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老年人的理财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人的理财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人的理财方案

第1篇: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在投资渠道越来越多的今天,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可让你的财富获得可观增值,下面提供四种工薪家庭的理财方案,供参考:

三口之家的理财方案

三口之家是最普遍的双薪家庭组合。这类家庭理财的近期目标通常是更换彩电、购置电脑,或者房屋装修,而远期目标是要为子女念完大学攒下足够的钱。周女士一家3口,每月收入共计5000元左右,一日三餐,水、电、煤气加起来,每月开销至少2500元钱。余下的2500元钱,周女士将700元存入4年定期,1000元存一年定期,余下的800元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最近周女士又被单位上的股民们说动了心,决定从存款中取出3万元闲钱用于股票投资。

周女士说,为了子将来上大学,每月存入的这700元定期是不能动的,现在推出了教育储蓄,等子念小学四年级时,可将每月的700元钱转为教育储蓄,这样获得的利率会更高一些。

筹集子女今后念大学的经费这个理财目标,是需要双薪家庭早作准备的。考虑到通货膨胀及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估计12年后一个大学生四年间大约要10万元左右的费用。周女士每月存入700元,12年后至少有96000元。像周女士这样的三口之家,每月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一部分用于无风险投资,另一部分用于股票等风险投资。是一种较稳健的投资方式。

单亲家庭的理财方案

单亲家庭中,家长带着孩子,独立承担家庭的一切责任。这类家庭,子女的就学是头等的奋斗目标。在投资策略中,只能稳健渐进,采取介于进取型和保守型之间的中庸型。

这类家庭可选择国债这种利率高于存款的投资方式,活期存款是必须的,此外,购买保险是作为长远打算的重要途径。

张女士是某事业单位职员,两年前离异。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现有三年期国债10000元,定期存款2万元。

女的就学是张女士投资的惟一目标,在张女士每月3000元的收入中,用于基本生活费及女的零花钱平均开销1000元,余下的钱中,1000元用于女的教育储蓄,400元为一年期的零存整取存款,作为每年的投保金额,600元存入活期,以备平时支用。此外张女士每月还支出440元用于购买投资基金,如果按8%的年收益率来计算,等8年后女上大学时则有10万元。

作为单亲家庭,每月除了有固定存款和用于投保的金额外,闲钱用于购买风险较为分散的投资基金不失为一种渐进型的投资策略。

收入不稳家庭的理财方案

据调查,约有两成左右家庭的收入不稳定,每月收入时高时低,因此做家庭理财规划时,必须更加注意整体规划。

建立预算以控制支出建立。个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三种个人财务报表,其中损益表主要功能是了解一段时期内的收支情况,可成为建立预算的辅助工具,控制好每月收支。

收入不稳定者,经常无法预料每个月的收入。因此所留的应急资金需比固定收入者多约两倍左右,最少应准备六个月以上的生活费当作备用金。

至于现金流量表则可掌握钱财进出情况,并知道未来有多少现金结余,作为中长期投资、退休金等。

投资计划应以中长期为主,收入不稳定者的投资,不论是选择投资工具,投入金额,估计报酬率及风险,均应比一般有固定收入者来得保守,且最好以中长期计划为主。

必须特别重视风险规划。至于个人资产负债表,则可显示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或负债。值得注意的是,收入不稳定者的理财计划,应特别注意保本,因此应仔细衡量风险,尽量以稳健保守的理财方式为主,同时做好个人与家庭的风险规划,才能积累个人的财富。收入不稳定者所需要的保障与其他收入稳定者并无任何不同,只是由于收入起伏大,投保费最好低于全年可支配所得的1/10。而购买的保险,以纯保障型的定期险附加意外险为主,原因是保费低廉,并保证个人万一发生意外事故,可照顾家人。

老年人家庭的理财方案

老年家庭一生积攒几个钱很不容易,而吃、穿、住,尤其行、医、玩等开支相对较大,经不住投资上的“亏损”。所以要特别注意投资的安全性,切不可思富心切乱投资。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的老年家庭目前应坚持以存款、国债的利息收入为主,切忌好高鹜远。尽管这是一种较保守的投资,其利息收益也不算高,但却是从老年人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是以保障其大额投资安全为第一目标的,其投资收益是稳妥且安全无风险的。

第2篇: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一过磨合关 老年人再婚,双方虽然在婚前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接触和了解是属于浅层次的,远没有原配夫妻那样透彻、深入。因此,再婚的老年人必须注重两人婚后的磨合。双方的性格、脾气、秉性需要了解,发生了不和睦,要学会忍让: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让一让“风平浪静”,争一争“炮火连天”。遇到“互不兼容”的事情,要多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一想。实在想不通、说服不了自己就先放一放,进行短期的“冷处理”,然后再找个时机坐在一起商量着办。穿着、饮食等生活细节上意见不同时,要本着“一事一议”的原则,给对方以最大的宽容。总之,不是原则性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是最好的。

二过情趣关 再婚老年夫妻,常常会有在爱好上、兴趣上不相投的现象。每一位老年人在长期的生活中,都培养了自己的独特爱好,一下子让双方完全接纳这些爱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再婚双方应熟悉和尊重对方的爱好和兴趣,只要兴趣和爱好有益于身心健康、文明向上,就应尽量尊重对方。双方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新的兴趣和爱好,逐渐向双方的共同点靠拢,以便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们小区就有对再婚的老年夫妻,丈夫老赵平时喜欢写作,妻子老李则喜欢和老姐妹们扭秧歌。经过一段时间后,老赵喜欢上了扭秧歌,老李也拿起了笔。夫妻俩把各自的爱好“兼容”后,不但保留了自己的爱好,还培植了新的业余爱好。看到这对老人一起发文章、扭秧歌,小区的居民都羡慕不已。

三过财产关 如何处理财产是老年再婚生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再婚双方感情破裂,甚至分道扬镳。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尽管法律有规定,但执行起来还是很复杂的。目前,处理得比较好的方式是:再婚双方在结合之初就对双方财产进行明确的约定或公证,对对方婚前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多采取归各自所有,继承权也不做变动。“有言在先”可使双方在再婚后,都保有一块“自留地”,双方的子女也不会因财产继承权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至于婚后的共同财产,最好本着共同管理、共同支配的原则,大开支商量着办,小开支随手办。既不要有“捞一把”的心态,也不要存在“大权独揽”的心理,放开胸襟,遇事多商量,共同制订婚后的理财方案和计划。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和平共处”,收支和谐,生活和睦。

第3篇: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情况日益严峻,加之“421”家庭模式的冲击,老年人对于养老方面产品如医疗保健,养老社区,以及老年储蓄的投资理财金融产品等急剧增加,寿险公司作为养老的重要补充,在养老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主要基于客户理财的角度,来分析寿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营销的可行性,并就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社区;理财;营销一、引言

