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统计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自然缺失 亲近自然 家庭教育 园林景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人们逐渐被游戏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包围,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使儿童与大自然之间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断裂。2005年,美国著名儿童问题研究专家、作家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将此现象称之为“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医学名词,之所以被人称之为病态,其用意在于唤起公众对自然助益的高度关注和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全面认知。理查德・洛夫预测自然缺失将会影响未来人类的体质,有可能导致新一代人的平均寿命下降,最终将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1]当儿童极少或不再接触大自然时,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压力过大、狂躁、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孤独、对生命的漠视、自闭等,此外,还可能会导致肥胖症等等。研究认为,治疗自然缺失症、肥胖症等病症,最佳的方式不是有计划、有引导、有意识的体育活动,而是在自然界中呈放松状态的活动。让儿童更多地接触自然可能是治疗儿童抑郁、狂躁、孤独、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的最好方法。[1]
因此,从儿童行为心理角度入手研究探讨儿童景观设计,对吸引更多的儿童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进而消除因自然缺失诱发的多种心理问题、疾病,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儿童周末活动现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家长对儿童亲近大自然态度、儿童和家长户外活动选择的差异等,研究探讨儿童行为心理变化,进而为儿童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1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网上电子问卷、纸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的方式。在微信、QQ、微博等聊天网络投放电子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3份。在上海各公园、街道随机发放纸质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为92.5%。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其中包括94份儿童问卷,154份家长问卷。同时采用个人访谈,与分别来自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区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调查结果采用excel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孩子周末活动现状调查
对248位孩子和家长的调查结果表明,22.6%的孩子周末参加辅导班,27.3%的孩子参加1-2个兴趣班,11.3%的孩子宅在家里,只有38.3%的孩子会外出活动。通过交流发现,11.3%周末选择宅在家里的孩子大部分家长为外地务工人员,这些家长表示自己也很想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外出,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也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环境,他们不得不每天工作,能陪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
数据表明: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孩子与大自然的接触时间很少,周末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室内学习或参加各种兴趣培训。当下,大部分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忙着让孩子周末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生怕孩子在奥数、外语、才艺、特长上落后于别人,却不知在无形中孩子“输掉”了更宝贵的东西。或许他们能轻松地解答奥数、流利地跟外国人交流、能弹能唱、会跳舞、会画画,可实际上却从未欣赏过丛林间清脆的鸟鸣、花朵的艳丽,牛马不识,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
2.2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
对248位孩子和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17.7%的孩子每天花费“半小时内”的时间在电子产品上,27.4%的孩子每天花费“半小时-1小时”,16.5%的孩子每天花费“1小时-2小时”,38.4%的孩子每天花费“2小时以上”。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有或多或少地沉溺于电子游戏或电视的情况,这也造成了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变得更有限。由数据可知,电子产品成为了大部分孩子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离不开电源。手机、电脑、电视、游戏机等将孩子困在屋里,而忽略了窗外的自然物。
据报道,2016年2月15日,一位10岁的小女孩拿出一把电锯学着动画片《熊出没》里的光头强在5岁妹妹的脸上锯了过去。医生说虽然经过清创缝合,但是伤口仍会坑坑洼洼的,将来愈合了也会留下很深的伤疤[2]。近年内,诸如此类的事件频频发生,2014年3月20日,在宿迁一个两岁半的男孩模仿光头强,结果用斧头将自己的两根手指砍伤,2013年5月7日下午,连云港的小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玩“烤羊”情节,8岁的冉冉和5岁的浩浩兄弟俩被同村另一名9岁的男孩绑在树上点火导致严重烧伤。这些惨痛的事实告诫人们:孩子们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生活常识,有时候意识不到一些潜在的危险;同时他们也缺乏应变能力、躲避危险的能力,过多受到电视、游戏、小说等虚拟情节的影响,生活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往往会惊慌失措而造成伤害。
2.3 家长对孩子亲近自然的态度调查
对154位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1.6%的家长认为最好7天内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22.6%的家长认为最好每7-15天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20.2%的家长认为应该15-30天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只有5.6%的家长认为应该30天以上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亲近自然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但现实却是大部分孩子的周末时间被辅导班或兴趣班所瓜分,只有少数家长能做到经常带孩子亲近自然。
25.8%认为“15-30天”或“ 30天以上”带孩子去亲近自然的家长中,67.2%为男性。通过交流发现:绝大部分的爸爸们表示不知道应该要带孩子去哪里为好,也不知道孩子喜欢玩什么,喜欢看什么,每次自己单独带孩子都特别烦恼。在与小林的爸爸访谈时,小林的爸爸说“每次都是跟他的妈妈一起带他外出活动的,如果小林的妈妈不在家或者没空,小林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玩游戏也不愿跟我单独出去玩”。爸爸们几乎都存在没有妈妈们有耐心、细心的通病。
2.4 最感兴趣的户外活动
248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认为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与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图2显示,孩子最感兴趣的户外活动是森林寻宝探险之旅活动,选择此项的孩子占61.7%,其次感兴趣的是阳光沙坑,选择此项活动的孩子约占58.5%。而家长的选择与孩子的选择相差甚大:超过54%的父母认为孩子会更喜欢露营、蔬菜种植与采摘,认为孩子喜欢养小植物、森林寻宝的探险之旅、和林间运动会等活动的概率持平,基本为40%左右;67.9%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则认为孩子更喜欢露营类的家庭活动,认为孩子喜欢其他活动的概率基本持平,无太大变化。在问卷调查的开放性问题中被问到印象最深刻的户外活动时,大部分男孩的回答最多为冲浪、攀岩、踢足球等具有刺激性的活动;大部分女孩及家长的答案基本一致,为和家人参加露营活动。这些差异也是值得景观设计师们思考的,在进行儿童景观设计时应该多考虑儿童的兴趣和行为需求,这样才能吸引孩子走出屋子、离开电源。
