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 农业旅游 农业观光旅游 农家乐
乡村旅游,英文为Rural 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a,也有些国家将其称为Agritourisme(农业旅游)和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
由于乡村旅游概念的复杂性和复合性,人们曾提出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概念,比如: 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等。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些与乡村旅游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进行辨析。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
生态旅游,英文为Ecotourism,有的学者将生态旅游概括为“回归自然之旅”、“绿色之旅”、“健康之旅”等。至于其表征形式更为繁多,以下列举较具代表性的几种:
1.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墨西哥人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2.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1992年所做的定义颇具代表性,它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3.Erlet Cater (1994)所下的定义为:生态旅游是旨在保护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旅游形式,是由游客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区政府、民众的旅游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统一体。
4.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 )定义为:提供爱护环境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保护及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5.中南林学院的吴楚材教授定义为:城市人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二、农业旅游的涵义
“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式提出来是在2001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1]9号文件和有关领导在2001年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列为2001年旅游的工作要点。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解释,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严艳(2000)所下的定义为: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旅游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将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
三、农业观光旅游的涵义
关于农业观光旅游的涵义,可以参考王德刚的《农业旅游与旅游农业》以及舒伯阳的《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在这两篇文章中,他们都给出了农业观光旅游的定义。这两位专家所指农业旅游的内涵并不包括到散布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的游览活动,而仅指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种特殊旅游活动(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金色麦浪、累累硕果、渔歌唱晚、牧场风情等;
二是农事劳作,包括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较强的农事活动;
三是农村特有的一些民俗和风土人情。
另外,也有人把农业观光旅游定义为:以农业产业为依托,以农业效益为主,旅游效益为辅,并相对稳定,生产与观光功能兼容,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农业。
四、农家乐的涵义
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对农家乐的定义不尽统一,但基本意思相近,成都市旅游局对农家乐的定义是: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
王秀红(2005)所下的定义为:农家乐是指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聚群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
五、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的关系
由于乡村历来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乡村旅游的活动也就与农事难以分割,正是因为如此,农业旅游也就成了乡村旅游的必不可少的供给。实际上就旅游的形式、内容、分布地域来看,乡村旅游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要比农业旅游要广阔得多、宽泛得多,乡村旅游的活动也比农业旅游的活动更成熟,内容更接近自然,分布地域更广泛,因此,农业旅游只是乡村旅游的一个类型。
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更良好、更高级的层次。相对于时下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为主要特色,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旅游更强调对乡村资源的保护,它既包涵生态体验类的乡村旅游,也包涵不含生态旅游产品但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的关系可用下图所示:
A、生态旅游 B、乡村旅游C.农业旅游
参考文献:
[1]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年,第5期
[2]rw.njau.省略 ,中国乡村旅游网
[3]严艳:陕西安康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青年地理学家,1998,No.4
国内学者在翻译国外的“tourismattraction”一词时,有的翻译成旅游景点,有的翻译为旅游景区,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有的学者将旅游景区与旅游景点视为同一事物;另一种则是没有把握全文的观点而误译。部分学者在翻译标题、摘要时,又将“旅游景区”翻译成其他的词汇,例如,有学者将“旅游景区”翻译为“tourismscenicarea”(将其译为旅游风景名胜区更合适),例如旅游景区开发中的文化营销管理探讨:以巴马长寿产业为例(岑长庆,2010)翻译为CulturalMarketingManagementinTourismScenicAreaDevelopment:ACaseStudyofLongevityIndustryinBama。实际上,不论是英语论文译为中文为学习交流参考之用,还是中文翻译为英语为对外交流之需,科学严谨的翻译对于学科的发展、学术交流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在对旅游景区进行定义时,概念范围略显宽泛,不只是强调旅游景区的某一特征,但从定义的主要倾向上,仍然能够总结出概念界定的主要视角,概括起来,主要有:
1、从旅游者需求或旅游产品的供给角度
在《风景名胜区规划条例》(1985)中,完全以需求的角度对景区进行了定义,景区是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旅游景区以吸引游客为目的,为游客提供一种消磨时间或度假的方式,开发游客需求,为满足游客需求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张凌云,2010)。吴忠军(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2003)将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结合,认为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游客前往游览的吸引物和明确划定的区域范围,能满足游客参观、游览、度假、娱乐、求知等旅游需求,并能提供必要的各种附属设施和服务的旅游经营场所。
2、从旅游景区的区域性角度
此种视角主要强调旅游景区在地域上构成、活动和管理等方面的特性。例如,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2006)将旅游景区定义为具有吸引物、具有管理机构、经营旅游休闲活动、具有明确范围的区域。刘正芳认为旅游景区是(《旅游概论》,2006)由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资源与旅游设施及其他相关条件有机组成的地域综合体。
3、从旅游景区的空间性角度
此种视角主要强调旅游景区在空间上特点。例如王衍用等(2007)认为旅游景区就是一个空间环境,这个空间环境具有自然或人文景观,且人们在其中进行旅游活动。
4、从旅游景区的功能性角度
此种角度强调景观的价值能够给游客带来的体验,例如赵黎明(2002)强调的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等功能,王德刚强调的参观游览、娱乐休闲、康体健身、科学考察、文化教育等活动。
5、多种角度的糅合
有的学者将旅游景区定义为特定功能的空间或区域。例如,李肇荣曹华盛等《旅游学概论》,2006)认为旅游景区是一种空间或地域,在这一空间或地域中,旅游及其相关活动是其主要功能。有的学者将景物构成和功能、地域特性相结合。例如马勇(2006)将旅游景区定义为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景点组成,从事商业性经营,满足旅游者多层次精神需求,具有明确的地域边界的小尺度空间旅游地。但这个小尺度究竟有多小,该如何衡量呢,笔者不禁有些困惑。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的定义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中外学者对其概念界定的横向比较看,旅游景区的功能、旅游景区的界限、旅游景区的地域性是部分学者概念间的共同点。从整体上看,国内学者对景区的定义呈现出交叉且相异的规律,每个学者侧重点不一,都强调了旅游景区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征。同时,学者们在旅游景区的概念界定时,或多或少的牵扯到旅游目的地、旅游地、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等术语,究竟这些相关概念之间是怎样的异同关系,在进行旅游景区基础性研究时,有必要加以区分。
