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实验室管理平台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基于Citrix虚拟化的桌面云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 基于Citrix架构的虚拟化技术在机房建设中的应用 基于Citrix XenApp虚拟化技术的云教室安全部署研究 基于Citrix XenApp的高校校园网应用虚拟化设计及研究 基于VDI的虚拟化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研究 基于云架构的高校桌面虚拟化研究 基于XenDesktoP桌面虚拟化网络平台的研究 基于x86平台的桌面虚拟化架构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构建Citrix XenApp平台实现移动办公 基于虚拟化的OpenedX慕课平台架构研究 基于VDI虚拟桌面的RDP协议的改进方案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计算平台架构 桌面虚拟化技术(VDI)在高校实验室教学中应用研究 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的系统存储架构研究 基于虚拟化架构的USB访问控制研究 基于Wiki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模型架构研究 基于桌面虚拟化的高职校园网私有云构建研究 基于应用虚拟化技术的网络加固平台研究 基于Vmware虚拟化的云平台运维研究 基于VmwarevSphere虚拟化资源管理平台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桌面虚拟化技术与VDI[J].中国信息安全,2010,11.
[4]姚秋根编译.安全与管理的新方法VDI,中国信息安全,2010.11.
[5]Eric Ogren著,行久译.虚拟桌面基础架构带来的安全性提升,http://.cn/.
按照物联网技术体系,物联网主要包含四个逻辑层:感知与控制层、网络层、平台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四大逻辑层共同构建起物联网超万亿级的市场前景。
感知与控制层:通过从传感器、计量器等器件获取环境、资产或者运营状态信息在进行适当的处理之后,通过传感器传输网关将数据传递出去;同时通过传感器接收网关接收控制指令信息,在本地传递给控制器件达到控制资产、设备与运营的目的。在此层次中,感知及控制器件的管理、传输与接收网关,本地数据及信号处理是重要的技术领域。
通信网络层:通过公网或者专网以无线或者有线的通讯方式将信息、数据与指令在感知控制层与平台及应用层之间传递。主要由运营商提供的各种广域IP通信网络组成,包括ATM、xDSL、光纤等有线网络,以及GPRS、3G、4G、NB-IoT等移动通信网络。
平台服务层:物联网平台是物联网网络架构和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它不仅实现对终端设备和资产的“管、控、营”一体化,向下连接感知层,向上面向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应用开发能力和统一接口,并为各行各业提供通用的服务能力,如数据路由、数据处理与挖掘、仿真与优化、业务流程和应用整合、通信管理、应用开发、设备维护服务等。
应用服务层:丰富的应用是物联网的最终目标,未来基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类群体将衍生出多样化物联网应用,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根据企业业务需要,在平台服务层之上建立相关的物联网应用,例如:城市交通情况的分析与预测;环境状态的监控、分析与预警(例如:水质、风力、滑坡);健康状况监测与医疗方案建议等等。
物联网平台处于物联网四个逻辑层中平台服务层这一环,是物联网产业链的枢纽,是万物互联的关键平台层,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是撬动物联网生态的关键,是实现物联网价值的核心环节。
它向下接入分散的物联网传感层,汇集传感数据,向上面向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应用开发的基础性平台和面向底层网络的统一数据接口,支持具体的基于传感数据的物联网应用。
按照逻辑关系从下层到上层提供四大功能,物联网平台又可以将其分为终端管理(Device Management)、连接管理(Connectivity Management)、应用支持(Application Enablement)、业务分析(Business Analytics)等四个平台。
DMP(Device Management Platform)是设备管理平台。主要对物联网终端进行远程监控、设置调整、软件升级、故障排查等一系列等功能,并通过提供开放的API调用接口帮助客户进行系统的集成在整套端到端M2M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中,整体报价收费。可以认为DMP主要面向设备的开、关、停等基本状态的控制,或实时的物联网设备警告等不涉及物联网上层应用场景的设备管理。
CMP(Connectivity Management Platform)为连接管理平台。一般运用于运营商网络上,具体来说连接的是物联网SIM卡。该平台可以实现对物联网连接配置和故障管理、保证终端联网通道稳定、网络资源用量管理、连接资费管理、账单管理、套餐变更等。
AEP(Application Enablement Platform)是上层的业务使能平台。该逻辑层是结合了上层的应用场景,为开发者提供成套应用开发工具(SDK)、中间件、数据存储、业务逻辑引擎、第三方API接口等功能。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结合应用场景的系统开发平台。随着企业在行业中对业务经验、所涉及技术的持续积累,平台的竞争力将逐渐从连接能力转移到平台的多场景化的业务能力。
BAP(Business Analytics Platform)可被称为业务分析平台。该逻辑层包含大数据服务和机器学习两个主要功能。将汇集在云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其可视化。而机器学习是将沉淀在平台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训练,形成具有预测性的、认知的、或复杂的业务分析逻辑。在未来,机器学习必然将向人工智能过度。
作为物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物联网平台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都争相追逐这个风口,进入2018年,这种热度持续增高,并愈演愈烈,一个全球化的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但从目前国内行业现状来看,每家平台提供商由于其自身发展状况及优劣势,到目前为止,几乎很少有公司在业务上同时涵盖四个子平台。
比如,BATJ布局物联网平台主要是基于自身传统优势包括云、大数据、硬件管理平台等,打造第三方生态系统同时发挥自身优势。腾讯有QQ物联和微信智能硬件两大物联网平台,巨大的用户数量和社交属性是腾讯物联网平台核心优势。阿里巴巴针对物联网业务整合了智能云、淘宝众筹和天猫电器城,组成智能生活事业部,天猫电器城与淘宝众筹能帮助智能硬件开发商解决市场销售难题。
几大互联网巨头做物联网业务思路相似,硬件联网作为基础第一步,开放数据与生态、技术与接口,构建产业链协同的生态系统。在打造物联网平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BATJ最大的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巨大的用户基数和设备接入数量,因此其物联网平台更多体现在设备管理平台DMP和连接管理平台CMP的功能,而业务AEP和BAP的功能比较少涉及。
中国三大运营商目前也高度重视物联网平台的发展,但受限于技术上和设备上的局限性,他们则更多侧重在连接管理平台CMP的发展。2015年7月Jasper与中国联通合作的ControlCenter物联网管理平台正式推出,集聚了API集成功能、生命周期管理、灵活资费计划、设备列表功能、网络诊断功能、自动化引擎和账单及报表功能七大功能。2014年11月中国移动正式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提供从底层IaaS连接到上层应用的全套解决方案。2016年7月15日,中国电信与爱立信签署了物联网连接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携手共建物联网全球连接,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球物联网连接服务。
国内初创物联网平台公司也多以设备管理平台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智能硬件行业应用软件开发难、研发成本高、开发时间长、销售周期长的困难,助力其他智能硬件厂商设备联网,提高生存能力。其中又以机智云、艾拉物联等几家较为成熟。资料显示,机智云成立于2005年,在成立之初主要业务是为北美高科技企业提供软件研发服务,它主要为开发者提供自助式智能硬件开发工具与开放的云端服务。可以看出,机智云对于行业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通过提供简单的、傻瓜化的工具、不断增强的SDK与API服务能力来降低物联网硬件开发的技术门槛,降低研发成本,让更多的开发者共同参与,所以其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设备管理(DMP)方面。
中国物联网AEP、BAP平台渐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物联网平台更深层次的应用开发和业务分析平台,AEP、BAP平台在中国尚在起步阶段,未来市场将达千亿级别。
和国外厂商相比,中国物联网应用支持平台和业务分析平台起步较晚,但已有厂商逐步意识到了物联网平台更深层次的作用和意义,并已逐渐进入到这个应用开发平台和业务分析平台的阶段,其中又以和而泰的C-Life大数据综合计算服务平台最为代表性。
C-Life平台应该算是目前国内物联网平台领域在AEP和BAP方面发展的最为超前的平台之一。不同于其他平台只是对单一数据的积累和计算,C-Life平台基于AI的场景数据整合服务能力、产业通道数据定义与数据垂直管理运营能力,更注重于多维度数据的打通和跨场景数据的打通,并且基于这些多维数据进行深度融合计算,提供家庭场景服务和全行业服务。目前C-Life平台已经能够提供覆盖家庭全场景的智慧家庭服务,及辐射校园、农业、养老、水务、酒店、地产、美业、医疗、家电、制造等各行业解决方案,赋能全行业。
以C-Life服务家庭睡眠场景为例。虽然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类似智能睡眠系统,但大部分都只是简单的根据主人发出指示睡觉配合关灯光窗帘等动作,基本没有数据分析那一环。而C-Life在健康睡眠方面,已经可以做到,只要有人上床睡觉,就可以通过接入平台的睡眠监测器监测到,并通过强大的多维度数据综合计算能力,联动打通了空调、香薰机、加湿器、台灯等智能硬件设备,让这些设备根据外部环境主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光线等,从而打造最舒适的睡眠环境,同时,通过睡眠监测器还可以监测用户心率、呼吸率、翻身次数、打鼾、咳嗽等睡眠情况和睡眠质量,结合睡眠数据和医疗专家评估,形成睡眠监测报告,并给出涵盖美容、饮食、健康、运动等方面定制化睡眠改善建议。
正因为C-Life平台已经逐渐体现应用使能平台和业务分析平台的能力,及能够针对行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行业解决方案,C-Life在全产业链上也拥有非常多的合作伙伴,包括GE、伊莱克斯、惠而浦、华为、海尔、电信、华润、碧桂园、海信、百果园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同时在内部还设立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实验室,研究传感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以便更好的发挥上层深层次业务分析平台的能力。
物联网:新兴战场
中移动释放了更多的物联网政策,如物联网卡补贴、产业联盟组建,联通与电信也不甘示弱,推出物联网平台、开放实验室等,在产业链重兵布防下,物联网已经走出概念,站到了大发展的风口之上。
据了解,截至5月底,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突破1.2亿,是全球最大的物联网连接提供商。全国承载物联网基站数超162万,月承载流量已超过2000TB,为用户提供了覆盖最广泛、质量最稳定的连接服务网络。
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表示,中国移动将在全国346个城市启动移动物联网建设,年底前实现部分重点城市商用。2017年,物联网智能连接数增加一亿户,总规模达到2亿户。此外,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在移动物联网大会上再次重申了中国移动的大连接战略,并表示在做大连接规模的同时,中国移动将提升连接价值,不断拓展连接广度和深度,做优连接服务,做强连接应用,开创数字化产业新格局。万物互联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到2020年中国移动力争连接总量超过17.5亿,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
中国移动首次对外《移动物联网通用模组技术要求》和《移动物联网终端测试体系》,力争大幅降低物联网终端研发门槛。重磅首发4款通用模组,涵盖大中小各种尺寸。了《移动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白皮书》,围绕NB-IoT/eMTC技术,阐明了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工业能源、智慧交通、科技金融、智慧农业、医疗健康等7大垂直行业的移动物联网解决方案。
6月27日中国联通召开“2017年国际合作伙伴会议”,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姜正新了物联网“全球连接”协作倡议,他指出,物联网快速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等企业对于全球化部署的需求,企业希望实现其终端设备在全球快速接入和统一部署管理。中国联通倡议全球运营商以及物联网产业链共同携手打造物联网“全球连接”能力,特别是在连接平台互联互通、eSIM平台建设应用以及高效合作机制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推动全球物联网部署。中国联通同时了物联网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中国联通表示,到2020年力争实现物联网M2M连接数超过6亿。目前,中国联通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10余座城市开通了NB-IoT试商用,并积极推进eMTC测试和部署。
