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民族风俗习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风俗习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风俗习惯

第1篇: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2篇: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尊重;民族学生;风俗习惯;民族院校

一、尊重民族学生风俗的意义

(一)对于学生本身来讲

对于学生本身来讲,涉及到学生本身的感受、心理体验,这是民族学生开始大学生活的第一步。

1、利于学生产生被认同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进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开始学习、生活甚至工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尤其是来自偏远山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民族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在文化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在节日庆典里、在平时的交往中能够被尊重,会产生的被认可感受,是重要一步的开始。

2、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来自他人的认可,来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吸收,如果民族学生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那么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交往都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压抑到一定程度会集中到一个点来爆发,会对学校和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后果和不良的示范作用,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3、利于民族平等更好地实现。只有尊重才能平等,只有平等再能交流。学校的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才能与之交流,民族学生才能有一个安心的受教育的环境,才能安心的在校学习,如果生活在一个被歧视,生活在一个被另类眼光关注的环境里,学生会生活的很压抑,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对于保证民族学生发展来讲

民族学生是国家的财富,是今后国家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他们通过刻苦的学习进入到高校,也希望通过高校的学习更好的回报社会,家乡和国家。

1、利于增强民族学生的平等和民利意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由此说明,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就意味着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利的践踏。我国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其实质就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

2、利于维护民族学生的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哪怕是出于开玩笑,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3、利于发挥民族学生文化建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表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有很多是以唱山歌和讲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有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常用具、衣饰、建筑、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二、民族高校加强对民族学生风俗的尊重和认同路径创新

《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是“人人生而平等,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管理的精神相对待,这就是尊重必须的价值基础。”人生而平等,对人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表示歧视。作为民族院校更应如此,做到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对民族知识的普及,首先要知道民族的生活习俗,知道他们与汉族的区别知道他们的忌讳,尊重学生的生活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和习俗忌讳。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在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都要有所了解,同时也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安排少数民族的节日。

(二)营造和谐、尊重的校园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对民族学生尊重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网、广播台等途径进行民族政策、民俗风情的宣传,通过在楼道内悬挂标语、图画,利用教室内的板报等形式营造尊重民族的文化氛围,通过耳濡目染,增强全院师生对民族学生尊重重要性的认识。每逢传统佳节或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学生会或社团都会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在校园内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都能感觉到自己是56个民族中的一分子,应该形成一个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氛围做出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利用课堂、班会、团会做好尊重民族的渗透工作。通过思想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课堂和定期开展的民族班会、团会,宣传民族政策,加强尊重民族的教育。

(三)全员参与,倡导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民族院校的学生工作,不仅仅是学生工作人员,代课教师的责任,更应是全员参与的工作,尊重本来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古代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但那时是不平等的,只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倡导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不仅有尊重的意义,更有教师对民族学生的爱,也有民族学生对教师的爱。当然尊重是爱的前提。

(四)日常用语、肢体语言等细节性工作做到位。尊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细节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工作中,对学生在语言上、肢体动作上的不注意,会引起学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激化学生的矛盾,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民族学生更注重生活上、学习上的细节,对民族信仰的虔诚,对民族情感的炙热,一些语言,一些动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五)尊重并不意味着容忍和放纵。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但并不是一味地容忍和放纵,尊重应该是相互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首先应该在国家法律、学校规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而把学校当成了宗教传播的场所,把学校当成了做祭祀礼拜的场所,把学校当成了宗教宣讲的场所。其次,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要摒弃不良的陋习,在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应如此,有一些不利于尊重,不利于团结、稳定、发展的事情或者生活习惯,需要学生管理部门不断的去发现和教导。最后,尊重是相互的,在民族学生之间也需要相互尊重,尊重不是单方面的事情。

在民族院校,应当把尊重民族学生放在第一位,体现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产生认可感,产生自信,摒弃自卑的心理,作为民族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需要做的还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大。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构建.王守纪.杨兆山.教育理论与实践.沈阳.2010年第9期

[2] 论尊重与“尊重的教育”.王澍;柳海民 东北师大学报 吉林2009年第3期

[3] 尊严:自尊、受尊重与尊重.黄飞 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七期

第3篇: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论文摘要】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规范着儿童的行为习惯。民俗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其强大而自然的教育功能上,即民俗具有知识教化功能、道德教化功能与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是民族(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科在研究民俗时的侧重点与视野有所不同。

