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般而言,市场的自发性和牵引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要大于政府的建构性和指导性。但是,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它的经济治理、政府规制、政府政策以及其它政府行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中的培育与扶持作用依然十分突出。从现有的案例来看,无论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是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的作用都相当突出,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效应
目前理论界关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发挥的角色有过一些研究。钟清流(2010)提出,“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进程中的最重要任务,就是通过设计激励机制来改变企业和研发人员对创新的收益预期以改变创新动力”。张晔(2009)以信息产业部手机“牌照制度”的实践为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进入管制模型,分析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政府进入管制行为与管制绩效,他认为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的进入管制行为并不容易引发垄断的低效率,而是在开放经济下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其自身的高风险和经济外部性而导致本国企业进入不足,从而使得政府的进入管制行为能够为最先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提供某种“专利”租金的机会,以有助于这些企业提高产量,降低产品价格,增加社会总剩余。
就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政策选择而言,程新章和吴勇刚基于主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比较分析后,认为致力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应该是基于演化经济学的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基于技术变化条件下的能力来构建相关政策,即在度量衡、标准、检验、质量、研发、生产率和中小企业扩张等方面,需要有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二是基于全球化条件下进行选择性干预政策,即是中国需要充分利用 WTO 规则,为产业政策拓展出新的政策空间,以及通过灵活地、谨慎地运用政策,来确定特定形式技术开发的目标;三是基于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协调政策,即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得到教育政策的互补、竞争政策的互补、宏观经济政策的互补等。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要分别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制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关的规模规划、布局规划、科研规划等。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主要是在战略层面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所不同,而应该是在充分研究本地产业基础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为体系
政府行为是指国家政权机关通过依法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来纠正市场失灵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出发,政府行为依赖于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及其政府自身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活动来实现,其行为实施过程是政府职能运行过程的具体外化,并且代表着整个公共权力运行的方向;其行为实施结果则是能够被广大公众所认知、评判,并且影响着政府的形象、权威、及其施政能力和施政效果。本文所研究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主要是指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实现其权利和义务所进行的经济行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调节性政府行为、供给性政府行为和公平性政府行为。调节性政府行为是政府通过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经济调节手段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行为:第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第二是税收优惠行为;第三是外资引进行为;第四是财政支持行为;第五是金融支持行为;第六是市场培育行为。供给性政府行为是指政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行为。具体而言:第一是人才供给行为;第二是科技供给行为;第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行为;第四是中介机构培育行为。公平性政府行为是指政府通过颁布、执行相关管理性或是控制性或是激励性政策法规(制度)以及开放市场来降低交易成本,以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获得公平的发展环境和充分的竞争环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政府管制来实现的。政府实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平性政府行为,其目的就是鼓励一些对高科技、新能源以及创新等感兴趣的企业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首要的选择目标,并且激发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列中去,这种公平性政府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是环境保护行为;第二是经济执法行为;第三是市场环境培育行为;第四是开放市场行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行为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其它产业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盈利能力、产业技术水平、产业内企业数量、产业内企业规模等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任何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要经历从成长到衰退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某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社会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在技术上都会被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替代。一般形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主要依次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期的政府行为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最初阶段的特点,政府行为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采取调节性政府行为,即是要合理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相关企业的区位布局及其企业类型与数量;第二是通过一些生产性政府行为,创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硬环境,即是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进行投资,通过地方政府的行为来加快航空、交通、通信、电力、互联网、城建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通过一些公共性政府行为,创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软环境,即是政府应积极推进政府自身合理体制的革新,创造优质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不断规范行政行为来创造公正透明的经济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效率,通过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来降低相关企业运营的交易成本。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期的政府行为
处于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产业的内在优势和发展潜力已经开始凸显,市场影响力开始不断扩大,能够吸引更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及核心产业的上下游供应商和服务商进入,产业内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也进一步加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一时期政府力应大约等于市场力。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上述成长期的特点,政府行为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加强供给性政府行为的实施力度,特别是要依托大学和研究机构,建设科技园区,要通过积极扶持和培育发展如信息中心、技术和管理咨询中心以及市场调查、会计、法律、质量检测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来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交易成本。第二是继续完善政府的调节,要知道战略性新兴产业打开市场实属不易,而政府通常是一国最大的购买者,政府扩大对相关企业的采购则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最直接手段。与此同时,政府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与信用担保工程,鼓励银行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尝试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联合担保贷款的做法。第三是准确定位政府作为公平性政府行为承担者的角色,特别是要履行好政府的开放市场行为、环境保护行为的职责。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熟期的政府行为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熟期,市场已经很完善,产业内企业数量平稳增长,企业创新机制日益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日益制度化,出现了一些在国内、国际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明星大企业,并且产业内部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链趋于完善。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的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也更加激烈,一些生存困难的企业可能会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在这一阶段,政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采取多样化的调节性政府行为。对此,政府可以大力提倡发展产业链经济,并围绕核心产业链培育和完善地方产业配套政策和发展规划。第二是不断创新供给性政府行为。在成熟期阶段,由于分工的细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的各种专用性都会增强,因此政府要通过创新科技和人才交流渠道及其企业间的分工协作网络,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同时政府还要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搭建公用技术应用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让交易市场,并鼓励产业内企业联网成片,以便共享基础设施、科研、教育、培训等资源。此外,政府应大力举办创新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商贸会与博览会,扩大相关企业的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第三是更加完善公平性政府行为,特别是针对企业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政府要通过大力宣传,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形成信任与合作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促使企业形成开放型的生产方式,并且积极引导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行业自律性社团组织,由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举,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另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日益严重,为此政府应拨款治理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便严格控制污染源或让企业承担治污责任。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衰退期的政府行为
