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一、 营造创新环境,唤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

怎样才算具有创造性?对学生而言,在其劳动、学习甚至游戏过程中,只要具有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其行为结果就其自身的发展而言具有某种新颖性独特性,就可以认为具有创造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大胆扶持,肯定带有创新意向的活动及活动的有效途径。以实验室制乙烯为例,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普遍反应如下:

观察到反应液逐渐变黑,联想到浓硫酸可以使蔗糖炭化;

由碳可以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得出制得的乙烯有刺激性气味的原因。

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是酸性气体联想到乙烯气体的除杂与净化。

由该反应的温度限制联想到了该实验过程中的其他副反应。

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有效类比,在周密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个人见解,这种通过模仿、迁移、类比等积极思维形成的学生的创造性劳动,都体现出了创造性的火花。

二、搞好实验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条件。”化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以实验为基础,在试验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探索欲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像当年的科学家发现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那样经历发现的过程。”①当然,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问题都像当年的科学家那样去经历其发现过程,但是应用具有时代的典型问题,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例如:在讲钠与水的反应时,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在实验前,对学生提出应观察的内容,把钠投入水里,钠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跟水反应时产生什么现象?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的颜色将有什么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一边操作一边观察,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写出方程式。继而可提出钠与盐溶液反应的问题。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化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兴趣。再如讲镁的性质时,先提出镁带能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学生意见不统一,大多数认为不能燃烧,因为二氧化碳可以灭火,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思考时间后,进行演示实验。并让学生通过该实验得到启示:(1)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是相对的.(2)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通过以上的实验设计,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科研态度,以生动、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等产生影响,是化学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性的关键。

三、介绍科学家的创新成就,激发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自然科学,构成大千世界的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从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到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论,再到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科学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才弄清原子有复杂的结构。在讲纯碱时,介绍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过程。侯德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2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2年毅然离美回国,出任天津塘沽永利制碱厂总工程师。当时被誉为世界先进的“苏维尔”制碱法被外国大资本家垄断为头等机密,侯先生刻苦钻研,攻破层层难关,于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荣获美国费城博览会金奖。侯德榜先生不断探索,大胆革新,反复试验500余次,终于在1943年试验成功“侯氏制碱法”,把食盐的利用率由苏维尔的70%提高到95%,把纯碱工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②通过这些介绍,既让学生学到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又激发了他们不唯书、不唯古、不唯权威的大胆探索和创新精神。

总之,化学课中,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只要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做教改的有心人,注意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与学生通过教学进行真切的交流,必然会出现一个教学相长,育人成才的新局面。

注释:

第2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教育是一种成长的过程,是照耀人心灵的事业。这就决定了教师应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是实践的激发者,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帮助者。而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当前全体国民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一、尊重学生

如今素质教育搞得红红火火,如火如荼。素质教育就是要重视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人认为学生是我们的对立面,于是乎就要控制他,打击他;甚至还有人认为学生是我们的附属物,我们不必尊重他,不让他自由,也不让他们提意见。以上错误观点产生的原因是没有把学生当成教师的平等对象,他们总认为教师是板着面孔站在学生对面的上级,而不是立在学生脑子里扶助上进因素去战胜消极因素的助手。其实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应该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对他们的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给予关注和赞赏。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人格尊严”的守护者。因为学校应该区别于监狱,监狱是改造人的,是严肃的,犯人们的自由和尊严被他们所犯的罪行交换掉;区别于军队,军队整齐划一,说一不二,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他们只需说“YES”;区别于工厂,工厂生产产品统一规格,冰冷的机器。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一切都要人性化,可能是宁静的,又不是死气沉沉的,像秋天里的树林,有鸟,也有微风,是晴朗的天空。

二、赞美学生

不仅演员需要鼓掌,需要观众对他演技的赞扬,学生同样也需要赞扬。赢得别人对自己赞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需要。赞美会使人们更加自信、自尊,敢于追求成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赞赏。”如果你能满足学生这种心理渴望,善于赞许,你和学生之间就会架起一座友谊之桥,学生就有可能迸发出创新意识的火花,逐渐形成自己的创造能力。丘吉尔曾说:“你是想人家有怎么样的优点,那你就怎么去赞美他吧。”的确,只要对方有一定的领会能力和自尊心,那么你的赞美就可能使他改正自己的缺点,朝你赞许的方面发展。总之,赞美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愉悦,而且会成为他们尝试一切、创造一切的无穷动力。

