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强化税务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强化税务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强化税务管理

第1篇: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企业税务管理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密切相关,税收负祖的降低会直接形响企业的成本水平,通过事先筹划和安排纳税行为,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来降低税收负担,才符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活动的多样化,税收成本的数t和种类逐年增加,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税后利润。但如果企业仅一味追求低税负,一旦企业被查出有偷税、避税行为,会承担相当大的财务风险,不仅要支出税收罚款,还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如果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税务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经营活动和利润分配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不但可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成本,还可以防止纳税人因违反税法而缴纳罚款,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整体税收成本,实现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保证企业在获取最大税收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底得企业的长期发展。

2.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

企业税务管理的前提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会计制度,也要熟知现行税法及相关行业的有关政策,因此对普及税法及财经法规知识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企业通过比较分析税法中的税基与税率的差别,从事享有税收优惠的经营活动或对一些纳税“界点”进行控制,才能促使企业为了减轻其税收负担,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促进资本在不同企业间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如积极从事税法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争取使发生的开发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数增长达到10%以上(含10%),以据实列支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并按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1.税务管理观念滞后

我国部分企业税务管理观念滞后,不乐于接受新事物,存在怕麻烦的思想,往往仅满足于按时报税纳税,或尽量少缴、晚缴税,并未认识到税收管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因此往往并未在进行投资或经营活动前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即无法尽可能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

2.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仅将最低、最迟纳税作为目标,并未坚持合法性原则,忽视了因其进行税务管理可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人的减少,使其原本想通过进行税务管理实现的目标不得不通过偷漏税等手段实现,因此无法满足企业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要求。

3.忽视纳税风险控制

由于企业财会人员对税法及相关法规的把握不到位,且税务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企业自身纳税活动往往会因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产生很大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会由于政策差异或认识偏差受到相关限制或打击,如果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法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或避税,那么纳税人所进行的税务管理反而会被税务机关处罚,从而加大政策选择的风险、付出较大的代价。

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措施和具体方法

1.坚持纳税原则,通过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企业应在财务部下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并配备熟悉税收法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管理工作,要求其准确把握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并严格按税法规定办事,自觉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和管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样化,其纳税业务日益复杂.因此播要企业做好纳税前的预测和管理工作,以做出最优的纳税方案,尽量减轻企业税负。

2.主要经营活动环节的税务管理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这要求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制定税务管理方案时,企业必须与其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运用到企业的投资、筹资、生产经营活动和利润分配过程中。

(1)企业投资活动中的税务管理

国家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对某些行业存在相关的税收倾斜,使得企业对投资行业的税收筹划具有重要的实际愈义,如对以“三废,物品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内资企业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进行出口业务的企业,实行“免、抵、退”等税收优惠.企业的投资方式不同,享受到的税收待遇也有很大不同,如由于设备投资折旧费可在税前扣除,无形资产摊销费可列支管理费在税前扣除,有助于缩小税基,因此,选择设备和无形资产投资要优于货币资金投资方式。

(2)企业筹资活动中的税务管理

企业对外筹资一般有股本筹资和负债筹资两种方式,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的股息、红利不能计人成本,而支付的利息可以计人成本。因此.虽然两种筹资方式都可以使企业筹集到资金,但由于税收处理的不同,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t,且会形成不同的筹资成本,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筹资方法,如果企业的息税前投资收益率离于负债利息率,如果增加企业负债,作为成本的利息可以在税前冲减企业利润,从而减少所得税,将会使企业获得较商的税收利益,从而提商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但也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到期偿债付息的财务风险.反之亦然。

(3)企业生产经曹活动中的税务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在遵循现行税法和财务制度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核算方法,对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费用分摊的会计处理进行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税前扣除项目,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①销售收人中的税务管理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税法对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做出了不同规定.如对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誉额的依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等。以上规定使得企业可以利用对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选择,达到递延税款的目的。②存货计价方法选择中的税务管理由于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材料成本在期末存货与已售产品之间的分配金额就不同,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企业所得税。按税法规定,企业发出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进行核算,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存货的计价方法进行选择,使发货成本最大化、账面利润最小化,以达到节税或级缴税款的目的.③折旧方法选择中的税务管理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工作t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不同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最终影响企业当期的税负轻重。因此,如果企业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应在税法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加速折旧法和适当的折旧年限,通过增加前期折旧额,把税款推迟到后期缴纳,达到延级纳税的目的。④期间费用支出中的税务管理我国税法对利息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公益及救济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宜传费支出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如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对业务招待费支出、公益及救济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宜传费支出也都做出了相应的具体扣除限额的规定。因此,企业在日常支出时尽t避免向金融机构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借款,尽t压缩业务招待费的支出预算,同时可将业务招待费转为广告费、佣金、办公费等名目支出,使得业务招待费能够在税法规定的限额内扣除.应通过特定中介机构进行.并针对特定对象及限定捐赠额进行捐赠.将广告费转向其他无限额费用项目支出,而将业务宜传费转为广告费支出,以期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达到节税目的。

