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编导文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名称及加试地点 专业名称 加试专业课科目与内容 加试时间 联系电话及联系人 010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专升本) 色彩、素描 2013年10月31、11月1日报名,11月2日考试 樊萍:028-85411566 广播电视编导(专升本) 影片分析、编导创意 舞蹈学(专升本) 舞蹈基本功、艺术表现力 服装设计与工程(高起本) 色彩、素描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色彩、素描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 色彩、素描 030 西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 色彩、素描 2013年11月2、3日 林来:0816-6089309 音乐学 视唱练耳、钢琴、声乐 041 成都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100米、铅球、立定跳远 2013年11月9日 陈晓健:18980693190 057 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都市成华区催家店路502 号)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 色彩、素描、创作 2013年11月2日 马老师、许老师:028-84077092 南充旅游职业中专校教学点(南充市顺庆区金鱼岭正街192号) 服装设计(专科) 色彩、素描、创作 何老师:13398411888 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都市成华区催家店路502 号) 艺术设计(高起本/专升本) 色彩、素描、创作 马老师、许老师:028-84077092 067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电脑艺术设计 素描 2013年11月2日上午9:30 李老师:028-83203806 装潢艺术设计 素描 089 四川旅游学院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 100米、跳远 2013年11月5、6日 任菲菲:13458630456 高尔夫服务与管理 100米、跳远 160 西南交通大学
(成教大楼6106办公室) 装饰艺术设计(专科) 色彩、素描 2013年11月1日 刘老师:028-87600159 23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电脑艺术设计 色彩、素描 2013年11月4日 兰思思:18602824201 广告设计与制作 300 四川师范大学校本部 编导(高起专) 编导创意、编讲故事 2013年11月1日报到,2日考试 028-84760758 表演艺术(高起专) 面试身体基本条件、协调性及才艺表演 动画(高起本) 素描、色彩 动画(专升本) 素描、色彩 服装设计(高起专) 素描、色彩 服装设计与工程(高起本) 素描、色彩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升本) 素描、色彩 广播电视编导(专升本) 编导创意、编讲故事 广播电视编导(高起本) 编导创意、编讲故事 广告设计与制作(高起专) 素描、色彩 美术教育(高起专) 素描、色彩 美术学(高起本) 素描、色彩 美术学(专升本) 素描、色彩 体育教育(高起专) 800米、100米、二级蛙跳、铅球(男5KG,女4KG) 体育教育(高起本) 800米、100米、二级蛙跳、铅球(男5KG,女4KG) 体育教育(专升本) 800米、100米、二级蛙跳、铅球(男5KG,女4KG) 舞蹈学(专升本) 声乐、键盘、基本乐理、拉丁舞 舞蹈学(高起本) 声乐、键盘、基本乐理、拉丁舞 艺术设计(高起专) 素描、色彩 艺术设计(高起本) 素描、色彩 艺术设计(专升本) 素描、色彩 音乐教育(高起专) 钢琴、声乐 音乐学(高起本) 钢琴、声乐 音乐学(专升本) 钢琴、声乐 影视动画(高起专) 素描、色彩 301 西华师范大学 美术学(专升本) 素描、色彩 2013年11月2日 潘良政:18008175525 艺术设计(专升本) 素描、色彩 广告设计与制作(高起专) 素描、色彩 美术教育(高起专) 素描、色彩 电脑艺术设计(高起专) 素描、色彩 装饰艺术设计(高起专) 素描、色彩 服装设计(高起专) 素描、色彩 体育教育(高起专) 50米、立定跳远、铅球 2013年11月2日 李勇:18990828018 体育教育(专升本) 50米、立定跳远、铅球 音乐学(专升本) 视唱练耳、钢琴、声乐 2013年11月2日 黄子权:18990704000 舞蹈表演(高起专) 自备2-3分钟舞蹈片段 音乐教育(高起专) 视唱练耳、钢琴、声乐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升本) 自备稿件朗诵、指定稿件播读、即性评述 2013年11月2日 成晓娜:18080330406 304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医学综合专业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2013年10月19、20日 何进川:13880923552 护理 医学综合专业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综合专业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306 西华大学 动画 素描、色彩 2013年11月2日 李桓全:13982059195 艺术设计 素描、色彩 307 四川理工学院(营盘校区) 艺术设计(专科) 素描、色彩 2013年11月2日 严俊:0813-2113961 服装设计(专科) 素描、色彩 美术教育(专科) 素描、色彩 音乐教育(专科) 声乐、琴法、视唱 体育教育(专科) 100米、铅球、立定跳远 舞蹈表演(专科) 琴法、视唱、舞蹈 服装设计与工程(高起本) 素描、色彩 美术学(高起本) 素描、色彩 美术学(专升本) 素描、色彩 体育教育(专升本) 100米、铅球、立定跳远 音乐学(专升本) 声乐、琴法、视唱 308 四川音乐学院 音乐学 声乐演唱、钢琴演奏、视唱练耳 2013年10月29日 胡辉:028-85490815 音乐表演(专升本) 合唱指挥:钢琴演奏、指挥法、视唱练耳
声乐:声乐演唱、视唱练耳、钢琴、手风琴、管弦乐
民乐:乐器演奏、视唱练耳 艺术设计(专升本) 素描、色彩、速写 动画 素描、色彩、速写 工业设计 素描、色彩、速写 绘画 素描、色彩、速写 音乐表演(专科) 合唱指挥:钢琴演奏、指挥法、视唱练耳
声乐:声乐演唱、视唱练耳、钢琴、手风琴、管弦乐
民乐:乐器演奏、视唱练耳 艺术设计(专科) 素描、色彩 影视动画 素描、色彩 310 攀枝花学院(第二教学楼) 电脑艺术设计(高起专) 素描、色彩 2013年11月2-3日 祝明江:0812-3373985 311 成都学院(成都市外东十陵成都学院本部) 音乐教育 声乐、视唱练耳 2013年11月2日上午9:00 万老师:028-84616018 艺术设计 色彩、素描 影视表演 朗诵、命题表演 影视动画 素描、色彩 体育教育 女100米/仰卧起坐,男100米/俯卧撑 社会体育 女100米/仰卧起坐,男100米/俯卧撑 音乐表演 声乐、视唱练耳 动画 素描、色彩 艺术教育 素描、色彩 312 成都工业学院(郫县校区) 影视动画 素描、色彩 2013年11月3日 漆家炜:13980812027 313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校本部色彩:综合楼一楼1114教室;素描:综合楼二楼1217教室) 服装设计 专业课科目:色彩、素描
内容:色彩静物、素描静物 色彩:2013年11月2日上午8:30-12:30
素描:2013年11月2日下午2:30-6:30 罗晓晴:13547927278、028-87843205 艺术设计 服装表演 影视动画 316 西昌学院校本部 音乐教育(高起专) 声乐、钢琴 2013年11月2日 李波:0834-3224778 电脑艺术设计(高起专) 色彩、素描 音乐学(专升本) 声乐、钢琴 体育教育(专升本) 铅球、立定跳远、100米 美术学(专升本) 色彩、素描 320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艺术设计 素描、色彩 2013年9月20日 朱洪:13881979402 329 内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体育教育 立定跳远、铅球、100米 2013年11月2日 刘强:13990576838 美术学 素描、色彩、创作 音乐学 琴法、声乐、视唱练耳、律动 音乐教育 琴法、声乐、视唱练耳、律动 美术教育 素描、色彩、创作 艺术设计 素描、色彩、创作 330 乐山师范学院校本部 体育教育(专科) 身体素质(100米、立定跳远、铅球)
专项 2013年11月2、3日 陈红君:0833-2276333 社会体育(专科) 体育艺术(专科) 体育教育(高起本) 体育教育(专升本) 社会体育(专升本) 美术教育(高起专) 素描、色彩、创作 艺术设计(高起专) 人物形象设计(高起专) 美术学(高起本) 美术学(专升本) 艺术设计(专升本) 服装设计(高起专) 素描、色彩 音乐教育(高起专) 视唱练耳、钢琴、声乐 音乐学(高起本)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 音乐学(专升本)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升本) 普通话、形体、新闻述评 332 宜宾学院(宜宾市五粮液大道酒圣路8号) 音乐教育 声乐、钢琴、视唱练耳 2013年10月19-20日 陈艰:0831-3545050 影视表演 声乐、文学常识、形体、表演 编导 命题故事、文学常识、影片分析 艺术设计 素描、色彩、速写 体育教育 跳远、铅球、400米跑 音乐学 声乐、钢琴、视唱练耳 表演 声乐、文学常识、形体、表演、命题故事 广播电视编导 编写故事、编导创意 334 四川文理学院(南坝校区) 体育教育 100米跑、立定跳远、铅球 2013年11月2日 向彦:0818-2764504
13882850109 美术教育 素描、色彩 美术学 艺术设计 音乐教育 声乐、视唱练耳、钢琴 音乐学 广播电视编导 影视作品分析、文化现象评说、才艺展示 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面试和笔试 336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教育 声乐、钢琴、试唱练耳 2013年10月30日 赵芬英:0816-3690831 美术教育 素描、色彩 幼教保育 素描、色彩、自选歌曲一首 339 四川民族学院 美术教育 素描、色彩 2013年10月30日 阿绒甲措:
一、专业简介
美术学 :四年制师范类专业。主要学习美术学、美术教育和专业技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接受艺术思维拓展和绘画专业创作以及教师教育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绘画创作以及绘画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能力。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西绘画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绘画(国画、油画、水彩、书画)创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专业艺术创作能力、胜任美术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
