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采矿工程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采矿工程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采矿工程的认识

第1篇: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矿产资源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采矿工程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各项产业能否正常运行,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矿工程是我国能源和工业原料正常供应的保障,据统计显示,我国近九成能源来自于采矿工程,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中也有80%来自采矿工程,可见采矿工程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和地位。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种高科技的产品应用而生,大幅度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认识到采矿工程在国家社会中的重要意义。采矿工程不同于高科技产品,却为高科技产品的生产提供必要的生产原料,大量电子产品的生产不仅需要科技的支持,更加需要采矿工程的原料基础支持,没有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提高步伐就会大幅度放缓。采矿工程是对储藏在地下、大海中、山体内的矿藏自然资源进行开采的工程,包括矿产资源的储量探测、矿藏定位,矿区建设和后期采矿实施吸纳了我国的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而且随时世界不断发展,采矿工程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各国在国家发展规划中都涉及到了矿产资源的安全。我国作为正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能源及工业生产原料的需要量极大,只有认识到采矿工程的重要性,科学合理进行采矿工程才能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采矿工程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采矿过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长时间的掠夺式采矿,造成了一些矿产资源的储量下降,甚至有枯竭的危险。另一方面由于采矿工程企业的管理不到位造成了一些采矿工程不能顺利进行。同时由于采矿工程的操作环境艰苦、安全隐患大,薪金待遇不高,造成了人们对于采矿工程这种职业的偏见,不能很好的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采矿工程一方面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还不能吸引高素质、高知识储备的专业人才进入行业,进行采矿工程的职工知识技能水平不高,在采矿工程中不能进行有效观察,不能对采矿机械进行合理操作,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影响采矿的正常进行。采矿工程中的中小工程较多,没有进行有力整合,中小采矿工程在采矿设备和工人待遇方面投入能力有限,造成开采环节的科技含量低,人工密集型开采,对人力资源造成浪费。较低的待遇影响采矿职工队伍的稳定性。此外,有些采矿工程无法把握矿产资源的脉络,找矿、探矿能力不足,作业程序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整个采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我国采矿工程投入大量资金,多用于矿山设施建设和劳动力费用支出,而在采矿行业科技投入存在严重不足,机械化程度为35%左右,落后发达国家采矿工程装备水平十年左右。较低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导致了我国采矿工程的劳动密集型状态与发达国家采矿行业相比,劳动生产率很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伴随着矿产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的采矿工程,在世界高度机械化的水平下很难与世界采矿行业进行有力竞争。同时,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采矿工程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国家要保证生态文明的建设,矿产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环节。长期的采矿工程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对环境的破坏成为采矿工程面临的重要挑战。以采煤业为例,山西采煤行业进行了长达40年的快速发展,大量煤炭资源产出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显现出来,露天开采煤炭资源后,没有进行矿坑的回填和绿化,形成荒山,水土流失严重,破坏地下水脉,造成地下水位变化和地下水污染。地下开采的矿区,开采后不进行处理,造成地表塌陷。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等废物未经规划,随意堆积,形成大量采矿垃圾,影响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行。因此,能否正视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关措施成为采矿工程面临的重要挑战。

3、采矿工程面临的机遇

采矿工程目前正处在发展和调整阶段,一味追求利益的采矿工程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采矿工程应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到采矿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采矿工程的管理创新和技术投入,保证采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采矿工程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进步,这成为未来采矿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采矿工程转型、调整的一个重要契机。在不断进行自我管理,科技机械设备利用率提高的前提下,加之矿产市场世界一体化,各国矿产资源贸易增多,同时伴随着美欧经济复苏,印度、非洲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我国采矿工程即将迎来新的、更加健康的稳步发展。全球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市场调整接近尾声,对于采矿工程造成的不稳定影响也即将结束。我国采矿工程要清楚地认识到世界矿产市场与我国采矿工程的联系,在世界矿产资源调整导致的全球整体矿产行业低迷期内完善内部制度,强化管理机制,革新理念,时刻把握采矿工程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加大采矿工程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保证我国采矿工程的竞争优势,促进我国采矿行业的规模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对采矿工程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国家对采矿工程的调整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保证了采矿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投身到采矿工程,保证了行业人才的供应,促进了行业向科技技术丰富型方向发展。矿产市场调整时期的过渡给了我国采矿工程内部改善和调整的机遇。因此,我们要把握好采矿工程发展的机遇,促进我国采矿行业的发展。

4、结语

第2篇: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采矿工程;现状;问题;对策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采矿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性行业,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日趋激烈,采矿企业为了能够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采矿工艺水平,增强采矿人员的专业技能,为采矿工程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可见,分析采矿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是有重要作用的。作者结合自身的工程实践,做出如下分析。

1基于我国采矿工程现状的相关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但是我国人口基数相对过大,使得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十分有限。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使得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多。相比其他国家来说,采矿工程工艺技术发展的比较晚,水平比较落后,这就导致采矿企业只能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现的问题呈上升趋势,给相关采矿人员的安全带来了威胁,还对采矿行业的发展,甚至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采矿工艺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在采矿过程中造成了过大的资源浪费,表明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仍需不断加强。

2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采矿工业的现状已经在上文中有所阐述,在此基础上我们了解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采矿人员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采矿工程的生产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并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下面我们就具体阐述一下存在的问题。

