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孩子心理辅导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孩子心理辅导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孩子心理辅导建议

第1篇: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原因 对策 建议

一 背景与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独自生活,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及时的关注。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自卑、性格抑郁等不良心理。诸多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对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使其误入歧途。因此,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校园问题,已经是一个很现实且严峻的问题。

二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2.父母在外,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

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

3.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

4.学校、家庭不合拍,导致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盲区

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祖辈或者亲属照看,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完成的,并不取决于家庭。但是学校在许多时间、空间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能代替家长,从而造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不便。这样,孩子在学校可能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

三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

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寄宿制学校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教师既做到教书育人又扮演“父母”的角色,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无力辅导功课等问题。

2.开展“三个一活动”

即:一个老师管护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学校领导挂钩一个村庄,一个优秀学生带动一群孩子。解决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导致出现心理偏差、学习成绩差、安全等问题。

(1)发动全校教师与留守儿童组成“一对一”管护对子,做他们成长保护人,要求老师要主动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家监护人沟通,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开展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做家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疏导,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农村社区还有许多不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如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重要性。

(3)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群体活动对于他们影响非常大。在群体里有和他们同龄的同伴,相似的年龄往往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孩子们可以在同伴之间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一个温暖、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置心理辅导室,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负责,不但要教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于留守儿童,还要教会他们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2)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关怀。

(3)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了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较差,内心孤独。心理辅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积极推行家长学校的建设,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解决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对留守儿童教育偏差的问题

(1)设立家长热线,保持学校与家长、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

(2)定期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教育孩子的知识培训,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5.建议

(1)目前农村学校的生活设施比较简陋,不利孩子的成长,建议政府加大投入,从硬件设施方面改善学生寄宿条件,让孩子们有健康成长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第2篇: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我是上海市平江路小学的保健老师,从事学生保健工作已经十几年,在做好学生保健工作的同时,兼任心理辅导老师。许多时候,学生前来卫生室询问:“为什么我一紧张就腹痛”,“为什么我老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脚”……在不知不觉中,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渐渐纳入我工作的视野。

一、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从学生因身体不适,到卫生室与我聊天、渴望交流中,我得到启示: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要还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课余放松心情,尽情地游戏、玩耍,找回欢乐、找回童真。由此我向校领导建议,成立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设立放松屋、健康咨询室,并全力承担制度的制定、人员的安排、教室的布置、资料的整理汇总等。为了能够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我制定了心理辅导人员守则,制定了放松屋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心理健康活动。

安排党、团员青年教师进入放松屋为学生辅导,以教师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满腔爱心,去关注学生、亲近学生,带领学生们游戏、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只有团员班主任参加,到现在教职员全员参与心理辅导,我们不间断地走过了三年的历程。

作为心理辅导老师,我积极参加心理辅导培训,哪怕是在双休日。我的读书笔记中也摘录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记下了学习体会,我还加入了上海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充实自己,丰富自身的内涵,并获得学分。对于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要是有机会,我都会主动参与,掌握最新的各类信息,开拓思路并运用于实践。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自编、整理有关心理教学教案,在积累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利用学校的广播、板报、墙报以及校内校外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辅导。

二、创建悄悄话信箱、放松屋、健康咨询室

1.悄悄话信箱:说说你的悄悄话,让我成为你的良师益友;倾听你的心声,让我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放松屋:可爱的绒毛玩具摆满小屋,鲜艳的塑料拼版铺满教室,精致的小玩具站立在橱窗里,在屋子的中央吊设了一个沙袋,在屋角放置四驱赛车道,而四周的墙面贴满温馨鼓励的话语。瞧!“乐观是奋进的催化剂”、“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这些装饰,由我和学生精心布置。这就是我们的放松屋,一个温暖快乐的家园。在放松屋中,我每学期会补充或调整玩具和拼版,让孩子对放松屋充满好奇、向往,积极参与放松屋的活动。

3.健康咨询室:在现代社会里,许多疾病都是由身心因素引起的,我常常结合学生的保健工作,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如,每学期针对五年级女生上好青春期卫生课,疏导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

三、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是乒乓球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始终贯穿在体育训练中。顽强的拼搏精神、面对严峻时刻减轻心理压力、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我积极配合体育室开展心理教育,通过广播、健康教育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我校已连续获得了几届“区小学生乒乓球赛”的冠军,心理健康教育功不可没。在我校的区级重点课题《小班中个别化教育的研究》中,我也与老师们一起跟踪研讨学校中的特殊学生,为一些有学习障碍或是不太合群的学生提供帮助,为他们的学习和交往策划行动方案,使他们融入集体,快乐成长。

现在我的工作只是刚刚开始,但是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以及家长的理解。虽然好多家长碰到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会向我请教,虽然不少优秀教师自己的孩子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常常会向我咨询,虽然许多孩子成了我的好朋友,但我始终认为我仅仅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一种时髦,我们每个教职员工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学生才会更加快乐地成长,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才会感受到更大的乐趣。

第3篇: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学;外来工子女;德育;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外来工子女入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我校就有80%是外来工子女。这部分小学生随着父母的工作迁移到新的校园,适应力需要转变,体系化的道德素质需要建立,基于此,本文重点关注外来工子女的德育措施,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开展多种德育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外来工子女的德育,必须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德育活动。首先,要利用早晨的时间,开展德育。早晨的时间内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听一听国内外的新闻。因为新闻内容多数有专门的新闻用语,小学生年龄较小,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校园新闻编写”活动,模仿“少儿新闻”的形式进行改变,由小学生轮流进行编写和早间朗读。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外来工子女能够关心身边的大事,产生社会责任感,感受到自身能力的增强是转变社会地位的关键,进而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其次,利用班队会开展娱乐活动。班队会可以组织读一段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好书推荐);可以让大家见识一下自己的一技之长(才艺展示);可以讲一则笑话或故事(一分钟演讲),以这些简单方便、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创设和谐的班集体环境,让外来工子女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另外,要开展规范教育。总之,外来工子女来自四面八方,思想行为素质参差不齐,德育活动做得好,学校校风自然好。要抓好德育工作,必须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外来工子女早已融入这个快乐的家园中。

