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有效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除了家长之外,有一些学生也很关注自己的班级排名情况,这个排名对他们来说,可能很重要,毕竟没有全班第一,想在年级里排名还是比较困难的,同时成绩好的学生也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关注,排名提高了,在父母面前也会觉得特别有面子。可是有一些学校却不让家长和学生知道在班级的排名情况,这种做法正确吗?
学校做得对
首先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现在有很多的家长跟学生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此时也经常会听到“领居家的小孩”这个词,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多么好,在年级里排第一名。其实家长这么做,无形之中就给孩子一个心理负担,孩子为了家长的这个目标,要一直努力学习,等孩子赶上这个目标之后,父母的要求又提高了,所以我们并不能只局限与分数。
学生跟家长应该怎么看待班级排名
身为家长,你可以拿其他学生跟你的孩子比,但是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更应该去鼓励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数落孩子,打击孩子只会让他失去斗志。
作为一名学生,班上的排名情况可以让你看清自己的地位,这个可以化作你努力的动力,但是如果学生出现越级攀比,很容易就让自己失去自信心,所以学生也要理性看待排名,其实排名显示的只不过是每个人的努力结果,你的排名低了,说明你应该更加努力才对。
反正以小编的观点来看,十分支持学校这种做法,学校这么做,可以给学生们留下最后的尊严,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来自父母的压力。其实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件事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小编觉得利大于弊,所以支持这种做法,不知道你是否支持学校这种做法呢?欢迎评论!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 校企合作 体制机制
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过程中,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主要功能,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将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工学交替、学用结合。对于校企双方来说,校企合作是一个双赢互补的系统工程,建立长效的有效机制是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此,笔者对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不够深入,尚未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校、行、企三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二是行业发展和企业技术更新速度快,迫切需要引入更多的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学校急需创新行、企、校多方合作办学机制。
三是校企双方责、权、利的划分不明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对责、权、利的划分比较模糊,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参与和指导,学校对企业的生产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
二、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思路与目标
1.建设思路
立足辽西北畜牧业,以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行、企、校合作机制为突破口,建立畜牧兽医理事会,创新行、企、校合作机制,通过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发挥专业优势,为辽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
2.建设目标
联合地方畜牧兽医相关行业、企业,共同组建畜牧兽医理事会,深化铁岭象山牧业有限公司体制改革,制定理事会章程,共建铁岭象山牧业有限公司“校中厂”,在铁岭经济开发区永鸿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厂中校”,组建“双师”工作室,成立BTEC职业教育班,共同建立行、企、校合作制度,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弹性学训交替,分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如下图所示。
图 机制运行构架图
三、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探索实践
1.优化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调整委员会结构,组织成立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专业的建设和指导。行、企、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共同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讨论行业和企业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改进措施;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效运行。
2.组建畜牧兽医理事会,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铁岭市畜牧兽医学会、铁岭大牛乳品有限公司、辽宁唐人神曙光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沈海牧业有限公司等辽宁省知名企业合作,组建畜牧兽医理事会,建立铁岭象山牧业有限公司(校中厂);公司实行自主管理、独立经营,形成一定规模,为区域提供优质象牌饲料和良种猪、优质肉鸡、商品蛋等畜禽产品。与铁岭经济开发区永鸿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厂中校”,企业提供教学场地、实践指导教师等条件,学院投入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与专业师资力量,构建集学生实训、顶岗实习、课程开发等功能的“厂中校”,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学院利用“厂中校”开展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为“弹性学训交替,分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奠定基础。企业利用学院的师资力量解决企业相关的技术难题,利用学院提供的实训设备和实习学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以“厂中校”为平台,与合作企业实施“订单培养”。
成立BTEC职业教育班。与荷兰阿瑞斯教育集团合作成立BTEC职业教育班,建立职业教育多边合作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引进荷兰优质教育资源,启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3.实施人力资源的共享机制
建立行、企、校互兼互聘机制,与铁岭大牛乳品有限公司、铁岭经济开发区泳鸿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互兼互聘,加大教师进企业、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的培养力度,实现教师专业岗位与职业岗位对接。企业每年接受2~3位教师1个月以上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生产,共同申报、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及指导学生实践等工作,积累了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和管理行家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开发理实一体课程、开发工学结合教材、承担教研科研等工作。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互兼互聘机制,形成良性的人才流动、使用机制。
4.实施“订单培养”
学校与辽宁辉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成立养牛、养禽等订单培养班,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按照企业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学生实习期间在校外基地进行,熟悉企业的文化和环境,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5.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学院、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形成多元评价反馈系统,评价行、校、企合作效果,行、校、企共同制定和完善《校企互兼效果评价制度》《基地共管效果评价制度》等制度,重视过程监控,教学质量的评价,从而推动行、校、企深度合作,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保障行、校、企合作的良好效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完善管理机制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要求和社会服务需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教学实际,参照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职业标准、课程标准、职业技能标准等条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机制顺利运行。建立和完善符合校企合作需要的各项学院管理制度;修订实施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考核办法、指导手册,进一步明确顶岗实习的形式与途径;建立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制度;建立合作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具体的合作目标体系及实施细则,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从不同角度对行、企、校合作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合作方各自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途径 机制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途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施,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的。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必须具有可操作性途径。产学合作可以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的不同层面上,通过多种途径实施。
