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篇: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考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命题特点;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112-01

笔者通过分析2016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试题与2011-2015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试题在知识点分布、考查形式等方面的异同点,找出高考生物全国Ⅰ卷命题特点和规律及变化趋势,进而提出几点有效的备考策略。

一、2011-2016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命题特点及变化趋势

1.考点相对集中,但考查形式灵活。虽然近几年高考生物考查内容都有小幅度调整,但是总体考试内容和能力目标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呈现出“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的特点。但每次相同知识点的考查形式都不同。如对于光合作用的考查,2015年侧重通过植物光合作用现象,归纳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和场所,2016年则侧重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分析。

2.命题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高考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非常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思维过程,问题多来自高中生物教材,甚至是教材中的原文。如2015年第31题生态部分,2016年第39题和第40题选考部分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或原句;其他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如动物激素调节、基因工程等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详细解答。对于实验部分则侧重对教材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实验结果、注意事项的考查,而关于实验探究、实验设计等实验能力的考查较少。

3.高考生物体现高考改革需要,出现新变化。因使用省份的扩容和高考改革的需要,2016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在命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降低了生态学部分知识的比重,体现了高考改革把生态学放在选学部分的需要。第二,加大了对考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和严谨表达能力等的考查。如2016年第29题和第31题出现了原因分析,第30题和31题中出现了实验结论的归纳和“胞吞胞吐”等教材知识点共性的归纳,这些考试形式在以前的命题中基本没有出现过。第三,加大了对考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力度。如2016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选择题除了第3题新出现酶的活力测定外,多是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检验。

二、高三生物高效备考策略

1.立足考纲,读透教材。《考试大纲》(简称“考纲”)是基于新课标制定的备考引领性文件。教师在备考时应对生物考纲进行细化,在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对教材中生物基本概念和事实、生理过程和原理的讲解,让学生熟悉教材中相关的表述。特别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点和重点知识点的科学、严谨表述。在教学时举例要以教材中的实例为重,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实例中的生物学原理、清楚基本过程。

2.制订科学的备考计划。高三的备考时间有限,因此不同备考阶段要有所侧重。具体备考计划可分为以下阶段:①一轮复习重点放在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基本消除教材内容的盲点。对于一些重点考点和难点,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详细、按部就班地完成知识点讲解,务必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到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生理过程。②二轮复习主要是优秀例题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对知识的整合度和应用能力。

第2篇: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一、基于生物学知识下加深理解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生物事实是分散、独立存在的,表面上看来,各个生物事实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在具体的复习课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给学生梳理生物事实,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熟记生物事实,树立学生准确的生物学概念,首先,对高中生物知识进行概括,对生物事实进行清晰的梳理,让零散的生物知识变得系统化.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需要多个课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概括,把这些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其次,应用具体的生物学事实对概念的属性进行引证,帮助学生了解生物概念的内涵.众所周知,每一个生物学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意义及外延意义,一般有名称、定义、例证、属性组成,其中,每一个属性都需要有具体的生物事实进行佐证,因此,在开展复习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概念的关键属性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概念中各个属性的不同的佐证事实,引导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最后,应用问题把生物事实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分清各个生物概念.在学习生物概念时,很多学生只记住了概念的表面意思,对概念的实质认识比较模糊,不能清晰理解生物学概念,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应用问题,一环扣一环的提问学生,让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把零散的生物知识串联在一起,让学生清楚理解生物学概念,增强学生的生物逻辑性.

