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第1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俄罗斯;科技创新;发展实践

1概述

在2011年实施《俄罗斯到2020年创新发展国家战略》的基础上,俄罗斯开始实施《2012年至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并且,在基础研究领域制订科学基金中期发展计划,成立国家安全与发展远景研究基金;在传统优势领域,制定、实施领域发展战略,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加大投入、给予重点扶植。而在科研机构方面,整合研发力量和成果,形成合力,为实现具体专项领域的“世界一流水平”积蓄力量;在科技园区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增加科技园区的数量,扩大规模。除了政府投入外,斯科尔克沃园区筹措到大量私营投资,这为实施总统委员会批准的优先领域项目研发提供了保障。

2俄罗斯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2011年,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到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针对规划的要求,2012年,俄政府致力于解决以下主要社会经济问题:一是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兴建科技园区、实施创新项目等措施促进研发的发展及科技成果的应用,转换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条件;二是提高各级政府的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公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为达到上述目标,俄罗斯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利措施。例如,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012年,俄罗斯实施了多达56个中长期国家专项计划,并加大财政投入,国家投入总额10615亿卢布(约合353.8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超过了15%,涉及经济、能源、教育、基础设施、国防等领域。

3俄罗斯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俄罗斯为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规划与政策探索,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中远期规划、资金技术支持、人才激励制度三个方面,为科技创新发展创造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3.1科技创新的中远期规划。3.1.1实施“到2020年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也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从2011年起,俄罗斯政府开始实施“到2020年俄罗斯创新发展国家战略”,其目的是使俄罗斯在2020年走上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该战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3年):提升全社会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经济部门对科技创新产品的需求。第二阶段(2014~2020年):将进行行业部门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大幅提高高新技术生产产品在GDP的比重。3.1.2实施《2012年至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从2012年起,俄罗斯开始实施《2012年至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按照该计划,到2020年俄罗斯政府将投入26155亿卢布(约合872亿美元)用于:提升本国研发部门的作用和地位,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创新发展创造条件;改善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条件和待遇,提高科技工作对青年的职业吸引力;在本国传统优势领域和技术优先发展方向形成超前的科技研发基础;在形成技术突破的科技领域建立“优势中心”网络;加快本国科技与全球创新的融合,确立俄罗斯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3.1.3实施《到2020年生物技术发展综合计划》。2011年,时任总理普京签署通过了《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生物技术发展综合计划》。该文件包括:制订计划必要性、计划的目的和任务、支持生物技术发展的主要手段、发展生物技术的重点、计划实施管理等五大部分及附件。3.1.4制定本国材料科学发展新战略。俄罗斯全俄航空材料研究所会同本行业相关研发机构对全球材料学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评估,结合新型材料主要应用企业(包括俄罗斯航天集团、联合航空集团、航空发动机集团,以及战术导弹生产集团)所制定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到2030年俄罗斯材料科学发展战略。3.2实施资金技术支持。3.2.1制订科学基金中期发展计划。俄罗斯科学基金包括,基础研究基金、人文科学基金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良好、高效的运行机制,三大基金对基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支持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的认可。3.2.2成立国家安全与发展远景研究基金。2012年初,俄政府设立了国家安全与发展远景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该基金的建立是支持和发展俄罗斯国防工业现代化计划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和支持国防科研领域的基础和探索性研究项目。由于先进武器的研制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该基金还将发挥类似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的功能,为俄罗斯的基础研究提供更多的经费保障。3.2.3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近年来,俄罗斯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鼓励青年科学家投身科技,并且出台的科技政策和计划多向青年科学家倾斜。例如,从2011年起对青年副博士或博士实施的科研项目给予经费支持,而在“2009年至2013年俄罗斯科教师资创新国家专项计划”框架下青年科学家参与的研发项目总数超过了6000个。在科技人才奖励政策方面,2008年俄罗斯专门设立了科学创新总统奖;从2012年起设立总统奖学金。

4俄罗斯科技创发展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启示

4.1合理制订长远科技规划,多领域全面均衡发展。中长期科技规划对国家科技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导向意义。在《俄罗斯到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俄罗斯科技发展注重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同时提高了政府在科技发展上的服务质量,具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众多社会问题,提高了公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4.2提高科技投入比例,保障科技发展。科研经费的投入是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也是反映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科技投入的强度大小,对于国家或区域科技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俄罗斯科技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研经费的大力投入,高比例的科研经费投入为其科技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4.3增强基础研究扩展延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照科技研究划分理论,按研究内容可将科技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处于科技研究的初始阶段,对于未来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科技研究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技研究往往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如何实现科技研究的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研究以及成果转化一直是困扰科技发展的关键环节。俄罗斯在基础研究基金和人文科学基金的评价体系中,引入了“成果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份额”这一重要指标,并且在基础科学基金中增设“结题课题中可建议开展应用研究的项目份额”指标,对于基础研究的扩展延伸促进了科技成果向应用研究转变,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4引入市场机制,增加科技创新主体。俄罗斯在科技规划的制订与科技发展的实施中引入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参与,改变传统的政府一家独大的局面,增加科技创新的主体,增强科技发展的活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来培育多元的技术创新主体,使不同的技术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和角色。鼓励公私部门合作,促进科技的全面发展。积极扶植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4.5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的进步,源于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创造。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如何培养科技人才,激励科技人才,挖掘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的潜力,是目前科技发展的关注热点。俄罗斯科技发展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助力科技发展。俄罗斯重视教育发展,培养科技人才,教育领域成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尤其重视中等和高等教育投入,增加中高级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技术工人培训资金,按照市场导向为创新经济培养人才。同时,设置一系列的科技奖励措施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尤其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促进科技人才结构上的衔接。

作者:亓琳 贾永飞 崔英英 单位: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迟岚.俄罗斯科技体制改革与战略[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2).

[2]欧阳向英.俄罗斯创新战略的目标和效果[J].欧亚经济,2014,(2).

[3]俄罗斯制定材料科学发展新战略[J].中国科技产业,2012,(5).