在民族学看来,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具体地说,民俗是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的活动之中,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

社会学者把民俗看作是民族生活方式。民族生活方式是以民族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它涵盖了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饮食生活、礼仪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2〕

文化学者认为,民俗是一种文化,即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传播、汲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或表达方式,能够体现某种文化的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如饮食、节日、服饰、建筑、艺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3〕

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是一定个体民族文化的中坚,它参与和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制约着各民族人民的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民俗的功能与民俗产生、传承的历史息息相关。民族习俗有着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也有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的特征。〔4〕就其功能而言,民俗既有规范集体成员行为与凝聚民族力量的功能,〔5〕也有可能阻碍整个民族的进步。〔6〕本文尝试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谈民俗的功能。

一、知识教化功能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涵盖了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也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也就是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民俗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民俗文化与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成员的教化与儿童自身的内化正是这一相互作用过程的两个基本出发点。“社会正是通过外部化而成为人类的产品,社会正是通过客观化而成为独特的存在,人正是通过内部化而成为社会的产品。”〔7〕社会人就是“社会的产品”,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正是促使儿童成为“社会的产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8〕民族习俗的知识教化功能具有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以及随意性、自然性的特征,儿童往往在不经意之中就受到教化,在潜意识之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例如,藏族的节日娱乐活动多数以具有典型藏族风格的歌舞及民间游戏为主,这些娱乐活动大部分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并协作才能完成,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为儿童提供了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直接参与活动,亲自体验和感受;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游玩的形式获得间接的体验。藏族在礼仪上的习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学习交往技能,如藏族注重对客人的迎送礼仪,这些礼仪习俗能够让儿童学会热情、礼貌、友爱等交往技能。藏族还特别注意从小教育子女尊老爱幼,到别人家作客要先向老人行礼,家里来客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让座等。这些民族习俗有利于藏族儿童学习社会规范,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正确扮演社会角色。

民族习俗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民俗对儿童的教化功能同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从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的火把节和密枝节来看民俗教化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火把节对彝族儿童的影响很大。奢侈的宰牛会餐可能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节俭意识,但对儿童之间的接触沟通十分有益;彝族男女点火把逛街、洗澡戏水、跳三弦舞,这有利于培养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对儿童的朦胧情爱观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密枝节只许成年男性参加,禁止妇女去往密枝林方向,充满了神秘色彩,不利于建立男女平等意识,对儿童科学观的形成也有消极影响;男人们在村中边走边大声喊话,一问一答,批评村中不守村规的人和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正义感,但此节日延续时间长,不许下地劳动,可能会对儿童的劳动观产生消极影响。〔9〕

二、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与规范。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具有约束作用,它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这些行为模式、规则或规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有强大的制约性和约束力,并迫使人们按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行事。民俗学者把民俗的这一功能称之为“规范性”,并认为规范性是民俗文化最核心、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功能。

民族风俗习惯是人类最早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最初源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习惯风俗,如衣食、居住、婚丧、礼仪、禁忌等,这些习惯约定俗成,最终成为规范。民族规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调整、制约和控制人们行为的作用。一般而言,民俗规范少有明文规定,但民族成员都能对此了然于胸,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法律作用不到的地方,民俗规范有强大的规范作用。〔10〕民俗规范往往建立在民族成员自觉自愿遵守的基础之上,尽管人们的言谈举止都受到了这类风俗习惯的约束,但人们并没有受束缚的感觉,而是习惯成自然。当然,旧时的某些民俗文化,如家法、族规、宗法、乡规民约,在传统社会中也起着强硬的约束与制裁作用,比如彝族的“习惯法”、苗族的“理词”、侗族的“款词”、瑶族的“石碑话”等,往往还具有法律的威严与制裁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儿童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的特殊教育方式,体现了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是通过民俗的规范性来达成的,没有民俗的规范性,也就谈不上民俗的道德教化。由于各民族的民俗各异,民俗对儿童的规范性也就不同,其道德教化也会有不同表现。

