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

第1篇: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关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27-01

引言: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对城市化建设水平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城市道路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对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关系与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完善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以及景观建设的效用,满足人们的生活发展需求。

一、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基本概述

1、城市道路规划基本概述

城市道路规划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建设和发展进程,城市道路规划需要在满足城市整体用地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化的交通运输网。同时要综合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科学地规划城市道路的具体走向,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合理地减少工程量,提高道路规划的整体效益,而且还需要结合城市整体面貌,在系统地规划城市道路的时候,注意城市环境的美化,展现城市的特色魅力。

2、城市景观设计基本概述

城市景观设计具体是由自然环境景观设计、人文景观设计和创意景观设计等三部分组成的。其中自然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山丘、花草树木以及河流、湖泊等,人文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城市的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商贸集市以及园林绿化等,而创意景观设计主要是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科学的组合,形成和谐而又完善有序的景观体系,展现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然而,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中,景观设计价值主要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的服务能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将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结合起来,将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城市公园规划形成配比,实现城市内公园规划、滨水绿地规划的相互协调,加强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区的规划设计。

二、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城市道路规划贯穿城市交通、道路设计和建设实施、投入使用及反馈的整个过程,事实上,城市景观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城市景观设计更多地偏向于对城市公园、绿化带、沿水系绿化等相关的绿化景观设计,正是城市建设与绿化需求的相互结合使得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联系到一起。而且,城市道路规划需要充分地考虑城市整体的绿化覆盖,以实现城市道路建设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而城市景观设计又需要关注道路规划的有关细节,通过对绿化带与休憩道路的细节问题进行系统的改善,确保城市道路空间设计的人性化和创新性。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规划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城市道路规划,与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目标相匹配,如此,才能实现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进程。

三、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

1、做好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前期考察工作

在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前期考察,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的内外部环境,把握好城市规划的整体方向,了解具体的道路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各项成本开支,形成对具体的道路施工以及景观建设的整体认知,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充分地考察城市发展规划的整体概况,明确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定位,便于从城市规划的全局出发,详细地了解相关的规划情况以及建设条件,为城市道路规划和景观设计奠定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熟悉城市的人文环境,便于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展现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突出城市特色。

2、坚持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的实施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充分考虑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生态效应以及经济效应,响应低碳环保的号召,在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全面地考察当地城市的自然地理风貌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尽量开展多层次、多种类的植物群落的设计,在满足当地城市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创新性,结合城市特有的文化传统以及自然特色景观,展现城市独特的风貌。同时,要突出城市的发展活力,将城市的文化特色与自然地理风情充分地融合到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去,创新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性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强化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性,首先,要充分考察其设计与周围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保证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良好比例关系,实现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组合的协调性和创新型,道路规划在完善通行效果的同时,在视觉效果上需要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构建和谐统一的城市道路景观廊道;其次,需要结合生态建设风格,将城市道路和景观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依据不同城市规划的地域特色,确定相应的道路景观绿化形式,以实现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展现充满新意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整体规划。

四、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

首先,道路两旁景观的花木有效地结合了当地的特色,实现了多品种植物和多种栽植方式的相互协调,同时也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次,一条道路的景观的好坏,建筑是否与道路协调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建筑与道路宽度的协调则是关键。不同交通性质道路的建筑高度H与道路宽度D的比例关系不同,一般认为1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适当地融入相关的景观设计因素,不仅能提高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创新性,还能帮助改善城市整体的居住环境,进而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进程。而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则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考察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将其充分融合到一起,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进而实现城市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创建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 徐赞琴. 城市道路规划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浅析[J]. 江西建材,2015,03:22.

[2] 肖亮,黄林芳. 浅析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以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为例[J]. 价值工程,2015,08:159-162.

第2篇: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生态设计 道路景观设计 规划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202-01

响应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需要,在园林设计领域中,生态设计的呼声越来越响。生态设计即: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可能使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1]。道路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生态设计主要遵循4R原则,即:“Reduce”减少对各类资源的使用(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Reuse”在条件允许时,对所有的道路景观构件再利用;“Recycle”指循环利用回收资源与材料;“Renewable”利用回收材料和保留资源,创造新的道路景观[2]。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于道路景观设计中,完善我国园林行业生态设计的理论框架,是今后这些理论技术在实践中广泛推广开来的重要前提条件,其研究价值非常显著。

1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概述

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底蕴都可以在其道路景观的设计中展现出来。道路景观设计是集实用性、美观性、标志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城市精神面貌展现的重要视角。设计过程中需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在内,结合实地特点,打造符合城市道路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

1.1 景观生态设计的阶段

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速,景观生态设计也经历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这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18~19世纪时期,景观生态设计主要是以博士顿公园、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自然式设计”。与规则式设计不同,这种设计主要是通过地形起伏处理、植物群落设计,将自然引入城市,由艺术向自然转变。第二,19世纪末,西蒙兹等人创立了“草原式风景园林”,他们放弃单纯从视觉出发的设计方法,采用尊重当地乡土植物种植,结合当地的人文自然特点的“乡土化设计”方法。第三,20世纪中期,设计师们将生态学原理引入景观设计中,形成了“保护性设计”,即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和干预,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第四,20世纪中后期,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态设计进入了“恢复性设计”阶段。

景观生态设计的阶段变更紧跟时展步伐,在一定发展程度下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景观生态设计是设计师在设计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1.2 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规划

对于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应从整体规划开始,首先分析场地现状,了解资源情况,确定设计目标。其次,形成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初步构思策划,须包括功能、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方面。最后,在既定主题思想下,进行具体的道路景观构成要素设计。规划流程见如表1所示。

2 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具体手法

在对城市道路景观整体规划设计完成之后,下面将针对道路景观的廊道系统、结构绿化、景观建筑等具体方面分别进行设计。

2.1 生态廊道道路设计

设计师麦克哈格在景观设计时尊重自然,提出了强调“土地适宜性”的“千层饼模式”。然而该模式仅注重垂直自然生态过程,忽略了水平生态过程。随着近些年来研究的深入,形成了分析景观的一个基本模式,即“斑块—廊道—基质”。在城市空间中,道路旁边的建筑成为景观生态斑块,道路被称为人工廊道。当今城市道路建设急需道路与周边广场、建筑等在设计上的通力协作。感受建筑和艺术的构思,结合城市特点来进行道路景观的设计。