旅游景区相关概念辨析
旅游景区是有效开展旅游活动的依托,在旅游业普遍发展的今天,旅游景区的身影不再神秘,理论概念是现实状况的描述与说明。因此,有必要结合各地区的景区现状,及现有的代表性的定义,对旅游景区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
(一)旅游景区的建设与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旅游景区是以吸引游客为目的建设的场所,还是因为景物吸引了游客而被设立了景区?旅游景区的管理是否只是为了游客?以昆明翠湖为例,南眺碧鸡、北瞰蛇山,水光潋滟,垂柳摇曳,“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是对昆明翠湖景区的真实写照,但是这个吸引众多游客的景区最初并不是为了吸引游客建设的,元朝以前,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至民国初年,改辟为园,园内种植柳树,湖内种植茶花,才有了翠湖这个美名。之后建湖心亭、修长堤、建石桥、设八角亭,每天吸引无数的中外游客。翠湖公园于1958年起收取门票,2002年9月25日向市民免费开放。目前,公园的经济来源主要有游船租赁收入和商铺租赁收入及政府财政每年补助拨款,以此维持公园发展。自取消门票后,这里仍然是外来游客的必游之地,同时也成为当地市民户外消遣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不论是供给角度的为吸引游客还是从需求角度满足游客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笔者认为把旅游景区定义为具有旅游吸引力或是旅游价值显得更客观。
(二)旅游景区与旅游景点之间的关系
国内学者对国外visitorsattraction这一词的翻译理解为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多数学者将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视为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张超广,2008),在著述中并未作详细区分。有的学者将其做了详细的说明,认为空间范围大的旅游景点是旅游景区(李冠瑶、刘海鸿,2005)。从字面上看,景区和景点完全是一个面和点的关系,不能随便将其混为一谈,旅游景点应该是构成旅游景区的单位,旅游景区是由单个旅游景点或多个旅游景点构成的地域,例如,杭州西湖旅游景区,就包含了三潭印月、苏堤春晓、花港观鱼等名胜景点。
(三)旅游景区与旅游地之间的联系
在旅游地理学、土地规划的相关书籍中,旅游地的提法最常见,关于旅游地(tourismarea或sightseeingplace)的概念,多数学者都有以下共同认识:一是它的空间性或地域性,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高峻,2007),与旅游景区存在必然的联系(陶犁,2007)。二是它有两层基本含义(王万茂,2008;高峻,2007),第一层,旅游者浏览、观光、访问的目的地即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的所在地,这里的意思也就是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目的地上的旅游景区;第二层,指土地利用方式,如同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一样,旅游地是一种游憩用地,它是政府部门规划的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地域或环境空间。如果将旅游地的景观结构进行划分,则可以分为:旅游地(区)一景区一景点(陶犁,2007)。由此可见,旅游地是一个地域范围更为宽广的概念,在其空间范围内,有各种供游客旅游的景区类型。
(四)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联系
旅游目的地是一个从旅游者角度而言的地方,是一个与旅游客源地相对应的名词,涵义很宽泛,它可以是指2某个特定功能的旅游胜地,例如西湖,也可以是某个可以进行旅游活动的县市,例如西湖所在的杭州市,甚至可以泛指整个国家。由此可见,旅游景区的地理区位在旅游目的地的范围内。(五)旅游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区别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多见于环境资源、城市规划、园林建设、旅游地理等书籍中。根据纵观众家观点,风景名胜区就是那些资源价值重大,环境优美,能够供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由此可见,那些资源价值重大的旅游景区就堪称风景名胜区,例如杭州西湖是一个5A级的旅游景区,也是一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1982年评定)。同时,基于风景名胜区招揽游客与接待游客的现状,风景名胜区是旅游景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景区的概念及其外延,上文已将易混淆概念加以分析,并各概念的外延加以图示(如图1),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很宽泛,所指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笔者将其从大范围上将其他的几个概念加以涵盖,从小范围上,与旅游胜地、旅游景点相吻合。
旅游景区概念的再认识
(一)旅游景区的定义
笔者以为旅游景区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空间综合体,是一个包含了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各种有形或无形服务的地域综合体。
(二)旅游景区的内涵特征
1、具有旅游吸引力
任何一项旅游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某种项目吸引力基础上的,景区中核心景物的吸引力是引发游客需求、激发旅游动机与促成游客进入景区的核心动力。这里的核心景物可以是一项人造设施、也可以是一个自然风光、一个人文建筑,也可以是一个人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组这样的核心景物的组合。
2、具有旅游服务功能
旅游者在景区内的旅游大致有徒步、划船、乘坐景区内观光车进行观光游览,品尝风味小吃、体验节事文化、感受异样风情,景区内必然建立起各种辅助游客完成旅游活动的各种硬性的设施设备和软环境,例如交通工具、休息设施、解说系统、优良的卫生和安全环境。设施设备的齐全、环境的优劣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者旅游体验的高低。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探讨;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4-01
文化在人类不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它是人类发展的缩影。长期以来,由于生活在辽阔的中华大地的人们处于不同地域,而且各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习惯、历史发展的历程不同,导致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各具特色。这些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因此,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更能够全面推动该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后又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各项经济活动都已经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变成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传统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一项社会活动。这种新型“文化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发展的面貌,提高了生产力。这表明和文化的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就地域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起到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社会学上是指人们在长期适应社会环境中所积累的必然产物。由于不相同的地域人群面对的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因而不同地区相比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就是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社会习俗、历史遗存、文化状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等的不断积累,地域文化就随之而形成。正是由于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再加上中华民族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的发展历史,这些都造就了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它也呈多样性和独立性,比如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就存在着许多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像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在内容上不仅广泛,而且能够相互渗透和包容,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都与众不同。