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Key words: 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development model;authenticity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24-03
0 引言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颁布了《保护非遗公约》,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概念,学术界开始了对非遗各方面的研究。非遗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到非遗的理论研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利用。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旅游开发利用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十年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众多学者对非遗旅游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文章选择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期刊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检索项进行主题检索,以2006年到2015年为时间节点,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18篇,其中期刊共150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章共375篇,博硕论文共482篇。
1.2 研究方法
文章选取37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提取词频高于5的20个关键词运用UCINET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得到结果如图1。
通过图1分析可以看出,非遗、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的连线较密集,即对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开发模式、旅游价值、原真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以及传承上。
2 非遗旅游的研究内容
2.1 非遗保护与旅游研究
关于非遗的保护与旅游的研究,尤其是关于非遗原真性的保护问题是众多学者最关注的方面。马育倩、左晓丽[1]认为非遗和旅游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通过发展旅游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注重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并且提出了“前台―后台”的发展模式,既要不断创新非遗的舞台表演形式,又要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徐茜[2]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提出了火把节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具体策略,突出了旅游专业人员、原住民与当地政府在火把节原真性保护和旅游开发中的作用。雷蓉、胡北明[3]从保护和传承的视角分析了非遗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对非遗保护的作用,他提出旅游开发可以为非遗提供保护资金、为其发展提供生存空间、为其传承提供群众基础,同时还可以提升遗产旅游地的品牌与价值。顾金孚、王显成[4]提出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提出要科学规划非遗,合理分区,分类保护。适度引进高科技术对非遗进行保护。赵悦、石美玉[5]通过分析非遗的价值和多种保护途径,提出了对非遗的保护性开发对策,并提出了一些开发模式以解决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华春霞、贾鸿雁[6]从旅游系统的三大主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个方面论述了非遗开发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旅游开发对非遗的保护意义。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开发措施。邓小燕运用了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既注重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又强调旅游主体即旅游者的自身的体验。通过建构非遗原真性模型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指出理解原真性的概念要从动态和互动的角度出发,理解其是动态的复杂过程[7]。通过构建非遗原真性模型来分析非遗与旅游开发之间的互动和动态关系可以直观的为非遗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指导方法。贾鸿雁[8]指出要实现非遗旅游的保护性开发,需要建立行政机制、经济机制、规划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法制机制共同组成的保障机制来实现非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但是作者并没有提到高新技术对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作用。非遗的保护与旅游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冲突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和破坏。
2.2 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如何进行非遗的开发,众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开发模式。总体来说,非遗的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静态开发模式,即静态的展示方式,包括建立博物馆、展览馆等;活态开发模式,即包括大型舞台剧、生态博物馆、民俗村、文化村、情景体验等反方式;商品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是通过纪念品、工艺品等形式来凸显非遗的特色;综合旅游开发模式,将非遗的类型结合起来进行组合开发,通过旅游资源的异质性特点来吸引旅游者。此外,阚如良[9]等提出了主题村落再造的开发模式,以主题村落为载体,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主要通过活化传承的方式,突出文化旅游的功能,并采取集聚开发的手段形成生态文化博物村落,为传统的手工技艺类的非遗旅游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雷蓉、胡北明[10]根据我国非遗的分类将其分为六大类,针对不同的非遗项目提出了各自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为非遗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模式。为其他非遗的开发也提供了很好地借鉴意义。
非遗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初具模型,可以为各种非遗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借鉴各种开发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非遗的原真性保护和活化传承,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3 非遗旅游评价研究
对非遗的旅游开发的评价包括适宜性评价、价值评价、开发潜力评估等方面。
肖刚等[11]指出非遗的旅游价值包括文化、审美、教育、科考、经济和历史价值。尹华光[12]等通过调查问卷提出了非遗旅游开发潜力评估的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利益相关者、旅游产品开发、遗产本身价值、遗产承载力共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为非遗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顾金孚、王显成对非遗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遗产旅游开发价值、遗产生态敏感度[13]等5个指标构建了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等级分类。
2.4 非遗旅游多主体的研究
随着对非遗旅游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寻找不同的角度对非遗旅游进行研究。
虞阳、戴其文[14]从游客的角度来分析桂林非遗旅游开发的重点。通过对旅游对桂林非遗旅游和旅游产品的偏好,发现旅游者对传统音乐类非遗很感兴趣,其次是传统舞蹈类。并且得出了旅游者最喜欢的非遗旅游产品是主题公园的结论;游客基本上认同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并对以上几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这些理论分析为桂林非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积极地指导意义。
王红宝、谷立霞[15]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分析了非遗的旅游开发问题。文中突出了非遗的原真性和活态性的特点,构建了旅游体验与非遗旅游开发的关系模型,强调非遗是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以旅游体验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遗的有效途径。作者提出了基于旅游体验的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更加关注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并且要深入挖掘非遗的活态性。
周丽洁、易伟新[16]从消费者响应的角度来分析非遗的旅游开发。消费者响应实质上是指消费者对非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反映效果,及消费者对非遗产品和服务产生的共鸣,使旅游者达到满意的体验效果。消费者响应重在强调旅游者对非遗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效果。作者提出了提高消费者响应的措施,即挖掘非遗的活态性,保护原真性,增加体验性,关注消费者需求,注重非遗的教育和当地居民的参与性。作者从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因素入手,为提高旅游者体验满意度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邓小艳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探讨社区参与的非遗旅游开发。社区参与的研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社区旅游是以社区为依托的旅游方式,“社区+旅游”是社区旅游的基本特征[17]。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有利于保护非遗的生存空间,可以凸显传承主题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下非遗旅游开发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
朱晗、赵荣[18]运用RMP理论以济南市为例对非遗的旅游开发做出了研究。作者通过对济南市非遗的旅游开发资源(R)、旅游开发市场(M)以及旅游开发产品(P)的分析,得出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关系,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开发措施。
秦美玉[19]从遗产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方面入手,以西昌彝族火把节为例,分写了当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对非遗旅游开发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和SPSS分析法对问卷中的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地缘条件差异导致火把节遗产发源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
对于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对非遗与旅游开发的保护性开发关系、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不同主体和不同角度以及运用新理论对非遗的旅游开发的研究更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以及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以期促进非遗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从消费者响应、旅游体验、社区参与、旅游者感知、旅游体验、旅游者、传承人等多个利益主体等多角度研究非遗的旅游开发可以更好地分析非遗的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结论