三、宽容学生

宽容不仅是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如果我们在教书时,容不得学生半点质疑;当面对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我们只以个人的眼光取舍,排斥那些有思想,有个性,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所谓的调皮孩子;讨厌质疑老师提出的“标准答案”,勤于思考的,所谓的笨孩子,那么我们就剥夺了这些学生心灵的自由,而心灵的自由一旦丧失,学生的思维就会僵化,自然也就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创造能力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旦他们失去创新的勇气和胆量,如何能指望他们担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社会何以发展,时代何以进步,创新型国家又如何建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怎能抢占世界范围内科技的制高点,又凭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教学要以问题为纽带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辟道路。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我们都很清楚,当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因此教师要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让问题成为获取知识,提高他们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手段。

五、为个性发展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我们要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营造有利于学生自由表现的宽松的文化氛围,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师生之间不能平等地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平等地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良好发展,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发展。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能够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变化。

六、允许学生犯错误

世界上有三种人不犯错误,一是神,神是万能的,焉能有错;二是不作为者,即谓“不做者不错,多做者多错”;三是看客,在一边指指点点看热闹的人,他们不会有错。学校是这样一个场所,每个人都可以尝试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会正确。学校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老师不是山头上的“山大王”;学校不是“庄重的神庙”,老师也不是神庙里的一尊“天神”。学校提供了一种可能:师生在一起分享知识,并体验分享探究知识的快乐。而且已经没有什么绝对的永远正确的知识供人们“顶礼膜拜”,在学校没一个人可以声称自己是知识的富豪而拒绝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是一下子就掌握真理,而是从犯错误的深刻教训中,获得许许多多比知识本身更多也更精彩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就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校是每个人可以犯错误的地方”,明白这点很重要。教师明白这个道理,就意味着已经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不是生硬地记住一些知识,而是学会发现和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能宽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差错,告诉他们不必太在意那些差错,让学生从自己的差错中获得真知。

总之,只要我们注意以上几点,就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 的希望的广大学生,有了这种意识和能力,我们的国家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也就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3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1 思想政治活动课的作用

思想政治活动课是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具体实际的重要渠道。它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在基于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生的直接经验的前提下,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2 对活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2.1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情景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积极地质疑、释疑,创造性地思维并解决问题。活动课要求教师大胆设计、精心组织,创设生动活泼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内化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在活动课中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并配制语言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推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情境教学,为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情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强,内心有了强烈的参与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学生逐步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活动过程使学生自觉地在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我的思想和行动,把外界情感内化为自我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自我的价值。

2.2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是政治活动课一个突出的特点。它是以学生前一阶段的理论学习和生活、社会实践为基础,强调以活动为开展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去验证和升华理论,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课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依据。活动课教学和实践中要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师应充分做到:

2.2.1 转变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的“灌输”特点,实现“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平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绪,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智的拓展,心灵的放飞,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学习内在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2.2.2 发挥教师的“导演”功能。初中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活动,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3 “活动课”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操作策略与实例

3.1 重视课前准备工作。俗话说:有备无患.活动课实施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事关活动的成败,师生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充分的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前提。首先,必须准确地告诉学生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要求完成的时间等,师生共同做到心中有数。设计好本次活动课的要采取的形式,选好活动课的主持人;其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设一位小组长,各项工作由小组长负责。分组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本课活动要求布置任务;再次,分组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准备展示,形式由学生自定;最后,教师课前也收集相关资料,以便和同学们交流。事实证明,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课就有了成功的重要前提,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的问题,提高了实践能力。

3.2 利用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教学中老师可结合有关知识点,把社会焦点、全球热点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置身于社会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融合,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途径,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以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根本,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探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4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1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同志对创新的评价。时代呼唤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必须满足时展的需求。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而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中学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承担着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素质基础的重任。为适应时代要求,中学物理教育的中心应转移到为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尤其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方面,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思想及基本科学精神上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以及在进一步接受高等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本文结合中学物理课程教学,对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行相关论述。

2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本节从批判性思维培养、合作性学习方式、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实验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相应的论述。