1.1专业设置与改造。
专业设置是高职高专院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求得生存,争取发展,走产学结合办学道路的首选途径。目前江苏交通行业已拥有各类资质施工企业366家、监理企业67家,到“十一五”期末,江苏交通各类人才总量需求将达到13万人,其中技能型人才总量要达到7万人。根据对省内13个地市的交通主管部门及30多家企业的走访调查,在公路水路及地方铁路领域,施工员、监理员、试验检测员、养护人员等各类工种每年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在2500人以上。目前江苏省开设交通土建类专业的职业技术类院校13所,从数量上对技能型人才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但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结构与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尽如人意,与“零距离上岗”存在差距。为此,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组织参与下,重新设置交通土建类专业,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理论课中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比例,以便加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交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邀请10多位行业专家参加了“小范围、大幅度”专业改革方案的论证。从企业需求出发,以学生的就业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实施“施工季节性”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核心专业技能+辅助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6个交通土建类专业共同发展的专业建设新局面。“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2010年通过江苏省特色专业验收,“工程监理”专业2007年评为学院“改革试点专业”,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等。
1.2课程开发与建设。
课程开发与建设是高职高专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变化的需要,进行了课程的整合、重组、删减,增设了新课程、开设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等。
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建设,重组课程内容,是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设计课程标准,以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为抓手,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目前已建成国家、省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路桥专业教材40余部,其中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省级精品教材1部、职业培训教材9部。此外,还编写了实训、实习指导书及校本教材20余部。
1.3行业技能培训。
开展职后培训,实施继续教育,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提高行业和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已经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交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根据岗位技能等级认证的需求,面向社会开展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创新“校企共建培训基地”模式,3年来各种培训的受益者达1千多人。此外,近两年学生通过技能培训在省部级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和个人一、二、三等奖50多人次,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2项;毕业生“双证书率”保持100%,就业率100%,就业对口率98%。
1.4科技服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同工作,攻克行业、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内容,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要途径,还是高校贯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针的具体体现。通过校企密切合作,以共同承担横向课题、挂职顶岗实践、科技服务等方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通过培养,32名教师获得路桥类职业资格证书。近4年来,教师主持或参与教研、科研项目41项,115篇,培养成为省部级专业(学术)带头人、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等3人,各专家、专业委员会委员4人。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的内涵,是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系统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系统由学生、学校、用人实体和政府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系统的运行包括生产、教学和科研三个层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体由学生、学校、企业(科研单位)三者构成。它们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的互为要素、互为动力、互相制约的关系,即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制。高职高专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
2.1动力机制。
2012年11月17日,为贯彻落实十精神,教育部提出了学校教育将重点推进“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无论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移―产业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链看,还是从“人才―科研―产品―市场”的价值链看,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无疑是实现双赢的重要途径。然而,国内地方高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虽然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但因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为支撑,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不均衡,导致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实质性开展多维项目合作的相对较少。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中人才供给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点,从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构建高校与产业园区有机融合的合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 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现状
产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持,而高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与产业园区的合作。当前,国内外企业和高校合作都有一些可供借鉴的案例。