进入衰退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会出现投资的停滞,然后是管理不善或是实力较弱的相关企业出现破产,最后是随着优势地位丧失而被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干预力度,这是一个战略上的抉择。第一在调节性政府行为方面主要是要出台新的产业发展政策,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升级与规划工作。同时要运用多种经济调节手段援助企业的退出和转产行为,政府可以对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退出或转产的企业给予优惠待遇,如政府可以向准备转产的相关企业“购买”旧设备然后将其废弃以帮助企业顺利转产;而对以机器等设备作担保的企业,则可以在它们进行新投资时,按比例得到优先或优惠贷款,另外也可由政府设立专项退出援助基金予以支持。第二是对于想留在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则要保证供给性政府行为的顺利实施,为此,政府应通过加大人才供给力度和科技供给力度来积极引导与大力扶持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促进企业产品不断创新,为下一阶段的再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平性政府行为,促使留在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的企业进行合理竞争,如提高政府的经济执法效率,增强环境执法水平,完善产业信息交流平台等。
1.钟清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J].商业经济评论,2010(9)
2.张晔.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进入管制与管制绩效:以我国手机“牌照制度”的实践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9(1)
3.程新章,吴勇刚.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主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内涵 特征 选择 发展路径 政策 分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集技术、知识、人才三者为一体,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知识的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务院2010年《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这些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还是初步的,许多理论问题尚无定位,研究深度与实践性方面都需要加强。
本文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评述与总结,以期能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当前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并澄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源于新兴产业。波特在1980年首先提出新兴产业,我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为了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点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国外的新兴产业具有概念的相似性,又不完全相同。
目前,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我国政府一些文件中有相关的界定,一些学者的研究中也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国务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物质资源消耗少、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国务院原总理以及科技部部长万钢也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提出相似看法。由此可见,政府部门主要强调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新兴性、支柱性。
从学者的研究成果看,观点具有较大的差异。一种观点强调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能对当前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能作为当前经济合理健康发展的突破点,必须要符合市场需求,只有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有效地拉动内需。另一些学者,则强调注重战略性以及新兴性。刘洪昌(2011)和王新新(2011)都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一个国家经济长期战略发展具有支柱性和带动性,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尽管对产业的内涵还有争议,但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
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前要能够切入,具有较大的产业成长空间,并能体现世界未来的经济形态,能使我国的未来几十年内保证其战略的竞争优势,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体现人类的生态文明、知识文明、社会文明的趋势与潮流。
从上述观点出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时间尺度上,从当前与长远两面二个视角出发,能对我国国民经济发挥作用,也能体现战略性。因此,其战略内涵至少应体现:战略性、创新性、市场潜力、技术进步、新经济形态等方面。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具有生态性创新性、高层次性、不确定性、外部性。
生态创新性一方面指产业发展符合当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时代潮流的环保可持续性。这与“十”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路线是保持一致的;另一方面指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是一项能够提高生产率的新技术,而且也是能够减少污染、降低原料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的提出。
高层次性指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高附加值、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着力点,必须要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确定性一方面是指新技术、新市场、新产品与新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风险性,包括在战略上、生产上、财务上、产学研系统上的风险;另一方面指战略性新兴产业随时间发展具有生命周期: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由于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的新产业将替代传统产业的一个动态过程。
外部性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主导我国未来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必须要发挥外部的带动作用,包括带动不同产品的生产、研发以及市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当前国内对该产业选择做有以下研究:第一,提出产业选择的定性准则;第二,运用统计及数学模型,并结合地域特点,来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
(一)定性准则与产业选择
定性准则一:考虑产业的特征,提出相关选择标准。高友才(2010)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较强的产业创新力、引领力、持续力、聚集力、碳减力;刘洪昌(2011)突出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要符合国家意志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技术创新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就业吸纳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定性准则二:考虑各地域发展条件以及产业对地方的作用。李朴民(2010)提出选择符合地方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程宇更进一步考虑是否有效地整合地区产业优势、带动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有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定性准则三:通过官方对产业的定性描述对该产业进行更加详细的选择归类。周晶与吕岩威等通过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对7大产业的定性解读,分别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框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遴选该产业。
本文认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选择一方面需要考虑其产业的战略属性、产业的地域属性、产业的分类属性。产业战略属性要从产业的成长性,未来发展考虑,体现产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着重考量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产业的地域属性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资源现状与特点、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并要考虑产业发展的尺度特征,体现不同尺度优势与特点。产业的分类属性要考虑行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使产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相结合,以产业发展促进行业发展。
(二)定量指标与产业选择
从定量角度去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根据该产业的特性提出一组评价指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不同区域进行产业评价,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此类方法主要是从区域尺度中选择不同地方优先发展的产业类型。