2.1 批判性思维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以高标准自觉清晰地审查和监控思维诸要素的过程,以区分特定思维的好坏优劣,并着重指出、分析和纠正其中的缺陷,从而达到改进创新的目的,故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1]。批判性思维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经训练自然具有,批判性思维需要审慎持续地引导、示范与练习才会获得,而初中物理课程,无疑是一个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途径。美国明确将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作为其中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虽然也认识到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但其在作为批判性思维培养重要载体的中学物理教材中的设置却显得含蓄、隐性以及不尽合理,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对批判性思维培养也缺乏足够有效的实践探索。可以进一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概念分析、定理定律与公式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在错误评价和方案评价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容易混淆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成概念辨析题,让学生经常性地辨析易混淆的知识点,不断地分析比对,促进学生掌握辨析的方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态度。还可以根据物理课程中一些定律的适用条件来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如关于欧姆定律,可以向学生发问:“把100 V的电压加在一段导体上,测得通过电流为5 A。若之后改为50 V的电压加在这导体上,测得的电流是多少?”学生回答是2.5 A。进一步提出:“是不是一定精确为2.5 A?”最后给学生指出:实际上不一定,因为通电后导体会发热,会有温度的改变,这会导致导体电阻阻值的变化,故而导致测得的电流不精确为2.5 A。

2.2 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与能力

合作创新是现在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种实现形式。“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世界上著名的创新工程无不是世界上各国、各个学科的科学家通过合作创新研究、通力合作才达到的举世瞩目的成果。我国也非常重视合作创新计划,如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4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入和加强合作性学习方式,课程教学中适当采用分组合作互动学习的方式完成课堂的教学[2]。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彼此相互指导、相互学习。让学生去认识不同的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从而使合作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交流与碰撞,可以激发出更多、更新颖的观点,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合作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物体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让每个小组不同成员分别研究其中某个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再通过相互讨论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解,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在相互讨论过程中得到加强,合作协同学习与协同创新能力也得到一定的锻炼。

2.3 重视猜想与假设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创新的源泉,合理、科学的猜想是科学发现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假设是为了给猜想提供一个可供实践和验证的客观条件,使最初的猜想有一个可供验证的依据。具体地说,它就是猜想的深入[3]。正因为有了各种假设,才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无限渴望和一究到底的积极性。同时,假设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广阔空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在学生探索未知知识领域时,在已有知识事实的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猜想与假设一旦能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它就成为科学结论。故通过猜想能切实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猜想与假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经验跟探索物理规律结合起来,提出猜想与假设。如在介绍重力时,可以假设:一旦人失去了重力会怎么样?如果任何物体都失去了重力的话,会导致什么后果?通过一系列的假设,加深学生对重力的理解,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运用类比联想、类比推理、逆向思维等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如在讲授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因素的关系时,可以先假设许多人过隧道,什么因素能影响人的顺利通过?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隧道的长度、宽度及隧道是否平坦等因素。通过类比把导体看作隧道,自由电荷比作人,让学生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因素的关系。教师应从多方面创造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的有利条件,进而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4 加强实验对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及公式等都是以客观实验为基础的。许多物理学的猜想与假设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可以说实验是创新实现的主要手段[4]。

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学生通过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一方面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都得到初步的锻炼。而敏锐的观察、熟练的操作又是创造性思维得以产生的基础。故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对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设计中,既要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更应从实践与思维、动手与动脑的相互联系来认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

应着重从3个方面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做好演示性的实验,使之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改进实验,优化创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通过实验中的“败笔”,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需要测量某一盐水的密度,要求尽可能得出精确值,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可能会有两种实验方案提出:

方案一: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重量m;2)用量筒量出100 ml盐水,倒入烧杯中;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重量M;4)计算出盐水密度。

方案二: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已有盐水的总重量M;2)从烧杯中倒出100 ml盐水;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重量m;4)计算出盐水密度。

显然通过这两个物理实验都能求出盐水的密度,但从精确度上来说,两者是有差别的: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准确。玻璃对盐水来说是浸润的,方案一中一部分盐水附在量筒壁上,没有倒入烧杯中,导致烧杯中盐水重量的减少;而方案二巧妙地回避了这一问题。故通过加强实验特别是学生自主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3 小结