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但是外来工的小学生却小小年纪就承担了许多压力,包括:生活环境的差异、学习压力、父母关爱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学生就不会积极配合教师进行自我道德建设。首先,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教室,教室内要有专门的心理医生坐诊,然后保证对走进教室的学生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并形成心理咨询的档案。当然,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走入教室,教师要用鼓励的态度请学生和心理教师谈谈,不要用病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其次,要重视班主任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班主任是外来工子女最长接触的成人,应该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了解他们内心的苦闷之处,并定期积极组织学生听专家、教授的讲座和看录像,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心理素质。另外,由于不少外来工子女从小或远离父母,或父母忙于打工,缺少与之交流,使他们从小缺少亲情关爱,没能与父母建立起依恋关系,造成心理缺失,形成孤僻、自卑、嫉妒、猜疑等性格。总之,学生的德、智、体等因素的发展都离不开心理素质的参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能极大地推动儿童知识、技能、品德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家庭合作管理

外来务工子女的德育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家校合作管理。首先,要强化家庭教育职能,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同时建立家访制度。召开家长会时要考虑到外来工父母的工作时间问题,可以尝试晚间召开家长会,让更多的家长不需要请假就能够来到学校与其他家长朋友和老师共同讨论孩子的德育问题,在家长会上还可以向家长宣传校内的德育政策、传递先进的教育理论,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活动,让外来工父母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和学习状况。外来工的子女往往会因为父母工作的调动而转学,这样就使得德育活动开展到一半就终止了,为了形成长期教育的趋势,校方要建立档案,争取通过网络与学生的新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传递学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形成教育合力,并坚持联系孩子的家长,争取形成长期影响孩子的德育行为。总之,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开展家教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等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第4篇: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2014年金秋时节,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技能大赛,执教五年级心理活动课《善待你我,远离欺凌》。团体工作阶段有这样一个案例研讨片段:

【案例1】《善待你我,远离欺凌》活动片断

学生观看录像:一位男生给班里一位名叫陈一诸的女生起了个“胖猪”的绰号,双方因此而争吵了起来。

讨论:假如你就是录像中的那位女生,别人也给你起了个绰号“胖猪”,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抛出问题之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示意我叫他们回答。选谁呢?首选的当然是那些最先举手的孩子。

生1:如果别人叫我胖猪,我肯定会很生气。因为我不喜欢他们这么叫我。

师:我也有同感。

生2:凭什么叫我胖猪,我不允许。

师: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生3:我听了一定会很难过。

师:谢谢你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这三名学生如愿被我提问了,也得到了我及时的回应,很满足地坐了下去。一次小小的提问,让他们得到了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分享自己感受的机会,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与此同时,我也听到了“哎呀”的声音,似乎是在埋怨我没有叫他们回答问题,感觉很失望。虽然听到了这声音,我却放弃了再请他们回答问题的想法,毕竟我是在赛课,按照预设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每个孩子,让每一个举手的学生都来回答。于是我只对这些学生表示下课的时候可以再和我交流,之后就进入下一环节。

在后来的评课中,评委在肯定我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有:当一个问题被几个学生回答后,对于那些举着手却一直没机会回答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关注?

此次赛课,满载而归。收获的不仅仅是赛课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历时两个月备赛历程给我的磨炼,尤其是赛课之后专家的建议让我醍醐灌顶,真正认识到上课,尤其是上心理辅导活动课更需要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

心理辅导活动课作为一门“活动课程”,“活动”和“体验”是最核心的两个要素。衡量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否达成目标,主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在敞开心扉专心活动、用心体验,这取决于辅导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及在此基础上的师生互动是否和谐。活动课中的师生互动表面上看似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实际上,在一问一答中参与回答的、没有回答的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会发生变化。要实现活动目标,做到活动过程衔接有序、张弛有度,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做到“察言观色入‘生’心,巧妙应对促发展”。

一、对欠关注学生的分类

参加完省赛课之后回到学校,我陷入了思考:在师生互动中还有哪些学生没有真正进入教师的视线,没有得到真正的关注呢?为什么他们没有真正得到关注?这会对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仔细回忆以往上过和听过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之后发现,如果我们将课堂定格在师生互动的某一个片断,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众生相基本如此:积极举手的、文静举手的、面无表情的……答完之后又是另一幅众生相:积极举手得到交流机会并得到教师和同学肯定的学生会兴高采烈;积极举手但没有得到交流机会的学生可能会失落;虽然没有举手回答,但听了同学回答之后有些学生可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一问一答中,其实每位学生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都发生了变化。所谓“手随心动、言由心生”,肢体语言的变化其实说明学生内心世界在起变化:失落的神态背后可能是埋怨教师没有给他机会,麻木的神情可能是因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逃避的眼神可能是害怕教师的提问,伤感的神情可能是案例引起了他的共鸣……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察言观色及时发现活动中那些欠关注的学生,深入剖析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采取相应的辅导策略。笔者通过思考和实践,对那些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欠关注的学生进行了以下分类(见下表)。

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本着“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忘”的原则,通过察言观色发现那些自己欠关注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他们重回我们的视野。