亲近自然,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是孩子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总是在担心着屋外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也是使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表现更为明显,他们的溺爱逐渐的让孩子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任何风吹雨打。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点,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别在无形中抹杀了他们的天性。
3 问题与讨论
3.1 阻碍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的原因
在与家长们的交谈中发现,家长们认为阻碍其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最主要原因有:(1)气候问题,例如冬天太冷、夏天太热、雨雪天气等,孩子太体质差,容易生病;(2)自己工作太忙、太累,没有时间带他们亲近自然;(3)孩子要参加各种辅导班或兴趣班,没时间外出;(4)户外存在安全隐患,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分辨能力差,容易受伤;(5)不知道该去哪儿,感觉外面都差不多,没什么可看的;(6)更愿意带孩子去儿童剧场或游乐园。
通过交谈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带孩子出行,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有的家长对很多户外活动存在危险表示担忧:攀岩太容易受伤、泥巴是脏的、草坪里有细菌……过多的担忧导致了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其结果就是减少了孩子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民间对孩子的成长有一种说法叫做“接地气”。意思就是从小在自然环境里摸爬滚打的孩子,会比极少接触大自然的孩子更结实、更健康、更少疾病。那些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家长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远比家长想象中的强大得多,孩子没家长认为的那般脆弱,家长过分的担忧只会让孩子变得更脆弱。
3.2 解决方案
3.2.1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当代著名海洋学家Rachel Carson曾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3]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从大自然学到的东西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家长应该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鼓励孩子在自然中多探索、多想象、多观察、多发现;在家中培养一些易于观察的动植物,开辟小型菜园、花园等,为孩子提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平台。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问题反映了家长的问题”。家长应成为孩子喜欢自然,了解自然的表率,与孩子一同走进自然、探究自然、了解和认识自然、享受自然的奥妙与美,引导、启发孩子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多观察、多欣赏、多思考。
3.2.2 以儿童行为心理为依据进行景观设计
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景观缺乏吸引力、存在危险性是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的一个重要原因。儿童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巨大的精神愉悦,这能促进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强壮的体魄、对好奇事物的探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审美力等。因此,在进行儿童景观设计时如何将儿童从“有电源的房里”吸引出来,又必须保证儿童的安全,让家长们放心,是景观设计师们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与孩子们交流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景观活动有:沙坑、草坪、森林、水景、蔬菜种植与采摘、照料动物等。
(1)沙坑游戏。沙是大自然的产物,经过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将沙土作为最基本的造景材料,加上他们的构想与构建,通过手的操作及对成品的创造性可以反映出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及对未来的想象(如图3),他们在这里可以拥有自己的宇宙飞船、可以建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堡、可以为爸爸妈妈做出“美味的菜肴”、自己可以是救死扶伤的医生、……这种低结构、没有既定玩法的原材料对儿童而言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可以让儿童在愉悦的玩沙游戏中获得动作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而且能丰富认知经验,提高想象和创造能力,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5]在设计游戏沙坑时,可将其设置在树林下,即可确保孩子在玩沙土时不受强光的刺激,又可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阳光,增加趣味。沙坑四周可栽植薰衣草、薄荷、艾草、晚香玉、驱蚊树等植物驱蚊虫,沙坑旁边可设置休息平台,以便于家长放心看护孩子。
(2)草坪。(如图4)孩子来到广阔的大草坪就犹如一只在花丛中自由飞舞的小蝴蝶,他们在草坪上自由奔跑。带上桌布、零食,在阳光的沐浴下跟孩子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或许是很多家长期盼的事情。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做调查时,我也躺倒草坪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看到一位大概10左右的小女孩从草坡上滚下来,然后开心地说“妈妈,你看我是草丛里美丽的花朵”。孩子开心的笑容,欢乐的行为或许正是景观设计师最想看到的。
(3)森林。随着城市的扩张,大量的自然区域被开发,对现代城市儿童而言,森林是遥远的、神秘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孩子说到对茂密的森林十分感兴趣,但当问其知道森林里有什么时,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为“森林里有熊大、熊二、光头强”(动画片《熊出没》)。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森林,让他们在里面探险,了解森林里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认识各种奇异美丽的植物,欣赏清脆悦耳的鸟鸣、潺潺的流水、艳丽的花朵、高大的树木。让他们感受到在林间泥道上奔跑的愉悦,知道道路原本的样子不是混泥土或塑胶的。这既是家长的责任,也应该是景观设计师们的追求。
(4)水景。亲水性是人的本能,儿童对戏水活动具有强烈的喜好。在设计儿童景观时,景观设计师可考虑设计浅池涉水与鱼塘垂钓。水深控制在30cm安全深度内,在池底铺满鹅卵石,在儿童涉水时既有安全保障,又能达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此外,垂钓是一项有益身心、老少皆宜的休闲活动,垂钓时,手、眼高度配合的动作能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并且高度保持注意力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耐心,也能让孩子变得愉快、恬淡、平和。
(5)蔬菜种植与采摘。蔬菜种植与采摘对大部分城市儿童而言是较为陌生的,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将农田设计成大小不一的地块,以家庭为单元,开展儿童参与耕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管理、采摘等一系列活动。会有助于儿童认识各种蔬菜,并了解其生长规律,丰富儿童的自然知识。而且通过参加这类有足够意义和吸引力的活动,能分散儿童对电脑、电视、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此外,儿童参与此类农事活动有利于身体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其耐心、爱心、注意力,有利于消除儿童的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
4 结语
孩子本是自然中的一只小鸟,别把孩子关在你自己编制的鸟笼里,那样只会让其失去了天性,忘记了飞翔。自然是儿童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把儿童放回大自然的怀抱,让其体验到自然的神奇,这也是当下景观设计师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郑海云.中国日报:10岁女孩模仿光头强:用电锯将妹妹鼻子锯开,2016-03-10.
[3]Ulla Grob-Mengues.文化与幼儿教育的欧洲视角:走向自然[J].学前教育研究,2004,(7-8).
