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基本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由于农电工学历普遍较低,在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的时候,我们更要重视员工的道德教育。农电工一般从事低压和10kV部分工作及抄核收、线路维护等工作,与群众的接触最为频繁,那么农电工的道德素养的高低,就会直接影响公司在群众眼中的形象,因此,必须集中抓好职业道德、职业职责、职业纪律方面的教育,深入开展思想作风和纪律整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同时还需要深入群众,从群众中去了解实情,对于人民满意的基层单位,给予奖励,对于做得不好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农电工的道德行为起到监督作用,促使农电工严于律己,认识到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时间安排到位,促进专业培训的深入化
加强农电工的培训教育,并不是指单纯地提高培训的次数,培训的时间,同样需要合理的制定。由于农电工一般工作的地区偏远,交通不便,有的地区可能到县里面参加一次培训,路途都会花去几个小时时间,有的甚至是提前一天的时间赶到,浪费了时间。特别是在春种秋收时,为了确保农忙用电,农电工任务繁重。如果在这段时间安排培训,无疑是对农电工的一种负担,有时可能由于时间冲突,无法参与培训。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农电工春种秋收和抄表的实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使培训的效果更好。
3规范培训到位,严格农电工行为
开展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培训审核,详细讲解《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高压类培训知识,包括电工基础知识、电力系统基本知识、高(低)压电器及成套配电装置等。培训后,对于参加培训的人员统一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通过审核《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提高理论基础水平和掌握业务技能的同时,提高农电工的基本素质。另外,还必须严格规范农电工行为,确保农电工穿工作服、持证上岗、言行文明。在遇到客户有不清楚的事时,必须耐心解释,绝对不允许和客户发生争执,影响公司形象,否则将严肃处理。
4培训考核到位,促进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针对农电工对于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了使培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就必须严格执行培训考核制度。坚持每次上课前点名、学员还要签到。对于无故旷课的“学员”,进行通报批评。以切实达到发现人才、锻炼人才,提高农电工的整体业务素质,打造一支专业过硬、技术精湛的“精匠”,确保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在2013年“地电杯”职工技能大赛中,农电工的装表接电工种在榆林地区南六县比赛中,43名农电工前十名中我公司就有六名农电工参加榆林电力分公司复赛,通过复赛有2名农电工参加省集团公司的技能大赛。
5结语
做为一个刚刚调入供电部变电所工作的我来说,首先应该不断的去努力学习,这样才会不断的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才会有进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婀娜”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刚步入工作的我以前只知道在变电所抄表、合闸、闭闸。深入的电工知识知道的很少。通过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电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节选!
1、 培训中对煤矿安全、井下防火救灾等方面的了解
培训中,专家老师的讲座,教师的授课,使我在《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知识》《井下通风》《矿井火灾防治》《抢险救灾》井下瓦斯防治》和《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等教材教法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而也认识到了工作中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方针。也使我认识到安全对于一个电力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地重要。电力安全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安全工作不能掉以轻心。“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做为一个电力工作人员更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这次学习还使我懂得了井下通风的重要性,什么是瓦斯爆炸等。井下遇到瓦斯、火灾如何去面对,如何去预防,如何去自救互救等粗浅的知识。
2、学习中对电工作业安全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和了解了电工的基础知识、触电危害和互救、电器安全工作与措施、电气安全用具与安全标志、什么是直接接触电击防护、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电气防火防爆、防雷与防静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和防治等,让我从不懂到初步了解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对我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的知识和理论,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工作中如何去安全操作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等。
3、对进网作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
使我受益最大的还是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我懂得了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变电所工作的重要性。让我认识了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等。学习到了变压器的运行,互感器的作用,高压断路器的用途和隔离开关的作用、分类和型号。在什么情况下高压负荷开关与高压熔断器配合使用由熔断器起短路保护作用;在什么情况下高压电容器组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无功潮流、负荷功率因数和电压等情况确定。
4、实际操作的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实践教学 电子类竞赛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77-01
