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合教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CDIO;计算机图形学;立体化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邹耀斌(1978-),男,江西鹰潭人,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KJ2011B040)、三峡大学2012-2013年度求索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80-02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是一种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教育理念。[1]CDIO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课程知识,并以团队的形式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2]
CDIO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先进性和优越性集中体现在实践可操作性、全面系统性和广泛适应性这三个方面。[3]首先,CDIO系统地阐述了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可操作性。其次,CDIO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设计的CDIO能力大纲涵盖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四个层面:个体的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体的职业技能、团队的协作和交流能力以及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能力。最后,世界上众多高等教育机构近10年来持续不断的改革和探索表明,CDIO教育模式经过适当的调整,可以适用于绝大部分工程学科的大学生教育,其中也包括计算机专业的工程教育,[4]展现了CDIO的广泛适应性。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范围涵盖科学、艺术、工业、商务、医药、政府、娱乐、广告、教学和培训等各个方面。[5]鉴于计算机图形学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的现实,国内外大学在计算机专业大都开设了“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三峡大学也将其确定为主干选修课程之一。“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CDIO能力大纲的四个层面完全涵盖了“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因此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到“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实践表明,修学“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普遍呈现先高后低的特征:一开始兴趣非常浓厚,也愿意和教师交流。但随着课程的推进,学习的主动性明显退化,以至于最后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造成这种尴尬境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基础理论宽泛,课程难度较大
“计算机图形学”是数学、物理、计算机、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学科,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许多问题往往要有很好的数学或者物理知识。三峡大学是一所省属二本院校,总体而言,学生的数理基础相对薄弱,一旦碰到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和物理背景分析容易打退堂鼓,也就很难持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课程内容偏多,理论课时偏少
一方面,“计算机图形学”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包括图形系统介绍、二维三维图形绘制显示,又包括真实感、非真实感建模与绘制、计算机动画生成等等,而每项内容又涉及到很多细节技术。另一方面,课程的理论学时通常不到40。在偏少的学时内,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体系容易被拆分成零散的知识点,使得学生无法从全局把握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容易丧失学习目标。
3.教学观念落后,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以“知识点为导向”的教学观念,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对教学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作详细的讲解,容易形成一种满堂灌的教学局面,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以“知识点为导向”的教学观念产生的考核方式往往很单一,要求考试内容尽可能多地涵盖大纲中的知识点。这种考核方式容易误导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记忆知识点上,但是实际上又无法真正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4.偏重理论教学,实验成摆设
“计算机图形学”是一门高等工程学科,它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和工程实践结合。或许是受课程理论基础宽泛的影响,教师往往容易将重点放在理论的讲授上,反而忽视了重要的实验环节。调查显示国内很多二本院校只开设了不到10学时的实验课,使得原本很重要的实验变成了装饰。另外,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平台的搭建也被很多二本院校所忽视,很多院校没有专用的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
二、融合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实践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生很难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编程技能。另一方面,CDIO理念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据此,我们引入CDIO理念并制定了CDIO模式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地涉及如下4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1.立体化教学模式
关于国外特殊教育的起源,国外特殊教育学界有些争议。有的学者认为1445年是国外特殊教育的元年,这年朝鲜政府选拔10名聪慧的盲人安置在书云馆里学习阴阳风水术另一个不同观点则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外特殊教育始于19世纪末,1894年美国传教士霍尔女士对盲少女金凤来进行个别教育训练,并于1898年创办第一所女盲校。霍尔女士还派老师到中国学习聋教育方法,1909年创办韩国第一所聋校。韩国特殊教育最初在美国传教士的努力下,学习参照欧美和中国先进的特殊教育方法。日殖民时期日本对韩国实施殖民化教育,特殊教育也不例外。1913年朝鲜总统府在济生院设置盲哑部,教育盲人和聋人。济生院是国外第一个公立特殊教育机构,日殖民时期即使有公立特殊教育机构,国外残疾人也极少受益。根据记载1916年盲哑部学生共有62人,其中国外学生只有8人,但济生院盲哑部的师生,为国外特殊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1935年李昌浩牧师在平壤设立光明盲哑学校,是国外创办的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日殖民时期国外特殊教育学校屈指可数,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也十分渺茫,特殊教育在艰难中求发展。
21949年颁布的《教育法》首次要求地方政府设立特殊教育学校
二战后的韩国百业待兴,李承晚政府要建立民主社会制度,1948年颁布宪法,1949年颁布《教育法》。《教育法》中提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水平,还规定各道要设立一个以上特殊教育学校。但50年代由于朝鲜战争,只在济州岛和釜山增设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到了60年代韩国虽然政局稳定,但政府把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第一大政策,教育的重点在初等教育和扫盲教育,特殊教育未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关心的话题。虽然《宪法》和《教育法》都赋予身心障碍者教育权利,但没有具体的措施及促进政策,韩国公共特殊教育发展缓慢。而民间宗教人士热衷于特殊教育,陆续创办私立特殊教育学校。仅60年代新增设的私立特殊教育学校有14所,而新增的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只有2所。可以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私立特殊教育学校承担了韩国特殊教育的重担。
31977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振兴法》标志着韩国特殊教育进入国家化时代
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国力的增强,韩国政府开始关注特殊教育。以1971年在大邱市的普通学校设置特殊班为契机,韩国政府逐渐扩大公共特殊教育。而1977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振兴法》则可视为韩国特殊教育从民间力量为主转变为国家政府职责为主的重要标志。在特殊教育学界的大力推动下国外政府1977年12月颁布《特殊教育振兴法》,1978年颁布其施行令和施行规则。之后多次修订,其中1994年的修订最为全面。
3.1《特殊教育振兴法》强调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职责《特殊教育振兴法》全文共有16条,其宗旨是保障身心障碍者的教育权益。提出特殊教育的目的在于对特殊教育对象提供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精神迟缓、肢体障碍、情绪障碍、言语障碍以及其他身心障碍者。在义务特殊教育方面对国公立和私立特殊教育学校有所区别,国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幼儿园、初中和高中阶段实施无偿教育*。而私立特殊教育学校仅对小学阶段实施无偿教育,这也成为《特殊教育振兴法》颁布后备受争议的一个条文。《特殊教育振兴法》中明确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振兴特殊教育。在施行令中具体规定,文教部设置特殊教育审议会,审议特殊教育振兴相关的重要政策,由文教部的副部长担任,由15-20名成员组成。施行规则还要求各市、道设置特殊教育对象鉴定委员会,主要负责鉴定身心障碍程度以及教育安置。除了颁布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律外,韩国政府出台专门政策振兴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振兴法》出台后的十年国外特殊教育取得了三方面可喜的成果。
(1)出台国家层面的特殊教育振兴计划。第四次经济开发5年计划(1977-1981年)中专门提出强化特殊儿童教育的计划,这个计划是真正从国家层面拟定的特殊教育振兴计划。计划中提出在未设置特殊教育学校的市郡,新增设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班。为缓解私立特殊教育学校的运营困难,逐渐扩大政府财政补助。
(2)大力发展特殊班,扩大身心障碍学生公共教育机会。韩国政府主要通过大幅度增设普通学校特殊班,发展公共特殊教育。1971年韩国只有1个特殊班,到1976年增加至350个,1986年猛增至2260个。80年代随着特殊班数量的增多,60%以上的身心障碍儿童在特殊班接受公共特殊教育。
