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诗三百首范文

古诗三百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诗三百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诗三百首

第1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假如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要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把他们都培养成风雅的才子和淑女,争取出几位国学大师。

首先让学生们背诵《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是歌曲的歌词。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同学们熟知的成语就来自于《诗经》。

其次,我还要学生们熟读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 《静夜思》是我喜欢的诗词之一。

第2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关键词】三美 创译 境界

人教版第六模块第二单元主题是谈诗歌,课文中谈到了英文中的童谣、清单诗及五行诗,还提到了日本的俳句诗和中国的唐诗。课文中列举的唐诗英译及79页课文注释给出的唐诗原文一并展示如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

Awaiting Husband Stone

Where she awaits her husband

On and on the river flows.

Never looking back,

Transformed into stone.

Day by day upon the mountain top,

wind and rain revolve.

Should the traveler return,

this stone would utter speech.

(by Wang Jian)

该译本出自张廷琛与魏思博(下简称张魏)合译的《唐诗一百首》中第53首。教科书中的译文没有英文标题,上文的标题是根据张魏的译本补上的。首字母的大小写是照着教科书抄下来的。在《唐诗一百首》原书中译者在译文后加了注释:A legend that originated in Wuchang, Hubei Province, and spread so far and wide that there were many such landmarks along the rivers of China. 而北京大学许渊冲译注的《唐诗三百首》(2007年1月第一版)第60页也是《望夫石》,译注如下:

The Woman Waiting for Her Husband

Wang Jian

Waiting for him alone

Where the river goes by,

She turns into a stone

Gazing with longing eye.

Atop the hill from day to day come wind and rain;

The stone should speak to see her husbandcome again.

*The legend goes that a woman sitting for the return of her husband turned into a stone by the riverside. Thus the stone becomes a symbol of lovesickness.

从形式上看,以上两种译文共同点是既译且注,不同点是张魏的译本是无韵体,而许译是韵文。和原诗比较不难发现张魏译本首先未做到押韵,因为原诗是押韵的乐府诗,不押韵就失去了乐府诗的音乐美,不美也就不能脍炙人口,也就无法流传了。正所谓,诗之无美,行而不远。而许译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不仅形美,而且音美、意美。

再看该书workbook的52页还列举了另外一首唐诗的英译,即孟浩然的《春晓》。该诗的原文和教科书所给译文如下: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第3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号称唐朝文学以诗为盛,宋代以词著称,所以“唐诗宋词”早已脍炙人口,唐诗中佳句流入文学甚至言谈中的成语很多。如“每逢佳节倍思亲”,“山雨愈来风满楼”,“儿童相见不相识”等等,举不胜举。

1、唐诗的探索清康熙年间整理编刊的《全唐诗》有4万9千多首,出自2300多位诗人之手,其中涉及到植物及植物景观的很多。但由于诗人不谙植物名称,大部分语焉不详,统而言之大多为松、柏、竹、草、木等,如今整理起来还有一部分古代名称与今名相距甚远。从有限的资料中不难发现一些研究古诗词中花卉种类的问题:(1)诗人的情怀各异,植物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个抒绪的契机,并不对植物进行认真的描述,如王维写的《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四句中只用一个“柳”字,加上“青青”正为了点明初春时节,好像柳与送别并无太多相关之处,其实不然,在《唐诗三百首》中就有23首提到柳,古诗中出现“柳”的诗句与“松”几乎同居前列。(2)植物自发的气味或风雨引发的音响,往往受诗人的听闻而写出美丽的诗句。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有两句:“荷风迭香气,竹露滴清响。”;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两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白居易《夜雨》两句:“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等等。