2.1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分析

相比其他行业来说,采矿行业的危险系数非常高,主要是因为采矿工程的内容十分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包含地下工作内容。采矿工程通常包括露天部分和地下部分。露天部分安全系数比较高,而地下开采工作的安全系数比较低,危险度高。为了使地下开采工作正常进行,采矿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必要的矿井,由于地下结构十分复杂,所以在搭建矿井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地下的地质构造,选择最佳的生产工艺。虽然采矿企业已经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安全系数,但是仍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例如瓦斯爆炸、矿井塌陷等,严重威胁着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采矿企业还应该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加强工作规范性,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2采矿工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采矿工程相关的工艺技术起步较晚,导致在水平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采矿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使得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在开采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被浪费现象。随着国家不断提高对采矿工程的重视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采矿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采矿工程的相关理论没有得到科学的创新,使得我国的采矿手段仍比较单一传统,采矿工程在整体方面仍处于粗放阶段。同时,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采矿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采矿企业仅开采地表的矿产资源,很少开采深埋地下的矿产资源,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开采范围十分狭隘。

3采矿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上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采矿工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作为采矿企业应该找到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一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1加强采矿工程安全生产措施

采矿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特别是井下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就提出几种可行的加强采矿工程安全生产的措施。第一,安全第一是采矿工程的基本原则,在实际采矿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准备,定期组织采矿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确定他们已经全面掌握相关的采矿安全知识才能批准他们开展采矿工作。第二,在开始采矿工程之前,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检察开采设备是否具备安全系数,并严格要求员工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采矿作业。第三,安排专门检查生产安全的小组,轮流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检查,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生产计划,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3.2提高采矿工程的工艺技术水平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矿企业必须不断提高采矿工程的技术水平,这也是采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和采矿企业应该积极培养适应当前采矿行业的专业人才,进而不断创新采矿工艺类型。一个是采矿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活动,旨在提高采矿人员的技术水平。此外,国家应该加强对采矿行业的重视程度,增加对该行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采矿工业的基础设施方面。我国虽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矿产资源利用率却十分低,导致大量的矿产资源被浪费,采矿企业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采矿经验,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为了减少运营成本,通常会在采矿区域修建一条交通线路,方便产品的运输。

3.3加强采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相比过去的采矿工程来说,当前的采矿设备、采矿环境以及采矿工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作为采矿人员来说,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掌握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适应当前的采矿环境、了解最新的采矿工艺,进而保证采矿工程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采矿企业应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加入,并积极加强对采矿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循循渐进的方式,不断提高采矿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保证采矿工程的高效运行。通过合理化的教育,还能够增强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加强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并增强企业的归属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我国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于采矿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性。作业人员在实际采矿的过程中应该及早发现问题,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采矿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新工艺、新方法,尽量减少问题的产生,提高采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虎.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8:181-182.

[2]李治学.浅谈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相关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20:32-33.

第3篇: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采矿工程;问题;对策

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采矿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我们了解了对于我们国家现如今的采矿工程来说,要想切实、可行地解决采矿工程存在的问题就需要着重于采矿人员的培养,并且加强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只有确保采矿的作业人员具有高专业的技术能力,才能实现采矿工程的科学、有效管理,从而提高开采技术,降低开采风险。

一、 我们国家采矿工程的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但是我国人口基数相对过大,使得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十分有限。现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迅速的增加,可是同不断增长的矿产需求相比,我国的采矿工程技术远远落后于某些发达国家,采矿工程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处于逐年上升的过程,这不仅损失了国家大量的经济财产,还严重威胁着采矿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虽然我们国家的矿产资源总额较大,但由于采矿工程的技术效果不佳,使得国家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使用率极低,造成了极大地资源浪费现象。以上的种种对于发展我们国家的采矿工程,提高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壮大我们国家的发展力量都是有害的。

二、 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我们知道采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通过上述对我们国家采矿工程现如今的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较为准确地掌握它们。

1、采矿工程的技术问题。我国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远远落后于其他矿产资源大国,落后的采矿技术导致矿产资源采集使用率较低,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浪费。随着国家对于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以及不断发展,采矿技术相比之下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然而,由于采矿工程实施的理论并没有随着采矿现状进行科学的创新,国家对于矿产的采集手段仍然是较为传统的采集技术,因此,我们国家的采矿工程仍然处于较为粗放的初级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绝大多数的采矿工程的运营规模都相对较小,仅对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的矿山实行探索以及开采,而忽视了那些矿产资源较为稀缺的矿山,使得资源的开采范围变得局限、狭隘。

2、采矿工程的安全问题。采矿工程是一项内容复杂、技术操作要求高、危险性大的系统工程。采矿工程主要又能分为两大类,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露天开采作业条件便利,安全系数高,开发利用率也较高;而地下开采作业环境差,危险性大,开发利用率也相对较低。若是采矿工程为地下开采,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搭建专业、规范的矿井,由于地下开采受到的限制较大,因此,采矿企业必须仔细考察所开采矿产资源的地质构造,以便选取最佳的采矿工艺技术。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采矿过程中仍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问题,例如矿井坍塌、矿井火灾、矿井渗水、瓦斯爆炸等,这些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采矿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采矿企业在采矿过程中必须特别强调,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三、 对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探讨