2.2 道路景观结构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强调景观带的绿化设计。坚持“垂直绿化”的理念,在道路沿线栽种绿色植被,增加人工绿地,形成与散步道连接整合的绿色空间;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需强调中央分隔带的立体绿化设计,这样有助于减轻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减低高速公路事故率;绿化道路的植被应在四季有变化,体现道路景观的多样化,增加其美感。

2.3 道路景观设计的科学技术应用

城市化的进程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加快,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应融入城市本身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生态气候的因素,设计出反映城市本土文化特点的道路景观。

3 结语

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是一门涉及到生态学、景观设计、道路设计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一个城市的道路整体水平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它能有效地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人类自身发展这两大课题。本文主要从道路景观的总体规划设计到具体的设计手法分别展开论述,不断强调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设计理念。道路景观设计必须强调生态性设计,本文主要从沿线植被绿化角度切入探析,有关污染防控、灾难治理等方面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目前,我国政府已意识到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长远意义。只有努力解决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城市得到良好稳步的发展,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车生泉.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以上海市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3):180-188.

第3篇: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人性化设计

Abstract:The author show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ity road landscape by the recog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ity road landscape,and optimized the theory of Road Landscape. This thesis elaborated the concept,function and spatial attribute of city road landscape by analyzing the study of city road landscape at home and abroad. To realize the idea of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uthor presented the principle of human design and practical design in designing the city landscape,using some theories in the Landscape Studies,which will be reference for the city roa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Keywords:city;roads landscape;Humanity Design

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人们逐渐关心路边造景等一系列美学。在美国道路景观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道路景观进行美学评价。欧美地区对道路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路对生物物种的生态影响,及道路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强烈改变。上世纪90年代,道路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划割使得道路附近的植被遭到不同程度损害;之后美国一些学者将道路转到了与网格划分的及其它领域。2002年,Forman等人出版专著《道路生态学:科学与解答》,详细论述了道路学的形成基础与发展过程。

国内道路景观的理念初期发展较为迅速和全面,且不断有论文对道路景观进行评定。进入21世纪后,中国道路学研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研究内容由单一的物种影响,逐步与景观学中的格局分析相结合。张镱锂通过研究公路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表明道路导致沿线景观破碎化程度及景观多样性加剧。部分学者通过各种评价体系对道路景观进行了评价。

1?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与功能

1.1?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

城市道路景观是当今世界上的热点问题,道路作为一种基础性设施,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景观学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道路景观学。既研究道路、道路网络空间结构和功能时空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道路景观评价及规划设计,合理利用和保护道路景观中的各种要素,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并具有生态、文化及美学价值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1.2?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及应用

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文明,但是过快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不小的资源浪费。人为因素越来越影响到地球的平衡,各种恶劣的环境现象出现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保护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表现,是贯通城市的血脉。人们为了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而修建花坛,栽植树木,起到了区域性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效应也逐步显现出来。《城市意象》一书中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道路布置并与之相联系。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空间属性:当公共场所与商业区的换乘,居民小区与办公区的混合式搭配等体现了多种配置的功能和利用是一种渗透式。从物质与精神构成上来看,道路既是城市的“血管”又是城市印象的因素(图1)。街道不仅是人们生活与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见证城市的变迁与历史文化构成,是城市灵魂的表现。如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等(图2)。因此,道路建设反应了城市文化艺术内涵,街道与整体的完美平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一种可行之道。

2?城市道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2.1?遵循植被成片的特点

道路景观植物主要以群植和片植为主,通过丰富多样的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植物景观。以白蜡、栾树为基调树种,不同景段选用不同的常绿乔木作为骨干树种,并配以适当比例的落叶乔木、开花色叶小乔木、灌木及植被,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各种类型植物根据不同的景观主题分布于道路两侧绿化带中,以纯林如紫玉兰、樱花、红叶李、紫薇等,和混交林、阔叶针叶混交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等方式组合搭配。

2.2?以单元为设计单位

道路绿化设计时要精心选配植物和有节律的序列栽植,在统一中求变化。树种与树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如树形、色彩等),引起统一感,但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这样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体现自然生态风格。

2.3?采用块状的设计方法

植物配置切忌过分追求技巧、趣味而纠缠于细节。空间上采用多层次种植、平面简洁有序、线条流畅、色调明快并富于节奏感,强调整体性和导向性,注重道路景观的整体效果,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序列。运用重复的方法在总体风格基本统一的前提下,各路段又自成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4?绿化与城市人文特点相结合

在绿带设计中,结合所城市人文特点,做一些相关主题的人文绿化景观设计,把自然绿色主线与人文文化主线紧密结合,将人文融入自然之中。如结合绿带设计人文长廊、小型文化广场或设置一些能反应当地城市人文、历史特征的艺术小作品等,来增加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的艺术性和景观性。城市道路空间是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市民在此空间内活动,形成一个城市独特的人文环境,也反映出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

2.5?城市行车道的植树形式

2.5.1?树带式

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在道路两侧,位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侧设置带状绿地,种植行道树。较为宽阔的主干道有时也在分车绿带中种植行道树,以进一步增加景观空间绿量和环境生态效益。带状绿地宽度因用地条件及附近建筑环境不同可宽可窄,但一般不小于1.5m宽,至少可以种植一列乔木行道树(图3)。

2.5.2?树池式

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图4)。单棵树的种植可以以正方形和圆形修筑,一般池高20cm以上,避免行人践踏。假如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应简单大方。

图4?树池式(百度图库)

2.6?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2.6.1?安全、卫生、健康

安全是指道路景观绿地设施、游憩方式等不会对人和车构成潜在的伤害及危险。设计者要认真考虑各种设施的安全性、人车关系等因素,在设计中消除安全隐患。卫生原则要求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绿地维护卫生状况的难易程度,设置足够的卫生设施,使道路绿地能够始终保持整洁的外貌。在设计中要考虑到植物的搭配对人体健康是否有益才能使区域景观内呈现有效的设计和体现园林艺术内涵。

2.6.2?发挥城市道路的生态效益,体现地方特色

与自然共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们通过营造城市道路景观抵御人与自然的分离。道路景观不仅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更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做出贡献,发挥出显著的生态效益。

