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缺失的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心理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可见安全感是来自一方的表现带给另一方的感受。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近年来,影响人们社会安全感的因素和社会事件越来越多,导致了人们社会安全感的缺失,初中生处于一个特殊的青春期阶段,同样也存在社会安全感的担忧。在现实面前,不少初中生会因思想准备的不足而感到茫然失措,可能会导致行为上的错位、无序,甚至盲目、冲动、犯错。作为教育者,我就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做了一些探究,以期引起教师对初中生心理、生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一、对新环境适应不良
孩子在初中阶段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对于他们来说,中学和小学显然不同,他们需要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初中的学习远不像小学那样把作业做完了就可以,而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自主学习上。同时初中不像小学那样,老师会经常跟随自己,时时事事提点自己,很多时候在学习和习惯的养成上还是要靠自己的自觉性。此外,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不良学生”和徘徊在学校附近的社会青年多了,经常会对他们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有些学生甚至因为跟不上学习而放弃学习,纪律散漫,经常旷课,整天通宵玩游戏、聊天,寻求心灵的安慰。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甚至觉得这样读书不过是消磨时间。因此,他们常常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苦恼中,表现得无心向学。
二、对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感到不适
身高、体重迅猛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趋向成年人。女生月经来潮,迅速发育;男生喉结突出,肌肉发达,胡须生长和声音变粗等。这样的生理变化下,使得处于青春期的男女,意识到性差异,会产生害羞、好奇的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的成人化的心理改变。但同时又存在考虑问题不全面,容易自高、自大、冲动、莽撞等半成人化的缺点。因而时常和父母、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内心常常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
三、面对家庭变故
父母离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出现,最受伤害的是孩子。家庭破裂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缺失感,一方面自己的问题还未消化,另一方面有的孩子还成了父母倾诉的对象、仲裁者甚至出气筒,被迫承担父母的情绪。有的孩子成了父母争夺的对象,而有的成了双方的遗弃物。种种的变化,有些中学生显得无所适从,迷失了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内心深处既有对爱的渴望,又缺失安全感,严重了就会出现泛化,对周围的人不相信,继而出现与同学相处困难,成绩下降,厌学甚至辍学;有些还会由于安全感缺失严重,阴郁过度而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变态、精神扭曲;有的在外寻求温暖,走上了堕落甚至犯罪的道路。
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当
家长和教师过度的批评教育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对于初中生来说,错误是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需要经历和体验的。应该说,每一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却容不得学生出现半点失误,对学生的犯错表现得异常焦虑。在这种焦虑状态下,时常不分原因和场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打骂、讽刺挖苦学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这无异于揠苗助长。这些伤害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引发焦虑感。于是,学生就会本能地开启自己的防御机制,与外界建立起一道高墙,封闭自我,拒绝与家长和教师进行正常的沟通,把心思重点放在防御外界,甚至与他们对峙对抗。严重者容易患自闭症或忧郁症,还有可能表现出暴躁情绪和暴力倾向。很多青少年出现杀害父母和亲人的现象,正是因为感受到心理疆界被侵犯,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安全和尊严。因此,教育不当是导致青少年安全感的缺失而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牙缺失;心理学
牙齿缺失是口腔修复中常见病,造成的原因一般为龋齿、牙周病、外伤、发育异常等,由于缺牙部位和缺牙数量的不同,主要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牙周组织改变、发音、美观以及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等。本文随机对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就诊的牙齿缺失患者52例修复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52例。女38例,男24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4.8岁,均为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口腔修复患者,无其他精神性疾病。
1.1.1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女,19岁,外伤引起右上侧切牙折断半年。家长反映,患者原来性格外向,喜欢参加社交活动,自缺牙后,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家经常沉默不语,变的孤僻,易激怒,爱发脾气,入睡困难,在学校也不愿和同学一起玩,拒绝参加一切集体活动,甚至有终止学业的想法。
患者李某,女,63岁,口内多个残根,经检查残根、残冠无法保留,逐步拔除,全口牙列缺失。患者缺牙后,对自己的年龄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真的老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为此常常出现失眠、胃肠不适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进行牙齿修复治疗前、治疗后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情绪测试,结合临床心理反应进行修复前后评估分析。HAMA>7分者确定为有焦虑情绪, HRSD>17分者确定为有抑郁情绪。
选择治疗前有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结合修复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心理护理、心理疏导等),观察治疗后的情绪变化。
2 结果
52例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HAMA)、汉密顿抑郁(HRSD)量表测量的结果见表1。总体来说,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的HAMA平均得分高于7分,HRSD平均得分略高于17分;治疗后的HAMA平均得分低于7分,HRSD平均得分低于17分;治疗后的HAMA、HRSD平均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平均分。
治疗前HAMA>7分和HRSD>17分的患者人数比较多,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孤独、不幸感、自卑感、不能集中注意力、体重减轻、绝望、交往受限、多疑等项目上得分较高。结合修复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心理护理、心理疏导等)后,治疗后HAMA>7分和HRSD>17分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
3 讨论
3.1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患者的心理分析