同一天,中国电信推出物联网开放平台、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并与多家国际运营商以及合作伙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重点领域的行业应用落地和项目推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岳表示,物联网作为中国电信的战略业务,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业务转型引擎。
5G:未来基石
在中国移动5G技术展示区,通过在上海和广州外场架设3.5GHz新空口网络,用户第一次体验到真实的5G网络带来的全景视频直播,并能在展台通过真实5G网络遥控位于上海嘉定外场的汽车行驶。同时还展示了以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的云化网络、5G服务化核心网样机等最新成果以及下一代新型网络NovoNet。这些成果为2018-2019年的5G规模试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联通展示了5G三大应用场景eMBB、mMTC和URLLC的业务演示: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边缘计算样板网络,以毫秒级的业务响应时延让用户享有不间断的高质量网络体验;利用VR控制的水下自主式航行器,展现了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在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基于大连接技术eMTC的语音创新业务,体现了eMTC可以支撑更丰富的物联网应用。此外,虚拟化和开源方向展示了中国联通智能云专线和数据中心重构端局技术(CORD)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联通目前已经与国内外多家公司合作,开展5G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网络和业务开放合作实验室,推进5G新业务示范及合作、试验计划和商用化部署。
在5G方面,中国电信早已建立了“5G联合开放实验室”,并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开展外场试验,同时也在积极推进雄安新区的5G外场试验。不仅如此,中国电信还是5G网络架构、密集组网等多项5G关键技术研究牵头与主要贡献单位。在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中,中国电信主导了移动大视频、多网融合等6项与5G相关的3GPP国际标准。在2016年,中国电信共申请5G相关发明专利59项。
大数据:数字化转型引擎
在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的背景下,谋求数字化转型成为运营商的共同课题。大数据作为其转型的核心因素,成为运营商展示重点。
中国电信是最早将大数据业务纳入发展战略的运营商,并于2014年率先启动全网数据汇聚和集约运营。目前,中国电信已实现接入量超过200TB的日均数据,数据累计达30PB,中国电信在内蒙古和贵州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分布式平台节点突破3000个,每年的业务调用量超过2千亿次。
关键词:校园综治安全; 物联网; 整合;校园网络
中图分类号:TN91934; 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2)22005104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校园规模的扩大,开放程度的增加,校园人员数量多、成分杂,新的管理困难不断出现;随经济实力的发展私家车急剧增加,现有资源和手段难以完成校园车辆管理,管理统计难,发生事件追踪难;随政府、社会和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校园贵重财产增长明显,且小型化趋势明显,此类设备的挪用、防盗责任重大;重点区域,比如晚上的露天游泳池管理,重点部位,如财务室、机要室、敏感楼层的走廊等,都是重点监管的区域。这些问题,使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新形势。
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已相对落后,管理技术缺乏先进性;技防子系统数量众多各自为政,信息缺乏整合,难以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益,并且也造成人力资源投入的困难。近年来,校园网络日趋完善,有线无线网络的覆盖完成,数字校园系统基本建成并发挥作用,为物联网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可将管理对象延伸和扩展到校园内的重点物品,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综治系统建设,搭建校园安全技术综合管理平台,有机整合热区监控、车辆管理、电子巡更、门禁管理等系统,并与视频监控、声光报警、短信报警有机联动,以提升校园综治的技术水平,减轻人力压力,提高综治水准;并利用平台的综合数据库,实现综合统计与分析,为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1 基于智慧校园的综治安全系统模型设计
校园物联网是在传统校园信息化的基础上,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借助物联网技术对校园环境、资源和活动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以便高效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实现学校办学宗旨的目的。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校园安全综治系统,为学校构建新颖、高效的安全综治技术平台,探索以技术促管理,以管理带动技术发展的安全综治新模式。系统将为提升校园安全水准,减少安全隐患,保护资产安全,及时发现事故并报警,以及事后问责、审计和决策提供支持,为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系统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依托现有的数字校园环境,重点建设以实现“热区监控”、“车辆管理”、“电子巡更”、“门禁管理”、“资产监控”功能的物联网,并在此基础上整合“视频监控”和“校园广播”系统,实现校园综治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架构从逻辑上分为:物联网基础设施、IP传输网络、管理和应用平台和安全认证等四层,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综治安全系统架构平台是校园综治管理系统的指挥管理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库”、“安全管理网站”和“报警平台”3部分。安全管理网站供不同身份角色的人员提供安全管理和安全信息查询接口;数据库主要用于保存数据,以便于记录、管理、统计分析和事后监督;报警平台用于安全事件发生时,按类型、性质触发短信、广播和声光报警信号;平台依赖数据库及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系统为安全管理的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认证层为整个平台的使用提供安全认证机制,以LDAP数据库为中心,按用户角色不同提供对应的访问、操控或管理界面。
2 基于物联网的校园安全子系统建设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为传感网,是互联网从人向物的延伸,主要是解决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IoT可以实现人人、人物及物物间的互联互通,通过现有的网络平台,可以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并实现相应的控制。建设和整合基于物联网的各种校园技防子系统,显然能有效提升校园安防的质量和水准,并借助集控管理平台,能及时综合分析安防形势,有效提供决策支持,还能有效减轻人力资源投入。
2.1 校园车辆通行管理系统
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随时掌握校园内车辆信息,对进出校园的车辆进行综合管理,掌握校区内车位使用状态。通过本系统可以动态分析车辆信息,用户通过管理平台查询车位的实时使用情况,以及车辆引导服务。系统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资源配置,规范校园内交通车辆,做到停车有序、行驶有规;同时也为事件处理、事后管理及以后可能的收费服务提供技术准备。
系统使用RFID卡,分成长期和临时2类:
长期卡主要提供给校内教职工及固定用户使用,卡内记录车主、车号、有效期、时间、闸口号、进出等信息;临时卡供单次出入校园使用,目前只记录时间、闸口号、进出及流水号等信息。
系统按功能分成2个子系统:
车辆通行管理子系统和停车位管理子系统。停车位管理子系统主要是通过预埋在停车位下面的无线传感器来实现停车位的动态管理。
车辆进出通行管理子系统实行系统集中监控,采用红外检测器检测车辆的进出,使用无线收发器识别注册车辆的进出信号,达到车辆通行管理方便、安全、高效的目的。
系统包括:信号接收、红外探测、蜂鸣报警、步进电机驱动、车辆通行检测等5大部分。
闸口分为自动和人工两类,自动闸口专门用于长期卡用户;人工闸口供单次出入使用,由人工发卡、放行、验卡、收卡等动作。车辆入场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车辆出场流程基本与入场雷同,不同的是将“发放临时卡”改为“收回临时卡”,“车位数-1”改为“车位数+1”。
校园电子巡更系统是最近几年被广泛用于校园安全巡查一种安防系统,能够有效制约指定人员在指定时间按指定路线执行巡查工作,并具有事后监督和审计功能。
系统使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存储保安的巡更时间、巡更路线的地理数据,能够在控制终端重现巡更轨迹,并能够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及时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信号。系统主要包括手持巡更仪和控制管理2部分:
手持巡更仪部分利用GPS卫星定位模块接收GPS卫星数据,通过单片机提取时间、经纬度等有用数据并对得到的有用数据进行存储和控制,而且实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向控制终端发送携带巡更人员地理位置数据的警报信息,并在出现紧急突发事件的时,能向中心发出报警信号。
控制管理部分主要由管理系统、传输网络、无线收发装置和校园电子地图系统等组成,实时接收巡更仪发回的信息,当巡更人员偏离既定路线或接收到报警信息,监控中心会发出声光报警。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以IC卡为基础的校园卡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基于CPU卡的门禁应用系统,是指采用CPU卡的授权、认证、监控等功能实现安全场所出入管理和有效控制的信息应用系统,目前在高校的应用正热。
系统通过分析管理制度、学生生活规律、行为方式等特点,设计对应的基于CPU卡的门禁管理系统,实现门禁出入控制、实时监控、考勤记录、非法卡报警等多种功能,实现校园人员流动的安全、高效、便捷的管理目标。
门禁系统可以分为IC卡、门禁控制和门禁管理3部分。IC卡是存储持卡人信息的载体,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是启动门禁控制系统工作的触发器,也是门禁管理系统授权的依据,同时也具有门禁安全认证的保障作用。作为门禁应用安全控制的核心,门禁控制系统根据门禁管理系统下发的授权及控制信息,对卡片和持卡人进行验证并控制门锁开关,同时形成刷卡及开锁记录。门禁管理系统是门禁管理员在门禁控制系统上层进行人员授权、门禁卡管理、设备管理、实时监控、刷卡记录查询等操作的系统。
门禁系统应用范围可以遍布校园内宿舍、教室、办公室、实训实验室、会议室、机房、图书馆、校卫生所、校门等地点,数量大、分布广,目前我院已经和在建的有宿舍、机房、图书馆、会议室等场所。
各类地点的应用在管理控制方式、安全性要求、报警手段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要求。门禁持卡人包括教职工、学生、校内服务人员、短期访问人员等在内的多种用户,各类用户在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发卡管理、授权管理和出入记录管理都各有其特点。所以系统运行首先要规范IC卡的发放程序,各类人员按性质不同由不同部门在管理平台进行注册并指定相应的编码,制发卡部门依据卡编码制作包括持卡人基本信息和指定权限在内的IC卡共人员使用。整个门禁系统的应用功能如图4所示。
图4 校园门禁系统功能结构图2.4 热区闯入监控
校园内有一些需要重点监控的区域和房间,综治平台为此设计了热区监控与报警系统。目前包括的热区主要有:游泳池、财务室、锅炉房、配电间、网络中心机房及重点楼层的走廊等,热区监控主要特点是监控有时段要求,即在指定的时段有闯入监控报警要求。如上班时间无需监控和报警,而在下班后需要开启监控。
热区监控系统主要采用红外和运动探测两种技术,在监控区域边界采用红外对射,场内采用视频监控中的运动检测;在封闭的房间则采用门禁结合视频监控的运动检测。
2.5 重点资产监控系统
学校有一些高价值或敏感资产需要监控,监控这些资产是否在指定的位置,以防止这些资产的非许可挪动而造成丢失或失控。这些设备主要包括暴露在公共部位的投影仪,井道中的网络设备;高价值资产,如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机床、实习车辆等;及敏感岗位的电脑等。
系统主要对这些资产实行定点管理,主要提供指定位置报警、出校门报警及运行记录等。系统主要有监控管理平台、传感器、RFID标签和网络系统组成。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重点资产监控系统结构3 结 语
整个系统正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可以相信在成熟技术基础上,完成构成校园综治安全系统基础的物联网建设,在综治安全公共平台的统一管理下,整合原先的视频监控、报警平台和安全管理有关业务系统,充分发挥前端安全子系统和后端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作用,定能在技术水准、综治效果和决策水平等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实践和探索,能为其他高校类似系统的开发和实施提供借鉴和经验,良好的安全综治管理将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 佟秋利,张慧琳,孙国光.基于CPU卡的大学门禁应用设计实施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4):14531457.