从选择评价指标看:第一,从产业特征选择评价指标。贺正楚等(2011)从产业的全局性、先导型、关联性以及动态性提出13个产业选择指标;第二,依据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选择评价指标。刘嘉宁(2013)从区域产业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角度提出了14个评价指标;第三,低碳经济背景下选择评价指标。张春玲等(2013)从产业发展、产业关联性及产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低碳经济下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定量分析方法看,主要包括:因子分析法、Weaver-Thomas模型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定量分析方法在选择不同区域的优选产业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定量分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能够较准确地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定量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在指标选取上缺乏理论指导,随意性较强;一般的研究对指标选取依据没有具体的说明;各人在选取指标中因个人的认识水平而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分析方法权重的确定有较大的主观性,因此,定量分析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政策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对促进该产业持续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及科学调整产业布局有重要意义。政府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培育机制及路径、产业政策等尤为重要。
(一)政府的作用
政府通过发挥其对产业的引导、激励、服务和规范四大作用,从宏观来看,可以基于国家战略角度对产业发展的目标、战略、模式以及内容上制定规划(薛澜等,2013),并平衡好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这对作用力,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政府不能过度干预产业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从微观来看通过经费支持、政府采购、制定相关法律引领该产业发展。
此外,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政府作用的力度是不同的,王利政(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起步、成长到成熟3个阶段政府在支持产业发展的力度是逐渐减小的。
(二)培育机制
良好的培育机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重点。培育机制是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需要意识到的内部组织或运行变化的规律问题。陈锦其等(2013)鉴于技术创新是该产业提出最突出的特征,并且实现技术的产业化需要迎合市场需求提出相应的机制。此外,制定平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的协调机制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三)培育路径
从国家层面来说,集群式发展(陈锦其等,2013)被认为是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培育路径,通过集群式的发展可以满足该产业对新技术以及高效发展的要求,并且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通过内生式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董树功提出了联合开发、重点干预、组织服务等三种集群式培育模式,通过这些模式进一步优化该产业的培育路径。此外,可将技术创新作为该产业的发展主线,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多元化的产业合作、国际交流学等路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从区域层面说,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培育路径也是不同的。与国家层面的培育路径最大的区别在于区域选择发展路径必须要考虑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基于辽宁省市场化程度尚不完善,认为应该采用市场培育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来促进该产业发展。
由此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不仅要注重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培育机制。当前培育路径研究中,主要以国家层面的培育路径为主,缺少对区域培育路径的探究,特别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广东、江苏等地应该尽早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区域的发展路径。
(四)产业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政策包括制定发展规划、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以及将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和促进集聚园区的发展等。
在规划方面,2012年国务院出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之后,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山东、海南、陕西、北京、新疆等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推出发展规划或发展意见。当前其产业规划特点:战略统筹性突出、强调重大基础突破及重点工程的带动作用、建立综合配套政策体系等。董晓宇(2013)就这9个地区存在不同发展问题,提出需要构建产业制度创新体系、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协调配置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以及构建中小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通道。
在产业制度建设方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攻坚阶段,由于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体制发展不成熟,使得新技术难以产业化,并且我国市场的财税体制、融资机制、人才管理体制等都存在较大缺陷,因此需要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在产业环境建设方面,创建良好的软硬件外部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此外,多元化的金融市场支持政策、产品市场培育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以及专项产业政策等都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研究
从国家层面:周晶(2012)以省区为尺度,以“区位熵”衡量各省份进行各产业增加值比重揭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的空间分布。吕岩威等(2013)使用同样的方法,但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方法与周晶都不相同,分别采用修正后的地理集中指数、行业集中指数、Moran 指数揭示全国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格局。以上从国家层面研究,都是以省区为尺度来确定产业分布,不能准确地说明产业的实际布局地点,只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的模糊空间定位。
从地区层面:杨英等(2012)指定3类9个变量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广东21市进行空间布局模式划分;李英等根据江苏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江苏的6大产业,通过一些产业数据分析得出当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比较发达的城市。可以看出从地区层面研究该产业分布同样存在问题:第一,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仍不明确;第二,在区域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缺乏系统的可收集数据。
从以上分析看出,从全国层面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的案例中,基本都是以省区为尺度进行,在一个省区内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条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不能确切反映产业布局情况。基于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小尺度的视角来探究其区位分布。从地区层面的案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对其划定衡量产业的指标,用这些指标只能测度有同样特征的产业布局,这样得出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布局情况。
存在问题与评析
(一) 内涵界定及外延性概念仍然不清
虽然研究该产业内涵的学者很多,但问题依然存在: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是要强调其战略性还是新兴性或技术性仍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这对后续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程度的阻碍作用;从产业外延性概念看,缺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之间定义区别研究,这会造成社会经济发展机制体制混乱,严重时会阻碍经济发展。
(二)尚没有权威的规范
从定性角度选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存在很多缺陷,一方面存在很大浮动性,不同的人可能会按照同一原则选择出不同的产业分类;另一方面依据定性角度选择出产业分类过多,不易统计,就当前国家发改委最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细分出3100项产品和服务,这对后期对产业进行统计及评价方面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从定量角度选择来看,方法不一,不同学者认可的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由不同的方法对产业进行的统计的结果也将会存在很大差异。
(三)产业区位分布研究不够深入
由于产业选择标准存在统计复杂、产业涵盖类型多等问题,而且缺乏可收集的系统数据,就当前研究该领域的文章中,存在一定问题:探讨产业的空间尺度过大,未来的研究可深入到以城市(或县)为尺度,真实准确地刻画其布局 ;对各类战略性新兴业的分类产业的区位分布研究不多,当前研究范畴仅停留在大类产业,未来研究可探讨每一行业的分布;当前缺少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去探讨我国该产业的发展水平,未来可深化该视角的研究。
(四)仍需要精确的政策指引
政策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政府也提出了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但是存在政策过泛的问题,如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这些政策虽然是针对当前产业发展问题提出的,但是这些都是大问题,要解决需要从每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具体而有效的解决方案或政策支持,最终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结语
随着国家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该产业的内涵与特征、产业选择、培育路径与政策研究以及空间布局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但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理论体系尚待完善。
当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攻坚发展阶段,能有效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今后的研究仍需要加强:进一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范制定、分类别的研究政策指引、在产业布局上要实现全国一体化布局,避免重复布局、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深化研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重要的精确的政策指引,使其成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支柱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3)