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和人们财富的增长和思想的变化,养老作为理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2013年,各大房企,险资,专业养老运营机构纷纷开辟属于自己的养老地产。商业寿险公司以其雄厚资金,专业化服务人才以及完整产业链等条件,拥有投资和营销养老社区得天独厚的优势。2012年,保监会相继颁布一系列有关规范保险资金合规运用的政策,使得保险公司在投资范围上得到拓展,尤其对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方面进行政策的开放。现在保险机构在上海,天津,武汉,南京和重庆等地区保险公司投资保障项目,总共投资金额超过235亿,在房地产项目中,有五家保险公司对7个养老社区进行了投资,面积大35000亩,总投资预算金额约为150亿元。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在进驻养老产业,关于养老社区的营销成为研究的焦点。如何使得养老社区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

泰康人寿借鉴学习了美国,欧洲,澳洲,中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养老社区的经验,又在国内做了广泛并且深入的调研之后,泰康人寿在我国的保险行业当中率先对养老社区进行投资,目前泰康人寿正在建设规模大,标准高的持续关爱养老社区,预计到2015年,位于昌平开发的第一期养老社区正式投入运营。

泰康人寿采取养老保险产品和实体社区相结合的方式,将形成将虚拟的金融产品和实体养老服务结合的一揽子养老方案,现在泰康人寿所建设的养老社区对客户的定位在高端客户。其入住形式分为自选版和定制版两种。选择自选版的客户每年需要缴费保费25万,总共缴费期间为10年,或者一次完250万。自选版给客户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入住养老社区的权利,但是客户需要在入住前的365天想泰康之家养老社区提出入住申请,经过核准之后可以入住。审核内容包括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需要的护理等级,经济情况,认知状态,自理能力和家庭背景等。对于被保险人的年龄泰康人寿有一定的限制,女性客户要求在55岁前投保,而男性则在60岁前投保。对于那些超过了年龄的老人如果想入驻养老社区,可以通过其子女购买相关产品来获得入驻的权利,即如果子女购买了养老社区的保险服务,那么可以让父母或者公婆来获得入驻权利。购买保险产品时,客户个人年缴保费最低20万,总共交的保费最低200万则享有入驻权。例如以为40岁的女士,希望入驻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她选择自选版的泰康人寿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先签署入驻合同,同时投保相关的保险产品,这位女士在投保时选择每年交保费20万,存十年总共200万,从60岁开始每年领取养老金,她所领取的养老金每三年递增3%,保证领取20年至终身。

三、寿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营销现状

目前寿险公司营销养老社区主要是通过寿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的关联,指消费者通过购买相关寿险产品,从而获得将来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入住时可以选择保险利益直接支付养老社区的相关费用。对于购买此种寿险产品的消费群体,年轻时可享受保险理财服务,通过保险公司的投资实力,使资产保值增值,积累充足的养老储备,年老时即可选择入住养老社区,也可选择使用保险金自由安排养老生活。例如案例所述,泰康人寿率先推出衔接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就采用类似这种营销方式。然而,就目前而言,寿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的营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销售渠道狭窄,大多依靠保险人销售寿险的形式,附加养老社区。例如太平养老社区营销主要通过太平人寿来完成,具体是太平养老对太平人寿的团险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合格发给企业年金受托顾问证书,由他们进行企业年金的展业。太平养老公司因为缺乏其他销售渠道,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

2.养老社区大多高端化,不能满足中低层次的养老需求。近年来,各家保险公司纷纷进驻养老社区产业,开始建立自己的养老社区。泰康人寿于2012年6月在北京昌平区奠基动工,预计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养老社区,以其优美的环境,专业的服务和高档次的设施成为高端人士养老的专享地。2012年7月底,中国太平集团在上海投资设立了太平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太平养老产业投资公司”),拟投资约20亿元在周浦设立太平养老社区。而这也主要针对的是高端人士的养老社区,并不能为普通大众的养老提供相适应的服务。

四、寿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营销措施和建议

1.拓宽销售渠道,打破单纯依靠寿险产品的方式,寻求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建立完善系统的营销模式。

1.1寿险公司在销售寿险的同时,不仅仅单纯销售其他与养老产品部相关的险种,也可以与养老社区进行交叉销售。根据获得的消费者相关信息为其推荐适合的寿险产品,并深入挖掘和推荐合适的养老社区产品。在销售后,进行售后推广,以优质的售后服务对客户进行售后回访,以期通过口碑效应,使得公司形象提升,产生品牌效应,使得更多客户对养老社区项目认可。

1.2建立完善的营销途径,通过与银行,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合作,在技术层面上改善与银行系统对接能力,可以通过吸收银行参股,通过资本渗透和股权结构的改变与银行,证券建立战略联盟。

2.加快产品的创新,为客户可选择提供多样化选择。目前市面上的养老产品相对较少,令客户的可选择性降低,不能真正为所有客户的切身需求出发。寿险公司应该根据客户细分原则,把客户进行进一步细分,根据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研究适合不同客户的养老产品,进行差异化营销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养老需求。

3.建立多层次的养老社区模式体系,全方位考虑全国养老需求。发展高端养老社区的同时,积极寻求其他模式和途径。例如,社区养老,将同一区域内的老年人的房子征集过来,集中于同一社区,无地区差异,无生活习惯差异,有利于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单位养老,同一企事业单位统一租住养老用地,用于本单位老年人退休养老等。

参考文献:

[1]卫新江.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策略选择[J].中国保险,2013,(11)

[2]崔浩雄.保险公司发展养老社区策略选择[J].上海保险,2013,(03)

[3]郑志华.基于养老社区的新型寿险商业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4]孔月红,王莉莉.寿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的困境及突破[J].科技创业,2013(10)

第4篇: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关键——提高认识

几年前,xxx营业所即审时度势,围绕效益兴行为目标,提出了重点以营销保险带动理财业务的发展战略。当时,保险作为一种长期的投资理财产品,无论是银行员工还是普通居民都感觉到比较陌生,乡下农民更是不甚了解。针对这种情况,该所将保险业务培训学习放在了首位。所领导经常与员工直接沟通交流,深入探讨营销保险以带动各项业务的发展。因此,该所依托与保险公司保持的良好合作关系,经常邀请保险公司专家前来培训交流。并且组织了名为《美满人生,从个人理财开始——打造理财新观念》的专题理财讲座,代替说教式的授课方式,重点对国内保险的发展道路,以及保险将来对银行业的发展和对每个人的生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由于上述培训的适时开展,全所员工对保险的了解得以进一步加深,不少员工都主动参与认购,既吸引了大家对保险理财的兴趣,也为员工积累了大量的保险投资经验,提高了市场营销能力,从而形成了培训促营销、营销促了解的良性循环。随着员工对保险相关知识的不断积累,营销保险业务都得以顺利,并在xxx分行营业网点处于领先的地位。