由于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威胁着矿井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为了提高我们国家在采矿工程方面的发展速度,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甚至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1、 提高采矿工程方面的技术能力。要想实现采矿技术的提高,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培养采矿工程的技术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敦促他们针对采矿技术进行不断地研发创新;其次,加快采矿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采矿人员专业操作能力。我们知道,要想提高采矿技术,仅仅提升采矿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大力发展采矿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来说,采矿工程的基础设施是指矿产资源和交通运输方面的设施,因此,为了实现采矿总体技术的提高,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采矿工程中所需要的水电以及热能这些基础设施的利用。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这一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对于发展矿产资源的交通运输来说,我们可以在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修建一些交通运输线路,从而降低矿产运输的成本,提高采矿工程的运营效益。

2、提高国家在采矿工程方面的施工安全。通过以下几点措施确保采矿人员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首先,在采矿工程别强调安全生产作业,把安全因素作为采矿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并在采矿作业前加强对采矿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以此提高采矿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所有的采矿施工人员具有科学、专业的安全意识;其次,在采矿工程实施之前,主要管理者需要对矿井的安全系数进行专业化检查,并对其负责,所有的开采作业都需要严格按照有关的安全生产规定进行开采;第三,积极开展安全预防工作,对于那些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多次重复性检查,针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预先制定计划以及措施。以此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3、加强采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在现代采矿工程中,不管是应用的采矿设备还是采矿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在当前的采矿工程中,作为采矿企业必须加强对采矿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通过采取分阶段和循序渐进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和强化采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更加熟练的掌握各种新型设备与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确保采矿工程顺利安全高效的运行。通过教育,强化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加大对采矿人员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采矿工作中来。

结束语

矿产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导致采矿工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采矿企业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找出问题所在,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同时着力提高自身采矿工艺技术水平,从而为采矿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雷福明.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06).

[2] 李享.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14).

第4篇: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采矿工程;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采掘工作中的问题不断,安全事故频发。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方面的落后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管理方面的不善所导致的。其中采矿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由于技术落后所引起的。因此,提高我国采矿工程的管理技术水平便逐渐成为了我国矿产资源采掘工作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信息化技术,将其融入我国采矿工程的管理工作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采矿工程的管理水平,还能为我国矿产资源采掘工作提供更多的采掘方法。

1 我国目前采矿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不足导致的管理松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矿产资源的采掘工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主要是我国矿产资源采掘工程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水平方面相对落后所导致的。但从技术水平的角度上来看,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部分从事矿产资源采掘工作的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依旧使用传统的采掘技术与管理方法,不仅导致了采矿工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矿产资源浪费,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对企业采矿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由于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在管理时必然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采矿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只能采用粗放式管理,进而导致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够细心,安全意识差,对矿产资源的采掘工作缺乏有效的认识,极易影响采矿工程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由于我国采矿工程在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在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无法对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矿区进行开采,因此,导致了我国许多矿产资源丰富的矿区无法得到有效的开采。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目前我国的采矿技术能力明显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相关需求,采矿技术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除了市场需求方面的因素以外,采矿技术的改革还能有效的降低矿产资源采掘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采矿工程的安全。

1.2 意识不足导致的安全隐患

在矿产资源的采掘工作中,矿难事故一旦发生,便是灾难性的事故,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财力、物力损失,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现代采矿企业都将采矿工作中的安全问题,看作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第一要务。然而,为了有效的防治采矿工作中存在的安全事故,不仅要在技术方面上不断提高,还要在意识方面有所提高。所谓的意识方面的提高,就是要提高采矿企业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意识,强化采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使管理者与工作者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重视,有效的排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然而,从我国采矿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意识方面的强化工作显然还不够。许多企业的采矿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全套的安全防护设备,没有学习足够的安全逃生技巧。各类安全事故依旧频发,不仅对采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对企业的信誉与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1.3 管理不足导致的环境污染

从矿产资源采掘工作的内容与流程上来看,势必会对其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例如一些放射性资源的采集与处理,都会对周围的水源、空气以及土壤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严重威胁着周围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不仅如此,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了矿产资源在采掘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采伐过度的情况,因此,我国矿区周围很少有人居住,自然环境也极其恶劣。而部分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些恶劣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采矿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行为方面的不负责以及制度方面的不起安全。这正是由于这些行为的存在,使企业的矿产资源采掘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发生了矛盾,如不进行及时的整治与调整,势必会对我国采矿企业今后的发展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2 虚拟现实技术在矿产资源采集工作中的应用

2.1 建立采矿工程虚拟模型

在当前时代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是推动时展的主流技术。而虚拟现实技术则是当前信息技术所衍生出的高端技术之一,将其有效的融入矿产资源的采掘工作当中,必将大有裨益。在实际的工作中,采矿工程若要充分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辅助矿产资源采掘工作,就必须要满足该技术的使用条件,在计算机上通过相关软件创建虚拟环境空间,从而在该空间内生成三维虚拟模型。在该模型的设计中,其内容要涉及采矿工程从前期勘察到中期采集再到后期回收的全部过程。从而实现对采矿工程的全方位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采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还能确保采矿工作的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矿产资源采掘工作的管理水平,实现以安全保障为第一要务的采矿工程管理。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开拓了我国采矿工程管理的新篇章。不同于传统的采矿工程管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充分的利用管理人员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显的显现出来,对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三维虚拟模型的构建与使用,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矿产资源采掘工作中存在大量资源浪费的问题,还能够通过虚拟模型的构造,直观的反映出矿区周围的地质情况,并针对该情况进行有效的施工设计,从而实现了对一些地质环境恶劣地区的矿物开采,提高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在三维虚拟模型的涉及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更加真实的反映出V区周围的地质环境,务必要在使用的过程中,针对矿区周围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设置与改造。

