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课程教学与改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教学与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教学与改革

第1篇: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29-02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环节。“森林培育学”是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从林木种子生产及育苗、森林营造、森林抚育以及森林主伐更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森林培育相关内容的理论与技术,为解决森林培育生产问题和从事森林培育工作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农业工程以及设施栽培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在新形势下,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对林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以及考核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该课程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适应未来林业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模式亟需进行改革。因此,笔者结合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模式上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考核体系等4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以下探索性的改革与实践。

一、重组、充实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为沈国舫、翟明普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第2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分两部分,一是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森林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的结构及其培育等,为本学科的基本原理;二是技术体系部分,主要包括林木种苗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与主伐更新、区域森林培育与林业生态工程等。这种课程内容编排方式具有通用性强、地域性突出的明显特点,但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将课程教学内容的原理和技术体系分割开来给课程讲授和学习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原理是林木种苗培育的理论基础;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原理是森林抚育采伐的理论基础;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原理是森林主伐更新的理论基础;森林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的结构及其培育等原理是森林营造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森林培育学》授课时,将原理和技术体系两部分结合起来讲授,如将“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原理”与“林木种苗培育”结合讲授;将“森林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结构及其培育等”原理与“造林技术、幼林抚育、造林规划设计等”技术体系结合起来讲授;将“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原理”与“森林抚育采伐技术和林分改造技术体系”结合讲授;将“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原理”与“森林收获与更新技术体系”结合讲授。

2.部分教学内容弱化、地域特色不明显。本教材弱化了“林木种子生产”部分的内容,如林木结实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种子成熟等;再者,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差别很大,树种繁多;此外,我校林学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及各地人工造林和森林经营方式不尽相同,再加上各地林业的发展程度以及对林业的认识层次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我国南北方、东中西部主要的造林树种,结合各自的结实特点,补充相关林木种子生产方面的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基本知识。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给学生增加了较多的选修课程,“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课时不断缩减,因此现行教学方式大多仍采用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长时间枯燥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劳,学习积极性不高,弱化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1.课堂问答。提问与回答贯穿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随时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紧跟老师的授课思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如在讲授“造林树种选择的基础”时,先提问“什么是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补充引入课堂教学;再如讲授“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规律”时,穿插提问《测树学》中讲过的高、径连年生长量、树冠指数、干形指数、尖削度等相关概念。

2.课堂与课后作业相结合。针对每次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在授课时特意安排出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作业练习,以加强学生对当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如“森林营造”部分中,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构成因子,密度的作用规律等原理的内容,相对枯燥且不容易理解掌握,因此采用了此教学方法。另外,还采用了课后作业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并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如森林立地分类部分,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是:“查阅相关资料,按照詹昭宁等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分析自己所在家乡(细化到地市级或县级)属于哪个森林立地类型?”

3.结合时事热点,活跃课堂氛围。根据授课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现象,活跃课堂氛围,如讲授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时,可以联系我们现在的人口密度激增的社会现象,播放1-2张有关节假日期间火车站购票、各大景区旅游的人山人海的场景照片,通过感知过大的人口密度对人的心情的影响,使学生深入理解密度过大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三、加强实践教学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很的课程,教学实践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之前的必要准备阶段。然而目前由于“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时数的缩减,使得该课程教学实习的时间仅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使学生充分实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解决这一矛盾,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是结合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尽量安排该课程最最精华的内容(如苗圃规划、育苗课程设计、造林规划设计调查与造林整地、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抚育调查设计等)进行教学实习;其次是结合“专业实践课”开展苗木繁育(播种、扦插、嫁接等)、苗木移植、苗木修剪以及苗木生长规律调查等实践内容。

四、完善考核体系

目前,森林培育学考核通常采用单纯的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仅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创新的探索过程,阻碍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推行由笔试、实验实习、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几部分组成的综合考核,以考促学,引导该课程的教学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小结

课程教学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应与时俱进。“森林培育学”作为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林业发展的水平。为了满足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对林业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森林培育学”教学改革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国舫,翟明普.森林培育学(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曹兵,赖生渭,宋丽华.“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5,(3):55-56.