坚持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总书记就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先后四次作出了重要指示。2012年1月,教育部又会同六个中央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等电工电子类相关专业而言,电子类竞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电路分析、设计、组装和调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1 实践教学在高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实际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中的各个电工电子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更是重中之重。我院电子电气工程系的所有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
根据多年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应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付之于实践之中,以贴近企业实际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场所,将课程中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实践操作。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专业实际岗位所需技能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实践尝试、基本技能应用和技术创新等环节,最终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
2 电子类竞赛对高职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高职院校积极参加电子类竞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工程实践素质,还有利于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有利于今后持续进行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体系的形成,对于培养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 参与电子类竞赛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实用技术,培养了科技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竞争力。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需要进行选题、分析、确定方案、查找资料、浏览文献、选择元器件、电路板设计加工、安装、调试、论文撰写、参加答辩等过程,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历练。更重要的是,在培训、调试、竞赛的过程当中,指导教师也能不断进步,不仅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还开阔了眼界,为以后的竞赛积累丰富经验。
2.2 参与电子类竞赛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不仅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更是为自己争得了荣誉。参加竞赛有助于培养和锻炼高职高专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都是职业竞争力的几大要素。经过锻炼,他们在面对就业时的表现必定更加优秀。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根据我院近年来的就业情况反馈,用人单位特别是大型知名电子和IT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往往会优先选择竞赛获奖的学生。
2.3 参与电子类竞赛将进一步促进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
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赛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一些欠缺,从而发现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同时,教师在竞赛过程中总结得出的一些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培训方法和竞赛研究结论等也能够为电工电子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3 提高高职院校参加电子类竞赛实力的措施
3.1 做好竞赛培训平台的开发建设
培训平台是课题研究的硬件保证。通过课题组成员多年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分析解读,结合多次参赛经验,最终总结出竞赛培训平台应该是集电子技术、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和嵌入式开发系统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场所。我系在建设所主管的学院“十大文化阵地”之一“电子制作与维修中心”过程中,完全按照竞赛培训平台的需要进行软硬件搭建。我系竞赛教师团队在2010年、2011年多次在该平台上进行学生参赛前的指导和训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2010年7月的“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湖北省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在2011年9月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生获得湖北省三等奖。学院还利用本平台,多次成功举办“电子技能大赛”等电子类校内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成绩证明,电子维修与制作中心已经基本具备培养我院电工电子类学生职业素质的能力。
3.2 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指导能力
教师的设计制作能力是指导学生提高竞赛能力的前提条件。要提高教师竞赛指导能力,必须采用院系教师校内全员培训和校外重点培训两方面结合的措施。在校内培训过程中,我系聘请了“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做培训教师进行指导,要求被培训教师按照往年竞赛题目进行项目实做。在校外重点培训过程中,选派实力较强的教师参加校外竞赛的相关培训,回校后传授经验。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校际交流,到具备参赛经验和成果的院校进行学习。在多项措施联合作用下,提高竞赛指导教师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
3.3 重构竞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结构
纵观这几年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可知,竞赛内容逐渐从以往单纯的模块电路搭建转向基本知识的拓展应用及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光电技术电路、555电路专集电路、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微机单片机应用以及PROTEL在绘图、制作封装库、画出PCB、布线方面的应用。在竞赛之前,竞赛组必须从竞赛需要出发,结合往年竞赛题目,从不同的课程中将这些具体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拆分、总结和重构,针对重要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重点培训。
参考文献
[1] 刘思远.2010年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战经历[J].竞赛园地,2011(5):64-68.
