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现代社会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理工科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更应该有明确的科技创新意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经验,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大体包括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在课内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主要学习教学计划、大纲所规定的课程,达到学科的基本要求,掌握入门所必需的基本思想和技能。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积累创新经验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挖掘和发展。
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实践环节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进行深入改革,但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仍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等诸多方面对培养创新人才存在着一定不足。但多年的教学活动说明了课外科技活动却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水平、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课外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许多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产生均来源于这种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环节,该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转化,有利于将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大学生深化知识、增强能力的有益补充。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与研究兴趣,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增强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同时,也是因材施教、挖掘、发挥学生自身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课外科技活动还给整个学校和学院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科技创新和学术意识,使得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提高对创新意义的认识,形成健康有为的校园科技文化,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把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中。开设课程《机械创新及实践》,让有志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选修该门课程,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建设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大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按照“分层次、多模块、强化创新实践、发展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思路,改革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课内教学、第二课堂、导师指导、科研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竞赛等各个环节,实现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培养体系同步进展,实现培养目标递进层层深入,并通过比赛和课程教学一体化的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 尊重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科学观察能力,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某类产品的不足。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探求未知世界是其首要任务,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而创新要以个人兴趣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和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让主观思维与客观世界发生猛烈碰撞,迸发出创新的灵感和火化。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完全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这种自主的、自发的科研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和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这就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科技活动推进了教学改革,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高等学校必须为有个性的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他们脱颖而出。
大学生对创新活动存在着好奇心理,内心充满着热情、乐趣与积极性,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展现载体。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强调提高创造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探索研究的精神,它为创新活动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4 协同一致做好创新教育工作
我们开放机械学院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推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推进“做中学”、“探中学”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尽早了解社会、接触工程实践、参与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工作不仅是几个创新指导教师的事,更要要有一个协同机制,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学院的学生辅导员,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创新活动。依靠这一协同机制,我们这几年的学生创新屡创佳绩。
在近几年中,获得省部级以上机械类科技竞赛奖60多项,其中在2012年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海赛区预赛中获得全市18个一等奖中的8个,师生联合申请专利30多项,发表相关教学论文10多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1年被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实施专业。2012年5月13日举行的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我校共组织了35支队伍参赛,有18支队伍的作品获奖,其中《诺亚方舟――仿水母推进器》等8支队伍的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44.5%,获奖数量在各参赛高校中位列第一,在我校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中,有7件作品被推荐参加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2012年7月在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决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的骄人成绩。
5结语
课外科技活动带来了毕业生的美好前景,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就业渠道明显拓宽,创业能力显著增强。近3年机械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在上海市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就业签约率连续综合排名全校第一,有科技创新经历的学生成为企业招聘首选的对象。
探索科学规范与富有成效的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形式,培养适应科技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创新实践人才,为社会需求输送优秀人才,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实现中国梦,作出一份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敬良 魏景赋 创新与创业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载《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3期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政府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044 ― 03
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的重要意义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政府主导下,在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主体,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的开放系统。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大主体各司其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科技研发,其中企业主要侧重于实验研究、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科研机构侧重于应用研究;政府和科技中介机构则是科技服务的主体,政府职责在于宏观方面的引导支撑和协调管理,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负责微观方面提供科技成果孵化、推广等具体服务工作。各大主体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都不可或缺,其中政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一)政府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
虽然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但是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而企业所获得私人收益少于公共收益,使得企业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这就体现了政府的重大意义,政府关注的是整个社会利益,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补贴从而鼓励企业继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二)政府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长远意义
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科技创新活动往往还具有超前性,需要通过时间的反复检验才能被市场或是民众所接受,而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风险,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所出现的各项风险予以一定的保障,避免企业因此就望而却步。政府可以从未来考量,提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课题交由高校或是科研机构进行研究亦或是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对具有社会重大意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时,政府应该给予研究调查方便之路甚至是物质上的补助或是精神上的荣誉。
二、目前政府作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倾力打造符合各自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所发挥的作用。
图表1 2007年至2012年中美日R&D经费投入强度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图表1是2007年至2012年中国、美国、日本三国R&D经费投入强度(即 R&D 经费占本国 GDP 比重),将三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R&D经费占GDP比重明显呈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了2%。尽管如此,中国的R&D经费占GDP比重还是要低于日本和美国。日本的R&D经费近五年都维持在3.5%的水平上,而美国的GDP总量更大,可以说美国和日本在R&D经费的投入都远高于中国。
图表2 2013年中国各活动主体R&D经费。
数据来源国家科技部官网
根据图表2,2013年各类企业R&D经费90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1781.4亿元,增长15%;高等学校经费856.7亿元,增长9.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7.48%、15.21%和7.31%。来自经合组织的数据中显示,其中政府R&D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自身、企业和国外基金,其中政府自身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其次是企业,国外基金的成分微乎其微。
图表3 2008年至2012年我国各类型R&D经费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由图表3可知,我国政府的R&D经费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并且实验研究经费远高于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2012年基础研究939.1元,是应用研究的1.8倍左右,是实验研究的4.3倍左右。近六年以来,各类型研究经费都有增长,其中实验研究的增幅最为显著。
图表4 2013年各地区R&D经费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科技部官网
2013年我国各地区R&D经费中,北京、江苏、山东、广东的R&D经费均在1100亿元以上,其次是上海和浙江在800亿元左右,这都是R&D经费投入较多的几个省市,而这几个省市也同样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其中,北京和上海的R&D投入强度比较高,尤其是北京的R&D经费占GDP高达5%。而海南、、青海、宁夏、新疆的R&D经费比较少,投入强度也比较低,同样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三、科技创新体系政府作用研究
(一)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真正从事科技研发与创造的主体,主要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政府,政府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是科技服务主体,并且保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核心主体的地位,支持并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保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不干涉私立科研机构研究工作,给予他们研发的自由空间。目前中国的R&D经费相对于美国和日本还有一些差距,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研究应政府应加大的政策支持和补贴的力度,缩短科技水平距离提高综合国力。