绘画 :四年制非师范专业。坚持多样化的教学方针,坚持传承和创新并举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中西方传统绘画体系及现当代绘画体系,通过中西画专业技法的实践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绘画的基本材料和表现技法,掌握基础造型和色彩表现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及鲜明的艺术语言,使学生成为绘画基础坚实同时具备绘画教学及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艺术设计学:四年制非师范专业。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艺术设计方法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专业创新素质与能力,使学生成为艺术设计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分设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
1、视觉传达设计是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专业涵盖的职业范围包括建筑、新闻、出版、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媒体运作与发行、创意产业等。
2、新媒体艺术是新兴学科和专业,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专业涵盖数字媒体、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
3、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课程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培养学生创建二维图形设计的基础上,强化对三维空间图形的创建与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以及创意的形成,同时加强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学生可从事建筑、家具、城市市容规划、园林与景观、家装和公装、电脑艺术等设计行业工作。
工艺美术:四年制非师范本科。开设人体素描、设计色彩、中外设计史、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国画、漆艺、装饰画、陶艺、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居住空间设计、环境设计徒手表现、展示设计、包装设计、卡通角色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媒体广告设计、交互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在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创新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具备从事工艺美术设计、艺术设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企事业相关工作岗位从事工艺美术设计、艺术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四年制非师范本科。开设服装专业导论、服装设计、纸样设计、服装工艺、中外服装史、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服装CAD、服装品牌设计与企划、服装工业制版、计算机图形设计、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展示设计、男女装产品/纸样/工艺设计、服装网店设计、民族服饰研究、高级时装设计、高级时装立体构成与与工艺设计、品牌服装生产管理、整体形象设计、数码图案设计、橱窗陈设、产品包装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服装设计与工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现代设计思想与现代服装技术,能从事服装产品设计、制版、制作、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有较高素质和较高技能的服装设计复合型人才。
音乐学 :四年制师范类本科。开设视唱练耳、基础乐理、基础和声、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舞蹈与形体、基础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器乐、钢琴配弹、音乐教学法、教育实习等必修课程。主要培养高等和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音乐表演:四年制非师范本科。开设视唱练耳、基础乐理、基础和声、歌曲写作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乐器法常识、曲艺常识、表演与台词、化妆、形体训练、艺术实践等必修课程。本专业设有音响导演方向。主要培养舞台表演、音乐编导及音乐制作人才。
舞蹈学:四年制非师范类本科。开设舞蹈基训、古典舞、现代舞、民族民间舞、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编导、舞蹈美学、基础乐理、基础钢琴、视唱练耳、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艺术实践等必修课程。主要培养舞蹈表演、教学专业人才和其他行业舞蹈文艺人才。
播音与主持艺术:四年制非师范本科。主要开设有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美学、中外文学、传播学、播音创作基础、发声学、形体及表演、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基础写作、演讲与口才、影视文化等专业必修课程近40门。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素质全面的知识型、研究型、娱乐型播音、主持方面的专门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四年制非师范本科。主要开设有电视编导、电视摄像与构图、电视画面编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电视导播、广播电视技术、戏剧概论、视听语言、广播编导艺术、影视精品读解、电视音乐与音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课程。主要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功底、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能够胜任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和频道的策划、编导、主持和制作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
戏剧影视文学:四年制非师范类本科。主要开设戏剧剧本写作、影视剧本写作、戏剧影视作品评论写作、戏剧影视编导、影视剪辑、戏剧影视表演艺术、中外戏剧史、中外影视史、电视节目种类与制作、影视语言学、传播学概论、艺术学概论、好莱坞电影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等课程。主要培养具有戏剧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尤其是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剧)能力、戏剧影视文学作品评论能力,能够在各级电视、电影、广播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大中学校从事创作与评论、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实践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
专业名称
招生计划
招生省份
美术类(含美术学、艺术设计学、绘画、工艺美术、服装与服饰设计)
400
湖南、湖北、山西、浙江、福建、辽宁、江苏、河南、陕西、安徽、广西、四川、江西、甘肃、山东、河北、内蒙古、贵州
音乐类(含音乐学、音乐表演)
200
湖南、广西、山西、浙江、江苏、河南、安徽、广东、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甘肃
舞蹈学
45
湖南、广西、山西、浙江、江苏、河南、安徽、广东、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甘肃
播音与主持艺术
80
湖南、湖北、山西、河南、安徽、山东、四川、河北
广播电视编导
80
湖南、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山西、安徽
戏剧影视文学
75
河北、甘肃、江苏、安徽、广东、河南、湖北
服装与服饰艺术(服饰艺术表演方向)
30
湖南
注:
1、具体招生计划详见各省(市、自治区)2015年招生计划来源表;
12月22日上午:色彩8:30—11:30
下午:素描14:30—17:00
速写17:00—17:30
各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满分为300分。
音乐理论考试时间12月22日下午(14∶30—17∶30)。专业考试时间:2014年1月10日开始(具体时间见《音乐专业准考证》)。
舞蹈专业考试时间:2014年1月10日开始(具体时间见《舞蹈专业准考证》)。
书法专业报名时间:2013年12月28日—29日。考试科目及时间:2013年12月31日。
上午:临摹(临楷书、临隶书、临行书) 8:30—11:00
下午:中国书法常识14:00—14:30
创作(楷书创作、自选书体创作)14:30—16:30
表演报名时间:2014年1月16日—17日,考试时间:1月18日开始(具体时间见《准考证》)。
播音与主持艺术报名时间:2014年1月11日—15日(分别按市报到),考试时间:1月12日开始(具体时间见《准考证》)。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始建于2000年,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为具有普通高等本科学历教育资格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毗邻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可以分享吉林师范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现设12个系35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在校生8600余人。