国外对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建设起步早,发展迅速,同时对高校在提升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方面的认识到位,高校与产业园区对接模式较为成熟,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中国文化报于2012年9月撰文解读了欧美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指出人才类型丰富、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及科研机构是创意经济的中心,能够为创意企业带来强劲的创新动力。日本是较早提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也是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较为成功的国家。日本政府、高校、企业在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开展的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我国产业园区建设、校企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以来,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得到明显增强。如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携手推进 “新三区联动”战略,即大学校区、研究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互相融合、联动发展的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西安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771 所等一批国内知名的高校和研究院所为依托,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半导体材料及设备制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与自贡富顺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园内携手打造“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富顺产学研合作基地”,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东南大学与苏州市政府共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开展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公共技术服务等。
2 重庆地区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从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实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但如何充分调动产业园区和高校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和技术升级,实现双赢,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选取永川作为调查点,以区域内高校和永川区凤凰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形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从而了解该区区域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并由此掌握校企合作的症结。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别针对企业、高校教师和学生设计了3份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企业问卷100份,高校教师问卷300份,高校学生问卷400份,回收问卷786份,回收率98.3%,有效问卷786份。
通过对总体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订单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得到了企业的积极配合,分别占比达到了76%与100%;教师到企业的实践机会占64%,只有10%的企业委托学校来企业进行员工培训,16%的企业向学校提供先进的生产设施和教育经费;校企合作中的技术文化交流待加强,有15%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而只有6%的企业为学校师生作专题讲座;有6%的企业开展教师互派交流。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企业关注点分析
校企合作推进是否顺利取决于企业的参与,充分把握企业需求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调查发现,在高校选择上,64%的企业会选择在校企合作方面已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的院校,16%的企业更看重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8%的企业会选择创新能力强,执行落实快的院校,12%的企业则更看重高校现有的硬件条件。
2.2.2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企业要实现良性、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通过便捷的途径获得高素质的人才无疑可以为企业节省不少的人力资源成本。通过与企业对接,适时掌握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需求,有助于高校科学设计人才培养定位和标准,精准施教。调查发现,92%的企业在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学生的专业能力。其它因素依次为:学生的技能水平、踏实肯干、工作交际能力、学习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学历。
2.2.3校企合作形式选择
选择合适的合作形式是确保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重要环节。调查显示,企业最希望与学校的合作形式包括:在校内举办企业家论坛(20%),派遣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实训教师,指导实践教学(36%),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30%),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88%),派遣教??到企业挂职(30%),组织师生到企业生产现场参观考察(22%)。
2.2.4政府支持政策分析
政府参与是校企合作得到有效运行的关键。调查发现:80%的企业希望政府能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教育支出, 84%的企业希望政府能给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在形象宣传方面更多的关注,96%的企业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校企合作参与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
2.2.5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校企合作是否能顺利推进,关键还在于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是否得到了充分满足,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的角度看,46%的企业认为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66%的企业认为相关的政策指导不到位,44%的企业认为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78%的企业认为缺乏畅通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48%的企业认为校企双方责权利失衡,12%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约束。从高校视角看,在“校企合作中遇到的主要难题集中在哪些方面”选项中,认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教师占30%,认为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与学校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教师占30%,认为企业给学生的待遇过低的教师占70%。“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统计”选项中,30%的老师认为缺乏合作机制,50%的老师认为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10%的老师认为学校缺乏主动性,40%的老师认为学生利益得不到保证,80%的老师认为缺乏政府相应的政策引导。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缺失、校企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小企业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是造成校企合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提升校企合作效率,促进协同发展,必须从源头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3 产业园区与高等院校协同发展的策略分析
3.1政府引导,搭建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阵地,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要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政府的作用是关键。
第一,做好平台保障。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因业务关系,既了解企业的现实需求,也掌握区域内高校优势。从政府角度出发,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同联络的平台,不定期企业和高校需求,同时建立三方协同定期交流机制,为校企双方就专业设置论证、技术人员互派交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等相关事宜提供沟通渠道,全面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
第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交流渠道,让企业能找到与高校办学的契合点,使企业真正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有效对接,实质性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标准设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人才,实现校企资源的互利共享。
第三,做好资源保障。企业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关键在于政策和资金,从融资渠道、税收政策、财政奖补等方面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倾斜,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协同发展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良性循环。
