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呕吐的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其优点及好处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的肯定,对母婴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隐患及问题,因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近年来我们针对出现的隐患及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安全隐患及问题
1.1护士的服务意识淡漠:实行母婴同室以后,新生儿除治疗及常规护理(每天不超过1小时)外,其余时间均交由母亲及家人照顾,从而使护士忽视了对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
1.2产妇及家人对婴儿的护理知识欠缺:由于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即使是二胎产妇也由于生育时间间隔较长,对照顾新出生的新生儿,产妇及家人均显得束手无策,出现问题更不知如何处理,若护士观察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1.3护士的业务水平低,专科知识缺乏: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及业务水平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呛奶、发热、体温不升、拒奶等,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1.4新生儿院内感染
1.4.1新生儿脐炎:脐部护理不当造成感染,如未定期用酒精消毒处理脐部、使用不洁的尿布、尿液及沐浴水浸湿后未及时擦干消毒、断脐时处理不当等。
1.4.2新生儿脓疱疹:表现为出生后2-3d,全身出现散在或片状小米粒大小的脓疱,以颈部及腹股沟等皱褶处多见,多由于新生儿包裹太厚、皮肤皱褶处出汗、潮湿不透气或衣物不洁等原因,造成毛血管扩张导致毛囊感染出现脓疮。
1.4.3新生儿发热: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其家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害怕其受凉感冒,因此包裹太多的衣被,加之病房陪护探视人员较多,又不开窗通风造成空气不流通,导致新生儿体温升高,甚至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1.5新生儿喂养困难:刚出生的婴儿其家人由于喂养知识的缺乏;产妇凹陷、扁平,哺喂方法不当;剖宫产及正常分娩产妇产后初期乳量分泌不足,加之婴儿大部分时间又处于睡眠状态等,造成喂养困难,导致新生儿由于喂养不足引起低血糖,严重者发生低血糖性休克,特别是巨大儿表现尤为明显。
1.6新生儿窒息:常见于新生儿溢奶、呕吐所致,如家属育儿安全知识的缺乏,哺喂后未及时拍背并侧卧致平卧呕吐时致窒息;另外还多见于剖宫产儿,表现为未开奶前就有呕吐,多为粘液,开奶后呕吐加剧,无觅食要求,多由于剖宫产儿未经过产道分娩,胃内及肺内的羊水残留较多,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其次婴儿与大人同床熟睡时被大人的身体压迫或被衣被堵塞呼吸道,致新生儿窒息等。
1.7新生儿被盗:当今社会各类流动人口较多,拐卖儿童事件屡见不鲜,因此病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家属若对病区人员及环境不了解,极易让犯罪分子钻空子,冒充医务工作者盗走新生儿,引发新的医疗纠纷。
2 防范措施
2.1加强护士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改变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应重视安全教育,并注重落实,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序实施。认真执行等级护理巡视制度,特别是对新生儿的巡视护理。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另外要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不仅是家属的义务与责任,同样也是护理人员责任及义务。
2.2加强健康教育:针对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的缺乏,并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的照顾缺乏科学的方法,从而导致一些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要随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如何哺喂新生儿、脐部及皮肤护理方法,并亲自给产妇及家属示范如何为婴儿换尿布、衣服、沐浴抚触等方法,在科室走廊、婴儿浴室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同时通过医护人员讲解一些安全护理常识,如溢奶、呕吐、呛咳时如何处理,以及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现象,从而增强家属及产妇的育婴知识,避免因知识的欠缺造成对婴儿的伤害。
2.3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对年轻护士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培训,老护士要改变传统经验式的护理模式,学习新的护理方法与理念,同时还应重视对年轻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通过护理查房、问题分析、专科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2.4建立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改进措施,且要跟踪检查落实改进情况,另外随时征求家属及产妇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措施,对潜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0-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主要以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要病理改变[1]。临床病理变化以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智力、听力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2]。为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损害,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尤为重要。以我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5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研究对象,采用光照疗法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6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为出生8-30天,其中早产儿10例,ABO溶血2例。治疗前查总胆红素131-324μmol/L,经皮胆红素15-23mg/dL。
1.2 治疗仪器 采用南京金陵自动调温床厂生产的单面光照治疗仪,采用蓝光灯管,18W/支,4支平行排列,同时配合光疗暖箱进行光照治疗。
2 护理措施
2.1 蓝光治疗前准备工作