二、对欠关注学生的辅导策略

追根溯源,上述问题的存在有教学设计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教师的态度及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通过教师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引导每位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唤醒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如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运用相应的心理咨询技术巧妙应对,帮助他们关注自身、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身体说话

师生互动过程中,总是有一些学生在积极举手,但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给每个积极举手的学生站起来展示自我的机会。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关注这些学生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善用身体语言。

梅拉比公式告诉我们,人际交流的总效果=7%言语+38%声调+55%身体语言。可见55%的沟通效果是来自身体语言,灵活运用身体语言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良好辅导关系建立的关键。教师应该善用身体语言同学生对话,传达对他们的关怀、鼓励、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存在与价值。

【案例2】《善待你我,远离欺凌》再教片断一

针对案例1中的问题,回来之后笔者结合专家的建议进行修改,并重新上了一遍。针对踊跃举手的场面,请了3名学生回答之后,我身体微微向前倾(表示我在注意着每一位学生),扫视全班学生后并向他们微微点头(表示我意会他们的意思了),然后说:“因时间关系,只能叫三位同学交流了,你们同意这三名同学的观点吗?请你们举手示意。”

课堂上有大部分学生举手了,对此,我向他们微微点头并说:“原来还有这么多同学有这样的感受,非常感谢你们的参与。”

然后我又走到一位没有举手的学生面前,身体前倾,正视对方,采用具体化、追问等技术与他交流:“那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呢?……你能具体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经过重新修改之后再上的这堂课效果明显更好,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了、自信心更足了。实践证明,对那些积极举手但没有机会回答的学生,我们同样能够对他们进行关注,这就是:让身体说话,让举手投足变成辅导策略。

(二)“主动出击”与“对症下药”

当然,课堂上也存在一些一直不举手的学生。这一类型的学生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心里有感受,就是懒得回答,二是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不敢回答。对这些学生,我们除了用肢体语言进行关注外,还应该具体对待。

1.主动出击

在课堂中,“心里有感受,懒得说出来”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的表现欲望不是很强烈,性格比较沉稳,喜欢停留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教师的引导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抛砖引玉,他们内心有感受就自我满足了。

关注的第一步就是要去发现这样的学生。通过察言观色,我们会发现这批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面带微笑,低头沉思,或者是旁观其他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作出反应,抑或点头赞同,抑或摇头否定,抑或略带嘲讽。

发现这类学生以后,第二步就要及时给予关注,方式可以是主动出击:

(1)我看到你点头微笑,你是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想法吗?

(2)看来你不太同意他的想法,是吗?能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

(3)你刚才一直很认真倾听着,能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吗?

2.对症下药

在课堂上,“想回答却不敢回答的学生”往往是被其他科目的教师冠以“后进生”头衔的学生,对他们更需要关注。他们缺乏自信,就连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都觉得会说错,会被别人嘲笑。

对于这类学生的辅导必须对症下药,选择一些封闭式问题来让他们回答,用最简单的方式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注。因为封闭式问题较为简单,既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答错的概率又比较小,很好地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满足了他们的内心需求,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

【案例3】《善待你我,远离欺凌》再教片断二

在团体工作阶段,让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如果你就是案例中那位给陈一诸起绰号的男生,听到别人叫你“胖猪”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针对这部分学生,我改变提问的方式,变为封闭式提问:如果你是那位男生,听到别人叫你胖猪,你会觉得难受吗?

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就可进行进一步追问,运用具体化的技术: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吗?这样循循善诱,让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让学生感到自己得到教师的关注了,也参与了。如果他回答“没有”,也可继续用面质等技术来让他澄清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有参与感和价值存在感。

(三)对待“特殊”学生不能掉以轻心

这里所说的“特殊”学生指的是“给出‘特殊’答案者和‘口是心非’者”两种。上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师应该都有体验,在课堂师生互动环节中,有些学生的答案可能出乎意料;有些学生的答案可能虽然符合教师预设的要求,但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回答不是发自内心的。对这类学生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1.对给出“特殊”答案者更需用心

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往往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和教师交流时要么给出的答案出乎意料,要么交流的时候肢体语言异于常人――流泪的、渴望得到教师帮助的眼神、握紧拳头的、咬牙切齿的……这说明教师预设的活动触动了他们的心灵最深处,这些学生此时已完全打开了心扉,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如果此时教师能及时应变加以辅导,将使其体会到心灵的温暖;反之,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到学生的特殊神情和言语或明明知道但对此漫不经心甚至漠不关心,无疑会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灵伤害。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心门紧闭,心理问题更严重。

笔者曾在2012年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快乐天添》,当我在一堂课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问题的时候,一位姓方的小女孩竟然三次回答同样的答案,让我一时摸不着头脑。

【案例4】《快乐天添》一课中与小方的互动

第二版块“分享快乐”:

师:你有过开心的事吗?请你闭上眼,打开记忆之门,找寻自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课件播放音乐)

小方:我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师: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把父母的健康视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第三版块“再识快乐”:

我的引导语是:是啊,每个人眼中的快乐都是不一样的,请大家来看看他们的快乐是怎么样的?请看录像:保洁工人、邮递员、家长、小区保安、福利院工作人员、孤儿等说说自己眼中的快乐。

看完后,我抛出问题:现在你对快乐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针对录像中的某一个人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方又举手发言了,这次她又说了同样的答案:我觉得快乐就是父母身体健康。

当时听了她的回答,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孩子怎么回事,是没有听清我的要求吗?我现在问的是她看了录像后对快乐有什么新的认识,怎么又是跟之前一样的回答?我给出的回应是:再次证明你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可是你好像没有听清楚我的要求哦?

