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类比推理常见逻辑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广播电视大众传播平台上,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的质量和品位良莠不齐。信息和逻辑是即兴口语表达中的本质要素。信息是表达的主体,是内容;逻辑是信息流动的秩序和方式。只有充足的信息而没有清晰的逻辑思维,主持人的口语表达也不会有实质性的飞跃和突破。本文基于普通逻辑学视角,探讨逻辑思维在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主持人 逻辑思维 口语表达
一、逻辑思维在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广播电视是视听艺术,主持人是通过口头语言即有声语言来进行传播的。口语表达是主持人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生发过程,它基本没有文字稿件作为依据,它具有如下特点:现想现说,语音稍纵即逝,语言灵活多样,语音和态势语有特殊功效。其中现想现说是口语表达的重要特征。书面表达可以从容思考、不断修改,但是主持人的口语表达“受语言环境的严格限制,在与特定听众对象的现场交流中,不断产生新刺激、反刺激,不断产生新想法、新的话题。为此,要不断调整思路,组织语言。” ①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的质量和品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持人思维品质的提升。
如何提高主持人的思维品质?在主持人所能把控的节目信息质量和信息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决定该主持人思维品质的重要因素就变成了其思维的形式结构———逻辑。所以即兴口语表达中,逻辑清晰才能思维顺畅,思维顺畅才能言而有序,言而有序才能妙语生花。
二、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中的逻辑思维运用策略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经常会听到类似逻辑推理的判断,但是其前提是否真实?结论是否真实?推理是否得当?本文通过选取若干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为样本,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充足理由律这个逻辑学基本规律对主持人常用的逻辑学规律进行分析(本文所用语料分析样本,采自第六届CCTV 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
1、归纳推理及主持人的运用策略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性的知识作为前提,推出具有一般性的知识作为结论的一种推理形式。前提与结论中主项的关系是种属关系,推理过程是由种到属的认识过程,即由个别或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归纳推理在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运用得较为常见,其作用就是通过个别来推测一般情况,给予某种现象以普遍意义。因此,口语传播中归纳推理出现的位置一般位于主持人该段落口语表达的后半段,总结、升华主题的部分。
主持人在口语表达中运用最多的是不完全归纳。具体来说,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运用的更加普遍,但是随着大数据新闻的兴起,统计归纳推理在节目中的运用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主持人的素质、意识等问题,其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状况却良莠不齐。
案例:
……但是呢您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没有,就是在2004 年,也就是说在16 岁那年的时候我已经戴上了三四百度的小眼镜,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青少年在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同时呢,某些体质的指标却在下降,比如说视力。比如接下来我们看这样一张图,刚才呢我戴着眼镜不是一个个例,可以看到在7 到12 岁的青少年中调查呢,有40%,四成,是属于视力不良……
———李耀阳《个性空间》2011.11.24上面的这则新闻评论应该是典型的的数据新闻评论,主持人想结合自身的发育水平和体质指标状况和普遍调查统计结果说明一个问题———我国的青少年在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提高的同时,某些体质指标却在下降,比如说视力。主持人准备的论据不可谓不充足,有个案有普遍性的数据统计,是一个由个别到普遍的归纳推理过程。但似乎结论下得有点早,如果他举出普遍调查统计结果,然后得出结论,就是一个更为严谨的口语表达。
2、演绎推理及主持人的运用策略
与归纳推理相反,演绎推理则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到个别性的结论。在演绎推理中有一类直言间接推理,即三段论推理,主持人在评说新闻事件时会经常用到,是一种常见的演绎推理。所谓直言三段论就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连结起来,从而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直言三段论有两个重要特征:由一般性前提导出个别性结论;以及结论的必然性。
由于广播电视节目强调典型人物、事件,其叙述结构一般是由一个或几个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时空排列。所以主持人在运用演绎推理的时候,一般位于节目开始,由一般性的事物定位到某个人物或某件事情上具体展开。还有一种情况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时也经常涉及。前面说过,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命题到个别性命题的推导,但是再一般的命题都会有特殊情况独立其外,而恰恰是这种“独立其外”的特殊情况往往成为主持人运用语言的一个闪光点。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满足直言三段论结论的特征,毕竟也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阐述,所以笔者也把它放到这里一块来说明。
案例:
各位好,这里是《特别现场》,我是屠化。今年啊,我国的很多地方土豆都是大丰收了,但是销售却成为了一个难题。陕西省旬邑县马兰村也是这样的一个土豆种植村,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今天我们请到了村委会的副主任,被人们称作土豆主任的杨福礼先生,掌声欢迎。
———屠化《特别现场》2011.10.23
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提取到演绎推理直言三段论的三个命题:由于我国很多地方土豆大丰收但是土豆销售是个难题、陕西省旬邑县马兰村是土豆种植村,所以马兰村的土豆销售也成为一个难题。从而引出马兰村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话题。
3、类比推理及主持人的运用策略
类比推理是由两个事物的某些属性的相同,推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当然,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因为推理的根据不充分,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在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中,特别是在新闻评论类的口语表达中,交代信息、说清原委是口语承载的重要功能,而在这个过程中,类比推理就被经常用到。“先言他物”既是语用学的一种修辞手法,同时也是逻辑学中的一种类比推理的手段,这样往往能够增强“所咏之词”的说服力和明晰度。
案例:
今天晚上我们来说的一个话题是选择的智慧……那我非常喜欢他(李开复)在创新工场之前说的话,“我更喜欢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而不是经营一个巨无霸。”……他的选择是创造。我更喜欢,多好的四个字啊,但是想一想,我在我们又有多少人,是根据“我更喜欢”去做选择的呢?我想大家还记得第一轮环节当中出现过的钱素春女士……她告诉我说退休之后有的人喜欢去旅游,有的人喜欢买东西,而我就喜欢帮助别人。其实她也从我最喜欢里收货了她最珍视的快乐,我们说,跟随我心,根据我最喜欢去选择,生活给予你的往往比你想象的要更多……
———董丽萍《个性空间》2011.10.24
主持人的这段话其实也大致含有两个类比推理:由a 到b 的推理,由a 到c的推理。以此来说明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出一种智慧的选择,也是比较具有鼓动性的。
a.李开复结束了20 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放弃其他,以“我更喜欢”为动机选择重新创业。
b.钱素春女士退休之后,放弃旅游、买东西等方式,以“我更喜欢”为动机选择帮助别人。
c.我们是否会放弃原先的东西、不想要的东西,以“我更喜欢”为动机选择自己的新生活?
