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农发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
“合规”主要是指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银监会将法律、规则和准则界定为“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银监会在2006年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指引》中所称的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管理一直是农发行的薄弱环节,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农发行的合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农发行的业务发展主要靠信贷扩张为主,其风险管理、内控机制建设也主要围绕信用风险展开,如强调贷审分离、实行贷款十二级分类等,相对而言,合规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一直未能真正引起农发行的足够重视。
(一)合规基础薄弱。多年来,农发行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应该说,各项制度比较健全,但合规管理缺乏系统性,员工没有能够全面系统的进行合规学习,制度执行情况也都是由各条线自行把关。同时,农发行还存在着政出多门的现象,形成的规章制度之间相互制约,操作人员有章难循,对业务发展与客户需求的变化、银监部门的新监管要求,农发行新业务制度的制定还相对滞后,形成制度的“盲点”,使操作人员无章可循。
(二)经营理念仍有偏差。一是长期以来,农发行存在人员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人员老化的状况,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学历结构都存在不能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现象。工作中往往凭经验办事,新的法律、法规制度把握不准。对新同志来说,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上岗培训,他们掌握的业务知识,大多是靠言传身教,这就造成了有些同志对法律、法规、制度、操作流程不了解、不熟悉、业务不精,一知半解的状况,造成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二是近几年,农发行考核力度不断加大,有的经营行为了业务发展,搞政策变通,玩政策游戏,为了“业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特别是在客户营销过程中,往往把合规抛在了脑后,有的甚至帮助企业美化数字,弄虚作假,欺骗上级行,有章不循、违章操作,造成了很大的风险隐患,甚至更大的损失。
(三)责任追究不力。几年来,农发行在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开展了管理年、深化管理年、合规管理年等专项活动,通过专项治理,使各项制度逐渐得到了落实,但各项检查不断,各种违规也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1)责任追究不力。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往往是避重就轻、层层消化。在对责任人认定和处理上,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失之与宽、失之于软,使违规违纪问题得不到纠正,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违规违纪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法律、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也留下了风险隐患。(2)对实现经营目标的行为缺乏过硬的责任约束。在考核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经营行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重前台、轻后台,重短期效益、轻长效机制,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在考核激励机制约束不力的情况下,往往会诱发违规行为,削弱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作用。
二、农发行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违法违纪案件情况看,所有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违规操作在前,案件发生在后,特别是在信贷领域,少数员工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法纪观念淡薄,自律意识不强,违规操作甚至帮助企业造假,导致骗贷轻易得逞,给我行信贷资金造成严重风险。这些案件充分说明,农发行还存在合规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职业道德缺失,法纪观念淡薄,内部管理松懈,权利监督失控等问题,而导致案件多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和合规文化的缺失。
(一)没有形成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是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但农发行在体系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没有成立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来进行全面管理,没有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其次,管理职责分散,由职能部门实行自律监管,职能部门即有经营职责、管理职责,又有自律监管职责。造成职责不清,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统筹安排。
(二)制度建设滞后,约束力不强。近几年,农发行在整合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清理完善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了十六项信贷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目前我行业务发展迅速,各种新的业务品种不断推出,但相关制度却没能及时配套推出,造成风险管控出现“断层”,特别是监管部门提出的新监管要求,农发行不能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如银监局“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贷款合同文本的新要求等,农发行没有及时跟进、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及时修订合同文本条款等,使经营行操作达不到监管部门的要求,形成操作风险。其次,各项规章制度“政出多门”。各类制度及操作规程主要由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由于相互之间标准不统一,造成操作人员难以把握,容易造成混乱,有的制度之间甚至相互矛盾,使操作人员无法操作。
(三)合规意识淡薄,合规文化缺失。多年来,农发行一直承担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实行的是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多年单一的政策性业务,封闭了政策性资金,也封闭了农发行人,封闭了农发行人的思维,使农发行人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商业性业务开办后,农发行开始重视业务发展,讲求效益,但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发行的法律知识以及现代银行知识培训没有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造成农发行人的合规意识淡薄,合规文化没有建立起来。在陕西奥陶春公司挤占挪用我行贷款案发生后,总行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该案之所以发生,主要是隐瞒企业真实情况,贷款调查严重失实;以贷收贷,以贷收息;违规操作,内控管理混乱;贷后管理流于形式,工作人员严重失职”。归根结底,该行领导和操作人员缺乏合规意识,合规管理没有落实,以致发生重大案件,损失惨重。目前,在合规风险管理中,还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即合规风险主要来源于基层操作人员,即重视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管理,而忽视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事实上,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掌握人财物等大权,因此引发的风险,危害性远远高于基层操作人员,从总行通报的十起案件看,领导干部占83%,全部属于或失职渎职。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权利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制度得不到认真执行。
三、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合规管理是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是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构建有效内控机制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银行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农发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要求,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合规管理部门,而不能挂靠在某一部门。合规部门应为各业务部门和本行员工提供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咨询、指导和培训,通过提供合规性提示、评价和报告等方式,警示督促业务部门管理合规风险,通过对本行经营的全面评价,支持和协助高级管理层有效管理合规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农发行将合规管理放在监察保卫部门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银行合规部门的职责应该是协助高级管理层有效管理银行面临的风险,负责监测合规政策和程序的遵守情况,就合规法律、法规和准则向高层提出建议,应具有其独立性,而监察保卫部门与其职责显然差别很大。两个不相干的职能部门合在一起,会削弱合规管理的作用,因此,各级农发行都应设置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