2.1.1 清洁光疗暖箱,清除灯管的灰尘,并定时更换灯管,使用照射300小时后更换新灯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亮度,并使箱温升至患儿适宜温度,相对适度55%-65%,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33-50厘米。
2.1.2 清洁皮肤(洗浴后不宜扑粉,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将患儿卧于箱中(黑色罩遮盖双眼,避免蓝光损害视网膜,男婴要注意保护阴囊。)测量体温,记录入箱时间。
2.2 方法 用间歇光疗法,光照8-12小时/日,连续进行3-4天。每次进行蓝光治疗前测量经皮胆红素,治疗48小时后复查血清胆红素水平,必要时增加蓝光照射治疗时间。
2.3 观察指标及临床护理
2.3.1 体温 在蓝光治疗期间,患儿体温应当控制在36.7℃-37.3℃之间。每1小时测量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调节箱温。发热是蓝光照射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当患儿体温超过38.5℃,即应停止蓝光照射治疗。通过调节光疗箱温度、湿度或物理降温,待体温处于36.7℃-37.3℃之间后再行治疗。
2.3.2 防止脱水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处于一个较封闭的环境。由于哭闹、出汗,不显性失水增加约40%[3]。而且由于治疗过程中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分解,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稀便,使水分丧失增加。因此,在治疗期间宜增加喂奶、喂水次数,以补充患儿水分。若进食不佳者,则应给予静脉输液,以保证内环境的稳定。
2.3.3 预防呕吐,防止窒息 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闹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时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引起新生儿窒息。喂患儿时采取45°角,喂奶的速度不宜过快,进食后给予头部稍抬高,行右侧卧位。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过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新生儿发生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
2.3.4 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其他细菌感染。护理人员应当在接触患儿前要洗手,戴口罩。密切观察新生儿臀部、脐部皮肤情况,注意护理,防止感染。保持室间洁净及光疗箱内清洁,并做常规消毒。
2.3.5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儿表现 注意患儿精神反应,呼吸,脉搏及黄疸程度的变化,观察大小便颜色与性状,检查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等,监测血清胆红素,出现异常改变应及时通知主管医师,以便查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2.3.6 加强蓝光治疗的宣传 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再加上对蓝光照射治疗方法认识的缺乏,个别患儿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治疗。因此,坚持以患儿为中心,加大对新生儿黄疸的知识的普及,使家长明确其病因,蓝光照射治疗的基本概念、作用,以解除家长的顾虑,取得信任,使患儿尽早进行蓝光治疗。
2.3.7 口服药物代谢酶类药物,促进胆红素的代谢,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促进黄疸的消退。如苯巴比妥及双歧杆菌制剂。
2.4 治疗后护理 经皮胆红素14mg/dL以下可停止治疗。防止患儿受凉。检查患儿皮肤并记录光疗结束时间,对蓝光箱进行消毒。
3 结 果
观察全部56例患儿,54例好转出院,2例转院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4 讨 论
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由于其简单易行,安全,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4]。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既能提高蓝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又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5]。治疗过程中要保护患儿皮肤防止感染,保持室内和箱内温度和湿度,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总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9-140.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使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7-251.
[3] 崔焱,主编.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9-100.
[关键词]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c)-073-02
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此类患儿出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喂奶后呕吐加剧,呕吐物呈泡沫黏液样,有的呈绿色(被粪便污染),有时呈咖啡色(含血较多的羊水)。主要原因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吞入过多羊水刺激胃黏膜引起[1],其发生率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6[2]。呕吐物易呛入气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新生儿预后。我科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对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有效缩短了患儿呕吐的持续时间,减少了呕吐量,使患儿及早进行正常进奶,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防止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8月~2006年7月在我科NICU住院治疗的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144例,其中男78例,女66例;过期产72例,足月产57例,早产15例;自然分娩93例,胎头吸引助产27例, 剖宫产15例,臀位产9例;出生体重2 000~4 100 g;羊水Ⅱ~Ⅲ度污染116例;全部患儿均在出生后8 h内入院,均排除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胃肠道闭锁或畸形;产妇无内外科疾病和产科并发症。
1.2 治疗
对144例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我们尽早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早期喂哺10%葡萄糖溶液、氧疗、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2 结果
