些很不规范的语言用法,对大众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用语有误导作用。方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文化背景,所以电视节目用方言做出来会有一定的本地“观众缘”,但也带来了区域文化承载与社会主流文化传播的冲突。眼下各地城市都处在改革开放之中,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创业人员来自各地,需要有一种包容性强的城市文化。方言节目的大量存在,却有悖于“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和新型的城市文化诉求。还应该看到,当下有不少方言节目表现出强烈的低俗化倾向。如果不加节制地开办方言节目,或是方言节目内容上安排不妥当,势必给所在地城市形象、媒体形象的塑造带来消极影响。
二方言在区域传媒应用中的策略
1、避免片面追求高收视率,流于“小气”和“俗气”
电视方言新闻在媒介市场的竞争中诞生,收视率是它的强大动力源,但是如果一味的被收视率所左右,忽视了语言使用的规范和文明,就会把方言新闻导向“小气”和“俗气”。
媒体肩负着代表先进文化、引导教育受众的职责。虽然说方言节目是传承民间文化的重要尝试,但是保证语言使用的规范,提升栏目的审美品格。主持人即兴口语易于随意,大白话、大粗话使得节目流于“小气”和“俗气”,使电视节目失去了应有的审美意义。另外,不能因为追求趣味性而减少单位时间的信息量,也不能影响新闻的可信度,不能由平等而庄重的传播异化为不负责任的街头巷议,获得实用可靠的信息仍然是受众收看新闻的主要目的。
2、探求方言播音的发音方法,美化方言新闻
纯正普通话听起来声音饱满圆润,语言风格规范、庄重、清晰、简洁,正是因为它借鉴了歌唱发声学的方法并对之进行改造,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形成了具有艺术韵味的播音风格。而方言播音都是地方性的播音,每个地方的方言又不一样,无法根据其特点作统一的研究和改造,所以方言播音员大多是凭着感觉或是从当地地方戏剧发音寻求技巧,造成发音的偏差。方言播音是更生活化的语言,它无需苛求普通话的艺术意蕴,但是追求自然流畅、清晰简洁是理所当然的。
三结语
本文分析得出,在媒介市场竞争和地域文化的背景中诞生的电视方言新闻,有它获得高收视率的外在和内在原因,电视新闻表达方式的平民化、本土化、小众化,对本地资源的充分运用,反映了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形式上的一种改革思路,也预示着整个传播媒介改革发展的趋向,它的经验是值得大众媒介在寻求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借鉴和研究的。
但同时也应注意,方言这种形式自身的弊端和发展瓶颈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毕竟它也是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不论方言新闻能走多远,不论它还能掀起多大的涟漪,抑或是消身匿迹于电视媒介,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中国传媒业在改革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精神和活力,代表着中国电视新闻人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彰显,寻求自身发展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郑征予:《电视文化传播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年。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新媒体;纸质媒体
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不断的对社会生活生产形成巨大的影响。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统媒体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下,新媒体应运而生,在新媒体平台下受众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开展信息交流沟通,实现双向或多项互动,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更加彻底。因此,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发展进行研究不单单可以满足时代信息传播的需求,同时还有助于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发展
1.1 新媒体传播形式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其所带来的传播途径的优化改变着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刚刚兴起的时期,受众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技术中的网站来获取信息,并且在一定的范围中开展传播。这一形式下的信息传播大多为单向传播。而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与成熟,移动网络技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例如,移动手机APP中的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信工具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成为了人们开展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1]。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新媒体的发展也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1.2 新媒体传播载体发展
计算机网络进步成熟与通讯技术发展下的成果4G网络代表着互联网与通讯技术的结合。移动设备开始更加依赖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信息获取、信息传递等功能,成为了新媒体传播全新载体。移动设备的智能化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已经不再仅仅是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的工具,而是可以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获取信息,发表信息观点的工具。人们可以在手机上安装新闻APP,利用手机网络或无线网络来浏览新闻APP中的新闻[2]。
1.3 新媒体传播内容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体成为了报刊等主流新闻载体之后的全新媒体形式,并且呈现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力。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初期,虽然对新闻等信息的传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传播形式依然是以文字为主,互联网便捷、快速、互动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字形式的新闻传播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而是在新媒体载体的传播过程中更加重视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呈现。报刊杂志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手机报刊的形式呈现给受众,通过图片、音频与视频的方式来传递新闻与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受众开展双向沟通与交流,提升了报刊的传播效率与实效性。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下新媒体与纸媒的融合发展策略
鉴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传播载体与传播内容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环境下新媒体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由于受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新媒体冲击,传统纸媒必须要全面考虑周围环境,积极找寻新的定位以实现转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下新媒体可以与纸媒相融合,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因此,现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下新媒体与传统纸媒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转变发展理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下人们都成为了自媒体,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随时信息,传递信息,形成多主体互动传播模式。所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下新媒体技术与纸媒需要注重受众思维的转变,转变以往传统的传播思维,以全面保证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与完整性。例如,在南京宝马超速闯灯撞裂马自达致2死的新闻中,案件发生初期网络上对于案件的发生与经过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在舆论的呼声中南京交警开始逐渐公布证据以平复舆论的争论。而大量报刊则能够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充分与新媒体结合,将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在报刊的微博公众号中,第一时间将新闻传递给受众,以便后期可以利用纸媒针对案件进行实时的跟踪与传播,让受众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其次,强化内容创新。在计算机网络下纸质媒体与新媒体开展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内容的创新,冲破新媒体内容的限制,加以多元化的营销推广方式,使得纸质媒体的网站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以便真正意义上实现报网一体化。纸媒要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创新处理就需要对内容发展战略进行重新的规划,全面的改革采编、发行、广告等一系列环节,以形成综合化、一体化、同步化的运作形式。最后,增强用户反馈沟通。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中受众可以就新闻、信息等进行自由的沟通交流,双向沟通机制十分成熟。新媒体下的传播途径注重用户体验,能够针对受众的兴趣来开展传播,利用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使得受众可以获得更佳的体验。因此,纸媒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利用网络技术来强化用户的体验反馈,让用户能够真正参与到纸媒的传播中。例如,《江南都市报》中推出了“云报纸”功能,读者只需要将手机摄像头对准报纸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就可以获得当前报纸的相关新闻与信息,并且可以进行点评互动,十分便捷[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新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新媒体传播形式、载体与内容的发展。而对于纸质媒体来说,要抓住计算机网络给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主动的从理念上、内容上、反馈上做好全面的准备,转变思想方式,强化新闻内容创新,实现用户沟通反馈,力求能够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丽萍.新常态下高校网络新媒体运行路径的探析――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6(1):109-111.
[2]秦晓慧.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33-34+36.
[3]杨果,唐亚阳.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书院德育文化传播的创新发展[J].求索,2011(5):179-18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