人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一种缺陷及功能障碍都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心理美感。由于缺牙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可使病人出现交往受限、孤僻、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情绪低沉,表现为出门带口罩、与人交谈时用手捂住面部、怕见生人,惟恐别人瞧不起。有资料表明,缺牙患者较同龄人更缺乏自信,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均降低。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的HAMA平均得分高于7分、HRSD平均得分略高于17分,说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和轻微的抑郁情绪。这个结果和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现是一致的。
3.2 结合修复治疗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长期以来,修复学在临床上一直注重修复效果的生理学评估,很少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就导致一些患者在功能上得到改善的同时,并不能在心理上得到完全康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固位、稳定、磨损等问题,也要认真解决。对初戴义齿产生急躁情绪,一时无法接受义齿,稍有问题便认为过去不戴假牙也能吃饭,戴牙问题多,反而太麻烦各种原因牙大部缺失的患者,要配戴活动义齿,需要医生耐心解释,嘱其需要适应,出现问题及时复诊解决。并让患者知道不戴义齿的不良后果。遇到个别患者对义齿期望值过高时,应让其认识义齿的咀嚼功能仅能达到自然牙列的30%~50%。另外,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神经衰弱等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应在治疗前给予必要的安慰,仔细向病人解释钻磨牙齿的疼痛程度,以解除其恐惧心理。同时注意防止在进行牙体预备时紧张、疼痛、过敏而发生意外。
4 小结
通过心理学知识的临床应用,改善认知,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笔者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修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修复前明显改善。所以,口腔修复不仅是单纯恢复病人生理功能,而且是可以同时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建议缺牙患者应及时修复,以减少在生理、病理、心理方面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曾剑玉,洪 流.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与个性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34(3):184-1861.
缺失是一种现象。世间万物极少完美,残缺随处可见。当人们见到客观物体不完全的形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为其添加不完整的部分,因此,设计者们常常在平面广告中刻意地制造出某种缺失,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的就是著书、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完、把意表尽。一些平面广告设计也是这样,不去“尽言尽意”,留下些许空白,省去部分内容,让受众主动去感悟、去体味、去补充。一直以来,心理学家都在研究视觉过程中人的眼和脑是如何共同起作用的,什么样的视觉对象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通常情况下,缺失主要从形体或色彩上表现出来,而人们对于形体或色彩的感知是靠视知觉起作用的。当人们看到的东西和自己心中的主观印象发生冲突时,反而会引起视觉关注。原则上是冲突越强,引起关注的程度越大,记忆指数也会越高,这种心理现象叫做:格式塔心理。格式塔心理学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是德文“整体”的译音。我们可利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去分析缺失在设计上的应用。缺失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想象,开拓思路,打开新的视野。而且,靠想象去补充的部分,永远都是最美的。因此,在这里可以把缺失的现象理解成一种美,一种缺失的美。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我们也会经常利用缺失美理论去完成在设计上的应用。
二、缺失美现象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一则成功的平面广告能够使人“为之侧目,引人入胜”,对销售品产生兴趣,引起强烈的购买欲望,最终产生购买行动。基于这样的考虑,创作者总是用画面的完美来喻示产品或服务的无懈可击。但画面的不完整一样可以传达很出色的诉求。受众总是对不同寻常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渴望知道原委,在求知欲的驱动下,人们会读完整个广告。这样,广告创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另一方面,画面残缺还可以成功地表达一些广告诉求,展示给诉求对象一个信息:如果没有,那么就是这样。激发受众主观改变这种状况的欲求,直接起到推广产品或服务的作用。
例如:某涂料的宣传力度重在产品颜色,他们的广告语是“我们可以调出任何色彩”。这组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主体都是人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创作者利用缺失的部分来说明本涂料颜色的丰富多彩。(图1、图2)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色彩和线条的缺失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在心中把缺失的部分补充起来,从而使这则广告更加记忆犹新。再如:某染发剂的一则户外广告,将广告中美丽女人的头发位置变成无色空白的部分。于是,头发的颜色随着日出、日落、白天、深夜的变化而变化,天地之精华全部浓缩到这头发上。(图3、图4、图5、图6)如图所示,人们在观看这种广告的同时,会主动地与广告所传达的信息互动,广告的效果不言而喻。
例3:台湾的黛安芬百年企业形象设计平面广告系列,其中第一则(图7),用大面积的黑色,鲜明地衬托出简练的曲线,将女性优美的体态表露无余,同时也为人们勾勒出神秘、含蓄的女性世界,体现了“戴安芬”女性用品对女性娇嫩身体的爱护,呈现出为女性带来的舒适感。“广告标题”———人是上帝造的,女人是撒旦造的……“广告正文”———100年来,女人,是黛安芬的唯一兴趣。
第二则(图8),其画面是全黑底上两条红色荧光线,勾勒出女性胸线。“广告标题”———女人,永不嫌穿得太少……第三则(图9),在全黑底的画面上,蓝色荧光线勾勒出女性的臀线,用特殊的形式表现了黛安芬企业对女性的爱心和女性对该企业的信任。“广告标题”———女人的阴谋藏在黛安芬里……企业巧妙地运用残缺的形式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和参与。这样,在“完形压强”的作用下,一个但又不的女性形象就浮现在人们面前。再加上文字部分的适度说明,不仅完整地表现了公司的形象和产品的定位,还让受众得到美的享受。这则平面广告的形式显然是不完整的,但设计者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缺失,大大增加了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充分的联想空间。
三、结语
大量实践发现,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缺失的表现手法能够进一步增强视觉的关注,扩大联想的空间,突出事物的本质。事实上,这些作品正是基于打破一般人心中的“格式塔”,打破一般人经验中的一种组织结构和视知觉而完成的。这种图形不是那些被组织得最规则的(对称、统一、和谐)形,而是有着自身特有的倾向和规律,它们看起来也许不是完美的标准形,但是却通过视觉使图形在大脑皮层产生强烈的兴奋点。观者在面对这些图形时,通过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它们的各个要素知觉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把它知觉为一群色彩、形状、大小、位置和要素。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表现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46-02
【Abstract】Compared with ordinary children, parents-absent children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rning, character and mentality. For solve the problem, we can take actions that cultivating key school ability, making up parents affe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ir emotion, exerting peer relation effect, developing children self-respect and attribution style.