(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应然作用
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发挥引导、支撑、协调、管理的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表现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该促进整个区域发展,例如:就国家层面而言,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此外,政府所倡导的创新精神,也将成为社会价值的主流取向。政府的支撑作用体现在制度安排和资金支持,应致力于构建广泛吸纳新技术的政策导向,打造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对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政策支持,提升整个地区的创新竞争力。政府还起到协调的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将各大主体整合在同个平台,让这些主体资源共享、讨论互动、技术交流,避免各自为战。政府的管理作用: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还起着监督管理作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监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保证各大主体良性竞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具体构建
(一)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
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是整个技术支持系统的核心部分,区域创新体系中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出自这个系统。通过产学研的各项技术研发活动,既为企业科技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有了资金方面的支持。
目前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一个共同的愿景,将各自的人财物集中起来统筹调配进行科研活动。二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各自的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此外,还有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政府在其中起着牵头抓总的作用,财政出资搭台支持符合当地社会综合发展的科研项目。
(二)信息整合子系统
信息技术贯穿着整个技术创新的始终,同时也覆盖着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因此信息整合是技术支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另外一个子系统,主要负责:(1)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设备图片、新闻素材等经过信息整合子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有序地积累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用资源方便查询。(2)整合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每个分支子系统和各个区域创新主体独立的日常管理信息平台,将各个分支系统和主体协同联系起来,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交换、互操作和共享问题。(3)及时收录科技创新研发的新产品、新知识、新技术,同时汇总整合研发这些的个人、机构、企业等的信息。
(三)科技应用孵化子系统
经济领域的“孵化”是指在一个共享空间中,为刚创办的企业提供资金、管理、政策等多种服务,就像蛋孵化成小鸡一样,将还不成型的企业慢慢孵化,做大企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科技应用孵化系统是可以很好地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企业家。
(四)科技成果推广子系统
科技成果推广子系统是在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研发出新的科技成果之后,不断试验加以改进将其应用于现实社会之中并推广,实现其应有的经济社会价值。科技成果不仅包括实物形态的新产品、新材料,而且还包括非实物形态的新技术、新方法,这些都应纳入系统中并将以推广。而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则包括推广交流和推广应用两类,既包括以宣传科技成果信息、以客户体验为主的科技成果推广交流活动,也包括以实现现实运用价值为目的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活动。
(五)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
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是指围绕着整个区域创新体系所产生的诸如投融资服务、物流服务、环境服务等。专业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降低创新体系中企业的投融资、物流和环境成本,规避科技创新中的风险,对区域创新体系起着支撑作用。而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的成员多是由当地的服务业所充当的,专业管理服务管理子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其他辅助产业的进步,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蒋轶. 财税政策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意义和原则〔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2〕王林,陈新根. 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管理新研究,2004,(03).
〔3〕张公一,刘琳,孙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2,(07).
〔4〕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2).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研究决定举办2016年科技节暨科技创新大赛,并选报优秀作品参加市第31届泰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青少年科技成果竞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1、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内容不限,要求是学生个人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制作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意义的实物作品。
2、创意设计:指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实物的发明创造,但根据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方法完成的创新设计。要写出设计的目的、原理(科学依据)、创新之处。
3、科学论文:指中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4、科技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与科普意义。
二、活动规则:本次竞赛是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选拔赛,具体竞赛办法见《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2010年12月修订稿),登录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查阅。
1、申报项目时,务必按照要求到网站下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标准申报表
2、查新报告: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自行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或请专业部门进行查新。
3、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除填写申报书外,还应提交完/,!/整的研究论文,如果需要提交附件资料,复印件即可。
4、原始研究记录或实验数据:申报者须提供完整的项目原始研究记录或实验数据。
5、参加市比赛采取现场评审,由专家评审、学生答辩、社会公众观摩三部分组成,为方便现场评比,须将参赛项目内容以展板形式喷绘,展板规格为120cm×90cm,展示内容不得出现学生姓名、学校名称、指导老师、媒体报道、申请或已获专利、专家评价、以往获奖及其他未经授权的涉嫌侵权知识产权的内容等。以上要求如有不符不予评选。
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后续保障措施不完善,不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目前有些大学生想进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或是得不到经费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或是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导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很少,或是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老师指导而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传统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而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订等,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热情大减,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校的育人目标总体上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课堂”来体现和落实的。教学环节是主渠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素质,也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是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1.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
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遇到问题和挫折,需要他们去解决和接受挑战,将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团队协作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品格。这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也为日后进一步的科研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会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在活动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和很多不了解的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实现学习与成长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
3.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调动所有知识并想出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使得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展示和锻炼,为以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4.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近些年,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等。在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中,他们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这些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使他们在人才市场上增强了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也为未来国家发展培养了出色的创新人才。
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探讨
由目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及意义可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发展还很不乐观,社会和国家对这种能力的需求缺口也很大,因而有必要探讨较为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1.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力度要加大
据调查发现,在制约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六大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到3%,其余都是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缺乏开拓精神、不能自觉创造科技创新机会等。大部分大学生或是不知道有科技创新活动,觉得很陌生;或是觉得太难,离自己太遥远,没信心参加。因而学校、院系要发挥宣传和动员作用,积极利用校内的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活动。并对科技创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通报奖励,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通过召开表彰大会、举办优秀学生论文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后续保障工作要到位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支持措施和对教师的激励考核上。(1)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多个创新平台。没有资金支持,再好的想法也不能较好地得到实现。因此,为了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可以在多个方面提供资金的支持。如:可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允许他们申报各级创新性项目,学校组织评审并相应批准觉得可行的项目,尚有问题的项目可继续修改。在完成这种项目的过程中将锻炼他们的文献综述能力、[5]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及团队协作能力,将使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还可以建立并利用好一些科技创新团体。这些团体通过参与科技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各类学术讲座、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展吸引大学生到各类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学校在这些活动中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扩大科技创新交流广度和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另外,为各种级别的科技创新竞赛或比赛提供资金支持。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校级或院级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让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要求及相应的奖励制度。