[2] 李坤,孙运强,姚爱琴.校园电子巡更系统设计[J].山西电子技术,2010(3):6771.
[3] 司庆忠,苏晓龙.一种长距离电子巡更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7376.
[4] 杨志千.基于有源RFID的小区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5] 付鹏飞,杨忠根,王亚炜.基于RFID的小区车辆管理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8):22662267.
[6] 林长计.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卡售水管理系统\[J\].电子科技,2011(8):5860.
[7] 陈显亭,贾晓飞.Rfidsim卡手机与校园应用系统对接研究\[J\].电子科技,2011(1):2223.
[8] 韩晶.基于RFID标签的定位原理和技术\[J\].电子科技,2011(7):6467.
[9] 张颖,李凯,王建伟.一种有源RFID局域定位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2(5):6870.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云;云架构:实验教学;案例分享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111-06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在向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上拓展,尤其是电子阅读类终端和Pad类平板电脑,使用户体验产生了根本性变革。与此同时,教学应用和教学模式必将进一步丰富和深入,远程教育、实时互动课堂、在线点播、在线考试评测、在线交流、个性化学习管理等应用逐步融入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经济管理模拟实验室,因教学地点固定、教室之间相互独立、课堂之外学习困难、应用软件缺失等困境,难以满足经管类实验教学对灵活部署、及时响应、快速搭建各类信息系统与实践场景的需求。此外,维护困难、耗时长,也使实验管理人员深陷于纷繁复杂、简单重复的工作,而无暇从事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提供高水平服务与丰富实验教学活动。
平台云化、终端移动化、应用多样化己成為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资源的集中化、系统搭建的简单化越来越容易实现,同时3G网络的发展也促使云计算摆脱理论的桎梏走向实践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而,乘“云”而来推动实验教学创新,是顺理成章的。
一 相关研究与实践
自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因其动态扩展、形态灵活、简化终端等特性,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云计算在具体领域的应用探索,渐趋升温乃至白热化程度,如物联云、教育云、图书馆云、医疗云等。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平台上使用逻辑运算符“并且”和采用“云计算”、“教育”等词语按主题组合检索发现国内学者王萍等于2008年率先系统地总结了云计算在国外的应用实践并阐述了它在网络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带来的积极影响,其后关于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呈现出“井喷”趋势,见表1。
云计算在国内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涉及思考、总结与展望云计算如何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和教育信息化及其在远程教育、高校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尝试与案例分享,主要是围绕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重点阐述与分析云计算在助力教育变革中的作用和应扮演的角色,继而形成基于云计算的新型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模式以推动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并借助Google协作平台全面揭示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特点,思考云计算远程教育系统的逻辑结构、整体结构设计、核心模块设计等问题和描绘未来远程教育云的形态,探索与分享高校实验室云计算平台建设活动中虚拟化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然而,尽管目前我国教育云建设的舆论接受度较高,但各类教育云的建设都是各自為政,缺乏统一标准,缺乏全盘规划,如果不及时关注这些问题,教育云应用将成為新的片片“孤云”,由此导致我们习惯于把目前教育信息化所做的一切说成教育云,尚且缺乏典型的教育云案例。与此同时,现有的教育云建设更多的是探索软硬件资源等基础设施的虚拟化、集成共享与管理,而很少关注之后的应用与服务。
面对上述困境,需要我们在教育云热的大环境中保持理性,并寻找一朵公认的在技术创新、教学改进上都典型的教育云案例以促进教育云应用实践的良性发展。
二 经管类实验教学环境的云架构设计与实现
1 经管类实验教学环境的云架构
面对经管类实验教学活动涉及诸多信息系统和实践场景且需要灵活部署、及时响应、快速搭建的现实需求,仅仅关注软硬件资源等基础设施的虚拟化实现资源的集成共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强调在统一的虚拟化环境下如何提供丰富多彩的应用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实验教学要求。基于上述考虑,我们需要从硬件设备层、软件平台层、基础应用层和多端接入层等四个维度,有所侧重、分步实施搭建,见图1。
其中,在统一的云架构基础上,主要通过提供四大类基础应用来整合多样化的实验教学需要,如下所述:
(1)协作云。向终端用户提供可独立运行的虚拟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它通过把传统PC的计算存储资源集中到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统一分发,终端用户仅需通过显示器和瘦客户端即可接入到自己的“虚拟计算机”,这既降低了终端性能要求,也使多端接入成為可能,同时丰富灵活的应用部署,有力支撑了实验教学的多样性,也把实验管理人员从繁杂重复的机房工作中解放出来。
(2)虚拟服务器。虚拟计算机仅提供了灵活多变的上机或办公环境,而通过虚拟服务器能够把现有的或各类厂商的实训软件统一部署在云平台上,从而提供更為完善的实验教学服务,如通过提供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2008、Linux等多种虚拟服务器环境,部署ERP、企业管理、财务会计、舆情监控、商业分析等各类实训软件。
(3)统一通信。是以融合业务交换系统和统一通信业务应用平台為核心的校园级统一通信平台,它支持多终端接入,如PC、Pad、智能手机等,融合了即时消息、语音、视频等业务,以实现远程会议、远程培训、移动办公等全方位应用,能够很方便地召开多媒体会议,支撑跨区域的研讨交流,从而提升沟通效率、辅助快速决策,同时还节约了可能的差旅成本。
(4)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实现校区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家庭的互联互通,轻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从远程教室、家中或在旅行中通过智能终端加入远端实时课堂,与老师或者同学之间进行音频、视频和文字互动。同时,具备多媒体共享、屏幕共享等功能以满足信息时代对于多媒体内容的应用需求。
2 新型产业信息化实训中心平台建设
新型产业信息化实训中心(下文简称“实训中心”),主要包括IDC机房、交互式智慧教室、沙盘实训室、运维监控室、文档资料室、多功能区等基础设施,由商学院牵头建设,旨在改变学院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训练”的陈旧教学模式和现有经济管理模拟实验室机器设各老化与应用软件缺乏的现状。实训中心主要以华為TecalE6000服务器、OceanStor S5500T存储系统和Quidway S5700三层交换机為物理硬件基础,利用Xen HyperVisor虚拟化技术实现物理资源虚拟化,结合华為eSpace Cloud虚拟化软件产品形成统一的云管理平台,提供Windows、Linux等多样化的系统环境以支撑各类实训软件的部署、安装、测试,以及灵活多变的上机或办公环境:通过规划与部署符合学院需求的专业实验教学软件、交互式智慧教室和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并采取多终端接入方式,实现了方便灵活的管理和使用,顺应了移动教育趋势。
在整个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实训中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领域人士前来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如;先后有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检察院、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江苏淮安市教育局等一百余人次参观交流,并接待了哥斯达黎加科技部长Alejandro Cruz访华团一行、南非STELLENBOSCH大学首席信息官JOE SMIT一行、法国邮政集团董事Nathalie Andrieux及其IT战略管理部部长Chabane Debiche一行等多批次国外嘉宾参观交流。其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关键时间节点:
2011年10月,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论证。
2011年11月,启动项目公开招标活动,最终确定中标方。
2011年12月至2012年03月,顺利完成项目“三包”建设方案。
2012年04月至2012年05月,各类软硬件兼容性测试,试运行。
2012年06月12日,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并投入使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它站在了学科教育和教育发展的前沿,是高校将“云”真正落到实处的典型案例。
2012年07月02日,成功举行教育协作云现场会,被业内认為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样板,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国云计算服务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或转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目前,实训中心在统一的云架构下已有20余套实训软件在正常运行,且拥有Windows、Linux等10余套系统模板以满足快速搭建各类应用环境的需要,初步形成了云中教学、云中协作、远程交互、互动课堂、在线课程等应用為主的教育云平台。
此外,鉴于在教育云上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尤其是对教育云架构、各类高度集成的云服务、移动办公和互动教学等方面的理解,实训中心还吸引了诸多企业前来“云中筑巢”為拥抱云时代做尝试,这成為孵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有机融合的温床。
三 云环境下的实验教学框架
鉴于学院的学科特点,实训中心通过采购和联合共建实验室等方式规划部署了有关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管理、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专业实训软件,改变了原有实验教学单一(或缺失)的局面。然而,云环境下实验教学活动需要多方协作创造以不断优化与扩增云端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实验教学项目。见图2。
平台使用,满足了日常实验教学,体现了资源集成共享的优越性;创新探索,孵化了新的实验教学项目,确保了教学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运维管理人员,需要担当起服务创造者角色而绝非仅仅是服务提供者,以促进平台使用与创新探索的有机统一,最终形成完善的教育云生态系统。
1 丰富实验教学
在统一的云管理平台上,维护工作变得简单、快捷,通过提供虚拟服务器以灵活架构、按需部署与集成各类实训软件,提供丰富的实验教学项目,从而满足各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目前,实训中心提供的实训软件,门类齐全、种类繁多,拥有B/S、C/S两种架构模式,专业实训、统计挖掘、系统开发三个大类,具体如下所述:
(1)专业实训类。ERP财务模块、ERP人力资源模块、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演练、项目管理沙盘演练、企业内控与营销工程、模拟导游实验教学、会计实验教学、审计实验教学、财务决策与分析、舆情监控平台等。
(2)统计挖掘类。SAS统计挖掘软件、SPSS统计挖掘软件(Statistics和Clementine)、Teradata商业分析平台等。
(3)系统开发类。拥有Eclipse、Visual Studio、Android、Photoshop、Dreamweaver、Authorware、Fireworks等各类系统开发环境。
基于此,实训中心已经承担了大量实验实训课程,主要包括:综合会计实训、财务报表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实战演练、信息管理实用软件实训、5A景区漫游模拟导游实训、Android手机程序设计与开发、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操作系统、Web程序设计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检索等。
此外,依托先进的录播平台全方位记录实验教学、培训活动、参观访问的实况,实训中心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资源库,并通过云平台对师生们开放,进一步丰富了实验实训的各类服务。
2 统一科研教学
魏红等认為“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呈现较為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科研对其教学是有促进作用的”。实训中心则与教师合作,积极探索在云平台上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活动的一般模式,使得科研成果能够及时反映在实验教学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使得科研成果能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得以检验、优化和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统一,见图3。
依托云平台提供的各类实训软件环境,為上述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要保证顺利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统一,不仅需要教师积极思考科研教学化的模式,更需要实验人员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对实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深化校企合作
实训中心采用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方式,深化校企合作,旨在為广大师生带来企业在管理、咨询等实践活动中的实务理解,帮助师生了解企业面临的各类问题以把握最為真实的社会需求,并诚邀相关企业资深的专业人士开展讲座培训,引进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形成良性互动,以期提高学院师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目前,实训中心已建立华為教育协作云联合实验室、Teradata商业分析联合实验室、NSTOR数据管理联合实验室、中经世林模拟导游联合实验室等多个校企合作平台,并由此孵化实验教学项目,為日常教学科研提供新的支撑。比如:利用ERP系统中生成的业务数据,或者利用具体应用系统中的日志,把这些数据导入到数据仓库中,进而通过数据挖掘进行商业分析,这些都离不开各类厂商的支持;同时,在上述活动中,学生们的独立学习意识也能够得到极大培育。