3.2企业主导,完善校企合作
区域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企业是主导,而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高技术人才,与高校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是解决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重要途径。以企业为主导,在现有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校企机制共建、师资互派、科研合作等多种模式,可解决企业高技术人才引进瓶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区域产业集聚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对于高校来说,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解决?W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切实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办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3.3高校参与,实现协同机制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重要来源。只有高校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校企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订单班;实践;运行机制
1主要实践成果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根据岗位需要,以组建企业冠名“订单班”为载体,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深入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近年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和实施了“双主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人人乐”、“中百”、“乡村基”、“永辉”、“娇兰佳人”等连锁品牌公司建立了订单人才培养协议,合作组建了4届“人人乐班”,2届“中百主管班”、1届“乡村基储干班”、3届“永辉课长班”、3届“娇兰店长班”。校企双方以组建企业冠名“订单班”为载体,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室、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双讲师、双导师”制等措施,实施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近3年来,共计合作育人280人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2订单班运行的主要机制
(1)严格把关订单企业质量,形成订单企业选拔机制。企业质量主要表现在订单企业规模、发展规划、岗位设置、人才战略、培养体系、对大学生培养的经验和能力等方面。在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优质订单企业质量标准引进合作企业,主要指标为:①企业在所属行业中必须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②企业在重庆及周边区域处于高速或稳定发展阶段;③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岗位必须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且可持续发展前景较广;④订单企业培训体系完善且重视大学生的培养工作。近年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严格按优质企业标准引进订单企业,使参加订单班的人数与专业总人数之比从09届的34.6%上升到12届的98.2%、连续2年组建订单班的企业达到四家、学生在企业的晋升率都超过50%,这种订单企业的选拔机制有效提高了学生参加订单班的积极性以及合作育人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2)构建学生的选拔和淘汰机制,保障订单班学生的“稳定性”。订单班组建过程中校企双方、企业与学生之间缺乏充分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在“订婚”之后又“悔婚”现象较多,订单班学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育人成效。鉴于此,在订单班组建过程中对于培养对象的确定,一方面必须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严格的面试和选拔,做到宁缺毋滥;另一方面充分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婆家”。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参加3家左右的订单企业宣讲面试会,然后根据面试结果进行针对性选择。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成长情况和过程表现及时淘汰“不适应型”和“摇摆型”学员,建立对学校、学生的逆向激励机制,有效提升订单班学生的稳定性。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订单班稳定性逐年提高,上岗率保持在90%以上,一年实习期流失率保持在35%以下。
(3)建立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和培养机制,有效提升订单班学生的“成活率”和“成材率”。由于学校在顶岗实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较为欠缺的背景下,订单班学生进入企业后,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和培养机制,加上初入职场,学生在角色转变、人际关系处理、心态调整、抗压等方面容易出现较强不适应感,当这些不适应感得不到有效的舒解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用“跳槽”、“辞职”等方式逃避,一段时期之后,离职现象开始增多,“成活率”不足2成,更谈不上晋升率和成材率,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校企双方合作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加强订单班在顶岗实习阶段的过程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建设,探索和实践了“双导师制”、“月会制”、“定期考核和晋升制”,学校把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和指导学生成长相结合、企业把干部绩效与培养学生成效相结合,订单班学生半年成活率保持在80%以上,一年晋升率及成材率保持在50%以上,人才培养效果十分显著。
(4)形成了“订单班”系统性的运行机制,提高订单班的延续性。由于绝大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因此,不可能寻找一劳永逸的订单企业,只有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永葆活力。实践中,专业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探索出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班”运作模式,如按学制长短开设长期、中期和短期订单班,面对同类连锁企业的同一岗位开设岗位订单班以及多家企业共同组建针对某一行业的“定制班”,针对企业员工再培训的“回炉式”订单班。
3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订单班的良性运行使得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如:①由于订单班是学校在已有的建制班基础上针对不同订单企业从新组建的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突出订单班特色的班级管理还需不断探索;②不同订单企业针对订单班学员开设的企业课程与专业常规课程的有效衔接有待解决;③校企双方对订单班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指导、培训、考核与晋升等全过程管理需迈向精细化和标准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与企业共同努力,探索制定更为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订单班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23-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已经被很多高校接受。以三江学院为例,为了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适应服务外包经济需求,在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向社会输送优秀的信息产业服务外包人才,三江学院与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着力于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大学生就业服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探索了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共建方案,即从大学课堂到工作岗位之间建立校企合作桥梁,实现由理论知识教学到实际社会需求无缝过度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实施“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向企业输入所需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建立长期的人力资源供需协作关系,实施“嵌入式软件人才订单式培养”,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相互融入、融通。