144例患儿均在洗胃后1~2 d内停止呕吐,其中63例洗胃1次呕吐消失,81例洗胃2~3次后呕吐消失,平均住院4d,全部治愈出院,喂哺间隙或喂哺期间不再呕吐黏液和(或)奶液,未出现1例并发症。
3 护理
3.1 呕吐的观察与护理
呕吐是咽下综合征的主要症状,重症患儿呕吐频繁,若观察护理不当,呕吐物容易吸入气管而使患儿窒息死亡。因此,应将患儿取头高脚低斜坡(15°~20°)侧卧位,同时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及次数,一旦发现口腔或鼻腔中出现泡沫样物,立即用注射器抽出,以免再次咽下或吸入气管。
3.2 洗胃
本组144例患儿入院后置于33~35℃的远红外线辐射台上,用吸痰器吸尽口鼻腔分泌物,然后取仰卧位,按操作常规[3] 经鼻插入胃管,插入深度为患儿发际到剑突的长度,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固定胃管,先用注射器将胃内容物抽出,然后换取另一注射器,取1%碳酸氢钠溶液缓慢注入胃内,用量10~15 ml/次,再由第一支注射器抽出,洗胃溶液等量或大于注入量,如此反复清洗4~5次,直至洗出液澄清。在洗胃过程中,每注入1次洗胃液后,由助手改变患儿,依次为仰卧位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或仰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并轻轻按摩腹部。洗胃时应注意:选择适合新生儿用的一次性硅胶鼻饲管;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可先预热洗胃液接近人的正常体温(37~38℃);插管前仔细检查胃管是否畅通、了解病史、查看鼻腔有无异常,尽量不要在患侧鼻腔插管;插胃管动作要轻柔、熟练、准确,避免引起黏膜损伤、水肿及出血,避免插入气管而致呼吸困难等;洗胃时注入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一般30 s注入液量15 ml,注入过慢则冲洗不掉胃壁上的黏液,过快容易损伤胃黏膜,每次注入洗胃液后稍作停留,回抽时压力不宜过大,以
3.3 氧疗
洗胃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1 L/min,采用鼻导管吸氧,吸氧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氧流量和鼻导管是否通畅。
3.4 注意观察呼吸、面色、神志和心率的变化
由于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置,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等多种因素,初生的新生儿很容易发生呕吐,当呕吐物从胃食管反流到口腔时,小部分却因会厌关闭不良而流入气管,导致新生儿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新生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呕吐中枢控制较差,协调功能欠佳,所以在呕吐前多无恶心等前驱症状,呕吐时常从口腔或鼻腔涌出呕吐物,可漏入气管导致窒息。为此,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心率及神志的变化。若患儿在发生呕吐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烦躁不安、心率增快等,应进行急救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3.5 禁食与喂养
呕吐严重者一般禁食6~12 h,给予静脉补液以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但须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不能过快,以保证液体量在24 h 内匀速输入。洗胃后暂保留胃管,在胃管内注入10%葡萄糖溶液,用量为体重在3 000 g左右者≤10 ml/次,体重在4 000 g左右者≤15 ml/次[4],溶液温度为38~41℃,观察患儿3~5 min,无恶心、呕吐后拔除,以后每2小时喂哺10%葡萄糖溶液1次,至呕吐停止2 h后开始正常喂哺。每次喂奶时要轻拍患儿,以减少哭闹,喂奶后抱起患儿,头稍抬高轻拍背部,排出胃内气体,同时注意右侧卧位,有利于胃的排空,防止呕吐发生。
3.6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1%碳酸氢钠液给患儿口腔护理2次,观察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等;脐部护理2次/d,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等;眼部予利福平眼药水滴眼,2次/d;做好患儿皮肤护理,沐浴1次/d,2 h翻身1次;注意保暖,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并记录患儿呕吐情况,定时测量并记录每日体重。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2.
[2]郑秀英.洗胃防止新生儿咽下综合征125例对比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4,8(2):136.
[3]章晓辛.护理学基础[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4-185.
「关键词 未结合胆红素;光照疗法;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对较严重新生儿黄疸如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有可能发展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主要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1]。2005年1~7月我科共对2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光照疗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患儿,男21例,女8例,年龄为出生8~26天。其中早产儿1例,ABO溶血1例,疑胆道闭锁1例。光疗前查总胆红素123~336μmol/L。
1.2 光疗设备 全部病例均使用德国Dr ger公司生产的Photo-Therapy 4000型单面光照治疗仪,采用蓝光灯管,18W/支,4支平行排列,同时配合光疗暖箱,进行光照治疗。
2 护理
2.1 对患儿家长的宣教 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父母,还有双方的父母和亲属,往往意见不统一,再加上对光照疗法缺乏认识,个别患儿的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因此,应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由主管护士对患儿家长常规进行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讲解发病的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光疗的作用及母婴分离后的有关事宜,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赢得其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
2.2 光疗仪器的准备 清洁光疗暖箱,特别注意清除灯管的灰尘,并定时更换灯管。如有灰尘会影响照射效果,灯管使用300h后其灯光能量输出减弱20%,900h后减弱35%,因此灯管使用1000h必须更换。箱内湿化器水箱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亮度。并使箱温升至患儿适宜温度,相对湿度55%~65%.禁止在箱内、箱上放置杂物以免遮挡光线。