第2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按照中心党委的要求和创新发展调研工作组的统一部署,园林科研所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启动了所内创新发展的各项工作。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心关于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实施措施的基础上,建立了科研所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召开不同层面和规模的工作部署会,以《所报》专刊等形式广泛宣传和发动全体职工,全面领会和把握创新发展的精神实质,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工作中。

作为单位行政工作的主要领导和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本人在科研所的创新发展工作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为更好地落实中心创新发展的决策任务,带领全所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有效地推动科研所的创新发展,本人对科研所的创新发展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思考,初步形成了本所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总结如下。

对创新发展的基本认识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从广义上说,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正像同志的论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如此,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壮大是如此,甚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如此。

公园管理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围绕管理体制的完善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改革是成功的。在推进转型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深化改革来推进全面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自身的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心党委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践行“北京精神”和世界城市建设,促进首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经过中心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委托中国管理智库联盟对全中心系统开展北京公园创新发展模式的调研并全面启动创新发展工作。这项工作,是全面推进公园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公园中心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是中心领导集体“锐意进取、求新求变、追求卓越、敢于逞能”探索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集中行动。

中心主任郑西平就此次创新发展工作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指示,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有序推动北京历史名园的蓬勃发展”的主题报告中,他着重强调北京公园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新试点和新模式,提出要从“上水平、探规律、讲方法”三个主题切实做好调研工作。

根据本人对中心领导指示精神和调研领导小组各项文件、通知要求的理解,个人认为,此次创新发展工作的突出特点和要求体现在:一要按照“国际标准、全国一流、首都特色”的标准,制定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发展规划,通盘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发展的方向,团结一致共同谋划未来;二要统一思想、认真思考、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不是被动地等待上级布置工作,不是以完成调研任务为目标,而是要主动进行开拓创新,主动探索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三要实事求是地全面总结现有体制的主要特点与存在问题,全面领会和贯彻中心的指示精神,真正做到“不回避”、“不走样”;四要继承自己的优势与优良的传统,吸取国内外公园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真正找到自身的创新点和发展点。

园林科研所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

园林科研所自1979年成立以来,作为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唯一的市级综合性科研机构,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为首都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2006年首都园林绿化管理机构改革及公园管理中心成立之初,园林科研所也曾面临新的管理方式、发展定位等问题,在中心领导集体的明确指示下,科研所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并强化了科技创新和科研能力建设。回顾科研所成立33年尤其是中心成立后六年多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以下经验和体会:

明确发展定位是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科研所成立以后直至公园管理中心成立之前,一直是以园林行业政府主管部门的直属单位的身份,面向整个北京的园林绿化发展开展工作,中心成立后在上级主管单位的性质和管理权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园林科研所也曾面临在新的管理体制下自身发展定位的思考。在中心领导集体的明确指示下,科研所重新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明确并强化了自身的定位,即坚持社会公益型科研单位的性质,坚持为政府决策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三服务”宗旨,坚持应用技术研发为重点的工作方向,同时强化为公园建设和公园管理提供科技支撑的服务理念。

这种定位的基本考虑在于:一是作为市级科研所,必须担负为整个北京市的园林绿化体系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二是作为园林行业的研究所,必须重点研究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材料;三是作为公园中心的直属单位,必须强化为公园事业发展服务的功能;四是作为北京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城的重要支撑单位,必须为首都农业产业转型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引领和咨询服务;五是作为应用技术科研所,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践,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以研发高技术支撑下的实用技术、优良品种为核心任务。

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实践,科研所在科技创新水平、科技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步,没有因为边缘行业、边缘领域的挤压而被边缘化,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心对于科研所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指示是英明的,科研所的定位是十分正确的,也是今后应该继续坚持和深化的。

提升研发能力是事业发展的关键途径。强化科研所的定位,要实现科技服务的任务和科研所的发展目标,为政府和行业提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基层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同时促进科研所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地位的巩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而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和强化研发能力。没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就不可能有好的科研成果,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发挥“三服务”的作用。中心成立六年来,科研所主要通过扩大课题研究范围、打造新的平台和加强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加强软件和硬件条件建设,提升科研能力。

一是拓宽课题申报渠道和研究领域,以课题为依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课题是科研所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开展技术服务的重要源泉,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支点,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心成立以来,科研所除了得到中心的课题立项支持外,还多渠道争取各方面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项目等。在完成课题的同时,提升了科技攻关团队的力量,取得了新的科技成果,也强化了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和科学普及的能力。二是打造科研平台,提升科研条件。建立了北京园林系统仅有的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即“绿化植物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园林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与调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北京园林绿化行业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的园林绿化检测中心,对外开展土肥和防水卷材耐根穿刺性能检测;建立了北京首座大树试验站。依托这些新平台,2011年到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补助80万元和市财政仪器设备专项经费488万元,2012年又向市财政申请并已通过评审1200万元设备费,大大提升了科研设施条件。三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创新发展夯实基础。完成了科研办公用房改造工程的各项前期工作,将于近期开工,可增加2600平方米的实验用房;完成了龙潭苗圃改造工程,包括中试基地温室、花卉温室、种苗温室、树木扩繁温室共计1720余平方米温室的改造翻建,及配套上下水、天然气和市政供电独立接入、锅炉房、园路铺装、管理和配套房改造等。

建设人才团队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人才队伍是科技工作的支柱。如果说颐和园、天坛可以依托佛香阁、祈年殿等历史遗产及其强大的品牌效应,科研所最大的财富则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科研所就失去了支撑事业发展的基石,科技创新及由此产生的科技成果和效益将无从谈起。

第3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创新驱动 三个平等 中小企业 创新发展

十报告提出保障不同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三个平等”为核心内容的不同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理论。而“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三个平等”理论为准则,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是使中小企业率先摆脱生存困境、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存困境