第2篇: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关键词】蔬菜栽培;课程教学;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园艺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艺产业作为当下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其发展形势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造成直接影响。蔬菜产业作为园艺产业的重要分支,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面前,有着很多发展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蔬菜产业在迎来各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要面临来至各方面的竞争与挑战。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人们不仅仅关注蔬菜的生产量,而且开始关注蔬菜的质量。因此,对《蔬菜栽培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蔬菜栽培学作为园艺类专业的重点学科,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课时安排上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不利于培养出大量的专业型人才。

(一)《蔬菜栽培学》课时安排不合理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许多院校,都存在《蔬菜栽培学》课时安排不合理的现象。其一,总论和各论安排不合理。有些学校没有合理安排总论和各论的学时,例如,贵州大学在安排蔬菜栽培学课程时,将该课程的总学时安排为八十一个学时,其中总论安排了五十四个学时,而只给各论安排了二十七个学时。我们从这个分配比例中可以看出,总论占的学时过多,各论又太少。其二,理论和实验课时安排不合理。有些学校过分看重理论课程教学,直接忽视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而有些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又太关注实验课程,不注意引导学习打好理论基础。从各大本科院校的教学形势来看,注重理论轻实践的还是偏多。

(二)《蔬菜栽培学》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落后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开展《蔬菜栽培学》教学活动时,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整节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这种缺乏提问环节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此外,这种单一、不灵活的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地制约了《蔬菜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蔬菜的需求不再停留于数量上,而开始关注蔬菜的安全和优质性。《蔬菜栽培学》课程,作为培养我国农业人才的重点学科,在新形势面前,需要采取措施完善该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推动该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培养出更多的蔬菜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我国蔬菜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合理安排《蔬菜栽培学》的课时

学科课时安排会对课程教学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合理的课时安排对课程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而不科学、不合理的课时安排,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阻碍作用。蔬菜栽培学作为一门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其次,引导学生将学科理论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对此,要求学校领导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为教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促进该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蔬菜栽培学》的任课教师,一定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此,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性质来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教师可适当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

(三)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蔬菜栽培学》的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此过程,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在讲解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要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习,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讲解了某种蔬菜的栽培知识之后,可带领学生到蔬菜种植基地,让学生亲自栽种,要求学生对自己所种的蔬菜进行细心的、长时间的观察,并记录下蔬菜的生长状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

三、结语

蔬菜栽培学作为园艺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因此,在新形势面前,蔬菜栽培学作为培养蔬菜栽培人才的重点学科,要积极采取措施迎接新的挑战,推动该学科获得更大的教学成效,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丽君,李志辉,赵思东,马英.《设施园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14―115

[2]谢冰.园艺专业专业课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实践与思考――以《蔬菜栽培学》教学实践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2010(02):32―34

第3篇: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关键词:会展专业 会展概论 面临困难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会展专业在其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高等院校中的专业开设也逐年递增,成为非常具有活力的新兴专业。但另一方面,新兴专业在高校中的发展也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际行业脱轨、教学内容缺乏行业特色、教学设备短缺等现象。这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养成和本行业的就业都有一定影响。业内企业对高校会展教育注重实用人才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密切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加强紧缺人才培养”。这都表明作为实践性强的会展专业,要求其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行业特色,培养复合型和开放性人才,所以在课程上同样也急需改进。

《会展概论》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定位中通常设置为基础核心必修课程,一般开设在本科专业的一、二年级,涵盖知识面相对较广,对于初入专业学习的学生是一门打基础的课程。同时,作为概论性质的课程,具有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等特点,所以,在理论教学中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需要积极分析和研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解决高校会展教育与就业需求的错位问题。

一、高等院校会展专业《会展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高等院校会展专业教学过程中,作为基础理论课程的《展概论》教学模式相对比较传统,对于刚步入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广泛地讲授会展相关知识作为基础,但目前教学手段与培养目标存在脱节的现象,通过对《会展概论》教学模式的深入分析,目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作为涵盖专业内容广泛的《会展概论》在教学单元的设计中,往往过于追求各个教学单元之间的完整性,这种面面俱到的单元设计使教学缺乏专题式的针对性设计,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本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忽视了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掌握最前沿、最专业的知识。

(二)教学忽略学生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心的把握仍然以教师为主,单方面注重教师的传授过程,这样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的状态,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忽略学生在本专业中的主动创造力,这也是忽视了本专业的行业实践性特色。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应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