藏族是讲礼貌、讲礼仪的民族。在藏族家庭中,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对于父母的话要百依百顺,即使父母有错,也不得违抗、解释,更不得反驳父母。父母和老人回到家时,子女要起身向父母、老人问好,主动帮他们卸下身上携带的东西,帮助脱下鞋、帽,热情上茶斟酒,而且这些举动要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在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将自己的行为习惯、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意识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儿童,儿童由此逐渐习得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我们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对于藏族在家庭教育及生活禁忌方面的许多习俗,大部分藏族儿童在平时都能严格遵守,这就为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了基础。藏族的家庭教育往往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但在儿童的生活中反复循环进行,不间断地影响着儿童,久而久之,儿童自然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并逐步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热情友好和尊老爱幼是苗族最基本的利益规范。苗族谚语说:“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这一谚语深刻反映了苗族是一个很讲礼节、很注重道德风尚的民族。和睦共处与平等相待是苗族处世待人的准则。苗族人民把帮助别人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一种权利,把个人融入集体。比如建造房子,苗族人民往往你建我帮,我建你帮,甚至出现一家建房全村出动的现象。追求自由和勤劳勇敢是苗族最为突出的品质特征。苗族有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苗族人每到一处,重新开荒种地,自种棉麻,纺纱织布,熔蜡画花,缝绣衣裙,饲养家禽,牧放牲畜,种稻养鱼,等等。这些习俗对苗族儿童来说是必须遵守的,也是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儿童的道德行为,并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形成儿童内在的道德意识,从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支配他们的行为。

由此可见,风俗习惯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促进了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的审美娱乐功能对生养其间的儿童产生潜在的影响,深深影响着儿童对色彩的喜好,对自然的讴歌,对性情的熏陶和对人格的塑造。

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延续的风俗习惯,从儿童出生开始就伴随着他们并影响和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比如藏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最明显的服饰和居住特色就是色彩鲜艳、装饰奇特,对儿童来说,这些是能够直接感知的,是周围生活中美的象征。这种美的刺激长期伴随着儿童的生活,并不需要成人刻意提醒和教育,儿童自然地感受着色彩、服饰、建筑中的艺术美,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藏族儿童都很喜欢本民族的服饰、住房、饮食。另外,藏族在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等方面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藏族的歌舞,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藏族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之说,这其实也是对藏族儿童艺术能力的概括。藏族儿童从小受藏族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的熏陶,逐步锻炼了歌舞技能。藏族风俗习惯对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藏族儿童长期受藏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熏陶,因而在气质和性格上明显地带有藏族特色,如粗犷豪放的性格、“雄鹰”一般的气质,都是对藏族人性格的概括,这与藏族在服饰、娱乐、待人接物以及教育方面的习惯是密切相关的。

苗族歌舞更是一种精神的写照,那悠扬的音乐仿佛天籁之音,空旷而悠远,清新而幽雅,粗犷、奔放的动作给人以力量之美。民族艺术能为儿童提供一种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和空间,不仅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还能洗涤净化儿童的灵魂。

民族风俗习惯对儿童的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发生的,它对儿童的社会认知、道德发展与行为方式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儿童获得各种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及发展审美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社会成员的教化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那么儿童个体内化则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内化民族风俗习惯,将其规范并转化为一种行为模式,这一过程体现了儿童社会化的主动性。

民俗是一个民族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能吸引人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演绎着多彩多姿的民间生活情景剧。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出现,民俗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巨大的冲击。民俗的产生与消失是一种正常现象,某些民俗的消亡也是不可阻挡的。对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爱之者视其为精神家园,恨之者视其为洪水猛兽。不管爱也好,恨也好,它总是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制约着我们,而且它的影响、熏陶与制约作用还要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民俗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可能是不变的;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可能都是好的,总是良莠不齐的。好的风俗,我们要保存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倡“良风美俗”,以达到“普科学,美风俗;广教化,正人心”的目的;坏的风俗,我们要改变它,摒弃“陈规陋习”,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6〕〔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7.

〔2〕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1.

〔3〕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4〕王红曼.民族风俗习惯三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0,(4).

〔5〕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

〔7〕R·沃斯诺尔,等.文化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4.