现代城市硬质景观风貌的趋同,客观上要求道路景观来反映地方特色,展示城市个性。所谓有地方特色,道路景观具有当地独特的文化内容或地方形式。源于本地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法造就道路景观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和风格,如在道路绿地中体现城市历史,表达某种地方精神,采用某种地方艺术符号等(图5)。

2.6.3?体现艺术效果与简约搭配

人行道景观设计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功能,也不能过于强调几何图案的繁琐和色彩的金碧辉煌等。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使景观枯燥乏味没有任何灵动宜人之处,也产生不了艺术效果。简约也提倡个性化的艺术设计,它强调设计中对景观的内涵与本质的高度提炼,但不是脱离实际,也不是照搬和模仿。简约的设计是一种个性张扬且无偏差的设计,大块范围的处理能提高美感和舒适度。所以简约是一种低能耗的高效视觉引导。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道路景观绿地,也是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图6),一种现代社会的层次感的提升。形式上的美感,更能体现现代生活内容和生活情趣,让人们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一定的文化、艺术、历史甚至哲理,达到情景交融的美好境界。

2.6.4?空气净化与降低辐射伤害

据某园林科研所进行的城市空气粉尘量测定结果为良好,树木和草坪的减尘率为 30.8%~52.7%,16.0%~39.3%,这证明了植物景观带对空气具有良好的降尘效果。同时,许多植物自身能分泌出杀菌素,对很多病原菌有良好的杀灭及抑制作用。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对局部地带空气含氧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改善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和光照,给人和动物提供一定量的氧供应和调节紫外线。因此,植物对于道路景观环境氧气浓度的调节是有积极作用的。

3?小结

城市道路景观学在我国是一门较新的领域,由于起步晚研究重点不突出,再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这门学科发展滞后。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的道路景观设计难免会出现一些庸俗的现象,这就需要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熟练的专业水平。当时代的脚步迈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加上人们重视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使得这门学科重新得到重视与发展。从道路的发展到景观,再到人性化的景观布局与设计,使得这门学科以较快的速度得到大力发展。由于城市道路景观存在各种缺失,学科发展与相关研究工作滞后,因此,我国城市道路景观的现状仍然有一个探索与思考的过程。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要体现低碳环保,与城市园林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融为一体,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生态环境达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章家恩,徐琪.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及其生态建设[J].生态学杂志,1995,14(6):74~77.

[2] CLAWSON M,KNETSCH J L. Economics of outdoor recreation[M]. 2nded. Washington D. 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Inc.,1969.

第4篇: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

【 abstract 】 in order to create a good road conditions, minimize road pollution, mus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afforesting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afforesting landscape for road greening surrounding a protection. And the reasonable design afforestation landscape, to plan as a whole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road afforesting landscape.

【 key words 】 city road; Afforestation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道路质量较差,普遍比较狭窄,即使是在一些较宽的道路,绿化也非常差。城市道路系统在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满足新的审美和功能需求,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不断对自身的设计和施工理念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一条条舒适美观、景观多样化的现代城市道路在我国各大城市大量涌现。然而,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在设计上还存在局部单一化与总体多样化的矛盾,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景观设计与施工两方面入手。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对绿化景观施工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一、 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该依托城市的建设条件、现状特点、历史情况和自然条件,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形成主题风格不同,规划设计风格统一的城市道路景观,同时有机地协调多种不同风格景观,形成有序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第二,注重道路行道树的规划设计。在现代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行道树的作用尤为明显。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主体,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实际情况适当选择行道树。在行道树的选择上应该把握以下原则:1.注重外来树种与本土树种的有机结合,加强驯化引种外来树种的工作;2.尽量选择寿命长,生长速度适中,耐修剪,容易成活和栽植的树种,适地适树;3.选择树种既要注重观赏性又要兼顾生态效益;4.注重体现地域性传统文化。

第三,运用艺术、科学的设计方法,加强宿根草本植物、花灌木和乔木的收集工作,建设优美的道路绿化带,实现草本植物、花灌木和乔木的立体种植,建成层次鲜明,形式多样的植物群落生态景观。

第四,做好树种搭配设计工作,包括:1.注意较耐荫树种与阳性树种的结合,如冬青加刺槐种植方式;2.注意浅根树种与深根树种的结合,如花灌木加国槐种植方式;3.为了对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在兼顾道路周边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选择消毒强,具有吸毒和滞尘作用的树木;4.注意落叶树和常绿数的结合,对种植比例要加以严格控制,如常绿树种植比例在北方不得超过40%。

第五,道路绿化设计要以人为本,要对用路者的视觉特征和行为规律加以充分考虑,而两者均会随着道路交通手段、交通目的和等级等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六,在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道路周边的环境要素。例如在于农村接壤的地段可以设计成清新的田园美景,如田园式与果园、圃地、菜地和农田的结合形式。在城市中心段可以考虑花园式设计,在道路两侧布置游园、广场等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设置一定的园林小品。

第七,重视功能栽植设计,力图通过绿地栽植实现某种功能效果。例如通透式栽植设计,种植花灌木和行道树,在两者之间的空间上形成通透视距,给用路者展示道路两侧的优美景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遮蔽式栽植设计,通过栽植背景林遮挡道路上景观不好的地方。

第八,注重植物的养护工作,由于城市环境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安排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养护管理队伍对道路植物进行养护,巩固已有的绿化效果。

二、 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措施

(一) 施工准备

首先,对设计图纸的内容要进行认真的审查,然后熟悉有关的设计资料和施工图纸;其次,设置消火栓,然后清理场地,确保通信和道路通畅,保证通电和通水;最后,对园林工程的场地进行平整,要注意与建筑施工的场地平整相区别,园林工程的场地平整较为繁琐,不仅应该对垃圾进行清理,而且要去除对植物生长存在影响的杂物如建筑垃圾、灌木和杂草等,创造良好的种植施工和土山地形施工条件。

(二) 草坪、大树等景观施工

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形多变、土地辽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道路绿化景观形式的多样化。对于生长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树种来说,呈现出多彩而异样的景观就显得不足为奇。