手段——激励机制

为调动员工的营销积极性,科学激发团队营销活力,从单一分红产品的营销逐步过渡到以满足客户养老、住院医疗、短期人身意外伤害、子女教育、投资、家庭财产保险等多元化保险需求的综合产品的营销为主,以实现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和收益的多元化。制定了《保险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激励作用,严格按照“谁销售、谁受益、不截留”的原则,将保险的手续费全额及时划给营销人员;其次,营业所拿出一部分上级行的奖励费用,根据员工营销保险额直接奖励到营销人员;同时,将保险销售业绩纳入营业所经营管理和员工考核办法中,提高了员工的重视度;此外,他们还开展业务互动,根据保险销售情况考虑基金销售分配,激发了员工对保险的营销热情,从而促进了各项理财产品的整合与协调发展。

诚实——赢得信赖

诚实,不仅是一种品行,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资源。只有对客户以诚相待,细致周到,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换取客户的诚心。海渊营业所员工在营销保险上感受最深的就是“诚实”二字。

在xxx县xxx镇周边客户群体中,中老年客户占相当比重。针对老年人大多求稳怕乱的投资心理,他们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荐投资期短、保障性好的险种,当好客户的理财顾问,深受客户的欢迎。有一次,营业员在柜台上认识了一位当地退休老师,为其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保险计划,客户看过之后,满意地按营业员做的计划一次性购买了xxx万元的“国寿鸿丰”保险。当客户拿到保险合同单时,笑着说:“你们认真负责地为我制定了一份既经济又细致的保险计划,你们做事的精细打动了我,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后来这位客户逢人就夸:“农行这几位年轻人,问啥他都懂,我买一份保险,他替我想得又周全,办得又细致,这几个顾问,我特放心,特满意!”后来这名客户成了营业所的“铁杆”客户,并介绍几位老人前来办理了xxx万元“稳赢一生”险种。

第5篇: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社保养老金只保障基本生活

广州市民政局近日公布消息:广州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超133万,广州开始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此数据一经公布,再次引发公众对养老问题的关注。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今年9月底公布的《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显示,目前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工资的百分比)仅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0%左右。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中国的养老金替代率在持续下降。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到2011年,再降至50.3%,低于国际警戒线(55%)。

该如何看待我国现有的养老金水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教授锁凌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人们常说的养老金,是指由社保发放的养老金。目前我国社保养老金的定位是‘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可见,社保养老金的目标,是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而不是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变。要维持退休后生活水平不下降,需要居民从年轻时就开始为退休做准备。”

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

记者了解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有三大支柱,除社保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外,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构成了另外两大支柱。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

而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林闽钢等学者通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我国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中,家庭供养仍然是最重要的养老生活来源。

养老储备应从40岁开始

依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到2015年深圳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49万人,老龄化率约为4.45%;到2020年深圳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76万人,老龄化率约为6.9%。深圳的养老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今年6月底,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数据显示,本市2013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2619元(折合成月平均工资为5218元)。若以此为依据,按照去年中国40%的养老金替代率计算,职工退休后可领取的社保养老金为2087元。对于希望维持退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人来说,如何为退休做准备?

“如果希望退休后能继续维持较高生活品质,建议从年轻时就开始进行养老储备。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金融投资、甚至不动产投资等等,为养老积蓄资产。” 锁凌燕告诉记者。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科副教授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为退休做准备越早开始越好,最迟不要晚于40岁。方式有多种:比如多缴存养老金、购买商业保险、购买理财产品。具备一定经验的投资者可以投资股票、债券。如果投资经验不丰富,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

“近几年,以房养老的概念很热,但需要注意的是,房产的流动性较差,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转换成现金,不如股票、债券等。一旦老人遇到急需用钱的情况,比如突然患病,想通过变卖房产获取现金,等待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冯科提醒。

具体案例

月入过万也要精打细算 理财师提供多套投资方案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理财顾问郑悦媛建议,应根据家庭结构、预期寿命、投资收益率、通货膨胀率和现有资产因素做退休规划。郑悦媛以深圳市民王先生一家为例进行了分析。

理财师郑悦媛

王先生一家税后月收入1万,夫妻二人都30岁,两人正常生活的必要开销是月收入的70%,即7000元,结余3000元。假定双方在60岁退休,以需要维持25年的退休生活(寿命85岁)为例。

一方面,王先生一家如果把每月结余3000元全部攒起来(不用于储蓄或其他任何投资),一直攒到30年后退休,考虑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可积累108万元(3000×12×30)。另一方面,夫妻两人退休后的25年,一共所需的总支出,折算成其60岁(退休后第一年)的现值(考虑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是515.9367万元。

而按照社保养老金替代率40%来计算,则退休后25年夫妻二人的全部社保养老金收入,折算到60岁(退休后第一年)的现值为294.8211万元。

在上述计算中,如果不考虑王先生一家今后55年的其他理财规划,比如购房换房、子女教育、购车、旅游等,夫妻俩要保证退休25年维持生活水平不下降,则:总支出515.9367万元-单纯依靠社保养老金的总收入294.8211万元-工作期间积累的现金结余108万元,依然存在113万多元的资金缺口。

理财师任先生

而深圳另一家银行理财师任先生给出了另外一种算法:若王先生一家税后月收入为1万,按40%养老金替代率计算,60岁退休后每月社保养老金只能拿到4000元。

为增加生活品质,退休后的王先生一家决定每月额外增加1000元(也即月消费共5000元)。那么如果按85岁寿命计算,退休后的25年里一共累计需要43.75万元(计算进每年3%的平均通货膨胀率)。

如果王先生希望退休后手头更宽裕一些,决定每月额外增加2000元(也即月消费6000元)。那么如果按85岁寿命计算,退休后的25年里一共需要87.75万元(计算进每年3%的平均通货膨胀率)。

“其实,每种算法都只是个大概数,只能供参考。而且这些数据中,养老金替代率、平均通货膨胀率、个人工资水平等都是变化的,此外个人在生活中还会有些其他意外支出或旅游等支出。这些都并没有计算在内。”任先生表示。

郑悦媛建议王先生进行一定的金融资产投资,可配置一些基金组合。股市的投资收益率在12%,王先生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组合,实现8%的投资回报。此外,还可以购买投资型保险产品,银行固定收益产品,信托产品等。

兴业银行一位理财顾问建议,养老金准备初期(30岁)可以定期寿险为主,逐渐搭配五年定期储蓄、银行理财及基金产品。

他山之石

美国养老的“三支柱”

在美国,普通居民养老金的组成一般是“社会保障+雇主福利+个人安排”的三支柱模式。社会保障是美国联邦政府主导的体系;而雇主福利则是个人在工作期间,由其雇主协助建立的养老金储备(大多可以享受个税递延优待),政府公务员和教师等团体也有他们相应的职业年金福利。个人资产则主要来源于个人的储蓄和投资。