2.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策略选择[J].前沿,2011(7)
3.高友才,向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J].经济管理,2010( 11)
4.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29(5)
5.张春玲,吴红霞,刘遵峰.低碳经济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J].生态经济,2013(5)
6.薛澜,林泽梁,梁正等,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3(5)
7.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
8.陈锦其,徐明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机制:基于技术与市场的互动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市场蛋糕,正在面临切分。
5月下旬,《财经国家周刊》从有关部委独家获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厘定为7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根据目前的安排,本规划意见将在9月份下发,算上期间科研专题等的用时,如果再作调整,从时间上来讲,是来不及的。”一位参与新兴产业规划制定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这意味着,新兴战略产业框架,基本已成定局。
七大领域浮现
从2010年年初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经过半年的意见征求,主要领域从7个扩为9个,现在又改为7个,但前后7个领域的产业内容已发生变化。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初步定于9月份下发,随后将陆续出台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规划,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
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作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
在七大领域中,每一个大的领域中又确定了具体的分项。
在“节能环保”中,将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
“新兴信息产业”将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
“生物产业”将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新能源”中,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将领衔;
此前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提出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
“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两项。
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被认为是振兴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因为几大部委的领衔介入,此后的政府大规模投资也被市场普遍期待,所以这也被认为是继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又一个大型产业投资计划。
与“4万亿”计划有本质不同的是,此次投资计划指向的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之前的‘4万亿投资规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是在扩大内需,加强基础建设的角度,结合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而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转向至新兴产业项目。”
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制定,从时间上来讲,也与明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国家发改委也已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
版本变化
2009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工作刚刚启动,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
与现在的七个方向相比,“高端装备制造业”替换了“新医药”,将“生物育种”扩展为“生物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包含了原来的“电动汽车”,在其中扩展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项。
从2010年初开始,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文件就开始在多个部委及各地方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
4月初,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成员部委开始了全国调研,该小组由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门组成,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改委高新司。
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负责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先是从原本的7个领域扩展到了9个领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
上述方向的不断变化,折射出的是各个相关领域对于被列入产业规划的迫切心态。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海洋产业曾一度被看好,在“九大领域”版本中,海洋工程作为单独一项,而海洋医药等项,则是被分配到其他各大项中(比如海洋医药被列入“新医药”大项中)。而现在“海洋产业”没有被单独列示,“海洋工程”一项也被取消划入其他领域。
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赵刚研究员认为,规划出台后实施过程中需要直面几个核心的问题,第一个就是资金从哪来,政府投入的是引导资金,不可能包办全程;第二就是技术从哪来,如果技术还是依赖国外,改变不了给别人打工,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局面;第三就是谁来做这个事情,是政府来做还是企业来做;第四,市场角度谁来拉动产业应用。
“在以往的产业实施过程中,恰恰就是这几个核心的问题都没有受到充分的关注。”赵刚说。
地方心思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之后,在推行过程中能否与地方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能否成为地方发展真正的内生动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实施层面的最大拷问。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此前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相比,在推进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明显的不同。”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规划办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家胡树华说。
他认为,“十大振兴规划”是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需要的产物,此后国家可以逐渐放手,让市场机制去调配资源,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国家应该有清醒的规划,更要有相适应的实施条例和细则来推进,在组织领导上至少应该成立国务院领导小组。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此间进行的调研过程中曾表示,为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发改委将推动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完善市场的准入标准,银行信贷也应向其倾斜,鼓励中小企业发集合债。
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逐步确认,地方上也掀起了一轮发展新兴产业的大潮,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令外界担忧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中意的传统产业,在改头换面后也进入了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
“现在不要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就连县与县之间都在激烈竞争,有的地方不分自己的能力、优势强弱一窝蜂上,这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和浪费,大浪淘沙,最终还会是有科研投入基础、产业比较优势的地区会得到真正的发展。”胡树华说。
“新兴产业投入周期高、见效慢,缺乏核心技术,市场也尚未启动,超出了企业的能力,其实现在各界都还处于观望状态。”赵刚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迫切要改变的就是政绩的评价模式,政府要下这个决心,改变以往政策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问题。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支撑体系
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波及面之深广,令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危害。为了从危机之中摆脱出来各国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应对。2009年,我国国务院召开三次会议听取专家的建议,并最终确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2016年,我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我国学者从各个角度开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问题研究,且研究方兴未艾,这里面取得一定的共识,但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探索。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分别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人才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1.人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分析
童汝根(2010)根据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资源出发,定性认为人力资本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首要的生产要素。赵志泉(2011)通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大约为GDP的3%,而世界平均水平在4.9%,认为人力资源供给必将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败的关键,国家显然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与迫切性,2010年初至今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等文件。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期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唐宏和张雨微(2014)认为要想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效率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其人力资本的规模、质量和结构的全面提升,按照新思路来构建人才战略,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的高依赖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对人才供给规模的依赖和对人才供给结构变动的高敏感度。黄小明和梁剑同(2014)从人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出发,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邹婵和郭如良(2016)从创新团队角度就人才数量、人才素质和人才效能三个维度,分析江西省创新团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支撑力,并从创新团队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留用等提出建议。