3.1 非遗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关系
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旅游开发是对非遗的一种保护途径,有针对性地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可以为非遗保护提供需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增强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为非遗提供发展空间,促进非遗的传承。非遗保护的重点是要保留非遗的原真性。如何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和活化性,使非遗处于原生态环境,需要非遗传承人、当地居民、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3.2 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多样化
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多种非遗综合开发,一类是按照非遗的分类进行个体开发。如表1、表2。
3.3 研究主体的多样性
学者从多个主体角度研究非遗旅游。从多个角度入手,可以更全面的反映非遗旅游开发的价值与应用。如表3。
3.4 非遗旅游价值评价是基础
非遗旅游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非遗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是否具备旅游价值是决定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非遗价值评价指标的选择也是决定非遗旅游价值的关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部门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了相关公共文化机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职责。档案部门作为“记录历史,文脉传承”的公共文化机构,应以《非遗法》的颁布为契机,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工作。留存历史,弘扬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和重视度。实践中,很多档案部门都实际参与了非遗保护工作,但其工作领域及重点普遍仅限于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工作较为隐性。而“传承和传播”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工作更加显性,在获得重视的倾向性方面有明显优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现存的非遗项目近90万项之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在强势、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现面临着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较突出的问题体现在:一是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我国非遗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有关管理规范、保护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健全。二是非遗传承意识淡薄。“申报热情,传承冷漠”的两极分化局面较为突显,多项申遗项目在申报成功后呈现出传承人断层,“绝活”无人问津的局面。三是申遗档案很难得到妥善保护。由于思想意识不足或保管条件有限,大量典籍、实物等珍贵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有些甚至已流失或损毁。因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重视和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需要破解的课题。
二、加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对档案部门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①档案部门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结合其自身特点,突显出非遗保护方面的种种优势。如:档案部门拥有完整的档案管理设备和档案保护设施,可避免资源浪费;档案部门有完善的档案管理与保护制度,可为非遗档案的管理提供保障;档案馆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有效促进非遗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等。基于以上优势,很多档案部门都实际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例如:南京云锦、金线金箔、金陵刻经、秦淮灯会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国家级“非遗”,江苏省档案馆已经为这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建立档案。又如:2011年9月,云南省通海县档案馆接收洞经古乐和“高台”艺术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进馆。由此可见,档案部门在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档案部门也应认识到非遗档案开发利用对档案部门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转变工作模式,利用馆藏和现有条件,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
(一)服务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增强责任使命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给档案部门保护非遗的职责提供了政策依据。③另外,《档案法》赋予了档案部门在档案理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保护、档案宣传等方面的组织与指导职责。文化需要记忆,历史需要留驻,做好非遗的研究、宣传、传承和弘扬等环节则主要涉及到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档案部门要将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视为弘扬和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神圣使命,履行档案部门“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创新的契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真实反映了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统工艺等显著地方特色。和馆藏的党政机关的文书档案、普通的专门档案相比,非遗档案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其特殊性,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此外,非遗档案需要更深入的开发利用及全面的管理要求,需要档案部门打破传统观念和工作模式,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尝试,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辟创新道路。
(三)通过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的影响力
档案部门不应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局限于建档和保存。虽然做好建档和保存是非遗传承和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但档案部门应在做好“幕后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自身工作产生的“绩效”,在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上发挥优势,突破创新。档案部门要加强非遗的宣传,展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成果,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工作提出合理性建议及具体措施,在弘扬文化、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三、非遗档案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广泛收集,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
收集工作是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条件。要做好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必先广泛收集能够反映有关非遗的历史起源、表现形式、传承情况等各方面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献典籍、影音资料、实物道具等资料。非遗档案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民间遗存量大。因此,档案部门要更新观念,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非遗档案的收集工作。此外,为了更好的留存历史,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认知和研究提供全面的支持,档案部门应在全面系统的记录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为非遗的宣传和传承提供便利条件。
(二)深入编研,编写文献资料
档案部门应立足馆藏,深入挖掘非遗档案独特的文化意蕴,并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考证研究,使其形成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编研成果,充分展现非遗档案的文化魅力。目前,我国非遗资料编研较突出的成果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中国文化遗产大辞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集》等,均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华。
(三)加强宣传,弘扬历史文化
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弘扬优秀民族历史文化。首先,档案部门可借助文化机构的公众影响力,联合举办文化艺术节、博览会等现场展示活动。例如:上海闵行区档案馆在2013年国际档案日之际,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城市记忆·经典闵行——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特展”。重点展示了马桥手舞狮、江南丝竹、七宝皮影戏等非遗实物展品和档案资料。钩针传承者们还在现场展示了钩针编结技艺等“绝活”,使百姓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④其次,档案部门还可利用社会媒体、网络等众多宣传渠道,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例如:江西省艺术档案馆已经建立并开通了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开开通的第一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网,在提高社会公众对非遗的关注程度,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⑤
总之,现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一股强大的申遗热潮,各部门对申遗工作都给予极大的重视。身兼“记录历史,文化传承”重要职责的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将其作为工作重点。虽然我们还面临着工作机制、管理经验、资金及人力支持等多方面的困难,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可谓任务重、难度高、阻碍多,但只要档案部门开拓进取,全体档案工作者齐心协力,必将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张惠萍.档案学视角下的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研究[J].云南档案,2012(09):34.
②摘编自新浪新闻网(来源《金陵晚报》).四大非遗走进江苏档案馆.2006-7-12.
③王云庆,万启存.守护精神家园——谈档案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J].档案与建设,2007(02):15.