(4)利润分配活动中的税务管理

利润分配不仅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和投资者权益,而且还会对企业和投资者的税负产生形响。我国税法规定,企业股东取得现金股利时,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取得股票股利不用教税。一般情况下,股东往往为了进税而要求企业不发或少发现金股利。

第2篇: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 财务集约化 主要内容

面对电力行业改革的新格局,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提高电力企业财务控制力度,成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适应企业集团化运作的关键。因此,研究财务集约化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水平已经成为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作者对构建财务集约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电力企业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已经落后,已经难以满足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所谓集约化管理是以企业的效益与效率作为出发点,通过对诸如管理、财力、人力等相关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高收低支”的价值标准,以使企业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1.财务集约化是财务领域集中整合的管理活动,其价值标准为: 财务一体化。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是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前提,它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成本管理粗放、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预算调控不足、资金不集中、投融资权限分散等问题,确保企业的各个层级都在一体化的管理链条上运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互相衔接、形成合力。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必须建立统一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实施统一的业务流程。财务规范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必须是规范的管理,所以在构建集约化管理体系时应做到管理的表单化、流程化、制度化。财务信息化。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需要一个高效的信息平台,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以及有效前瞻控制和及时事后反馈[1]。

2.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优点:利于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电力企业制定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而风险控制的重点就是财务管理,实现财务资源集约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的核算、资金、预算、产权等财务资源得以整合,形成合力,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利于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将分散的资金集中存储,统一调配,可以有效地降低闲置资金的存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可有效防范资金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各级成员公司的“一本账”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将有力地促进企业内部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破除信息壁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核算效率。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会计信息滞后。由于电力企业的股权机构复杂,下属单位多,管理战线较长,使会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保障。首先,地方子单位的会计管理质量差,会计人员素质及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其次,未全面实施主辅分离的工作,多元化业务使会计管理难以统一;第三,会计管理战线较长,管理信息闭塞,很难为企业决策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财务信息[2]。

2.资本投资效益低下。转换到市场经济以后,电力企业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采取较为粗放的财务管理方式,根本难以体现最大化成本效益,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效果仍然不尽理想。其次,电力企业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涉及领域十分多,但由于对其他行业不够熟悉,再加上各层人员成本意识薄弱,没获得预期的效果,产生了一些低效和无效投资。第三,与通信、金融、保险等联系较多的企业没有形成可持续的战略关系[3]。

3.预算管控能力不足。电力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已十年之久,但之前的模式以业务确定计划,由计划引导预算,欠缺科学的效益评价机制,项目需求难以有效控制。在无法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向金融机构借款,从而导致企业的负债规模大幅上升,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另外,资金的有效利用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体现,是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要求。

4.财务风险分散。电力企业的经营规模大,下属子单位多,多元化的经营范围广,电力企业的经营面临诸多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分布在企业集团的各个个体和环节中,既有利率风险、税务风险、价格风险等外在风险,又有资金安全风险、投资担保风险等内在风险。外在风险受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很难改变,但对于内在风险,企业没有将风险管理意识认真渗透到每一个个体环节中,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标准的流程,仅凭个体单位的一己之力来发现与防范,不能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

三、电力企业构建财务集约化体系的内容

1.加强财务集约化的舆论宣传。电力企业要想全面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就必须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进一步将全员的思想和意识统一起来,以加快财务集约化的工作进程。首先,在进行全员培训时应不断渗透相关的管理知识。其次,可利用公司的各种媒体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为扎实推进财务集约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公司要按月确定财务集约化舆论宣传的题目,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准备稿件,确保各单位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推进情况、重点措施和典型经验宣传及时。

2.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是电力企业全面成员公司情况,实施集约化管理的基础。它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多元化业务财务数据的查询和延迟问题,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决策支持能力。由于是企业总部统一管理财务,所以更利于财务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更利于建立统一的财务框架,从本质上实现了电力企业对下属子单位的管制力量。

3.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而言,资金过于分散必然会造成经济资源闲置浪费。其一无法将资金集结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其二资金链无法形成,总体抗风险能力差;其三子单位的资金运行情况无法在线监控;其四影响企业对外融资的筹码。将各成员公司的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由企业总部统一运作,统一调度,最大发挥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可见,资金的集约化管理是一种在电力企业内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4]。

4.预算实行集约调控。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对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的业绩评价,对财务管理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建立预算的检查和考核制度、预算的滚动制度、预算的分析报表制度、预算的跟踪制度等,实行自上而下预算编制方法和制度,最终形成规范化预算管理制度。这样一来,电力企业就可以将所以有子单位的一切收支情况纳入成本预算,同时进行预算考核。

5.强化风险在线监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电力企业在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应在建设集中预算和集中核算体系的基础上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平台,实现对成员单位的在线监控,全面的加强风险管理。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制定严格的财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化指引、财务管理考评制度、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等管理制约机制,并有效发挥绩效考核、效能监察、审计监督、财务稽核的协同作用,结合业务特点,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监控与评价,从而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总之,做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当前电力企业必须贯彻落实的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形成财务集约化管理新局面,为企业的快速发展,与时俱进做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l]孙兵.论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J].财政监督,2009 (123):6-7.