中学物理作为中学生学习的一门主要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中学物理的学科特点,对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指出应该加强从包括批判性思维培养、合作性学习方式、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实验等在内的4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轶峰.初中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周春宝.初中物理探究学习过程性评价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第5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一、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更加突出了教师个体素质的重要性。一名好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教育理论素质。如果观念陈旧,不思改革,不求进取,“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即使文化素质再高,也与素质教育无补。二是职业道德素质。一个不注重自身修养和形象的教师是不能致力素质教育的。三是科学文化素质。教师应提倡一专多能。对所从事的专业要精通,要知之甚多、甚深,拓宽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哪有精力去提高学生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如何提高呢?本人认为可有以下几个途径:1.教师要有吃苦耐劳和不满足的精神,进行自学考试提高;2.将教师分批分期地进行短期或长期培训,让每位教师成为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能手;3.执行全国教育会的精神,优化教师结构,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对不合格的教师一律不得聘用。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养成

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教育等外部生活条件等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个性的独特性、主体性和倾向性是个性的三大特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与个性因素密切相关。人只有在松弛、宽容、令人愉快的环境下才会有创新。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师生关系紧张,都会导致创新意识的丧失。许多实验表明,一个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不仅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相对来说和学生接触最多,学生特别在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协商的关系,是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致力以求的。试想,学生在班主任欣赏、鼓励的目光下学习和生活,能平等的和班主任探讨和交流,学生的心境会怎样?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下,新设想、新观点、新问题都会喷涌而出,创新能力也在这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为了营造这种关系,班主任老师要在三点上下功夫。做到:一是要放下架子。要本着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是上帝的宗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充分认识到班级工作中,学生是主体,师生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常换位思考。要求学生有创新精神,班主任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许多时候,许多事情,如能从学生的角度换个位置想想,也许我们的语气会平缓一点,言语更动听一点,更能打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要分阶段、分步骤脚踏实地的进行。这是我们对学生创新过程的策略问题,创新是班级管理中永恒追求的目标,如若这个目标可望不可及,学生会在前进的路途中退缩,班主任要做的的就是要在学生跨出每一小步,即使有一点点的创新迹象时也要及时肯定,充分鼓励,让学生的每一小步都充满着教师微笑的目光。让他们随时感到创新所带来的快乐和实惠。

三、树立榜样、激发创新的欲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小学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的特点,班主任充分利用班队活动和黑板报等大力宣讲中外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开故事会、办“小小发明”专栏,我们都由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动口演讲,自己动手设计。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是科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但科学家也是人,而不是神。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动脑、动手并善于创新。这样,科学家在孩子们头脑中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而激发起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求知创新的欲望。当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班主任及时利用科技活动时间讲诉发明起源的仿生学知识,并交给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大大的得到了加强。

四、鼓励学生独立从事创造性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让学生建立了一个“创造性尝试记录本”,要求学生把自己完成的创造性尝试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如数学题的一题多解、语文课一词多用等。这个记录本将成为每一个学生从是创造性尝试的完整记录,他也可以给我提供有关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和条件的材料,是我能更好的帮助每位学生发挥创造力。

第6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一、引导争辩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课型灵活多样的优势,以启发、诱导、激疑、讨论等方式活跃学生思维。心理学指出,顿悟式解决问题是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心向”,努力发现手段与目标之间的意义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问题赖以解决的基础。因此在实验事实上引导学生争辩有利于产生灵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有一次学生做完K C l O 3受热分解实验,随即设问:为何用酒精灯加热KNO 3却得不到氧气? (注: KNO 3分解放出氧气的温度为6 7 0℃)这一问如同投石激浪,全班沸腾。此举旨在K C l O 3受热分解事实上让学生产生“心向”,引导争辩,形成争强好胜的强烈气氛。实际上我们的着眼点还不限于达到掌握知识和实验技巧这个目的(如上例争论的知识焦点是催化剂概念,加热含义及其操作设备方式方法等) ,更重要的是在争辩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充分“亮相”。这样,一则通过知识要求(应贴近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思维的新颖性(力度)和跳跃性(跨度) ,培养创新意识,再则从心理学角度,群体中的个体易受到他人提出见解的刺激和激发,产生群体感应和共生效应,让其智慧碰撞,诱发发散思维,激出灵感的火花,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有的学生在上例实验争辩中借机发挥,竟能举出加热、强热、燃烧等实例及区别。总之,可运用这种形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能力,激发灵感,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应该指出的是学习学习中的争辩和辩解,就其性质而言,与科学家的学术争鸣无甚区别,只是在层次水平上比较低而已,例如沿用至今的“电解质”一术语,原为法拉第对那些通电能够使其分解的物质的称谓。1 8 8 3年首创电离学说的化学家阿累尼乌斯则认为,在通电前电解质已经在水溶液中离解了。他的论点遭到当时包括法拉第、门捷列夫等权威人士的否定,甚至攻击和非难,但阿累尼乌斯特别讲求争辩艺术,多次据理阐发观点以赢得支持。同时他自己也刻苦探索不断完善理论体系。论战历时四载,终为化学界公认,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殊荣。类似论战在科技史上不乏其例,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从长远的观点看,在教与学上坚持运用激疑、争辩以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树立形象