就美国现状来看,一位中等收入的居民,能够从社会保障体系中获得的退休收入,能实现38.3%的替代率。为了维持理想的退休生活水准,还需要另外两个支柱的贡献。从年轻时就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积极关注储蓄资产的保值增值,关系到个人的退休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全球养老金 替代率不一

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

第6篇: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个人理财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经济进步,完善了金融体系功能。个人理财逐渐成为较普遍的经济现象,但是我国个人理财理论还未成熟,我国理财市场投资理财手段比较有限,经济轨迹发展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个人理财业务不熟练,使得个人理财行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完善个人理财市场发展,本文立足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对个人理财投资进行研究。

【关键词】

生命周期;理财理论;个人理财投资;研究

一、前言

生命周期的理财理论其核心观点就是在特定的经济资源以及环境资源下,采用动态的经济规划方案,分析个人终身消费最大化与个人投资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能够将单期投资组合理论有效取代,是目前为止最为直接,效果最为明显的个人理财技术指导。关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的个人理财投资研究,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个人理财的主要内容

良好的个人理财所能够的目标就是资金安全以及财务自由,实现这样的个人理财目标,需要个人理财能够在用户资金的流动性比较良好的基础上,实现多项的资金管理。个人理财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合理的消费支出,用户的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信用卡消费等;教育期望,良好的个人理财能够为人们提供教育保障,而教育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对教育费用进行变动分析,调整教育投入方式;风险保障,针对于家庭来说,个人理财能够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防患于未然。并且保障家庭的经济利益;积累财富,个人理财在用户的工资薪金基础上,向用户提供投资收入增加的方式,如购买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纳税安排,个人理财能够帮助用户在合理的范围内,科学的利用政策优惠,保障老年人退休之后的生活品质,提供商业养老保险,实现财产分配。以上都是个人理财的终极目标,而实现个人理财的这些目标,需要的在科学的理财工具下实现,如证券、股票、基金、外汇以及信托等[1]。

三、基于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

(一)单身期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单身期的个人理财的主要是指用户在毕业至结婚的这一期间,单身期的个人理财至关重要,一般的时间为2到8年,从22岁到30岁。在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刚刚步入到社会中,走向工作岗位。从经济收入上进行分析,该阶段的用户的资金收入普遍不高,经济开销比较大,同时该阶段的年轻人能够奴隶追求高薪工作,广开财源。在能够满足自我资金需求的而基础上,每一个月都能够有一部分的资金余存。而针对这一部分的资金余存能够进行不同类型的投资,在科学的个人理财投资下,不仅能够帮助青年人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能够增加其收益。从调查中发现,在单身期的个人理财无风险资产比例占据了总投资的27%,而风险投资比例占据了总投资的73%。风险投资中包含有很多内容,债券所占据比例比较大。总的来说,青年人的个人理财投资风险配置比较多[2]。

(二)家庭组建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在家庭组建的期间的个人理财,需要面临理财格局的转变,在该阶段中,用户的经济负担加重。现代社会中的组建家庭大部分为双薪家庭,整体上的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的增加,最终趋向于稳定。在此阶段中,家庭最大的经济支出就是购房支出,此时需要对月供进行仔细规划,避免造成经济负担,在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在家庭组建期也是新生儿诞生期间,用户需要充分考虑子女的高等教育费用,缓解子女就学压力。在家庭中的无风险资产比例在37%左右,风险资产比例在63%。家庭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但是该部分的风险还没有单身期的风险配置高[3]。

(三)家庭成长期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在家庭成长阶段,家庭中不再增加新生人口,伴随着家庭中子女逐渐长大,用户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当生活逐渐趋向于稳定之后,家庭中的子女陆续升入大学,此时高等教育的支出,使得家庭中的经济支出大幅度上升。为了避免出现经济短缺,在家庭成长期,需要逐年积累净资产,为家庭经济支出提供保障。在成长期的家庭理财中,其无风险资产所占据的比例在42%左右,而风险资产所占据的比例在57%,同时风险资产中含有的债券风险在50%左右。从这一结果对比中能够发现在家庭正在成长环节中,其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适中,此时的家庭个人理财投资决策的制定可以实现无风险资产投资和风险投资搭配模式[4]。

(四)退休期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在退休期,家庭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支出逐渐减少,用户的年龄逐渐增大,因此需要转变资产结构,避免负债出现,准备退休金。在用户退休阶段的个人理财投资中,需要将金融资产的比重降低,稳定收益,减小风险。经过调查表明,当用户处于退休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应该选择无风险资产投资。随着用户年龄的增长,债券和基金为代表的风险资产逐渐减小,以定期存款为代表的投资增加。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个人理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内容之一,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周到的理财服务,降低理财风险,同时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理财。在本文中对个人理财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方式,通过用户所处年龄的不同层次进行详细分析。

参考文献

[1]易世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6.

[2]蔡逢敏.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徐凡.基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第7篇: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薪阶层家庭理财证券投资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居民的财产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投资理财的意愿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动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资产成倍增长,中国城市普通家庭有了更多的可任意支配收入。资金的剩余和积聚是居民产生理财需要的前提,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有了理财意识。然而,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调低存款利率后,居民存款收益已经很低,公众都希望通过最优的储蓄和投资组合使日后生活有所保障。因此,理财需求开始升温。

一、家庭理财与证券投资

家庭理财(FamilyFinance)并不是一个新鲜词,简单地说就是开源节流、管理好您的钱(MoneyManagement)。当今工薪阶层的家庭有一定的银行存款,还有可能买卖股票、债券,还可能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保险。而在国外大部分人是请经验丰富的理财专家或顾问来替他们理财、节支开源。因为投资市场的变化和理财工具的复杂,使得理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人理智地选择了专家。在国外,理财个人理财服务(PersonalFinancialService,简称PFS)正在蓬勃兴起。

家庭理财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科学的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结合、跨多边市场运作的综合性投资理财行为。家庭理财要求各类家庭,既要善于利用各类风险投资工具追逐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又要善于运用各类避险工具的规避风险。

家庭理财服务市场直接受到个人金融资产分配的影响。在许多新兴国家和地区,很大一部分个人资产仍是银行存款,而不像经济发达地区个人资产主要投向股票和共同基金。在美国,存款只占到个人资产的17%,其它资产都放在共同基金、证券和人寿保险上;而在较不发达的亚洲国家,存款占到多达80%。个人理财服务意味着将部分财富从保守和低回报的存款,转移到相对具有风险和高回报的证券等。尤其当经济稳定、通胀和利益可预测的时候,消费者就更愿意投资。

