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紫藤萝瀑布原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彩蝶树
①人们常以赞美之笔,描绘南国的鲜花。可是,洋紫荆――原名“羊蹄甲”的花,却常常被人所忽略,这大概是因为它既不是草本植物,又不是灌木盆栽,而是生长在乔木上的缘故?是因为年宵花市上,从来没有人摆卖这种花?是因为在广州,它不过是极为寻常的街道树?尽管如此,洋紫荆仍不失为南国一种极为出色的鲜花。站在紫荆树下,但见一树繁花,宛如千万彩蝶云集,好像走进了梦幻境界。
②洋紫荆的花和叶长得十分有趣。它的花有五片花冠,四片对称地分裂两侧,一片翘起在上方,布满色调颇浓的彩斑,很像兰花的花舌,因此有人称它为“兰花树”。三色堇在南方被人叫做“蝴蝶花”,其实,这顶桂冠戴在豆科植物洋紫荆的头上,也是合适的。
③不知道洋紫荆有几个不同花色种类的人,每每以为它们不断在变幻着颜色,像被称做“娇容三变”的木芙蓉似的。他们哪里知道,这是紫荆树的家族,为了献出色彩缤纷的鲜花而进行着接力赛跑哩!你看,从隆冬到暮春,洋紫荆陆续开花,紫色、红色、粉红色,次第开放,要足足闹腾好几个月。最先开花的是紫色那一种,花期竟是在寒风凛冽的春节前夕,和炮仗花、梅花同时绽开花蕾。它着实可以称得上是南国的报春使者!
④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仿佛羊蹄一样,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末端凹了进去,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⑤在高纬度地方,人们大概是看不到这种洋紫荆的。我有一个朋友,由于喜爱这种花树,特意起了个带“荆”字的名字,时期,他北上延安参加革命,后来牺牲了。他的妹妹回南方省亲的时候,特意采了洋紫荆的几片叶子和花朵,夹在书里带回北方,好让孩子们知道“荆”字的来历,生命本应该这样地繁花似锦呵!
⑥在紫荆盛开的时候,我很喜欢站在树下,闻闻它的幽香,端详它那一串串彩蝶似的花朵,观赏它那对称得出奇的羊蒂般的叶子。清风吹来,落英缤纷,花瓣撒满了头、肩,我也不想拂掉它,心中禁不住引起一串遐想:……在古老的年代,有这么一对侠义的朋友,一个为崇高的目标牺牲了。另一个也奋起斗争,用慷慨壮烈的死为人民纾难,为至友复仇。他们死后被葬在一起,埋骨的地方就长出这么一株紫荆树――朋友树来,每片叶子都互相对称,五彩缤纷的蝴蝶也成群飞来凭吊,不愿离去……
⑦这样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这样动人的故事,人世间,生活里是的确存在的,它值得讴歌,并且令人想到可以编出一个美丽的童话。
⑧站在满树蝴蝶的紫荆树下,我不禁想入非非了。
(选自《文学随笔精品大展》,上海文化出版社,有删改)
文本赏析
作者以饱含赞美之情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洋紫荆的花和叶,并由“朋友树”展开联想,讲述了两个人的故事,歌颂了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描写细腻、寓意深远。
文题回放
1、作者主要写了彩蝶哪几方面的内容?彩蝶树是怎样的一种树?(4分)
2、将第3段画线内容与下面语段比较阅读,说出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4分)
[链接]这是一树闪光的、盛开的紫藤萝。花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宗璞《紫藤萝瀑布》)
3、第5段末尾“生命本应该这样地繁花似锦呵”有何含义?(4分)
4、第6段关于“彩蝶树”的传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5、作者为什么“很喜欢”“常常被人所忽略”的彩蝶树?(4分)
解题点拨
1、这道题考查的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在解答时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要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
2、先回答这两段话的相同点,比如,这两段话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方式,都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回答这两段话的不同点,回答不同点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这样这道题就容易得多了。
3、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题,做题时要首先分清含义的类别,是弦外之音还是言简意丰,或是托物寓情。依此类别展开联想,找出实际意义。其次要分析句子构成深刻含义的原因,是语言的凝炼还是采用了象征、对比、比喻、双关等写作手法。最后抓住关键词语,如强有力的动词,富有感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的虚词,去理解句子的含义。当然有时还要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句意,包括分析文章背景、体裁、作者的写作意图,生活经历以及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4、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类题可以从结构上的作用来谈,主要从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方面来考虑,也可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方面来考虑。
5、做这类题需要反复琢磨题干,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再选择文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还必须要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拟出答案。
参考答案
1、主要写了彩蝶树的花和叶;彩蝶树是极为寻常但又极为出色的一种树。
2、写法上: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花盛开时的热闹。内容上:选文侧重洋紫荆花的色彩种类多、次第开放;而《紫藤萝瀑布》则强调紫藤萝花开得繁盛欢快。
3、作者对失去朋友的惋惜。对亲人缅怀朋友的欣慰,与对眼前美好生活的珍惜。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的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掌握和接受信息方面,通过大脑主动说明、主动选择以及推断、组合直至存储有用信息。即具有主动性。第二,以学生为主体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协助其吸收和消化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特长,给予学生以鼓励和肯定。第三,学生是教育资源,同时又是教育的受体,教师需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发展成为依赖于学生的课堂。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指导教学方法
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尊重学生的学习感悟,给学生以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变得没有目的性,在课堂上也就缺少主人翁的地位,也不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以阅读课文《济南的冬天》为例,根据新课改的课程标准要求,文章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并在朗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会济南冬天的美,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在阅读中,老师的阅读指导设计要围绕体现教学目标而进行。老师先介绍济南的许多名胜古迹,继而辐射到祖国的大好山河,作为主人公,拥有这些山山水水的自豪感。再让学生去阅读这篇课文,从中感受济南冬天的美,自觉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并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设置有梯度的阅读问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教师正确地设置问题并加以引导。问题的设置在难度方面极难把握,要么太大,要么太小。