【关键词】 光纤通信 电子信息 中国移动 发展前景
一、光纤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
当然,光纤移动通信技术有很多的优点,首先是它的大容量,宽频带。由于技术改进,在移动通信技术中,引入了光波替代了电缆,这样就使得信号传递的频率得以大幅度提升,而且就损耗来讲,光纤技术也要比电缆低很多。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光纤所传递的信号容量也达到了微波的近五十倍。由于信号频率受到单波光纤终端接收设备的限制,光纤在带宽的优点根本无法体现出来。光纤当中信息量的增加目前主要靠的是波分复技术,而在一系列的相关研究中证明,其它的信号传播介质根本无法达到光纤移动通信的超大容量信息以及超远的信号传递距离。其次,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较低的施工成本和较低的光纤损耗上。在移动通信中最常被采用的光纤材料是石英光纤,这一方面是因为石英光纤跟其他介质比起来,光纤损耗要低很多,这样无形中就减少了通信施工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因为作为玻璃材质的石英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电的绝缘体,这样施工的时候就不用考虑电路的接地和回路的设置,施工过程得到了简化。再次,由于石英光纤的对电绝缘性能和具有耐腐蚀的优点,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其他电磁的干扰有着极强的抵抗能力。它的信号传递能够很畅通的到达接收方,不论是周遭的各种电缆还是纷杂的环境都造不成干扰,不会影响到通信信号传输的效果。第四,光纤的传播能力超强,而且不会受到串音的干扰,很好地实现了通信的保密性能。在以往采用的电磁波通信技术中,信息的保密性做得不是很好,信息很有可能被别人截获。而采用光纤通信技术之后,由于光纤本身较小的直径和质量、较小的空间占用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所以它用起来具有非常好的纤维柔性和信息稳定性,信号传递不受干扰,所以在全球范围都在大力推广光纤传递通信信息。
二、光纤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领域的使用及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使用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单模光纤的采用。这是现价段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产品,由于它采用的玻璃芯较细,只能够传输单一光。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谱宽的宽度以保证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第二,接入网光缆的采用。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实质是通过光纤这种传播介质来实现信息信号的传递和输送。目前可以改进的方面包括接入网光缆的距离长短缩进、光缆分支数量的控制和光缆分叉情况的梳理等。为了扩大光纤传递信息的容量,目前采用的方法通常是扩大光纤芯的面积和体积。另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提高光纤密度和减少光纤的粗度。这一般适合直径较小的光纤管道。
第三,室内光缆的采用。室内光缆的优缺点同样明显。优点主要是质量轻、成本低、信号传输速度快、信号传输质量清晰、信号传输流量大以及信号传输稳定性强,缺点则集中在保护层弱和抗拉效果不明显。
第四,通信光缆的采用。常用的通信光缆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内部的光纤芯和外部的保护膜,是在构成上没有金属存在的介电质。通过光缆线路中电流和信号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第五,塑料光纤的使用。塑料光纤是一种优良的光纤材料,特点是材料价格低廉,成本较低,而且信息传递速度快。它对于信号传递的实现是通过光在光纤中进行折射和跳跃来进行的。它的采用一方面降低了光纤电缆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还节省了通话花费的费用。所以使用起来较为实用,无论是在数据传输还是自动化领域都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
三、结语
近些年来,作为一项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广泛地应用到我国的移动通信领域,给人们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不但能给用户输送语音信息,还使得通信功能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我们相信,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光纤移动通信技术都会随着时代进步一直向前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将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直接影响和改善到人们的生活节奏。
参 考 文 献
[1] 刘世银. 浅谈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年05期
摘 要 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技术训练及训练过程中应防止的几种倾向,三方面论述少儿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少年儿童 身体素质 技术训练 田径训练 注 意问题
一、前言
当代训练的特点是越来越重视早期专门化训练。对少儿进行早期专门化训练,必须依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实施。如果单为了追求运动成绩,而采取高强度的强化训练,虽然暂时能取得一定成绩,但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阻碍了他们向高水平发展。导致运动生涯的提前结束。下面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技术训练及训练过程中应防止的几种倾向三方面论述少儿田径训练的特点及注意的问题。
二、少年儿童身体生长发育与训练特点
(一)身体的“自然增长
少年儿童运动成绩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训练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自然增长”等因素,少年儿童的训练不仅能使运动成绩得到提高,而且对“自然增长”有影响。为此,少年儿童的训练除考虑提高成绩外,还必须十分重视增进他们的健康,促进身体的“自然增长”,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的发展。
(二)身体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般情况下,少年儿童的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明显地落后于运动器官。在运动器管中,骨骼特别是各关节和韧带落后于肌肉的增长和发育,而肌肉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群的发育要早,肌肉中所含的水分比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
在安排少年儿童的训练时,充分考虑到身体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十分重要的。对一些暂时处于薄弱的环节,应加强保护与爱惜,以避免过多的训练而损伤了这些器官或肌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通过适度的训练,使暂时处与薄弱环节的部分得到发展和加强,使整个机体得到全面提高。
(三)身体的脆弱
少年儿童是长身体的旺盛时期,各器官与系统长得很快,如儿童的身高,一般每年增长5-6厘米,12-13岁时身体处于加速发育阶段,有的儿童一年竟长8-12厘米。由于身体长的快,各器官与系统在一定的时期内来不及发育健全,因而儿童的有机体显的比较脆弱。这便决定了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要比成人的运动训练要保持更加小心谨慎的态度。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体长得快,血压容易升高,这虽是一种暂时现象,但如果运动训练过度,可能转为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身体长得快,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予以补充。如果营养不足,少年儿童容易得贫血。由于儿童的骨骼柔软,如果长时间地采用负重练习,会阻碍骨骼的生长,或者造成脊柱变形。由于少年儿童的骨化过程尚未完成,软骨成分较多,关节支撑能力较差,关节和韧带容易受伤,特别是那种条件好,完成动作速度快的少年儿童,更容易使关节和韧带损伤。
根据上述特点,少年儿童的田径运动训练中应加强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注意饮食和营养,防止贫血的出现;避免大量训练,减少静力练习;练习时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加强医务监督与健康水平的检查,防止多次重复性受伤而发展成慢性疾病。
(四)身体发展的不稳定性
不稳定是指变化大,表现在这一次上课动作掌握得很好,但到下次课时却完全变了样。有时,有的少年儿童在某一阶段里的训练很好,但再过一段时间却似乎什么都不行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少年儿童身体的发展快而不平衡,因此,造成身体内部的失调现象。如少年跳远运动员在显著提高速度素质的同时,可能发现跳远成绩的下降,这是因为素质与技术之间出现了失调的缘故。
根据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应具备有关方面的知识并有更大的耐心,善于在暂时处于成绩下降的情况下,看到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因素;同时当某一方面发展很快的时候,也要预测到可能再现的问题。
三、少年儿童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特点
(一)建立广泛的运动技能与掌握多种运动技术
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运动技能是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而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又能促进运动技能的建立与提高,又由于田径运动各项目技术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干扰作用,因而在少年儿童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建立广泛的运动技能和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既是一个挖掘技术潜力的过程,又是扩大运动技能和培养灵敏、协调素质的过程,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时,少年儿童不仅要学习多种田径运动项目的技术,而且还应学习一个项目的多种姿势,如学习跳远的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在进行全能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跳高时用左腿起跳的少年,在跳远和跨栏跑时用右腿起跳和起跨。这样可以使左右腿得到匀称和全面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运动技能的转移效果,合理安排技术教学与训练
由于各项运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作用,因此,在安排少年儿童的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时,有必要周密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与作用。一般说来,某一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在学习其它技术动作时出现正效应而有助于新技术动作的掌握,但有时也可能出现负的效应而干扰和影响另一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应根据各项运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科学选择练习内容,合理安排技术练习顺序,充分发挥其正效应,最大限度地缩小负效应。
(三)建立科学的技术动作模式
少年儿童在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之前,首先应对所学的技术动作建立一种科学的动作模式。这一动作模式不应是某一优秀运动员技术的简单模仿,也不应是某种技术流派的翻版,而应体现出某一运动技术的基本内容、具有结构简单、动作规范、易于用力的特点,并能为运动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建立基础.