(二)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一是抓好培训工作。农发行应建立系统的培训规划。对新入行员工要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准则、业务制度、操作流程等,使新员工具备上岗资格后再上岗,不能先上岗后学习。对新业务、外部监管新要求、法律法规等知识,要有系统的培训计划,使全体员工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对高级管理人员应进行先进管理经验、行业发展趋势、经营战略和内控管理、外部监管要求等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教育和宣传,使合规理念深入人心,遵章守纪成为员工的行为规范,使全行员工形成合规思维、合规习惯和合规行为模式。二是合规要从高层抓起。合规经营必须由高层作出表率,合规活动开展才最有效。事实证明,领导干部不遵章守纪,危害性比普通员工高很多倍。总行通报的十起案件中,领导干部占涉案人数的83%,就充分说明合规从高层抓起的重要性。三是合规要全员参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明确指出,合规应成为银行文化的一部分,合规并不是专业合规人员的责任,合规管理是银行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与银行每一位员工都相关。因此,农发行的合规经营管理需要全行人员参与,合规应渗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合规部门定期进行监测评价,提出合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合规管理 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机构违规案件屡见报端。例如,2005年,花旗银行在日本的分支行因洗钱向顾客提供虚假信息、欺诈等行为,受到日本政府的严厉惩罚;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披露由于交易员违规擅自操作使得该行出现49亿欧元的巨额亏损;国内金融机构违规情形也不容乐观。银监会的年度工作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银监会系统通过现场检查,查出金融机构违规金额共计7671亿元人民币。造成银行业违规操作和违规经营以及银行从业人员违法案件多发的原因有很多,而银行内部合规管理体系的缺失乃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一、商业银行合规的涵义
商业银行合规,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这里的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合规可以分为狭义合规和广义合规。狭义合规仅指遵守或符合法律规定。但是在企业的实际经营和存续过程之中,企业仅仅守法或合法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不但越来越看重企业所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而且也往往把企业诚信和道德行为操守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标杆。因此,商业银行合规通常是广义合规,即遵守或符合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
二、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起步较晚,目前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银行合规管理的一系列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合规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理念上的偏差,我国商业银行在合规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一是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金融企业各级机构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和经营目标,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忽视业务的合规性管理。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往往偏重于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厉处罚遏制风险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却关注较少。三是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约束。事实上,由于高层管理人员而引发的合规风险的危害性,要远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
(二)合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还不能完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业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现有部分合规制度存在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比较欠缺,褒奖力度较小,惩罚措施较轻。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损失或案件,对违规人员往往只采取教育和限期整改等措施,很少进行严厉处分,对于造成损失或酿成案件的人员,处罚也不够严厉,惩戒作用有限。
(三)合规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管理方法陈旧,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差距较大。尤其在合规风险识别、评估、处理的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作为也很有限。对各个分支银行进行例行检查、突击抽查,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等比较传统的方法,虽然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这种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很难通过检查得到相对精确的风险评估结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要求。
(四)合规管理制度执行力差
一是制度不完善,立规不及时,缺乏合格的“规”。长期以来缺乏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缺乏操作性。二是执行不到位,循“规”不力。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分散、层次复杂的多级法人体制,容易造成制度执行力不够的情况,加上部分基层分行在经营中以感情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监督,岗位间相互制约、纠错的内控机制减效。三是我国商业银行相关规章制度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程度不高,相距“流程银行”的要求尚有较大的距离。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参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内容,借鉴成功经验和教训,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合规管理的质的飞跃。
(一)培育科学的合规文化
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在推行诚信和正直的道德观念,强化“合规从高层做起”、“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意识”、“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与监管有效互动”等理念、意识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将合规理念浸润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高级管理人员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逐步建立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的文化环境,并相应地在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地改进,以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的发生和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必要的惩戒措施。
(二)构建规范的制度体系
完善银行合规监管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水平,现已成为国际银行业有效合规管理的又一重要趋势。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监管法规用以规范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注意收集、翻译和整理国外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要加强对监管法制成效显著的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的法律制度及实施机制的研究,尽快完善或加紧制定合规监管法规,规范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制订、实施等。
(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水平创造必要条件。尽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合规管理,设计合规监测指标,并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合规管理工作,例如风险结构管理、早期问题探查、解决问题程序、平衡计分卡及数据系统监控等。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可以使合规管理更为有效,随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对问题的处理决定。同时,将银行内部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合规操作标准量化,当业务系统处理数据的同时,合规管理系统已经实时判断该项操作是否符合合规标准,并即时形成合规报告。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
一是要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评价制度,科学设置合规管理考核事项,量化、细化考核指标,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客观评价各部门、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合规管理的能力和内部风险状况。二是要把合规评价结果作为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与相关人员的奖惩挂钩,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三是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借助具有威慑力的合规责任追究制度,惩处违规行为,落实合规责任,并及时纠正错误,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充分体现银行的合规价值取向。四是要建立举报监督机制。疏通并敞开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渠道和途径,建立健全有效的举报保护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强化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有效监督。
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合规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充分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提高内控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合规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所造成的损失,提高经营绩效,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家文.浅谈加强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对策[J].现代商业.2010.(36).