也有一些国内学者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郭本海和方志耕(2010)利用SAS软件的CANCORR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发现江苏科技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达0.99946。夏佩佩和吴建华(2012)通过高端人才对于江苏省新兴产业的发展实证分析发现二者存在促进作用,表明高端人才的增加势必会引起江苏省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张宇洁(2012)利用结构度理论对新兴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分析,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是相互偏离,而新兴产业发展可以缓解这一偏离程度,指出新兴产业对现有人才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黄小明等人(2014)基于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采用DEA模型测量发现,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支持规模效率不高,在层次和结构上明显失衡,要提高人力资源支持率就要优化该结构,创新人力资源流动措施,完善培训体系和协作体系。韩亚欣等人(2016)拿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2012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金融资源、财税制度以及人力资本配置之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呈现出了初期边际效益递增趋势,后期陷入边际效益递减的陷阱,提出研发人才激励措施需嵌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各个环节。
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分析,对二者关系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是高层次型人才,且这种人才整体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但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进行人才的完善和优化调整。
2.战略性新兴人才的需求特征和预测分析
汪长柳(2012)认为目前还未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统计体系,缺乏历史数据资料,对人才需求量的预测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数据、高技术产业相关历史数据和政府部门设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值等数据资料。阳立高等人(2013)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19家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与统计,分别从高层次类别、学历、职称等角度提出了需求状况。王世杰(2013)首先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人才有别于与一般性人才的特征需求及其特征需求机制,如此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培育科技人才,产生内育效应。从环境和个体两个层面上来分析科技人才的特征需求。环境需求主要包括科技人才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指科技人才成长的企业配套环境。朱颖芝(2014)也沿袭这种方法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认为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外,其它产业人才需求均是明显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唐宏和张雨微(2014)通过分析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和技术密集性需要非一般的而是高素|人才,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断的进行内部结构和价值链的变化和调整,对个人和团体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能力结构需要发生变化,这就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优化调整人才结构,并提出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供给不足、总量上供求缺口较大、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的配置效率较低等问题。资武成和陆小成(2014)也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对一般性的人才需求不明显,且我国本身一般性人才结构过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特征有三种: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既懂理论也懂实践的应用型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人才的需求不在于一般性人才,核心是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但这种人才我国本身就是紧缺。就人才需求量预测方法上仍是采用DEA的测量方法,从所有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分析方法单一,可以采用其他回归分析以及相关量化方法,提升分析的层次和针对性。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开发的相关文献较多。赵志泉(2011)认为应围绕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产业实用专业技术人才等异质性人力资源,创新其开发与配置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王世杰(2013)将战略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和内育与推动产业发展的互动类比于双螺旋耦合运动,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双螺旋耦合互动的创新模式。资武成和陆小成(2014)进一步采用三螺旋理论模式即大学、政府和企业以市场需求为纽带联动起来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李莉(2014)以福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构建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四维一体”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典型国家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里提出针对我国的一些启示,例如杨宜勇和温鹏莉(2014)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属于长谈不衰的话题,且该问题的研究比较宽泛,所以研究成果较多,从现有成果来看,主要是集中在高校、企业、社会等的培养模式和问题研究上,也试图借鉴国外的培养模式供我国参考和借鉴。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未来将呈现更多的趋势。
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其他支撑体系研究
除了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对战略性新兴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解决办法外,许多学者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流动、激励、政策、储备以及跨区域协作甚至整个人才支撑体系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
张子睿(2010)提出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应从柔性流动人才资源管理出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吴小陈(2015)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创型人才的引进机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吴霞和程艳霞(2013)要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储备的瓶颈制约,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战略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科技人才,以构筑多级培养体系实现科技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政策形成可持续人才储备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并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促进科技人才资源向具有知识技术创新优势、物质资源消耗少的战略新兴产业区域集聚。樊徐斌(2011)、唐毓轩(2011)、王春明(2013)等许多学者从人才政策的投入探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激励、培育和引进。张红霞和韩淼(2016)从企业的吸引、配置、培训、激励和留住以及政府和高校的三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支撑探析进行了分析。宋本江(2014)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人才保障的一个系统,主要由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激励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并提出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王亚男等人(2014)基于生态学提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并分析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作用,还提出了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安林丽和王素霞(2016)利用区域协同理论对京津冀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协作提出了初步探索。
人才支撑体系是从较为完善的整体框架人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进行分析的,可以从基本支撑体系即投资开发、引进流动、储存、激励等框架分析,也可以从生态学以及区域、主w等的协同进行研究。
佛山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但在财政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美国作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比较成熟,分析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的运用,对佛山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美国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了美国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促进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政策;建议