移植大树是道路绿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某市道路绿化中,为了移植规格较大的乔木,我们经过研究将时间安排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在对裸根苗木进行挖掘时必须尽量减少对苗木根系的损伤。在移栽常绿树种时必须带平整且完好的土球,值得注意的是土球应该用麻绳或蒲包捆紧,直径不得小于树径的8到10倍。为了防止因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土球松散,在使用吊车吊苗时应该在土球与钢丝绳的接触面放3CM厚的木块。由于苗木过于高大,在运苗时必须按一定的倾斜角度放置苗木。为了防止苗木根系被积水泡烂,应该确保栽植深度比原地坪略高。土球若是用麻绳捆绑,必须在栽植苗木时取出麻绳,同时取出麻袋片和薄包。在栽植裸根树木时不得窝根,要确保根系得到舒展,当填土至坑的一半时要轻轻地将苗木提几下再继续填土。在完成树木的栽植后,必须做好铅丝吊桩和三角支架,同时将薄包片垫在树干与支柱相接的部分,防止树皮被磨伤。

对于整条道路来说,作为道路绿化底色的草坪能对其景观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经过仔细权衡,我们选择百慕大矮生套播黑麦草。该种草坪的优点是绿期长,色泽好,能达到四季常绿,生长整洁。只要按规范合理养护,第一时间发现腐霉病、叶枯病等侵染病害以及常见斜纹夜蛾等虫害并及时防治,就能达到很好的草坪效果。

(三) 营造微地形的施工

对微地形进行适当的处理在道路绿化工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形成景观层次。丰富造园要素,还是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园林艺术性。

园林绿地的微地形模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混合式、台阶式、平板式和自然式集中。笔者经过多年研究,从功能上提出处理不同微地形模式的原则:1.从自然地形出发,充分体现自然风貌,结合景点的地势地貌,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地表特征和乡土风貌,做到就地取材、返璞归真、顺应自然;2.适当取景,以小见大,地表特征的创造要从地形的外观形态、尺度、比例和大小入手,提高景观变化的基质;3.在地形与自然景色中融入建筑,做到因景制宜,使建筑与地形景观相互协调,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

三、 结论

现代城市道路的重要部分是道路绿化,整个城市生态与景观的好坏直接受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建设城市绿化景观,合理组织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城市景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和互利共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春菊,彭镇华,王成. 扬州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05) .

[2] 达良俊,余倩,蔡北溟. 城市生态廊道构建理念及关键技术[J]. 中国城市林业, 2010,(03) .

第5篇: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自然;人文

0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城市中的任何活动都是通过交通来实现,道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设施,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是两者重要方面共同影响着现代城市道路景观。随着社会的进步,道路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交通功能,道路景观已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规划主要是遵循城市整体划区规划的职能、性质而定,在满足美学的同时,又必须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创造出具有城市特色的道路空间。

1网状的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道路景观并非像广场、公园等以面或是点状的形式出现在城市空间中,道路景观主要是沿城市交通的走向以网状形态出现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它如同城市的血脉渗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也见证历史在城市留下的痕迹。道路景观主要表现为围合性弱、视域相对宽广、动态景观等特点。

2城市道路与道路绿化的关系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生态环境急需治理和维护的时代里,城市道路与道路景观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道路建设避免不了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象,另一方面,道路景观则是在原有自然景象之上对不完美的景象加以补充,形成的更好的视觉感受。如果道路景观只是通过单纯的硬质景观,或是单纯的自然景观来体现,都将失去了道路景观的美感所在,所以一定是两者相互结合,才能真正的体现出道路景观的美感所在。由此可见,道路景观是由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两个部分组成。合理的道路景观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可减少视觉疲劳,使用者可感受到舒适,从而避免车祸的发生。总之,城市道路与道路景观之间缺一不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3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体现

3.1生态环境改善

城市道路景观给城市提供了物质保障,维护了城市空间的生态平衡,为市民提供了休憩场所。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美的视觉感受,多样的自然物种、丰富的色彩搭配、高低错落的层次、时节变化带来的不同美的视觉感受都给市民的生活和喧闹的城市带来了自然的和谐和美的享受。

3.2城市特色的体现

道路景观是城市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最先接触到的便是城市的道路系统,而道路景观又是依附于道路首先引入人们的眼帘,留下了城市的第一印象。城市道路不仅仅反映城市风貌,也能承载城市文化;不仅能体现城市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也能展现城市历史,是城市的灵魂。城市道路空间是市民活动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体现地区习俗和居民生活面貌的主要场所。道路景观设计应该与当地人文特色相结合,把人文景观融入自然景观,如反应城市特色和城市历史的文化广场,主题雕塑、特色设施等等来丰富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4道路景观的视觉感受

道路景观主要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构成。合理的道路景观不仅可以减少人们行车的疲劳,指引方向,更是了解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体现城市特色的视觉走廊。城市道路有别于高速公路和国道,除了有道路、绿化还包括了人行道、道路两侧的建筑以及道路设施,这些基本元素就构成了城市道路景观,所有的构成元素的设计方案都会影响道路景观的视觉效果。让使用者在原本乏味的旅途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保障行车安全,体验美的视觉感受。城市道路景观有别于其他的景观形式,首先是满通功能,交通功能是道路最主要的功能;其次是满足观赏性。应该从美学角度出发,在保证使用者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道路景观空间的观赏性,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道路景观的使用者不仅有游玩的人也有高速行使车辆中人,所以在做道路绿化时不能单纯考虑步行中的使用者而做得太细致,做得太细致反而效果不理想,而应该相应的放大景观设计时的尺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要考虑到观赏速度的问题,根据运行速度的变化适当的调整景观比例。道路景观设计要整洁有序、植物配置层次分明、线条流畅并赋予节奏感。

5规划原则

5.1以人为本

人是城市道路的直接参与者和感受者,而城市道路景观是为了给城市居住人群提供更好的设施环境。由于人们选择出行方式的不同,对于道路景观的感受也有很大区别。出行方式包括:步行、自行车、摩托车或者是机动车辆等,出行方式在速度上又有区别,所以应该结合各个不同速度及不同的观赏角度制定出一套相对完美的道路景观方案,给不同的人群提供最大服务。

5.2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传统的道路设计主要注重道路交通的功能性;现代的道路设计不仅仅需要满足功能性,随着人们物质资源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充实,越来越多的需要感官、生态环境上的满足。设计思想和设计目标的不一样,所得出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而这关键在于是否将生态理念、人性化理念、美学理念、文化理念注入设计中。在设计中我们不仅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不仅完善和强化自然景观,还要体现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

5.3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

城市道路生态也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恢复和创造城市生态环境,通过自然景观柔滑道路硬质线条,为市民提供自然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并推动经济发展。将道路的功能性与观赏性相统一来整体规划道路景观,对于不同性质的城市道路应该采取不同的景观规划,建筑、绿地、道路节点都应该与之相协调,竟可能的体现不同的城市特色,让城市道路表现形式丰富起来。

6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美的。道路景观设计学科面广,而以后要吸收和接纳更多更好的内容来完善道路景观,不仅是加强自然和人文因素,更要注重景观的美学价值,相信在多方努力的情况下,道路景观会给城市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更好为城市居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小佳.道路景观设计元素的探析[J].交通科技,2008(2).