[2]郭玉琴.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合规操作问题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09(09).
今年以来,莘县联社把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努力拓展业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实现了部门管理、业务考核、制约机制“三个创新”,促进了内控管理水平和业务质量水平的快速提高。
部门管理创新。联社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来,为全县信用社的内控管理、业务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近日,根据监督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及部门人员较多等特点,莘县联社在完善部门工作规范、操作流程和员工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在该中心相继成立了业务管理、箱包交接、纪律卫生三个工作小组。业务管理小组负责解决各网点的常规性业务问题,并随时向负责人反映所遇到的疑点、难点情况,小组成员24小时不关机;箱包交接小组负责每天传票包的交接登记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纪律卫生小组负责办公室内外卫生及上班期间工作纪律。同时,为缓解监督员长期伏案身体疲劳现状,实行“上班时间休息”制,指定一名“班长”负责按时上、下课。通过明确岗位分工、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人性化管理的实行,联社事后监督工作秩序有条不紊,工作氛围积极、浓厚,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业务考核创新。为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莘县联社在上年度业务考核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由部门单独考核转变为联社综合考核,每月对网点差错进行统计换算,计算出差错率后,对差错率超过考核基点0.3‰的网点实行得分打折,差错率越高打折率越大,同时实行旬排名、月评比,从而形成全员上下关心内控、重视内控的良好局面。1-3月份,全县营业网点操作差错较去年有了大幅下降,为全县信用社的案件防控及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约机制创新。彻底改变以往内控制度就是内控、稽核监督就是内控的偏面认识,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以人为本,在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稽核监督的基础上,从合规管理体系入手,多管齐下,建设内控。一是培育内控合规文化,提升农信社品牌价值。通过员工的日常思想行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把习惯性合规操作嵌入各项业务活动之中,增强全员执行内控的自觉性。二是提高员工内控合规意识。莘县联社通过举办合规培训班、合规讲座等多种方式,培养员工的法制、规范意识,营造了和谐的制度执行氛围。三是构筑有效的监督机制。在业务部门之间建立权力制衡、程序约束机制,通过严明的岗位职责,实现相互制约。同时,实行责任牵制:强化责任约束,加强责任连带,灌输“工作面前没有人情味”的思想,杜约了人情代替制度现象,从而堵塞了风险隐患。
(作者单位:山东省莘县联社)
关键词:流程管理;职能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U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61-02
一、前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了增值业务等多功能业务,企业员工数量在大幅增加,各种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企业管理的要旨在于管好人,理好事。人与岗位密不可分,事则是企业的运作流程。企业流程是基于企业战略目标而制订的,并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流程,关乎企业全局,与全体员工密切相关。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特点,制订推行流程管理,并不断调整优化流程,借助这样一套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流程管理体系的梳理工作
企业运营本身即是一套系统的流程体系,根据业务类别的不同进行流程的分类,进一步细化可分为框架流程、二级流程、三级流程等。流程最终要实现落地,即要落实到业务的具体环节,最终形成企业的制度文件、流程图、管理手册、操作手册等系统化、规范化的体系文件,在组织中推广并及时进优化,有利于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减少管理工作的随意性。
(一)成立项目小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做好流程体系的梳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建立由咨询公司顾问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流程项目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定项目目标、进度、工作方法等。并要求全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对流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工作的开展,确保流程管理项目能够顺利的实施。
(二)构建流程框架
企业运营涉及不同的业务,流程的设计要立足于企业全局,基于企业目标而制订,不能站在部门的立场上进行设计,全局性、系统性是流程能够顺利执行的基础。构建流程框架可采用分层法,对企业流程进行细化分级,从顶层业务层面到具体操作层面、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分解,如同构建一棵流程目录树,从多角度入手,通过构建流程框架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把战略目标落实到企业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对业务流程的优化。
(三)把握关键流程
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80/20原则”,在因和果、劳动和收获之间,普便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典型的情况是80%的收获来自于20%的努力,“80/20原则”同样适用于业务流程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流程对于企业的影响巨大,20%的关键流程的运行可能会影响企业80%的绩效。因此,在流程的梳理中要把握好关键流程,这往往是流程项目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咨询顾问从各方面了解公司的发展目标、业务运营情况、财务盈利情况、部门设置、人员构成等情况,并进一步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政策、市场现状等情况。通过与公司管理人员交流、调查问卷、业务介绍、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企业信息资料。用匿名填写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效果比较好,能够较为客观的收集到员工对公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看法。针对核心的运营业务,项目小组成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业务人员准备相关资料,介绍业务运营情况,针对重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比较复杂的核心流程,可到现场实地调研,与业务部门人员深入的沟通交流,了解业务运营情况,熟悉业务活动及其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梳理,明确问题所在,形成文档文件。通过流程梳理形成流程分析文件,对业务活动的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三、流程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一)流程框架设计