二、家庭理财中,证券投资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总是将理财与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投资”和“理财”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投资是战术,关注的是如何“钱生钱”的问题。而理财是战略,理财即管理财富,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以实现个人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目标。个人参与理财计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未来生活的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的内涵比仅仅关注“钱生钱”的个人投资更广泛。而投资只属于理财的一个子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包括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教育投资、保险规划、退休规划、税务筹划、遗产规划等等。

因此,我们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更应注重人生的生涯规划、税务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等一系列的人生整体规划。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在充分考虑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分析规划。首先,按照设定的生活目标及自身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收支情况、各类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生活方案的设计,以达到创造财富、保存财富、转移财富的目的。其次,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重点分析自身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财务情况以及自己对未来生活情况进行预测,经过分析后,制定符合自身的生活理财目标及规划。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变化不断修正理财方案的内容。

前几年股市的赚钱效应使得许多人对收益高的证券投资方式很感兴趣,往往不看风险只认收益。这潮流中,老年人可能把所有的养老金都投资于股市,却忽视了风险;期货、非法集资等让人趋之若鹜,结果有的人购买期货赔钱,有的人集资被骗等等。近些年,随着理财新品的不断推出,一哄而上的现象屡见不鲜,各家银行基金卖疯现象可见一斑。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普通工薪家庭已经有很强烈的证券投资欲望,但是由于股票市场的不完善,证券投资本身的高风险性,很多工薪投资者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常常受到损失。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理财意识仍处于非理性期,理财意识从最初主要所谓“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日子”发展到了盲目跟风、追求“快速致富的秘诀”的阶段。古代司马迁认为,占用了一定量的资本,选择了谋生、经营的行业之后,能否经营得好,发财致富,还取决于经营者的聪明才智。他说:“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能者可以积累财富,无能者已有的财富也会散失。随着“金融经济”时代产生及发展,金融工具大量涌现,层出不穷,个人和家庭资产中证券金融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个人理财的需求在范围上不断扩展的同时在时间跨度上也开始扩展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对待理财和证券投资,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背景、及个人不同生命的周期,从人生不同阶段和家庭资产合理配置的角度理性分析理财活动和进行证券投资。只有把证券投资纳入整个家庭理财的大系统中进行规划,才能使得工薪收入家庭在维持家庭必要开支的情况下,又能在高风险的证券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

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中,人的需求特点、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证券投资理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在实际家庭理财运作中,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年龄段,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亦非常重要。通常我们可以分六大阶段来考虑。

阶段一、单身期:指从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2至5年。该时期经济收入比较低且花销大,是家庭未来资金积累期。

理财优先顺序: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应急基金>购置住房。这个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如果工资水平比较高,可以适当投资证券市场,因为在这一阶段家庭负担不重,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如果能在股票市场获得高收益,为以后组建家庭打好基础。

阶段二、家庭形成期:指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时期,一般为1至5年。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贷款买房的家庭还须一笔较大开支——月供款。

理财优先顺序:购置住房>购置硬件>节财计划>应急基金。这一阶段证券投资策略应该较保守,可以购买些国债或货币性基金,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阶段三、家庭成长期:指从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学,一般为9至12年。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理财优先顺序:子女教育规划>资产增值管理>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在子女的教育投资和家庭开支还有剩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中长期证券投资,购买成长性股票或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阶段四、子女大学教育期:指小孩上大学的这段时期,一般为4至7年。这一阶段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

理财优先顺序为:子女教育规划>债务计划>资产增值规划>应急基金这个阶段生活开支比较大,证券投资应该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主。

阶段五、家庭成熟期:指子女参加工作到家长退休为止这段时期,一般为15年左右。这一阶段里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债务已逐渐减轻,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

理财优先顺序:资产增值管理>养老规划>特殊目标规划>应急基金这个阶段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不过也要为退休后的生活留出一定资金,避免投资失败影响晚年生活。

阶段六、退休期:指退休以后。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安度晚年,投资和花费通常都趋于保守。

理财优先顺序:养老规划>遗产规划>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这个阶段证券投资应该减少或者不投资,最多购买些国债。因为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低,不能承受证券的高风险。

四、家庭资产配量过程中证券投资策略

目前对国内百姓而言保险、基金、债券、股票等产品中进行分配。由于这些投资产品的风险性、收益性不同,因此进行理财时,根据不同的年龄必须考虑投资组合的比例,不宜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到单一品种内。对投资者而言,年龄越小,风险大的投资产品如股票可以多一点,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性投资产品的投资比例应逐渐减少。在国外,有种观点是将财产四分法,主要分为不动产、现金、债券和股票。对于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如25岁的话,理财师一般会建议这种组合:不动产占10%、现金占5%、债券占20%、股票占65%。

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时刻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调整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而不应盲从他人的理财行为。

家庭整体规划要注重长期效益。一些投资者受到利益驱动,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注重家庭长期利益,往往采取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短期行为,结果赔了个大出血。因此,家庭理财必须注重长期效益。通过理财对未来的长期整体计划,可以弄清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现在在何处(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分析?)第二、是要到哪去(将来希望达到的经济目标?)第三、是如何到那里去(通过最恰当、最合适的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对各个阶段家庭收支的合理有效支配,实现家庭资产最大化。同时,家庭理财也一定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要合理划分高风险的投资(股票、期货、实业)和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储蓄、保险、房产、教育),不要因短期内过度追求投资而影响家庭生活水准,造成家庭财务危机。

因此,投资人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投资取向及理财方式。多作一些长期规划,选择一些投资稳健的产品,因为只有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家庭在投资理财中,一定要善于把握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何种投资方式,要从自己的经济实力出发,综合考虑自身的职业性质和知识素质。你手里只有数千元或者数万元钱,那只能选择一些投资少、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如、储蓄、炒股、国债等;而如果你手中有十万以上或数十万元钱,就可以考虑去购置房产,这样既可以居住,也可以用来实现保值、增值。

然而,现实中不少人对一种投资理念可能烂熟于心,那就是:“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投资者却走向反面,往往过分地分散风险,使得投资追踪困难或“分心乏力”,自身专业知识素质跟不上,造成分析不到位,最终导致预期收益降低甚至出现资产减值的危险。

又如,你是一名公务员,对上班时间有严格要求,你就不宜投身于股市;相反,如你具有一定的股票知识,信息也比较灵通,又有足够业余时间,就可以增加股市投资方式,因为投资股票尽管风险大,但收益也很大,是值得你伸手一试的。对于资金量较多的客户而言,有必要通过资产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但对于资金不多的投资者而言,投资过于分散,收益可能不会达到最大化。具体操作时,建议集中资金投资于优势项目中,这样可能会使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收益最大化。

由于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投资理财中,就应立足当前,注重长远。一般地说来,投资能获取收益,但工薪家庭不应该将自己的全部资产全都用于投资。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工薪投资理财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说,如今个人投资理财正呈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每种投资方式和保值形态具有多重性,每个人的各自情况又有所不同,所以,工薪阶层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才能有益于个人资财的保值增值。在心态上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激进亦不可太怯懦”,远离赌场和彩票,谨慎对待期货等投机型产品。

