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创新的关键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的关键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的关键要素

第1篇: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关键词:吉林省;营商环境;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91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亟需营商环境新提升

吉林省原有的低端化产业结构受到严峻挑战,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变得更加紧迫。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转型发展经验来看,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挺进,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关键在于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其中政府转型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和难点。当前,吉林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突破转型升级的各种瓶颈约束,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其必备要素和首要前提。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要推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必须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知识、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的积累与聚集。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流动关键在于要素的收益水平,而要素收益率的高低则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不仅受制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硬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相关的政务、法制、市场、服务、社会、人文等软环境的制约。为此,要全方位加强营商环境建设,营造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新营商环境,有利推动吉林省转型升级取得新的成效。

2发展创新型经济亟需营商环境创新

创新型经济是以创新为主要的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作为标志的新型经济模式。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外向型经济是沿海许多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但经过30年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已充分释放并逐步衰减,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外向型经济程度愈高的地区,经济增长愈发困难。与外向型经济相比,创新型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由资本、劳动、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推动,转向由知识、技术等无形创新要素驱动。从苏州、无锡、常州、深圳等先进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来看,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创造出比其他地区更开放、更自由、更有利于创新要素聚集并充分发挥其效能的创新环境。创新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括政策、市场、人才、金融、人文等各方面环境的优化和完善。其中政策环境是创新的外在诱导力,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各方面资源,形成对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使之充分发挥效应,并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市场环境是创新的外部动力和压力,市场可以向创新主体传递需求信息,并通过价格机制对其进行调整,是创新的重要导向,既是推动创新的动力,又是检验创新成果的标准;人才环境是创新的基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增强创新能力的前提,必须制定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才能吸引并留住所需的创新人才,并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而金融环境又是创新的保障。总而言之,只有从政策、市场、人才、金融、人文等各方面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政府、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知识、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的作用,形成创新创业的不竭动力,才能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3推动三重建设亟需营商环境与之相匹配

第2篇: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关键词: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新能源技术;关键生产要素

作者简介:杨振凯(1968-),男,吉林蛟河人,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经济理论、产业革命与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4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4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1-03

目前,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正被广为提倡。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这实际上要求我们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整个经济系统发生一场变革,我们称之为“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本文以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为基础,探讨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规律,说明新能源技术在技术经济范式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探索可行路径。

一、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一)技术经济范式概念

“范式”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科学史家库恩在其1962年所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用来阐明关于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内在规律性及其演进模式。库恩对“范式”的解释为:“范式”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它主要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观察、实验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1]

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多西将库恩的“范式”概念引入到技术创新领域,提出了“技术范式”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是“进一步创新的技术机会和如何利用这些机会的基本程序。”[2]

在此基础上,佩雷兹和弗里曼又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概念。弗里曼和佩雷兹将“技术经济范式”定义为:它是“相互关联的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合,包括全部或大部分经济潜在生产率的数量跃进和创造非同寻常程度的投资和盈利机会。”[3] 在他们看来,技术经济范式是一种影响整个经济、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占支配地位的 “常识”或经验,这种“常识”或经验是相互关联的工艺、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管理创新长期相互磨合所形成的,是使技术和经济发挥最佳优势的唯一组合,他们称之为“亚模式”。

(二)技术经济范式变革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认为,不同范式是与不同技术体系相对应的,一旦两者无法相互适应,则会导致技术经济范式更迭,而更迭的直接源泉是技术创新。弗里曼和佩雷兹对创新进行了分类,并以此阐述了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含义。他们将创新分为四类,即增量创新、基本创新、技术体系变革以及技术经济范式变革。

1、增量创新。这类创新指的是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的非连续的小改进或小发明。

2、基本创新。基本创新是不连续事件,是企业和(或)大学以及政府实验室中深思熟虑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结果,它们通常包括一种联合的产品、工艺和组织创新。

3、技术体系变革。技术体系变革是对若干经济领域产生影响,同时导致全新部门出现的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它们是根据增量创新和基本创新的一种结合,伴随着对整个厂商产生影响的机构创新和管理创新。

4、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包含多组基本创新和增量创新,而且可能包含若干新技术体系。它一般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利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几乎每个其他领域,即它是一个“亚模式”。[4]技术经济范式意味着常规,而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和建立新范式的过程。

(三)关键生产要素与技术经济范式变革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特别强调“关键生产要素”在技术范式变革中的作用。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可以被看作是主要依赖一种或一组“关键生产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另一种或一组新的“关键生产要素”投入的转换。

“关键生产要素”是一个或一组具有降低相对成本和普遍有效性特征的特别投入。“关键生产要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技术创新、社会创新和管理创新迅速增长体系的核心,起初这些创新也许表现为克服旧技术特定薄弱环节的一个手段,然而新“关键生产要素”马上获得自身的原动力,通过充分相互作用过程而连续出现创新,最终导致与之相联系的一系列技术随之变革,形成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成功的技术体系渐变为生产组织的一种新的“理想”类型,它结果成为体现新“经验”和使投资决策者徘徊很长时期之后自信心得已恢复的管理和设计上的“常识”。至此,技术经济范式也完成了由旧向新的变革。

“关键生产要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降低成本,具有明显的降低成本和相对成本的作用;二是供应迅速,具有很长时间的无限供应能力;三是广泛应用,在遍及经济系统的许多产品和工艺中使用。

(四)技术经济范式变革规律

第3篇: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关键词:全面创新管理(TIM) 全要素创新 技术创新 非技术创新

随着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创新管理的内容与方式日益复杂,并逐渐形成以全面创新为特征的管理模式―“全面创新管理”模式。

全面创新管理(TIM)的概念是许庆瑞教授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以构建和提高核心能力为中心,以价值创造和增加为目标,以战略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组织的各种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的有机组合与协同创新为手段,凭借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和方法,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其内涵可概括为“三全一协同”,即全要素创新、全员创新、全时空创新和所有创新之间的协同。其中,全员创新是主体,全时空创新是手段,全要素创新是内容。

虽然众多学者已做过企业要素创新的研究,但是从TIM角度研究全要素创新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基于TIM的理论对企业的全要素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

技术创新

TIM模式下的全要素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并根据产品创新的要求进行工艺创新,以使两者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实施产品创新

TIM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的产品创新是建立在产品整体概念基础上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产品的构思、设计、试制、营销全过程,实现产品某项技术经济参数质和量的突破与提高。TIM模式下的产品创新的重点在于重新配置、整合和优化创新过程的内部机制,如并行工程、多功能小组、先进工具和早期参与,使创新的产品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未来产品的特征为: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和全球化;智能化;高效、高参数化、高可靠性;生命周期趋短。TIM模式下的产品创新要根据未来产品的特征进行。基于TIM的产品创新要采用多种创新类型,如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不仅要有企业内部的创新小组、技术中心,而且要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创新联盟。