[2]李荣里.全面深化财务集约管理提升集团化运作效率[J].通信企业管理,2010(01):88-89.

[3]何晓明.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对电网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0(18):112-113.

第3篇: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预算管理 财务 精细化管理 水平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我国的财政体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国家的重视下对财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而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在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但是它在预算管理的方面还是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监督不到位,工作人员缺乏预算管理的经验等,这些不足不仅会引发水泥企业的工作进展,而且还会导致严重的内在腐败,因此在面对水泥企业预算管理不足的情况下,要有效加强对水泥企业预算管理的思考,运用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下我就以我单位所处的水泥行业为例,来阐述预算管理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一、加强预算管理意识对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作用

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它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乃至是企业的目标和发展,因此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有利于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优化企业财政支出的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对未来活动以及产生的相应费用进行分配,考核,控制的一项举措。加强财务人员现代财务管理意识,有利于综合考虑企业财务和非财务的所有资源,并且利用财务预算的各个环节使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优化企业财政支出的结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从而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内部积极性,有效的加强水泥企业内部人员的素养,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生存的价值与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则可以使企业产生更好的效益,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益意识,就可以使财务工作人员对现在的财务状况和以后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策划,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可以对现在的预算情况和未来的预算目标作比较,在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中,改善与调整企业的现状,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企业预算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还是存在一些没有被解决的问题,只有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下几点就是我从调查中了解到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预算编制的立项不科学,这表现在企业在立项的过程中,领导没有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分析,因此导致水泥企业项目缺乏前瞻性;其次,预算编制机构不完善。很多企业其他机构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因此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时不能正确的利用其它机构所提出的预算要求进行预算;最后就是预算编制的方法不当。许多预算的方法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因此很难把握住预算的核心,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势必就会影响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导致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内在矛盾。

(二)没及时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估

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估是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只有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估,才能够发现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企业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因而影响企业后期财务资金投入方向不明确,使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受到重创,造成资金浪费等情况。

三、强化预算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根据以上对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解析,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已是迫在眉睫,它不仅可以控制水泥财政支出的管理,而且还能对未来经营活动的相应支出有一定的了解,以下就是我所列举出来的强化预算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财务工作人员要具备该有的素质、知识、管理、控制等能力

首先,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因为这是根基所在。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不仅会影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效率,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因此,企业要强调道德素养,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责、权、利三者的关系;其次,财务人员要勤奋学习会计新制度,学习新知识,只有懂得全面的预算管理知识,才能更胜一筹,立于不败之地;再者,财务人员平时要多问多练与预算管理相关的工作,多积累实际经验,及时了解各种政策,拓宽知识面,注意灵活运用预算管理知识,逐步做到精准核算;然后,财务人员应具备内部预算控制的驾驭能力、分析能力、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并且在粗中有细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于承担起企业内部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等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把最敏感的环节和岗位控制在可控范围,确保公司财产和资源不受浪费与流失。

(二)设立预算管理部门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这种系统的管理方法,能够确保一项工作能够严格按照其所涉及的对象和具体事项来开展,从而确保其最终效果能够量化和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和时间点上,从而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确性和细致性。强化预算管理,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就必须将预算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项目,对财务所涉及的每一项具体业务都进行细致精密的预测和核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充分发挥财务预算职能,充分发挥预算对财务管理活动的积极作用,促进水泥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全面提高。

(三)强化预算管理意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预算管理

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是从思想观念上来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就是加强现代化财务管理意识,因为时代在变,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其次,就是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意识,细化企业预算的各个方面,以合理的配置和使用资源;最后,就是要增强效益意识,通过使效益的最大化来加强预算管理,并且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管理。随着国家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手段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在进行预算管理的同时,要运用信息以及科技的力量来强化财务管理,提升其精细化的管理过程。

(四)重视预算管理细节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对预算管理的细节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细节决定成败,而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人员要保持认真仔细的工作状态,细化到预算管理的每个小环节,并对所做的预算多次检查,特别是要注意预算管理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以做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而水泥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对国家的建筑以及经济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时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而精细化财务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因此强化水泥企业预算管理,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参考文献:

[1]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强化项目预算管理 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J].建筑设计管理,2015

第4篇: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再用、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科技节水与污水治理相结合;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与节水治污相结合;大循环再利用与小循环再利用结合;循环经济水资源观强调产业内循环、区域内循环,将传统的直流水系统改造成为循环水系统,实现最经济的污水、再生水输送配置,减少对周围水域环境的影响。单位、小区、工业园区、学校等应建立区域污水处理系统,以实现中水回用、污水零排放。农业(农村)方面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的污水收集设施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立自循环水多次利用系统,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整体规划与科学管理结合;实施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改变多“龙”治水的局面,将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纳入系统管理框架。