博达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学管理,积极探索和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院有4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项教学成果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被确立吉林省独立学院首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被批准为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获批为“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二级学科增补为省级重点立项建设学科,2个专业被批准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15项教育技术成果获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25门课程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优秀课程,5门课程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24项教学改革课题被立为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具有博达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2009年4月,我院被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009年7月,我院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评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
二、艺术类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
美术学专业(60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40人)、环境设计专业(60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90人)。
在有关省(区、市)艺术类招生专业和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以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
凡符合国家高考报名有关规定的考生,经所在学校批准均可报名,文理兼招,外语语种不限。考生报考时须持当地招生办公室提供的《2016年高考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资格证》和本人身份证。
四、学费标准
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收费管理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吉政办发[2007]28号)文件规定进行收费,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学费为15000元/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费为16000元/年,如有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五、专业课考试
(一)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使用招生省份专业课统考(联考)成绩。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吉林省考生参加由吉林师范大学组织的专业课考试,笔试(文艺影视常识、影视作品分析与命题故事创作)(150分);特长展示(声乐、器乐、舞蹈、表演任选其一,题材自定,限单人表演,也可无伴奏表演,时间3分钟以内)(50分);朗读与即兴评述(按照试题进行朗读,根据背景资料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间3分钟以内)(100分)。
报名方式、时间、地点:
1.报名方式:考生必须先进行网上报名,然后现场确认,才能领取准考证、参加考试。网上报名后,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不能参加我校的专业考试。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 网上报名:2015年12月7日—30日。
考生必须先到其户口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办理高考报名手续 ,取得高考报名资格,获得14位的考生号、8位的报名序号,再登录本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完整填写考生的相关信息。如果未到其户口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办理高考报名手续,现场确认时无法办理相关手续。网上报名网址:zsb.jlnu.edu.cn/art/。
第二步 现场确认:2016年1月14日、15日。
现场确认时 ,由考生本人携带《2016年高考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资格证》和本人身份证到确认现场办理。
现场确认地点:吉林师范大学(四平校区)(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
2.考试时间:2016年1月16日、17日。
3.考试地点:吉林师范大学(四平校区)(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具体时间、地点见准考证。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其他省份招生时使用该省专业课统考(联考)成绩。
六、文化课考试
凡专业考试合格者,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文化课统一考试。
七、录取规则
美术类专业:吉林省考生要求文化课成绩在省最低控制线上且专业课成绩合格,按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专业课成绩总分的100%,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其他省份美术类专业录取时,承认招生省份的美术类统考成绩,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合格者,按录取省份的相关规定录取,如无要求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吉林省考生我院承认吉林师范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加试合格证书。其他招生省份我院承认考生所在省份的艺术类统考成绩。录取时,文化课成绩在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线上且专业课成绩合格,按录取省份的相关规定录取,如无要求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八、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果园街217-3号
邮政编码:136000
电话:0434-3293538
传真:0434-3296165
招生网址:web.bdxy.com.cn/zsw/
注:
1.2015 年我院预计面向全国部分省(区)招收各专业新生共3000 人,文理兼招,无级差;
2.云南艺术学院2015 年设点考试省(区)的考生,只能在生源地考区参加考试,专业成绩分省排名(具体时间请关注当地招办相关通知),专业考试合格初选线由各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自行确定;
3.2015 年湖南省美术类校考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确认”方式,非美术类校考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现场缴费确认”方式,具体报名方式按湖南省招办规定办理;
4.建筑学(建筑设计)本科专业文化最低控制分数线执行二本线(分文理);
5.云南艺术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31 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自行划定本院在全国各省(区)招生录取时的各专业文化最低控制线,在录取前报有关省(区)招办或招生考试院备案;
6.外语语种仅限英语;
7.录取时,文化与专业成绩均必须达到最低控制线,方能按各专业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8.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即第一志愿第一专业不能满足录取要求时,按第一志愿第二专业投档,仍不能满足的按第三专业投档,以此类推。当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可调录到录取计划未满的相关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
二、报名及考试时间、地点(具体考试安排于考试前一日详见考点考试安排)
1.音乐及舞蹈类
地 点:湖南师大音乐学院
报名时间:2015 年1 月28-29 日
考试时间:2015 年1 月30-31 日
2.戏剧及电影电视类
地 点: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报名时间:2015 年1 月28-29 日
考试时间: 2015 年1 月30-31 日
3.美术及艺术设计类
地 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报名时间:2015 年1 月28-29 日
考试时间: 2015 年1 月31 日
三、各专业考试科目及要求
(一)音乐表演(演唱、歌剧演唱、中国乐器演奏乐、键盘演奏、管弦打击乐演奏、合唱)本科(实行一次性考试,总分300 分)
1.听音记谱——笔试,音高、音程、和弦、节奏、调式、旋律等,以满分100 分计入总分。
2.专业主科(面试)——采用“现场录像(3 分钟以内)、带回本院集体评分”的办法。请考生根据以下各专业方向的考试要求,准备考试内容,以满分200 分计入总分。
(1)演唱方向:演唱自选歌曲一首;
(2)歌剧演唱方向:演唱自选歌曲一首;
(3)中国乐器演奏方向:演奏自选乐曲或练习曲一首;
(4)键盘演奏方向:
钢琴演奏:演奏自选乐曲或练习曲一首;
手风琴、巴杨琴演奏:演奏自选乐曲或练习曲一首;
(5)管弦打击乐演奏方向:
管乐演奏:演奏自选乐曲或练习曲一首;
弦乐演奏:演奏自选乐曲或练习曲一首;
西洋打击乐演奏:用木琴或马林巴演奏自选乐曲或练习曲一首;
(6)合唱方向:演唱自选歌曲一首。
(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本科(总分300 分)
1.乐理及基础和声——笔试,考试时间2 小时,以满分100 分计入总分。
2.音乐创作——笔试。《歌曲写作》[要求附钢琴伴奏谱]或《器乐曲写作》,考试时间3 小时,以满分
100 分计入总分。
3.听音记谱——笔试。参加音乐表演专业统一考试。满分100 分,以50%计入总分。
4.器乐演奏——面试。参加音乐表演专业统一考试。满分100 分,以50%计入总分。
(三)音乐学(音乐治疗)本科(实行一次性考试,总分300 分)
1.听音记谱——笔试,音高、音程、和弦、节奏、调式、旋律等,以满分100 分计入总分。
2.音乐艺术常识(笔试)——考试时间为2 小时,以满分100 分计入总分。
3.专业主科(面试)——参加音乐表演专业统一考试,以满分100 分计入总分。
(四)音乐表演(技能与应用)本科(总分300 分)(注:本专业限招钢琴和演唱方向的考生)
1.听音记谱——笔试,音高、音程、和弦、节奏、调式、旋律等,以满分100 分计入总分。
2.专业主科(面试)——歌曲演唱或钢琴演奏,自选曲目一首,要求演唱(含民族、美声、通俗唱法)或演奏完整,以满分200 分计入总分。