【关键词】电工基础 教学探索 中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51-02
电工基础是中职机电专业和电子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中职毕业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素质。电工基础课程理论知识较多,知识原理相对抽象枯燥,但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对中职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以中职教育的办学宗旨为教学指导,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而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使中职学生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中职学生最大的学习缺陷就是基础知识非常簿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于“为什么就读中职学校?”“自己将来想从事怎样的工作?”“希望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等问题都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而中职学生从基础教育转到技能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转变,他们不能马上接受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对于电工基础这样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淡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抽象性,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诱导学生学习动机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先决条件。
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工基础》(第二版)在每章节后面都有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学习内容:阅读材料或探索与研究。这些补充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用通俗、有趣的表述向学生展示电工知识的实用性。如安全用电的知识介绍,什么叫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为什么有些家电设备用三角插头,有些用两脚插头?家用电器不工作时不拔插头有什么影响?家用电器不工作但没拔电源插头为什么会有能耗?并引导学生计算几个家电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能耗。还有在楼梯上、下两端或走廊两端,常需在一端开灯而到另一端关灯,利用两只双联开关如何设计具有这种功能的电路。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但又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开生活中的奥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中的电学常识,并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依据,教材中对教学内容科学严瑾的阐述相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而言是学习的障碍,因为大部分的中职学生不仅缺乏刻苦钻研和探索的学习精神,而且综合能力较差,表现在:应用数学工具分析计算电工学各物理量的能力、对电工学中各个原理的中文表述的理解能力、与中学物理基础知识相衔接的能力等。这些都是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必须正视的问题,因此对于电工基础的教学很有必要优化课程教学的内容,即尽量做到使课程学习内容有用、有趣、通俗易懂,由此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既满足教学要求,又尽量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匹配,这样才能使学生克服对电工基础学习的畏怯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学生对电位的理解。依照教材定义就是:在电路中任选一个参考点,电路中某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就叫做该点的电位。如果按照定义讲解电位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心中也有许多说不出的疑问,如计算电位为什么要选参考点?在电子电路中测量电位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电压和电位的联系?等等。笔者在讲解电位的概念时考虑以下内容:什么叫参考点?如何选取?电压与电位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在检修电路时是测量电压还是测量电位?怎么测量?以检修电视机最常用的方法为例,即检测电视机中集成块各引脚对地的电位,因为每一级电路都会有合适的工作点,如果电路存在问题,必定其工作点也会不正常,这样就可以大致判断故障所在了。对一个问题、一个概念,这样条理清晰地解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再者就是精选课程教学内容,整本教材的学习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就要全面统筹课程教学内容,既要考虑电工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即作为一名中专毕业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电工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如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电器设备功率的理解,电能的计算,简单电路的连接,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为什么雷电会对家电产生危害等。同时要考虑电工基础知识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影响,如什么叫自感和互感,生活中常见的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如何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而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知识点,都可以作为保留知识,不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讲解,留待有兴趣或有学习能力的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这些知识点需要学生有分析计算的能力,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学生觉得既困难又乏味,最主要的还是没有教学实效。如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的运用计算,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等。所以课程教学要立足中职课程教学的要求,面对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要求,在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精选课程实训内容,使电工基础知识落到实处
电工基础课程实训的目的:一是改变学习氛围,从课堂上循规蹈矩的听和说到实训室中的做和想,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去认识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二是由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惰性,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风貌。三是实验直观地表述了抽象的理论知识,消除学生对知识产生的疑惑。比如通过电容的充放电现象解析电容的基本特性。四是培训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操作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实训内容是笔者在获得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的一名学生的就业单位的反馈信息后实施的。当时这名学生被安排做电工工作,可根本胜任不了这个工作,对电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欠缺令单位领导非常不满。所以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是为教而教,而是为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要获得应有的知识和自信心。
学生对于由实验验证理论的实训不大感兴趣,比如通过连接电路测量电路各支路的电流验证支路电流法。因为需要通过计算对照,学生觉得既困难又乏味。而对于实用性强的实训就非常感兴趣,比如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具体操作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阻、电压和电位;设计并安装由两只双联开关控制的在走廊一端开灯而在另一端关灯的简单电路;日光灯电路的安装连接以及注意事项;动手焊接简单的收音机电路等。而且学生在焊接电子元件的过程中对焊接的要求、电子元件的知识都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些实训学生都很感兴趣并很努力地完成。所以安排实训要以课程教学的要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掌握电工基本操作为目的,既把中职电工基础的教学落到实处,又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较强的动手能力。
四、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制定客观实在的课程考评方式