二、水资源概况

全国水资源总量约有2.8×1012m3,但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22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列世界第121位,北方地区只有990m3,不到世界人均的1/8。全国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m3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省(区、市)低于500m3严重缺水线。全国2/3的大中城市面临缺水,其中1/6严重缺水,并且大部分属于因污染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中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①水少成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旱仍然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②水多为患,洪灾频繁,损失重大,成为威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患;③水脏、水浑为害,水环境日益恶化,水体、水环境的污染使日益短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而我国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全年GNP的1.5%~3%。

三、水资源管理原则

现代的水资源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效益最优。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规划、设计、运用),都要拟定最优化准则,以最小投资取得最大效益。②地下水和地表水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互相补给、互相转化的关系,开发利用任一部分都会引起水资源量的时空再分配。③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水资源的同时,要重视河道湖泊整治、森林保护、草原保护、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工作,通过水资源的保护来取得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的效应。④水量和水质统一管理。由于水源的污染日趋严重,可用水量逐渐减少,因此在制定供水规划和用水计划时,水量和水质应统一考虑,规定污水排放标准和制定切实的水源保护措施。

四、对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水危机表面看似资源危机,实质是治理危机,目前我国治水正开始从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走向大规模的制度建设。

(一)加快水价改革,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水

水环境的危机与水环境意识的滞后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经济杠杆来加强对环境危机的认识。有专家指出更大的水危机可能在将来,而不只是现在的黄色信号的水资源危机,现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能“居危思安”。

(二)积极开展水权管理研究

通过建立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体系和微观定额体系,层层落实节水责任,来实现真正的水权管理。通过制度框架,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来实现节水型社会的水权管理。可有力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建议在水权管理方面开展专题性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实施水权管理。

(三)建设有效的技术支撑服务平台

先进技术支撑是循环经济的实施必要条件。目前服务水平的欠缺,因此信息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建议在未来的水务局或其它机构设立专门的水资源技术服务部门,科学、公正、高效地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四)抓紧组织开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规划研究

在城市发展理念上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建议尽快开展水资源方面的循环经济相关规划研究,规划与可行性密切结合,以免给日后带来全局性的负面影响。

第5篇: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一是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够高,理解不够全面等问题,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税收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加大组织收入工作力度。认真查找管理的薄弱环节,大力构建税收征管长效机制,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确保税收收入增长,切实把管理成效体现到税收收入上来。

三是着力解决事关纳税人切身利益的税收服务问题。把纳税人的利益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对纳税人的诉求关注不够、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维护不够、对征纳关系和谐重视不够等问题,扎扎实实为纳税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四是着力改进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机制问题。围绕工作实际和管理薄弱环节,全面推进制度、机制和手段创新,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是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加强党性锻炼,严格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和要求,着力解决党性还不够强、党风还不够好、执行党纪还不够严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发展信心、促进科学发展。

“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

工作作风事关形象和大局。为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增强为社会及纳税人服务的观念,我们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党风带政风促行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行业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正确认识当前经济下滑以及税收政策调整给组织税收收入工作带来的不利和有利因素,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对国家新出台的税收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以及组织收入原则执行情况的辅导检查,积极处理好组织税收收入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应收尽收,依法征收,坚决防止虚收和越权减免税的问题发生,实现经济税收和谐发展。

二是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政策,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程序合法,坚决防止收“关系税”、“人情税”以及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问题,为纳税人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三是倡导服务至上的工作作风。转变纳税服务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型政府”、“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思想以及

第6篇: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办公室;服务理念;企业管理

对于企业而言,办公室工作是企业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活动窗口,同时也是保持企业内部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部门,不论何种企业的办公室在结构中都具备一种“承上启下”的服务作用,主要表现在上传下达、沟通企业内外活动等方面,这就需要企业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强化企业办公室的服务理念,更好的让办公室为企业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办公室工作的管理程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政策落实、制度的执行以及公司工作的展开,同样也是企业管理方式和管理效率好坏的重要表现。因此,只有企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具备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才可以更好的担负起自身应尽的责任,做到企业素质与效率的全面提高。下面本文将对如何提高企业办公室的服务意识,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展开深入的研究。

一、强化办公室服务理念的意义与内容

(一)强化办公室服务理念的意义

强化办公室服务理念的基本意义在于办公室服务意识水平的强弱以及对办公室管理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就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现状来说,企业的办公室不仅肩负着进行企业业务管理、业务服务等不可忽视的基本职能,办公室工作对企业的综合业务管理工作的优化改革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办公室的服务理念水平,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形之下,企业对办公室的要求不仅仅是作为枢纽,还要求其带有参谋的职能。而在艰巨的工作重压下,人们就会对自身的工作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大下降。强化办公室服务理念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办公室肩负着收集业务的信息和基本资料,并将报告向上级提交的服务性工作,强化办公室服务理念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办公室肩负着起草企业重要文件的服务性工作,强化办公室服务理念可以很好的达到预想的执行力度;第三,办公室肩负着针对企业当下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的服务性工作,强化办公室服务理念有利于为企业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献计献策。