4 提供实践平台
在确保满足日常实验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实训中心还设立开放实验室以最大程度地面向师生开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实训中心拥有完善的企业模拟经营沙盘演练平台、先进的商业分析平台、丰富的统计挖掘软件、无线网络全区域覆盖、舒适的实验场所等软硬件设施,為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為会计学系师生提供上机环境,以备战2012年首届“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网络大赛。
同时,凭借在信息化架构与实践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优势,实训中心还积极辅导本科生参与国内外相关赛事,且已取得较好的成绩,如:赴新加坡参加2012、2013年APEX商业IT案例大赛,与世界一流学校同台竞技:提供企业模拟经营沙盘演练的电子沙盘和物理沙盘环境,并指导本科生参加2012年上海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在本次比赛中参赛队员荣获优胜奖。
四 实验教学典型案例介绍
為了确保实验教学活动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实训中心并不局限于作為服务提供者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而是依托云平台在资源集成共享、灵活搭建应用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与任课教师、企业积极开展合作以进行创新探索,為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支撑。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与任课教师合作,嵌入课堂教学,探索开设配套的实验课程:依托平台优势,联合企业协同创新,开发新课程。
1 网络文本信息挖掘
现如今各类会展活动在举办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互联网的烙印并在网络上汇集大量相关报道或讨论,同时微博(客)的出现与蓬勃发展,也加剧了这一趋势。因而,在网络广為普及的社会环境下,及时了解与掌握会展活动中网络媒介或网民群体所表达出的重要节点信息,变得十分重要。為帮助会展管理系本科生认识和了解网络信息处理的做法,全面把握网络环境下会展研究的新动向,会展管理系教师与实训中心合作,探索开展相关实验教学的可能性。实训中心实验人员在网络信息处理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為此次实验教学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技术保障。
在与任课教师反复沟通交流后,决定在大型会展活动中的事件分析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客户偏好及行為特征之网络文本信息挖掘实验教学活动,以作為会展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确定為帮助会展管理系2009、2010级本科生认识文本挖掘及其常见的工具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信息采集活动并进行热点发现、社会网络分析等信息分析活动。
实验人员首先结合先前的积累准备了一份实验讲义材料,明确采用开源工具进行实战演练,然后交由任课教师模拟实验,最后制定了一套实验教学方案,如下所述。
(1)理论讲述:概述文本挖掘及其常见的工具技术,文本挖掘的典型应用场景。
(2)实验环境:通过云平台让学生了解和部署实验环境并陈述具体应用场景,
(3)工具使用说明:结合新浪博客实例,熟悉开源网络采集工具火车头采集器和社会计算平台ROST CM用于网络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活动中的流程。
(4)自由实战演练:在给定的主题范围内进行网络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并进行现场答疑。
本次实验教学改变了该门课程实验教学活动缺失的现状,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也给该系本科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工具,如:针对2012年十一黄金周出现的旅游景区“人满為患”现象,借助文本挖掘手段利用新浪博客数据全面清晰地刻画了网民对这一现象的态度以及关注的焦点——交通、拥堵、免费、堵车、投诉、幸福等,拓宽了学生在捕捉客户偏好、把握客户行為等领域的视野。
然而,文本挖掘本身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在简短的时间内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结合本次实验教学实际,实训中心已着手开展文本挖掘与信息分析专题培训,以期通过理论讲述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实验教学。
2 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
大数据时代下,面对多类型数据的海量集聚,数据挖掘活动所担负的从中涤取“有效的、新颖的、具有潜在效用的乃至最终可理解的模式以获取商业利益”任务,变得十分重要且更富挑战。托马斯·达文波特数据科学家这一职业也随之呼之欲出,并被誉為二十一世纪“最性感”的职业,然而所有大学都尚未设置数据科学的学位(课程)。
為顺应这一趋势,实训中心依托Teradata商业分析联合实验室,结合Temdata在金融、电信、零售、物流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挖掘经验,开展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专题培训,以全面认识和把握数据挖掘在商业领域的真实做法,掌握数据挖掘常用的算法、模型与工具——如决策树、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算法和TWM挖掘工具、Excel高级应用等,从而培育挖掘与分析能力。该专题培训,采用理论讲述、实战演练、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共分為15个专题,内容涵盖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方法论、工具与模型以及电信/银行领域中数据挖掘典型案例分享等。
随着专题培训的深入,逐步改变了广大师生对数据挖掘即是“建模型、选算法”的认识误区,并了解到数据挖掘活动中约80%的工作是在做数据探索、数据准备,而借助工具或搭建数据仓库(集市)可以大大缩减这一工作量。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时代下在数据(仓)库内进行数据挖掘已经成為发展趋势。实训中心所部署的Teradata数据仓库及其挖掘工具,顺应了这一趋势,并通过开展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专题培训活动能够使广大师生站在前沿以更加从容地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致力于探索如何利用专题培训积累下的实验讲义等素材并结合师生的反馈把专题培训内容固化下来——如出版教材、专著等,从而进一步巩固培训成果和丰富实验教学,同时也為培育“数据科学家”人才做准备。
五 结束语
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特征、相关技术和面临的挑战,大数据时代实验室管理提升带来的新方向,包括实验室大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处理、分析决策系统等的建立,更加注重保密和法律问题,对实验室管理新特点也做了分析。
关键词:
大数据;实验室;管理
海量数据已经使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来源、传播速度和传播数量正在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工作习惯。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以及互联网的实验室管理技术正在兴起[1,2],那么“大数据”究竟是什么,“大数据”的发展将会给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带来何种影响或进步,实验室工作者又将如何面对直至驾驭这种进步,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一、“大数据”的概念,特征,相关技术和面临的挑战
(一)“大数据”的概念
一般比较公认的“大数据”概念是:数据量大;数据处理迅速;数据类型多样;数据价值高,密度低。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将大数据定义为:为更经济地从高频率的、大容量的、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价值而设计的新一代架构和技术[3]。另一个对大数据较为抽象的概念是,一种在数据量增长迅速、信息来源繁多庞杂中,实现管理智能的思维形态[4,5]。
(二)“大数据”特征
简称4V特征。为Volume(数据量大)、Variety(种类多)、Value(价值低)、Velocity(高速处理和响应)[6-9]。(1)Volume。指的是由网络应用、科学研究产生的数据量,及从这些数据衍生出来的数据非常庞大。(2)Va-riety。数据有多种数据源,数据类型多样,结构复杂。(3)Value。在大量数据中,有价值的不多,即价值密度较低。(4)Velocity。大量的数据要求对数据快速处理,实时分析,从分析结果中解释并预测事物的发展。
(三)“大数据”面临的挑战
(1)如何将复杂的数据整合成有机合理的结构成为面临的问题。(2)时效性即对数据处理系统的高速、低耗要求是一个挑战。(3)涉及隐私保护等安全问题,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重要方面。(4)高能耗是大数据发展的制约瓶颈。(5)大数据分析结果差异化。复杂的分析过程导致差异的分析结果,差异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反而可能制约了获取知识的能力[10,11]。
二、大数据时代实验室管理的框架[12-15]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实训的综合体。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是实验室管理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大数据技术可将先进的网络技术与数据库结合,引入到实验室管理的理念中,提高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有效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功能。通过各个信息平善建立,有力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有序进行。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实验室高效管理要建立和完善以下系统。
(一)建立实验室大数据的采集系统
主要分为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按角色划分分为学生,实验室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数据包含各种预约信息,成绩查询和登记等系统,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报废等数据,实验试剂和耗材的信息,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信息,实验室管理文件信息。采集的数据要尽量使数据全面,完整,从各个方面反映事物的真实性。因此在数据采集阶段要合理设计数据的结构和内容。
(二)建立实验室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系统
在采集数据中要做到采集数据完整性和实效性。完整性指信息的统计不仅有简单的数据,还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等数据。实效性是指对采集的数据及时更新,如实验室易耗品的使用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仪器的预约状态等。
(三)实验室管理中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形成决策
以往对实验室的管理和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大数据下管理的决策、预警主要依靠数据的分析。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后,带着问题对相关的数据分析,提供给管理者解决的方案。
(四)大数据使用过程中的保密和法律问题
大数据一个巨大的优点是数据资源共享,但实验室内很多数据是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分享的,比如最新的科研数据、客户的送检结果等。因此实验室管理中,在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保密和法律方面的管理。
三、大数据时代实验室管理的特点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化
实验室安全是实现实验室功能的基础保证。门禁系统取代门锁,刷卡出入,视频监控系统可对实验室进出人员控制和监督,并促进实验人员责任心的建立。远程实验室仪器控制和报警系统,可帮助技术人员远程控制实验仪器的操作和电源开关,及时监控实验室仪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动态。
(二)实验室试剂耗材的管理更加动态、实时
通过数据库对试剂耗材的使用情况数据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试剂耗材进行预定和补充,对未来的实验所需加以预测分析。同时对试剂耗材的供货方式,供货速度,供货厂家等分析,可对供货商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保证试剂耗材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三)实验仪器标准化网络管理
实验仪器的唯一条形码识别管理系统,可保证实验仪器从入库,使用,维护的全网络公开、开放。实验室仪器的预约系统可保证大型仪器管理共享,保证仪器的高效使用。使用全程电子记录和监控,可有效统计和分析仪器的使用率,对今后仪器购买提供有效数据。实验室准入制度的网络化学习、考试、准入,不仅保证实验室仪器者的基本素质,而且对仪器的正常高效运转提供必要保障。另外,反馈的数据提供进一步的网络支持。
(四)实验规章制度和课程多样化学习
写实、生动的动画模拟,可以将刻板文字化的规章制度转化更易接受和领会的方式,加深制度的学习和认识,避免实际中因制度不严格执行导致的失误。很多在现实中危险的事故和实验,可结合大数据的分析和模拟,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实验操作过程可能发生的危害,让学生感受和探索,以避免真正危险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室人员管理升级与升级管理
人员管理可在数据系统中划分不同角色,分配不同权限,承担相应义务。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是为更好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实验技术人员可根据现象分析、统计分析,积极协助科研人员的技术开发、仪器升级等工作,并通过数据系统及时了解实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础。实验室是人才培养与人才施展才华的基础条件,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与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是实验室管理工作持之以恒的追求。大数据时代无疑为这种追求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作者:张艳艳 韩涛 高秀芝 黄漫青 丁轲 单位: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崔德凤,张永红,沈红.浅谈高校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J].北京教育,2013,(2):48-49
[2]李密生,忻圣婷,肖欣.基于校园网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4,(4):61-66
[3]张意轩,于洋.大数据时代的大媒体[N].人民日报,2013-01-17.