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相关课时和要求,并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每周设定几节课的创新课程编入课表,以便使学生有时间保证。对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可调动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作为评优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年级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知识的层次水平和知识经验情况实行有层次、分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安排。(3)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教师提出一定的指导学生要求。在对学生科技创新进行指导时要针对教师种类(如理论科研型、工程实践型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明确指导老师的资格、职责、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对指导老师给予合理的创新工作量和创新指导奖励,可使教师的工作和付出得到认可、激励。(4)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各种讲座,并及时通知学生。每年举行数次院士、专家、教授及企业家的讲座,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锻炼学生的勇气,激发积极思考的动力。设立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创业论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营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消除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3.校企联合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学校与企业可联合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每年学校花费的科技创新资金由企业全额或部分出资,每年举行的科技创新比赛可以为企业冠名,扩大企业影响力,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锻炼科技创新能力,以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目的。
4.建立并利用好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创新基地可有效实现科技创新活动普及化的目标,发掘和培养骨干学生,发挥优秀创新人才的旗帜作用。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进行分组重点培养,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以期提高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品牌效应,赢得社会声誉,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得到提高,科技创新也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的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湖南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院里举办的“华自杯”长沙理工大学校园电子设计大赛等。我院学子数次在这些比赛中获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创新型大学生。学院还于2005年建成了长沙理工大学电子创新训练中心。它将原来分散单一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辅导转化为集中系统化的训练模式,每年吸引近300名大学生进入中心展开培训,为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此外,学院目前已经与多个公司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拥有2个校内实习基地、16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湖南省电力公司为湖南省优秀校外实习教学基地。这些资源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尚有较大欠缺,取得较大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就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动员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后续保障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要做好;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论
关键词:工科院校 大学生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环节,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1.1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国家强盛民族自立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创造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必将承担着民族发展与强盛的历史重任。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推进对于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定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等学校改革与持续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淡化素质培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淡化实践,培养模式单一、淡化创新,课程内容体系陈旧,缺乏学科前沿知识[1]等特点已很难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必将引起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加深教与学、师与生、科研与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形成氛围良好、制度完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2]的高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树立学校优良学风,营造校园学术文化氛围,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持续发展服务。
1.3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指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能产生创新的种子。”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正是在把书本知识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在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对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
2 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
2.1 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环境和氛围
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是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性工作[4]。首先,要在舆论上宣传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其次,学校从制度、经费、物质等方面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如教师开设创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并对指导教师在科研经费、职称聘任等方面予以制度保障。
2.2 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机制
建立健全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构建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管理体系,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工作系统化、规范化、长期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应成立学生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的规划、领导和协调工作。同时,还应成立学生创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有一定学术声望、治学严谨、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专家组成,其具体职责是:审核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的可行性;对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对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的成果进行验收和评奖;对重大活动和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2.3 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创新是载体,内容创新是核心。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上,应充分考虑工科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各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的不同,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从目前工科本科学生课程体制来看,学生在一、二年级处于基础学科学习时期,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比较欠缺,但渴望了解创新知识,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较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可塑性较强,因此,在一、二年级开设创新能力培养系列选修课,开展以科普立项为主体的校园科普活动。三、四年级的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建立了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开展科研训练做好了前期的积累,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对于较高层次和较深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所追求,因此,在三、四年级应开展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主体,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交替进行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
3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号召,把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把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重要任务。
3.1 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环境的营造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学院将“善创意、会创新、能创造”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将“营造学术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造就创新人才”作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出发点。通过在学院网站设立学生科技创新专栏,发挥人人网、微博等大学生青睐的网络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报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和进展,营造良好学术创新氛围。
3.2 健全创新机制,保障活动持续开展
学院学生学术科技创新与创业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学校最早成立的院级学生科技组织之一,负责和落实校院两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政策,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心现已成为学院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类活动的核心学生组织,同时,指导节能减排协会和卓越科技创新协会两个学生科技类社团,并在各班设立科技委员,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由学创中心编写和印发的《材料与冶金学院团支部科普立项指导手册》,对基层学生组织申报、开展科普立项活动给予规范性指导,客观上调动了学生开展和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在把好学生科技活动质量关的同时,也抓好了一批示范性、品牌型学生科普活动的开展。
3.3 依靠科技平台,发挥创新资源优势
学院紧紧依靠冶金与材料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牢牢把握传统冶金行业优势资源,多种途径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中科院金属所是国内材料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学院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共建“实验班”,共同培养学生,开创了学院与高水平研究所联合的先河。“实验班”学生共享一流的指导教师、一流的实验研究条件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内容,这些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对创新知识的渴望与需求。同时,学院还重视在生产实践环节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坚持与鞍钢、宝钢、本钢、中铝等行业企业的合作,每年暑期大三的学生都会前往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践认知和经验的积累,无疑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 强化活动品牌,引领青年创新创造
学院注重名师效应和品牌效应对塑造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掘雄厚师资力量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积极打造精品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搭建创新舞台。“博材・人生”系列活动、名师学术报告会、参观实验室、科普知识宣传周、科普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已成为学生开拓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增强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为优秀的本科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升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滕明,柴立元,李.传统工科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3(7):59-61.