第4篇: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中数学;品德教育

各个民族在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语言和行为习惯,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地尊重这些富有特色的文化。与此同时,还要把大众文化融入其中,从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从语言特色角度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各少数民族间的语言各不相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该充分结合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接下来我就以藏族为例讲述语言特色对少数民族初中数学中品德教育的作用。

藏族是一个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得很好的民族,藏族学生,都是以藏语为主要语言进行交流,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很多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此前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汉语语言教学,对汉语教学的接受能力相当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充分地运用藏族语言。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因为听不懂汉语而感到自卑,进而放弃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尤其是在初中这样一个敏感、冲动的时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比如说在讲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藏族的特色语言进行解释。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即使他们的语言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些独特的语言依旧可以用来解释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作用。

二、从风俗习惯角度

文化的差异使得每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独特的风俗习惯。比如说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纯良礼俗;苗族在待客时,男主人叫门,客人在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等。以下我以藏族为例,讲述独特的风俗习惯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品德教育的作用。

藏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羊肉、牛肉是他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可以说牛羊是藏族学生最熟悉的动物。在学习初中数学中有理数的乘除法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他们的这个风俗习惯。比如说,一个人他每天都会吃一斤牛肉,在这一斤牛肉中有0.2斤会被浪费的,在贫困山区的人,他们每人每年只能吃到两斤肉,那么请求一下,一个人一年浪费掉的肉,能够让一个贫困山区的人吃多少年,最终算出来的数字是会让大家吃惊的。这样的一个例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平常在生活之中看似很寻常、很微不足道的浪费,对于其他人而言却弥足珍贵。由此可以唤起学生的节约意识,督促学生勤俭节约、热爱粮食。这样的一个把风俗习惯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品德教育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少数民族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应该就此放弃,而是应该更加积极地去探索,力求得到一种更加有效、更加完美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第5篇: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嫁妆是女方的父母赠予女方的,是女方的个人财产,不应予以分割。

依照我国不少地方的民间传统风俗习惯,女方娘家陪送的嫁妆,是结婚时女方的父母给予女方的,应认定是女方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单独赠与,而不是赠与夫妻双方的,是女方的婚前财产或属于女方所有的个人财产,而不属夫妻双方共有的财产。

婚姻关系依法确立,夫妻在此后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情况下都应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是,依照我国不少地方的民间传统风俗习惯,女方娘家陪送的嫁妆,应被视为女方的婚前财产或属于女方所有的个人财产,而不属赠与给结婚的夫妻双方共有的财产。

嫁妆: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去的聘礼、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等陪嫁物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送的嫁妆也会不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程 民族中专 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172-01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计算机教育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对计算机教学有更多的思考,更加重视对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中专计算机教师,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加强民族中专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

一 民族中专计算机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原因,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一是民族地区教育设施硬件短缺,教育的投入不足,多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资金短缺,导致办学条件艰苦,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学生严重缺乏上机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不足,降低了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效性;二是民族地区师资缺乏,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偏低,大多数教师是由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组成,教师只是受过短期非正规培训而教授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大多数教师只是大专学历或中专学历,并且缺乏高职称的教学教师。三是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对计算机的教学也有一定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安排及教材的编写是按照汉族的风俗习惯编写的,并未过多地考虑民族地区的教材应用问题。

二 加强民族中专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实效性的措施

1.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教育事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学校应当积极争取政府对学校建设各方面的投资,使老师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积极改善学校的硬件实施,比如购买足够数量的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上机实践的机会,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除了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外,也可以与企业采取“校企共建”的模式吸引资金的投入,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学生。企业为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硬件设施,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为他们培养适合工作需要的学生,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这样不仅解决了教育设施短缺的问题,而且使学生可以提前熟悉自己将来的工作环境,有机会进入大型企业进行实习,以提高自己的技能,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

2.提高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素质与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完成计算机专业课程教育任务的保证。因此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与能力,比如成立计算机专业课程课题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主持相关工作,帮助其他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课题组定时开会探讨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努力解决相应的问题。课题组的老师可以找学生谈心,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感受以及老师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稳步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另外,学校应当积极地与其他东部发达地区兄弟院校进行培训学习交流,请权威的老师来学校做实地调研,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对相关问题积极整改。还可以参加多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把握社会对计算机专业要求,从而提高老师的专业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

3.根据民族地区的特色设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式

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地区民族文化背景和计算机专业功底的学生。因此要建立以本民族风俗习惯为基础的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以实际情况的分析做到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例如,按照回汉民族文化风俗特点,设计具有回族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用书,并且编写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教案。例如在讲授“网页设计”时课程时,老师按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设计教案,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授课的内容。尽量选择与自己民族文化历史相关的内容(包含民族融合和谐内容)进行讲授,可使在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本民族的相关文化知识,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对于受风俗习惯影响而拒绝选计算机课程的学生,老师要认真对待,与学生认真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优势以及计算机知识对他今后生活的积极影响。总之,老师应按本民族文化特色进行授课,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目的。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其他地区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根据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来安排授课情况,积极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加教育投入,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增加其兴趣,达到提高民族中专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玉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促进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5):65~67