【Key words】Parents-absent children Mentality Education strategies
贵州是我国劳务输出的主要省份之一,有3900万人口,其中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的4.41%,占本省儿童总数的9.5%。[1]贵州省留守儿童的数量较多,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留守儿童的主要特征是父母亲情相对缺失,日常生活中缺少成人的指导和教育,放任较多,容易产生多种问题。当前对留守儿童的探讨,主要涉及监护与教育保障等生存发展问题,以及情绪与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表现
多数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相比,在诸多方面没有非留守儿童发展的好,主要有以下心理特点:
1.留守儿童在心理控制源和社会适应性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发展方面,留守儿童也明显差于非留守儿童。[1]
2.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孤独感强。
他们遇到麻烦后无助感较强,缺乏父母支持和有效指导,难以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应对压力的效能感降低。
3.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能力,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5.进入初中教育阶段后,留守儿童在校率急剧下降。
有研究分析了留守儿童在校率,发现进入初中教育阶段后,留守儿童在校率急剧下降,他们在完成初中教育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3]
有人指出,已有研究过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消极方面,也曾有过留守经历并且发展的较好的大学生,他们的主要表现为:接受贫穷的现状,把贫困看成是一种磨练,并保持了对留守经历的积极认知;一般成就动机都较强;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定向并且意志坚强;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善于学习;能够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4]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应该有一个综合的方案,要发挥政府和全社会的力量。目前,作为学校层面能够做好的事情,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关键的学校能力
关键的学校能力由学业技能和学校生存技能组成。优秀的学业能力,包括语文、数学、写作等方面的成绩,在获取学生的个人成功和幸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基本的学业能力非常重要。这些技能包括在教室里有适当行为表现,与他人形成积极关系、发展友谊、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对同伴压力的果断与抵制,以及与成人关系的协调。如果缺乏这些实质性的技能,青少年就容易发生高危问题行为。[5]
2.弥补缺失的亲情
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造成留守儿童诸多问题的主要因素。加强亲情缺失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应以真诚的关爱为基础,帮助留守儿童弥补缺失的亲情,让他们在学校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一是学会宣泄心中压抑的感情。老师要鼓励他们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来表达、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还可以组织他们在一起讨论和交流在遇到问题时自己的感受及采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增进交流并给其他人提供经验。二是搭建亲子沟通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在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在规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语音或视频交流,让他们看到父母的样子、听到父母的声音不再是奢侈,这是弥补亲情缺失的重要途径。
3.关注情绪波动
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情绪稳定。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深受焦虑和压力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情绪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表明,放松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疲劳、避免对压力的负面反应、减轻焦虑、改善社会技能及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肯定,有助于减缓抑郁,提高自尊。视觉想象既可以用来减轻压力、增进舒适度、动员各部分肌肉群、提示放松的反映情境。也可以帮助儿童或青少年应对困难、学习任务,以及发展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放松疗法和积极想象法。
4.发挥同伴交往的促进作用
与他人的交往状况在人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也是更有效的生活技能训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积极的反应以及同伴的接受有助于儿童形成友好且积极的人际关系,这对于社会生活中幸福感的建立非常重要。促进沟通技能的建立包括提供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训练、建立健康的友谊、避免误解、发展长期的友爱关系等。可以开展果断性训练,设定限制训练和自我接纳训练等。同伴之间经常会进行一些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等,还能帮助他们缓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带来的自卑心理与焦虑情绪。
5.提高儿童的自尊和内控归因风格
留守儿童更可能具有消极的自我概念和低自尊,通常归因偏见会影响他们的知觉和自我知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调整归因偏见的干预。一是社会性问题的旧解决办法,让儿童学习在行动前考虑结果,列出应对各种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式,鼓励他们衡量赞成和反对各种选择的理由,并作出最后的决定。二是基于埃利斯(Ellis,1962,1985,1996)、贝克(Beck,1976)和塞利格曼(Seligman,1990)的理论来调整认知,使儿童能够识别消极的观念,并通过权衡支持的和反对的证据,对这些观念进行评估,使他们能够建立更切实际、更乐观的替代性解释。
留守儿童的成长关系到千万个留守儿童家庭,关系到留守儿童的未来。其心理健康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针对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娜.农村留守儿童研究[D].贵州大学,2008
2 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3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62~65
关键词:河南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缺失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一般招标项目“河南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缺失现状、归因及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B933]阶段性成果;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权利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2A630121]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第二代流动人口的出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渐凸现。根据河南省教育厅2007年7月统计,河南省外出务工农民男女总数达到了10022071万人,这就导致了在全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13276229万名儿童中出现了2018118万名农民工子女,占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总数的1520%,其中小学阶段农民工子女有1278124万人,占小学阶段的1440%,初中阶段的农民工子女有739994万人,占初中阶段的1608%;全省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有2885万所,其中小学为2519万所,初中为3660所;在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农民工子女有593004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总数的2938%,其中小学阶段的人数为132624万,占相应阶段总人数的1038%,初中阶段的人数为46038万,占相应阶段总人数的6221%。