(二)强化办公室服务理念的内容

对于企业办公室工作来说有很多的工作要素,服务理念就是其中一种,是整个办公室“意识”中最重要的一种,因为企业中办公室的服务理念涉及很多的内容,下面是本人对办公室服务理念的认识。

1. 明确办公室自身的工作职责。办公室职员的职责服务理念是开展办公室业务工作的重要条件,只有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明确了自身的责任,清楚自身的价值,加强自身的服务管理理念,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计划,更好的帮助企业完成工作计划,维持有序的工作秩序,在保证企业基本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提高我们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2. 加强办公室监督管理。如果没有监督人员有些办公室工作人员可能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怠慢,以至于不能够按要求完成自身的工作计划,达不到预期的工作效果。由于企业领导无法时常对办公室职员进行业务工作监督,因此我们要时常的互相监督,只要办公室工作人员互相存在监督服务理念,对工作怠慢的现象进行互相管理,就可以确保我们的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办公室工作人员也要进行自我监督,这样就可以双管齐下保障我们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提高办公室的服务意识的具体方法

正因为办公室工作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十分的重要,因此需要企业拥有一套合理的管理方案来强化办公室的服务理念,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企业办公室的服务理念就要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制定办公流程图

办公室职员要从自身能力以及道德上提高服务理念意识,就要从两点考虑:一是要提升办公室员工的业务工作能力,以优秀的业务能力来指导办公室职员的基本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创新。二是要提高职员的协调力,协调好每一件事,这是确保企业顺利进行业务工作的客观需要。每位办公室职员都要具备会协调和善于协调这种能力,对企业高管交付的业务工作进行协调,在规定时间内让企业与客户两方面满意,并且要及时向高管进行交流汇报。要对日常工作进行协调,注意要兼顾大局,积极的进行沟通,确保各项工作得到合理有效的落实。

同时,企业管理者要有一套流程化的基本办公规程,从方案的制定到基本的执行过程,每一步都要合理绘制出一份办公的流程图,要让办公室员工按“图”办事,避免办公拖沓的现象。另外,还要努力使企业的办公流程制度化。从拟草公文到实践报告都按流程办事,由于办公室的性质多有不同,具体的流程版图需要按照不同的工作内容来进行具体制定,以确保企业的每一份工作都可以做到实处,做到井井有条。

(二)建立合理化的办公室人员组织

只要办公室工作拥有一个合理化的办公室管理组织,才可以切实的提高我们办公室的整体服务理念,才可以发挥办公室的整合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目标。

办公室的整合能效和办公室工作人员是紧密相关的,因此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选择员工时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也要经常的带领办公室员工进行业务总结大会,使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办公方法得到有效的推广。可以选择工作服务能力较强的员工成为办公室组长,根据日常工作需要下设几个或多个办公室副组长,副组长分管不同类型或几大块工作,并且副组长肩负着所分管办公室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时常与办公室的成员进行沟通,加强办公室的凝聚力,加强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建立一个合理化、团结协作、协调发展、快速高效的组织。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要增强办公室的服务理念只是提高自身能力素养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要有一份完整的培训、监督、管理、考核体系,来加强企业办公室的服务管理意识。而企业要想建立一份完善的管理体系,就要落实两点措施

1. 要有一定的管理惩罚条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施一定的奖惩制度是进行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制定奖惩制度时,要说明落实工作的具体内容,更好的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对于综合性比较强的的业务来说,办公室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保证业务工作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敢于对不负责任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理。

2. 要不断完善管理政策,办公室工作必须要有条不紊地进行才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办公室员工严格执行公司的管理处罚条例。依据原有的企业制度和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断进行管理机制的完善。办公室人员必须按规则程序进行业务工作。要形成有效的企业管理机制,用管理制度来约束办公室服务理念。按照企业考核要求努力营造有较强服务理念的企业办公室,以更加有效地开展企业的各项工作。

三、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在现今社会形势的驱使下,该怎样进行办公室管理工作,怎样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都对办公室的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使办公室工作显示出管理职能多样化的特点,对企业的管理协调水平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企业管理的好坏与办公室管理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直接关系到公司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内部工作的正常运行,如果企业办公室工作的各项日常工作都能够做到有条不紊、细致周密,把办公室的管理服务意识带到日常的业务工作之中,就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的各项服务业务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也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公司的目标,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亮亮.刚柔并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现代企业,2009(01).

[2]吴炳康.强化服务理念 提升服务品质[J].福建金融,2002(08).