④上海档案信息网.http://
关键词:分享经济背景;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淘汰,就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以发展,甚至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更多更大的困境,如果无法对这些困境积极进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也难以在当前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取得更加积极的影响,更无法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文化一体化的今天,想要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非常独特的位置,就必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创新进行分析。
二、分享经济背景下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公众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
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公众也逐步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项工作,但是却难以通过信息了解到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这就导致公众想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做起,从哪里了解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当前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时,所面对的阻碍。为此,必须要建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站,或者相关公共平台能够促使更多的人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积极性,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由于技能所获得到的知识过少,进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去了解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而老一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处在偏远山区,难以对这一文化进行宣传。
(二)非遗代际传承培养模式单一
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以及既成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缺少传承人。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所需要学习的技术文化相对较多,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短暂学习而了解这一种文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是处在断代状态,越来越多的传承人逐步迈向老龄化,然而年轻人却不愿意去学习这一种技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这些技艺的失传与灭绝。但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艺时,其要求的学习时间,较长,并且对于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学习难度大,却没有办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学习上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较高,劳动收入较低,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也无法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向现代经营模式进行传承,就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在当前社会中消亡。
三、分享经济背景下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建设非遗工作站
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时,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同时搭建相关的公众认知平台,要求当地政府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指导,同时结合不同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特色,比如说通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可以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设立的背景之一。让政府与社会中的企业、高校等等联合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保护与研发,充分以及合理的利用社会中各种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展深度研究,也可以建立高校师生的调研以及实践基地,让越来越多的有才之士,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以及公众平台的文章更新、建立维护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更多人了解,也可以在地区打造地方公益的培训,积极创建相关的品牌推广和展销中心,让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日常的游览了解到该地区所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文化能有效地传播,这种方式也可以吸引更多文化传承者回乡进行就业,而不是一定要在外地打拼,增强本地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当前是大数据的时代,应用大数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仅如此,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需要利用大数据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认知平台,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该地区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文化所具有的历史背景以及独特魅力。利用微信、微博等等不同的公众平台既可以使得更多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去展示自己的技术,同时也能使得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一技术产生兴趣,进而进行消费。也可以在地区的文化区域开展作品展览,做到活动场地宣传,让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以及技艺等等。这些方式可以致使公众充分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学习中,更能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的活力与魅力,也可以定期与政府合作,进行国内外的交流会议和培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力度,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让社会各界的资源和不同的机构都能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认知。
(二)建立多样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创新中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相关专业,更无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为此,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以及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要求,必须要不断的培养更多的专业素养人才。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可以联合相关地区开展专业的培养,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能真正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专业的素养,以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基地,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使得这一教学方式变成校企结合,合作培养人才,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快速地走入到工作模式。这种方式也是在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为企业储备出更加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此,在开展校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员培养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工作:第一,必须要结合不同高校所具有的专业课程特点以及高校自身的专业强项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以及实验性,不断的在课程目标中加入实践培训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创新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时,最重要的一个技能。企业之所以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开展工作时为企业奉献出更多的创新型建议。可以采用两化三新的培养方式。在培养学生时注意学生的多样化、差异化、创新化,校内以及校外的培养方式,创新型学习,让学生可以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企业、研究所的生产工作氛围,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融入到职场工作中,也能让学生通过短时间的校外实践学习来获取最直接、最有效地工作经验。通过理论知识,可以将工作经验与知识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加记得贡献,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只有将两者不断地结合,才能真正的发挥校企结合的优势,也能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价值。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既具有专业化的知识,也具有职业化的素养,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良好的影响。
(三)建立专业的非遗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