佛山市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切入口来部署推进,确立了发展光电产业、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新医药、环保、电动汽车等六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佛山市在这六个产业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财政政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美国作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比较成熟,因此,分析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的运用,对佛山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美国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实体经济。奥巴马政府将政策重点放在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上,同时也注重干细胞、航空航天、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
在财政投入方面,首先美国政府增加新技术和企业创新的投入,2010年美国对科技研发投入180 亿美元,为历年研发增幅最大。美国政府将加大对技术创新项目投入,TIP 投入经费预计从 2009 年的 6000 万美元涨到 2015 年的 1 亿美元。再次美国政府加大在先进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的投入。“复苏法案”中提供了 360 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项目来提高美国高速公路和公共交通系统。在 2009 年 8月份,DOE 为 25 个清洁城市注资 3 亿美元。在现代化电网“复苏法案”提供 45亿美元支持电网,以提高节能技术的开发;提供 32.5 亿美元,提高再生能源开发;在法案中还提出投资 72 亿美元用于扩大宽带范围,2010 年提供 13 亿美元用于提高宽带扩容和电信服务,支持力度巨大。
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首先美国政府对从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研究的公司提供税收抵免。2010 年美国政府预算将未来几年在美国做长期实验研究所需的投资和费用包含进去,这一做法给发展新能源的企业以信心,促使企业启动能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研究项目,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同时,该项税收抵免政策还包括支持研究清洁能源技术的企业的产品设立或工厂配备活动予以支持。其次对制造业实行关税减免。2010 年 8 月,美国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案》,法案决定暂时减免制造业企业进口部分原材料时的关税。经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研究显示,使用该项措施将在未来三年内为制造业企业节省约 2.98 亿美元的进口关税成本。并且为美国制造业增加 46 亿美元的产值,为美国提供超过 9 万个就业岗位。再次是其他税收优惠。美国政府对购买节能型汽车的消费者予以 7000 美元的抵税。由于《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的规定,许多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商由于不够享受生产税收抵免(PTC)的资格而被迫停工。ARRA 对这些再生能源项目进行 30%的拨款替代生产税收抵免,使得这些项目继续开展,迄今支持了 10 多亿瓦的再生能源项目。
其他政策措施方面,美国政府对电池、纳米、清洁能源及生物工程的新兴产业采用激励和反向拍卖方式,激励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支持战略性新兴产品早期开发及开发出的商品更快市场化。如现在美国政府采用奖励措施,推广电池技术、纳米技术等技术。为促使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壮大,政府要求美国小企业署为这些新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美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提供 250亿美元生产贷款,支持国内汽车生产商生产节能汽车,提高汽车行业竞争力。
2 美国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经验
2.1 从政府层面进行部署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美国是一个十分强调战略引领发展的国家,无论是其国内战略,还是其全球战略,都充分体现出美国在战略前瞻、战略预测和战略制胜上的独到之处与胜人一筹。美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同样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2009 年提出的《2009 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从国家层面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确定重点培育领域,明确国家支持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格局进行部署。
2.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财政投入支持研发及创新技术,财政投入力度比较大。美国政府一直注重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奥巴马政府执政后,宣布将R&D(科学技术领域)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值,并计划投入1200亿美元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提出要对研发税收抵免永久化立法,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等采取税收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2.3 利用完善的税收政策激励技术创新活动
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全方位支持,美国运用税收补贴、科研经费实行减免税负等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美国政府通过 10 万清洁汽车的采购,大大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从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研究的公司提供税收抵免。除此之外,美国税法明确规定各项科研机构不具有纳税义务,规定只有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研究机构才能够享有免税资格,从而推动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
2.4 建立了完整的政策体系
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不断完善这些措施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政府通过完善行政手段,包括颁布相关法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制控制,对技术、指标等运用法律与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化。美国政府首先通过对产业未来发展态势的宏观把握,制定出促进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再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加以引导和推动,特别是启动一些极富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信息产业类重大科技项目有力地支持了整个产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美国是标榜市场经济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在引导和支持事关国家根本利益、事关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兴的产业培育发展上,美国是制定相关国家战略、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最早也是最多的国家。
3 促进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3.1 制定目标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佛山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为光电、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新医药、环保、新能源六大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佛山市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引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按照实际情况,采取扶持手段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成长。政府还可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以规划的形式,辅以相应的财政支持,依据自身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区域优势发展与地区相对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实现产业附加值的高端化。
3.2 建立规范的财政长效投入增长机制
在制定财政政策时,调动社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积极性,整合现有资源和资金渠道,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长效投入增长机制,将财政资金切实地投入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领域,引导和调节市场资源。佛山市政府可以加大新兴产业研究的投入,为研究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加大技术研究的支持,培育相关技术人才,重点扶持重点攻关项目,加大核心技术的科研投入,对关键技术加大力度开发。政府还可以通过财税政策,对企业实施相关研发的税前列支。鼓励发展创业型风险基金建设,对相关产业提供支持。
3.3 形成专门、系统的税收优惠政策
佛山市应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门和环节进行具体细分,将支持税收优惠的方向由企业转到产业上来。其次,增加间接税收优惠的种类。通过加速折旧、费用加计扣除、提取准备金等方法,来降低企业的税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三,重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国内外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动力,以此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3.4 提高政府采购的政策效率
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提高政府采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效率,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化。政府一方面公开购买的信息,精简政府采购的行政程序,提高政府采购的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和倾斜,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优先待遇,加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采购规模,建立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和订购制度。
3.5 建立系统的财政支持体系
首先,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在年初预算分配和财政超收分配中,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要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其次,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重点解决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最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推动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发展,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建立系统的财政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森平,黎志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措施[J].税务研究,2011(6).
[2]邓保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析与优化[J].税务研究,2011(5).