参考文献:

[1]钱海波,《论人理财目标分析与资产结构设计》,《财会月刊》,2005,9。

[2]叶蓓,《个人理财的业务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特区经济》,2005,3。

[3]包纯正,《个人理财新探》,《农村金融研究》,2005,7。

[4]穆利,《这边风景独好—个人理财业务浅析》,《商业研究》,2005,10。

第8篇: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有关房产,相信大家在10年前就一定听说过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在天堂对话的故事。美国老太说,我奋斗了一辈子,昨天终于还清住房贷款了;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一辈子钱,临终才买了这套房,可惜还没来得及住。于是,受这个故事的启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靠按揭贷款圆了住房梦。

然而,近来中美两国老太的天堂对话又有了新版本。这次,美国老太太改口了,她对中国老太说,昨天,在我临进天堂之前,终于把我房子等值的钱花光了。原来,美国老太在60岁时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这样她可以潇洒地去法国旅游、去韩国整容、去瑞士滑雪,而银行则等她去世后,收回了这套住房……

也许就像当初住房按揭进入中国一样,有一天美国老太“以房养老”的故事也会登陆中国。不久之前传来消息,国内一种“以房养老”的新型保险模式10月份可望进行试点,我国首家开展“以房养老”业务的保险公司――幸福人寿近期正在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在10月份挂牌营业,重庆、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有望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通过保险公司提供的这项业务,老年人可以将自己唯一的一套产权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并从保险公司那里获取养老金,直至终生。

以房养老 一石激起千层浪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如此描述“以房养老”模式。去年,他建议先对此成立专门课题组进行调研,再选择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作试点,等到运作成熟后向全国各地推广。随后,国家建设部已委托保险公司研究“以房养老”课题,并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做调研和模型测试。

在此之前,上海市和重庆市“两会”期间,上海市、重庆市均分别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说明意见”和“提案”的方式向“两会”提交了关于“以房养老”的建议。而这项提案很快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上海和重庆正就其可行性展开调研。上海市民政局日前也明确表示,将与有关部门联手一起做好上海“以房养老”的试点工作。

事实上,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团体早已开始了“以房养老”的试探。

在北京部分社区已开始推行“以房养老”模式,拥有自有房产的孤寡老人都可以把房产抵押给社区,由社区照顾日常起居。

2005年4月初,南京汤山留园公寓率先推出了“给我你的房子,我替你养老”的旗号,这个“以房换养”计划主要针对南京市年满60周岁的老人,老人需在南京市区拥有一套至少60平方米的住宅。老人将住房的使用权划归养老公寓,自己拥有住房的所有权,但自己必须迁至养老公寓,并享受免费养老服务。不过,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种种困难,这个尝试已经濒临夭折。

幸福人寿的董事长孟晓苏也是我国较早进行“以房养老”研究并积极为之奔走的专业人士。如果幸福人寿的“住房反向抵押”业务能够顺利推出的话,孟晓苏关于“以房养老”的研究将从理论走向实践。

未富先老 警示养老难题

“以房养老”为何在近年来突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答案不言而喻。

去年2月23日首次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04年底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2亿,占总人口近25%。而按照国际通行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或66岁以上老人占7%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的标准,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社会,并且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

另外一个数据预测称,到2025年,大约有一半的中国人的年龄将在40岁以上。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就是,20年后缴纳养老金的人数和退休金受益人数的比例将大大低于1:1。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过去几十年,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缴纳养老金人数和退休人数的比例大约是4:1,随着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人口的老龄化,预计到2030年美国的这个比例将下降到1.4:1。有些欧洲国家,比如意大利到2030年左右,这个比例可能会下降到大约1:1。相比之下,这一严峻形势在中国将会来得更早。到2025年,我们可能还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却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点不同: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中国则是“未富先老”。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说,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因此,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老龄化的匆匆到来,未富先老的先天不足带来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一、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体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二、老年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三、传统养老方式已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要求。“未富先老”意味着依靠过去那种传统的养老制度今后也许根本养不起那么多老人。

社保养老 难以满足高质量要求

在过去10年间,我们国家一直努力地进行着社会养老制度的改革――从现收现付制度改为双轨制。双轨制是在一个缩小的现收现付制上另加上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也就是说,退休金一部分是来自于社会统筹,另一部分是自己养老金账户中的积累。也就是说你养老金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你历年上缴的养老金数额,以及社保基金的投资绩效。

然而,10多年过去了,社保基金却仍是负重累累。因为缴费不得不用来支付当期的退休金,个人账户基本上是空账运行。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越来越大,为填补养老金的短缺,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的拨款与5年前相比整整翻了10倍多。“目前中国的社保体系存在巨大缺口,不少人对养老有危机感。”上海老龄科研中心孙鹏镖说。

事实上,养老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法国是个福利大国,但近年来,法国进入了战后就业人员退休的高峰期,且由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口出现爆炸性增长。法国退休金入不敷出的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法国政府为退休制度支付了150亿欧元。日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也终于破绽百出,难以为继。而近年来,数百亿英镑的养老金赤字同样令英国政府十分苦恼。目前,英国养老金的亏空已经达到300亿至600亿英镑。英

国政府曾多次指出,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养老金体系陷入困境。为减轻社会福利体系的负担,英国养老金委员会提议将领取全额政府养老金的起始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并建议政府今后应随着国民寿命的延长而不断提高这一年龄的规定。

养儿防老 靠得住吗

虽然同样面临着养老的问题,但和欧美人不同的是,中国一直有着“养儿防老”的古训。只是在未来,中国的“儿子”们还能担起父母养老的重任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儿子”们究竟为父母们的养老做了些什么样的准备呢?据央视在全国10个大中城市对1010个人作的一个电话调查显示,在问及理财计划当中是否有为父母养老做准备的问题时,52%回答是没有专门的准备;23%说有,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准备不足够,只有48%的人认为是准备足够多了;其他则回答还没想明白,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等等。整体而言,大约只有11%的人自认为自己的父母准备了足够多的养老金,但实际是不是真的就够了,会不会用好,却仍是一个沉重的问题。

事实上,从现实生活看,“以儿养老”的方式确实让“儿子”们不堪重负。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两个独生子女结婚之后,他们面临的是“4-2-1”(双方的父母,夫妻俩,一个孩子)的供养负担。再加上医疗的进步,中国人平均寿命的延长,今后,一对小夫妻要供养的绝对不止双方的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