当前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时,仍旧缺少一定的师资队伍,如果缺少师资队伍,就难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没有老师的教导,学生不可能无师自通。为此,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建立非物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的开展:第一,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定期从社会中选取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通过不断的晋升。来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让教师在岗位中可以得到成就感,并且在选拔教师时必须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双重能力。在晋升教师时,同样,也需要注重这两点,让教师的科研水平能够不断提升,也能让教师逐步从理论型向应用实际型进行转型。作为学校管理者,还需要破格聘请学历较低,但是具有技能高超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任教。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意识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其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背景,以及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独特记忆,这是理论知识无法替代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二,必须要注重与国外以及校外的企业,不同省市之间的合作交流,才能让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了解不断提高,让学生做到交叉和跨专业合作越来越频繁,使得自己在毕业之后可以与不同专业的人进行沟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
四、结语
关键词:甘熙故居;剪纸;非遗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190-01
一、南京甘熙故居剪纸非遗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一)甘熙故居剪纸市场开发的优势
南京剪纸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剪纸的图案跟节令、习俗都有着十分有趣的联系,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比如,中秋节就剪出“玉兔桂花”;九九重阳节,就有二十四贤孝图的剪纸。还有结婚洞房中的“龙凤呈祥”、 “石榴结子”等图案;过大寿时有“八仙庆寿”、“大头娃娃”等。南京传统剪纸爱用谐音,一语双关,喜庆吉祥。如“吉庆有余”(橘子加鲤鱼)、“福在眼前”(蝙蝠加两枚铜钱)、“福寿双全”(佛手里嵌寿桃)、“事事如意”(四个柿子加玉如意)、“岁岁平安”(谷穗加瓶子和鹌鹑)等。通过剪纸剪出的实物,皆日常生活所见,但寓意吉祥,深受人们喜爱。
(二)甘熙故居剪纸非遗资源开发的威胁
1、保护性的政策不够合理或缺失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非遗的保护政策,但有些方面脱离了实际情况而显得不够合理,有些方面覆盖不到。在南京剪纸的保护方面,就目前情况下,政府保护的手段主要是政府划拨的对剪纸艺术家个人的艺术研究创作经费。但在对剪纸艺术家个人划拨的艺术研究创作经费的具体实施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政府对南京剪纸的政策支持无法落到实处。
2、商贩仿制
剪纸市场的盗版现象非常严重。现在剪纸艺人都不卖全套的作品,只单卖。盗版商一旦发现有艺人们有创新的图案,他们就会成批模仿,把正宗剪纸的价格越压越低,盗版商的方法通常是买了样品后,交给浙江等地的农民成批仿制,再以两元一张的价格收购,剪纸艺人深受其害。现在更有人通过拍照把花纹输入电脑打印出来,用小刀刻,再大规模生产。
3、传人稀缺
现在南京剪纸艺术家都年近六十岁,由于剪纸的特殊工艺要求,艺术家们均长期用眼过度,而年轻一代都看不上剪纸,存在传承人断层现象,因为没有一个放得下心的徒弟,每每有订单时,他们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设计上,具体操作还是得艺术家们自己亲手做。甘熙故居中的剪纸艺人说道传承问题,总是充满担忧。“学剪纸是非常辛苦的,没有几年的磨练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剪纸艺人。现在许多年轻人怕苦都不愿学这门民间手艺了。
二、南京甘熙故居剪纸市场开发的建议
(一)改善经营方式和服务模式、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调查得知,大部分人对手工艺品DIY有兴趣,但会因为时间、交通等原因而没有实际行动,同时在一般的手工艺品店中很少有亲手制作的机会。虽然剪纸是一个十分讲究制作过程的手工艺术,但目前的甘熙故居中,剪纸艺人马连喜的店铺中多用于制作、展示与讲解,手工艺品DIY或现场学习方面还是空白的状况,若是有老艺人定期在店内进行示范、指导,再结合顾客们自己的创新设计,DIY手工艺坊市场前景应该会很好。同时甘熙故居民俗博物馆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和充满人文气息的条件,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手工艺坊。
(二)创新设计主题,丰富文化题材
在甘熙故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剪纸手工艺品的形象都是中国传统的人物、动物形象,寓意也多是传统的故事或和吉祥祝福有关。但马连喜本人虽想创新但又担心剪纸失去了传统文化所赋予的内涵。而调查所得的结果是,很多人认为并期望手工艺品在不脱离其原有传统内涵的同时,可以加以创新、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因此,在剪纸题材设计方面,可以请一些有艺术设计专长的人来为老先生的剪纸设计出更多的题材,并加以现代的元素,将时尚与传统相融合,再由剪纸艺人手工剪出。同时这也在逐渐地把剪纸艺人的工作分解,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三)扩大营销宣传范围,丰富营销宣传手段
在目前所做的调查显示,人们对甘熙故居民俗博物馆还十分陌生,本地人都不常听说,更不用提其中的剪纸手工艺品,而馆内艺人也较为被动的坐等上门的游客,产品仅仅面向少量的游客群销售,若是专程上门订做的顾客也是通过网络、报刊等间接的方式获取信息,且数量极少。因此增加甘熙故居博物馆的宣传是十分有必要的,据馆内工作人员透露,甘熙故居经常被选为电视剧的拍摄场地,又在南京繁华的地段夫子庙景区附近,若是拍摄宣传片或引进电视剧的拍摄,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定能吸引很多来访的游客,客流量增加了,其中那些珍贵的民俗工艺品定能备受大家关注和欢迎。不过,在甘熙故居内采用保守的销售方式是很难获得理想的收益的,虽然老艺人在夫子庙有一个固定销售点,但这些销售渠道还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词:家族传承;非遗保护;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社会实践
作者简介:邵晨霞(1972-),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服饰文化、非遗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86-03
2014年《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提到:“彰显苏南文化风采,要充分发掘苏南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作为今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家族传承又是非遗传承的主要途径。所谓家族传承,是指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中间进行技艺的传授和修习,过去的手工技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传承和延续的,然而,现在这种家族传承却面临人才缺乏而传承困难的窘境。
一、家族面临传承人才匮乏困境
2008年常州留青竹刻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常州的留青竹刻从业人员总共有几十人,其中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家族传承、家族对社会招收的学徒、留青竹刻爱好者。在这些人员组成中,家族传承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常州有三支家族传承着留青技艺。家族传承对留青技艺的保护与延续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容置疑的,如果没有家族的传承,技艺又如何能延续百年不断而流传至今?然而,从家族成员参与家族的实际人数来看,家族传承正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在非遗的传承中,传承人是非遗传承链中最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道者,他们是精湛技艺的掌握着,是文化遗产“活”的宝典。因此,传承人的数量及质量将直接影响着非遗的生存与发展态势,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里,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2]
如果没有了传承人,传承链就会中断而产生后继无人的现象,如果本来从事非遗的人数就少,再加上下一代接班的人数又在减少,只要每一代传承基因消失5%,过不了几代技艺就会灭绝。留青竹刻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产生的时间也长,对于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来说,耐不住寂寞,看不到近期经济收益,是他们不愿传习非遗的最主要原因。家族作为一个传习所,不仅是技艺传授与交流的地方,也是积蓄人才的蓄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积不到水源,技艺就会干枯衰竭。高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校非遗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设置课程内容与编写“留青”教材、参与工作室项目及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途径来实现。
二、职教家族“非遗”人才培养的对策
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而常州留青竹刻是一项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的技艺,这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符。传统的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职业学校产生以前,这种以父子相传或师傅带徒弟、“做中学”的学徒制逐渐成为技艺传承的主要形式,成为几千年来手工业发展薪火传承的主要方式[3]。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高职院校中培养非遗传承人,不仅可以解决家族传承人才紧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
(一)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
著名鉴赏家王世襄对留青竹刻的定义为:“留青乃用竹之青筠,留作微微高起之花纹,而以去筠之竹肌为地。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黄,竹肌则年愈久而色愈深。盖利用质地及色泽之差异,分为纹与地也留青刻画本,极饶变化。因青筠可全留、可多留、可少留、可不留。留愈少,竹肌之色愈外泛,故可假全留、多留、少留、不留,而生褪晕,分层次。明晦獾,因景而施,于是变幻诡谲,而色彩纷呈矣。”[4]留青竹刻作为一门小众艺术,并不为诸多人所知悉,在历史上的竹人名字也难见经传,而且历史上的竹刻作品多不署款,留青竹刻也是如此。过去,手工技艺只在家族内部进行传承的保守思想,源于手艺人“安身立命”的本能反应,不立文字,选用“口传心授”,是手艺人出于自身生存考虑而采用的不得已的措施。然而,要“活态”地保护非遗,就得打破原有家族观念,多招收学徒,传承“核心技艺”。所谓核心技艺,学者邱春林说:一项传统工艺的特色有时被材料的独特性所决定,有时被神秘的工艺流程所决定,有时被奇异的风格样式所决定,有时则全凭手艺人高超的技艺、技巧而决定。在材料、工艺、技巧、装饰背后,还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那些能够跨越百年甚至千年而不衰的手工技艺背后,一定有人文价值的支撑,邱春林把这种决定某项手工技艺的特色以及形价值的技艺称为“核心技艺”[5]。留青竹刻的核心技艺包括刀具的磨制及“青筠五色”技法的表现,留青竹刻的刀具市场上没有现成的出售,只能靠艺人自己打磨,不同的刀具表现不同的技法;常州的留青竹刻以写意为主,写意注重竹筠的褪晕处理,画面生动、感染力强,通过到与竹所产生的自然肌理,表现出不同的墨韵。家族成员走进课堂,将核心技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精湛技艺的掌握着,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设置课程内容,编写“留青”教材