[2]王智文、蔡启先、刘美珍.CC2005教程体系解读及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4)

第7篇: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语翻译;影响

一、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完善,同时还需要结合着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民俗习惯以及文化形成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地域、民族以及社会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中西方在发展交流的过程中,基于社会背景不同、历史发展趋势不同以及双方的思想认识不同,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在整个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想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核心在于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最为突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西文化差异中,最为突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等三个方面,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中,形成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别的民族所不具备的,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下来。具体分析如下:

(1)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与其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密不可分,并结合该区域内各方面,形成具备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对同一现象及事物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态度或看法。例如:在中国的地域文化中,说起“东风”,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温暖和煦,草长莺飞的景象,而说到“西风”,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冬天刺骨的寒风,在晏殊《蝶恋花》中有这样一句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中便能看出西风给人们的映像。而在英语中却与汉语有着极大的不同。在英语中,当我们读到Samuel Butler 的“biting east winds”时,将其翻译过来则是“刺骨东风”的意思;而关于西风,则有John Masefield的“It i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cries”为例,将其用汉语翻译过来的意思为:这种风能够带给人们温暖,当西风吹来时,会出现万鸟争鸣的景象。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与中西方的地域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的地域环境中,我国的西部地区多处于高山地区,且东临大海,当东风吹来时,自然会给人一种舒心、温暖的感觉,而西风多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寒风,给人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在英国人的理解中,英国是一个岛国,其国家的东风多来自于欧洲大陆的北部,与其他风向相比,有着一定的寒冷性;而西风则来自于大西洋,温暖宜人。由此可见,在英语翻译中,地域文化对英语翻译有着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若不能准确、客观的了解该地的地域文化,将会在翻译活动中造成一定的困惑或误解,直接影响英语的翻译质量。

(2)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与该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关,在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同时,还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同时,风俗习惯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在一个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语言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以反映该地的风俗习惯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而在英语文化翻译中,若一味的从字面含义上进行理解,不仅达不到文化交流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文化传播的意义,而这些都需要翻译人员着重注意。白色在西方人眼中象征着天使、纯洁和幸福,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白色则是丧色,人们往往用白色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在中国的婚礼上,新娘要穿红色喜服,因为在中国人眼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健康、幸福和喜庆,但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眼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再如:“Blue blood ”这个习惯用语,若从字面上翻译为“蓝色血液”,然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显然是错误的。在这些颜色词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色彩背景,在英语中,通常将“Blue blood”翻译为“贵族”,该词来源于西班牙,一些古老的西班牙人坚持自身的民族原则,不和摩尔人、犹太人等非西班牙人通婚,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民族的皮肤相比,他们的血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蓝色”,并由此而得名。

(3)文化差异。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既包括外来的,也包括本土的。在其具体形成的过程中,一般是基于该民族的、意识等因素所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信仰文化。在差异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之间有着不同的。在我国的中,主要以儒教、道教以及佛教为主,且这三大教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英美国家,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且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英语有句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对应中文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这句话翻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这样既能借用英语中的谚语来表达汉语成语,又保留了汉文化中的宗教色彩。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原语与目标语这两种宗教文化的不同精神实质,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点。

2.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在文化形成与流传的过程中,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文化传播的桥梁,扩大了文化的影响范围,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整个英语翻译活动中,基于双方不同的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原有的文化造成影响,针对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都会对英语翻译造成不成程度的影响,在影响双方文化传播的同时,还会影响着英语的翻译质量及误导人们的理解。

2.词汇歧义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核心支柱。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词汇对英语翻译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其语言结构中的语法不同、语义不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词汇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3.民族文化背景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形成的过程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在其发展的同时,又积累与创造了很多具有各自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象生动的语言。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英语翻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工作中,能够准确掌握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在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在保障翻译质量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8篇: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 农村 环境执法 风俗习惯 【中图分类号】 D912.6 【文献标识码】 A

法律的生命就在于执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在相当程度上由于我国农村环境执法不力所导致。要想彻底解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关键就在于构建我国农村环境执法的制度体系。