(3)修订《特殊教育振兴法》,促使国公立和私立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享有相同权益。根据《特殊教育振兴法》的规定,私立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只能享受小学阶段的无偿教育。民众和学者对此深感不满,要求修订相关内容。1987年对《特殊教育振兴法》中的义务教育相关条文进行修订,至此无论就读国公立特殊教育学校还是私立特殊教育学校都能接受无偿特殊教育。
3.2全面修订《特殊教育振兴法》强调“适当而均等”的特殊教育在《特殊教育振兴法》的推动下,韩国政府大幅度扩大了障碍学生的公共教育机会,但也出现特殊教育发展不均衡和质量不乐观的现象。中重度障碍儿童入学率不高,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班过于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前、高中和大学阶段特殊教育发展不理想。1994年全面修订的《特殊教育振兴法》以提供适当而均等的特殊教育为目的,促进特殊教育均衡发展,还首次提出个别化教育计划和融合教育的具体规定,使特殊教育从重数量向重质量发展。1994年的修订虽然延续《特殊教育振兴法》的名称,但其目的及具体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全面修订的《特殊教育振兴法》最大的亮点在于五个方面。
(1)特殊教育概念的变化。1977年的《特殊教育振兴法》中的特殊教育是狭义概念,认为特殊教育是“采用盲文、手势语和身体辅具进行的教育”。1994年重新定义特殊教育,强调特殊教育要采用适合特殊教育对象特性的课程、教育方法和教育媒体,实施学科教育、治疗教育、职业教育。
(2)义务特殊教育范围的扩大。义务特殊教育的范围从小学扩大到初中阶段,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实施无偿特殊教育。
(3)规定特殊教育对象的鉴定及安置流程。障碍类型在原有的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精神迟缓、肢体障碍、情绪障碍、言语障碍等其他身心障碍基础上,增加学习障碍,并将自闭症纳入情绪障碍。但并不是具有上述障碍就是特殊教育对象,特殊教育对象是因这些障碍,被鉴定为需要特殊教育的人。修订法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的鉴定及安置流程,高中以下的特殊教育对象由教育监根据审查委员会的审议进行鉴定,并指定适合的安置学校。教育安置综合考虑特殊教育对象的障碍程度、能力及居住地,并参考监护人的意见。
(4)特殊教育形式的多样化。1994年修订中提出多样化的特殊教育形式,包括巡回教育、融合教育*、个别化教育、治疗教育。首次在法律条文中提出融合教育概念,“特殊教育对象在普通学校就读或者特殊教育机构的在校生参与部分普通学校课程称为融合教育”。为了有效落实个别化教育,还要求为每个特殊教育对象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这是第一次以法律用语规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拟订和实施。
(5)保障特殊教育对象及监护人的权力。在修订法第25条专门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及监护人的权力。特殊教育对象及监护人对鉴定和教育安置有异议,可以向审查委员会提出再审申请,而审查委员会在接到申请30天内把重审结果通报申请人。1994年全面修订《特殊教育振兴法》后,韩国政府通过两次专门的“特殊教育5年发展计划”,提升特殊教育质量。韩国政府首先通过加强特教师资培养体系,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改善融合教育质量在普通学校教师培训中开设特殊教育相关课程,2007年该比率达到79.9%。除外还逐年增加特殊教育财政预算,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特殊教育财政预算1998年占教育预算1.9%,2007年计划提高到3%以上。实际完成情况各地区不均衡,如釜山增加到2.7%,仁川增加到4.4%。为解决学前特殊教育和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1998年至2007年之间逐渐扩大身心障碍者早期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普通幼儿园特殊班数量从5个增加至1414个。招收身心障碍学生的大学也从1996年的20所增加到80所。
42007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开启“融合、生涯、支援”为核心的韩国特殊教育时代
进入21世纪随着韩国特殊教育理念和思想的革新,特别是身心障碍者及其监护人权益意识增强,颁布30年的《特殊教育振兴法》面临新的挑战。《特殊教育振兴法》主要涉及初、中等特殊教育,在障碍婴幼儿早期教育、障碍者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极少涉及。学者和家长认为《特殊教育振兴法》不够具体明确,不能有效保障身心障碍者的权益。2007年韩国政府废止《特殊教育振兴法》,颁布新的《特殊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把韩国特殊教育引向促进融合、关注生涯、提供支援的特殊教育时代。《特殊教育法》共有38条129项条文,比1994年多10条55项,条文更加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4.1重新定义“融合教育”概念1994年的《特殊教育振兴法》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部分参与普通学校课程也纳入融合教育范畴,在《特殊教育法》中重新定义融合教育,提出融合教育是“不受障碍类型和程度限制,特殊教育对象在普通学校与同龄人一起接受满足个别教育需求的适当的教育。从此新定义下的融合教育迅速发展,成为韩国特殊教育主流。根据2012年特殊教育年度报告书,6707所普通学校设有14562个全日制融合班级,实施完全融合教育。1994年以前特殊班以分离式教育为主,1994年《特殊教育振兴法》修订之后逐渐转变为部分时间融合教育,2007年以后大部分特殊班采用部分时间融合教育。为了保证融合教育质量,在《特殊教育法》及其施行令中具体规定融合教育支援措施。有障碍学生的普通学校即使没有特殊班,学校也应为障碍学生拟定融合教育计划,本地区的特殊教育支援中心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提供巡回服务,要保证每个学生每学年150课时。4.2提出贯穿身心障碍者生涯的特殊教育体系《特殊教育法》共有6章,其中第四章主要阐述婴幼儿、初、中等特殊教育,第五章则重点阐述障碍者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为韩国身心障碍者生涯教育体系奠定法律基础。身心障碍者义务特殊教育范围扩大到15年(3-17岁),实施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特殊义务教育,对未满3岁障碍婴儿和特殊教育学校专攻科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为促进身心障碍者的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特殊教育法》专门用6个条文规定相应内容,要求大学应设置特别支援委员会专门负责障碍大学生相关事宜,为障碍大学生提供人力支援和辅具支援。21世纪终身教育备受韩国民众的关注,为了促进身心障碍者终身教育,《特殊教育法》规定开设专门的障碍者终身教育课程,扩大障碍者终身教育机会。
4.3为“特殊教育支援中心”的有效推行提供法律保障在第二次特殊教育发展综合计划(2003-2007年)中,曾规划推广特殊教育支援中心,支援安置在家庭、医院以及普通班级的特殊教育对象,但因没有法律依据,没有得到实质性发展。《特殊者教育法》中明确要求设置特殊教育支援中心,其主要任务是早期发现、诊断评估、信息管理、特殊教育研修、支援学习教学活动、支援特殊教育相关服务、巡回教育等。1994年《特殊教育振兴法》中提出治疗教育,在《特殊教育法》中转变为治疗支援,作为特殊教育相关服务的一种。从此治疗教育从教育活动转变为有专门治疗师提供的治疗支援。在之后颁布的施行令再次强调治疗支援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听力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等,治疗支援的提供者应获得“医疗技师法”或“资格基本法”规定的国家认可资格证。特殊教育对象需要治疗支援,但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支援中心无法提供时,教育长或教育监联系障碍福利机构提供治疗支援。2008年,韩国政府颁布第三次“特殊教育发展5年计划(2008-2012年)”,这是《特殊教育法》颁布后的第一个特殊教育发展计划。第三次特殊教育5年计划最大的成果是实现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义务特殊教育和障碍婴儿以及专科阶段学生的无偿特殊教育。正在进行中的第四次“特殊教育发展5年计划(2013-2017年)”,其宗旨是提供能够实现梦想和才能的适当特殊教育,促进障碍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根据韩国教育部颁布的2014年特殊教育年度报告书,2014年就读普通学校特殊班级和全日制普通班级的障碍学生共有61451人,其中就读全日制普通班级的障碍学生占25.5%,74.5%的障碍学生在特殊班级接受部分时间融合教育。2007年以后,有了法律保障特殊教育支援中心数量持续增长,到2013年韩国共有201个特殊教育支援中心,安排人员1432名[35],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康复教师、治疗师、辅助人员等。近几年韩国障碍者的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也有长足的发展,2014年高中毕业的障碍学生共有6991人,升学率为46.4%,其中66%的障碍学生升入专攻科,16%升入专科大学,还有18%升入本科大学[36]。为了支援障碍大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投入39亿韩元用于辅助人员的聘用。2014年承担障碍者终身教育课程的机构(包括夜校、特殊教育支援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共有209个,财政预算达到28亿韩元。
5结语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改;综合教学法
新时期我国更加重视教育,在不断推行课改政策,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的质量。新课标不断地推行,加重了教师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长远的眼光,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探索创新,并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发展的道路。而综合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综合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新课标数学课改的推行侧重的是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综合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推行合作讨论学习,让学生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融合起来,这有利于学生完全掌握数学概念和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以后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将综合教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课改中
综合教学法是结合了多种教学模式,融合了多种教学思想所演化出来的一种新颖特殊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从实际出发,全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认为最难的就是“变量与函数”这一节,函数的问题是较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进行对函数概念的讲解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做实验,在实验中掌握概念。在对学生进行解题方式的讲解上,综合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探索出多种解题方式。
总之,要想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就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推行新的改革策略,而综合教学法是结合了多种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所摸索出来的一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了课改的要求,还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思想,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开辟新的道路。