第7篇: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内部控制

科研单位目前所处的经济大环境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质量的高低,而现阶段科研单位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水平质量及效率。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有人说,财务信息化就是财务数据网络化,就是计算机、电脑的普及,这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指单位为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结合单位实际而进行的一系列软硬件系统的搭建、推广、应用与维护升级等工作,从而对科研项目管理、监督、分析等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是科研单位管理水平提升的必要环节,对财务管理意义重大。

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科研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必然选择

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量的加大,科研院所的规模及经费的数量逐渐增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由于能力、时间、精力和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对科研院所日常运行及科研项目实施有效控制。

(二)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经之路

随着科研经费数量的增大,财务人员需要处理的凭证量不断增多;再加上各级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强,所需的数据、报表也不断增大。

科研单位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降低财务人员核算工作量,把财务人员从传统的“老会计”模式解放出来,使“现代化财务人员”将主要精力真正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而且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根据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的需要对现有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创新,以快速、高质量获取各级监管部门需要的财务数据。

(三)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财务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的关键

由于传统流程的束缚,重复低效劳动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及信息孤岛。同一事项存在多个信息入口,或者说同一事项科研人员需要提交不同部门,等待不同部门审核,传统的工作模式增加了科研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可以将不同部门的审核程序归集在同一系统,科研人员或者业务部门提交申请以后,只需等待审核结果即可。

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科研部门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科研的一体化。因此,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整合程度,从而建设有效运转的信息系统。

(四)信息化建设是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大势所趋

国家制定的这些政策使得科研项目数量多或者科研经费金额大的科研单位如果不依靠信息化手段是无法很好地完成项目预算执行的动态管理,无法对预算科目进行控制,从而影响项目日后的结题验收。

三、信息化建设在科研单位的应用

新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不例外。科研单位财务人员应用创新性思维,紧跟外在科研环境的变化,根据实际需要从“以人为本,为科研服务”的宗旨出发加强科研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一)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信息化手段

1. 建立网上银行系――此系统可以实现网上收支及网上对账业务。出纳人员不必再去银行传送支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障了资金安全。

2. 劳务费批量发放系统――此系统适用于因业务性质需要季节性雇佣大量临时用工人员的科研单位。劳务费、咨询费的发放需要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结算制度出台,采用原始的银行还款方式将劳务费发放至本人银行卡的方式会大大增加出纳人员及款及月初对账的工作量。

3. 与公务卡还款业务对接系统――此系统是针对科研单位实施公务卡结算业务而产生的系统,适用于公务卡结算业务笔数比较多的科研单位。

4. 报表取数系统――此系统是针对科研单位财务部门需要递交各部门的数据、报表日益增多的背景下,软件人员根据财务人员报表数据的需求开发的报表软件。此系统不仅能够财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够确保提供数据的准确率。

(二)加强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手段

经过相关职能审核后,财务部门自动生成相关数据。若申报项目已无劳务费预算,则申报不成功。通过此系统不仅可以减少部门间的重复劳动,可以更好杜绝劳务费不同部门重复发放现象,更能防范科研项目劳务费超支的现象。

(三)为科研人员服务的信息化手段

1.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此系统适用于那些科研项目数量多,额度大的科研单位。科研单位财务人员可以借助预算管理系统对项目预算执行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达到对项目预算执行的精细化管理。

2.网上报账系统――此系统是科研单位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既可以解决单位费用报销审批人出差等原因不能及时审批报销而影响公务卡还款时效及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又可以减轻财务人员输入凭证的工作量问题,更能有效控制项目的预算执行。

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科研人员及财务人员能够进行固定资产购置申请,预算审核,验收审核及资产报废等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业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琴.浅析财务信息化对提升财务管控能力的作用[J].财经界,2015(17):245.

第8篇: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司体制;税务管理;税收筹划风险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使铁路走向市场成为现实,伴随着公司全力推进货运组织改革的同时,我们财务系统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改革需要,如何适应市场发展,对于我们来讲,都是新的课题。随着我国税务政策的日趋完善,所有企业都希望能在遵守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合法地减轻自己的税收,显然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是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利润最大化目的的根本途径。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则使更多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加入原本就相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铁路企业在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应对原有的竞争对手,还需要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相抗衡。如此条件下,要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提升企业资金的整体活力,税收筹划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途径。但作为一种降低企业税负的管理手段,税收筹划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企业税负成本的同时,也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税收筹划风险。何为税收筹划风险?企业税收筹划主要特点有哪些?而铁路企业又该如何针对税收筹划的特点对其进行防范与控制呢?以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对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一、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各项财务目标,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在遵守税法和相关会计法规有关规定的基础之上,明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财务政策的规定,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如果企业没能做好税务管理的相关工作的话,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到有偷税或漏税现象的话,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因此,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各项财务目标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需要在市场环境的公平竞争机制下取得发展,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其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盈利,所以企业的各项财务目标的制定也都是围绕如何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行的。而税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增加企业盈利的方式。因此,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将有助于企业的各项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助于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