2、宋词的挖掘收录在《全宋词》的词作近两万首,是宋代(包括南唐、北宋和南宋)1330多为词人的佳作。其中300首中提到植物的占216首,占72%。不过植物的季节变化、色相变化、姿态变化等,词人以不同的词汇称谓,其实都是来自同一种植物。草本、木本、野生、栽培的植物,被词人看在眼中或闻到香气而抒感,写在词中,从园林景观的角度,从唐诗宋词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以下问题:北宋期间咏入词类的植物类为见显著的增加,有3/4都是唐诗中已出现的植物,如:柳、梅、荷、桃等,野生植物反而相对减少。尤其词人对自然界的植物认识,采取漠然无知的咏叹,最多见是词内的“草”,用芳草、衰草、暮草、岸草瑶草、霜草等出现杂字里行间。由于许多诗人兼词人,他们在“诗”中能细腻地吟咏很多野生植物,而在“词”界中却比较少见,原因何在?估计是“诗境”与“词境”的差异。宋词三百首中涉及植物的共122首,占40.6%。所咏的植物约39种,不过咏花又咏果或四季的变化等均归在一种之中,以利于园林布景的参考。

二、小结

第4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提高学生素质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小学大纲推荐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巧妙利用时间

利用早读时间,尤其是夏天,在学校规定到校时间提前十分钟到校,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目标,有计划

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方法

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遇到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

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后,另外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部分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诵。

第5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打个比方,五言古诗就像是古诗围坐在五言的餐桌边,有时候是六七个人,有时候是十二三个人。大家聚在一起,说文解字,喝酒吃肉。李白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五言古诗中写道:“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讲了几句话,人家肯留宿了,还拿出美酒款待。看来没什么吃的,除了酒。所以不一会儿斗酒之最的李白就醉了。酒仙赶了一天的路,风尘仆仆,不能餐风饮露,肚子怎么不饿!

而在李白的另一首《月下独酌》里,就只能光给李白喝酒,别说是肉,就是萝卜干也不能给他吃。朋友也不要去看他,让他孤身一人在花下,只有一壶酒,如此方与朋友亲近。这个时候还以菜佐酒,则太俗了。月光素盘,李白用月光下酒,情不自禁吃得太饱,为了帮助消化,就载歌载舞了。《月下独酌》是一个诗人的吃,吃得有声有色个性鲜明,尽管无肉,也不会大醉。所以说,李白的诗潇洒飘逸,只见酒不见下酒菜。

而在杜甫那里,菜比酒重要,所以说杜甫是位现实主义大师。浪漫主义的酒,现实主义的肉。李酒杜肉,但杜甫常常没有肉吃,一如孔子。肉是大荤,在古代,韭菜叫小荤,杜甫吃不到大荤吃小荤,就在他的五言古诗《赠卫八处士》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吃小荤时的“惊呼热中肠”:漠漠的夜雨里,从院里剪一把韭菜来炒着吃,尽管寒酸,但意境多美。“夜雨剪春韭”,这是美食的千古名句,杜甫是唐代头一名美食家。“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杜甫的酒量比李白小多了,因有了“夜雨剪春韭”这一份美食的心境,也就得到超常的发挥。

王维呢,这位诗人好像一喝酒,就会跑到露天,热爱山水的本性暴露无遗。王维不是“置酒长安道”,就是“下马饮君酒”,有点“吃里扒外”。也正靠着这点“吃里扒外”,安史之乱后才逃出了惩罚。最穷的诗人是孟浩然,又馋酒,所以只得常常登高,“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就是为了看有没有人送酒来。最静的诗人是韦应物,“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这静得有人情味,有酒同喝,有福同享,悄声细语,温暖人心。与“安得广厦千万间”不分上下,只是度数不同。一个是烧刀子,一个是陈年花雕。

七言古诗像张长条餐桌,来喝酒吃肉的人多了一些。最知足的是韩愈,“床铺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退之无力擒虎,就退之赏景,山红涧碧,不改其乐。“山红涧碧纷烂漫”,烂漫的青春呵,韩愈像吃青春饭的。白居易不但租到了便宜的房子,还能出入皇宫禁院,《长恨歌》就是他见到的流动的华宴。唐代诗人中,白居易的笔写得出富贵气,“玉楼宴罢醉和春”,这类句子,李贺、贾岛是写不出的。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饮食经验。