第四版块“快乐心声”:

我的引导语:原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原来快乐秘笈就在我们心中。同学们,此时你心中又有什么想法呢?请在“快乐寄语”卡上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当时每个孩子都把自己写的寄语贴到黑板上了。小方再一次在卡片上留言:父母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快乐。

看到这三次相同答案之后,我脑海中蹦出了一个问题:她为什么总说这句话、写这句话?这个孩子平时的表现可是很棒的,不会总用一句话来回答不同的问题。她为什么几次三番说到这句话?她想告诉我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我夸她是孝顺的孩子吗?难道她的父母有什么问题吗?我再仔细观察这名学生,发现她眉头紧锁、神情低落。于是,我特意选了她这张卡与大家交流。

师:能分享一下你记录的内容吗?

小方:我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觉得快乐就是父母都身体健康。

师:是啊,我也有这样的心愿,你能具体说说这个心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小方:是从上个星期开始的。

师:你为什么会从上个星期开始觉得父母身体健康是你最快乐的事?

小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因为上星期爸爸去医院打点滴了,妈妈出了车祸做了手术。

师(拥抱她):你很坚强!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下课后我能再找你聊聊吗?

小方(点头):嗯。

在这堂课上,看似笔者一直关注着小方,也给了她多次交流的机会,但事实证明笔者在前面还是不够用心的。当然,庆幸的是笔者在课堂的第四环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在第四环节交流完之后,我发现此时小方紧锁的眉头已经打开,眼神充满了感激和期待。课后,我再次和她谈心交流,并抽空看望了她的母亲。随着她母亲的康复,小方的脸上又写满了快乐。

通过此课笔者深深了解到,课堂中给出“特殊”答案者必有其原因。学生在交流中反复强调的,必定是他最在意的。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用心倾听,用心观察,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并能及时调整活动环节,根据需要采取自我开放、同理、具体化、保护等辅导技术,趁热打铁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事半功倍。

2.对“口是心非”者要别出心裁

在师生互动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很“出色”,他们积极回答问题,他们EQ极高,很会察言观色,特别是在教师的公开课上,他们积极“配合”,答出自以为符合教师要求的答案。其实他们所说的并不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而没有办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笔者把这些在活动中言不由衷的学生统称为“口是心非”者。当活动中出现这些现象时,教师应该区别对待。

在笔者曾经执教的《青春路上 你我同行》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就碰到了这样的学生。

【案例5】《青春路上你我同行》活动片断

活动中,笔者出示案例:“有一个外国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一天放学回家后对他的妈妈说,他要娶班上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为妻。你猜他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我请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巡视时,我听到一组中的一个男孩说:你们真笨,老师这么问,就是想让我们回答说妈妈肯定会批评这个孩子。然后老师会接着问:妈妈为什么要批评他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回答:因为我们现在是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不能谈恋爱。

听到这个学生的话,我愣了一下,心里感慨,现在的孩子还真是“看懂”了教师的心思。我想这要在其他课上,教师们一定庆幸有这样的孩子能答出自己预设的答案。可是他错了,心理活动课要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关注呢?笔者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还是得请他回答问题。

师:你觉得他的妈妈会怎么回答?

生1:我觉得妈妈会说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不对的(面露喜色,等着我表扬呢)。

师:(故意不表扬)你是这么认为的?什么原因使你这么认为呢?

生1:因为我们现在是学生啊,谈恋爱肯定是不对的(眼睛看着我,疑惑教师这次该不会不表扬我吧?难道这不是你要的答案?)。

第二步:可用尝试性面质,激励他放下自己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

师:我很高兴你能说出一部分妈妈的心声,但我刚才似乎听到你在组内讨论时说到这是老师希望听到的答案,是这样吗?

生1(抓耳挠腮):我想大部分妈妈都会这样想的。

师:是的,如果这是我的妈妈,我想她也会像你这么对我说。但如果我是这位妈妈就不会这样想。

第三步:激发好奇,坦露心迹。

生1: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说?

师:那你再来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说不定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呢?

生1:如果我是那位妈妈,我会回答:只要你有这个能力,你就去娶她吧(满怀期待地望着我)。

师:原来你是这样想的,我也这么认为。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一般而言,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会安排很多案例研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研讨在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这叫助人自助。上面的案例中,学生迎合教师,答出自认为教师需要的答案,其实没有真正活动在教师提供的情境中。对这些喜欢在课堂上与教师“斗智斗勇”、揣摩教师想法、回答教师想要的答案的学生,教师如果经常在课堂中采取默许甚至赞赏的态度,会使他们更加功利,长此以往,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质问、具体化等技术尽可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中,回答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还有一部分言不由衷的学生确实是很想说,但是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他们通常是存在一定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刚才的片段为例,另外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案例6】《青春路上你我同行》活动片断二

生2:我觉得妈妈不会骂他,老师说觉得别人好是对的,也会骂他,学生不能谈恋爱。

师:那你觉得妈妈会怎么对他说呢?

生2:孩子,你是不对的,但也是可以的。反正就是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间。

学生要表达的意思是:妈妈会说,孩子提出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但是这位学生又觉得教师讲过这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由于他在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表达不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该如何给予关注呢?

师:很高兴你能发表自己的想法。那你能具体说说,妈妈为什么说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吗?

生2:就是我妈妈说他是学生,不能现在说要娶妻子。

师:你的意思是如果这是你的妈妈,她一定会觉得你作为学生,现在不该提出这样的想法,是吗?那你说但也是可以的,又是什么原因呢?

生2:你刚才说有异性好感期,他想娶妻子是对的。

师:原来你刚才那么认真地听课了,了解了异性好感期,我真为你感到高兴。但是,你发现了吗,我问的是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回答,能告诉我吗?

生2:那就是可以的(十分认真,态度明确)。

师:你是说你觉得他现在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可以的,是合理的,是吗?这才是你的想法,对吗?