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准教师”的养成阶段,是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免费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生成的专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入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水平和发展空间,也影响着入职后面对多元化的教育对象群体的教育态度、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因此,为适应未来我国普通学校教育对象及教育环境的变革,在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将特殊教育能力纳入普通师范教育培养内容将成为必然。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融合教育推进之下,普通教师教育体系应如何呼应融合教育发展对教师特教能力的诉求,将是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行动重点。本研究聚焦于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生力军”的免费师范生,以期通过对其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探讨,为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借鉴。
2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2.1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结构及内涵的研究现状
分析教师的能力构成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殊教育能力?什么是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国外研究者归纳了融合教师要具备五方面的能力,包括障碍儿童相关知识;障碍儿童学科内与学科间的有效教学策略;正确的班级管理与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英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均应包括特殊教育的内容;要求新教师要具有发现和教育超常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能力。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提出了对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六项基本要求,以此确保特殊儿童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具体包括:教育者能够立即发现并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能够帮助特殊儿童在社区和学校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教育者应当接受充分的培养以获取相应的知识、技巧和信心来移除特殊儿童学习中的障碍,并且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进行学习活动;教育者应当在健康、安全、成就感、对社会的贡献、经济能力五个方面使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提高;教育者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学生和其家庭的需求;教育者能够通过职业标准和绩效管理了解其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职业发展水平,并同时发展自己的教学技巧。
融合教育对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研究者认为,在融合教育中,任何教师都要能履行以下职责:①充分了解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能为不同的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和安排相应的活动;②明确教育目标是为了支持孩子学会正确的知识和适当的行为,促进他们的发展,将每一个儿童都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受益者;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避免由于标签效应而限制某些儿童的学习能力和人格的发展;④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要鼓励发展正常和发展障碍儿童共同参加活动和相互学习。也有研究者提出,为满足融合教育实施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得素质,即形成融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即教育机会均等,树立民主的过程观即“合作学习、共同生活”,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具备特殊需要儿童的知识(如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及分类、融合教育发展及趋势、关于特殊教育的文件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特殊需要儿童生理心理特征、从事融合教育的专业信念)、技能(音乐、舞蹈、手语、盲文等)和情感(关爱和帮助)。孟万金等研究者认为应该打通“普教”和“特教”之间的分割,突破传统的普教与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线性”排序或“面上”并列的局限,构建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素质结构的四个关键系统“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专业规范”。
2.2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推行下,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结构的论述主要集中于融合的专业理念(包括教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民主的教育观等)、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有关特殊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知识系统;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系统)、融合教育的专业技能(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其中,融合的专业理念是整个能力结构的灵魂,指导和影响着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活动;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普通教师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支柱,三个方面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普通教师融合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1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统帅教育职业活动的总的思想意向。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专业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信念的获得需要互动和参与,并逐渐决定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融合教育的思想,即是人类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追求,强调参与,拒绝排斥。因此,在这种理念下,教师要树立一系列的新观念,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首先,教师需要真诚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融合教育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特殊的禀赋和需要,努力使社区内的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给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既是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教师是否具备对特殊需要儿童真诚接纳态度,直接影响这些儿童的受教育水平。已有研究发现,普通教师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态度并不乐观,“普通儿童普通学生还照顾不了,哪有精力关照残疾学生”,这种消极的接纳态度必然导致融合教育的失败。其次,树立新的人才观,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教育价值观。融合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教无类”,进而是“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所有儿童(包括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培养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是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复合、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观念,对不同学生给予个别化的教育期望,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才能促进教育公平的达成。再次,树立民主的教育观。融合教育体现着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途径。融合教育的开展不仅体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而且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这与教育民主的思想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普通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民主的教育观,由封闭式单一性教育向开放式多元化教育转变,明确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合作性学习,体现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公平性、合作性原则;改革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价方式,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变。
2.2.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特质之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柱。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要掌握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职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普通教师需要掌握如下专业知识:其一,有关特殊需要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对各类型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学习规律的掌握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其二,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对融合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融合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其三,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这是依法执教必需的知识,如义务教育法和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师等级资格相关政策,地方相关制度体系等。其四,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技能的根基,如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等相关知识。