[4]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2014,48(6):957-972.
[5]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4):10-16.
[6]霍梦兰.大数据时代的问题挑战与应对策略[J].科技视界,2014,(34):206,311.
[7]王萍丽,吴政,吴英昊.大数据时代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2014,(12):47-49.
[8]吴梅.大数据及其对地矿分析测试工作的启示———以贵州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为例[J].价值工程,2014,(17):234-235.
[9]方巍,郑玉,徐江.大数据: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5):405-419.
[10]李勇辉.大数据概念辨析及应对措施[J].互联网天地,2014,(1):11-13.
[11]王书伟.大数据时代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2]陈昌兴.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云计算策略与方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1-224.
[13]程琳琳,王旭,程延俊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在实验室科学管理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工程,2014,(1):16-20.
按照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报送“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的通知》,现将XX县农业农村局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锐意创新抓农业农村改革
1、继续完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集体耕地测绘面积XX万亩,形成纸质档案资料XX宗,应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XX户,已颁发XX户,颁证率达到XX%。
2、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目前全县XX个乡镇试点村的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下阶段的股权设置、资产量化和成立合作社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
3、逐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土地确权的成果,结合土地平整项目、作物补贴的方式推进土地流转,累计完成土地流转XX万亩,流转比例占耕地面积的XX%。
二、持之以恒抓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千村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院内院外六件事为重点,狠抓村容村貌治理。农村改厕工作,2020年改厕任务为XX座,截止X月X日已完工XX座,完工率为XX%。
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累计发动群众投功投劳XX万人次,清运农村垃圾XX万余吨,清理沟渠、河道淤泥渠道XX公里,拆除清理残垣断壁XX个。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总投资XX万元的XX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建设项目,在县城、XX镇分别建设污水处理厂,分别连接临近乡镇的污水管网,基本完成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
4、积极推进农村健康卫生生活方式培养,解决睡觉上床XX户,完成率XX%;解决做饭上灶台XX户,完成率XX%;解决吃饭上饭桌XX户,完成率XX%;解决学习上书桌XX户,完成率XX%。
5、创建州级示范村,2020年自治区拨付400万元,实施8个州级示范村项目,目前项目方案已通过州级审验,XX村土建类施工已完工,沙湾村绿化工程、太阳能路灯安装已完工;剩余采购正在走采购程序,资金支付XX%。
三、农机化工作稳步发展
1、农机装备总量持续稳步增长。全县在册拖拉机XX台。农机总动力达到XX万千瓦,较上年增长XX%。
2、农机化作业水平保持稳步提高。全县总耕地面积为XX万亩,小麦、豆类、油料、打瓜等农作物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达到XX%、甜菜机收达到XX%,农林牧鱼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XX%,较上年提高了XX%。
3、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技术推广。自2014年起,XX县就引进卫星导航系统,用于农机播种作业,在不断加强引进卫星导航播种技术的进程中,目前已累计安装XX部。在XX镇农民群众自发使用卫星导航播种技术,提高基地建设的整体形象,完成XX万亩作业量。
4、特色农业机械研发和利用。2020年XX县加强特色农业机械推广力度,整合技术资源对原有的摘穗式玉米收获机进行改进,用于薰衣草收获,实现了薰衣草机械化收获“零”突破,在机具改进过程中,严格各项安全措施,保证机具各传动部件安全可靠,并加固防护部件,使所以传动部件均在防护隔板内传动,提高安全系数。
四、市场监管能力逐步增强
1、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对未审先推、未备案经营、标签标识不规范、经营档案不健全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我县种子生产经营实行网上备案制,全年累计受理了XX家种子经营门店提交的XXX份备案申请,备案率达XX%。
2、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治理。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规定,把好市场准入关口。通过网上审核、实地审查,对XX家符合经营条件的农资店颁发了农药经营许可证。认真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执法检查,对经营假劣农药和肥料、过期农药、无证经营农药、经营禁限用农药、高剧毒农药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切实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截止目前,开展定量检测样品XX个,XX个参数,合格率XX%;开展快速检测XX个,合格率XX%;配合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成监督抽检采样任务XX个。合格率为XX%。已实施合格证主体XX个,贴用合格证XX张,带证销售产品XX吨。国家追溯平台录入主体信息XX个,自治区追溯平台录入主体信息XX个。同时,XX县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于今年年初通过实验室了“双认证”考核。
五、凝心聚力抓农村经济发展
1、扎实开展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一是家庭农场、合作社方面。2020年新增家庭农场XX家,上报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XX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XX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订单农业,帮助XX县雪草专业合作社、XX种植专业合作社等XX个合作社签订甜叶菊销售订单,总计XX亩。目前,全县共有机制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XX家(示范社XX家),家庭农场XX家。
二是龙头企业方面。牵头组织认定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家,组织申报州级龙头企业XX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XX家已通过验收。目前,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XX家(自治区级的XX家、州级的XX家、县级XX家)。
2、深入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2020年预计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XX个,其中休闲农业观光农园XX个,农家乐XX个,休闲农业一村一品专业村XX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遍及全县XX个乡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XX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XX亿元。
3、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以XX镇为主产区的薰衣草种植面积XX万亩。保持红花、蔬菜等传统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形成以果XX等乡镇为主产区的XX万亩红花种植基地;以XX等乡镇为主产区的XX万亩蔬菜种植基地。不断扩大甜叶菊种植,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以XX为主栽区的2.58万亩甜叶菊种植面积。成立XX产业发展协会,通过举办XX公共品牌线上推广活动、XX的主题直播活动、“6·10”县长直播带货活动、XX产业发展高峰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进行公共品牌推介。此外,还邀请中央电视台四套《源味中国》节目组拍摄了专题片,在影响力较大的航空杂志《南方航空》上登载3期宣传广告,在潜在客户较为集中的沪广深地区开展冠名号高铁列车全方位宣传,不断增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六、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积极推进畜禽粪污防治。积极争取农业发展项目资金,重点完成了全县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规划,引进秸秆、地膜回收利用企业。在XX个乡镇(中心)各建设1个畜禽粪污处理收集中心,XX个乡镇(中心)各建设畜禽粪污收集点1个,项目资金XX万元;在XX个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项目资金XX万元。
2、全面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设定XX个残膜回收监测点开展定位监测工作,对全县XX万亩覆膜地块残膜回收进行补贴,每亩补贴XX元,合计XX万元;对XX万吨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回收,利用率达到XX%。
1、金融云案例——吴江农村商业银行
背景介绍:
“在金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吴江,要赢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逼得我们要么第一,要么唯一。”吴江农商行董事长陆玉根曾深有感触地说。吴江农村商业银行是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全国第一家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专注“三农”、服务“三农”,以总资产超560亿元居全市15家银行之首,被称为“吴江人自己的银行”;在苏北、安徽、湖北等地的13家分支机构正成为助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因而也被誉为农村金融的“吴江现象”。
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区域银行在中国不在少数。作为与实体经济接触最为紧密的金融触角,他们担负着将资金血液输送到小微企业部门的重要职责。这些中小银行运营成本高企的问题很突出。其中,IT成本居高不下是重要原因。这也制约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测算指出,在某些银行贷款类业务中,包括IT在内的操作成本已经达到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的10倍以上,这客观上造成了小微企业客户的融资难、融资贵。
建设方案:
通过阿里云的解决方案,吴江农商行构建了一个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动态管控的智慧IT基础架构。
在架构上,通过专线接入服务实现支付宝、阿里云、吴江农商行的互连互通,使金融业务运行在相对安全封闭的网络环境中,在业务连续性上,通过在青岛建立灾备中心,实现与杭州生产中心应用级灾备,底层数据实时同步,一旦发生故障,随时可以接管业务。
为保障本中心的高可用,可通过SLB构建应用池,将流量分发到不同VM上,在业务高峰期,弹性拓展和升级应用池。另外,阿里云的云盾附加服务可以进行应用、数据库、系统、网络安全护航。
价值所在:
据银监会统计,目前我国拥有2000多家区域银行,持卡用户在2-3亿间,由于规模、成本、技术等因素,多数银行尚未提供提供互联网相关业务。
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用户消费购买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银行拥抱互联网进行转型。阿里云具备快速交付、灵活扩展、成本极低、安全可靠等优势,可以帮助吴江农商行实现与支付宝的快速对接,为其卡用户增加便利的网络支付渠道,增强了卡用户活跃度和粘性。
作为第一批使用阿里云的银行,不仅在业务模式上有所创新,而且在IT技术上也保持与时俱进。通过推出快捷支付,向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使他们有了更好的消费和支付体验,同时,开发和IT成本也有了极大的降低,避免了硬件重复建设和运维难度,而且云计算的弹性优势可以帮银行从容应对IT架构的挑战。
2、政务云案例——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
背景介绍: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国家“十一五”计划着力打造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核心地带,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目标是努力把东营市打造成“数字之城,石油之城,生态之城”。如何推动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当地石油产业相关业务发展,包括当地的政府服务转型等,一直是东营市政府关注的问题。当今时代,科技引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东营市建设高端产业区和软件园区对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将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为推动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东营市积极推进软件园区的建设,以信息服务为主导力量,同时优化整合技术、人力资源等产业,聚集国内外市场资源,引进和培育信息服务业的知名企业,以东营软件园为中心,逐步形成黄河三角洲多软件园协作的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亨,从而建立各个区域的多园区的协作开发,实现各个应用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建立省市级的软件发展联盟,形成一个以软件园为中心的信息产业生态发展环境。
随着东营软件园的建设和发展,将会有大量的软件外包企业进驻,这些企业的规模虽然各不相同,但往往有共同需求,若不能得到统一的资源调配或规划,势必影响到相关企业的开发测试成本、效率和管理等相关工作,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园区的整体发展。因此软件园的建设必须考虑到软件外包企业的共性需求。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降低开发环境的软件购买和维护成本,需要可利用的、灵活的、动态的和安全的研发测试环境。
(2)保障测试环境资源,加强测试规范化和统一管理。
(3)共享、协同和创新的环境需求,需要建立共享、协同和创新的平台,打破以往项目独立和企业独立造成的沟通和协作壁垒,实现园区的所有企业之间成果分享、技术协作、共同创新。
建设方案:
由于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不仅要为东营软件园企业提供软件升发测试服务,也是东营市的软件发展的核心计算服务平台,在未来还将作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成为拉动黄河三角洲的先进技术的推动力,因此,方案建设内容是在建立云计算架构的同时建立云计算中心平台,再依据项目分期建设的原则,先建立一个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开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云计算中心平台还要为将来更多的服务平台建立可扩展的基础。
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平台: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平台是开发测试服务平台和未来的各种电子政务、数字化城市、公共医疗、企业OA服务等应用服务的部署平台;还可作为山东省内各个计算中心的上级管理、监控、调度和软件资产管理节点,完成全省运算能力、IT资产等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全省信息资源的共享。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项。
作为本地信息基础架构资源池,承载软件交付平台、本地管理系统和内外网统一门户等。
未来作为黄河三角洲内各个云计算中心的上级管理节点、监控节点、调度节点和软件资产管理节点,真正实现全省一盘棋。黄河三角洲云计算管理中心可以对其区域内的闲置软件资产进行临时的租借调用,并且在使用完毕后释放对此软件资产的占用。
提供计算能力的全省共享能力。软件企业的工作是周期性的,在特定的周期内将对计算能力有着很大的需求,例如性能测试阶段,所以实现计算能力的全省共享是非常有必要的。
开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开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的目的是建设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应用交付平台。此平台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和园区提供软件设计、编程和测试的实际操作平台;另一方面,将成为对外统一的软件服务界面,在东营软件园的管理下,完成各个软件园区企业之间的协作开发,使遍布在山东省和各个地市的软件园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着力打造软件开发的航母。
价值所在:
2010年8月,东营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己经实施完成后正式上线,在此基础上,东营市还将进一步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吸引国内外知名外包企业在东营软件园建立分包中心和承接基地,全面提升软件园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将有力地推动东营当地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的提升与发展,从而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进而构建起基地化、集群化、生态化的区域发展格局,成为环渤海最具活力的高端产业板。
东营市副市长李金昆指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国家策略为东营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东营市与IBM合作的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是东营探索创新途径、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推动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积极尝试。IBM所提出的‘智慧城市’正是力图实现并不断完善的新城市愿景,东营期待在云计算的助力下建立起真正的“数字之城”。
3、教育云案例——北京工业大学科教云
背景介绍: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和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12月,学校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高性能计算平台,作为北京工业大学校园网格的基础设施,是北京工业大学“211工程”、“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对于北京工业大学来说,建立高性能计算平台,并不仅仅是搭建一台高性能计算机这么简单,学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水平、低成本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给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服务,将高性能计算送到校园用户的桌面上,成为学校的技术支撑平台。同时,北京市和教育部也要求学校建设一个开放的公共计算平台,面向社会和兄弟院校,为企业研发以及市政项目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
通过建设一个传统的高性能计算环境,无法达到上述的目标。根据对北京工业大学现有lT环境的分析和了解,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传统高性能计算环境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单一,应用软件受限制严重,难以满足校内各个院所不同领域的研究需求。
(2)原有校内IT资源匾乏,对于很多需要IT资源支持的学科教学和科研带来了限制,无法为学生、老师提供足够的实验和教学环境。
(3)原有校内IT资源分散、孤立,跨院系、跨专业科研合作和资源利用困难重重。
(4)利用政府对院校的大量科研投入而搭建的科研平台,服务对象局限于校内,需要能够提供一种便利的服务模式,为政府以及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实现科研投入和产业结合。
建设方案:
北京工业大学采用IBM云计算的技术和方案来搭建新的高性能计算平台,统一管理软硬件资源,以虚拟化和自动化的方式动态部署资源,用来统一提供服务,从而提供良好的扩展性,支持按需变化的运算模式。北京工业大学云计算平台提供3个方面的服务,一是服务教学科研,支撑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和重点科研的,北京市的重点“973”项目,高性能计算等;二是开展科学研究,对于学生和教师开放,支持教学和科研;三是支撑服务北京,对北京市的企业和政府开放,提供IT资源支撑,建立电子政务的试点,为相关政府部门服务。
IBM云计算解决方案为北京工业大学建立的高性能云计算平台将计算、存储资源以及数据和应用作为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给用户提供灵活、个性化、多元和简单的应用和服务,从而满足北京工业大学对计算平台的需求。
价值所在:
IBM高性能云计算平台在北京工业大学的建设,带来了如下价值。
(1)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计算资源集中化管理,使得对校内IT资源的管理智能化,可实现校内各个院系、各个专业的IT资源整合,由云计算来进行集中的自动化调度,为各个用户动态分配和回收计算资源。
(2)通过云计算可以提供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北京工业大学可以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以并行计算课程来说,可以为学生提供虚拟化的并行环境进行实验、开发和测试,可以开展校内、校外的高性能计算竞赛。云计算实验平台的建立,也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带来了好处,不懂计算机的其他研究领域人员,可以和计算机专家在云计算平台上合作开发新的科研应用,从而促进科研的进步。
(3)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学习云计算这一目前业界流行的技术,理解新技术的价值所在,而学校则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开展相关的课程,如虚拟化、自动化和服务管理等。
(4)北京工业大学云计算平台还有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校外的客户,比如其计算生物类应用、工程应用和防震减灾应用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对外提供服务;利用该平台为北京市的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电子政务支持。
4、教育云案例——广州区域教育
背景介绍:
广州市下辖10区2县级市,全市有1600余所公立中小学,156万中小学生。其中不仅有执信中学、广雅中学、培正中学这样座落在越秀区、荔湾区的百年名校,也有座落在从化山区、增城乡镇的农村学校。如何才能让它们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这是摆在广州市教育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课题。广州市教育局因此在2011年4月启动了“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提出了“3年左右的时间,缩小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的总体目标,及基本实现“资源全覆盖,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等4大具体目标。
按照项目规划,2012年就要实现全市中小学电脑生机比达6:1以上;电脑师机比达80%以上;多媒体教育平台与班级数的比例达90%以上,其中农村中小学达80%以上的目标。而现状是全市中小学PC机20余万台(含教师用),每年折旧淘汰6万余台,仅仅是PC机的缺口,全市就高达十几万台,实现目标的成本非常巨大。
即使能解决硬件上的资源问题,城乡间的教育信息化不平衡依然很严重,因为优质的教育信息化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的学校,仅仅靠Email、U盘这些碎片式的手段,无法有效传播到更大的区域,难以在广州市教育系统的大范围内共享,自然也无法实现广州市教育局“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简单而言,广州市教育局需要比PC机成本低得多的终端去为巨大的PC机投资减负,还要建设一个信息资源总量达80TB,涵盖广州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多层次、多功能的“标准、开放、交互、协作、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广州“数字教育城”。广州市教育局当然很清楚面临的种种困难,但他们依然只给自己3年时间去实现目标,是云计算的全新信息化架构,给了他们信心。
建设方案:
华为公司的“教育云”解决方案为广州市教育局提供了教育云平台,实现了全市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广州教育城域网,把中心城区的百年名校与偏远的乡村中学接入到同一个教育资源平台中,首先在信息流上做到了从化、增城的孩子们也能共享华师附中、执信中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具备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条件。
另外,用瘦客户机替代传统PC,不仅大幅度降低了终端成本,令中国教育界看到了解决长期困扰乡村学校电脑普及问题的曙光,而且也大大扩展了教学终端的范围,为最基础的教学办公,以及多媒体教学、3D课件教学、高清视频教学、移动教学等各种不同场景提供了多种形态的终端,满足不同条件用户的教育资源需求。
价值所在:
引入云计算构建“教育云”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从第一批学校迁移到“教育云”的数据来看,教育硬件资源利用率由不足8%提升到70%。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在2011年11月4日召开了广州“教育云”应用实验启动大会,向全市12个区县级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电教站站长、项目实验校校长、骨干教师进行了动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更多的乡村学校迁移到“教育云”上,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将为实现广州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电信云案例——贵州移动云计算增值业务平台
背景介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于1999年8月1日独立运营。围绕“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和“服务与业务领先”的战略目标,贵州移动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无论是在业务营收还是用户规模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随着传统电信业务市场饱和、竟争加剧,电信服务利润减少、收益降低。如何依托核心竞争力,构建服务交付平台,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电信增值服务拓宽市场,以及在3G时代与互联网应用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增值服务生态系统,是众多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的共识,也是贵州移动重要的业务发展战略之一。面对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增多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贵州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员,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随之带来了设备与管理成本逐渐增大和IT架构的日趋复杂。
建设方案:
通过IBM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贵州移动构建了一个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动态管控的智慧IT基础架构。
(1)建立云计算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的快速交付和应用的快速部署。
(2)通过XIV的虚拟化网格架构,零管理,高效自愈的云计算环境为客户简化管理,降低运维成本。
价值所在:
贵州移动云计算增值平台建成后,新的运营与管理模式比传统模式降低了40%的成本投入,缩短了70%的建设周期,资源使用率大幅提高,能源消耗明显减少。
(1)极大缩短行业信息化应用上线周期。
(2)整个系统采用弹性架构,按需自动分配计算资源,满足贵州移动业务快速变化对计算资源的需求。
(3)实现所有lT设备和虚拟设备的自动化集中统一监控管理,减少了贵州移动系统管理的工作量。
(4)极大提高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资源利用效率。
(5)多个业务系统部署在少数几台服务器上,减少了机房空间、能耗和空调的开销,有助于贵州移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6)实现业务的不间断运行。
(7)通过服务器和存储资源池的构建,实现贵州移动IT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分配,避免孤岛现象,使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最充分利用,极大提高了投资回报率。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积极稳妥地推动企业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和全业务运营商转变是未来发展的战略与目标,而大力发展ICT服务,为行业客户实现信息化提供综合性IT和系统集成服务等,是各个运营商实施转型的重要方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云计算将会成为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并利用云计算实现加速的业务转型:从单纯地提供通信服务,转型为把应用、软件、IT作为一种服务,实现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贵州移动通过云计算增值平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在云计算领域勇于实践和探索,通过云计算增值平台的建设推动业务的快速上线与发展,加速企业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对中国的电信行业实施云计算项目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6、智慧城市案例——银川