“创新”无疑是目前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最好办法,但是,对于企业,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其创新发展的道路还面临重重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力量布局不尽合理,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水平落后。我国长期形成的地域分割和行政分割局面,造成了我国科技力量布局不尽合理,普遍存在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设备等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现象。目前,我国从事科研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分布在大企业集团、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内,中小企业科技开发人才少之又少,无法承担自主创新任务。同时,由于我国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在政策支持和引导方面仍显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乏,在经济实力上与大企业相差甚远,并且科研能力方面表现较弱,所以在进行企业创新时往往采取模仿和引进策略。大多数中小企业不能准确把握科研创新方向,没有稳定的前沿领域研究课题,极易出现重复投资、资源浪费以及创新滞后的现象。再加上创新技术研发基础设施不健全、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等因素,导致企业整体创新水平落后。

资金要素使用不平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创新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在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品宣传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财力予以不断支撑,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是实施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难题。尽管近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但在融资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融资瓶颈。信用评级体系的缺失造成信用资源匮乏,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不强。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缺乏层次性,使得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要进行直接融资甚为困难。金融机构并未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高风险、高潜能的特点设计产品。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企业创新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缺少研究开发经费导致企业很难进行基础性研究和一般性应用研究,真正有创新意义的核心发明专利十分欠缺,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创新进展。

上游产业形成寡头垄断,中小企业丧失自主创新活力。政府一直在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中小企业促进法》到《中小企业划行标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等,通过法规条例的制定不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在大型国企和央企上游资源性垄断与通胀日渐加剧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无法获得某些行业的准入权、议价权与利润分享的权利,在原材料的定价上只能任人鱼肉,不断压缩利润空间,资金链条更为紧张。种种禁入原则不仅体现在资源性行业,金融等领域也是如此。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在自身规模的限制下只能选择与外资企业联手,以改变单打独斗局面,抗击行政垄断,但这样便导致了过分依赖外资,逐渐沦为外资企业的附属企业,丧失更多自主创新的机会,使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道路变得迷茫与坎坷。

税费负担过重,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力度不够。中小企业承担着比国企更多更重的税费负担,造成竞争过程中“民企带着枷锁与国企赛跑”的局面。虽然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适用税率基本相同,但实际上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压力往往比大企业还大。对处于垄断行业的大企业来讲,其利润相对丰厚,从同样的税费占各自利润的比例来看,处于利润较为微薄的中小企业的税负压力要比明显高于大企业,且由于税制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流转税比重过高,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实际税负。同时,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创新的激励力度不够,这表现在中小企业风险投融资税收方面、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税收方面、中小企业所得税制对技术创新等方面尚有不足与缺失。

离“同等保护”目标尚有距离,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潜力受阻。“同等保护”是“平等保护”在现实条件下的具体化,实际上是强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但目前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了不同待遇的现象。民营企业收购或兼并过程中受种种因素限制,财产占有权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极易受到侵占,在投资收益权方面也无法得到保障,投资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有待于落实。这些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生存难以得到保障,企业未来的创新发展潜力也必然受到限制。

“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建议

明确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定位,合理分配科技力量。一是要明确中小企业是创新活动组织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整合组织企业内部科研力量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力量参与攻关,同时在其不愿投入或无力投入的基础研究、公益研究等领域,政府又必须加以引导、施以援手;二是中小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参与者、受益者和使用者,在创新成果和市场的“无缝对接”中要增加“技术经营”这个新环节,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实现中小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有价值;三是合理分配科技人才,国家科技部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扩大中小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给予合理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四是鼓励中小企业形成自己的创新研发中心,对中小企业创新技术研发的基础设施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使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跟上市场,提高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水平。

开辟全新融资环境,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我国政府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为国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开辟一个全新的融资环境。首先,要针对中小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同时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制定相应政策。政府应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提供担保基金以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对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抱团增信”担保贷款、微小企业贷款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以支持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其次,加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利用二板市场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再次,放松金融管制、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的注入,使具有较高风险且难以从一般渠道获得投资支持的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投资贷款,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消除垄断和特权,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打破国企垄断、民资难入的格局,破除市场进入障碍,扩大中小企业活动领域,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国有企业应遵循“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型垄断企业应从部分竞争性性行业中撤出,尤其针对上游能源、资源性行业以及金融、卫生、教育等领域开展试点工作,放宽门槛,让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到重点项目中,引入竞争机制,放开市场,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可以扩大活动领域,在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下,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激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

减少税负,实施税收激励政策。财政和税制改革已成为政府与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法律体系,安排资金以贴息方式支持重点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加快实施创新技术改造。应改革增值税,对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促进技术型中小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强所得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力度,税收优惠的重点应是对具体研究开发项目的优惠、对中小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

落实“同等保护”,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落实“同等保护”,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政府关注中小企业的权益维护,需要加大制度性支持的力度,在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方面转变观念,建立一套全国性的、不分所有制的权益保护细则,抑制各种形式的侵犯行为,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制市场环境。同时,建立健全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体制,规范政府管理经济行为,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帮助中小企业维护合法权益,开展担当企业法律顾问、专项论证、舆论支持、建议行政干预等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中小企业的保护人,为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第4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广州民营企业 科技创新 税收激励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广州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据统计,2010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056.0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8.2%,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首位,民营企业已成为广州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广州民营企业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据全国工商联2008年数据显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条件为营业收入29.70亿元以上)中杭州有81家、绍兴有33家、温州有21家,而广州市仅有12家。从民营经济比重来看,2010年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4.7%,而温州、宁波等地已占到80%左右,省内的佛山、中山的比重也都在60%左右。对广州来说,在城市综合实力中,科技创新是一块短板,在反映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R&D数据上,广州的支出只有北京的1/4,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北京的1/3,与上海、深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另外,广州民营企业研发力度不大,2009年,广州科技型民营企业投入研发经费54.47亿元,技工贸总收入2069.17亿元,研发投入占技工贸收入比重的2.63%。全市民营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7个,而宁波37个、深圳51个、温州38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5个,而温州80个、宁波44个。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深圳占了8家,广州则无1家。由于没有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科技自主创新的力量不足,导致广州民营企业产业附加值、竞争能力低下。广州民营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创新的主体在于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促进和引导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而税收政策尤其是税收激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手段。如何利用税收政策引导并激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以此让广州民营企业发展和壮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本文研究重点。