注:音乐类所有专业(方向)“听音记谱”笔试科目实行一次性考试,成绩通用。
(五)舞蹈学(舞蹈教育)本科(总分300 分)
1.舞蹈素质测试——基本素质,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2.舞蹈自选片段——限2 分钟以内,以满分120 分计入总分。
3.舞蹈基础理论——面试,以满分30 分计入总分。
(六)舞蹈编导本科(总分300 分)
1.自创舞蹈片段——限2 分钟以内,以满分90 分计入总分。
2.即兴表演——以满分90 分计入总分。
3.命题创作——以满分120 分计入总分。
(七)舞蹈表演本科(总分300 分)
1.舞蹈素质测试——含身高、体重、指距、上下身比例、形象及能力测试,以满分120 分计入总分。
2.舞蹈自选片段——限3 分钟以内,以满分120 分计入总分。
3.舞蹈即兴模仿——以满分60 分计入总分。
(八)表演(戏剧影视表演)本科(总分300 分)
1.自备朗诵——文体不限,1 分钟以内,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2.小品表演——根据命题进行集体表演,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九)戏剧学(戏剧教育、戏剧史论与批评)、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两专业实行一次性考试,成绩共用,考生可根据考试成绩填报相关志愿,总分300 分)
1.记叙文写作——笔试,1.5 小时,根据题目要求写作,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2.影视剧评论——笔试,1.5 小时,对所提供素材进行评论,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十)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总分300 分)
1.自备朗诵——文体不限,1 分钟以内,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2.话题讨论——根据命题分组进行讨论,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十一)戏剧影视导演本科(总分300 分)
1.命题导演小品表演——根据命题进行集体表演,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2.命题讲述故事,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十二)广播电视编导(电视新闻)本科(总分300 分)
1.笔试——综合素质测试。(考试时间2.5 小时,以满分200 分计入总分)。
2.面试(命题口述)——简要说明抽签命题内容,并根据抽签命题内容进行口头表述,其间考生不得透露姓名、考号等相关信息。(每10 人一组,每人2-3 分钟,以满分100 分计入总分)
(十三)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导)本科(总分300 分)
1.笔试——综合素质测试。(考试时间2.5 小时,以满分200 分计入总分)。
2.面试(命题口述)——简要说明抽签命题内容,并根据抽签命题内容进行口头表述,其间考生不得透露姓名、考号等相关信息。(每10 人一组,每人2-3 分钟,以满分100 分计入总分)
注:广播电视编导(电视新闻、影视编导)两个专业方向“面试”科目实行一次性考试,成绩通用。
(十四)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总分300 分)
1.色彩(笔试)——根据视觉元素文字提示进行视觉元素组合色彩绘画创作。(考试时间3 小时,以满分200 分计入总分)
2.面试——(每人5 分钟,以满分100 分计入总分)
(1)测量身高及检测辨色力;
(2)艺术作品展示(美术、图片摄影作品)
(3)命题口述(以美术基础知识为主,根据抽签内容进行表述)。
(十五)录音艺术本科(总分300 分)
影视声音听觉基本素质测试(笔试)——包含音乐基础理论、音高听辨、影视音响听辨、音乐基本常识、影视声音作品赏析基本能力测试。(考试时间3 小时 ,以满分300 分计入总分)。
(十六)美术类各专业[书法学专业除外]、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含方向>(实行一次性考试,成绩共用,考生可根据考试成绩及录取原则填报相关志愿,总分300 分)
1.素描——结构准确,造型生动,构图完整。(考试时间3 小时,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2.色彩——限用水粉、水彩工具表现。(考试时间3 小时,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十七)书法学本科(总分300 分)
1.书法(笔试)——要求考生掌握相关的书法基础技能和知识,基本懂得“字法、笔法、章法”应用,了解经典法帖的临习经验和理念。(考试时间1.5 小时,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2.书法创作(笔试)——命题诗词创作,要求行笔规范,书体传承有源,作品体现艺术品味,书体不限。
(考试时间1.5 小时,以满分150 分计入总分)
四、报考条件及专业要求
(一) 报考条件:按当地省(区)要求报考。
(二)专业要求:
1.声乐演唱类考生应具有较好的听音、辩音、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和识谱能力(简谱或五线谱均可),发声器官良好,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会一种乐器或具备学乐器的条件;乐器演奏类考生应能较熟练地进行本专业乐器演奏,演奏基本方法正确,具有较好的音准、节奏感、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能力。
2.音乐学(音乐治疗)及作曲类考生应五官端正、发声器官无疾病、无口吃,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
3.美术类各专业、艺术设计类各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考生应无色盲、色弱。
4.戏剧表演专业的考生应五官端正、身材匀称、口齿清楚,无色盲、色弱,裸视1.0 以上,发声器官无疾病,有较强的普通话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女生应考时须着紧身衣,准备高跟鞋。
五、报名考试程序
按考生所在省(区)规定办理。
六、政审、体检及录取
1.由考生户口所在地招生办公室负责对考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健康检查。
2.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和文化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前提下,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各专业录取原则,并注意相关科目成绩,德、智、体、美全面考核后,按计划择优录取。
3.为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云南艺术学院纪委对招生考试及录取进行全程监督。
监督电话: 0871-65937136 电子邮箱:jubao@ynart.edu.cn。
七、其它
1. 音乐表演(技能与应用)、视觉传达设计(技术与应用)本科专业学生由云南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负责培养;音乐表演(歌剧演唱)本科专业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王红星声乐艺术中心负责培养。
2.考生所需的画具、乐器(钢琴除外)一律自备。
3.报考费、车旅费、食宿费自理。
4.误考、缺考一律不予补考。
5.考试成绩可通过云南艺术学院招生网查询,不公布、不查卷、可查分。
八、学院地址:
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577 号 邮编:650500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77-05
新媒体是指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媒介平台及其内容产品,具有大容量、无限复制、交互性强、“病毒式”扩散、“碎片化”受众等典型特征。以新媒体应用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广泛渗透到电影、电视、出版、戏剧、舞蹈等传统领域,并催生出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IPTV、微博、微视频等新的媒体类型,成为拉动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新媒体产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新兴的融合性媒介,新媒体具有典型的跨行业特征,集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于一体,对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复合性。既需要具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基础,又要有平面艺术、视听艺术的创作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现代传媒的市场运营和管理经验。显然,高校原有的基于理、工、文、艺的学科划分和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新媒体企业的用人需求。
本文正是建立在此种背景上,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和结构特征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新媒体企业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努力在传媒教学与新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我国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
一、媒介融合与新媒体
自从现代媒体诞生以来,技术一直是媒介发展和变革的首要因素。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媒介之间的生产融合、组织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传播平台的融合,成为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新兴的媒体类型层出不穷,传统的以地域和行业为基础的媒体界限被彻底打破,各种数字化信息有了通用的传播平台。新旧媒体中的内容可以相互嵌入,并根据自身的媒介特征和受众需求进行分装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个性化传播。从产业角度看,新媒体不是独立、封闭的产业领域,更不是传统媒体的“副业”,而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它必将渗透进广播电视业、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业和终端制造业,打破原有的产业壁垒,使各个产业互联互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