中职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除了耐心的引导,适当的赞扬和肯定同样重要,它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成就感。中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方向、学习自制能力、学习特长各不相同。有的能够按照老师的教学要求听课、写作业、实训,有的则不听从老师的调遣。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在上实训课时就很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大胆提出疑问、有主见、敢于动手、有较好实训效果,这些优点教师在课堂上是挖掘不到的,所以教师不能仅凭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卷面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科成绩,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动手操作能力尤为重要。
鉴于中职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特长,对于电工基础的课程考核评定既有标准,又要灵活裁定,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电工基础的考核标准是课堂表现占30%,其中包括是否按时上下课、是否完成作业、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等,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同样需要培养学生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修养,在潜移默化中约束学生、感染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30%,这是考核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实训占40%,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对电工知识的基本操作尤为重要,学生不仅是学习掌握就业前的基本技能,同样是培养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而在课程学习中也有两种极端现象,有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从作业和卷面考试成绩中反应出来,而动手能力欠缺;而有的学生对于作业应付了事,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但有较突出的电工操作能力和较灵活、敏锐的思维能力。虽然存在这两种极端,但在课程考核评定中他们都是优秀的学生,理应给于优秀的评定,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坚定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衔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05-02
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五年制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是机电专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专业、计算机专业、电子电器专业、汽车等工科专业的基础技术学科,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是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笔者通过探究《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可以改变目前五年制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存在的脱节现象,还能很好地提高专业教学效果,也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所以,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课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衔接,一定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五年制高职专业教学要求
五年制高职专业学校目前都是按照统一的专业教学进程实施教学的。当然,由于各个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可实施计划有所不同,但总体都是按照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现举例说明两个专业的教学进程安排。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要求: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中“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包含:①《电工技术基础》包含电工仪表内容,是理论教学课程。计划安排在第3、4学期完成,每周4节课,共112课时。②《电子技术基础》包含电力电子内容,是理论教学课程。计划安排在第4、5学期完成,每周4节课,共100课时。③《电工基础技能训练》(含电工测量)是实训课。计划安排在第4学期完成,计1周时间,共28课时。④《电子装接工艺与技术训练》(含电子测量)是实训课。计划安排在第5学期完成,计2周时间,共56课时。该“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共需286课时完成,约合10周时间。《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进程中,在第8学期安排了4周时间进行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在第期还安排了6周时间进行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最终考《维修电工》高级工。实际教学安排中第8学期4周120课时的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最终是考中级电工,而第期6周180课时的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最终是考高级电工。该教学模块《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要求为:①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②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③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以应用性教学为主。④课题选择与工业应用项目相结合的为主。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要求: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中“电工电子技术”模块的安排:①《电工技术基础》包含电工仪表内容,是理论教学课程。计划安排在第3学期完成,每周6节课,共96课时。②《电子技术基础》是理论教学课程。计划安排在第4学期完成,每周6节课,共90课时。③《电工工艺与技术训练》(含电工测量)是实训课。计划安排在第3学期完成,计2周时间,共56课时。④《电子装接工艺与技术训练》(含电子测量)是实训课。计划安排在第4学期完成,计3周时间,共84课时。该“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共需326课时完成,约合11到12周时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中,在第5学期安排了6周时间进行维修电工综合训练,在第8学期又安排了8周时间进行维修电工综合训练,最终考《维修电工》高级工。实际教学安排中第5学期6周180课时的维修电工综合训练最终是考中级电工,而第8学期8周240课时的维修电工综合训练最终是考高级电工。该教学模块《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要求为:①本课程系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宜采用或编写相应教材实施教学。②要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理论知识以够用为主,注重学生技能培养。③实践性教学环节,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这些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应采取理实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前在电工、电子教学中还做一些实验,现在已经不做实验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中,许多学校未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还是在理论教室上理论课,即使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其教学效果也显然未能达到预期要求,加之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想象结果是什么样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职教人都知道。
2.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程在实施教学时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单独进行技能训练学生难以接受,所以教学效果并不好。②1周(或更多)训练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有掌握技能已经结束了。③教学安排并不都是理论课结束以后再上实训课,可能是实训场所安排不过来,但作为实训指导老师只能按时间掐内容,这同样没有教学效果。④有些学校没有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施教学。目前的技能训练课是达不到技能鉴定考核要求的。
3.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中,笔者多次参加高级工的考核,发现有时会出现比例较高的不合格,或者是理论或者是技能。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学过”这些内容或是这个课题(项目)没有训练过,所以不会,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未按照初、中、高的要求逐级加强技能训练,这自然就导致了不合格。
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衔接的探究