2.3 对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2.3.1 严密监测体温、箱温、室温 光照治疗中的患儿体温要控制在36.7℃~37.3℃的中性温度[1],每2h测量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调节箱温。发热是光照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当患儿在光疗过程中有发热时,应暂时关闭灯光,待体温正常后再继续开灯照射。箱温保持在30℃~32℃,室温20℃~26℃,湿度55%~65%。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箱温、室温湿度,光照治疗最好处于空调房间中进行,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暖,夏天则要防止过热。
2.3.2 保证足够的水分及能量,防止脱水 患儿入光疗箱前及光照结束后均称体重,以便观察光照治疗过程中是否能补充足够的水分。由于在光照治疗下的患儿进入一个较封闭的环境,易哭吵、出汗,不显性失水增加约40%[2],而且由于光照治疗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稀便,使水分丧失更多。所以,在患儿光照治疗期间应及时补充水分,并记录进入量及大、小便次数。在光照治疗过程中进食不佳者,应及时给予静脉输液,以保证水分供给。
2.3.3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及新生儿臀红 光照治疗时需要将患儿裸露于光疗箱内,此时患儿缺少安全感,容易哭闹,故入光疗箱前要剪短患儿指甲,防止哭闹时抓破皮肤。箱内4周用布类与周围有机玻璃分隔好,以免患儿哭闹时撞到箱内硬物而损伤皮肤。用黑色不透光的纸片或布制成眼罩遮盖患儿眼睛,妥善固定,避免眼罩脱落。患儿会用尿片遮好,特别是男婴,要注意保护,皮肤不扑粉。另外,新生儿在光照治疗中,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刺激肠壁,引起稀便及排便次数增多,排出的粪便及尿液产生氨类物质,对新生儿皮肤刺激较大,易引起臀红发生。故光照治疗的新生儿除勤换尿片外,还需用抗感染治疗、皮肤的物质保护其臀部皮肤。给患儿换尿布后,用红霉素眼膏涂于其臀部,使之起到一层保护膜作用,能有效地防止粪便对患儿臀部皮肤刺激,防止臀红发生。
2.3.4 预防呕吐,防止窒息 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吵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时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易引起新生儿窒息。故在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30min内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定患儿右背部使其呈右侧卧。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过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在新生儿发生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如患儿在哭吵中,因吸入过多的空气而暂不喂食,否则容易引起呕吐。患儿哭吵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抚触,尽量使其安静后才喂食,以达到防止呕吐的目的。
2.3.5 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其他细菌感染,因此在光照治疗中预防感染工作十分重要。首先,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尽量不接触患儿,非要接触者须戴好口罩。注意做好新生儿臀部、脐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进行光照治疗的室间及光疗箱要清洁,并做常规消毒。光疗箱内湿化器的水箱均使用灭菌蒸馏水,光疗结束后倾倒水箱内的水,使水箱干燥备用。光疗所戴的黑眼罩使用后均用清水洗净,再放入煮沸的蒸汽中熏蒸30min,晾干备用。
3 结果
本组2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通过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27例患儿好转出院,其中光疗24h 20例,8~16h 5例,1例ABO溶血及1例疑似胆道闭锁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4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但是许多患儿家长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必然延迟患儿的康复,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须多与患儿家长沟通,耐心做好相关的知识宣教,引起其重视,使患儿尽早接受相应的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采用药物、光照疗法、换血等治疗手段,光疗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且经济方便,患儿无痛苦。但在光疗过程中,护士必须做到精心护理,记录好开始光疗的时间,勤巡视,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反应。定时监测体温、箱温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好喂养工作和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增进医护患的信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163-01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产前、产时、产后吸入羊水、胎粪、乳汁所致,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宫内窘迫、过期产、窒息、异常分娩等相关,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按病因分羊水吸入、胎粪吸入和乳汁分泌物吸入三类。其中胎粪吸入性肺炎病情最重,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收治9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现将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男42例,女48例;均在出生时至1周内发病,其中3 d内发病者72例;入院时日龄最小30 min,最大6 d;异常分娩产儿36例,出生时有窒息者40例。
1.2 临床诊断
全部病历均符合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羊水吸入性肺炎58例,胎粪吸入性肺炎16例,乳汁吸入性肺炎16例。
1.3 合并症及预后
90例患者中有合并症者22例,呼吸衰竭2例,心力衰竭1例,轻、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4例,硬肿症4例,咽下综合征5例,先天性食道闭锁1例,高胆红素血症5例。本组患儿经治疗护理后,治愈72例,好转出院1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0%。
2 病情观察
2.1 一般观察
患儿意识、反应、体温、心率、血压、尿量及皮肤黄疸、硬肿的进展情况,呕吐物的量、性质,有无惊厥及腹胀情况,详细记录24 h出入水量、热量及体重增减情况。
2.2 呼吸观察