(四)建立技术动作的评价标准,准备开展评比活动
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开展技术评比活动,不仅有利于少年儿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掌握技术动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采用适合于少年儿童的教学方法与运动器材
进行少年儿童的田径教学与训练,要求教师掌握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练习过程中,多采用模仿练习和专门性练习,这些练习可将所学的重点突出出来,反复多次地进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应多采用适合少年儿童年龄的器械,如以小实心球代替铅球、垒球代替标枪、铁环代替铁饼、以及自制小栏架、跳动高架等都有利于少年儿童学习与掌握合理技术。
四、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中应防止的几种倾向
(一)防止采取狭窄的专项训练手段
一些教师口头上讲的是全面训练十分重要,而实际上只采用狭窄的训练手段,把重点放在青少年时代出高水平运动成绩这一基础上。青少年时代表现出较好的运动成绩是好事,但还要看教师在训练中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成绩.如果全面训练比重较少,专项训练比重较大,而且采取小量训练手段和高强度训练方法来提高成绩,那么这种训练方法是不可取的。训练中只采取小量的手段,在初期能收到明显效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反而会对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起阻碍作用。
(二)防止采取高强度训练法
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一种是量大强度小,另一种是量小强度大.只需要经过2-3个周的训练,就可以看出,采用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提高成绩的速度快,但这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在多年训练过程中,这种暂时优势会逐渐消失,最后将明显地落后于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方法,高强度训练法的害处是:第一,加大了肌肉与关节韧带间的发展差距.高强度训练法使肌肉力量在短时间内得到飞跃式的提高,这往往会给一些条件好的少年儿童的关节韧带造成较大的损伤.第二,长时间采用高强度训练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较大的副作用.第三,高强度训练法不利于加大运动量,不利于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第四,高强度训练法不利于培养踏踏实实的训练作风.
(三)防止采用以杠铃为主的大强度力量训练
关键词:三极管输出特性 阶梯信号 锯齿波信号 示波器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graphic circuit based on general oscilloscope
Song Weix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China
Abstract: The simultaneous test on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realized by combination of the general oscilloscope and the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graphic circuit composed of rectangle wave generator, sawtooth wave generator, the binary-decimal counter, ladder waveform generator, analog switch,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and umming amplifier, by which can conveniently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ack of special testing equipments, adopting this method is also a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way to test th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ransistors output characteristics; stairstep singal; sawtooth signal; oscilloscope
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集射极电压Uce的关系曲线称为输出特性曲线。这一特性曲线虽然可以利用专用的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得,但在缺少专用测试设备的条件下,借助通用示波器,结合特定组合的数模电子电路进行测试仍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方法[1]。
1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的构成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与示波器相结合既可以单独测试单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又可以同时测试两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为了测试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必须分别给每只三极管提供相互同步的基极阶梯电流及集射极扫描电压,并同时将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及集射极电压送至示波器Y通道与X通道进行显示;借助电子模拟开关交替地将两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集射极电压信号送至示波器的Y,X通道,便能使两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在示波器屏幕上交替显示[2]。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主要由矩形波与锯齿波产生、锯齿波放大与输出、十进制计数与分频、十阶梯产生与放大、 触发器、模拟开关、Ic取样放大、Uce放大与平移、Uce平移电压等电路组成,其构成如图1所示[3]。
图1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的构成
在图1中,矩形波与锯齿波产生电路产生同步的矩形波与锯齿波信号,锯齿波电压经放大输出级直接作为被测三极管的集射极扫描电压;矩形波则送至十进制计数器,计数器的二-十进制输出信号经加法运算后输出阶梯波,并以此作为被测三极管的基极驱动信号;计数器的预置脉冲即矩形波的10分频信号则作用于T'触发器,T'触发器输出信号又驱动电子开关按每10个阶梯转换一次,使两只被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按每10个阶梯交替一次的时序显示;双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交替显示的关键是三极管集射极电压的显示必须在水平方向错开。在显示过程中,一三极管集射极电压的显示起点必须比另一三极管高出一定数值的电压,此电压可称为“Uce平移电压”,Uce平移电压产生电路则是为此而设置;Uce平移与放大电路用于三极管集射极电压的平移与放大;Ic取样放大电路用于三极管集电极电流的取样与放大;电子开关用于控制两只三极管的交替接入、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的取样、Uce平移电压的作用[4]。
2 电路原理与设计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Q5,Q6为被测晶体三极管。
图2 双簇型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图示电路
2.1 矩形波与锯齿波产生电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资料收集 本研究入选的202个病例均为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昌平教学医院儿科住院患儿,所有患儿经体格检查、查问病史、影像学检查符合肺炎诊断标准[5]。
1.1.2 分组入选标准 (1)细菌感染性肺炎入选标准:临床有感染中毒症状,应用头孢类药物、雾化吸入、气道管理综合治疗治愈者。(2)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入选标准:临床上有肺炎癥状和(或)相关体征,血清学检查提示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雾化吸入、气道管理治疗治愈者。(3)病毒感染性肺炎入选标准:临床有肺炎症状和(或)相关体征,呼吸道病原谱血清学检查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流感病毒感染,治疗上未予抗生素,仅依靠雾化吸入、气道管理综合治疗治愈者。(4)因许多儿童肺炎患者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合并病毒感染,故将此类患者单列一组,肺炎支原体+病毒感染性肺炎入选标准:临床上有肺炎症状和(或)相关体征,血清学检查提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流感病毒(包括流感A型、B型、副流感)抗体阳性,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奥司他韦、干扰素雾化吸入、气道管理综合治疗治愈者。
1.1.3 剔除标准 (1)血清学检查提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同时阳性的剔除;(2)临床上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性大,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但血清学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阴性的剔除;(3)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但同时考虑合并细菌感染不能除外,同时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剔除;(4)临床考虑为病毒感染性肺炎,但合并细菌感染不能除外,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例剔除;(5)重症肺炎剔除;(6)伴有惊厥的病例剔除;(7)有心、肝、肾重要脏器疾病者。
1.1.4 分组 按上述入选及剔除标准,将患者分为四组:细菌感染性肺炎(2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89例),病毒感染性肺炎(2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病毒感染性肺炎(65例)。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均于患者入院24 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胶试管2 mL备测呼吸道病原谱,EDTA抗凝管2 mL备测CRP、PCT。标本采集前均征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2 CRP检测 采用高敏感干化学微粒增强型压积校正免疫速率法,使用加样器将全血标本加入到含缓冲液的检测管中,CRP试剂帽盖在检测管上,通过QuikRead go仪器检测读取结果。试剂为Orion Diagnostica Oy生产的CRP测定试剂盒。
1.2.3 PCT检测 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吸取75 μL全血标本,将样本加入缓冲液中,充分混匀1 min,用移液器从上述溶液中吸取75 μL加入测试卡的加样孔中,反应15 min,并在倒计时1 min内将测试卡插入仪器中,系统继续倒计时,适用仪器自动进行测试并读取测试结果。试剂为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荧光检测仪和配套使用的PCT定量检测试剂盒。