农村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执法是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执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农村环境执法机制混乱。《环境保护法》第十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可见,我国环境执法的主管部门是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分级别设置的,同时为了弥补环保主管执法部门的不足,又采取多部门分层次的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我国环境执法机关除各级环境行政管理部分之外,可能还会涉及林业、农业、国土、建设等国家机关。“虽然《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环境法律法规都规定了“统管”和“分管”相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但其规定过于原则、职能权限界定不清,导致环境主管部门的地位虚置,难以有效统管”。

农村环境执法人员不足、素质偏低。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执法不但点多、面广,而且跟当地的政府财政收入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执法面临多方的阻力,执法难度大。这就要求我国农村环境执法人员不但要熟悉环境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与熟练掌握环境执法技术规范,而且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但是目前我国4万多乡镇中,设有专门环保机构的很少,专业的执法队伍几乎没有。同时,就目前的环境执法队伍而言,也大多存在人员老龄化严重、专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地方官员出于GDP和政绩考核的需要,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在制定决策和执行政策时难免做出短期行为,导致了农村环境管理中政府履行职能长期缺位,造成农村环境持续恶化”。地方保护主义是导致我国农村环境执法不力的重要原因,我国地方政府只有真正不仅仅惟GDP为政,让环保数据真正成为政府为政重要指标,从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农村环境执法的未来才有希望。

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对农村环境行政执法的阻碍。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中,许多都与环境相关,有一些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事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我国云南省的2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一些风俗习惯、习惯法与当代的环保理念相符,这对于我国推动农村环境法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民族风俗习惯中也有大量与现代环保理念不一致甚至是相悖的内容。例如各民族不同的丧葬习俗中,汉族、东乡族的土葬制度对我国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浪费。裕固族人的水葬制度,对水资源带来污染。上述的各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无疑将对我国现代农村环境法治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破解农村环境执法难题的策略

农村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作为、执法难、执法拖沓、执法能力不足等问题非常突出,我们必须根据现实的情况,对我国农村环境执法体制机制进行完善。

建立环保执法部门间权责明晰与联动执法机制。农村环境执法机关之间的科学合理配置,是农村环境执法高效运转的前提与基础。应当明确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执法中的领导地位,对其他分管部门(如林业、农业、国土等)的工作拥有全局性的统筹安排、协调与监督的权力。要完善对乡一级环保行政机构的建制。可以在3-4个乡镇按照一定的人口设立环保所,配备相关专业人员与设备。要通过地方立法方式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在农村环境执法过程中的职能与职责。要建立各个环境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与信息通报制度。

建立合理的农村环境执法人员培养机制。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执法队伍人员短缺,专业化水平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村环保执法队伍是我国农村环境执法的重要保障,正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要对农村环境执法人员定期进行模拟执法培训,不断提高环境执法者的心理素质与临场应变能力。要重点培养环境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使执法人员掌握最新专业技能。加强对环境执法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同时对执法设备进行现代化升级。

要使地方政府农村环境行政责任具体化。改善我国农村环境执法的现状,就必须改变我国目前的政府考核体系。应当用法定的形式明确赋予乡镇政府必要的环境监管职权与必要的行政处罚权,譬如对企业的现场检查权,对违规企业的警告等。在赋予乡镇政府相应职权的前提下,应当全面落实乡镇地区环境质量首长负责制,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列入乡镇政府年度政绩的考核评价体系,政绩考核碰到环境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首先,乡镇政府每年要制定年度环境保护的任务与目标,并签订年度环境目标责任保证书。其次,各乡镇要制定具体的考核目标与考核办法,定期进行乡镇环境质量考核并实时公布考核结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对考核结果不满还可向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复议。

吸收民族风俗习惯的精华,促进农村环境行政执法的展开。在处理各民族农村环境执法问题,合理吸收民族风俗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鼓励、支持与引导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体与宗教人士,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中来。其次,在地方立法过程中,要制定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充分发挥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其法制化。最后,在农村环境执法过程中,要坚持国家法令的统一与执法的变通相结合,充分尊重民族习惯与,避免制造民族冲突。

加强农村环境执法者的道德伦理教育。加强农村环境执法者的道德伦理教育,既有利于环境执法者的法律信仰的形成,也有利于提升环境执法者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和职业伦理水平的提升。防治环境执法者滥用、私用自由裁量权,要充分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定期邀请国学学者对他们进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教育。使环境执法者逐渐纠正、利欲熏心的错误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执政为公、执法为民、诚信仁义的道德情操。