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发展史上的文化现象,它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文化交流、行政区划等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会展现多样性,但是在本质内容上应该是保持一致的;这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中精神价值的体现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故而它能够赋予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群体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环境下的特殊意义。这些从地域性文化的三个明显的特征就能够反映出来。首先是地域文化具有漫长演化史和深厚留存性,能够在文化上留下历史的痕迹,与其它地域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次,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它仅仅是局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之内,对外来文化有着较强的抗拒性;最后,地域文化具有较弱的规范性,在内容的发展上不具备足够的自觉性,这是因为它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文化形态。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被定义为基础,文化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现实中,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定义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反过来,文化又可以渗透到经济活动中,起到推进剂的作用。那么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呢?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其次是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域的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基础,它对地域的文化的发展水平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过程还与地域的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息息相关。以山东省的齐鲁文化为例,近年来随着山东省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供给都有大量的资金的注入,这就为山东省的地域文化发展打下了夯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山东省的地域文化的不断趋于结构复杂化、类型多样化,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齐鲁文化。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具备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要前提;其次是要有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这就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譬如山东的泰安就利用自身的文化遗产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该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最后是要根据具体类型的地域文化,倡导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例如山东的齐、鲁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发展地域经济和建设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让地域文化不断地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经济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其互相作用互相帮扶,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一步一个台阶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高文香.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16-17.
关键词:委婉语;语用;交际
长期以来,学术届对委婉语的定义一直未达成一致的见解。《中华大词典》将“委婉”定义为“婉曲是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修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英语中的委婉语(Euphemisin)一词源于希腊语前缀eu(好的、好听的)和词根pheme(话语或好话)。《英语委婉语详解词典》的定义为“委婉语是一种用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那些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修饰手段”。不过,如果全面考虑动机、语用和自身特点等因素,委婉语的定义应该表述为“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信息组织者(说写者)有意地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听读者)感到痛苦。”委婉语的上述功能主要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1.委婉语的语用目的
委婉语的语用目的多种多样。其原因在于人们在从古至今的生活中对所遇到的自然现象和超自然现象的感受和理解:人类在特定文化下对情感的掩饰和回避;以及在社会交际中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己语言的藻饰。
首先,大多数的委婉语都是对禁忌的替代,正如张拱贵所言:“语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最根本的原因”。禁忌的对象包括“宗教与迷信”、“死亡与疾病”、“与生育”、“分泌与排泄”等十几类。如:人们都惧怕死亡,并相信人死之后还会进入地狱遭受痛苦和折磨,因此与死亡有关的词语就成了人们在话语中禁忌的对象。在言语中如果触及此类话语就需要用委婉语来替代。在汉语文化中人们会用“驾鹤仙游”、“与世长辞”等委婉的表达,英语中则用“pass away”、“Go to heaven”、“go west”、“be gone”等方式表达。又如:人体器官、排泄和等方面也常常被人们视为不雅并成为禁忌。因此成年女性的生理现象“月经”则被“大姨妈”和“my friend”所替代;“上厕所”被“去补妆”、“去洗手间”和英语中的“wash my hand'’、“go to the bathroom”等替代。
其次,委婉语的使用还常常是出于对听话者的礼貌和尊重。汉语中常用自谦的语言来满足听话者的自尊心,同时对听话者的缺点和过失用委婉的方式表达。Brown和Levinson就这方面的委婉目的提出了“面子论”。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交际双方为了维护对方的脸面而进行的合作。例如,英语中对长的丑的人常使用“plain”而不用“ugly”。对清洁工这一职业汉语中会用“城市美容师”、英语中用“sanitation engineer”来替代。
再次,人们在交际中为了显示自身的涵养和学识,也常常通过委婉语来使自己的言谈更加优美和文雅。比如:中国人有时将“手”称作“柔荑”,将“脚”称作“玉钩”,将“牙”称为“碎玉”等,这都是为了言谈文雅。
最后,幽默与诙谐也是委婉语使用的目的。比如:把减肥幽默的描绘成“battle of the bulge(保持形体而进行的反肥持久战)”,把男士和女士的厕所戏称为“观瀑台”和“听雨轩”。
总之,委婉语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语言表层的语用目的,也是表达了语言这座冰山下深沉的文化、信仰、价值观、人生观等内涵,它表现了人类内心趋吉避凶和趋乐避苦的普遍心理。
2.委婉语语用的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环境的改变,原来委婉语所使用的对象有可能消失或改变。而且,文化环境、价值体系在不同的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委婉语的使用需要融入时代的潮流,与当代文化和社会环境相适应。中国封建社会的太监作为宫廷的仆人被婉称为“公公”、“净身人”。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这个委婉语也逐渐淡出日常语言交际。又如:古代商业被“贬之日末务”,商人也曾被“卑之日市井,贱之日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伍”。其社会地位很低下,按照“仕、农、工、商”的顺序排名在最后,因此被婉成为“贾”。这种现象直至晚清,随着各方面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和重商思潮的兴起,才逐步有所改变。时至今日,商人已经成为社会上的经济富裕团体,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中外无数的成功商人在社会上名利双收。至此,商人这个词就不需要再用任何委婉语来替代了。
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产生新的语言。在中国婚姻~直是严肃而慎重的事情。婚前同居在古代和近代都是被视为不知廉耻和违背道德的事情的。而在思想开放的现代,年轻人婚前同居的现象虽然日益增多,但对这种试婚现象直白的陈述还是显得不雅。因此在表达上就借用了英文“trial marriage”来替换。又如:在中国古代的封建帝制社会里,帝王的“死”就要用“崩”来表达,同时用“薨”来婉指诸侯的死亡。而在革命战争期间,对信奉的革命者们,死则被“去见马克思”来替代。
3.委婉语语用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委婉语不但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说法,地域的差异也会产生委婉语使用的不同。这种差异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差异,这些差异会使同一事物的委婉语有所不同:北方人吃鱼时,吃完一面需要吃另一面的时候,常用“翻”这个词来表达。而在南方,由于湖海众多,人们常在水上作业;翻船则意味着死亡,因此“翻”这个词是语言中的禁忌。所以吃鱼的另一面时则用“滑”来做婉语。