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四肢末梢、口周发绀程度,有无点头呼吸、样呼吸、鼻翼扇动及三凹征,注意呼吸困难有无进行性加重,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作血气分析[2]。
2.3并发症观察
注意意识、反应、肌张力的改变,及时发现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频繁呕吐胆汁者考虑消化道畸形,口吐大量泡沫样分泌物应考虑食道闭锁,呕吐咖啡样物提示咽下综合征或消化道出血[3]。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诊治。
3 护理
3.1 保暖
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波动,置远红外辐射台或暖箱,给予适宜温度、湿度,可减少氧的消耗,有助于改善缺氧。注意衣物遮盖,不可全身。保持室温20~24℃ ,湿度50%~60%。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型号合适的吸痰管,动作轻柔,以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呼吸道分泌物粘稠者和胎粪吸入患儿,每天雾化吸入3~4次,方法:生理盐水注射液2 ml,盐酸氨溴索15 mg压缩雾化吸入,在患儿安静、进食后1 h进行,雾化后叩背吸痰,勤更换,勤叩背,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3.3 改善机体缺氧
面罩、头罩吸氧,呼吸衰竭时可使用辅助通气治疗。根据血氧饱和度或血气分析,及时调节氧流量及相关参数。使用呼吸机时做好气道管理,防止相关并发症。
3.4 洗胃并保留胃管
呕吐明显或胎粪羊水者给予洗胃,选择6#的硅胶胃管鼻饲,用20 ml注射器抽净胃内的羊水及胎粪,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观察洗出物的量及性质,保留胃管。吸吮无力和呼吸急促患儿可行鼻饲喂养,少量多次,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观察胃管位置,观察有无胃潴留发生,并注意加强口腔护理[4]。
3.5 镇静
烦躁患儿可给予镇静药,观察疗效。
3.6 建立静脉通道
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泵给药,既方便又避免因输液过快造成心力衰竭,还可减轻对患儿的刺激,保证各种药物定时应用,达到最佳疗效。给药过程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药物外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留置针使用时间3~4 d,需及时更换,避免静脉炎的发生[5]。
4 小结
通过对本组90例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到病情观察很重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供可靠信息,对症处理,避免贻误时机。加强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各器官、组织缺氧状态及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
[2]周广云,杨坤.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4):468.
[3]顾旭芳,邵华芳.新生儿窒息与多发脏器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4):508.
[4]劳美琼.高危新生儿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6,16(11):643.
[5]黄兆敏.布地奈德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6):13.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聚集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早治疗。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住院的新生儿黄疸98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本组98例中,男51例,女47例。出生15h~22d,平均5.2d,出生平均体重2855g,胎龄平均41周。发生黄疸时间最短4h,最长28d,平均发病天数19.01d。黄疸出现原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3例,血管外溶血5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4例,感染25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5例,头皮巨大血肿2例。
1.2治疗方法:
1.2.1光照疗法使用蓝光照射,日照时间8~12h,连用3~5天。采用双面光疗箱,将患儿裸放于床中间,使患儿皮肤均匀受光,并尽量使身体广泛照射。上下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分别调为40cm、20cm。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后窒息。每次光照前测血清胆红素值,当血清胆红素
1.2.2药物治疗①口服苯巴比妥5~7mg/(kg.d)。②人血白蛋白每次1g/kg加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连用3次;③口服中药茵栀黄3ml、双歧三联活菌胶囊210mg,每日三次。
1.3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一般情况好,皮肤黄疸消退,小便颜色正常,复查血清总胆红素在90μmol/L以下;②好转:一般情况好,皮肤黄疸较治疗前减轻,血清总胆红素较入院时下降100~120μmol/L;③无效:皮肤黄疸较治疗前无改变,血胆红素下降不明显。
1.4护理措施
1.4.1光疗前的护理
①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和完善的清洗设施要求人人严格遵守,入室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病室应该使用湿式法进行日常清洁,每天用三氧空气消毒机消毒两次,每次30min,并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②光疗箱准备:灯管全亮,水槽内的水在标准线内,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湿度为55%~65%,并将光疗装置放在避光、通风处;③患儿准备: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清洁皮肤防止感染,不要有油、粉类物质附着,否则影响蓝光照射效果;充分暴露患儿的照射体表面积, 用新生儿光疗防护眼罩遮盖两眼,不透光尿布遮挡会阴、。⑤护士准备:了解患儿诊断、日龄、体重,测量生命体征,评估黄疸情况和胆红素检查结果等。治疗前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基本知识,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家长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4.2光疗中的护理