[2] 杨琳.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2):100-102.
近年来,各高校在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带动下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越发认识到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如何更加高效的组织和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进行深入剖析,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基础。
关键词:
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学生;教师;高校
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扩展,是当代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课外知识和丰富阅历的良好途径,是学生反哺社会,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途径。近年来,创新和创业成为社会主流风气,而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与蓬勃的群体,理当成为创新和创业的主流群体和中间力量。在国家尊重科技人才,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政策支持下,各级政府和部门举办了多种多样的科学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多种多样的综合性学科竞赛,各高校逐渐意识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把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关于如何发挥高校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高教师指导能动性
高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理论修养和科技水平较高的优势,从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消除当代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错误认识。从全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度,使其真正意识到科技创新和实践的目的意义所在,为他们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同时学校各级部门要形成良好的激励措施,使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有“益”可为,有“利”可图。
二、动态指导很重要,组织实施不可少
大学生科技竞赛,展示的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同时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指导、协调。“凡事预则立”,所以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候,就可以进行宣传引导,激发大学生参加创新竞赛的热情。指导教师要提前和学生收集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意义的idea,在最初针对某个竞赛去设计实施方案,并且使方案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性,一步一步去实现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和教师科研活动一样,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准备较长一段时间,一两年甚至更长。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竞赛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为了自身全面提高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其次要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指导。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超前,易发现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瑕疵问题,但受限于自身知识能力,往往对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办法,在这时候,指导老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特长优势,指导学生们运用所学书本理论知识,结合国内外前沿的学术理论和科技技术,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能促使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相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学生主体、老师垂范、学校监督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遵循大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学校是组织督导者,竞赛是大舞台的原则,教师必须认识到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做好学生“向导”和“指导”,在其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宏观上指导,把握大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过程指导要细,要求要高,但绝不是一把抓,控制过严过死,应做到“严但不死,活但不乱”。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既不是“保姆”一样的,大包大揽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但也绝不能放任大学生,盲目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外,还要做好督促指挥的作用,任何项目的良好实施都需要精心组织和必要的监督,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学校要定期组织必要的、可行的检查督促活动,以不断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有利于发现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待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成熟了,各种竞赛就是展示的大舞台,将成果进行适度包装,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成果全方面地展现出来。
四、眼光要远,视野更要宽
以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比较注重创新课题的深度,多数和教师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相关,很多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具有很高的前瞻性,虽然具有前瞻性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很多的课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学生所能具备的知识水平。所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拓宽视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所出现的难题,这样的创新更加具备实际应用性。
参考文献:
[1]于海,李海岩,张一.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机制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2]代明智.关于大一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0
关键词:协同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 课题; 实施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51-05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对提升创新素质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科技创新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通过各层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开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提供了重要途径[1-2]。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采用合适的实施模式,将对课题的成果产出、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各个高等学校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科研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推进高校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促进高校与国家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大学生科技创新定义为:大学生运用一切已有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3]。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参与到不同形式的活动中,达到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相融合的目的。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大学生细致观察、勤于动脑,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锻炼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科技素质;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要求以不
同的方式展示成果,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思维清晰,逻辑严密,文笔流畅,表达准确,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目前存在的不足
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从20世纪80 年代初起步至今,先后经历了摸索启动、走上正轨和逐步深化三个阶段,目前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取得了大量成绩[1,4]。但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大量不足。
通过文献分析[4-6]及作者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践,这些问题主要有五方面。
(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认识不足,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够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日益重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均对“科技创新”概念耳熟能详。但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系统讲解,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本质不甚了解;另一方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升自我创新素质并在成果取得方面崭露头角的大学生比例较小,科技创新的榜样力量不足,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够。
(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影响,部分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抱着拿学分的心态,参加活动为跟风现象,这也导致大学生在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主动性。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上仍存在“重名次、重竞赛”的传统教育思维,以学校取得荣誉为主要目的,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针对性训练。