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前面述及两个专业最终要进行维修电工高级工的职业资格鉴定,而国家职业标准对维修电工是有一定要求的。①鉴定要求:首先学生要通过初级工的考核,然后再进行中级工的考核,通过后最后才能进行高级工的考核。②基本要求:首先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再就是基础知识要求,包括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电工读图基本知识、电气控制基本知识、常用电工材料电工工量具仪器仪表、供用电知识、钳工基础知识、安全文明生产知识、质量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③工作要求:国家职业标准是按照5、4、3、2、1级,即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这里简单介绍初、中、高级的工作要求:①初级工。一是工作前的准备,要求正确准备个人劳保用品,正确采用安全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能根据工作内容合理选用工量具,能根据工作内容正确选用电工材料,能够读懂并分析一般电气控制原理图和接线图。二是电气安装调试与维修,要求掌握基本电工安装操作技能,能够按照要求安装调试一般复杂程度的电气控制电路和简单电子电路,能够检查排除一般复杂程度的电气故障,能拆装测试一般的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及常用电器。②中级工。一是工作前的准备,要求会常用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读懂与分析较复杂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及接线图。二是电气安装调试与维修,要求能按照要求安装调试较复杂的电气控制电路与电子电路,能用示波器等仪器对较复杂的设备电气控制电路进行检修故障,能够测绘一般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电气部分。③高级工。一是工作前的准备,要求读懂与分析复杂电气控制原理图,如数控系统等。二是电气控制安装调试与维修,要求能按要求安装调试复杂电气控制电路如PLC控制电路,能够检修复杂电气控制电路如龙门刨或数控系统的电气故障,能测绘较复杂机械设备的电气(电工电子)原理图接线图及元件明细表,能对一般机械设备的电气修理进行工艺编制、会新技术的应用。三是能指导低级别电工进行工作,
2.《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衔接。①教学内容的衔接。首先,我们将《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工艺与技术训练》、《电子装接工艺与技术训练》这四本教材的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维修电工》初、中、高的考核要求进行对照,包括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其次,我们将必要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提炼出来。第三,我们将这些内容作了重新编排,作为我们的校本教材。这是非常难的一步,因为每一次课都必须包括知识要点和技能操作要求。②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学时,我们根据事先编制好的校本教材,完全采用行知一体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也就是说每次课的内容都是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实操相结合的。例如,某次课的内容是“照明电路安装”,学生通过串、并联电路的安装,掌握了电工操作的基本技能、电路安装的基本要求、电路安装的工艺要求等;还掌握了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联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重要概念。这些安装技能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也是学生通过通电试验得出的,更不会忘记。这种方式显然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愿意这么上课。③教学考核的衔接。前面的校本教材每一次课都有一个课题或是一个项目,每个课题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要求和技能训练要求。我们将这些要求,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列出表格,根据职业标准对每列内容给出配分,课题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打分。多次之后,学生自己也会评价自己了。
通过以上衔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大幅度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的成绩明显提高。以上介绍的只是我们的初步探究。由于篇幅还有许多比如课题与课时的问题等,就不赘述了。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课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相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这个模块实施衔接,已经有了一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谈学梅.我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中职;《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实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77
0前言
《建筑电工》课程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掌握和运用建筑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建筑电工相关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电工事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前沿,为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通过对建筑现场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在实训、实习等实践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土木水利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和加工制造类机电相关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通常出现《建筑电工》课程套用机电专业教师和实训设施的情况。由于教师对于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现场管理、建筑电动设备等了解不深,导致现阶段的《建筑电工》课程授课内容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照明线路安装、电工仪表使用等,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配电、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现场危险环境因素与雷电防护及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等就一知半解。
依托就业调查的反馈,目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建筑电工课程与岗位标准严重脱节,毕业生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通常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大纲(试行)》的岗位要求。《建筑电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毕业学生对现场施工专用电动设备设施认知和操作技能的缺失,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也成为了安全施工的不确定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学校从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
1开发教学资源,实现理实一体
北部湾职业技术W校建筑教研组与机电教研组通力合作,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形成教学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培养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建筑电工。选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编写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细节丛书》之一《建筑电工》作为教材。根据教材分章节制定教学计划、制作课件、编制实训任务书,同时整合动画演示、场景视频等内容形成一个高效的教学资源库。统筹制定《建筑电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按章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每次实验课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实施步骤设计。在教材选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制定、实训室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问题上统一思想、分工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调查论证,共同完成任务。采用特种专业培训教材作为课程教材,并以此教材为依据建立教学资源库,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多维度开发《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资源,形成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教学任务书、模拟动画视频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将《建筑电工》实训课程分为十个工作任务,采用将工作任务与知识点结合的任务式教学法推进实训教学。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动画和视频等讲授知识点、演示操作过程和组织开展实训,让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易解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训法、协作学习、问题解决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任务导向、演示观摩、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各授课教师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标准要求,结合授课学生的特性,精心设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通力合作开发《建筑电工》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友好合作氛围。通过任务导向的教学,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讲训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增强建筑电工教学实效。