企业在精通和掌握以及正确理解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可以进行合理的投资,通过科学的筹资和先进的技术改造,进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二、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概述

(一)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税收筹划风险,就是现代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在未来所存在的一种不确定性。主要指纳税人在采用各种方式进行企业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可能因筹划方案失败、筹划目标落空等而造成的企业现金流出的风险。当然,这种风险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同时包含正反两面。从风险发生的具体情况来看,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1.合规性税收筹划风险。这种风险又称为法律风险,主要指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因筹划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使其承担补缴税款或承受偷逃税法律处罚的风险。

2.经营性税收筹划风险。经营性的税收筹划风险是纳税人进行日常税收筹划活动而面临的风险。

3.效益性税收筹划风险。效益性税收筹划风险是因企业筹划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不对等而引发的风险。

4.操作性税收筹划风险。操作性税收筹划风险是指因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在操作上的不规范性而引发的造成税收效益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5.环境性税收筹划风险。环境性风险则是因企业税收筹划所处的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企业税收筹划失效的风险。

(二)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主要特点

根据从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近几年所发生的各种具体案件可知,我国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系统性与综合性。税收筹划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风险的一种综合与转化,因而具备系统性与综合性的特点。

2.时效性与可变性。税收筹划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发生的,这些条件既包含企业内部环境,又包含政策及社会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候,税收筹划效果也发生变化,因而税收筹划风险也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与可变性。

3.多样性与层次性。所谓多样性与层次性是指因税收筹划的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涉及的范围较广,因而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层次各异,种类多样。

4.客观性与普遍性。税收筹划风险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而同时,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税收筹划风险也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中。

5.理念性与文化性。税收筹划中,对于风险的计量具有较大难度,与其将税收筹划看做一种衡量的标准或工具,倒不如将其看做是一种税收筹划活动的文化性和理念性的指导。

三、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针对以上对税收筹划风险的介绍,结合税收筹划风险的基本特点,现代企业税收筹划份的防范与控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树立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思想意识上的重视是保证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对很多企业而言,由于思想意识上的不足,往往使其对税收筹划的普遍性、客观性及危害性了解不足。但作为一项同时涉及税收、金融、法律、管理及会计等众多领域的系统性工作,税收筹划的处理相对复杂,稍不注意便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税收筹划的风险之中。因而,企业要合理且有效地对税收筹划这一管理手段进行利用,就必须积极主动且及时地树立起风险意识,以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理念,对税收筹划的弹性、空间及时间等进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选择。

(二)严守底线,保证税收筹划的合法性

合法性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准则,也是企业防范税收筹划风险的基本要求。因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须严守底线,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的要求,保障税筹划活动的合法性;其次,企业应该对国际相关法规以及行业准则的约束进行考虑;另外,企业税收筹划还必须对国家法律环境的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总之,企业税收筹划要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就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基本底线,决不跨越雷池半步,摒弃侥幸的心理,尽量将税收筹划工作与法律靠拢,进而保证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合法性。

(三)提升对筹划环境的变化的敏锐性

基于企业管理系统风险的存在以及信息上的不对称,使其对整个税收环境缺乏必要的敏感性,这很容易使企业陷入环境性税收筹划风险。从宏观上来讲,企业税收筹划所处的宏观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以及文化环境,所以企业要对税收筹划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控制,就必须对税法的变动、宏观经济的走向、行业管理准则的调整、宏观政策的导向等各种与税收筹划工作相关的因素的变动情况进行关注,以较强的敏锐性提高对环境的洞察力。

(四)加强对筹划收益与成本的权衡

要通过税收筹划的方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并体现出税收筹划手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显著性,并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控制,企业税收筹划实务就必须对成本与收益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权衡,以避免因收益与成本的考虑不全而使企业陷入效益性税收筹划风险。当然,这里所谓的成本同时包含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而收益则包含企业税负的降低、管理水平的提升、罚款支出的建设以及企业形象的树立等。