(三)科技创新课题立项缺乏实践性、创新性和实际价值
除竞赛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外,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设置多为两种形式:一是教师申报课题学生申请加入;二是学生申请学校或学院设定的课题并由学校或学院指定指导教师。部分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往往是迫于学校对职称晋升的硬性要求,其课题缺乏充分论证。学生申请课题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技术认知,创新性不足。同时,这些课题的遴选多由学校或学院一级的团委组织,缺乏必要的专业论证,导致最后立项的课题良莠不齐,部分课题缺乏实践性、创新性和实际价值。
(四)科技创新课题依赖指导教师,多以单个教师的指导为主
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其科技创新活动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乏教师指导,而44%的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指导教师[5]。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多以单个教师的指导为主,甚至有些指导教师的专业与所指导的科技创新课题在内容上并不完全对口,指导教师的知识面不足,成果的创新性和实际价值也难以保证。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
部分高校还没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或仅仅是在其他规章制度上提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导致科技创新活动没有制度保障。此外,资金和场地应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但部分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人、财、物方面投入不足,特别是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场地、设施和设备的数量较为有限,无法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在部分高校“重名次、重竞赛” 功利主义色彩下,仅对获奖课题的大学生进行激励,这种不完善的激励机制也导致大学生缺乏参与科技活动的动力,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结合以上不足,除制度、组织等学校(学院)层面的因素之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不足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阶段。采取合适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协同创新
2014年10 月25 日,在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的致信中指出:“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创新行为,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协同创新是创新的升级,不仅强调创新,还强调创新活动中的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和协同沟通能力,旨在通过团队合作相互启发实现集体创新[7]。全国范围内的高等学校协同创新――“2011计划”自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
(一)协同创新内涵
协同创新是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过程[8]。沟通过程涉及学术知识和经验知识两类的整合,学术知识是理解和应用经验知识的基础,协同创新不仅注重知识的开发和创造,更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和价值转换;协调是在沟通的基础上,整合和运用正确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合作在协调的基础上,保证创新行为的同步优化,实现知识增值、资源增值和资本增值;协同涉及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通过强化政策与行为的匹配度,成果(产品)与需求的匹配度,创新主体内部知识、资源、行为的匹配度,实现创新与绩效的最大化。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的价值创造过程[9]。知识增值过程中,相关的活动包括知识的探索和寻找、知识的检索和提取、知识的开发利用、知识的获取分享和扩散。协同创新促进知识活动过程的循环,使更多的知识被挖掘并转化为资本,形成规模效应,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
在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问题十分重要。协同创新过程由各个创新主体共同参与,通过知识增值凝聚各个创新主体,通过明晰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提高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协同体“创造―收入―投入”的良性循环。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切合协同创新内涵
大学生是创新活动的初学者,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是一种基础性的科学技术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完成主体包括大学生课题组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组),涉及场地、设备、文献、资金等资源要素,涉及课题申报立项、人员确定、组织执行、利益分配等过程,而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涉及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环节。要高质量地完成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必须有效整合大学生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基础知识、课题组成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学术知识和经验知识,必须整合学校提供的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内部资源和可能得到的包括现场实践场地、人员、资金等外部资源,根据个人特点有明确的分工并行动统一。从以上角度来看,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与协同创新的过程在内涵上有一定的类似。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非常必要。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策略
基于协同创新内涵,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可采取“资源协调、知识整合、协同合作、利益共享”协同创新实施模式。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的一般过程,提出如下实施策略。
(一)申报立项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申报必须充分论证课题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科学技术意义,分析课题目标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课题内容需结合学校大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和知识层次,并综合考虑学校师资力量储备和各项硬件条件,避免课题出现研究内容过于学术前沿,涉及知识面过于宽泛,研究人员条件和硬件条件难以具备等问题。课题申报时应提出可量化的目标,避免出现“揭示规律、阐明机理”等概化目标,鼓励具有转化及应用前景的成果目标。为促进课题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的协同意识,并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应鼓励学科交叉。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立项应进行充分论证。论证工作可由团委组织,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相关学院的职员和教师参加。课题立项应考虑每个课题能否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因素。
(二)人员确定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组包含大学生成员和指导教师,其人员确定分为两个层面,即大学生成员组确定和指导教师的确定。学校(学院)可综合考虑教师队伍中各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社会工作热心度、时间充裕度等,采用“工程邀标”的方式来确定指导教师。课题信息后采用“工程招标”、指导教师“评标”的方式遴选并确定课题组大学生成员。在以上人员确定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提出课题申请的教师或学生。为保证学科交叉型课题的顺利进行,大学生成员组应包含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人员确定后,学校(学院)应与课题组签订任务书。
(三)组织执行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组织执行可大致分为课题初步分析与交底、资料收集与学习、计划与成员分工、具体操作与实践、成果实现等阶段。
(1)课题初步分析与交底阶段。以课题组“指导教师引导+大学生成员讨论”的形式分析课题的内容,分解课题的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增进整个课题组大学生成员之间、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在此过程中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课题目标的实现是各参与者之间协同合作的结果,这种协同合作不仅是根据内容分工,还强调与同伴的互动、沟通交流。
(2)资料收集与学习阶段。在初步分析与交底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可布置资料收集和学习阶段的任务。资料收集时,注重每个大学生成员参与课题资料库的建设。资料学习时,强调课题组的多次讨论式学习,引导大学生成员建立新旧学术知识之间联系,并强调学术知识与教师经验知识的融合,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在这种讨论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时要对大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基本的判断,并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引导各成员找准在课题中的位置。
(3)计划与成员分工阶段。通过资料收集与学习,在课题中的初步角色自我定位基础上,课题组讨论并明确大学生成员的课题任务分工,制定课题操作层面的具体计划。此计划既包含每个时间节点的具体目标及每个具体目标的个人任务,还应包括每个任务的资源利用需求,以及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整合。
(4)具体操作与实践阶段。该阶段持续时间最长。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定期交流机制,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意见和新的资源,这些观点、意见、想法不仅是关于各自任务之内的,还可以是其他成员任务相关的。通过与指导教师沟通,达成观点的一致、意见的统一和资源的共享,并不断优化预先设定的计划。优化计划应保证各成员的具体操作与实践行为协调,互补性强。
(5)成果实现阶段。该阶段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最后阶段。首先要对具体操作与实践阶段的个体成果汇总,再根据课题目标的不同,大学生成员协作完成成果。以专利目标的成果实现为例,单个专利目标可采取“数据分析、附图制作、文字撰写”的分工,多个专利目标可采取“单个专利思路+单项功能任务”的矩阵式分工,经与指导教师多次讨论沟通形成最终成果。成果实现后,应对成果进行归档整理,为后续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提供前期基础,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延续性和长效性。