2.2 利用虚拟模型选择最佳开采方式

三维虚拟模型的构建,开拓了我国采矿工程发展的全新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也为我国采矿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开采方式。三维虚拟模型的使用,可以使操控人员根据勘测得到的地质相关资料来判断采矿工程的施工难度以及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便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模型上进行预想性的操作,从而确定最佳的施工方式。虚拟现实技术特有的语音系统可以使操控人员通过语言输入实现人机之间的交流,而不需要一系列相对繁琐的程序输入。在实际的工作中,三维虚拟模型的构建不仅可以使采矿管理人员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矿区周围的实际地质情况以及矿井内部的真实情况,有效的提高了风险防治工作的成功率。与此同时,一旦矿产资源采掘工作中发生了意外,在确定责任归属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现场还原功能,对事发现场的情况进行真实有效的还原。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利用三维虚拟模型进行检测,可以更加准确有效的反映出矿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虚拟现实技术在矿产资源采掘工作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3 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我国采矿工程之所以存在着问题,主要是由于技术方面的落后所导致的。虚拟现实技术在采矿工程中使用以后,不仅使我国在采矿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方面逐渐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促进了采矿工程技术方面的有效与效率方面的提高,从而在采矿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采矿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TD43文献标识码: A

1采矿工程常见安全问题

采矿行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的行业:①由于其作业环境地质条件较为复杂;②由于现阶段有矿工程的技术操作工艺具有局限性,导致有矿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采矿实施过程中建设的矿产井要比较专业,由于有矿过程中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地下完成的,使其较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因此,对于具有各种地质构造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技术方式进行开采。尽管这样在开采过程中也不能避免开采事故的发生,在采矿工程中瓦斯爆炸、矿井坍塌、火灾及透水事故等都是矿井内较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些安全问题甚至会威胁到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若在开采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很容易忽视一些客观存在的隐患,从而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矿产工作由于特殊的作业环境,必然产生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我们要保证安全就必须端正态度,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安全生产是一项细致的工作,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应小心翼翼,谨慎从事,不能有丝毫“胆大”马虎。任何无知的胆大,无谋的勇敢,无常识的松懈,都是对生命的漠视,都是对规章制度的践踏,都将导致悲剧的发生。

2采矿工程建设过程加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任何行业的作业生产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矿工程更是如此,在采矿作业各个环节中,危险系数较大,对于安全施工工艺的要求也较高。在工程开工之前,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是因为,在采矿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井下作业环境差,而且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较多,这些不安全技术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除,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危及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因而在当前人性化的时代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最大化的确保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适应时展的需要。

3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在采矿工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针对采矿工程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从采矿工程井巷施工来看,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采区井巷设计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在弯道井巷施工的过程中,弯道井巷曲率半径如果选取不合当,势必会给有色采矿的运输造成安全影响。一般来说,在采矿井巷施工的过程中,巷道起坡方法有单道起坡和双道起坡两种。其中,采区中部车场采用单道起坡的方法,其拔口工程量相对较小,能够节省一付弹簧道岔,还能够降低一定的人力、财力。若是采区中部车场采用双道起坡的方法,其拔口工程量就相对较大,除了使用一付弹簧道岔,还应适应一付固定道岔,同时耗费的人力、财力更多。从安全问题出发,在采区中部车场采用双道起坡的方法最为适宜,虽然耗费了更多的人力、财力,但是,却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方便,避免了巷道堵塞,确保了巷道运输通畅,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采矿生产安全。此外,进行弯道井巷的曲率半径设计时,若是通过弯道井巷的运输设备为七吨重的机车,通常弯道井巷的曲率半径为12~15m,若运输设备重量小于7t,则曲率半径为9m。若是井巷弯道幅度过大,耙矸机中的钢丝绳磨损就比较严重,极易出现钢丝绳因磨损断裂造成人员受伤的情况。若是井巷弯道幅度过大无法避免,从而采取急拐弯的方法,则巷道对面通过爆破后所掉落下的矸石无法耙彻底,就必然会造成巷道出现上坡现象,这将对巷道运输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

