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第1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传统 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批判性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如讲到practise doing sth的用法时,马上给出一道选择题:

He often practises——English.

A、speak B、spoke C、spoken D、speaking

试题一给出,大部分学生会立刻作出反应,认为D是正确答案。但如果打破思维定势,教师进一步暗示学生此题答案可能不唯一,引导他们对那三个被排除的答案提出批判性质疑,许多学生很快会发现答案C也完全正确。此时如果再让学生朗读:“He’s practising speaking spoken English.”学生定将兴趣浓烈,愉快地掌握practise doing sth和spoken English这两个表达式,我们也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品质。而这种批判性思维品质一旦形成,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时就会尽力避免固有的思维定势,审慎思考,全面考虑。

2、探究性质疑。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倍加爱护和引导。

例如,SEFC BOOK 1B Lesson 61的Fire Notice中有这样一个句子:Consider every fire alarm to be a real fire.学生对掌握其字面意思并不难,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理解隐藏在句子中的弦外之音,使他们能透过问题的表面看到其本质的联系,列举出诸如:“Maybe a naughty boy can sound a fire alarm to play a joke,and some people won’t believe that a fire has broken out till they have seen it themselves.”之类的情形,为培养其探究性思维品质营造好学习情境。 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

1、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

2、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看图说话(talking about pictures)一般感到很有困难,如果在掌握了基本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几个人一组进行准备,这时,学生会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吸取了其他同学的思想后,每个学生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用英语表达好自己的情感。

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第2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数学;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72-01

把数学看作一门学科相比,我更喜欢把它看作一门艺术,因为数学家在理性世界指导下所表现出的经久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和艺术家的,例如画家的活动相似之处,这是真实的而并非臆造的。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情感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教师要满腔热情,让学生从教师的 “精神”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学”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二、 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剪和拼,使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容易学会这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了。所以可以特意安排一节课,专门让学生动手剪拼图形,观察剪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这样,学习以上三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时,就“水到渠成”,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由于能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3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引言

幼师舞蹈教学是按照幼儿舞蹈模拟表演,以及幼儿舞蹈编程的特点开设的教学科目。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各种民族和大众舞蹈的技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舞蹈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幼师教育的需求。舞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没有的优势,学生通过模仿、表演能够获得感受、体验舞蹈美的经验。舞蹈教学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够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师舞蹈教学大多只注重对学生舞蹈动作技能的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舞蹈缺乏个性和创新性。如何在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舞蹈教学和其他教学科目相比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欣赏、模仿和表演各种舞蹈技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看到的舞蹈动作进行消化和再现。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不同,对舞蹈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幼师专业的学生担负着培养幼儿的重任,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些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日后的幼儿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艺术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过程,而在于鼓励和引导。教师在幼师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做一些标新立异的尝试。对课堂上发言不多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示范和提示,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通过耐心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强、发表见解准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赞赏和鼓励,并引导他们用灵活的方式巩固知识。对于理解和发言存在失误的学生,教师应该首先肯定学生发言的勇气,之后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启发他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

2.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设一个成功的课堂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实践。例如,教师在教舞蹈组合《海燕》的过程中,这个舞蹈组合共分为三段音乐。在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部分,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根据音乐跳一样的动作,模仿海燕时而迎风翱翔,时而折翅斜飞,忽高忽低,时左时右,充分展现出海燕的矫健身姿。第三段音乐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层叠烘托部分,用自己的舞蹈动作表现海燕在暴风雨中不惧风浪的形象。通过这样的课堂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充分联想到歌颂海燕的文章,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2.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

幼师舞蹈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首先充分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舞蹈知识和经验。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学生连最基本舞蹈形体都没有训练,根本无法做出优美的舞姿。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对民族舞蹈基本特点、风格的掌握,引导他们多学习和借鉴影视、戏曲等艺术的特点,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丰富自己的舞蹈语言,提供自己的鉴赏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思维意识,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艺术的生命不息源于创新,创造是社会历史发展和艺术延续的根本动力,也是艺术和教育功能与价值的体现。舞蹈学习需要长期锻炼与付出,可能伴随失败与挫折,教师应该始终为学生擂鼓助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在舞蹈课上开展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让学生在积极参入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独特创造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3.结语