1.新媒体的界定
最早使用新媒体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他在1967年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产品的计划中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元化的界定。时任阳光文化执行主席的吴征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强调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清华大学熊澄宇则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指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报纸相对于图书是一种新的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也是一种新的媒体。”安徽大学的蒋宏从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相对宽泛的概念,“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它与吴征的定义一样,都认为数字技术是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辨别新旧媒体类型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过于具体的表述方式并不能完整地涵盖当前新媒体所涉及的领域,也无法适应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应当指出,新媒体并不单指某一艺术种类,而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互动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媒介领域。新媒体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它们多是传统媒体与数字新技术的融合化产物,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另外一种是新兴的媒体艺术样式,它往往兼具数字化、网络化与交互性特征,如FLASH、虚拟现实、网络游戏、微博、微视频等。
2.新媒体的结构
当我们面对具体的新媒体现象时,常常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完全符合上述界定的新媒体是很少的,普遍存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上述定义的不那么“纯粹”的新媒体。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的复杂结构,是了解新媒体属性的基础,也是建立新媒体人才能力结构的必然要求。从宏观上看,新媒体的结构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新媒体的本体——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新媒体的应用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服务功能、娱乐产品及其数字化表现形态;新媒体表现的艺术性——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基于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北京服装学院李四达教授认为,新媒体的交叉应用性存在于“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等层面的属性”。
首先,新媒体的本体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与传统艺术门类一样,需要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典型的艺术形象去吸引受众,这就需要创作者熟稔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包括文学语言、平面造型语言、视听语言以及各种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方法,并结合新媒体的特性进行艺术创新。
新媒体的应用层具有显著的信息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包括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数字电影电视、网络动画、多媒体展示等领域,它们大多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沉浸性等特点,形式表达依赖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多媒体创编工具。
在掌握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创作者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例如:计算机分形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模拟自然和有机体的特征,用以满足电影特技制作需求;Flas、网页设计需要ActionScript、HTML、ASP、JavaScript等编程的帮助;网络游戏设计师需要精通C++或Java,以便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构架设计和动作设计。此外,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与各类硬件技术密切相关,诸如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技术、存储压缩技术、版权保护技术、数字仿真技术等也是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
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复合性,它要求从业者熟练掌握从前期策划、创作、操控,到后期的传输和互动等流程,具有基于计算机通用平台的艺术生产和表达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对滞后;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其它学科雷同,忽视新媒体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间的错位成为制约我国新媒体发展的障碍。
对此,课题组首先选取了上海文广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中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对其相关专业(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广告、编辑出版、播音主持、影视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行政/经济管理)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同时,课题组还选取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等4家新媒体企业,对其经理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旨在了解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掌握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以期在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
1.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教学措施
针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的专业制定了新媒体方面的教学计划,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包括: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在原有课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新媒体方面的信息和经验,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开办讲座等。有61%的教师表示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这虽然与一些课程的性质有关,但也显示出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变化。
(2)课程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局限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首先是课程设置陈旧老套,没有跟进现代媒介的发展进程。新闻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数字媒体、二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类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电子类专业对新媒体开发所需的视音频编码、流媒体技术类课程鲜有涉猎,也没有开设对编程依赖度较高的游戏开发类课程。其次,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乏力。如电视编导专业普遍没有开设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类课程,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影视常识和新闻素养。“泾渭分明”的学科体系,无法适应以生产、技术、市场“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行业的用人需求,学生的适应力明显不足。
(3)各岗位素质要求
为了准确分析新媒体企业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我们对新媒体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将数据与教师、学生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看来,师生群体与员工在各选项上的重合率较低,体现出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错位。
图1的数据表明,在内容制作岗位,教师群体对各项能力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尤其注重新闻理论、内容策划、文案写作和编辑制作能力的培养。相比而言,学生群体选择的差异度较大,重视编辑制作、内容策划、流程管理等能力,对于新闻理论、文案撰写等课程并不看重,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前的理论教学还无法与新媒体实践有效结合,这应当引起专业教学的重视。新媒体企业员工更加看重版权管理、内容创新、信息平台风格把握、编辑制作能力,这也代表了当前新媒体行业在内容开发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2显示出技术研发岗位的能力要求,师生群体的选择重合率高且比较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新媒体技术比较陌生。相比之下,新媒体员工则更加看重流媒体研发、版权开发、技术标准应用等能力。