税收激励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关系

税收政策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主要通过税收激励体现,税收激励也称为税收优惠,是指税法中规定的给予某些活动以优惠待遇的条款。税收优惠可以解释为政府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将其让渡给纳税人,如果让渡的税收收入体现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结果中,它必然会增加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收益。

(一)税收激励对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有正向关联效应

国内外大量学者都对税收激励促进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过实证研究。Dagenais et al(1997)对加拿大的R&D税收优惠体系研究发现,政府每放弃1加元的税收收入,私人R&D支出将增加到0.98加元;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美国、加拿大和瑞典所实施的研发税收抵免效果的实证分析表明,税收激励能使研发支出增加近2%。Billings(2003)指出,企业创新活动的安排取决于创新的使用成本。若以Pr和PY分别表示创新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以τ表示企业所得税税率,k表示对创新活动的税收激励,δ表示折旧率,r表示贴现率,则创新活动的使用成本可以表示为:

Ct=Pr(1-τ-k)(r+δ)/PY(1-τ)

其中,Pr/PY表示一单位创新活动的真实购买价格,(1-τ-k)(r+δ)表示增加一单位创新活动的机会成本。可见,税收激励k是影响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各国普遍采用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二)税收优惠可降低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成本

税收优惠在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可降低投资成本,其机理是税收通过对资本预期收益和资本成本的影响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税负高低直接影响资本的预期收益,在资本预期收益一定时,资本成本越低,资本的预期利润率越高。某些税收优惠措施,如投资抵免、利息抵免、加速折旧等,可降低资本成本,刺激投资积极性。当政府为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提供税收优惠时,可降低边际资本成本,资本需求量相应增加,从而鼓励企业创新投资。图1中,政府对民营企业再创新投资提供税收优惠T,新的均衡点将从E2移动到E1点,再创新资本数量从Q2到Q1。

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激励和培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做法,广州民营企业只有进行科技自主创新,才可能在核心技术的辐射与带动下,进一步引导整个产业链条的扩张,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增强广州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税收激励政策

(一)实行多元化税收激励政策

税收激励政策在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中被各国政府广泛使用,包括间接优惠和直接优惠,运用税前扣除、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多种间接优惠方式,同时辅予免征、减征和优惠税率等直接优惠方式。为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广州市地税部门2010年起明确了扶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政策为:为民营企业担保、再担保机构取得的业务收入,三年内免征营业税;对民营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民营企业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原因需加速折旧,可按规定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民营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从以上的政策规定看,广州市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主要采用直接优惠为主,间接优惠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间接优惠侧重于事前优惠,有利于渗透引导企业的经营决策,对技术创新活动形成更有效的激励,为加大税收优惠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力度,广州相关决策部门应增加间接优惠措施。

(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1.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为加大民营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广州市财政实施科技型企业扶持技术创新基金计划,每年安排市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3000万元,加大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引导支持,对认定为市创新企业的给予经费扶持,并从2011年起,扶持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从每年15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对民营企业利用银行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项目,市财政可给予贴息支持。同时从该年度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亿元,奖励本市作出重要贡献的民营企业,并支持广州民营科技园扩园发展,加快建设成为国家民营科技示范基地。其次,对获得国家、省、广州市立项支持的研发项目给予专项配套资助和贷款贴息。其中,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广州市级研发项目分别给予50%、35%和25%的资金配套;对获得国家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资格的研发机构,一次性给予300万元的资助;对获得省级研发机构资格的,一次性给予150万元的资助。再有,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广州市著名商标的民营企业分别予以10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的资金补助。自2011年起实施增城区域品牌推广计划,每年投入500万元资金,对增城区域品牌和列入市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品牌(20个),进行品牌宣传推广。以上各项利好政策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也存在着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总体偏小,资金使用较为分散,支持领域有限的问题,财政政策形式单一,法律层次不高,稳定性差的问题。为此,政府应逐步扩大财政预算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加快设置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2.落实税收激励政策,优化税收管理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国发〔2006〕6号)关于税收激励的有关规定,切实落实好政府扶持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实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同时落实促进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发展、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创业投资和社会资金支持自主创新活动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在广州市设立的具有一定规模、在同行业中影响较大或对相关产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民营企业总部,其境外管理服务、研究开发、投资和资产处置所获得收益的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财政资金予以支持。同时,优化税收管理服务体系,对民营企业免费办理税务登记、纳税培训、办税软件提供与维护、税收资料提供、税法咨询服务;积极推行税务制度,尽量减少纳税人因不了解纳税细则而造成的纳税申报失误,减轻民营企业涉税成本;另外,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融资政策等应当互相配套,进行调整和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为扶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税务机关可开通民营企业涉税服务“绿色通道”,对企业申请的涉税事项给予优先办理;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为民营企业提供详细办税指引;树立全方位服务理念,为民营企业提供及时、便捷的纳税服务;在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的前提下,不折不扣落实扶持政策。

结论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推动、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其发展所依赖的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对激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增强创新能力,具有其它经济手段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构建并完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机制,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广州发展经济工作中一项长期的战略。

参考文献:

1.吴凤平,曲顺兰.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再培育的财税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 2009.5

2.张广宁书记.万庆良市长在广州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广州市中小企业信息网,2010.11

3.广州市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穗字〔2008〕1号[EB/OL].广州市政府网

4.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信息网

5.阮家福.论自主创新与税收激励[J].税务研究,2009.5

6.宋子鹏,杨少浪.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珠江经济,2008.11

第5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一、科技金融基础理论

“科技金融”的概念在1993年由深圳市科技局首次提出,国外至今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金融”理论研究,但“科技金融”作为新兴概念在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其中最为权威的解读是赵昌文等人(2009)的首次定义:“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向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2011年科技部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于“科技金融”的解释是:“科技金融是指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2]

上述两种概念描述一个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成果,另外一个基于政府层面的实践操作指引,将两种权威观点结合方可领会科技金融的内涵所在:

一是科技金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对象,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的转化,从金融资本的角度使科技创新链条得到完善,并最终形成新的技术――经济范式,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实现实体经济有序、安全发展。