在业务流程建模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流程框架,进行优化和改善,标准化企业业务操作过程。流程体系的模型可采用流程要素分析和流程静态仿真两种方式,流程要素分析是在流程管理平台基础上分析部门职能、岗位职责等管理要素,多要素组合可采用C-U矩阵分析、RACI矩阵分析等方法,对岗位、表单记录进行分析。流程静态仿真是模拟企业业务的运作过程,对流程的执行时间、执行过程进行模拟,发现运行中的问题,并进一步修改流程框架。
(二)流程体系建立
流程体系的建立要从企业的总部开始,从核心部门、核心业务开始,从上而下的制订,拟定流程作业文件,对流程活动所涉及的部门及岗位,在活动中产生的作业文件等进行说明,使用专业的流程绘制工具如VISIO等软件绘制业务流程图,直观的将每个业务流程表现出来完成一套完整的流程体系,形成流程的构建方案。在体系建立过程中,要了解流程管理体系的层次化、结构化问题,按专业、层级形成体系方案,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同时要清除不必要的非增值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整合工作任务。
(三)流程固化
流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不断的优化改进,当流程逐步成熟、稳定后,就可以对流程进行固化,形成固化的流程管理文件,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较好的作用。对于关键的流程,可以召开专题会议,对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即可作为固定的流程来执行。流程运行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流程的自动化执行,通过信息化手段保证流程的有效执行和信息的自动采集,实现流程全过程的自动化。
(四)流程管理控制
在流程固化后,使用流程绩效考核指标,评估流程的运行效果,确定其是否实现的实现了优化的目的。如同样办理一项业务,通过流程管理是否达到了减少用时、提升效率的目标。在构建流程的基础上,建立流程的绩效考核机制,将流程管理与企业制度管理、绩效管理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管理,往往能让企业流程管理发挥较大的作用,真正实现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五)基于流程的多管理体系融合
企业为实现规范化管理,需要各种管理工具作支撑,如流程管理体系、ISO管理体系、风险内控管理体系等,这些体系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注重体系的统一性,通过流程管理平台将多体系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以流程管理为主导形成制度管理、绩效管理、内控管理、合规管理等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四、结语
流程管理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业务流程的梳理与构建能够实现企业的管理提升,在企业管理中,认识到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流程进行梳理,完善、固化流程,能够帮助企业修炼好内功,抓住发展机遇,促进企业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突破式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合规风险 管理。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有差距就说明有问题,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本文提出了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一些合规风险管理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当前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银监会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启动了合规建设,注重和加强了对合规风险的管理。但也不容忽视,农村信用社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存在着合规风险意识淡薄、管理资源有限人才匮乏、合规部门独立性不强以及合规风险管理有效性差的问题,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与监管要求、与业务发展需要、与管控风险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1.1 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合规文化缺失。由于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原因,农村信用社还处于过去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中,从高级管理层的高管人员到分支机构的一般操作柜员,对合规风险的理解还存在模糊意识,一些先进的合规理念还没有得到深入贯彻,甚至没有自觉地把合规风险当做一项重要风险源去管控,积极参与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不高。
1.2 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较差。一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合规管理的实质性功能尚不具备,独立于其他检查的合规风险检查机制尚未建立,独立检查尚未开展,合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专项合规检查较少,对一些违法、违规问题的调查受到所属业务部门或机构负责人的干扰或影响,达不到合规风险管理职责的要求;二是农村信用社对合规风险管理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尚在起步阶段,合规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手段落后,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识别、监测、计量、控制技术严重缺乏,远远达不到监管要求;三是合规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审计稽核、风险管理和监察等部门尚未形成资源信息共享、沟通合作、协同配合的机制。
1.3 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一是虽然逐步完善了“三会”制度,但并未产生“三权”制衡的实际效果,话语权基本掌握在理事会和经营班子手中,往往会对经营决策失去有效的监督制约,而失去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逆向选择和各种风险。二是岗位之间职责不明确,不能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内部失控和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监督制约体系形同虚设。
1.4 管理方法不规范,考核奖惩不到位。一是规范风险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工作不到位,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不够科学合理,管理方法陈旧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二是对日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好人主义思想严重,不能按规章制度严肃追究责任。
1.5 操作程序多,责任划分不清。随着业务系统的不断升级,合规控制更多地依赖于业务办理的事中控制,从而造成柜面处理流程多、环节多、手续多、授权复核多现象。与此同时,一笔业务往往牵涉到多个当事人。如:办理一笔贷款业务,会涉及到调查人、审查人、审批人、发放人等多个责任人,有些员工因工作变动,对贷款的管理责任也容易产生推委,导致责任不清,这给违规操作提供了空间,自己违了规不要紧,还有更多的人也会跟着受牵连、承担责任。