研究表明,当实验中的现象和形象反映到学生头脑中时,他们并非只做简单地机械地复写、摄影,而是在完善着一种思维加工过程。学生的形象思维是一个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是从众多的已有表象中,根据某种需要,分析出某些共同的本质要素,然后按着新的构思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直觉思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对隐藏在表象和经验之中的本质规律予以直接把握。那么,中学生的表象和经验从何而来?应主要依靠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因此教师要十分注意在教学中树立丰富多彩的形象(包括直观动作、表象等)。首先,教师本人具有规范熟练的实验技巧和反应敏捷的设计思路,能完好地体现“多维的心智与动作技巧等结合体”的要求。例如表演和指导实验要形象鲜明、美感性强,诱发力大,让学生观察后便能模仿、想象;其次,尽量多开设实验,以丰富学生的经验知识。1 9 7 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曾比喻说:假若你未见过大象,你能凭空想象出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吗?格拉肖还说,对全世界或人类活动中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这是因为形象因素能使学生直接运用客体的一些自然关系同其它环节联系起来,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形象特征。如各级各类奥林匹克竞赛题目(包括实验) ,多属层深面广难度大学生未曾学过的内容,但思维素质好的学生做起来却得心应手,究其原因,有常规思维因素,也有联想可及、形象跃然纸上而导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素。急中生智,灵机一动,甚至一下子便能抓住题目要害,即属此类。