第6篇: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引言】

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的主要原则就是实用性以及科学性,这样才能够使得该规划对于城市的环境起到确实的改进作用。城市在前期的整体规划过程中由于对于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有所欠缺,导致城市在现今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导致发展受阻的问题。为改善这一情况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的承载量以及缓解生态的压力,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使得人的健康得到保障。

1.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生态原则

要做好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增强人们对设计的满意度,就要坚持生态原则,践行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在设计中就要应用多种绿色植物,既能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人类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富有生机的城市景观也需要有多种生物做支撑,不仅要有绿色植物与动物,还要有微生物的存在。所以,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就要坚持生态原则,注重城市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道路景观塑造创设良好的环境。

1.2 协调原则

协调原则也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来说,要构成完善的城市道路规划体系,就要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道路绿化与交通组织,做好道路绿化设计不超出行车视线,保证既能满通需要,又满足人们对环境设计的需求。所以,应联系实际情况做好景观建设,保证道路沿线绿化协调统一。

1.3 服务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设计中应满足人民实际需要,将人类行为纳入设计考虑范畴,联系自然景观与规划景观,做到设计贴近自然,以便在设计中体现自然美、生态美,真正实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不仅让人们更加满意,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

2.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构思要点

2.1 分车绿化带设计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分车绿化带设计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设计既能够提高行车安全度,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让坐在车中的人可以欣赏城市环境。要做好分车绿化带设计,就要合理选择绿化苗木,以及经常修剪树木,保证树木枝叶不会过长,影响行车安全及城市美观,同时为林缘线等塑造好形状,力求优美。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应保证不同地点的分车绿化带,采用不同的设计,如对于高速公路的分车绿化带应选择遮蔽性强的常绿植物,并适当的配上开花灌木等,以便为行车创造好环境。而在交通量小的地区,可以选择高大乔木作为绿墙,不仅可以起到隔离效果,还可以为人们营造壮观之感。

2.2 行道绿化带设计

行道绿化带设计是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重要的内容,在行道树的设计中一般安排一至两行左右的乔灌木。在绿化带的种植宽度上要设计合理,为确保树木能够正常生长并吸收一定的营养,最好将绿化带宽度控制在1.5m 左右,做好大小乔木与灌木的结合。对于行道绿化带的种植方式也要做到合情合理,可以选择树池式种植、树带式种植等。树池式种植要保证树基范围合理,并用缘石等做好种植坑,这种种植方法所用于行人较多且绿化带较为狭窄的地方。为了安全和美观,一般树池里使用覆盖物,如嵌草砖、透水砖、粘合石米、鹅卵石、灌木或草本植物等。如果在设计中所选择的是树带式,就要保证有足够宽度,在行人道路与行车道路中留出1.5m左右的种植绿带,并配上一定的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等,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还可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

同时在行道树树木间距设计上,一定要保证株距合理,并选择规格较大的苗木,更要联系树木生长速度确定间距,如大叶紫薇的生长速度属于中慢型,所以间距最好控制在5m 左右,而大叶榕树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在间距的设计上应控制在6m 以上,以便保证设计合理。

此外,行道绿化带设计要符合行人与非机动车特点,并做好地面绿地覆盖,在设计过程中,应适当应用一些矮小灌木,以便做好搭配,强化层次感的体现。将小灌木等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做成绿篱等,不仅不会影响人们的视线,还具有隔离空间,既增强了安全感,又减少互相干扰。

2.3 交通岛绿化带设计

交通岛的主要作用是为行车指引方向,保证车速合理且装饰道路、提升道路景观,所以,在交通岛设计中就要满足这些要求:设计中植物配置应保证不妨碍驾驶员视线,边缘区域可以选择低矮灌木或草本植物花坛式种植;交通岛中间则可以选择景观效果较好乔木孤植或群植,尽量不选择过于密集的大灌木植物搭配。

2.4 交叉口绿地设计

在交叉口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尤其是特殊地段,一定要保证交叉口有足够的安全视距,让驾驶员可以看清周边的行车环境,确保交叉口没有任何阻碍行车视线的物体。所以,在交叉口处的绿地设计中应选择较为矮小的灌木或用草坪处理,灌木高度不宜超过0.7m。

2.5 商业街设计

商I街也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就要提升绿化效果,但要确保商铺可以正常运营。在对商业街进行绿化设计的过程中,不宜使用枝叶茂密的大乔木,避免树冠等挡住商铺名称。在对商业街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装饰性强的植物,特别是选择一些矮小开花的灌木,经过这样的设计也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味。

3.结束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逐渐成为城市建设核心部分,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要对城市道路生态条件进行改善,借助于道路绿化生态功能进而对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加以保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更要始终坚持现代化城市和谐发展的基本主题,进而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城市景观可观赏性的同时,也要将城市景观的品位着重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动脉,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理想的道路在满通运输和出行需要的同时,还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道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增大,人们对这一产品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设计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它在规划和道路施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 城市道路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

今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在带给我们丰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交通拥挤问题尤为突出。在现在的都市,随着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人流的集聚,逐渐形成了道路构成复杂、交叉路口过多、道路两侧建筑相对比较密集等等特点。作为道路设计人员而言,怎样合理疏通人流、车流,既保证机动车的行驶的畅通,又能考虑人性化的设计因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道路设计就由以前相对单一的设计逐渐演变成综合性很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设计者眼界开阔,要有前瞻性;在具体的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之中,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人与车统一考虑,交通功能、景观功能兼备,同时特别注意到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周围环境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向着健康、科学方向进行发展。