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始教学活动。”[6]《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7]然而,留青竹刻至今没有一本教材。最早写关于竹刻书是民国时期竹刻家金西写的《竹刻小言》,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但却是史上第一本竹刻的专著;之后,王世襄又在金西的基础上写了《竹刻艺术》、《竹刻鉴赏》等书,而留青竹刻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简单介绍了一下,而要传习留青竹刻,必须要有一本专门的教材。教材的编写可以参考家族传承培养人才的固有模式,常州的徐氏竹刻传承人数最多,而且作品的精品数也多,根据徐氏竹刻第三代传承人徐雪草回忆,他上初中二年级时就开始学习留青竹刻了,学习具有固定的套路。首先,学习挑选竹材;其次,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再次,学习刀具的磨制与技法的表现;最后,进入自己创作阶段。因此,在高职校应设立相应的课程教学,如国画线描、国画花鸟、国画山水、国画人物、书法篆刻、刀具磨制、雕刻技法、美术史论等。此外,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很重要的,要成为大师型的传承人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学校教育在非遗文化传承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习与培养,使高职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传承链中的接力者,以保障家族以及民族技艺的延续。
(三)参与工作室项目,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工作室是家族传承“非遗”的主要场所,常州的几大留青竹刻家族都建有自己的工作室,这也是一个传习所,是培养后代传承的场所,后代在这里汲取营养,耳濡目染,锻炼技艺,成熟成才。工作室主要做两类作品:一类礼品,一类精品。高职学生可以参与到礼品的制作中去,礼品的制作并不复杂,定价也较低廉,高职学生通过做礼品,一方面可以了解市场需求,一方面可以有经济收入。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展览会,例如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精品展、江苏省文联举办的工艺美术博览会等,博览会除了展示留青竹刻作品外,还有玉雕、陶瓷、刺绣、木雕等,高职学生通过接触其他门类的艺术品,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审美。2015年常州的徐氏竹刻在溧阳南山竹海旁的古松山庄建立了“采竹教育培训基地”,为采竹提供了场地,留青竹刻的选材很重要,因为选材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最终效果。选材以江南地区常见的毛竹为主,一般选用3-5年龄的阴山竹,此类竹子竹青竹簧厚而坚实,所制器物牢固,而且竹青厚也适宜表现多种刀法和画面效果,选3-5年龄的竹子还应以节疤小而平、节距长而竹筒圆、色泽洁净的竹子为佳。竹子砍下后,要随即用山泉水清洗,并且立即放在锅中加明矾煮,新砍的竹子不会马上死,立刻煮熟就是将其纤维素收缩、凝固,如果不及时处理,没死的竹子还在呼吸,进行氧化,而它那时还在消耗营养,竹子的品质就会变差了。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参与和实践活动,能够引导高职学生参与到其中,并从中感受与体验留青竹刻艺术,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更趋于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是什么呢?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呢?是进化,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8]。由此可见,“传”与“承”是多么重要,没有传承又何谈进化?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点,就是“口传心授”。如果没有了传承人,传承链就会中断而产生后继无人的现象,因此,要活态地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在家族以外广招弟子,高职校充足的生源能够让家族传承吸纳更多的人才,只有参与的人数多了,才越能够出精品,也就越能够保护和延续好留青竹刻技艺。
参考文献:
[1]孟繁玮.手工养民――吕品田谈“振兴传统工艺”[J].美术观察,2016(4):5-9.
[2]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工作手册[Z].2005:11.
[3]唐利群.传统师徒相授与现代学徒制融通的湘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79-180.
[4]金西,王世襄.竹刻艺术[M].北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38.
[5]邱春林.守住核心技艺――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J].美术观察,2009(7):11-13.
[6]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index.php/styles/item/998―2005.
关键词:海宁皮影;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
一、海宁皮影简介
海宁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又称羊皮戏,影子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浙江海宁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继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2011年底,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皮影传承问题
(一) 传统方式未能跟上时展速度
当今,文化的多元,价值的多元,娱乐方式的多元使得皮影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
(二)皮影本身制作、储存技术上的局限性
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注了无数艺术家的心血,但这也给它带来了极高的制作难度。一个皮影的制作包括了选皮、制皮、镂刻、敷彩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程序足以花掉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这还不包括这一期间因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而导致的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导致颜料褪色,温度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
(三)皮影制作人、表演艺人传承困境
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年q已高,皮影的传承无疑又是一个难题。一位常年拍摄皮影艺术作品的记者这样说:“随着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婚礼更喜欢卡拉OK等更为时尚的方式,也因为皮影戏比较严肃,所以现在只有老人的丧事才会愿意选择皮影戏,其他活动选择皮影戏的人就越来越少了。”[1]群众基础的萎缩,使得传统皮影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逐渐消亡。
三、保护皮影艺术的措施
面对皮影艺术的衰退,海宁皮影戏走出了一条“传承传统皮影戏,创新皮影保护形式”的道路。
(一) 出台政策机制保护皮影资料
2008年,制定《海宁皮影艺术保护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八个一”的具体要求:有一套皮影文字史料,一套皮影剧本、曲谱、曲牌资料,一套音像图片资料,一套道具、头饰、服装等实物,有一本关于海宁皮影艺术研究论文的集子,一本反映皮影人物、动物、造型、场景的专题图集,拍摄刻制一套皮影戏VCD光碟,培养一支皮影艺术后备队伍。截至2016年,海宁市共收集整理皮影文字史料28万字,编纂出版《海宁皮影戏图集》等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皮影戏书籍,并且排练皮影戏剧目94出,征集保护皮影戏实物道具千余件,挖掘收集工作取得的成果远超过预定计划。现在,新的“八个一”保护措施方案启动:制定一个保护方案,成立一个专家指导组,组建一个工作班子,建设一批传承基地,搭建一批展示平台,整理一套档案资料,出版一册普及读物,完善一套政策机制。[2]
(二)开展师徒带教活动,公开招募学员
2009年,海宁市开始实施“师徒签约机制”,每年挑选有培养资质和发展潜力的学徒和传承人签订师徒传承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等,确保传承工作能够有计划、出成果。同时海宁市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徒带教活动。先后在白漾社区、南苑社区、海宁市文化馆和周王庙镇开设海宁皮影戏传习班,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学员,进行海宁皮影戏表演和影偶制作的免费培训,为培养海宁皮影艺术爱好者做出极大贡献。
(三)落实皮影戏传承保护基地工作
目前,海宁共有3个皮影戏保护传承基地,分别是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其中,斜桥镇中心小学作为皮影戏的传承教学基地,承担皮影艺术的乡土教育重任;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和浙江钱江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则主要担负海宁皮影戏传承保护和市场发展的双重任务。此外还有两个海宁皮影戏专题展示馆:衍芬草堂海宁皮影戏陈列馆重点介绍海宁皮影戏特色,展示皮影表演道具、演出服饰等;江南水乡非遗馆中的海宁皮影戏专题展示馆目前正在陈列布展中,侧重于海宁皮影戏表演场景的再现与活态互动。
四、海宁皮影艺术的未来发展
(一)与现代艺术结合
海宁皮影造型生动别致,制作精美大方,色彩组合上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体验。为有效地将皮影运用到现代艺术中,首先要对皮影元素进行透彻的构思,然后以实际情况为准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尽可能地突出海宁皮影文化的艺术气息,表达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使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及艺术风格得到充分展现。
(二)产品多样化发展
皮影产品也可以从单一的皮影工艺品向多样化迈进,形成挂历、桌历、工艺地毯等;也可研发仿古皮影、皮影刺绣服装、宾馆装饰品等系列新产品,寻找新的市场,新的途径。
(三)结合科技,发展数字化皮影动画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在当今时代,数字化技术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皮影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能克服传统皮影艺术的种种局限性,同时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感,赋予它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3】最重要的是,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让皮影在世界各地流传,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五.小结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除了进行宣传式的抢救和保护外,更应该给其一个载体,使之能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去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把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向世界展示出来,我相信皮影艺术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一定能够成为令世界瞩目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马东平.行动与反思――对环县道情皮影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及趋势的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7(02):174-183,207.