教学方式和手段上,缺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对学生之间差异性的观察。会展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更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会展概论》课程更应该在专业教授伊始就把握这一原则,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改变单一授课模式,提高知识传授效率。

(四)忽略课程考核标准和方式的多样性

《会展概论》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掌握基本教学内容是一般标准,更重要的是实践性技能和创新思维培养的考核。在理论考试作为传统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之上,结合行业自身特点,采取多种考核形式来检测学生对专业的实践操作方面的掌握情况,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二、会展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会展概论》教学目标

《会展概论》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打破传统模式,以专业特点为基础,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体现会展行业创新性特色,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应以引导学生了解会展专业为基础,增加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其次,以行业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和态度,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策划案撰写能力;最后,结合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尽快与行业接轨。

(二)把握会展行业特色进行课程内容改革

《会展概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学生初步了解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增强专业兴趣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程内容选择往往采取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和基本依据,目前《会展概论》相关教材虽多,但时效性差,并且无法满足不同高校对本专业的教学需求。所以,在会展专业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特点下,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只依托课本,要遵循实际应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了解会展活动内容和参与会展项目为目的,全面整合课程内容设计,提高教学水平。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教学法。会展行业具有时效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了解行业现状。案例教学法能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案例教学法还需要注意对于案例本身的选择和设计,既要来自于实践,又要经过提炼和整合。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对会展行业现状的了解,并能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布置项目任务的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主动搜集各种资料,对行业现状进行调研,既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认识,又通过实际项目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授课教师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还应关注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每一个阶段,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教学法。根据会展专业特色,《会展概论》课程在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对行业现状进行主题调研和考察的实训教学。例如,《会展概论》课程中对会展公司现状的调查,在实训教学可以设置以小组为基础,调研当地会展企业发展现状,并完成调查报告。通过实训教学,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会展业发展状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课程评价方式改革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一般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会展概论》课程应以培养会展专业人才为目标,将实践环节记入到考核成绩中,通过课堂讨论、调研报告、实训操作等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这样,最终的课程评价将更能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结束语

《会展概论》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会展专业基础课,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会展业有一个整体把握,增加对专业的兴趣。而会展专业的行业特色也要求《会展概论》课程不能像传统理论基础一样只传授理论知识,所以课程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和运用相关会展业知识,培养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未来步入专业领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健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06):92- 95.

[2] 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9(01):104- 108

[3] 韦汉昌.高职课程改革取向影响因素分析与解决策略[J].高教论坛,2012(03):33- 35.

第4篇: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关键词 食品化学与分析;教学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44-01

Suggestions of Teaching Reform in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 Course

LU Jin-zhen 1 REN Jun 1 XIONG Han-guo 2

(1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Wuhan Hubei 430415; 2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according to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 course,several suggestions of teaching reform in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 course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teaching reform;suggestions

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是高校食品相关专业的基础类课程,主要从化学角度分析了食品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营养元素,以及食品在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发生的变化及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等[1]。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科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目前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全面性,而没有根据专业产业需求合理定位,教学内容宽泛;教学内容多为理论课程,缺乏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多为教师单项理论讲解,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课程评价方式为卷面考试,考核方式单一;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死背课本、应付考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探寻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介绍了对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 以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提高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必须改变刻板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借助动画、图像、声音等方式传递教学信息,不仅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而且能拓宽学生们的知识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2]。如在介绍水分子氢键的形成时引入动画,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适当播放视频,可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色素之惑、反式脂肪酸等相关视频。

2 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如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1 案例式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在学生透彻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多联系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结合方便面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米饭放置久后出现的硬化现象解释淀粉糊化和老化的原理;结合巧克力的生产介绍油脂的同质多晶型;结合日常生活中家庭制作糖醋排骨的例子讲授糖类焦糖化反应;结合香蕉、苹果、土豆的变色现象讲解酶促褐变;结合冰淇淋、雪糕、蛋糕等食品讲解蛋白的起泡性;结合兰州拉面的制作介绍面团形成的本质等。案例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将生活中的食品化学现象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涩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2 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性进行。可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研讨式教学,如“水分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功能性油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脂肪加工中的危害控制”等。要求学生查资料完成报告,由教师进行审查,以提高讨论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充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开展全班自由式的讨论,交流不同意见,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注意记录学生的观点,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导性,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辨能力。