2城市道路的分类

市政道路主要有交通、生活、景观和商业等四方面的功能和分类。

交通性道路的车流量一般都很高,路面的宽度也比较大,通常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长距离交通转移。自行车在这类道路上的行驶受到很大的限制,车流量很小,人行道的设置规格也比较低。

生活性道路交通量的主体是目的性和相关性的出行,道路上的行人比较多,包括一些购物、娱乐性的生活出行,这种道路主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所以必须公交优先,如果条件允许,应适当的规划一些公交专用车道。在这类道路中,人车同样重要,所以人行道要有较好的环境和较宽的路面,为了交通安全,必要的时候要实行人车分离。

景观性道路强调道路沿线的绿化景观,充分体现城市的风貌。这种道路一般都是以行人的休憩、休闲和绿化布置为主,人性区域可以和开放式绿地进行结合式的布置,人车之间要有较宽的隔离带,保留自行车车道。

商业性道路的两边商业比较发达,或者间隔着有很多大型娱乐、餐饮、购物场所,受到行人安全、购物环境和交通的目的影响,人车之间一定要有比较宽的隔离带,道路与大型商场等场所之间要紧密有效的结合。

3 市政道路的特色设计,道路交通和景观设计

3.1 特色设计

市政道路的设计不仅要满通性、生活性、景观性和商业性等各种各样的功能,还应与城市的文化底蕴等相结合,使之具有地方特色,成为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

目前,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在建设过程中便出现了城市特色危机,这是一种文化问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于精神需求更加多元化,这之中就包括了人们要求城市具有个性化的需求。所以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市政道路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城市的历史和自然,并抓住城市的特点进行突出,从而塑造出具有和谐性和整体性的城市形象。

3.2 交通设计

交通组织设计是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将大大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城市拥堵问题。交通功能性设施必须以服务车行交通为主,对路灯、护栏、人行天桥和候车廊等的设计一定要简洁、明快,充分突出它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时候,选位方面有留有一定的提前量,方便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对相应的路况和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另外,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也非常重要,交通量大的交叉口应单独做渠化设计,即通过局部拓宽路面和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标线等措施来疏导交通。

3.3 景观设计

道路景观体现的是城市的整体面貌和文化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绿化程度。在对道路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例如某一道路沿线有古建筑群等,道路景观设计时就应该采用古朴的景致,使之尽量与周围的格调相互呼应;道路的周边有公园广场等,道路景观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道路的视觉空间,使之与公园或者广场的景色相融合;道路位于新建开发区时,应该采用清新、现代的景观设计风格,反映时代的气息。

4 城市道路设计的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首先应该了解所设计道路的功能定位以及该道路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然后结合城市的特色、周边道路与本道路的交叉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等,多方面考虑,从而让市政道路在满足规划所要求的功能以外,还能将城市特色、交通组织、景观设计等融为一体。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城市道路的建设迎来了黄金时期,给我们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者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的规划利用精打细算,有必要对当前城市道路的设计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研究和推敲,以便及时解决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设计工作更加科学完善,与时俱进。

街道生活是都市生活的重要特征,首先通过行车道和人行道合理设计满足其生活性的功能。对于生活性街道,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除了满足特色设计和景观设计外,交通组织设计更要细致入微。交通设计时应充分利用标志、标线及交通设施引导及限制机动车,有效控制车流、车速,从而加大市民的活动空间。由于交通街道有很高的停车需求,所以一定要合理设置各类车型的停车位置。

设计好生活性街道还应注意几个细节:(1)平面线形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和生活需求设置合理的弯道,并设置减速标志、标线和减速带等交通设施,进而使进入道路的车辆减速,曲线形道路应与景观设计想结合,使之错落有致。(2)在道路的中间或者边缘处交错种植一些树木,从而形成一种不易进入的氛围,减少车辆的进入。同时这种种树方式可以有效改善道路景观,美化城市环境。(3)铺设道路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材质和颜色的材料,从而形成一种驼峰、印象槽化岛的视觉效果,在提醒驾驶者减速的同时,增加了生活性道路的趣味性。(4)居住区的入口一定要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对车辆进行限速和限制转弯等,从而使附近居民的生活更加安全和舒适。

5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购车数量逐年增多,虽然市政道路也在不断建设中,但却很难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和交通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道路的建设存在功能和风格单一的问题,道路交通组织也不合理,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上下班乘车的时间逐渐延长,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从市政道路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出发点,简单分析了市政道路设计时应采用的思路和方法。由于目前城市发展的太迅速,城市规划经常不能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一些老城区的改造也十分困难,因此某些市政道路设计时考虑的各种城市特色、交通和景观设计等都不一定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设计时要看的长远,充分考虑当地政府的意见,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配合政府部门为城市的合理建设做一些积极的努力,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美化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长春.浅析幕燕滨江路设计[J].山西建筑,2010,(31).

[2] 李业根.城市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思路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

[3] 刘奕兰.对城市道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青春岁月,2012(12).

[4] 韩鹰.浅谈城市道路生态化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5).

第8篇: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县域城市; 道路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

Abstract: Union author city many years road and traffic plan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designing practice , under the control of Xiu arranges into aspect such as stage , road design stage from overall city planning , the area piece having set forth the county region city road detailedly planning the exploration and suggestion having designed an essential, and having been in progress specifically for at present, county region city traffic have problem planning and building to city traffic.