[3]广东省地税局课题组.国内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启示[J].广东经济,2010(10).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8-0086-02
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经验
11 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具有风险性,产业发展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各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实体经济上,希望通过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美国政府确定航天、海洋与大气、信息产业、生物及纳米技术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在所有的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成为重中之重,以便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日本政府则把信息通信、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生物工程、宇宙航空及海洋产业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扶持,并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制定了《能源合理利用法》、《石油替代能源促进法》等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英国政府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可见,政府是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12 制定综合的政策体系支持发展
各国都综合运用立法、财政、金融及产业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强有力的发展引导,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初期,多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它们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及形式多样的补贴,包括对研发的补贴、对家庭购置新能源设备的补贴及对新能源投资项目的补贴,对开发新能源的行业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巴西政府把生物能源开发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综合运用金融、法律、经济、科技等多种手段,在每个环节上扎实推进,形成了国家发展战略——科技研发——市场应用的完整链条,促进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09 年,美国先后通过了《复兴与再投资法》、《美国电力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法案》,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减排目标、保障能源的独立和安全、确立产业和技术标准,在研发、基建和新兴产业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全方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13 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很多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核心内容,重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研究投入。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后,宣布将科学技术领域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值,并计划投入1200亿美元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提出要对研发税收抵免永久化立法,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等采取税收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俄罗斯政府则在2009年6月宣布将投资2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日本政府制订了指导本国长期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指南的“技术创新25条”并加以实施。欧盟的目标是把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提升至全球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出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强调“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
14 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国际共识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经济复苏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对新能源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和肯定,并将新能源利用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美国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摆脱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手段,不惜投入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计划用3年时间使美国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到2012年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至25%。日本经济产业省制订最新计划,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德国政府利用调整产业的战略之机,将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的环保技术确定为未来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进一步扩大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澳大利亚公布的新能源立法草案显示,到2020年该国新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将升至20%。韩国将在2030年之前投资1030亿美元用于开发新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印度政府也通过了新的能源安全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可见,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
2 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山东省
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山东省在十一五期间从优化法律政策环境,到营造产业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积极支持科技型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支持实施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工程,有力带动了研发能力的提高。科技型产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形成了相比较的优势和特色,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部署和要求,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山东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山东省应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完善产业政策,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适当放宽土地利用政策,保护知识产权,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支持力度,逐步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夯实基础条件
(一)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山东省的高技术服务、信息、海洋、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努力改善产业环境,努力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定期全省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年度指南,积极引导社会投资。
(二)在产业准入方面,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相关的配套产业尽可能低纳入到鼓励类产业目录。制定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适时调整政府采购目录,优先采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产品,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商业模式。在产业布局方面,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沿黄河城市带。在产业集聚政策方面,尽可能地将关联产业集中布局,促进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
(三)重点加大四方面基础设施加大力度,夯实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萌芽、成长、发展、做大的基础。一是大容量、高速度、畅通化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全方位、高速度、网络化的交通保障体系;三是高水平、战略性、现代化的基础研究平台;四是产业协作平台。
二、形成主导设计,保护知识产权
(一)支持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转化,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保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保障和实现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类标准的制定,对参与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类标准的企业,优先安排科技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突破可能性的领域,重点开展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以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等引导市场的主导设计方向。目前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处于确立主导设计的关键时期。重点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设计,帮助企业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研发企业的根本利益。完善政府采购和产品目录是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适度调整土地政策
争取成为国家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探索未利用地低成本利用途径和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在两方面着力:一方面,积极推行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另一方面,沙荒地等非农业用地可以低成本出让给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级政府在供地时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倾斜。
四、加强人才培养
(一)引进关键人才。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出发,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壮大职业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引进关键、核心技术人才。
(二)培养尖端人才。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新兴产业专业。鼓励校企联合培养急需紧缺的尖端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型人才,推动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对接,促进人才与产业结合。
(三)壮大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
五、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一)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转化应用能力。大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二)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继续支持企业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努力争取国家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布局于山东省沿黄经济区。建设一批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平台。
(三)加强引导协调,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完善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项目衔接、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协同研发等方面的纽带作用。实施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的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支持各类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建设和发展。
六、加大金融财政支持力度
(一)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完善全省股权场外交易市场,鼓励非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充分利用场外交易市场进行股权交易。积极探索境内外上市渠道,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的工作对接,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到主板、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探索发展公司债券市场,选择一批还本付息能力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
(二)加大信贷支持。建立健全信贷担保体系,引导专业担保公司,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省级项目、重点产业链和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争取政策性银行的大力支持,鼓励政策性信贷资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推动创业投资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创投基金试点。鼓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投资基金、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参考文献
[1]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EB/OL]. http://,2012-07-20.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EB/OL].http://,2010-10-18.
[3] 李晶,井崇任.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第4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现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通过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专题招商和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展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助推器”。2013年6月末,全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共有26家,其中新材料5家、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5家,专用设备制造业3家,智能制造业3家,先进制造业4家。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增长54.4 %,主营业务收入102亿元,增长59%,分别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6.9和33.9个百分点,对全县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51%和57%。重点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其中星星家电、龙翔生物、惠利隆塑业上半年分别实现产值29亿元、10亿元和9亿元,成为规模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效益稳定发展,总量占比不断提高