二是科技金融的关键在于金融资本的扶持和支撑,在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逐利性的本质,要求金融体系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与风险分散功能,并推动金融组织机构不断创新金融工具,改进服务模式,以匹配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因此,科技金融的投融资对接也是实现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级化的过程。

三是科技金融注重的是政策引导和制度的约束与激励,需要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共同参与,是政府宏观调节与市场化机制共同运作的结果,在发展初期有赖于政府部门的资金、政策引导并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过渡的过程。

四是科技金融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果,一方面金融资本促使科学技术资本化,创造新的财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产业化,带来资本增值空间,双方的协调发展将推动新经济模式的形成。

二、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科技金融需求

2011年5月《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及《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实施意见》的,标志着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据广州市金融局数据,2015年广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29.42亿元,同比增长14.2%,占GDP比重达到9%,金融业已成为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地位也得到初步确立,科技金融作为广州市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的重要成分,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金融体系完善的关键,能有效满足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的需求。

(一)完善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需求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本质表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匹配的融资服务,从根本上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根基。

纵观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证券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等重要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缺失,“新三板”及股权交易中心仍处于起步阶段,发挥作用有限,而各类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较少,未能给市场释放更多的活力,可以说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仍未真正成型。科技金融之所以能满足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需求,在于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发挥,一方面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基于金融政策和制度对金融资源进行调控和分配的配置机制,重在突出政府公益性资金的引导作用,既引导其他社会资金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又建设各种融资平台发挥资金放大作用;另一方面以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为主体,基于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关系,以市场化运作为资源配置的机制,实现资本供应与不同规模、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企业资金需求的对接(见表1),因此,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亟需科技金融的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带动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实体经济安全、有序发展的需求

区域金融中心的健康发展必须兼具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共生,只有夯实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金融体系的高级化所带来的发达虚拟经济才能有更好的安全保障。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该阶段仍需要通过良好的实体经济发展来催生大量的金融需求,从而带动金融组织、金融体系、金融产品的发展,现阶段对于广州实体经济来说,如何有效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的经济下行压力,培育创新动力,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已迫在眉睫。科技与金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保障,其目的是使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有效融合,推动新经济模式的形成,对产业升级和机构调整至关重要――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创新发展,不仅能集成金融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也能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从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动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加速广州区域经济科学发展。[3]

总结来说,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而实体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需要科技金融的不断催化和推动,形成新的成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推动产业转型,实现实体经济有序、安全发展。

三、基于科技金融视角的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内生动力探索

广州将金融中心建设定位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该发展阶段强调的是金融资源的高度聚集优先,其中,区域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通过金融聚集提升区域内金融功能的辐射能级,促进金融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格局。从全球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为人所熟知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起步往往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端化,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兼具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经济调节等功能,虚拟化趋势明显,金融中心也随之发展成型。但金融系统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虚拟化发展,导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全球金融中心建设敲响了警钟――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互为支撑,是金融中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探索国外知名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依托实体经济发展而成的区域金融中心往往更富活力和竞争力,其形成一般遵循“经济发展――金融聚集――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律[4],该规律表明金融中心的形成其实是金融资源聚集的过程,但为避免金融聚集过度虚拟化又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即经济发展和金融聚集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要素,其中,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生产力,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是金融聚集的第一推动力,而科技金融作为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产物,既能推动经济发展与变革,又能完善区域金融体系,促使金融要素进一步聚集,是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基于此观点本文以科技金融和经济发展作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子系统,通过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作用吸引金融资源的进一步聚集,再通过金融聚集有序地完善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科技金融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推动作用

科技金融兼顾实体经济与金融虚拟经济的发展,其服务对象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事关广州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要素,所以,科技金融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推动作用是以科技金融系统的发展为基础和引导的。科技金融系统基于金融资本的供需关系又可分为科技创新子系统和金融服务子系统,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是科技金融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不同的科技创新主体以及科技创新产出的不同阶段催生多样化的资本需求,这也要求科技金融服务子系统通过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来匹配科技创新的资本需求,当双方供求关系得到良好互动后,便会促进科技创新子系统和金融服务子系统内部得到充足的发展并相互促进――科技创新子系统引发的技术变革能极大推进科技金融的发展,反过来科技金融服务子系统在提供金融资本的同时,通过股权或债权的作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或实施监督,确保科技创新的实现。

正是通过科技创新子系统和金融服务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使科技金融子系统产生整体的协同效应――科技创新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促使广州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经济的产生,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和完善的资本退出机制,实现金融资本的增值和积累,最终推动广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促进广州财政税收的增加、形成财富增长效应、基础环境的建设等,反过来,广州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新的市场需求和物质的保障,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本来源和市场化的调节机制。