2建设实训基地,强化实训组织
近年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多为依靠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学习电工知识,实训场景与工作环境相差甚远。依托自治区重点专业建设计划,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的改造,为培养合格的建筑人才奠定基础。通过调查学校及自治区内中职学校《建筑电工》课程实训开展情况,了解现有实训条件与专业需求的差距。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了解建筑电工操作证培训情况,商讨联合建设建筑电工实训室事宜,进行联合培训考核。
通过调研和咨询,制定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方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招投标工作,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同时积极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结合专业发展情况凝练实训室文化。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室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利用学校争取到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室建设项目建立建筑电工实训室,与机电学部现有的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形成互补关系,搭建教学实训的硬件环境。同时加强实训室的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实训室文化,更好地为建筑电工课程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联系本市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实习,积累建筑电工实践经验。
不断完善《建筑电工》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训教学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利用学校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契机,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逐步建成了接近施工现场设施设备的建筑电工实训室,改善实训环境,设计与实训设施设备相适应的学习任务书。
3建立评价体系,推动教学改革
对于《建筑电工》这样的技能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理论水平评价、设备认知评价、操作能力评价、创新应用评价及授课效果评价五大方面。使之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绩以及课程的理解和创造性等应用能力做出有效评价。
参考职业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面向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评标价标准、评价表、评价报告等,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实施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并激发教师传道授业的进取心。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选派培训、相互促进、形成成果等形式完善《建筑电工》课程组教师的教研机制,为推进《建筑电工》课程改革提供强劲动力,为提高《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反复的改革和强化下,《建筑电工》课程的理论知识不断夯实,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授课及企业用工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4形成教研机制,助力教师成长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推动了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学、教研新常态。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年轻、富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我们逐步建设成一个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学科研能力训练与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训教学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听课、评课、分析、总结、提高的教研体制。
教研组根据“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责任管理C制,将相关内容配给教研组教师并设定完成时限,教研组定期开会检查、分析、总结项目完成进度,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引导电工专业教师与建筑专业教师深入交流、通力合作,形成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评课、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的教研制度。同时,教研组对精品课程相关经费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015年以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设定为重点建设专业,投入500万元进行专业实训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学校将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是推进“学部-专业-课程”的规范化模式的建设,通过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室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专业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促进教学与教研的相互融合。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大促进学校机电学部与艺术学部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理念碰撞和实践中形成新的教研成果,两学部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的50%。本课题在学校2014、2015级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装饰专业推行,直接受益学生800多人。同时通过积极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建成实训室运用到建筑电工操作证的培训和考核上,每年培训建筑电工600多人次。
通过建设建立起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修正和完善,并逐步向市内兄弟学校辐射、与自治区内外相关学校交流。《建筑电工》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让更多的教师自如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学习,为建设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克凤.建筑电工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2006,(S1).
[2]李巧鱼.《建筑电工与电气设备》教学中的逻辑分析[J].科技资讯,2014,(31).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电工电子实训 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
实训是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加强以“能力培养和提高技能”为目标的实训教学,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使高职毕业生更加适合岗位需求。引进国外的先进实训理念,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训手段和方法,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一、电工电子实训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电类专业课程前的第一个电类课程。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训,能掌握基本专业能力和技巧,初步形成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作为一门基础实践课程,有广泛的外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训,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电工电子实训也自成体系,电工电子实训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与实训,以及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