创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幼师舞蹈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特有的学习方式,获得实践和表现的机会,有效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其他学科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幼师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以此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幼师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玲.谈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第4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但是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关信息技术技能,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正如上文所说,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祖国未来的中学生,怎么能不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呢?因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各类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一、从兴趣入手,奠定创新基础

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学习,从而学习效率提高;缺乏兴趣,学生就会怠于学习,学习效率也就无从说起。由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方能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务必立足于学生实际,针对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其创新能力。

如,教学幻灯片制作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几组自己制作的精彩的幻灯片,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极强的求知欲望,从而学习兴趣大增,迫不及待地想进行学习并想大显身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就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氛围入手,激发创新欲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学生之所以缺乏创新能力,是因为教师没有很好的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试想一下,面对枯燥乏味或者为教师独尊的无比严肃的课堂,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何来的创新欲望?因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应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方能有效激发其创新欲望,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从方法入手,培养创新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应注意自身的教学方法,毫无疑问,“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因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充分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行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学生通过探索可以解决的知识,教师绝不代劳,充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或者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从而在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进而有效培养其创新能力。

四、从评价入手,肯定创新精神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试想一下,如果学生的什么想法得到的都是教师的负面评价,那么学生又如何能再有什么想法或观点呢?因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留更多、更大的创作空间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创新,并且对于学生的创作,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即使不符合要求的,教师也要委婉地加以引导并鼓励其继续创作。这样,学生才不会担心自己的想法或者做法会遭到教师的批评而不敢大胆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进取心,引导学生明白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发展其创新精神,帮助学生踏出创新的重要一步,最终有效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5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创新能力 培养

在当下的教学中更为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因素。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跟上现代化教学的步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独立运算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学发展结果,也是教学改革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创新有利于学生建立独特的解题模式,创新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创新有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学习方式。由此可知在教学中实行创新的重要性,也是势在必行[1]。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不断改革下,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不错的发展,但还是存在着问题。在教学中数学老师教学的观念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转换出来,上课只是单纯按照课上的内容进行教学,并对知识点进行相关的扩散,寻求更多的知识点。从而造成数学教学内容单一、乏味,课堂氛围也不活跃,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没有兴趣,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倦学习数学的现象[2]。

三、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在初中教学中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学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更多的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并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不能像过去一样只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教学;其次要改善课堂教学的范围,活跃教学的氛围,并创造一个和谐、宽松、明亮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发展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注重学生建立创新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题的思维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独特的解题思维模式,提升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创新可以使企业长存,创新可以使社会进步,创新可以使国家繁荣昌盛。可知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引以足够的重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建立,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学生 雕塑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同样,培养创新能力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来说,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雕塑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以敏锐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时展的规律,始终走在时展的最前端,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方法来引导学生培养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发展能力。而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雕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种艺术的发展方向,必须要贯彻于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形式,就是指实践出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东西的方法。而创新能力则是指具有怀疑、批判和调查的能力,在通过运用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不断地表现出新观点、新思想、新发明的一种能力。雕塑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制作具有独创性并且受到他人或自我赞赏的东西的方法。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一幅优秀的雕塑设计作品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对于雕塑作品来说,它必须要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价值观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一幅优秀的雕塑设计作品可以是雕塑艺术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的结果。而雕塑作品中要能够所表现出创新性,就要求在雕塑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雕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来说,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是保证雕塑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的前提。由于雕塑艺术这门课程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就更加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并重视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积极耐心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也就是在教学中实施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相比其他领域的课程,雕塑艺术由于自身独特的性质,就会表现出来自身的特殊性和观念的多变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制作雕塑过程的各种方法,理解雕塑的本质意义,才能摆脱原有观念的束缚,进而通过自我创新灵感的启发,创造出具有独创性的优秀雕塑作品。