(四)利益分配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成果由课题组大学生成员和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由其产生的利益应有合理的分配机制。一是基础工作量认可。对于完成成果实现的课题,应给予大学生成员合理的学分认可、给予指导教师合理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认可。二是荣誉性表彰。对于经评审后高质量成果实现的课题,应分别给予荣誉表彰。三是知识产权的归属。成果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学校、大学生成员、指导教师共同所有。对于科技论文形式的成果,可按照大学生成员自我认同的贡献大小进行论文作者署名排序,指导教师为通讯作者;对于专利形式的成果,可按照大学生成员自我认同的贡献大小进行发明人署名排序,学校和指导教师作为申请人。四是课题科技成果奖励性绩效的分配。奖励性绩效应在课题任务书条款中予以明确。五是潜在经济转化效益分配的约定。对于有潜在经济效益的专利类成果,在专利申报时,应在学校(学院)主导下另行签署专利转化(转让或应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分配方案。
五、结语
协同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其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以协同创新的理念来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其执行和成果实现过程将有利于大学生协同意识、沟通能力的形成,并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起到潜影默化地促进作用。同时,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策略,将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成果产出的提档升级,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新飞,郑晓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6):48-51.
[2]张仰飞,魏萍,冯永伟,等.多维度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工程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6(4):57-61.
[3]朱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12.
[4]向凌.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机制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0(6): 93-95.
[5]田小平,张治国.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陕西30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理论导刊,2014(7):100-102.
[6]冯锦敏.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2(5): 135-137.
[7]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 30(2):161-164.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生态化 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 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 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尚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有利于推动系统结构不断达到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正向涨落为主。根据亚范式Ⅰ,自然生态系统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保持系统既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如果科技创新充分注重了其生态价值,则会在保证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达到优化。显然,在路线①的情形下,人类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路线②所表示的是,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以负涨落为主,其干扰或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根据亚范式Ⅱ,自然生态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将运用正反馈机制把这种负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向不同宏观稳定态的转换,如果人类不及时调控自身的行为,任其继续放大,这种转换最终会导致巨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崩溃瓦解,使其实现宏观稳定态的转换,那么,作为巨系统的人类子系统要想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幻想。
由此可见,注重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展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新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代换。……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就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这是预防和控制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可持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
2.2 传统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众说纷纭,继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之后,索罗提出了两步论———“新思想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缪尔塞在整理几十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认为, “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科技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技术异化为统治人、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同时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弱化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传统科技创新观的指导下,技术沦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元凶”。
例如,臭氧空洞、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与钢筋、水泥、含氟冰箱、空调、飞机、去污剂、杀虫剂等技术产品的大量使用是分不开的。
在高科技领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我们更不能熟视无睹。例如,航天技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它带来的废弃物给太空留下了安全隐患;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的医学、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因素等等,如不加限制地发展,只能“导致3D(deadly,dangerous and dirty),即有害的、危险的和肮脏的生物生态后果”。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生态化转向。
2.3 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
“技术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经济学中的推广,它被公认为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技术史经历了从农业技术范式到工业技术范式的转换,而现代技术问题的日益彰显已经使人类开始为技术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
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上是浅层和局部的。而经过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加工制造的技术能力飞速提高,技术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输入环境,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总之,现代技术与大量制作人工物的生产方式结合,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干预了生态过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科技出现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作为科技共同体的人们忽视了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从而破坏了天然自然的平衡,而天然自然大系统平衡的破坏反过来作用于人工自然,使人工自然异化为恶劣环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要大力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使“实践的人化自然”系统不断进化,与天然大自然融为一体,推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和进化。
简而言之,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应在如下几个层面上努力:一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二是要充分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开发高科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三是高科技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
3 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系统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类型与层次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
1.一般意义上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英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是innovation,意指“更新”、“改变”、“制造新东西”。汉语中容易与之混淆的词汇包括“发现”与“发明”。其中发现(discovery)意指揭示新现象,认识新规律,即对本有事物或规律的探索;发明(invention)意指创制新东西或是研提新方法,是对未有事物或方法的探索。两者之中尤以发明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最容易混为一谈,而其区别在于:只有把发明引入生产系统才能成为创新,没有引入生产系统的发明因为无法被广泛地应用而不能成就为创新(在由发明到创新的引入过程中其最大的推动者是企业家,其次是政府管理部门)。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创新。其中,从广义层面看,创新活动可以发生在多种领域,诸如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等,它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思想,做出一项新的科学发现,构想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政策体系、决策机制、制度框架,或者产生一个新的发明创造等等”。狭义的创新一般特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它包括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等等。
2.经济学领域的创新概念
一般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界定“创新”,通常将之定义为一种“生产过程”。
作为1912年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通过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基于它的概念可以将“经济学领域的创新”理解为如下几种情况:
(1)创造一种新的或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使已有产品具备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不管这种来源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
(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3.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
在我国经济学界以及现在的企业界,通常将科技创新的概念等同于技术创新,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其适用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否认二者之间存在差别。探究这种差别的工作应该始于“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异同”。
都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它们是一对关系紧密的词汇,其紧密的关系表现在前者科学原理的发现与证明为后者技术突破提供基础,后者一定时期的技术手段为前者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工具性的支持。因而,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合二为一被称为科技知识,成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但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又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而后者主要回答“做什么”与“如何做”的问题;此外,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现,而技术的任务是要有所发明,前者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后者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科学的目标往往是不确定的,其结果具有惟一性,有正误的区别与判断,而技术活动一般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其结果具有多样性,有效与无效、可用抑或不可用是其主要的判断标准。
基于科学与技术的异同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区别与联系。科技创新主要是借助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研究的发现,从而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以达成创新之目标;技术创新主要是借助技术上的突破与新发明的实用性转换来达成创新之目标。从定义上看,科技创新的范围要广于技术创新同时又包含了技术创新的活动,它既强调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强调技术突破与新技术实用性转化在创新过程中的强大功能。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这种关系体现在具体的微观企业中,就表现在技术创新的两大主要借助力量上,单纯讲技术创新时就是指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它主要依靠企业自己内部的研究与技术力量而不使用外力;如果讲科技创新时除了要依靠企业的内部力量自主进行技术创新以外,还要联合与借用企业的外部力量,这些外部力量的提供者包括其它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所、其它类型的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发明专利的持有者等等。
以上对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梳理有时在企业界恰恰被颠倒过来理解,即很多的企业家认为,不是科技创新所涵盖的范围广,而是技术创新所涵盖的领域宽,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既包括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又包括了借助外部科学研究力量进行科技创新两种途径。
但是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包括科学研究和发现,又包括技术突破与发明的科技创新概念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观点。
4.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的概念源自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又丰富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其主要的不同在于科技创新对于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的重视。如果忽略这一点不计,那么科技创新的概念就可以等同于技术创新的概念。而对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国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将这些看法进行归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1)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认为,一项发明当它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2)英国的弗里曼指出,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工艺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等步骤。
(3)美国的迈尔斯和马奎斯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4)澳大利亚的唐纳德・瓦茨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成果进行开发,最后通过销售而创造利润的过程。
(5)国际经合组织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新产品的产生及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化以及新工艺的产生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过程。
(6)缪尔塞在80年代中期将技术创新定义为,以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国内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在众多学者的观点中,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
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组织的过程,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基于以上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的成果,再加上科技创新对于科学研究及科学发现的重视,可以将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竞争于特定市场中的不同类型企业,在充分整合企业研发力量与外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大学、科研院所的支持力量后,不断地运用新的科研成果与知识,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工艺,占有新资源,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拓新市场的系统运作过程。
(二)科技创新的类型与层次
1.科技创新的类型
科技创新的模式有很多种,基于创新模式的不同,可以将科技创新划分成很多的类型,如表所示: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比较看重后一种创新类型划分,即基于科技创新的不同来源与技术途径将科技创新划分为模仿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模式。
其中,“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其成功经验和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其核心技术和其他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以达到创新之目的。一般而言,模仿创新的投入与重点是放置于创新链的中后期阶段。“自主创新”一般是指企业完全借助自身技术与研发部门的力量,通过组建技术攻关小组等模式来对某些技术进行探索以谋求重大突破,从而达成创新之目的。这一创新类型基本上融括了整个创新的环节,包括企业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业化,并获取最大化的商业利润。“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并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进,从而达成再创新之目标。
2.科技创新的层次
科技创新除了可以基于不同模式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以外,还可以基于不同的规模、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环境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企业科技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城市科技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及其创新系统。
其中,“企业科技创新系统”更多侧重的是企业技术创新,其独立创新的系统能力相对较弱,所处的创新环境由城市而区域而国内至国际依次展开;“城市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城市中,由众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中介组织、法律制度、消费文化等等要素所形成的创新系统,这个系统有其独特的创新能力,有其特殊的创新文化,有其种类繁多的创新产品;“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地区内,以集聚的产业群为支撑且包括了众多的产业和众多的城市在内的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一般而言,作为一个国家创新系统,它应该包括如下一些核心要素,即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等。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企业科技创新系统。
二、科技创新的主体及其动力激励系统
(一)科技创新的主体
谁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向来存有争论,争论的观点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1.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只有在企业家的领导和推动下科技创新的活动才能得以开展和顺利实施,而且企业家的主体作用贯穿于从新观念的产生到创新活动的开展之全过程。“企业家善于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善于规避科技创新的风险,善于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市场化,善于筹措科技创新所需之巨额资金”。所以说,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2.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过程只能由企业来完成,且科技创新的结果只能通过社会生产过程来实现,而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体,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至于企业家,虽然他们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重大,但一力还无法承担创新之任务,是以不能给予其主体的称号。