二、电工电子实训手段与方法探究
2004年,教育部教职成12号文件指出:“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实训手段与方法的探究,也必须遵循这一人才培养思想,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
中外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很多,例如:学科本位教学模式、能力教学模式(CBE)、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MES)、双元制教学模式、以人格为本的教学模式、学习参观教学模式等。引进教学模式,不可能向引入某种产品(如汽车)一样,采用“拿来主义”。引进教学模式是引进一种文化,必须“消化吸收”才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我们选取了三种教学模式比较,结合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地位与内容,完全照搬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师资、设备、资金)的作用,我认为,“综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比较合适的,称为“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
1.基本步骤
我们把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分为五个阶段,执行的顺序是:(1)确定工作任务;(2)方案分析;(3)计划的制定;(4)计划的执行;(5)实训质量评价。
2.基本特点
(1)实训任务明确,实训过程基本符合生产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2)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保持“可持续学习”终身教育思想。
(3)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相对的“以学生为中心”。
(4)教师参与引导工作计划的制定,减少教学资源的占用与消耗。
(5)以学生为中心执行工作计划。
(6)师生共同“全过程评价”工作成果和工作行为。
三、应用案例
实训项目:叮咚电子门铃的制作。
1.形成工作任务
总结运用一个教学阶段的基本知识,培养某种实践技能,选择一个适当的产品的制作过程为载体来实现这个需求。本题目主要是通过555定时器组成振荡电路、三极管组成放大电路等基本单元电路的应用,培养学生电子元件的检测、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等基本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元件的焊接技艺,能灵活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常规设备。
2.方案分析
资料准备: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指导书是实训中所用到的有关资料的“合订本”,并不涉及实训计划,是由教师准备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教学资源压力。如果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也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
分析过程:通过介绍“叮咚”的声学原理,介绍一种简单的三极管电路。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其它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达成一个大家共识的可执行的方案(电路图)。
3.计划制定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提供咨询并参与学生计划的评价,但并不作出决策。“计划”实质上是传统教学实验中的“实验步骤与方法”。
4.方案执行
按照元件清单,提供实训组件,完成实训计划。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及时介绍经验和技巧。
5.质量评价
改革传统的使用“期末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实行实训全过程评估。本着“相对公平,操作灵活”的原则,实训质量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实践操作能力评价;二是理论运用能力评价;三是道德水平评价。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有以下特点。
(1)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内涵”,实质上是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给出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评价标准,把最终的裁量权交给老师。
(2)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训的过程就是考核的过程”,教学改革总的趋势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越来越简单,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工电子实训的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这样的。老师在熟悉同学的同时,要表现出更大的耐心、恒心和细心。实践表明,同学还是比较认可这种考核方式的。表扬优秀,鞭策落后,优秀者为自己的良好表现而自豪,落后者为自己的进步而欣喜,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四、结语
影响实训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因素比较多,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探索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本思想不应改变。
参考文献:
[1]郭扬.德国职教新教法在我国中职学校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1.1相关的设计方和监理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在工程进展的过程中,设计是施工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建立是施工质量标准执行的检查者,在核电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会由于进度或者投资等外界因素,给设计和监理的独立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保证其整个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施工企业经验缺乏,没有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我国核电工程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管理模式、体系及制度等方面不太完善,因此务必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再者,国内对于经验的信息反馈也缺少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因此,要实施各方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加强核电工程的质量管理。
2、核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探究了要提高核电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可以通过以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来提高其管理质量。
2.1建立一种“一级QA、两级QC”的质量管理模式
所谓的“一级QA”主要是指在核电工程的施工现场建立一个和任何相关施工方都没有任何联系的、相对比较独立的质量保证部,简称QA部。建立这个质量保证部的主要目的是负责和建立核电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关的文件,并定期对施工项目的过程进行审查和验证,监督其能否按照大纲的要求实施进行,也要依据大纲计划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以保证在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质量都能符合大纲的基本规定。同时,该部门对于制定的大纲具有以下的几个职能:其一,对大纲进行管理;其二,对大纲进行监督;其三,对大纲进行监查;以便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存在的问题及偏差,并能及时的进行解决问题和改正偏差,以保证质保体系能健康、高效的运行。所谓的“两级QC”主要是指公司内部的质检部门和相关施工企业的质检部门,前者的质检部门简称QC2,后者的质检部门简称QC1。QC2的主要职责就是代表公司对各个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完成的部分进行检查验收,并对其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艺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采用这种质量体系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合格率,并要保证对施工过程的重要工艺都能进行必须的监督。QC1是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隶属施工企业管理的质量检查部门,主要的职责对施工队的施工质量进行、复合型或者物项接受等工作进行检查,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从而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比例,并能避免信息传递缓慢的情况。在核电工程施工时,实行此种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查和施工验收的质量监查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使得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2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我国核安全局在对于核电厂的施工质量方面,了相应的规定和相关导则,其中要求对于施工方面的土建和安装要各自建立起独立的大纲和程序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能为工程施工过程提供基本的工作要求和依据,要保证所有和质量有关的工作都能够有可依据的书面文件来进行。以我国的岭澳核电站核岛的工程施工为例,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共包括两大部分:土建施工和安装施工的质量与程序管理文件。其中土建方面的程序文件共有416份,包括:土建施工质量保证大纲1份、施工过程的大纲程序28份、相关部门的工作程序62份、工作现场的土建程序、安装程序、试验程序、油漆邓程序总共325份;安装质量管理方面的程序文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施工质量手册1份,体系程序23份,各种施工程序1123份,不同施工种类的质量跟踪文件319份,不同种类的指示程序260份,各个部门的管理程序和内外接口程序分别为110份及20份,各种工程程序一共69份。