因此,基于科技金融视角,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创新发展能实现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并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此过程中金融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和相关产业也会因此向区域金融中心不断聚集,产生产业聚集效应,从而形成广州区域金融中心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6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摘要:职业教育科技创新成果丰富,科技创新具备坚实基础和内在活力。目前,职业教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实不够,创新人才培养、社会经济进步、科技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创新成果转化,应建立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平台。关键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平台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62-02 当前,创新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职业教育已经开始制度化、程序化,举办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并取得了丰富成果。新一轮的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又在紧张的谋划中,然而创新教育成果转化还有待于重视和强化。2011年,一个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对他的老师说:“老师,你看现在到处流行的U盘(SD卡)音乐播放器,构思是不是来自于我们的设计音乐播放器?”从学生的话语中,笔者感到了遗憾。早在2008年,学生的一件创新作品,因构思巧妙和选题的平实、所涉及知识的先进性而获得了省级奖项,当时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想当然的再进一步去探究,但是,当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功能类似的产品时,师生都不禁怅然若失。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了:当导游喊话器在课堂上辅助教学出现时,面对学生曾经的几乎一样的创新获奖作品,笔者也曾静静的思考过。《国家十二五科技和发展规划》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和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改革完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笔者学校所在地区,每年都会在江苏省级创新大赛中涌现出一批获奖作品,但是这些成果都没真正体现出应用的价值,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及平台的搭建有待于建立。一、职业教育创新及成果现状1.职业教育显性的创新成果显著,但是转化甚少。据统计,笔者所在的地级市,近几年职业教育创新大赛获奖个数见下表。据调查,在所有获奖作品中,全市只有一项作品由于与教学的关联性,目前只是在学校范围内传承下来,没有在市场上推广,也没有企业或政府通过平台推广应用。笔者所在学校,有的作品在省级和国际展评会上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目前也是处于停滞状态。2.职业教育具备丰富坚实的创新基础和潜在科技创新内在活力。由于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活动普及,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设备日益先进和完善,国家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重视和培养,使“双师型”队伍不断扩大,并涌现出一批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职业教育具有潜在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潜力。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都会认识到,职业教育科技创新有“三件宝”:知识应用、生活问题和企业实践。3.大量创新成果正逐渐变为无效成果。众所周知,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创新成果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产生绩效,有可能在新颖性、先进性上逐步丧失优势,变成无效的成果。对职业教育的创新成果而言,创新者不能继续分享创新带来的成果喜悦,不能应用,就不能进一步深化创新成果,最终创新变无效。目前,职业教育创新成果的主体是国家大力扶持的职业学校在籍生,创新成果的转化,将会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潜力。毫无疑问,“三创”――创优、创新、创业,是逐步递进关系。职业教育需要创新教育成果转化机制和平台,进一步将科技创新成果发酵升华,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二、职业教育的创新成果需要转化1.学生需要创新成果转化。在职业教育一线的专业教师,尤其是进行创新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的教师,都会有意无意的指导学生用专业学科知识及技能来处理学习、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只要教师在专业和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角度适度选择和指导,包含新颖性和实用性的有价值作品,就可能产生。这类来源于专业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这几乎是职业教育经典的科技创新的程式化途径。2.企业需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具备的坚实专业基础,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创新成果,通常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学科知识及技能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成果向企业的转化,将为企业增添不可想象的活力,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革、产品升级,甚至是高科技进步。3.学校的科技成果需要转化。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大,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推进,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笔者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专业研修时,感觉到新加坡的创新教育形成了程式化的模式,也吸引了大批师生参与企业项目的开发和研究,有利于形成创新型社会氛围。三、创新教育成果转化的阻碍1.职业教育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教育成果转化机制。当前全国相当多的省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机制,省职业教育的创新大赛,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实践开展与普及,也形成了创新成果的固化机制。但是从转化的机制上看力度还不够,激励的力度、推动的力度,都形成了创新成果的转化障碍。2.学校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办学是一种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长期行为,由于功利意识的存在,学校缺乏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动力,这其实也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各类学校将创新教育及成果转化纳入质量考核体系,通过量化驱动,树立社会责任感,克服功利意识。3.创新成果主体自身的不足。目前职业教育的创新大赛成果,学校组织的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是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拥有成果的师生由于自身的认知、实践、利益的原因,使得创新成果转化,缺乏内在的动力驱动,必要的氛围和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笔者近五年指导学生科技创新,获得县级奖2个、省级以上奖项8个、国际奖1个。目前为止,创新成果,甚至还在“孤芳自赏”的层面,尽管在省级展评会上曾有专家对学生说“赶紧去联系企业推广应用”,作品大都没有进一步深化、完善、推广创新成果,当然更没有去申请相关专利。4.大量优质师资处于校企脱节层面。由于区域特点和主观因素,职业教育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力度还不够,大量的优质师资游离在企业、社会经济的,处于校企脱节层面,这就不可能自然的转化成企业的动力和效益。因此,建立创新教育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转化平台,是当前职业教育形势下推进科技创新的动力和重要途径。四、创新教育成果转化的途径1.分类应用是捷径。职业教育创新成果来源之一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由于它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大力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重要内容,列入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职业教育的科技创新可以作为案例开发、实践应用回归职业教育本身,借助职业教育学校团体力量完善应用,培养人才,也可以择机推向社会。2.校企结合是路径。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是服务社会,通过“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则成果将会及时转化,将会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几位专业教师无意经过某家企业,企业提出了设备存在的问题对生产的影响和技改想法,其实从专业知识角度来看是很简单的问题,几条数据线和一个软件程序,教师们就解决了烦恼企业好久的事情,同时获得经济效益。校企深度合作是诞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摇篮,更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3.建立机制与平台是促进。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各类职业学校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转化平台,是对职业学校科技创新的促进,当然,还要靠完善系统的激励机制、交流平台和职业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科学技术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是改善生活、促进生产、增添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转型期,需要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应建立系统、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实践开展、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进步。参考文献:[1]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Z].索引号306-01-2011-230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011,(7).[2]关于举办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Z].苏教职z2015{34号.

第7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区域创新服务

1高校图书馆是区域创新体系架构中的构成要素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才结构和技术设备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是区域其他文献信息机构无法相比的。其优势包括:①高校图书馆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藏书体系,而且学科门类齐全,是本区域藏书量的主体。②有一支高素质的开发研究专业队伍,这支队伍既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也有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综合使用,有利于保证地方文献共建工作高水平持续发展。③拥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技术和设备,有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这些天时地利优势,正是构建地方文献共建工作职能机构的必备条件,更是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织要素。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打造地方文献品牌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以高校图书馆为核心,以区域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办等其他信息单位为成员,成立本地区的“地方文献信息中心”,建立统一组织进行协调管理。由“中心”组织协调对区域地方文献资源的集藏与整合,建立区域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传输平台。基于此平台建立区域的虚拟图书馆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2高校图书馆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更应该代表和反映一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准。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不仅要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社会发展总目标相适应,还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面向社会,为区域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2.1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家《关于加速发展我国信息服务业的方案》把图书馆事业归为信息服务业,同时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将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文化和教育事业等作为发展的重点。随着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宏观决策及微观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参考依据,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需求有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人们为了准确把握市场行情,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因此,为区域的自主创瓶发展服务与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互为需要。