第9篇:强化税务管理范文

一般来说,通航能力是制约港口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如何尽可能提高港口的通航能力确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量:一、合理利用好现有的通航资源,尽可能提高口岸的吞吐量。努力处理好港口运输功能和其他功能(例如旅游功能)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通航能力,达到全面利用协调发展。处理好施工安全与通航能力之间的矛盾关系,施工作业区域应尽量小以减少对于通航能力的影响,可以采用分段施工和断续封航等策略保证在港口施工期间不会过多影响港口的通航能力。此外要提高对于不同等级船舶通港调度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加强对于大吨位船舶的限航管理,避免出现吨位过大的船舶搁浅堵航的现象。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原则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然而现实中顾此失彼的现象屡屡发生,有的地方管理过于注重公平而忽视效率,例如在低水位状况下,仍然按照顺序依次通过,排在队列前面的大吨位船舶由于吃水深无法通过,排在队列后面的小吨位船舶能通过但是不得不等待。这种看似公平的调度方式其实是对于通航资源的巨大浪费。追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追求效率也并非意味着放弃公平性的原则,应该努力寻求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才能在实现最高效率的基础上,兼顾公平。三、提升软硬件建设,优化运输管理方式。例如采用对航道建立航运水电枢纽,增加船闸数量,对航道进行阶梯化的改造等都是常用的提高通航能力的方式。四、注重通航安全。强化船舶安全检查和现场检查,结合新的选船机制对重点船舶开展有针对性检查,提高检查质量,降低船舶事故风险。加强船舶静态业务办理后的现场核查,重点核对货物信息和船员信息,杜绝船舶配员不足和超载,保障船舶安全开航。强化“四类”重点船舶安全监管,研究制定更加符合辖区特点的监管措施,降低客船、危险品船、砂石船和运输易流态固体散装货物船舶的事故风险。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地处华北交通要道,航运发达,战略地位突出,是国内重要的水上运输口岸,同时也是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航道启用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历经60多年不断建设与发展。港口航道宽度从最初60米单项万吨级航道,如今已发展建成总宽近800米的复式航道,航道宽度为最初时期的14倍。港口主航道水深达-21米,可以满足世界先进的集装箱船自由进出港口,对于不超过30万吨以下级的船舶进出口岸具有完全的适应条件。2013年,天津港全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五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历史峰值,达到1300万标箱,全年有超过4万次艘船舶进出港口。可以说天津港在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物流行业的地位有目共睹,为地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船舶通航数量的快速增加,导致港口通航密度多大,现有的航道通航能力接近饱和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天津港口岸的通航效率同时为了实现市政府提出的2017年全年口岸货物吞吐量达到6亿吨的中期目标,在短时间内完成了15平方公里海面测量,调整和新增架设浮标56座,制作了高精度复式航道专用图和《天津港复式航道船舶航行规则》用户指南,有效攻克了小船航道通航船型、“Y”型水域交叉避让等多个技术难点问题,确保了天津港主航道具备“北进南出、双进双出”的通航条件。伴随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为了支持天津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促进服务港口转型升级,天津港口管理部门采用多项措施提升服务管理质量,推动口岸管理工作稳步提升。梳理辖区码头、航道及锚地等基础数据,建立完善辖区通航环境数据数据库。做好复式航道和10万吨级大沽沙航道通航安全保障及阶段性评估工作。不断完善交通组织方案,提升交通组织的安全保障水平和高效性。加快推进海上VTS战略布局等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大港港区船舶航行规则及VTS指南的制定工作。结合国务院批复天津口岸的二次扩大开放情况,加强现场走访调研,协调海事监管配套设备设施,积极与部海事局保持沟通联系,提前对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进行研究,协助地方政府优化口岸资源配置。加强与港口经营单位和其他口岸单位的沟通协调,推动大港、北塘和高沙岭等港区开放进程。研究支持市口岸办提出的2014年度13个口岸设施建设项目,研究落实码头临时开放更加便利的措施,提供专业海事咨询,在海事监管条件、通航环境评估、防污染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便捷的海事服务。

与相关功能区管委会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跟踪中心渔港开港及滨海旅游航线开通进展情况,继续跟踪东疆二港岛项目规划和立项进展情况。服务航运业发展,结合船舶诚信管理和船舶人诚信管理,按照不同诚信等级提供简化手续等优惠措施,提高船舶营运效率。督促航运公司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完善航运公司分级管理制度。优化航运生产力结构,促使规模小、管理差、船舶种类单一的航运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天津航运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政策帮扶指导,积极支持港口现代物流业建设,加强对港口物流业的政策指导。服务南疆南LNG项目等天津民生重点工程,建立LNG新能源船舶应用推进机制。

支持天津电子口岸建设,充分发挥智慧海事平台等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加快建设智慧政务大厅,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推进区域网上申办制,建立区域咨询服务平台。全面开展远程电子签证试运行工作,完善工作流程,建立相关制度,强化现场核查,逐步扩大适用范围,为下一步海船全面实施电子签证奠定基础。进一步完善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查验系统功能,优化网上审批流程,扩大网上审批的海事行政许可业务范围。推进货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系统”辖区试运行,做好向全国推广的准备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效率,以专业、高效的态度服务口岸大通关。

2014年1月1日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开通使用,新的航道有效缓解了天津港作为北方水路运输的港口集散地对于船舶大型化和多样化趋势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进一步缩短了港口内船舶的周转周期和提高了泊位利用效率,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大的效益,为天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滨海新区建设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更好地服务和带动环渤海区域及内陆腹地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多项举措并举,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升天津港的通航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航运中心,任重道远,还需要相关部门大力合作,相互协调配合,以期最大效能的发挥天津港的通航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