校企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生在校企共同培养中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对工作实践的有效性,了解岗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带着目标去学习往往会提升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风和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这不仅对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出要求,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相匹配,否则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目标。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应及时改革和调整学生的管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应这一模式的学生管理道路。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新探索
(一)校企合作形成创新的学生管理机制
科学的学生管理机制必须明确管理主体。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学工系统,而且从学院的角度出发,全院的行政系统都应是实施学生管理机制的主体。各级院领导应充分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做到职责明确,体质健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校企合作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尽早的进入企业学习。相对来说,学生在校内的时间缩短、在校外实习时间变长,使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增大。笔者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推行学生工作辅导员制,同时,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都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为了让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使其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紧密结合,开始实施主要教师(包括校内教师和企业的培训师)参与学生管理制度。有了这项制度的保障,辅导员与主要任课教师经常沟通交流,对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学生管理机制不能忽视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规划,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想法,需要朝着个性化的道路发展。学生自我管理并不是指学校和辅导员对学生不再进行管理,而是学校通过宏观调控,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而当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学校和辅导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学校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从总体上控制和把握学生管理工作。这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思想的转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快适应企业的生活,适应社会。
学生管理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联手设立各种奖学金,组织各种优秀学生的选拔比赛等。鼓励学生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课题进行创新研究;结合校内课程学习成绩,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确定;优秀毕业生可优先被企业录用;实习期间由企业考察选拔储备管理干部人选。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管理方式需不断创新。由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学校环境,很多传统的管理方式因为时间、地点、人数等原因无法正常开展。所以,仅仅通过谈话、沟通等传统方式是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的。因此,学生管理人员(主要是辅导员)可以辅导员可以定期到不同的实习单位走访、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学生实习生活的情况,及时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在活动组织上也应根据企业情况、学生时间情况等因素以灵活形式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更应得到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企业应配备专人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既练技能,又学做人。校企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搭建全员、全社会育人的架构,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校企联手寻求灵活有效的心理教育模式
根据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要寻求灵活有效的心理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分为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三个阶段。一是要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在实习之前,有些学生可能会对实习不理解,不认同学校的这种安排,认为大学生就应该在校园里多学习知识。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踌躇满志,向往社会,向往工作,实习满足了他们开拓新天地的渴望,但又感到自己缺乏专长,缺乏竞争力,对即将面临的实习感到恐慌。基于这种情况,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心理疏导机制,即从院领导到相关教师再到辅导员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波动。耐心讲解实习的目的、意义,使学生能够以更成熟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校期间,应发扬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多开展各种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形成积极向上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二是要建立心理互助小组。这主要是针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把去同一家企业的学生编成一个或多个心理互助小组,每个小组定期举行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可以互相倾诉烦恼,也可以共同分享快乐,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心理上的安慰,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三是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在实习期间,选择一些责任心强、善于与人沟通的学生作为联络员,这些联络员通过网络、手机登多种方式将实习情况及时反馈给辅导员或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四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这种沟通是多方面的,包括辅导员、相关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的沟通;辅导员与企业实习学生的沟通;企业负责人与学校负责人之间的沟通等,及时解决学生碰到的心理难题。五是健全实习结束后的心理辅导机制。学生结束实习返校,辅导员及相关教师可采取总结报告、座谈讨论、个别谈心、评比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习,搞好分析总结,并注意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改进、提高。这样,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三)校企文化融合尝试新型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手段
校企合作模式必然会带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学校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改进。学生在学校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接受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如果做人。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可以参照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置班委,以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总经理(班长)负责制”,参照企业特点进行班级CIS策划,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和专业的特点规划班级活动,以项目的形式组织班级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企业的工作。
三、结语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创新,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改进传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方式,勤于探索与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适应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傅淑燕,裘旭东.“校企一体化”模式下学生工作研究与实践——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
[2]匡翠芳,邹平华.“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创新[J].管理观察,2010,29.