二、明确生物学核心构建概念图

一般来说,高中生物复习课需要“一轮一轮”地进行,在第一轮复习时,教师通常给学生讲解生物事实、生物概念、生物原理等,而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教师应该构建明确的生物核心概念图,增强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核心概念图的作用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由于节点和连线组成,节点表示的是生物的命题,或者某一生物学领域中的各个概念,连线表示的节点与概念之间的逻辑性,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回顾生物知识,理清生物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在“蛋白质”这一知识点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图1中的核心概念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开始时做出一定的示范,随后组织学生扩展、补充、修改等,以构建起逻辑性强、便于记忆的生物知识体系.在构建好核心概念之后,教师应该充分应用情景教学方法,应用实际性的生活情景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生物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提高学生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图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核心概念图的记忆,实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三、学会知识迁移并且合理应用

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中,大部分题目都具有综合性,包含着众多的生物知识,需要学生把不同知识迁移到一起,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在目前的高三生物复习课中,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复习就是背诵生物知识,于是对生物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生物问题时经常束手无策,学生应用生物知识的能力不强,难以实现理想的复习效果.因此,在高三生物的复习课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学生应用生物知识的灵活性.在引导学生构建好相应的核心概念图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设置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这些习题,比如,在构建好“基因表达”的核心概念图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以下练习题:在图2中,在适合的条件之下,四个试管都会生产产物,那么,哪些试管能够生成DNA,在解答此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把各个试管中原料的相关知识调动在一起,方能判断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把相关知识迁移过来,运用到具体的习题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而且能够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达到理想的复习目标.

四、归纳总结知识点并学会反思

第3篇: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学方法;知识扩展;总结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每个学生都成为有效的学习者,而不是单纯看教师是不是把该讲的知识都讲清楚了。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知识,通过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高中生物涵盖的知识面较广,从分子生物到细胞生物学再到生态学的知识内容都有涉及。学习过程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繁多,并且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高中生物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掌握好这些知识,并做到运用自如。

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能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的。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根据大纲中对知识点掌握的层次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高中生物第一本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主要介绍细胞内的一些细胞器功能。这一节的学习目标是应用,是属于知识点掌握的最高层次。教学实践证明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难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掌握这样一些知识点。那教师们就应该注意,改变教学方法,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些对学生们相对比较生疏的知识点。首先教师可以在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构建一个细胞的模型,并让学生将各种细胞器放到细胞内来。这样学生就能够从全盘来掌握一个细胞内大概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细胞器。知道了有些什么内容了,接下来就是了解这些细胞器分别是做什么的,它们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习这点的时候我喜欢让学生用逆推法。一般来说是结构决定了功能,而我在教学中用的方法是由功能推导结构特征。例如,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线粒体是一个独立的能量代谢场所。那么作为一个独立的代谢场所,首先它是独立的,所以它就是一个膜包被的系统。由于它是一个能量代谢的场所,所以其中肯定有很多参与能连代谢的酶,这些酶需要一些固定介质,而包被线粒体的膜就充当了这一介质。由于酶的种类很多,并且酶催化反应要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所以线粒体的膜内陷成为了嵴。这样的一种逆推发让学生很快就熟悉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方法比传统的灌输法的效果要好很多。另外,在教师教一些只要学生了解的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来讲授这些知识。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小节的时候,我通常会让学生自己来来讲。这一小节的知识点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学生一般一看就能懂。同时癌症这也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更多的讨论。一般我会让学生提前一周去准备这节课,等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来向大家展示他在关于癌症这个主题上的一些认识,以及现在科学在研究癌变上面的一些紧张。这样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也能够扩充一下学生们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2 根据教学内容做必要的知识扩展