2 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2.1 加快合规风险管理队伍建设。一是在现有员工中选拔懂得金融、财务、会计、法律等知识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合规风险管理岗位,鼓励现有在岗人员通过自学、培训等途径提升素质;二是招聘具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为合规风险管理培养后备力量;三是选拔派遣骨干力量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规管理部门挂职或进修,学习他行先进的合规管理经验,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四是和监管部门实行互动和对接,参与监管部门的合规风险检查,分享监管现场检大案例信息,提升农村信用社合规管理人员的资质、经验、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五是加大省级联社等行业管理机构对合规风险管理的指导与培训力度,拓宽培养合规风险管理人才的途径,造就一批活跃在法人行社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为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提供组织和智力上的保证。
2.2 培育良好的合规风险文化。健康向上的合规风险文化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农村信用社需采取多种手段加强
合规风险管理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合规宣传力度,倡导和强化全员合规风险意识,树立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念,让员工充分认识自己是合规操作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合规操作和管理是每个部门、每位员工的神圣职责,让每位员工都自觉养成按章办事、遵纪守规的良好习惯,杜绝有章不偱、违规操作的现象,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合规风险控制文化。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同时,农村信用社应高度重视规范风险管理,借鉴商业银行规范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2.3 高度重视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农村信用社各级管理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多想。多想想工作中还有哪些需要及时完善,安全系数是否达标,操作规程是否完善、合规,相关制度是否完善,把风险管理工作想透;事后监督是否到位,风险管理工作还有哪些薄弱环节,防范措施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把风险管理工作想全。 除此之外,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多讲,多讲风险管理条例、规章制度和上级有关规定、讲清讲透,使员工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应该怎么做,使员工自觉用条例、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对于发现的问题既要说明现象,也要分析根源,更要讲明危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讲普遍性问题,也要讲特殊性问题,更要讲突出问题,做到综合防范。还有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多抓,全面防范风险。要抓好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减少损失风险;要抓好重点岗位、重点人的管理工作,防范道德风险;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执行,防止操作风险;抓好案防工作,防止安全风险等等。在抓风险管理过程中,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员工,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农村信用社才能切实防范风险,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一)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概念 巴塞尔委员会于2005年4月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将合规风险定义为: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0月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三条将合规风险定义为: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可见,《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对于合规风险的定义基本一致,都是指因为没有遵守与之适用的规章制度体系而造成上级监管处罚、财务损失、声誉损失等风险事件的发生。合规风险管理的特征是侧重于事前监督,合规风险管理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源头控制上。
(二)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合规管理十条原则。2005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文件中提出了合规风险管理十项原则,向各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监管当局推荐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最佳做法。十项原则如表1所示。
(2)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中国银监会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公司治理、培育合规文化、完善流程管理,提高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应对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挑战,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行,于2006年10月25日《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共五章三十一条,基本涵盖了商业银行董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合规负责人、合规管理部门的合规管理职责以及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对合规文化建设、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合规问责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等三项基本制度的建设作出了规定。
根据《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合规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法律部门等其他业务的关系如表2所示。
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实践
(一)国外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国际性大银行高度重视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合规文化,并运用合规风险管理软件系统,为健全银行内控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下面介绍几家跨国银行的做法。
(1)德意志银行。德意志银行合规部直接对董事会及其下属的合规委员会负责,预算和绩效考核均由合规委员会确定。目前该行从事合规管理的人员共有600多名,分布于各主要业务部门,但直接由合规部管理。将全球分为法兰克福、伦敦、纽约、新加坡/香港、东京和悉尼6个业务区域,在每个区域和分支机构均派驻合规官员。合规官员发现其所在机构存在违规问题或经营中遇到政策问题时,首先向分支机构的领导报告,并共同商量解决,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再向上级合规部门报告,上级合规部门可以向董事会秘书报告。对重大违规问题,必须直接向总部合规部门报告。
(2)荷兰银行。在荷兰银行专职合规人员有500多人,占其全球10万从业人员的0.5%。2004年第4季度,合规部门与内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并列成为集团中心三大跨战略业务部门,享有高度独立性。在总行层面,合规风险管理部内部设立了10个职能部门。自2005年3月起,集团合规部主管直接向董事会主席汇报,接受董事会主席的直接领导。荷兰银行合规管理流程包括:识别合规风险、给出建议、提供指导及培训、监测和报告。