第6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和往常一样,我并没有对身边的世界给予更多的关注,沉静的阅读导致了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一定会与一部经典遭遇。

独坐陋室的阅读往往会形成一种吸引力,让我的关注渐渐地集中到一本经典上来,倾心品味,反复再三。由此,我不可避免地碰上了《古文观止》。

其实,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被若干前辈和同龄人奉为经典的古代文集时,我已经在很多地方看到了这本书里将近一半的篇幅。在课本里,在图书馆里,在人们的语言里,我早已熟悉了《古文观止》里记载着的许多事件和人物。但是,这本书并不是很随意地存在着的,只有喜欢阅读,并且希望认真地读一些书的人,才会与之相遇。在这里,我可以作一个有趣的对比:中国文化传统里,与《古文观止》性质相似的选本还有《唐诗三百首》,二者在中国绝对是最具权威性的两本古诗文选。但是在国人的阅读经历里,没有见过《唐诗三百首》的人几乎是没有的,而有的人,也许一辈子也不会翻一翻《古文观止》,哪怕是仅有的一次。这就形成了两个极端:同样是国粹,《唐诗三百首》成为不是下里巴人的下里巴人,《古文观止》却成为不是阳春白雪的阳春白雪。

《唐诗三百首》让我们记住了一个风华正茂的时代,《古文观止》却为我们记录了中国的大半部人文历史的精华。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许这恰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唐诗三百首》的功利性,而对于《古文观止》的阅读,除了能够在那些文字里读到一些前人对某些人所作所为的私人评价之外,再不能为自己的颜面与荣光增添一些东西。所以,这本注解与正文同样丰富的经典,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太多的入口,只好等待着有心人,在孤独、落寞、失意、怅惘的时候,才会放弃众多无法实现的欲望,在长吁短叹中阅读。这就是尘世中我们经常看到了隐者抵达《古文观止》的途径。

在滇西北的枝叶与花朵的簇拥里,也许,这是阅读《古文观止》这样的经典的绝好地方。无论在什么时代,滇西北总是一个宁静而安详的地方,江河与山冈,把滇西北围起来,仿佛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书房。在这里,如同一个隐者一样读书,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这样的情形,可以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平静的心情来品味这本书。

当然,在众多隐者当中,还是会有很多人绕过这本书,直接沉落到比《古文观止》更遥远的《周易》、《老子》里去,把失意归根于风水之类的因果里去,一边喃喃自语放鹤田园,一边侧目庙堂之高。因此,《古文观止》似乎更多了一些寂寞,仿佛要无人问津了。然而,《古文观止》却始终是存在的,始终有人在安静地阅读,并且一读再读。这就是经典的真正魅力,有人在路过之后就离开了,有人在离开之后再回来,还有的人,在回来之后,再没有离开。我有两本《古文观止》,一本是1982年8月出版的繁体字版本,到1993年,它已经印了5万7千本了。还有一本是1981年出版的简体字版本,到1991年,也已经印了20万本了。如今,时间又隔了十多年,不知道这两个版本还有没有再印。然而,这个数字已能够说明问题了,况且,这本书到现在究竟还有多少其他的版本,大概也只有专门从事出版的人才能够知道。

《古文观止》是一本特别厚重的经典。这里并非只是说它包含了中国由周至明的思想与文学精华,从最浅的层次来讲,它的厚度与重量,远远地超过了《唐诗三百首》。因而,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随手放进口袋里,在茶余饭后掏出来读一读。好在滇西北的宁静,给我带来了绝好的机会,让我多次带着它,在野外随意地找一个无人的树丛或者阡陌,把自己隐藏在叶子与枝干之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潜心品读这本有着相当厚度与重量的经典。我至今都很固执地认为,阅读《古文观止》这样的经典,必须是心神宁静的时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舒适地躺下来,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才会读出其中的境界来。