2. 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建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建一个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所以,在雕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雕塑艺术和学习内容的感受和领悟,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还要对学生的进步积极及时地进行鼓励,因为,对个人的鼓励就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赞许和认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创新创造的乐趣,进而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创造出具有独创性的雕塑作品。

3.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把学生放在学习的环节中的主体上,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从观察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认识和感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成为整个学习环节的主体。比如,在做人物头像雕塑时,学生可以用手去触摸自己的头部,通过实践的感受,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而极大的发挥了他们在创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和想象能力

艺术教育培养出了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造能力的培养就要求具有较强的空间感知能力。一般来说,雕塑创作者对空间把握主要体现在:对现实空间的把握;对心理空间的把握;对创造空间的把握;对情感空间、精神空间的把握这四个方面。其次,还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培养。想象力既是智慧与心灵自由的结晶,推动艺术家进行创造的推动力,也是实现创新能力的前提。将想象力的培养融入日常的雕塑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能使得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雕塑是一门充满创新思维的创造艺术。在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雕塑家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共同的特征,而自身的个性逐渐消失,因此,必须要对雕塑的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课堂中展示给学生一些优秀的国内外雕塑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欣赏了大量的优秀雕塑作品之后,潜移默化地使得学生在吸收他人在作品上投入的情感及技巧的基础上,促进了自我情感融入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作品的雕塑技巧和审美情趣,激发自身的设计思维和创作欲望。

在雕塑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创造力是决定一个雕塑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雕塑的教学过程中,在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并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雕塑教学环节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重视对创新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7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才能使他们凭借已经获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去扩展知识,开辟新的领域,总结、完善新的科学理论。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基础理论课程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探究性教学环节,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实验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创新的能力。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实验教学能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探索创新奠定基础。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磨练意志,获得创造性能力发挥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联系实际,着眼未来,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

二、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存在不少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适应的因素,其具体表现为:

1)重理论,轻实践。应试教育,讲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由于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因此产生了重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和实验能力培养的现象,把实验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影响了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物理实验内容陈旧,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相对较少。

3)教师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记忆实验过程,不重视学生动手做实验。

4)实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中采用填鸭式、黑板式、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按照事先既定的程序进行,学生不需思考便可完成实验。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创新意识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理解新的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意义和教学要求,从思想上、认识上彻底改变过去不重视实验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应及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教学考评档案,特别是在课时分配、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津贴发放等方面体现出对实验的重视。对实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尤其是善于动手自制教具、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并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要认识到中学实验的重要性,对实验教学齐抓共管,制定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实验考评方法,真正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2.优化实验程序,引导学生思维

学习中,学生往往按照一定的思维流程不断产生疑问,在不断寻求答案中完成学习,教师应遵循学生学习物理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出一系列能使物理概念规律不断深入的实验程序和步骤,以适应学生的思维流程。如,初中物理中关于浮力,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1)木块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2)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可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出一组系列实验:1)演示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的现象;2)演示、推导阿基米德原理;3)演示把用弹簧称挂着的铁块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弹簧称的示数,使学生对浮力有个全面准确的认识。

3.合理利用电化手段,优化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方法,组织多媒体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以实现教学优化,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师生们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对物理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如,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就会使学生加强认识,理解透彻;采用摄像机和计算机等手段来演示实验进行现场直播,可以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实验的效果。在“电阻定律”演示实验中,实验仪器较多,实验中既要改变线路连接方法,又要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只用实物投影仪不能将实验操作过程和电表读数全部投影到大屏幕上。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电教设备,采用摄像机对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课堂实录,再将信号直接送到计算机中,通过大屏幕现场直播。同学们对实验线路的连接、教师的操作过程,电表指针偏转情况及读数,都看得一清二楚,既提高了实验可见度,又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才能在物理实验这一广阔的天地,造就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洪.物理实验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8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 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15