3 课程内容整合优化

食品化学与分析应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妥善删减与其他专业课程交叉重复的内容,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特色[3]。例如,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在添加剂方面的教学内容应以其作用机理为主,而食品添加剂课程则应侧重于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等内容;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在介绍酶这一章节时,应将重点放在酶对食品加工和储藏的影响等内容,而生物化学课程则应侧重酶的特性、化学本质、催化机理及酶促反应动力学。

4 将前沿科技成果充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将最新的前沿科技成果介绍给学生。比如,讲到单糖的构型时可介绍L-阿拉伯糖的生物化学作用;讲到功能性低聚糖、木糖醇的结构时可介绍其生理功能、生产工艺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讲到美拉德反应时介绍食用香精的制备、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能、抗诱变性能、消除自由基和活性氧的性能以及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强化实验教学

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即使是实验课,也是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甚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质的提高。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应遵循教学规律,适当提高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实验教学主要从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3个方面进行,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内容,掌握食品化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并且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4]。

6 改进考核方式

改进考核方式,加大过程的考核比例,将平时成绩所占考核比例由原来的30%提升到50%~60%,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避免部分学生平时不用心学,考前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考后便将课程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可将平时提问、课下作业、课前相关知识的播报、课程小论文或报告、挑选简单内容让学生分组做课件上讲台讲解等都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也可以采用每上完一章内容,分组让学生互相提问并解答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只有深入学习理解的学生才能提出问题,这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自觉地学习,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拓展知识面。期末考试试题可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比例,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7 参考文献

[1] 阚建全.食品化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欣.食品化学多媒体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6):14.

第5篇: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关键词: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促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规律和幼儿园卫生保健措施,是幼教工作者必备的基础知识。然而,在很多大中专院校中,这门学科不受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本人结合多年从教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环节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效

学前卫生学分生理基础、儿童营养、预防常见病、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与评价五大章十几节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少,但内容庞大。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教学是任课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作者认为,教学应该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幼儿园进行调研,制定合理的教案。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重点讲述儿童营养、常见突发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等。总之,应优化教学内容,使学前卫生学成为幼教从业者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前卫生学内容繁多、知识点很细,尤其涉及人体解剖结构等,很难单凭口头讲授学生就能理解。在多媒体教室紧张的情况下,本人积极与教务处、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协调,争取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使抽象概念变得形象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学起来轻松、容易理解和记忆。

2.突出学生主体,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性

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前卫生学课堂上我尝试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教学。除了设计情景教学模式、分组讨论、集体发言外,本人还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比如幼儿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护理教学环节,提前让学生分组设计突发事件,课堂展示处理方法和手段,然后讨论等,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环节,掌握教学技能和手段,这样,课堂教学既不枯燥,又能提高学生主动性。

3.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多种渠道收集筛选许多实际案例,这样既避免了空谈理论,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每个同学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

三、将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空谈理论教学是当今中高等教育的一大弊端。学前卫生学是与幼儿教育和幼儿园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是不充分的,学生也很难理解这门学科的实用性和学习价值。本人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校周边幼儿教育机构,带领学生现场教学和观摩,使理论教育和实践环节相结合,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就业铺路搭桥。

四、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提倡开放式教学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非常发达。我将个人收集的多媒体课件精选后,建立学前卫生学多媒体网络平台,方便学生随时登陆学习课件内容。此外,目前国内还用很多高校有学前卫生学网络课程,我筛选后建立网络连接,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主学习的资源。通过网络平台的设立,建立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网络学习的立体教学框架体系。

五、形成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习态度。受传统考试内容和方法的影响,有些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掌握基本知识,解决问题和应用”成为空话。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10% (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调查报告占10%、实训占40%、卷面成绩占40%,提高实训成绩所占的比例,以此为导向,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

参考文献:

第6篇: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41-02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1],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基础课程,是生物学领域中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之一。在我校,植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近年来,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一部分选择到中学教学,另一部分则选择继续深造,从事科研工作。因此,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强化实践,建立师范与非师范“立交桥”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实施的重点。针对这一变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进行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理论课。大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基本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理论课教学。我们选用由植物生理学教学组成员参加的,汇集全国10所高等师范院校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和研究的骨干教师合作编写的、王宝山主编的《植物生理学》[1]作为教材,以潘瑞帜、宋占午和曹仪植以及李合生等编写的教材作为参考教材。由于植物生理学涵盖内容广泛,系统性强,以植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为基础,与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相渗透。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已修课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2]。在授课前,教师通过查看大量植物生理学教材、期刊文章以及学术会议上的最新进展,写出讲授提纲;授课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还要兼顾重点和难点的讲授,同时也要对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