即使没有养老的负担,生活的艰辛和竞争的激烈甚至残酷到让“儿子”们也自身难保。养儿育女的庞大开支,供房的巨大压力,这两项费用相加,就需要夫妻俩用至少20年时间去消化解决。此外,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谁也不能保证5年、10年后的自己还能在预先设计好的发展轨道上运行。而一旦夫妻俩谁有个三长两短的,整个家庭就要受累。更何况,在为儿为房拼搏了20年之后,自己也步入中年,身体不如以前是肯定的,医药费支出相应要大增。

由此不难看出,“养儿防老”古训实在是有些“陈腐”。在不久的将来,恐怕多数的中年人面对自己年迈的父母和祖父母,更多的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房养老 能够行得通吗

社保退休金不够,人到中年的儿子自身难保,在养老这个问题上,老年人似乎一筹莫展,我们的未来该靠谁?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对当今的中国人,未雨绸缪,在年轻时就做好养老规划是相当必要和重要的。

关于如何筹划养老金,方式有很多,比如储蓄、投资股票或基金、买分红返还型保险等。当然,这些是理想的做法,但并不是人人有足够的闲钱去进行投资。相比之下,还是美国老太有理财头脑――以房养老。

为什么说美国老太有理财头脑?因为“以房养老”的核心是房子,而房子最大的好处就是经得起时间的侵蚀。而且房子有其特殊性,是生活必需的。买房子是每家每户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所最先考虑的事情。虽然房价有涨有跌,但从二三十年的时间来看,与黄金的保值功能类似,房子也具有极强的抗通胀能力,房价基本是坚持一个震荡向上的趋势。

以房养老 有多种方式

“以房养老”正在为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

需要说明的是“以房养老”是一个大概念,它包含多种不同的方式,“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这类方式主要针对只有一套房子、通常经济实力较弱、没有太多现金的普通工薪阶层推出的,属于经济型“以房养老”。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概念最早源于荷兰,当时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措施。但是,发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还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美国新泽西州一家银行创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以来,逐渐成为了许多老年住房所有者的绝佳金融产品。对于天堂里的那个美国老太来说,房子就像个巨大的“储蓄罐”,年轻时的每月还贷就好像往“储蓄罐”里扔点钱,等到老了就能零存整取,或者每月从“储蓄罐”领取更多于当年还贷款的养老金。

美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一般允许年纪在62岁以上的老年人向银行、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申请将房产净值转换成现金。通常的做法是把房予抵押给金融机构,然后获得现金,等老人过世后由金融机构收回房屋产权。至于具体金额视申请人的年龄、利率水平、所选择的贷款方案的种类、房产的价值等情况而定,而且这笔现金是免税的。这种方式最人性化的一点是不会丧失房屋的使用权,老人在获得现金的同时仍然可以居住在原来的房子里,直到去世。

但是,作为刚刚蹒跚学步的中国式“以房养老”,通过银行或保险公司在全国大规模推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还有待时日。于是,老人可以自己尝试一些另类的“以房养老”方式,比如将房子“卖”给愿意抚养自己的子女或亲朋好友等等。

第二类方式是小康型“以房养老”。虽然仅有一套住房,但面积较大、地段较好、价值也相对较高,可通过以大换小、以近换远来获得另一份养老金。这一方式尤其适合于只有一套住房的中产阶级,当然,这对一些只有一套住房但面积尚可、手中并没有太多闲钱的家庭也同样适用。

多数家庭退休时,都会已经拥有一套还清了贷款的房产。而此时孩子也已长大成人,父母已经过世,房子从20年前的“满巢期”回到了“空巢期”。这恰巧成了“以房养老”的前提条件。老夫妻可以把面积大的住房换成面积小的住房,或者把市中心的住房往郊外移,置换房子的差价就能作为自己的养老基金。

第9篇:老年人的理财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农民养老保障有着其特殊性:其养老保障对象人口数童众多,大部分无工资、劳保养老金,受教育的程度普遥不高,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我国人口老铃化问题日益突出及农村传统养老方式功能的弱化等都要求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的建设。其对策有: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视家庭养老保障;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我国当前农民的养老方式及养老保障状况

“养老”是指奉养老年人,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三个方面的结合。对一切有利于老年人生活和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方法、途径、形式和手段都称之为“养老方式”,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形式。

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农业社会的普遍形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或家族成员对上一辈老人提供衣、食、住、日常照顾等生理方面的需要。家庭养老仍然是当前农村养老的主导模式,据民政部统计,截止1999年6月,农村97.6%的老人靠家庭赡养,而依靠退休金生活、集体供养及敬老院的老人仅占2. 34% ,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70%以上与后代住在一起。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孝”观念以及历史上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为家庭养老的实行和巩固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这使得农村老年人习惯于在青年时将全部收人和积蓄用于抚育子女和置办家业,没预留自己的养老费或留的费用远不能保障自己养老所需。此外,家庭养老能给予老年人精神上的慰籍。这些都是决定家庭养老长期存在的因素。

2、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在时期的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的集体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对“三无”老年人实行“五保”。采取两种形式即分散供养,村组织负责,由邻里照顾和集中在养老院供养。1998年底,全国五保户总数为282. 8万人,敬老院和福利院供养人员为63. 9万人,供养经费由县、乡、村三级组织提供,是一种纯福利性的社区养老服务。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社区服务被赋予新的内容,如互助式社区养老、社区有偿服务等,但主要是在城镇开展。

3、社会养老。社会养老是由国家组织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这种养老方式还不具普遍性,1999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000万,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只有6172万人。

总的来看,我国农村养老现状仍以家庭养老占总体地位,基本沿袭农业社会的传统保障模式。

二、农民养老保障的特殊性

由于农村老年人口同城镇老年人口生活方式等的区别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从而决定了农民养老保障的特殊性。认识农村养老保障的特殊性,从农村实际出发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不仅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对全国社会保障的完善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都是很重要的。农民养老保障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农村老年人口数量众多。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居住在农村的人口有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 91 %。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 96%,从中可看出农村老龄化的程度较城市重,并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向城市的不断涌入而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2、农村老年人大部分无工资、劳保养老金。我国城市绝大多数老年人离退休后都能够领取到工资、养老金。而农民年老到不能从事农业劳动后绝大多数人不能领取工资、养老金。

3、农民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农村老年人收人全靠个人从事农业劳动自养和子女供养,而城市老年人的个人收人除了退休金、个人劳动收人还有政府补贴等。

4、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不同,60岁后,仍有相当一部分老人继续从事生产劳动,依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5、农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1998年各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上海为5406. 87元,北京3952. 32元,云南为1387. 35元,贵州1334. 46元,1231. 5元,2000多是中间状态,可见不同地区农民收人差距是较大的。

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一直以来沿袭的都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和主体,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的传统模式。随着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的出现,如何使社会在养老负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活力,实现最优的社会继承和世代交替,缩小城乡差距,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真正有效的农村养老保障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要求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的建设