美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部分人认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中来培养,其实在美术课程中也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其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和教师还没有认识到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美术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教学理念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各项机能处速发展阶段,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无限潜力。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美术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创新教学方法,从而通过初中美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一、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让美术课程能够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认识到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美术课程的认识。此外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延伸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开阔视野能够激发其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进行拓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分寸,进行合理的衍生和拓展,拓展的内容要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不能偏离课堂教学的目标。此外,教师在进行拓展的过程中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视角的多样化来丰富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对学生的作品要以赞扬为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品不满意,随口说一句“你这画的是什么?”很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理留下很大的阴影,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此外,在进行拓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育人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的学习美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教学资源,诸如,多媒体设备以及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际的物体、教师本身的动作等等,从而营造美术课堂的氛围。这种具体课堂氛围的营造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在这种具体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较高学习积极性的带领下,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进行雕塑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根据教材给学生讲解雕塑知识,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即使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展示相关的雕塑图片,学生也很难具体的感受雕塑。但是如果教师利用大自然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雕塑,相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雕塑环境,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选择准备好泥土,在课堂上进行雕塑作品的创造,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学生制作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考虑到做什么,怎样做,怎样来设计自己的雕塑,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也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美术学习环境中,同时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相互交流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性格、爱好等等更加了解,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案的制定,同时能够使得教学方案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真正做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选取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也能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进行有依据的联想和现象。美术作品的创造往往需要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熟悉的素材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所依据的进行联想和创造。

四、鼓励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9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培养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最重要的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同等重要的。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以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它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关键支撑点。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高中地理学科对提升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逐渐成为现代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当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应试教育和传授、讲解知识,而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没有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能力形成一种固定的形态。这和高中地理学科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生只有在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对地理知识的活学活用。相反的,如果做不到这些就很难对学到的地理知识学以致用。

高中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具有别具一格的学科优势。高中地理课程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它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高中地理学科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比较多,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入对地理形态是怎么形成的进行分析,这需要学生要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恰巧这种思维能力正是在高中地理的逐步学习中所培养出来的,这是对学生学习地理学科兴趣的培养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渡。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1.开发多样化的地理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室当中,要让实践活动和课堂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到知识,也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因为地理这门学科对人们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野外观察和探索是必然的,这也是教室搞好地理课堂和学生学好地理这门学科所必须具备的。如:当讲到环境保护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到垃圾处理站和废品回收站进行参观,并且组织学生写观察报告;当讲到陆地地形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地地形的特征以及种类进行考察。有时候,教室以外是学生最好的课堂。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对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和增强学生在实践当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思潮起伏,环环相扣

教室在地里课堂的讲授中,必须要做到让学生每一节课都理解、紧跟。这需要教室在教学内容上下足功夫,注重知识的多方联系和关联,建立思维线索,做到环环相扣。与此同时,还要用引导、启发的手段让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易于理解。学生的吸潮起伏是维持学习兴趣的方法和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方式。如:在讲授天气系统的时候,暖风以及冷锋的形成要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脱离书本。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声音和色彩的变化,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吸引力。

教师能够做到这种的方法诸多,如:启发法、逻辑法、讲授法、考核法以及复习法等等。然而,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知识点准确的应用和灵活运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在教科书当中的条条框框内,这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怎样使学生认真的学好地理知识又不受束缚,而且还能另辟蹊径,这就要勇于打破常规,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对问题提出新的设想和新的问题,要避免武断解决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变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对待同一问题要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来看待,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扩散,使学生提出独创的见解和想法。

4.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教学

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①模拟实践,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要善于利用教学仪器和教学工具,并且要用多媒体再现的方式对存在的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进行演示。②联系实际,在地理教学当中,对于同学们熟悉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如:回归线附近为何多沙漠、昼夜长短为何有规律的变化以及夏季午后为何多雨等。③开展调查,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和接触社会进行发现和认识。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全的任务,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创新和时间,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祖国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孔祥卓、韩宗英.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J]新课程2010(5):21-24

[2]王岚.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2):15-1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