为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河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积极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免收借读费等相关政策措施,使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是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全社会都应以长期的、全局的战略眼光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问题。
一、河南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缺失的特征分析
为了能深入调查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缺失现状,课题组选取了郑州市、周口市西华县、商水县、信阳市潢川县等地域展开调研。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8份,有效率为93%。经过笔者的调查,河南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缺失可归结为三个特征:
1学业缺失
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值不高。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中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不多,将子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将来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与农民工子女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因此,农村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普遍较差。
2心理健康缺失
心理健康问题是农民工子女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状态。农民工子女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逐渐养成孤僻冷淡的性格特征。遇事呈现逆反躁动、自卑消极的心理特征,难以与人相处,对批评的话语容易产生敌意或逆反心理。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80%的农村农民工子女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农村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两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关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总的来说,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感缺失、社会环境复杂是造成农村农民工子女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3社会教育缺失
社会道德行为的发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社会道德行为具体是指个体为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担当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调查显示,虽然有部分农民工子女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但在几乎完全靠自律的环境中,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变得疏懒、懈怠,违纪行为开始发生,思想道德开始滑坡。农村农民工子女的日常行为明显比其他儿童表现差。调研显示,农民工子女的操行得分为“优”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等级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其他儿童。另外,农民工子女在问题行为方面比其他儿童更明显。这一行为特点在不少农民工子女身上均有所表现,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只关心自己,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同情心。对农民工子女行为进一步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在学习态度、交往行为、积极参与、坚持独立等方面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相比,交往困难,独立性差,不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也就是说农民工子女在社交技能发展水平方面比非农民工子女要差。这说明父母外出对儿童的社交行为和技能的负面影响较大。
二、河南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教育角色的淡出是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子女家庭走向呈流动性。本研究调查显示:在某城市暂住两年左右的占689%,家庭走向的流动性严重影响着孩子受教育的环境。农民工流入城市大多数从事的是个体、商业帮工等特定的职业,这决定了他们的年收入无固定性。多则几万元,少则1000元不到。经济收入不高直接导致孩子进入优质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希望渺茫。在调查中发现,家长的学历、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多为初中小学学历,孩子的家庭教育十分缺乏。另外,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的居住方式主要为租赁,其用房常常比较简陋且具有多功能性,制约了孩子受教育的状况。
上述特点必然造成农民工子女身心发展不利的家庭背景。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导致学生生活范围狭窄,视野闭塞;父母教育观念落后,对子女期望不高,自身榜样不佳,行为习惯差,在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均顾不上。它制约着农民工子女能充分享受到应有的保健、卫生、关爱、教育等权利。
2学校方面
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方式有五种,即进入流入城市的公立中小学,进入流入城市的民办学校,进入流动人口自己办的民工子弟学校(简易学校),进入城市政府为农民工子女办的专门学校,返回家乡学校。我国教育制度设计及其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特别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普通教育模式,难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入学积极性及办学主体广泛接纳各类人群的主动性,这其别包括对农民工子女的排斥性。一般情况下,质量稍上乘一点的学校的门是不向农民工子女打开的,即使你有钱,它也会以“名额已满”作为理由加以拒绝。普通公办学校也不执行借读费收取规定,往往以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抬高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因此,农民工子女要么花钱进公办,要么不花钱进民工自己办的学校。这是明显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3社会方面
社会中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在本次调研进行的过程中,访谈对象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网吧问题”,并且表现出对网吧的“深恶痛绝”。尽管我国政府明文规定在学校周围200米以内不得有营业性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并且禁止低龄儿童长时间上网,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被很好地贯彻落实,这表现出有关管理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欠缺。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上网成瘾,恰恰是其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希望从宏观上提出建立科学的教育保障制度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使得教育政策与社会政策配套;建立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教育券制度使得教育政策与经济政策相接轨;进行面向现实的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富有弹性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受教育权利救济机制和程序法保障机制;它对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将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营造法律、政策、制度保障的良好环境。