3.2采矿工作面的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在采矿工程施工中,一般是打通巷道进入计划开采面积的远处,正式开采时的工作面称回采工作面。进行巷道开拓工作时,采矿工作面的施工是否安全影响整个采矿工程的安全性,对于整个采矿工程来说,处理好采掘面施工方面的安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在反眼头实施单向施工,留住反眼头矿柱,为下区段的回采正规推采营造有利的安全施工条件。这是由于许多矿井所采用的反眼头双向施工极易产生垮帮现象,并且不利于维护所决定的。与此同时,切眼的开口以及分斜坡的开口对于安全系数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相关长度的不足以及开口方向的不准确都会对具体的施工造成重大的影响,并产生垮帮的现象。因此,在施工切眼方向时要尽量保证切眼沿矿层的正斜方向,留有充分的长度。而且开口的方向也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使其垂直于主斜坡方向。此外,还要做好伪倾斜推采的超前开采距离的确定工作。许多采矿工程的事故都是由于这种距离的测量不够精准所造成,只有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保证上部超前开采的距离小于回采的最大控顶距离才能保证有色采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掘进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①掘进工作面运巷拔口位置的选择有正、反两种,在施工时要特别注意。从可采矿层来看,要想提高矿炭资源的回收率,就应该对局部地段进行有效地改造。在设计改造眼过程中,要根据矿层、地质条件进行设计,避免对改造眼的方位、位置及坡度的设计不当。在改造设计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到经济效益,而没有从采矿质量方面进行注意,而随意将改造眼坡度设计为25°以上。因此,在设计时,应该将改造眼坡度设计为25°以下。②选择好运巷拔口的位置。因为对拔口的位置设计不到位,如果石门与矿层相通过,可以设计为正拔口和反拔口,会导致巷道跨度过大,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③很多不安全问题大多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为采矿工人的安全意识缺乏,不遵守安全采矿的规章制度,容易出现盲目性、随意性的违章作业,就会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加上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缺乏科学高效的安全应急机制,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就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因此,在进行采矿过程中,必须以安全设计规范和相关安全手册为指南,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采矿作用安全有序地进行。

4严格按照安全要求做好采矿施工

4.1严格落实审批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对矿坑开采进行审批,按照不同的标准的进行开采。不能够对矿山矿坑的支撑结构产生破坏,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4.2选择合适的开采仪器

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标准选用合适的开采仪器,确保设备安全质量能够顺利接受验收。作为矿山企业,应该切实做好机电设备的维护,加强防护装置的检查,检修安全检测仪器,以确保安全。

4.3加强对空气质量的检测

只有确保其合格才能够进行开采,以防出现中毒、窒息等问题针对机械设备、排土场等可能存在的危害,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够最大可能地提高其安全性。

4.4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采用事前安全控制、事中安全控制和事后安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安全日常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实行全员安全控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将安全控制与每个施工人员的绩效待遇联系起来,从内心提高施工人员参与有矿施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采矿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安全因素,因而作为矿山企业,必须充分地认识加强采矿安全管理必要性,只有切实分析到位,找到这些安全问题所在,才能够才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不断提高采矿施工技术和水平,最终确保采矿工程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第6篇: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通过分析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材选取等方面出发,提出教学改革意见,旨在实现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是面向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采矿工程领域中矿井设计与开拓、煤田地质与勘探、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煤方法、矿山环境保护和系统工程等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课程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技巧,了解外文文献检索、写作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和专业交流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并且具有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科研能力的精英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目标之一[1,2]。随着煤炭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引入煤矿,而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及其应用能力成为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丰富学术交流和开拓视野的必备条件[3]。虽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但这无法满足专业的发展和需要,必须在经过公共英语和四六级应试培训后,进行外语学习内容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专业外语。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方面缺乏成熟教学方法,作者结合近几年采矿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专业外语教学实践,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

一、当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且不稳定

目前,我校担任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师流动性大,且教学任务繁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造成上课积极性差,效果低。且教学轮次少,连续性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专业外语教师多为本土教师,在外语学习上存在“哑巴外语”的现象,虽然具有很强的听、写和读的能力,但口语表达能力差,存在开不了口的问题,采用双语教学难度大。

(二)学生认识不足,积极性差

我校采矿专业外语为大三开设,之前已学习了大学基础英语,很多同学将外语学习的重点放在四、六级考试,认为专业外语只要考试及格即可,学习积极性差。本专业学生在采用母语授课条件下的专业课学习存在理解困难,由于专业外语授课期间增加了外语部分,且外语听说能力欠缺,学生经常出现听不懂、看不懂、说不出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造成厌学态度,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失去了教与学的积极互动,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的学习气氛逐渐影响其他同学,使得整个学习氛围减弱,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形式单一

在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讲解提问,学生笔记回答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显得尤为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目前很多教师已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代替了板书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于注重专业外语课文的翻译讲解,或是教师翻译课文,或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自行翻译,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不健全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考核仍然停留在课内考核加平时考勤的方式。课内考核主要通过对词汇、句子和短文的翻译,无法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没有形成一套听、说、读、写等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教学期间尝试过进行考试题型的改变,但明显发现学生表现出严重不适应,考试成绩下降明显。

(五)专业教材匮乏

适合采矿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的教材不多,原先使用的教材为蒋国安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采矿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就知识结构而言,该书是非常好的教学及科研参考书,但其涵盖内容过多且内容陈旧,涉及不少淘汰落后的采煤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没能体现出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知识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匹配,与专业课相关性及实用性低,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不重视专业外语学习。由于教材广度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能力达不到要求,在有限的课时中,无法吸收全部内容,导致学生积极性差,学习气氛低。