中西方的婉语也存在着差异。“谦词”凝结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后者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结合中体现出来的。古人使用“鄙人、寒舍”中体现出了“克己复礼”的“礼”的观念。而西方则强调“天赋人权”和人人权利平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其根深蒂固的伦理价值思想。因此,西方社会并无尊卑的谦词,对待长辈和上级均可直呼其名。和“死”有关的委婉语则潜藏着中西方在宗教文化上的不同。汉语中的“仙游”和“仙逝”反映的是道教的宗教文化,“圆寂”和“涅檗”则是源于佛教的委婉语。而西方信仰基督教,相信人死后的归处是天堂和地狱,并以上帝之名,寄望上达天堂。因此在西方的委婉语的“死”常用“to be called to God”、“with God”、“to go to heaven”、“to be taken to paradise”来表达。
4.委婉语的语境依附
语境通常被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也被称为“微观语境”,包括词汇、句子、段落等。非语言语境也被称为“宏观语境”,包括文化等非语言因素。语境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它使语言在交流的过程的中充满生命力。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和意义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其中包含着的意义只有通过语境才能获得。由于委婉语的生成过程是动态的,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脱离开时间、地点和文化,委婉语的语用目的就会消失。因此,委婉语的功能性越强,对语境的依附性就越强。另外交际双方的熟悉程度、文化程度等都会影响交际,如果一方无法领会另一方所使用的委婉语,那么在理解上就会产生偏差,交际也会产生障碍。
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广告中的主体的制约性。文化涵盖内容广泛,给它下一个精准的定义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历史上,无数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在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对于文化的定义仍没有达成一个公认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的定义大概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明,例如伦理、哲学、宗教、民俗、科学、艺术等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后者被近现代研究者更广泛地应用于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当中。综合上面两种含义,可以给民族传统文化一个粗略的定义———民族传统文化,是指我们民族千百年来历代祖先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现实的条件,所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有些文化事物、行为在流传的过程中消失了,或许只遗留在文献记录里,有的直到现在还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全体社会成员长期生活的结晶,是集体和个人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是整个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在第一部分中已经做出了简要说明,本篇论文中的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体设定了传统,而传统又制约主体。这种关系决定了主体与文化传统间的矛盾必然性,有矛盾就有冲突,而文化传统也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发生着变异,并由变异引发新生。这虽然不是导致文化变异的全部因素,但由历史来看,这显然是主导因素。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主体必然会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扬弃,从而造成传统的重新组合,这一切都是由相互冲突矛盾的主体共同完成的。
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广告中的属性
中华民族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民族文化属性逐渐丰富发展。由于地域、政治、科技等固有因素的限制,在一定时期内的民族文化所表现的属性都是有限的。下面将分五个部分阐述当下,特别是新媒体传播方式愈来愈广泛的大环境之下,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属性。
(一)社会性。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信仰。随着经济发展,各民族间交流越来越频繁,发展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引起文化共鸣的意义显得愈发重要。对于继承、发展民族文化,增强国人信心,维护团结统一都有着重要意义。斯大林在谈到民族形成时揭示了构成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即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就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之上的,由共同文化凝结而成。表现为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性格、感情、意识的相似性,也就是我们说的民族精神。祖国的民族文化与我们有着情感纽带式的特殊关系,因此,我们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特殊态度。
(二)传承性。文化传承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个动态的过程,即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虽然文化传承也是通过符号传递和认同实现的,但文化传承与传播是不同的,是指在一个共同体的社会成员中做纵向交接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受到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而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最终形成文化传承的机制,使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延续性以及相对的完整性。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总是从一个低级的状态向高级的迈进,人类的文化也是在不断的积累中向他的高级形态发展变化。“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在这里,恩格斯并没有提出文化的再生产问题,这主要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用文化的视角来认识人类社会研究社会发展的问题,在现代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条件之下,文化的生产传播产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大于生活资料的生产传播。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类有意识活动的成果。这种传承机制表明,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人类又受制于文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人类自身的物质生活的生产在生产活动同时也是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传承的机制对物质资料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首先,文化是一个共同的符号,维系着家庭、村落等共同的稳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结成共同体的依据和动力,反过来,若离开这种共同的符号,人类自身的生产就将受到影响;其次,正因为有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再生产才使人类获得物质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盲目或简单的重复,离开了精神文化的生产,物质生产将停留在单纯的生物生命活动的层面,文化的创造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更无从谈起;第三,为人类有效获取所需物质资料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独立的人类生命是有限的,为了更有效地获得生产资料,必须把所积累的经验、智慧转化为信息符号传给新生的社会成员,人类才得以在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上保持高效率的发展。