三、提倡求索

这是对实验过程中观察思维所采取的正确态度,对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系极大。由于“创新”的主要依据是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所提供的经验事实的总和,是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这就要求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不应停留在感官的消极感知,而应该是一种积极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概括为“观察--联想和想象--理解”,即观察离不开思维,通过联想和想象以丰富思维,达到理解以形成思维能力。如果说科学家的观察越精细,其创造企求值越大,那么学生观察时感触联想和想象越多,实验效果越好。譬如在做“变化与现象”实验时,出现的同样是液体试剂,为什么盛稀盐酸的试剂瓶用玻璃塞而盛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用橡胶塞,为什么盛氢氧化钠的集气瓶上有很多白末,白末是什么,如何验证,怎样验证简便节省试剂等,我以问卷的形式考查学生观察与思维的表现。结果分为四个层次,消极者只是完成实验操作,对操作以外问题无丝毫兴趣;一般的对同是液体试剂用不同瓶赛感到好奇产生疑问,对瓶口的白色较深入者反而产生一连串疑问,为什么同样是液体盛稀盐酸的试剂瓶用玻璃塞,而盛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则用橡胶塞呢?为什么盛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而稀盐酸没有,白色粉末到底是什么,如何验证。少数学生对如何验证作出分析,找出最佳方案并用现有试剂作出验证。在学生实验中通常情况是,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少数学生凭直觉做答(易错题)但大多数学生能够形成悬念,将来学习有关知识,便可顿悟式理解。总之要求学生在观察时有思维,有联想,有顿悟,不断捕捉知识的“生长点”,继而延伸扩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7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90-02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不能因循守旧,要打破那些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念,要创造性地去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做到:(1)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不要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得出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2)把表现的舞台让给学生。要改变“教师主讲,学生听记”的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主要进行指导、点拨。(3)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讨论时间。把课本外的信息和学生的不同意见引进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争辩、质疑交流。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创新不是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产生的,而是在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进发的。笔者认为,只有给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空间,建立真诚、民主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学生才敢向老师提问、陈述自己的观点或与老师辩驳,才敢提出大胆的想法,才有可能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对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挑战书本和权威的勇气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和尊重。笔者在教学《竞争不忘合作》一课时,让学生讨论:“假如你参加某项竞赛活动,有一个最具竞争力的对手想借你的参考资料,你会借吗?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说得都非常有道理。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胆地说:“我不会借给他。”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说他很自私。笔者制止了其他学生的指责,鼓励这个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他说:“如果我不借给他,会激发他的上进心,他会加倍发奋努力,提高自己的竞赛成绩。”虽然他的想法有些幼稚,但笔者也给予肯定并做正确的引导,经过笔者的点拨,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的创新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歌曲欣赏、漫画展示、视频播放、小品演示等多种途径,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竞赛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为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不竭的动力。例如:在教学《网络的利与弊》时,笔者将学生分组,对相关问题进行辩论;教学《男生女生交往》时,笔者以竞赛的形式,让男生女生分别列举各自的优势;教学《青少年机智灵活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笔者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不少学生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质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因为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和重要条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只要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不管深浅程度如何,观点正确与否,笔者都对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予以表扬。在教学《公共生活中的礼仪和礼貌》一课时,笔者向学生出示课题后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学生们纷纷举手提出问题,有的问:“礼貌与礼仪有什么不同?”有的问:“讲究文明礼貌有什么重要性?”也有的问:“生活中有哪些礼貌用语?学校、家庭、公共场所有哪些礼仪?”……顿时,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笔者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在设疑、质疑、解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关注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命题的材料基本来自国内外重大时事、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分析、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不能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上,而是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要将所授知识密切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例如:讲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本质及危害”时,可联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军事打击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的事实;讲到“世纪之初我国的科技成就”时,可联系神舟系列飞船、嫦娥二号卫星、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发射,并分析原因;讲到“维护民族团结”时,可联系达赖喇嘛的民族分裂言行的危害;讲到“诚信为本”时,可联系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不诚信现象及影响;讲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时,可联系一些身边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让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品德教学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8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关键词】德育智育相结合 高职院校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逐步知识化和信息化,知识的增长率不断加快,“信息化”同样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对教育与科技的投入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保证。尽管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有了显著成效,但还是难以适应创新时代的竞争要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创新,而知识的创新又依赖于创新意识的觉醒、创新意志的激励,并且以创新能力为依托。各行各业正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进行改革与发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智育教育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隐性教育等方面着力寻找实施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这对于高职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的内涵

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向总理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后来被誉为“钱学森之问”,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问题出现在教育背后,我们欠缺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什么是创新,自熊彼特教授20世纪初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对于什么是创新的研究和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从经济角度熊彼特教授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来未有过的组合。从管理角度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两个层面[2]。创新不是一次性的,创新其实就是发明和观察力的结合,是一个创意转变成社会价值的过程。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各方面: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我们需要探索的是如何通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创新来促使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并且在学习基础专业技术知识的前提下,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具有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教育水平提升和社会的进步,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创新意识不觉醒就谈不上创新思维。

二、德育的内涵和德育教学方法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的主体是人的发展,德育的活动是实践的发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代教育者早已把教书育人相结合。 “传道”,即是德育;“授业”,即是教授专业知识,让学生德才兼备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是基本任务。而育人、塑造健康人格,则是各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德育教学方法

就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和自身特点分析,应积极倡Р⒃擞谩耙性教育法”“环境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体验教育法”四种教学方法,在智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隐性教育法”其本意是教育者通过借助载体,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教育与生活中,引导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自学形成或不自觉地领悟和体会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最大特点是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的本质及其形成、变化规律。“环境教育法”是指通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创生的一种良好德育的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对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实践教育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道德意识和能力的方法。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缄默知识、个性化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体验教育法”中的体验是指个体在对象化活动或是交往情境中,对自己或其他存在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领悟基础上而产生情感及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教育法是要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局中”的情感体验,激发精神感受[3]。

以上四种德育教育方法既具有一般智育教学方法的共性,也有符合德育本身特征和规律的个性。我们应该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在各种单个教学方法自身特点和共同趋向的基础上,通过方法的优化和组合运用,发挥不同教育方法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功效,实现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结合,实现方法运用的最优化。

三、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德育具有渗透的特点,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常规专业知识即智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方法具有多样性,即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榜样示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锻炼。应使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德育的渗透成为不可分离的“三位一体”,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一个有德育思想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德国的教育家茅斯多惠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莫不具有道德的力量。”这句话概括了各学科的科学知识具有深刻的教育力量。外国教育者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而我们今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应该注重使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并结合现实将德育教育的精神实质加以升华和提高。