3.综合主体论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等在内的组合主体。其中,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直接主体,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间接主体。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多元要素参与的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过程中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市场、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其它要素都在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具体的分工表现在:企业以科技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承担着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以使之实现市场化和价值化的重任,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因而赋之以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国家级研究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地方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具体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工作,并需要与企业的研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各级政府应该避免扮演直接组织创新活动的角色,而应该将自身定位为服务者与支持者,将工作的重点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组成部分间交流与合作为主;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和组织,在政府部门的管理和规范下,主要为科技创新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二)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系统
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系统由三个层面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内在的动力激励,要通过产权安排、组织设计、管理制度创新,从企业内部构建企业的激励系统;第二个层面是市场层面的外在激励,是通过市场体制建设,推动创新成果交易,形成规范的竞争市场,从企业外部以市场力量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第三个层面是政府层面的外在激励,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法律政策、专利保护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的完善与创新,用非市场的手段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对企业科技创新进行导向和激励,并为其构建一个理想的政策、法律环境。
这一基本架构最终所要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来对科技创新的活动产生积极刺激,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动力系统,在企业外部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支持系统,从而不断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持
续和高效开展。
三、科技创新的系统构成
(一)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涉及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在这个创新系统中,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企业微观系统与社会宏观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在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中,包括了如下一些构成要素,即研究开发部门、技术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工程设计和制造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等等。这些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员和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运作的企业微观创新系统,其结构如图2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来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以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目标,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动必须要始终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群体的偏好及其消费能力,通过企业的市场部门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并在专业的技术顾问委员会指导下确定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重点。
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企业家的推动与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决策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一定时期内的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研究与技术开发部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它们承禀企业家的意志,借助市场调研及技术顾问委员会提供的信息,全面利用本企业既有的技术积累来开发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活动,研究与技术开发部门的工作终止时,科技创新的活动却并没有完成,它需要借助工程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力量,将无形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并通过销售部门与客户服务部门将之输送到消费者手中。当最终产品或服务被消费者广为接受时,一个创新循环中的整体目标才算实现,而又一轮创新循环会从消费者更新的消费品味与更强的消费能力反馈那里开始。
基于系统和谐性的要求来看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它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企业自身应该为各个部门以及各个部门的所属人员充分创造发挥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要确保个性的有序张扬以激发其最大化的创造力与主动性;
(2)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其足够优秀以胜任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需要;
(3)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与企业的高层领导团队及企业自身应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彼此之间应该平等、共享、合作与相互促进。
(二)科技创新的社会宏观系统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是消费者群体,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是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知识源泉来自于各级各类的科学研究机构,这些部门和机构共同构成了科技创新大系统的社会宏观子系统。如果将这一子系统视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系统来分析,它又包括了科学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和文化子系统五个构成部分,如图3所示。
其中,科学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大学、各类型的科研机构及其科学研究人员,他们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科学知识和动力;技术子系统主要由技术开发部门、工程师、各类型技术人员以及各种发明专利的拥有者等构成,他们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经济子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市场、消费群体、资源、能源等等;政治子系统的构成主要是指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及其制定的各种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对策;文化子系统主要是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导向、消费观念。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家的推动作用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而企业微观系统既可以当作是科技创新的一个独立子系统,也可以视作社会宏观科技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中的技术开发与研究部门无疑将成为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而其系统本身自然会成为整个科技创新系统的核心。
高等院校为企业以及城市的总体科技创新活动不间断地输送人才血液,同时又以自身的研究力量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的自办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作为功能最强的原料提供给具有创新资质的企业,借助企业的力量实现科技成果到产品或服务的转化。
各种类型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微观创新系统之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前者以后者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和动力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后者以前者的科学研究成果来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前者提供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以后,二者来共享因此而创造的利益与价值。
政府管理部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间接推动者,是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它对于整个创新系统的构建、完善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企业进行创新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持同样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一个城市要做好科技创新的工作就必须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人才体系,使之不仅包括高科技人才,还应该包括金融、财政、税收、教育、研究、文化等等的相关高层人才。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与管理部门,作好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培养、流动的工作,就等于是抓到了科技创新促进工作的根本。
社会中介机构是企业和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助推者,其本身还是解决就业和引进人才的前沿阵地,因此,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其提供的服务与支持,与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城市管理者在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系统时,应该充分重视其中介功能,扶植其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是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的最大诱因,而市场环境本身的水平及其规范的程度将决定着企业以至城市自身的创新水平。只有在公平竞争、讲求效率和能够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不被任意侵犯的市场环境下,各种创新活动才能得到长足地发展。
在科技创新系统中有一类子系统属于是非制度的因素,它们包括社会文化、消费者群体心理、风俗等等。这些因素往往会从细化的角度和层面对整体的科技创新产生具体而微妙的影响。
本文作者:
李文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