(三)地域性。陈传席先生在《汉文化的分裂、重心转移及与森林的关系》一文中,阐释了汉文化自五代时期开始分向发展、重心南移的深层原因,其中透彻、明晰地介绍了地区环境对文化的重要影响。由此更加明确地凸显了民族文化的地区性特点。地域性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到地域性格小到餐饭茶水都渗透着广袤大地差异性带来的民族文化的丰富展现。例如四川、湖南等地喜食辣是由于这些区域多温润潮湿,为了祛除体内湿气。而正是这种饮食习惯又对他们的区域性格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既具有南方人细腻谨慎又兼具了北方人的大气豪爽的性格。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迁徙、各民族间的交流,有些民族的某些特点已经产生改变,但只要共同的心理素质还在,这个民族也就存在。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殷海光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中把民族文化的内涵概括为“表层次的具体形式,如语言文字、图书报刊、出版印刷、文学艺术、音乐美术、摄影电视、文物古籍、风俗节日、宗教传统等”和“深层次的心理、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的交融也就是在这两个层面上的交融,这实质上成为了一种“看不见”的强大力量,社会因此被聚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四)多元性。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各自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在与占人口多数的汉民族交流、贸易甚至战争等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例如草原文化、高原文化、狩猎文化、渔业文化等,这与地域差异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例如生活在草原地带的蒙古族、塔吉克族、裕固族等民族至今有牧民保留着旧时的生活习惯,以畜牧业为生,草原是他们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婚丧嫁娶、节日、禁忌等,这一切都与他们生活的草原和畜牧业生产方式不可分离。而生活在广西地区的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由于广西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竹木结构为三层的民居。我国各民族间至今保存着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习惯,这是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形成民族文化多元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交流亦是由来已久,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相应贡献。
(五)大众性。大众性、广泛性、参与性是新媒体艺术最突出的特点,而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广告中的植入与传播得以实现也是民族文化的大众性决定的。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互动参与性成为传播重点,单向传播被交互传播代替,跨越了多种界限,形成“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模式。也正是由于这种通俗普遍的方式,让民族文化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流通发展。
结语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域性表达时代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护和挖掘城市文化的地域性,体现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是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在继承和发扬城市地域文化、塑造城市个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公共艺术是表达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因素
公共艺术是开放的、民主的艺术,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城市建设的一种态度和观念,强调用大众共有的精神、文化、诉求,美化、充实公共空间,为大众提供参与、交流的平台。正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在《公共艺术时代》一书中所说:“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公共艺术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①公共艺术从创作的出发点和本质上看,有其特定的社会、地域、场所和集体精神情感。因此,作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脱离不了所处的特定环境,如果脱离特定的社会、地域、场所及集体精神情感,也就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特定区域的独特的场所构筑,公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作品可以随意搬迁,而是只属于为特定区域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必然要考虑所处地域文化的因素。只有充分认识理解了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场所精神,才能创作出贴切的具有文化底蕴和情感基础的优秀作品,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公共艺术的价值,揭示场所精神。体现地域文化是公共景观艺术的重要设计原则,公共艺术和地域文化从内涵和功能上是统一的。地域文化包含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体现并发展地域文化。城市独特的品质与魅力来源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与底蕴,公共艺术的创作应该继承发扬其文化特质。当今世界,文化与社会不断趋向同化,全球化的过程吞没了城市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能否与民族、地域、历史、文化、风俗等背景相结合,巧妙深刻地反映特定时空的精神、特质,已是衡量一件作品的重要原则。
二、地域性公共艺术创作方法初探
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启发了设计者的创作灵感。要想创作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必须建立在对当地地域文化充分认识和理解基础之上,只有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才能够有感而发,并且结合当代的人文情怀和科学技术,将地域文化表现得更有活力,才能创作出具有当代人文精神和符合当地人生活需要的公共艺术作品。
(一)乡土材料的现代运用
众所周知,材料是造型艺术的物质媒介。在地域文化的表达中,构筑材料是最普遍、最直接、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构筑材料是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人们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必然选择,并且在历史长河的积累中赋予了独特的人文气息,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有意识地运用地域传统材料创作,有助于表达人文情怀,更容易使人与公共艺术景观、场所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归属感与认同感。例如,建筑师王澍的作品宁波历史博物馆,很好地诠释了材料在表达地域历史情怀方面的表现力。王澍的建筑是在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魅力的基础上,解读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而创作出来的。宁波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外墙用宁波旧城改造时拆除废弃的砖瓦与混凝土结合而成,使建筑场景如同纪录电影一样进入人们的内心,勾起了历史的记忆,让人倍感亲切。建筑在这里升华成了艺术,一砖一瓦,每一条线条,每一个空间的转折都蕴涵了历史的记忆,似乎在讲述一段关于城市的历史,令人思绪澎湃。又比如笔者参与设计的“泉州西湖公园西大门和北大门”,在设计中使用了当地特有的“胭脂砖”和石雕,力图通过传统建筑材料表现闽南地域文化。设计中运用了能够代表泉州雕刻艺术高度的镂空石雕,将其设置在大门管理房的窗户外侧,从建筑外部看是石雕,内部则有透光效果,这也是闽南民居的一种空间构筑方式。该设计既满足了建筑的采光需要,又起到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在设计北大门时,特意选取了当地红砖作为景观围墙,一片片石材压顶的红色片墙,呈现出强烈的序列感,传达出浓郁的乡土记忆。运用地域材料进行创作,不是简单地拼接挪至,而是要充分理解挖掘其内涵信息,并巧妙地与表现主题真正融合,创作出具有地域场所特征的艺术作品,从而达到实现公共艺术的价值目的。可见在现代城市环境建设中,合理使用富有传统地域特色的构筑材料,是延续城市肌理、继承和发展城市地域文化的一个有效方法。
(二)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符号的延续与发展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著作《人论》中,将人定义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宇宙符号的各个部分,他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②由于自然地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社会人文的发展变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地区特有的民俗习惯和艺术形式。例如,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闽南建筑的燕尾脊、提线木偶,安徽徽派建筑的粉墙、青瓦、马头墙等,都包含浓郁的地域文化符号。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挖掘当地的文化符号进行创作,这也是创作富有地域特征的公共艺术作品的一种有效方式。并且在运用中加以解构、抽象、夸张的艺术处理,还可以创作出新的艺术语言,让地域传统在延续的同时得以发展。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浓缩的展会,无论是展品还是展馆,都代表着人类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展示各自地域风情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国家馆的设计既要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要体现各个国家的民族地域特色,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就是对这一主张的完美诠释。中国馆的设计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构件——斗拱的造型特点出发,进行简化、抽象、夸张,并结合现代构筑技术使整个建筑展示出中国特有的现代文化气息。“斗拱”这一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构件在设计中获得了新生。
(三)以民族历史、名人、事件、风俗的再现作为创作题材