在这个过程中,我运用开放式提问、具体化、同理心、面质等技术,帮他理顺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试想,如果当时我听到他这样模糊的回答之后,为了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放弃对他的追问,那么他将没有机会澄清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类学生,需要的是教师对他语言上的帮助和关注。

三、结语

第5篇: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档案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21-001

一、当今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概况

在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职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1]目前职业高中学生患有心理健康疾病的比例在25%左右,情况不容乐观。

职业高中学生面临着比同龄人更早的社会挑战和考验。由于他们学习成绩较差,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另眼冷观,有时还会受到普通高中学生的歧视,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和问题。根据研究表明,目前职业高中学生在“总症状”、“强迫”、“焦虑”、“抑郁”和“恐怖”等几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问题,而且随着年级的不同,这些症状也会相应的有所转变。[2]

二、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职业高中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因素的影响

职业高中的在校学生年龄普遍在15-19岁之间,这一阶段属于心理学分期阶段中的“青年期”。从生理上讲正处于人体发育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认知水平发展到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最高阶段,人格发展到了危机最多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会有很多的叛逆行为,如破坏公共设施、吸烟喝酒、随地吐痰等一系列较为恶劣的行径。

2.心理因素的影响

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职业高中学生本身的性格缺陷和自卑心理。在性格缺陷方面,有不少职业高中学生过于孤僻、压抑、急躁、固执、偏激、不善交往等性格缺陷,经常无法抗衡心理的一时冲动而导致严重行为,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模式,这最容易导致人格障碍。从自卑心理的角度来看,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初中阶段的成绩较差导致的。各种自卑心理最终导致职业高中的学生缺乏归属感,不知道将来会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使得他们脾气暴躁、情商很低,缺乏耐性,经常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

3.学校和社会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职业高中片面追求学生的就业率而加强学生知识领域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一些学校的管理方式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并且实习设备落后。学生普遍感觉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就是混日子,整日无所事事,从而产生了应付厌倦的情绪。教师只负责学生的学习,根本不去理解学生心里到底想什么,只要学生不好好学习,就会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很少去理解学生。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对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批评甚至体罚,导致学生产生了对教师的敌对心理,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4.家庭因素的影响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多存在不正确的行为。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具体情况而盲目的教育。各种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

三、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各种因素,我们必须对当前家庭的教育方式、职业高中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反思,认真寻找解决职高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对策。笔者通过分析,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1.明确定位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3]

必须重视对职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清晰定位他们的心理健康目标和任务。狭义上来讲,职业高中心理教育应该包括的目标有:使职业高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勇于面对挫折,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应变的能力;培养职业高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有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职业高中学生,要能正确对待,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形成健康的心理。每一位教师要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呼吁职业高中学生所在家庭也要能够相互协调,让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完善起一个引导作用。

2.职业高中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系统

建立包括身份资料、个人详细情况、学校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职高生的个人资料档案,同时派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心理辅导信箱和心理辅导教室,让每一个同学能够找到倾诉的对象;在学生中培养心理信息员,有时因为学生不敢或者不好意思直接找老师,而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贴近,通过学生心理信息员,可以更加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心理辅导教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一定要注意保密问题。心理辅导系统每隔几个月或者一个学期进行一次统计分析,绘制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轨迹曲线,制作统计报表,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来完善心理辅导系统的功能和效果。同时,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系统起到了较好的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监控的作用。

3.定期举办特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职业高中学生的素质较低,违纪行为较多,有些甚至连基本的文明礼貌都没有,为此,可以专门制定学生礼仪规范手册供学生们学习,并且进行考核,让职高生具有较好的自我教育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和行为的统一,做到知礼节,懂礼貌。另外,通过全校学生在课间做礼仪操、举办礼仪知识竞赛、评选“文明高职生”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4],让学生通过和周围优秀同学的对比,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教育,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气氛。

参考文献:

[1]陈.《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2]朱海林.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Vol.15No.2):95-97

第6篇: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从临床上的资料看,现在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呈越来越多的趋势。近30年来,因情绪问题就诊的青少年比例越来越高。20世纪80年代,看心理门诊的孩子多数是因为行为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因情绪问题就诊的青少年大概占1/3,现在这一比例会更高。2009年,我们调查发现,青少年中存在不良情绪的比例约为0.8%,而2015年调查发现这一数据为1%。

焦虑和抑郁是青少年最常见的不良情绪,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有的孩子因情绪问题不想上学,觉得上学是件痛苦的事,甚至干脆不上学。有的孩子害怕考试,到期末考试前后,都会非常焦虑。有的孩子还有回避行为,通过沉迷于电视或网络的方式回避现实,最终可能表现为“宅男宅女”。不良情绪的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孩子在交往能力、学业上落后。

青少年的不良情绪一定要引起家长重视,因为严重的情绪问题,不仅可以导致不良后果(如影响学业),极端者甚至还可能发生自伤或自杀等行为。所以,家长、老师,都要学会识别相关的表现,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情绪问题。

对于普通的情绪问题,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就可以处理。目前,很多学校都设有这样的心理辅导机构,也配备了必要的器材和工具(如帮助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器材),还可以进行团体的心理辅导。但是,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比较严重,达到了心理障碍的程度,家长就需要主动带着孩子到专业的心理卫生医疗机构诊治。严重者,如有自伤、自杀行为者,需要住院治疗。