推进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是指研究和采用新的或已有改进的生产方法,主要为:对生产装备的更新;对生产过程的重组;或者以上两者都有。企业在工艺创新中必备的能力有:项目规划能力、监控能力、跨部门管理能力以及非常规工作的管理能力。

TIM下的工艺创新发展发向为:超精密、超高速;必须能跟得上产品创新的“步伐”;满足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的绿色要求。其实施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全员树立工艺创新的观念;领导应该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给予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物质设备的支持;以产品生产的要求和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导向。

产品和工艺协同创新

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同时减少成本和提高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对产品、工艺创新同时并举。Pisano等在考察了美国与欧洲的制药企业后,提出对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同时开发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他们发现凡是那些将二者作为一体来对待的企业都获取了巨大的优势。新产品与新工艺的一致性可使新产品上市变得更加平稳,使复杂产品的商业化过程变得较为容易,也使市场的渗入更加迅速。

TIM的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二者途径不同,方式也不一样。产品创新侧重于活动的结果,而工艺创新侧重于活动的过程;产品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物质形态的产品上,而工艺创新的成果既可渗透于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中,还可渗透在各种生产力要素的结合方式上。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动态联系。企业只有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相结合,才能取得技术创新的良好效果。

非技术创新

战略创新

战略一般分为扩张型、多元化、联盟和一体化、紧缩型、稳定型。TIM的战略创新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进行战略创新,即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类型。TIM的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因经营目标决定企业顾客、竞争对手、竞争实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企业战略是企业的方向和核心,基于TIM的战略创新要适时、慎重地进行,从而为企业的全要素创新指明正确的方向。

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主要是指为了利于技术创新的开展而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进行调整。落后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效开展的瓶颈, TIM下的组织创新已成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TIM下的组织创新特点: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和谐发展;结构创新主要是建立扁平化学习组织;与企业信息化有机结合。主要从以下方面实施:构建扁平化组织,大力减少中间组织层次;构建领导和员工的伙伴关系;发展企业中心机构;重视员工的知识技能培训;加强企业的信息、知识的流动与共享;不断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市场创新

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不同的市场创新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创新基本形式为:首创型、改创型、仿创型。目前市场的趋势为: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全球化趋势和区域化趋势并存;价格、质量、服务、环境等多维度的竞争;企业需要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

TIM的市场创新步骤为:第一步是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创新类型;第二步是实施即定的创新。市场创新的内容包括:目标顾客创新;产品创新(功能、质量和品牌);价格创新;渠道创新;促销创新。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就是改变原有的企业制度,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TIM的制度创新特征为:社会性和集体性;动态性;两面性,即激励性与约束性并存。

TIM下的制度创新主要为:建立权利、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企业管理运作新机制,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总经理为首的决策体系;人事制度的创新,坚持“人本管理”的思想,注重人才的合理布局,实现人才正常的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产权保护制度,保证创新带动企业发展,同时实现员工个人的价值;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式来激发全员的创新潜力和热情,努力实现创新目标的制度。

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是确立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创新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使得企业文化自身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为实现企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TIM的创新型文化的主要特征为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企业战略的长期性、动态性,强调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与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TIM的文化创新主要是:培养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精神;建立新型的企业价值观;实施科教兴企的战略;构建管理文化。

非技术要素协同创新

TIM的非技术创新的各个要素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其中战略创新是方向,组织创新是保障,市场创新是途径,制度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先导,协同创新是手段。因此,在实施TIM时,必须统筹考虑和周密安排各项非技术创新,使其彼此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实现,从而为企业全要素创新的成功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技术和非技术协同创新

全要素创新关键在于协调好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者的关系。这种协同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技术创新势必要求企业对各非技术要素进行调整,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企业战略、组织、市场、制度、文化等创新中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新产品或服务的创造效率;另一方面,非技术要素创新是企业对生产资源重新整合和配置,提高其利用效率的过程,是企业成功推进技术创新的保障。图1表示了技术创新要素和非技术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的协同性如图2。A区表示非技术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因此,应将非技术创新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创新重点;B区表示技术创新“滞后”于非技术创新,因而,技术创新理应成为下一阶段的主攻方向;而当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完全协同时,则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恰好可用图中的直线来表示。当然,不同企业的创新侧重点可能不尽相同,如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侧重于非技术创新,而知识密集型企业主要侧重于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谢章澍,许庆瑞.论全面创新管理发展及模式[J].科研管理,2004

2.许庆瑞,郑刚,喻子达,沈威.全面创新管理(TIM):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势―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03

3.许庆瑞,贾福辉,谢章澍,郑刚.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全员创新[J].科学学研究,2003

4.官建成,刘建妍.产品竞争力的源泉―技术和组织的集成创新[J].中国机械工程,2005

第4篇: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知识链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分析的微观视角,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为宏观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在对以往知识链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洞察了以往知识链研究在知识链与管理活动之间关联不明确的缺陷。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各种关联的管理活动取向,力求为知识链、产业集群等理论与管理活动的结合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知识链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核心网络 辅助网络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大型复杂的具有耗散结构的经济系统,是一个经由资源输入、系统整合与转换、资源输出和系统反馈的运作过程。作为一个空间组织综合体,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来源于各种正式的系统化知识与各种默认知识的创造与共享。本文以知识链为理论基础,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集群创新系统一般由核心价值系统、支持价值系统和环境价值系统三部分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核心价值系统。核心价值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它包含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两部分。集群创新系统的价值要素构成(魏江、陈劲,2006),如表1所示。

传统知识链研究的缺陷

知识链( Knowledge Chain)是指以拥有不同知识资源的组织为主体,以实现知识流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通过知识在不同组织之间流动而形成的链式结构(顾新、郭耀煌、李久平,2003)。在参考大量文献之后,本文对知识链的内涵总结如下:知识链是一种管理机制或管理方法;采用知识链的目的是为知识用户提供信息、知识;知识流贯穿于知识链始终。

从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在1998 年提出的知识链概念及知识链模型(见图1)和清华大学刘冀生教授提出的一种改进知识链模型(见图2)来看,知识在经历了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等环节后贡献于竞争力的形成。邓卫华、易明认为改进的知识链模型较好地反应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的本质联系,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认为,原始模型刻画了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的过程,并且加入了伴随着知识流所进行的相应的管理活动,但没有揭示出知识流与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体现知识与管理系统其他要素的关联;刘冀生的改进模型尝试构建了知识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但没有加入管理行为要素,模型中的“外部知识源”和“竞争能力”也应改为“外部知识溢出”和“竞争能力提高”更为恰当。此外,这两个模型均是以企业自身为界刻画了知识在企业中的流动,没有涉及企业外部知识流动。