4、充足理由律及主持人的运用策略普通逻辑学有四个基本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前三条规律保证了概念的正确性,而充足理由律则保证了论证的正确性。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前后判断之间论证的正确性显得良莠不齐。所以笔者把充足理由律单列出来加以说明。所谓充足理由律,就是指在思维论证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是真的,必须有充足理由。如果没有充足理由,那就没有论证性。
我们说,正确的思维必须首先是一个有论证性的思维,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然而在广播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平台上,主持人在进行即兴口语创作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妄下结论。这既是主持人逻辑思维和严谨意识的缺失,也是一种对广播电视受众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案例:
……从1994 年到现在,北大保安队里呢,先后有超过300 位保安像张国强这样,通过自学努力考取大专、本科、研究生,甚至还有人是双学历……其实呢,不光在北大,在清华、人大众多的学校里面都曾经成就过这样的保安求学传奇。
当众多的高校陷入高考生源战的时候,也有一些高校却超越出单纯的雇佣关系,对保安表达出开放、包容、分享的人文关照……现代意义的大学精神我相信在那一刻,得到了让我们自豪的丰富。
———刘范美《个性空间》2011.10.25
结合语境我们可以看出,主持人刘范美想表达的意思是,通过北大、清华、人大众多的学校成就保安求学传奇这件事,说明这些大学超出雇佣关系对保安表达出人文关照,进而说明现代意义的大学精神得到了丰富。也就是说在她的逻辑关系中,上一段是说明下一段的理由。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高校录取保安不是因为他们保安这个身份,而是因为他们通过了必须的考核程序。至于现代意义的大学精神就更无从谈起。所以这不符合充足理由律。
通过上述对普通逻辑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充分理由律等逻辑规律的梳理和相关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主持人在即兴口语表达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逻辑方面的问题。因此,广播电视主持人学习一些普通逻辑学知识,会对我们的即兴口语表达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①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307
我感到物理难学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和原因:
一、先入为主,错误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中起作用。
二、隐含因素的忽视和干扰,造成学习思维混乱。
三、习惯思维的定势影响,心理惰性使思维受阻。
四、抓不住关键环节,形不成思维中心。
五、错误地运用相似思维和类比推理,把思维引向歧途。
六、不会运用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
众所周知由于物理现象的普遍性,初中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大量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所形成的各种观念,学习物理时,一开始就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中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但生活观念先入为主的影响,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如不少初中学生认为在电路中,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前面和后面所起的作用不同;当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前面时,开关断开,用电器不带电,因为此时电流流不到用电器上,因而没有电流。若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后面时,开关断开了,他们认为用电器上也会带电,只不过形不成电流了,学生把电流想完全和水流具有相同的性质了,这说明他们虽然也知道物理学中电流形成的原因,但在分析解释具体问题时却又回到生活经验中去,不能根据物理概念进行正确的思维。再对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无法理解,总以为电流先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大一点,后通过的用电器的电流小一点,完全凭由生活经验。为了克服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对建立正确物理概念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的验证,以排除错误的观念,同时要强调物理概念,规律的要点和本质,逐步形成推理方法的初步训练。
物理问题往往都是多因素的问题,在这些因素中,有的显现因素,有的是隐含因素,而隐含因素有时在问题中起指导作用,有时在问题中又起干扰作用,由于学生不具备正确对待隐含因素的心理适应能力,以致排除隐含因素的干扰时,排除不了,该接受隐含因素指导时,又忽视了它的指导作用。教者在平时教学中曾问过这样的问题:“长时间在太阳光暴晒下的木质双杠和铁质双杠,是否温度一样高以及哪个温度高?”相当多的学生都说铁双杠的温度高。出现这样错误,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题目给出的隐含因素的指导作用,即“长时间的在太阳暴晒下”。言外之意即物体已处于热平衡状态,同时没有排除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另一错误经验的干扰,仅从人体感觉的冷热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思维习惯,因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在建立物理概念时,定势的心理效应应具有重要作用,但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思维定势的消极印象往往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如曾有一个初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块蜂窝煤在五楼和一楼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一样?”