2.实验课。植物生理学实验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理论和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我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组成员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集体编写了《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3],该实验教材内容系统全面,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三部分,增加了部分植物生理学实验的新技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的基础上,了解更多先进的测定方法,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从事初中或高中教学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掌握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而对于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则更多的需要学会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4]。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在让学生知道古老实验方法的同时,学习先进的方法。如在光合速率测定中,我们不仅开设了简单可行的改良半叶法,还开设了使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程度,学习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可以使用简便易行、成本较低的改良半叶法,让学生知道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生成了有机物即可;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则要选用先进的仪器,才能获得精密可靠的实验数据。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1.理论课教学。我们在保留传统讲授法授课的同时,还采用了启发式、互动式等新的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实现了“四个转变”,由以前的全面讲授变为重点、难点讲授;由以前的书本知识讲授变为书本知识与研究进展并重;由只重“教法”向“教法”、“学法”并重转变;由传统的板书教学向多媒体教学转变,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开展有近十年。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动画、教学电影等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使课堂信息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多;还借助于图片与动画等形成的生动界面,视觉鲜明、形象逼真,能将事物或现象化虚为实、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发挥文字和语言不能替代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5]。

2.实验课教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单独开设,隶属于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实验负责人、实验指导教师以及相关的实验准备人员。实验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教师讲清实验原理及基本要求后,重点观察并对学生的不当操作进行纠正;实验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老师批改后在下节课发放给学生,指出并纠正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室由高级实验师专门管理,配有多媒体演示系统和相关教学软件,可以充分满足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要求;有由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供的各种实验仪器(如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系统、显微摄像系统、分光光度计等)和河南省高校道地中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组培室及其中试转化基地,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实验的同时了解相关老师的科研工作,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为了加强对实验的管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学生必须穿白大褂进行实验,教师必须穿白大褂且佩戴胸卡指导实验,每间实验室还配备有摄像头。这样可以使植物生理学实验室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划和标准化。

三、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植物生理学课程组教师利用多年来对铁棍山药、怀地黄、、牡丹等植物进行科学研究的优势,将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和科研有机的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植物生理学实验。我们在对“四大怀药”组织培养的研究中发现,怀叶片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能力比较强,于是我们就将其叶片作为设计性实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材料,不仅使学生能够很容易观察到叶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器官的过程,而且还使同学们观察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配比不同,得到的效果不同,从而使学生在植物生理学理论课中所学到的激素调控理论在他们自己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这样,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实验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教学质量,而且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兴趣。

2.鼓励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十多年来,植物生理学课程组的教师先后主持有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20余项。我们积极鼓励学有余力且对植物生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如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怀地黄脱毒快繁技术研究的中试转化”的实施中,就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参与到怀地黄脱毒试管苗的快繁、生根、驯化移栽以及大田生长发育观察等各个环节中。将要毕业的大四学生则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形式参与到老师们主持的科研项目。同学们通过亲身参加科研活动,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开拓了科研思路,树立起正确的科研观点。同时,学生也从教师身上学到了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懂得从事科学研究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指导大学生独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我们鼓励对植物生理学有兴趣的同学组成科技创新活动小组,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小组成员结合教师科研项目或自选课题,在教师指导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撰写项目申请书、制作PPT、申请答辩,获得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资助二十余项。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大学生查阅、分析文献资料以及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还使他们掌握了过硬的技术,培养了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通过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我们对植物生理学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创新育人的新方法进行了探索,全面提高了植物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如我院历届学生对植物生理学教学效果的评价说此门课程一直是最好的课程之一,很多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及其相关选修课程(如植物组织培养、高级植物生理学等)感兴趣;课程组教师指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获第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河南师范大学第三届大学生科研项目优秀成果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主持人及其主要成员,大部分都进入中科院或全国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宝山.植物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第2版,2007.

[2]刘雪凝.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33.

[3]刘萍,李明军.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科学出版社,第1版,2007.