《古文观止》与众多的书籍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既不像《老子》那样讲究内敛与隐忍,过分地追求自我修炼,也不像《孙子兵法》那样工于心计,更不像《厚黑学》那样厚颜黑心。这本书的精华之处就在于,它通过臧僖伯、子鱼、唐雎、冯谖、邹忌、苏秦等人的故事,记录了古时的士大夫种种的智慧与谋略,却又始终在告诉你出世时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和列国东征西讨的刀光剑影里的道德华彩。

在《古文观止》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事件的记录,更多的是人性品格的外化呈现,比如:“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样的句子与段落,随处可见。正因为如此,《古文观止》才会让我们数百年来一直平静地阅读着,如饮美酒而沉醉于心,如见师尊而虚心聆听。

厚厚的一本《古文观止》用了很大一部分篇幅来描述远古时代的战争,通过硝烟弥漫里的人影,把智性展现出来,满足了一些人窥视铁血时期的强势品格的欲望。但是,只要仔细阅读《古文观止》就不难发现,这本书还不止是一本书,更是一个哲人,它让你能够不断地领略到一种惊人的胸怀与气质,不动声色地让人为之倾倒。当我的目光绕过《出师表》《屈原列传》《岳阳楼记》等荡气回肠的篇章,我总是要在《李陵答苏武书》、《陈情表》里停留很久。苏武在中国历史里的跋涉,不知道支撑了多少人的精神,使其为之而自豪,并引为典范。与此相比较,同时代的李陵则因为投降,被写进了一段又一段历史,为众多将相仁臣所不齿。但是,被奉为古文经典的《古文观止》却收录了一个投降者劝降苏武的书信,真不知道编这本书的吴楚材和吴调候当初是怎么想的。但是,作为一个叛臣贼子的见证,却与《出师表》之类的垂世名篇同列一卷,读来却同样是感人的。也许,这就是散文所特有的气质吧。

随着我自己的创作逐年深入,在偶然的一些宁静时光,我经常会在内心深处对散文本身所应该保持的本性,淡淡地思考。散文这一看似很随意的文本,它原本是应该把心理纤尘不染地显现出来的。一本《古文观止》看似复杂,但是它却只有一个主题:做人。

第7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一、巧妙利用时间。学校7:30早读,我一般7:15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目标,有计划。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方法。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赛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第8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关键词:“纯语言” “三美” 唐诗英译 本雅明 许渊冲

一、本雅明《翻译者的任务》

德国哲学家、散文家和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在1921年撰写了德语论文《翻译者的任务》,该文虽然艰深晦涩,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涉及文学作品的意义、翻译的意义、翻译与“纯语言”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影响极其深远。德曼曾就此评价说:“如果你不曾就本雅明的这篇文章说些什么,你在学术上就没什么地位。”(德曼,1986:73)

本雅明认为翻译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独特的精神表达形式,一切语言都只是对上帝语言的翻译,译文的本质属性不是向读者传达或者与读者交流原文信息。可译性(translatability)是某些作品的本质属性。翻译彰显了显存的隐含关系,这些关系在原作没有被翻译之前是出于隐蔽状态的,而翻译则是一种“与语言的陌生性质达到一致的权宜手段”(本杰明,1921/1999:284),由此,翻译既能促使自身语言的成长,也能更接近寻得“纯语言”(pure language)的目标,“纯语言”通过翻译与原文的共存和互补得以释放。

二、《唐诗三百首新译》的“纯语言”

(一)“纯语言”和“三美”论

通过对本雅明《翻译者的任务》的解读,朱湘军指出“‘纯语言’指的是语言间一种超历史的亲缘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每一种语言的整体意之中”(2006:66);曹丹红认为“纯语言”并不是一种符号,而是上帝的语言,即上帝的命名语言,是一种可以传达的精神实质(2012:6)。在《唐诗三百首新译》一书中,“纯语言”则可以理解为诗歌的美,许渊冲先生总结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诗歌的美超越中文和英文的差异,又存在于中文和英文中。