本文尝试将知识链的基本模型融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分析,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并力求通过模型的构建反映企业外部知识流动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揭示知识流动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构建

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知识溢出、创新环境要素(金融、政策等)是影响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主要指创新网络要素构成及其关联关系。一个关联密切、结构稳定的创新网络,其创新能力相比于关联疏松、结构稳定性差的网络要强。知识溢出就是知识的外部性,它是指知识一经产生就会很快扩散到其他地方,接受者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获得知识的应用;或是将获得的知识与原有知识整合并产出新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成本的价值),因而提供者没有享受全部收益,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该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溢出的过程(孙兆刚、徐雨森、刘则渊,2005)。知识溢出是创新网络进行创新的主要途径,知识溢出降低了集群创新的成本,是非正式创新网络支持创新的主要模式,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综合以上分析,文章构建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如图3所示,其特征如下:

第一,核心网络、以及由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高校及科研机构所构成的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要素系统和支持价值要素系统,与外部网络一起构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这是学者们多年来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二,受曾德明等人研究的启发,本文将高校及科研机构、核心企业、竞争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企业归纳为创新主体网络,以上各要素为创新主体。高校、科研单位与各类企业之间的关联体现的是产学研体系对产业集群创新的支撑作用。核心网络中的客户也与创新主体要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创新主体网络创新的出发点都是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因而客户引导了创新网络;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创新包含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而客户是市场创新的主要受益者。

第三,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构成创新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中的支持要素和环境价值要素。

第四,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是市场交易关系,知识与信息的转移往往是伴随着物质与资金的转移而发生的。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相关企业之间是竞合关系,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合作创新以减小创新风险,但竞争关系也使得各种资源(人、市场等)在这些企业间流动。高校、科研机构则是企业创新的智力支持者,两者之间是以创新成果为标的的市场关系,它们能够发挥对集群创新的知识支持作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常常通过市场交易在产业集群中来实现价值。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则为集群创新活动提供了资金、信息和政策等环境资源,是创新网络的辅助体系。

第五,各要素之间关联对产业集群管理的启示为:对于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市场交易关系就应严格遵守市场准则,通过合同管理、调研、预测等手段来降低集群创新风险。对于各主体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则应把握客户是创新网络最终目标的方向,确保管理活动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管理伦理。对于创新主体与辅助体系要素的关系则要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以更有效地确保各种资源能够顺畅流动。

本文以知识创新为主导,重新建构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并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管理活动方向。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伴随着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内部的知识流动,知识从源头经知识创新到产出的过程则是知识链的运动过程,因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流的运动是基于知识链的运动。

参考文献:

1.进.产业集群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5篇: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创新要素;序参量;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057-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而创新过程所体现出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系统观和动态观[1]。协同学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探讨了协同机制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但以往研究局限于部分创新要素协调关系的具体表现,较少涉及到序参量的选取及其役使作用,而它们对于协同机制的形成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协同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金融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建立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的涵义

关于金融创新,学术界尚未统一界定。根据现有的研究[2],并结合银监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2006)的精神,本文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整体战略和创新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可行的开发阶段向现有客户或新客户提供的,包括从服务方式到服务产品等各种新颖的正式或非正式服务的开发行为,并最终使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可见,金融创新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的,表现为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协同机制是指“自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交互作用,产生表征系统宏观结构的序参量,而序参量又役使系统的各个部分,并引导系统向更加有序的状态发展”[3]。在这个过程中,序参量通过役使作用决定了各要素的行为,使系统的自由度大大减少,即出现了巨大的信息压缩。因此,通过把握序参量的变动规律,我们就可以描述和了解复杂系统的行为。其中,自组织系统是指能够通过本身的发展和进化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4],而创新作为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也包含一定的自组织特征[5]。因此,金融创新可以运用协同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引导和规范。

根据金融创新和协同机制的内涵,本文认为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是:通过对创新要素的分析,确定出能够表征金融创新宏观有序程度的序参量;从而建立起创新要素间的协同架构,降低分别研究多个创新要素所导致的复杂性;并借助该协同架构形成有序的创新运作机制,保障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二、金融创新要素的选取

创新要素是指能够引起、支配、或影响创新行为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在研究金融创新问题时,应着重考察创新要素的作用和协调等问题。

根据金融创新的特点和协同机制的要求,创新要素应符合如下原则:

(1)能动性原则。指创新要素应能够及时、低成本地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能动反应。金融创新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断沟通、协调的过程。创新要素具有能动性,是协同机制实现的前提。

(2)重要性原则。金融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各要素的作用和关系错综复杂。在选取创新要素时,应主要考虑对创新过程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以便于理清创新脉落、分析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选取以下创新要素:

(1)技术。指金融机构的研发部门运用相关的金融理论、经验开发新服务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创新业务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识别、计量、监测、控制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金融创新是一项程序复杂、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技术要素在整个金融创新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战略。指金融机构依据总体发展规划,由董事会做出的相关战略决策,包括金融机构发展方向的决策,以及金融创新方向的决策等。

(3)政策。指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相关监管政策。金融机构受银监会的监督和管理。因此,其金融创新行为应符合银监会的相关规定。

(4)市场。指客户对金融需求的动态变化。金融机构的营业部门应主动寻找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发掘金融创新的机会。

三、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

1.序参量的确定

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部分慢变化参量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其有序化程度,故称之为序参量。它通过系统各要素的协同作用而形成,同时又支配着各个要素的行为。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变化中,序参量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系统的自组织行为[6]。根据协同学的观点,序参量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序参量是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出现宏观有序的重要标志,是描述系统整体行为的宏观参量。

(2)系统的各个部分确定甚至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同时又役使各个部分,后者合作确定各个部分的行为。

(3)序参量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对于金融创新而言,技术要素符合作为序参量的要求。

(1)技术要素的作用贯穿了金融创新过程的始终。随着金融创新工作的向前推进,创新过程表现为不同的阶段(如概念阶段、开发阶段、投放阶段等),而技术要素的作用正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如概念阶段,技术要素的作用体现于创新的产生和筛选;开发阶段,其作用体现在服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在投放阶段,则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的营销设计、维护和评价等方面。可见,技术要素表征了金融创新过程的宏观整体状态。