2.2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在面对信息社会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冲击与危机中,曾经面临生存的困境与自身定位的迷茫。今天,国家倡导科技兴国、创新富国的发展战略,图书馆必须直面现实,跳出传统图书馆的桎梏和樊篱,勇于开拓与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巨大的财富,不仅政府施政需要了解社会信息,企业营销需要市场信息,科技进步需要信息,就是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也离不开信息,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必需的要索之一。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知识信息重要集散地。不能对此熟视无睹,有责任去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和创新服务理念,千方百计地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3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信息在帮助企业确定发展取向的决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参考和导向作用,企业各项决策项目的论证、投资、运作、完成等各个阶段,都必须有相应的信息咨询活动和咨询报告。如何快速获得大量汇集、准确处理、高效利用信息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同理,一个区域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也是衡量这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科研及传播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机构,是市场经济信息的最大拥有者,不但有丰富的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而且对信息产品有较强的生产、加工能力,如果能主动地对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将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2.4高校图书馆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般来说,地方高校图书馆是本地区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文献积聚中心,拥有比较齐全、完整的书目数据库和电子文献数据库,同时还拥有较强的人才和智力资源,现代技术设备较为完善,服务手段较为先进。以沈阳大学图书馆为例,目前建筑面积22600m2,馆藏文献144.7万多册,2006年以来投入购书经费500余万元,新购纸质图书18万余册,并购买了《清华同方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国道数据库》、(EBSCO数据库》、《世界科技期刊网》等网络资源,并自建了多个数据库,初步形成了本馆多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并具备了多层次信息服务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实现图书馆层次跨越的一项重要措施,图书馆要办出特色,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主动参与重点学科的建设,开发与利用科技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科技信息工作永恒的主题,科技信息作为可重复利用的重要资源,在经济、教育、科技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价值。一方面,图书馆通过信息资源的传播,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旨在提高整个区域内的科技文化水平覆盖率和科技知识含量,树立了图书馆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区域经济拓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创新、进步与发展,实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高校图书馆与区域创新文化环境的形成与优化

高校图书馆应以为教学、科研服务为主,逐步以现代化手段拓宽服务领域,以传递知识信息为主要工作内容,同时还要适应市场经济,面向社会,立足于文献信息服务,建设成以高校为依托的、开放型的多功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窗口、一个门面,应该代表和反映一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的水准。“一校办一馆,一馆为一校”早已成为历史。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人才,图书馆就应该紧紧跟上,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社会发展总目标相适应。办学、办馆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是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上突出地方特色,代表了该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成果,从而带动本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向前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为区域创新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4高校图书馆与区域创新型人才培养

图书馆是文化场所,也是与学校教育相配套、相呼应的重要教育机构,一直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继续教育的中心”。它为读者不断获取知识提供了条件,成为继续教育、培养多层次人才的最佳场所。高校图书馆也正为素质教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之一。

目前,在科教兴国的政策下,图书馆的教育作用日益增强了,图书馆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其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应该体现社会教育的特点,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和培养读者的社会意识和公众意识。图书馆收藏的知识载体中含有丰富的知识,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而且,图书馆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年龄等限制,对人们履行持久长远的,或终身教育的职能,发挥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延续教育作用。高校图书馆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履行教育职能的同时,应积极承担社会上的教育职能。许多高等院校都在开展函授大学、夜大、自学等成人教育,而这些学员很少享受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可借地利之便,为本校和所在地的成人教育学员提供服务。另外还可以结合本校专业特点,举办各类型的培训班,这样,既可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及场地,又在扩展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同时创造一定社会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5高校图书馆与区域科技创新

5.1高校图书馆应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是制约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内陆边远地区信息闭塞,许多企业在不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外市场形势的情况下,仅凭周围信息盲目选项,匆忙上马,造成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产品过剩、市场滞销,更有甚者,有的在建企业因拟定的生产产品市场滞销而被迫下马,造成巨额资金损失和资源浪费,大大阻碍了这个地区的企业科技创新。高等学校书多资料全,广大教师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系密切,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来临,全国高校纷纷建立起校园信息网,使高校信息更加敏捷,毫无疑问这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开发利用网络的目的仅限于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输送和共享,为学校教育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而忽略了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同样的服务。因此,各地方高校在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开发的同时,应加强经济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开发,及时向各经济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国内外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信息中心和科技中介机构,为本地区的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第8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一:新常态

内涵:一是坚持既要“赶”又要“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一种新常态;二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是一种新常态;三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坚持开放带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共同推动发展是一种新常态;四是坚持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勇于担当,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是一种新常态。

简析:认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既要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常态在内涵上保持一致,又必须明确一个重要判断:“贵州已经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 明确了这个“重要阶段”,对贵州新常态的认识与判断才更具针对性与指导性,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的认识才会更深刻。

关键词二:新机遇

内涵:贵州面临的新机遇可以列出很长的清单,总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宏观调控更加灵活,定向调控、区间调控,局部调整、预调微调,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及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等,都可以在贵州实现“效用最大化”,必须积极争取、主动作为。其次是国家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贵州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为贵州构建开放新格局奠定了战略基础,近海、近边、近江的潜在地理优势进一步凸显。再次是贵州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带来了发展新机遇。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不但降低了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还为贵州带来了先进观念与生产方式。水、电甚至园区硬件基础的发展与提升,为贵州的经济社会进步注入强大活力。最后是生态环境的后发优势蕴藏着发展新机遇。贵州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在绿色食品、健康养老、教育医疗、旅游等现在服务业方面前途光明,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本身就是新的增长点。

简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在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长、机构调整任务艰巨,企业经营困难、财政增收放缓、社会稳定任务繁重。新常态下的贵州新机遇“蕴藏在挑战和形势变化之中”,新常态蕴含着新机遇,新常态就是新机遇。“对贵州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难和险在增多,但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