如何发现孩子的抑郁、焦虑

孩子的情绪问题(焦虑和抑郁)可有很多表现。比如,有的孩子总担心功课学不好、成绩上不去,考试来临不知如何应对;有的孩子表现为坐卧不安,听课的时候精神不集中,做功课的时候总是分神,甚至理解学习内容都存在问题;在睡眠方面,有的孩子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在早晨2、3点就醒来;另外一些孩子则表现为嗜睡,整天懒洋洋,生活和学习没有动力;还有些孩子情绪低落,做事无动力,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也没有兴趣,还可能有躯体症状,如全身酸软、无力,感觉自己比较笨等,这是较典型的抑郁表现。

有情绪问题的孩子,饮食习惯也可发生变化。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小东和小宁都上初二,且是同桌。平时两个人关系很不错,吃午餐的时候,小宁总是抢小东饭盒里的肉吃。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小东发现小宁变了,除了比平时更加沉默外,也不再抢肉吃了。小东觉得有些奇怪,就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老师。老师了解情况后,发现小宁有较重的抑郁情绪。进一步了解后得知,小宁的父母最近在闹离婚,小宁非常不开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最后,在学校心理老师的陪同下,孩子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诊治,使情绪问题得到了控制。小东通过同桌饮食习惯的变化,发现他存在的情绪问题,并受到了学校的表扬。就这件事而言,识别孩子的情绪问题,不仅家长和学校老师有责任,孩子也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以便能及时发现同伴的问题。

孩子发生抑郁和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的原因(父母闹矛盾,经常争吵,甚至离婚等),遗传原因(孩子有这方面的易感因素),学习压力过大,以及父母对其要求过高等。

解决情绪问题的5个建议

第一,孩子要学会自行排解不良情绪。掌握一些放松的方法,如适当的体育运动、听听音乐、画画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人爱好让他选择适合的方式。

第二,找到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如果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减压;如果对孩子要求过高,家长要调整期望值。以笔者接触过的案例来说,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上海的“四大名校”,给孩子增添了很多压力,最后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抑郁。所以家长应该调整目恕:芏嗍焙颍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本身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正视。现实中,父母争吵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例子很常见,父母要自我反省并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三,改善睡眠。很多情绪问题在经过良好的睡眠之后,往往就自行缓解了,可见睡眠是治疗情绪问题的“良药”。家长要在孩子睡眠环境(如房间的布置、灯光等)方面多花点心思,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规律、良好的睡眠习惯。

第7篇: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关键词:人际支持 ;心理健康

一、人际支持系统的构建促进健全人格

人际支持系统犹如斜拉桥的绳索,孤立地看,每一根都貌不惊人;但一旦按照科学规律排列组合,就有了惊天动地的合力。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所面临的心理冲突决定着他们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人际支持。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依靠自我心理调整来解决心理问题,花费时间长且效果不明显,甚至会钻入牛角尖。而人际支持为中学生的自我认知提供了一个发现、交流和处理的平台。据有关调查发现,人际支持良好的学生,感受到更小的压力,从而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和家长在心理教育中多给予人际支持,能更有效地引导孩子处理问题,健全人格。

二、人际支持系统呼吁心理健康教育

1.要求我们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水平

和普通感冒一样,我们的心理感冒大部分可不治而愈,但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严重问题。“著名抑郁症患者”崔永元说:“当我得病后才意识到,抑郁症患者和精神病患者的境遇有多差。他们所受的歧视非常大,缺乏常人和同事的理解,也缺乏家人的理解。”如果一个人不仅得不到支持,反而会遭到更可怕的疏离、阻隔、忽视,那么他可能也只能选择沉默和逃避,乃至彻底地以绝望的心境和疯狂的举止逃离这个社会和自己的人生。因此,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认知,是建立人际支持系统的最理性的、最有效的途径。

2.要求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能有效跟踪研究

学校应每年对入学新生做一次心理健康筛选,发现有抑郁、自卑、孤僻内向、脱离群体、网络上瘾等倾向者要对其进行重点跟踪和引导。同时做好单亲或者父母离婚家庭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情感困扰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并建立心理档案。例如面对父母离异的孩子,在查看学生心理档案之后,可组织班级活动来观察孩子的心理动态,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失落的归属感和爱,从而弥补他在其他地方已经缺失的人际支持系统。

3.要求我们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培养共情特质

共情,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一种人格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前段时间看到一起饱受争议的学生自杀事件,15岁女生和同学打架,老师让学生自主管理,发动全班同学投票,决定是让她留下学习还是请家长将其带走进行“家庭教育一周”处理。在得知自己被大部分同学投票赶走后,15岁花季少女留下遗言,投渠自杀。这种建立在伤害学生自尊心基础上的学生“自主管理”,其是反映出教师缺乏共情式的理解和尊重。

4.要求我们为学生提供多种心理救援方式或载体

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家庭。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学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心理知识宣传,特别是对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要进行长期跟踪辅导。家校联系工作要更细致更具体更有效,建议开设家长心理咨询专线,由学校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每天定时和家长交流辅导。再者,利用社区心理宣传工作、社会心理辅导机构,创设和谐的人际支持环境。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台节目、电视媒体以及网络等提供多方位的社会心理救援体系。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经历和修复各种创伤,不断面对和克服各种心理问题,从而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希望我们的教师家长和社会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请相信,没有一种药物或心理治疗方法的效果,会超过大家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爱。

参考文献:

第8篇: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在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遇到心理困惑的学生或者老师,由于自我保护、焦虑、紧张等原因,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语言简明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惑和情感,导致咨询关系难以建立、咨询周期长或者咨询效果不明显。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用“搭桥咨询”突破这一学校心理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所谓“搭桥咨询”,是指把某一种辅导工具,例如布偶等作为媒介引进辅导过程,借题说话,有效减轻来访者的阻抗情绪,迅速建立咨访关系、切入主题和深入话题。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过探索,我们发现,用做“搭桥”的媒介中,得觉相牌是迄今为止最便捷有效的工具,在学校心理辅导过程中使用得觉相牌常常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咨询效果。