2.2.3专业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融合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对教师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融合教育环境下,普通教育教师需要掌握如下技能:其一,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教师应能够及时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并知道如何向特殊教育专家寻求帮助。其二,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把握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和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高效教学和教会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学生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教学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帮助特殊儿童在学校和社区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这也是融合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其三,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差异性更大,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才能保证开展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其四,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特殊需要儿童大多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掌握有效的干预方法和策略,减少特殊需要儿童的问题行为,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以促进其融入班级环境。其五,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评估不仅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还具有激励、指导学习的作用。融合教育要求教师在传统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的基础上,具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估技能。其六,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教师的合作、共享能力被作为各国融合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核心能力。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位的支持与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策略,促进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协调,促进各个群体之间的融合,扮演中介者角色,使各系统之间有序融合运作,以为融合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推行将为教师队伍引入大批优秀学生,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为融合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为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学校获得适当的教育,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加入特殊教育的相关内容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为提高我国随班就读质量,促进我国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是确保这一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有部分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意识到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数以开设特殊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开展普及性教育,其辐射范围有限、效果甚微。因此,有必要系统地考虑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
3.1培养目标:融入融合理念,培养特殊教育能力
要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必须先明确其培养目标。融合教育的核心是接纳所有儿童,不拒绝和排斥儿童,其内涵已远远超过特殊教育的狭义内容。随班就读是我国融合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对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师资先行,随班就读改变了普通教育对象的构成,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因此发生变化。此时,教师教育必须予以及时呼应,才能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做好充分准备。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生力军,为适应融合教育环境,在培养阶段必须纳入特殊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应融合教育之需,各国均对教师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如美国教师教育项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以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并注重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为目标;澳大利亚教师标准中也要求教师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关注多样性和差异性;瑞典要就已获得某种教学学位的教师进行补充培训,以“使他们能够满足教室内多元化的学习需要”等。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保障我国随班就读的顺利开展,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也应以“培养免费师范生具备从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能力,能满足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求”为目标。
3.2培养方式:整合多专业力量,实行多模式培养
“从普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倡融合教育也是对整个教育的目标、教育功能的又一次深刻反思,是对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定位的调整,是对现代教师教育的挑战”[27]。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学界一直对从事随班就读的普通教师职前特教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性的认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持续不断,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对其价值与意义、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的确证及对国外融合性师资职前培养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而且还设想和提出了符合本土化条件的具体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的安排方式、教学实习的方法和策略。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于职前阶段的“准教师”特教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缺失状态。与此同时,在免费师范生政策推行下,其专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专业、一个院系、一所学校所能解决,而需整合多个学院或专业的力量与资源,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培养模式,才是基于当下教师教育改革浪潮和满足融合教育发展需要的可行路径。以美国为例,其在职前融合教师的培养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普通教育专业学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二是非特殊教育专业选修特殊教育作为第二专业;三是通过专业整合,创办专门的融合教育专业,参与后两种培养方式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种资格证书,形成“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双证制的融合教育教师培养模式。英国也是融合教育做的较为成功的国家,为更好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保证普通教师掌握特教技能,英国教育部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先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才能获得教育证书,对于未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机构英国教师资格委员会对其培养机制并不承认。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单证式的培养,即在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进行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培训。
无论是双证制的培养模式还是单证制的培养模式,在准教师职前的培养阶段,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教师教育项目是世界融合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鉴于此,在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也需整合多专业力量,采用多种培养模式。比如,“独立模式”即由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开设针对普通师范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课程,各学科专业的免费师范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辅修模式”由教育学院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中对普通教师特教能力的要求,设计非特殊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由非特教专业免费师范生选修为辅修专业。“分段培养模式”,“3+1”、“2+2”等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先在是普通师范院系修读2-3年学科教育专业课程,掌握普通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再到教育学院修读1-2年特殊教育相关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综合模式”即由教育学院和其他普通师范院系合作系统调整和结合特殊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学习、实践学习等,教育学院与普通师范院系联合合作重新设计各类课程,组成系统的、互补的课程体系。