这实际上源于语文教师对教材要求的把握不够,却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严重影响。那种明显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问题属于小(简单)问题,没有设置的必要性,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教师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问题就太大太难,没有梯度,学生极难回答,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中,设置问题时,正是采取篇名所说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层层深入。在探究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时,就需要设置过渡性问题1:“文中我的童年脱险经历是怎样的?”再设置难一点的问题2:“怎么脱险的?”设置这样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求知心理阅读,在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之前,学生是绝对不会放弃阅读的。
3.重视整体学生的参与
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不仅仅是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还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去。不过这并不等于课堂放牛,完全只是重形式不重内容。所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欲望的同时,要兼顾教学目标的实现。还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基本上学生都有亲身体验,这就是发力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是参与并非几个人讨论讨论,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即便不是讨论,独立思考也是一种参与。阅读之后,每人都可以说说自己的体验,和原文的观点有哪些出入等。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而是要创新,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欲望。
4.注重整体感悟的引导
大部分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将完整的知识进行拆分,还有些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方面的字词句段的拆分讲解。这种做法表面上看细化,能够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功底,实际上却没有做到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悟。在《春》《紫藤萝瀑布》等这些优美散文阅读学习当中,更是要注重整体感悟的引导,例如《春》中的“新”,新在各种各样的花和草。《紫藤萝瀑布》不是瀑布,确写成了瀑布,是视觉感悟等。只有在整体感悟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之美以及所运用的语言修辞之美,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就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先粗读后精读,让学生主动地体悟文章的精美之处。
1. 注音写字:(8分)
痴想() 隐秘() 喧téng() 盘虬卧龙()
训诫( ) 耸立() 迂回() 仙露qióng()浆
lín峋() 卑微( ) 宽shù( ) 伶仃( )
zhù立( ) 瞬间() chuò泣() 鹤lì( )云端
2.原文填空。(5分)
(1)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 又怎样 的心啊!”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故时有物外之趣。
3. 解释文言字词:(4分)
(1)项为之强( )(2)以丛草为林( )
(3)兴正浓( ) (4)方出神( )
4.写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2)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
5.对文章作者及主旨,叙述错误的是:()(2分)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作者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
C.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宗璞。
D.《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本文选自《浮生六记》。
6.选出标点有误的一项:( )(2分)
A.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
C.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7.下列文言句子的停顿(“•”表示很短暂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能/张目•对日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使/之冲烟/而飞鸣D.作/青云•白鹤/观
8. 写出我国四大名著:《 》《 》《 》《 》。(2分)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共14分)
9.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3分)
①夏蚊成雷, 。
② , ,盖一癞虾蟆
10,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 徐( )喷以烟。
② 果如鹤唳( )云端。
③ 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④ 物外( )之趣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①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12,《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他做这件事感受到 “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分)
(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共12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尸“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3: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2分)
14.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2分)
15,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2分)
16,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2分)
17.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过一百字。(4分)
答案12. 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应该富有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13.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4.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15.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一、积累文本资源,为“源头”储蓄能量
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了。”多读多看不仅能丰富写作材料,更能提高认识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不去多读,平时无积累,作文何以倾吐?