他认为五楼时燃烧放出的热量应比一楼多,理由是蜂窝煤从一楼搬到五楼要做功,根据功能原理,做功就要转化为能量的增加,既然蜂窝煤燃烧时放出的是内能,因此增加的能量使煤在五楼放出的热量比一楼多,这显然是错误的,这反映出思维定势带来的两种消极影响,一是学生一想到功能原理,就想到做功能量就要增加,至于是什么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还是化学能,就不考虑了。二是一提到蜂窝煤就想到要燃烧,因此认为蜂窝煤的能量就指内能。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这个学生能把问题钻到这样的深度并提出了不平常的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我还在初三年级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问:“把一杯凉开水浸在沸腾的开水中,让杯子四周都很好的与开水接触,当不断给开水锅加热,杯中的水能不能沸腾?”不少学生回答能够沸腾,他们的想法是根据热传递,开水将不断地把热量传给杯中的凉水,而开水又不断地被加热,保持在100℃,当时间足够长,杯中的水必然也要升到100℃而沸腾,说明他们的头脑已经形成这样的一个定势概念即水温只要升到100℃就一定会沸腾,再追问他们,水沸腾的条件是什么一致回答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那么此时虽然达到了沸点100℃,谁供给它热量呢?这时才恍然大悟。问他们明明知道沸腾时需要吸热,而在分析问题时为什么不考虑呢?他们说一问水的沸腾我们想的就是能不能达到100℃而没有想到别的。说明定势的心理因素对思维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建立概念和总结规律的教学中利用定势的作用,又要在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时候重视变式作用和培养运用变式的习惯。
思维总是从一个中心问题开始的,再根据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和逻辑关系不断向外展开。如果没有中心,思维就处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使问题难以解决,这是造成思维障碍的一种常见原因。例如:我在初二年级问:在一个小水池里,浮着一条船,船上载满了石头,如果把石头全部扔到水池里,池里的水面会上升还是下降?有的学生很快就回答,水面当然要上升,也有的学生认为石头从船上扔下去的,船本身也在水上,这跟从外面往水池中扔石头不一样,船上石头扔到水池里,水面应该上升,但石头扔掉船轻了,吃水就少了,水池中的水面还要下降,这样一来水面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就很难判断了。这后一种认为显然比前一者深刻,但由于抓不住关键环节,形不成一条明显的思路,使问题不能迎刃而解,其实问题的关键是要比较在向水池中投入石块前后浸在水中物体体积的大小,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思维中心。通过这个问题的检测可以发现,尽管这是一条难度较大的物理问题,但在常规方法中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并不大,问题就出现在在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上了,说明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技能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
运用相似思维和类比推理时,一般的通病是不问实质,不同条件,形成地或机械地进行对比,如物理学中常用比值定义物理概念,初中密度的概念就是通过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建立起来的,并得到密度的表达式p=m/v学生在理解密度公式时就常常机械搬用小学的比例数学知识,当分母一定时比值与分子成正比,当分子一定时,比值与分母成反比,因而认为物质的密度也是跟质量成正比而与体积成反比的,因而认为物质的密度也是跟质量成正比而与体积成反比的,这是用数学方法代替物理概念,冲击了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其实再对学生说铁锤和铁钉都含同种物质铁,虽然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都不一样,但密度是相同的。上面提到的由数学知识得到的规律当然就是不正确的。我还对初二年级的一个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出了这样一个检测题:一个长方体,立放和平放在水中,根据浮力的成因来分析两种情况下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小组的成员都是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同学,在9个学生中有3位认为两种情况存在着压力差,而立着放上下表面的压强差大,平放上下表面的压强差小,因而“立着放时浮力更大”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把压强的感念不讲条件地搬用到压力,混淆了压力和压强的区别,使思维陷入混乱。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如:在光路可逆现象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是发散的,且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反过来若让学生画出入射光线(其延长线经过虚焦点)的折射光线时,有一半以上学生不知所措。若反过来想一想,利用光路可逆现象,反过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虚焦点, 那么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必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再者,如:在分析抛出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大多数学生认为抛出的物体还受到一个 “抛力”若反过来想一想,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若物体受到“抛力”,那么手也要受到其反作用力,很明显抛出后手不再受到其反作用力,所以这个 “抛力”是不存在的。再者若“抛力”存在,那么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只有能找到施力物体的力,这个力才存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深入,随着物理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深入,物理学习心理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重要,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对症下药,有助于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更多的创新和智慧人才,更好的遵循物理来源于生活,再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