二、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建议

(一)加大专业外语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是采矿工程专业外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实现加强师资力量和提高教学水平。一是引进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国外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和优秀的硕士。二是加大专业外语教师的出国进修学习,通过国家、省部和学校的留学资助,鼓励老师出国深造,提高外语表达能力和扩宽视野。三是定期组织老师到其他高校进行调研,学习国内采矿工程专业外语先进的教学经验。四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交流,可采取定期举办专业外语教学法研讨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积极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放弃以前的常规教学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小组讨论的方式,由教师按照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查阅资料和讨论,最有由老师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回答问题。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2.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记忆和理解常用的专业词汇和短语外,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阅读采矿工程相关的外文文献等方式扩大阅读量和词汇量。3.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正式学习课堂内容之前,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讲解,并在课堂内添加一部分课外专业内容和词汇,增加学生的学习广度。4.另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和多媒体资源,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例如,课堂上通过一些煤矿开采方面的外语视频,让学生逐步意识到专业外语的重要作用,可以将专业外语教学从课堂上延伸至课堂之外,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相关知识融入到课件中,在必要的时候用动画形式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5.采用教师提出在煤矿生产中的虚拟情景,让学生进行专业外语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可采用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以卷面成绩为主,内容主要为采矿工程方面的专业词汇、句子和短文特别是学术论文摘要的英文表述等知识。平时成绩分为平时到勤率、平时作业、课堂翻译和课堂提问等方面,其中平时作业成绩避免单调的卷面作业方式,采用规定题目,学生到图书馆和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讲解的方式完成;课堂翻译可采用下课前大约15分钟左右的时间,挑选出未讲课本内容的1段让学生进行翻译,下课交上来,既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可避免抄袭的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课堂提问除了采用常规的提问方法外,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词汇抢答及小组讨论的形式,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讲解。通过这种改革的考核方式,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选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在我校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最终选用的教材是蒋国安、付玲毓主编的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采矿工程专业英语》,该书难度适中,便于学生学习,学生认可度高。该书共包括五大部分24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HistoryofCoalMining(煤炭开采史);OriginofCoal(煤的成因);CoalExploration(煤田勘探);SurveyingandMineMaps(测量和矿图)MinePlanning(矿井设计);MineDevelopment(矿井开拓);ShaftSinkingandTunneling(井巷工程);UndergroundPressure(矿山压力);LongwallMining(长壁开采法);Room-and-PillarMining(房柱开采);MineHaulageandHoisting(矿井运输和提升);MineVentila-tion(矿井通风);MineDrainage(矿井排水);MineElectricalPower(矿井供电);MineEnvironmentProtection(煤矿环境保护);CoalMiningunderSpecialConditions(特殊条件下采煤)。涉及面广,这五大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均和学生平时所学的五门专业课程(煤田地质学、煤炭开采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和系统工程)内容对应,学生对课堂内容熟悉,接受快,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注重专业词汇的整理,而不再花费巨大精力纠结于个别单词的意思,可以提高学生的对专业外语的学习兴趣。为扩大学生的视野,建议学生自学的一些书目,例如煤炭工业出版社《安全工程专业英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实用矿业英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地质学专业英语》等。

三、结束语

在了解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可通过加大专业外语师资力量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考核方式和选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最终实现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吕文玉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智刚,谭冬莲,曹权,等.轨道工程专业外语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25-226.

第7篇: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如果说大学生是在天空翱翔的风筝,那么辅导员就是那根长线,有了线的牵引风筝才会飞得更高。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我带的是2007级本科生。我所在的学院属于典型的工科学院,主要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等本科专业,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是被调剂过来的,在我所带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名姓张的学生。

张同学来自湖北农村,就读的专业是采矿工程。入校第二天他就找到我,说想转专业,我问他为什么要转专业。他低着头,沉默了半天,最后倔强地说:“我就是不想读这个专业!”然而,此时学校转专业的相关规定还没有出台,并且新生一开学就转专业基本不可能。我耐心地向张同学解释学校的有关规定,但是当他得知至少刚开学不能转专业时,便立刻涨红了脸,然后一声不吭地离开了。

开学上课后有学生向我反映,张同学性格内向,几乎不与其他人交流,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一天,班上的学习委员来告诉我,张同学已经一上午没来上课了,人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我很担心他因为情绪不好而出什么事,赶紧发动全班同学去找他。终于,我在学校的外湖边找到了他,而他正坐在湖边的凉亭里发呆。我看看手表,都已经快下午1点了,于是就先带他到食堂吃饭,然后约他在学校的外湖边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通过耐心细致的谈话我了解到,他的家庭非常贫困,母亲长年卧病在床,一个哥哥在外打工,家里就靠父亲一个人务农。他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在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改变家里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但是,“采矿工程”这个专业光听名字就让他觉得很不好,他认为这个专业毕业之后都要去做挖矿之类的活,又脏又累,收入也不会很高,所以就一直对自己的专业心存反感,不想上课。

我这才明白之前他为什么要转专业,原来是对采矿工程这个专业存在误解。于是,我耐心地给他解释:第一,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主要是管理和技术人才,并不是他所想象的毕业之后都是去挖矿。第二,目前采矿人才非常紧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肯定没问题,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往年一直保持在100%,并且收入还不错,完全可以改善他的家庭经济状况。第三,大学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只要扎扎实实学好真本事,任何专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经过这次谈话,张同学的情绪稍微好转了一些,但思想上仍存在很多顾虑。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他有书法特长,在征求他的意见之后,我就安排他担任了班级宣传委员。同时,我还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一段时间后,张同学的表现比以前积极多了,但他对专业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经常问我采矿工程专业到底好不好就业,往届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待遇怎么样。