高中生物教学中对知识的扩展是很重要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在高考生物中很多知识点都不是书上现成的知识点,很多知识点都是一些书本上知识点的扩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适当的扩展知识是使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关键。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的第二节激素调节中,课本上只是介绍了激素调节的发现以及一些很简单的激素调节的例子。然而,在考试的时候,关于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不仅仅是书本上介绍的那些简单的激素调节事例。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一节的时候就应该适当的扩充学生的知识点。给学生讲授一下我们人体内的一些激素,并且选择比较重要的几种激素来主要讲解。讲解的内容应该包括这些激素产生的部位、作用、这些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的人体的反应以及当人体出现这些激素紊乱的时候的一些主要措施。第二,适当的扩充知识点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对一些学生来说,课本上的知识他们能够自己读懂,所以教师如果只是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根本就不能调动其他们的兴趣。适当的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喜出望外,让学生知道生物学的博大精深,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3 及时归纳总结知识点,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教师在讲授完一节课或者是讲授完一章的课程后应该帮助学生作一次总结。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回忆起学习过的知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加强,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生物知识网。这些知识都像网一样环环相扣联系起来,这样知识能够记得更加牢固。例如在学完了必修教材二后教师可以做简单的总结,让学生能够将必修教材二中的知识点都联系在一起。这一本书主要讲的是遗传和进化。遗传就是讲物种的基因有一定的传承性,进化就是说基因会变化,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样讲述下来,就能将基因的本质,表达,结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都串联进来。这些东西研究了以后是要用到实践中去的,所以就有了基因工程。这样帮学生梳理一遍,学生基本上能够回想起这本教材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学生掌握了书本框架后再去掌握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就容易多了。及时的归纳总结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知识,学习更加有效。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学的轻松,掌握的牢固。

参考文献:

[1] 宁卫,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课改论坛。2011(3):152

[2] 杨青,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学科教育,2010.08:209-210

第4篇: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首先,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所以生物学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掌握规律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就应该抓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例如线粒体: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基粒、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④基粒、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 ,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叶绿体、细胞核等就可以在线粒体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比学习。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遵循认识规律和大脑活动规律。如人的认识都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的。因此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例如学习减数分裂,开始应该复习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数目的变化,而后才引出减数分裂。而不能在一开始就对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规律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引导和延伸中中逐步掌握理解,最后总结归纳。

其次、要逐步突破重点难点。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 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有些知识,与现实联系少,理解起来困难。这时,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第三、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1)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2)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

第5篇: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 生物 复习 有效性 教学

高中生物复习是梳理知识结构还是抓重难点?还是题海战术?还是……如何才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复习效率――这是高中生物教师都在积极探究的高考问题,学生们也亟需这样的复习“秘籍”――高中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复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条理化的生物知识体系,探索性地学习生物课程,养成终生受用的生物科学素养,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学生求异、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发展往能力型方向转化,真正实现高效率好效果的高中生物复习质量。

一、放飞学生“问题”思维,提升高中生物复习效率

传统高中生物复习课上,总有生物教师主导课堂,生物复习问题也是教师根据教材统领的,很显然,这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发散思维,真正发现自己生物课程学习的问题所在,复习效果也很难提升,事倍功半。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把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牢固基础上,放飞学生的问题思维,自己查摆或相互查验所学生物有哪些知识不清晰,实践不熟悉,框架不分明,解答不明确……形成学生的生物复习问题库、错题集、难题簿等等,体现生物复习的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生物复习探究能力和发展思维,即探究性复习中地探究发端于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灭生物知识盲点,内化成生物知识体系架构,解答问题时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复习效果。

二、善于总结复习方法,提高高中生物复习效果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生物高考试题向能力型和综合型等方向转化。这些都要求增强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而针对某方面的高中生物题型或知识点要有不同的复习方法,这样才能提升复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以问题导“学”和问题导“习”,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复习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复习和可持续复习的能力,强化学生复习能力和归纳总结,创建一种开放式的发展性复习方法,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真正促进学生知识有意义建构,完成生物课程知识的掌握内化。例如,复习细胞器结构和功能时采用分类整理法,可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复习比较,更利于分层记忆;图解类题型必须掌握读图技巧,要明确图解中的结构和物质的名称,再分析结构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培养学生在无图解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画图解辅助学习方法,这也是图解归纳法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表面看起来一些孤立、凌乱的知识点,其实质是有一些共性点在隐藏着的,可以采用联想迁移法进行复习等等。类似比较复习法、串联复习法等,都是学生在面对不同生物复习知识点时可以纵横向比较、串联、迁移、内化的复习“利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深化,大大提升高中生物复习有效性。