得觉相牌是由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格桑泽仁教授和他的团队历时5年研发成功并由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协会监制的一套心理投射工具,共有128张,文字卡和图画卡各64张。文字的内容是格桑泽仁教授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催眠治疗过程中搜集的出现概率最高的、可以直接与人的无意识状态相连的词语或暗示语。图画是由几名七八岁的儿童凭本能意识画出大人口中描述的场景,再由格桑泽仁团队中学习过绘画的学生整理出来。

众所周知,文字和图画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投射人的情绪情感、内心状态以及无意识思维习惯。在心理咨询和辅导过程中,我们以相牌为媒介,让来访者自行选牌并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对文字、画面作出自己的解读,心理老师据此掌握来访者的讯息,为他们作出心理分析,提供生活建议。目前,我们以得觉相牌“搭桥”,已经在考试辅导、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潜能开发、团队沟通等多个领域作了积极的尝试。

案例一:小鸣,二年级男生,上课不听讲,作业不认真,考试成绩差。情绪不稳定,常常因为小事跟同学打架,同学关系紧张,在班里受到孤立。小鸣的班主任是学校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她带的班级具有健康的班级舆论,小鸣因为种种“不良行为”受到全班同学的谴责,她既感到欣慰又为小鸣担心。她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仇视的目光,她意识到在这个孩子偏差行为的背后,一定隐藏着秘密。所以她一直想打开小鸣的心锁。一个大课间,小鸣前排的两个同学在座位上聊天、游戏,小鸣突然爆发,他用力敲打着桌子,用脚猛踹前面同学的凳子。因为他的反常举动,被班干部以“破坏公物”为由送到班主任老师面前。班主任意识到这是一个发现问题根源的契机,于是,老师一改以前在办公室里跟小鸣谈话的做法,而是在接下来的体育时间,把小鸣带到学校的“阳光小屋”。老师不愠不火、态度和蔼地掏出相牌,跟小鸣说:“我们来玩一个纸牌游戏吧!”小鸣一听玩游戏,先前像斗鸡似的态度顿时缓和了下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小鸣开始抽牌讲故事。

小鸣抽到的第一张牌是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圆桌前(图1)。

图1 两个人面对面坐着

“小鸣,这两个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老师问。

“我妈妈在跟我亲爸讨要生活费。”小鸣恨恨地说。原来,小鸣的父母离婚了,他跟随母亲生活,父亲每月支付小鸣生活费。但是,小鸣的父亲跟母亲积怨甚深,每月的生活费都要拖欠,小鸣的母亲总为讨要生活费跟小鸣父亲发生冲突,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受到母亲的影响,小鸣对生父也充满了怨恨。在老师的引导下,小鸣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鸣又抽了一张牌。这张牌上一男一女面对面站立(图2)。

图2 一男一女面对面站立

一看到这张牌,小鸣就气冲冲地说:“这是妈妈在跟继父打架。”小鸣继续讲他的故事。妈妈改嫁后,生了一个小弟弟。妈妈跟继父关系不好,常常在孩子们面前吵来吵去。继父对小鸣也不好,小鸣常常感觉自己在这个新家是多余的,亲生父亲那边又指望不上……话题就这样打开了。

分析:一个在家庭里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必然要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异样的举动。小鸣的班主任从接过新班开始,就发现了小鸣的不同寻常。在小鸣跟同学打架、弄坏班级公物等问题行为发生后,班主任一开始采取了“头疼医头”的办法,但发现好不了几天的他又会继续闹出新的状况。于是,老师转变工作思路,利用相牌搭桥,有效减轻了小鸣的阻抗情绪,了解了他的生活故事,挖掘出小鸣偏差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相牌,唤醒了小鸣潜意识中对父亲的恨、对新家的不满和无奈。老师通过相牌引导小鸣发现自己的问题,帮助他处理一部分情绪,并通过家校联系、做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进而构建了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为小鸣的转变创造了良好条件。

案例二:小伟,八年级男生,学习成绩居班级中游。自七年级下学期开始成绩下滑,老师一直抓他学习但是效果不明显。据小伟妈妈反映,小伟在家很少说话,总是闷闷不乐,妈妈很着急,托人找心理老师做小伟的工作。因为小伟所在的学校只在七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现在上八年级的小伟已经半年没有上过心理辅导课了,心理老师很担心突然找小伟谈话会引起他的怀疑,所以,就在午休时间以“帮老师打扫心理咨询室卫生”为由,将小伟和他的好朋友小隆“骗”到了咨询室。打扫完卫生后,心理老师说:“我这里有一套心理扑克,你们想不想玩啊?”一听玩扑克,小伟和小隆眼睛一亮,齐声应许。

心理老师拿出相牌,让小伟从中抽取字卡、画卡各三张,组成三对。小伟抽的第一对牌,字是“母”,画是“厨房”(图3)。

图3 “母”和“厨房”

“这对牌跟你有关系吗?”老师问。“有关系。”小伟说。“这是我帮妈妈在厨房里做饭。”“感觉怎么样?”老师又问。“感觉很好,很温馨。”心理老师据此判断,小伟跟母亲的关系不错,事后跟班主任的谈话证实了这一点。