四、“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途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主要任务与措施中提出:推进信息技术应用,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具有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比较完善,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近两年快速发展的微课资源,将实际专业知识教学和德育教学相结合。

以《齿轮传动在小型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一课教学设计为例,简析“互联网+”课堂模式下结合了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本实例改革主要内容是基于网络资源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结合德育教学方法,并尝试通过“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教学。

(一)构建网络学习平台,集成课前课上课后网络教学资源。

学习平台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实现课前学习保障、课中练习、课后复习的前提和保障。

《齿轮传动在小型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选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本单元是《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情境3中的一个教学任务(如图1),教学时长为2学时。集成网络现有教学平台将《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院级优质核心课和资源库作为课程资源共享。遵循知识碎片化的原则,将课程内容细分为2个知识重点2个知识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并且针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实物、内部构造进行视频和图片的收集,制作互动小游戏、录制微课,创建微信订阅号将所有相关网络资源资料进行整合,学生借助平台进行课前学习,并完成学习测评。(如图2)。

(二)探索德育智育教学法融合的教学形式

设计和组织三个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按照课前学习、课中练习和答疑解惑、课后复习巩固。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结合使用德育教育中“隐性教育法”“环境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体验教育法”四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和育人同时实现。

1.教学基本情况

研究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本任务工作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为传动比的计算、作用及应用。明确教学难点为传动比计算及其改变对应用的影响。如表1。

2.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本单元公式抽象难理解的特点,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依托自主开发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将我的课堂,教学资源、网络测试题库等资源集成,利用仿真学习软件、订阅号微课堂、网络测试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并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了多维度学习环境。

3.教学过程组织

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传统课堂教学延展为课前学习、课上导学和课后强化三个环节。确定教学对象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课堂规模25人。

课前,学生通过关注教师本人的微信订阅号,进入微课堂。接受课前任务单,见表2:在课前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均上传到微信群进行讨论,问题及发帖数算课前学习成绩。

课上,导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任务的2学时划分为五个环节。不同环节使用对应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首先情境导入“某企业征集小风机设计方案”,播放网络教学平台的变速箱视频结合课前学习知识,师生共同探讨任务实施的思路和步骤。根据本任务特点,设置了三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解决相应的教学重点、难点,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关注职业素养的养成,结合德育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2.课上导学 任务

情境导入:某企业向小型风力发电机设计者,征集提高小型风力发电机效率的方案。

(1)针对学生抽象思维弱的特点,在布置子任务前先利用仿真互动学习平台中的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齿轮的外形和功能。通过互动平台中的实验部分,学生可以观察到传动比变化引发叶片转速和灯泡亮度的变化,加深对传动作用的理解。

(2)针对教学重点难点:传动比公式和计算。我设计了实操环节,学生首先观看齿轮模型搭建视频,之后教师对作品进行分析给出齿轮比运算公式。通过实物图对比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传动比公式计算,从而轻松化解此教学难点。

(3)进行减速齿轮箱设计,学习公式计算。教师讲解后学生使用手机扫教具上的二微码边观看制作视频,边动手操作。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完成后教师引导进行计算得出减速的理论依据。通过观察对比,W生很容易理解减速齿轮应用到小风机中的作用,从而化解了齿轮传动比应用这一教学难点。

(4)子任务3为拓展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加速齿轮箱设计。

(5)任务完成后,将小组设计方案、计算依据、操作视频上传至分享中心。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演示。小组协同完成网络测试,同时,网络评价中心还可自动地对学生学习轨迹进行测评。学生们实践之后对学习进行归纳和总结,内化知识。观察小风机模型中简易齿轮箱构造,确定增速齿轮箱传动比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对实际产品的认识。

课后,强化。在订阅号微课堂,完成课后测试。通过回放网络课堂内容实现重点难点知识的再现。在课余时间学生可通过微信群进行师生互动。

总之,在教学设计探索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可以得到稳步提升。本单元的信息化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互联网+课堂”的应用模式,让学生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信息化手段贯穿课内外学习全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变疏为导,提升兴趣。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在理解所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地进行探索,并有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举一反三、尝试创新,同时提高了创新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培养,像朋友一样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应用与思考[J].才智,2014(12):52-53.