(2)技术要素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下,金融机构出于对市场、自身整体战略规划的需求而产生的,体现了其它要素的要求,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反映了各创新要素的竞争和协调状态;同时,由于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使得技术要素能够处于核心地位,并支配其它要素与之协同一致,完成金融创新的自组织过程。

(3)在特定时期内,金融机构相关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确定的,这就决定了技术要素形成之后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技术要素符合序参量的定义和特征,可以用来表征金融创新过程的宏观有序程度。

2.协同机制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可以表述为: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内,出于市场、战略规划的需求,设置了研发部门,它体现了技术要素的作用,是战略、市场等要素竞争和协调的结果,即一致裁决(Consensus finding);同时,技术要素作为创新过程的序参量,支配着各非序参量要素的作用,主宰着整个金融创新的演化进程,最终实现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即役使(Enslavement)作用(如图1所示)。

四、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体现

金融创新过程包含了复杂的交互作用[7],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和环节中,各创新要素的参与程度和任务均不相同,其协同关系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故有必要对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探讨。本文将金融创新过程划分为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和投放阶段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又细分为不同的环节,主要有市场、技术、战略和政策四类创新要素参与金融创新的全部过程,其协同机制的作用表现如图2所示。

1.概念阶段

(1)需求发起。在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影响金融创新产生的因素。根据触发源的差异,可以把创新分为问题解决型和新服务开发型[8]。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客户推动型”,即金融机构现有的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前台的营业部门将客户的金融需求反映给研发部门,由其以客户需求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研究。二是“战略引导型”,即研发部门根据金融机构的总体战略导向,推出适宜的新服务。

(2)构思筛选。针对某种金融需求,可能会产生多种创新构思,但并非都具有可行性。研究表明,每58种金融服务构思中才会产生1种真正的服务产品[9],这就要求研发部门对所产生的创新构思进行筛选。筛选的标准分为两类:一是战略可行性,即金融创新应服从金融机构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研发部门应及时向金融机构董事会及高管层通报金融创新的构思方案。董事会应对研发部门的方案进行审查,确保金融创新与整体战略相一致。二是政策合规性,即创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金融机构的稽核部门应对研发部门的创新方案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准确界定其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可能涉及的政策、法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切实防范合规风险。研发部门应针对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改、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服务概念。

(3)概念检验。服务概念包括对客户需求的描述,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因此,在客户需求与服务方式之间达成一致非常重要。研发部门应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营业部门邀请相关客户参与服务概念的检验。通过了解客户的反馈意见,研发部门挑选出可以进入开发阶段的创新概念,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

2.开发阶段

(1)商业分析。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是考察创新概念是否可以进行实际的设计开发,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考察内容:一是财务分析,研发部门应对创新概念进行财务评估,包括投入产出分析、风险分析、以及投资收益率的预测等,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二是战略分析,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董事会应考虑金融机构现有资源能否满足新服务开发的要求,部门设置、运营机制和职能分配是否需要改进等方面的问题。

(2)设计开发。研发部门应根据创新概念所阐明的功能进行开发,对新服务的传递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在这一环节中,研发部门应与客户和营业部门进行必要的沟通,将客户对新服务的功能要求尽量细化,以便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内部管理制度和客户风险提示等内容。金融机构高层应协调好参与金融创新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其通力协作,确保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3)人员培训。由于金融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10],金融机构的前台人员必须十分熟悉新服务的性能和经营细节,这对于金融创新能否成功极为重要。研发部门应向前台营业人员提供详细的理论和业务指导,促使其尽快掌握新服务的特点和业务流程,以利于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同时,前台人员应根据客户的行为特征和偏好,提出服务细节的修改意见,确保创新服务的便捷化和操作的人性化。

3.投放阶段

(1)市场测试。在这一环节,研发部门应制定多套营销方案,通过营业部门向潜在的客户群体提供新服务,观察他们在不同条件下对新服务的反应。这样,根据客户的反馈情况,研发部门可以对服务系统及其营销手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可以为高管层最终确定营销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2)投放。在市场测试完成之后,新的金融服务即可全面投放市场。金融机构的营业部门应对新服务的市场动态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受理客户投诉以及建议的有效渠道,积极收集客户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研发部门。对于员工、客户提出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研发部门应及时研究和处理,以便不断提高新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后评价。这是金融创新的最后阶段。根据新服务投放后的反馈情况,金融机构高管层应对新服务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盈利能力、客户满意度、服务环境评价等,从而了解金融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以便营造出鼓励金融创新的文化氛围,确保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的高效运行。

五、结 语

金融服务的特征决定了其创新的复杂性,而协同学理论为这类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本文按照能动性和重要性的标准选取了技术、战略、市场和政策四类创新要素,构建了以技术要素为序参量的金融创新协同机制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金融机构建立创新协同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由于其业务范围、监管政策、机构设置、以及客户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表现会有所区别,故实践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E.Peters.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2] 蔺雷,吴贵生.新服务开发的内容和过程[J].研究和发展管理,2005,17(2):14-19.

[3] 哈肯.大脑工作原理――脑活动、行为和认知的协同学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8.

[4] H.Poerster, G.Zopf.Principles of Self-Organization[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62.

[5] C.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Z].London: Pinter, 1987.

[6] 哈肯.协同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8.

[7] 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8] H.K.Tang.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J].Technovation,1998, 18(5): 297-309.

第6篇: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 自主创新 创新系统 战略创新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其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迅速提升。但是在看到中国制造业发展优势以及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国制造业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1)制造业企业总体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尽管中国制造业大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与世界级企业相比,规模上还是偏小。(2)中国制造业面临产品低端、利润微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尴尬。(3)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竞争环境的加剧,大多数企业都已经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创新过程认识的局限性常常使许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失败,例如,国内一些制造企业引进了不少国外专利或技术知识,但由于吸收消化能力不足,因此无法有效地利用这些先进技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另外一些制造企业缺乏管理自主创新的实践经验,对于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复杂程度认识不足,从而导致自主创新的失败;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缺乏新产品市场化的知识和经验,新产品自主开发出来以后不能有效的推向市场,而企业为开发新产品的巨额投入等又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甚至导致企业创新失败并面临生存威胁。目前如果不解决我国制造产业当中普遍存在的多种问题,将会严重阻碍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改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新视角

以上问题在我国制造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制造企业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创新能力体系的基本构成,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缺乏深入了解。片面地追求技术创新,忽视了企业内部不同创新间的相互影响,未能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企业创新系统不健全对自主创新的长期而重大的影响。事实上,企业在技术上的任何创新只是推动企业目标实现的手段,而影响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断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企业只有建立并不断优化自身的创新系统,才能自发且持续地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一)企业创新系统