2.3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的质量意识培训
在施工之前,要对所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所有人员对相关质量保证的基本知识、大纲、体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和考试,只有考试合格以后才能上岗。对于施工部门的各个小组长,在开始施工之前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本专业的施工质量的标准和检查等知识进行培训与考核,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质量的责任。对于核电项目施工的程序编制与审核人员,也要进行专业的专题培训和考核,提高程序文件的质量。对于参加项目施工过程的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要进行专业安装、施工标准与流程等理论和实际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在考核通过后才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3、结束语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1.前言
电子电工专业是高等工科院校设置的一门实用性很强专业,是创新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实践和研究、独立思考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起着主要作用,它是“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教改主要任务,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对目前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革,使实验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是高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所研究十分必要的课题。
2.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作为电工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通过高校设置良好的实验环境的形式来训练学生基本动手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目前许多高校仍沿用传统的电子电工实验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堂中按时、按量以及按教材内容完成教师指定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依附体”。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搬老师步骤完成实验任务,极其被动地“走形式”验证理论知识,不能充分锻炼其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有悖于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的初衷。另外,传统实验教学长期以来有着“重理论轻实验”的弊病,实验考核方式也以单一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单调,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学生笔记”的方式,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积极性。可见,传统的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由于自身缺陷,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科学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亟须对其进行改革,才能激发学生实践学习兴趣,更好发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优势。
3.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3.1改进教学手段,更新实验内容
教师应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展开实验教学,避免单调板书形式来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例如有的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上,为了方便同学们直观认识元器件,以实物的方式对大家进行展示、着重讲解它们的不同,并让学生们自己测量元器件,避免理论知识枯燥化。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和模拟等教学手段,避免封闭式的教学管理来培养其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上应该为学生打造“学习型”课堂,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更好适应实验教学教育改革;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新,综合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基本技能,还涵盖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实验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才能提高学生在实验课的兴趣。教师可根据具体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内容,在细分为基础、综合、现代应用等模块,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推行自主式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来启迪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3.2 单独设置和考核实验课
在传统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是其主要两种形式,并且实验教学常常沦为课堂教学的“附庸”,即教师根据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容和进展进行实验教学安排,导致实验教学不能自成体系、不能得到很好地重视。实验教学有包含基础实验、设计实验等完整教学体系,已经具备了独立设课的可能,因此教师应该单独增设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环节。目前,电子电工专业已有自己编写的实验教程教材,教师可以选用该教材独立设课,合理统一安排基本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以及综合型实验内容,既能保证教学时数,又能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和教学效率。实验教学独立设课也为单独考核提供了条件,教师还可以建立科学的实验课考核体系。通过建立实验教学题库、实验报告撰写方式,采取现场考核,确保给分公平公正。
3.3创新开放式实验
钱仁根教授认为:“实验室开放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层面的开放,即学生可以自由确定实验的时间;二是内容层面的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内容,或是在教师指定的范围来选定实验内容;三是对学生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开放”[1]。实行开放实验室,一是时间上给予学生做实验的时间自由,在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前提下,高校可适当宽松安排实验室开放时间,给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提供更多时间和机会来进行多层次的实验。二是开放实验室应该有更多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项目内容设计实验方案来应用理论知识,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可以写出书面或电子形式的实验报告请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可以进行评价,关注报告中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能力及解决实验中存在问题的能力,若是优秀的实验结果,教师还可以鼓励这些学生再次参与实验过程,并培训组织参加各类电子电工相关竞赛,这样不仅展现和锻炼学生能力,也可丰富了教学成果。实验中心设计项目还可以逐步增加一些设计型和综合性实验鼓励大学生参与,克服传统封闭教学的不足,极大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是“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教改主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更新实验内容、单独设置和考核实验课以及创新开放式实验等优化策略有针对性地对目前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实验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才能更好培养高水平并适应我国21世纪经济建设的电子电工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