①将患儿裸放入蓝光床中间,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吸入窒息;光疗尽量选择患儿安静睡眠状态,若患儿哭闹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光疗期间监测体温、箱温和室温,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体温控制在36.7~37.3℃,箱温一般控制在30~32℃,每2~4h测体温1次并据此调节箱温。如体温超过37.8℃或低于35℃,要暂停照射,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②给患儿及时补充能量及营养物质,有利于康复,足月儿每3h喂奶1次,早产儿每2h喂奶1次,对吮吸无力等新生儿要耐心细致喂养;哭闹易发生呕吐引起窒息,患儿进奶30min内头部稍抬高,右侧卧位;光疗期间患儿哭闹、出汗,有时会出现呕吐、腹泻等加重不显性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并记录出入量,如在2次喂奶间加喂适量糖水予以补充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③根据患儿总胆红素的指数、皮肤黄染的程度和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照射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如果需要连续照射,每治疗12h后间断1~2h再进行照射。④光疗可以引起患儿稀便和排便次数增多,对新生儿皮肤刺激大,要用湿巾清洁臀部,再用鞣酸软膏或紫红油涂于臀部给予保护,勤换尿片,每天温水浴1次。⑤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颜面及口唇有无青紫,黄疸程度和部位变化,黄疸有无减轻,有无四肢颤抖、惊厥、哭闹、呕吐、腹胀、腹泻和大小便的量和颜色,皮肤有无发红和皮疹,吸吮力有无变化等,并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检明原因,及时处理。⑥补充水和钙剂,光疗会增加新生儿不显性失水,加之新生儿哭闹、出汗、呕吐、腹泻等使水分丢失更加严重。在2次喂奶间加喂适量糖水予以补充水,对每个光疗新生儿均要采用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补液量根据进食量、有无呕吐、腹泻及失水情况而定,适当补充钙剂,避免发生低钙惊厥。⑦光疗中勤巡视,及时清除患儿的呕吐物、大小便、汗水等,保持蓝光箱的透明清洁。
1.4.3光疗后的护理
①根据经皮测黄疸仪测胆红素
2结果
经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新生儿经皮测黄疽指数明显下降,吃奶量及体重增加较快。98例新生儿黄疸治愈85例(86.7%),好转9例(9.1%),无效4例(4.0%),总有效94例,总有效率95.8%。
3讨论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8.8mg/kg,其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为成人的1% ~2%,极易出现黄疸,而黄疸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胎便排出时间和变黄有关。胆红素能吸收波长为450~460nm的光线,并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通过胆汁、肾脏排出, 波长427~475的蓝光是理想光源。通过对48例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到新生儿黄疸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合蓝光照射可以很快使胆红素降到正常水平。
同时在光疗别要汁意水及钙剂的补充,防止水、电解
质紊乱、酸中毒、低钙抽搐。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注意喂养,防止呕吐物吸入引起窒息。注意箱温温度,防过高或过低,因箱温过高会引起新生儿体温发热导致水分过多去失而产生脱水,过低则使新生儿消耗过多热量:,易受凉而感染或发生硬肿症。光疗虽然比较女全,但也有副作用,如青铜症、腹泻、低血钙、、贫血、皮疹、核黄素缺乏等,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
综上, 治疗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既能提高光疗效果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蓝光仪器性能的完好、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新生儿黄疸只要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资料
[1] 齐会军.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4):1288-1289.
[2] 段红玲,闫其文,侯福平,等.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8-79.
[3] 门丽娟.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718-719.
【摘要】探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对2009年9月~2010年9月收治16例新生儿吸人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观察项目与护理措施总结分析。通过观察与护理,体会到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防止窒息缺氧引起抽搐。减少并发症;同时注意保暖和正确喂养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取得疗效的保证。
【关键词】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观察;护理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早期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死率达7~15.8%[1]。由于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腔相对狭小,黏膜柔嫩,黏膜及黏膜血管丰富,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甚至阻塞。肺部含血量多,易淤血发生感染,特别是早产儿咳嗽反射减弱,无法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直接威胁患儿生命。我科2009年9月~2010年9月,共收治16例吸人性肺炎患儿,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16例,男性9例,女性7例。出生体重在1500-3500 g。例足月儿,16例早产儿。8例为羊水吸入,2例为胎粪吸入。6例为乳汁吸入性肺炎
1.2 临床表现:(1)发热9例,体温正常5例。阵发性呛咳51例.咳喘19例。口中有口沫11例.鼻塞4例.烦躁3例.拒乳、晚乳少9例,口周紫绀11例。(2)并发症硬肿症3例,肠炎3例,化脓性脐炎1例,低钙血症2例,低钠血症2倒。
1. 3 16倒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见表1。
表1
X线表现例数
肺纹理增粗6
斑片状,斑点状阴影4
阻塞性肺气肿3
叶间积液2
左右侧气胸1
1.3 治疗方法:(1)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0.5 L/min;(2)常规雾化吸人湿化气道;(3)定期翻身叩背.必要时进行人工吸痰;(4)保暖,体温不升者放人暖箱;(5)镇静:适当应用10%水合氯醛;(6)输液量控制在80 ml/(kg•d),用l/5张液体;(7):严重者加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500mg(kg•d),连用3天;(8)抗感染:轻症者选用青霉素加氰唑西林或头孢曲松钠.每12d,时1次静脉滴注,疗程7-14天。危重者选用头孢他啶60 mg/(kg•d),分2次静脉点滴5-10天。重症者用先锋必:呼吸困难严重,紫绀。
2 病情观察