[2]王晓莉.浙江海宁:创新皮影保护形式[J].中国文化报(文化科技版),2016(07).
[3]吴琼.我国传统皮影艺术与动画的结合[J].中国硕士论文,2011.
项目基金: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56024);
2.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
本文数据采集既源于此。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是98.33%[2]。敦煌文化内涵丰富、领域广阔,为世界罕见,成为甘肃文化资源中的一张王牌。甘肃省委省政府也在不遗余力的挖掘敦煌文化内涵,主打“敦煌文化”品牌,启动了“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项目。“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是依据敦煌文化资源禀赋、水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条件下规划的一个项目。甘肃知识分子阶层对其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是怎样评估的呢?结果显示,被访者中的27.80%认为“有很大作用”,25.42%认为“有较大作用”,39.32%认为“有一定作用”,仅2.37%认为“没有作用”,还有5.08%表示“不清楚”。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对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发挥了作用。
伏羲文化是甘肃的重要文化品牌,而“公祭伏羲大典”已经成为海内外同胞寻根问祖的一个重要载体。2006年,“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之同时,社会上也不乏一些忧虑的声音,比如像公祭大典滋长了铺张浪费之风,是“形象工程”的一种表现,等等。那么,这项活动是否还需继续举办呢?调查表明,被访者中的27.80%认为“必须举办,有益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40.68%认为“应该继续,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19.66%持“视情况而定,灵活处理”的观点,11.86%觉得“没有实际意义,立即停办”。可见“,公祭伏羲大典”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了。文溯阁《四库全书》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和研究价值,文溯阁《四库全书》入甘已逾四十年,受制于经费的限制,常年深藏闺中,人们难睹真容。实施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调查表明,表示“非常赞成”的被访者占39.32%,“比较赞成”的占44.41%,“不赞成”的占8.47%,“不清楚”的占7.80%。有83.73%的被调查者对此项目持赞成态度。有学者指出,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3]。所以,对其进行影印发行,既能为出版印刷产业注入新的动力,也能更好地传播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总体来看,知识分子阶层对这几种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举措和成效,持反对意见的比例很低,普遍都有较高的认同。这也告诉我们,随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在未来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上,人们会有愈发强烈的参与需求,当然,对文化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的意识也将与日俱增。
2当前网络环境及建议
2.1当前的网络环境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全社会必将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将深入到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文化融合科技态势凸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特色文化,揭开那些依旧待字闺中的文化资源的面纱,更多的是要发挥网络优势,对优质文化资源进行二度创作、创造和消费,培育出新的文化发展链条。与此同时,相比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网络则具有其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拥有快捷性、多媒体化、信息存储海量性和互动性等独特特征。凝聚网络为甘肃文化发展提供的“智力”,则甘肃特色文化发展的后发优势必将显现无遗。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7月)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如今,互联网已经从过去的广泛普及开始向深入使用转化,广大网民利用网络进行商务、娱乐、餐饮、购物、交流、获取信息等应用的使用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整个社会开始迈入一个网络化时期。甘肃的互联网规模同样增速很快,与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地域性差距正在日渐缩小。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2-2013年甘肃省的网民规模达到847万,普及率是34.7%,网民规模增速为12.5%,位居全国前列。如此有利的网络环境也必将为甘肃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带来新的创新平台和时代机遇。
2.2几点建议
2.2.1以网络创作为驱动,促进创新甘肃富集的文化资源为创作生产提供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题材。网络创作是新时期文化保护与传承完美巧妙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围绕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借助网络,在文学、小说、诗歌、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戏剧、游戏、动漫、影视剧本等文化创作领域,充分调动各种创作主体的积极性。网络创作本身也是一项全面接触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发掘文化内涵的漫长进程,而这必然会应运到图像、录音、录像、数字化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系统阐释。随之而来,各种网络文化产品就会相继进入市场,融入到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中,促进各种创意的碰撞与交流,为文化新产品的生产汇聚创造力源泉。
2.2.2搭建创新信息平台,汇聚人才“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深度发掘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平台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充分发挥省内已有的资源,利用各类学会、各种协会、各类文化生产开发实体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杂志,相互之间紧密衔接,构建一个创新发展信息平台,打破行业界限,实现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之间的紧密联合,使学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三位一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采取灵活多样的机制,将省内外从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人才、管理人才、整理人才、研究人才、创作人才、宣传人才、生产营销人才等汇聚一堂,整合创新力量资源,集中智力优势,更好地相互交流,借鉴经验,展示思想魅力。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 运营模式
民俗博物馆是为弘扬地方民俗文化,依靠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藏品,采取多样化的陈列手段,以实现民间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和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天河区拥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2010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天河区委、区政府投资近三千万,以重点文化工程立项打造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2015年乞巧节期间,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以“乞巧”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该馆是天河区收藏、展示、研究、发掘乞巧文化的重要场所和基地,未来也将成为天河区民俗文化交流的崭新平台及政府与民间对话的沟通桥梁。