1.2.4 呼吸道病原谱的检测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操作流程如下:加稀释后的样本30 μL到反应区温育30 min清洗(流水冲洗1 s,小杯中浸泡5 min)加标记抗体25 μL到反应区温育30 min清洗(流水冲洗1 s,小杯中浸泡5 min)封片荧光显微镜下镜检进行结果判读。试剂盒为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生产的呼吸道病原体谱抗体IgM检测试剂盒。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4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Dwass-Steel-Critchlow-Fligner方法对组间CRP、PCT进行两两比较。运用Spearman方法对CRP、PCT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肺炎PCT、CRP的表达
可见细菌感染性肺炎PCT、CRP均值均最高,支原体+病毒感染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次之,病毒感染性肺炎PCT、CRP表达均最低。见表1。
2.2 CRP成对双侧多重比较分析Dwass-Steel-Critchlow-Fligner方法
对四组儿童肺炎全血CRP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病毒感染性肺炎组CRP水平偏低,同其他三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三组间比较,CRP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2。
2.3 PCT成对双侧多重比较分析Dwass-Steel-Critchlow-Fligner 方法
对四组儿童肺炎全血PCT水平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细菌感染性肺炎PCT水平偏高,同其他三组比较,PCT升高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三组间比较,PCT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3。
2.4 相关性分析
对CRP和PCT进行整体相关性分析,n=202,Spearman 相关系数r=0.34211,P<0.001,四组儿童肺炎全血CRP与PCT表达整体具有相关性。
3 讨论
肺炎是导致儿童住院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据着巨大的医疗资源。儿童因其机体的发育特殊性,在不同的阶段抗生素应用受到不同的限制,如氨基糖甙类药物由于其对软骨发育的影响,除非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免疫功能缺陷、重症感染),在儿科此类药物是基本禁用的;另外,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病毒药物在新生儿及小婴儿中的限制应用,使得选择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成为儿科医生的首要企盼。临床上需要一些生物标志物用来甄别感染类别,以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及应用抗生素的种类。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作为传统的炎性标志物,其反应的滞后性、非特异性使其不能很好地适应临床需求[6]。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CT)的前体(无激素活性),被认为是降钙素调节激素和最有前景的炎症指标,在细菌感染时升高,其升高较C-反应蛋白、血沉快,且在炎症减轻时很快降低[7]。首次将其同感染性疾病联系起来是1983年,在一个葡萄球菌感染中毒综合征的患者血清中发现PCT水平显著升高。PCT作为一个新型的炎性指标具有较好的生物动力学:感染后2 h内升高,8~24 h维持一个平台期,其在健康个体中可以检测到非常低的水平。PCT可由全身许多种细胞产生,甲状腺C细胞、肺脏神经内分泌细胞、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细胞,這些细胞的分泌组成了健康个体血清中PCT的主要来源,在急性感染的个体能升高1000倍。目前测量PCT的最大意义在于其可以作为一个炎性标志物降低滥用抗生素率。PCT在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下表达水平不同,其升高水平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显示其能够区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同传统炎症指标CRP比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且易于检测[8,9]。
本研究入选的202例肺炎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性肺炎例数最多,89例,占44.1%,细菌感染性肺炎例数最少,21例,占10.4%,推测这与临床上痰培养结果影响因素较多,对细菌感染缺乏有针对性的临床检查手段有关。一些考虑细菌感染存在但不能除外合并支原体感染联合应用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病例未入组。研究显示,CRP同PCT整体具有相关性,即PCT升高的情况下CRP也会升高,那么PCT对于甄别儿童肺炎病原体类别有优势吗?我们的研究显示,四组肺炎就CRP整体水平而言,病毒感染性肺炎组水平偏低,同其他三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三组间比较,CRP表达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CRP在鉴别是否为病毒感染性肺炎是有价值的,病毒性肺炎时CRP一般不会升高,但CRP在鉴别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时意义不大,即CRP升高,并不能区别出是细菌感染或是支原体感染。这时,我们需要参考PCT的水平。我们的研究显示,四组肺炎就PCT整体水平而言,细菌感染性肺炎PCT表达水平偏高,同其他三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三组间比较,PCT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若CRP、PCT水平均升高,须考虑细菌感染性肺炎,应用抗生素时,我们会选择细菌敏感的头孢类药物;若仅CRP升高明显,而PCT升高不明显,我们考虑支原体感染可能性大,我们会选择治疗支原体感染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若CRP、PCT均不升高,我们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大,用药时就不应用抗生素,仅予抗病毒、雾化吸入、气道管理治疗即可,从而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在Mona Bafadhel等[10]的研究中,PCT指导的治疗中,降低了50%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而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并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在Philipp Schuetz等[11]的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Meta分析研究中提示:应用PCT指导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最初和持续治疗是有效的,可降低抗生素的暴露,而不会增加死亡风险和治疗失败率。临床上往往情况复杂,肺炎可能是多种病原体同时感染,我们尚须参考病原学检查结果来指导用药。我们在临床中以PCT为指导的抗生素治疗参考值是:PCT<100 pg/mL强烈建议不用抗生素;PCT 100~250 pg/mL不用抗生素;PCT>250 pg/mL推荐使用抗生素。同Kenneth L所用标准一致[8]。
在脓毒症状态下,血清PCT浓度通常显著升高,可能呈十倍、百倍、千倍升高,革兰阴性菌释放内毒素脂多糖(LPS)或革兰氏阳性菌释放的脂膜酸(LTA),通过toll样受体(TLRs)同免疫细胞反应,激发前炎症细胞因子反应,诱导系统实质细胞高分泌PCT,然后通过反馈方式,血细胞产生同样的细胞因子进一步增加局部PCT水平。此外,在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在肺炎、急性吸入性损伤、重症感染和炎症如胰腺炎、阑尾炎、烧伤、中暑、多创伤、广泛手术中也可见升高[8]。有研究表明,在炎症反应过程中,PCT不能触发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但内毒素、TNF、IL-6、IL-1等炎症因子可诱导PCT的产生和释放。因此认为PCT是一种次级炎症介质,对炎症反应过程具有放大效应,但不能启动炎症反应[12]。
本研究中,将伴有惊厥的病例剔除,其原因在于,在一些缺乏细菌感染证据状况下PCT也可明显升高,可见于大量细胞死亡状态时,如创伤、手术状态时,在这种情况中,PCT值通常下降迅速[13]。临床中我们观察到某些病毒感染导致热性惊厥的患者PCT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不施与抗生素治疗PCT也可以较快下降,推测同惊厥发生时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有关。因此,在临床用药时,我们须综合判断,才能做到用药精准,而不至于滥用抗生素。此外,低PCT水平结果可能出现在感染早期或局部感染,在后续的测量中会升高[13]。实际上,PCT是一个已被广泛认识了的生物标志物,其应用范围已超越急性时相,血清PCT水平同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健康个体的死亡率相关,高水平的PCT同直肠癌之间有独立相关性[14]。
关键词:农村统计 特点 职能
中图分类号:C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39-01
统计及其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社会和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各行各业的活动都离不开统计。统计学是一门集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归纳和分析于一身的学科,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宏观、微观经济运行工作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统计信息紧密相关。因此,全面系统地掌握统计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及时地收集纷繁复杂的统计信息就成为各经济主体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农村统计的特点
社会经济现象包括自然现象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领域的各种现象。比如:国民财富与资产、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生产与消费、财政与金融、教育与科技发展状况、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统计是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信息的认识,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基本认识。因此,统计有着它自己的特点。
1.数量性。由于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因此,数量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数量信息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数量特征,即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等。(2)数量关系,即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比例关系、关联关系等。(3)数量界限,即引起社会经济现象质变的数量。例如,完成计划与未完成计划有质的区别,计划完成程度100%就是质与量互变的数量。又如,要统计农村国民生产总值,首先要确定国民生产总值的质,在认识国民生产总值质的基础上,才能统计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例如,观察一定时期农民的物质消费水平,就要统计一定范围一定时期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并与相应的人口数进行比较。统计“社会商品零售额”,首先要明确这个指标的涵义,然后再去统计它的“量”,而确定“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涵义,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解决什么是商品流转、什么是零售、社会商品零售额的统计范围是什么以及怎样收集、整理和汇总社会商品零售统计资料等问题。在确定这一统计指标涵义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当统计了“社会商品零售额”以后,把它与相应的人口数量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就可以观察到相应的物质消费水平。还可以“社会商品零售额”与“社会商品购买力”进行对比,观察购买力的实现程度,分析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由此可见,统计虽然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问题,但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质的研究。