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城市的发展面临巨大问题,如: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环保问题、能源问题、恶性犯罪事件的增加等问题,给城市管理者和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带来巨大压力。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就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目的是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进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中银川市被列为试点城市,“智慧城市”是“无线城市”、“数字城市”之后的更为高级的城市发展阶段,是智慧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新思路、新手段、新机制,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布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化的解决方式。
作为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银川市在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思路上,选择有实力的合作方共同打造智慧银川,破解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缺乏、智慧度不高等难题。
银川市政府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注资成立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智慧城市”。从商业模式上看,智慧银川建设率先引入了财政部主推的PPP模式,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级的投融资体系,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手段,破解资金难题,实现政府、企业互利共赢。
建设方案:
中兴通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个层次。
感知层:利用遍布城市每个角落的传感器,采集听、视、触、嗅、行的各类信息,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快捷、直接、有效的信息;
网络层:以通讯网络为主,建设方式可以无线+有线互为补充,建设一张无处不在的“泛在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无线:采用先进的4G无线通信技术,构造一张政务专网,实现最后一公里的信息接入,并且可在该网络上承载多种数据业务;有线:租用运营商现有的光纤资源,保证各种数据的接入,汇聚到应用层。
平台层:采用最新的云计算架构搭建城市数据中心,将海量的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服务;消除地域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和调度,降低了TCO,增强运维能力,信息安全管控能力提高,获取服务更加便捷,提供开放开发平台,助力创新。
应用层:具备定制开发和第三方集成能力,使得各种应用的部署更加灵活和快捷。
基于总体架构,提供维稳定、保民生、促增长三大体系的业务应用
价值所在:
智慧银川建设将最大限度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全覆盖、跨部门共享,提高政府行政化创新、城市立体化管理、民生精细化服务、产业融合化发展水平。
智慧银川将建设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4G城市网、平安城市、智慧环保等项目,打造名副其实的智慧城市,并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发展,衍生出新的产业链,带动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教育、医疗模式创新和社区养老产业的升级。通过企云通系统集成,还将形成虚拟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全方位服务。
智慧银川还将构建“一云、一网、一图”网络架构,即大数据中心云平台、全城8000G全光网络、城市空间地理GIS系统,依据政府、企业、个人需求,超宽带安全网络自动适配,大数据业务云端快速生成,城市空间地理三维图形化直观展示,实现智慧银川的全景展现。
7、媒体云案例——首个商业化数字出版云平台
背景介绍:
日前,上海引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内某大型控股集团提供了数字出版整体解决方案,推出了国内首个商业化数字出版云平台,助力该集团为国内电子出版业提供云服务,获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该集团于1986年投资创办,拥有对中国IT、医疗医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已快速成长为综合实力位列中国信息产业前三强的大型控股集团,并承担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给全媒体领域带来革命性影响并产生数千亿的经济效益。该集团拥有5家在上海、深圳、香港及马来西亚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以及正在筹办上市的证券公司,下设遍布海内外的独资、合资企业80多家,员工3万人。该集团占据中国校办科技企业盈利能力近70%的份额,为国家首批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统计数字,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规模达1051.79亿元,相比于2009年的799.4亿增长了31.57%。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划表明,到“十二五”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要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该集团致力于数字出版平台的搭建和运营,力图通过该平台,聚合云出版内容,面向出版产业链上的内容提供商、销售商和渠道商,提供所需的内容、功能、形态、渠道等数字出版服务。不同商家可借助不同的平台,选择不同内容、不同形态、不同渠道,面向终端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建设方案:
引跑科技为该集团成功部署了基于AppOne、MasterOne、EngineOne三款产品的数字出版云平台。接入该平台后,出版单位、渠道商、读者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并形成了一套新的商业服务模式,出版单位可随时掌握读者动态和销售情况,从而及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
建立了数字版权销售平台和发行渠道;解决了数字版权内容交易和运营核心问题;统一协调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出版单位、渠道商、读者等之间的关系;多租户模式、按需付费;大大减少出版单位和渠道商的IT投资。
价值所在:
自部署了引跑科技的数字出版云平台后,该集团已与全国500多家出版商,300多家报社和报业集团联手合作,为全球的8000多家包括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军队等用户提供了数字资源服务。
8、物流云案例——广西柳州医药物流园
背景介绍:
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医院销售为主,零售药店和第三终端并重发展的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柳州医药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总投资3亿,总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是柳州乃至全广西地区医药运输和配送的重要物流中心之一。
在新物流中心,如何利用无线网络提升物流环节的生产效能是物流园网络建设核心问题。但仓库环境复杂,对无线网络部署提出挑战:
仓储区:近6000平米的仓库区域货架林立,堆满玻璃及液体货物后,扫描枪因无线信号遮挡无法正常工作,同时仓库内移动扫描需要无线信号不停切换漫游,影响效率。如何解决货架遮挡,并让扫描枪移动中也不掉线呢?
收发货区:收发货区货品临时堆放会遮挡信号,通常有有30-50人进行条码扫描且经常移动,存在设备信号干扰及漫游问题。
建设方案:
根据客户仓库场景需求,锐捷为客户推荐了仓储物流无线解决方案,将“1分48零漫游技术”引入仓库货架高立的场景:通过智分基站和智分单元,将48个无线天线均匀分布在仓库区顶部,每根天线的实际覆盖半径7-8米空间。方案既可以确保在货架林立的场景下信号覆盖,又可以让终端在各个天线之间零漫游,数据连接不中断,很好的解决了仓库场景的问题。
针对收发货区的场景需求,锐捷推荐使用了仓储物流无线解决方案的“同频组网技术”。10台AP进行同频组网,使用相同的SSID、MAC地址和信道,很好的解决了高密度布放情况下的信号干扰问题;而由于10台AP“长得完全一样”,扫描枪认为是工作在同一个AP下,扫描枪不会自主进行AP间的切换,实际切换过程由AC控制完成,这使得扫描枪感知不到AP的切换,实现了信号的零漫游。
价值所在:
锐捷深入物流行业,针对物流仓储仓库、收发货区不同环境及业务需求,创新性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无线网络高效、稳定,提升了柳州医药物流园的物流环节生产效能。
9、交通云案例——南京智慧交通云平台
背景介绍:
为提升道路交通科学管理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快公安信息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公安机关指挥疏导交通、防范交通事故、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实现对重点车辆的自动比对和动态管控、对异常车辆行踪的自动研判预警、对特定车辆行车轨迹的自动生成、对重要节点道路交通信息的远程再现、对基层单位和执勤民警的勤务实施管理等建设目标,为交通管理、治安管控、侦查破案、巡逻防范、反恐处突等各项公安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南京市公安局开展图像资源库和道路监控综合应用系统建置项目。
建设方案:
cProc将海量数据分解到由大量X86架构计算机构成的低成本云计算平台上进行实时处理,依靠分布式云处理软件进行容错,从而提升智慧交通云平台海量数据分析的实时性和性价比。
智慧交通云平台是一个处于交管数据采集与交管数据监测应用之间的系统。从系统基本组成与构架上来看,该共享平台由7个主要部分组成:历史数据汇总处理系统,上报数据上报系统,实时数据入库系统,交管数据存储系统,交管数据查询分析应用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以及系统管理。
在基础设施构架上,该平台将架构将构建在公安云计算平台之上,利用公安所提供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作为智慧交通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交管数据通过cProc提供的数据写入接口,实时写入数据信息到云处理平台。通过提供的查询接口,可以高效、快速、准确的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基于以上基本的系统组成和功能构架,系统的详细总体构架和功能模块设计自底向上分为五个层面。最下层是硬件平台层,将使用市公安局云计算中心所提供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从系统处理系统的角度看,这一层主要包括云存储计算集群,此外还包括接口和管理服务器、包括用于实现客户端访问的Web服务器。
第二层是系统软件层,包括移动的云存储系统软件,综合分析云计算软件平台,以及Web服务软件等。云存储系统将提供基于Sybase ASE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数据存储访问能力,以及基于HDFS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访问能力,分别提供基于JDBC/SQL的数据库访问接口以及HDFS访问接口。综合分析云计算软件平台可提供对HDFS、Hbase数据的访问,并提供MapReduce编程模型和接口、以及非MapReduce模型的编程接口,以及用于实现并行计算任务负载均衡和服务器单点失效恢复的Zookeeper。
第三层是智慧交通云平台中的数据层,包括原始交管数据、索引数据、用于分析的中间数据、以及系统配置数据等。其中,原始交管数据、索引数据等海量数据将存储在公安局云存储系统的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用HDFS接口进行存储和访问处理;而其它用于分析的中间数据等数据量不大、但处理响应性能要求较高的数据,将存储在云存储系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用JDBC/SQL进行存储和访问处理。
第四层是交管数据处理软件层,主要完成智慧交通云平台所需要提供的诸多功能,包括实时监控、报警监控、车辆轨迹查询与回放、电子地图、报警管理、布控管理、设备管理、事件检测报警、流量统计和分析、系统管理等功能。
最上层是客户端用户界面软件,主要供用户查询和监视相关的数据信息,除了事件检测报警不需要用户界面外,其它部分都需要实现对应的用户界面。
价值所在:
在该项目中,cProc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系统提供7×24不间断的服务,保证可靠性;特定车辆行车轨迹的自动生成、重要节点道路交通信息的远程再现;实现对重点车辆的自动比对和动态管控、对异常车辆行踪的自动研判预警。
10、农业云案例——相思葡萄的“智能农业监控系统”
背景介绍:
地处中国南疆的广西,是适宜葡萄生长的特殊区域,依靠独特的“一年两收”技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依旧可以品尝到新鲜的优质葡萄。然而,要掌握好“一年两收”的种植技术可不简单,因为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掌握周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变化信息,并对高温、低温、高湿、弱光等特殊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在广西众多的葡萄种植企业中,南宁相思葡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公司的宗旨是打造广西最好最大的精品葡萄观光果园,引领全民健康、时尚的葡萄观光采摘消费,全面带动广西精品葡萄产业的发展。相思葡萄目前拥有自建葡萄园五处,南宁、武鸣、柳州、海南、桂林,共占地面积500多亩。相思葡萄以“技术至上”为理念,积极与全国各地高校、实验室学习交流,并且于2012年正式在各大园区投入使用慧云“智能农业监控系统”,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升级传统葡萄种植技术,保证葡萄的品质。
此前,为了保证一年两收葡萄的高品质,公司技术人员经常奔走于广西以及海南的各生产基地,详细采集记录各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变化情况,观察葡萄的生长情况,并且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电脑,进行人工统计分析。这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严重影响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且园区分散,给企业管理者对园区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建设方案:
慧云智能农业监控系统立足现代农业,融入国际领先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借助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实现对农业生产现场气象、土壤、水源环境的实时监测,并对大棚、温室的灌溉、通风、降温、增温等农业设施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结合视频直播、智能预警等强大功能,系统可帮助广大农业工作者随时随地掌握农作物生长状况及环境变化趋势,为用户提供一套高效便捷、功能强大的农业监控解决方案。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报表中心、任务中心。
随时了解农业现场数据:在监控中心可结合园区平面图直观显示农业生产现场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以及各种农机设备运行状态。
视频图像实时监控:可通过360°视频监控设备以及高清照相机对农业生产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远程查看。同时可根据设定,对视频进行录像,随时回放。