在市场营销岗位,学界和业界普遍看重产业链沟通能力,认为良好的产业链沟通是新媒体企业进行内外价值连结、实现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图3显示,师生群体的选择比较平均,对市场营销岗位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新媒体企业员工认为,良好的整合营销能力和商业模式开发能力是市场营销人员的核心素质要求。新媒体并不是单一的媒体类型,它与传统媒体在内容资源、资金、市场、人员乃至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互补和融合的关系,它的市场推广需要有效地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同时,当前新媒体在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处于探索期,如何快速争取受众,将媒体内容和服务推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
如图4所示,对于企业管理岗位,师生看重战略管理、产业链沟通、生产流程管理能力,企业员工则更加看重产业政策、资本运作和资源调配能力。目前,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产业政策并不明朗,加之广电业与电信业既有的行业壁垒,为产业的拓展、主导权的建立制造了许多障碍,也使运营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风险。因此,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极大,需要管理者对相关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管理者还应有灵活的资本运作能力和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在这些方面也应当有所侧重。
(4)制约因素
在制约人才培养的原因方面,师生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高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依然是沿袭传统媒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融合。教师业已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也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客观上,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快,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支撑,还无法采用像在职培训、职业教育那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高校缺乏新媒体研发所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学生也缺乏在新媒体企业的实践机会。
2.调查的主要结论
(1)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新媒体行业的关注度较高,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并愿意积极投身到新媒体的学习和研究中。
(2)与新媒体企业的从业人员相比,高校师生对该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还有较大的认识差距,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还不甚了解。尤其在版权开发与管理、流媒体技术、产业政策、整合营销、资本运作与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
(3)高等学校基于传统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与现代传媒业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差距甚远。这既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既有学科划分的束缚,也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媒介格局下,难以构建起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次被调查的10个相关专业中,近五年内几乎没有专业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新媒体的发展既需要节目形态的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资源组织架构的创新,也需要熟练把握快速变革的数字技术,而这种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从既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获得。
(4)高校与新媒体企业间的联系松散,无法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充足的行业资源,也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三、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间的平衡,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应当不断跟踪、研究行业用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1.更新教育观念,整合学科资源
上海文广百视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深度访谈中表示,当前企业在用人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受制于原有的学历教育背景,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与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一致的。
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追求大而全,课程涉猎面过广,课程之间的衔接缺乏科学论证,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二是专业面过窄,有些学校片面地将新媒体理解成数字影视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将已有影视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直接移植过来,“换汤不换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新媒体专业教育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在课程建设方面,综合教学体系的建立是达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我们对新媒体结构层次的分析表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的衔接整合,围绕新闻传播理论、视觉造型艺术、文学艺术史论、软硬件创编工具、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构建课程模块,建立起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体系。
2.突出特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传媒专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迅猛发展,竞争也随之加剧,未来的优胜劣汰几成定局。可以说,谁抓住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脉搏,谁在人才培养上就会占得先机。然而,专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它人,更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面对业已形成的教师、资金、设备、研发团队等优势学科资源,高校可以围绕新媒体的发展需要重新进行构建,保留原有专业特色,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突出新媒体的适用性。
新媒体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态,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它首先需要从业者在内容上的创新,交互式传播、数据库挖掘、精准营销等手段的引入,使得新媒体可以针对特定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组织内容生产,实现定向传播,这就需要从业者开发出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内容,创新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形态。其次,新媒体的发展没有现成的运营模式可以借鉴,它的产业链更长、更复杂,更加强调资本运作,需要根据新媒体的阶段化发展特点,创新商业模式,在扩展市场、争取受众和企业赢利之间寻找平衡。
3.注重技术研发,加强产业研究
新媒体发展所运用的新技术多、技术融合度高,横跨硬件平台开发、通信工程、视音频处理、数据库应用等多个技术领域,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化应用、数字版权保护、新一代互联网、流媒体开发等技术,都是新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而这些技术在当前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却很少体现,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面临新的技术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专业应当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强化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使用和研发。高校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新媒体行业的技术研发。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就开始参与TD-SCDMA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研发,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师生队伍。