公共艺术是特定空间与时间的艺术,时空性非常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战争和和平、英雄和伟人,这些都是人类成长进步的历史节点,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进行公共艺术创作的源泉。展现人文记忆是展现城市独特地域气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共艺术的使命之一。
(四)遵循地域自然生态特征创作公共艺术作品
遵循地域自然生态特征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生态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生态的公共艺术是指与自然环境不相冲突的、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公共艺术作品。例如,地景艺术体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是艺术家与大自然公共合作的艺术,是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是生态的公共艺术。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大,生态环境各有特色,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生态的观察了解,创作符合当地自然生态的作品,既可以使不同区域的生态地理特征更为突出,而且富有艺术特色。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海涛于2003年创作的位于厦门海滩的公共艺术作品《第二海平面》,是在特定场所、符合自然生态的公共艺术案例。设计师选择了在海边离沙滩不远的自然礁石,在礁石上凿出一个大凹槽,放入一些小礁石或卵石,满潮时被淹没,退潮时凹槽积水,形成了《第二海平面》。作品伴随着自然的呼吸,与自然融为一起,充满了具有哲理的诗意。
(五)“意蕴”的表达与地域文化的升华
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是具有艺术意蕴的作品。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曾说:“意蕴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③富有地域意蕴的公共艺术作品是高层次的作品,是在对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认识的基础之上,艺术家运用自己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超凡的艺术创造力创造的。公共艺术脱离了艺术语言的束缚,把地域文化的涵义和人文精神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地域文化得到升华,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是每一位公共艺术工作者都应该追求的高度。结语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的继承、地域的表现是必然的。城市要想具有独特的魅力,就必须拥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只有符合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才能真正达到其社会意义,才具有生命力。同时,也要用开放发展的眼光省视地域与历史文化,继承是发展的继承,是充满智慧的继承,绝不是生搬硬套。设计师应正确理解时代与历史、地域与世界的关系,创作既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才是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靳埭强.公共艺术国际论坛暨教育研讨会[C].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博格丹诺夫把文化景观解释为人类积极的、有目的地参与而形成的景观,而改造了的文化景观则是“在非对抗性人类集团所掌握的高度科学的基础上,人类有意识改变的景观”①。现代,我国对文化景观有了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定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 ②
文化景观按其形态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就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能看得见、摸得到的历史文化的凝聚物。精神文化景观则是人类行为创造出用于心灵感知和精神寄托的文化产物。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是相辅相成、彼此依托共同发展的,它们有着自身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二、西安的历史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就如活化石般记载着历史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文化的不断沉淀,形成了各地特有的地域文化景观。
西安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汉唐时期更是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财富。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质的城市形象。从最早的城市选址和设计,经历代建设才逐渐变得鲜明而丰满。西安的历史文化景观是一种新旧并存的文化,正如朱炳祥提出的“多重文化时空层叠整合”的概念。③西安的历史文化正是通过转换、选择与重新解释后,被整合到新的文化中。
三、西安传统文化景观的分析与运用
(一)建筑要素
从西安古老的建筑风格来看,“雄浑、厚重”彰显了西安的建筑精髓。西安建筑风格的大体规划是“新旧分制”,现代西安的建筑物不但有像其他现代都市的高科技风格,也有充满了汉风唐韵的复古风格。现代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建筑本身的营造,现代建筑不能割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联系。西安的建筑特色是古的要保留它的原有特色,新的也不能盲目引进,要把握住西安建筑本身内涵。一个城市的发展,其建筑要有其文化内涵和人们对于这个城市的感情记忆。所以,西安的建筑要体现其文化符号和色彩,协调与经济生活的关系,才能造就有地域特征的西安建筑精神。
(二)文化意境
文化意境融合了古代文人琴棋书画的高层次文化与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决定了其民族性、地域性和集体性,通过空间上的传播和时间的流传,也注定会发生变化。
陕西的剪纸艺术在我国的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丰富的造型、生动的图案、有趣的寓意体现了群众的智慧和创造,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所以,很多雕塑、建筑中都融入了这些元素,形成独具民俗、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民俗文化是连接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一个纽带,是发展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更能贴近人们对城市的感情。所以,如何在景观发展中更好地开发民俗文化是地域景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元素。
四、现代社会对西安景观文化的影响
(一)高速的经济发展对地域文化景观的影响
由于城市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引起了社会系统的变化。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变化又引起了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思想和城市结构空间的变化,使西安传统文化景观发生着质的飞跃。信息化,让一种文化可以随时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然而,文化的均质性发展、统一的景观营建技术、相同的建筑材料、相似的结构背景导致了地域文化景观的趋同,很容易形成“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景观格局。西安的文化景观建设应避免这一点,在地域文化的开发中,要尊重历史面貌,保护文化遗迹,景观的规划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这样才能造就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地域文化的重构与发展
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发展日益繁荣,新思想、新理念通过高科技发展迅速传播,各种艺术形态相继出现,促使城市的文化景观快速国际化,使得传统文化景观和当代的文化氛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如何去调解这种矛盾呢?笔者认为,对传统的文化景观不仅仅是保留与继承,更重要的是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今,新文化与旧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摩擦碰撞形成了文化融合的重构机制。重构意味着取长补短,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互补因素,两种文化之间的互补是文化重构的重点。吸收了现代思想的西安特色文化景观是城市景观文化发展的一种典型。例如,西安现代化地铁景观墙的建设,融入了唐代文化符号,使人文景观墙的设计体现了地域特色,符合地铁空间文化标识的需要,形成了功能、美学和地域的完美结合。“所有的活文化都是充分利用开放和杂交的优势,在和异质文化的融合和碰撞当中发展的。”④
结语
通过对西安文化景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和精神文化景观要素是构成地域特色的重要元素。文化不是人造符号的堆砌,要以维护景观原有的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使之相互协调。生搬硬套无法真正把握住文化景观的内涵,只有因地制宜的设计才能让古老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注释:
①И・М・查别林.景观学的一些问题[A]/景观概念和景观学的一般问题[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②李旭旦.人文地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23―224.