企业的创新过程是一个实现价值增长的过程,这条价值链上涉及了许多影响企业创新的内部要素。创新的过程不应该再被简单看作是一个技术工程、技术项目等,也不能简单地考虑创新作为一个结果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影响这个结果的要素作用及其关系。创新的过程是动态进行的,组织贯穿于整个创新过程中,其涉及了组织许多职能,从战略制定到战略执行最后到创新绩效产生,都应该被考虑到。因而,在企业层面来看,创新应该是一系列涉及价值创造或价值管理环节要素的系统创新,并且这些要素彼此联系协作形成系统观以及完成系统创新。基于这样的视角,企业才能真正认识创新的动态性、系统性,同时通过系统分析认识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创新系统的定义及要素

创新系统是指企业的创新者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管理上的发现、市场中的机遇等,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以及有关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新的变革,并使变革成果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的一切活动所依赖的条件、规则、流程、方法等的总和。

企业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创新努力。因而,企业创新系统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明确这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是构建企业创新系统首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创新整个过程中涉及的价值增长环节包括战略、组织结构和流程、文化、产品、工艺、营销等6个主要要素。因此,基于价值管理的角度,创新系统包括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营销创新。

(1)战略创新。战略创新是随着环境变化企业打破旧有的战略模式,形成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的战略行为。主要包括战略思维创新、战略形成创新、战略控制创新、战略评估创新等方面。战略创新首先得进行战略思维的创新。这种战略创新思维表现在改变传统的着眼于行业竞争的方式,应以为顾客、供应商、企业员工等创造新价值为目标。这需要企业主动去适应变化、利用变化甚至制造变化,从而不断地重建本企业甚至行业的价值创造模式。Hamel甚至将战略创新定义为一种能力,即重构行业现有的为顾客创造新价值以及为所有股东创造新财富的方法的能力。战略创新是新进入厂商在面对巨大的资源劣势时赢得成功,以及现有厂商继续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2)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和对内调整时在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正确的理性控制和情感引导传递给企业的新员工,并能使企业更好处理内外的各种问题。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内部共有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一系列行为准则,其实质是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为了形成支持持续价值创新、战略创新的组织氛围并影响员工行为,企业需要通过文化创新使人们重新认识环境,并指导员工行为,即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又适应内部组织调整,从而更好地把握、适应以及创造变革。

(3)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通常意味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以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变化。然而从更深的层次上看,组织创新意味着企业资源的重组,因而这里的组织创新涵盖了组织制度、治理、结构、流程等多个方面。组织创新应当以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资源积聚和杠杆效应的扩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持续的价值创新为目标。

(4)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通过采用新理念、新结构、新材料等开发出能够满足客户更高甚至全新价值、效用需求的产品。它的目的在于为顾客提升价值改变,并为企业赢得价值增长。这里强调产品创新应当注重开发满足客户更高效用需求以及潜在需求,改变既有产品模式,通过产品创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客户忠诚度,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5)工艺创新。工艺创新是指企业产品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例如,新工艺、新设备,也包括企业

生产流程的创新,并往往意味着生产过程重组和新的管理与组织方法(例如大规模定制生产技术、柔性生产技术、敏捷制造等)。工艺创新的目标是通过工艺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或组织效率;通过工艺创新改变技术能力;通过工艺创新的过程重构提升顾客价值等等,这些变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配合或促进其他创新环节实现价值增长。

(6)营销创新。企业营销过程是发现顾客需求、价值变化并直接服务于这种变化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方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营销创新体现为企业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方法等的创新。营销创新是企业创新完成商业化的最终环节,通过营销创新发现和满足客户新需求、开辟新市场或发现新商机、完成创新产品商业化和实现利润增长。企业营销创新应当以满足甚至创造顾客需求及价值为目标,但它的本质是为企业创新完成商业化并获得利润增长发挥杠杆效应。

2、创新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企业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创新努力。因而,企业创新系统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明确这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是构建企业创新系统首要的问题。我们构建的创新系统六大要素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见图1。

我们强调战略创新是企业创新系统的首要要素,在战略高度下的创新才能走出纠缠于细节问题而导致创新失败的困境,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持续的战略创新。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当技术创新不明显的情况下,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只有打破“行规”,进行战略创新。随着竞争程度的提高和变化速度的加快,曾经带来成功的战略模式也将会带来失败,因此首先就应当对当前顾客重新思考,并且对企业价值创造内容重新定义,从而产生最根本的战略改变。企业必须着眼于价值创造的战略创新,唯有能够彻底改造自身以及整个行业的那些企业才能够有长远的发展。

针对价值创造的持续创新的战略方式的转变中,组织惯性是战略创新的一大障碍,这种障碍体现在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两个层面上,因此有效地保证战略执行就需要企业在组织与文化上进行相应变革。换句话说,一方面,战略创新需要有效地组织结构变革来匹配,以保证战略被有效地在组织内部实施;另一方面,文化的创新避免了战略思维的僵化,形成了创新氛围,使企业高管团队面对多变环境时仍能发现与选择新机会,并且保持企业持续拥有新的战略思维来与对手竞争。

组织内部变革的改变使得企业需要新的文化氛围来适应,同时文化创新对组织成员进行熏陶保证和加强变革后组织的稳定性。组织与文化是创新系统第二层面要素,对企业有效的创新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传统的基于职能的管理方式下,信息渠道是纵向而非横向,职能壁垒的存在总是在不同程度上限制着信息交流,因而也限制了企业有效的创新行为。事实上,职能组织结构对于创新的制约不单体现在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上,还包括其他任何有助于创新的资源有效流动,这就大大影响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营销创新的完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共有价值观,对于企业员工的创新行为选择有着深刻影响。坎特的分析表明,企业文化是传统导向还是变革导向,是自豪还是自卑,以及能否给员工安全感和价值观,都会影响其创新行为。

着眼于价值创造的战略创新,终归要通过具体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来完成。产品创新是企业为顾客创造新价值的体现,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供应商的价值。而营销创新一方面直接为顾客创造新价值,另一方面也通过关系营销网络发现顾客新价值,从而为产品创新指引方向。对顾客、供应商等价值创造的目标,总是通过这样具体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来体现的。而产品创新又与工艺创新密切相关,产品创新经常意味着生产工艺、流程的变革。而工艺创新则又会影响到组织创新。