调查表明,高校还未注意到产业政策、商业模式、资本运营等环节对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跨行业特性,导致其更容易受到技术、资金、政策多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充满变数。这就要求从业者熟悉产业政策,灵活分析、预判产业链的价值走向,寻找企业自身的产业定位,并积极构建商业运营模式,善于资本运营。
4.强化校企合作,紧跟用人需求
课题组调查发现,多数新媒体从业者认为自身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无法认清所从事行业的特有属性和核心竞争力,对新媒体产业和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高等院校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智库资源,能够为从业者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和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为新媒体企业创新内容生产和市场运营提供策略支持。同时,新媒体企业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众多的学习实践岗位,以及在产业运营中暴露出的系列问题,都将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四、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逐步推进,新媒体所带来的媒介变革必将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广泛需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强调“资本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才是传媒业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之间提供了一种参照,以此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让各路精英在新媒体这一魔方舞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对于现代大众传播而言,受众在本质上是由社会结构出来的。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在不同社会团体成员和大众传播媒介产品之间,建立起来的各种诠释关系在文化上的意义。传播的文化研究认为,和社会分工与经济差异一样,地域文化和次文化等种种历史过程都足以对受众的媒介选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J.Fiske & J.Hartley, 1978)。考察电视的收视行为,应该有两个向度或者双重视点:作为一种仪式,“看电视”这一活动赋予家庭内部生活某种和外部社会文化的结构性关联;作为一种消费过程,“看电视”也是文化传递的方式(David Morley, 1992)。与此同时,电视对于拓展公共论坛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空间具有重要的贡献,电视谈话节目便是其中主要的部分。由于电视谈话的话题涵盖面十分广泛,便越来越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对观众产生影响,而电视谈话中出现的言行,也越来越作为新的文化形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分享的一种重要文化经验(Raymond Williams1990)。通过对上海电视谈话节目的分析,可以从中看到电视受众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电视产品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中国大陆电视谈话的兴起
作为电视媒介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节目形态之一,谈话节目在中国大陆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包含了“公共空间”、“娱乐”、“社会意见和舆论”的多种成分。
从西方媒体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电视往往在一开始就承袭或部分承袭了广播电台节目的传统,各种各样的谈话始终在电视屏幕上占有一席之地,象美国早期的娱乐杂耍谈话节目“Broadway Open House”(NBC1950)和新闻与公共事务谈话节目“Meet the Press”(NBC1947)、“Face the Nation ”(CBS1954)等,多多少少都源自电台广播一样(G SCOTT1996)。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情况则多有不同。一方面,中国大陆的第一代电视从业者大都来自报业和电影业,使得电视节目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以画面的高度“唯美主义”和解说词的高度文学性和修饰性为主要表现风格和审美取向;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以前,中国大陆媒介所强调的宣传意识至上的原则和前苏联将纪录片视作“形象化政论”的观念,使电视从业者和受众双方都非常习惯于屏幕表达“高于生活”的神圣性,生活化的聊天自然难于涉足其中。除了政府高级领导的讲话外,在1980年代以前,电视节目中几乎不使用同期声(陆晔1997)。19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社会的改革开放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普遍关注,中央电视台1995年2月开办了《电视论坛》,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就某些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发表看法,当年12月11日主持人赵忠祥和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总指挥和总工程师们就宝钢建设问题进行的讨论,便是较早的一例以主持人和嘉宾为中心的电视谈话(陆晔1997)。然而,这种电视讨论与其说是“谈话”,到不如说是“采访+演说/做报告”更贴切。或者说,这类节目,传播方式仍然是“单向”和“自上而下”的,传播内容仍然比较单一,节目中出现的,往往都是具有相当级别的各种高层人士,普通公众较难介入。
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当数1993年1月开播的《东方直播室》。当时,新成立的上海东方电视台在每晚7:00-7:30这个往往令地方电视台望而却步的晚间黄金时段,开办了这档演播室直播谈话节目,与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新闻栏目《新闻联播》进行收视角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该节目以社会热门话题为依托,以演播室谈话为主干,以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互动为支撑,既体现出中国大陆电视传播观念的变化,也是第一次把“演播室受众(STUDIO AUDIENCE)”这个特殊的受众群体放在了与主持人和嘉宾同等重要的地位,“构筑中国电视全新的传-受关系”(李良荣,陆晔1995)。在一些文化学者眼里,节目的直播形式和“演播室受众”对于热点话题的参与,使得这个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作为普通市民“将他们原有的群体心理释放出来,参与公共生活、表达社会情绪的民间思想空间”(王元化1995)。在这里,电视谈话开始体现出“公共空间”的文化特征。也许正因为这个节目承载了太多的社会意义,而“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其形式意义是要大过谈话内容的,谈话和要旨是‘问题’的提出而不是‘问题’的深入,而‘问题’本身又是很有限度的”(徐醒民1995),在开播两年多以后,该栏目因为社会性热点话题的“枯竭”从每周五档改为每周一档、双周一档,最后无疾而终。紧随在《东方直播室》之后开播的同类直播谈话节目《今晚八点》(上海电视台1993年2月)也几乎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偃旗息鼓。
1996年4月,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开播。较之于《东方直播室》“主要强调一种谈话的氛围和仪式”(沈莉1999)——“谈话”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实话实说》更具有市场化背景下现代电视节目生产的自觉意识:从话题甄选、谈话层次设计、有关资料的准备、记者前期调查、嘉宾的选择与搭配、主持人的风格定位与现场组织策略、大屏幕使用、灯光设计、现场乐队功能、现场多机摄录和后期编辑等,各环节的实施和有机协调多体现出对海外同类节目的模仿和借鉴,而且借鉴得十分到位,专业化程度很高——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已不仅是作为一种仪式和氛围的“谈话”本身的象征意义,而是“谈什么”和“怎么谈”——话题的市场“卖点”和谈话的技巧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主持人的自然、松弛、冷面幽默和平民化——被业界人士称作“犹如邻居大妈家的儿子”,使得节目在“生活化”的同时凭添了许多“娱乐”成分:即使是社会意见和民间舆论的表达,在这个节目中也因为语言的机智幽默和生动活泼而增添了单纯的娱乐色彩。《实话实说》开始作为一种“类型”(FORMAT)节目的市场化运作,影响中国电视界,进而影响受众。
于是,在1990年代后期,电视谈话大行其道,和其他大众媒介产品一起,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也同时体现出市场化大环境当中受众的文化选择以及背后的社会文化特征。
海派电视谈话节目的地域文化特点
上海是一个都市化程度高、地域文化特点突出的城市。尽管作为中国大陆最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对于西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吸收能力,但从中国大陆的媒介市场化的角度看,由于其自身文化上的紧密性,大陆其他城市的文化产品在上海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更显示出上海的媒介产品和受众之间,在文化上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1998年到1999年,上海的各家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走红的情形下,重新相继推出谈话节目《有话大家说》(上海电视台1998年10月)、《城市心情》(东方电视台1999年4月)和《走进心世界》(上海教育电视台),同时,有线电视台的各个专门频道,也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先后推出《评头论足》、《看球评球》等影视类、体育类的谈话节目。此外还有东方电视台每周末的沪版《非常男女》——娱乐性谈话节目《相约星期六》,和幼儿游戏类谈话节目《欢乐蹦蹦跳》。这些节目以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起相对稳定的本地观众,《有话大家说》的收视率目前已远在《实话实说》的本地收视率之上。(参见[表1])