2.总体性。统计通过对某一个或若干个性质相同的许多个体组成的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来反映事物总体的数量特征,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状况。由于总体由许多个体组成,因而,“总体性”也可以称为“大量性”。在社会领域里,个别现象往往存在着特殊性和偶然性,呈现出事物整体所具有的普遍性或稳定性,从而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以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活动以总体为认识现象,并不排斥对个别现象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个别现象是构成总体的基础,无个体则无总体;另一方面,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典型调查和深入细致的分析,有利于补充总体资料的不足,丰富总体资料研究的内容,更加生动地说明量的形成和变化。
3.具体性。统计认识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中具体事物的数量信息。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具体事物,都是在一定地点、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其量的表现都带有特定场合和特定条件的痕迹,离开具体地点、具体时间和具体条件,是无法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从地区上看,客观事物在地区发展上总是不平衡的,有先进的,有后进的;有自然条件好、科技发达的,有自然条件差,科技落后的。从时间上看,有发展速度快,有发展速度慢,而快与慢又是可以转化的,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从环境条件看,环境对事物有时起着促进作用,有时起着阻碍作用。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统计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在研究农民的生活水平时,除了考虑地区因素外,还必须明确是哪一年的生活水平,并联系农业的生产条件、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联系农村消费品的价格等因素进行分析,以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是高还是低,生活质量是好还是差。单凭一个孤立的统计数字是很难说明问题的。因此,统计研究的量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条件下的量,这个量总是和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社会性。统计活动通过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调查研究来认识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反映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这些物质关系,实际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引起的。首先,农村社会性是指农村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是人们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产物,统计数据总是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反映着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农村社会性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化将受到其所处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政策、文化背景、宗教、法律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社会经济统计是为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管理服务的;再次,从事统计活动的人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这就使得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
二、农村统计的职能
统计职能是指统计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在社会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国家管理系统应由科学的决策系统、高效的执行系统、灵敏的信息系统、完备的咨询系统和严密的监督系统所组成。统计工作作为国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亦称为社会经济统计的整体功能。这是对社会经济统计的职能作用最全面、最完整和最科学的概括,是对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农村也不例外。现就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三大职能加以叙述。
1.信息职能。统计的信息职能是指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采集、处理、传递、储存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的职能。统计资料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信息,统计资料是重要的信息源,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具有数量性和整体性的特征。运用总体、速度、结构、比例关系等特有的方法,反映农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咨询职能。统计的咨询职能是指利用已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各种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统计所提供的统计资料、所反馈的经济信息、所进行的统计预测,是农村政府部门和经济决策者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决定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制定长远规划和经济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3.监督职能。统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和科技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运行状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发现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原因,并在发出预警信号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的向前发展。
上述农村统计的三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信息职能是基础职能,是保证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而咨询职能则是信息职能的延伸和深化;监督职能则是信息职能和咨询职能的拓展。只有同时发挥统计的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才能体现和发挥出农村统计的整体功能,才能搞好、搞活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为市场经济服务,发挥农村社会统计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劳动工资统计 改革
引言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着作为国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也在发生改变,劳动工资统计主要反映基层单位人力的投入、劳动力的流向、从业人员和职工的规模及结构、劳动报酬和工资的水平等情况,这些资料为各级政府制定各项劳动政策,实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目前劳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切实改变现状,则会影响着国民经济统计的发展,因此,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对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现状进行改变[1]。
一、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阐述
(一)劳动工资统计当下的发展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工资的统计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数逐年减少,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企业发展迅速,统计范围越来越广,难度也越来越大。原有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的制度已由发放工资负责人统计变为劳动用工负责人统计。对于不同事业单位而言对所处领域的管理不同的单位使用新的统计原则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平均工资的计算和变化都有着影响作用。科技水平的进步也带来技术的创新化发展,为满足企事业单位日益增长的劳动工资统计需要,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也提高了技术要求。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反映一个单位的部门人力资源的种类、人力的投放数量、劳动力的流向、从业人员和职工的规模及结构、劳动报酬和工资的水平等多方面的情况。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中涉及的内容包括阶段性报表、年终报表、日常工作管理报表等,按照报表不同的种类分门别类。当下劳动工资统计的发展特点是基于劳动工资统计基本要求上针对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的进一步要求,要求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更精确、更有效、更及时、更全面、更完善。
(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劳动报酬也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关于劳动工资统计的数据更精确全面,其数据所具有的价值越高,为各级政府制定各项劳动政策,实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所参考的价值也就越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就事业单位而言也反映了该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状况的趋势变化,所以其统计工作质量也抉择着劳动力和劳动收入的分配状况,也是事业单位进行职员招聘、工资标准调整制定等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对制定劳动工资标准以及国家出台新的经济计划的制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国民的保障制度提供精准的数据,从未来看,也决定了其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