Keywords:County region city; The road plans; City traffic plans; Mass transit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6-0134-02

1引言

通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城市建设也与经济增长同步成长,目前许多城市面积比以前都扩展了很多,在城市建设重要组成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交通设施。对于县域城市而言,有很多都依山而建,城区面积不大,但区块分割较多,又面临城市扩充。因此对现阶段县域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建设等进行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道路规划

县域城市总体人口量不大,一般在30万~50万,城市人口在8万~12万,城区面积同样不是很大,现状多数在10km2以内,近期规划建设面积在12 km2~15 km2。同时,因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城区分区极为明显,新老城区的分界结合必须要依靠城市道路予以连接。在人口、城区总量不大的情况下,要保证道路畅通,满足道路最重要的功能--交通功能,则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道路的规划布置问题。在总体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路网密度,县域城市区块小而多,对这些区块之间的连接及区块内部的功能需求,要求城市的路网密度较大城市的路网密度更高一些。特别在小区块四周,为保证消防功能和道路维修过程的交通分流,势必要求主路网的布置形成畅通的网状形式,防止区块周边有一条道路交通不畅时,确保能及时分流,保证区块四周的交通顺畅。

城市主路网的密度相对较高,部分县城的城市主路网密度达3.65km/km2。为保证上述交通功能的组织顺畅,在路网布局中,道路要明确区分等级要求。主干道以机动车交通为主,满足城市区块之间的连接功能,保证区块之间和城市的对外连接顺畅。设计时速相对较高,道路宽度在30m以上。同时,所有接口均与城外的高速公路、国道或省道入口对接,以保证顺畅入城。次干路作为城市主干路的分流道路,平时满足生活功能为主。在主干路有特殊情况其功能缺失时能起到分流作用,道路宽度一般在24m以上。

3在区块控制性规划修编阶段的道路规划设计

3.1区块高程的确定

要充分考虑区块高程的确定问题,特别是道路交叉点,这将直接影响道路的坡度、防洪与建设的投资。

1)如果点与点之间的高差太大,容易形成路网的坡度不合理。若坡度不合理会造成非机动车出行受到影响,同时对雨、污水管网的建设也相当不利。

2)控制点高程的确定,除满足坡度、坡长要求外,还要满足城市防洪的要求。县域城市多为山溪性涨水,平时水位不高,一旦洪水暴发,水位上涨极快。从这点考虑,要满足防洪功能的要求,保证道路在满足设计防洪标准的要求下仍然能交通顺畅。

3)在坡度和防洪要求满足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土方开挖,减少不必要的建设投资,降低城市开发成本,增加城市开发经营的经济效益。山地、丘陵区块在城市建设中,前期的“三通一平”中的场地平整对投资影响极大,应尽可能在区块高程设计时,能满足小区块内部的土方平衡,减少土方开挖、运输的工程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尽可能增加城市经营效益。

3.2道路线型选择时要充分考虑与地形的结合

县域城市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道路的设置必然有很大的困难,在线型平面选择时要充分对地形进行分析,尽可能减少穿越高程较高的山体,减少对城市现状植被的破坏和减少土方开挖,降低投资成本。

3.3要充分考虑桥梁与道路的连接

鉴于县城城市单块区块面积小,城市路网中几乎所有道路都有桥梁在其中,城市道路中如何做好桥梁与道路的衔接是一个重点。有些城市以前在道路建设中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特点,现有桥梁与城市道路建设存在防洪不利的问题,已建成的桥梁达不到城市防洪的要求,造成城市防洪闭合圈在桥梁位置断开。新建的桥梁与已建的道路连接,首先要满足顺畅交通的要求,但这样在连接段会形成较大的坡度,这个问题在县城城市道路建设的道路纵向设计中要充分予以分析,着力解决连接问题,以尽可能满足防洪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道路纵坡,对道路两侧建筑物室内标高的确定也较为有利。

4在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道路设计

当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城市路网密度、主干路等级,依据控制性规划对道路交叉标高等各个方面确定之后,城市道路就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需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4.1县域城市道路的转弯半径以及是否需考虑超高、局部加宽处理

由于有些县城处于丘陵和山区,城市道路许多路段因受年处理位置的限制,可能造成大量的山体开挖,对山体植被破坏严重。为减少破坏的影响,需减少转弯半径。当转弯半径较小时,需考虑道路超高和局部加宽的处理。如一些城市道路工程在穿越一山垭口时,为尽可能减少房屋拆除量和避免山体破坏,最后采用降低转弯半径(由原500m降至200m)、超高(坡度 2%,局部加宽1.10m)的方法来处理该路段。通过这样处理后,能达到满通要求的同时,降低城市建设投资和减少山体破坏。

4.2城市道路与周边景观的综合处理

现代县域城市道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均要求建成山水园林城市,势必会要求“显山露水”,这就提出一个对道路与周边景观和谐统一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在道路施工图设计要求建设单位能同时考虑地质灾害处理和边坡景观设计。在道路建设时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完成投入使用,以达到山水共融的城市景观。如果地块规划标高与路面标高相差很大,为避免景观单调,在不影响建筑与道路各自的功能的前提下,施工图设计时应运用“先实施景观设计,再进行地质灾害处治”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地质灾害处治符合表面景观建设的需要。

4.3道路与路边功能性建筑的综合考虑

很多县级城市因处于山地区域,高程相差较大,如自来水厂多数建设在较为低洼的地块,为保证城市供水,势必在道路交叉口设置一些提升泵房,以保证小区的供水压力。这些建筑在道路两侧的景观设计中需综合考虑。

以上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在县域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营造良好的道路和景观共建,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创造宜居的人居环境。

5做好县域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针对目前县域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内交通拥堵,城郊居民出行困难,各乡镇与县域城市缺少正常的公共交通等现象,笔者人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县域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方便人民出行。

5.1加大宣传力度,使市民充分认识公共交通的地位、作用和性质。

为避免出现大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现象,必须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思想,针对公共交通的作用和地位,公共交通公司可利用公交车站牌,车内广告位、报纸、电视专题节目、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认识和认可。

5.2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甚至城镇总体规划,实现“公交城乡一体化”

实施“公交城乡一体化”,会简化管理程序,有机合理的利用城乡各类站场,使交通资源充分利用,而这种“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略思想必须在县域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中得以体现和落实,对公交设施用地规模及其位置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否则“公交城乡一体化”构想将是一纸空谈。

5.3认真研究城市布局结构,根据城市布局结构特点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城市布局结构会直接影响居民出行结构,从而影响城市公交线路走向和公交基础设施的布置。由于县级城市各区域面积较小,充分考虑公交车运营线路的合理里程,在各区域内以“环形”公交运营线路为主,各区域之间采用“直线形”运营线路连接,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

5.4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公共交通健康发展。

1)政策支持,法制管理,保证公交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公共交通财政补偿、政策支持、财政投入予以法制化的保障,并将其纳进行强制性管理,对交叉口优先和路段优先写入法律中,确保公交快速、准点、通畅运营。