3.3课程设置:打破普特壁垒,增加实践内容
根据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课程设置:第一,在通识课程中增设特殊教育通识类课程,如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融合教育概论等,帮助学生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等。第二,在教育学科和教育技能课程中增加融合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差异教学、中轻度障碍学生教学法、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学生的教学等课程,丰富和提高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三,增设模块选修课程,发挥学生主体性,如通过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教学法模块课程、各种干预方法的模块课程、沟通与合作模块课程等,发挥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增强其教学技能。第四,增加实践课程。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学生教育实习的比重,通过解决现实教育情境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准教师的专业能力。如通过让免费师范生进入融合教育学校的实习和见习,接触各种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加深其对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加强其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融合教育环境下更加强调教师与其他专业人员、教师、家长、行政人员等的合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共同为所有学生提供教育。这就要求免费师范生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在其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其教育合作实践能力加强关注。学生更需要走出校园,进入各类基层学校、社区、家庭开展实践,以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策略。
4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支持保障
无疑,免费师范生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健全、完备的支持体系和丰富的资源。融合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集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度、经费、人员等的全面支持。同样,健全、完备的支持体系将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保障。
4.1转变教师教育者观念,创设支持环境
实践融合教育,推行随班就读,态度和观念对于成功开展融合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要促进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发展,首先要从教师教育的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融合教育观念的建立做起。国家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师范院校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是未来教师成长发展的引领者,他们首先要明确融合教育的理念、教师掌握融合教育专业理念及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教师教育改革与管理、免费师范生的教学与科研之中,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资源支持。
4.2完善教师资格认定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在现阶段的中国,大多数免费师范生并未接受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与我国整个教师资格认定机制不无联系。目前,我国在普通教师的资格认定中,并未包含特殊教育的要求,这种制度保障的缺失使得法规、政策要求执行不力、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积极性不高,职前阶段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的培养仍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必须从立法教育来解决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问题,以保障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推进。
4.3加强多学科跨专业合作,丰富资源系统
教师教育的改革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融合教育的发展非一己之力即可促进,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亦非一学科即可实施。正如学界所呼吁我国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要有强有力的支持和完备、健全的保障系统,未来教师职前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不同领域研究者间的合作研究为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的培养改革提供研究支持;普通师范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的资源共享与师资合作为免费师范生提供完善的课程体系;师范院校与基层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为未来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不同师范院校间的合作沟通,促进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5总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 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1-01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今时代已经发展成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影响着社会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因此产生了将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教学融合起来的教学理念。
一、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融合的意义和内涵
“融合”表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的整体发展过程和结果”。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代表,不仅包括多媒体技术还涵盖网络技术等,高密度的信息、高速度的传递、高强度的交互和高效率的反馈是其特点。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思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它紧密联系着生产、生活,但是它概念广泛、原理抽象,因此学习的时候非常难以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的融合就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的课程与电子技术的课程的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电子技术课程中,使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的课程组合转变成合理、清晰的课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融合教学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能完善电子技术实验
学习电子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实验实践,而常规的电子实验难度大,不仅花费大量实践更耗费大量材料,在加上课堂时间的限制导致实验效果有时很不理想。课堂实验之前往往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时老师还需分别辅导,这样不仅学生不能充分融入实验中,老师的教学难度也很大。信息技术中的仿真技术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仿真技术不仅能高效率地、完整地构造出实验原理图,还能完美地模拟实验过程,并显示出实时的实验结果,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鉴于学校资金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有些贵重的实验设备常常有所保留,另外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这些课程实验往往被保留而学生也不敢大胆尝试。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而仿真技术可以用电脑设置故障和困难,在分析问题的同时能够不断尝试、积极探索,不仅不用担心危险的发生也不怕损坏实验器材。