(3)汇丰银行。以保守著称的汇丰集团,其“保守性”主要体现在“合规性”上。汇丰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合规计划、合规监控和合规报告。一是制订合规计划,每年九月末,集团合规总管都要发函给全球合规官和区域合规官,要求提出将要列入次年计划的所有项目;二是进行合规监控,地方合规官对其复杂的业务单位的活动进行持续和日常跟踪监督,监督的频率和检查的程度根据业务性质、日常风险程度、管理监督的合规性、内审已经做过的工作以及先前做过的改进而定;三是进行合规报告,发生重大违规事件、内部欺诈或犯罪、监管机构任何调查或处罚行动以及洗钱等特别情况,都要既向业务主管又向集团合规主管报告,同时还要对其改正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4)花旗银行。花旗银行在经历了2004年一系列声誉风险后,开始空前重视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具体的措施有:设立了独立的全球合规管理部,具体负责合规风险管理;运用风险控制自我评价管理工具,加强部门合规风险管理;对所有的中高级管理层进行合规风险培训等。
(二)国内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国内商业银行进行合规管理的工作起步较晚,2002年,中国银行将总行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增加合规管理职能,并设立了首席合规官。建设银行于2003年初在总行法律事务部设立合规处,专门负责反洗钱、内部制度和规程的合法合规审查等工作。2005年8月,为上市需要又新设了独立的合规部,并赋予了更全面的合规管理职责。工商银行为适应股改要求,2004年财务重组之前设立了“内控合规部”,负责内部控制、常规审计及合规管理职能。2005年,根据《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浦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等法人银行,以及工农中建交、民生、深发展等几乎所有在沪商业银行分行,都相继设立了独立的合规职能部门,并配备了专职合规经理,初步构建起了合规风险管理的架构。农行为适应股改要求,先是在2006年6月将总行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增加全行合规管理职能,又在2008年7月成立独立的内控合规部,牵头实施农行内部控制、合规检查和常规审计工作。
可见合规管理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总体而言,监管机构的合规检查和银行内部合规管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很多银行的合规人员都是由内控、内部审计或法律部门转过来的,合规管理经验非常缺乏。目前国内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学习国际银行的经验,进一步重视并加强对合规风险的管理。
三、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启示
(一)积极培育合规风险文化合规文化建设是合规风险管理的一部分,积极培育合规风险文化,有利于员工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和道德规范,有利于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培育合规风险文化首先需要领导层重视,并监督检查一系列合规风险管理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探索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合规风险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因此管理合规风险的工作除合规部门外,各职能部门均应负有相应的职责,各相关部门有机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发挥合规管理的“合力”。各职能部门除负责部门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的制定外,还要主动跟踪主管部门有关规章制度的起草和制定,梳理业务流程,强化落实,实施有效的自我合规控制,并开展完善性和落实情况的内部监督检查。合规管理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合规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检查。职能部门针对检查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根据要求制定整改措施,并报合规管理部门。而合规管理部门则需要持续跟踪和评估职能部门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并根据需要提供建议。
(三)建立独立合规管理监督评价与纠正体系监督、评价和纠正是进行有效的合规风险监管的重要环节,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评价制度,科学设置合规管理考核事项,量化、细化考核指标,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客观评价各部门、业务条线合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内部风险状况。要把合规评价结果作为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与相关人员的奖惩挂钩,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和举报监督机制,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忌拿来主义和流于形式。
【关键词】合规风险 专职合规风险管理部门 合规文化建设
一、合规风险和合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是指由于其自身没有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与流程、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点财务损失、内控惩罚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与商业银行传统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偏重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偶然性和刺激性不同,从内涵角度上看,合规风险着重于强调商业银行自身主导违法违规而遭受的经济或者声誉的损失,它具有从理论上来说的内生性、广泛性、复杂性、严重性等典型特征。
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控制合规风险、实现合规经营目标,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标准和程序,主动使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部门条例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的动态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而言,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构建有效内部控制机制的核心。邮政储蓄银行应当首先厘清合规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区别风险,对于目前邮储银行所实现的线上虚拟与线下实体互联互通的金融服务格局,应当分散管理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微银行”等在内的不同电子银行服务体系的合规风险。
二、当前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面临的瓶颈
(一)缺乏合规意识和合规文化,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薄弱
其一,对于刚兴起的邮政储蓄银行,往往注重短期业务的扩展量,轻视长期的合规管理,尤其是部分基层机构为实现规定额度的业绩增长和市场的拓展营销,私自违规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邮储银行的合规经营风险;其二,对合规风险缺乏全面的认知,只偏重于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却轻视对高层管理人员约束,邮政储蓄银行这种片面化的合规风险管理理念,使得对其内部高层人员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而事实上内部高层人员手里掌握着人、财、物等大权,其诱发合规风险的动机和条件以及所带来的风险损失往往更甚于基层的内部人员