文化学者认为,海派文化,或者更进一步,可称作“上海文明”,其最基本的文化心理品性在于“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和“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反映在文化上,就体现为雅俗文化之间的巧妙平衡——融合了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和顾及现实可能性的世俗智慧(余秋雨1995)。
上海的电视谈话节目充分地体现出在受众和电视产品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之间的城市文化特征。《有话大家说》的节目定位是“大众话题评说”,虽然从话题处理和主持人的表达技巧上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实话实说》的“地方版”,但和《实话实说》的文化取向和风格非常不同。从《有话大家说》的编导阐述中,便可以看到一些海派文化特征:
全中国,北京人被公认是最能侃的,上海人的嘴皮子真不如我们的头脑有名。但是,做了几期《有话大家说》节目之后,我们惊异于发现了上海人潜能的另一面——能说会道的一面。
上海人不是政治家,我们不善于调侃国家大事中的条条框框;却能从身边 的小事中提炼待人处事的准则。
上海人不是雄辩家,我们务实,用一些最朴素的语言,讲一些老百姓的大实话。
上海人也不是小市民,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国际大都市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在逐步“接轨”……①
《城市心情》则以“理解都市情感,沟通凡人心灵”为主旨,试图“为城市人带来一种‘新世俗关怀’”,在话题设计和节目风格上较《有话大家说》更具有都市白领情趣;《走进心世界》发挥教育电视的特点,以“心理分析指导”的方式探讨人际关系、自助、心理和反映现实生活。
从个人收视情况看,上海电视谈话节目的主体受众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0岁至59岁的城市市民群体(参见[表2])。这个群体本身就是最能够集中体现城市文化品性的主体人群。因此,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尽管在电视谈话走红之前,屏幕上一种十分兴盛的以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节目——大学生电视辩论,但至少在《有话大家说》当中,真正的受到观众欢迎的电视谈话高手,却不是有较高文化水准的大学生,而是平民百姓当中的中年人。②这不仅和生活阅历有关,也和电视谈话节目的主体观众的城市文化需求相关。
话题选择:电视受众与电视产品的文化依附关系
一般认为,对于电视谈话节目的观众来说,话题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一项有关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受众调查表明,73%的观众认为,电视谈话的话题是决定其是否收看一个节目的最重要因素,尽管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吸引力也很重要③。
从中国大陆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看,从《东方直播室》直到早期的《实话实说》,电视谈话节目起步阶段的话题选择,大都集中在社会热点上,而进入成熟阶段则逐渐分化:《实话实说》正在“改进社会生活话题节目类型的同时,发展人生体验话题的节目类型”。④上海的电视谈话话题则较多集中在都市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和生活观念,以及社会问题和社会公德。(参见[表3]、[表4])即使是同类话题,《实话实说》一般围绕个案展开,而上海各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则更趋于群体化,更接近上海城市市民的生活趣味和文化品性,如《有话大家说》有关生活方式的话题“经历公厕革命”、“家电故事”、“股民故事”,有关婚姻家庭和人际关系的话题“嫁在上海”、“什么样的女性最幸福”,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道德的话题“戳穿马路‘阿乍里’”、“说话要说普通话”、“自行车被透以后”;《城市心情》的时尚消费话题“追风网球”、“透视内衣橱窗秀”等,都是取材于上海特有的都市生活和城市文化,与受众在文化上的契合程度是比较高的。《有话大家说》2000年的收视率几乎在6至9个百分点之间,“电视谈话节目收此效应,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⑤
转贴于 简短的结论
电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情景。业内的批评家们因此而认为,在笛卡儿时代,一个人可以说“我思故我在”,但在今天这个大众媒介时代,恐怕只能是“我上电视故我在”(Robert Abelman, 1998)——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把传统上私人领域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公共领域交织在一起,而且由于受众的深度参与,更加强化了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情景之下,电视产品和电视受众之间除了消费产品—消费者相互依赖关系之外,在文化上同样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上海的电视谈话节目,为我们提供了在电视受众和电视节目的关系基础上,一个透视海派文化特征的样本,并最终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传感器,对于当代社会文化品格表达和塑造的作用。
[表1 ]上海电视各频道谈话节目2000年近期收视率⑥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走进心世界 相约星期六 实话实说 2.28-3.5 8.28 (讨债人的苦恼) 1.49 (洋雷锋) 2.96 23.39 1.31(住家男人) 2.21-2.27 8.04 (今年冬天几把火) 0.93 16.04 1.66(走自己的路) 2.14-2.20 5.88 (我在马路边拣到……) 4.53 (文明养狗) 2.40 28.63 1.54(再哭一次就长大) 2.7-2.13 8.58 (初九话酒) 1.96 18.39 0.99(读本好书过个年)
[表2]上海电视谈话节目的个人收视情况(1998年10月-1999年9月)⑦
[2-1]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走进心世界 相约星期六 个人平均收视率 3.67 3.95 0.55 12.3
[2-2]
年龄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走进心世界 相约星期六 5-14岁 2.05 3.34 0.53 9.87 15-19岁 2.67 2.6 0.59 11.67 20-29岁 3.28 3.21 0.43 14.01 30-44岁 4.42 4.08 0.52 11.88 45-59岁 4.71 5.1 0.7 16.09 60岁以上 2.9 3.85 0.39 9.58
[2-3]
教育程度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走进心世界 相约星期六 大学 4.62 5.16 0.62 14.6 高中 4.04 3.74 0.56 12.55 初中 3.68 4.12 0.52 13.05 小学 2.38 3.22 0.44 8.9 文盲 1.98 2.56 0.48 7.5
[表3]2000年《有话大家说》、《城市心情》、《实话实说》话题比较:⑧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实话实说 1 网络故事(生活方式) 畅想未来 2 人体模特儿(文化观念) 漫游未来 我的儿子太潇洒(消费观念) 3 出国打工记(生活方式) 聪明的烦恼(青少年教育) 4 我与电影(娱乐) “保险”保险吗(社会观念) 强子(个人奋斗经历) 5 自行车被偷后(社会问题) 昨天、今天和明天(青少年教育) 6 过年话吃(生活方式) 没完没了好心情(娱乐) 新世界(残疾人的社会关怀) 7 初九话酒(生活方式) 读本好书过个年(生活方式) 8 我在马路边拣到……(社会公德) 文明养狗(生活方式) 再哭一次就长大(青少年教育) 9 今年冬天几把火(安全) 走自己的路(交通安全) 10 讨债人的苦恼(法律) 洋雷锋(社会道德) 住家男人(家庭关系) 11 网上消费谁来保护(法律)
[表4]1999-2000年《有话大家说》、《城市心情》、《实话实说》话题类别:⑨
类别(%) 政治/社会事务 经济/消费 教育 娱乐 生活方式 社会问题/公德 婚姻/家庭关系 法律法规 环境 体育 其他 有话大家说 3.9 6.6 10.5 6.6 18.4 14.5 10.5 7.9 5.3 6.6 9.2 城市心情 4.2 - 8.3 16.7 29.2 16.7 12.5 - - 4.2 8.2 实话实说 4.6 7.7 10.8 6.2 16.0 10.8 27.7 4.6 1.5 1.5 8.6
注释:
①stv.sh.cn/yhdjs
②应启明,谈话常识,广播电视研究1999/5
③Broadcasting & Cable, Sept. 28,1998
④cctv.com.cn/talkshow
⑤stv.sh.cn/yhdjs
⑥资料来源:上海广播电影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⑦资料来源:陆云鹏,上海地区谈话类节目个人收视率分析,广播电视研究1999/5
⑧资料来源:stv.sh.cn/yhdjs, cctv.com.cn/talkshow, 《城市心情》栏目组
⑨资料来源:同上
参考文献:
Abelman, Robert, Reaching A Critical Mass, LEA Inc. 1998
Fiske, John & Hartley, J, Reading Television, Methuen & Co. Ltd. 1978
Morley, David,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ies, Routledge Publishers1992
Scott, Gini G., Can We Talk? The Power and Influence of Talk Show,
Williams, Raymond,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Publishers1990
陆晔, 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李良荣,陆晔, 从《东方直播室》看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的突破,东方直播·文化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王元化,《东方直播·文化篇》序,东方直播·文化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沈莉,上海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上海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报告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