[3]孙朝阳,杨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班”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
[4]吕善广.努力做好校企合作“2+1”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思想工作——“驼峰”学生思想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
[5]陈彪.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3(2).
[6]张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5).
一、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
“跨界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征。”①(姜大源)职业教育跨越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职业学校与企业分属于教育和产业两个系统,前者属非营利性组织,而后者属营利性组织。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1866年创立的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雏形。学堂直接依附于企业,形成了学堂与造船厂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船厂为学堂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学生每天花若干小时在船厂熟悉各种轮机和工具。学堂负责船厂学徒的职业培训,学徒白天在船厂上班,晚上到学堂学习。
纵观1866年至2017年这10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道路。然而,在现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中,依然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②虽然政府和职业教育学界一直在为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而绞尽脑汁,但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仍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同时,仅靠职业学校自身的力量也无法协调好与企业、行业的关系,真正建立起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自然无从谈起。纵观校企合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求解决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问题的呼声由来最为突出,也最为强烈。
二、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有的发展生态
步入21世纪,服务业、低碳经济与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与之配套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以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标志,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构建的序幕拉开。
2004年6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意见首次提出了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开展“订单式”培养。
2004年6月,由教育部牵头,中央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到2007年,每个省区市都建立了自己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扶贫办7个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自2009年以来,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到相关产业部门联系,开始建立经常性的对话协商机制和工作平台,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一体化建设。2009年11月,首届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召开,经济学家、企业家和职业教育专家齐赴广州,共同探讨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制、新思路、新动力。一些行业企业也逐步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协议、合作培养学生、共同研发课程等方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综上所述,我国已然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灵活开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办W体制机制也不断深化,逐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承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及“服务人力资源强国建设”③的基本能力。
三、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突围之路
如前文所述,虽出现了个别成功的范例,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总体上还是以学校主导、以情感联络为主的浅层次合作,正在努力建立企业的“参与”机制。想要激励企业主动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必须切实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在全面分析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所存在的不足并广泛地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主要有如下几个突破点。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作用。
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是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前提,从国家层面规制校企合作的管理机构层次与职责是保障合作持续、有效开展的关键。
首先,政府应该从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国家统一管理与地方自治管理相结合,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各个层面的校企合作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规模与格局。可喜的是,目前我国各地都已建立了中央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的一体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
同时,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应有第三方及时有效地协调相关矛盾,提高合作的稳定性。建立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体系,确立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保障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