(二)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判断一堂课教学是否成功,多取决于学生对该课程的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有声有色的特点去引导课堂,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让一些枯燥的问题变得生动,利用动画、图片等的形式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制作和选择合适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融合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让枯燥无谓的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习积极性高涨。对于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重难点,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变为直观,化复杂为简明,在提高学生认知的同时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在轻松的氛围中遵循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得到开发,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融合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辅助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及时改正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有效融合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丰富的网络优质资源,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老师通过布置任务或提出问题,驱动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探索答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扩充自己的知识库,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要结合其他教学媒体进行融合教学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方法还是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有将他们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点才能顺利地实现融合教学。在融合中的动态模拟能创造出优美、引人入胜的电子课程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大学生的感知范围,使学生充分的融入教学课堂。电子技术教学中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多传统的教学媒体无法实现的,但计算机多媒体不可替代其他所有的教学媒体,因为比如教学图片、实物模型、录像等是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无法做到的。因此老师既要看到传统教学媒体的优势,也要明确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融合适当的教学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融合教学,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中选取融合内容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受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的实验,二是无法使用常规手段解决的问题。这样能优化教学结构,构建、更新新的知识,将抽象变成直观才能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才能够实现融合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但不能只追求形式,滥用信息技术,要在恰当的时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潘云泽,王以宁.《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联合教学模式已经被师范院校课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师范院校古诗教学整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师范院校教学也是实现与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好场所。但是由于这种整合教学模式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在诸多优势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信息技术与师范院校古诗教学整合为切入点,分析这种整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师范院校;古诗;教学整合;优势;劣势
一、信息技术与师范院校古诗教学整合的优势
第一,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合了听说读写、可视性以及可触性,这种多元化形式构成的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课件是能够呈献给师范生立体形象的感受,所以这种课件形式本身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可以从听觉以及视觉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以此能够引发学生与古诗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想象力,为他们将来的教学提供借鉴。
第二,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结构是主讲、板书、教材、文字等;信息技术的主要结构是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视频以及广播等,其中使用覆盖面最大的是计算机技术。但是每一种教学方式中都各自有长短,因为古诗教育课程的章节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教学形式的表现也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机融合,以此来弥补教学方法与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提高师范院校古诗教学的效率。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是依托教师的主讲、表情、肢体动作以及文字声音等方式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是非常小的,学生在这种单一的传输中容易分散注意力。但是现代媒体技术中融合了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的知识是以声音、图像、动态文字等形式的方式出现,就拿对后世影响较大的魏晋隐士和诗人陶渊明所写的《归园田居》来说,诗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中所表现的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景物,诗风显得清高洒脱、恬淡、质朴、真率,融情、景、理为一体充满了哲理,是玄言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的美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诗表现了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的心情。南野、草屋、榆树、桃李、远树、近烟、鸡鸣、狂吠这一组组画面,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更能形象、直观地把眼之所见聆听所闻让人无不惬意的自然美的境界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达到化境的效果。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使信息量加大,同时学生接受方面不会有太大压力,能够创造仿真的情景教学,对学生来说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古诗的教学能够引伸出师范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目前我国的发展非迅速,所以在这种快餐文化的熏陶下师范生对古诗并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细细品味,揣摩其中的意境。然而信息技术与师范院校古诗的结合就是利用当前的科技技术手段来创造情景教学,使学生能够从课堂体验中发现生活中的宝贵经验,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更好的教书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多感官的教学体验,能够在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有效塑造学生的情感生成,为将来的教学提供借鉴,就这一点来说是传统教学无法媲美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包含计算机联网式教学,这样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师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不断的沟通与教学,他们能够掌握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方法,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自我调整与认知,最终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塑造他们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作用,给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纵观现代社会动态,以后的发展方向是学习型社会,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中曾明确指出教师自身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也要接受自我培训,达到终身学习和受教育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顺应时代潮流,面对教育挑战。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在教育学生的前提下,接受社会进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革新教育理念与思想,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技术,使多媒体技术在师范院校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师范院校教学效率与水平得到提升,使师范生学有榜样,教有标准。
二、信息技术与师范院校古诗教学整合的劣势
虽然信息技术与师范院校古诗的整合教学优势是不胜枚举的,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教学方式是完美无缺的,因为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结合教育模式才刚刚启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所以有一些劣势因素存在。上文中提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有一些东西是现代科学技术无法替代的,所以教师的主导力量依然非常重要,在古诗的教学中,每一字句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是只可意会的,而信息技术所体现出的都是非常直观的影响,并不能将这种细腻的感情表达出来,所以二者间的矛盾是依然存在的,也正是因此很多师范院校中的教师并不愿意接受信息技术与古诗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害怕师范生不能正确理解真正含义和意境,影响将来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与社会发展、师范院校改革、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师范院校古诗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也是顺应时展所必须做出的改变,这是师范院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整合以及传统教学模式所体现出的教学效果,都是远远不如信息技术的结合来的明显,所以其自身的优越性是其他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这对将来要担负教学任务的师范生来说十分重要。虽然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性的问题,但是按照教学效果、高效发展以及文化传承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是远远大于劣势,所以师范院校应该将这种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到每一个学科当中,使教师从繁重的讲堂解脱出来,抓好师范院校的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吴胜军.诗歌意象和概念整合理论―以意象派诗歌为例[J].湘潭师范学院学步歇社.2011
[2]赵红.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误区及策畸[J].宁夏教育,2012.(11):24.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教学,2012, (5):55.