创新系统中的关键创新要素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服务于价值管理、价值创新的企业创新系统。概括地说,企业创新系统是以价值创新为核心,以战略创新为先导,以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为保证,以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工艺创新为基础,通过企业资源等的有机整合来实现价值管理目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系统。企业创新系统提供了一个科学系统化的视角对创新过程本质进行认识,这样的视角使企业面临创新执行时,能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关注各个环节相互影响协作,从而有效实现系统创新。

第7篇: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关键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2

一、商业模式定义及构成

目前国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可分为三类。1.经济类:仅描述企业的经济模式,即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1]。2.运营类:描述企业的运营结构,即企业设计何种流程与构造来创造价值[2]。3.战略类:描述企业的总体战略,涉及市场、企业行为、外部机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等[3]。Morris et a1.(2003)对商业模式定义如下: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4]。

Mark W. Johnson et al.认为商业模式由顾客价值、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关键过程四个要素构成[5]。顾客价值是指能够为消费者创造同类产品所无法替代的,独一无二的消费体验。如苹果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开发硬件、软件,并整合服务,令消费者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下载音乐过程。盈利模式包括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结构,以及存货周转率等。如美国西南航空通过打折机票吸引网站的高点击率,公司的主要赢利来源是网站的奢侈品广告与低成本控制。关键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人才、技术、产品、设备、品牌等,企业通过关键资源为目标客户提供价值。关键过程则是实现客户价值的手段,包括培训、生产、服务等。如亚马逊每年约28%的运营成本用于开发计算机化供应链,技术创新不仅让用户体验提升,又使公司在其他方面节约成本约40%。

二、商业模式创新动力

1.新技术推动

Kodama(2004)、Yovanof和Hazapis(2008)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产业模块化和产业融合等技术变化推动了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相关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且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收益[6]。如IBM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施“智慧的地球”战略,并细分为包括水、交通、医疗、社会治安、安全、教育六大系统的智慧城市,以及智慧的电力、能源、商务、铁路等领域,进行了数千个“智慧的地球”相关的项目实践,成功转型为智慧成长的商业模式。

2.市场需求拉动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有时是为了抓住特定的市场机会而进行的。Linder .et(2000)认为,挖掘市场机会更能解释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动机[7]。如京东抓准用户对货品保真、价格便宜、服务完善的需求,成功塑造产品+价格+服务的商业模式。2010年提出“大服务战略”,实现无间隙客户服务,并相继推出“211限时达”超快配送、“售后100分”承诺、全国上门取件、先行赔偿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全方位升级了服务能力,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提升了用户体验。

3.竞争环境压迫

Venkatraman, Henderson(2008)在研究中发现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压力,当这种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就会产生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8]。Sosna .et(2010)认为,市场的变化(新竞争者和规则出现时)会使现存的商业模式缺乏盈利性[9]。如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上海大众凭借汽车人性化的配置、高端的驾乘体验,精准的营销策略以及对当今国内汽车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其旗下主力车型在细分市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三、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本研究发现企业商业模式路径可分为两个维度,横向维度是要素创新与价值链创新,其中要素创新强调通过改变商业模式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价值链创新是企业考虑利润产生的环节和自身实力,在价值链中选择合理的位置,发展与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的联系,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共同为顾客提供价值的网络。纵向维度是维持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其中维持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上产品性能的改进创新;破坏性创新是使企业显著改变传统竞争规则,并改变现有市场需求的创新。见图1。

1.维持性要素创新

维持性要素创新包括提供特别的产品或服务,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的和附加的价值,那么它就在能够主流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并有效地保护利润流。另外,维持性要素创新还包括盈利模式创新,具体指:(1)收入模式创新,如前文提到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2)成本结构创新,如戴尔的直销模式,通过高效整合采购、装配、输出将电脑直接送到顾客手中,去除了中间商所赚的利润,从而降低成本,取得巨大的竞争优势。(3)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如前文提到的亚马逊“无限库存”战略目标。最后,维持性要素创新还包括关键要素及过程创新,路径涉及人力资源与核心技术开发,渠道建设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相结合,优化产品的设计、生产,企业合理外包与投资等。

2.破坏性要素创新

第8篇: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关键词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知识产权

重大的科学发现和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工艺技术,工艺创新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工艺创新大部分是在原有工艺技术基础上的革新改进、完善和提升;也包括新技术的创造,从无到有。从广义上说它与新产品的发明、新理论的创立、重大的科学发现一样都是创新,不过工艺创新的产生更多地取决于需求。

1工艺创新的内涵

技术创新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是指企业提供某种新产品或新服务,而工艺创新则是指企业采用某种方式对新产品及新服务进行生产、传输,主要是企业研究和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或改进现有产品生产,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产出的最大化的创新活动。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二者途径不同,方式也不一样。产品创新侧重于活动的结果而工艺创新侧重于活动的过程;产品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物质形态的产品上,而工艺创新的成果既可以渗透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还可以渗透在各种生产力要素的结合方式上,即诸多生产力要素的整合上。

根据产品创新决定工艺创新,但又受制于工艺环境的规律,从创新活动的源与时序着手,把工艺创新分为三个层次:

(1)源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工艺预创新。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未来产品型号发展必需的关键工艺;二是从技术发展趋势看必然要发展的技术(如CAD,CAPP,FMS,CMS)等;三是为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而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工艺。其创新源是企业的发展战略,目的在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为未来产品创新服务。

(2)源于产品创新的工艺实时创新。即产品研制阶段的工艺创新,其创新源于产品中当前产品设计投入生产的技术瓶颈,主要为正在研制的产品服务。这一阶段的工艺创新更多的利用现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3)源于规模经济的批量工艺创新。即批量生产阶段的工艺创新,其创新源是规模经济,目的是使试制的产品达到批量生产的质量和效能的要求,其实质是科技成果的工程化。

2工艺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的倾向和行为,不仅在我国,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普遍存在。这是一种同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现象。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早日进入市场取得较大经济利益,必然首先把资源投向产品创新,尤其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然而,过分注重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是产品市场周期缩短,很多新产品上市后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因质量、性能、价格等问题被淘汰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不断地转换产品也使企业成本增加。其次,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产品质量滑坡,能耗物耗居高不下,使企业效益滑坡。由于忽视工艺创新,某些进口商品一旦实行了进口替代,即国产化之后,质量明显下降,产品竞争能力降低,有的很快就退出了市场。因此工艺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2.1工艺创新是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

工艺技术水平不仅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影响着企业生产的物耗、能耗和效率。也就是说,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各种投入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变换效率,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在企业工艺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尽管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及其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可能性是有限的。一定的工艺技术水平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大致区间,要持续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不断地开展工艺创新。