从中观或微观层面,创新学校管理;优化家教环境;提高农民工子女自尊、自爱、自强意识。立足现实,呼唤平等,使得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少年一样,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不受歧视地、无条件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获得平等的受教育过程,不受歧视地获得同样的教育待遇;收获平等的教育结果,有平等的机会来实现学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业负担;基本表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19-01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家人照顾的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本文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学生,然而,有些学者未作实际调查盲目根据相关研究给留守儿童打上“问题学生”、“差生”的标签,造成了大众对留守儿童错误的认识,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虽然许多学者和大众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父母与孩子分离也带来一些积极影响:磨练了意志,独立生活能力增强; 通过做家务和农活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拉近了祖孙之间的感情,培养了爱劳动的习惯;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辛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留守儿童学业负担的基本表现
学业负担过重一直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反映出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对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和普通学生一样,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身心综合素质的失衡
学业负担可分为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生理负担主要是由于在校学习时间过长、作业量过大导致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不得不减少自由活动时间和正常休息时间,从而导致许多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出现近视、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心理负担是指其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习竞争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和升学的压力。过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厌学、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农村地区家长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教育方法和观念的落后使他们忽视或认识不到子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农村学校作为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重智育轻德育,重机械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发展。
2、个性化特点的消逝
在应试教育依然横行的今天,分数和升学率仍然是教学指挥棒。课程多、资料多、作业多、考试多“题海战术”依然风靡于学校,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迫使学生失去了自由活动时间。而作为留守儿童,由于大多是与祖辈监护人一起生活,所以劳动时间与一般儿童相比较多,相对占用学习和玩耍时间 (农活、逆向监护),因此,与一般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化特点消逝这一问题更为严重。
3、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
留守儿童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问题,造成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薄弱,这不仅表现在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而且表现在学校硬件教学设施欠缺、教学环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统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或不完整,监护人自身素质差,教育观念和方式陈旧不合理等原因,更加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致使其自主学习能力下降。
三、留守儿童学业负担的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除了和一般儿童有相同的学业负担成因外,还有其群体自身特殊环境造成的原因,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和个体身心综合素质的异化等问题是加重留守儿童学业负担的主要因素。
1、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农村地区教育薄弱,不仅体现在师资力量不足、班级过大、办学条件差等硬件设施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理念、评价机制落后上。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重视好学生,轻视差生,放弃或放松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使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忽视或轻视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致使其学业负担的加重。
2、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家庭是儿童最早的启蒙学校,留守儿童大多都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父母的缺位使得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而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祖辈隔代监护,他们的文化水平更低,辅导学习的能力更是有限,教育观念和方法陈旧,这些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并不乐观,有的甚至连学习的必需品都欠缺,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拉大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个体身心综合素质的异化
留守儿童大多是未成年人,其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时期,也是价值观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其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无处倾诉,致使他们大多感到孤独寂寞、缺乏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自卑、敏感、叛逆、胆小怕事等个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良好状态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2]教育最终和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使得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异化,而这些心理问题反映在学习中就体现在课堂活动的消极应对、与同学不合群、不服从老师和监护人管教、自我效能感降低、在学习中不自信,再加上同伴的排挤和老师关注度不够,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加重学业负担、增加学业成就取得的难度。[2]
参考文献:
动力缺失型学生值得关注