目前,教育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通过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与幼儿教育的紧密结合,营造了良好的立体教育环境,对提高教育趣味性、生活性、创造性、交互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信息技术融合运用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过度依赖技术、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等问题。本文在研究中就从多个角度入手,探讨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合运用对策。
1 情境创设,激活学习热情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为幼儿接触更为丰富广阔的世界提供了渠道,同时也能一改过去语言描述的枯燥乏味,通过电子交互白板等技术实现视频、音频、图片等的插入,用最为灵活生动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从而积极融入幼儿教育的整体氛围之中。而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运用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教师在结合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巧妙搜集整理各种资料,让知识的导入、信息的融合能够更加自然。
例如在开展活动“整理小书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电子交互白板展示整理物品的小视频,借播放《爱整理》《宝宝爱整理》等儿歌动画作品,让孩子们对整理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时候,教师再切入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认为整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在搜集整合幼儿答案的基础上,教师再将整理前后的图片进行展示,让孩子们更为全面地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联系自己的实践生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再征询小朋友:“你平时有整理过自己的房间或者是书包吗?你是怎样整理的呢?”这时候教师再通过白板播放自己提前录制好的微课,将整理的方法有机插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为幼儿自主实践操作做好积极充分的准备,还能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参与的兴趣,用更为直观形象的方法营造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
2 动态切入,实现灵活展示
电子交互式白板本身就具有拖拽、放大等多种动态性的功能,不仅有利于视频、图片、动画、网页等资源的控制利用,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更能模拟真实的环境,便于幼儿对图片等资源进行拖拽,也让幼儿课堂更加丰富有趣。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电子交互式白板等信息技术的动态功能,根据课堂各个环节的需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将信息技术的各项功能发挥到极致。
在“整理小书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问题引导等方式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让孩子们自主走入整理的氛围之中。而随着教育环节的层层递进,教师还可以运用电子交互式白板,引导幼儿自己选择书包,将不同的学习、生活必备用品拖拽到自己的“电子书包”内。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不同的书包,用不同的图案、颜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课上,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拖拽打开书包以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书包的构造,归纳这个书包有几层、有几个大包和几个小包。这时候,教师再提供给孩子们文具盒、书本、小手绢、橡皮、铅笔等不同的电子道具,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思考并且通过拖拽整理这些用品。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一味地讲授,而是通过电子交互式白板等信息技术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借动态信息的传递让孩子们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惊喜,实现思维积极性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让幼儿逐步走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3 结合特点,攻克教育难点
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在思维发展上具有直观、形象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因此,要想实现对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运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电子交互式白板等技术的“形、声、色、光”等效果,通过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的知识内容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其在情感思?S等多个方面的共鸣,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难以被幼儿理解的概念、内容简单化、形象化,让幼儿能够将教育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开展数学小活动“一寸虫”的过程中,幼儿极容易出现并不理解测量的概念,难以走入教育情境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先通过PPT等展示方式,让孩子们观看生活中的尺子、身高测量表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孩子们对测量有一个具体的认知。这时候,教师可以再通过电子交互式白板,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不同鸟类的测量操作图片以及“一寸虫”,并且为孩子们进行简单的介绍:“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一个小师傅,它的名字叫‘一寸虫’。大家别看它小,它的本事可不小,可以用身体来测量长度。”在进行介绍与模拟操作之后,教师可以再组织小朋友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用“一寸虫”测量鸟的长度,自己记录并且比较结果。
为了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幼儿熟知或者是有趣的工具进行灵活展示,这样才能避免幼儿教育的单调,也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思考。
4 思维互动,发挥无限想象
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知识累计的初期阶段,其缺乏丰富的知识经验,虽然这容易为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不便,但是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创新思维、想象力发展上也处于绝佳的时期。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利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技术手段的多元性和资料的丰富性,为孩子们营造广袤的空间,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在实际融合运用中,教师应该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交互,通过头脑风暴不断培养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从创新的角度看待问题,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无限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儿歌《小雨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展示下雨的氛围,让孩子们走入雨景的清新自然之中。这时候,教师再引导孩子们开展充分的想象:“小朋友们,小雨点落下来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呀?”在音频营造的效果下,孩子们说出了拟声词“沙沙沙”。教师可以再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进行联想:“小雨点都落到了哪里?”孩子们纷纷给出了池塘、花园等不同的答案。此时,教师再让孩子们运用电子交互式白板,通过拖拽、绘画等不同的手段,在自己的想象下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雨景。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让儿歌教学氛围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让《小雨点》的教学充满了乐趣与精彩。
没有残疾人的社会是残疾的
我现在主要的课题是进行随班就读方面的研究。孤独症或其他残疾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后,老师们该怎样教这样的孩子,如何在学科、行为规范、环境、教学上进行调整……以前这样的孩子可能会被送到特殊教育学校,但现在就近划片上学,这样的孩子散落在很多学校里,可能每个学校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我们的很多方法其实是来自这些学校的老师,有些老师的教育方法很聪明。虽然目前很多实践都在摸索层面,但越来越多海外留学回来的专业人士,包括国内自己的学者都对这方面的研究产生兴趣,并加入进来,尤其是在课堂教育方法上。
通过这么多年的工作,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弱势群体家庭)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而且,拒绝的声音也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人(学校领导)意识到这样的孩子来我们学校、班级,并没有坏处,甚至还有好处。曾去过四川一个普通学校做调查,一位从未接受过特教系统培训的校长却有一个特殊的理念:如果社会上看不到残疾人,社会就是残疾的;教不好残疾孩子的老师就不是优秀老师。他的学校里有聋的、智力落后的残疾孩子,但那些孩子都很自信,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我觉得很多孩子本来都是很好的,“特殊”是成人赋予孩子的概念,孩子产生不好的心态跟环境有密切关系。融合教育可以改造人,但整个社会的观念都要调整,社会与人的互动关系也要调整,才能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其实,普通孩子跟这些特殊孩子一起,也会对普通孩子的成长起到正面作用。对于这点,我希望更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不要担心那么多,一定要站出来,坦然面对孩子是孤独症的现实,并且告诉周围的人。你不站出来谁站出来?要知道声音大了,弱势就变成强势了。
为孩子争取最大化的权益
我赞成融合教育,但孩子去哪个教育环境是问题,要分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有些重度残疾的孩子,目前可能更适合呆在医院或家庭。我们要赞成的是,家长有很大权利选择让孩子利益最大化、选择对孩子最有利的环境,而这也是学校没有权利拒绝的。
马上出台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施办法,和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就讲到了随班就读的政策以及资源老师和资源教室的配置,政策是针对所有残疾孩子,并非只对孤独症的孩子。政策出台后,首先,学校不能拒绝残疾孩子入学,孩子能不能入学(普通学校),家长可以提出来,未来会有专家团、家长和学校一起综合客观评判,不再是学校说了算。学校可以根据条例来实施,如果做不到,也有明确的惩罚条例。当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如何帮助学校有能力接纳孩子,以及相关的经费问题也正在修订,应该很快就能出台。全国一些城市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资源教师的作用不是陪孩子多长时间,而是制订适合孩子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由其他老师及相关人员共同执行。每个学校配一个资源老师目前还做不到,这还需要一定时间。但资源教师师资培训等问题已经被教育部提到议事日程。家长遇到问题(学校拒收),可以参照相关政策法规去找教委,由教委来同学校协商。