接着,小伟打开了他抽的第二对牌,字是“停”,画是“一男一女拥抱”(图4)。

第9篇:孩子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关键词:福利院儿童;家庭儿童;建议

失依儿童,即福利院儿童,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指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生身父母和其他具有亲情关系的成年人正式照顾的16岁以下儿童福利院承担抚养失依儿童责任的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失去了生身父母;二是大部分儿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碍或者生理缺陷;三是打拐解救后仍未找到父母。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曾经使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北京市儿童福利院30名6~12岁的孤残儿童进行智力测验。所得出的结论是残疾儿童智力水平低于正常,无残疾儿童智力在正常水平,无显著损害。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即便是无残疾的失依儿童和家庭儿童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本文中失依儿童的界定主要是6~16岁之 间,具有以下特征:1)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生身父母,由福利院承担抚育义务;2)儿童在智力水平上与正常人相差不大;3)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教养环境。这些儿童在心理、情感、社会化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社交困难、适应不良等。而家庭儿童主要是指在6―16岁之间,生长在家庭环境下,由家人的抚育长大的儿童。

纵观人的这一生心理发展过程,儿童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心理发展迅速,有利于把握时机正确引导教育。同时,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心理品质的可塑性较强,按照现代教育模式,塑造具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福利院儿童和一般家庭儿童在儿童期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也就表现出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概念偏低,孤独感强烈: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自我概念作为人格结构的核心,是影响个人行为的主要因素。由于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社会行为自我调节与定向的作用。研究发现,福利院儿童的自我概念较一般儿童差,自我评价也较低。港台地区的张春兴等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发现,学生愈感觉到父母用关怀、奖励、宽容、赞誉、爱护、温暖和高期望的态度米管教他们,他们的自我概念发展得越好。自我概念的偏低直接影响了福利院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业成绩和社会交往能力。调查发现,福利院儿童的入学年龄普遍大于普通儿童,并且学习成绩以中下等居多,这和低自我概念是极可能逐渐沦为学习不良学生这一认识是相符合的。另外,由于自我评价不高,会产生预期他人不会喜欢自己的想怯,从而给自己与他人的社会交际制造障碍,致使自己更加孤独。

(2)福利院儿童比家庭儿童更多焦虑,对他人存有不信任感、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遇到刺激强烈的情绪反应更多,并常做出不够理智的行为,占有性和攻击强烈。埃里克森的“阶段需求论”认为,婴儿期未能得到母亲充分照顾,易产生不信任感。占有性主要是情感上的占有性,福利院儿童没有物质上的攀比心理,因为他们的的东西都是福利院平均分配。这一点儿与多为独生子女,会比较要强,喜欢攀比的家庭儿童有所不同。攻击并非社会上的利益性暴力,而是来自认得原始本性的生存需要。

(3)较低层次的从众行为,容易被带动。福利院儿童即使不知道某个动作的意义或者某个字怎么写,但是会机械的模仿。去W市做调研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一个这样的儿童,上四年级的他连一些基本汉字也不会写,当我们写出一些他不知道怎么写的字的时候他会模仿,但是过后很快就不记得了。

(4)惧怕保育员和年龄大的同伴。以大欺小是福利院存在的普遍问题,一般情况下,电视节目的掌控权都掌握在年龄大的孩子手中,且平时维持秩序,安排卫生都是绝对权威。在保育员面前他们也会表现得畏缩,拘束,并且会主动讨好保育员以期从中获得长辈式的关爱,这在一般家庭儿童身上不容易出现,因为他们不需要讨好谁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关爱。

(5)自我驯顺能力强。主题化过程或刑诉自己的技术是主体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操控和刑诉自己的身体、灵魂、思想和行为,从而转化自己,以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然而,这种自我驯顺偏机械,主要表现在孩子们毫不反抗地去执行福利院制定的规定。

对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采用新型现代的儿童养护方式方式。SOS儿童村模式可以在中国更多城市和地区开展试点。基于福利院教养方式的弊端,我们认识到院舍内的集中养护会对于福利院儿童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转变对福利院儿童的养护方式,采用对福利院儿童身心发展有利的新型的家庭寄养方式,扩大福利院儿童的活动空间。

(2)福利院教职工提升专业素养。工作人员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关心福利院儿童,更主要的要从认知和心理层面上关心福利院儿童。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通过平时生活中与儿童的交往,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儿童在教育三要素之间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态度和行为也具有较大的不随意性和反复性。因此,儿童健康教育实践要遵循态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不能全部套用成人健康教育“信息―态度―行为”的理想模式。

(3)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福利院儿童的数量,减小福利院替代性养护变成永久性养护的可能性。主要是通过:1)对经济困难的怀孕母亲提供贫困救助,使他们有能力在家里抚养自己的孩子。2)做好婚前检查和怀孕复检工作,谨记孕妇在怀孕期间的禁忌,减少出生婴儿畸形等非正常儿童的几率。3)做好计划生育在各个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宣传工作。让父母知道如何避孕,有计划的怀孕,降低非计划出生率。

(4)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合理的系统管理网络。福利院不是政府下设的一个行政机关,而是社会福利的提供者和福利方案的完善方,但现在的福利院充当的仅仅是是政府福利政策的执行者,而不是福利政策的提倡和完善人。政府在福利机构中扮演的角色及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影响力应该有所变动。不管是儿童在福利院还是寄养在家庭中,都要做好调查和管理工作,保障福利院儿童和寄养家庭的切身利益。

(5)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号召非政府组织发挥他们的职能,在公共部门和福利性项目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服务机构之间的横向竞争二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引入市场机制既可以及时关注满足案主的需求,又可以促进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6)注重对福利院儿童的心理辅导。强化对心理辅导工作的支持保障,要有“一切为了孩子,健康弱小心灵”的辅导理念,将心理辅导放在同生活照顾、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儿童的优势或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7)社会舆论应该偏向福利院儿童的保护层面上,福利院儿童之所以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社会偏见脱不了干系,因此,肃清社会舆论环境对于福利院儿童的发展来说也是极为有利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