所谓意美,即指翻译时不仅要表达字面意思,还要能表达出深层含义,不仅能表述言内之意,还要能表述出言外之意,使读者能够产生近似的联想,体会近似原作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意美是“三美”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所谓音美,即指译文可以借用译入语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于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传达和原文相似的音韵美。所谓形美,许渊冲先生认为,主要是在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应尽量做到形似。

唐诗的“纯语言”不仅体现在或雄壮或秀美的诗境、或沉郁或清新的笔触以及深沉的情感,而且还体现在它富于变化的格律形式、抑扬顿挫的音韵。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中文和英文发音、结构的迥异,要做到“三美”,或者说,在唐诗英译中解放唐诗的“纯语言”,这绝非易事。

(二)例诗赏析

由于《唐诗三百首新译》中翻译了意境、音韵、体裁各异的三百多首诗,在此不可能一一解析,仅选取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无题》进行分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Poem Without a Title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The silkworm till its end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The candle only when burned has no tears to shed.

At dawn she’d be afraid to see mirrored hair gray,

At night she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

To the three fairy hills it is not a long way,

Would the blue-bird oft fly to see her on their height?

李诗为唐诗中常见的七言律诗,押尾韵。许先生的译文采用抑扬格六音步,尾韵是ababcaca。第三句中silk,spins,silk,sick押头韵,同时也与原诗中“丝”的音相同,完美地做到了音美和形美。

首联描写与爱人难以相见却又分别在即,景物描写更烘托出痛苦不堪的心境。李诗中并无人物主语,这是中国古诗的常见特征,虽然给理解增加难度,但是增加了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一句中两个“难”字使用了重复的手法,但是意义有所区别,第一个“难”字意为相见困难、机会难寻,第二个“难”字意为分别令人痛苦。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出于“形美”的考虑点明了人物主语,符合对该诗的主流理解,也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两个“难”字,许先生没有使用同一个单词翻译,而是分别选用了difficult和hard,用词精准,符合原诗的意境。第二句翻译出了东风无力吹拂、百花破败的味道,只是汉语中“东风”与春天相关联,而英语恰恰相反,与春天关联的一般为west wind,此处似乎略有瑕疵。

颔联中,李商隐采用了“思”和“丝”的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由于语言的差别,译文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蚕丝是从充满爱意的心中吐出的,这就将蚕丝和爱情联系起来,产生了与李诗近似的联想,展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颈联中增加了人物主语I和She,清晰地解释了原诗所描绘的意境。

尾联中,李诗用了“蓬山”和“青鸟”的典故,这在译文中很难直接地显示出来,于是许渊冲先生在译作的末尾加了注。“a long way”与开头的“difficult”遥相呼应,末句则采用一个祈使性的问句,祈盼青鸟能给爱人带去问候,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做到了意美。“当不同的语言在各自的意指方式中相互补充、相互妥协,而最终臻于和谐时,纯语言(也即大同语言)就诞生了。”(孙致礼,2009:90)

三、结语

在《唐诗三百首新译》一书中,本雅明提出的“纯语言”可以理解为诗歌的美,即许渊冲先生所说的意美、音美、形美。许先生深谙中西文化,精通中西语言,在翻译过程中,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方面使得原诗的灵魂、感情、音韵、节奏和形式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英语中发现了唐诗的回声。

参考文献

[1] 曹丹红.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再解读[J].中国翻译,2012(5).

[2] 本雅明.本雅明文选[M].陈永国,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德曼.“结论”:瓦尔特本雅明的“翻译者的任务”[A]//郭军,曹雷雨.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 马.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 孙致礼.在目标语中发现“原文的回声”[J].中国翻译,2009(2).

第9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1、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2、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数量位列第4。

3、杜牧简介: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其诗英发俊爽,为文尤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於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