③朱炳祥.社会人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④王蒙.全球化能把中国文化怎么样[N].南方周末,2001-11-27.
作者于秋雯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
【关键词】民族,族群,中国化
【 abstract 】 national concept comes from the violence of th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introduction and use, "nation" was given the specific meaning, is a Chinese concept. And "ethnic group" concept as a produced in western vocabulary,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western especially, into China's time is short, also is not suitable for China's reality.
【 key words 】 national, ethnic group, Chinese style
中图分类号: 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许多新的外来概念开始冲击人们的思想,“族群”作为一个西方新兴的民族学人类学概念,首先被西方学者和台湾学者运用在对大陆民族状况的研究中。大陆一部分学者认为“族群”概念代表的一整套族群理论更加符合我国历史上的民族状况,同时也更加符合西方的话语体系,便于中外学术交流。随着对族群研究的深入,某些学者进一步提出用族群概念替代民族概念和族群“去政治化”的主张。笔者认为,在我国,“民族”作为在社会大震荡时期进入国人视野并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而我国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也决定了,民族不能仅仅从文化的层面上来理解,作为国家体系的重要构成,是无法“去政治化”的。
一、民族与族群各自的含义及其出现的背景是不同的
(一)民族的含义
民族用来表示人类共同体的用法,在中国出现于近代,范可教授认为,“‘民族’一词由梁启超一代的知识分子引自日语,实为西文nation”。[[②] 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②]20世纪初,国内的一些民族学者运用“民族”这一概念来泛指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群体。而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传入中国,立刻成为了国内民族研究的核心概念。其“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的表述成为之后国内学者界定民族概念的基础。党和国家的民族识别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制定,也基本上是以这一表述为指导的。
虽然我国使用的“民族”概念主要是由西方、日本以及苏联传入,但是我国独特的历史与现实状况,赋予了民族这一概念更加中国化的内涵。而作为其中代表的斯大林民族定义,由于主要是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的表述,也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一些灵活运用的现象。在建国后进行的民族识别工作中,工作原则就已经是理论指导与主观意愿相结合。可以说,由民族识别工作划分的、并且由国家承认的民族,是传统观念、历史情况和民族理论、以及国家的政治设计安排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了独特的、适应中国的含义。汉语目前的“民族”概念是伴随着中国所经历的剧烈的社会动荡与变迁形成的,“它的出现与演变也见证了中国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变的艰难而复杂的历程……是多元、动态的,具有广泛的含义,在不同的使用场景表达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同”[[③] 何菊,《关于民族和族群概念的反思》][③]。是具有了中国内涵的中国化概念,适合中国民族的现实。
(二)族群的含义
在西方学术语境里,“族群”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的。西方学者对于族群的定义多种多样,据国内学者研究,英文文献中关于族群的定义不少于20种。20世纪50年代,韦伯把族群定义为“某种群体由于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由于迁徙中的共同记忆,而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这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个群体就被称为族群”。20世纪60年代以来,族群概念被西方学者广泛接受和应用。继韦伯之后,巴斯对族群的定义也具有代表意义。“文化孕育”和“组织类型”是巴斯定义族群的两个关键词。这一定义与“族群具有人们之间有组织的互动这一特征”结合之后,形成了此后西方学术界定义族群的主要取向。[[④] 同上][④]
值得注意的是,“族群概念的使用和意义变化,和美国的移民历史密不可分”[[⑥]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⑥],是一个适应美国社会的概念。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移民国家,在如何处理主体民族和原有土著民族的关系、主体民族与新移民民族的关系,如何制定使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民族政策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要求,而相应产生的文化多元主义更是推动了族群理论的发展。应该说,美国是族群理论的发源地,也是研究最为深入的国家。族群理论是一整套适应美国社会的理论体系。
在民主政治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即使是由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族群,也总是会通过政治手段争取自身利益。在后现代主义之下,社会呈现多元状态,族群是一个认同群体,而认同总是以排他为基础的。在族群为自身利益而与其他族群竞争时,政治作为一个基本的工具必然会被利用,而族群的完全去政治化就是难以实现的了。
(三)族群与民族概念的区别
在我国,民族和族群是两个有所区分的概念。
1.二者的层次不同。在汉语语境下,民族可以表示多个层次的含义,既可以表示中华民族,又可以单独指称某一民族,这一用法已经约定俗成,在日常使用中并无歧义。而族群概念的内涵要小于民族概念。
2.二者的内涵不同。民族在我国是一个混合了历史形成的实体和国家承认两层含义的概念。国家把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特征的共同体识别为民族并加以承认。而族群仅仅来自于文化历史族裔等方面的相互认同。
3.二者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民族概念的产生、使用和发展完善经历了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具有了适应中国现实的内涵。而族群概念主要是在美国的移民浪潮和民族同化中产生与发展的,更加适应美国移民社会的现实。
二、民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概念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状况和民族观,更加贴近现代“民族”概念的内涵
关键词:民宿;乡村建筑;在地文化
1 民宿当下的定义和发展状况
1.1 民宿的定义
“民宿”一词发端于日语“Minshuku”,这种多数以闲置乡村房屋作为主要设施,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提供家一样氛围的体验,分布于乡间的住宿形态。在台湾地区比大陆地区起步更早,学者们认为民宿指代的是有主人长期生活在内的经营性家屋空间,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前不久,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召开,《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审议。此次草案修改稿中,明确了民宿的概念:民宿,是指利用自有住宅,结合本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及生产、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休闲旅游住宿场所。