2.1 一般观察:本病初期症状常不典型,往往无呼吸道症状,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注意面色,体温、心率,呼吸、哭声、睡眠和哺乳等情况。如病儿表现反应低下、拒奶,哭声无力、阵发性青紫,口吐白沫、呛奶等,应及时通知医师。如病儿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在180次/分钟以上,呼吸困难,发绀加重,肝脏在短时问内增大,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时,可遵医嘱及时准确地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并执行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如喘憋加重并有反复窒息情况,应设专人守护,并做好抢救准备。
2.2 并发症观察注意意识、反应、肌张力的改变。及时发现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频繁呕吐胆汁者考虑消化道畸形,吐大量泡沫样分泌物应考虑食道闭锁。呕吐咖啡样物提示咽下综合征或消化道出血[4-6]。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诊治。
3 护理
3.1 保暖:保持体温稳定,维持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随时调整台温或肤温,使体温维持在36.5℃~37℃。对体重低予2 000g的新生儿可置保温箱内,若需进行护理治疗操作时,可将患儿置于红外线抢救台上。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经常变换。头部垫高,每2小时翻身1次,轻拍背部.及时清除鼻痂及鼻腔分泌物,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对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患儿,每4-6小时雾化吸人1次,叩击背部。
3.3 喂养应供给患儿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分:每次喂水喂奶不应过多。要耐心,少量多次,由少到多,喂奶后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让咽下的气体排出。以免呕吐,并取右侧卧位,对于呕吐频繁的患儿。应暂禁食。静脉补充足够的液体及能量。
4 小结
通过对本组16例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到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新生儿肺炎患儿极易发生痰液阻塞、奶汁误吸等,导致呼吸道阻塞;早产儿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易合并更容易发生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等败血症、化脓性脑炎等严重疾病。因此,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极其重要。我们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别注意呼吸道护理,随时注意患儿的肤色改变、氧饱和度的变化、呼吸频率等,以便及时发现患儿出现痰液阻塞、奶汁返流误吸等意外或发生呼吸暂停、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从而尽量避免了长时间低氧血症和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利用监护仪设定的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报警能对上述情况的发生起到提示作用,但不能完全依赖机器,而加强护理巡视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
[2] 周广云,杨坤.新生儿吸人性肺炎的护理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4):468
[3] 顾旭芳,邵华芳.新生儿窒息与多发脏器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们[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4):508
[4] 劳美琼.高危新生儿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6,16(11):643
[5] 黄兆敏.布地奈德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6):13
【关键词】 新生儿;重度窒息;临床护理;抢救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61-01
窒息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危重疾病,同时它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关键原因之一,窒息新生儿的死亡率主要受到复苏技术条件以及重度窒息发生率的影响[1]。有学者曾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在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中,其死亡率达到了3.0%-16%,怎样对此类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以及抢救已经成为了儿科医生与护理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本研究将对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24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24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处于休克状态,其外周血液循环存在一定的障碍。本研究所有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不规则的无效呼吸或浅表呼吸、呼吸中枢麻痹、刺激无反应、皮肤黏膜反射消失、关节松弛、头颈四肢无力、体软、肌张力消失、心率不规则、心音缓慢且弱、脐带结扎、口唇发绀等。在本研究的所有患儿中有10例女孩,14例男孩,其胎龄为28-43周,其出生体重为1.5-3.4kg。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给予正压供氧、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呼吸道清理等治疗。对患儿给予肾上腺素滴注治疗,待其皮肤红润后给予立其丁以及多巴胺来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利用心电监护仪来对患儿进行适当的心电监护,定时对患儿进行叩背吸痰,并对其24h的尿量进行有效的监测。
2 结 果
本研究所有患儿经过积极地抢救以及护理后,其中有2例患儿死亡,22例患儿被成功救活,其救治成功率为91.7%,所有患儿在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
3 护 理
3.1 抢救护理
3.1.1 确保患儿的呼吸道顺畅 对患儿的呼吸到进行完全清理,避免新生儿的呼吸道出现粘膜损伤的情况,同时对患儿的静脉通道进行开放处理。在对患儿给予立其丁、多巴酚丁胺、多巴酚进行静脉给药时,其泵注速度最好控制在1-2ml/h,避免患儿出现心率加快的情况。
3.1.2 气管插管的护理 采用喉镜头位来对患儿行气管插管处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患儿的气管固定具有稳定性,当其出现胶布湿润以及松脱的情况时,必须立即对其进行更换,确保患儿的气道相对较为湿润。定时向患儿的气管进行滴药处理,且最好在患儿呼气末来进行滴药,在滴药时最好取侧卧位,滴入的速度适当调快,沿着患儿的气管内壁进行滴注。