二、劳动工资统计的现状及问题阐述
(一)劳动工资统计的现状
原有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的制度已由发放工资负责人统计变为劳动用工负责人统计,这一制度变化使得采取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方式的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国家在原则上将在职工和劳务派遣工两类组合为一部分,计算一个平均工资,然后将其与上一年的在职工平均工Y进行比较计算平均工资。
劳动工资统计信息技术化给工资统计带来挑战和机遇,信息技术化的手段在劳动工资统计方面的运用,提高了工资统计工作的效率,将复杂化、数量多的工资统计工作转向精准化、全面化的水平。由于目前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水平的应用不够熟练,对网络平台上运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运行没有储备相关的知识,所以在劳动工资统计信息技术的要求下,统计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关的调整和信息技术化业务的培训。
(二)劳动工资统计的具体问题
目前的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使得部分单位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工作方面存在记录不全、账目不清、无法查询统计指标等问题致使统计数据不真实、不全面、不精准。在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用工中,人员的流动性大,缺乏相应的上岗证,劳动工资信息不完善等也与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化的工作标准有关。
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在基层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很大一部分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统计知识教育,对新的工资统计工作所要求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运行操作不够熟练,而且一大部分是统计人员是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对于这一部分统计人员的现状来看,并不能保证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能做到专业化、精准化的水平。
三、劳动工资统计的有效策略
单位负责人应加强重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制度规定健全完善统计工作开展的方法制度机制,保障统计制度,用科学合理化的方法进行工资统计工作的管理,使之更趋向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质量保障体系,将劳动工作统计的各环节纳入保障体制中,确保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面对信息需求日益高涨的经济建设中,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加强统计工作的互联网建设,增强统计工作数据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在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部门用高科技设备来强化统计工作的硬件系统装备,加强其信息技术化的水平,计算机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避免了一些人工统计失误,提升了统计数据的精准性,并且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做到信息的平台共享,有利于提高数据的质量。
加强对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强化统计相关专业的系统的统计知识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教育,完善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培训技能。设置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统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将劳动工资统计基础工作与考核挂钩,可以有效保持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长期稳定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反映基层单位人力的投入、流向、从业人员和职工的规模及结构、劳动报酬和工资的水平等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的劳动工资统计,有待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统计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注重劳资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迎接机遇和挑战,不断在发展中健全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为统计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产品与其它市场产品一样,也有质量的要求,共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1 如何正确看待统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是统计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指导统计工作的正确进行,统计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又丰富了统计理论的内容,促进了统计学的不断发展。
它们之间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如何来正确看待这种关系。
1.1 从企业单位的整体统计工作看统计的作用。统计的作用是通过统计资料来发挥的。它一方面通过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资料,使人们从数量方面认识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规律,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产品,是各项计划、政策的制定有可靠的依据,这是统计的服务作用;另一方面同样是通过及时提供资料,使人们了解计划、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及各种措施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统计的监督作用。统计的服务与监督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各部门领导利用统计数据指导各项工作,搞活市场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对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和有关经济效益等情况都很重视,要求统计准确及时提供各种统计资料。经济在不断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只有统计人员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才能将所学的统计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新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是前人所未想到的,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利用,我们只能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以便发展我们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为经济建设服务,由于统计工作是由综合统计和业务职能部门的专项统计两部分所组成,它们的分工和要求有所不同。综合统计部门是为宏观经济服务的,它所提供的统计资料的特点是:一方面内容较全面,能把整个市场流通的全貌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反映市场在流通各环节的情况则不够详细,但作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和各级主管部门编制检查各项工作计划的依据是足够用的,而各业务职能部门所提供的各种专项统计资料,虽不能反映出市场流通的全貌,但却能将市场在流通中的某个环节上的状况反映得详细具体,是各部门做好工作的重要依据,搞好微观经济离不开这些详细的统计资料。因此,我们从一个总体单位的整个统计工作全面地去看统计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1.2 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看统计方法的应用。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阐明的许多统计方法中,归纳起来不外是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三种基本方法。流通部门统计也必须应用各种统计方法,才能充分认识市场流通的本质和规律。
现行的市场流通统计制度,是国家统计局按照社会经济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我国统计工作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统计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起来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更是信息经济的世纪,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统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准确度。同时,由于信息量的扩大,统计预测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统计决策的准确性也在提高,各地按照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作了适当的补充后,再布置基层调查单位的一种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形式,它就是大量观察法在统计中的具体应用。其指标体系。是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方针、政策和市场流通在各环节上的特点,选择了适当标志和进行科学的分组而产生的,是为宏观经济服务的。因此,它的指标体系反映粗线条的特点。它对一个具体企业单位来说,就显得不适用了。每个基层调查单位为了本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必须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按照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设立必要的统计机构、落实基本的工作条件、建立有关的统计台帐、保证畅通的报送渠道等等,它更需要熟悉业务、爱岗敬业的统计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讲,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的实行,对统计基础的要求更高,比如,它们对企业统计要求统计台帐更健全、指标计算更仔细、数字上报更准确、情况介绍更详细;要求统计人员掌握更新、更丰富的统计及相关学科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应地建立一套适用本单位使用的内部报表,这些内部报表的设置,只有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选择分组标志,才能形成能反映出本单位经济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它就是统计分组法在总体单位统计中的应用。