新课程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典范文本,它是最大限度地适合不同地区学生学习的具有普适性的例子,是我们积累作文素材最好的来源,这些素材要有意识地积累。
例:“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
――《童年的朋友》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一面》
“它只有一个大花瓣,像一件紫色的外套披在外面;里面又有两片小花瓣,像衣服的领子护着一个耳坠一样的小苞……共有7根小花蕊围绕一个大花蕊。小花蕊也有9根的,也有5根的……”
――《三颗枸杞豆》
这些细致入微的话语积累在胸,既可以直接引用,又可以无声地提醒我们:只有仔细观察,写实写细,才能写活人或物。
二、方法引领,化“无源”为“有源”
古人在论述文章写法时,曾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又说:“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这些关于写作的经验之谈,至今仍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水随容器赋形而本身却并无定形一样,文有法却无定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含有为达“不教”目的必须有一个“教”的前提的意思。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路”、“开门”,路通了,门开了,登堂入室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引路”、怎样“开门”的问题。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课题研究,在作文课堂中,我也在不停地探索。
如何观察积累,如何抓特点写人,如何交代清六要素,如何写清顺序,如何处理详略,如何衔接照应,如何叙事记人,如何写景状物……这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作文时就敢于动笔实践,就像学会了裁剪知识,给你一块布料就敢下剪刀一样。作文知识是抽象的,必须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揣摩才能深入领会,并尝试将已领会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才有取得实效的可能。
《最后一课》,文章按“上学路上―上课前―上课―下课”的思路叙述故事。为让故事更为完整,我们为文章续写了“放学路上”的故事,要求学习本文“前后照应”这一写作特点。学生这样写道:“天气陡然阴沉了,小弗郎士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布告牌前,普鲁士兵在惬意地休息,小弗郎士恶狠狠地瞪了他们几眼。画眉鸟还在唱着歌,凄婉,如诉说着法兰西的悲惨遭遇。小弗郎士气愤地撕去布告牌上的告示,也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然后才慢慢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在充分挖掘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文章才得以水到渠成地吻合原文。
如《猜猜我是谁》作文教学中,我在充分运用文本中“高尔基的外祖母、少年鲁迅、哈尔威船长”等有关描写后,总结出方法技巧:“外貌描写,抓特征;动作描写,要细致;语言描写,需恰当。一句话则归结为:外貌抓特征,行动要细致,语言要恰当,具体事例一两件,人物如同站眼前。”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写作。在《他是位活泼的同学》一文中,学生写道:“一身黑黑的皮肤,总让人以为他是来自非洲。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流露出一种温暖的光芒,在墨碳似的脸蛋上显得很有神。”而在《他是位热心的同学》文中,学生写另一同学:“课间,他踱着大步在教室里走,每每总是听见他那熟悉的嗓门:‘来,赶快,有废纸的请给我,别乱丢啊,积少成多啊。’当然,在他欢快的广播声中,我们养成了节俭并爱干净的好习惯。一次课堂上,老师提到总务处有有益于我们学习的资料,下课铃声刚响,他就迈开大步冲了出去,板凳还没晃悠稳,眨眼工夫,他又跑了回来,尽管额上的汗珠悬挂着,可他依旧精神抖擞地在黑板上刷刷写着。”
另外,不同的文章,训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偏重地进行训练。《紫藤萝瀑布》、《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都可以结合文本,训练学生用具体、生动的笔墨来绘景传情,但应有所侧重。例如,针对《春》一文修辞手法运用的多种多样,可侧重训练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让学生画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在文中的妙用,然后通过视频观察一处景致,规定用三到四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所见之景。针对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充分调动身体的五官来感受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的写法,可侧重训练学生通过五官感受来绘景。若学生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感知景物,并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来,还怕写作不具体生动吗?