1.2 民宿国内的发展状况
国内民宿的发展。种类很多,如浙江莫干山地区民宿、厦门鼓浪屿为代表的家庭旅馆等。目前国内民宿特点:从空间分布上来说,主要分布在南方。从发展进度来看,民宿行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少数地区发展相对成熟,整体市场行情火爆。从类型上来说,除农户自营的传统民宿外,外来者租赁经营的民宿占据较大比重。
1.3 民宿的发展背后的隐忧
许多国内学者对于“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并探究了应对策略。尤其是乡村民宿总体呈现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周玲强、黄祖辉(2004)指出一些农户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盲目抄袭豪华饭店改善硬件设施,从而陷入了城市化误区。例如,王显成(2009)指出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在发展中存在着缺少规划、破坏乡村地景风貌,缺乏民宿在地文化内涵,缺乏前瞻性、整体性的地域整合规划等问题。
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2.1 乡村在地文化的内涵
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都市人对乡土文化产生强烈的回归情愫。这种回归不是单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乡愁,而是对快速、嘈杂、现代化城市生活的一种逆反。乡村的最根本属性就是自然性,而回归乡村实际上是对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乡村意象的向往。引用前人对乡村在地文化的界定:“在乡村中的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乡村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系统。”在表现形态上,乡村在地文化是一种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根源于乡村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通过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在寻常朴实之间传递着传统文化。
2.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民宿发源于乡村,乡村在地文化是民宿的灵魂。民宿的乡土区位所带来的地域文化正是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大多数乡村民宿是在当地农民闲置房屋上改造而成的,在建筑形态上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风貌,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传递着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特色。民宿建筑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乡土建筑。除此以外,民宿主人与客人之间存在较多互动,不少民宿提供管家服务,将客人视为到民宿来做客的朋友,力图打造家庭式服务与细节关怀,这种人情味浓厚的主客互动正是根植于乡土文化的朴素人际交往形式。由于地缘和亲缘关系,乡土文化在农村人心目中一直存有一种朴素道义和情感义务,而这种人际关系在人们转向城市生活以后就不复存在了。民宿的服务提供方式在主客之间产生一种很强的情感联结,很多游客乐于选择民宿也是出于这种富有人情味的独特体验。
3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表达形态
乡土文化一般表现于乡村的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对乡土文化的回归就是将当地乡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要素通过民宿的载体予以传承,在运营民宿的同时,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对乡土文化的构建,则是以民宿为平台,植入在地文化理念和形态,在乡土生活范式、农村新移民文化方面构建新型的乡土文化。
3.1 遵循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
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对乡村环境有高度的依托,而且与农业生产是相互促进的,在民宿旅游中游客消费的更多是一种原生态的环境,其周围要具有乡村意象。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以尊重的态度对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使人为的建设对自然环境产生加分的效果;尊重多样化生物的生存权,避免自然生物栖息地及迁徙路径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减少地形地貌破坏,用最少人为设计来达到设计的目的。
3.2 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原则
作为民宿设计者,要有统筹全局的意识,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选择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乡村发展乡村民宿。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要求,布局规划乡村民宿发展重点区块,重点在沿江、沿路、沿景“三沿”区域、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布局乡村特色民宿,发展乡村特色民宿。
3.3 彰显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原则
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独特性与专属性,围绕鲜明的主题定位,在民宿建筑风格设计、室内装饰,做好深度策划,打造极具创意和景观美学概念的特色民宿,充分体现主人的创意和心意。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力度和传承。室内摆设、用品和室外小品布置要体现乡土情调,注重淳朴民风的保持和发扬,做到人居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要突出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号。
乡村民宿在保护乡村历史建筑、维护乡村聚落形态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应该作为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重新唤起农村居民对以本土建筑、器物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挽救正在日益减少的乡村意象和日益衰败的乡土文化。在民宿的建筑结构、风格、式样和材质上,既要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承受能力,体现当地特色以及蕴含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铭,咖啡知己.民宿:传统乡村新血液[J].中华民居-中国民族建筑合刊(2016年1、2月合刊),2016(6):10-15.
[2] 葛姝,赖红波.台湾民宿业品牌网络推广及对上海的借鉴[J].设计,2015(20):142-144.
[3] 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08):11-12.
[4] 王战野.民宿经营的乡野性建构――以乡村之家民宿联谊会为例[D].东海大学,2006.
[5] 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4).
[6] 龙肖毅.民居客栈概念评述[J].今日科苑,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