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是成长中的困惑和来到新环境中的暂时不适应,其中自卑、焦虑、强迫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不过,有一类大学生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有很多不良表现。调查显示,3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对人生观等问题没有认真思考过”;4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耐力”、“缺乏自信”、“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总的来说,至少有3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大学生的动力缺失有以下几种表现无所事事、沉迷网络游戏、整日昏睡、通过谈恋爱来解闷、不屑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任何活动、经常无故缺课、旷课、酗酒等,概括地说就是“三无”:未来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生活无乐趣。
“三无”大学生的精神缺失,其重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人生目标的短浅和功利;二是大学教育的人文缺失,没能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精神支撑。
“精神成人”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我国有学者指出,一个年满18岁的大学生,从生物学和法学层面讲算是长大成人,但如果面对多元文化选择,到毕业时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抉择承担力,就不能算作精神成人。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首先表现在已具备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有较好的诚信力,对人类有普遍的爱心、正直心,有良好的符合社会规范的并已经内化为品格的文明的行为方式。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其次表现在对自己和自己面临的外部世界有一个清醒、客观、全面的认识;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有自己独立的、稳定的、比较完善的价值判断标准,不盲从,也不自我封闭,对自己负责,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还表现在面对纷繁的社会环境和内心矛盾,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有抗拒诱惑的能力,有不断进取的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学习能力。
总之,一个在精神上完全成熟的个体,应该是具备了人道主义精神、民主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精神的人,这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说,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和促进这些20岁左右的青年在精神上成人。
人文教育促进精神成长
反观今天我国的很多高校,几乎成了学生就业前的岗前培训或考研辅导班。如果说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考研和就业则是大学教育的指挥棒。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学=文凭=就业,学习被简化为文凭,学习的目标是找到工作而不是获得智慧。由于现在的大学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各种学科很容易让人们专注于具体的细节而忽略了最根本的人生意义。
[中图分类号]R78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114-02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逐渐增长,缺失牙齿的人数随之增长,这种状况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咀嚼与消化功能,同时由于前牙的缺失,影响面部外观,对老年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影响社交活动。为此,笔者随机抽取1998~2001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诊治的523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缺牙和修复设计资料作回顾性的统计分析,并对老年缺牙患者的口腔修复心理特点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1998~2001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镶牙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523例的修复设计单,对修复设计单的资料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表1)
3 讨论
3.1 老年患者牙齿缺失的特点
根据本组病例的资料统计,老年缺牙要求修复的患者中,男276例,女247例,男女比例无显著性差异。年龄最大为88岁,其中60~64岁年龄组患者人数最多,占39.96%,这与蔡玉惠等[1]报道结果相似。说明进入老年初期的患者要求义齿修复的心情很迫切,但随着年龄逐渐增加,修复意识逐渐淡薄,再加上行动和语言存在一定的障碍,更不能主动就医要求修复,因此修复病例逐渐下降。此外,在本组病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缺牙数目逐渐增多,一方面反映了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出现老化,口腔组织修复和防御能力降低,牙体牙周组织容易受到损害而导致缺牙增多;另一方面也反映老年患者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不强,不能定期保健检查,个人口腔卫生较差,加重口腔疾病的易感性。
在本组病例中,上颌牙齿缺失比下颌缺失多,后牙缺失比前牙缺失多,这与骆孔华等[2]的报告一致。KennedyⅢ类缺失类型最多,占44.02%,修复设计多采用活动义齿,占总数的56.67%,反映老年患者缺牙间隙较多,修复条件欠佳,修复设计受限。
3.2 老年缺牙患者的修复对策
老年患者缺牙情况、心理状况及口腔局部状况与青壮年不同而具有其自身特点。
老年缺牙患者大多具有精神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觉和情绪上的异常,常表现为: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认为年事已高,缺牙是自然现象,花钱装假牙是“浪费”,即使修复了缺牙,但戴用义齿后缺乏足够的耐心练习和使用信心,甚至有时还出现抱怨心理,往往不易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因为经济负担等方面原因,心理压力很大,顾虑较多,加上老年患者生理功能下降,代偿能力差,痛阈降低,耐受修复治疗痛苦的能力下降,而不敢进行修复治疗。再者老年缺牙患者因口头表达能力差,或语言不通,行动迟缓等,无法与医生进行很好的交流与配合,因而处于复杂的矛盾心理之中[3]。
针对老年缺牙患者的心理特点,我们应该帮助老年人转变观念,重视老年人缺牙后的修复效果。
首先,医生在为老年人进行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耐心热情地聆听病人的主诉、病史、患者的感受和经历,表现出同情和专注。医生热情良好的服务态度会加强患者对修复的信心,这也是义齿修复成败的关键。
其次,在修复治疗中,对患者口腔的残根、残冠、孤立基牙,要从修复的角度考虑,反复揣摩,不可轻易拔除。除了牙齿松动超过二度,牙槽骨支持少于根尖1/3及牙周溢脓的余留牙应劝说患者拔除外,对那些不位于缺牙间隙旁的余留牙则宜采取保守的处理方法。可对松动伸长牙先行炎症控制,再进行调牙合,消除早接触,改善牙合曲线。对龋坏残根进行必要的根管治疗及根面银汞充填,可作为覆盖义齿的基牙。对严重磨损牙则应尽量恢复其形态,磨除锐利边缘,为选作基牙创造条件。
再次,在进行义齿修复时应尽量简化操作程序。老年患者牙周组织多萎缩,临床牙冠加长,牙齿有不同程度松动,同时牙周组织代偿机能降低,如果采用固定义齿修复,可能造成桥基牙牙周组织的损伤,所以临床上老年患者多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神经衰弱的患者,要注意防止在进行牙体预备时因紧张、疼痛、过敏而发生意外。老年缺牙患者神经肌肉关节及牙合关系等一系列增龄性改变呈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使患者在较长时间内逐渐适应并习惯了各种非生理的功能运动状态,加上老年人心理、生理诸方面对新环境的调整适应能力减弱,因此,在老年缺牙的临床修复中,不能凭医生主观的良好愿望,对患者牙合关系作大幅度纠正,而应着重解决那些明显妨碍口颌系统健康及功能正常发挥的因素,必要时分次进行。
此外,对于已经修复好的义齿,医生要鼓励患者克服戴牙后暂时不习惯的困难,多练习使用,以增强使用义齿的信心。医生应帮助患者提高对义齿的认识,了解不同情况下适应能力的差别,使患者对修复好的义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估计。
老年义齿修复是以生理及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多学科综合性的修复工作,口腔修复医生不仅要熟悉老年人躯体疾病的特点,还要理解和懂得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只有在充分考虑和了解其修复要求和个体特点的前提下,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消除患者对义齿修复的不正确态度,并从其现有条件出发,制定合理可行的修复计划,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玉惠,胡家琨,张金芳,等.南京市411名干部牙齿缺失后修复调查[J].口腔医学,1991,11(3):194.