(二)缺乏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对合规风险的的防范控制能力不足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尚未完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多数基层机构仍未成立专业化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对合规风险的认知还处于探索化的阶段,一般多为高层机构统筹管理;合规风险的管理职责分散于不同的业务部门,统一的组织协调能力明显乏力,由于基层邮政储蓄银行机构没有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诸如财务、法律、人事、内部审计等部门将本应属于合规风险部门的监管职责内部替代化,使得合规风险的管理的独立有效性丧失,极有可能出现合规风险管理的盲区。
(三)缺乏专业的合规风险管理的技术人才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监管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有由内控、内部审计或法律等部门分配调转而来的,专业的合规风险管理经验和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人才都几乎没有,而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基层机构员工的学历水平较低,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对于那种既懂专业金融知识又懂专业法律知识且有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素质的专业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
三、加强邮政储蓄银行自身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邮政储蓄银行自身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体制
其一,要设立能够独立于银行经营活动的专职合规风险管理部门,直属于邮政储蓄银行的管理层机构,且定期地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做相应的报告工作,加大对合规部门资源支持力度,该部门应该具有对银行内部可能违反合规风险事件的独立调查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者潜在的违规风险,可直接在行内披露。其二,加强对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内容研究,提高自身机制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都在合规管理上面临部门多、机构多、层级多的“三多”问题,这便要求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完善在岗位间、部门中、业务上流程的制度建设,提高各类规章制度适用性,此外,提高自身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大对包括网点主任、信贷管理部门、网点主任在内的重点岗位以及相关重点部门的合规控制,确保对这些风险易发点和重点领域的合规风险的规范性。
(二)加强邮政储蓄银行合规文化的建设
其一,要加大合规文化的宣传力度、逐渐培养全体员工的合规风险的意识,继而形成“人人合规”的内部文化氛围,开展专门的合规风险的主题宣传月的活动、积极向员工普及合规风险的相P知识,提高对合规风险的专业辨识度;其二,树立自上而下、监管由高层做起的合规风险管理意识,各级邮政储蓄银行领导高层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遵守行内的职业操守,防止经营活动容易出现的钱权交易、腐败贿赂等非法行为;其三,用合规考评机制来引导员工的合规行为。把合规作为银行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摒除传统绩效考核以业务量为主要对象的单一性,提高合规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权重、将合规考核与人事升迁相挂钩。对于行内的违规事件坚决的抵制,并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其违规成本。
(三)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人才的建设
其一要加强内部人员在合规风险管理方面专业知识的培养,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核、促进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其二,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要求,引进各级各类合规风险管理人才,用富有弹性机制的职工薪酬体制以及相对应的晋升制度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到邮政储蓄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的建设中来;同时为防止银行自身存在的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所带来的风险,应各方吸纳贤才,诸如招聘或者在自身队伍中培养兼具证券、保险、信托、银行等多种从业经验的人才,为后续的复合型合规风险管理队伍的建设储备相应的人力资本。
虽然国内陆续引入或自行开发信息化管理工具来治理腐败、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效果仍有待加强。当前,打造以管控风险监管为核心的管理软件与服务体系的 GRC(治理、风险管理、合规遵从)管控软件,在国外企业已得到深入广泛的应用。而在国内企业的管理领域,GRC 还是一个相对新鲜的概念。但是,GRC 将企业治理、风险管控和合规遵从结合起来、从上至下打通企业管理各个领域的理念,符合现代企业重视战略风险管理、强调一体化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因此,GRC 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管理者所接受,成为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武器。国外 GRC 解决方案发展较久,解决方案涉及 GRC 领域的大部分需求,但套用在国内会有些水土不服。国内对于 GRC 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
这些国内管理软件服务商将 GRC 管理理念与中国客户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包含集团企业办公自动化、集团公文一体化、移动办公、企业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合规管理、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合同管理、资金费用控制管理、决议管理、电子报销管理、董事会治理、信息安全合规管理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集合。据悉,以“三重一大”管理解决方案为重点的 GRC 产品目前已应用于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神华、中海油等集团型企业客户。落实执行“三重一大”,对企业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个文件、一个宣讲会或一个制度就能解决的。企业在“三重一大”方面最关注的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各种工具满足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管控需求、如何保障决策合规、如何保障执行有效等。