[4]陈明霞,张晓丽,刘萍,李明军.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尝试[J].教师,2011,(98):101-102

第7篇: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改革 研究与实际

《电工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类非电专业必修的一门应用性的技术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工技术的基础,并使学生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

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非电类专业与电工电子技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根据《电工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应加大改革力度,采取具有创新理念的教学模式,提倡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非电类学生来说,《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对相关知识进行应用,对于不同专业,不宜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教材,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对教材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增减,注重与专业的联系,特别是应该结合实例讲授概念与原理的应用,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关注程度,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课程有兴趣,才能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我们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的需要,在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上进行了整体优化,《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电工电子理论基础知识为基本内容,然后根据专业需要引入可编程控制技术、变频调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照明技术、安全用电技术等。比如,对于机制类专业,可以结合生产实际,适当增加电动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建筑类专业,可适当增加建筑电气照明技术和建筑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这样,能实际反映电工电子技术在本专业的具体应用,在基础理论上,拓宽了教材内容,突出了专业特点,让学生认识到电工学课程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的专业教育思想和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有意识地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除了传授已有的知识体系,还应融入现代科技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能促进师生双方交流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通过课前复习、课后总结,对学生进行启发,相互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问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可就某一部分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回答,然后再逐个加以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领会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

3、针对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讲授教材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对某些知识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加以重点介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新技术,扩大知识面,培养工程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工学课程中,有些章节的内容比较抽象,比如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异步电动机的结构、转动原理等等,如果采用纯粹的黑板教学,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们制作了有关章节的CAI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设备结构等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三、加强实践环节

传统的电工学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基本依附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项目也基本上以配合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因此,必须对实验内容、实验模式以及实验方法进行全面改革,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实验内容应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结合本课程课时安排、学生基础和实验条件,有计划的更新实验内容,由验证型实验向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转换,特别在应用模块部分可开展与专业背景相结合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感觉到开设电工学课程的作用和意义,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引导”。通常做实验的时候,以教师讲解、辅导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一步步进行实验,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用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改变这种方式,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自己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尽量安排学生单组实验,这样,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每个实验,可避免抄袭现象,另一方面,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可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4、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只提供一个作为参考的电路图,实验任务也不做统一要求,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对实验进行改革尝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5、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按照实验教学的要求,结合实验室的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自由选择相应的实验题目,根据学校安排的实验时间,选做一些实验,自己设计、调试、完成,当然,教师也要做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篇: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关键词:交通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67-03

交通设计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灵魂,是有效衔接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纽带,交通设计可以促进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结合,可以在进行设施建设之前对交通规划工作进行反馈,以避免资源浪费,并可以在设施建设前充分考虑交通管理措施实施的可行性,并为交通管理设施预留所需的资源。交通设计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完善于本世纪初,自2000年开始,伴随着国家公安部、住建部(原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畅通工程,交通设计的概念及其作用开始被广大的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接受并引入,2009年“交通设计”被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确立为交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近年来全国相关院校陆续开设了本课程。上海海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自2005年以来就将《交通设计》作为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一直开设至今,由于是一门新开设的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碰到很多的问题与困难,教研组不断在摸索中前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与其他兄弟院校同行交流分享。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缺乏合适教材。《交通设计》是一门新开的课程,在《交通设计》课程开设之初,全国没有一本正式的交通设计方面的教材,只有将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2003年编写的畅通工程科技丛书《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作为教学参考用书,2010年杨晓光教授正式出版了《交通设计》教材,全书分十一章,系统地阐述了交通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技术,包括:绪论、交通设计理论基础、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交通设计基础与条件、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枢纽交通设计、停车场(库)交通设计、交通安全设计、交通语言系统设计、交通设计技术评价分析等[1]。并入选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填补了这一空白,但由于我国不同院校交通工程专业的侧重点和方向各不一样,所以这唯一的一本教材很难满足全国不同院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具体要求,特别是不符合我校在航运背景下的交通工程专业教材使用的需要,如缺少了港口地区及港口集疏运道路交通设计的内容,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交通设计工程案例,补充相应的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需不断完善与更新。《交通设计》是一门年青的课程,其内涵与外延还处在不断地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虽然交通设计目前唯一的一本教材出版仅二年,但其中许多内容就需更新,最近两年,国家制订或修编了一系列与交通设计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如新编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和《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已于2011年正式实施,修编的《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2009)中的总则、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前三部分于2009年正式实施,后续的作业区、速度管理、铁路平交口、自行车和行人控制、学校区域五部分的内容还在编制过程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正在修编过程中,《城市快速公交设计规范》以及《交通信号控制设计规范》的编制也在酝酿当中,这些相关规范的内容需要及时反映到日常的教学内容中来,这就需要任课老师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与更新。