[2]骆孔华,郑立舸,刘敏.603例60岁以下老年人牙列缺损情况及活动义齿有关问题[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1,24(6):506.
(一)群众合唱(1)群众合唱特点。群众合唱是我国合唱艺术中最重要的表现类型之一,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群众合唱一方面反映出了我国在某一阶段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了当时人民群众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性。群众合唱与其他群众歌曲具有明显的区别:一是群众合唱风格崇尚简单,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群众合唱多以表现民族气节为主题,铿锵有力,表现出我国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我国群众合唱原创多,歌曲韵律简单明了,每一首合唱都是一种全新韵律很少出现填词现象。四是,我国群众合唱难度低,很适合大众演唱。(2)群众合唱在大学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群众合唱大部分都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反映了当时群众的生活风貌,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群众合唱形式加入到大学生合唱艺术形式当中很有必要。一是群众合唱比较贴近大学生生活,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而且群众合唱通俗易懂,没有理解难度。二是群众合唱中的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对培养大学生基本素养十分必要。
(二)民歌合唱(1)民歌合唱特点。传统民歌歌唱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也是人们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除部分地区外传统民歌一般都是单人或者男女之间唱,没有合唱的传统。因此,我国优秀艺人通过研究合唱理论结合民歌特点,创造性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歌合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一是,民歌合唱保留了传统民歌的歌词和歌曲基本韵律,使民歌合唱过程当中完整的展现民歌原本风貌。二是,将合唱专业艺术加入到民歌之中,通过民歌韵律专业化,使民歌演唱过程符合合唱要求。(2)民歌合唱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民歌合唱艺术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民歌曲目经过合唱艺术加工以后,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曲目,其影响力由一个省扩大到全国,其中一些优秀曲目甚至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力。民歌一直就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在大学生也是根深蒂固的。民歌通过合唱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增加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素养,培养大学生民族自信心。
(三)艺术合唱(1)艺术合唱特点。艺术合唱是指合唱过程中结合了西方合唱特点而形成的具有突出专业性质的合唱作品。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我国的艺术合唱与国外艺术合唱的发展背景不同。艺术合唱形成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主要是为了摆脱西方蒙昧宗教主义,讲究人文主义美,和谐的美,因此,西方艺术合唱更多的是表达人的情感体验。但是,我国的合唱艺术是在近代时期,受到西方合唱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因此我国的艺术合唱到现在还依然具有反映时展要求的烙印。二是我国艺术合唱实用性比较明显。我国合唱曲目大部分都是为了纪念某一件事情而开展的,因此我国合唱艺术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三是现代我国艺术合唱选择题材宽广,具有非常浓郁的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我国艺术合唱题材来源广,大部分都是民歌,古诗词或者现代新诗词,因此人文主义比较浓厚。(2)艺术合唱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当地的艺术合唱已经由以前的反映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转变为挖掘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神,服务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大局。因此,我国很多的艺术合唱具有非常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优秀的艺术合唱曲目引入大学生合唱曲目当中有助于帮助我国大学生树立人文主义思想,加强大学生人文主义关怀教育。
(四)流行合唱(1)流行合唱特点。流行歌曲是当代合唱音乐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受到众多青少年的喜爱。流行歌曲具有演唱过程活泼、多变,表演形式具有娱乐性等特点,大多数的大学生了解音乐接触音乐都是通过流行歌曲实现的。流行合唱流行歌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由于流行歌曲娱乐性特点使其不可避免的出现低俗化,而流行合唱可以通过合唱这种高雅的形式将流行歌曲引向正确的发展轨道中。(2)流行合唱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流行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歌曲文化的普及。因此高度重视流行合唱工作,将流行合唱这种形式加入到大学生合唱曲目当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充满兴趣,进而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二、当代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缺失
(一)合唱地位认识缺失(1)合唱艺术地位认识缺失主要体现在部分高校的领导和合唱组织者对大学生从事合唱的作用认识存在缺失。部分学校仍然将合唱作为反映历史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学校合唱艺术教育工作实用性较强,甚至有一部分学校将合唱艺术定义为功利性质。突出表现在:部分学校的合唱工作只是在学校出现重大事情时才会得到重视,比如开学典礼,运动会开幕式。这种合唱艺术的安排脱离了大学生的需求,很容易造成合唱艺术与大学生教育脱节,甚至造成大学生与合唱艺术的隔阂,不利于合唱艺术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上的展开。(2)合唱地位认识缺失解决办法。学校领导和合唱组织者,一是要正确摆正合唱艺术位置,重视合唱艺术的审美功能和艺术性,二是合唱艺术表演安排上不单单是作为纪念学校事情而表演更多的是在丰富大学生生活上。可以将合唱艺术作为学校社团的一部分,鼓励合唱艺术社团发展,努力为发挥合唱艺术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缺失(1)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的缺失。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对合唱艺术认识不够。部分高校对合唱艺术的认识是:合唱就是大齐唱。