教授方法,且有文本资源作为写作的导航灯,学生写的文章能抓住特征,将人写活、写实,将物写得生动、具体,文章更充实、精彩。
三、整合资源,让文本与生活有机结合
教师要善于用活文本资源,带领学生从文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让学生从文本获得的经验与真实生活世界沟通,“学得”和情感都激活鲜亮起来,使教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新课程教材设计,一个单元一个主题,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及感悟、体验。学生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所经历的时代,在和文本的对照中产生共鸣,使他们的灵魂都受到冲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作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如学习《幼时记趣》,学生脑海里自然浮现:“捉皮虫钓田鸡,掐菜花捉蜜蜂,拿蒜叶钓虫,在小溪码头边划水想像成做大轮船……”一幕幕童年趣事,历历在目。
学习《背影》:“看行李、谈价钱、买橘子、拣座位……”一件件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蕴涵着深沉的父爱。“父亲在你温习时端来一杯热热的牛奶,失意时拍拍你的肩膀,成功时对你跷起大拇指,让你独自买生活用品……”爱,无处不在,作文时只要能将生活与文本结合,文章的素材就如源泉活水般喷溅。
有课文作“模子”,再加上有所侧重的片段练习,训练目标明确,短小精悍,易学易练,又不加重负担,因此很受学生的欢迎。大量的有所侧重的片段练习使学生受益匪浅,出现不少佳作。例如在习作《心的伤口》中,学生写道:“‘你怎么能考得那么差?!’母亲扯着嗓子,对我吼着,一片潮红突然从她的脖子向上蔓延,那原本红润的脸庞此时此刻变得有些狰狞,怒气使得她的五官几乎要皱在了一起!我仿佛还能看到她头上冒着一簇怒火!……她中气开始不足,语速明显减慢,最后的几个字竟显得有些颤抖,眼里的失望与落寞似乎要倾泻而出,像要把我淹没一般,然后她转身,‘啪’的一声摔上门,留我一人呆呆地伫立在原地。……我感到那些叛逆的因子在我的血管中跳动,一次次地要霸占我的心智,看到母亲这样,我的心像是被重锤砸碎一般,那争吵时的唾沫星子,像硫酸一般飞溅,把我的心戳得千疮百孔……”该文生动地再现了自己因考试不佳被母亲责骂的生活场面,语言流畅,描写细腻,通过小作者的细心观察,尤其是抓住了母亲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传神地写出了自己痛苦的心理,读来如临其境。
由此可见,结合阅读教学的写作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而且有利于学生转变观念,认识到课文不过是一个例子,学课文不只是理解文意、技法,还要应用于实践,更能使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文本与生活紧密衔接的目的,使文本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初中 语文课堂 “绿色”语文 建构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044-0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一标准的制定,无疑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现实性的要求,引发了我们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思考:语文教学如何真正回归本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此,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契合的课堂。这种课堂是一种怎样的课堂?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这是因为:“绿”从字的本义上看,《辞海》中有这样的解释:指“青中带黄的颜色”,《诗集传》中也有:“绿,苍胜黄之间色”的说法。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也不断赋予了“绿色”很多的含义。最普遍的说法是:绿色是生命的原色,是一个特定的形象用语,它不仅仅是指绿颜色或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种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维护和改善,绿色代表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应该是自然的,纯天然的。那么,我们所追求的绿色课堂也应当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能够彰显学生个性的课堂。让课堂充满学生智慧的声音,把舞台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浓浓的绿意。
那么如何给语文课堂添加绿色?笔者认为:
一、创设融洽的课堂环境,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绿色教育的理念是创设人文和谐的学习环境。环境的创设是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的。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能构建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合作、互动的绿色环境,使课堂精彩起来。正如杜威所说:“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
首先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尊重学生。那种整堂课都板着一副面孔,没有一丝笑容,令人望而生畏的做法,只会让学生更加诚惶诚恐,学生思维的火花被你扼杀在一副冰冷的面孔之下,虽然,在你看来,鸦雀无声的课堂使你的“师道尊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但是却再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会在课堂中与学生平等相处,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因此充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才会激起学生“心灵的自由和幸福。”