2.2工艺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和交互性,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并能更好地推动产品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实现产品创新效益。反之,如果工艺创新能力弱,企业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会导致企业产品创新因为生产工艺“瓶颈”而不能实现,或是因为效益差而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我国的上游基础研究可能仅比国际水平落后3~5年,在某些领域如转基因技术、干细胞技术等方面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下游工艺水平却至少相差15年以上。上游研究成果转化为生物技术产品寥寥无几,据报道,两者的比例不超过0.5%。因此,工艺创新是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2.3工艺创新可以延长创新企业的领先时间

新产品是一把双刃的剑,一方面它开辟了新的市场,企业获得高额回报;另一方面也吸引着大批的模仿者。企业一般采用专利来抵御这种迅速的进攻,但专利的保护具有时间性,专利失效后,产品在市场上就不再具有垄断性。同时有些专利技术到技术商品化的过程所需时间很长(比如新药的研制),许多专利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就已经失效。而工艺创新却可提供较为长期的保护。因为工艺创新企业的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生产效率较高,模仿者在短期内无法企及,客观上存在一个模仿的时滞,制造技术的扩散速度要比产品技术慢。3促进工艺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与国外贸易交流更加频繁,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周边地区的国内企业,而是为数众多的外国或外地区的现代化企业,这些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在此情况下,我国企业首先要进行观念创新,确立、增强工艺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到工艺创新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和时间上的紧迫性,重视、加强企业的工艺创新能力,以此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工艺创新的资金投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有限的工艺创新资金的利用率。并且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除此之外,以下几点也是我们在促进工艺创新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3.1保持工艺创新的连续性

与产品创新相比,工艺创新通常不是通过一些重大的跳跃式步骤及突破式完成的,而是通过稳定连续的、渐进的创新完成。在工艺创新过程中,有时也有可能采取一些重大的变革步骤,如采用新的生产系统或改进组织的信息处理系统。但总的来说,企业长期成功的工艺创新来源于连续不断的渐进式变革。企业在工艺创新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连续性和长期性视角,将最终导致企业所采用的工艺与企业的具体环境脱节,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效率。

3.2注意区分工艺创新中的要素

与工艺创新相关的要素有两类:结构性要素和基础性要素。结构性要素包括一些具体的工艺要素:生产设施的数量、位置、尺寸、质量等;生产设备的类型和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的基本组织形式;生产配套服务的状态,如水、电、排污设施等;外部供应和分销网络的状态。基础性要素主要包括:生产控制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生产流管理系统。同时基础性要素也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生产人员的素质、年龄、经验等;生产任务的组织方式;不同职能部门的合作倾向;企业的沟通模式以及总体的控制和管理模式。最后,基础性要素还包括文化的因素,如生产部门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以及传统的行为模式。与前者相比,基础性要素略为抽象,但它对工艺创新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把握这些要素对工艺创新过程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3注重工艺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产权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它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工艺创新过程中将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采用专利的保护方式,而对于解决“瓶颈”问题的特殊方法则可以以技术秘密的方式加以保护。这种将工艺创新成果固定为知识产权资产的方式,一方面可将成果从隐性知识状态转化为显性知识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形成排他占有权,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将人力资源中的个人知识资本转化为企业知识资本,促进企业对知识资本的更有效控制和利用,并可以减少由于人才流动带来的知识资本的损失。

3.4加强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组合

技术创新组合是20世纪80年代由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提出的。许多事例都说明单纯的产品创新难以长期维持其竞争效益,必须依靠工艺创新,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有的工艺基础。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且产品技术与工艺技术呈交替式地发展。形成这种交替转换模式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产品技术与工艺技术的演进之间存在依赖性和交互性。所以在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中要正确理解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相互作用,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3.5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对工艺创新加强管理

当企业只着眼于短期的工艺应用,而对未来的工艺模式缺乏准备,会导致企业花费大量资金来发展先进的工艺系统,但最终却无法融入企业原有的生产系统的情况发生。而当工艺创新缺乏统一规划时,企业的产品将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由于这种不稳定性,企业可能将最终失去市场竞争优势。所以,工艺创新必须为企业的总体战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朋.高技术企业应重视工艺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1997(5)

第9篇:创新的关键要素范文

关键词:钻石体系;软环境; 新钻石体系;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56-03

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被誉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以前提到东北的工业时,时常可以听到“中国最大”、“中国最早”之类的修饰语。比如“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中国最早的汽车企业”、“中国最大的油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后的东北企业,曾经的殊荣逐渐褪去,而其显现出的技术水平低下,创新及竞争力不足却越来越明显。

面对这种竞争力不足的情况,在国家2004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发展情况下,许多国有企业出外学习,引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然而,“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以及“落后—改造—再落后—再改造”的技术发展怪圈的现象却在不断上演。无论是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是竞争优势都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经济、技术相脱节的问题也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产业升级和振兴乏力。

作为新竞争经济学的创始人,迈克尔·波特针对提高创新能力的竞争力提升提出了“钻石体系”: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个基本要素,着眼提高该地的产业竞争力。

一、波特的“钻石体系”

迈克尔·波特的基本观点是:一国的国家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该国的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主要决定于创新能力。国内经济环境对产业竞争优势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性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策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四个因素可能会加快本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也可能造成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在一个国家的众多产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在国内这四个关键因素别有利的那些产业 [2]。因此,“关键因素”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来源,被称为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如图1)。

第一个关键要素是生产要素,指的是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可进一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初级生产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天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非熟练或半熟练劳动力、融资等以及高质量人力资源、大学和研究机构等。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正在日渐下降,高级生产要素的获得和培育对于国际竞争来说具有意义。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需求条件,指的是国内市场对某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大小及性质不但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会刺激本国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和创新。本国市场要素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必须细分市场的需求结构,要善于满足老练而挑剔的客户需求,要能够预期需求走向。

第三个关键因素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是指与某个产业相关联的上游产业和互补性产业。支持性产业主要是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上游产业,能为下游产业快速、有效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动、降低唱本、提高竞争优势创造条件。相关产业是指因公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可以合作、分享信息,甚至在电脑、设备和应用软件等方面能够互补,形成相关产业在技术、流程、销售、市场或服务商的竞争优势。

第四个有关键因素是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得到国家环境中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以及竞争对手如何。在不同的国家中,相同产业的公司在目标、策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大相径庭。产业竞争优势就是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如果某一产业的公司在公司目标、策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选择与该国产业竞争优势资源恰好相符合,则该产业的竞争优势将可充分地展现出来。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的竞争结构也会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大影响,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有利的刺激因素。