为充分发挥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在天河区传统文化保育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天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的新阵地,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采用何种管理模式进行运营,成为新馆建设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将国内博物馆的几种运营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一、国内博物馆运营基本模式
博物馆以展陈内容可分为四种类型: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文化艺术类。民俗博物馆属于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的范畴。然,如按博物馆主管单位性质类分,则有以下面四种模式:
(一)政府投资,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直属事业单位。
此类博物馆属国有公益一类文化事业单位,如各省、市、区博物馆等。据统计2014年,全国此类博物馆共有2798家,运营特点是:1、博物馆为独立法人机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2、财务独立核算,资金由地方财政全额核拨;3、人员经政府编制委员会批准核定;4、主管为当地文化文物部门;5、政府投资兴建,产权、使用权归博物馆所有。
(二)政府投资,街道直属管理文化事业单位。
全国类似国有其他部门所属的博物馆有730家,其区别在于因管理部门不
同而产生的个性化差异,如深圳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为例,它的主要特点在于:1、主管为当地街道办事处(即龙岗街道办事处);2、场地租用氏族民居,博物馆与当地村委签租,租金由街道拨付给产权方;3、产权归村民所有,博物馆与村民享有共同使用权;4、文化文物部门仅给予业务工作上的指导。其余各项均保持着第一种管理模式的共性。
(三)政府投资,多方管理文化事业单位。
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博物馆全国尚不多见,佛山顺德区博物馆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该馆引进国外法定机构的管理概念,具体做法是:1、法定机构不作为新型法人组织形式,参照事业单位登记;2、多部门综合管理;3、通过建立董事会,在机构内部建立决策、监督与执行,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4、全员统一公开招聘,有效解决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法定机构的概念即厘清了政府和社会的职能,又兼顾了政府公共责任和企业效率,给国有博物馆向市场化转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范例。
(四)社会集资,民办自主经营博物馆。
全国范围内民营博物馆共有982家,浙江、深圳等地民营博物馆数量较多,如浙江杭州刀剑博物馆、深圳的玺宝楼青瓷博物馆等。民营博物馆经营的模式基本有三种:1、以商养馆。由企业投资兴建,自主经营管理,这种模式容易遭遇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例如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七夕花边博物馆。2、个人主导与藏品衍生物维持。完全依靠收藏家个人能力及复制藏品等衍生物来维持运作,例如路东之创立的古陶文明博物馆。这种模式的硬伤是受个人能力的限制。3、基金会制。典型代表为马未都创立的观复博物馆,通过成立观复基金会,用制度有效保证博物馆的运作。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有企业投资、社会赞助、会员制缴费三种。
通过列举对比,博物馆各类运营优劣势一览无遗,而市场化是博物馆发展前进中不可逆转和避免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只有全面掌握乞巧文化博物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才能避免依葫芦画瓢,制定一套最适合其发展需求的运营方式。
二、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目前存在问题
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从2012年10月开始筹建,建设过程中,一些可能阻碍今后使用和发展的实际问题也相继浮出水面,这些难题主要有:
1、机构性质模糊,管理定位无法确定。
国内各类博物馆基本都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而目前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仍未获得合法的身份证明,既不属于文化事业单位也不是独立法人机构,这种模糊的界定,不利于管理模式的确定,也无法确保人、财、物的配置到位。因此让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拥有合法的身份证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项目产权与使用权归属不一,导致管理障碍。
博物馆项目虽由政府投资兴建,但土地产权仍归珠村村委所有,产权与使用权归属不一,容易导致沟通不畅,工作阻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确乞巧博物馆的机构性质,再则要考虑让项目产权所有方和使用方共同参与管理,并明确各自角色定位和职责范围。
3、设施不足,限制社会文化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是是天河乞巧习俗的活态传承空间,是乞巧节期间民俗活动的主要阵地。但由于目前博物馆场地有所限制,除固定陈列外,富余空间不多,而固定展示内容有限,难以持续提高公众关注度,因此如无法利用其他方法弥补这一缺陷,乞巧博物馆就无法真正发挥出文化阵地的重要作用。
三、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试运营模式的建议
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以上存在的问题随着运营在即而日显突出,怎样才能一边解决一边建设,需在制定运营模式的开始就一并加以考虑。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机构性质,保证运营人、财、物的支持到位。
明确机构性质,关系到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资金投入、人员配置和未来发
展方向的问题。无论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首要条件必须满足其成为享有民事权利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机构。
(二)打破传统单方管理模式,建立多方综合管理体系。
经过对国内众多博物馆管理方法的比对,建议通过综合街道直属管理和法定机构概念的办法来优化乞巧文化博物馆的运营方案,探索和建立更科学高效、更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
1、成立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及成员单位。
2、建议管理委员会主任单位由广州乞巧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担任,副主任单位由博物馆所在街道办事处、区文博管理部门、村委组成,成员单位由主任或副主任单位推荐吸收。
3、管理委员会各单位主要职责
主任单位:负责管理委员会各部门的统筹与协调,根据乞巧文化博物馆运作模式制定发展目标与决策,全面监督管理委员会各项决议执行情况。
副主任单位:(1)街道办事处。作为项目立项报建方,街道行政管理部门,方便今后各方资源的整合。同时,与珠村村委保持着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直接负责管理科学合理。(2)区文博管理部门。根据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要求,研究并提供博物馆生存发展策略的建议;负责提供业务指导及专业人才培训,定期对博物馆的展陈提升进行指导;提供乞巧文化博物馆活态传承的各类活动策划和文化资源。(3)村委。作为项目产权持有方,参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政府与民间沟通效率。
(三)整合资源,不囿于局限,充分发挥阵地核心作用。
多方综合管理模式有利于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增加自身适应市场环境的生存能力,探索一条既为政府减压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我们抛砖引玉,提出几个可供其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和思路:
1、尝试借鉴美国古根海姆模式,将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打造成为一个文化产品,参与营销。
2、挖掘民间乞巧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帮助民间工艺人寻找文化产业的切入点。
3、挖掘整理与乞巧有关的民间习俗,丰富乞巧节的文化内涵。