其次要依靠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非常宽松、融洽、和谐、民主、自由、愉快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求、质疑、讨论、交流、释疑,让每一个学生有“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欲望,并且有敢于展示自己的胆量,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澎湃。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其中一个同学马上说出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教室像炸开了锅,同意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这时,我没有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谁的意见,而是把“花香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句话变换成:“淡紫色的紫藤萝花像一杯醉人的美酒,梦幻一般轻轻地陶醉着我”,让学生对比分析,教师从中引导,从而让学生明确:原文运用了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二、巧妙设计活泼、生动、自然、人性、务实、高效的课堂活动方式
1. 把精心设计导语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奏。“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有探索的欲望,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夏感》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再看那绿,却是层层叠叠,无边无涯,绿得沉,绿得酣,绿得触目生凉,绿得照人如濯,一时凝望出神,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染绿了呢,这时,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夏天,给我们带来了勃勃生机、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希望,今天,让我们走进梁衡先生的散文《夏感》,共同去拥抱热情似火的夏天吧”。用这样极富美感的教学语言导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审美积极性。
2. 把巧妙创设问题情景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力就是问题,探索问题是学生的天性与本能,问题是放飞他们想象的钥匙,有了问题,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需要一种渴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鼓动学生质疑问难,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例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我就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体会到:(1)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2) “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最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而让学生明白文章主题就是:记叙“我”的童年往事:父亲对“我”的期望与教诲,以及父亲的去世令“我”成长起,抒发“我”对父亲的无限怀念。激发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要珍视浓浓的亲情。这样,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就获得了知识,扩展了思维。使学生兴趣高涨,情绪激昂,真正激发出了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 把多层次指导学生朗读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促使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促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从而主动进行探索与创造。
朗读有多种方式,如:领读、齐读、单个读、分角色读、男女生分组读等。朗读课文,既可熟悉、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享受文章的意境美;朗读课文,还可以用不同的语速,像快速――中速――慢速,让学生充分享受文章的节奏美;也可以用不同的音高,像高音――中音――低音,让学生充分享受文章的音韵美。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时,我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对三峡奇美风光以及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更要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要实现读写有机结合,笔者认为要找准读写结合点,抓住学生兴奋点,捕捉学生真切感受,或在“潜心涵咏”中模仿或在“创设情境”中想象或在“切己体察”中抒情议论,展开阅读的创造,拓展写作的空间,让学生多感多思多写。
【关键词】
读写结合 模仿 想象 思辨
“教与学脱节,随意性太强,零星分散,混乱无序,无疑是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黄厚江在《语文的原点》中如是说。的确,在现今的教材中,阅读占很大比例,而作文没有教学系统。而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余映潮也认为:“‘读写结合’是课标中学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编写思想之一。新教材的编写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它不仅表现在‘综合性学习’,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还明确地‘暗示’我们: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同学们读起来,还要让同学们写起来。” 这些,足以提示教师:在阅读教学体系中要注重挖掘作文的训练点,做到读写结合,才能使作文与阅读比翼齐飞!