因此,一个好的“三重一大”IT 解决方案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能做到协助企业界定“三重一大”的重要事项范围,并梳理完善相关重要事项的决策规范与执行监控程序,从而有效规避决策与执行风险;二是在此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工作流程固化,抓住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把信息化技术与制度要求紧密结合,把先进的反腐理念与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固化到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中进行监督;三是能以统一的视图对决策过程进行监控,对执行过程进行固化与管控,对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和应对,并为企业提供多样性的统计分析工具和友好、清晰的操作界面,以满足外部监控要求和内部管理要求;四是能通过将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纳入信息系统中严格考核,强化责任追究,发挥更大的防腐反腐作用。目前国内软件管理商在企业内控制度的应用和创建上,都做得比较到位、专业,当前市场上“三重一大”系统一般包含三大功能结构:一是虚拟议事厅,按照企业“三重一大”的决策范围过滤重要事项,通过决策程序固化、投票系统实施和决策过程记录等监督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二是统一监控室,为企业提供所有“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和执行过程的统一监控视图,并根据程序关键点分析偏差,启动纠偏管理和风险预警;三是制度档案库,对“三重一大”相关制度规范、重要事项的决策程序、事项决策与执行的文档记录进行统一管理与展示,并自动记录风险事件。
二、企业做强需要信息监控系统
摘要:商业银行发生重大违规事件,往往都是由于没有重视和实施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所造成的。商业银行要自觉加强对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的研究,提高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暴露出的重大违规事件比比皆是,银行业的财政和声誉损失严重。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银行业没有将合规视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合规风险并不是银行业关注的重点风险。如今大量的银行合规风险事例的出现,合规风险引起了银行业的重点关注。我国银行业必须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自身所面临的合规风险,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准确把握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任务正是及时发现并制止风险产生以及由此造成的破坏。有时,合规风险也指诚信风险,因为银行的商誉有时与其一贯遵循的诚实廉正原则和公平交易原则密切相关。为了满足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合规政策和流程规定,以确保在违反法律、规则和标准的情形发生时,银行管理人员能够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纠正。
合规是银行业及相关及融机构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健全、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实施以风险为本监管的基础。合规风险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涉及银行各层次的所有员工,随时、随处都可能会产生合规风险,只有银行管理好自身的合规风险,监管机构的合规性监管才可能有效。就银行而言,违规经营、道德风险是长期困扰和制约银行稳健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源就在于我国的银行业一直没有将合规视为风险管理的一项活动,更没有将合规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来管理,长期以来合规一直不是银行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因此,银行就要转变观念。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其岗位手册也是一个相关制度和相应做法持续修订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这一合规风险管理的过程,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合规与银行的成本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合规能为银行创造价值。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合规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是多数银行都是重业务拓展,而轻合规管理。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三是重执行层操作人员管理,轻管理层人员约束。
(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合规管理没有完善、垂直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还没有成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来对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二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目前有的中小银行合规性管理分别由财会、信贷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自律监管,这种自立门户、各自为政的合规管理模式,使得合规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使得合规风险管理有的部门重叠,形成重复管理,有的职责不清,出现管理真空。
(三)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合规风险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有的银行内部缺乏一整套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奖励力度较小,惩罚措施较轻。
三、实施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提高银行业抗风险能力
通过全面引进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实现岗、责、人相匹配,以促进内部相互制衡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使全行风险管理能力与经营发展实现整体协调与匹配,为“平安银行”建设提供更为有效的合规保障。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是以流程和岗位责任为基础,在业务流程的相关环节中落实相关法律、规则、准则和本行规章制度的要求与规定,随流程落实内控,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和人员执行力,系统地提升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从而有效解决和纠正在经营中有章不循、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执行不力而导致的合规失效问题。
(一)要在合规风险管理中嵌入合规文化建设。如果银行上下都严格遵守高标准的道德行为准则,那么该银行合规风险的管理是最为有效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银行的组织文化建设,促使所有员工(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开展银行业务时都能遵守法律、规则和标准。银行在组建内部的合规部门时,应遵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规定的原则,而合规部门则应支持管理部门推进以职业操守为基础,建设蓬勃向上富有活力的合规文化,从而促进形成高效的公司治理环境。建立一整套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做事方法;而且在银行内部,要形成浓厚的合规文化,做到人人合规。所有员工都要有足够的职业谨慎、具有诚信正直的个人品行以及良好的风险意识和行为规范;银行内部要具有清晰的责任制和问责制,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所有员工理所当然要为他从事的职业和所在岗位的工作负责任的氛围,进而逐步形成合规文化,这对于银行有效管理包括合规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