迈克尔·波特认为,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变量可能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机遇和政府(见图1)。机遇是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如技术的重大创新、石油危机、战争等。机遇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创造出“竞争断层”,这种断层的出现虽然可以使原有产业的竞争地位丧失殆尽,但也提供了新的机会。政府通过在资本市场、补贴、生产标准、竞争条例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但是,机遇和政府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同样的机遇给不同的企业可能造成不同的影响,能否利用机遇以及如何利用机遇还是取决于四种基本因素。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四个关键要素的引导和促进上。

图1

二、由新“钻石理论”看待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北现象”

迈克尔·波特把四个基本要素作为内生变量分析竞争力。但本人认为,作为分析“东北现象”的理论来说,这几个内生变量只能算做浅层次的,并不是较好的解释。在此,本人对波特教授的钻石理论稍加修改,认为软环境应该是唯一的内生变量,而其他四个基本要素则作为软环境相应的因变量(见图2)。

图2

而该软环境作者认为是一个广义的定义,是一个能使得钻石体系健康运行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具体到每个基本要素则就有与之相对应的健康软环境。

对于上述东北老工业这种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怪圈所造成的竞争力不足,我们可以称之为“东北现象”。在此,笔者以波特教授的四个基本要素分析,认为东北目前的竞争力不足并不是没有达到波特教授所提出的四大基本要素“绝对标准”,而是在这四个促进创新、提高竞争力的要素改善中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创新软环境。

(一)高级生产要素的无效利用

从目前企业与相关机构的关系来看,企业与作为高级生产要素的大学、中介组织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和知识流动严重不足。我们知道,在一个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促进了知识流动。也就是说,在我国现有的创新体制下,企业只有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密切联系,才能诱发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作为大学和研究机构只有与企业密切联系,才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及时转化为商品,实现技术创新的双赢。尽管东北拥有30所高校并且东北每个省份都有一两所国家重点大学,但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看来,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发合作比例与全国平均比例相比还比较低。

(二)过度挑剔的顾客需求

波特认为,如果能够满足当地挑剔的顾客,那么对于企业的创新力及竞争力将是毫无疑问的促进。但是在东北却存在着一些过分挑剔的顾客,到处提着高标准,甚至这个高标准与其自己本身企业的目前发展都不相适应,但是他会向供应商要求。这将导致本身处于激烈竞争的供应商,在向这些客户提供商品的同时只能硬性引进先进技术来换取市场,这对于市场的整体创新能力提升并无任何促进作用。

(三)竞争而不合作的同业企业

企业之间横向关联度低,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为防止垄断而造成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波特提出企业间应该加大竞争力度,尽力创造出一个竞争的市场。但企业间的频繁的交往、联系与合作,其实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知识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创新。但老工业基地的企业长期以来倾向于和政府之间的纵向的、传统的和封闭的联系,忽视跨企业、跨产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倾向于企业的单向突进,因而无法共享社会关系网络所带来的创新聚合效应。也就是说,尽管大量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个区域,在地方上连接成片,然而,在生产上却相对独立,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信任和合作,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由于企业间忽视合作的效用而片面地强调竞争,在行为上“万事不求人”,企业间“老死不相往来”,因而企业之间不但无法像国外发达地区的企业那样通过合作网络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合作,从而在互动和相互学习中不断创新,相反在市场竞争中非但难以合作,甚至相互拆台,导致技术、信息和各种隐含经验类知识流动严重不畅甚或断流。特别是当企业技术开发的基础水平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时,企业独立的技术开发与低水平的竞争就严重制约了技术创新总体水平的提升。

(四)“孤立的”国有企业

从相关产业联系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形成有效的专业化分工和配套体系,产业间的联系薄弱,从而使东北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像“孤岛”一样悬在那里,形影相吊,没有或少有就近配套企业,只能靠历史上形成的家底和增加新的投入在苦苦支撑。

从“一汽”来看,由于孤悬东北,使其创新性研发成本必然比拥有创新网络的兄弟企业要高,获得同样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成本,也要比那些处在汽车产业聚集区或接近汽车产业聚集区的汽车企业高。

“鞍钢”虽然拥有其相关支持产业的“鞍钢附企”,但从附企所提供的产品来看,其很多产品技术水平不高,且只做鞍钢中下游低层次的市场,根本不能走向外地市场。而从最近几年的附企报表来看,除个别几个厂子有微薄盈利,其余是连年亏损,还得靠鞍钢补贴来维持生产。

三、全面、健康的“钻石体系”中创新软环境

(一)营造有利于培育本地企业家与科研机构互动的创新交流文化氛围

由于多年来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我国的学者和企业存在一种把知识分为可用知识(功用知识)和不可用知识(价值知识)的倾向,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深层联系。这种过于重视可用知识而忽略价值知识的倾向,使得可用知识建立在一种脆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学科领域内忽略了价值知识在营造文化氛围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即学科以外的文化上,也存在着不利于创新的成分——强调一律性、成败论英雄、不承认当地学者的科研成果只认所谓的“学术权威”和“外国学者”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正是由于上述两种文化倾向,导致了创新文化交流的缺位。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提高和维持本地区的产业创新能力,就必须把激励创新交流文化氛围的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构造有利于创新的合理需求环境

“顾客是上帝”这句在我们国家刚有市场时的至理名言一直伴随着许多企业走了过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这么多年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标准只以国外为标准,对于性价比、自身应用情况、本土化程度毫不考虑,而且不去挖掘自己本国市场,创造一些符合当地的高质量产品。作为拥有如此多消费者的东北地区,有必要重新构造符合自身需求的环境来促进企业开发创新,发展自身竞争力。

(三)营造企业创新合作所必需的信任环境

信任是企业合作得以形成和有效运作的基础。信任的缺失将极大地影响整个“钻石体系”的有效运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阻碍。在市场竞争的社会里,要促使创新主体间乐于交流合作,必须要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以平衡各方利益,从而降低交流障碍。因此,在信任环境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及相关机构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以营造有利于创新合作的信任环境。

(四)打造多元经济成分的创新产业集群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产业。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长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尽管市场化改革这么久,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市场化始终略显缓慢。放活国有企业在文件上“放”了这么久,但始终是“放而不活”。而拥有大量非国有经济的江浙地区及其地区内拥有大到高科技产品、小到打火机的多种类、多层次的产业集群,相比之下东北企业大显逊色。其实,拥有较强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的东北龙头国有企业,如果能够开放更多的非国有经济进入其相关产业,将会极大地促进这些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会形成东北极具活力的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 崔万田,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 孙斌栋.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符正平.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评波特竞争优势理论[J].管理世界,1999,(3).

[5] 魏旭.基于集群式创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模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4,(9).

[6] 赵子祥,等.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新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