三、巧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生物复习质量

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为生物教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创建了软硬件基础。这其中,思维导图为高中生物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可视化的图形表达,让学生可快速有效地梳理知识点,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形成树状或网状结构,从而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更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提升,促进大脑潜能开发。有了思维导图做为学生生物复习辅助工具,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掌握解题神奇“钥匙”,明确问题的条件与目标,解答思维拓展有了张力,能突破思维常规,展现生物解答发散过程,实现科学解题。

第6篇: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习方法;高中生物;预习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初中生物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学会实验操作技能和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简单的应用。高中生物则是将生物知识逐渐理论化、系统化,揭示生命本质的现象。学习的知识不但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更强调了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将生物学知识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相联系。

随着高一新生入校,教师首先应该教给他们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学习知识。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通过教师这一载体,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一定的技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单纯传授生物学知识更加有效。

一、让学生了解高中生物课程设置及特点

高中生物必修模块有3个:“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此外,理科生还要学习选修一和选修三两个模块。

生物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涉及生物的知识,我们都能用课堂中学会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实验在认知和探究活动中很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并能够尝试改进与创新实验;同时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非常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去应用。

二、让学生把握好学习生物的三个重要环节

进入高中阶段,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生物学的方法,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生物学科的学习要把握好预习—听课—巩固总结这三个重要环节。

1.认真预习,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万事开头难,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划出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逐步培养学生概念图法预习。学会分析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从内涵和外延上去理解。人教版高中新课程的教材编写中也突显了预习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前的“本节聚焦”,自己能解答相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的差距。

预习时要善于提出问题,把教材中的内容归纳成一个个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听课。如:预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时,学生可归纳出以下问题:(1)“细胞呼吸”和“呼吸”是一样的吗?(2)人体吸入的氧气去哪了?呼出的二氧化碳是怎么产生的?等等,带着问题听课,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要求。

2.参与课堂,从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传统的高中课堂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被动式的“填鸭”,在

40分钟的时间里听完老师的讲解。但是,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一定要适应,所以教授正确的“渔”是十分必要的。

(1)抓住一堂课的精髓。一节课讲述的知识点不少,但每个知识点并不是同样重要。所以在预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问题与同学相互探究讨论,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达成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区分重点和非重点,以便把主干知识学习扎实。

(2)紧跟老师思路。教师每堂课都精心设计,有清晰的思路。紧跟教师的思路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系统性的把握,明确主次。因此,听课时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怎样展开、突破重难点,怎样归纳总结。如果上新课前能够切实进行好预习,则可以把自己预习的情况与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在听课时,明确老师的思路,这思路也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思路。

(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真实过程中,不再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摩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相反,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究者,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解决方案、修正方案、探讨不同方案的优缺点等一系列过程,从而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归纳巩固,从中再去发现新的问题

部分高中学生,课堂上感觉都听懂了,教材中的内容好像也全明白了,但是遇到习题及考试,就无从下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及时复习归纳总结。归纳巩固应注意以下几点:

(1)顺着教师的思路,回忆本节的知识点。课后首先仔细回忆老师讲课的思路,这实质上是在强化存在自己头脑中的记忆表象的过程。能回忆出来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回忆不出的,常常是自己没有弄明白的,应该马上翻开书,好好将这部分内容看一看,将它弄懂。尝试回忆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因为知识表象在头脑形成后在1~2小时内遗忘最快,所以尝试回忆不能拖得太久。

(2)独立完成作业。布置作业、练习及考试,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对学生个别辅导改进教学;而对于学生来说,则可以用来复习和检测,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可以及时加以弥补和提高。做作业时一定要独立完成,不可抄袭。并及时更正错误,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

(3)做好总结和归纳。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知识结构,以便我们能从整体上把握,从而加深理解和灵活掌握。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就使我们能在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来对待知识,就好像我们站在山顶上看山下的景色,不但能看清所有景点,而且能看清各景点间的关系。由于我们站在了新的高度上来看待知识,我们也就有了驾驭知识的能力。从而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上述是通过对高一新生学习生物学的方法的指导,高一新生要在实践中尽快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习惯,良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认真坚持下去就会见到成效。正如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