同时,建立农村环境执法人员的道德评价体系,使其慎用自己手中的自由裁量权。环境执法者的道德责任可以使执法者产生良心的反省与内心的羞耻感,这些有利于促进环境执法者更加公平地执法。我国可以建立详细的道德评价体系,设立完备的考察指标,对执法定期进行道德评价,对达不到考核指标的执法者进行道德谴责并向社会公开,形成社会舆论的压力。对考核优秀的执法者进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也向社会公开,形成社会舆论的激励作用。所有的考核内容都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强化农村环境执法者道德责任感是强化其法律责任感与纪律责任感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这样,方能“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农村环境执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FX131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崔冬、胡敏:《农村地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问题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2期。

②黄锡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

③李挚萍、陈春生等:《农村环境管制与农民环境权保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9篇: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在思想品德课上,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真情实感,才能对学生的内心有所触动,才能把书本中的真知真正变为学生的知,学生的行。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情流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做情感铺垫;(2)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真情流露;(3)创设真实情境,来感受真情;(4)联系生活实际,以真情促行。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教师应确立以学生道德自我发展为目标,尊重,信任学生,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构造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过程。

1.提供参与机会,做情感铺垫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狭窄,要让他们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明白一个道理或对某一事例感受深刻很难达到,需要通过课前个体学习,调查研究或组织活动来做好知识储备,做好情感铺垫。

1.1 调查研究,丰富感知。思想品德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是多领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领悟到教材内容,激发其真情实感,做好调查研究在许多时候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讲授《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一课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孩子们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很少,我讲授此课时,自己做了很多调查,了解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把这些知识在课上灌输给了学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在听xxx老师讲授此课时,让学生先去调查研究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生们在调查过程中感受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并初步意识到了不同民族风俗不同,各民族要友好相处,就必须彼此尊重。课上孩子们都急切地想要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展示给大家,这节课就像民族文化展览会,大家看到了各民族服饰的图片、各民族住房特点;欣赏了各民族不同的音乐、舞蹈,还有许多民族特有的风俗。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看、听、说、唱、舞中真情得到调动,在感人事迹的感染下,深刻地理解了国家要安定,各民族人民就必须友好相处,而友好相处的前提就应当是彼此尊重风俗习惯。

1.2 开展活动,激发真情。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例如:在教《团结合作》这一课时,我发现历年的拔河比赛是让学生情绪最振奋的活动,此活动也最能体现团结合作精神。因此,在授课前,我特意组织我年级学生进行了拔河比赛,让学生带着这种激情来学习本课,更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内化。

2.创设民主氛围,让真情流露

传统教学,教师是教学的权威,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想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犹如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怎可能真情流露?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将学生看成有血、有需要、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使真情得以流露。

3.创设真实情境,来感受真情

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在真切的情境中体察、在具体的角色关系中辨别、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真实情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真情。

3.1 创设思维情境,语中感情。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是可以在课堂上重现的,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但有许多内容因受时空限制,是无法再现的,就需要教师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思维情境,激起学生大脑皮层及神经的兴奋,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以思维自创情境,语中感情。

3.1.1 教师娓娓讲述,以情激情。要让学生主体在思品教学中,主动把感悟和内化道德观念,形成美好的道德情操,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把静态的道理分析转化为动态的体验外,还需要教师生动、形象亲切动情的讲述,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总得自己心中先有。"由此可见,为了激起学生的情感,教师自己必须充满激情,从而以情激情,教学中,我们务必设计好需要重点强化的道德"点"。转正锤炼出入学生耳、入学生脑、入学生心的语言,使我们倾吐的每一句话,都如音乐一般在孩子们的心里铮铮作响,有了这样的教学准备,孩子们才会成为我们教育的倾听者,从而心甘情愿地认同和接受我们的道德教诲,唤醒他们美好情感的萌芽与生长。例如:在讲授《为他人献上一份爱》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后动情地讲述:同学们,当你们身着漂亮的衣衫时,当你们品味美味佳肴时,当你们在游乐园快乐嬉戏时,当你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愉快地学习时,你们可曾想到在祖国大地还有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有许多身患重病的同龄人离开校园,还有许多同胞因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而痛失家园?"人人献上一份爱,世界将会更美好" 。

同学们,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这时,学生们的情感一触即发,一种愿为他人献上一份爱的激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