(二)加强立法,以法令形式保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施,保证对校企合作的监督与管理。
年来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规虽然逐年增多,却仍不尽完善,仍有待相关部门把握时代动向,预判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地紧急拟定并尽快实施可以切实帮助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可能出现的诸多态势的法律法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经验不会先于实践,任何领域的法律法规都需要在解决相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臻于完善。
(三)重视校企合作的制度设计,增加职业教育与企业利益关联程度,建立长效的企业参与制度。
企业要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改变只用人、不育人的观念,提高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为双赢奠定基础。
1毕业生就业
浙江省作为职业教育大省,随着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中职生就业率也逐年上升,到2013年以达到95%以上,不少中职学生甚至已经成为了企业产业升级的抢手“人力资源”,有的中职生年薪甚至超过10万。据统计,2010年至今,中职生共获得专利授权301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新型实用专利221项、外观设计专利69项。这些专利已有35项成功转让给30家企业,成交金额343万元。此外,另有30项尚未获得专利授权的小发明成果也已向26家企业出让技术,成交金额158万元。这些数字足以说明中职生的实践能力已经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和赞同。企业认为中职生的研究成果不仅实用性强,适用性也很突出,最主要对企业来说资金投入少,也不需要添置大型尖端设备,更不需要花高价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这对企业和中职学生来说已经形成了很好的互利关系。
2浙江中职教育不足
2.1课程改革
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不足有待完善,如课程培养目标定位还不太明确,在突出课程定位特殊性上还需加强,另外课程内容陈旧,教学计划缺乏弹性。
2.2师资队伍
针对浙江省中职师资队伍现状,提高中职教师保障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成为下一步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还应协调教育主管和行政区域之间,实现部分课程紧缺教师校际交流和异地兼职,使中职优质教师有效流动和共享。
2.3校企合作
浙江省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狭窄,层次较浅,应提高中职学校对校企合作认识,加强中职校自身实力,切实遵循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需求,避免“校热企冷”现象。
2.4毕业生就业
论文关键词:师生沟通;管理机制;交往行为;民办高职院校
根据倪春丽等人设计的《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师生沟通障碍因素调查问卷》,在广东地区8所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正式对象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沟通文化因子是妨碍师生课外沟通的5个障碍因素之一。沟通文化障碍因素,指学校鼓励师生沟通的价值观不明显,缺少沟通氛围,管理制度欠缺,未能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等。良好沟通管理机制或平台的形成,能促进有效沟通行动,并且能为克服其他妨碍师生沟通的障碍因素提供良好的基础。
沟通管理机制的建设就是要依据客观规律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合理性,为沟通架设桥梁,形成沟通行为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沟通管理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完善,或者不能符合沟通实践的需求,就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因素。要克服这种障碍因素,必须充分认识到师生课外沟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系统细致地构建,让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成为促进师生沟通的积极因素。
一、师生课外沟通及其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沟通)行为理论”认为,交往是一种主体间行为,它是行动者个人之间的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它注重“主体间”对话的分析,倡导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主体通过语言协调的互动而达成相互理解和一致的行动。他相信,人们能够通过沟通理性,找出共同的生活方式,并在和解的共同性中真诚地生活。这种理往行为的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于通过沟通实现教育的目的有很大启示意义。理性沟通可以保持教学的有序化和合作化。目前一些师生关系的紧张化、淡漠化等不良现象就是缺乏理性有效沟通所致。有序化、合作化的教学过程一定是师生关系融洽的过程。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同时,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实践的品质,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特别注重“主体间”对话的分析,它倡导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师生间理性沟通行动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紧密联系的。
沟通行为和沟通机制是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关系。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1984)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结构——行为理论”,其核心观点就是“结构的二元性”并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吉登斯认为:行为者利用结构做中介手段,由行为转化为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成果又变成了结构的一部分。结构是众多行为者的行为与互动所建构的,本身也提供给行为者展开其行为或互动的媒介。结构不是外在于社会行为者的某种东西,而是由行为者在他们的实践中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规则”和“资源”。行为与结构构成了社会实践的一体两面。沟通机制的安排,就是沟通行动者采取行动的“媒介”或“规则”之一。这些规则随着高校办学过程而发展,包括沟通的不成文惯例、习俗以及成文的规章制度。最初可能大部分是不成文的规则,但为了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日常积累的成功实践基础上,会逐步形成成文的规章制度来提高沟通的效率。
大量的理性有效沟通会形成帮助有效沟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的清晰化、明确化、书面化又会促进有效沟通。因此沟通机制建设是沟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师生课外沟通机制的建设有助于沟通目标的实现