关键词三:新发展

内涵:实现贵州的新发展,2015年要从六个方面着力。第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全面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增长政策措施,增强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规模,确保经济不失速,把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第二,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就是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减法就是压缩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乘法就是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除法就是扩大分子、缩小分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第三是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一场治理石漠化的攻坚战,切实保护耕地、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杜绝生态欠新账、努力还旧账。第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贵州没有自由贸易区的“帽子”,但是可走自由贸易区的“路子”,更好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第五,着力防范经济社会各类风险。高度重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建立偿债机制,防止企业债务引发金融风险,防控房地产风险,严防因经济问题引发社会矛盾,从严治党、严惩腐败,优化从政环境和整治生态。第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

简析:稳中求进是2015年需要坚持的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是在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风险;“进”的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开放,确保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在有质量、有效益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四:新引擎

内涵:在创新驱动方面,贵州将实施“五大行动”。一是科技管理改革行动,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推行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二是科技开放合作行动。完善科技开放合作机制,依托贵州科学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大射电望远镜建设,加强科技招商和科技引智,推动政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换率。三是科技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现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新突破。四是科技金融融合行动。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专利质押贷款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带动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创新。五是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促进公共科技服务发展,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从分发挥人才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简析: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极上,把创新成果转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从制度创新来讲,关键是要消除束缚市场主体手脚的各种体制机制,最大限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从科技创新来讲,要以实施“五个科技行动”为抓手,坚持市场导向,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培育价值链。

关键词五:新产业

第9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策略研究

1 引言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中,地方高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高校实现科技发展的一项重点战略举措。本文从服从国家创新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的思路出发,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以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相关策略。

2 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和高等学校中长期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地方高校在强调放眼世界。面向全国的办学工程中,更应强调立足地方、转变观念、理清思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大力开展科研活动,创新科研成果,坚定不移地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科技创新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源泉。科技创新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提高科研团队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需要一个完善的科研管理及发展体制,地方高校需要仔细分析其地域及科研领域等各方面的优势,制定良好的科技创新指导思想,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发展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创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征,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团队的形成。要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鼓励科研团队联合攻关。

(3)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自主创新。

(4)完善科研评价与激励体系。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统筹考虑,构成针对不同层次、相互衔接,卓有成效的资助和奖励体系。

(5)建立通畅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3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探索

3.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

近年来,地方高校通过管理和思维创新,推进产业和科技创新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有效地结合地方特色与高校现有的区域优势。东北农业大学是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独有的资源优势,提出“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发展思路。近十年,学校充分发挥现有的“校企研发联盟”和“校企合作平台”,重点围绕农业生物种业,生物环保等领域与哈尔滨市共建集“技术创新、成果孵化,示范展示、推广辐射,科普教育、信息集散”为一体的现代生物农业科技园,累计示范面积1.36亿亩;学校70%左右的获奖科研成果得以推广与转化,共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297项,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67亿元,为促进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成果转移通道。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坚持实施“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多专利”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努力产出知识创新原创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转移,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仅2008年度,浙江工业大学共申请专利68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1件: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数国内高校排名分别为第46、54、40位,专利授权量3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5件。在上述指导方针指引下,学校的科研创新工作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空间,优势和特色在于能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其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于2004年合并组建的多科性、综合型地方大学,学校按照“集中力量,集思广益,改革探索,抓方向,抓重点,抓队伍,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开展科技活动的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效十分显著,2008年新增科研总经费比2004年同比增长3倍:获发明专利授权比2004年同比增长1.5倍:公开进入三大检索数量比2004年同比增长4.6倍,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学校今后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3.2 地方高校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在取得重大宝贵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与困难

(1)人才问题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比如经济全球化及科技全球化带来的高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的人才竞争,以及地方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留住人才,都不能有效地整合科技队伍等问题。地方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巨大人才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使新生力量更好地有效集中。

(2)提高地方高校科研实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地方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学科发展不平衡,具有强势的学科方向少;缺乏高水平标志性成果:缺少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以及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导致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重点大学拥有集人文环境、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完善的科研平台于一身的独特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大多数地方高校底子薄,科研条件和综合实力相对较差,难以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形成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3)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认同度低。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基础薄弱,科研积淀少,因而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勇于走出去,勇于承担区域经济建设赋予的历史使命,建立起自身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出去。

(4)地方高校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存在着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科研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避免重复购置,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

4 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策略与对策

地方高校占我国高校数量的94.2%,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地方高校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基于地方高校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策略如下:

4.1 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关键

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建设,针对地方高校人才不均衡的问题,地方高校需要将吸引和引进高级人才发展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来实行。地方高校应主动、积极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加大对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经费配套力度,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在学科前沿领域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及能够解决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问题的科技创新团队,逐步培养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和改善地方高校科技队伍的水平和结构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建设创新文化,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4.2 注重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打造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实力

地方高校应注重创新型科研队伍的整合和建设,结合学科建设有针对性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团队的和谐理念和持续的学习创新理念,为建设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创造条件。地方高校要重视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深入发展,争取获得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于取得具有创新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地方高校应在政策上作为学校的急需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经费上给予优先扶持。

4.3 凝聚力量,凝练特色,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研特色是地方高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形成特色,发挥特色,创造特色是实现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应树立自己的学科品牌专业,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在学校优势学科方面推陈出新,突出亮点。使学科发展促进科研发展,科研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地方高校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保障。

4.4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同度

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源泉及开发工作的重要力量。搞好科技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应建立大学科技园,有助于加快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给入园企业提供技术需求、信息咨询和一系列的扶持和减免政策,对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应给予积极引导,使科技成果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社会化。

4.5 注重内涵提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使教师和科研人员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给教师和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氛围,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特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构建和完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教育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核心,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形成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心,以校系科研机构为羽翼的科技创新组织结构,在地方高校优势方向,瞄准学科前沿,深入、持续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力争在原始性创新成果方面实现新突破。

4.6 建立开放的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机制,达到效益最大化

在科研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诸多环节中,知识共享是最重要的环节,个体层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共享才能上升为团队知识及核心竞争力。知识共享可以更好地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知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资源共享,大型仪器和一些高精端的设备要根据研究方向及建设目标的需要进行安放,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这些科学仪器设备的注册与档案管理,建立仪器设备信息查询系统,制订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对外服务管理办法,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度,避免重复购置和科研经费使用上的浪费。