加人W TO后经济一体化趋势使我国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我国是农业大国,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加人WTO后会由此产生与国外农产品相比明显的价格差异,以粮食生产为例,我国粮食生产的商品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几乎为100 %,国外价廉物美的农产品的进人必将挤占我国农产品相当一部分市场,这无疑会导致一部分农民收人的减少。而且中国加人WTO后,国外农产品的进口量将会增加,从而必然对我国农产品的商业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产生强大冲击与影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我国农产品总体平均关税在2004年前要降至17%,重要农产品关税则要降至14.5%,这就意味着受国家政策长期保护的农产品将面对国外农产品进人的竞争。而据2002年国家统计年鉴,我国农村居民年平均收人达到3000元以上的省区只有6个,2000元以上的省区有11个,1000元以上的省区13个,由于在农村养老保障一直以来都是强调的自我保障、家庭保障,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使得农民的养老问题就愈显突出了。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要求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的建设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2亿,超过总人口的10%,按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就进人老龄化社会,这标志着我国已进人了老龄化社会。据国际劳工局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2030年将占总人口的23 . 2 % , 2050年接近30%,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老龄人口国家,而老年人口近70. 2%居住在农村。政府要提前对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作出相应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潮”危机。我国人口老龄化与东欧一些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比有以下一些特点:

1、老年人口规模是世界之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1.3亿,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20%,预计在21世纪中旬可能要占到世界老年人口的25 % , 199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3. 5%,按这个比例今后要负担全球老年人口的20 - 25 %,困难之大可以想见。

2、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持续的生育率下降和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共同作用的产物。由于70年代以来中国卓有成效地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总的生育率从1970的5. 8降到现在低于更替水平的1. 8,人口平均期望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

3、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经济逐步增长的长过程发展起来的,在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问题时,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而我国现阶段经济还不很发达,又面临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就要承担庞大的老年人群各方面的需要。

(三)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方式功能弱化,要求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的建设

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民保障的主要方式,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传统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一是农村家庭的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削弱。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据统计,农村平均家庭规模已从1980年的5. 54人下降到1997年的4. 35人。农村独生子女在大幅增长,“四·二一”家庭结构在逐渐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的老年保障模式将使未来子女在养老问题上不堪重负。二是大批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困难。我国现在正处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时期,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其中又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同时,户籍制度的放开更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结果是农村老年人缺乏年轻一代的赡养。三是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农村家庭养老提出挑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竟争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加大,而目前我国农民家庭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农村地区贫富差距大,这种情况下,靠单个家庭来保障能力是很有限的。

(四)土地的保障的功能十分有限

迄今为止,我国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还是面向城镇人口,这种城乡差别的存在理由是农村居民拥有土地使用权,从而享有了土地的保障。于是,农民的养老、医疗、生活全依赖于分给他们的儿亩土地。那么,土地到底能提供多少程度的保障呢?

1、我国自90年代后期以来,木多数的农产品显示为供过于求,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1996至2000年间,我国农产品销售价格累计下降了22. 6个百分点。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从事农产品种植业的收益会越来越低。

2、根据我国1996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我国现有耕地19.51亿亩,人均耕地1. 59亩,按照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农村人口数,2000年人均耕地数为1. 52亩,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42.9 %。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工业化用地使耕地资源不断流失,人均耕地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3、按现行的土地政策,我国农民拥有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是不能出售的,所以农民在生病或养老最需要钱的时候并不能靠土地的产权变更来获取货币,以供其所需。

四、对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单靠家庭是不能解决养老问题的,而必须发挥社会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社会养老制度。我国当前应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构建多层次、覆盖面广、共济性好、管理有效、保障水平适当的养老保障体系。

(一)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自1991年民政部推行《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来,实施效果并不很理想,参保人数逐年下降。该方案主要有覆盖面小、共济性差、保障水平低、可持续性差等缺陷,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应健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基金管理制度,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完全个人账户制,根据参保者缴费计算积累总额,而后确定给付标准,因此基金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如果不能保值增值,就不能保证养老金的充分给付。在投资方面,根据现行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或买国债,这种比较单一的投资渠道使增值保值变得困难。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允许养老保险基金适当放宽投资领域,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这样既可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又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基金运营方面,国外许多国家保险基金运营都很成功,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营运模式的选择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时又符合中国的国情,具体来说是建立“市场化管理,专家理财”的基金管理运营模式。即国家只负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对基金管理公司实施监控,由基金管理公司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作。

2、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应具弹性化。在农民进城务工、婚嫁或迁徒等情况下,保证将其帐户上积累的养老保险金划转到新址养老保险机构为他们所设立的帐户上。另外,根据国外的经验,农村养老金帐户还应增加抵御风险的功能。当农民养老金帐户积累达到一定金额时,国家可对投保人开办生产、教育和住房贷款,解决农民生活 的当务之急。

3、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土地制度改革相结合。

我国对农村用地制度是,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土地多种形式资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实行转包转让、租赁、拍卖、土地经营权人股等形式,有效地盘活了土地资产,实现了土地增值。与此同时,从减轻养老负担的角度看,应该让退出耕地经营权的农户仍能凭他们原来拥有的土地经营权获得经营利益。承认农民在承包期内对土地使用权的控制,准许其进人市场转让或出租,以获取维系其养老的经济来源。

4、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逐步实行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养老基金筹资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政、事、财分开的制衡机制;内部监督、审计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中央、省、地三级政府主管部门保留行政机构,负责政策制定、建章立法、组织推动和行政监督;县、乡两级负责保费的收缴、个人帐户管理、养老金发放等具体事宜,不承担基金管理职能;中央、省两级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其性质为金融企业法人或具有金融职能的事业法人,承担基金管理人的职能(王以才,1999),从而保证农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5、明确政府工作职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本质是社会保险而不是商业保险,是社会政策而不是经济政策。因此,政府在制度建设中应扮演主要角色。在观念层面上,国家应确定以社会性和公平性为原则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构建一个动态开放体系;在行动层面上,在该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应真正承担起社会保险的责任,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投人。

(二)重视家庭养老保障,使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互补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尽管社会福利项目的内容比较丰富,但大多数老年人仍生活在家中,主要是家庭养老具有其他一些养老方式所不具备的特征。如在家庭中养老,老年人能获得最大的精神慰籍,且熟悉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令老年人可缓解进人老年后容易引起的空虚等。此外,我国现在养老保障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保障网络还不完善,若因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而不加以坚持和重视,将有可能出现保障的“断层”。

(三)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家庭人均收人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措施。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大多数农民生活非常困难,特别是这些地区的老年人,他们的养老更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建立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和老年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健全其他保障方式

农村“五保户”老人的供养一直进行得较好,是社区养老最典型的方式。社会救济、优抚保障、社会福利等并不直接表现为养老保障方式,而是属于基本的社会保障范畴,并构成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农村的弱势群体,特别是有困难的老年人将失去生存保障的基础。

(五)协调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