为了充分认识市场流通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进一步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目前在企业单位里由于内部分工的不同,这部分统计分析工作都由各业务职能部门在做。这些业务职能部门的同志在进行分析工作时,仍然要应用对比、动态,因素等统计方法,由此可见统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问题是我们有些统计人员,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很好地开展统计分析工作,所以对统计中的许多方法未能应用,体会也就不深刻了。
2 如何应用统计理论做好统计工作
2.1 继续认真执行统计方法制度,为宏观经济服务。“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于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这是我国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近几年来,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都是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来展开。我们必需要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在不同领域尝试各种统计调查方法,通过多种调查方法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运用统计方法制度中的每一个指标都是说明市场流通领域中某一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通过这个指标体系,不仅能反映市场流通的全貌,而且可以反映流通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情况,这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控制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统计人员必须按照制度中对每个指标的涵义所作的解释,正确按业务划分指标并计算好数值,按时填报统计报表,为编制国民经济计划与检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提供准确的依据。
2.2 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为搞好搞活企业经营服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统计资料,再深入到业务实际中去作些调查研究,搜集一些内容更为详细的资料运用各种方法,如动态分析中的速度指标、季节比率和统计预测中的直线趋势预测法、线性回归预测法等,积极开展统计分析,为搞好和搞活企业经营业务提供参考资料;。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分析所得结果,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就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越搞越活,经济效益也就越来越高。
2.3 运用多种形式向企业领导提供真实资料,当好领导的耳目。统计工作与数据打交道,是从事数据生产的活动,其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有关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大到整个国家的宏观数据,小到某个微观单位的统计数据。因此,统计工作的真实性,不但要求数据的真实,更重要的是要求数据背后反映的信息的真实,这对各级领导了解全局是必不可少的,但作为一个部门或单位的领导,仅靠一些综合性的数据,还不能很好的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往往需要了解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因此,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将领导所需要的一些主要指标,分单位的排列起来,编制成统计手册、统计提要等供领导查阅,使领导既能了解总的情况又能了解各单位的情况,便于领导决策指导工作。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hen what content of statistics innovation? Obviously, considering these questions is important to reclaim statistics business in the new century. Therefore, the brief discus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our country statistics innovation system is given.
关键词:统计创新;特点;建立
Key words: statistics innovation; feature; establishment
中图分类号:C82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10-01
1不同发展阶段统计的特点和要求
1.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统计直接为我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贡献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和产品。为适应当时我国经济实际情况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统计直接服务于计划管理,统计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资料,保证了指令性计划的制定和贯彻实施。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统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统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统计部门及时提供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统计信息是管理现代化社会所必须的最基本的信息。如果没有统计部门及时提供大量的准确的经济信息、科学咨询和有效监督,党和国家就难以对宏观经济进行决策和调控。从宏观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比计划经济时期更重要、难度更大。从微观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了解市场;把握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这就必须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大量地拥有市场信息。因此,促进社会经济信息的流通和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重要特点。
1.3 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对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化,统计对象也日趋庞杂。在国内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进一步发展,而“三资企业”也将迅速发展,从而使统计工作日益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股流动与资产重组加快,不同国别,不同所有制经济常投资于同一企业,产权混合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显然光靠那种多年不变的机械求全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简单肤浅的分析处理是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统计的要求的。
2加入WTO后统计创新体系的建立
为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应对面临的挑战,统计作为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工具和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突破迄今为止统计的时空限制,进行积极创新。
2.1 统计理论创新
统计工作以统计理论作指导。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简单界定和计算,缺乏宏观定量分析和宏观模型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统计理论多来自原苏联模式,国民经济核算口径、计算方法与西方经济核算体系存在较大差别。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统计理论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因此统计创新应该以统计理论创新先行。统计理论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西方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更能反映市场,贴近市场。
2.2 统计体制创新
统计体制创新的关键是理顺关系,政企分开,运行机制市场化,要把政府统计和作为信息产业的市场统计分开。政府统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履行“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而作为信息产业的统计,直接服务于各地区、部门、企业和个人,即服务于市场,主要从事信息产品的开发、生产、传播和使用。
政府统计以市场统计为基础并高于市场统计,市场统计服务于政府统计并侧重于市场。政府统计要按照国家关于机构改革的要求,建立高效精简、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统计管理体系。而作为信息产业的市场统计,则采用公司机制运行,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精简的管理机构和市场化的统计运行机制,如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统计测算与分析公司、统计模型预测与决策公司等。
2.3 统计方法创新
传统的统计方法是统计指标的简单运用。统计方法创新应着重于统计分析、预测、决策方法的创新。实现多学科方法交叉运用,引进西方经济统计分析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在深化综合指标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多元分析、博奕分析等,加快现代数学理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从侧重于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向在定性分析基础上侧重于定量分析转化,大量利用现代数学理论、方法、模型和先进的计算技术解决统计问题。
2.4 统计技术创新
统计新方法的实现和统计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统计技术的不断创新。统计技术属于高新技术,目前我国统计技术与发达国家统计技术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我国统计技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高新计算设备、高级统计软件开发、网络技术装备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对西方统计技术改造和国产化程度低。这种现状直接影响我国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统计方法的创新能力以及与国际统计市场的对接,导致我国统计的国际竞争力低下,在当今信息社会,统计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