大齐唱固然是合唱艺术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合唱艺术的全部。合唱之所以被称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它本身一方面可以体现出音乐的韵律美,完整的将不同人歌唱的不同音色,音域和谐统一到合唱当中,使整个合唱过程充满音乐自身美另一方面合唱也可以通过不同音乐的组合将合唱曲目中蕴含的感情完整的表现出来,在合唱过程中陶冶欣赏人的情操。大齐唱除了具有气势恢宏以外,根本没有合唱本应具有的作用,而且这种大齐唱很容易给大学生合唱造成不好影响,对合唱艺术产生错误认识。(2)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缺失解决办法。要想克服合唱艺术组织形式缺失就要求高校必须对合唱艺术端正态度,做好合唱艺术研究工作,通过向音乐学校取经等办法,端正自身对合唱艺术的认识,纠正大齐唱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合唱艺术走进校园,发挥合唱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三)合唱作品选择缺失(1)合唱作品选择缺失表现。合唱作品选择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唱作品选择少。部分高校合唱曲目只有传统的几个经典曲目,毫无新意。二是合唱作品选择类型单一。部分高校由于合唱团队只接隶属于学校管理,而不是学生社团形式,因此在作品选择类型上比较单一。合唱作品选择集中在群众合唱曲目当中,而对其他合唱表现类型热情不高,甚至出现排斥流行合唱的现象。合唱作品的缺失一方面限制了学校合唱艺术表现形式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大学生审美需要。(2)合唱作品选择缺失解决办法。合唱作品选择缺失很容易解决,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寻突破口。一是,可以让合唱与学校行政组织脱离,鼓励高校中的合唱以社团形式出现。二是,扩大合唱曲目选择范围,从合唱不同类别当中找寻优秀曲目。克服合唱作品选择缺失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对审美的需要,在提高大学生什么水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合唱艺术传统教育缺失(1)我国合唱艺术传统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合唱艺术师资力量不足。合唱艺术进入我国时间尚短,我国合唱教育尚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虽然我国很多高校都有专门的音乐师资力量,但是受过专业,系统合唱培训的老师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合唱发展需要,造成我国合唱艺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老师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合唱艺术训练,因此才出现了部分高校将大齐唱等同于合唱现象。二是合唱艺术缺乏优秀的指挥人员。指挥人员素质缺失现象非常普遍,这是高校对指挥人员错误人员造成的。很多高校对合唱很重视,但是对指挥人员并不重视,高校合唱相关负责人员认为,指挥人员只是站在台前,简单挥舞手中指挥棒的摆设,甚至部分高校合唱中不加入指挥人员。这种认知是非常错误的,一个合格的指挥人员对合唱表演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合唱艺术西方化,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够。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部分高校在合唱表演中只表演西方曲目,对传统曲目不重视,造成了严重的文化缺失。(2)合唱艺术传统教育缺失解法方案及对大学生影响。一是培养合唱艺术师资,补充师资力量。高校补充合唱师资力量有利于学校合唱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合唱的专业性。持续性的合唱艺术表现有利于引起大学生学习和参与兴趣,进而为合唱艺术发挥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提供条件。二是合唱艺术注重中西结合。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外语能力和欣赏外国优秀文化的能力,但是合唱艺术过于强调西方文化一方面会产生由于学生不能很好体会西方合唱艺术而造成的不积极现象另一方面也会出现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够,而在大学生产生排斥心理。
三、大学重视合唱艺术的必要性
(一)合唱艺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高,遇到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困难容易出现退却心理,严重的还会出现轻生行为。一是合唱演唱曲目一般都是积极向上的,而且合唱演唱过程充满旋律感,很容易让人跟随音乐律动,排解大学生抑郁情绪,进而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二是合唱在正式登台表演前要经过多次排练,还有日常的合唱训练。合唱训练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求全体合唱成员可以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合唱任务,因此,可以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帮助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合唱艺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合唱活动是一个集体互动,合唱艺术就是集体协作的艺术。无论是合唱团队身在哪个学校,哪个国家,其基本要求都是每位队员做好自己音乐基本功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的学会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团队成员一味只追求表现自己,或者不重视自身演唱基本功的培养,势必对整个合唱效果造成影响,鼓励大学生参与合唱训练,可以潜移默化的帮助大学生树立“只有团结协作合唱才能成功”的思想。因此,合唱艺术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最好的艺术形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造成了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溺爱当中,个性十足但是独立性和集体意识不强。因此,做好合唱艺术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三)合唱艺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审美观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影像技术不断普及,现在的大学生从小接触到的就是电视电脑画面,而这些画面虽然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等特点,但是无法将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情感表现出来,造成现代大学生文化“快餐化”。比如:最近出现的90后小子炮轰“魔兽”引来网上一边倒的反对现象。一是,合唱艺术是一种通过声音,口耳相传的将蕴藏在音乐当中的情感形象的表现出来,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人文主义精神。二是,合唱艺术通过将西文化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合唱过程中的音色,音域变化可以让大学生提高个人音乐修养,进而培养大学生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