随着全县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份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其他行业。2013年上半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5.3亿元,同比增长52%;累计实现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5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1.6%、31.2%、30%、29.8%,成为睢宁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力量之一。
(三)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近年来,随着全县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意识增强,企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一是企业创新投入稳步增长。随着新兴产业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增加,投入的研发经费以及研发人员的数量、质量都稳步增长,远超传统制造业企业。如星星家电公司2012年科技投入技术研发经费近1亿元,占年销售收入2%以上。
二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以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益为目标,大力开发新产品。2012年,全县新兴产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42%。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直接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推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全县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产业集聚度不高,发展环境尚需优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由于新兴产业门类较多,行业较为分散,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和上下游产业未完全进入,尚未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链。影响睢宁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尽快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和产业集聚区域,搞好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二)新产品产值低,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依然薄弱
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研发经费的不足,使得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仍较薄弱,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尚待完善,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从新产品产值上可以看出新特产业总体上研发能力不足。2013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新兴产业新产品产值3亿元,仅占新兴产业产值的3%。此外,专利授权量的拥有数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拥有数偏少,也说明我县新兴产业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依然薄弱。
三、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培育发展产业示范基地
一是编制具有本地特色区域性发展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别化、特色化协同发展。制定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等专项规划,明确实施内容和实施细则。二是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集聚,建设一批体制机制健全、市场活力大、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
(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等。
二是强化金融支持。扶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发挥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资金规模,推动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路线图
1.引言
目前,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学结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经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对策。
总理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总体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高新技术企业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
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策建议,为湖北省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服务于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崛起。
2.湖北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基本概况
湖北省已初步确定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和新能源七大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近年来,湖北省年均新增企业上市数量都在8家以上,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都在100亿元以上,2010年上半年就达到150亿元,在中部地区保持领先的地位。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总计77家,产值合计3630亿元,同比增长34.7%,比全省高新产业产值平均增速快6个百分点。湖北省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分别名列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第
18位、第53位,比2009年分别前进了29位和21位。2010年,全省新上市企业7家,其中6家为高新技术企业。
3.湖北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在经济贡献、上市企业数量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相比其他省份上市企业增速明显不足,同时面临着区域分布失衡,板块发展失衡,产业集中度较弱、产业特色鲜明等问题。具体陈述如下:
一是湖北省上市企业增速过慢。2010年以上半年为例,全国共160多家新股上市,其中广东30家、江苏28家、浙江18家、北京、山东分别有16家,是湖北的3-6倍;
二是上市企业区域分布失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仍是两极分化。武汉市一城独大,该市现有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2家,占全省比例高达53%,是排名第二襄阳市的3.5倍。(湖北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分布情况,详见图1)十堰、咸宁、天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六个市州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仍发展不平衡。沪深主板方面,获得国家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共28家,占比67%,登陆中小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共计才6家,创业板相对较好,开通不足三年,已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湖北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板块分布情况,详见图2)显然,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家数与我省后备资源中80%以上为中小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四是产业集中度明显不够,特色产业仍不突出。除从事信息技术和交运设备产业上市高新企业分别集中在武汉高新区和襄阳高新区外,其他产业在各地均存在重复发展状况。例如从事普通机械产业的上市高新企业仅3家,但分别落户于东湖高新区、襄阳市和荆州市。
数据来源:湖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单通知以及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告信息整理统计。
3.2 原因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规律和趋势。传统“各自为阵”“的决策思维使得区域之间、区域与高新区之间、高新区与企业之间缺乏互利的共识,部分管理部门未能对本地区既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劣势有深入了解,从而对自身的区位优势或比较优势作出错误的估计;“重量轻质”的结果就是难以培养出创新能力的企业;“又快又好”的结果是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未能与潜在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需求配套,同时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持续引进。
一是区域之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结构缺乏互补性和协同效用,导致不同区域之间为争夺同质的稀缺性资源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从中部六省现已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意见来看,光伏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电子息等产业都被各省列为其发展重点,这必将会阻碍未来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高新区发展导向错位,导致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不明显。除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产业、襄阳高新区的汽车产业、宜昌高新区的新材料、孝感高新区的军民结合产业特色较明显外,其他多数高新区产业集聚度偏低,没有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更是无从谈起。
三是创新资源聚集不够,创新体系不完善。除东湖高新区外,多数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滞后,创新创业设施和服务能力薄弱。仅有襄阳、宜昌、黄石、十堰、荆州和荆门等市州高新区建立了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黄冈等高新区才刚刚启动孵化器的基础设施建设,石首等个别高新区还没有实现科技创业体系的覆盖。高新区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风险投资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等创新体系还没有普遍建立。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承载能力下降。近年来,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先后落地,高新区现有的水电气、物流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交通、居住娱乐等生活设施难以满足入园企业的要求。
五是高新区政府缺少与企业沟通的有效平台,从而未能有效提供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所需的配套服务。同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上市后备企业中的观望心态、小富即安心态、畏难心态等仍然存在。
4.对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首先,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其次,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因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是一件系统工程,需要一套不断完善的实施路线图。
4.1 制定、实施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利用视图工具描述技术及其相关因素的发展,是各利益相关者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共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在政府层面需要深入了解本地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和发展优先序,进而组织社会资源、指导协调利益相关者;其次,在产业层面需要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预见未来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难点,从而诱导资源配置,构建产业链;最后,在企业层面需要体现高新技术企业在系统中的位置,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为上下游企业服务。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各级政府间、政府与高新企业间沟通和博弈的平台,更有利于达成相关方的利益均衡。同时,技术路线图实施过程就是相关方对新兴产业发展状态的动态控制反馈过程,有利于相关方不断协调各自行为,从而实现各自发展目标。
4.2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政策法规建设,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前,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略显滞后,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比较凌乱,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尽快推出适合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湖北要继续鼓励促进自主创新,在财税、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基础设施、政府采购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搭建创新平台,增强高新区孵化功能。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着力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专业孵化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技术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整体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使用观念,坚持柔性纳才,对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突出抓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构筑高新区创新人才高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3 以高新区建设为主体,以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
推进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突出抓好创新型高端产业集群发展。紧跟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前沿,在高新区内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实施创业投资引导工程:扩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争取国家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培养壮大本土创业投资管理团队,为培育新兴产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规范完善创新投入财务制度,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用的有效合作机制,最终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梅龙,刘小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03(10):5-6.
[2]蔡曙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关注区域间统筹规划及区域与企业之间的协调[J].中国高新区,2010(11).
[3]朱艳阳.加快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12).
[4]卢君生,朱艳阳.企业上市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中文核心期刊),2010(27).
[5]何丽君,华文彬.坚持创新驱动推进高新区跨越式发展――关于湖北高新区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新区,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