3.学生相关基础知识储备缺乏。《交通设计》是一门学科交叉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交通设计必须融入到城市设计之中,并在交通土木工程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道路使用者与管理者对道路功能的要求,交通设计和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因此交通设计方案必须与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案相互协调,学生既需要掌握以上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必须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如AutoCAD绘图能力以及微观交通仿真软件的使用与操作能力,所以在开设《交通设计》课程之时必须对相关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和完善,让学生有必要的知识储备。

4.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交通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工程实践。在最初的《交通设计》课堂教学中,采用以系统讲授为主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述进行教学,缺乏大量工程实例和有效直观的演示手段,缺乏理论知识与交通设计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偏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很难对课程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导致实践环节成了对某些理论的简单验证,失去了实践本身的意义。

二、教学改革措施

1.课程体系的调整与优化。针对《交通设计》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的特点,教研组对整个交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将《交通设计》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在此之前在大二上学期开设了工程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使学生能有扎实的画图能力,为将来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在大二下学期开设了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系统分析、工程测量,在大三上学期开设了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原理、道路勘测设计等基础专业课,为《交通设计》课程的开设提供知识储备,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交通设计》课程的同时并行开设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仿真等课程,使得交通设计方案和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案能够相互协调,并能通过交通仿真的手段对以上方案进行直观的演示与评价。

2.教学内容补充与完善。针对统一的交通设计教材不能反映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行业背景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仅将其当作参考教材,不完全依照教材的内容来授课,而是结合教学进度补充港口地区及港口集疏运道路交通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参照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案例分析、专题报告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课堂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信息量;将实物图片、现场录像、动画演示等加入到课件中来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2)案例分析讨论:《交通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凭理论讲授缺乏针对性,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可适时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来解释和说明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承担的一些横向咨询项目,适时地将洛阳市中州路交通设计、合肥市宿松路交通设计等具体工程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领会案例的内涵并参与到具体的案例调查,例如在讲授第三章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时,除了讲述课本上的通用知识外,还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同学以学校周边某条道路的交通设计为实际的教学案例进行调查,以专题的报告的形式分析每条道路交通设计的优缺点及可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组织专题报告: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广泛猎取知识的能力、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述能力,同时可以及时掌握和了解交通设计的发展动态。例如在讲授第六章公共汽车交通设计的内容时,我们就补充了快速公交以及地面有轨电车交通设计的内容,布置了我国主要城市BRT建设模式以及地面有轨电车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二个报告题目,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完成杭州市BRT及上海张江有轨电车的调研任务并用相应的专题报告,由学生主讲,促进了教学相长。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程建设的难点,除了用以上的案例教学以及专题报告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外,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还安排了一周的课程设计的环节,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在电子地形图、交通流量和流向等基础资料给定情况下,要求学生模拟某城市中心区某复杂交叉口群的交通设计,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给定的设计条件,学生提出设计思想,提交设计成果。学生通过分析相交的基础资料,完成交叉口群的交通组织设计、渠化设计和信号控制设计,并要求利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对交通渠化设计方案和信号控制方案进行建模、仿真、评价比选,确定最佳设计方案,使学生充分了解交通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进一步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参考及应用有关规范,能从学科的高度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交通设计》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进行交通问题分析和方案优化设计的基本技能[2],我校结合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在我们教研组的指导下,该专业学生的交通设计成果分别获得了第五届与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与优秀奖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杨晓光.交通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马万经,杨晓光.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交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105-107.

第9篇:课程教学与改革范文

摘要:《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概念多,抽象难懂。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CDIO先进教学理念,针对该课程的现状及特点,谈了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CDIO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刍议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航空航天类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多方位教学改革与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面向三本学生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CDIO模式下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改革的探索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论高职院校《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改革探索与研究 自动控制原理卓越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齐灿,邓维.CDIO模式下《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BKZZ2011041);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201139277)

作者简介:司徒莹(1972-),女,广东开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自动化及人工智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