第9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要手段。而当今的社会教育,已经基本挣脱了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能够自我管理,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思考的能力。从思维培养的角度来看,其中数学教育占有最主要比例。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下的教育中,应当下意识地对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进行培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他们分享和实践自己的想法,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一、高中数学教育体系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

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教育目标,就不得不实现创新改革课堂,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不能够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在问题提出来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自己去想,然后适当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探讨,综合大家的意见之后,最终得到解决的办法。同时,当今的教育,要更多地注重实际教学,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作用,这样教学才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最高境界。

1.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要能够提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要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中,课堂氛围就至关重要。首先,教师是操控整个课堂的带头人,必须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提出问题的时候,通过其他的一些方法手段来逐步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可以考虑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比赛的关系,小组内共同探讨研究,得出结论,并且展示,遇到全班学生共同的问题,教师要统一做好集体解决,掌握好课堂进程的节奏。

现代教学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许多学校都配备全套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的设备具有多元性、灵活性和方便性的特点,同时新型设备的融入也能够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将许多虚无缥缈的东西转化为更加实际化,能够看得见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下,更能够有效深入理解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分析。

2.鼓励提问和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

创新、创意是当今流行的词语,拘泥于传统模式和方法的企业和机构将会永远得不到深远发展,思考的人都会不断有问题的提出,因此教师也应该要格外重视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哪怕问题本身是错误的,教师也应当恰当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批评学生,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于有价值问题的提出,教师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找准切入点,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二、高中数学教育体系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当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为了单一提升教学成果,或者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教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和宗旨,从而怠慢了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数学教育的根本便是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教育,只有学会了独立,自我思考的习惯,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精髓。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突破

(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人体大脑接受知识的程序来看,需要视觉、听觉和各个神经的协调配合,其中最直接的便是眼见为实。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这个特点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首先是能够让学生针对看得见的现象或者变化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再将这些信息转换到大脑进行仔细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在这个过程和习惯的养成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进程和方法,如果有不恰当之处,要能够第一时间去指出和更正,确保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思考知识方法和体系。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许许多多科学家的真实事迹都告诉我们,只有大胆思考,往往能够创造奇迹,比如说像爱迪生等,他们都是不走寻常路的先例。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大胆想象能够开拓学习的思维,往往也会有新的突破和灵感。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思维,不要受到任何传统思维的束缚。

(3)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许多学生都具有潜在的还没有被激发出来的能力,也是需要一定引导和激发才能够最终体现出来。其中,创新能力是一个代表,要去激发创新的能力,首先就要能够大胆思考,如果学生能够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思考,那么他解决问题的角度,就有不同于普通学生的更多的角度,这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所在。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角度,起初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我们可以下意识抛出一个问题,再试着提出两种思考方式,思维打开之后,再让学生沿着其他角度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够逐步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同时,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师也应当在教学环节当中多增设一些合作学习,共同思考的板块,鼓励学生在小组的团队中合作学习,共同寻找多种解决方案。齐心协力去探讨问题。这种能力,也是当代社会十分提倡的新能力。

2.利用数学中的解题教学,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习目的是为了能够解决问题,但是世界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当中,都有一定的内部联系。只有培养创新思维之后,学生才能够将这些知识自主联系起来,找到内部的规律,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理,这样既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又能够方便记忆。数学的逻辑性和调理性,在这种能力中有很大体现。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利用数学课堂,去创新发展思维理念,课堂成为学生的展示平台,学习平台,思维平台,同时题目成为学生证明自己,解决问题的载体,教师是学生成长和思维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检讨,自我解决问题,同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小组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问题解决之后,学会回过头来进行方法总结,自我反思,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在下一次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能够下意识改变方法,由此便能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教师是整个培养计划中最关键的一个角色,既不能够喧宾夺主,同样也不能毫无用处,因此这个度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好,教师在全程中只起到协调引导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提供恰当的帮助,在学生懈怠的时候,适当进行鼓励和激励,在学生偏离思考角度时,及时纠正他们的思考角度等。这也是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环节。

在这篇文章当中,主要是对当下存在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简单分析和目标定位,同时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结合一些教育背景和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旨在全面提升当今高中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型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从教育教学的长远角度来看,有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也是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必须重视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