4、开发珠村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类似“珠村一日游”的文化旅游品牌。
5、发动村民成为宣教自愿者,让熟悉乞巧民俗的村民参与到宣教中来,一可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二可使他们自觉从文化旁观者变为文化参与者。
要充分发挥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的阵地作用,就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其使用功能。如果能利用闲置场地弥补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就能拓展该馆多元的社会功能,扩大其社会服务范围,让其带动七夕广场、乞巧主题公园等场地的高效利用,催化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的有机合成,形成民俗文化保护与创新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8);
[2]博物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5号.2005.12.22;
[3]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文物博发[2010]11号.2010.01.29;
关键词:彝族;老虎笙;成绩;问题
一、前言
“老虎笙”的发源地是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法镇小麦地冲村。老虎笙是彝族倮倮支系的一种传统祭祀老虎的舞蹈。关于老虎笙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大都是在古时候,当地的人民遇到苦难时,老虎保护了当地的人们,让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人们为纪念人们的恩情,就每年跳老虎舞,以换取来年的幸福安康。所以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就是人们化妆成老虎的样子后跳老虎舞来驱赶鬼魔,以此来换得来年的幸福安康。从此双柏县法镇小麦地冲村彝族倮倮支系把这段日子称为虎节。
二、老虎笙的内涵
老虎笙的仪式分为四部份,分别是接虎神、跳虎舞、虎驱鬼扫邪和送虎。现存完整的“老虎笙”套路主要有两套:一套是老虎模仿人世伦理生活,有老虎开路、搭桥、做窝、抢亲、、孵蛋。另一套是老虎从事农耕稻作生产的舞蹈,表演道具为农具,其舞蹈动作有:老虎犁田、耙田、撒秧、栽秧、割谷、打谷等。[2]两套舞蹈在风格和舞姿上相差较大,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三、老虎笙取得的成就
1994年参加玉溪澄江“中国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3]1997年代表中国赴日参加第二届民间艺术表演。[3]1997、1998年中央电视台旅游频道拍摄以“三笙”为代表的“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3]1999年楚雄州电视台摄制的双柏“老虎笙”获得国家级、省级政府奖。[3]2000年应邀赴法国参加“蒙特利尔国际艺术节”演出。[3]2005年“老虎笙”参加“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3]比赛获金奖。“老虎笙”于2006年在“双柏法麦地村委会小麦地冲老虎笙协会”[3]挂牌成立。2006年,“老虎笙”祭祀舞蹈被国务院彝族祭祀舞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老虎笙”这项民间体育舞蹈最大的肯定,因此双柏县也同时被文化部命名为“彝族虎文化艺术之乡”。2007年双柏县举办的首届“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获得圆满成功。[3]2015年5月双柏县彝族的老虎笙在广西田东县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比赛中荣获金奖,再一次荣获了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
四、老虎笙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老虎笙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老虎笙的发展。第一,老虎笙的后备储蓄力量薄弱。由于经济的发展,当地的人们接受了更多的外来事物,很多人都选择出去闯荡,这样,跳老虎笙的年轻人逐渐减少,不利于老虎笙未来的发展;第二,老虎笙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大。老虎笙作为双柏特色特色,国家非遗,但在云南这个旅游胜地,去未能吸引游客前往,更多的人会选择大理,丽江,而对于双柏的老虎笙,却没有兴趣;第三,内容单一,没有创新。21世纪快速发展,老虎笙应也适应时代要求,结合传统的情况下应与时代脚步并进,努力创新,开拓新舞种,不能只是沿用过去流传下来的那几个动作;第四,一些“精华”东西被随意篡改。老虎笙的重要内容步奏被删减。如跳虎的第一个程序选“虎”,往往就被取消了,不再杀牲祭山神,打卦选“虎”,这会直接影响到“老虎笙”的宗教性质。不利于人们对老虎笙的了解。同时“老虎”的数量也被随意化,在商业演出中表演策划者为了使为了场面宏大,老虎被增加到了十几人甚至数十人。在商业演出中,做适当调整可以理解,但如果表演性危害到了“老虎笙”的本来面貌,我认为对老虎笙的发展史有弊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早起体育文化瑰宝,应被传承。老虎笙是少数民族早期发掘的体育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重视和关注其发展,推动其走向更高的文化、艺术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让这种古老的彝族体育文化被一代代传承下去。由于各种原因,老虎笙在发展过程中,曾经断了36年,这在将来老虎笙的发展中,应避免的。
2、在老虎笙的传承过程中,应保证其“原汁原味”的传承。虽说我们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改革创新是我们21世纪的标志,但是老虎笙在再传承过程中,也应出现创新,但是传承者应始终秉着保护其精华部分,不要乱删减,创新内容应符合老虎笙的内涵。
3、不断创新,提高观赏性。在一个创新的时代,老虎笙固步自封的发展,是不利于其发展和传承的,要根据老虎笙的内涵,不断创新,提高观赏性,吸引更多关注和欣赏的目光。
4、加强有关“老虎笙”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老虎笙”的传承和开发,最重要的是吸引游客到小麦地冲观看老虎笙的表演。而从法镇到小麦地冲有一段长约7.5公里的路,还不是水泥路,车辆通行都很有问题,这也是开发“老虎笙”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加之小麦地冲的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接待能力极低,表演观看地点也是很随意。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游客服务的质量。
(二)建议
1、加大国家政府资金的投入,明确利益分配。资金是制约老虎笙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下,加大资金投入,解决老虎笙演员的后顾之忧,为老虎笙创新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老虎笙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在参加商演时,会有收益,应明确划分其收益,乡政府,县政府,在利益划分时,应始终把演员的利益放在首位,提高演员的收入,这样才能保障老虎笙的发展与传承。
2、政府应正确发挥其职能,为老虎笙的发展与传承“保驾护航”。在对老虎笙的文化开发中,政府要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调动“老虎笙”表演者的积极性,明确各自的职责。政府可以实施奖励制度,提高老虎笙演员的积极参与度。同时政府也要做好对老虎笙的引导和宣传方面的工作,比如可以出资注册“老虎笙”的专利权,对“老虎笙”进行民族文化资源的立法保护等。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刚刚组建起来的“老虎笙专业协会”,经政府的积极引导,将农民组织起来,积极配合政府对“老虎笙”的开发,还可以通过农民协会,像青年小孩传递老虎笙的文化知识,为老虎笙的后备人才储备打下基础。
3、应加大对老虎笙演员的理论与思想素质教育。老虎笙的发展单一的依靠其传承下来的舞蹈动作是不行,政府出资,应组织对当地的人民进行老虎笙理论和文化素养学习,这样在对老虎笙创新发展中,当地人也知道应如何贴近老虎笙的传统开发,不会偏离老虎笙的精髓。老虎笙是一种文化艺术,有其较深的文化底蕴,提高当地文化素养,是符合老虎笙传承的。
4、寻找更多有分量的舞台,让老虎笙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老虎笙作为一种体育文化,有其固有的观赏性。应多参加更多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提高其国内国际知名度,有利于老虎笙的未来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中.虎图腾崇拜与彝族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J].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系.博士专家论坛.
[2]杨甫旺.楚雄民族文化论坛(第二辑)[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