但我也想提醒一下有些焦虑的家长,如果今天你让自己的家庭教师或者助教进入课堂(普通学校),明天又安排自己的特教进入课堂,我觉得其实这是一种对课堂的侵犯,对老师也不尊重,希望家长也要理解老师的立场。同时家长也应该考量聘请的特教人员是不是具备相关资质,能不能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划等。
请再给我10年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教育”观;融合记者
面对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新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顺应媒介的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新闻教育改革,培养既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思维,又适应当下时代需求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笔者认为应该具有与媒介融合形势相适应的“融合教育”观。
一、“融合教育”观的内涵
关于传媒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媒介融合,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所Henry Jenlins明确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了至少五个层面的内容,即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蔡雯首次将“媒介融合”的概念引入我国,并进一步预测“融合新闻”传播将是“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模式。尽管在国际新闻界媒介融合的界定没有在学理上达成共识,但从专家学者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媒介融合不是狭义地局限于技术,而是必将在技术之外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见,传统的、单一的“技能型”新闻人才培养观已不再适应当下国际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新闻院校在关注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必须转变观念,对新闻传播中人文、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有足够的重视。
第一,媒介融合需要“知识与媒介素养的融合”。“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的实质就是信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变化来看,新闻传媒把中国文化全方位推向世界舞台,又让西方文化千姿百态地展现在中国人面前,中西文化的交融互动不再仅仅是文化精英们的特权,而是活生生地发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在这种“跨文化”的新的传播形态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进行民族间、文化间的信息与交流。同时各种思想、政治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泛滥,有益的、有害的信息并存。作为新闻从业者既要在错综复杂的信息群中寻找新闻线索,又要发出权威的声音引领舆论的方向,因而就必须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和媒介素养,而这种能力、素养的形成,正是来自于各种知识、文化的融合。
第二,媒介融合需要“融合记者”(backpack journalist)。他们只需要备上一部上网手机、一台数码照相机、一台小DV、一部笔记本电脑就能同时满足多种媒体的编辑、采写、播报需求。他们一个人就能完成采访、写作、拍摄、编辑等工作程序,既懂得前期报道,又懂得后期视频剪辑制作,具有融合的专业技能。
第三,要实现知识融合与技能融合的和谐统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高校在新闻教育方面进行了专业细化的尝试,致力于培养娱乐记者、体育记者、经济记者等专业型记者。笔者认为众多的研究实践出现了偏重于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的倾向,忽略了学养型教育。对此,国内知名的新闻学者已给予深入的论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说:“把学习现代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当受到质疑的,过分的技术化取向对新闻教育是一种伤害。”[1]因此,新闻教育改革应着眼于宏观的新闻教育观基础之上,必须以加强对学生知识融合培养和技能融合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融合教育”观下的新闻教育改革
(一)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知识融合培养。当代高等教育中,一个专业就像一台机器,只有坚实的钢铁硬壳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传输履带、螺栓、发动机等物件,才能成为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仅仅着眼于专业书籍是不行的,要加强知识融合培养,就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在原专业的基础之上,广泛涉猎交融学科的相关知识,将诸如军事、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只有在知识层面实行新的交融整合,使学生能迅速地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传播现象和多层次的国际问题做出程序性的分析与综合,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新闻全球化、国际化的知识调整与理论创新要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早在2005年就开始尝试性地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效果显著。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的新闻院系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依托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
(二)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强化技能融合培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在同样内容的基础上,生产出针对不同平台上的新闻,并用适当的形式播出。因此在专业设置上,要打破壁垒,尝试媒介融合专业的教育模式。此外,很多高校新闻专业还沿用将新闻业务里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并立的课程体系。这种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客观上造成了学校教育与新闻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的采编、写作、评论只是连接新闻业务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应该在对诸课程客观分辨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进而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新闻实务通论”。
(三)合理构建多维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技能与知识的融合。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只有通过实战和实践,才能将新闻专业的课堂学习与新闻实际运用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天人合一”,成为适应业界需要的合格的新闻人才。因而在新闻教育过程中实践平台的搭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合理地构建课内训练、课外练习、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社会调查与服务相结合的多维实践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应贯穿于各个年级、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在内容上应逐步深入、层层递进,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在实践中逐步统一和融合。二是搭建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该平台不仅是学生实习的平台,更是专业的工作平台,能够承担数字化传播时代的专业化新闻业务,可将学生的实习融入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比如承担校内的信息传播沟通工作,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学与做的“传媒集团”。
三、新闻教育改革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完善取决于不同构成要素、不同构成环节的有机统一。在新闻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新闻院校要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与互动。伴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我国学界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当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成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多曾经在业界任职的知名记者纷纷“下海”,成为各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顶梁柱……这种“反常”现象仿佛指南针一样,清楚地告诉我们:融合新闻传播国际化的程度越深,学界与业界的联系越紧密。业界既是媒介融合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又是新闻人才的需求者。新闻院校只有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与互动,才能紧跟传媒发展的脚步,对其正在和即将出现的变革做出准确的预判,从而使新闻教育改革更具有前瞻性,培养出业界所急需的、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和思维的新闻人才。
(二)新闻教育与其“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正处于知识信息时代,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有限的学校教育远不能满足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的要求,所传授的专业技能也远远不可能适应新技术、新知识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在努力搭建新闻实践平台、营造“融媒新闻”加工氛围、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境界培养的同时,更要通过牢固树立“融合新闻”观的教育理念奠定他们继续学习、自主更新知识、自我调整知识结构、自我不断锤炼融合技能的基础,使他们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自觉地去捕捉其他知识素养作补充,不仅具有适应变革的能力,更有与时俱进、主动变革的境界和愿望,这样,他们便会真正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发展的大潮,为新闻传播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鞍山师范学院2011年度校级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kyxm10)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EB/OL].人民网:传媒频道,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