2)对公交车辆及运营公司实施财税减免制度,加入财政投入力度。对公共交通实施养路费等财税减免政策,同时对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使公交车票价下跌,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导向作用,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

3)建立科学的补偿评估制度,对公交企业进行适当补偿。

5.5革新管理手段,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公交调度准确及时。

公交公司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交通公安部门联合,对城市路况以及公交运营情况实施监控,及时对乘客需求量较大的线路实施车辆调度增援。

6结语

综上所述,在总体规划阶段中,应适当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和注意城市道路等级的综合协调,以保证城市的交通功能;在区块的控制性规划阶段应综合考虑高程、线型选择、道路与桥梁的衔接问题,以满足城市道路的坡度、防洪要求,同时尽可能降低城市开发成本;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转弯半径、超高、功能性建筑和景观建设的综合要求,以确保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的景观效果。因此,做好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为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的成功实施和城市建设将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代锐.城市交通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博弈分析[J].发展研究,2006(7):50-52.

[2] 顾尚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性[J].交通运输,2008(1):7-8.

第9篇: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立交区;景观模式;生态效应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央隔离带、多车道、控制进出口、全立体式交叉的道路,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目的一种城市交通干道类型,是解决城市区域间交通的有效手段,其在发挥交通作用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生物绿色廊道[1]。城市进程化加快,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捷和益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热岛效应、生物链断接、气候变化幅度过大等。

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绿色廊道,在维护城市安全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快速路中的立交区更是重中之重,既是城市网络中的汇,也是城市网络中的源,同时还担当了交通廊道的结点[2]和小尺度景观格局中的“斑块” [3]角色。因此,有效利用好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的价值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快速路立交区人流量大、车流量大、车速快、交通路线复杂等问题的出现,为立交区景观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考虑美学因素[4],又要考虑生态效应,同时解决交通问题。如何做出适合立交区的景观模式值得探讨。

1 扩建后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景观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学者对于景观模式已作相关的研究,如孙大江等针对成都市三环路与人民南路沿线立交区为例,探讨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绿化模式及相关问题;亦有学者针对景观模式进行相关的生态研究[5],并已得出相应的应用性结果。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或者相关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已达一定水平,尤其国外,在这方面做得很成熟。对于环城路之类的立体系统景观设计结合群落生态应用研究,在国外,如日本,做得很有特色,生态设计技术也很成熟;从国内来看,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并在部分城市已试用相应的生态技术手段进行道路景观设计,如上海静安南京路,在2000年就有人对其进行“景观引导制度与城市景观环境形成”研究。至2009年10月,昆明道路景观设计成功运用生态技术手段的代表是江东花园北路――雨水资源化生态路。从相关报道中,可以得出:昆明二环路改造中,已经在考虑此类问题,部分立交地段也做得有效果,如小坝立交、小庄立交、福德立交和石虎关立交看到了生态最大化的体现,但是建成之后,各类景观模式是否真正达到设计目标的生态效应应用研究方面无人进行。因此,对于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景观模式与生态效应应用研究很有必要。

2 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改扩建后景观研究重要性

2.1 景观模式量化研究直接影响着环境的改善

据生态场理论研究表明,植物群落作为一个开放的生物系统,系统内部自然会产生相应的“生态流”。这个生态流动过程会受植物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也会受绿地斑块的大小、几何形状、植物类型、生长密度与高度及周边地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6-9]。要真正达到降低气温、减噪、减少空气污染(主要是对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等生态效应,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起着主要作用。周一凡等认为绿地的生态效应中片林较大,灌木林次之,草坪最小[10]。因此,笔者认为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作为重要的绿地斑块,必须进行相应的量化研究,才能为立交区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同时,运用相关植物群落效应、绿地场宽效应、绿量等方面研究成果[10],结合昆明二环路立交区具体情况对景观配置模式进行探讨,可以为立交区景观模式应用找出模式与生态效应的关联性,为更好的立交区景观设计作参考。

2.2 景观模式合理应用代表着城市道路建设水平,影响城市形象

通过相关研究资料及体验感受,立交区景观设计最关键问题应该是在于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而对于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来说,最关键的是景观植物种类合理应用。因此,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有利于景观模式的表达和实际景观效果,也代表着城市道路建设水平,影响城市形象。

2.3 景观模式合理应用直接影响道路安全视距

安全视距,对于任何一个道路系统来说都是必须考虑的设计因子,安全视距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尤其是转弯处和分道口段。对于车行道景观设计来说,应该满足最大观赏视觉速度的同时,要有一定的绿色手法警示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是利用最佳植物景观设计模式结合路段进行安全视距的确认。昆明二环路共有16座立交节点,每个立交节点区基本都涉及到变道、转弯与景观植物的穿插,减少交通事故,安全视距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如何处理好安全视距?这不仅仅是道路设计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景观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根据立交区的组成――主体和附属地带,立交区景观模式应相应地进行分类应用,如指示配植、缓冲配植、禁止配植区等,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交通安全。

3 结束语

近几年来,各城市发展较快,对景观环境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立交区是城市道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城市发展的速度与城区的扩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京都涝遇”等事件让我们再次反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作为立交区景观建设对于排水等设施建设有着“软环境”用途,对于立交区景观模式与生态效应进行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且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收稿:2012-09-10)

参考文献:

[1]孙大江,王自勇,刘光立.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绿化模式探讨[J] 四川林勘设计.2004(1):25~27

[2]黄良美,黄玉源,黎桦等.城市不同绿地生境小气候的时空变异规律分析[J].华东公路.2007,20(1):29~34

[3] 谈君.立交美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公路.2009,178(4):32~34

[4] 陈飞,王政梅.道路景观要素浅析[J].山西建筑.2009,1

[5]宋义红,顾光辉.浅析城市道路景观的组成要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6]张静.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硕士研究论文].2004

[7]陈燕燕,张志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设计方法概述[J] .交通标准化.2010,19

[8]富伟,刘世梁,崔保山,张兆苓.基于景观格局与过程的云南省典型地区道路网络生态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9,8

[9]林岸.试论城市道路绿化生态种植设计――福州市金山大道绿地设计[J]. 福建建筑。2003,1

[10]范炳金 谈谈城市的立体绿化效应[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