第7篇: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关键词:二轮复习 热点专攻 系统化 专题教学 分类归纳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43-02

在高三生物的复习过程中,经过了一轮系统的复习,对于教材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于主干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和深化。二轮复习,则进入了复习的关键期,是一轮的浓缩。在本轮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建构一个多维化的、系统化的生物知识网络,在错综复杂、繁索无序的知识点中找到纵横关系,去粗取精,化繁为简,轻松地掌握重点,准确地捕获考点,用最高的效率对知识体系进行提纲挈领式的归纳分类总结。

笔者在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对于二轮复习中热点题型方面有一定的探索和总结。高考命题主旨是:依据考纲,但不拘泥于考纲;源于教材,但要高于教材。考题注重基础,贴近教材,但主干知识年年重点考查的就是我们所谓的热点题型。

1 图形类

1.1 概念图类

概念图是从图示形式来展示概念间层级结构的示意图,简单来说,就是将一组相关概念用线条和文字连接成图形。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是直观而形象地理清生物学概念之间的独立关系,从属关系,使分散的生物学概念系统化,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教学策略:

(1)识别图中概念和箭头,通过箭头方向找关系。

(2)寻求图中知识契合点,快速找到知识迁移。

(3)根据信息提示,具体分析作答。

1.2 图解类

图解类就是以基本理论知识为载体命制的一种信息,处理分析迁移题,有示意图,模式图等,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解图的能力。

教学策略:

(1)读图,识图,提取有效信息――找桥。

(2)将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架桥。

(3)析图,解图通过联系,将问题与信息知识连贯――渡桥。

1.3 系谱类

系谱类题型是遗传题有的题型,以方框圆圈线段等表示遗传信息,亲子世代,婚配关系等遗传学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遗传学规律的理解、应用、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策略:

判断显性:无中生有必为隐,有中生无必为显,隔代相传多为隐,代代相传多为显。

判断遗传方式:如果是显性,父病女正非伴性,如果是隐性,母病儿正非伴性。

(1)写出系谱图中相关人员的基因型。

(2)计算概率。

2 表线类

2.1 曲线类

曲线类题型以直角坐标图形体现,通过横纵坐标信息提示,曲线的变化趋势,来揭示生物知识点中内在的联系,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策略:

(1)明确变量:依据横纵坐标提示和相关标注,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

(2)看清走势:通过曲线变化趋势,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3)抓住线点:上升线、下降线、稳定线、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起点、终点,这些都是关键信息。

(4)联系问题,解答问题。

2.2 表格类

表格类题型是生物试卷中常有的题型,突出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把有关生物学现象、事实、规律、原理、结果等呈现出来,表格中能蕴含大量的信息。全面考查学生对表格的处理、分析、提取、概括的能力。

教学策略:

(1)识表:明确表格记录的各类信息,分类归纳。

(2)审表:明确行列标题,找出各种变量。

(3)析表:依据数据,文字提示,找出行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4)用表:结合问题,运用有关生物学知识,解答问题。

2.3 柱形图类

柱形图又称坐标直方图,是将数据直观化呈现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审图信息,提取信息,利用信息解答的综合能力。

教学策略:

(1)明确横纵坐标及直方图含义,找出有关生物学知识点。

(2)分析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与直方图的关系。

(3)推理分析,图文转换,正确解答。

3 情境类

该类题型的试题设计是以文字叙述为主,创设新情境,并同时辅以图象,数据等信息,问题的设置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易发现,以文字描述层层展开。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策略:

(1)读取文字叙述部分的新信息,理解创设的新情境中的新知识――获取信息。

(2)结合问题,剔除干扰信息,提炼有效作息,找出生物规律――提炼信息。

(3)运用生物学方法,比较分析归纳等,将已有的旧知识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运用作息。

4 计算类

定量计算题取材主要涉及教材主干知识点相关考查。例如:蛋白质,DN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细胞分裂,遗传概率,种群当量,能量流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计算,变相考查学生对生物相关概念,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策略:

(1)依据信息,确定考查的生物知识点。

(2)理顺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思路和方法。

(3)准确计算,注意单位。

5 实验类

实验试题历来是生物高考中重要的题型之一,加强对实验试题的研究,将有益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实验的命题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试题将重点考查结果,结论的推导,图表数据的处理,原理现象的解释,已有方案的评价与修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实验思想方法的考查。

教学策略:

(1)准确把握实验目的,明确要做什么。

(2)分析实验原理,找出涉及生物W有关知识、方法。

(3)确定实验研究因素,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4)设计实验步骤,注意原则。

第8篇: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关键词:生物;复习;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209-02高考理科综合对生物知识点的考查,更加注重的是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考查,在复习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回归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归纳、比较、总结、再加工,帮助学生系统的梳理知识,区分、比较相似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够通过有效的习题训练,规范答题过程,归纳解题技巧,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回归基础

1.1重视概念、原理的复习比较。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视概念和原理的学科,概念和原理不能简单的记忆,更要理解,教师要重视对概念和原理的复习,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生挖概念的含义,并比较相似的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认识,去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如: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很多学生能够背的出来,但是在做相应的题目时却不懂的应用,说明学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教师在复习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以下问题:分离是什么在分离?自由组合是什么在自由组合?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什么时候?分离和自由组合成立的条件是什么?两大定律各是在什么时候使用?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分离和自由组合的概念,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几个概念也是相似的,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不仅要记忆更要比较、举例,让学生真正学会判断。

1.2重视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再加工。高中三年有必修3本书,选修1本书,很多学校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就已经把书本教完,高三一上课就进入复习阶段,每个学生至少可以把书本完整的看完3-4遍,但是,学生看完书本记住书本的知识,在考试中就会取得好成绩吗?显然,是不够的,很多学生反映书本都看得懂,一做题目就都不会了,究其原因,就是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没有重视和充分的挖掘,教师在复习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教材、掌握教材、利用教材。如:必修1第31页中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揭示了不同的二糖水解可以形成两分子单糖,另外,还要正确对待物理模型的局限性。一定的物理模型,只适应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认识阶段。对特定的物理问题.当研究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或发现新的实验现象时,原有的物理模型就往往显示出它的局限性,甚至被新的发现所否定。因此可以说任何物理模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物理模型思维方法也不是一种孤立的思维方法,它需要物理观察思维、实验思维、分析与综合思维、归纳与演绎思维的配合。这两分子单糖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必修1第42页图3-2不仅介绍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也是总结了高中生物信息交流的几种常见类型;必修2第114页图6-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可以展示细胞的立体图形,可以让学生想象染色体在细胞中的空间位置;:必修 2 第 50 页图 3-2中加热杀死的是 S 型细菌的蛋白质,但DNA加热后会变性,但降温会复性;必修3第17页思考与讨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其中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有神经元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必修3第19页图2-4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有相关信息介绍了神经递质的种类;必修3第94页图5-6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其中有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点,学生在看书时往往会视而不见,忽略掉其中所隐藏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中隐含的知识点充分的挖掘,因为,这些知识点也是高考出题者喜欢的。

2.精选习题

2.1重视习题的筛选,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的专业术语不够重视,在做题目是经常写错,或者是在做表述性的题目时会出现不知从何入手,甚至答非所问的情况,如:限制酶经常写成内切酶;呼吸作用经常就写呼吸;要求学生写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时写不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加于强调,另一方面通过典型的练习来加强学生的规范答题。