为了让张同学以及班里其他同学对采矿工程专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我特意邀请采矿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为他们作了一场专业介绍报告会,就采矿工程专业的特色优势、历史和发展现状、就业前景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通过这场报告会,同学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的未来也更加乐观了。针对学院大一、大二年级在新校区就读,大三、大四年级在校本部就读,而新校区的各项教学设施与校本部相比还不够优越的实际情况,我又组织同学们参观了校本部的实验室、图书馆等,让他们对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此外,我还经常找张同学沟通交流,了解他在生活和学习中还有什么困难。后来,张同学主动找到我说,他在全面了解采矿工程专业后越来越喜欢这个专业,现在已经不再想转专业了。听到这些话,我的心终于放下――他终于消除了“专业偏见”,不闹情绪了。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许多大学新生刚入校时,一方面由于对自己的专业缺乏足够了解,仅从字面上来片面理解专业,另一方面由于被一些片面、过激的说法所误导,对自己的专业存在某种偏见。因此在大学新生入校时,有必要通过专业介绍、报告会、参观校园等多种活动及时缓解和消除同学们的专业疑虑,帮助他们树立对自己专业的信心。

学生工作无小事,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要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更重要的是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上考虑和解决问题。只有耐心地去帮助他们、细心地去观察他们、用爱心去呵护他们,才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得到学生的认可。

第8篇: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采矿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04-02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目前推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专业认证,都是为了使我们国家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具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围绕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创造性的创新人才,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一个采矿工程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剖析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是原山东矿业学院建校就已开办的老专业之一,开设于1951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优秀毕业生以及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的采矿与工程技术专家,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采矿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采矿工程专业始终坚持以煤炭行业需求为向导,围绕采矿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较为成功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2007已经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采矿业的发展和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炭企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扩大,开采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对专业人才要求水平的提高,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煤炭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显著。原有的培养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已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实验教学环节较弱,开放性实验室少,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偏低;

3.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困难,实习环节不能保证,影响实习效果;

4.专业课程设置口径偏窄,影响了毕业生的适应性,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5.专业课安排不尽合理,教学内容也显陈旧,教材内容滞后于现场应用。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首要的问题。

二、采矿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依托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灾害预防与控制)在人才、教学、科研和实验室方面的优势,结合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针对原有培养体系的不足,把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有重点、分层次的改革,在人才条件保障体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构建科学规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1.优化与调整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后的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突出本专业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开采沉陷与环境保护、采矿方法与工艺等研究方向上的矿业特色,以煤为主、兼顾非煤矿山与岩土工程,以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为主线,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置科研创新教学环节,启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以及各项学科竞赛、专利发明等,获取科研创新学分,全面培养和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设研讨与探究课程,包括研讨课、专业导论课、学科前沿课程、名师讲座等,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学分比重,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不断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进行积极探索,与企业紧密合作,依据现场需求增加专题研究训练,加强CAD在设计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2.构建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过去课程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整合教学内容,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按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综合能力与创新三个层次设置课程,构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大类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四大课程模块;强调大学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加科研创新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讨培养创新思维教育模式,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开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通过开展以创新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研究、改革教学手段,加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力度、对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加强专业品牌课程、特色教材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使专业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建设了《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矿井通风与安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中,《矿山压力与控制》为代表的矿山安全类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课程群。对于教材建设,根据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情况,从满足教学需要出发,在尽量使用国家21世纪统编教材的前提下,积极组织或参加编写出版了能反映教师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特色教材,《矿井特殊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控制》获得山东省优秀教材,2012年,《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工程爆破》《构造复杂煤层开采》和《矿井通风与安全》已获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体系

1.国家重点实验室优质资源共享,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2013年,我校获批成为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因此采矿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的优势,积极整合实验教学资源,筹措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近四年投入经费500余万元用于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室购置设备,先后添置了“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和“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等大型本科教学实验设备,购置了“可视化数字矿山设计系统”等多套软件,自行研制了“机械模拟实验系统”,修复了“煤炭地下气化工艺实验台”,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在培养方案中改革课程中的实验内容,缩小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目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已超过80%。同时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通过网站预约,可以来实验室进行自主设计性实验。

2.校企深度合作,增加综合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近几年,采矿工程每学年有40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任务重、人员多,实习地点分散。针对这种现状,我校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保证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近年来,采矿工程专业在原有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新增了5个校外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出多形式、多类型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新模式:一是校企共建型,如与山东能源集团、攀煤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的联合办学;二是科研带动型,如与神华集团、兖矿集团等单位的合作。学生通过参加现场生产劳动,熟悉生产过程,参加生产实践以及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参与生产管理、技术革新及课题研究。通过实践,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3.多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一支教学水平和现场经验两方面都过硬的师资队伍。为此本专业一方面,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依托教育部、山东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及泰山学者优势学科团队建设等学科平台,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年轻学科、学术带头人,培育学术团队,形成整体结构趋于优化,人才优势明显,实力雄厚,发展势头强劲的师资队伍,使得专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不断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矿山企业、科研部门学习交流,矿山企业、科研部门高技能人才到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再者,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加强采矿工程专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初步形成了一支了解矿业发展需求、现场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且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能够满足培养优秀矿业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目前,每年采矿工程专业都要派2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目前共聘请了8名兼职教授来校授课、讲座,并且每年有3名左右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校交流访学。

这些资源为改善学习、科研条件,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取得的成果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已有学科平台与专业平台,改革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升;学生考研率,四、六级通过率居全校各专业前列,培养的本科生深受全国各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建功立业,成绩突出。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可为其他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第9篇: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