师生课外沟通,应放在师生关系的网络结构中进行考虑。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作为学校社会功能的定位是社会各方需求的反映。师生课外沟通的一个目标是为了更好实现学校的社会功能。学校社会功能的实现,涉及到各利益相关方,主要有学校董事会、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政府、社区、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学校功能的定位是这些相关方沟通的结果。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高校的社会功能是非常丰富的,既有显性的功能,如传授知识和技能、传递文化和精神、创新科学和技术等,也有潜在的功能,包括代表社会和家庭管理和控制学生、调节就业市场、筛选社会精英、对同龄群体进行情感和生活的社会化以及提供挑选婚姻伴侣的条件等。学校社会功能或者办学方向会随着各方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只有通过各方沟通不断形成新的共识,才能达到更好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实践主体即师生对此类问题的沟通,对于准确把握教与学的方向,实现教学目标和社会功能目标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师生课外沟通的第二个目标是要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学生的需求不断变化。学校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合理需求。作为民办高校,有快速面向市场,敏锐应对需求变化的天然优势。通过有效沟通,确定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形式。师生的课外沟通,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各方面的需求,因而需从机制上保证学生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沟通。
高校师生课外沟通的第三个目标是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师生关系,基本的含义是教和学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和学的形式都发生着变化。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学习的社会资源也得到极大丰富。这种形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直接交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果没有直接交往,没有言传身教,教育主体就难以使受教育主体得到主体性的更好培养和升华。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逐步由师生互教互学所代替,即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师生间的对话,意味着师生的共同参与,意味着双方主体性的相互建构和提升,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得到提高的过程。课外沟通的形式天然具有直接交往的性质。为了实现更好的师生直接交往,除了课堂教学模式要革新,教学形式,课堂和课外沟通的比例安排也要革新,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外沟通的效果。
三、沟通机制建设内容
沟通机制必须通过行为规则、组织结构建设、资源配置来实现。其中规则的形成是机制建设的核心。这些规则一类是体现在柔性的组织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另一类是体现在刚性的规章制度建设方面。柔性的组织文化建设和刚性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沟通文化建设
沟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形成学校各方共同认可的有关沟通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明晰学校的办学理念,重视主体间沟通,形成共识,上升为主体间共同的价值观,坚定理性有效沟通实现教育目标,实现师生教学和生活质量提升的信念。
沟通文化建设必须得到学校管理最高层的大力提倡。管理最高层的身体力行成为理性有效沟通的典范,对组织全体成员必然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通过不断实践构建师生沟通的各种习俗、仪式。如教师的开放接待日;教师节假日邀请学生交流沟通;师生座谈会;导师制等。树立沟通的榜样,评选师生沟通优秀教师,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并通过经验交流,倡导理性有效沟通的氛围。
(二)沟通制度建设
高校师生沟通制度建设在校内的最高规范是学校的章程。由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明确要求章程必须写明学校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章程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健全教师、学生权益的救济机制,突出对教师、学生权益、地位的确认与保护,明确其权利义务;明确学校受理教师、学生申诉的机构与程序。同时规定了制定和修订章程应当充分反映师生的意见。高等学校章程明确保障师生沟通的主体地位,就从学校“最高法”的层面保障了师生理性沟通的主体性条件。
师生课外沟通具体的制度建设,应充分考虑沟通过程的各种要素,引导和保证这些要素在沟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如通过对师生课外沟通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的制度安排,以提高沟通效率。通过制度的引导,对沟通主体进行培训和激励,提升师生课外沟通的积极性。有效的师生课外沟通背景和条件的建立及维护也必须靠制度来保障。
师生课外沟通还涉及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划分,这些需以制度的形式给以规范。师生课外沟通的内容广博,学校应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结构。现有的师生课外沟通一般分为生活和教学两大主题。学生生活方面的沟通以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辅导员为主;教学方面的问题沟通以教务部门的专业教师为主。这种划分,主要是基于管理上专业分工的考虑,有利于把日常性、专门性的管理工作分离出来,进行比较有效率的管理。但是不能因此把专业教师言传身教,全方位与学生沟通的职能给剥离了。民办高职学校,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要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而这些,必然要包括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熏陶,职业环境的渲染。这些职业化的教育需要师生全方位的沟通。
教师是整个群体作为承担和学生全面有效沟通任务的主体。实现这样的任务需进行教师间的团队协作。在沟通制度安排上应结合教师的专长和意愿进行适当的分工,既能保证团队总体任务的实现,又能发挥各位教师的专长,提高沟通效率。
师生课外沟通效果管理,也应是沟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生课外沟通的目标,按目的价值取向有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主体意识、提高师生满意等各方面。按工具价值取向有加强师生自主管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满足教学潜在需求等各方面。目标实现情况可设置具体的指标进行监测。如师生沟通满意度、师生课外沟通的频度、师生课外沟通的平均时间、师生课外沟通解决问题的数量、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