远程自动控制:采用全智能化设计的远程控制系统,用户设定监控条件后,可完全自动化运行,远程控制生产现场的各种农用设施和农机设备,快速实现自动化灌溉,以及智能化温室大棚建设。
智能自动报警:根据作物种植所需环境条件,对系统进行预警设置。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系统将自动向管理员手机发送警报,如高温预警、低温预警、高湿预警等。预警条件触发后,系统可自动对农业生产现场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以处理异常情况,或由管理员干预解除异常。
价值所在:
云端模式,随时随地管理:通过使用“智能种植监控系统”,相思葡萄在各生产基地大棚内搭建起无线传感网络,安装传感器,控制器,智能相机等监控设备,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以及园区设备的运行记录、运行状态等数据均通过布置在现场的物联网设备采集上传至云端。技术人员不用在多个园区之间频繁来往,只需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陆智能种植监控系统,就能轻松对分散各地的五个园区进行管理。系统对数据的采集精准度高,并且数据具有实时性。数据采集上传之后,在云平台中进行分析统计计算,自动生成各种报表。技术人员可便捷参考各项数据,为葡萄种植管理做精准快速的决策。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在当前及战略目标规划期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情况的基础进行设计。根据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基本特点和技术能力现状,在技术战略的选择上对于一般技术、即将过期的技术和非核心技术可以出售技术盈利。已经非常成熟的公共性技术应立足引进消化;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距产业化实施很远的前瞻性技术应实施跟踪或委托给大学和研究院所;难度很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的长期攻关项目应申报国家研究计划和产学研合作,以取得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核心技术、核心装备、可产生高附加值的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则必须靠技术创新;能为产业链创造核心竞争能力的技术必须牢牢地掌握并控制在自己手中。
1.1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管理平台、创新实施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创新平台有两个重要的支撑,智慧管理和创新文化。因此,创新平台是以制度为基础,激励为手段,文化为先导,实施创新管理的主要工具,是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的智能化门户,实现全员参与的交互式平台。创新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调动全员创新激情和创造潜能为出发点,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创新管理的高效运作,逐步提高全员技术创新能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往往与技术创新组织的建设联系在一起,这一方面将通过后面的案例来具体说明。
1.2创新流程设计
创新流程包括从技术创新到价值创新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是一个从创意到概念,再到技术的“发明”过程,是创新过程中最为活跃的阶段,其管理要自主化;产品创新是一个把无形技术转化成有型产品的创造过程,是创新过程中物理求实的过程,其管理要逻辑化;商务创新是把产品转化成商务价值的过程,是价值实现的过程,其管理要人性化。在创新流程中,反馈过程是最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过程,从客户得到反馈,再回归成产品问题或技术问题,针对问题实施再创新。因此,创新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追求极致的过程。创新流程是实施创新管理的核心,它是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到价值创新的全过程的管理流程。技术创新活动以项目为最小单元。项目实施过程采用门控制管理,在立项、计划、实施、验收评估、反馈五个阶段进行控制,决定项目继续与否;创新项目来源于战略要求、市场需求、技术驱动和全员创意;项目管理流程包括团队组建、项目计划、项目合作、风险控制、成果转移等;借助技术创新平台可对项目进度、风险、成本、质量、成果等进行管理和监控。
1.3智慧管理体系建设
智慧管理包括:创意管理、知识管理、能力管理。智慧管理是对“无形智慧”的管理。创意可来源于内部员工、顾客、供应商及其它渠道,通过创意管理可把无序、个体的智慧活动形成有序的创新活动。这一管理过程是:创意提取、创意评价、创意转换成概念、概念发明、发明验证、技术成型。知识管理是对已成型的“有形智慧”进行管理。包括对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品牌、动态知识等的管理。知识管理保护公司的无形资产,同时用无形资产创造更多价值。能力管理是对“智慧”的载体———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训练。包括:创造力管理、学习力管理、好奇心的培养、智力潜能的挖掘。通过能力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力”价值。
1.4创新绩效评价与激励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采取职能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即: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各种对项目激励计划与方案,技术管理部门提供人员评价与技术价值评价。创新激励要以项目为基本单元,项目是研发活动中最活跃的单元,要使激励和项目运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以项目成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要由绩效来驱动项目的管理和人才的使用,充分体现“择优”的原则;要把项目的考核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项目参加人身上;在项目的评价体系里,要明确定义考核指标:经济价值、创新价值、成本等,按指标制订奖罚条件,既要大胆激励,也要严格执行处罚。
2技术创新体系运作实例
A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建造,目前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定单约30%的份额。技术能力是该A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A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持续前进,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源动力。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的十年通过技术创新,在核心业务板块上发展新的技术,通过技术优势成为“以技术驱动,市场牵引”的基于技术创新的制造与服务型企业。
2.1A公司技术创新战略设计
基于A公司的自身情况和战略发展计划,A公司技术创新战略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全员创新:从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出发,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潜能,激励员工以创业的心态对待工作,立足岗位以不同的创新方式创造价值,逐步建立自下而上的创新体系。(2)合理布局: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和技术基础,合理布局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适时转变技术创新的模式;可以采用技术创新的方式开发核心技术;可以采取“外引内联”的思路发展急需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或采用“产学研”联合方式创新前沿技术、改进已有成果。(3)协同发展:立足企业现有产业链,实现能源开发、能源转化、能源分销和能源回收的协同发展,形成新一代能源技术,支撑企业能源战略的稳健实施和全集团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4)逐步推进:首先从引进创新入手,引进、消化、吸收世界上最先进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然后再进入集成创新,集各种技术为一身,形成具有特色的集成技术;对于未开发的技术领域,要大胆实施原始创新,形成自身的原创技术;三种创新方式的交叉应用会形成A企业技术发展的螺旋式上升,既可以快速开发“快半步”的实用技术,推进产业升级;又可以前瞻性地开发前沿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使企业逐步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2.2A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根据创新战略设计,A公司将企业的创新体系与创新组织融合在了一起。A企业技术委员会是A企业集团的最高科学技术决策机构与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与集团战略相匹配的科技战略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及科技创新日常工作管理。中央研究院(研究院)是A企业集团技术委员会的直属机构,是A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共享服务平台,专门从事战略性、关键性、前沿性、公共性技术研发的核心研究部门。同时也是A企业集团的核心研发机构,围绕集团的技术战略与核心价值链并根据战略优先性开展研发工作。研究院下设四个中心:研究中心,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分别承担以下不同职责:(1)研究中心以专业集团的技术公司或技术中心为基础,负责从项目创意、概念、立项、实验室开发、中试、新装备开发、装备放大和工程示范的研究开发工作;(2)设计中心负责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工程咨询;(3)工程研究中心实施“产学研”项目合作,推动A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单位的合作;(4)国际合作中心负责创办海外留学创业基地,实施国际研发合作;通过研究中心,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国际研发中心的高效运作和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A企业研究院作为独立法人组织,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行政级别与其他各专业集团平级。研究院一方面作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平台,产业集团技术公司(或研发中心)为产品和专项技术开发平台,成员企业技术应用和改进平台。研究院另一方面作为技术创新平台,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对未成熟的技术、人才、产品进行培育,逐步向产业集团和成员企业输出技术、人才、产品甚至高科技企业,是一个连续创新的基地,为A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2.3A公司的创新绩效评价
A公司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从投入和产出、创新性等方面进行。
2.4A公司的创新激励
A公司认为在企业工作的全体人员既是公司员工,又是技术创新的创业者。从长期来看,A企业致力于制定出能激发员工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激励机制,除基本的工资福利收入外,激励政策体现“智慧参与分配”的原则:技术将与资本、劳动、管理一起,成为集团价值分配要素,获得重大技术成果、为集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将参与公司股权分配,成为企业的主人,战略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应参与股权分配。取得技术领先并持续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技术人员,公司将给予其利润共享权,凭借其技术贡献参与利润的分配。此外,A公司对创新过程也提供相应的激励体系支撑,创新过程的激励主要有:(1)创意奖励。对员工提出的创意,应实行即时奖励,只要员工的直接上司认定创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即可立时给予奖励,奖励包括荣誉奖励及物质奖励,奖金额度见激励制度细则。(2)项目创造奖励。可计算实际经济贡献的技术项目,可以根据技术转让及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开发、服务、咨询所得净收入提成,也可以根据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新工艺商品化的新增净利润提成;难以直接计算经济贡献的技术项目,可以根据集团技术评价体系做出的价值评估获得项目成果奖励;项目组内则根据参与人员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3)技术创新奖励。在日常工作或项目工作中获得具有极大经济价值专利或技术突破的员工,公司将视其创新价值的大小给予单项奖励。
2.5A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实施效果
由于其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和独具一格的“集中管理、分布研发、分布制造”的研发生产体系,通过制造技术、产品技术成果的共享和联合研发将各企业技术中心的纳入了集团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来源。在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上,通过技术人员的宽带薪酬体系、双向职业发展通道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手段不断牵引和激励技术人员推陈出新,并在广大员工中营造出了创新无限的氛围,通过每年一度的创新大会、创新工程计划、集团技术攻关计划、卓越技术中心等创新活动,鼓励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奖励重大创新成果。截至2011年,A公司共奖励技术创新项目800多项,许多项目处在国内外领先地位,有力地支持了业绩的持续增长。A公司还非常重视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积极同大学、研究所、供应商和客户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并逐渐由行业先进技术的研究辐射到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价值提升。
3关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3.1强调创新战略的顶层指导作用
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以及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领导层积极的创新意识密切相关,需要在领导层面构筑“创新领先”导向的企业经营战略和创新战略,开展对行业内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深入研究行业特点、产品需求动向的变化等深层次技术问题,在顶层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3.2创新体系是创新过程的支撑
现代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成果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往往需要多个子系统的分工协作才能实现,这就需要专门的组织来维持其运转过程;加强突破性创新的思维方式的培训,倡导和推广主动研发产品引导市场的模式,鼓励企业从客户使用角度和技术发展角度进行技术创新;通过企业考核体系对产品技术进步设置目标要求(如重大技术进步成果数量等),充分调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现有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进行调整,奖励政策向重大创新产品倾斜,对重大技术进步进行引导。
3.3创新文化是持续创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