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专业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同时,设计说明书还应达到一定的书写要求,需要达到通俗易懂程度,还应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深度和技术难度。当然,我校对毕业设计要求更高一些,就是需要具有专题研究,该部分要求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创新性等,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当前的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一般部分(含设计、图纸和说明书)及专题部分,部分学生的设计质量大部分都偏低,甚至有的学生都不能满足最低要求。综上所述,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如下问题:

1.1毕业设计选题简单及内容相近

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一般采矿工程专业院校都按照既有模式进行,设计选题题目根据毕业实习矿山为背景,设计题目没有针对性或比较肤浅,有的甚至不科学,重复以前的题目,缺乏对应的研究。这不仅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拓展,而且阻碍了学生对生产问题、技术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

1.2书写功底差

毕业设计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能力差,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特别是摘要和设计说明书中阐述的设计过程不够严谨,表述不清,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能把问题解释清楚,把说明书写成记账式说明或敷衍了事的概述。另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排版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条理不清晰、计算错误,甚至有的学生把导师名字都写错,可见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和写作功底比较差,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1.3工程制图漏洞百出

毕业设计工程制图要求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绘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图文表达能力,学生在制图过程中不断提高绘图能力。通过毕业设计,采矿工程本科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图能力和追求完美的视观感受。但在实际毕业设计过程中,甚至最后提交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还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说明书和设计图纸不符合、CAD制图的比例不对应、工业广场留设不合理、代表符号混乱不合要求、矿块布置不合理、通风线路标示错误、平面图和剖面图不对应等。这严重影响整个制图效果,并直接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4低级错误多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不足在于设计中所犯低级错误、原则性错误较多。比如:具有高瓦斯矿井,很多同学没有在设计及说明书中阐述如何抽放瓦斯,更不用说如何实现煤与瓦斯共采等深奥问题;在地面上有构建筑物需要保护区域没有留设保安矿柱;通风系统混乱,污风相互混合,形成不通畅系统等。这些问题都属于采矿工程本科生最容易犯的低级错误,违反了相关安全规程和设计规程,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经常犯这些低级错误,说明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如果一直马虎下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5设计内容高度相似

由于扩招等各方面的原因,现在每个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都带3-8个毕业生,项目多的老师相对简单,但对于项目少的老师只能给学生为数不多的设计任务,也就说,指导老师给的任务就比较相近。有的同学的毕业设计大部分内容照抄其他同学的,或者从前几届毕业的学生那抄袭和照搬。虽然设计题目不尽相同,但设计内容和说明书高度相似,导致说明书前后表述矛盾、不一致,相似错误频发等等问题。

2问题产生的因素

导致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低下的原因较多,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指导教师的原因,甚至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2.1前期准备不充分

因为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实践性强的学科,毕业设计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复习,经过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不断进步,应该可以作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设计和说明书,毕业设计前期准备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1)矿山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指导教师联系实习地点困难,一般靠老师的学生在矿山当了领导以后才能给安排。所以,矿山对学生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2)实习经费不足,学校提供的实习经费一压再压,已经完全不能适合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实习费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习需要;(3)实习内容不够全面,由于实习经费不足,致使指导教师无奈把实习时间从3周压缩成2周,甚至1周,促使实践性很强的实习不能完全联系实际;(4)实习过程过于简单,由于实习时间的压缩,导致实习过程相对简单,不跟班实习,不能切实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5)有些同学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积极性不高,采矿工程专业属于高危行业,学生对从事的专业具有一定的厌烦和恐惧感,特别是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打算到矿山工作,致使毕业设计和实习成为这些学生的艰巨的任务和负担,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对毕业设计和实习重视的态度不够;(6)指导教师人员匮乏,难以胜任繁重的实习指导任务,缺少用制度管理学生的经验,对学生产生的众多问题及指导教师提出了要求和修改意见后学生无动于衷的问题束手无策;(7)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实施不够严厉,成绩评定过于简化,造成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失公平。

2.2指导教师自身因素

由于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压力小,相对10年前,招收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幅度提高,导致每个教师需要指导的学生数逐渐增多,因此,产生了如下问题:(1)指导教师的投入得不到保障。从时间和精力上讲,大多数高校教师承担着大量教学和科研任务,另外还需完成大量的考核指标,比如:每年要完成多少高水平的论文、获得的科研奖励、专利、著作、指导研究生数量、上讲台课时数、在研科研项目数、是否有纵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职称、无休止的会议等等,在高校激烈竞争的今天,指导教师的自由度相对较小。很多指导老师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设计,只能把握方向;(2)指导教师相对缺乏采矿设计方面的知识。一部分高校教师本身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经历,尤其是作为毕业设计指导为主体的年轻教师,个别教师没有很丰富的采矿工程方面的经验来有效地指导毕业设计。同时,也存在个别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现象,没有很好地起到监管作用,放松了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要求。导致毕业生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过场,不可能在最后还不让过。

2.3外部环境因素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采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每个学生均有4-5个单位可以选择,但有一部分学生把主要心思放在考研、出国、考公务员上,从主观上对毕业设计没有足够的重视,加上毕业设计期间是求职择业的最佳时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均不在毕业设计上。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毕业后去矿山的学生可以完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拓展自己的思路,把精力放在毕业设计上。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