要实现读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文本。特级教师陶伯英先生也说 ,教师精心设计 “读”与的“写”的内容 ,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设计“与读有关的写”的内容,笔者认为要找准读写结合点,抓住学生兴奋点,捕捉学生真切感受,或在“潜心涵咏”中模仿或在“创设情境”中想象或在“切己体察”中抒情议论,展开阅读的创造,拓展写作的空间,让学生多感多思多写。
一、在“潜心涵咏”中模仿
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潜下心来投入文本,专心致志加以揣摩、推敲。真正的模仿,其实都来自学生的潜心涵泳。朱熹曾这样论述:“古人作文作诗,多是从模仿前人在作先。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人做丈章,若是仔细看得,一般文字熟,少间做出文字,意思语脉自是相似。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底文字;读得苏文熟,便做出苏文底文字。若不曾仔细看,少间却不得用。”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优美文本的垂范作用在模仿中更能发挥出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选择不同的结合点,让学生在潜心涵咏中模仿。
1.模仿优美文笔 不同的作家其语言风格是不同的。读熟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品味鉴赏他们的语言风格,就能模仿着进行练笔。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文笔清新,诗意盎然。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请学生品味两年前“我”刚到北大的一个画面。学生在细读精品后,所模仿的画面同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2.模仿奇妙写法 好文章必有奇妙的写法,在教学时,可让学生模仿这些写法写一写,这样既有助于理解文本,又训练了学生写作。如在教学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时,文中出现三次眼神的描写,在揣摩这些描写所反映的人物内心后,我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眼神的。在学生品味到直接描写、侧面烘托、善用比喻等方法后,再写身边人的眼神,显然学生有物可写,有法可依,写得流畅生动。又如鲁迅的百草园,景物描写非常经典,当读出写了什么后,接着学生就针对怎么写揣摩感悟,得出写景方法,在此基础上写一段校园枫林的景物描写,学生洋洋洒洒,较以前生动形象多了。
3.模仿精美结构 文本结构的精巧完整也是值得学生模仿的。苏教版八下第一单元“咏物抒怀”,是一组优美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反复歌咏“不平凡”,串联起文章的结构,首尾严密呼应,内容又巧妙地得到深化。由树及人,运用象征赞颂了北方军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石榴》一文,作者按照爱、画、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在画石榴时又由总到分,点出“最可爱”。《紫藤萝瀑布》一文,按照赏花、惜花、思花的感情变化来结构全篇,结尾又照应开头,使文章构思精巧。这样的精巧构思不妨让学生练笔,结合单元作文仿一仿,加深阅读的印象又能使作文结构完整而精巧。
二、在“创设情境”中想象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想象形成形象。人脑根据已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整合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想象。读写结合,要在阅读时要抓住这种想象,让学生用文笔把想象的内容转化为形象写下来。
1.想象意境之美 诗歌,语言简练,思维跳跃,往往具有一种意境美。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可根据意象,展开无穷的想象。如在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展开想象,根据意象创设情境,并用优美的文笔写下来。类似的可以有很多,如读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在理解背景、了解诗人身世的基础上,想象这一意境,写成一段文字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还原了内容,加深了理解,也能对作品,对诗人有进一步的解读。
2.想象留白之实 优秀的作家,其作品会有许多留白之处,给人留下想象、思考的空间。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九个意象的叠加是满是实,可是中间过程的省略就留下了空白让人去想象,三个一组就构成一幅画面,让学生把这留白写一写,然后再和原来的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无穷韵味。鲁迅《孔乙己》最后在众人的取笑中离场,“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此时他的内心在想什么呢?请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他内心的理解,我们就能看出学生对孔乙己,对这社会,对众人的理解程度。写,让教师考察了学生的读。
三、在“切己体察”中思辨
朱熹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这是要求读书时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工夫,还必须将书中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切己体察,就是把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读者的心灵,建起文字的桥梁。
1.在共鸣中抒情 好文章往往是和读者共鸣的,容易在读者心头投下石子,泛起涟漪。如《幼时记趣》一文,写了儿童眼中的自然诸物,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事情,表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借此童心童趣,我问到:“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或打抱不平,或丰富想象,孩子在共鸣中趣味盎然,在交流后写来得心应手。又如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里面谈到:“天下第一等苦人”我问学生是否赞同后又进一步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苦人吗?”学生马上七嘴八舌,举了自己或别人的例子来论证,我便把握时机让他们当场写,有观点有实例,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或表明自己的观点。
2.在质疑中生议 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把握疑点,在疑点处让学生辩一辩,思一思,学生的思维才会有深入,有突破。这时候让学生写写议议,效果会很显著。如《愚公移山》中关于“愚公做法”是否值得提倡引起了大辩论,我要求辩论稿先罗列一下提纲, 力求有理有据,为了在接下来的唇枪舌战中赢得胜利,学生们引经据典,读写兴趣、思辨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尽管是质疑,但学生切己体察,所持观点基本能代表自己一阶段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如鲁迅《孔乙己》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作者用看似矛盾的模糊语言,使结局产生了悬念: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呢?我趁机让学生的思维朝着理性的推理放飞,各自写一写孔乙己的人生结局,并给他设置一个结局的画面。然后当场交流点评。当然,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细腻描写都值得肯定,但是一定要有理有据。尽管是质疑,但学生切己体察,所持观点基本能代表自己一阶段的人生观,价值观。
读写结合,必能使作文与阅读比翼齐飞,而如何找准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江苏教育出版社:98――101
【2】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