2.2重视习题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在复习阶段,通过做大量的练习,很多经典的题目和重要的知识点会以不同的考查方式出现,这时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考查相同知识点但是考查方式不同的题型综合在一起进行横向的比较,从中归纳出解题技巧,从而学会"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题"的技巧,如在遗传的题目中:AABB个体与aabb个体,其中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求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还有一题是高茎对矮茎是显性,饱满对皱缩是显性,用纯合高茎饱满与纯合矮茎皱缩杂交,F2中拔掉所有的皱缩植物,F3中皱缩植物的比例?这两题放在一起比较时,学生会现两道题的解题思路非常的接近,F2中都有致死的或者是抛弃的个体,这都是为了把问题简单化,留下的个体都要进行比例的重新调整,然后再进行自交的计算,教师把这种相似的试题放置在一起,在归纳出解题的技巧,相信学生在做到相同类型的题目时就学会举一反三,复习的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打破教学的常规,不能像上新课一样,所有的知识点都面面俱到,应该有重点的整合知识,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网络,精选习题,不能为了练习而练习,而是通过练习切实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应试的技巧。

参考文献:

第9篇: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

高三同学进入紧张的高考复习,不少同学,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同学总觉得时间不够,精力有限,顾此失彼。怎样提高生物科的复习效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高考复习方法l、立足教材,打好基础

从历年生物高考来看,所考内容中有60%左右是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确保60%的基础分能高比率地拿下,就要认真地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在复习阶段,不少同学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最终会吃大亏。将各章节中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作好笔记,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2、理解图表提高能力

近年两高考图表题占比分较大且图表题越来越复杂、越综合,呈现一题多图(表),图表和曲线相融现象。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应十分重视课本或与课本联系紧密的图表和曲线。应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加强形象感,进一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重视实验操作

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学生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亿过程、没有分析结果。

4、阅读目录,把握整体

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读目录有利于学生把握全书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5、精做习题,举一反三

做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前做过的测练题、测验题等,精做习题,完成习题后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举一反三,将知识升华。做习题时不能抛弃基础,去做一些难、偏、怪的题目,这一点,基础差的同学更要冷静和清楚。

生物课复习中的“六忌”忌"重放轻抓"

"自由式"复习法又叫"放羊式"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忽视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进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

忌"重练轻讲"

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因此,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而仅仅靠做题是难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在复习中,有的教师把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片面地理解为以练为主、以练代讲,从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的理解和钻研,把复习课当成了练习课。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一旦遇到较为陌生的题目便束手无策。因此,在总复习时,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理解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练代讲、以练代学。

忌"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从近几年生物会考的试题来看,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实际上,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师生往往忽视对图像的复习,片面认为,只要把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记住,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成绩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复习时,应强调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教师讲解时,应该重视图的作用,以图引文,以图释文,而决不能忽视图的作用。

忌"重死记硬背,轻能力培养"

很多学生乃至部分教师往往认为生物学的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复习时只要下功夫死记硬背就行了。结果在考试中,一旦遇到稍微灵活一点、陌生一点的题目,便感到无从下手。分析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有记住知识本身,而是对知识缺乏深刻理解,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那种"猜题押题",划分"重点题目"的复习方法,就更偏离了正确的复习方向。因此,复习时,一方面要求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深刻理解,牢固记忆,更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不能以背代教,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多向学生传授一些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忌"重难轻易,重大轻小"

难题、大题和易题、小题在复习考试中各有其作用。一般来说,易题和小题偏重于打基础,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而难题、大题是建立在易题、小题的基础上,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几年的生物会考试题和上海市高考生物试题来看,选择题占了整个试题的一半,再加上填空题,小题占的比重就更大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小题目在考查知识,扩大考查的覆盖面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改变死记硬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增加试卷的客观性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总复习时,应当立足于以小题、易题打基础,以大题、难题促提高,从而提高整体复习水平。

忌"重数量,轻质量"

在复习中,设计适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复习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但在设计练习题时,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练习题的量,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练习题的质,这是不妥当的。一道好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辨析、运用能力,启发他们举一反三、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相反,一道不科学、不严密的题目,会把学生引向"歧途",不利于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复习中选择练习题时,一定要重视题目的质,坚持精选、精练、精评,使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所收获,而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影响复习效果。

学习和复习生物的方法1.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

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

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突破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3.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