3.1.3 辅助通气护理 在对新生儿进行辅助通气时,最好选用压力型呼吸机,机械通气必须有压力限制以及时间切换,持续气流必须进行湿化处理,湿化气体的装置必须设置最大的呼气末正压以及吸气峰压。
3.2 常规护理
3.2.1 心理护理 由于新生儿在住院后的费用相对较高,部分患儿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拮据,这就会给家长带来严重的经济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在于患儿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一定要告知患儿疾病的相关情况,让家长对此类疾病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对家长焦虑、不安的心理进行适当的安抚,以此来确保患儿家长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3.2.2 饮食护理 由于绝大部分患儿需要采用呼吸机来进行辅助呼吸,当其缺氧耐受性变好,且出现自主活动时,可以采用鼻饲的方式来对其给予适量的配方奶粉,每隔3小时进行一次鼻饲。在此过程中必须对患儿是否存在潴留以及呕吐的情况进行观察,当患儿出现腹胀的情况时,可以使用开塞露来对其进行通便处理。当患儿出现呛咳或呕吐的情况时,就必须对患儿是否存在胃管脱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并对食道以及呼吸道中的呕吐物进行的及时清理,避免其流入气管。
3.2.3 基础护理 将病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3℃左右,每隔3小时对患儿的体温进行1次测量,当患儿出现发热的情况时,一定要强化患儿的皮肤护理。同时还必须对患儿进行适当的翻身处理,以此来避免患儿出现压疮的情况。待患儿退热后,一定要对其湿衣服进行及时更换,并注意保暖。
4 小 结
目前,在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临床抢救时,对症用药、加压给氧、建立呼吸、清理呼吸道等是最为常见的措施之一[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所有患儿经过积极地抢救以及护理后,其中有2例患儿死亡,22例患儿被成功救活,其救治成功率为91.7%,所有患儿在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由此可见,在对此类患儿进行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时,必须强化相应的抢救以及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在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临床抢救室,复苏护理以及及时有效的抢救是确保新生儿能否被成功抢救的关键。因此,在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以及护理时,就必须对上述内容引起高度重视,以此来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永新,徐秋萍,于亚丽,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41-42.
关键词:新生儿重度窒息;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07-01
1 临床资料
1.1 患儿,男,体重3kg,第三胎第2产,孕36周,因母患胎盘早剥,大出血行剖宫产出生。出生时患儿全身皮肤苍白,无自主呼吸,无心跳,四肢松驰。立即清理呼吸道,复苏囊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约2分钟患儿心率约30分钟,仍无自主呼吸,立即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生后5分钟患儿心率大于100次/分,继续人工通气,建立静脉通道生理盐水30毫升静点扩容,患儿面色较前转红,仍无自主呼吸,40分钟静推纳洛酮0.3毫克患儿出现节律自主呼吸,停人工通气,以“新生儿重度窒息”由手术室转入我科。患儿置于暖箱中,鼻导管吸氧0.5升/分,维持spo2 90%-95%,定时拍背、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48小时后试喂母乳无呛咳、恶心、呕吐。抢救成功后,住院12天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 复苏后继续观察患儿呼吸、心率、血压、脉搏强弱、皮色、未梢循环、神经反射、意识状态、哭声、眼神、瞳孔反应、吸吮力、肌张力、抽搐、抖动、颅内压、大小便情况,做好保暖措施。
2.2 保持呼吸通畅:患儿应右侧卧位为宜,以利分泌物流出,患儿有呕吐应及时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再度引起窒息。
2.3 保持静脉通畅:患儿复苏成功后继续留置静脉针,有利于及时纠正患儿缺氧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静脉留置针期间由于禁食输注静脉营养等高渗液体时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液。掌握拔管时间。
2.4 口腔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洗口腔1-2次,患儿衣物应柔软、清洁,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臀部,并定时协助患儿翻身。
2.5 喂养:因重度缺氧严重可引起多器官损害,胃肠道血管收缩造成粘膜损害或引起应激性溃疡,常规48小时后开奶,予母乳或2:1稀释奶过渡到全奶喂养。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者胃管鼻饲,一般每1ml/kg,每2-3小时1次,喂奶前观察患儿有无腹胀或鼻饲前检查胃内有无残留奶,则可增加奶量。如奶量不足静脉营养,确保每天所需能量供给。
2.6 防止交叉感染:病室应定期空气细菌监测,避免家属直接探视。奶瓶奶嘴常规消毒,医护人员各项护理操作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止交叉感染。
2.7 脑损伤:脑是窒息损伤中最主要的脏器,常见的损伤是颅内出血和缺血缺氧性脑病。如脑性尖叫、惊厥、前囟隆起、呼吸减慢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警惕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2.8 消化道出血:窒息时因血管收缩,凝血因子消耗加上胃肠道缺血、缺氧导致应激性溃疡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因此,要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腹胀、呕吐及大便次数、量、性质、颜色的变化。
3 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在娩出过程中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和气体交换障碍,导致出生后无自主呼吸的一种严重病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度窒息不仅死亡率高,而且由于引起严重并发症,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做好复苏后的护理工作,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大地避免或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防止了神经系统等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